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15202A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15202A
CN108415202A CN201810286501.9A CN201810286501A CN108415202A CN 108415202 A CN108415202 A CN 108415202A CN 201810286501 A CN201810286501 A CN 201810286501A CN 108415202 A CN108415202 A CN 1084152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ding graph
substrate
shading
light
display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28650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415202B (zh
Inventor
李忠孝
陈小川
赵文卿
董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28650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415202B/zh
Publication of CN1084152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152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4152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152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6Liquid crystal cell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a semi-conducting layer or substrate, e.g. cells forming part of an integrated circuit
    • G02F1/1362Active matrix addressed cells
    • G02F1/136209Light shielding layers, e.g. black matrix, incorporated in the active matrix substrate, e.g.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switching element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3Electrod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所述显示面板上形成有多个亚像素单元,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液晶层;所述亚像素单元包括遮光结构;所述遮光结构用于吸收一部分入射光;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用于调节所述液晶层的折射率,以使另一部分入射光中的至少一部分入射光出射或者以使另一部分入射光不出射。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降低了显示器件的制造成本,提高了显示器件的信赖性。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是目前使用规模较大的显示器件,其具有色域高、轻薄化、响应时间快等一系列的优点,且在理论研究及实际工艺等方面均具有较为成熟的技术。现有技术中,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包括液晶层,显示面板的上下两个相对设置的面均设置有偏振片,显示面板主要利用液晶层对偏振光的偏振状态进行调制,以实现显示,具体地,液晶层通过改变光线的偏振态,使得部分线偏振光可以出射,而部分线偏振光无法出射,从而实现显示。
但现有技术中,在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中采用偏振片,一方面提高了显示器件的制造成本,另一方面降低了显示器件的信赖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用于降低显示器件的制造成本和提高显示器件的信赖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上形成有多个亚像素单元,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液晶层;所述亚像素单元包括遮光结构;
所述遮光结构用于吸收一部分入射光;
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用于调节所述液晶层的折射率,以使另一部分入射光中的至少一部分入射光出射或者以使另一部分入射光不出射。
可选地,所述遮光结构包括第一遮光层、第二遮光层和第三遮光层,所述第一遮光层位于所述第一基板的靠近所述液晶层的一侧,所述第三遮光层位于所述液晶层的远离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二遮光层位于所述第一遮光层的靠近所述液晶层的一侧;
所述第一遮光层包括多个第一遮光图形,且所述第一遮光图形之间具有第一间隔区域;所述第二遮光层包括多个第二遮光图形,所述第二遮光图形之间具有第二间隔区域;所述第三遮光层包括多个第三遮光图形,且所述第三遮光图形之间具有第三间隔区域。
可选地,所述第一遮光图形与所述第三遮光图形对应设置,且所述第一遮光图形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正投影至少覆盖对应的所述第三遮光图形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正投影;或者,所述第三遮光图形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正投影至少覆盖对应的所述第一遮光图形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正投影;
所述第二遮光图形与所述第一间隔区域及所述第三间隔区域对应设置,所述第二遮光图形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正投影至少覆盖对应的所述第一间隔区域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正投影及对应的所述第三间隔区域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正投影。
可选地,所述第一遮光图形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正投影与对应的所述第三遮光图形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正投影完全重叠;
所述第二遮光图形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正投影与对应的所述第一间隔区域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正投影及对应的所述第三间隔区域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正投影完全重叠。
可选地,所述亚像素单元还包括第一反射结构、第二反射结构和第三反射结构,所述第一反射结构位于所述第一遮光图形的靠近所述第二遮光图形的一侧且所述第一反射结构与所述第一遮光图形对应设置,所述第二反射结构位于所述第二遮光图形的靠近所述第一遮光图形的一侧且所述第二反射结构与所述第二遮光图形对应设置,所述第三反射结构位于所述第三遮光图形的靠近所述液晶层的一侧且所述第三反射结构与所述第三遮光图形对应设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反射结构的宽度为对应的所述第一遮光图形的宽度的三分之一,所述第三反射结构的宽度为对应的所述第三遮光图形的宽度的三分之一。
可选地,所述第二反射结构的宽度为对应的所述第二遮光图形的宽度的六分之五。
可选地,所述第二遮光图形的靠近第三遮光图形的表面和所述第三遮光图形的靠近所述液晶层的表面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第二遮光图形的靠近第一遮光图形的表面和所述第一遮光图形的靠近所述液晶层的表面之间的距离相等。
可选地,所述第一遮光图形的宽度为所述第二遮光图形的宽度的两倍,和/或,所述第三遮光图形的宽度为所述第二遮光图形的宽度的两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显示面板。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提供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技术方案中,遮光结构用于吸收一部分入射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用于调节液晶层的折射率,以使另一部分入射光中的至少一部分入射光出射或者以使另一部分入射光不出射。在显示面板中无需设置偏振片即可实现显示,降低了显示面板的制造成本,提高了显示面板的透过率和信赖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显示面板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的第一遮光层、第二遮光层和第三遮光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显示面板在暗态下的入射光的光路示意图;
图5为照射在第二遮光图形上的入射光中的一部分入射光的光路示意图;
图6为照射在第二遮光图形上的入射光中的另一部分入射光的光路示意图;
图7为照射在第三遮光图形上的入射光的光路示意图;
图8为图1中的显示面板在亮态下的入射光的光路示意图;
图9为图8中经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发散后的入射光中的部分入射光的光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进行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显示面板的俯视图,如图1和图2所示,显示面板上形成有多个亚像素单元P,该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1和第二基板2,以及位于第一基板1和第二基板2之间的第一电极3、第二电极4和液晶层5;亚像素单元P包括遮光结构。
遮光结构用于吸收一部分入射光。
第一电极3和第二电极4用于调节液晶层5的折射率,以使另一部分入射光中的至少一部分入射光出射;或者,第一电极3和第二电极4用于调节液晶层5的折射率,以使另一部分入射光不出射。
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具体地,如图2所示,阵列基板包括位于第一基板1上的栅线6和数据线7,栅线6和数据线7交叉限定出亚像素单元P,亚像素单元P为亚像素的开口区域。优选地,如图2所示,亚像素单元P包括红色(R)亚像素单元、绿色(G)亚像素单元和蓝色(B)亚像素单元。
本实施例中,优选地,遮光结构包括第一遮光层、第二遮光层和第三遮光层。图1示出了每个亚像素单元P的结构,图3为图1中的第一遮光层、第二遮光层和第三遮光层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3所示,第一遮光层位于第一基板1的靠近液晶层5的一侧,第一遮光层包括多个第一遮光图形8,且第一遮光图形8之间具有第一间隔区域81;第二遮光层位于第一遮光层的靠近液晶层5的一侧,第二遮光层包括多个第二遮光图形10,第二遮光图形10之间具有第二间隔区域101;第三遮光层位于液晶层5的远离第一基板1的一侧,第三遮光层包括多个第三遮光图形9,且第三遮光图形9之间具有第三间隔区域91。
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第一遮光图形8与第三遮光图形9对应设置,且第一遮光图形8在第一基板1上的正投影至少覆盖对应的第三遮光图形9在第一基板1上的正投影;或者,第三遮光图形9在第一基板1上的正投影至少覆盖对应的第一遮光图形8在第一基板1上的正投影。优选地,第一遮光图形8在第一基板1上的正投影与对应的第三遮光图形9在第一基板1上的正投影完全重叠。本实施例中,第一遮光图形8与第三遮光图形9相同。
本实施例中,若第一遮光图形8在第一基板1上的正投影至少覆盖对应的第三遮光图形9在第一基板1上的正投影时,第三间隔区域91的宽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间隔区域81的宽度;若第三遮光图形9在第一基板1上的正投影至少覆盖对应的第一遮光图形8在第一基板1上的正投影时,第一间隔区域81的宽度大于或等于第三间隔区域91的宽度。优选地,第三间隔区域91的宽度等于第一间隔区域81的宽度。
如图1和图3所示,第二遮光图形10与第一间隔区域81及第三间隔区域91对应设置。若第一间隔区域81的宽度大于或等于第三间隔区域91的宽度时,第二遮光图形10在第一基板1上的正投影至少覆盖对应的第一间隔区域81在第一基板1上的正投影;若第三间隔区域91的宽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间隔区域81的宽度时,第二遮光图形10在第一基板1上的正投影至少覆盖对应的第三间隔区域91在所述第一基板1上的正投影。优选地,第二遮光图形10在第一基板1上的正投影与对应的第一间隔区域81在第一基板1上的正投影及对应的第三间隔区域91在第一基板1上的正投影完全重叠。从而避免了出现漏光的现象。
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和图3所示,第二遮光图形10的靠近第三遮光图形的表面和第三遮光图形9的靠近液晶层5的表面之间的距离L1与第二遮光图形10的靠近第一遮光图形的表面和第一遮光图形8的靠近液晶层5的表面之间的距离L2相等。需要说明地是,本实施例对于L1与L2之间的大小关系不作任何限定,还可以是L1大于L2或者L2大于L1的情况。
本实施例中,第一遮光图形8的宽度和第三遮光图形9的宽度均与第一遮光图形8和第三遮光图形9之间的距离相关。本实施例中,第一遮光图形8的靠近第三遮光图形9的表面和第三遮光图形9的靠近第一遮光图形8的表面之间的距离范围为6微米至30微米,优选地,第一遮光图形8的靠近第三遮光图形9的表面和第三遮光图形9的靠近第一遮光图形8的表面之间的距离为20微米。
本实施例中,第一遮光图形8的宽度范围为4.0微米至20.1微米。优选地,第一遮光图形8的宽度为13.4微米。
本实施例中,第三遮光图形9的宽度范围为4.0微米至20.1微米。优选地,第三遮光图形9的宽度为13.4微米。本实施例中,第一遮光图形8的宽度为第二遮光图形10的宽度的两倍,和/或,第三遮光图形9的宽度为第二遮光图形10的宽度的两倍。优选地,第一遮光图形8的宽度和第三遮光图形9的宽度均为第二遮光图形10的宽度的两倍。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亚像素单元还包括第一反射结构11、第二反射结构12和第三反射结构13,第一反射结构11位于第一遮光图形8的靠近第二遮光图形10的一侧且第一反射结构11与第一遮光图形8对应设置,第二反射结构12位于第二遮光图形10的靠近第一遮光图形8的一侧且第二反射结构12与第二遮光图形10对应设置,第三反射结构13位于第三遮光图形9的靠近液晶层5的一侧且第三反射结构13与第三遮光图形9对应设置。通过第一反射结构11、第二反射结构12和第三反射结构13的设置,可以提升显示面板的光线利用率,从而提高了显示面板的透光率。
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3所示,第一反射结构11的中心线k1’与对应的第一遮光图形8的中心线k1重合,第二反射结构12的中心线k2’和对应的第二遮光图形10的中心线k2重合,第三反射结构13的中心线k3’和对应的第三遮光图形9的中心线k3重合。
本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一反射结构11的宽度为对应的第一遮光图形8的宽度的三分之一,第三反射结构13的宽度为对应的第三遮光图形9的宽度的三分之一,第二反射结构12的宽度为对应的第二遮光图形10的宽度的六分之五。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反射结构11的宽度大小可根据对应的第一遮光图形8的宽度大小而设置,第二反射结构12的宽度大小可根据对应的第二遮光图形10的宽度大小而设置,第三反射结构13的宽度大小可根据对应的第三遮光图形9的宽度大小而设置,本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定。
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绝缘层14、第一平坦层15、第二绝缘层16、第二平坦层17和彩色色阻18。其中,第一绝缘层14位于第一遮光层的靠近第二遮光层的一侧且覆盖第一遮光层,第二遮光层位于第一绝缘层14的靠近第二基板2的一侧,第一平坦层15位于第二遮光层的靠近第二基板2的一侧且覆盖第二遮光层,第一电极3位于第一平坦层15的靠近第二基板2的一侧,第二绝缘层16位于第一电极3的靠近第二基板2的一侧且覆盖第一电极3,第二电极4位于第二绝缘层16的靠近第二基板2的一侧,第二平坦层17位于第三遮光层的靠近第一基板1的一侧且覆盖第三遮光层,液晶层5位于第二电极4与第二平坦层17之间,彩色色阻18位填充于第三间隔区域91。需要说明的是,彩色色阻8只要对应位于第三间隔区域91即可,本实施例对于彩色色阻18的具体位置不作任何限定。
本实施例中,彩色色阻18包括红色彩色色阻、绿色彩色色阻或者蓝色彩色色阻。
本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一电极3为公共电极,第二电极4为像素电极。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极3和第二电极4通过向液晶层5施加水平电场,驱动液晶层5中的液晶分子发生偏转,具体地,第一电极3上加载公共电极电压(Vcom)信号,第二电极4上加载像素电极电压(Vop)信号,从而驱动液晶层5中的液晶分子发生偏转。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极3的材料第二电极4的材料均为透明导电材料,例如,ITO。本实施例中,第二电极4之间间隔设置,相邻的第二电极4的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为3微米至10微米。优选地,相邻的第二电极4的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为7微米,从而确保入射光的光线方向能够在第一电极3和第二电极4的调制下发生偏折。
本实施例中,彩膜基板还包括位于第二基板2上的黑矩阵,黑矩阵交叉限定出亚像素单元P,阵列基板还包括位于第一基板1上的薄膜晶体管(Thin-film transistor,简称:TFT),薄膜晶体管(图中未示出)与第二电极4连接。本实施例中,彩膜基板上的亚像素单元P与阵列基板上的亚像素单元P对应。
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应用于液晶显示装置(Liquid Crystal Display,简称:LCD),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背光源(图中未示出),其中,背光源用于提供沿第一基板1靠近第二基板2的方向的入射光,优选地,入射光为白光。
本实施例中,第一反射结构11、第二反射结构12和第三反射结构13的材料均为金属材料或者其他具有反射功能的材料。
本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一遮光图形、第二遮光图形和第三遮光图形的材料均为黑矩阵。
下面将结合图4至图9对本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的显示原理进行详细介绍。
图4为图1中的显示面板在暗态下的入射光的光路示意图,在暗态(L0)下,液晶层5中的液晶分子在第一电极3和第二电极4的调节下不偏转,因此液晶层5对经过液晶层5的入射光的出光角度不产生影响。
如图4所示,由背光源发出的入射光照射到第一遮光层时,一部分入射光被第一遮光图形8吸收,另一部分入射光透过第一间隔区域81。而在透过第一间隔区域81的入射光中,一部分入射光将被第二遮光图形10吸收或被第二反射结构12反射,一部分入射光将被第三遮光图形9吸收或被第三反射结构13反射,剩余一部分入射光将透过第三间隔区域91与第二基板2和外界空气之间的界面发生全反射,从而实现LO状态显示。
具体地,以图中透过第一间隔区域81的入射光q0至q10为例进行说明。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透过第一间隔区域81和第二间隔区域101且透过第三间隔区域91的入射光与第二基板2和外界空气之间的界面发生全反射。例如入射光q1、q2、q10、q6和q7,其中,入射光q1与第二基板2的法线之间的夹角、入射光q2与第二基板2的法线之间的夹角、入射光q6与第二基板2的法线之间的夹角及入射光q7与第二基板2的法线之间的夹角均为θ,θ为入射光在第二基板2与外界空气之间的界面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入射光q10与第二基板2的法线之间的夹角为α,其中,α大于θ,由于透过第三间隔区域91的入射光的入射方向与第二基板2的法线之间的夹角的范围为小于或等于α且大于或等于θ,因此,透过第一间隔区域81且透过第三间隔区域91的入射光将在第二基板2与外界空气之间的界面发生全反射,无法出射。
本实施例中,透过第一间隔区域81且照射在第二遮光图形10上的入射光将被第二遮光图形10吸收或被第二反射结构12反射。例如入射光q0、q3、q5和q8,图5为照射在第二遮光图形上的入射光中的一部分入射光的光路示意图,如图4和图5所示,与入射光q0、q3、q5或q8的入射方向平行的入射光将被第一间隔区域81对应的第二遮光图形10吸收或被对应的第二反射结构12反射回背光源中。图6为照射在第二遮光图形上的入射光中的另一部分入射光的光路示意图,如图4和图6所示,透过第一间隔区域81、照射在第二遮光图形10上的入射光中的另一部分入射光中,部分入射光被对应的第二遮光图形10吸收,另一部分入射光被对应的第二反射结构12反射回背光源中或反射至第一遮光图形8上,被第一遮光图形8吸收。
本实施例中,透过第一间隔区域81和第二间隔区域101且照射在第三遮光图形9上的入射光将被第三遮光图形9吸收或者被第三反射结构13反射。例如入射光q4和q9,入射光q4、q9透过第一间隔区域81和第二间隔区域101照射在第三反射结构13上,被第三反射结构13反射至第二遮光图形10上,进而被第二遮光图形10吸收。图7为照射在第三遮光图形上的入射光的光路示意图,具体地,如图4和图7所示,照射在第三遮光图形9上的入射光中,部分入射光被第三遮光图形9吸收,部分入射光被第三反射结构13反射回背光源,部分入射光被第三反射结构13反射至第一遮光图形8和第二遮光图形10上,被第一遮光图形8和第二遮光图形10吸收,剩余部分入射光被第三反射结构13反射至第一反射结构11上,经第一反射结构11反射,被第三遮光图形9吸收。
综上可知,通过第一电极3和第二电极4对液晶层5中的液晶分子的偏转状态进行调节,以使液晶层5的液晶分子不发生偏转,此时,液晶层5不会改变经过液晶层5的入射光的光线角度,因此,由背光源发出的入射光中,部分入射光被第一遮光图形8、第二遮光图形10和第三遮光图形9吸收,另一部分入射光经过第二反射结构12、第三反射结构13及第一反射结构11的反射作用,最终也将会被反射回背光源,或者被反射至第一遮光图形8、第二遮光图形10和第三遮光图形9上,以被第一遮光图形8、第二遮光图形10和第三遮光图形9吸收,因而实现L0状态显示。
图8为图1中的显示面板在亮态下的入射光的光路示意图,在亮态(L255)下,液晶层5中的液晶分子在第一电极3和第二电极4的调节下发生偏转,因此液晶层5对经过液晶层5的入射光的出光角度将产生影响。
如图8所示,由背光源发出的入射光照射到第一遮光层时,一部分入射光被第一遮光图形8吸收,另一部分入射光透过第一间隔区域81。
在透过第一间隔区域81的入射光中,一部分入射光被第二遮光图形10吸收或被第二反射结构12反射回背光源。对于被第二反射结构12反射回背光源的入射光,在背光源中经过退偏振的作用,使得偏振状态改变和光线方向改变等一系列的改变后的入射光再次由背光源发出,入射回显示面板中,被再次利用,从而提高了显示面板的光透过率。其中,由于液晶层5中的液晶分子只能调制一种偏振态的光线,而其他偏振态的光线在液晶层5中的液晶分子的工作状态下无法出射,因此,可以使该其他偏振态的光线通过第二反射结构12反射回背光源中,在背光源中该其他偏振态的光线的偏振态发生变化,再由背光源发出,入射回显示面板中,被液晶层5中的液晶分子调制出射,从而提高显示面板的光透过率。
在透过第一间隔区域81的入射光中,另一部分入射光透过第二遮光图形10之间的第二间隔区域101照射到液晶层5,液晶层5中的液晶分子在第一电极3和第二电极4的调节下发生偏转,使得照射到液晶层5的该另一部分入射光发生大角度范围的光线发散。图9为图8中经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发散后的入射光中的部分入射光的光路示意图,如图8和图9所示,在发生大角度范围发散的光线中,一部分光线从第三间隔区域91中出射,一部分光线被第三遮光图形9吸收,一部分光线被第三反射结构13反射回液晶层5,再由液晶层5进行调制,剩余一部分光线被第三反射结构13反射至第一反射结构11,经第一反射结构11反射后再次进入液晶层5,再经液晶层5中的液晶分子进行调制后发散,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显示面板的光透过率。
综上可知,通过第一电极3和第二电极4对液晶层5中的液晶分子的偏转状态进行调节,以使液晶层5中的液晶分子发生偏转,此时,液晶层5中的液晶分子将改变经过液晶层5的入射光的光线角度,使得经过液晶层5的入射光发生大角度范围的光线发散,最终使得部分发散的光线通过第三间隔区域91出射,从而实现了显示面板的L255状态显示,且提高了显示面板的光透过率。
本实施例中,若填充于第三间隔区域91中的彩色色阻18为红色彩色色阻,则出射光为红色光,若填充于第三间隔区域91中的彩色色阻18为绿色彩色色阻,则出射光为绿色光,若填充于第三间隔区域91中的彩色色阻18为蓝色彩色色阻,则出射光为蓝色光,从而实现彩色显示。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仅例举了实现显示面板的L0状态显示和L255状态显示的原理,而关于显示面板的介于L0和L255之间的状态的显示,可通过第一电极3和第二电极4调节液晶层的折射率实现,此处不再具体赘述。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可应用于透射式显示、半反半透显示、透明显示以及其他特殊显示模式上。
本实施例中,通过遮光结构作用,结合液晶层的作用,使得部分入射光可以出射,部分入射光无法出射,从而实现显示。因此,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无需设置偏振片即可实现显示。此外,本实施例中的背光源无需采用对光线准直度要求较高的背光源,显示面板的出光侧也无需设置扩散膜,但为了增加出射光的亮度均匀性,可以在显示面板的出光侧设置扩散膜或其他具有类似功能的结构。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技术方案中,遮光结构用于吸收一部分入射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用于调节液晶层的折射率,以使另一部分入射光中的至少一部分入射光出射或者以使另一部分入射光不出射。在显示面板中无需设置偏振片即可实现显示,降低了显示面板的制造成本,提高了显示面板的透过率和信赖性。
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上述实施例一提供的显示面板,具体描述可参见上述实施例一,此处不再具体赘述。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的技术方案中,遮光结构用于吸收一部分入射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用于调节液晶层的折射率,以使另一部分入射光中的至少一部分入射光出射或者以使另一部分入射光不出射。在显示面板中无需设置偏振片即可实现显示,降低了显示面板的制造成本,提高了显示面板的透过率和信赖性。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上形成有多个亚像素单元,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液晶层;所述亚像素单元包括遮光结构;
所述遮光结构用于吸收一部分入射光;
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用于调节所述液晶层的折射率,以使另一部分入射光中的至少一部分入射光出射或者以使另一部分入射光不出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结构包括第一遮光层、第二遮光层和第三遮光层,所述第一遮光层位于所述第一基板的靠近所述液晶层的一侧,所述第三遮光层位于所述液晶层的远离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二遮光层位于所述第一遮光层的靠近所述液晶层的一侧;
所述第一遮光层包括多个第一遮光图形,且所述第一遮光图形之间具有第一间隔区域;所述第二遮光层包括多个第二遮光图形,所述第二遮光图形之间具有第二间隔区域;所述第三遮光层包括多个第三遮光图形,且所述第三遮光图形之间具有第三间隔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遮光图形与所述第三遮光图形对应设置,且所述第一遮光图形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正投影至少覆盖对应的所述第三遮光图形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正投影;或者,所述第三遮光图形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正投影至少覆盖对应的所述第一遮光图形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正投影;
所述第二遮光图形与所述第一间隔区域及所述第三间隔区域对应设置,所述第二遮光图形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正投影至少覆盖对应的所述第一间隔区域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正投影及对应的所述第三间隔区域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正投影。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遮光图形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正投影与对应的所述第三遮光图形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正投影完全重叠;
所述第二遮光图形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正投影与对应的所述第一间隔区域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正投影及对应的所述第三间隔区域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正投影完全重叠。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亚像素单元还包括第一反射结构、第二反射结构和第三反射结构,所述第一反射结构位于所述第一遮光图形的靠近所述第二遮光图形的一侧且所述第一反射结构与所述第一遮光图形对应设置,所述第二反射结构位于所述第二遮光图形的靠近所述第一遮光图形的一侧且所述第二反射结构与所述第二遮光图形对应设置,所述第三反射结构位于所述第三遮光图形的靠近所述液晶层的一侧且所述第三反射结构与所述第三遮光图形对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结构的宽度为对应的所述第一遮光图形的宽度的三分之一,所述第三反射结构的宽度为对应的所述第三遮光图形的宽度的三分之一。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反射结构的宽度为对应的所述第二遮光图形的宽度的六分之五。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遮光图形的靠近第三遮光图形的表面和所述第三遮光图形的靠近所述液晶层的表面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第二遮光图形的靠近第一遮光图形的表面和所述第一遮光图形的靠近所述液晶层的表面之间的距离相等。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遮光图形的宽度为所述第二遮光图形的宽度的两倍,和/或,所述第三遮光图形的宽度为所述第二遮光图形的宽度的两倍。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1810286501.9A 2018-03-30 2018-03-30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10841520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86501.9A CN108415202B (zh) 2018-03-30 2018-03-30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86501.9A CN108415202B (zh) 2018-03-30 2018-03-30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15202A true CN108415202A (zh) 2018-08-17
CN108415202B CN108415202B (zh) 2021-03-30

Family

ID=631342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286501.9A Active CN108415202B (zh) 2018-03-30 2018-03-30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415202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31760A (zh) * 2018-08-21 2018-12-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3d液晶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驱动方法
CN115202111A (zh) * 2018-10-16 2022-10-18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123857A1 (en) * 2001-12-29 2010-05-20 Gee-Sung Chae Substrate structure of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CN104730763A (zh) * 2014-09-23 2015-06-24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透镜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106707608A (zh) * 2017-03-23 2017-05-2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驱动方法
CN106773379A (zh) * 2017-02-06 2017-05-3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6990604A (zh) * 2017-06-12 2017-07-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面板、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7703670A (zh) * 2017-10-23 2018-02-1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123857A1 (en) * 2001-12-29 2010-05-20 Gee-Sung Chae Substrate structure of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CN104730763A (zh) * 2014-09-23 2015-06-24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透镜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106773379A (zh) * 2017-02-06 2017-05-3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6707608A (zh) * 2017-03-23 2017-05-2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驱动方法
CN106990604A (zh) * 2017-06-12 2017-07-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面板、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7703670A (zh) * 2017-10-23 2018-02-1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31760A (zh) * 2018-08-21 2018-12-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3d液晶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驱动方法
CN115202111A (zh) * 2018-10-16 2022-10-18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15202B (zh) 2021-03-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26942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11243438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US11119349B2 (en) Display device
WO2018076948A1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JP5304992B2 (ja) 表示装置
CN109061932B (zh) 一种透明显示面板和透明显示装置
CN112068340B (zh) 视角可切换的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驱动方法
CN107632451A (zh)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方法
CN107945760B (zh)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108957830A (zh) 显示装置和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显示设备
JP2007047202A (ja) 液晶表示装置
CN214751240U (zh) 视角可切换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JP2012027150A (ja) 高分子分散型液晶表示素子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素子
US20210356819A1 (en) Display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08415202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JP2020519956A (ja) 液晶表示パネル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US11624958B2 (en) Display device
US20180284538A1 (en) Display device
JP4341100B2 (ja) 液晶表示素子
WO2021103085A1 (zh) 透明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US20210223611A1 (en) Display panel, driv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CN215642156U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WO2023193132A1 (zh) 宽窄视角可切换的显示面板及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KR20040100002A (ko) 칼라 편광판 및 이를 이용한 반사형 액정 표시 장치
KR20150144842A (ko) 표시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