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15434B - 一种机器人调度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机器人调度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415434B CN108415434B CN201810275451.4A CN201810275451A CN108415434B CN 108415434 B CN108415434 B CN 108415434B CN 201810275451 A CN201810275451 A CN 201810275451A CN 108415434 B CN108415434 B CN 10841543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bot
- coordinates
- target node
- node
- optimal pat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8
- 230000003628 ero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26676 system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260 corros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7797 corro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154 acut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06010063385 Intellectualisation Diseas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1/00—Control of position, course, altitude or attitude of land, water, air or space vehicles, e.g. using automatic pilots
- G05D1/02—Control of position or course in two dimensions
- G05D1/021—Control of position or course in two dimens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land vehicles
- G05D1/0231—Control of position or course in two dimens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land vehicles using optical position detecting means
- G05D1/0246—Control of position or course in two dimens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land vehicles using optical position detecting means using a video camera in combination with image processing means
- G05D1/0253—Control of position or course in two dimens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land vehicles using optical position detecting means using a video camera in combination with image processing means extracting relative motion information from a plurality of images taken successively, e.g. visual odometry, optical flow
-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1/00—Control of position, course, altitude or attitude of land, water, air or space vehicles, e.g. using automatic pilots
- G05D1/02—Control of position or course in two dimensions
- G05D1/021—Control of position or course in two dimens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land vehicles
- G05D1/0276—Control of position or course in two dimens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land vehicles using signals provided by a source external to the vehicle
- G05D1/028—Control of position or course in two dimens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land vehicles using signals provided by a source external to the vehicle using a RF signal
- G05D1/0282—Control of position or course in two dimens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land vehicles using signals provided by a source external to the vehicle using a RF signal generated in a local control room
-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1/00—Control of position, course, altitude or attitude of land, water, air or space vehicles, e.g. using automatic pilots
- G05D1/02—Control of position or course in two dimensions
- G05D1/021—Control of position or course in two dimens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land vehicles
- G05D1/0212—Control of position or course in two dimens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land vehicles with means for defining a desired trajectory
- G05D1/0221—Control of position or course in two dimens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land vehicles with means for defining a desired trajectory involving a learning process
-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1/00—Control of position, course, altitude or attitude of land, water, air or space vehicles, e.g. using automatic pilots
- G05D1/02—Control of position or course in two dimensions
- G05D1/021—Control of position or course in two dimens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land vehicles
- G05D1/0276—Control of position or course in two dimens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land vehicles using signals provided by a source external to the vehic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器人调度方法,通过获取机器人的中心初始坐标和机器人所需要到达的目标结点坐标,接着利用基于平面几何的调度算法得到机器人移动到目标结点的最优路径,使得机器人沿着最优路径并在基于平面几何的调度算法上,避让处于最优路径上的障碍物,从中心初始坐标移动至目标结点坐标,而当机器人到达目标结点后,根据操作指令完成对应的任务,并最后返回中心初始坐标。因此,在整个调度过程中,无须人工控制移动路径,就能够让机器人自动沿着最优路径并进行移动,从而使机器人更加实用、高效与方便,实现智能化。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调度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机器人调度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机器人逐渐走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承担着举足轻重的工作。但是,现市场上能够自主调度移动的机器人并不常见,现代方法中各种路径规划的方法并没有很好地运用于现实的机器人之中。
例如,在网球场上,应用有许多网球训练的辅助设备,如网球发球机、捡球设备等。但现市场上的网球训练辅助设备的移动都是依靠人力来推动的,每当需要使用设备的时候,都需要人力推动设备走上一段路程来搬运该设备,这会额外消耗运动员的体力,从而降低训练的效果。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器人调度方法,无须人工控制移动路径,能够让机器人自动沿着最优路径并进行移动,从而使机器人更加实用、高效与方便,实现智能化。
本发明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机器人调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机器人启动;
S20、中央控制处理系统通过摄像头获取目标区域的图像,并对该图像进行处理,分别得到图像中机器人所在的中心初始坐标(xr,yr)和机器人所需要到达的目标结点坐标(xo,yo);
S30、以中心初始坐标(xr,yr)和目标结点坐标(xo,yo)作为处理参数,中央控制处理系统利用基于平面几何的调度算法对该处理参数进行处理,得到机器人移动到目标结点的最优路径,并将与最优路径对应的移动指令发送至机器人;
S40、机器人沿着最优路径并在基于平面几何的调度算法上,避让处于最优路径上的障碍物,从中心初始坐标(xr,yr)移动至目标结点坐标(xo,yo);
S50、机器人到达目标结点坐标(xo,yo)后,向中央控制处理系统发送到达信息,中央控制处理系统接收到到达信息后,向机器人发送相应的操作指令使机器人完成对应的任务;
S60、机器人完成对应的任务后,复位移动至中心初始坐标(xr,yr)。
进一步,步骤S20中的目标区域,为包含机器人和目标结点在内的摄像头所能获取到的区域。
进一步,步骤S20中,中央控制处理系统通过摄像头获取目标区域的图像,并对所获取的图像进行处理,分别得到图像中机器人所在的中心初始坐标(xr,yr)和机器人所需要到达的目标结点坐标(xo,yo),包括以下步骤:
S21、中央控制处理系统接收由摄像头所获取到的目标区域的图像;
S22、使用OpenCV技术对图像进行腐蚀和膨胀处理;
S23、对经过腐蚀和膨胀处理的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并对机器人和目标结点进行凸包处理,分别得到机器人和目标结点的最大外包围;
S24、根据机器人和目标结点的最大外包围分别得到机器人的中心初始坐标(xr,yr)和需要到达的目标结点坐标(xo,yo)。
进一步,步骤S30中,以中心初始坐标(xr,yr)和目标结点坐标(xo,yo)作为处理参数,中央控制处理系统利用基于平面几何的调度算法对该处理参数进行处理,得到机器人移动到目标结点的最优路径,包括以下步骤:
S31、根据中心初始坐标(xr,yr)和目标结点坐标(xo,yo),构造一个直角三角形,该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点分别对应中心初始坐标(xr,yr)和目标结点坐标(xo,yo),得到直角点的坐标为(xr,yo);中心初始坐标(xr,yr)和目标结点坐标(xo,yo)之间的直连线设置为第一线段,目标结点坐标(xo,yo)和直角点坐标(xr,yo)之间的直连线设置为第二线段;
S34、根据中心初始坐标(xr,yr)和目标结点坐标(xo,yo),判断得到目标结点相对于机器人的方位,接着根据目标结点相对于机器人所处的方位、夹角g和第一线段得到机器人移动到目标结点的最优路径。
进一步,步骤S40中,机器人沿着最优路径并在基于平面几何的调度算法上,避让处于最优路径上的障碍物,包括以下步骤:
S41、中央控制处理系统接收由摄像头所获取到的目标区域的图像;
S42、使用OpenCV技术对图像进行腐蚀和膨胀处理;
S43、对经过腐蚀和膨胀处理后的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接着对障碍物进行凸包处理,分别得到障碍物的最大外包围;
S44、根据障碍物的最大外包围分别得到障碍物的中心结点坐标(a,b)以及障碍物的最大外包围中的左边缘结点坐标(aL,bL)和右边缘结点坐标(aR,bR),其中左边缘结点和右边缘结点的连线垂直于最优路径;
S45、根据障碍物的中心结点偏离于最优路径的方向,机器人首先移动到左边缘结点坐标(aL,bL)或右边缘结点坐标(aR,bR),最后再移动到目标结点坐标(xo,yo)。
进一步,步骤S50中机器人完成对应的任务,包括机器人自身所能够实现的功能动作或预先设定好的功能动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一种机器人调度方法,通过获取目标区域的图像并对其进行处理,得到机器人的中心初始坐标(xr,yr)和机器人所需要到达的目标结点坐标(xo,yo),接着利用基于平面几何的调度算法对中心初始坐标(xr,yr)和目标结点坐标(xo,yo)进行处理,从而得到机器人移动到目标结点的最优路径,机器人沿着最优路径并在基于平面几何的调度算法上,避让处于最优路径上的障碍物,从中心初始坐标(xr,yr)移动至目标结点坐标(xo,yo),而当机器人到达目标结点后,根据操作指令完成对应的任务,并最后返回中心初始坐标(xr,yr)。因此,在整个调度过程中,无须人工控制移动路径,就能够让机器人自动沿着最优路径并进行移动,从而使机器人更加实用、高效与方便,实现智能化。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机器人调度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构建的直角三角形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本发明的一种机器人调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机器人启动;
S20、中央控制处理系统通过摄像头获取目标区域的图像,并对该图像进行处理,分别得到图像中机器人所在的中心初始坐标(xr,yr)和机器人所需要到达的目标结点坐标(xo,yo);
S30、以中心初始坐标(xr,yr)和目标结点坐标(xo,yo)作为处理参数,中央控制处理系统利用基于平面几何的调度算法对该处理参数进行处理,得到机器人移动到目标结点的最优路径,并将与最优路径对应的移动指令发送至机器人;
S40、机器人沿着最优路径并在基于平面几何的调度算法上,避让处于最优路径上的障碍物,从中心初始坐标(xr,yr)移动至目标结点坐标(xo,yo);
S50、机器人到达目标结点坐标(xo,yo)后,向中央控制处理系统发送到达信息,中央控制处理系统接收到到达信息后,向机器人发送相应的操作指令使机器人完成对应的任务;
S60、机器人完成对应的任务后,复位移动至中心初始坐标(xr,yr)。
具体地,中央控制处理系统通过获取目标区域的图像并对其进行处理时,首先设定一个坐标系,参照图2,中央控制处理系统以摄像头所能够拍摄的全部图像的左上角作为坐标原点,因此能够得到机器人的中心初始坐标(xr,yr)和机器人所需要到达的目标结点坐标(xo,yo),接着利用基于平面几何的调度算法对中心初始坐标(xr,yr)和目标结点坐标(xo,yo)进行处理,从而得到机器人移动到目标结点的最优路径,机器人沿着最优路径并在基于平面几何的调度算法上,避让处于最优路径上的障碍物,从中心初始坐标(xr,yr)移动至目标结点坐标(xo,yo),而当机器人到达目标结点后,根据操作指令完成对应的任务,并最后返回中心初始坐标(xr,yr)。因此,在整个调度过程中,无须人工控制移动路径,就能够让机器人自动沿着最优路径并进行移动,从而使机器人更加实用、高效与方便,实现智能化。
其中,参照图1-图2,步骤S20中的目标区域,为包含机器人和目标结点在内的摄像头所能获取到的区域。具体地,摄像头为能够获取全景的中央摄像头,例如在网球场中,该摄像头则为架设于网球场上空能够纵观全场及拍摄全场场景的中央摄像头,因此,由该摄像头拍摄的图像中,机器人和目标结点均能够被包含在内。
其中,参照图1-图2,步骤S20中,中央控制处理系统通过摄像头获取目标区域的图像,并对所获取的图像进行处理,分别得到图像中机器人所在的中心初始坐标(xr,yr)和机器人所需要到达的目标结点坐标(xo,yo),包括以下步骤:
S21、中央控制处理系统接收由摄像头所获取到的目标区域的图像;
S22、使用OpenCV技术对图像进行腐蚀和膨胀处理;
S23、对经过腐蚀和膨胀处理后的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接着对机器人和目标结点进行凸包处理,分别得到机器人和目标结点的最大外包围;
S24、根据机器人和目标结点的最大外包围分别得到机器人的中心初始坐标(xr,yr)和需要到达的目标结点坐标(xo,yo)。
具体地,步骤S23中得到的机器人的最大外包围和目标结点的最大外包围,指能够分别把机器人和目标结点的轮廓外围包含在内的外包围,并且,此处对目标结点的理解,不限制于机器人最终需要到达的地点,也可以是机器人中途移动时所经过的地点,例如处于最优路径中的障碍物等。若当前的目标结点为处于最优路径中的障碍物时,机器人到达障碍物处时,会以该障碍物所处的地点作为新的中心初始坐标,并以另一障碍物或最终需要到达的地点作为新的目标结点,从而重复确定两者的新的坐标,从而使得机器人能够以最优的路径移动到最终需要到达的地点。
其中,参照图1-图2,步骤S30中,以中心初始坐标(xr,yr)和目标结点坐标(xo,yo)作为处理参数,中央控制处理系统利用基于平面几何的调度算法对该处理参数进行处理,得到机器人移动到目标结点的最优路径,包括以下步骤:
S31、根据中心初始坐标(xr,yr)和目标结点坐标(xo,yo),构造一个直角三角形,该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点分别对应中心初始坐标(xr,yr)和目标结点坐标(xo,yo),得到直角点的坐标为(xr,yo);中心初始坐标(xr,yr)和目标结点坐标(xo,yo)之间的直连线设置为第一线段,目标结点坐标(xo,yo)和直角点坐标(xr,yo)之间的直连线设置为第二线段;
S34、根据中心初始坐标(xr,yr)和目标结点坐标(xo,yo),判断得到目标结点相对于机器人的方位,接着根据目标结点相对于机器人所处的方位、夹角g和第一线段得到机器人移动到目标结点的最优路径。
具体地,步骤S30中,利用中心初始坐标(xr,yr)和目标结点坐标(xo,yo)构建一个用于获取最优路径的直角三角形,不仅方法简单,并且计算量小,从而能够达到调度方法更加迅速、高效、成本更低的效果。而在步骤S34中,参照图2,根据中心初始坐标(xr,yr)和目标结点坐标(xo,yo),判断得到目标结点相对于机器人的方位,具体由以下方式实现:当yo<yr时,可以判断目标结点处于机器人的后方,在此基础上,当xo<xr时,则可判断目标结点处于机器人的左后方,当xo>xr时,则可判断目标结点处于机器人的右后方;当yo>yr时,可以判断目标结点处于机器人的前方,在此基础上,当xo<xr时,则可判断目标结点处于机器人的左前方,当xo>xr时,则可判断目标结点处于机器人的右前方。因此,在确定好目标结点相对于机器人的方位后,结合夹角g和第一线段即可得到机器人移动到目标结点的最优路径。
其中,参照图1-图2,步骤S40中,机器人沿着最优路径并在基于平面几何的调度算法上,避让处于最优路径上的障碍物,包括以下步骤:
S41、中央控制处理系统接收由摄像头所获取到的目标区域的图像;
S42、使用OpenCV技术对图像进行腐蚀和膨胀处理;
S43、对经过腐蚀和膨胀处理的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并对障碍物进行凸包处理,分别得到障碍物的最大外包围;
S44、根据障碍物的最大外包围分别得到障碍物的中心结点坐标(a,b)以及障碍物的最大外包围中的左边缘结点坐标(aL,bL)和右边缘结点坐标(aR,bR),其中左边缘结点和右边缘结点的连线垂直于最优路径;
S45、根据障碍物的中心结点偏离于最优路径的方向,机器人首先移动到左边缘结点坐标(aL,bL)或右边缘结点坐标(aR,bR),最后再移动到目标结点坐标(xo,yo)。
具体地,当在最优路径中存在障碍物时,首先判断障碍物的左边缘结点和右边缘结点分别相对于最优路径的垂直距离,如果左边缘结点相对于最优路径的垂直距离比右边缘结点相对于最优路径的垂直距离小,此时,会将右边缘结点作为中间目标结点,此时,机器人会改变原来的最优路径,从机器人的中心初始坐标(xr,yr)移动到障碍物的右边缘结点坐标(aR,bR),接着,机器人再从障碍物的右边缘结点坐标(aR,bR)移动到机器人所需要到达的目标结点坐标(xo,yo)。如果左边缘结点相对于最优路径的垂直距离比右边缘结点相对于最优路径的垂直距离大,和上述的方法一样,机器人首先移动到障碍物的左边缘结点坐标(aL,bL),最后再移动到目标结点坐标(xo,yo)。
其中,步骤S50中机器人完成对应的任务,包括机器人自身所能够实现的功能动作或预先设定好的功能动作。具体地,例如机器人为拾球机器人,则机器人自身所能够实现的功能动作即是拾取网球;又如,在拾球机器人之上放置一个储球篮,并且预先设定拾球机器人移动网球的距离和角度,那么,机器人的预先设定好的功能动作,即是拾球机器人把网球放进储球篮的动作。
以上是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机器人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0、机器人启动;
S20、中央控制处理系统通过摄像头获取目标区域的图像,并对该图像进行处理,分别得到图像中机器人所在的中心初始坐标(xr,yr)和机器人所需要到达的目标结点坐标(xo,yo);
S30、以中心初始坐标(xr,yr)和目标结点坐标(xo,yo)作为处理参数,中央控制处理系统利用基于平面几何的调度算法对该处理参数进行处理,得到机器人移动到目标结点的最优路径,并将与最优路径对应的移动指令发送至机器人;
S40、机器人沿着最优路径并在基于平面几何的调度算法上,避让处于最优路径上的障碍物,包括对所述障碍物进行凸包处理,分别得到障碍物的最大外包围,从中心初始坐标(xr,yr)移动到所述最大外包围的左边缘结点坐标(aL,bL)或右边缘结点坐标(aR,bR),最后再移动到目标结点坐标(xo,yo),其中所述左边缘结点坐标(aL,bL)和所述右边缘结点坐标(aR,bR)垂直于所述最优路径,若左边缘结点相对于所述最优路径的垂直距离比右边缘结点相对于所述最优路径的垂直距离小,将所述右边缘结点作为中间目标结点,从机器人的所述中心初始坐标(xr,yr)移动到所述障碍物的所述右边缘结点坐标(aR,bR),接着,机器人再从所述障碍物的所述右边缘结点坐标(aR,bR)移动到机器人所需要到达的所述目标结点坐标(xo,yo),若左边缘结点相对于所述最优路径的垂直距离比右边缘结点相对于所述最优路径的垂直距离大,将所述左边缘结点作为中间目标结点,从机器人的所述中心初始坐标(xr,yr)移动到所述障碍物的所述左边缘结点坐标(aL,bL),接着,机器人再从所述障碍物的所述左边缘结点坐标(aL,bL)移动到机器人所需要到达的所述目标结点坐标(xo,yo);
S50、机器人到达目标结点坐标(xo,yo)后,向中央控制处理系统发送到达信息,中央控制处理系统接收到到达信息后,向机器人发送相应的操作指令使机器人完成对应的任务;
S60、机器人完成对应的任务后,复位移动至中心初始坐标(xr,yr)。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器人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0中的目标区域,为包含机器人和目标结点在内的摄像头所能获取到的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机器人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0中,中央控制处理系统通过摄像头获取目标区域的图像,并对所获取的图像进行处理,分别得到图像中机器人所在的中心初始坐标(xr,yr)和机器人所需要到达的目标结点坐标(xo,yo),包括以下步骤:
S21、中央控制处理系统接收由摄像头所获取到的目标区域的图像;
S22、使用OpenCV技术对图像进行腐蚀和膨胀处理;
S23、对经过腐蚀和膨胀处理的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并对机器人和目标结点进行凸包处理,分别得到机器人和目标结点的最大外包围;
S24、根据机器人和目标结点的最大外包围分别得到机器人的中心初始坐标(xr,yr)和需要到达的目标结点坐标(xo,yo)。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器人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0中,以中心初始坐标(xr,yr)和目标结点坐标(xo,yo)作为处理参数,中央控制处理系统利用基于平面几何的调度算法对该处理参数进行处理,得到机器人移动到目标结点的最优路径,包括以下步骤:
S31、根据中心初始坐标(xr,yr)和目标结点坐标(xo,yo),构造一个直角三角形,该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点分别对应中心初始坐标(xr,yr)和目标结点坐标(xo,yo),得到直角点的坐标为(xr,yo);中心初始坐标(xr,yr)和目标结点坐标(xo,yo)之间的直连线设置为第一线段,目标结点坐标(xo,yo)和直角点坐标(xr,yo)之间的直连线设置为第二线段;
S34、根据中心初始坐标(xr,yr)和目标结点坐标(xo,yo),判断得到目标结点相对于机器人的方位,接着根据目标结点相对于机器人所处的方位、夹角g和第一线段得到机器人移动到目标结点的最优路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器人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0中,机器人沿着最优路径并在基于平面几何的调度算法上,避让处于最优路径上的障碍物,包括以下步骤:
S41、中央控制处理系统接收由摄像头所获取到的目标区域的图像;
S42、使用OpenCV技术对图像进行腐蚀和膨胀处理;
S43、对经过腐蚀和膨胀处理后的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接着对障碍物进行凸包处理,分别得到障碍物的最大外包围;
S44、根据障碍物的最大外包围分别得到障碍物的中心结点坐标(a,b)以及障碍物的最大外包围中的左边缘结点坐标(aL,bL)和右边缘结点坐标(aR,bR),其中左边缘结点和右边缘结点的连线垂直于最优路径;
S45、根据障碍物的中心结点偏离于最优路径的方向,机器人首先移动到左边缘结点坐标(aL,bL)或右边缘结点坐标(aR,bR),最后再移动到目标结点坐标(xo,yo)。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器人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0中机器人完成对应的任务,包括机器人自身所能够实现的功能动作或预先设定好的功能动作。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275451.4A CN108415434B (zh) | 2018-03-29 | 2018-03-29 | 一种机器人调度方法 |
PCT/CN2018/089511 WO2019184083A1 (zh) | 2018-03-29 | 2018-06-01 | 一种机器人调度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275451.4A CN108415434B (zh) | 2018-03-29 | 2018-03-29 | 一种机器人调度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415434A CN108415434A (zh) | 2018-08-17 |
CN108415434B true CN108415434B (zh) | 2021-05-25 |
Family
ID=631327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275451.4A Active CN108415434B (zh) | 2018-03-29 | 2018-03-29 | 一种机器人调度方法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415434B (zh) |
WO (1) | WO2019184083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108973B (zh) * | 2018-08-29 | 2021-05-07 | 广州安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单向式路径调度方法及系统 |
CN111289002A (zh) * | 2019-09-24 | 2020-06-16 | 陈水弟 | 一种机器人路径规划方法及系统 |
CN110764518B (zh) * | 2019-10-31 | 2021-05-11 | 五邑大学 | 水下清淤机器人路径规划方法、装置、机器人和存储介质 |
CN113804208B (zh) * | 2020-09-18 | 2024-05-17 | 北京京东乾石科技有限公司 | 无人车路径优化方法及相关设备 |
CN112907625B (zh) * | 2021-02-05 | 2023-04-28 | 齐鲁工业大学 | 应用于四足仿生机器人的目标跟随方法及系统 |
CN114018246B (zh) * | 2021-11-15 | 2024-02-06 | 北京克莱明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定位导航方法和定位导航装置 |
CN117351010B (zh) * | 2023-12-04 | 2024-03-01 | 中科慧远视觉技术(洛阳)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金属凹陷结构缺陷检测方法及装置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1142025Y (zh) * | 2007-12-28 | 2008-10-29 | 北京工业大学 | 一种微型迷宫机器人 |
CN103699136A (zh) * | 2014-01-14 | 2014-04-02 |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 基于蛙跳算法的智能家庭服务机器人系统及服务方法 |
CN104834309A (zh) * | 2015-04-10 | 2015-08-12 | 浙江工业大学 | 基于目标跟踪控制策略的单移动机器人最优巡回控制方法 |
CN106054882A (zh) * | 2016-06-15 | 2016-10-26 | 深圳市金佰科创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机器人避障方法 |
CN106371446A (zh) * | 2016-12-03 | 2017-02-01 | 河池学院 | 一种室内机器人导航定位系统 |
CN107137890A (zh) * | 2016-09-27 | 2017-09-08 | 五邑大学 | 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智能网球拾取机器人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3686379T2 (de) * | 1985-08-30 | 1993-03-11 | Texas Instruments Inc | Regler fuer ein ferngesteuertes fahrzeug unter verwendung der verzoegerten absoluten positionsdaten fuer lenkung und navigation. |
GB2445963A (en) * | 2007-01-26 | 2008-07-30 | Mcmurtry Ltd | Ball collection apparatus |
US8543944B2 (en) * | 2010-06-14 | 2013-09-24 | Microsoft Corporation | Fast edge routing for interactive diagramming |
CN102520723B (zh) * | 2011-12-28 | 2014-05-14 | 天津理工大学 | 基于上悬无线传输摄像头的轮椅室内全局视频监控导航系统 |
CN103324192A (zh) * | 2012-03-23 | 2013-09-25 |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 边界设置方法及边界设置系统 |
CN106647729A (zh) * | 2015-11-03 | 2017-05-10 | 南京苏立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图像识别与无线网络的agv导航系统及导航方法 |
US10732643B2 (en) * | 2016-04-07 | 2020-08-04 | Hitachi, Ltd. | Control system, moving object, and control apparatus |
CN106774315B (zh) * | 2016-12-12 | 2020-12-01 | 深圳市智美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机器人自主导航方法和装置 |
CN107368074A (zh) * | 2017-07-27 | 2017-11-21 | 南京理工大学 | 一种基于视频监控的机器人自主导航方法 |
-
2018
- 2018-03-29 CN CN201810275451.4A patent/CN108415434B/zh active Active
- 2018-06-01 WO PCT/CN2018/089511 patent/WO2019184083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1142025Y (zh) * | 2007-12-28 | 2008-10-29 | 北京工业大学 | 一种微型迷宫机器人 |
CN103699136A (zh) * | 2014-01-14 | 2014-04-02 |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 基于蛙跳算法的智能家庭服务机器人系统及服务方法 |
CN104834309A (zh) * | 2015-04-10 | 2015-08-12 | 浙江工业大学 | 基于目标跟踪控制策略的单移动机器人最优巡回控制方法 |
CN106054882A (zh) * | 2016-06-15 | 2016-10-26 | 深圳市金佰科创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机器人避障方法 |
CN107137890A (zh) * | 2016-09-27 | 2017-09-08 | 五邑大学 | 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智能网球拾取机器人 |
CN106371446A (zh) * | 2016-12-03 | 2017-02-01 | 河池学院 | 一种室内机器人导航定位系统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基于视觉识别的全自动网球拾取机器人设计方法;林广茂,等;《机电工程技术》;20171231;第46卷(第3期);摘要、第80-84页及图1-5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415434A (zh) | 2018-08-17 |
WO2019184083A1 (zh) | 2019-10-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415434B (zh) | 一种机器人调度方法 | |
WO2020034872A1 (zh) | 目标获取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WO2020134254A1 (zh) | 一种基于强化学习的喷涂机器人轨迹优化方法 | |
CN107862720B (zh) | 基于多地图融合的位姿优化方法及位姿优化系统 | |
CN104848858B (zh) | 二维码以及用于机器人的视觉-惯性组合导航系统及方法 | |
CN107843251B (zh) | 移动机器人的位姿估计方法 | |
CN110782394A (zh) | 全景视频快速拼接方法及系统 | |
CN109509230A (zh) | 一种应用于多镜头组合式全景相机的slam方法 | |
CN113409459B (zh) | 高精地图的生产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 |
CN106426172A (zh) | 一种工业机器人工具坐标系的标定方法与系统 | |
WO2022078467A1 (zh) | 机器人自动回充方法、装置、机器人和存储介质 | |
CN103971375B (zh) | 一种基于图像拼接的全景凝视相机空间标定方法 | |
CN103886107B (zh) | 基于天花板图像信息的机器人定位与地图构建系统 | |
CN110900611A (zh) | 一种新型机械臂目标定位及路径规划方法 | |
CN111083376B (zh) | 确定目标物安装位置的方法、系统、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 |
CN104618648A (zh) | 一种全景视频拼接系统及拼接方法 | |
CN108519102A (zh) | 一种基于二次投影的双目视觉里程计算方法 | |
KR102404867B1 (ko) | 3차원 거리정보를 이용한 랩어라운드뷰 영상제공장치 및 방법 | |
CN107507133B (zh) | 一种基于圆管作业机器人的实时图像拼接方法 | |
CN106595601B (zh) | 一种无需手眼标定的相机六自由度位姿精确重定位方法 | |
KR102275083B1 (ko) | 이동 로봇 시스템 및 자동 충전을 위한 이동 로봇의 귀소 방법 | |
CN105139336B (zh) | 一种多通道全景影像转换球幕鱼眼影片的方法 | |
CN107442973A (zh) | 基于机器视觉的焊道定位方法及装置 | |
CN105513074A (zh) | 一种羽毛球机器人相机标定方法 | |
CN112702513A (zh) | 一种双光云台协同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