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01268A - 一种消息发送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消息发送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01268A
CN108401268A CN201710067282.0A CN201710067282A CN108401268A CN 108401268 A CN108401268 A CN 108401268A CN 201710067282 A CN201710067282 A CN 201710067282A CN 108401268 A CN108401268 A CN 1084012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ssage
reference signal
sequence
resource set
ti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06728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401268B (zh
Inventor
刘锟
戴博
鲁照华
陈宪明
袁志锋
曹伟
严春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71006728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401268B/zh
Priority to CN202211449781.3A priority patent/CN115835310A/zh
Priority to PCT/CN2018/075368 priority patent/WO2018141301A1/zh
Priority to US16/484,098 priority patent/US11082178B2/en
Publication of CN1084012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012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4012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0126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1Details of reference signals
    • H04L27/2613Structure of the reference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1Details of reference signals
    • H04L27/2613Structure of the reference signals
    • H04L27/26136Pilot sequence conveying additional inform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息发送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第一节点向第二节点发送消息,所述消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第一参考信号、数据包;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承载在第一资源上,所述数据包承载在第二资源上;其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属于第一参考信号集合,所述第一资源属于第一资源集合;所述第二资源属于第二资源集合;所述第一资源集合与所述第二资源集合在时域上具有间隔Gap,所述Gap的值大于等于0。

Description

一种消息发送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系统中的消息发送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终端的兴起及无线数据应用业务的丰富,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数据用户数大幅增加,数据内容不再限于传统的文字或者图像,未来用户对高清晰度视频、手机电视等多媒体业务的需求越来越多,导致无线网络流量呈现出爆炸式增长的态势。根据市场机构预测,未来10年,无线数据业务将增长500~1000倍,平均每年增长1.6~2倍,这对无线通信系统的网络容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面向2020年及未来,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业务将成为移动通信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第五代(5G,5th Generation)移动通信系统将满足人们在居住、工作、休闲和交通等各种区域的多样化业务需求,即便在密集住宅区、办公室、体育场、露天集会、地铁、快速路、高铁和广域覆盖等具有超高流量密度、超高连接数密度、超高移动性特征的场景,也可以为用户提供超高清视频、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云桌面、在线游戏等极致业务体验。与此同时,5G还将渗透到物联网及各种行业领域,与工业设施、医疗仪器、交通工具等深度融合,有效满足工业、医疗、交通等垂直行业的多样化业务需求,实现真正的“万物互联”。
5G将解决多样化应用场景下差异化性能指标带来的挑战,不同应用场景面临的性能挑战有所不同,用户体验速率、流量密度、时延、能效和连接数都可能成为不同场景的挑战性指标。从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主要应用场景、业务需求及挑战出发,可归纳出连续广域覆盖、热点高容量、低功耗大连接和低时延高可靠四个5G主要技术场景。
针对低功耗大连接场景,主要是一些小数据包的非连续性发送的业务,终端先进行系统接入的相关操作,然后由基站分配资源,进而完成业务发送或接收。上述操作过程中,考虑到业务发送或接收过程中资源开销很小,会导致接入过程的资源开销相比于业务开销过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消息发送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消息发送方法,包括:
第一节点向第二节点发送消息,所述消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第一参考信号、数据包;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承载在第一资源上,所述数据包承载在第二资源上;
其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属于第一参考信号集合,所述第一资源属于第一资源集合;所述第二资源属于第二资源集合;所述第一资源集合与所述第二资源集合在时域上具有间隔(Gap),所述Gap的值大于等于0。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资源集合与所述第二资源集合在时域上的Gap通过以下方式的至少之一进行配置:
由第一节点配置、由第二节点配置、按照预定规则配置、采用默认配置。
本发明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一参考信号集合通过以下方式的至少之一进行配置:由第一节点配置、由第二节点配置、采用默认配置、按照预定规则配置;
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一资源集合通过以下方式的至少之一进行配置:由第一节点配置、由第二节点配置、采用默认配置、按照预定规则配置;
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二资源集合通过以下方式的至少之一进行配置:由第一节点配置、由第二节点配置、采用默认配置、按照预定规则配置。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Gap的配置满足以下条件的至少之一:
不同的第一资源集合对应的Gap独立配置;
在所述第一资源上发送的第一参考信号属于不同的第一参考信号集合时,对应的Gap独立配置;
承载第一参考信号的所述第一资源属于相同的第一资源集合,且发送的第一参考信号属于不同的第一参考信号集合时,对应的Gap独立配置;
发送的第一参考信号属于相同的第一参考信号集合,且承载第一参考信号的所述第一资源属于不同的第一资源集合时,对应的Gap独立配置。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根据所述第一参考信号集合中的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号的索引信息,确定所述第二资源集合中第二资源的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参考信号集合的索引信息,确定所述第二资源集合的位置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集合中的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号的索引与所述第二资源集合中的第二资源之间具有映射关系;
根据所述映射关系,由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号的索引信息确定所述第二资源集合中第二资源的位置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参考信号集合与所述第二资源集合具有映射关系;
根据所述映射关系,由所述第一参考信号集合的索引信息确定所述第二资源集合的位置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在时域上包括:一个以上循环前缀、一个以上时域序列;或者,一个以上循环前缀、一个以上时域序列、一个以上保护时间。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Gap的长度为K1个时间单元,K1≥0;其中,所述时间单元为以下至少之一:
第一时间单元,所述第一时间单元包括A1个毫秒,A1>0;
第二时间单元,所述第二时间单元包括A2个微秒,A2>0;
第三时间单元,所述第三时间单元包括A3个纳秒,A3>0;
第四时间单元,所述第四时间单元包括B1个时域符号长度,B1>0,其中所述时域符号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为F1,F1>0;
第五时间单元,所述第五时间单元包括C1个时隙长度,C1>0,其中所述时隙长度中的时域符号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为F2,F2>0。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F1或F2的取值通过以下方式的至少之一进行配置:
由所述第二节点配置、采用默认配置、由第一节点配置、按照预定规则配置。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F1或F2配置为15000Hz。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在时域上包括保护时间时,如果保护时间的取值大于等于第一门限值时,则所述K1的取值为0。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在时域上包括保护时间时,如果保护时间的取值小于或者小于等于第二门限值时,则所述K1的取值大于0。
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以下至少之一确定所述K1的取值:
保护时间的取值或取值区间、第一参考信号的发送格式。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消息中还包括第二参考信号,其中,所述第二参考信号用于以下至少之一:
指示所述消息中是否包括所述数据包;
所述数据包的解码导频。
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以下至少之一选择所述第二参考信号:
所述第一参考信号集合;
所述第一参考信号集合的索引;
所述第一参考信号集合中的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号的索引;
所述第一资源集合;
所述第一资源集合的索引;
所述第一资源集合中的第一资源位置或第一资源的索引。
本发明实施例中,承载所述第二参考信号的资源在所述第二资源中。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时域序列为第一序列通过第二序列加扰得到,或者为第一序列与第二序列相乘得到。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序列至少由第三序列按照默认规则或预定规则生成。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序列为随机接入序列。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所述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以及所述数据包时,所述第二序列的配置方案与所述消息中只包括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时所述第二序列的配置方案不同;或者,
当所述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以及所述数据包时,所述第二序列的配置方案与所述消息中只包括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时所述第二序列的配置方案独立配置。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时域序列由第三序列按照默认规则或预定规则生成。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序列通过第二序列加扰得到所述第三序列,或者第一序列与第二序列相乘得到所述第三序列。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序列为随机接入序列。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所述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以及所述数据包时,所述第二序列的配置方案与所述消息中只包括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时所述第二序列的配置方案不同;或者,
当所述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以及所述数据包时,所述第二序列的配置方案与所述消息中只包括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时所述第二序列的配置方案独立配置。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时域序列为第一序列通过第二序列加扰得到,或者为第一序列与第二序列相乘得到,或者或为第一序列。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序列至少由第三序列按照默认规则或预定规则生成。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序列为随机接入序列。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所述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以及所述数据包时,所述第一序列的配置方案与所述消息中只包括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时所述第一序列的配置方案不同;或者,
当所述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以及所述数据包时,所述第一序列的配置方案与所述消息中只包括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时所述第一序列的配置方案独立配置。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节点为终端,所述第二节点为基站或传输节点。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消息为随机接入消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消息发送装置,包括:
传输单元,用于向第二节点发送消息,所述消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第一参考信号、数据包;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承载在第一资源上,所述数据包承载在第二资源上;
其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属于第一参考信号集合,所述第一资源属于第一资源集合;所述第二资源属于第二资源集合;所述第一资源集合与所述第二资源集合在时域上具有Gap,所述Gap的值大于等于0。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资源集合与所述第二资源集合在时域上的Gap通过以下方式的至少之一进行配置:
由第一节点配置、由第二节点配置、按照预定规则配置、采用默认配置。
本发明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一参考信号集合通过以下方式的至少之一进行配置:由第一节点配置、由第二节点配置、采用默认配置、按照预定规则配置;
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一资源集合通过以下方式的至少之一进行配置:由第一节点配置、由第二节点配置、采用默认配置、按照预定规则配置;
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二资源集合通过以下方式的至少之一进行配置:由第一节点配置、由第二节点配置、采用默认配置、按照预定规则配置。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Gap的配置满足以下条件的至少之一:
不同的第一资源集合对应的Gap独立配置;
在所述第一资源上发送的第一参考信号属于不同的第一参考信号集合时,对应的Gap独立配置;
承载第一参考信号的所述第一资源属于相同的第一资源集合,且发送的第一参考信号属于不同的第一参考信号集合时,对应的Gap独立配置;
发送的第一参考信号属于相同的第一参考信号集合,且承载第一参考信号的所述第一资源属于不同的第一资源集合时,对应的Gap独立配置。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参考信号集合中的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号的索引信息,确定所述第二资源集合中第二资源的位置信息;和/或,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参考信号集合的索引信息,确定所述第二资源集合的位置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集合中的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号的索引与所述第二资源集合中的第二资源之间具有映射关系;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映射关系,由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号的索引信息确定所述第二资源集合中第二资源的位置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参考信号集合与所述第二资源集合具有映射关系;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映射关系,由所述第一参考信号集合的索引信息确定所述第二资源集合的位置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在时域上包括:一个以上循环前缀、一个以上时域序列;或者,一个以上循环前缀、一个以上时域序列、一个以上保护时间。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Gap的长度为K1个时间单元,K1≥0;其中,所述时间单元为以下至少之一:
第一时间单元,所述第一时间单元包括A1个毫秒,A1>0;
第二时间单元,所述第二时间单元包括A2个微秒,A2>0;
第三时间单元,所述第三时间单元包括A3个纳秒,A3>0;
第四时间单元,所述第四时间单元包括B1个时域符号长度,B1>0,其中所述时域符号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为F1,F1>0;
第五时间单元,所述第五时间单元包括C1个时隙长度,C1>0,其中所述时隙长度中的时域符号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为F2,F2>0。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F1或F2的取值通过以下方式的至少之一进行配置:
由所述第二节点配置、采用默认配置、由第一节点配置、按照预定规则配置。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F1或F2配置为15000Hz。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在时域上包括保护时间时,如果保护时间的取值大于等于第一门限值时,则所述K1的取值为0。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在时域上包括保护时间时,如果保护时间的取值小于或者小于等于第二门限值时,则所述K1的取值大于0。
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以下至少之一确定所述K1的取值:
保护时间的取值或取值区间、第一参考信号的发送格式。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消息中还包括第二参考信号,其中,所述第二参考信号用于以下至少之一:
指示所述消息中是否包括所述数据包;
所述数据包的解码导频。
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以下至少之一选择所述第二参考信号:
所述第一参考信号集合;
所述第一参考信号集合的索引;
所述第一参考信号集合中的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号的索引;
所述第一资源集合;
所述第一资源集合的索引;
所述第一资源集合中的第一资源位置或第一资源的索引。
本发明实施例中,承载所述第二参考信号的资源在所述第二资源中。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时域序列为第一序列通过第二序列加扰得到,或者为第一序列与第二序列相乘得到。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序列至少由第三序列按照默认规则或预定规则生成。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序列为随机接入序列。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所述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以及所述数据包时,所述第二序列的配置方案与所述消息中只包括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时所述第二序列的配置方案不同;或者,
当所述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以及所述数据包时,所述第二序列的配置方案与所述消息中只包括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时所述第二序列的配置方案独立配置。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时域序列由第三序列按照默认规则或预定规则生成。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序列通过第二序列加扰得到所述第三序列,或者第一序列与第二序列相乘得到所述第三序列。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序列为随机接入序列。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所述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以及所述数据包时,所述第二序列的配置方案与所述消息中只包括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时所述第二序列的配置方案不同;或者,
当所述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以及所述数据包时,所述第二序列的配置方案与所述消息中只包括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时所述第二序列的配置方案独立配置。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时域序列为第一序列通过第二序列加扰得到,或者为第一序列与第二序列相乘得到,或者或为第一序列。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序列至少由第三序列按照默认规则或预定规则生成。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序列为随机接入序列。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所述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以及所述数据包时,所述第一序列的配置方案与所述消息中只包括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时所述第一序列的配置方案不同;或者,
当所述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以及所述数据包时,所述第一序列的配置方案与所述消息中只包括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时所述第一序列的配置方案独立配置。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设置于第一节点中,所述第一节点为终端,所述第二节点为基站或传输节点。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消息为随机接入消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当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时,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如下操作:
向第二节点发送消息,所述消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第一参考信号、数据包;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承载在第一资源上,所述数据包承载在第二资源上;
其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属于第一参考信号集合,所述第一资源属于第一资源集合;所述第二资源属于第二资源集合;所述第一资源集合与所述第二资源集合在时域上具有Gap,所述Gap的值大于等于0。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资源集合与所述第二资源集合在时域上的Gap通过以下方式的至少之一进行配置:
由电子设备配置、由第二节点配置、按照预定规则配置、采用默认配置。
本发明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一参考信号集合通过以下方式的至少之一进行配置:由电子设备配置、由第二节点配置、采用默认配置、按照预定规则配置;
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一资源集合通过以下方式的至少之一进行配置:由电子设备配置、由第二节点配置、采用默认配置、按照预定规则配置;
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二资源集合通过以下方式的至少之一进行配置:由电子设备配置、由第二节点配置、采用默认配置、按照预定规则配置。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执行如下操作:
根据所述第一参考信号集合中的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号的索引信息,确定所述第二资源集合中第二资源的位置信息;和/或,
根据所述第一参考信号集合的索引信息,确定所述第二资源集合的位置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在时域上包括:一个以上循环前缀、一个以上时域序列;或者,一个以上循环前缀、一个以上时域序列、一个以上保护时间。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Gap的长度为K1个时间单元,K1≥0;其中,所述时间单元为以下至少之一:
第一时间单元,所述第一时间单元包括A1个毫秒,A1>0;
第二时间单元,所述第二时间单元包括A2个微秒,A2>0;
第三时间单元,所述第三时间单元包括A3个纳秒,A3>0;
第四时间单元,所述第四时间单元包括B1个时域符号长度,B1>0,其中所述时域符号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为F1,F1>0;
第五时间单元,所述第五时间单元包括C1个时隙长度,C1>0,其中所述时隙长度中的时域符号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为F2,F2>0。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消息中还包括第二参考信号,其中,所述第二参考信号用于以下至少之一:
指示所述消息中是否包括所述数据包;
所述数据包的解码导频。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第一节点向第二节点发送消息,所述消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第一参考信号、数据包;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承载在第一资源上,所述数据包承载在第二资源上;其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属于第一参考信号集合,所述第一资源属于第一资源集合;所述第二资源属于第二资源集合;所述第一资源集合与所述第二资源集合在时域上具有间隔Gap,所述Gap的值大于等于0。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有效降低接入过程的资源开销,并且可以降低接入过程的时延。
附图说明
附图以示例而非限制的方式大体示出了本文中所讨论的各个实施例。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消息发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随机接入消息资源分配示意图一;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随机接入消息资源分配示意图二;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消息发送装置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随机接入前导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随机接入前导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随机接入前导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随机接入前导的结构示意图四。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实施例。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消息发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消息发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第一节点向第二节点发送消息,所述消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第一参考信号、数据包;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承载在第一资源上,所述数据包承载在第二资源上;其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属于第一参考信号集合,所述第一资源属于第一资源集合;所述第二资源属于第二资源集合;所述第一资源集合与所述第二资源集合在时域上具有间隔Gap,所述Gap的值大于等于0。
这里,Gap取值为0时,表明所述第一资源集合和第二资源集合在时域上连续。
这里,所述第一资源是指时频资源块,用于承载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发送。
这里,第一参考信号集合中的每个子集合中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参考信号。
这里,第一资源集合中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资源。
这里,第二资源集合中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二资源。
这里,间隔Gap是指从第一资源集合结束时刻到第二资源集合开始时刻,间隔Gap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Gap取值。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资源集合与所述第二资源集合在时域上的Gap通过以下方式的至少之一进行配置:
由第一节点配置、由第二节点配置、按照预定规则配置、采用默认配置。
本发明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一参考信号集合通过以下方式的至少之一进行配置:由第一节点配置、由第二节点配置、采用默认配置、按照预定规则配置;
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一资源集合通过以下方式的至少之一进行配置:由第一节点配置、由第二节点配置、采用默认配置、按照预定规则配置;
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二资源集合通过以下方式的至少之一进行配置:由第一节点配置、由第二节点配置、采用默认配置、按照预定规则配置。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Gap的配置满足以下条件的至少之一:
不同的第一资源集合对应的Gap独立配置;
在所述第一资源上发送的第一参考信号属于不同的第一参考信号集合时,对应的Gap独立配置;
承载第一参考信号的所述第一资源属于相同的第一资源集合,且发送的第一参考信号属于不同的第一参考信号集合时,对应的Gap独立配置;
发送的第一参考信号属于相同的第一参考信号集合,且承载第一参考信号的所述第一资源属于不同的第一资源集合时,对应的Gap独立配置。
这里,独立配置的意思是指:每个集合对应的Gap不依赖于其他集合进行确定。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根据所述第一参考信号集合中的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号的索引信息,确定所述第二资源集合中第二资源的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参考信号集合的索引信息,确定所述第二资源集合的位置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集合中的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号的索引与所述第二资源集合中的第二资源之间具有映射关系;
根据所述映射关系,由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号的索引信息确定所述第二资源集合中第二资源的位置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参考信号集合与所述第二资源集合具有映射关系;
根据所述映射关系,由所述第一参考信号集合的索引信息确定所述第二资源集合的位置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在时域上包括:一个以上循环前缀、一个以上时域序列;或者,一个以上循环前缀、一个以上时域序列、一个以上保护时间。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Gap的长度为K1个时间单元,K1≥0;其中,所述时间单元为以下至少之一:
第一时间单元,所述第一时间单元包括A1个毫秒,A1>0;
第二时间单元,所述第二时间单元包括A2个微秒,A2>0;
第三时间单元,所述第三时间单元包括A3个纳秒,A3>0;
第四时间单元,所述第四时间单元包括B1个时域符号长度,B1>0,其中所述时域符号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为F1,F1>0;
第五时间单元,所述第五时间单元包括C1个时隙长度,C1>0,其中所述时隙长度中的时域符号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为F2,F2>0。
这里,K1优选为整数。
这里,时隙在时域上由多个时域符号组成,是数据调度时被调度的数据在时域上分配的一个基本单位或最小单位。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F1或F2的取值通过以下方式的至少之一进行配置:
由所述第二节点配置、采用默认配置、由第一节点配置、按照预定规则配置。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F1或F2配置为15000Hz。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在时域上包括保护时间时,如果保护时间的取值大于等于第一门限值时,则所述K1的取值为0。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在时域上包括保护时间时,如果保护时间的取值小于或者小于等于第二门限值时,则所述K1的取值大于0。
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以下至少之一确定所述K1的取值:
保护时间的取值或取值区间、第一参考信号的发送格式。
这里,保护时间的取值或取值区间与K1的取值存在映射关系,所述映射关系由标准默认配置或者由第二节点发送给第一节点。例如,预先定义N种K1的取值,不同的保护时间取值或取值区间对应一种K1的取值。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消息中还包括第二参考信号,其中,所述第二参考信号用于以下至少之一:
指示所述消息中是否包括所述数据包;
所述数据包的解码导频。
这里,第二节点检测到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则说明消息中包括所述数据包;反之,则不包括数据包。
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以下至少之一选择所述第二参考信号:
所述第一参考信号集合;
所述第一参考信号集合的索引;
所述第一参考信号集合中的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号的索引;
所述第一资源集合;
所述第一资源集合的索引;
所述第一资源集合中的第一资源位置或第一资源的索引。
这里,第二参考信号和上述列出的信息之间存在映射关系,通过所述映射关系,可以获知第二参考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中,承载所述第二参考信号的资源在所述第二资源中。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时域序列为第一序列通过第二序列加扰得到,或者为第一序列与第二序列相乘得到。
这里,第二序列包括正交序列、准正交序列、伪随机序列。
这里,当所述消息中包括多个第一序列时,不同第一序列对应的第二序列可以不同或相同或按照默认规则或预定规则生成;当所述消息中包括多个第一序列时,不同第一序列相乘的是第二序列中的一个元素,且不同第一序列相乘的第二序列中的一个元素可以不同或相同或按照默认规则或预定规则生成。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序列至少由第三序列按照默认规则或预定规则生成。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三序列为随机接入序列。这里,随机接入序列可以为ZC序列或m序列。
上述方案中,当所述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以及所述数据包时,所述第二序列的配置方案与所述消息中只包括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时所述第二序列的配置方案不同;或者,
当所述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以及所述数据包时,所述第二序列的配置方案与所述消息中只包括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时所述第二序列的配置方案独立配置。这里,第二序列的配置方案包括第二序列的选择,或可用的第二序列集合。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时域序列由第三序列按照默认规则或预定规则生成。
上述方案中,第一序列通过第二序列加扰得到所述第三序列,或者第一序列与第二序列相乘得到所述第三序列。这里,第二序列包括正交序列,准正交序列,伪随机序列。其中,当所述消息中包括多个第一序列时,不同第一序列对应的第二序列可以不同或相同或按照默认规则或预定规则生成。当所述消息中包括多个第一序列时,不同第一序列相乘的是第二序列中的一个元素,且不同第一序列相乘的第二序列中的一个元素可以不同或相同或按照默认规则或预定规则生成。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序列为随机接入序列。这里,随机接入序列可以为ZC序列或m序列。
上述方案中,当所述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以及所述数据包时,所述第二序列的配置方案与所述消息中只包括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时所述第二序列的配置方案不同;或者,
当所述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以及所述数据包时,所述第二序列的配置方案与所述消息中只包括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时所述第二序列的配置方案独立配置。这里,第二序列的配置方案包括第二序列的选择,或可用的第二序列集合。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时域序列为第一序列通过第二序列加扰得到,或者为第一序列与第二序列相乘得到,或者或为第一序列。这里,第二序列包括正交序列,准正交序列,伪随机序列。其中,当所述消息中包括多个第一序列时,不同第一序列对应的第二序列可以不同或相同或按照默认规则或预定规则生成;当所述消息中包括多个第一序列时,不同第一序列相乘的是第二序列中的一个元素,且不同第一序列相乘的第二序列中的一个元素可以不同或相同或按照默认规则或预定规则生成。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序列至少由第三序列按照默认规则或预定规则生成。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三序列为随机接入序列。这里,随机接入序列可以为ZC序列或m序列。
上述方案中,当所述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以及所述数据包时,所述第一序列的配置方案与所述消息中只包括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时所述第一序列的配置方案不同;或者,
当所述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以及所述数据包时,所述第一序列的配置方案与所述消息中只包括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时所述第一序列的配置方案独立配置。这里,第一序列的配置方案包括第二序列的选择,或可用的第二序列集合。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节点为终端,所述第二节点为基站或传输节点。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消息为随机接入消息。
下面结合具体应用场景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一个无线通信系统中,基站配置随机接入消息发送使用的资源,其中,所述随机接入消息中包括随机接入前导(Preamble)和数据包(Data);Preamble和Data在时域上的间隔(Gap)由基站配置或由终端配置或者按照预定规则确定或者采用默认配置。
如图2所示,基站配置2个Preamble发送的资源集合,分别为承载随机接入前导的资源集合1和承载随机接入前导的资源集合2;基站配置2个Data发送的资源集合,分别为承载数据包的资源集合1和承载数据包的资源集合2。
本实施例中,选择承载随机接入前导的资源集合1发送Preamble时,Data需要在承载数据包的资源集合1中发送,且承载随机接入前导的资源集合1与承载数据包的资源集合1在时域上间隔为间隔1(Gap1)。选择承载随机接入前导的资源集合2发送Preamble时,Data需要在承载数据包的资源集合2中发送,且承载随机接入前导的资源集合2与承载数据包的资源集合2在时域上间隔为间隔2(Gap2)。
本实施例中,Preamble由循环前缀(CP)、时域序列(Sequence)、保护时间(GT,Guard Time)构成。基站配置10条Preamble(ID1至ID10)在承载随机接入前导的资源集合1中发送,基站配置承载数据包的资源集合1中包括10个承载数据包的资源,分别为资源1至资源10,且每个资源与每个Preamble存在映射关系,本实施例中,Preamble ID1对应资源1,Preamble ID2对应资源2,以此类推。
本实施例中,Gap1长度为K1(K1大于等于0)个时隙(slot)长度,Gap2长度为K2(K2大于等于0)个时隙(slot)长度。其中,slot在时域上由多个正交频分复用(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符号组成,slot是数据发送时在时域上分配的一个基本单位或最小单位。
除本实施例外,如果Preamble的GT取值大于或等于门限值(TH1)时,K1=0。
实施例二
一个无线通信系统中,基站配置随机接入消息发送使用的资源,其中,所述随机接入消息中包括Preamble和Data;Preamble和Data在时域上的Gap由基站配置或由终端配置或者按照预定规则确定或者采用默认配置。
如图3所示,基站配置1个Preamble发送的资源集合,即承载随机接入前导的资源集合;基站配置1个Data发送的资源集合,即承载数据包的资源集合。
本实施例中,选择承载随机接入前导的资源集合发送Preamble时,Data需要在承载数据包的资源集合中发送,且承载随机接入前导的资源集合与承载数据包的资源集合在时域上间隔为Gap。
本实施例中,Preamble由循环前缀(CP)、时域序列(Sequence)、保护时间(GT)构成。基站配置10条Preamble(ID1至ID10)在承载随机接入前导的资源集合中发送,基站配置承载数据包的资源集合中包括10个承载数据包的资源,分别为资源1至资源10,且每个资源与每个Preamble存在映射关系,本实施例中,Preamble ID1对应资源1,Preamble ID2对应资源2,以此类推。
Gap长度为K(K大于等于0)个slot长度,其中,slot在时域上由多个OFDM符号组成,slot是数据发送时在时域上分配的一个基本单位或最小单位。
GT的取值区间与K的取值存在一个映射关系,所述映射关系如表1所示,A、B、C为三个门限值,本实施例中,根据Preamble的GT取值,从表1中确定K的取值。
GT取值区间 K取值
GT≥A 0
B≤GT<A X1
C≤GT<B X2
GT<C X3
表1
实施例三
一个无线通信系统中,基站配置随机接入消息发送使用的资源,其中,所述随机接入消息中至少包括随机接入前导(Preamble),如图6所示,Preamble由N个部分(Part)组成,每个Part包括循环前缀、时域序列和保护时间。
N个Part中的时域序列(时域序列1~时域序列N)的配置方案由基站配置或者默认配置或者由标准默认配置。其中,当随机接入消息中除了包括随机接入前导(Preamble)之外还包括数据包时,所述N个Part中的时域序列(时域序列1~时域序列N)的配置方案与随机接入消息中只包括随机接入前导(Preamble)时所述N个Part中的时域序列(时域序列1~时域序列N)的配置方案不同或上述两种情况的配置方案独立配置。
本实施例中,终端发送的随机接入消息中除了包括随机接入前导(Preamble)之外还包括数据包,则终端从为这种情况分配的时域序列(时域序列1~时域序列N)的配置方案中选择一个序列组合(例如选择的时域序列1-1~时域序列N-1)。
当基站检测到序列组合(时域序列1-1~时域序列N-1)时,则继续检测终端发送的数据包。
当基站通过检测到的序列组合,并且按照默认规则或预定规则获知终端发送的序列组合为(时域序列1-1~时域序列N-1)时,则继续检测终端发送的数据包。
除本实施例外,Preamble的N个部分(Part)中,除Part1中的循环前缀1和Part N中的保护时间N之外,所有Part中的循环前缀和保护时间都没有配置,如图7所示。
实施例四
一个无线通信系统中,基站配置随机接入消息发送使用的资源,其中,所述随机接入消息中至少包括随机接入前导(Preamble),如图6所示,Preamble由N个部分(Part)组成,每个Part包括循环前缀、时域序列和保护时间。每个Part中时域序列根据终端选择的随机接入序列,并且按照默认规则生成,其中所述随机接入序列取自于所述随机接入序列集合,所述随机接入序列集合由基站配置或者由标准默认配置。生成不同Part时域序列所使用的随机接入序列可以相同或不同;
生成N个Part中的时域序列(时域序列1~时域序列N)的随机接入序列为Seq1~SeqN。当随机接入消息中除了包括随机接入前导(Preamble)之外还包括数据包时,所述Seq1~SeqN的配置方案与随机接入消息中只包括随机接入前导(Preamble)时所述Seq1~SeqN的配置方案不同或上述两种情况的配置方案独立配置。
本实施例中,终端发送的随机接入消息中除了包括随机接入前导(Preamble)之外还包括数据包,则终端从为这种情况分配的Seq1~SeqN的配置方案中选择一个序列组合(例如选择Seq1-1~SeqN-1)。
当基站检测到序列组合(Seq1-1~SeqN-1)时,则继续检测终端发送的数据包。或当基站通过检测到的序列组合,并且按照默认规则或预定规则获知终端发送的随机接入序列组合为(Seq1-1~SeqN-1)时,则继续检测终端发送的数据包。
除本实施例外,Preamble的N个部分(Part)中,除Part1中的循环前缀1和Part N中的保护时间N之外,所有Part中的循环前缀和保护时间都没有配置,如图7所示。
实施例五
一个无线通信系统中,基站配置随机接入消息发送使用的资源,其中,所述随机接入消息中至少包括随机接入前导(Preamble),如图8所示,Preamble由N个部分(Part)组成,每个Part包括循环前缀、时域序列和保护时间。
N个Part中的时域序列(TimeSequence)(例如为时域序列1(TimeSequence(1))~时域序列N(TimeSequence(N)))的配置方案由基站配置或者默认配置或者由标准默认配置。每个Part中的TimeSequence通过序列加扰得到,即Part 1的TimeSequence 1为经过序列C1加扰得到的序列,以此类推,Part N的TimeSequence N为经过序列CN加扰得到的序列。
当随机接入消息中除了包括随机接入前导(Preamble)之外还包括数据包时,所述N个Part中的加扰序列(C(1)~C(N))的配置方案与随机接入消息中只包括随机接入前导(Preamble)时所述N个Part中的加扰序列(C(1)~C(N))的配置方案不同或上述两种情况的配置方案独立配置。
本实施例中,终端发送的随机接入消息中除了包括随机接入前导(Preamble)之外还包括数据包,则终端从为这种情况分配的加扰序列(C(1)~C(N))的配置方案中选择一个序列组合。
本实施例中,每个Part中的TimeSequence通过序列加扰得到,具体包括:
其中,
为异或操作符;
Sequence(i,j)为第i个Part中需要进行加扰操作的序列Sequence(i)中第j个元素;
C(i,j)为第i个Part中加扰序列C(i)中第j个元素;
生成Sequence(i)的随机接入序列为Seq(i),本实施例中,Seq(i)按照默认规则或预定规则生成Sequence(i);
当基站通过序列(C(1)~C(N))解扰后,正确检测到Sequence(1)~Sequence(N)时,则继续检测终端发送的数据包。
实施例六
一个无线通信系统中,基站配置随机接入消息发送使用的资源,其中,所述随机接入消息中至少包括随机接入前导(Preamble),如图9所示,Preamble由N个部分(Part)组成,每个Part包括循环前缀、时域序列和保护时间。
N个Part中的时域序列(TimeSequence)(例如为时域序列1(TimeSequence(1))~时域序列N(TimeSequence(N)))的配置方案由基站配置或者默认配置或者由标准默认配置,本实施例中第i个Part中的TimeSequence(i)通过下面方式生成:
TimeSequence(i,j)=Sequence(i,j)×C(i)
其中,
Sequence(i,j)为Sequence(i)中第j个元素,本实施例中,由序列Seq(i)按照默认规则或预定规则生成Sequence(i);
C(i)为序列C中第i个元素;
当随机接入消息中除了包括随机接入前导(Preamble)之外还包括数据包时,所述序列C的配置方案与随机接入消息中只包括随机接入前导(Preamble)时所述序列C的配置方案不同或上述两种情况的配置方案独立配置。
本实施例中,终端发送的随机接入消息中除了包括随机接入前导(Preamble)之外还包括数据包,则终端从为这种情况分配的序列C的配置方案中选择一个序列。
当基站正确检测到序列C以及Sequence(1)~Sequence(N)时,则继续检测终端发送的数据包。
除本实施例外,当基站正确检测到Sequence(1)~Sequence(N)时,则继续检测终端发送的数据包。
除本实施例外,当基站正确检测到序列C时,则继续检测终端发送的数据包。
实施例七
一个无线通信系统中,基站配置随机接入消息发送使用的资源,其中,所述随机接入消息中至少包括随机接入前导(Preamble),如图6所示,Preamble由N个部分(Part)组成,每个Part包括循环前缀、时域序列和保护时间。
N个Part中的时域序列(TimeSequence)(例如为时域序列1(TimeSequence(1))~时域序列N(TimeSequence(N)))的配置方案由基站配置或者默认配置或者由标准默认配置,本实施例中第i个Part中的TimeSequence(i)由序列按照默认规则或预定规则生成,其中,按照下面的公式生成:
其中,
Seq(i,j)为Seq(i)中第j个元素,
C(i)为序列C中第i个元素;
当随机接入消息中除了包括随机接入前导(Preamble)之外还包括数据包时,所述序列C的配置方案与随机接入消息中只包括随机接入前导(Preamble)时所述序列C的配置方案不同或上述两种情况的配置方案独立配置。
本实施例中,终端发送的随机接入消息中除了包括随机接入前导(Preamble)之外还包括数据包,则终端从为这种情况分配的序列C的配置方案中选择一个序列。
当基站正确检测到序列C以及Seq(1)~Seq(N)时,则继续检测终端发送的数据包。
除本实施例外,当基站正确检测到Seq(1)~Seq(N)时,则继续检测终端发送的数据包。
除本实施例外,当基站正确检测到序列C时,则继续检测终端发送的数据包。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消息发送装置的结构组成示意图,如图4所示,所述装置包括:
传输单元41,用于向第二节点发送消息,所述消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第一参考信号、数据包;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承载在第一资源上,所述数据包承载在第二资源上;
其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属于第一参考信号集合,所述第一资源属于第一资源集合;所述第二资源属于第二资源集合;所述第一资源集合与所述第二资源集合在时域上具有Gap,所述Gap的值大于等于0。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资源集合与所述第二资源集合在时域上的Gap通过以下方式的至少之一进行配置:
由第一节点配置、由第二节点配置、按照预定规则配置、采用默认配置。
本发明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一参考信号集合通过以下方式的至少之一进行配置:由第一节点配置、由第二节点配置、采用默认配置、按照预定规则配置;
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一资源集合通过以下方式的至少之一进行配置:由第一节点配置、由第二节点配置、采用默认配置、按照预定规则配置;
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二资源集合通过以下方式的至少之一进行配置:由第一节点配置、由第二节点配置、采用默认配置、按照预定规则配置。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Gap的配置满足以下条件的至少之一:
不同的第一资源集合对应的Gap独立配置;
在所述第一资源上发送的第一参考信号属于不同的第一参考信号集合时,对应的Gap独立配置;
承载第一参考信号的所述第一资源属于相同的第一资源集合,且发送的第一参考信号属于不同的第一参考信号集合时,对应的Gap独立配置;
发送的第一参考信号属于相同的第一参考信号集合,且承载第一参考信号的所述第一资源属于不同的第一资源集合时,对应的Gap独立配置。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处理单元42,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参考信号集合中的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号的索引信息,确定所述第二资源集合中第二资源的位置信息;和/或,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参考信号集合的索引信息,确定所述第二资源集合的位置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集合中的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号的索引与所述第二资源集合中的第二资源之间具有映射关系;
所述处理单元42,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映射关系,由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号的索引信息确定所述第二资源集合中第二资源的位置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参考信号集合与所述第二资源集合具有映射关系;
所述处理单元42,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映射关系,由所述第一参考信号集合的索引信息确定所述第二资源集合的位置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在时域上包括:一个以上循环前缀、一个以上时域序列;或者,一个以上循环前缀、一个以上时域序列、一个以上保护时间。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Gap的长度为K1个时间单元,K1≥0;其中,所述时间单元为以下至少之一:
第一时间单元,所述第一时间单元包括A1个毫秒,A1>0;
第二时间单元,所述第二时间单元包括A2个微秒,A2>0;
第三时间单元,所述第三时间单元包括A3个纳秒,A3>0;
第四时间单元,所述第四时间单元包括B1个时域符号长度,B1>0,其中所述时域符号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为F1,F1>0;
第五时间单元,所述第五时间单元包括C1个时隙长度,C1>0,其中所述时隙长度中的时域符号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为F2,F2>0。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F1或F2的取值通过以下方式的至少之一进行配置:
由所述第二节点配置、采用默认配置、由第一节点配置、按照预定规则配置。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F1或F2配置为15000Hz。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在时域上包括保护时间时,如果保护时间的取值大于等于第一门限值时,则所述K1的取值为0。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在时域上包括保护时间时,如果保护时间的取值小于或者小于等于第二门限值时,则所述K1的取值大于0。
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以下至少之一确定所述K1的取值:
保护时间的取值或取值区间、第一参考信号的发送格式。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消息中还包括第二参考信号,其中,所述第二参考信号用于以下至少之一:
指示所述消息中是否包括所述数据包;
所述数据包的解码导频。
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以下至少之一选择所述第二参考信号:
所述第一参考信号集合;
所述第一参考信号集合的索引;
所述第一参考信号集合中的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号的索引;
所述第一资源集合;
所述第一资源集合的索引;
所述第一资源集合中的第一资源位置或第一资源的索引。
本发明实施例中,承载所述第二参考信号的资源在所述第二资源中。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时域序列为第一序列通过第二序列加扰得到,或者为第一序列与第二序列相乘得到。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序列至少由第三序列按照默认规则或预定规则生成。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序列为随机接入序列。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所述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以及所述数据包时,所述第二序列的配置方案与所述消息中只包括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时所述第二序列的配置方案不同;或者,
当所述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以及所述数据包时,所述第二序列的配置方案与所述消息中只包括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时所述第二序列的配置方案独立配置。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时域序列由第三序列按照默认规则或预定规则生成。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序列通过第二序列加扰得到所述第三序列,或者第一序列与第二序列相乘得到所述第三序列。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序列为随机接入序列。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所述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以及所述数据包时,所述第二序列的配置方案与所述消息中只包括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时所述第二序列的配置方案不同;或者,
当所述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以及所述数据包时,所述第二序列的配置方案与所述消息中只包括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时所述第二序列的配置方案独立配置。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时域序列为第一序列通过第二序列加扰得到,或者为第一序列与第二序列相乘得到,或者或为第一序列。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序列至少由第三序列按照默认规则或预定规则生成。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序列为随机接入序列。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所述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以及所述数据包时,所述第一序列的配置方案与所述消息中只包括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时所述第一序列的配置方案不同;或者,
当所述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以及所述数据包时,所述第一序列的配置方案与所述消息中只包括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时所述第一序列的配置方案独立配置。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设置于第一节点中,所述第一节点为终端,所述第二节点为基站或传输节点。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消息为随机接入消息。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图4所示的消息发送装置中的各单元的实现功能可参照前述消息发送方法的相关描述而理解。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如图5所示,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51和存储器52,所述存储器52中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当所述处理器51执行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时,所述处理器51用于执行如下操作:
向第二节点发送消息,所述消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第一参考信号、数据包;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承载在第一资源上,所述数据包承载在第二资源上;
其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属于第一参考信号集合,所述第一资源属于第一资源集合;所述第二资源属于第二资源集合;所述第一资源集合与所述第二资源集合在时域上具有Gap,所述Gap的值大于等于0。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资源集合与所述第二资源集合在时域上的Gap通过以下方式的至少之一进行配置:
由电子设备配置、由第二节点配置、按照预定规则配置、采用默认配置。
本发明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一参考信号集合通过以下方式的至少之一进行配置:由电子设备配置、由第二节点配置、采用默认配置、按照预定规则配置;
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一资源集合通过以下方式的至少之一进行配置:由电子设备配置、由第二节点配置、采用默认配置、按照预定规则配置;
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二资源集合通过以下方式的至少之一进行配置:由电子设备配置、由第二节点配置、采用默认配置、按照预定规则配置。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51,还用于执行如下操作:
根据所述第一参考信号集合中的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号的索引信息,确定所述第二资源集合中第二资源的位置信息;和/或,
根据所述第一参考信号集合的索引信息,确定所述第二资源集合的位置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在时域上包括:一个以上循环前缀、一个以上时域序列;或者,一个以上循环前缀、一个以上时域序列、一个以上保护时间。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Gap的长度为K1个时间单元,K1≥0;其中,所述时间单元为以下至少之一:
第一时间单元,所述第一时间单元包括A1个毫秒,A1>0;
第二时间单元,所述第二时间单元包括A2个微秒,A2>0;
第三时间单元,所述第三时间单元包括A3个纳秒,A3>0;
第四时间单元,所述第四时间单元包括B1个时域符号长度,B1>0,其中所述时域符号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为F1,F1>0;
第五时间单元,所述第五时间单元包括C1个时隙长度,C1>0,其中所述时隙长度中的时域符号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为F2,F2>0。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消息中还包括第二参考信号,其中,所述第二参考信号用于以下至少之一:
指示所述消息中是否包括所述数据包;
所述数据包的解码导频。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上述电子设备所执行的操作仅为部分示例,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可以执行消息发送方法中的所有步骤。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硬件实施例、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和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执行本发明实施例的消息发送方法中的任意步骤。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69)

1.一种消息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节点向第二节点发送消息,所述消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第一参考信号、数据包;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承载在第一资源上,所述数据包承载在第二资源上;
其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属于第一参考信号集合,所述第一资源属于第一资源集合;所述第二资源属于第二资源集合;所述第一资源集合与所述第二资源集合在时域上具有间隔Gap,所述Gap的值大于等于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息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资源集合与所述第二资源集合在时域上的Gap通过以下方式的至少之一进行配置:
由第一节点配置、由第二节点配置、按照预定规则配置、采用默认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息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
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一参考信号集合通过以下方式的至少之一进行配置:由第一节点配置、由第二节点配置、采用默认配置、按照预定规则配置;
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一资源集合通过以下方式的至少之一进行配置:由第一节点配置、由第二节点配置、采用默认配置、按照预定规则配置;
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二资源集合通过以下方式的至少之一进行配置:由第一节点配置、由第二节点配置、采用默认配置、按照预定规则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息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Gap的配置满足以下条件的至少之一:
不同的第一资源集合对应的Gap独立配置;
在所述第一资源上发送的第一参考信号属于不同的第一参考信号集合时,对应的Gap独立配置;
承载第一参考信号的所述第一资源属于相同的第一资源集合,且发送的第一参考信号属于不同的第一参考信号集合时,对应的Gap独立配置;
发送的第一参考信号属于相同的第一参考信号集合,且承载第一参考信号的所述第一资源属于不同的第一资源集合时,对应的Gap独立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息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根据所述第一参考信号集合中的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号的索引信息,确定所述第二资源集合中第二资源的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参考信号集合的索引信息,确定所述第二资源集合的位置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消息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集合中的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号的索引与所述第二资源集合中的第二资源之间具有映射关系;
根据所述映射关系,由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号的索引信息确定所述第二资源集合中第二资源的位置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消息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参考信号集合与所述第二资源集合具有映射关系;
根据所述映射关系,由所述第一参考信号集合的索引信息确定所述第二资源集合的位置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息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在时域上包括:一个以上循环前缀、一个以上时域序列;或者,一个以上循环前缀、一个以上时域序列、一个以上保护时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息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Gap的长度为K1个时间单元,K1≥0;其中,所述时间单元为以下至少之一:
第一时间单元,所述第一时间单元包括A1个毫秒,A1>0;
第二时间单元,所述第二时间单元包括A2个微秒,A2>0;
第三时间单元,所述第三时间单元包括A3个纳秒,A3>0;
第四时间单元,所述第四时间单元包括B1个时域符号长度,B1>0,其中所述时域符号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为F1,F1>0;
第五时间单元,所述第五时间单元包括C1个时隙长度,C1>0,其中所述时隙长度中的时域符号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为F2,F2>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消息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F1或F2的取值通过以下方式的至少之一进行配置:
由所述第二节点配置、采用默认配置、由第一节点配置、按照预定规则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消息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F1或F2配置为15000Hz。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消息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在时域上包括保护时间时,如果保护时间的取值大于等于第一门限值时,则所述K1的取值为0。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消息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在时域上包括保护时间时,如果保护时间的取值小于或者小于等于第二门限值时,则所述K1的取值大于0。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消息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以下至少之一确定所述K1的取值:
保护时间的取值或取值区间、第一参考信号的发送格式。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息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息中还包括第二参考信号,其中,所述第二参考信号用于以下至少之一:
指示所述消息中是否包括所述数据包;
所述数据包的解码导频。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消息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以下至少之一选择所述第二参考信号:
所述第一参考信号集合;
所述第一参考信号集合的索引;
所述第一参考信号集合中的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号的索引;
所述第一资源集合;
所述第一资源集合的索引;
所述第一资源集合中的第一资源位置或第一资源的索引。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消息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承载所述第二参考信号的资源在所述第二资源中。
18.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消息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域序列为第一序列通过第二序列加扰得到,或者为第一序列与第二序列相乘得到。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消息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序列至少由第三序列按照默认规则或预定规则生成。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消息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序列为随机接入序列。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消息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以及所述数据包时,所述第二序列的配置方案与所述消息中只包括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时所述第二序列的配置方案不同;或者,
当所述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以及所述数据包时,所述第二序列的配置方案与所述消息中只包括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时所述第二序列的配置方案独立配置。
2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消息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域序列由第三序列按照默认规则或预定规则生成。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消息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序列通过第二序列加扰得到所述第三序列,或者第一序列与第二序列相乘得到所述第三序列。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消息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序列为随机接入序列。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消息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以及所述数据包时,所述第二序列的配置方案与所述消息中只包括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时所述第二序列的配置方案不同;或者,
当所述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以及所述数据包时,所述第二序列的配置方案与所述消息中只包括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时所述第二序列的配置方案独立配置。
26.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消息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域序列为第一序列通过第二序列加扰得到,或者为第一序列与第二序列相乘得到,或者或为第一序列。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消息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序列至少由第三序列按照默认规则或预定规则生成。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消息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序列为随机接入序列。
29.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消息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以及所述数据包时,所述第一序列的配置方案与所述消息中只包括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时所述第一序列的配置方案不同;或者,
当所述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以及所述数据包时,所述第一序列的配置方案与所述消息中只包括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时所述第一序列的配置方案独立配置。
3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息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点为终端,所述第二节点为基站或传输节点。
3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息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息为随机接入消息。
32.一种消息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传输单元,用于向第二节点发送消息,所述消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第一参考信号、数据包;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承载在第一资源上,所述数据包承载在第二资源上;
其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属于第一参考信号集合,所述第一资源属于第一资源集合;所述第二资源属于第二资源集合;所述第一资源集合与所述第二资源集合在时域上具有Gap,所述Gap的值大于等于0。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消息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资源集合与所述第二资源集合在时域上的Gap通过以下方式的至少之一进行配置:
由第一节点配置、由第二节点配置、按照预定规则配置、采用默认配置。
34.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消息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一参考信号集合通过以下方式的至少之一进行配置:由第一节点配置、由第二节点配置、采用默认配置、按照预定规则配置;
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一资源集合通过以下方式的至少之一进行配置:由第一节点配置、由第二节点配置、采用默认配置、按照预定规则配置;
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二资源集合通过以下方式的至少之一进行配置:由第一节点配置、由第二节点配置、采用默认配置、按照预定规则配置。
35.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消息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Gap的配置满足以下条件的至少之一:
不同的第一资源集合对应的Gap独立配置;
在所述第一资源上发送的第一参考信号属于不同的第一参考信号集合时,对应的Gap独立配置;
承载第一参考信号的所述第一资源属于相同的第一资源集合,且发送的第一参考信号属于不同的第一参考信号集合时,对应的Gap独立配置;
发送的第一参考信号属于相同的第一参考信号集合,且承载第一参考信号的所述第一资源属于不同的第一资源集合时,对应的Gap独立配置。
36.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消息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参考信号集合中的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号的索引信息,确定所述第二资源集合中第二资源的位置信息;和/或,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参考信号集合的索引信息,确定所述第二资源集合的位置信息。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消息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集合中的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号的索引与所述第二资源集合中的第二资源之间具有映射关系;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映射关系,由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号的索引信息确定所述第二资源集合中第二资源的位置信息。
38.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消息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参考信号集合与所述第二资源集合具有映射关系;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映射关系,由所述第一参考信号集合的索引信息确定所述第二资源集合的位置信息。
39.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消息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在时域上包括:一个以上循环前缀、一个以上时域序列;或者,一个以上循环前缀、一个以上时域序列、一个以上保护时间。
40.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消息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Gap的长度为K1个时间单元,K1≥0;其中,所述时间单元为以下至少之一:
第一时间单元,所述第一时间单元包括A1个毫秒,A1>0;
第二时间单元,所述第二时间单元包括A2个微秒,A2>0;
第三时间单元,所述第三时间单元包括A3个纳秒,A3>0;
第四时间单元,所述第四时间单元包括B1个时域符号长度,B1>0,其中所述时域符号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为F1,F1>0;
第五时间单元,所述第五时间单元包括C1个时隙长度,C1>0,其中所述时隙长度中的时域符号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为F2,F2>0。
41.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消息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F1或F2的取值通过以下方式的至少之一进行配置:
由所述第二节点配置、采用默认配置、由第一节点配置、按照预定规则配置。
42.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消息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F1或F2配置为15000Hz。
43.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消息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在时域上包括保护时间时,如果保护时间的取值大于等于第一门限值时,则所述K1的取值为0。
44.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消息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在时域上包括保护时间时,如果保护时间的取值小于或者小于等于第二门限值时,则所述K1的取值大于0。
45.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消息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根据以下至少之一确定所述K1的取值:
保护时间的取值或取值区间、第一参考信号的发送格式。
46.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消息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息中还包括第二参考信号,其中,所述第二参考信号用于以下至少之一:
指示所述消息中是否包括所述数据包;
所述数据包的解码导频。
47.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消息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根据以下至少之一选择所述第二参考信号:
所述第一参考信号集合;
所述第一参考信号集合的索引;
所述第一参考信号集合中的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号的索引;
所述第一资源集合;
所述第一资源集合的索引;
所述第一资源集合中的第一资源位置或第一资源的索引。
48.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消息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承载所述第二参考信号的资源在所述第二资源中。
49.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消息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时域序列为第一序列通过第二序列加扰得到,或者为第一序列与第二序列相乘得到。
50.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消息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序列至少由第三序列按照默认规则或预定规则生成。
51.根据权利要求50所述的消息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序列为随机接入序列。
52.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消息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以及所述数据包时,所述第二序列的配置方案与所述消息中只包括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时所述第二序列的配置方案不同;或者,
当所述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以及所述数据包时,所述第二序列的配置方案与所述消息中只包括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时所述第二序列的配置方案独立配置。
53.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消息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时域序列由第三序列按照默认规则或预定规则生成。
54.根据权利要求53所述的消息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序列通过第二序列加扰得到所述第三序列,或者第一序列与第二序列相乘得到所述第三序列。
55.根据权利要求54所述的消息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序列为随机接入序列。
56.根据权利要求54所述的消息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以及所述数据包时,所述第二序列的配置方案与所述消息中只包括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时所述第二序列的配置方案不同;或者,
当所述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以及所述数据包时,所述第二序列的配置方案与所述消息中只包括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时所述第二序列的配置方案独立配置。
57.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消息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时域序列为第一序列通过第二序列加扰得到,或者为第一序列与第二序列相乘得到,或者或为第一序列。
58.根据权利要求57所述的消息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序列至少由第三序列按照默认规则或预定规则生成。
59.根据权利要求58所述的消息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序列为随机接入序列。
60.根据权利要求57所述的消息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以及所述数据包时,所述第一序列的配置方案与所述消息中只包括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时所述第一序列的配置方案不同;或者,
当所述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以及所述数据包时,所述第一序列的配置方案与所述消息中只包括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时所述第一序列的配置方案独立配置。
61.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消息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设置于第一节点中,所述第一节点为终端,所述第二节点为基站或传输节点。
62.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消息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息为随机接入消息。
63.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当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时,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如下操作:
向第二节点发送消息,所述消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第一参考信号、数据包;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承载在第一资源上,所述数据包承载在第二资源上;
其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属于第一参考信号集合,所述第一资源属于第一资源集合;所述第二资源属于第二资源集合;所述第一资源集合与所述第二资源集合在时域上具有Gap,所述Gap的值大于等于0。
64.根据权利要求6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资源集合与所述第二资源集合在时域上的Gap通过以下方式的至少之一进行配置:
由电子设备配置、由第二节点配置、按照预定规则配置、采用默认配置。
65.根据权利要求6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一参考信号集合通过以下方式的至少之一进行配置:由电子设备配置、由第二节点配置、采用默认配置、按照预定规则配置;
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一资源集合通过以下方式的至少之一进行配置:由电子设备配置、由第二节点配置、采用默认配置、按照预定规则配置;
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二资源集合通过以下方式的至少之一进行配置:由电子设备配置、由第二节点配置、采用默认配置、按照预定规则配置。
66.根据权利要求6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执行如下操作:
根据所述第一参考信号集合中的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参考信号的索引信息,确定所述第二资源集合中第二资源的位置信息;和/或,
根据所述第一参考信号集合的索引信息,确定所述第二资源集合的位置信息。
67.根据权利要求6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在时域上包括:一个以上循环前缀、一个以上时域序列;或者,一个以上循环前缀、一个以上时域序列、一个以上保护时间。
68.根据权利要求6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Gap的长度为K1个时间单元,K1≥0;其中,所述时间单元为以下至少之一:
第一时间单元,所述第一时间单元包括A1个毫秒,A1>0;
第二时间单元,所述第二时间单元包括A2个微秒,A2>0;
第三时间单元,所述第三时间单元包括A3个纳秒,A3>0;
第四时间单元,所述第四时间单元包括B1个时域符号长度,B1>0,其中所述时域符号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为F1,F1>0;
第五时间单元,所述第五时间单元包括C1个时隙长度,C1>0,其中所述时隙长度中的时域符号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为F2,F2>0。
69.根据权利要求6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息中还包括第二参考信号,其中,所述第二参考信号用于以下至少之一:
指示所述消息中是否包括所述数据包;
所述数据包的解码导频。
CN201710067282.0A 2017-02-06 2017-02-06 一种消息发送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Active CN10840126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67282.0A CN108401268B (zh) 2017-02-06 2017-02-06 一种消息发送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N202211449781.3A CN115835310A (zh) 2017-02-06 2017-02-06 一种消息发送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PCT/CN2018/075368 WO2018141301A1 (zh) 2017-02-06 2018-02-06 消息发送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US16/484,098 US11082178B2 (en) 2017-02-06 2018-02-06 Message sending method and device, electronic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67282.0A CN108401268B (zh) 2017-02-06 2017-02-06 一种消息发送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449781.3A Division CN115835310A (zh) 2017-02-06 2017-02-06 一种消息发送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01268A true CN108401268A (zh) 2018-08-14
CN108401268B CN108401268B (zh) 2022-11-18

Family

ID=6304028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67282.0A Active CN108401268B (zh) 2017-02-06 2017-02-06 一种消息发送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N202211449781.3A Pending CN115835310A (zh) 2017-02-06 2017-02-06 一种消息发送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449781.3A Pending CN115835310A (zh) 2017-02-06 2017-02-06 一种消息发送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082178B2 (zh)
CN (2) CN108401268B (zh)
WO (1) WO2018141301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26931A1 (zh) * 2019-08-15 2021-02-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随机接入资源的方法及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893547B2 (en) * 2019-01-22 2021-01-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figuration of a first message for a two-step random access channel procedure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58901A (zh) * 2011-02-16 2011-08-1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网络侧进行终端操作配置的方法及网络侧装置
WO2012112320A1 (en) * 2011-02-14 2012-08-23 Alcatel Lucent Method for reduced-overhead short message transmission
CN104144467A (zh) * 2013-05-10 2014-11-12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4335534A (zh) * 2013-02-28 2015-02-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及设备
CN104981022A (zh) * 2014-04-04 2015-10-14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的方法、基站及终端
CN105530706A (zh) * 2014-10-23 2016-04-27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传输下行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CN105744639A (zh) * 2014-12-10 2016-07-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配置信息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190961A1 (en) * 2014-06-13 2015-12-17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Preamble sets matched to uplink transmission conditions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112320A1 (en) * 2011-02-14 2012-08-23 Alcatel Lucent Method for reduced-overhead short message transmission
CN102158901A (zh) * 2011-02-16 2011-08-1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网络侧进行终端操作配置的方法及网络侧装置
CN104335534A (zh) * 2013-02-28 2015-02-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及设备
CN104144467A (zh) * 2013-05-10 2014-11-12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4981022A (zh) * 2014-04-04 2015-10-14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的方法、基站及终端
CN105530706A (zh) * 2014-10-23 2016-04-27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传输下行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CN105744639A (zh) * 2014-12-10 2016-07-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配置信息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LUCENT TECHNOLOGIES: "C3-050332 "IMS SIP profile for ISUP transparency"", 《3GPP TSG_CN\WG3_INTERWORKING_EX-CN3》 *
邱刚等: "NB-IoT系统资源调度研究", 《中兴通讯技术》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26931A1 (zh) * 2019-08-15 2021-02-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随机接入资源的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90356440A1 (en) 2019-11-21
CN108401268B (zh) 2022-11-18
US11082178B2 (en) 2021-08-03
WO2018141301A1 (zh) 2018-08-09
CN115835310A (zh) 2023-03-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o et al. Secure transmission via beamforming optimization for NOMA networks
CN101980470B (zh) 一种基于混沌粒子群优化的ofdm系统资源分配方法
CN101730139B (zh) 下行控制信道分配和盲检测方法
TW201204143A (en) Method of performing buffer status reporting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thereof
CN106385300A (zh) 基于动态解码sic接收机的上行noma功率分配方法
CN107040490A (zh) 解调导频信号处理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CN103718526B (zh) 导频配置方法、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08631986A (zh) 一种确定下行控制信道dmrs资源的方法和装置
CN104885539B (zh) 窄带系统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7889212A (zh) 一种定位的方法和设备
CN108282880A (zh) 一种确定下行数据信道的起始位置的方法及装置
CN106060943A (zh) 一种多天线无线通信系统的随机接入方法
CN102045728B (zh) 分配参考信号的方法和基站
CN108401268A (zh) 一种消息发送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N104168656A (zh) 一种探测参考信号srs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Li et al. A fast blind scheme with full rendezvous diversity for heterogeneous cognitive radio networks
CN109391342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CN104796991B (zh) 基于势博弈的ofdma系统的资源分配方法
CN107733826A (zh) 下行信号的发送、接收方法以及发送端设备、接收端设备
CN107889267B (zh) 上行基于非正交免调度的方法和装置
CN106059734B (zh) 基于边缘用户干扰度量值的Massive MIMO系统导频分配方法
CN108989008A (zh) 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08282313A (zh) 资源池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WO2018112698A1 (zh) 传输信号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CN103181230B (zh) 控制信道的传输方法、装置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