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00804A - 一种上行数据传输方法、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上行数据传输方法、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00804A
CN108400804A CN201710065641.9A CN201710065641A CN108400804A CN 108400804 A CN108400804 A CN 108400804A CN 201710065641 A CN201710065641 A CN 201710065641A CN 108400804 A CN108400804 A CN 1084008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terminal
codebooks
upstream data
upstr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06564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400804B (zh
Inventor
塔玛拉卡·拉盖施
李辉
高秋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filed Critical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to CN20171006564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400804B/zh
Publication of CN1084008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008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4008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008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6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 H04W72/1268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of uplink data flow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上行数据传输方法、终端和网络侧设备,该方法可包括:终端接收网络侧配置的至少两种天线码本;若所述终端需要传输上行数据,则所述终端根据需要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在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中选择一种天线码本,并采用选择的天线码本进行上行数据的预编码;所述终端向所述网络侧传输预编码后的上行数据。这样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可以灵活选择天线码本进行预编码,从而能够提高终端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上行数据传输方法、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上行数据传输方法、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背景技术
在终端进行上行预编码传输时,终端需要采用天线码本进行传输,然而,目前为终端配置的天线码本都是固定的,例如:终端总天线数为N,则为终端配置N天线码本。但终端在实际数据传输时,同时发送上行数据流(rank)的数量并不一定就等于上述N,例如:N=8,但rank=2,但终端还是采用N天线码本进行预编码。可见,目前终端无法灵活选择天线码本进行预编码,从而导致终端性能比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行数据传输方法、终端和网络侧设备,以解决终端无法灵活选择天线码本进行预编码,从而导致终端性能比较低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上行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终端接收网络侧配置的至少两种天线码本;
若所述终端需要传输上行数据,则所述终端根据需要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在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中选择一种天线码本,并采用选择的天线码本进行上行数据的预编码;
所述终端向所述网络侧传输所述预编码后的上行数据。
可选的,所述终端包括至少两个天线模块,每个天线模块包括相同或者不相同的天线数量,且所述至少两个天线模块中包括天线数量最大的天线模块的天线数量为P,以及所述终端包括的天线总数为N;
其中,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至少包括N天线码本和P天线码本。
可选的,所述若所述终端需要传输上行数据,则所述终端根据需要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在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中选择一种天线码本,并采用选择的天线码本进行上行数据的预编码,包括:
若所述终端需要传输上行数据,且实际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大于所述P,所述终端根据指示信息,在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中选择所述N天线码本,并采用所述N天线码本进行上行数据的预编码;或者
若所述终端需要传输上行数据,且所述网络侧配置所述终端需要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大于所述P,但所述终端实际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小于或者等于所述P,则所述终端根据指示信息,在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中选择所述N天线码本,并采用所述N天线码本进行上行数据的预编码;或者
若所述终端需要传输上行数据,且所述网络侧配置所述终端需要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大于所述P,但所述终端实际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小于或者等于所述P,则在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中选择所述P天线码本,并采用所述P天线码本进行上行数据的预编码。
可选的,所述若所述终端需要传输上行数据,则所述终端根据需要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在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中选择一种天线码本,并采用选择的天线码本进行上行数据的预编码,包括:
若所述终端需要传输上行数据,且需要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小于或者等于所述P,所述终端根据指示信息,在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中选择所述N天线码本或者P天线码本,并采用所述N天线码本或者P天线码本进行上行数据的预编码;或者
若所述终端需要传输上行数据,且需要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小于或者等于所述P,所述终端动态在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中选择所述N天线码本或者P天线码本,并采用所述N天线码本或者P天线码本进行上行数据的预编码。
可选的,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至少包括还包括T天线码本,所述T为所述至少两个天线模块中包括天线数量最小的天线模块的天线数量;
所述若所述终端需要传输上行数据,则所述终端根据需要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在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中选择一种天线码本,并采用选择的天线码本进行上行数据的预编码,包括:
若所述终端需要传输上行数据,且需要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小于或者等于所述P,且大于所述T,所述终端根据指示信息,在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中选择所述N天线码本或者P天线码本,并采用所述N天线码本或者P天线码本进行上行数据的预编码;或者
若所述终端需要传输上行数据,且需要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小于或者等于所述T,所述终端根据指示信息,在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中选择所述N天线码本、P天线码本或者T天线码本,并采用所述N天线码本、P天线码本或者T天线码本进行上行数据的预编码。
可选的,所述指示信息为所述网络侧预先配置给所述终端的;或者
所述指示信息为所述终端需要传输上行数据时,所述网络侧动态指示给所述终端的。
可选的,所述指示信息包括单独信令或者码本索引指示。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上行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网络侧设备向终端配置至少两种天线码本;
所述网络侧设备接收所述终端传输的上行数据,其中,所述上行数据为所述终端需要传输上行数据时,所述终端根据需要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在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中选择一种天线码本,并采用选择的天线码本进行预编码的上行数据。
可选的,所述终端包括至少两个天线模块,每个天线模块包括相同或者不相同的天线数量,且所述至少两个天线模块中包括天线数量最大的天线模块的天线数量为P,以及所述终端包括的天线总数为N;
其中,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至少包括N天线码本和P天线码本。
可选的,所述上行数据,包括:
若所述终端需要传输上行数据,且实际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大于所述P,所述终端根据指示信息,在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中选择所述N天线码本,并采用所述N天线码本进行预编码的上行数据;或者
若所述终端需要传输上行数据,且所述网络侧配置所述终端需要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大于所述P,但所述终端实际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小于或者等于所述P,则所述终端根据指示信息,在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中选择所述N天线码本,并采用所述N天线码本进行预编码的上行数据;或者
若所述终端需要传输上行数据,且所述网络侧配置所述终端需要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大于所述P,但所述终端实际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小于或者等于所述P,则在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中选择所述P天线码本,并采用所述P天线码本进行预编码的上行数据。
可选的,所述上行数据,包括:
若所述终端需要传输上行数据,且需要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小于或者等于所述P,所述终端根据指示信息,在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中选择所述N天线码本或者P天线码本,并采用所述N天线码本或者P天线码本进行预编码的上行数据;或者
若所述终端需要传输上行数据,且需要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小于或者等于所述P,所述终端动态在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中选择所述N天线码本或者P天线码本,并采用所述N天线码本或者P天线码本进行预编码的上行数据。
可选的,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至少包括还包括T天线码本,所述T为所述至少两个天线模块中包括天线数量最小的天线模块的天线数量;
所述上行数据,包括:
若所述终端需要传输上行数据,且需要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小于或者等于所述P,且大于所述T,所述终端根据指示信息,在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中选择所述N天线码本或者P天线码本,并采用所述N天线码本或者P天线码本进行预编码的上行数据;或者
若所述终端需要传输上行数据,且需要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小于或者等于所述T,所述终端根据指示信息,在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中选择所述N天线码本、P天线码本或者T天线码本,并采用所述N天线码本、P天线码本或者T天线码本进行预编码的上行数据。
可选的,所述指示信息为所述网络侧设备预先配置给所述终端的;或者
所述指示信息为所述终端需要传输上行数据时,所述网络侧设备动态指示给所述终端的。
可选的,所述指示信息包括单独信令或者码本索引指示。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网络侧配置的至少两种天线码本;
预编码模块,用于若所述终端需要传输上行数据,则所述终端根据需要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在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中选择一种天线码本,并采用选择的天线码本进行上行数据的预编码;
传输模块,用于向所述网络侧传输预编码后的上行数据。
可选的,所述终端包括至少两个天线模块,每个天线模块包括相同或者不相同的天线数量,且所述至少两个天线模块中包括天线数量最大的天线模块的天线数量为P,以及所述终端包括的天线总数为N;
其中,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至少包括N天线码本和P天线码本。
可选的,所述预编码模块用于若所述终端需要传输上行数据,且实际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大于所述P,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在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中选择所述N天线码本,并采用所述N天线码本进行上行数据的预编码;或者
所述预编码模块用于若所述终端需要传输上行数据,且所述网络侧配置所述终端需要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大于所述P,但所述终端实际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小于或者等于所述P,则根据指示信息,在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中选择所述N天线码本,并采用所述N天线码本进行上行数据的预编码;或者
所述预编码模块用于若所述终端需要传输上行数据,且所述网络侧配置所述终端需要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大于所述P,但所述终端实际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小于或者等于所述P,则在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中选择所述P天线码本,并采用所述P天线码本进行上行数据的预编码。
可选的,所述预编码模块用于若所述终端需要传输上行数据,且需要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小于或者等于所述P,所述终端根据指示信息,在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中选择所述N天线码本或者P天线码本,并采用所述N天线码本或者P天线码本进行上行数据的预编码;或者
所述预编码模块用于若所述终端需要传输上行数据,且需要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小于或者等于所述P,所述终端动态在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中选择所述N天线码本或者P天线码本,并采用所述N天线码本或者P天线码本进行上行数据的预编码。
可选的,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至少包括还包括T天线码本,所述T为所述至少两个天线模块中包括天线数量最小的天线模块的天线数量;
所述预编码模块用于若所述终端需要传输上行数据,且需要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小于或者等于所述P,且大于所述T,根据指示信息,在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中选择所述N天线码本或者P天线码本,并采用所述N天线码本或者P天线码本进行上行数据的预编码;或者
所述预编码模块用于若所述终端需要传输上行数据,且需要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小于或者等于所述T,根据指示信息,在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中选择所述N天线码本、P天线码本或者T天线码本,并采用所述N天线码本、P天线码本或者T天线码本进行上行数据的预编码。
可选的,所述指示信息为所述网络侧预先配置给所述终端的;或者
所述指示信息为所述终端需要传输上行数据时,所述网络侧动态指示给所述终端的。
可选的,所述指示信息包括单独信令或者码本索引指示。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络侧设备,包括:
配置模块,用于向终端配置至少两种天线码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终端传输的上行数据,其中,所述上行数据为所述终端需要传输上行数据时,所述终端根据需要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在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中选择一种天线码本,并采用选择的天线码本进行预编码的上行数据。
可选的,所述终端包括至少两个天线模块,每个天线模块包括相同或者不相同的天线数量,且所述至少两个天线模块中包括天线数量最大的天线模块的天线数量为P,以及所述终端包括的天线总数为N;
其中,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至少包括N天线码本和P天线码本。
可选的,所述上行数据,包括:
若所述终端需要传输上行数据,且实际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大于所述P,所述终端根据指示信息,在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中选择所述N天线码本,并采用所述N天线码本进行预编码的上行数据;或者
若所述终端需要传输上行数据,且所述网络侧配置所述终端需要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大于所述P,但所述终端实际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小于或者等于所述P,则所述终端根据指示信息,在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中选择所述N天线码本,并采用所述N天线码本进行预编码的上行数据;或者
若所述终端需要传输上行数据,且所述网络侧配置所述终端需要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大于所述P,但所述终端实际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小于或者等于所述P,则在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中选择所述P天线码本,并采用所述P天线码本进行预编码的上行数据。
可选的,所述上行数据,包括:
若所述终端需要传输上行数据,且需要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小于或者等于所述P,所述终端根据指示信息,在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中选择所述N天线码本或者P天线码本,并采用所述N天线码本或者P天线码本进行预编码的上行数据;或者
若所述终端需要传输上行数据,且需要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小于或者等于所述P,所述终端动态在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中选择所述N天线码本或者P天线码本,并采用所述N天线码本或者P天线码本进行预编码的上行数据。
可选的,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至少包括还包括T天线码本,所述T为所述至少两个天线模块中包括天线数量最小的天线模块的天线数量;
所述上行数据,包括:
若所述终端需要传输上行数据,且需要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小于或者等于所述P,且大于所述T,所述终端根据指示信息,在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中选择所述N天线码本或者P天线码本,并采用所述N天线码本或者P天线码本进行预编码的上行数据;或者
若所述终端需要传输上行数据,且需要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小于或者等于所述T,所述终端根据指示信息,在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中选择所述N天线码本、P天线码本或者T天线码本,并采用所述N天线码本、P天线码本或者T天线码本进行预编码的上行数据。
可选的,所述指示信息为所述网络侧设备预先配置给所述终端的;或者
所述指示信息为所述终端需要传输上行数据时,所述网络侧设备动态指示给所述终端的。
可选的,所述指示信息包括单独信令或者码本索引指示。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终端接收网络侧配置的至少两种天线码本;若所述终端需要传输上行数据,则所述终端根据需要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在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中选择一种天线码本,并采用选择的天线码本进行上行数据的预编码;所述终端向所述网络侧传输预编码后的上行数据。这样终端可以灵活选择天线码本进行预编码,从而能够提高终端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行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天线模块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上行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网络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参见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终端11和网络侧设备12,终端11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Tablet Personal Computer)、膝上型电脑(Laptop Computer)、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简称PDA)、移动上网装置(Mobile Internet Device,MID)或可穿戴式设备(Wearable Device)等终端侧设备,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并不限定终端11的具体类型,且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还可以称作用户终端(UE,User Equipment)或者终端设备。终端11可以与网络侧设备12建立通信,其中,附图中的网络可以表示终端11与网络侧设备12无线建立通信,网络侧设备12可以是基站,基站可以是宏站,如LTE eNB、5G NR NB等;也可以是小站,如低功率节点(LPN:lowpower node)pico、femto等小站,或者可以是接入点(AP,access point);网络侧设备12也可以是中央单元(CU,central unit)与其管理和控制的多个传输接收点(TRP,Transmission Reception Point)共同组成的网络节点。另外,一个基站下有一个或多个小区(例如:不同的频点或扇区分裂)。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并不限定网络侧设备12的具体类型。
参见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上行数据传输方法,如图2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201、终端接收网络侧配置的至少两种天线码本;
202、若所述终端需要传输上行数据,则所述终端根据需要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在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中选择一种天线码本,并采用选择的天线码本进行上行数据的预编码;
203、所述终端向所述网络侧传输预编码后的上行数据。
其中,上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可以是支持不同最大上行数据流的天线码本,例如:一种支持最大上行数据流的流数为N,另一种支持最大上行数据流的流数为P,还有一种支持最大上行数据流的流数为T,且N、P和T分别为不相等的正整数。另外,步骤201可以是预先配置给终端的,即在终端进行上行数据传输之前配置给终端,当然,也可以是在终端需要传输上行数据时,为终端配置的,对此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定。
另外,上述接收网络侧配置的至少两种天线码本,可以是接收网络侧发送的至少两个信令,每个信令配置一种天线码本。例如:各种天线码本是独立的,网络侧单独进行指示,例如:N天线码本、P天码本和T天线码本均是独立的,网络侧单独配置。当然,也可以是通过一个信令配置上述至少两个天线码本,即该信令中包括了至少两个天线码本。另外,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可以是将上述至少两个码本设计成一个大码本,例如:N天线码本、P天线码本和T天线码本设计成一个大码本。网络侧可以通过一个信令配置上述大码本,即通过一个信令为终端配置上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由于为终端配置一个大码本,这样减少信令开销,因为,不需要为每种天线码本单独传输一个信令,从而节约传输资源,以及终端和网络侧设备的耗电。
上述终端需要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可以是,终端需要同时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另外,步骤202可以是根据终端需要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在上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中,选择支持终端需要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的天线码本,例如:终端需要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为6,而上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包括8天线码本和4天线码本,则选择8天线码本进行预编码;或者终端需要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为4,而上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包括8天线码本和4天线码本,则选择8天线码本或者4天线编码进行预编码。当然,存在多种支持终端需要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的天线码本时,终端选择的天线码本可以是天线数离终端需要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最近的一种天线码本,例如:终端需要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为4,而上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包括8天线码本和4天线码本,则选择4天线编码进行预编码,从而降低天线码本的复杂度,提高终端的整体性能。
当然,上述天线码本的选择可以是基于网络侧配置的指示信息进行选择的,例如:网络侧为终端动态配置了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对应的天线码本的提示信息。如动态配置终端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为4时,选择4天线码本或者8天线码本,则终端根据需要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和该指示信息,选择4天线码本或者8天线码本进行预编码。
通过上述步骤可以实现终端灵活选择天线码本进行预编码,以提高终端的性能。
可选的,上述终端包括至少两个天线模块,每个天线模块包括相同或者不相同的天线数量,且所述至少两个天线模块中包括天线数量最大的天线模块的天线数量为P,以及所述终端包括的天线总数为N。
其中,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至少包括N天线码本和P天线码本。
例如:如图3所示,终端的正反两面均包括一天线模块,或者终端的某一面包括上下两个天线模块。
该实施方式中,由于用户终端包括至少两个天线模块,以及还可以在上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选择一种天线码本进行预编码,这样终端在传输数据时,就可以只控制一个或者其中的多个天线模块进行工作,而剩下的天线模块可以保持在关闭状态,以达到节约终端耗电的目的,且还能保持终端的性能最优化。因为,终端中各天线模块可以是单独工作,例如:每个天线模块连接单独的功放,且配置了多种天线码本,这样终端使用一个或者其中的多个天线模块进行工作,就可以使用对应的天线码本进行预编码,而不需要使用所有天线模块进行预编码。
可选的,所述若所述终端需要传输上行数据,则所述终端根据需要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在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中选择一种天线码本,并采用选择的天线码本进行上行数据的预编码,包括:
若所述终端需要传输上行数据,且实际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大于所述P,所述终端根据指示信息,在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中选择所述N天线码本,并采用所述N天线码本进行上行数据的预编码;或者
若所述终端需要传输上行数据,且所述网络侧配置所述终端需要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大于所述P,但所述终端实际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小于或者等于所述P,则所述终端根据指示信息,在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中选择所述N天线码本,并采用所述N天线码本进行上行数据的预编码;或者
若所述终端需要传输上行数据,且所述网络侧配置所述终端需要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大于所述P,但所述终端实际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小于或者等于所述P,则在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中选择所述P天线码本,并采用所述P天线码本进行上行数据的预编码
其中,在第一种方案中,上述指示信息可以是用于指示若所述终端实际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大于所述P,则采用所述N天线码本进行预编码。该实施方式中,可以实现当用户需要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大于所述P时,可以采用所述N天线码本进行上行数据的预编码,以保证终端数据传输的性能最优化。
其中,在上述第二种方案中,上述指示信息可以用于指示若所述终端需要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大于所述P,则采用所述N天线码本进行预编码。该实施方式中,可以实现网络侧配置终端需要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大于所述P,但所述终端实际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小于或者等于所述P,终端可以采用N天线码本进行预编码。即网络侧指示在网络侧配置终端需要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大于所述P,但所述终端实际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小于或者等于所述P时,仍采用N天线码本进行传输。从而不会因为终端改变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而采用其他天线码本预编码给网络侧增加解码复杂度的问题。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实现网络侧配置终端需要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大于所述P,但所述终端实际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小于或者等于所述P,终端可以采用P天线码本进行预编码。这样可以实现终端改变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而采用其他天线码本预编码,以降低预编码的复杂度的问题。
另外,该实施方式中,终端实际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小于或者等于所述P可以是,网络侧配置终端需要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后,终端在测量时,发现无法可靠地传输这么多流数,而降低需要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
可选的,上述若所述终端需要传输上行数据,则所述终端根据需要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在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中选择一种天线码本,并采用选择的天线码本进行上行数据的预编码,包括:
若所述终端需要传输上行数据,且需要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小于或者等于所述P,所述终端根据指示信息,在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中选择所述N天线码本或者P天线码本,并采用所述N天线码本或者P天线码本进行上行数据的预编码;或者
若所述终端需要传输上行数据,且需要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小于或者等于所述P,所述终端动态在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中选择所述N天线码本或者P天线码本,并采用所述N天线码本或者P天线码本进行上行数据的预编码。
其中,上述指示信息可以用于指示若所述终端需要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小于或者等于所述P,则采用所述N天线码本或者P天线码本进行预编码。
实施方式中,可以实现在需要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小于或者等于所述P,终端可以选择所述N天线码本或者P天线码本进行预编码。且可以通过网络侧的指示信息进行选择,或者终端自主动态选择,从而增加终端预编码的灵活性,以满足不同业务或者不同场景或者不同信道质量的需求,以提高终端的性能。另外,这里需要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可以是终端实际传输的数据流的流数,或者网络侧给终端配置的需要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
可选的,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至少包括还包括T天线码本,所述T为所述至少两个天线模块中包括天线数量最小的天线模块的天线数量;
所述若所述终端需要传输上行数据,则所述终端根据需要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在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中选择一种天线码本,并采用选择的天线码本进行上行数据的预编码,包括:
若所述终端需要传输上行数据,且需要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小于或者等于所述P,且大于所述T,所述终端根据指示信息,在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中选择所述N天线码本或者P天线码本,并采用所述N天线码本或者P天线码本进行上行数据的预编码;或者
若所述终端需要传输上行数据,且需要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小于或者等于所述T,所述终端根据指示信息,在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中选择所述N天线码本、P天线码本或者T天线码本,并采用所述N天线码本、P天线码本或者T天线码本进行上行数据的预编码。
其中,在第一种方案中,所述指示信息可以用于指示若所述终端需要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小于或者等于所述P,且大于所述T,则采用所述N天线码本或者P天线码本进行预编码;在第二种方案中,上述指示信息可以用于指示若所述终端需要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小于或者等于所述T,则采用所述N天线码本、P天线码本或者T天线码本进行预编码。
该实施方式中,可以实现需要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小于或者等于所述P,且大于所述T时,可以采用所述N天线码本或者P天线码本进行上行数据的预编码;以及需要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小于或者等于所述T时,可以采用所述N天线码本、P天线码本或者T天线码本进行上行数据的预编码。从而可以增加终端预编码的灵活性,以满足不同业务或者不同场景或者不同信道质量的需求,以提高终端的性能。另外,这里需要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可以是终端实际传输的数据流的流数,或者网络侧给终端配置的需要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指示信息为所述网络侧预先配置给所述终端的;或者
所述指示信息为所述终端需要传输上行数据时,所述网络侧动态指示给所述终端的。
该实施方式中,由于指示信息可以预配置给终端,这样可以减少数据传输时的信令开销,以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另外,指示信息动态配置给终端时,可以实现灵活为终端指示预编码使用的天线码本,以提高数据传输的灵活。
可选的,所述指示信息包括单独信令或者码本索引指示。
该实施方式中,由于可以通过单独信令或者码本索引指示来指示终端预使用的天线码本,从而可以进一步增加终端预编码的灵活性。且由于可以采用码本索引指示,从而可以减少信令开销,以节约传输资源。其中,上述单独信令可以是指各种天线码本是独立的,网络侧单独进行指示,例如:N天线码本、P天码本和T天线码本均是独立的,网络侧单独指示。而码本索引指示的含义可以是上述至少两个码本设计成一个大码本,例如:N天线码本、P天线码本和T天线码本设计成一个大码本。网络侧通过码本索引区分N天线码本,还是P天线码本,还是T天线码本,也就是说一个大码本中N天线码本是一个子集,P天线码本是另一个子集,T天线码本是再另一个子集。该实施方式中,由于为终端配置一个大码本,该大码本中包括多种天线码本,再通过码本索引指示,从而可以减少信令开销,因为,不需要为每种天线码本单独传输一个信令,从而节约传输资源,以及终端和网络侧设备的耗电。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仅以N、P和T天线码本进行举例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并限定为终端配置的天线码本只包括N、P和T天线码本,还可以是其他码本,例如,上述至少两个天线模块包括、天线数量为P的天线模块、天线数量为T的天线模块和天线数量为T的天线模块,则上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还可以包括T天线码本,对此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定。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中,N天线码本可以包括上行数据流数(rank)=1~N的码本,P天线码本可以包括上行数据流数(rank)=1~P的码本,T天线码本可以包括上行数据流数(rank)=1~T的码本。当然,也可以是N天线码本可以包括上行数据流数(rank)=P+1~N的码本,P天线码本可以包括上行数据流数(rank)=T+1~P的码本,T天线码本可以包括上行数据流数(rank)=1~T的码本,对此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定。
下面两个实例进行举例说明:
例1:
比如,终端总天线数N=8,模块数M=2,每个模块有P=4跟天线。网络侧配置终端8天线码本其中包括rank=1~8的码本;网络侧配置终端4天线码本其中包括rank=1~4的码本。当传输rank大于4时网路侧指示终端采用8天线码本,当传输rank小于等于4时网络侧指示终端采用8天线码本或4天线码本。
例2:
比如,终端总天线数N=6,模块数M=2,一个模块有P=4跟天线另一个模块有P=2跟天线。网络侧配置终端6天线码本其中包括rank=1~6的码本;网络侧配置终端4天线码本其中包括rank=1~4的码本;网络侧配置2天线码本其中包括rank=1~2。当传输rank大于4时网路侧指示终端采用6天线码本,当传输rank小于5大于2时网络侧指示终端采用6天线码本或4天线码本,当传输rank小于等于2时网络侧指示终端采用6天线码本或4天线码本或2天线码本。
本发明实施例,终端接收网络侧配置的至少两种天线码本;若所述终端需要传输上行数据,则所述终端根据需要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在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中选择一种天线码本,并采用选择的天线码本进行上行数据的预编码;所述终端向所述网络侧传输预编码后的上行数据。这样终端可以灵活选择天线码本进行预编码,从而能够提高终端性能。
参见图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另一种上行数据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01、网络侧设备向终端配置至少两种天线码本;
402、网络侧设备接收所述终端传输的上行数据,其中,所述上行数据为所述终端需要传输上行数据时,所述终端根据需要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在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中选择一种天线码本,并采用选择的天线码本进行预编码的上行数据。
可选的,所述终端包括至少两个天线模块,每个天线模块包括相同或者不相同的天线数量,且所述至少两个天线模块中包括天线数量最大的天线模块的天线数量为P,以及所述终端包括的天线总数为N;
其中,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至少包括N天线码本和P天线码本。
可选的,所述上行数据,包括:
若所述终端需要传输上行数据,且实际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大于所述P,所述终端根据指示信息,在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中选择所述N天线码本,并采用所述N天线码本进行预编码的上行数据;或者
若所述终端需要传输上行数据,且所述网络侧配置所述终端需要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大于所述P,但所述终端实际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小于或者等于所述P,则所述终端根据指示信息,在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中选择所述N天线码本,并采用所述N天线码本进行预编码的上行数据;或者
若所述终端需要传输上行数据,且所述网络侧配置所述终端需要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大于所述P,但所述终端实际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小于或者等于所述P,则在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中选择所述P天线码本,并采用所述P天线码本进行预编码的上行数据。
可选的,所述上行数据,包括:
若所述终端需要传输上行数据,且需要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小于或者等于所述P,所述终端根据指示信息,在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中选择所述N天线码本或者P天线码本,并采用所述N天线码本或者P天线码本进行预编码的上行数据;或者
若所述终端需要传输上行数据,且需要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小于或者等于所述P,所述终端动态在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中选择所述N天线码本或者P天线码本,并采用所述N天线码本或者P天线码本进行预编码的上行数据。
可选的,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至少包括还包括T天线码本,所述T为所述至少两个天线模块中包括天线数量最小的天线模块的天线数量;
所述上行数据,包括:
若所述终端需要传输上行数据,且需要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小于或者等于所述P,且大于所述T,所述终端根据指示信息,在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中选择所述N天线码本或者P天线码本,并采用所述N天线码本或者P天线码本进行预编码的上行数据;或者
若所述终端需要传输上行数据,且需要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小于或者等于所述T,所述终端根据指示信息,在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中选择所述N天线码本、P天线码本或者T天线码本,并采用所述N天线码本、P天线码本或者T天线码本进行预编码的上行数据。
可选的,所述指示信息为所述网络侧设备预先配置给所述终端的;或者
所述指示信息为所述终端需要传输上行数据时,所述网络侧设备动态指示给所述终端的。
可选的,所述指示信息包括单独信令或者码本索引指示。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作为与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对应的网络侧设备的实施方式,其具体的实施方式可以参见图2所示的实施例的相关说明,以为避免重复说明,本实施例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中,同样可以实现终端可以灵活选择天线码本进行预编码,从而能够提高终端性能。
参见图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如图5所示,终端500包括:
接收模块501,用于接收网络侧配置的至少两种天线码本;
预编码模块502,用于若所述终端需要传输上行数据,则所述终端根据需要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在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中选择一种天线码本,并采用选择的天线码本进行上行数据的预编码;
传输模块503,用于向所述网络侧传输预编码后的上行数据。
可选的,所述终端包括至少两个天线模块,每个天线模块包括相同或者不相同的天线数量,且所述至少两个天线模块中包括天线数量最大的天线模块的天线数量为P,以及所述终端包括的天线总数为N;
其中,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至少包括N天线码本和P天线码本。
可选的,所述预编码模块502用于若所述终端需要传输上行数据,且实际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大于所述P,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在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中选择所述N天线码本,并采用所述N天线码本进行上行数据的预编码;或者
所述预编码模块502用于若所述终端需要传输上行数据,且所述网络侧配置所述终端需要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大于所述P,但所述终端实际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小于或者等于所述P,则根据指示信息,在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中选择所述N天线码本,并采用所述N天线码本进行上行数据的预编码;或者
所述预编码模块502用于若所述终端需要传输上行数据,且所述网络侧配置所述终端需要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大于所述P,但所述终端实际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小于或者等于所述P,则在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中选择所述P天线码本,并采用所述P天线码本进行上行数据的预编码。
可选的,所述预编码模块502用于若所述终端需要传输上行数据,且需要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小于或者等于所述P,所述终端根据指示信息,在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中选择所述N天线码本或者P天线码本,并采用所述N天线码本或者P天线码本进行上行数据的预编码;或者
所述预编码模块502用于若所述终端需要传输上行数据,且需要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小于或者等于所述P,所述终端动态在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中选择所述N天线码本或者P天线码本,并采用所述N天线码本或者P天线码本进行上行数据的预编码。
可选的,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至少包括还包括T天线码本,所述T为所述至少两个天线模块中包括天线数量最小的天线模块的天线数量;
所述预编码模块502用于若所述终端需要传输上行数据,且需要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小于或者等于所述P,且大于所述T,根据指示信息,在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中选择所述N天线码本或者P天线码本,并采用所述N天线码本或者P天线码本进行上行数据的预编码;或者
所述预编码模块502用于若所述终端需要传输上行数据,且需要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小于或者等于所述T,根据指示信息,在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中选择所述N天线码本、P天线码本或者T天线码本,并采用所述N天线码本、P天线码本或者T天线码本进行上行数据的预编码。
可选的,所述指示信息为所述网络侧预先配置给所述终端的;或者
所述指示信息为所述终端需要传输上行数据时,所述网络侧动态指示给所述终端的。
可选的,所述指示信息包括单独信令或者码本索引指示。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上述终端500可以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方法实施例中任意实施方式的终端,本发明实施例中方法实施例中终端的任意实施方式都可以被本实施例中的上述终端500所实现,以及达到相同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参见图6,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侧设备,如图6所示,网络侧设备600包括:
配置模块601,用于向终端配置至少两种天线码本;
接收模块602,用于接收所述终端传输的上行数据,其中,所述上行数据为所述终端需要传输上行数据时,所述终端根据需要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在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中选择一种天线码本,并采用选择的天线码本进行预编码的上行数据。
可选的,所述终端包括至少两个天线模块,每个天线模块包括相同或者不相同的天线数量,且所述至少两个天线模块中包括天线数量最大的天线模块的天线数量为P,以及所述终端包括的天线总数为N;
其中,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至少包括N天线码本和P天线码本。
可选的,所述上行数据,包括:
若所述终端需要传输上行数据,且实际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大于所述P,所述终端根据指示信息,在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中选择所述N天线码本,并采用所述N天线码本进行预编码的上行数据;或者
若所述终端需要传输上行数据,且所述网络侧配置所述终端需要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大于所述P,但所述终端实际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小于或者等于所述P,则所述终端根据指示信息,在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中选择所述N天线码本,并采用所述N天线码本进行预编码的上行数据;或者
若所述终端需要传输上行数据,且所述网络侧配置所述终端需要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大于所述P,但所述终端实际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小于或者等于所述P,则在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中选择所述P天线码本,并采用所述P天线码本进行预编码的上行数据。
可选的,所述上行数据,包括:
若所述终端需要传输上行数据,且需要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小于或者等于所述P,所述终端根据指示信息,在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中选择所述N天线码本或者P天线码本,并采用所述N天线码本或者P天线码本进行预编码的上行数据;或者
若所述终端需要传输上行数据,且需要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小于或者等于所述P,所述终端动态在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中选择所述N天线码本或者P天线码本,并采用所述N天线码本或者P天线码本进行预编码的上行数据。
可选的,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至少包括还包括T天线码本,所述T为所述至少两个天线模块中包括天线数量最小的天线模块的天线数量;
所述上行数据,包括:
若所述终端需要传输上行数据,且需要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小于或者等于所述P,且大于所述T,所述终端根据指示信息,在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中选择所述N天线码本或者P天线码本,并采用所述N天线码本或者P天线码本进行预编码的上行数据;或者
若所述终端需要传输上行数据,且需要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小于或者等于所述T,所述终端根据指示信息,在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中选择所述N天线码本、P天线码本或者T天线码本,并采用所述N天线码本、P天线码本或者T天线码本进行预编码的上行数据。
可选的,所述指示信息为所述网络侧设备预先配置给所述终端的;或者
所述指示信息为所述终端需要传输上行数据时,所述网络侧设备动态指示给所述终端的。
可选的,所述指示信息包括单独信令或者码本索引指示。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上述网络侧设备600可以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方法实施例中任意实施方式的网络侧设备,本发明实施例中方法实施例中网络侧设备的任意实施方式都可以被本实施例中的上述网络侧设备600所实现,以及达到相同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参见图7,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另一种终端的结构,该终端包括:处理器700、收发机710、存储器720、用户接口730和总线接口,其中:
处理器700,用于读取存储器720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
通过收发机710接收网络侧配置的至少两种天线码本;
若所述终端需要传输上行数据,则所述终端根据需要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在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中选择一种天线码本,并采用选择的天线码本进行上行数据的预编码;
通过收发机710向所述网络侧传输预编码后的上行数据。
其中,收发机710,用于在处理器700的控制下接收和发送数据。
在图7中,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700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720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收发机710可以是多个元件,即包括发送机和接收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针对不同的用户设备,用户接口730还可以是能够外接内接需要设备的接口,连接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小键盘、显示器、扬声器、麦克风、操纵杆等。
处理器700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720可以存储处理器700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可选的,所述终端包括至少两个天线模块,每个天线模块包括相同或者不相同的天线数量,且所述至少两个天线模块中包括天线数量最大的天线模块的天线数量为P,以及所述终端包括的天线总数为N;
其中,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至少包括N天线码本和P天线码本。
可选的,所述若所述终端需要传输上行数据,则所述终端根据需要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在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中选择一种天线码本,并采用选择的天线码本进行上行数据的预编码,包括:
若所述终端需要传输上行数据,且实际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大于所述P,所述终端根据指示信息,在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中选择所述N天线码本,并采用所述N天线码本进行上行数据的预编码;或者
若所述终端需要传输上行数据,且所述网络侧配置所述终端需要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大于所述P,但所述终端实际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小于或者等于所述P,则所述终端根据指示信息,在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中选择所述N天线码本,并采用所述N天线码本进行上行数据的预编码;或者
若所述终端需要传输上行数据,且所述网络侧配置所述终端需要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大于所述P,但所述终端实际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小于或者等于所述P,则在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中选择所述P天线码本,并采用所述P天线码本进行上行数据的预编码。
可选的,所述若所述终端需要传输上行数据,则所述终端根据需要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在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中选择一种天线码本,并采用选择的天线码本进行上行数据的预编码,包括:
若所述终端需要传输上行数据,且需要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小于或者等于所述P,所述终端根据指示信息,在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中选择所述N天线码本或者P天线码本,并采用所述N天线码本或者P天线码本进行上行数据的预编码;或者
若所述终端需要传输上行数据,且需要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小于或者等于所述P,所述终端动态在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中选择所述N天线码本或者P天线码本,并采用所述N天线码本或者P天线码本进行上行数据的预编码。
可选的,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至少包括还包括T天线码本,所述T为所述至少两个天线模块中包括天线数量最小的天线模块的天线数量;
所述若所述终端需要传输上行数据,则所述终端根据需要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在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中选择一种天线码本,并采用选择的天线码本进行上行数据的预编码,包括:
若所述终端需要传输上行数据,且需要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小于或者等于所述P,且大于所述T,所述终端根据指示信息,在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中选择所述N天线码本或者P天线码本,并采用所述N天线码本或者P天线码本进行上行数据的预编码;或者
若所述终端需要传输上行数据,且需要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小于或者等于所述T,所述终端根据指示信息,在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中选择所述N天线码本、P天线码本或者T天线码本,并采用所述N天线码本、P天线码本或者T天线码本进行上行数据的预编码。
可选的,所述指示信息为所述网络侧预先配置给所述终端的;或者
所述指示信息为所述终端需要传输上行数据时,所述网络侧动态指示给所述终端的。
可选的,所述指示信息包括单独信令或者码本索引指示。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上述终端可以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方法实施例中任意实施方式的终端,本发明实施例中方法实施例中终端的任意实施方式都可以被本实施例中的上述终端所实现,以及达到相同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参见图8,图中示出一种网络侧设备的结构,该网络侧设备包括:处理器800、收发机810、存储器820、用户接口830和总线接口,其中:
处理器800,用于读取存储器820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
通过收发机810向终端配置至少两种天线码本;
通过收发机810接收所述终端传输的上行数据,其中,所述上行数据为所述终端需要传输上行数据时,所述终端根据需要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在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中选择一种天线码本,并采用选择的天线码本进行预编码的上行数据。
其中,收发机810,用于在处理器800的控制下接收和发送数据。
在图8中,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800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820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收发机810可以是多个元件,即包括发送机和接收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针对不同的用户设备,用户接口830还可以是能够外接内接需要设备的接口,连接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小键盘、显示器、扬声器、麦克风、操纵杆等。
处理器800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820可以存储处理器800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可选的,所述终端包括至少两个天线模块,每个天线模块包括相同或者不相同的天线数量,且所述至少两个天线模块中包括天线数量最大的天线模块的天线数量为P,以及所述终端包括的天线总数为N;
其中,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至少包括N天线码本和P天线码本。
可选的,所述上行数据,包括:
若所述终端需要传输上行数据,且实际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大于所述P,所述终端根据指示信息,在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中选择所述N天线码本,并采用所述N天线码本进行预编码的上行数据;或者
若所述终端需要传输上行数据,且所述网络侧配置所述终端需要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大于所述P,但所述终端实际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小于或者等于所述P,则所述终端根据指示信息,在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中选择所述N天线码本,并采用所述N天线码本进行预编码的上行数据;或者
若所述终端需要传输上行数据,且所述网络侧配置所述终端需要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大于所述P,但所述终端实际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小于或者等于所述P,则在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中选择所述P天线码本,并采用所述P天线码本进行预编码的上行数据。
可选的,所述上行数据,包括:
若所述终端需要传输上行数据,且需要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小于或者等于所述P,所述终端根据指示信息,在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中选择所述N天线码本或者P天线码本,并采用所述N天线码本或者P天线码本进行预编码的上行数据;或者
若所述终端需要传输上行数据,且需要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小于或者等于所述P,所述终端动态在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中选择所述N天线码本或者P天线码本,并采用所述N天线码本或者P天线码本进行预编码的上行数据。
可选的,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至少包括还包括T天线码本,所述T为所述至少两个天线模块中包括天线数量最小的天线模块的天线数量;
所述上行数据,包括:
若所述终端需要传输上行数据,且需要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小于或者等于所述P,且大于所述T,所述终端根据指示信息,在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中选择所述N天线码本或者P天线码本,并采用所述N天线码本或者P天线码本进行预编码的上行数据;或者
若所述终端需要传输上行数据,且需要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小于或者等于所述T,所述终端根据指示信息,在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中选择所述N天线码本、P天线码本或者T天线码本,并采用所述N天线码本、P天线码本或者T天线码本进行预编码的上行数据。
可选的,所述指示信息为所述网络侧设备预先配置给所述终端的;或者
所述指示信息为所述终端需要传输上行数据时,所述网络侧设备动态指示给所述终端的。
可选的,所述指示信息包括单独信令或者码本索引指示。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上述网络侧设备可以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方法实施例中任意实施方式的网络侧设备,本发明实施例中方法实施例中网络侧设备的任意实施方式都可以被本实施例中的上述网络侧设备所实现,以及达到相同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方法和装置,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包括,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的集成的单元,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软件功能单元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收发方法的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28)

1.一种上行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接收网络侧配置的至少两种天线码本;
若所述终端需要传输上行数据,则所述终端根据需要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在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中选择一种天线码本,并采用选择的天线码本进行上行数据的预编码;
所述终端向所述网络侧传输预编码后的上行数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至少两个天线模块,每个天线模块包括相同或者不相同的天线数量,且所述至少两个天线模块中包括天线数量最大的天线模块的天线数量为P,以及所述终端包括的天线总数为N;
其中,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至少包括N天线码本和P天线码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终端需要传输上行数据,则所述终端根据需要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在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中选择一种天线码本,并采用选择的天线码本进行上行数据的预编码,包括:
若所述终端需要传输上行数据,且实际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大于所述P,所述终端根据指示信息,在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中选择所述N天线码本,并采用所述N天线码本进行上行数据的预编码;或者
若所述终端需要传输上行数据,且所述网络侧配置所述终端需要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大于所述P,但所述终端实际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小于或者等于所述P,则所述终端根据指示信息,在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中选择所述N天线码本,并采用所述N天线码本进行上行数据的预编码;或者
若所述终端需要传输上行数据,且所述网络侧配置所述终端需要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大于所述P,但所述终端实际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小于或者等于所述P,则在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中选择所述P天线码本,并采用所述P天线码本进行上行数据的预编码。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终端需要传输上行数据,则所述终端根据需要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在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中选择一种天线码本,并采用选择的天线码本进行上行数据的预编码,包括:
若所述终端需要传输上行数据,且需要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小于或者等于所述P,所述终端根据指示信息,在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中选择所述N天线码本或者P天线码本,并采用所述N天线码本或者P天线码本进行上行数据的预编码;或者
若所述终端需要传输上行数据,且需要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小于或者等于所述P,所述终端动态在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中选择所述N天线码本或者P天线码本,并采用所述N天线码本或者P天线码本进行上行数据的预编码。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至少包括还包括T天线码本,所述T为所述至少两个天线模块中包括天线数量最小的天线模块的天线数量;
所述若所述终端需要传输上行数据,则所述终端根据需要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在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中选择一种天线码本,并采用选择的天线码本进行上行数据的预编码,包括:
若所述终端需要传输上行数据,且需要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小于或者等于所述P,且大于所述T,所述终端根据指示信息,在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中选择所述N天线码本或者P天线码本,并采用所述N天线码本或者P天线码本进行上行数据的预编码;或者
若所述终端需要传输上行数据,且需要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小于或者等于所述T,所述终端根据指示信息,在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中选择所述N天线码本、P天线码本或者T天线码本,并采用所述N天线码本、P天线码本或者T天线码本进行上行数据的预编码。
6.如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为所述网络侧预先配置给所述终端的;或者
所述指示信息为所述终端需要传输上行数据时,所述网络侧动态指示给所述终端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包括单独信令或者码本索引指示。
8.一种上行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侧设备向终端配置至少两种天线码本;
所述网络侧设备接收所述终端传输的上行数据,其中,所述上行数据为所述终端需要传输上行数据时,所述终端根据需要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在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中选择一种天线码本,并采用选择的天线码本进行预编码的上行数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至少两个天线模块,每个天线模块包括相同或者不相同的天线数量,且所述至少两个天线模块中包括天线数量最大的天线模块的天线数量为P,以及所述终端包括的天线总数为N;
其中,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至少包括N天线码本和P天线码本。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数据,包括:
若所述终端需要传输上行数据,且实际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大于所述P,所述终端根据指示信息,在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中选择所述N天线码本,并采用所述N天线码本进行预编码的上行数据;或者
若所述终端需要传输上行数据,且所述网络侧配置所述终端需要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大于所述P,但所述终端实际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小于或者等于所述P,则所述终端根据指示信息,在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中选择所述N天线码本,并采用所述N天线码本进行预编码的上行数据;或者
若所述终端需要传输上行数据,且所述网络侧配置所述终端需要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大于所述P,但所述终端实际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小于或者等于所述P,则在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中选择所述P天线码本,并采用所述P天线码本进行预编码的上行数据。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数据,包括:
若所述终端需要传输上行数据,且需要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小于或者等于所述P,所述终端根据指示信息,在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中选择所述N天线码本或者P天线码本,并采用所述N天线码本或者P天线码本进行预编码的上行数据;或者
若所述终端需要传输上行数据,且需要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小于或者等于所述P,所述终端动态在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中选择所述N天线码本或者P天线码本,并采用所述N天线码本或者P天线码本进行预编码的上行数据。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至少包括还包括T天线码本,所述T为所述至少两个天线模块中包括天线数量最小的天线模块的天线数量;
所述上行数据,包括:
若所述终端需要传输上行数据,且需要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小于或者等于所述P,且大于所述T,所述终端根据指示信息,在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中选择所述N天线码本或者P天线码本,并采用所述N天线码本或者P天线码本进行预编码的上行数据;或者
若所述终端需要传输上行数据,且需要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小于或者等于所述T,所述终端根据指示信息,在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中选择所述N天线码本、P天线码本或者T天线码本,并采用所述N天线码本、P天线码本或者T天线码本进行预编码的上行数据。
13.如权利要求10-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为所述网络侧设备预先配置给所述终端的;或者
所述指示信息为所述终端需要传输上行数据时,所述网络侧设备动态指示给所述终端的。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包括单独信令或者码本索引指示。
15.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网络侧配置的至少两种天线码本;
预编码模块,用于若所述终端需要传输上行数据,则所述终端根据需要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在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中选择一种天线码本,并采用选择的天线码本进行上行数据的预编码;
传输模块,用于向所述网络侧传输预编码后的上行数据。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至少两个天线模块,每个天线模块包括相同或者不相同的天线数量,且所述至少两个天线模块中包括天线数量最大的天线模块的天线数量为P,以及所述终端包括的天线总数为N;
其中,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至少包括N天线码本和P天线码本。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编码模块用于若所述终端需要传输上行数据,且实际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大于所述P,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在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中选择所述N天线码本,并采用所述N天线码本进行上行数据的预编码;或者
所述预编码模块用于若所述终端需要传输上行数据,且所述网络侧配置所述终端需要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大于所述P,但所述终端实际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小于或者等于所述P,则根据指示信息,在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中选择所述N天线码本,并采用所述N天线码本进行上行数据的预编码;或者
所述预编码模块用于若所述终端需要传输上行数据,且所述网络侧配置所述终端需要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大于所述P,但所述终端实际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小于或者等于所述P,则在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中选择所述P天线码本,并采用所述P天线码本进行上行数据的预编码。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编码模块用于若所述终端需要传输上行数据,且需要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小于或者等于所述P,所述终端根据指示信息,在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中选择所述N天线码本或者P天线码本,并采用所述N天线码本或者P天线码本进行上行数据的预编码;或者
所述预编码模块用于若所述终端需要传输上行数据,且需要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小于或者等于所述P,所述终端动态在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中选择所述N天线码本或者P天线码本,并采用所述N天线码本或者P天线码本进行上行数据的预编码。
1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至少包括还包括T天线码本,所述T为所述至少两个天线模块中包括天线数量最小的天线模块的天线数量;
所述预编码模块用于若所述终端需要传输上行数据,且需要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小于或者等于所述P,且大于所述T,根据指示信息,在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中选择所述N天线码本或者P天线码本,并采用所述N天线码本或者P天线码本进行上行数据的预编码;或者
所述预编码模块用于若所述终端需要传输上行数据,且需要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小于或者等于所述T,根据指示信息,在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中选择所述N天线码本、P天线码本或者T天线码本,并采用所述N天线码本、P天线码本或者T天线码本进行上行数据的预编码。
20.如权利要求17-19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为所述网络侧预先配置给所述终端的;或者
所述指示信息为所述终端需要传输上行数据时,所述网络侧动态指示给所述终端的。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包括单独信令或者码本索引指示。
22.一种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配置模块,用于向终端配置至少两种天线码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终端传输的上行数据,其中,所述上行数据为所述终端需要传输上行数据时,所述终端根据需要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在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中选择一种天线码本,并采用选择的天线码本进行预编码的上行数据。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至少两个天线模块,每个天线模块包括相同或者不相同的天线数量,且所述至少两个天线模块中包括天线数量最大的天线模块的天线数量为P,以及所述终端包括的天线总数为N;
其中,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至少包括N天线码本和P天线码本。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数据,包括:
若所述终端需要传输上行数据,且实际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大于所述P,所述终端根据指示信息,在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中选择所述N天线码本,并采用所述N天线码本进行预编码的上行数据;或者
若所述终端需要传输上行数据,且所述网络侧配置所述终端需要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大于所述P,但所述终端实际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小于或者等于所述P,则所述终端根据指示信息,在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中选择所述N天线码本,并采用所述N天线码本进行预编码的上行数据;或者
若所述终端需要传输上行数据,且所述网络侧配置所述终端需要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大于所述P,但所述终端实际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小于或者等于所述P,则在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中选择所述P天线码本,并采用所述P天线码本进行预编码的上行数据。
25.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数据,包括:
若所述终端需要传输上行数据,且需要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小于或者等于所述P,所述终端根据指示信息,在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中选择所述N天线码本或者P天线码本,并采用所述N天线码本或者P天线码本进行预编码的上行数据;或者
若所述终端需要传输上行数据,且需要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小于或者等于所述P,所述终端动态在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中选择所述N天线码本或者P天线码本,并采用所述N天线码本或者P天线码本进行预编码的上行数据。
26.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至少包括还包括T天线码本,所述T为所述至少两个天线模块中包括天线数量最小的天线模块的天线数量;
所述上行数据,包括:
若所述终端需要传输上行数据,且需要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小于或者等于所述P,且大于所述T,所述终端根据指示信息,在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中选择所述N天线码本或者P天线码本,并采用所述N天线码本或者P天线码本进行预编码的上行数据;或者
若所述终端需要传输上行数据,且需要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流数小于或者等于所述T,所述终端根据指示信息,在所述至少两种天线码本中选择所述N天线码本、P天线码本或者T天线码本,并采用所述N天线码本、P天线码本或者T天线码本进行预编码的上行数据。
27.如权利要求24-26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为所述网络侧设备预先配置给所述终端的;或者
所述指示信息为所述终端需要传输上行数据时,所述网络侧设备动态指示给所述终端的。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包括单独信令或者码本索引指示。
CN201710065641.9A 2017-02-06 2017-02-06 一种上行数据传输方法、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Active CN10840080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65641.9A CN108400804B (zh) 2017-02-06 2017-02-06 一种上行数据传输方法、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65641.9A CN108400804B (zh) 2017-02-06 2017-02-06 一种上行数据传输方法、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00804A true CN108400804A (zh) 2018-08-14
CN108400804B CN108400804B (zh) 2021-07-09

Family

ID=630938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65641.9A Active CN108400804B (zh) 2017-02-06 2017-02-06 一种上行数据传输方法、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40080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84434A1 (zh) * 2022-03-31 2023-10-0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基于码本的上行信道发送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68925A (zh) * 2010-11-09 2012-05-23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预编码矩阵索引上报及预编码处理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04579586A (zh) * 2013-10-22 2015-04-29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方法和装置、以及接收方法和装置
US20150215934A1 (en) * 2014-01-30 2015-07-30 Intel Corporation Apparatus, method, and system of inter-node communication
CN104995929A (zh) * 2013-02-25 2015-10-21 德克萨斯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4Tx MIMO的PUCCH上的CSI反馈的码书亚采样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68925A (zh) * 2010-11-09 2012-05-23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预编码矩阵索引上报及预编码处理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04995929A (zh) * 2013-02-25 2015-10-21 德克萨斯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4Tx MIMO的PUCCH上的CSI反馈的码书亚采样
CN104579586A (zh) * 2013-10-22 2015-04-29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方法和装置、以及接收方法和装置
US20150215934A1 (en) * 2014-01-30 2015-07-30 Intel Corporation Apparatus, method, and system of inter-node communication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HUI LI,QIUBIN GAO,ETC.: "Codebook Design for Massive MIMO Systems in LTE", 《2016 IEEE 83RD VEHICULAR TECHNOLOGY CONFERENCE (VTC SPRING)》 *
RUNHUA CHEN,QIUBIN GAO.ETC.: "Adaptive Feedback Rate Control for Massive MIMO System in LTE", 《2015 IEEE 26TH ANNUAL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PERSONAL, INDOOR, AND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S (PIMRC)》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84434A1 (zh) * 2022-03-31 2023-10-0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基于码本的上行信道发送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00804B (zh) 2021-07-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8228228A9 (zh) 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0036570A (zh) 无线通信中基于码本的上行链路传输
CN108282291A (zh) 一种dci传输方法、ue和网络侧设备
CN105263178B (zh) 针对电力节省的接收操作模式指示
CN109391304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基站和终端
CN109565757A (zh) 一种功率控制方法及装置、终端
CN104378148A (zh) 并发的蜂窝式装置间通信方法和通信系统
US11653311B2 (en) Full power uplink transmission enhancement
CN116234030A (zh) 通信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CN110350957A (zh) 通信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09392136A (zh) 一种时域资源的确定、配置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US11575414B2 (en) First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seco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method, program, recording medium, and system
CN111052623B (zh) 一种码本子集限制的方法
CN108307496A (zh) 同步接入信号组的发送方法、接收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CN110740022A (zh) 一种数据发送的方法和装置
CN108400804A (zh) 一种上行数据传输方法、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CN102868497B (zh) 上行多天线数据传输指示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EP3621384B1 (en) Precoding matrix indication method, terminal, and network apparatus
CN108696306A (zh) 一种csi反馈配置方法、网络侧设备和终端
CN110035548A (zh) 通信的方法和通信设备
CN109818711B (zh) 一种bundling大小确定方法、用户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CN108809488A (zh) 一种消息解码方法、发送端和接收端
CN116601906A (zh) 无线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US20190280754A1 (en)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obtaining method and device
CN109644468A (zh) 功率分配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Applicant after: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Applicant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615

Address after: 100085 1st floor, building 1, yard 5, Shangdi Ea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aft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Applicant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