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14690A - 一种参数确定方法及其相关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参数确定方法及其相关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14690A
CN108414690A CN201810183498.8A CN201810183498A CN108414690A CN 108414690 A CN108414690 A CN 108414690A CN 201810183498 A CN201810183498 A CN 201810183498A CN 108414690 A CN108414690 A CN 1084146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nitored
region
monitoring device
information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8349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欧阳彬
王玉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ity Capri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ity Capri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ity Capri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ity Capri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18349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414690A/zh
Publication of CN1084146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1469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参数确定方法及其相关设备,用于获取待监测区域信息后确定该待监测区域内的参数,该待监测区域由第一监测设备的位置和第二监测设备的位置确定。本申请实施例方法包括:终端获取待监测区域的信息,待监测区域由第一监测设备的位置和第二监测设备的位置确定,第一监测设备的位置和第二监测设备的位置由污染源的位置确定;当所述污染源所在位置的风速或风向信息发生变化时,终端根据待监测区域的信息确定待监测区域中第一监测设备监测到的环境中对应的目标污染物的背景参数,且,终端根据待监测区域的信息确定待监测区域中第二监测设备监测到的目标污染物的目标参数,目标参数与背景参数相关联,目标污染物由污染源排放。

Description

一种参数确定方法及其相关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环境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参数确定方法及其相关设备。
背景技术
大气污染是目前困扰世界大部分地区、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重要问题。大气污染监测设备重量和体积都较大,较难运输和安置,因此监测点设置稀疏,提供的数据信息非常有限。典型的大气污染物包括CO、一氧化氮NO、二氧化氮NO2、二氧化硫SO2、挥发性有机物VOCs、臭氧O3以及颗粒物PM等。它们的环境浓度一般在几微克每立方米至几百微克每立方米之间,要实现对他们的准确监测往往需要灵敏的科学仪器。
现阶段污染源种类多样且分布复杂,对污染源进行合理有效的监测至关重要,根据大气的传输与扩散原理,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一般沿着风向传播,监测点设置在污染源的下风向位置可以监测到较为准确的来自污染源的排放痕迹。但是,当该污染物在环境背景中也存在时,污染源排放出来的污染物肯定会和背景大气中固有的该污染物混合,因此也需要在污染源的上风向位置设置监测设备,用于测量环境中该污染物的背景浓度。将监测点设置完成后,又由于监测设备过多,采集的数据量过大,所以需要对监测区域进行划分。现有对监测区域的划分没有提出比较合理的方式,同时,当某一待监测区域内污染源较多时,需要对应部署的监测设备也较多,获得的监测数据量随之变大,从而使得进一步深度分析困难。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参数确定方法及其相关设备,用于获取待监测区域信息后确定该待监测区域内的参数,该待监测区域由第一监测设备的位置和第二监测设备的位置确定。
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参数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获取待监测区域的信息,所述待监测区域由第一监测设备的所述位置和第二监测设备的所述位置确定,所述第一监测设备的位置和所述第二监测设备的位置由所述污染源所在位置确定;
当所述污染源所在位置的风速或风向信息发生变化时,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待监测区域的信息确定所述待监测区域中所述第一监测设备监测到的环境中对应的目标污染物的背景参数,且,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待监测区域的信息确定所述待监测区域中所述第二监测设备监测到的所述目标污染物的目标参数,所述目标参数与所述背景参数相关联,所述目标污染物由所述污染源排放。
基于第一方面,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获取待监测区域的信息包括:
所述终端获取指令;
所述终端响应所述指令得到所述待监测区域的信息。
基于第一方面及其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待监测区域的信息确定所述待监测区域中所述第二监测设备监测到的所述目标污染物的目标参数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背景参数值和所述目标参数对所述污染源排放情况进行分析。
基于第一方面及其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
经纬度坐标。
基于第一方面及其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污染物的目标参数为所述目标污染物的混合参数。
基于第一方面及其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实现方式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待监测区域包括:
规则N边形的区域或不规则形状的区域,所述N的取值范围为N大于或等于3,所述N为正整数。
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待监测区域的信息,所述待监测区域由第一监测设备的位置和第二监测设备的所述位置确定,所述第一监测设备的位置和所述第二监测设备的位置由所述污染源所在位置确定;
第一确定单元,当所述污染源所在位置的风速或风向信息发生变化时,所述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待监测区域的信息确定所述待监测区域中所述第一监测设备监测到的环境中对应的目标污染物的背景参数;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待监测区域的信息确定所述待监测区域中所述第二监测设备监测到的所述目标污染物的目标参数,所述目标参数与所述背景参数相关联,所述目标污染物由所述污染源排放。
基于第二方面,在本申请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其特征在于,获取单元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指令;
响应模块,用于响应所述指令得到所述待监测区域的信息。
基于第二方面及其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在本申请第二面的第二实现方式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设备还包括:
分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背景参数值和所述目标参数对所述污染源排放情况进行分析。
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收发器、处理器以及总线系统;
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和指令;
所述收发器用于在所述处理器的控制下接收或发送信息;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程序;
所述总线系统用于连接所述存储器、所述收发器以及所述处理器,以使所述存储器、所述收发器以及所述处理器进行通信;
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程序指令,执行如第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五种实现方式中任一项实现方式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五种实现方式、第二方面以及第二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二种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五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五种实现方式、第二方面以及第二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二种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划分待监测区域后,终端获取待监测区域的信息,该待监测区域的信息中包括待监测区域的范围、污染源的位置、第一监测设备的位置和第二监测设备的位置。当所述污染源所在位置的风速或风向信息发生变化时,终端获取第一监测设备监测到的目标污染物的背景参数和第二监测设备监测到的目标污染物的目标参数。在本实施例中,监测设备通过获取合理划分的待监测区域的信息,根据该待监测区域的信息对待监测区域进行监测,有利于更好的实现对污染源的监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参数确定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待监测区域划分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待监测区域划分的另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线性污染源的监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终端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终端的另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终端的另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终端的另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例中,待监测区域为对整个污染区域先进行单位网格划分,再从划分得到的单位网格中进行网格选择而形成的区域,待监测区域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单位网格。
在本实施例中,目标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碳CO2、一氧化碳CO、一氧化氮NO、二氧化氮NO2、二氧化硫SO2或挥发性有机物VOCs,还可以为臭氧O3或颗粒物PM,具体此处不作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监测设备具有体积小、质量轻,便于布设等特点。
在本实施例中,环境中对应的目标污染物的背景浓度具有以下特点:1、它势必被待监测区域内全部的监测设备(第一监测设备和第二监测设备)观测到,所以它一旦升高必然导致所有监测设备监测到的浓度同时、等量提升。2、它是来自上游多个污染源排放的叠加,出于统计平均的原因,一般不会随时间发生快速变化。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监测设备和第二监测设备只是名称上的第一和第二,第一监测设备也可以为第二监测设备,第二监测设备也可以为第一监测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待监测区域的某一监测设备如果正处于待监测区域内的某一污染源的下风向,可以观测到来自本地排放源的排放的目标参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二监测设备即位于污染源下风向。
在本实施例中,一部分监测设备应该选在污染源上风向的位置,用于采集环境背景大气中的污染物浓度信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监测设备即位于污染源上风向。
本申请实施例中,待监测区域的确定可以由人为确定,也可以依赖计算机算法确定,具体此处不作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目标污染物的背景参数可以为目标污染物的背景浓度,因此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目标污染物的混合参数可以为,目标污染物的背景浓度与由于目标污染源的排放而导致的目标污染物的浓度抬升值的叠加,所述目标污染物的参数提升值可以为由于污染源的排放而导致的目标污染物浓度较背景浓度的抬升值。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参数确定方法,具体实现如下,请参照图1,下面将进行说明。
101、终端获取待监测区域的信息;
终端对待监测区域进行监测时,首先需要得到待监测区域的信息,获取的方式可以是人工输入,也可以与另一设备建立连接后进行数据传输得到,具体此处不作限定。
当存在人工输入待监测区域信息或数据传输待监测区域信息时,终端首先接收到一个指令,该指令可以用于指示终端接收待监测区域的信息,随后终端响应该指令即可得到所述待监测区域的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待监测区域的信息可以包括待监测区域的范围,也可以包括待监测区域内第一监测设备和第二监测设备的位置,还可以包括污染源的位置信息,具体此处不作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还存在区域划分的概念,可以对整个污染区域进行划分,划分方式可以是以a公里*b公里为单位对整个污染区域进行网格划分,待监测区域为一个或多个单位网格融合后形成。划分的过程是:首先根据污染源的位置设置监测点(即监测设备的放置点),监测点的设置需要满足以下条件,在污染源的下风向需要设置第二监测设备,用于采集目标污染物的目标参数,可以为污染源排放的目标污染物的混合参数,在污染源上风向需要设置第一监测设备,用于采集环境中固有的污染物,可以理解的是,上风向和下风向是相对概念,根据风向信息可以有所不同,例如污染源所在区域的风向信息在t1时刻为风向A,此时存在相对于风向A的上风向位置a和下风向位置a,若风向信息在t2时刻变为与风向A完全相反的风向B,此时风向A的上风向变为了风向B的下风向,同时风向A的下风向变为了风向B的上风向。由于监测点是根据风向信息来进行设置的,因此,一种可能的情况是,第一监测点在t1时刻监测污染物的背景参数,在t2时刻监测到污染物的混合参数。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和“第二”名称上的第一、第二,不作先后顺序的区分,第一监测设备也可以为第二监测设备,用于监测污染物的目标参数,第二监测设备也可以为第一监测设备,用于监测污染物的背景参数,只需要保证无论风速风向信息如何变化,存在至少两个监测设备分别能监测到污染物的背景参数和混合参数即可。
随后根据监测点的设置进行区域划分。具体为:在图2所示的整个污染区域中,根据监测设备布置的密度,当热点区域如排放源较多的区域,监测设备布置密度一般较高,此时可以将待监测区域设为更小的区域如2*2公里或1*1公里,因此合并的单位网格数较少。当为相对清洁的区域,布置密度一般较低,此时可以将待监测区域设为较大的区域如5*5公里甚至是10*10公里。具体设置根据当地监测设备布置情况决定,但原则上,在热点区域内,待监测区域的监测设备不少于4-6个。在相对清洁的、没有明显排放源的区域,待监测区域的监测设备最好保证在2个或2个以上。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监测设备的个数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同样的,第二监测设备的个数也可以为一个或多个。
在本实施例中,待监测区域可以按照规则的形状进行划分,也可以进行不规则的划分,具体此处不作限定。
待监测区域为不规则图形的一种可能的情况是,对整个污染区域划分待监测区域时考虑了当地的地形地貌特点。
102、当污染源所在位置的风速或风向信息发生变化时,终端根据待监测区域的信息确定待监测区域中第一监测设备监测到的环境中对应的目标污染物的背景参数;
在终端获取待监测区域信息后,根据待监测区域信息确定待监测区域的范围,随后终端确定该范围内的第一监测设备监测到的目标污染物的背景参数。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监测设备在待监测区域内的位置,可以用经纬度坐标进行表示,终端事先预置对待监测区域的经纬度划分情况,该经纬度划分可以由终端进行划分,也可以由其它设备进行划分后发送划分结果至终端,具体此处不作限定。
对区域的第一种划分情况是:
一、待监测区域为规则图形。如图2所示,具体为:将整个污染区域划分为单位网格,待监测区域进行单位网格的合并,在污染源较少的区域,待监测区域合并的单位网格较多,范围较大,在污染源较多的区域,待监测区域合并的单位网格较少,范围较小,可以按照如下形式进行划分:
首先在整个污染区域对应的地图上划取纵横交错的分割直线,然后将直线数字化成经纬度形式,如:行0:y=40.05度(北纬);行1:y=40.04度(北纬);……;行5:y=40.00度(北纬);列0:x=116.00度(东经);列1:x=116.01度(东经);……;列14:x=116.14度(东经)。求得各条直线形成的交点,交点的经纬度坐标分别记为(x0,y0)、(x0,y1)、(x0,y2)……(x2,y0)、(x2,y1)、(x2,y2)……(x5,y5)。分别对应(东经116.00度,北纬40.05度)、(东经116.00度,北纬40.04度)、(东经116.00,北纬40.03度)……(东经116.02度,北纬40.05度)、(东经116.02度,北纬40.04度)、(东经116.02,北纬40.03)…(东经116.14度,北纬40.00度)。
在经纬度标识的整个待监测区域找到污染源并设置监测点,按照实施例步骤101方式融合单位网格,选择待监测区域,形成标识为A、B、C……J、K的共11个待监测区域监测。在每个待监测区域内监测点都可以用经纬度坐标表示。
二、待监测区域为不规则规则图形。如图3所示,具体为:根据污染区域的地形地貌或其他特点,划分待监测区域。
具体为:将整个污染区域划分为单位网格,待监测区域进行单位网格的合并,如图合并后得到两个待监测区域A和B,由于当地存在山脉,待监测区域均为绕过山脉合并的单位网格所得。
可以理解的是,除了对待监测区域进行经纬度划分后再设置监测点,也可以以平面坐标系的形式对待监测区域进行划分,监测点位置用平面坐标表示,具体此处不作限定。
终端根据第一监测设备位置确定第一监测设备后,获取第一监测设备监测到的目标污染物的背景参数。
103、终端根据第二监测设备的位置确定第二监测设备并获取第二监测设备监测到的目标污染物的目标参数。
在终端获取待监测区域信息后,根据待监测区域信息确定待监测区域的范围,随后终端确定该范围内的第二监测设备监测到的目标污染物的目标参数。
在本实施例中,目标参数为目标污染物的混合参数。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得到背景参数和目标参数后,可以根据它们对该污染源排放情况进行分析,可以理解的是,根据一组背景参数和目标参数对污染源排放情况的分析显然不具有代表性,因此终端可以设置监测时间,获取该监测时间内的多组背景参数和目标参数,在该预置时间内,可以每隔1小时获取一组背景参数和目标参数。
在本实施例中,预置时间的时长可以人工设置,可以为24小时,也可以为12小时,具体此处不作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当风速或风向信息发生变化时,由于监测设备此时可能由上风向变为了下风向,也可能由下风向变为了上风向,监测设备监测到的污染物参数发生了变化,因此此时,终端需要重新获取目标污染物的背景参数和混合参数。
在本实施例中,污染源可能为线性污染源,也可能为非线性污染源,下面将进行说明。
一、污染源为线性污染源。
线性污染源例如高速公路等,对附近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受机动车流量、气象条件的影响比较大。
当目标污染源为线性排放源时,由于线源排放的污染物影响范围大,为了能准确测量到目标污染物的背景参数,监测点一般选择设置在该线源的两侧,一部分上风向的监测点可以避过该线源的排放,另一部分则可以有效捕捉该线源的排放,这种情况下第二监测设备监测到的为来自该线源的本地排放浓度(即污染物的参数提升值)如下图4所示,随风向变化,A、B在污染源上风向时记录背景浓度Cbackground,在污染源下风向时用来记录来自该线源的排放的混合浓度Cbackground+ΔClocal。C、D各两个监测点在污染源上风向和下风向时分别用来记录背景浓度Cbackground和来自该线源的排放浓度提升值Cbackground+ΔClocal。A、B、C、D监测到的污染物参数会因风速或风向信息发生变化而有所不同。
在本实施例中,参数提升值为由于污染源排放目标污染物而导致的其浓度提升值,背景参数为环境中对应的目标污染物的背景浓度值,即它们为同一目标污染物的两个不同的值(有无本地污染源排放贡献时的浓度值)。
二、污染源为非线性污染源。
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在“下风向”区域传播,一般传播至距离该污染源1至3km处后,其扩散宽度一般为10到200米左右,因此不会被多个监测点同时监测到。这种情况下,可以将监测点相对均匀地布置在待监测区域内,这样的散落的布点可以基本保证在待监测区域内本地排放源的上下风向位置都有监测点,同时可以参考当地的主流风向,对待监测区域内需要重点监测的污染源,在监测点部署时可以考虑在该其主流下风向方位各布一个或多个监测点。这样的安置,可以加大对该重点污染源排放的捕获几率,尽可能多地获取该污染源排放的信息。
在对非线性污染源进行监测时,目标参数为由于污染源排放而导致的目标污染物的浓度提升值与环境中固有的目标污染物的背景浓度二者叠加形成的目标污染物的最终被监测到的浓度值。
一种可能的情况是,终端获取背景参数和混合参数后,由于两参数都是对目标污染物浓度值的表示,终端无法区分该背景参数和混合参数,因此一种区分的形式是:先确定获取到的两种参数的总的数据集,找出其中对应某一门限值的参数值作为背景参数的参数值,具体应用场景举例如下:终端获取到的参数集合为200ppb、110ppb、220ppb、230ppb、240ppb、250ppb、260ppb、270ppb、110ppb、110ppb。其中,门限值为该参数集合的第五百分位的值,则监测设备确定110ppb即为背景浓度。
上面图1和图3对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参数确定方法进行了叙述,请参照图5,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终端进行说明。
获取单元501,用于获取待监测区域的信息,所述待监测区域由第一监测设备的位置和第二监测设备的所述位置确定,所述第一监测设备的位置和所述第二监测设备的位置由所述污染源所在位置确定;
第一确定单元502,当所述污染源所在位置的风速或风向信息发生变化时,所述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待监测区域的信息确定所述待监测区域中所述第一监测设备监测到的环境中对应的目标污染物的背景参数;
第二确定单元503,用于根据所述待监测区域的信息确定所述待监测区域中所述第二监测设备监测到的所述目标污染物的目标参数,所述目标参数与所述背景参数相关联,所述目标污染物由所述污染源排放。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通过获取待监测区域信息(该待监测区域由第一监测设备的位置和第二监测设备的位置确定)后,确定该待监测区域中第一监测设备监测到的环境中对应的目标污染物的背景和第二监测设备监测到的目标污染物的目标参数,从而能利用背景参数和目标参数实施一系列操作,例如可以对污染源排放区情况进行分析。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对待监测区域进行监测时,首先需要得到待监测区域的信息,获取的方式可以是人工输入,也可以与另一设备建立连接后进行数据传输得到,无论哪种方式,对终端而言都是获取一个指令后进行响应,请参照图6,下面将进行说明。
获取单元601,用于获取待监测区域的信息,所述待监测区域由第一监测设备的位置和第二监测设备的所述位置确定,所述第一监测设备的位置和所述第二监测设备的位置由所述污染源所在位置确定;
第一确定单元602,当所述污染源所在位置的风速或风向信息发生变化时,所述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待监测区域的信息确定所述待监测区域中所述第一监测设备监测到的环境中对应的目标污染物的背景参数;
第二确定单元603,用于根据所述待监测区域的信息确定所述待监测区域中所述第二监测设备监测到的所述目标污染物的目标参数,所述目标参数与所述背景参数相关联,所述目标污染物由所述污染源排放。
其中,获取单元包括:
获取模块6011,用于获取指令;
响应模块6012,用于响应所述指令得到所述待监测区域的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对终端获取待监测区域的信息的方式进行了详细描述,增加了方案的可实施性。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获取背景参数和目标参数后,能利用二者对污染源排放情况进行分析,请参照图7,下面将进行说明。
获取单元701,用于获取待监测区域的信息,所述待监测区域由第一监测设备的位置和第二监测设备的所述位置确定,所述第一监测设备的位置和所述第二监测设备的位置由所述污染源所在位置确定;
第一确定单元702,当所述污染源所在位置的风速或风向信息发生变化时,所述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待监测区域的信息确定所述待监测区域中所述第一监测设备监测到的环境中对应的目标污染物的背景参数;
第二确定单元703,用于根据所述待监测区域的信息确定所述待监测区域中所述第二监测设备监测到的所述目标污染物的目标参数,所述目标参数与所述背景参数相关联,所述目标污染物由所述污染源排放;
分析单元704,用于根据所述背景参数值和所述目标参数对所述污染源排放情况进行分析。
在本实施例中,说明了背景参数和目标参数的用途,增加了方案的多样性。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示意图,该终端800包括浏览器,该终端800可因配置或性能不同而产生比较大的差异,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s,CPU)822(例如,一个或一个以上处理器)和存储器832,一个或一个以上存储应用程序842或数据844的存储介质830(例如一个或一个以上海量存储设备`。其中,存储器832和存储介质830可以是短暂存储或持久存储。存储在存储介质830的程序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模块(图示未示出),每个模块可以包括对终端中的一系列指令操作。更进一步地,中央处理器822可以设置为与存储介质830通信,在终端800上执行存储介质830中的一系列指令操作。
该中央处理器822可以根据指令操作执行如下步骤:
获取待监测区域的信息,所述待监测区域由第一监测设备的位置和第二监测设备的所述位置确定,所述第一监测设备的位置和所述第二监测设备的位置由所述污染源所在位置确定;
根据所述待监测区域的信息确定所述待监测区域中所述第一监测设备监测到的环境中对应的目标污染物的背景参数;
根据所述待监测区域的信息确定所述待监测区域中所述第二监测设备监测到的所述目标污染物的目标参数,所述目标参数与所述背景参数相关联,所述目标污染物由所述污染源排放。
上述实施例中由终端所执行的步骤可以基于该图8所示的终端结构。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本地客户端,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图1和图3各个实施例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参数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获取待监测区域的信息,所述待监测区域由第一监测设备的位置和第二监测设备的位置确定,所述第一监测设备的位置和所述第二监测设备的位置由所述污染源所在位置确定;
当所述污染源所在位置的风速或风向信息发生变化时,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待监测区域的信息确定所述待监测区域中所述第一监测设备监测到的环境中对应的目标污染物的背景参数,且,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待监测区域的信息确定所述待监测区域中所述第二监测设备监测到的所述目标污染物的目标参数,所述目标参数与所述背景参数相关联,所述目标污染物由所述污染源排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获取待监测区域的信息包括:
所述终端获取指令;
所述终端响应所述指令得到所述待监测区域的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待监测区域的信息确定所述待监测区域中所述第二监测设备监测到的所述目标污染物的目标参数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背景参数值和所述目标参数对所述污染源排放情况进行分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为经纬度坐标。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污染物的目标参数为所述目标污染物的混合参数。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监测区域包括:
规则N边形的区域或不规则形状的区域,所述N的取值范围为N大于或等于3,所述N为正整数。
7.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待监测区域的信息,所述待监测区域由第一监测设备的位置和第二监测设备的所述位置确定,所述第一监测设备的位置和所述第二监测设备的位置由所述污染源所在位置确定;
第一确定单元,当所述污染源所在位置的风速或风向信息发生变化时,所述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待监测区域的信息确定所述待监测区域中所述第一监测设备监测到的环境中对应的目标污染物的背景参数;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待监测区域的信息确定所述待监测区域中所述第二监测设备监测到的所述目标污染物的目标参数,所述目标参数与所述背景参数相关联,所述目标污染物由所述污染源排放。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单元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指令;
响应模块,用于响应所述指令得到所述待监测区域的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设备还包括:
分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背景参数值和所述目标参数对所述污染源排放情况进行分析。
10.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收发器、处理器以及总线系统;
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和指令;
所述收发器用于在所述处理器的控制下接收或发送信息;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程序;
所述总线系统用于连接所述存储器、所述收发器以及所述处理器,以使所述存储器、所述收发器以及所述处理器进行通信;
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程序指令,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810183498.8A 2018-03-06 2018-03-06 一种参数确定方法及其相关设备 Pending CN10841469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83498.8A CN108414690A (zh) 2018-03-06 2018-03-06 一种参数确定方法及其相关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83498.8A CN108414690A (zh) 2018-03-06 2018-03-06 一种参数确定方法及其相关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14690A true CN108414690A (zh) 2018-08-17

Family

ID=631299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83498.8A Pending CN108414690A (zh) 2018-03-06 2018-03-06 一种参数确定方法及其相关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414690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21760A (zh) * 2018-08-20 2018-11-30 泛测(北京)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生成空气质量分析报告的方法
CN110057981A (zh) * 2019-05-16 2019-07-26 北京英视睿达科技有限公司 路网污染源排放识别方法和系统
CN110988259A (zh) * 2019-11-15 2020-04-10 博环(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污染源定位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1994977A (zh) * 2020-09-08 2020-11-27 广东生太修复科技有限公司 养殖污水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4500959A (zh) * 2022-03-31 2022-05-13 广东中浦科技有限公司 污染源视频监控的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04390A (zh) * 2016-07-05 2016-12-07 三峡大学 一种基于博弈论的灰霾监测与预警系统
CN106644284A (zh) * 2016-12-16 2017-05-10 北京伟瑞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化工厂装置的自动泄漏监测与修复系统
CN107608009A (zh) * 2017-09-15 2018-01-19 深圳市卡普瑞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大气质量监测设备、处理终端以及服务器
CN107607678A (zh) * 2017-09-15 2018-01-19 深圳市卡普瑞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污染源排放特征确定方法及其监测设备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04390A (zh) * 2016-07-05 2016-12-07 三峡大学 一种基于博弈论的灰霾监测与预警系统
CN106644284A (zh) * 2016-12-16 2017-05-10 北京伟瑞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化工厂装置的自动泄漏监测与修复系统
CN107608009A (zh) * 2017-09-15 2018-01-19 深圳市卡普瑞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大气质量监测设备、处理终端以及服务器
CN107607678A (zh) * 2017-09-15 2018-01-19 深圳市卡普瑞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污染源排放特征确定方法及其监测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中国环境学会环境质量评价委员会: "《环境质量评价方法提要》", 31 December 1980 *
国家环保总局: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标准》", 7 December 2000 *
国家环境保护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 12 April 1996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21760A (zh) * 2018-08-20 2018-11-30 泛测(北京)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生成空气质量分析报告的方法
CN110057981A (zh) * 2019-05-16 2019-07-26 北京英视睿达科技有限公司 路网污染源排放识别方法和系统
CN110988259A (zh) * 2019-11-15 2020-04-10 博环(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污染源定位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1994977A (zh) * 2020-09-08 2020-11-27 广东生太修复科技有限公司 养殖污水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4500959A (zh) * 2022-03-31 2022-05-13 广东中浦科技有限公司 污染源视频监控的方法及系统
CN114500959B (zh) * 2022-03-31 2022-06-21 广东中浦科技有限公司 污染源视频监控的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14690A (zh) 一种参数确定方法及其相关设备
Khezerlou et al. A traffic flow approach to early detection of gathering events: Comprehensive results
CN108416521A (zh) 一种信息来源确定的方法以及信息来源确定装置
CN108414692A (zh) 一种污染源的监测点设置方法及其相关设备
CN107679189A (zh) 一种兴趣点更新方法、装置、服务器和介质
CN108398529A (zh) 一种信息获取方法以及信息获取装置
CN113916284B (zh) 机房环境的监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800165B (zh) 一种基于聚类算法的产业集群定位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7589222A (zh) 一种污染物综合监测方法以及处理系统
CN107578463A (zh) 对雷达点云数据进行栅格化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CN111475746B (zh) 兴趣点位置挖掘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6087421A (zh) 大气污染物监测溯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US9177215B2 (en) Sparse representation for dynamic sensor networks
CN107153605A (zh) 测试样本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09213840B (zh) 基于多维特征深度学习的热点网格识别方法
CN114187505A (zh) 输电线路防振锤脱落的检测方法、装置、介质及终端设备
CN107728163A (zh) 大气特征层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7312784A (zh) 一种基于受体模型和大数据联用的污染源溯源方法
US20050058335A1 (en) Defect management method
CN109613179B (zh) 累积高值区的确定方法
JP2000306964A (ja) 検査データ処理方法および検査データ処理装置
CN104392101B (zh) 数据共享方法及装置
CN107643367A (zh) 一种定位的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CN110057981A (zh) 路网污染源排放识别方法和系统
CN115792137A (zh) 大气污染溯源方法及装置、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