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08891A - 一种污泥床反应器、厌氧氨氧化菌的富集方法、去除废水中氨氮的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污泥床反应器、厌氧氨氧化菌的富集方法、去除废水中氨氮的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08891A
CN108408891A CN201810469796.3A CN201810469796A CN108408891A CN 108408891 A CN108408891 A CN 108408891A CN 201810469796 A CN201810469796 A CN 201810469796A CN 108408891 A CN108408891 A CN 1084088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udge bed
ammonia nitrogen
bed reactor
filler
anaerob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46979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万俊锋
解云飞
迟媛媛
王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gzho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Zheng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gzho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Zheng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1046979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408891A/zh
Publication of CN1084088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0889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28Anaerobic digestion processes
    • C02F3/2806Anaerobic processes using solid supports for microorganis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28Anaerobic digestion processes
    • C02F3/2846Anaerobic digestion processes using upflow anaerobic sludge blanket [UASB] reacto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30Aerobic and anaerobic processes
    • C02F3/302Nitrific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treatment
    • C02F3/305Nitrific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treatment characterised by the denitrific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30Aerobic and anaerobic processes
    • C02F3/302Nitrific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treatment
    • C02F3/307Nitrific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treatment characterised by direct conversion of nitrite to molecular nitrogen, e.g. by using the Anammox proces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2003/001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using granular carriers or supports for the microorganis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3/00Apparatus and plants for the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2203/006Apparatus and plants for the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details of construction, e.g. specially adapted seals, modules, connec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305/00Use of specific compounds during water treatment
    • C02F2305/06Nutrients for stimulating the growth of microorganism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urification Treatments By Anaerobic Or Anaerobic And Aerobic Bacteria Or Anim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泥床反应器、厌氧氨氧化菌的富集方法、去除废水中氨氮的装置及方法,属于环境技术废水处理领域。本发明的污泥床反应器,包括污泥床反应区,所述污泥床反应区内沿水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有聚氨酯海绵填料层和纤维球填料层。本发明的污泥床反应器,通过在聚氨酯海绵填料层后设置纤维球填料层能够实现厌氧氨氧化菌等微生物的快速富集,快速启动污泥床反应器,提高了污水处理的效率,并降低污水处理的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污泥床反应器、厌氧氨氧化菌的富集方法、去除废水中氨 氮的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泥床反应器、厌氧氨氧化菌的富集方法、去除废水中氨氮的装置及方法,属于环境技术废水处理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污染也日益严重,特别是氮素污染的加剧,不仅影响了人民的生活,也制约了经济的发展。根据近几年的中国环境质量公报报道,氨氮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内湖、各大湖泊以及我国七大水系等的主要污染物质之一。
传统生物脱氮途径,一般包括硝化和反硝化两个阶段,但是目前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进行水质的有机物含量普遍较低,碳源不足,无法保证反硝化脱氮的效率。而厌氧氨氧化工艺特别适用于高浓度氮和缺乏有机碳的污水处理,因此它是普遍硝化和反硝化过程的有益替代方案。但实际生活废水中,氨氮浓度通常为低浓度,国家标准要求氨氮含量不得超过5mg/L,所以高效的去除低浓度氨氮成了热点。
近年来,有研究者采用短程硝化耦合反硝化处理城市生活污水,所采用的装置的主要部分为一个短程硝化氨氧化耦合反硝化SBR反应器,通过时间控制在反应器内不同阶段进行反应,该装置可以实现低浓度氨氮的去除,但是该装置采用SBR反应器周期运行复杂,在短程硝化阶段控制因素较难掌握,同时在反硝化阶段仍然需要投加额外的有机碳源。针对上述问题,采用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UASB反应器)可以短时间内高负荷去除氨氮生活废水,直接达标排放。如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07016556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该反应器包括反应筒体和联通与反应筒体上端的三相分离器,反应器筒体的侧壁上设有环形保温腔,反应器筒体的内腔从下至上包括布水区和污泥床反应区;污泥床反应区内设有填料,所采用的填料为毛线空心球或负载维纶丝的聚氨酯骨架;反应器筒体的下端连接有用于将所述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竖立与地面的支撑座。该反应器通过在污泥床反应器内设置毛线球空心球或聚氨酯骨架负载维纶丝促进厌氧氨氧化菌富集,缩短反应器启动时间,但是由于厌氧氨氧化菌细胞产率极低,生长非常缓慢,且对环境条件较为敏感的原因,上述技术装有单一的填料的UASB反应器中仍存在厌氧氨氧化菌富集慢,更为重要的是新产生的厌氧氨氧化菌在单一填料上负载效果往往不理想容易随同出水流出造成反应器启动时间较长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污泥床反应器,能够对厌氧氨氧化菌等微生物进行快速富集,从而快速启动污泥床反应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厌氧氨氧化菌的富集方法、去除废水中氨氮的装置及方法。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污泥床反应器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污泥床反应器,包括污泥床反应区,所述污泥床反应区内沿水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有聚氨酯海绵填料层和纤维球填料层。
本发明的污泥床反应器,同时采用聚氨酯海绵填料和纤维球填料,聚氨酯海绵填料层中的聚氨酯海绵填料表面带有一定的阳离子活性基团及羟基等亲水性基团,可与污水中带有负电荷的微生物产生键和价的固定结合,从而使微生物固定在载体上,使得微生物不容易在水,气的结合下流失,纤维球填料层中的纤维球填料具有不上浮水面,空隙大,能够在水流大的时候截留微生物在填料表面,使得污泥流失量降低,通过在聚氨酯海绵填料层后设置纤维球填料层实现厌氧氨氧化菌的快速富集,快速启动厌氧污泥床反应器,提高了污水处理的效率,并降低污水处理的成本。
所述污泥床反应区用于发生厌氧氨氧化反应。
所述污泥床反应器为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所述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包括反应器筒体,所述反应器;所述污泥床反应区设置在反应器筒体内。
所述聚氨酯海绵填料层的填料为聚氨酯海绵填料;所述聚氨酯海绵填料的填充率为35~45%。聚氨酯海绵填料的密度为0.8~1.5g/cm3。聚氨酯海绵填料的丝径为0.6~1.5mm。聚氨酯海绵填料的有机负荷0.7~1.2kg/(m3·d)。聚氨酯海绵填料中海绵状通道相互贯通,填料整块可实现全方位培菌载体。
所述纤维球填料层的填料为纤维球填料;所述纤维球填料的填充率为55~65%。纤维球填料是由纤维丝扎结而成的球形滤料,弹性效果好。纤维球填料的直径为30~50mm。
所述纤维球填料为由纤维丝组成。所述聚氨酯海绵填料的孔隙率为96~99%。所述聚氨酯海绵填料的比表面积为8×104~12×104m2/m3
所述纤维球填料的密度为1.3~1.8g/cm3。所述纤维球填料的孔隙率为94~98%。
本发明的厌氧氨氧化菌的富集方法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厌氧氨氧化菌的富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放置厌氧颗粒污泥,通入废水使废水在无氧条件下依次流过厌氧颗粒污泥、聚氨酯海绵填料和纤维球填料,待氨氮去除率稳定,完成厌氧氨氧化菌的富集。
本发明的厌氧氨氧化菌的富集方法,通过反应器内两种填料的互相配合,使得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在短期内能快速形成,从而实现厌氧氨氧化菌的快速富集。
所述废水的pH为7~8.2。通入废水时,需要控制废水中溶解氧的浓度为0.3~2.98mg/mL。
优选的,控制废水中的溶解氧的浓度为0.3~0.5mg/mL。
氨氮去除率是否稳定,通过检测出水中氨氮的浓度来判断。
优选的,氨氮去除率稳定是指氨氮去除率在一段时间内维持75%以上,即表明氨氮去除率稳定。
优选的,氨氮去除率稳定是指氨氮去除率在1~15天内维持在75%以上,即表明氨氮去除率稳定。
上述厌氧氨氧化菌的富集方法,表明氮去除率稳定前,水力停留时间为16~19h。
进一步优选的,确认氨氮去除率稳定前,水力停留时间为17~17.5h。优选的,从放置厌氧颗粒污泥到氨氮去除率稳定的时间为(46-74)天。
上述厌氧氨氧化菌的富集方法,还包括待氨氮去除率稳定后,缩短水力停留时间。缩短水力停留时间是将水力停留时间依次缩短至6~8h运行55~65天、5.2~5.8h运行15~20天、4.2~4.8h运行35~45天、2.6~3.4h运行45~55天。缩短氨氮停留时间后,废水中总氮含量不变。
上述厌氧氨氧化菌的富集方法,监测出水中氨氮的同时,监测出水的pH、出水中亚硝态氮、硝态氮的含量。通过监测pH的变化知道厌氧氨氧化菌是否处于优势,能否发生厌氧氨氧化反应。在厌氧氨氧化菌富集的初期,亚硝态氮被去除,硝态氮积累。通过监测出水中亚硝态氮、硝态氮和氨氮三者的浓度比值关系,可知厌氧氨氧化反应与理论值的差别,并推测出现和理论值偏差的原因,及时对进水条件进行调整。在厌氧氨氧化菌富集过程中,不仅氨氮去除,亚硝态氮也要去除,只有监测到出水中硝态氮浓度高于进水,才是厌氧氨氧化反应。
优选的,所述厌氧颗粒污泥中MLSS为3000~10000mg/L,MLVSS为2500~9000mg/L。
所述废水中含有氨氮、亚硝态氮和厌氧氨氧化菌生长所必须的元素。
优选的,所述废水中氨氮和亚硝态氮的摩尔比为1:1~1.5。
所述氨氮的来源为硫酸铵。
所述亚硝态氮的来源为亚硝酸钠。
优选的,所述废水包括营养物质,所述营养物质包括碳酸氢钾、硫酸镁、硫酸二氢钾、亚硝酸钠、氯化钙、硫酸铵。进一步优选的,废水中碳酸氢钾的浓度为480~520mg/L,硫酸镁的浓度(以MgSO4·7H2O)为110~130mg/L,磷酸二氢钾的浓度为25~30mg/L,亚硝酸钠的浓度为135~150mg/L,氯化钙的浓度为130~140mg/L,硫酸铵的浓度为125~145mg/L。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营养物质还包括微量元素Ⅰ;所述微量元素I包括硫酸亚铁和EDTA。废水中的硫酸亚铁的浓度(以FeSO4·7H2O计)为4~6g/L,EDTA的浓度为15~25g/L。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营养物质还包括微量元素Ⅱ;所述微量元素II包括H3BO3、MnCl2、CuSO4、ZnSO4、NiCl2、Na2MoO4、CoCl2。废水中H3BO3的浓度为0.01~0.02g/L、MnCl2的浓度(以MnCl2·4H2O计)为0.9~1.1g/L、CuSO4的浓度(以CuSO4·5H2O计)为0.15~0.35g/L、ZnSO4的浓度(以ZnSO4·7H2O计)为0.35~0.55g/L、NiCl2的浓度(以NiCl2·6H2O计)为0.1~0.3g/L、Na2MoO4的浓度(以Na2MoO4·2H2O计)为0.15~0.3g/L、CoCl2的浓度(以CoCl2·6H2O计)为0.15~0.35g/L。
优选的,所述废水中总氮的浓度为50~60mg/L。
优选的,所述废水中氨氮的浓度为28~30mg/L。废水中氨氮的浓度为28~30mg/L时,氨氮去除率稳定是指氨氮去除率在一段时间内保持在100%。在厌氧氨氧化菌富集的过程中,可实现了水中氨氮的完全去除,出水氨氮浓度低于国家废水排放标准5mg/l;处理废水量超过192L,日处理水量达24个反应器体积。
优选的,所述废水中亚硝态氮的浓度为28~30mg/L。
本发明的去除废水中氨氮的装置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去除废水中氨氮的装置,包括污泥床反应器,还包括与所述污泥床反应器串联的用于提供厌氧氨氧化所需NO2 -的短程消化装置;所述污泥床反应器,包括污泥床反应区;所述污泥床反应区内沿水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有聚氨酯海绵填料层和纤维球填料层。
厌氧氨氧化将铵离子(NH4 +)和亚硝酸根(NO2 -)氧化为氮气,本发明的去除废水中氨氮的装置,将短程硝化装置与上述污泥床反应器串联,可在污泥床反应器中的厌氧氨氧化菌完成富集后,提供NO2 -作为厌氧氨氧化菌的电子受体,一体化工艺去除废水中氨氮。
所述污泥床反应区用于发生厌氧氨氧化反应。
所述污泥床反应器为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所述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包括反应器筒体,所述反应器;所述污泥床反应区设置在反应器筒体内。
所述聚氨酯海绵填料层的填料为聚氨酯海绵填料;所述聚氨酯海绵填料的填充率为35~45%。聚氨酯海绵填料的密度为0.8~1.5g/cm3。聚氨酯海绵填料的丝径为0.6~1.5mm。聚氨酯海绵填料的有机负荷0.7~1.2kg/(m3·d)。聚氨酯海绵填料中海绵状通道相互贯通,填料整块可实现全方位培菌载体。
所述纤维球填料层的填料为纤维球填料;所述纤维球填料的填充率为55~65%。纤维球填料是由纤维丝扎结而成的球形滤料,弹性效果好。纤维球填料的直径为30~50mm。
所述纤维球填料为由纤维丝组成。所述聚氨酯海绵填料的孔隙率为96~99%。所述聚氨酯海绵填料的比表面积为8×104~12×104m2/m3
所述纤维球填料的密度为1.3~1.8g/cm3。所述纤维球填料的孔隙率为94~98%。
本发明的去除废水中氨氮的方法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去除废水中氨氮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放置厌氧颗粒污泥,通入富集用废水使富集用废水在无氧条件下依次流过厌氧颗粒污泥、聚氨酯海绵填料和纤维球填料,待氨氮去除率稳定,完成厌氧氨氧化菌的富集;
2)将待处理废水依次通过完成厌氧氨氧化菌的富集的聚氨酯海绵填料层和纤维球填料层,发生厌氧氨氧化反应去除氨氮。
本发明的去除废水中氨氮的方法,厌氧氨氧化菌富集时间端,成本低、工艺简单,便于推广应用。
所述富集用废水的pH为7~8.2。通入废水时,需要控制富集用废水中溶解氧的浓度为0.3~2.98mg/mL。
优选的,所述控制富集用废水中的溶解氧的浓度为0.3~0.5mg/mL。
上述去除废水中氨氮的方法,还包括增加待处理废水中亚硝态氮含量的步骤。增加待处理废水中亚硝态氮含量是在待处理废水中混入经短程硝化反应处理后含亚硝态氮的污水。混入亚硝态氮的量可以经过计算根据厌氧氨氧化反应需要确定。以短程硝化反应提供厌氧氨氧化反应所需亚硝酸根离子,可实现一体化工艺去除废水中低浓度氨氮。
优选的,氨氮去除率稳定是指氨氮去除率在一段时间内维持75%以上,即表明氨氮去除率稳定。优选的,氨氮去除率稳定是指氨氮去除率在1~15天内维持在75%以上,即表明氨氮去除率稳定。
上述厌氧氨氧化菌的富集方法,氨氮去除率稳定前,水力停留时间为16~19h。
进一步优选的,氨氮去除率稳定前,水力停留时间为17~17.5h。优选的,从放置厌氧颗粒污泥到确认氨氮去除率稳定的时间为(46-74)天。
上述去除废水中氨氮的方法,还包括待氨氮去除率稳定后,缩短水力停留时间。缩短水力停留时间是将水力停留时间依次缩短至6~8h运行55~65天、5.2~5.8h运行15~20天、4.2~4.8h运行35~45天、2.6~3.4h运行45~55天。缩短氨氮停留时间后,废水中总氮含量不变。
步骤1)中,氨氮去除率是否稳定,可以通过检测出水中氨氮的浓度来判断。
步骤1)中,监测出水中氨氮的同时,监测出水的pH、出水中亚硝态氮、硝态氮的含量。通过监测pH的变化知道厌氧氨氧化菌是否处于优势,能否发生厌氧氨氧化反应。在厌氧氨氧化菌富集的初期,亚硝态氮被去除,硝态氮积累。通过监测出水中亚硝态氮、硝态氮和氨氮三者的浓度比值关系,可知厌氧氨氧化反应与理论值的差别,并推测出现和理论值偏差的原因,及时对进水条件进行调整。在厌氧氨氧化菌富集过程中,不仅氨氮去除,亚硝态氮也要去除,只有监测到出水中硝态氮浓度高于进水,才是厌氧氨氧化反应。
优选的,所述厌氧颗粒污泥中MLSS为3000~10000mg/L,MLVSS为2500~9000mg/L。
所述富集用废水中含有氨氮、亚硝态氮和厌氧氨氧化菌生长所必须的元素。
优选的,所述氨氮和亚硝态氮的摩尔比为1:1~1.5。
优选的,所述富集用废水包括营养物质,
所述营养物质包括碳酸氢钾、硫酸镁、硫酸二氢钾、亚硝酸钠、氯化钙、硫酸铵。进一步优选的,废水中碳酸氢钾的浓度为480~520mg/L,硫酸镁的浓度(以MgSO4·7H2O)为110~130mg/L,磷酸二氢钾的浓度为25~30mg/L,亚硝酸钠的浓度为135~150mg/L,氯化钙的浓度为130~140mg/L,硫酸铵的浓度为125~145mg/L。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营养物质还包括微量元素Ⅰ;所述微量元素I包括硫酸亚铁和EDTA。废水中的硫酸亚铁的浓度(以FeSO4·7H2O计)为4~6g/L,EDTA的浓度为15~25g/L。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营养物质还包括微量元素Ⅱ;所述微量元素II包括H3BO3、MnCl2、CuSO4、ZnSO4、NiCl2、Na2MoO4、CoCl2。废水中H3BO3的浓度为0.01~0.02g/L、MnCl2的浓度(以MnCl2·4H2O计)为0.9~1.1g/L、CuSO4的浓度(以CuSO4·5H2O计)为0.15~0.35g/L、ZnSO4的浓度(以ZnSO4·7H2O计)为0.35~0.55g/L、NiCl2的浓度(以NiCl2·6H2O计)为0.1~0.3g/L、Na2MoO4的浓度(以Na2MoO4·2H2O计)为0.15~0.3g/L、CoCl2的浓度(以CoCl2·6H2O计)为0.15~0.35g/L。
优选的,所述富集用废水中总氮的浓度为50~60mg/L。
优选的,所述富集用废水中氨氮的浓度为28~30mg/L。废水中氨氮的浓度为28~30mg/L时,氨氮去除率稳定是指氨氮去除率在一段时间内保持在100%。
优选的,富集用废水中亚硝态氮的浓度为28~30mg/L。
现有技术的厌氧颗粒污泥均可用于本发明的厌氧氨氧化菌的富集方法和去除废水中氨氮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表面的SEM图(×50倍);
图2为实施例1中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表面的SEM图(×500倍);
图3为实施例1中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表面的SEM图(×2000倍);
图4为实施例1中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表面的SEM图(×5000倍);
图5为反应器运行至166天时污泥细菌群落结构门水平的分布图;
图6为反应器运行至166天时污泥细菌群落结构属水平的分布图;
图7为样品稀释曲线图;
图8为实施例中去除废水中氨氮的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厌氧颗粒污泥来源广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采用的厌氧颗粒污泥为西华县田口乡枣花面粉厂厌氧污泥,呈黑色,MLSS为3000~10000mg/L,MLVSS为2500~9000mg/L,MLVSS/MLSS为0.83~0.9。
本发明的去除废水中氨氮的装置的实施例1,如图8所示,包括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1、短程硝化反应器2、进水装置3、进水泵4、出水桶5和氮气装置6;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包括反应器筒体101、与反应器筒体上端连通的三相分离器102,反应器筒体101的内腔包括污泥床反应区103,污泥床反应区103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聚氨酯海绵填料104和纤维球填料105,聚氨酯海绵填料的填充率为40%,纤维球填料的填充率为60%,聚氨酯海绵填料的密度约为1.0g/cm3,丝径1mm,孔隙率97.5%,有机负荷1kg/(m3·d),比表面积10×104(m2/m3),成品质量38kg/m3;采用的纤维球填料的直径为38mm,密度1.5g/cm3,孔隙率96%;反应器底部设置有进水口106,进水口上连接有进水管路7,进水装置3通过进水管路7与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1连通,进水泵4设置在进水管路7上,位于进水泵4和进水口106之间的进水管路上连接有第一支路8和第二支路9,氮气装置6通过第一支路8和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1连通,短程硝化反应器2通过第二支路9与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1连通;第一支路8上设置有第一阀门11,第二支路上9设置有第二阀门12;三相分离器102的侧面设置有出水口107,出水口107上连接有出水管路10,出水桶5通过出水管路10与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1连通。
在本发明的去除废水中氨氮的装置的实施例2,与去除废水中氨氮的装置的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聚氨酯海绵填料的填充率为35%,纤维球填料的填充率为65%;聚氨酯海绵填料的密度约为1.5g/cm3,丝径1.5mm,孔隙率99%,有机负荷1.5kg/(m3·d),比表面积12×104(m2/m3),成品质量60kg/m3;采用的纤维球填料的直径为30mm,密度1.8g/cm3,孔隙率98%。
在本发明的去除废水中氨氮的装置的实施例3,与去除废水中氨氮的装置的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聚氨酯海绵填料的填充率为45%,纤维球填料的填充率为55%;所采用的聚氨酯海绵填料的密度约为0.8g/cm3,丝径0.6mm,孔隙率96%,有机负荷0.7kg/(m3·d),比表面积8×104(m2/m3),成品质量17kg/m3;采用的纤维球填料的直径为50mm,密度1.3g/cm3,孔隙率94%。
本发明的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与上述去除废水中氨氮的装置的实施例中的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相同,此处不在赘述。
去除废水中氨氮的方法的实施例1,采用上述去除废水中氨氮的装置的实施例1中的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1)在水中加入营养物质配制成人工模拟废水(即富集用废水);添加营养物质的成分、以及添加营养物质后人工模拟废水中的各营养物质成分的浓度见表1,配制好的人工模拟废水的pH为7~8;
表1营养物质成分及其在人工模拟废水中的浓度
主要成分 浓度mg/L 微量元素Ⅰ 浓度g/L 微量元素Ⅱ 浓度g/L
KHCO3 500 FeSO4·7H2O 5 H3BO3 0.014
MgSO4·7H2O 120 EDTA 20 MnCl2·4H2O 0.99
KH2PO4 27.2 CuSO4·5H2O 0.25
NaNO2 138 ZnSO4·7H2O 0.43
CaCl2 136 NiCl2·6H2O 0.19
(NH4)2SO4 132 Na2MoO4·2H2O 0.22
CoCl2·6H2O 0.24
2)在12L的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外包裹锡纸避光,然后在该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内的底部位置接种0.5L厌氧颗粒污泥,然后通过进水泵将人工模拟废水以3.14mL/min的流速(水力停留时间为17.5h)打进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控制厌氧污泥床反应区的温度为30-32℃,监测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出水的pH以及出水中硝酸根、亚硝酸根、氨氮的含量,每24h记录上述监测数据,待厌氧氨氧化菌富集到一定程度,氨氮的去除率达到100%;
从接种厌氧颗粒污泥开始,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运行到第15天时,填料上有小部分红色的厌氧颗粒污泥形成,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启动成功;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运行70天氨氮去除率首次达到100%;氨氮去除率首次达到100%后,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继续运行4天,氨氮的去除率维持100%,判断氨氮的去除率达到稳定;
从接种厌氧颗粒污泥到表明氨氮去除率稳定共74天,这期间,HLR为0.137kg/(m3·d),人工模拟废水中氨氮的浓度为28mg/L,总氮浓度为56mg/L;
3)判断氨氮去除率稳定后,分四个阶段依次缩短水力停留时间运行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完成对厌氧氨氧化菌的富集;各阶段上流式污泥床反应器的运行时间、人工模拟废水(进水)中氨氮浓度及其他条件见表2;
表2各阶段反应器运行时间及废水中氨氮的浓度
对富集得到的厌氧颗粒污泥进行SEM测试,结果见图1~4,由图中可知,厌氧颗粒污泥外观接近球形,较为密实;厌氧颗粒污泥表面存在一些孔隙和通道,为颗粒内部的微生物提供营养物质,污泥表面的生物相丰富,存在杆菌,球菌和部分短杆菌。
4)完成厌氧氨氧化菌的富集后,将进水装置中的人工模拟废水替换为待处理污水,通过进水泵将待处理污水打入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并将打开第二阀门,在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中通入经短程硝化反应器处理后的含NO2 -污水,控制污泥床反应区中氨氮与亚硝态氮的摩尔浓度比约为1:1.3,通过厌氧氨氧化反应对废水中氨氮进行去除。
去除废水中氨氮的方法的实施例1中,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运行至166天时,取反应器中的污泥细菌进行16SrDNA测定,得到污泥细菌群落结构门水平的分布和污泥细菌群落结构属水平的分布,分别见表3及图5、图6;由表3和图5可知,厌氧氨氧化菌所属门为浮霉菌门,是反应器系统中的主要优势菌;由表3和图6可知,反应器中富集了大量的Brocadia的厌氧氨氧化菌属。
表3污泥细菌群落结构门水平的分布和属水平的分布
去除废水中氨氮的方法的实施例1中,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运行至166天时,取反应器中污泥细菌进行16srDNA分析时,得到的稀释曲线图,见图7;由图7可知,稀释曲线最后接近平行证明所有菌都有检测到,检测结果真实可靠。
本发明的厌氧氨氧化菌的富集方法与上述去除废水中氨氮的方法的步骤1)~3)相同,此处不再描述。

Claims (10)

1.一种污泥床反应器,包括污泥床反应区,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床反应区内沿水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有聚氨酯海绵填料层和纤维球填料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床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床反应器为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所述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包括反应器筒体,所述反应器;所述污泥床反应区设置在反应器筒体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污泥床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海绵填料层的填料为聚氨酯海绵填料;所述聚氨酯海绵填料的填充率为35~45%。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污泥床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球填料层的填料为纤维球填料;所述纤维球填料的填充率为55~6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泥床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球填料的密度为1.3~1.8g/cm3
6.一种厌氧氨氧化菌的富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放置厌氧颗粒污泥,通入废水使废水在无氧条件下依次流过厌氧颗粒污泥、聚氨酯海绵填料和纤维球填料,待氨氮去除率稳定,完成厌氧氨氧化菌的富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厌氧氨氧化菌的富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待氨氮去除率稳定后,缩短水力停留时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厌氧氨氧化菌的富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中氨氮的浓度为28~30mg/L。
9.一种去除废水中氨氮的装置,包括污泥床反应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污泥床反应器串联的用于提供厌氧氨氧化所需NO2 -的短程消化装置;所述污泥床反应器,包括污泥床反应区;所述污泥床反应区内沿水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有聚氨酯海绵填料层和纤维球填料层。
10.一种去除废水中氨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放置厌氧颗粒污泥,通入富集用废水使富集用废水在无氧条件下依次流过厌氧颗粒污泥、聚氨酯海绵填料和纤维球填料,待氨氮去除率稳定,完成厌氧氨氧化菌的富集;
2)将待处理废水依次通过完成厌氧氨氧化菌的富集的聚氨酯海绵填料层和纤维球填料层,发生厌氧氨氧化反应去除氨氮。
CN201810469796.3A 2018-05-16 2018-05-16 一种污泥床反应器、厌氧氨氧化菌的富集方法、去除废水中氨氮的装置及方法 Pending CN10840889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69796.3A CN108408891A (zh) 2018-05-16 2018-05-16 一种污泥床反应器、厌氧氨氧化菌的富集方法、去除废水中氨氮的装置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69796.3A CN108408891A (zh) 2018-05-16 2018-05-16 一种污泥床反应器、厌氧氨氧化菌的富集方法、去除废水中氨氮的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08891A true CN108408891A (zh) 2018-08-17

Family

ID=631396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469796.3A Pending CN108408891A (zh) 2018-05-16 2018-05-16 一种污泥床反应器、厌氧氨氧化菌的富集方法、去除废水中氨氮的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408891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41809A (zh) * 2019-06-25 2019-09-17 重庆大学 一种微生物加固无粘性土的固化剂及其加固方法
CN111847641A (zh) * 2020-08-24 2020-10-30 安平县弘嘉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序批/连续流的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反应装置和方法
CN113430149A (zh) * 2021-08-10 2021-09-24 东北农业大学 一种厌氧氨氧化菌的培养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258280Y (zh) * 2008-05-16 2009-06-17 彭吉成 一体化内循环厌氧污泥反应器
CN103420481A (zh) * 2013-08-19 2013-12-04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厌氧氨氧化耦合异养反硝化脱氮方法
CN104692525A (zh) * 2015-02-15 2015-06-10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连续流一体式硝酸盐氮和氨氮同步去除的装置和方法
CN107032506A (zh) * 2017-05-24 2017-08-11 北京工业大学 分段出水短程硝化‑Anammox/反硝化处理生活污水的装置和方法
CN206666222U (zh) * 2017-03-31 2017-11-24 北京首创清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厌氧床反应器
CN207016556U (zh) * 2017-07-06 2018-02-16 龙岩学院 一种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
CN108002526A (zh) * 2017-12-14 2018-05-08 浙江海洋大学 一种短程硝化工艺启动及运行性能强化方法
CN208948943U (zh) * 2018-05-16 2019-06-07 郑州大学 一种污泥床反应器、去除废水中氨氮的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258280Y (zh) * 2008-05-16 2009-06-17 彭吉成 一体化内循环厌氧污泥反应器
CN103420481A (zh) * 2013-08-19 2013-12-04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厌氧氨氧化耦合异养反硝化脱氮方法
CN104692525A (zh) * 2015-02-15 2015-06-10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连续流一体式硝酸盐氮和氨氮同步去除的装置和方法
CN206666222U (zh) * 2017-03-31 2017-11-24 北京首创清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厌氧床反应器
CN107032506A (zh) * 2017-05-24 2017-08-11 北京工业大学 分段出水短程硝化‑Anammox/反硝化处理生活污水的装置和方法
CN207016556U (zh) * 2017-07-06 2018-02-16 龙岩学院 一种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
CN108002526A (zh) * 2017-12-14 2018-05-08 浙江海洋大学 一种短程硝化工艺启动及运行性能强化方法
CN208948943U (zh) * 2018-05-16 2019-06-07 郑州大学 一种污泥床反应器、去除废水中氨氮的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会应;冯志江;吴曼;刘文;张业中;戴捷;: "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工业水处理, no. 01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41809A (zh) * 2019-06-25 2019-09-17 重庆大学 一种微生物加固无粘性土的固化剂及其加固方法
CN110241809B (zh) * 2019-06-25 2021-04-06 重庆大学 一种微生物加固无粘性土的固化剂及其加固方法
CN111847641A (zh) * 2020-08-24 2020-10-30 安平县弘嘉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序批/连续流的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反应装置和方法
CN113430149A (zh) * 2021-08-10 2021-09-24 东北农业大学 一种厌氧氨氧化菌的培养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42045B (zh) 一种好氧颗粒污泥快速培养方法
CN103482765B (zh) 一种常温低c/n污水同时脱氮除cod工艺的快速启动方法
CN106673205A (zh) 一体式自养脱氮系统的快速启动方法
CN109574224B (zh) 一种畜禽废水处理的系统和方法
CN103359827B (zh) 一种mbr反应器自养脱氮工艺的快速启动方法及利用其同步去除生活污水中碳氮的方法
CN107265645A (zh) 连续流a/o除磷串联多级a/o自养脱氮工艺处理低碳源城市污水的装置和方法
CN104150586B (zh) 一种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及其处理污水的方法
CN108439591B (zh) 一种分离式固化藻菌污水处理装置及方法
CN108408891A (zh) 一种污泥床反应器、厌氧氨氧化菌的富集方法、去除废水中氨氮的装置及方法
CN105016468B (zh) AOB‑AnAOB颗粒污泥及其制备方法和利用其自养脱氮处理废水的方法
CN110117065A (zh) 一种快速培养好氧颗粒污泥的序批式反应器及使用方法
Liu et al. The combination of external conditioning and Ca2+ addition prior to the reintroduction of effluent sludge into SBR sharply accelerates the formation of aerobic granules
CN108383239B (zh) 间歇曝气模式下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同时除磷的一体化生物处理工艺
CN208948943U (zh) 一种污泥床反应器、去除废水中氨氮的装置
CN114349181B (zh) 一种非耗能增氧人工湿地系统、运行方法及应用
CN105036316B (zh) 一种低碳氮比类废水的脱氮方法
CN103601292B (zh) 一种aob-anammox颗粒污泥的培养方法
CN204298138U (zh) 一种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
CN112358029A (zh) 一种新型生物复合填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209502A (zh) 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及厌氧氨氧化菌种持留系统及方法
CN110981114A (zh) 一种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
CN215924530U (zh) 一种菌藻联用渗滤处理稀土尾水装置
CN116639800A (zh) 一种高效硝化菌活性污泥富集方法及设备
CN213924203U (zh) 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及厌氧氨氧化菌种持留系统
CN114275897A (zh) 一种脱氮系统及其启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