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99313A - 一种地下工程毁伤仿真评估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地下工程毁伤仿真评估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399313A CN108399313A CN201810425990.1A CN201810425990A CN108399313A CN 108399313 A CN108399313 A CN 108399313A CN 201810425990 A CN201810425990 A CN 201810425990A CN 108399313 A CN108399313 A CN 10839931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ngineering
- data
- module
- injures
- simul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3—Architectural design, e.g. computer-aided architectural design [CAAD] related to design of buildings, bridges, landscapes, production plants or road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3/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e.g.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using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waves whose nature or wavelength is irrelevant or unspecified
- G01S13/88—Radar or analogous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7/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 waves, e.g. lidar systems
- G01S17/88—Lidar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Geometr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下工程毁伤仿真评估系统及方法,其系统包括,工程特征数据采集模块;工程特征数据传输模块;数据分析处理模块;仿真实验与评估模块;可视化显示模块,对现有的地下工程设施地表高程数据、工程结构强度和位置数据、工程内部几何尺寸数据进行采集传输,再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融合处理,并构建工程模型参数;根据工程参数和工程效应计算模型做仿真实验计算得到工程毁伤效应数据,再评估工程的生存概率;将评估结果进行可视化显示。可实现工程设施毁伤快速评估;将评估结果进行可视化显示,为防护方案制定和加固改造提供科学依据。可广泛应用于地下工程的设施毁伤前预测、毁伤后评估。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评估系统及方法,特别是一种毁伤仿真评估系统及方法,属于地下工程毁伤评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发展,地下工程越来越多,比如地铁,地下人防等,地下工程的安全性也越来越重要,当地下工程由于爆炸地震等原因造成毁伤时,如果能对损伤范围、损伤程度进行快速评估,可为地下工程制造防护方案以及加固改造提供科学的依据。
目前,在地下工程领域尚无一种评估精度和效果均较好的评估系统和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下工程毁伤仿真评估系统及方法,用以解决地下工程设施毁伤前预测、毁伤后评估,为防护方案制定和加固改造提供科学依据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地下工程毁伤仿真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工程特征数据采集模块,其用于采集地下工程的特征参数数据;
工程特征数据传输模块,其将工程特征数据采集模块采集到的数据传输给数据分析处理模块;
数据分析处理模块,其将工程特征数据传输模块传输来的工程特征参数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分析;
仿真实验与评估模块,其结合毁伤影响因素和所述数据分析处理模块预处理分析之后的数据计算工程毁伤效应数据,并分析评估工程的生存概率;
可视化显示模块,其根据数据分析处理模块提供的工程参数数据并融合仿真实验与评估模块形成的工程毁伤效应数据自动生成三维可视化模型。
进一步地,所述地下工程的特征参数数据包括工程结构强度和管线位置、地形地表高程和内部几何尺寸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工程结构强度和管线位置数据采用地质雷达采集、所述地形地表高程数据采用激光雷达采集,所述内部几何尺寸数据采用移动式激光雷达采集。
进一步地,所述工程特征数据传输模块通过数据线或无线通讯方式将采集到的工程特征参数数据传输给数据分析处理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预处理分析包括数据清洗和数据融合。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融合包括对地形高程数据、工程结构强度、管线位置数据、工程内部几何尺寸数据进行融合处理得到工程模型。
进一步地,所述工程毁伤效应数据包括冲击波效应、侵彻效应和地震动效应。
进一步地,所述仿真实验与评估模块采用组件化构建毁伤效应计算模型和毁伤准则。
还提供一种地下工程毁伤仿真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对现有的地下工程设施地表高程数据、工程结构强度和位置数据、工程内部几何尺寸数据进行采集传输,再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融合处理,并构建工程模型参数;根据工程参数和工程效应计算模型做仿真实验计算得到工程毁伤效应数据,再评估工程的生存概率;将评估结果进行可视化显示。
采用本发明取得了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可实现工程设施毁伤快速评估;将评估结果进行可视化显示,为防护方案制定和加固改造提供科学依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各模块连接示意图;
图中,1-工程特征数据采集模块;2-工程特征数据传输模块;3-数据分析处理模块;4-仿真实验及评估模块;5-可视化显示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地下工程毁伤仿真评估系统,包括,工程特征数据采集模块1,其用于采集地下工程的特征参数数据;所述地下工程的特征参数数据包括工程结构强度和管线位置、地形地表高程和内部几何尺寸数据,所述工程结构强度和管线位置数据采用地质雷达采集、所述地形地表高程数据采用激光雷达采集,所述内部几何尺寸数据采用移动式激光雷达采集。工程特征数据传输模块2,其将工程特征数据采集模块采集到的数据传输给数据分析处理模块;所述工程特征数据传输模块通过数据线或无线通讯方式将采集到的工程特征参数数据传输给数据分析处理模块。数据分析处理模块3,其将工程特征数据传输模块传输来的工程特征参数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分析;所述数据预处理分析包括数据清洗和数据融合。所述数据融合包括对地形高程数据、工程结构强度、管线位置数据、工程内部几何尺寸数据进行融合处理得到工程模型。仿真实验与评估模块4,其结合毁伤影响因素和所述数据分析处理模块预处理分析之后的数据计算工程毁伤效应数据,并分析评估工程的生存概率;所述工程毁伤效应数据包括冲击波效应、侵彻效应和地震动效应。可视化显示模块5,其根据数据分析处理模块提供的工程参数数据并融合仿真实验与评估模块形成的工程毁伤效应数据自动生成三维可视化模型。所述仿真实验与评估模块采用组件化构建毁伤效应计算模型和毁伤准则。本实施例可实现工程设施毁伤快速评估;并将评估结果进行可视化显示,为防护方案制定和加固改造提供科学依据。解决地下工程设施毁伤前预测、毁伤后评估难题。
还提供一种地下工程毁伤仿真评估方法,对现有的地下工程设施地表高程数据、工程结构强度和位置数据、工程内部几何尺寸数据进行采集传输,再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融合处理,并构建工程模型参数;根据工程参数和工程效应计算模型做仿真实验计算得到工程毁伤效应数据,再评估工程的生存概率;将评估结果进行可视化显示。
上述实施例只是为了更清楚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列举,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仍以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地下工程毁伤仿真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工程特征数据采集模块,其用于采集地下工程的特征参数数据;
工程特征数据传输模块,其将工程特征数据采集模块采集到的数据传输给数据分析处理模块;
数据分析处理模块,其将工程特征数据传输模块传输来的工程特征参数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分析;
仿真实验与评估模块,其结合毁伤影响因素和所述数据分析处理模块预处理分析之后的数据计算工程毁伤效应数据,并分析评估工程的生存概率;
可视化显示模块,其根据数据分析处理模块提供的工程参数数据并融合仿真实验与评估模块形成的工程毁伤效应数据自动生成三维可视化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工程毁伤仿真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工程的特征参数数据包括工程结构强度和管线位置、地形地表高程和内部几何尺寸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工程毁伤仿真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程结构强度和管线位置数据采用地质雷达采集、所述地形地表高程数据采用激光雷达采集,所述内部几何尺寸数据采用移动式激光雷达采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工程毁伤仿真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程特征数据传输模块通过数据线或无线通讯方式将采集到的工程特征参数数据传输给数据分析处理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地下工程毁伤仿真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预处理分析包括数据清洗和数据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地下工程毁伤仿真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融合包括对地形高程数据、工程结构强度、管线位置数据、工程内部几何尺寸数据进行融合处理得到工程模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工程毁伤仿真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程毁伤效应数据包括冲击波效应、侵彻效应和地震动效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工程毁伤仿真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真实验与评估模块采用组件化构建毁伤效应计算模型和毁伤准则。
9.一种地下工程毁伤仿真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对现有的地下工程设施地表高程数据、工程结构强度和位置数据、工程内部几何尺寸数据进行采集传输,再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融合处理,并构建工程模型参数;根据工程参数和工程效应计算模型做仿真实验计算得到工程毁伤效应数据,再评估工程的生存概率;将评估结果进行可视化显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425990.1A CN108399313A (zh) | 2018-05-07 | 2018-05-07 | 一种地下工程毁伤仿真评估系统及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425990.1A CN108399313A (zh) | 2018-05-07 | 2018-05-07 | 一种地下工程毁伤仿真评估系统及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399313A true CN108399313A (zh) | 2018-08-14 |
Family
ID=631016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425990.1A Pending CN108399313A (zh) | 2018-05-07 | 2018-05-07 | 一种地下工程毁伤仿真评估系统及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399313A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740266A (zh) * | 2019-01-07 | 2019-05-10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国防工程研究院 | 一种基于复杂效应场计算的地下结构毁伤评估方法 |
CN110119580A (zh) * | 2019-05-17 | 2019-08-13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国防工程研究院 | 一种地面工程目标毁伤评估系统及方法 |
CN110955953A (zh) * | 2019-07-25 | 2020-04-03 | 北京理工大学 | 基于结构化网格的多种类侵爆弹对建筑目标毁伤评估方法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763455A (zh) * | 2008-10-27 | 2010-06-30 | 任凌云 | 基于三维信息集成的可视化应急系统 |
-
2018
- 2018-05-07 CN CN201810425990.1A patent/CN108399313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763455A (zh) * | 2008-10-27 | 2010-06-30 | 任凌云 | 基于三维信息集成的可视化应急系统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陶西贵 等: "城市生命线系统易损性评估技术分析", 《防护工程》 *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740266A (zh) * | 2019-01-07 | 2019-05-10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国防工程研究院 | 一种基于复杂效应场计算的地下结构毁伤评估方法 |
CN109740266B (zh) * | 2019-01-07 | 2022-09-30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国防工程研究院 | 一种基于复杂效应场计算的地下结构毁伤评估方法 |
CN110119580A (zh) * | 2019-05-17 | 2019-08-13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国防工程研究院 | 一种地面工程目标毁伤评估系统及方法 |
CN110119580B (zh) * | 2019-05-17 | 2022-10-11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国防工程研究院 | 一种地面工程目标毁伤评估系统及方法 |
CN110955953A (zh) * | 2019-07-25 | 2020-04-03 | 北京理工大学 | 基于结构化网格的多种类侵爆弹对建筑目标毁伤评估方法 |
CN110955953B (zh) * | 2019-07-25 | 2021-07-13 | 北京理工大学 | 基于结构化网格的多种类侵爆弹对建筑目标毁伤评估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399313A (zh) | 一种地下工程毁伤仿真评估系统及方法 | |
CN104616093B (zh) | 一种地震灾害救援指挥调度系统及方法 | |
US20180357788A1 (en) | UAV Inspection Method for Power Line Based on Human Visual System | |
CN103700054B (zh) | 一种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数字化系统 | |
CN109360660A (zh) | 一种疾控与出行信息互联的防控方法及防控系统 | |
CN111090954A (zh) | 一种地质灾害隐患判识以及分析评估并治理的方法 | |
CN109711087A (zh) | 一种uuv动态威胁态势评估方法 | |
CN103605135A (zh) | 一种基于断面剖分的道路特征提取方法 | |
CN109115176B (zh) | 一种移动式的三维激光扫描系统 | |
CN114266892A (zh) | 一种多源数据深度学习的路面病害识别方法及系统 | |
CN112926488B (zh) | 基于电力杆塔结构信息的作业人员违章识别方法 | |
CN114294047B (zh) | 灾害等特殊环境下智能搜救系统 | |
CN109035665A (zh) | 一种新型森林火灾预警系统及火灾预警方法 | |
Hu et al. | Reconstructing unseen spaces in collapsed structures for search and rescue via deep learning based radargram inversion | |
DE112021004482T5 (de) | Erkennung und lokalisierung akustischer impulse im stadtmassstab | |
CN109598374A (zh) | 一种关键设施实物保护系统的启发式有效性分析方法 | |
WO2020228574A1 (zh) | 一种隧道地质条件协同预测方法 | |
CN116403124A (zh) | 一种基于DResNet-PointNet的三维点云围岩的结构面智能识别方法 | |
CN115902142A (zh) | 基于改进型集合卡尔曼滤波算法的水体点源溯源方法 | |
CN107860375A (zh) | 一种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滑坡灾害体积快速提取方法 | |
CN110307036A (zh) | 变截面处隧道结构全寿命监测预警方法 | |
CN110261850A (zh) | 一种树木内部缺陷检测数据的成像算法 | |
CN118196642A (zh) | 一种地震区滑坡的识别与易发性评价方法 | |
US20240015690A1 (en) | Efficient geospatial search coverage tracking for detection of dangerous, valuable, and/or other objects dispersed in a geospatial area | |
CN112097743A (zh) | 基于无人机技术的建筑抗震特性分析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8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