CN108415661A - 基于红外触控屏的书写笔迹生成方法、系统及相关组件 - Google Patents

基于红外触控屏的书写笔迹生成方法、系统及相关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15661A
CN108415661A CN201810621547.1A CN201810621547A CN108415661A CN 108415661 A CN108415661 A CN 108415661A CN 201810621547 A CN201810621547 A CN 201810621547A CN 108415661 A CN108415661 A CN 1084156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urce point
contact
touch
data
press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62154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会
刘伟高
李文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Hua Xin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Hua Xin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Hua Xin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Hua Xin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62154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415661A/zh
Publication of CN1084156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1566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06F3/04883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for inputting data by handwriting, e.g. gesture or tex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2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opto-electronic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红外触控屏的书写笔迹生成方法,所述防误触方法包括当接收到红外触控屏发送的触摸数据时,根据触摸数据确定所有触点的触点宽度和触点高度;将所有触点宽度小于标准宽度且触点高度小于标准高度的触点设置为有源点,并将所有除有源点以外的触点设置为无源点;清除所有距离有源点预设范围内的无源点;根据所有有源点对应的触摸数据和压感数据生成书写笔迹。本方法能够消除误触点对于压感笔书写笔迹的影响,提高识别书写笔迹的准确程度。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基于红外触控屏的书写笔迹生成系统、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一种红外触控屏书写组件,具有以上有益效果。

Description

基于红外触控屏的书写笔迹生成方法、系统及相关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触控交互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红外触控屏的书写笔迹生成方法、系统、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一种红外触控屏书写组件。
背景技术
红外触控屏又称红外线技术触摸屏(Infrared Touch Screen Technology),触摸屏外框上有的红外线发射与接收感测元件,在屏幕表面上,形成红外线探测网,任何触摸物体可改变触点上的红外线而实现触摸屏操作。
现有的红外触控屏通常采用红外发射接收对管作为信息传递载体,采用该形式的红外对管距离屏幕表面具有一定的高度,现有技术就是根据触摸物红外的检测范围时产生的触摸数据来生成的书写笔迹。当用户在使用压感笔在红外触控屏上进行书写操作时,用户的手难免也会与红外触控屏发生误触,此时现有技术中的红外触控屏也会将用户误触的点视为压感笔的书写笔迹,会将误触的痕迹进行显示,严重影响了红外触控屏显示压感笔书写笔迹的效果。
因此,如何消除误触点对于压感笔书写笔迹的影响,提高识别书写笔迹的准确程度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红外触控屏的书写笔迹生成方法、系统、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一种红外触控屏书写组件,能够消除误触点对于压感笔书写笔迹的影响,提高识别书写笔迹的准确程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红外触控屏的书写笔迹生成方法,该书写笔迹生成方法包括:
当接收到红外触控屏发送的触摸数据时,根据所述触摸数据确定所有触点的触点宽度和触点高度;
将所有触点宽度小于标准宽度且触点高度小于标准高度的触点设置为有源点,并将所有除所述有源点以外的所述触点设置为无源点;
清除所有距离所述有源点预设范围内的无源点;
根据所有所述有源点对应的触摸数据和压感数据生成书写笔迹。
可选的,根据所有所述有源点对应的触摸数据和压感数据生成书写笔迹包括:
根据所述有源点对应的触摸数据确定有源点的触摸点ID,并查询配对表中与所述触摸点ID对应的压感笔ID;其中,所述配对表中记录有所述触摸点ID与所述压感笔ID的对应关系;
根据与所述压感笔ID对应的压感数据和所述触摸数据生成所述书写笔迹。
可选的,所述压感数据具体为接收到所述触摸数据时压感笔书写端的压力值。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基于红外触控屏的书写笔迹生成系统,该系统包括:
数据接收模块,用于当接收到红外触控屏发送的触摸数据时,根据所述触摸数据确定所有触点的触点宽度和触点高度;
有源点确定模块,用于将所有触点宽度小于标准宽度且触点高度小于标准高度的触点设置为有源点,并将所有除所述有源点以外的所述触点设置为无源点;
无源点清除模块,用于清除所有距离所述有源点预设范围内的无源点;
笔迹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有所述有源点对应的触摸数据和压感数据生成书写笔迹。
可选的,所述笔迹生成模块包括:
配对关系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有源点对应的触摸数据确定有源点的触摸点ID,并查询配对表中与所述触摸点ID对应的压感笔ID;其中,所述配对表中记录有所述触摸点ID与所述压感笔ID的对应关系;
书写笔迹生成单元,用于根据与所述压感笔ID对应的压感数据和所述触摸数据生成所述书写笔迹。
可选的,所述压感数据具体为接收到所述触摸数据时压感笔书写端的压力值。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执行时实现上述基于红外触控屏的书写笔迹生成方法执行的步骤。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红外触控屏书写组件,包括红外触控屏、压感笔、存储器和处理器,红外触控屏用于通过红外检测电路对预设区域进行周期性扫描得到红外触摸数据;压感笔用于通过压感笔输入端在所述红外触控屏上执行书写操作;其中,所述压感笔输入端设置有用于检测压感数据的压力传感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基于红外触控屏的书写笔迹生成方法执行的步骤。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红外触控屏的书写笔迹生成方法,包括当接收到红外触控屏发送的触摸数据时,根据所述触摸数据确定所有触点的触点宽度和触点高度;将所有触点宽度小于标准宽度且触点高度小于标准高度的触点设置为有源点,并将所有除所述有源点以外的所述触点设置为无源点;清除所有距离所述有源点预设范围内的无源点;根据所有所述有源点对应的触摸数据和压感数据生成书写笔迹。
由于压感笔书写与非压感笔的误触这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压感笔书写时的触摸点的高和宽符合预设要求,而非压感笔误触时的误触点的高和宽不符合预设要求。基于此,本发明将所有触点宽度小于标准宽度且触点高度小于标准高度的触点设置为有源点,并将所有除所述有源点以外的所述触点设置为无源点,清除无源点并根据所有有源点生成书写笔迹。本方案能够消除误触点对于压感笔书写笔迹的影响,提高识别书写笔迹的准确程度。本申请同时还提供了一种基于红外触控屏的书写笔迹生成系统、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一种红外触控屏书写组件,具有上述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基于红外触控屏的书写笔迹生成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生成书写笔迹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基于红外触控屏的书写笔迹生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下面请参见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基于红外触控屏的书写笔迹生成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步骤可以包括:
S101:当接收到红外触控屏发送的触摸数据时,根据所述触摸数据确定所有触点的触点宽度和触点高度;
其中,本实施例的实施主体为红外触控屏的内部的处理器,处理器接收关于压感笔书写的信息,进而生成书写笔迹在屏幕上进行显示。红外触控屏包括屏幕本体和红外检测电路,红外检测电路是用来检测屏幕本体上方预设高度的红外触摸信息的。红外检测电路可以包括红外发射管和红外接收管,通过预设周期的扫描检测屏幕本体上方预设高度的范围内的红外触摸信息。利用红外检测电路检测触摸信息就相当于,屏幕本体上方预设高度存在一张由红外线构成的密集的网,当有触摸物到达距离屏幕本体上方预设高度的位置,这张“网”上具体的红外线接收情况就会发生改变,因此也就能够通过触摸数据来判断是否存在触点。需要说明的是,根据触摸数据确定的触点实际上是触摸物与红外线构成的密集的“网”接触的点,并不是触摸物与屏幕本体接触的点。但是由于红外检测电路检测的触摸数据能够精确的确定触点的位置,且红外检测电路检测的区间与屏幕本体的距离很小,因此在触摸物接触到屏幕本体时,可以根据触摸数据确定触摸物与屏幕本体的接触位置。
此处提到的触点并不是数学或物理意义上的点,而是指压感笔与红外检测电路检测范围内的截面的形状,具体来说可以近似理解为圆形。触点宽度是指触点横向的长度,触点高度是指触点纵向的长度。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还可以根据触点的面积是否小于标准面积来判断该触摸点是否为有源点。
可以理解的是,压感笔的书写端设置有压力传感器,进一步的,压力数据就是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数据,处理器可以根据具体哪一支压感笔的压感数据发生变化确定该触摸数据对应的压感数据或压感笔。
需要说明的是,误触对于书写笔迹识别带来的影响主要是在压感笔书写过程中出现的,即现有技术中压感笔在红外触控屏上书写时有非压感笔的物体触碰红外触控屏时,也会将非压感笔的物体触碰的痕迹进行显示,因此本实施例首先执行的步骤是确定触摸物在红外触控屏上的触点的宽和高,以便将压感笔的触点和非压感笔的误触点区分开。
S102:将所有触点宽度小于标准宽度且触点高度小于标准高度的触点设置为有源点,并将所有除所述有源点以外的所述触点设置为无源点;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压感笔产生的触点和非压感笔产生的误触点的共同之处在于都有相应的红外触控数据,但是区别在于二者产生触点的触点宽度和触点高度不同。压感笔产生的触点为笔尖与红外触控屏接触的部分面积相对较小,而非压感笔的触碰物(如手指、衣袖)与红外触控屏接触的部分面积相对较大,因此可以设置标准宽度和标准高度,将触点宽度小于标准宽度且触点高度小于标准高度的触点设置为有源点,将触点宽度大于或等于标准宽度和/或触点高度大于或等于标准高度的触点设置为无源点。
S103:清除所有距离所述有源点预设范围内的无源点;
其中,由于无源点的产生一般是由用户书写过程中手掌或衣袖误触带来的,因此在生成书写笔迹之前需要清除所有距离所述有源点预设范围内的无源点。若不清除无源点,则会造成上层应用利用无源点生成书写笔迹。
S104:根据所有所述有源点对应的触摸数据和压感数据生成书写笔迹。
其中,本步骤是在建立在S103已经将所有距离所述有源点预设范围内的无源点清除的基础上实现的,将所有有源点的触摸数据和压感数据进行融合可以得到消除误触影响的书写笔迹。可以理解的是,触摸数据提供了触点的位置、运动轨迹等信息,压感数据提供了触点在运动时压感笔的压力值及压感笔ID等信息,根据触摸数据和压感数据能够真实的模拟笔在纸上的书写效果。
由于压感笔书写与非压感笔的误触这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压感笔书写时的触摸点的高和宽符合预设要求,而非压感笔误触时的误触点的高和宽不符合预设要求。基于此,本发明将所有触点宽度小于标准宽度且触点高度小于标准高度的触点设置为有源点,并将所有除所述有源点以外的所述触点设置为无源点,清除无源点并根据所有有源点生成书写笔迹。本实施例能够消除误触点对于压感笔书写笔迹的影响,提高识别书写笔迹的准确程度。
下面请参见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生成书写笔迹的流程图;本实施例是对上一实施例中S104的进一步解释。
具体步骤可以包括:
S201:根据所述有源点对应的触摸数据确定有源点的触摸点ID,并查询配对表中与所述触摸点ID对应的压感笔ID;其中,所述配对表中记录有所述触摸点ID与所述压感笔ID的对应关系;
由于压感笔在一次书写过程中只要不抬笔对应的有源点的触摸点ID是不变的。因此当检测到触摸数据时,可以通过配对表查找确定触摸数据对应的压感笔,进而将触摸数据与对应的压感笔的压感数据融合生成书写笔迹。
S202:根据与所述压感笔ID对应的压感数据和所述触摸数据生成所述书写笔迹。
上述提到的触摸点ID是指当检测到存在触摸点时处理器主动为触摸点分配的编号,只要触摸点一直存在于红外触摸屏上其触摸点ID就不会发生变化,触摸点位置的移动也不会改变触摸点ID。还需要解释的是,本实施例默认每一支压感笔都有其对应的压感笔ID,每个压感笔ID是压感笔的固有信息,不可改变。可以根据压感笔的压感笔ID确定生成书写笔迹时的线条颜色、线条类型等。
请参见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基于红外触控屏的书写笔迹生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该系统可以包括:
数据接收模块100,用于当接收到红外触控屏发送的触摸数据时,根据所述触摸数据确定所有触点的触点宽度和触点高度;
有源点确定模块200,用于将所有触点宽度小于标准宽度且触点高度小于标准高度的触点设置为有源点,并将所有除所述有源点以外的所述触点设置为无源点;
无源点清除模块300,用于清除所有距离所述有源点预设范围内的无源点;
笔迹生成模块400,用于根据所有所述有源点对应的触摸数据和压感数据生成书写笔迹。
进一步的,所述笔迹生成模块400包括:
配对关系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有源点对应的触摸数据确定有源点的触摸点ID,并查询配对表中与所述触摸点ID对应的压感笔ID;其中,所述配对表中记录有所述触摸点ID与所述压感笔ID的对应关系;
书写笔迹生成单元,用于根据与所述压感笔ID对应的压感数据和所述触摸数据生成所述书写笔迹。
进一步的,所述压感数据具体为接收到所述触摸数据时压感笔书写端的压力值。
由于系统部分的实施例与方法部分的实施例相互对应,因此系统部分的实施例请参见方法部分的实施例的描述,这里暂不赘述。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可以实现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步骤。该存储介质可以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红外触控屏书写组件,包括红外触控屏、压感笔、存储器和处理器,红外触控屏用于通过红外检测电路对预设区域进行周期性扫描得到红外触摸数据;压感笔用于通过压感笔输入端在所述红外触控屏上执行书写操作;其中,所述压感笔输入端设置有用于检测压感数据的压力传感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时,可以实现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步骤。当然所述红外触控屏书写组件还可以包括各种网络接口,电源等组件。
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系统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申请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状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Claims (8)

1.一种基于红外触控屏的书写笔迹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接收到红外触控屏发送的触摸数据时,根据所述触摸数据确定所有触点的触点宽度和触点高度;
将所有所述触点宽度小于标准宽度且所述触点高度小于标准高度的触点设置为有源点,并将所有除所述有源点以外的所述触点设置为无源点;
清除所有距离所述有源点预设范围内的无源点;
根据所有所述有源点对应的触摸数据和压感数据生成书写笔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书写笔迹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有所述有源点对应的触摸数据和压感数据生成书写笔迹包括:
根据所述有源点对应的触摸数据确定有源点的触摸点ID,并查询配对表中与所述触摸点ID对应的压感笔ID;其中,所述配对表中记录有所述触摸点ID与所述压感笔ID的对应关系;
根据与所述压感笔ID对应的压感数据和所述触摸数据生成所述书写笔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书写笔迹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感数据具体为接收到所述触摸数据时压感笔书写端的压力值。
4.一种基于红外触控屏的书写笔迹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接收模块,用于当接收到红外触控屏发送的触摸数据时,根据所述触摸数据确定所有触点的触点宽度和触点高度;
有源点确定模块,用于将所有所述触点宽度小于标准宽度且所述触点高度小于标准高度的触点设置为有源点,并将所有除所述有源点以外的所述触点设置为无源点;
无源点清除模块,用于清除所有距离所述有源点预设范围内的无源点;
笔迹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有所述有源点对应的触摸数据和压感数据生成书写笔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书写笔迹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笔迹生成模块包括:
配对关系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有源点对应的触摸数据确定有源点的触摸点ID,并查询配对表中与所述触摸点ID对应的压感笔ID;其中,所述配对表中记录有所述触摸点ID与所述压感笔ID的对应关系;
书写笔迹生成单元,用于根据与所述压感笔ID对应的压感数据和所述触摸数据生成所述书写笔迹。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书写笔迹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感数据具体为接收到所述触摸数据时压感笔书写端的压力值。
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基于红外触控屏的书写笔迹生成方法的步骤。
8.一种红外触控屏书写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红外触控屏,用于通过红外检测电路对预设区域进行周期性扫描得到红外触摸数据;
压感笔,用于通过压感笔输入端在所述红外触控屏上执行书写操作;其中,所述压感笔输入端设置有用于检测压感数据的压力传感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分别与所述红外触控屏和所述压力传感器连接的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基于红外触控屏的书写笔迹生成方法的步骤。
CN201810621547.1A 2018-06-15 2018-06-15 基于红外触控屏的书写笔迹生成方法、系统及相关组件 Pending CN10841566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21547.1A CN108415661A (zh) 2018-06-15 2018-06-15 基于红外触控屏的书写笔迹生成方法、系统及相关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21547.1A CN108415661A (zh) 2018-06-15 2018-06-15 基于红外触控屏的书写笔迹生成方法、系统及相关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15661A true CN108415661A (zh) 2018-08-17

Family

ID=631418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21547.1A Pending CN108415661A (zh) 2018-06-15 2018-06-15 基于红外触控屏的书写笔迹生成方法、系统及相关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415661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43733A (zh) * 2018-09-14 2019-02-15 北京科加触控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扩展书写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375799A (zh) * 2018-09-14 2019-02-22 北京科加触控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扩展书写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158505A (zh) * 2018-11-08 2020-05-15 鸿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粗细笔迹书写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N111782131A (zh) * 2020-07-27 2020-10-16 深圳市千分一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笔锋实现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934312A (zh) * 2020-06-29 2022-01-14 深圳市创易联合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红外触摸屏的触摸物识别方法和终端设备
WO2023056839A1 (zh) * 2021-10-09 2023-04-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操作轨迹的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47707A (zh) * 2011-03-30 2011-08-10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一种基于笔划的多指触控手势识别方法
CN105159508A (zh) * 2015-09-16 2015-12-16 深圳科润视讯技术有限公司 多功能电子白板的书写、擦拭控制方法及其系统
CN105353927A (zh) * 2014-08-21 2016-02-24 义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电容式触控装置及其物体辨识方法
CN105511691A (zh) * 2014-09-18 2016-04-20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式触控感测装置及其触控信号判断方法
CN106547380A (zh) * 2015-09-22 2017-03-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误操作识别方法和装置
CN107045408A (zh) * 2017-04-14 2017-08-15 广州华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方法、智能笔、触控识别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390958A (zh) * 2017-06-13 2017-11-24 广州华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书写方法与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47707A (zh) * 2011-03-30 2011-08-10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一种基于笔划的多指触控手势识别方法
CN105353927A (zh) * 2014-08-21 2016-02-24 义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电容式触控装置及其物体辨识方法
CN105511691A (zh) * 2014-09-18 2016-04-20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式触控感测装置及其触控信号判断方法
CN105159508A (zh) * 2015-09-16 2015-12-16 深圳科润视讯技术有限公司 多功能电子白板的书写、擦拭控制方法及其系统
CN106547380A (zh) * 2015-09-22 2017-03-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误操作识别方法和装置
CN107045408A (zh) * 2017-04-14 2017-08-15 广州华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方法、智能笔、触控识别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390958A (zh) * 2017-06-13 2017-11-24 广州华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书写方法与系统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43733A (zh) * 2018-09-14 2019-02-15 北京科加触控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扩展书写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375799A (zh) * 2018-09-14 2019-02-22 北京科加触控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扩展书写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158505A (zh) * 2018-11-08 2020-05-15 鸿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粗细笔迹书写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N113934312A (zh) * 2020-06-29 2022-01-14 深圳市创易联合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红外触摸屏的触摸物识别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13934312B (zh) * 2020-06-29 2023-10-20 深圳市创易联合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红外触摸屏的触摸物识别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11782131A (zh) * 2020-07-27 2020-10-16 深圳市千分一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笔锋实现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WO2023056839A1 (zh) * 2021-10-09 2023-04-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操作轨迹的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15661A (zh) 基于红外触控屏的书写笔迹生成方法、系统及相关组件
US8797280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mproved touch screen response
US8386963B2 (en) Virtual inking using gesture recognition
US9323392B2 (en) Apparatus for sensing pressure using optical waveguide and method thereof
CN103389805B (zh) 坐标指示装置和用于其输入位置的坐标测量装置
CN102789332B (zh) 于触控面板上识别手掌区域方法及其更新方法
CN105760019B (zh) 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触摸操作方法及其系统
US10234963B2 (en) Touch pe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CN110073310A (zh) 调节设备的显示器的功率模式的装置和方法
CN104737115B (zh) 具有手势取消的手势键盘
KR20140016987A (ko) 가상 필기 입력을 위한 방법 및 전자 장치
CN108762579A (zh) 一种多支压感笔书写笔迹的生成方法、系统及相关组件
CN111902798B (zh) 不接地的支持笔的设备上的触摸检测
CN106610783A (zh) 红外触摸设备笔迹擦除方法和系统
JP2010505182A (ja) 赤外線タッチスクリーンの打点の座標認識方法及び接点面積認識方法
US2011025480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rface
CN107430463A (zh) 用基于电容的数字化仪传感器进行的检测
CN105683881A (zh) 信息处理装置、输入方法和程序
CN106775182A (zh) 一种悬浮控件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4571521A (zh) 手写记录装置和手写记录方法
CN109753179A (zh) 用户操作指令的处理方法及手写阅读设备
US9092085B2 (en) Configuring a touchpad setting based on the metadata of an active application of an electronic device
CN108228065A (zh) 探测ui控件信息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US20170255319A1 (en) Pen location detection
JP2013200835A (ja) 電子筆記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817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