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06763A - 一种基于气动肌肉的仿人颈椎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气动肌肉的仿人颈椎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06763A
CN108406763A CN201810074127.6A CN201810074127A CN108406763A CN 108406763 A CN108406763 A CN 108406763A CN 201810074127 A CN201810074127 A CN 201810074127A CN 108406763 A CN108406763 A CN 1084067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connecting plate
vertebra
pneumatic muscles
capit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07412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406763B (zh
Inventor
姜飞龙
张海军
朱海滨
殷小亮
朱荷蕾
宋玉来
钱承
刘睿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xi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Jiaxi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xi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Jiaxi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1007412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406763B/zh
Publication of CN1084067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067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4067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0676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JMANIPULATORS; CHAMBERS PROVIDED WITH MANIPULATION DEVICES
    • B25J9/00Programme-controlled manipulators
    • B25J9/10Programme-controlled manipulators characterised by positioning means for manipulator elements
    • B25J9/14Programme-controlled manipulators characterised by positioning means for manipulator elements fluid
    • B25J9/142Programme-controlled manipulators characterised by positioning means for manipulator elements fluid comprising inflatable bod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JMANIPULATORS; CHAMBERS PROVIDED WITH MANIPULATION DEVICES
    • B25J9/00Programme-controlled manipulators
    • B25J9/10Programme-controlled manipulators characterised by positioning means for manipulator elements
    • B25J9/1075Programme-controlled manipulators characterised by positioning means for manipulator elements with muscles or tendon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气动肌肉的仿人颈椎系统,以气动肌肉模拟人颈椎的肌肉驱动脖子、头的运动,该系统包括多根肋骨、多块椎骨、头骨、多根颈长肌、头长肌、头夹肌、头半棘肌、头后大直肌、头下斜肌、头后小直肌、回旋肌、颈多裂肌、颈夹肌、斜角肌以及气动肌肉连接板。其中颈长肌、头长肌、头夹肌、头半棘肌、头后大直肌、头下斜肌、头后小直肌等肌肉两端分别与气动肌肉连接板、头骨连接,驱动脖子和头的屈伸、收展和环转运动;回旋肌、颈多裂肌、颈夹肌、斜角肌、头长肌、回旋肌两端分别与肋骨、气动肌肉连接板连接驱动脖子、胸的屈伸、收展和环转运动。本系统以气动肌肉驱动,结构紧凑、清洁、防爆性能好,可用于教学、演示、医疗诊断等领域。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气动肌肉的仿人颈椎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仿生机器人技术领域,涉及基于气动肌肉的仿人颈椎系统。
背景技术
人的颈椎由具有较强的承压、减震、弯曲的能力,同时随着人们长时间一个姿势的工作,比如长久的对着电脑工作,导致颈椎部位的疾病,因此有必要了解颈椎部位的结构和组成,为减少疾病和加强这方面的体育锻炼提供科学依据。为了模拟人类颈椎的,以及实现昂头、低头、左右侧屈、头的转动等动作。中国专利201310123840.2提出一种三根弹簧均匀分布的仿人颈部机构,但是仍然不能够比较形象的模拟人颈部肌肉实际的分布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的技术缺陷,提供了一种基于气动肌肉的仿人颈椎系统,该系统结构紧凑,干净、防爆等。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气动肌肉的仿人颈椎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颈长肌一1、颈长肌二2、颈长肌三3、头长肌一4、头长肌二5、左侧肋骨第一层6、前面椎骨第一块7、左侧肋骨第二层8、前面椎骨第二块9、头骨10、后面椎骨第一块11、第一层气动肌肉连接板12、后面椎骨第二块13、第二层气动肌肉连接板14、后面椎骨第三块15、第三层气动肌肉连接板16、后面椎骨第四块17、第四层气动肌肉连接板18、后面椎骨第五块19、右侧肋骨第一层20、后面椎骨第六块21、右侧肋骨第二层22、头夹肌一23、头半棘肌一24、头半棘肌二25、头夹肌二26、头后大直肌一27、头下斜肌一28、头下斜肌二29、头后大直肌二30、头后小直肌31、回旋肌一32、颈多裂肌一33、颈夹肌一34、斜角肌一35、斜角肌二36、头长肌三37、斜角肌三38、回旋肌二39、颈夹肌二40、颈多裂肌二41、头长肌四42、斜角肌四43、斜角肌五44、斜角肌六45;
所述的后面椎骨第一块11与头骨10可转动连接,所述的第一层气动肌肉连接板12的上表面与后面椎骨第一块11固定连接,下表面与后面椎骨第二块13可转动连接;所述的第二层气动肌肉连接板14的上表面与后面椎骨第二块13固定连接,下表面与后面椎骨第三块15可转动连接;所述的第三层气动肌肉连接板16的上表面与后面椎骨第三块15固定连接,下表面与所述的后面椎骨第四块17可转动连接;所述的第四层气动肌肉连接板18的上表面与后面椎骨第四块17固定连接,下表面与后面椎骨第五块19可转动连接;
所述的左侧肋骨第一层6、右侧肋骨第一层20的前面和后面分别通过前面椎骨第一块7、后面椎骨第五块19固定连接;
所述的左侧肋骨第二层8与右侧肋骨第二层22的前面和后面分别由前面椎骨第二块9、后面椎骨第六块21固定连接,前面椎骨第二块9、后面椎骨第六块21上端分别与前面椎骨第一块7、后面椎骨第五块19可转动连接;
所述的颈长肌一1、颈长肌二2、颈长肌三3两端均分别与头骨10、第二层气动肌肉连接板14的前面可转动连接,头长肌一4、头长肌二5两端均分别与头骨10、第三层气动肌肉连接板16的前面可转动连接;
所述的头后大直肌一27、头下斜肌一28、头下斜肌二29、头后大直肌二30、头后小直肌31的两端均分别与头骨10、第二层气动肌肉连接板14的后面可转动连接;头夹肌一23、头半棘肌一24、头半棘肌二25、头夹肌二26的两端均分别与头骨10、第三层气动肌肉连接板16的后面可转动连接;
所述的回旋肌一32、颈多裂肌一33、回旋肌二39、颈多裂肌二41的两端均分别与第一层气动肌肉连接板12、第四层气动肌肉连接板18可转动连接,
所述的颈夹肌一34、头长肌三37的两端均分别与第一层气动肌肉连接板12、左侧肋骨第一层6可转动连接;
所述的颈夹肌二40、头长肌四42的两端均分别与第一层气动肌肉连接板12、右侧肋骨第一层20可转动连接;
所述的斜角肌一35、斜角肌二36的两端均分别与第二层气动肌肉连接板14、左侧肋骨第一层6可转动连接;
所述的斜角肌四43、斜角肌五44的两端均分别与第二层气动肌肉连接板14、右侧肋骨第一层20可转动连接;
所述的斜角肌三38的两端分别与第三层气动肌肉连接板16、左侧肋骨第二层8可转动连接;
所述的斜角肌六45的两端分别与第三层气动肌肉连接板16、右侧肋骨第二层22可转动连接;
所有的气动肌肉的和骨头的连接位置均仿照人体结构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层气动肌肉连接板12、第二层气动肌肉连接板14、第三层气动肌肉连接板16和第四层气动肌肉连接板18的形状要保证彼此之间的运动互不干涉。
进一步地,所述的可转动连接为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固定连接为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层气动肌肉连接板12、第二层气动肌肉连接板14、第三层气动肌肉连接板16和第四层气动肌肉连接板18均为空心壳体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利用多根气动肌肉模拟人的颈椎肌肉驱动颈椎关节,可以同时实现胸部、颈椎和头多个人关节在多个方向的运动;
2.本发明利用气动肌肉驱动具有较大的功率/质量比、较好的柔顺性、结构紧凑等优点;
3.本发明胸、颈椎、头均具有3个自由度,可以形象地模拟人颈椎可以实现的各种动作,有助于了解人颈椎的结构和人体颈椎每根肌肉在颈椎运动中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仿人颈椎系统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仿人颈椎系统中颈椎-头前面肌肉结构图;
图3是仿人颈椎系统中颈椎-头后面长肌结构图;
图4是仿人颈椎系统中颈椎-头后面短肌结构图;
图5是仿人颈椎系统中肋骨-颈椎肌肉结构图;
图中,颈长肌一1、颈长肌二2、颈长肌三3、头长肌一4、头长肌二5、左侧肋骨第一层6、前面椎骨第一块7、左侧肋骨第二层8、前面椎骨第二块9、头骨10、后面椎骨第一块11、第一层气动肌肉连接板12、后面椎骨第二块13、第二层气动肌肉连接板14、后面椎骨第三块15、第三层气动肌肉连接板16、后面椎骨第四块17、第四层气动肌肉连接板18、后面椎骨第五块19、右侧肋骨第一层20、后面椎骨第六块21、右侧肋骨第二层22、头夹肌一23、头半棘肌一24、头半棘肌二25、头夹肌二26、头后大直肌一27、头下斜肌一28、头下斜肌二29、头后大直肌二30、头后小直肌31、回旋肌一32、颈多裂肌一33、颈夹肌一34、斜角肌一35、斜角肌二36、头长肌三37、斜角肌三38、回旋肌二39、颈夹肌二40、颈多裂肌二41、头长肌四42、斜角肌四43、斜角肌五44、斜角肌六4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和优选实施例详细描述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和效果将变得更加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5所示,本发明一种基于气动肌肉仿人颈椎系统包括:颈长肌一1、颈长肌二2、颈长肌三3、头长肌一4、头长肌二5、左侧肋骨第一层6、前面椎骨第一块7、左侧肋骨第二层8、前面椎骨第二块9、头骨10、后面椎骨第一块11、第一层气动肌肉连接板12、后面椎骨第二块13、第二层气动肌肉连接板14、后面椎骨第三块15、第三层气动肌肉连接板16、后面椎骨第四块17、第四层气动肌肉连接板18、后面椎骨第五块19、右侧肋骨第一层20、后面椎骨第六块21、右侧肋骨第二层22、头夹肌一23、头半棘肌一24、头半棘肌二25、头夹肌二26、头后大直肌一27、头下斜肌一28、头下斜肌二29、头后大直肌二30、头后小直肌31、回旋肌一32、颈多裂肌一33、颈夹肌一34、斜角肌一35、斜角肌二36、头长肌三37、斜角肌三38、回旋肌二39、颈夹肌二40、颈多裂肌二41、头长肌四42、斜角肌四43、斜角肌五44、斜角肌六45。
其中,后面椎骨第一块11与头骨10可转动连接;第一层气动肌肉连接板12两端分别与后面椎骨第一块11固定连接、后面椎骨第二块13可转动连接;第二层气动肌肉连接板14两端分别与后面椎骨第二块13固定连接、后面椎骨第三块15可转动连接;第三层气动肌肉连接板16两端分别与后面椎骨第三块15固定连接、后面椎骨第四块17可转动连接;第四层气动肌肉连接板18两端分别与后面椎骨第四块17固定连接、后面椎骨第五块19可转动连接;左侧肋骨第一层6、右侧肋骨第一层20的前面和后面分别由前面椎骨第一块7、后面椎骨第五块19固定连接;左侧肋骨第二层8与右侧肋骨第二层22的前面和后面分别由前面椎骨第二块9、后面椎骨第六块21固定连接,前面椎骨第二块9、后面椎骨第六块21上端分别与前面椎骨第一块7、后面椎骨第五块19可转动连接。
颈长肌一1、颈长肌二2、颈长肌三3两端分别与头骨10、第二层气动肌肉连接板14前面可转动连接,头长肌一4、头长肌二5两端分别与头骨10、第三层气动肌肉连接板16前面可转动连接;
头后大直肌一27、头下斜肌一28、头下斜肌二29、头后大直肌二30、头后小直肌31两端分别与头骨10、第二层气动肌肉连接板14后面可转动连接,头夹肌一23、头半棘肌一24、头半棘肌二25、头夹肌二26两端分别与头骨10、第三层气动肌肉连接板16后面可转动连接。
颈长肌一1、颈长肌二2、颈长肌三3、头后大直肌一27、头下斜肌一28、头下斜肌二29、头后大直肌二30、头后小直肌31一起驱动头骨10、后面椎骨第一块11、第一层气动肌肉连接板12、后面椎骨第二块13、第二层气动肌肉连接板14、后面椎骨第三块15、第三层气动肌肉连接板16屈伸、收展和环转运动;
头长肌一4、头长肌二5、头夹肌一23、头半棘肌一24、头半棘肌二25、头夹肌二26一起驱动头骨10、后面椎骨第一块11、第一层气动肌肉连接板12、后面椎骨第二块13、第二层气动肌肉连接板14、后面椎骨第三块15、第三层气动肌肉连接板16屈伸、收展和环转运动。
回旋肌一32、颈多裂肌一33、回旋肌二39、颈多裂肌二41两端分别与第一层气动肌肉连接板12、第四层气动肌肉连接板18可转动连接,一起驱动后面椎骨第一块11、第一层气动肌肉连接板12、后面椎骨第二块13、第二层气动肌肉连接板14、后面椎骨第三块15、第三层气动肌肉连接板16、后面椎骨第四块17、第四层气动肌肉连接板18屈伸、收展和环转运动;
颈夹肌一34、头长肌三37两端分别与第一层气动肌肉连接板12、左侧肋骨第一层6可转动连接;颈夹肌二40、头长肌四42两端分别与第一层气动肌肉连接板12、右侧肋骨第一层20可转动连接,
颈夹肌一34、头长肌三37、颈夹肌二40、头长肌四42一起驱动左侧肋骨第一层6、前面椎骨第一块7、后面椎骨第一块11、第一层气动肌肉连接板12、后面椎骨第二块13、第二层气动肌肉连接板14、后面椎骨第三块15、第三层气动肌肉连接板16、后面椎骨第四块17、第四层气动肌肉连接板18、后面椎骨第五块19、右侧肋骨第一层20屈伸、收展和环转运动;
斜角肌一35、斜角肌二36两端分别与第二层气动肌肉连接板14、左侧肋骨第一层6可转动连接;斜角肌四43、斜角肌五44两端分别与第二层气动肌肉连接板14、右侧肋骨第一层20可转动连接;
斜角肌一35、斜角肌二36,斜角肌四43、斜角肌五44一起驱动左侧肋骨第一层6、前面椎骨第一块7、后面椎骨第二块13、第二层气动肌肉连接板14、后面椎骨第三块15、第三层气动肌肉连接板16、后面椎骨第四块17、第四层气动肌肉连接板18、后面椎骨第五块19、右侧肋骨第一层20屈伸、收展和环转运动;
斜角肌三38两端分别与第三层气动肌肉连接板16、左侧肋骨第二层8可转动连接,斜角肌六45两端分别与第三层气动肌肉连接板16、右侧肋骨第二层22可转动连接,斜角肌三38、斜角肌六45一起驱动左侧肋骨第一层6、前面椎骨第一块7、左侧肋骨第二层8、前面椎骨第二块9、后面椎骨第三块15、第三层气动肌肉连接板16、后面椎骨第四块17、第四层气动肌肉连接板18、后面椎骨第五块19、右侧肋骨第一层20、后面椎骨第六块21、右侧肋骨第二层22屈伸、收展运动。
所有的气动肌肉的和骨头的连接位置均仿照人体结构布置。
为了保证所有的肌肉和骨头的运动自由度,第一层气动肌肉连接板12、第二层气动肌肉连接板14、第三层气动肌肉连接板16和第四层气动肌肉连接板18的形状要保证彼此之间的运动互不干涉;为了减轻重量,所有的连接板均设置为空心壳体结构。
上述的可转动连接为铰接。
上述的固定连接为螺纹连接。
本发明,通过控制各模拟人体肌肉的气动肌肉,实现仿人颈椎位姿的控制,可以动态形象的模拟人颈椎的动作,并且可以实现精确的轨迹控制。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以上所述仅为发明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例对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例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修改、等同替换等均应包含在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基于气动肌肉的仿人颈椎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颈长肌一(1)、颈长肌二(2)、颈长肌三(3)、头长肌一(4)、头长肌二(5)、左侧肋骨第一层(6)、前面椎骨第一块(7)、左侧肋骨第二层(8)、前面椎骨第二块(9)、头骨(10)、后面椎骨第一块(11)、第一层气动肌肉连接板(12)、后面椎骨第二块(13)、第二层气动肌肉连接板(14)、后面椎骨第三块(15)、第三层气动肌肉连接板(16)、后面椎骨第四块(17)、第四层气动肌肉连接板(18)、后面椎骨第五块(19)、右侧肋骨第一层(20)、后面椎骨第六块(21)、右侧肋骨第二层(22)、头夹肌一(23)、头半棘肌一(24)、头半棘肌二(25)、头夹肌二(26)、头后大直肌一(27)、头下斜肌一(28)、头下斜肌二(29)、头后大直肌二(30)、头后小直肌(31)、回旋肌一(32)、颈多裂肌一(33)、颈夹肌一(34)、斜角肌一(35)、斜角肌二(36)、头长肌三(37)、斜角肌三(38)、回旋肌二(39)、颈夹肌二(40)、颈多裂肌二(41)、头长肌四(42)、斜角肌四(43)、斜角肌五(44)、斜角肌六(45);
所述的后面椎骨第一块(11)与头骨(10)可转动连接,所述的第一层气动肌肉连接板(12)的上表面与后面椎骨第一块(11)固定连接,下表面与后面椎骨第二块(13)可转动连接;所述的第二层气动肌肉连接板(14)的上表面与后面椎骨第二块(13)固定连接,下表面与后面椎骨第三块(15)可转动连接;所述的第三层气动肌肉连接板(16)的上表面与后面椎骨第三块(15)固定连接,下表面与所述的后面椎骨第四块(17)可转动连接;所述的第四层气动肌肉连接板(18)的上表面与后面椎骨第四块(17)固定连接,下表面与后面椎骨第五块(19)可转动连接;
所述的左侧肋骨第一层(6)、右侧肋骨第一层(20)的前面和后面分别通过前面椎骨第一块(7)、后面椎骨第五块(19)固定连接;
所述的左侧肋骨第二层(8)与右侧肋骨第二层(22)的前面和后面分别由前面椎骨第二块(9)、后面椎骨第六块(21)固定连接,前面椎骨第二块(9)、后面椎骨第六块(21)上端分别与前面椎骨第一块(7)、后面椎骨第五块(19)可转动连接;
所述的颈长肌一(1)、颈长肌二(2)、颈长肌三(3)两端均分别与头骨(10)、第二层气动肌肉连接板(14)的前面可转动连接,头长肌一(4)、头长肌二(5)两端均分别与头骨(10)、第三层气动肌肉连接板(16)的前面可转动连接;
所述的头后大直肌一(27)、头下斜肌一(28)、头下斜肌二(29)、头后大直肌二(30)、头后小直肌(31)的两端均分别与头骨(10)、第二层气动肌肉连接板(14)的后面可转动连接;头夹肌一(23)、头半棘肌一(24)、头半棘肌二(25)、头夹肌二(26)的两端均分别与头骨(10)、第三层气动肌肉连接板(16)的后面可转动连接;
所述的回旋肌一(32)、颈多裂肌一(33)、回旋肌二(39)、颈多裂肌二(41)的两端均分别与第一层气动肌肉连接板(12)、第四层气动肌肉连接板(18)可转动连接,
所述的颈夹肌一(34)、头长肌三(37)的两端均分别与第一层气动肌肉连接板(12)、左侧肋骨第一层(6)可转动连接;
所述的颈夹肌二(40)、头长肌四(42)的两端均分别与第一层气动肌肉连接板(12)、右侧肋骨第一层(20)可转动连接;
所述的斜角肌一(35)、斜角肌二(36)的两端均分别与第二层气动肌肉连接板(14)、左侧肋骨第一层(6)可转动连接;
所述的斜角肌四(43)、斜角肌五(44)的两端均分别与第二层气动肌肉连接板(14)、右侧肋骨第一层(20)可转动连接。
所述的斜角肌三(38)的两端分别与第三层气动肌肉连接板(16)、左侧肋骨第二层(8)可转动连接。
所述的斜角肌六(45)的两端分别与第三层气动肌肉连接板(16)、右侧肋骨第二层(22)可转动连接。
所有的气动肌肉的和骨头的连接位置均仿照人体结构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气动肌肉的仿人颈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层气动肌肉连接板(12)、第二层气动肌肉连接板(14)、第三层气动肌肉连接板(16)和第四层气动肌肉连接板(18)的形状要保证彼此之间的运动互不干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气动肌肉的仿人颈椎,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转动连接为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气动肌肉的仿人颈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连接为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气动肌肉的仿人颈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层气动肌肉连接板(12)、第二层气动肌肉连接板(14)、第三层气动肌肉连接板(16)和第四层气动肌肉连接板(18)均为空心壳体结构。
CN201810074127.6A 2018-01-25 2018-01-25 一种基于气动肌肉的仿人颈椎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40676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74127.6A CN108406763B (zh) 2018-01-25 2018-01-25 一种基于气动肌肉的仿人颈椎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74127.6A CN108406763B (zh) 2018-01-25 2018-01-25 一种基于气动肌肉的仿人颈椎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06763A true CN108406763A (zh) 2018-08-17
CN108406763B CN108406763B (zh) 2020-08-07

Family

ID=631261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074127.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406763B (zh) 2018-01-25 2018-01-25 一种基于气动肌肉的仿人颈椎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406763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260027A1 (en) * 2005-05-23 2006-11-23 Rhodes Carrol L Head and neck restraint system
JP2007167484A (ja) * 2005-12-26 2007-07-0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筋力補助装置
CN101853599A (zh) * 2010-05-25 2010-10-06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颈椎结构体模拟颈后伸肌群的半在体生物力学实验方法
CN103816027A (zh) * 2014-01-28 2014-05-28 浙江大学 一种基于气动肌肉仿人下肢
CN107309901A (zh) * 2017-06-23 2017-11-03 嘉兴学院 基于气动肌肉仿人脖子
CN107342012A (zh) * 2017-06-23 2017-11-10 嘉兴学院 基于气动肌肉仿人腰关节
CN207841310U (zh) * 2018-01-25 2018-09-11 嘉兴学院 基于气动肌肉的仿人颈椎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260027A1 (en) * 2005-05-23 2006-11-23 Rhodes Carrol L Head and neck restraint system
JP2007167484A (ja) * 2005-12-26 2007-07-0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筋力補助装置
CN101853599A (zh) * 2010-05-25 2010-10-06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颈椎结构体模拟颈后伸肌群的半在体生物力学实验方法
CN103816027A (zh) * 2014-01-28 2014-05-28 浙江大学 一种基于气动肌肉仿人下肢
CN107309901A (zh) * 2017-06-23 2017-11-03 嘉兴学院 基于气动肌肉仿人脖子
CN107342012A (zh) * 2017-06-23 2017-11-10 嘉兴学院 基于气动肌肉仿人腰关节
CN207841310U (zh) * 2018-01-25 2018-09-11 嘉兴学院 基于气动肌肉的仿人颈椎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06763B (zh) 2020-08-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23442B (zh) 外骨骼式七自由度康复机械手
CN108453705B (zh) 一种基于气缸的仿人型机器人系统
CN107263523B (zh) 一种基于气动肌肉混联的仿生关节
CN108466256A (zh) 一种基于气动肌肉与气缸的仿人型机器人系统
CN108481308A (zh) 一种基于气动肌肉与气缸混联的仿人型机器人
CN108392783A (zh) 一种多功能拉伸器
CN107309901B (zh) 基于气动肌肉仿人脖子
CN104887457B (zh) 一种康复训练装置及其训练支架
CN107342012B (zh) 基于气动肌肉仿人腰关节
CN108544473A (zh) 一种基于气动肌肉的仿人型机器人系统
CN108656100B (zh) 基于气缸的仿人型机器人
CN105919776A (zh) 一种多工况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
CN207841310U (zh) 基于气动肌肉的仿人颈椎系统
CN207564473U (zh) 基于气动肌肉的仿人下肢系统
CN108406763A (zh) 一种基于气动肌肉的仿人颈椎系统
CN103700297B (zh) 全自动二维书写健身教学系统
CN206216703U (zh) 机器人舌部机构及具有其的机器人
CN108161958A (zh) 一种基于气动肌肉的仿人手指系统
CN108000551B (zh) 一种基于气动肌肉的仿人胸-背关节系统
CN207942400U (zh) 基于气动肌肉的仿人腰椎系统
CN106377395A (zh) 指关节康复训练装置及手指关节训练机构
CN108527357A (zh) 一种基于气动肌肉的仿人腰椎系统
CN211375846U (zh) 一种模拟人胸腔弹性机构及模拟人
Noh et al. Development of the airway management training system WKA-4: For improved high-fidelity reproduction of real patient conditions, and improved tongue and mandible mechanisms
CN108908303B (zh) 一种基于绳索的仿人肩关节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807

Termination date: 202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