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95126A - 一种防渗堵漏材料及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渗堵漏材料及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95126A
CN108395126A CN201810350085.4A CN201810350085A CN108395126A CN 108395126 A CN108395126 A CN 108395126A CN 201810350085 A CN201810350085 A CN 201810350085A CN 108395126 A CN108395126 A CN 1083951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raw material
graphite
clinker
ardeali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35008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395126B (zh
Inventor
朱让
赵阳
张姝
沈培
张婷婷
岳耀钦
汤文君
唐金鑫
张伟
王晓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an Shandong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an Shandong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an Shandong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Alan Shandong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35008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395126B/zh
Publication of CN1083951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951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3951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9512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11/00Calcium sulfate cements
    • C04B11/26Calcium sulfate cements strating from chemical gypsum; starting from phosphogypsum or from waste, e.g. purification products of smok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7/00Hydraulic cements
    • C04B7/02Portland cement
    • C04B7/04Portland cement using raw materials containing gypsum, i.e. processes of the Mueller-Kuehne typ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9/00Independent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Retaining walls
    • E02D29/16Arrangement or construction of joints in foundation struct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uring Cements, Concrete, And Artificial Stone (AREA)
  • Revetment (AREA)
  • Soil Conditioners And Soil-Stabilizing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防渗堵漏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原料:水泥熟料,丙烯酸盐,磷石膏,石墨,水;按重量百分比计,水泥熟料40‑60%,丙烯酸盐10‑30%,磷石膏20‑30%,石墨5‑10%,水的添加量为原料混合后加水控制黏度为300‑1000m·Pas。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将所述的防渗堵漏材料作为灌浆剂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水下建筑物灌浆中的应用以及在垃圾填埋过程中作为修补填漏材料中的应用,以及作为堤坝、围堰过程中边坡修补填漏材料中的应用。在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均具有较好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防渗堵漏材料及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材料,具体是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防渗堵漏材料,并将其应用于水利施工过程中。
背景技术
防渗堵漏材料是指为满足环境要求,利用复合材料配制成的浆液,用机械设备等注入地层、岩石或构筑物的缝隙、孔洞中,达到增加承载能力、防止渗漏及提构筑物整体性能,防止其他成分渗滤的流体材料。水泥灌浆具有结石体强度高、材料来源广、价格低廉、贮运方便、以及灌浆工艺比较简单等优点,是灌浆工程中应用最广泛的基本灌浆材料。但水泥属颗粒材料,对裂缝开度小于其颗粒粒径3-5 倍以下的处理对象无法灌入。
目前,水下建筑工程越来越多,带来生活便益,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针对不同的水体,需要采用不同的灌浆材料加以防渗堵漏。目前常用的包括以水泥浓浆、砂浆、低级配混凝土、水泥-水玻璃以及速凝膏浆等方式进行,但对于较大流速的水体,在施工过程中堵漏目前没有针对性、有效性的灌浆材料,多靠灌注大量的物料,形成堵体,来阻挡灌浆细料不被水流冲走。包括碎石片段或骨料,像锯沫、木屑、蛭石、棉籽壳、水泥袋或其它纤维片、带等。便宜,易膨胀,但人员施工量大,灌注后难以形成整体的防渗体。现有的混凝土建筑物裂缝密封堵漏、大型建筑基础加固、地下通道等工程项目的聚氨酯类化学浆材,属于较好的施工材料,但其余和其它材料混和过程中溶解性差,味道浓厚很难推广。因此,研究水体中进行水利施工建筑过程中的防渗堵漏、桥梁建筑过程中的防渗堵漏材料,并具有高强度抗冲效果的材料迫在眉睫。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渗堵漏材料,包括如下原料:水泥熟料,丙烯酸盐,磷石膏,石墨,水;按重量百分比计,水泥熟料40-60%,丙烯酸盐10-30%,磷石膏20-30%,石墨5-10%,水的添加量为原料混合后加水控制黏度为300-1000m·Pas。
所述的磷石膏主要成分为二水硫酸钙,后在80℃下低温烘干,采用研磨机研磨至粒度为5μm以内。
所述的石墨为天然石墨,具体为鳞片石墨,其粒度为0.01-1μm。所述的石墨材料中可选用无烟煤,所述的无烟煤需球磨至10μm以内后进行500-800℃烧结1-3小时后再次球磨至粒度为0.01-1μm。
所述的水泥熟料为普通硅酸盐水泥熟料,其粒度为5μm以内。
进一步优选为各材料的重量百分比关系为,水泥熟料53.5%,丙烯酸盐13.3%,磷石膏26%,石墨7.2%,水的添加量为原料混合后加水控制黏度为700m·Pas。
所述的原料中添加有硅基溶胶,所述的硅基溶胶的添加量为原料总质量的0.1-5%。
上述的硅基溶胶中包括水、氨水、正硅酸乙酯、六甲基二硅胺烷按质量比4-12:22-36:30-60:5-10。
本发明实施的硅基溶胶在混合物体系中形成粒径在20-35nm的高粗糙度二氧化硅微球和疏水基团,在防渗漏过程中,表面形成具有纳米级别的表面粗糙度、低表面能材料和疏水基团,使其具有防渗效果。
所述的硅基溶胶由水、氨水、正硅酸乙酯按质量比8:30:30:7。
所述的原料中磷石膏替换为钛石膏。添加钛石膏过程中,硅基溶胶的添加量占原料总质量的5-15%(优选为12%),硅基溶胶由水、氨水、正硅酸乙酯按质量比10:30:55:7。
钛石膏主要成分为 CaSO4·2H2O,但一般含有5%~15% Fe(OH)3和Al(OH) 3等杂质。
所述的钛石膏即是硫酸法生产钛白粉时为治理废酸或酸性废水而产生的以二水硫酸钙为主要成分的黄色或红色废渣,其中二水硫酸钙的含量为80%及以上。所述的钛石膏需要在55-60℃下烘干48小时,球磨至粒度5μm以内。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将所述的防渗堵漏材料作为灌浆剂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水下建筑物灌浆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将所述的防渗堵漏材料在垃圾填埋过程中作为修补填漏材料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将所述的防渗堵漏材料作为堤坝、围堰过程中边坡修补填漏材料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水泥熟料,丙烯酸盐,磷石膏,石墨,水的混合物,经混合后,黏度调节至300-1000m·Pas,使其在灌浆过程中,保持均匀的流动性,灌浆后密实度高。磷石膏遇水后具有较强的胶凝性,但该磷石膏在胶凝性的过程需要较长时间(因磷石膏是含有部分杂质的物质,在水化形成化合物CaO·Al2O3·3CaSO4·32H2O 和3CaO(Al2O3·Fe2O3)·3CaSO4·32H2O的过程较短,大概需要0.5-1h。水泥熟料混合过程中,放热,水分挥发较快,能形成胶凝的过程较短,所以往往形成的胶凝性并不是很高,经经验测试,添加磷石膏、水、水泥后,磷石膏的可利用率大概为45-60%,即形成的胶凝材料大概为45-60%)。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添加丙烯酸盐(所述的丙烯酸盐包括丙烯酸钠、丙烯酸胺),该丙烯酸盐为强吸水性材料,该材料的加入,使其在水泥熟料与磷石膏、水形成凝胶材料及固性材料过程中,丙烯酸盐强吸水,搅拌过程中,添加石墨(润滑、挤压)使丙烯酸盐缓慢释水,同时丙烯酸盐在胶凝材料及水泥材料中形成交联材料,添加的石墨因其表面的润滑特性使丙烯酸盐能稳定在水泥熟料及磷石膏形成的胶凝材料中。而石墨因为颗粒度小,且不溶于本申请所述的材料,在本申请的材料中形成坚实的骨架,并在混合过程中赶走黏度材料的空隙,使其在灌浆中密实度大大增高。
本申请所述的添加钛石膏同样具有上述的磷石膏的技术效果,但,钛石膏的胶凝性没有磷石膏遇水后形成的胶凝性高,但,钛石膏具有胶凝性的同时具有较高吸附性。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在添加钛石膏的过程中,建议添加一部分所述的有硅基溶胶,所述的硅基溶胶的添加量为原料总质量的5-15%,优选为12%。所述的硅基溶胶由水、氨水、正硅酸乙酯按质量比8:30:55:7混合。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防渗堵漏材料,包括如下原料:水泥熟料,丙烯酸钠,磷石膏,石墨,水;按重量百分比计,水泥熟料42.5%,丙烯酸钠25%,磷石膏24%,石墨8.5%,水的添加量为原料混合后加水控制黏度为1000m·Pas。
所述的磷石膏主要成分为二水硫酸钙,后在80℃下低温烘干,采用研磨机研磨至粒度为5μm以内。所述的水泥熟料为普通硅酸盐水泥熟料,其粒度为3μm以内。所述的石墨为天然石墨,具体为鳞片石墨,其粒度为0.1μm以内。所述的硅酸盐为硅酸钠,其粒度为2μm以内。
上述的防渗堵漏材料作为灌浆剂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水下建筑物灌浆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采用上述的原料制备灌浆剂及其在施工过程中的应用,具体如下:
步骤一,将各原料按重量份配比称重;
步骤二,在混合搅拌加热机中将水、石墨、磷石膏混合加热至40℃,搅拌均匀后加入水泥及丙烯酸钠,搅拌30-45min;
步骤三,将步骤二得到的混合物在1h以内,加热至70℃以0.1-0.5MPa的压力灌浆堵漏于水下建筑物中。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力学性能:抗压强度为122MPa,抗拉强度为46MPa,断裂伸长率为16.6%,渗透系数1×10-7
实施例2
一种防渗堵漏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原料:水泥熟料,丙烯酸钠,磷石膏,石墨,水;按重量百分比计,水泥熟料53.5%,丙烯酸钠13.3%,磷石膏26%,石墨7.2%,水的添加量为原料混合后加水控制黏度为700m·Pas。
所述的磷石膏主要成分为二水硫酸钙,后在80℃下低温烘干,采用研磨机研磨至粒度为5μm以内。所述的水泥熟料为普通硅酸盐水泥熟料,其粒度为3μm以内。所述的石墨材料为无烟煤,所述的无烟煤需球磨至10μm以内后进行600℃烧结3小时后再次球磨至粒度为0.05μm以内。所述的硅酸盐为硅酸钠,其粒度为2μm以内。
上述的防渗堵漏材料作为灌浆剂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水下建筑物灌浆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采用上述的原料制备灌浆剂及其在施工过程中的应用,具体如下:
步骤一,将各原料按重量份配比称重;
步骤二,在混合搅拌加热机中将水、石墨、磷石膏混合加热至40℃,搅拌均匀后加入水泥及丙烯酸钠,搅拌30-45min;
步骤三,将步骤二得到的混合物在1h以内,70℃以0.1-0.5MPa的压力灌浆堵漏于水下建筑物中。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力学性能:抗压强度为120MPa,抗拉强度为47MPa,断裂伸长率为15.8%,渗透系数1×10-7
实施例3
一种防渗堵漏材料,包括如下原料:水泥熟料,丙烯酸胺,磷石膏,石墨,水,硅基溶胶;按重量百分比计,水泥熟料50%,丙烯酸胺18%,磷石膏22%,石墨10%,水的添加量为原料混合后加水控制黏度为500m·Pas,所述的硅基溶胶的添加量为原料总质量的3%。所述的硅基溶胶由水、氨水、正硅酸乙酯、六甲基二硅胺烷按质量比12:30:30:7。所述的磷石膏主要成分为二水硫酸钙,后在80℃下低温烘干,采用研磨机研磨至粒度为5μm以内。所述的石墨为无烟煤,所述的无烟煤需球磨至10μm以内后进行600℃烧结2小时后再次球磨至粒度为0.05μm以内。所述的水泥熟料为普通硅酸盐水泥熟料,其粒度为5μm以内。本发明实施的硅基溶胶在混合物体系中形成粒径在20-35nm的高粗糙度二氧化硅微球和疏水基团。
所述的防渗堵漏材料在垃圾填埋过程中作为修补填漏材料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采用上述的原料制备灌浆剂及其在施工过程中的应用,具体如下:
步骤一,将各原料按重量份配比称重;
步骤二,在混合搅拌加热机中将水、石墨、磷石膏混合加热至40℃,搅拌均匀后加入水泥及丙烯酸胺,搅拌30-45min;
步骤三,将硅基溶胶配方混合加热至60-70℃,然后倒入步骤二的混合物中,保温搅拌5-10分钟;
步骤四,将步骤三得到的混合物在1h以内,修补城市垃圾储槽侧壁的填漏材料,同时也可以作为城市垃圾地下储槽的建设材料本身,其厚度控制15-20cm。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力学性能:抗压强度为97MPa,抗拉强度为48MPa,断裂伸长率为17.3%,渗透系数1×10-7
实施例4
一种防渗堵漏材料,包括如下原料:水泥熟料,丙烯酸胺,磷石膏,石墨,水,硅基溶胶;按重量百分比计,水泥熟料50%,丙烯酸胺12%,磷石膏28%,石墨10%,水的添加量为原料混合后加水控制黏度为500m·Pas,所述的硅基溶胶的添加量为原料总质量的3%。所述的硅基溶胶由水、氨水、正硅酸乙酯、六甲基二硅胺烷按质量比5:35:49:4。所述的磷石膏主要成分为二水硫酸钙,后在80℃下低温烘干,采用研磨机研磨至粒度为5μm以内。所述的石墨为无烟煤,所述的无烟煤需球磨至10μm以内后进行600℃烧结2小时后再次球磨至粒度为0.05μm以内。所述的水泥熟料为普通硅酸盐水泥熟料,其粒度为5μm以内。本发明实施的硅基溶胶在混合物体系中形成粒径在20-35nm的高粗糙度二氧化硅微球和疏水基团。
所述的防渗堵漏材料在垃圾填埋过程中作为修补填漏材料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家方案采用上述的原料制备灌浆剂及其在施工过程中的应用,具体如下:
步骤一,将各原料按重量份配比称重;
步骤二,在混合搅拌加热机中将水、石墨、磷石膏混合加热至40℃,搅拌均匀后加入水泥及丙烯酸胺,搅拌30-45min;
步骤三,将硅基溶胶配方混合加热至60-70℃,然后倒入步骤二的混合物中,保温搅拌5-10分钟;
步骤四,将步骤三得到的混合物在1h以内,修补城市垃圾储槽侧壁的填漏材料(可置于内侧),同时也可以作为城市垃圾地下储槽的建设材料本身,其厚度控制10-15cm。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力学性能:抗压强度为115MPa,抗拉强度为50.1MPa,断裂伸长率为19.5%,渗透系数1×10-7
实施例5
一种防渗堵漏材料,包括如下原料:水泥熟料,丙烯酸钠,钛石膏,石墨,水;按重量百分比计,水泥熟料47.5%,丙烯酸钠22.3%,钛石膏24%,石墨6.2%,水的添加量为原料混合后加水控制黏度为700m·Pas。
硫酸钙为主要成分的黄色或红色废渣,其中二水硫酸钙的含量为85%。所述的钛石膏需要在55-60℃下烘干48小时,球磨至粒度5μm以内。
所述的水泥熟料为普通硅酸盐水泥熟料,其粒度为3μm以内。所述的石墨为天然石墨,具体为鳞片石墨,其粒度为0.1μm以内。所述的硅酸盐为硅酸钠,其粒度为2μm以内。
所述的防渗堵漏材料作为堤坝、围堰过程中边坡修补填漏材料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家方案采用上述的原料制备灌浆剂及其在施工过程中的应用,具体如下:
步骤一,将各原料按重量份配比称重;
步骤二,在混合搅拌加热机中将水、石墨、钛石膏混合加热至40℃,搅拌均匀后加入水泥及丙烯酸钠,搅拌30-45min;
步骤三,将步骤二得到的混合物在1h以内,作为防渗堵漏材料本身用于堤坝的防护材料,其厚度可控制为30-40cm。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力学性能:抗压强度为114MPa,抗拉强度为48.8MPa,断裂伸长率为19.5%,渗透系数1×10-7
实施例6
一种防渗堵漏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原料:水泥熟料,丙烯酸钠,钛石膏,石墨,水;按重量百分比计,水泥熟料55%,丙烯酸钠20%,钛石膏26%,石墨5%,水的添加量为原料混合后加水控制黏度为1000m·Pas。
硫酸钙为主要成分的黄色或红色废渣,其中二水硫酸钙的含量为90%及以上。
所述的钛石膏需要在55-60℃下烘干48小时,球磨至粒度5μm以内。
所述的水泥熟料为普通硅酸盐水泥熟料,其粒度为3μm以内。所述的石墨材料为无烟煤,所述的无烟煤需球磨至10μm以内后进行600℃烧结3小时后再次球磨至粒度为0.05μm以内。所述的硅酸盐为硅酸钠,其粒度为2μm以内。
所述的防渗堵漏材料作为堤坝、围堰过程中边坡修补填漏材料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采用上述的原料制备灌浆剂及其在施工过程中的应用,具体如下:
步骤一,将各原料按重量份配比称重;
步骤二,在混合搅拌加热机中将水、石墨、钛石膏混合加热至40℃,搅拌均匀后加入水泥及丙烯酸钠,搅拌30-45min;
步骤三,将步骤二得到的混合物在1h以内,作为防渗堵漏材料本身用于围堰过程中的防护材料,其厚度可控制为30-40cm。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力学性能:抗压强度为127MPa,抗拉强度为50.4MPa,断裂伸长率为19.5%,渗透系数1×10-7
实施例7
一种防渗堵漏材料,包括如下原料:水泥熟料,丙烯酸钠,钛石膏,石墨,水,硅基溶胶;按重量百分比计,水泥熟料50%,丙烯酸钠18%,钛石膏22%,石墨10%,水的添加量为原料混合后加水控制黏度为500m·Pas,所述的硅基溶胶的添加量为原料总质量的15%。所述的硅基溶胶由硅基溶胶由水、氨水、正硅酸乙酯按质量比10:34:52:8混合。所述的钛石膏需要在55-60℃下烘干48小时,球磨至粒度5μm以内。
所述的石墨为无烟煤,所述的无烟煤需球磨至10μm以内后进行600℃烧结2小时后再次球磨至粒度为0.05μm以内。所述的水泥熟料为普通硅酸盐水泥熟料,其粒度为5μm以内。本发明实施的硅基溶胶在混合物体系中形成粒径在20-35nm的高粗糙度二氧化硅微球和疏水基团。
上述的防渗堵漏材料作为灌浆剂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水下建筑物灌浆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采用上述的原料制备灌浆剂及其在施工过程中的应用,具体如下:
步骤一,将各原料按重量份配比称重;
步骤二,在混合搅拌加热机中将水、石墨、钛石膏混合加热至40℃,搅拌均匀后加入水泥及丙烯酸钠,搅拌30-45min;
步骤三,将硅基溶胶配方混合加热至60-70℃,然后倒入步骤二的混合物中,保温搅拌5-10分钟;
步骤四,将步骤三得到的混合物在1h以内,70℃,以0.1-0.5MPa的压力灌浆堵漏于水下建筑物中。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力学性能:抗压强度为113MPa,抗拉强度为50.3MPa,断裂伸长率为19.6%,渗透系数1×10-7
实施例8
一种防渗堵漏材料,包括如下原料:水泥熟料,丙烯酸钠,钛石膏,石墨,水,硅基溶胶;按重量百分比计,水泥熟料53.5%,丙烯酸钠13.3%,钛石膏26%,石墨7.2%,水的添加量为原料混合后加水控制黏度为500m·Pas,所述的硅基溶胶的添加量为原料总质量的12%。所述的硅基溶胶由水、氨水、正硅酸乙酯、六甲基二硅胺烷按质量比10:30:55:7。所述的钛石膏需要在55-60℃下烘干48小时,球磨至粒度5μm以内。
所述的石墨为无烟煤,所述的无烟煤需球磨至10μm以内后进行600℃烧结2小时后再次球磨至粒度为0.05μm以内。所述的水泥熟料为普通硅酸盐水泥熟料,其粒度为5μm以内。本发明实施的硅基溶胶在混合物体系中形成粒径在20-35nm的高粗糙度二氧化硅微球和疏水基团。
上述的防渗堵漏材料作为灌浆剂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水下建筑物灌浆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采用上述的原料制备灌浆剂及其在施工过程中的应用,具体如下:
步骤一,将各原料按重量份配比称重;
步骤二,在混合搅拌加热机中将水、石墨、钛石膏混合加热至40℃,搅拌均匀后加入水泥及丙烯酸钠,搅拌30-45min;
步骤三,将硅基溶胶配方混合加热至60-70℃,然后倒入步骤二的混合物中,保温搅拌5-10分钟;
步骤四,将步骤三得到的混合物在1h以内,70℃下以0.1-0.5MPa的压力灌浆堵漏于水下建筑物中。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力学性能:抗压强度为122MPa,抗拉强度为49.3MPa,断裂伸长率为22.5%,渗透系数1×10-7
实施例9
一种防渗堵漏材料,包括如下原料:水泥熟料,丙烯酸钠,磷石膏,钛石膏,石墨,水;按重量百分比计,水泥熟料47.5%,丙烯酸钠16.3%,磷石膏18%,钛石膏12%,石墨6.2%,水的添加量为原料混合后加水控制黏度为700m·Pas。
所述的磷石膏主要成分为二水硫酸钙,后在80℃下低温烘干,采用研磨机研磨至粒度为5μm以内。所述的钛石膏需要在55-60℃下烘干48小时,球磨至粒度5μm以内。
所述的水泥熟料为普通硅酸盐水泥熟料,其粒度为3μm以内。所述的石墨为天然石墨,具体为鳞片石墨,其粒度为0.1μm以内。所述的硅酸盐为硅酸钠,其粒度为2μm以内。
所述的防渗堵漏材料作为堤坝、围堰过程中边坡修补填漏材料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采用上述的原料制备灌浆剂及其在施工过程中的应用,具体如下:
步骤一,将各原料按重量份配比称重;
步骤二,在混合搅拌加热机中将水、石墨、磷石膏、钛石膏混合加热至40℃,搅拌均匀后加入水泥及丙烯酸钠,搅拌30-45min;
步骤三,将硅基溶胶配方混合加热至60-70℃,然后倒入步骤二的混合物中,保温搅拌5-10分钟;
步骤三,将步骤二得到的混合物在1h以内,作为防渗堵漏材料本身用于堤坝的防护材料,其厚度可控制为30cm以内。同时也可以作为修补材料填补于已修建的堤坝上。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力学性能:抗压强度为120MPa,抗拉强度为51.2MPa,断裂伸长率为17.3%,渗透系数1×10-7
实施例10
一种防渗堵漏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原料:水泥熟料,丙烯酸钠,磷石膏,钛石膏,石墨,水;按重量百分比计,水泥熟料55%,丙烯酸钠20%,磷石膏16%,钛石膏10%,石墨5%,水的添加量为原料混合后加水控制黏度为1000m·Pas。
所述的磷石膏主要成分为二水硫酸钙,后在80℃下低温烘干,采用研磨机研磨至粒度为5μm以内。所述的钛石膏需要在55-60℃下烘干48小时,球磨至粒度5μm以内。
所述的水泥熟料为普通硅酸盐水泥熟料,其粒度为3μm以内。所述的石墨材料为无烟煤,所述的无烟煤需球磨至10μm以内后进行600℃烧结3小时后再次球磨至粒度为0.05μm以内。所述的硅酸盐为硅酸钠,其粒度为2μm以内。
所述的防渗堵漏材料作为堤坝、围堰过程中边坡修补填漏材料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采用上述的原料制备灌浆剂及其在施工过程中的应用,具体如下:
步骤一,将各原料按重量份配比称重;
步骤二,在混合搅拌加热机中将水、石墨、磷石膏、钛石膏混合加热至40℃,搅拌均匀后加入水泥及丙烯酸钠,搅拌30-45min;
步骤三,将硅基溶胶配方混合加热至60-70℃,然后倒入步骤二的混合物中,保温搅拌5-10分钟;
步骤三,将步骤二得到的混合物在1h以内,作为防渗堵漏材料本身用于堤坝的防护材料,其厚度可控制为30cm以内。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力学性能:抗压强度为127MPa,抗拉强度为47.8MPa,断裂伸长率为18.5%,渗透系数1×10-7
实施例11
一种防渗堵漏材料,包括如下原料:水泥熟料,丙烯酸胺,磷石膏,钛石膏,石墨,水,硅基溶胶;按重量百分比计,水泥熟料42%,丙烯酸胺18%,磷石膏20%,钛石膏10%,石墨10%,水的添加量为原料混合后加水控制黏度为500m·Pas,所述的硅基溶胶的添加量为原料总质量的6%。所述的硅基溶胶由水、氨水、正硅酸乙酯、六甲基二硅胺烷按质量比12:33:45:8。所述的磷石膏主要成分为二水硫酸钙,后在80℃下低温烘干,采用研磨机研磨至粒度为5μm以内。所述的钛石膏需要在55-60℃下烘干48小时,球磨至粒度5μm以内。
所述的水泥熟料为普通硅酸盐水泥熟料,其粒度为5μm以内。所述的石墨为无烟煤,所述的无烟煤需球磨至10μm以内后进行600℃烧结2小时后再次球磨至粒度为0.05μm以内。
本发明实施的硅基溶胶在混合物体系中形成粒径在20-35nm的高粗糙度二氧化硅微球和疏水基团。
上述的防渗堵漏材料作为灌浆剂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水下建筑物灌浆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采用上述的原料制备灌浆剂及其在施工过程中的应用,具体如下:
步骤一,将各原料按重量份配比称重;
步骤二,在混合搅拌加热机中将水、石墨、磷石膏、钛石膏混合加热至40℃,搅拌均匀后加入水泥及丙烯酸胺,搅拌30-45min;
步骤三,将硅基溶胶配方混合加热至60-70℃,然后倒入步骤二的混合物中,保温搅拌5-10分钟;
步骤四,将步骤三得到的混合物在1h以内,70℃下以0.1-0.5MPa的压力灌浆堵漏于水下建筑物中。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力学性能:抗压强度为95MPa,抗拉强度为47.5MPa,断裂伸长率为17.8%,渗透系数1×10-7
实施例12
一种防渗堵漏材料,包括如下原料:水泥熟料,丙烯酸胺,磷石膏,钛石膏,石墨,水,硅基溶胶;按重量百分比计,水泥熟料52%,丙烯酸胺16%,磷石膏10%,钛石膏12%,石墨10%,水的添加量为原料混合后加水控制黏度为500m·Pas,所述的硅基溶胶的添加量为原料总质量的6%。所述的硅基溶胶由水、氨水、正硅酸乙酯、六甲基二硅胺烷按质量比12:33:45:8。所述的磷石膏主要成分为二水硫酸钙,后在80℃下低温烘干,采用研磨机研磨至粒度为5μm以内。所述的钛石膏需要在55-60℃下烘干48小时,球磨至粒度5μm以内。
所述的石墨为无烟煤,所述的无烟煤需球磨至10μm以内后进行600℃烧结2小时后再次球磨至粒度为0.05μm以内。所述的水泥熟料为普通硅酸盐水泥熟料,其粒度为5μm以内。本发明实施的硅基溶胶在混合物体系中形成粒径在20-35nm的高粗糙度二氧化硅微球和疏水基团。
上述的防渗堵漏材料作为灌浆剂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水下建筑物灌浆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采用上述的原料制备灌浆剂及其在施工过程中的应用,具体如下:
步骤一,将各原料按重量份配比称重;
步骤二,在混合搅拌加热机中将水、石墨、磷石膏、钛石膏混合加热至40℃,搅拌均匀后加入水泥及丙烯酸胺,搅拌30-45min;
步骤三,将硅基溶胶配方混合加热至60-70℃,然后倒入步骤二的混合物中,保温搅拌5-10分钟;
步骤四,将步骤三得到的混合物在1h以内,70℃下以0.1-0.5MPa的压力灌浆堵漏于水下建筑物中。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力学性能:抗压强度为105MPa,抗拉强度为48.7MPa,断裂伸长率为15.8%,渗透系数1×10-7

Claims (10)

1.一种防渗堵漏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原料:水泥熟料,丙烯酸盐,磷石膏,石墨,水;按重量百分比计,水泥熟料40-60%,丙烯酸盐10-30%,磷石膏20-30%,石墨5-10%,水的添加量为原料混合后加水控制黏度为300-1000m·Pas。
2.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渗堵漏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原料:水泥熟料,丙烯酸盐,磷石膏,石墨,水;按重量百分比计,水泥熟料53.5%,丙烯酸盐12.3%,磷石膏26%,石墨7.2%,水的添加量为原料混合后加水控制黏度为700m·Pas。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渗堵漏材料,其特征在于,原料中添加有硅基溶胶,所述的硅基溶胶的添加量为原料总质量的0.1-5%。
4.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渗堵漏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硅基溶胶由水、氨水、正硅酸乙酯、六甲基二硅胺烷按质量比4-12:22-36:30-60:5-10。
5.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渗堵漏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硅基溶胶由水、氨水、正硅酸乙酯按质量比8:30:30:7。
6.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渗堵漏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原料中磷石膏替换为钛石膏。
7.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渗堵漏材料,其特征在于,添加钛石膏过程中,硅基溶胶的添加量占原料总质量的5-15%,硅基溶胶由水、氨水、正硅酸乙酯按质量比8:30:55:7。
8.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防渗堵漏材料作为灌浆剂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水下建筑物灌浆中的应用。
9.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防渗堵漏材料在垃圾填埋过程中作为修补填漏材料中的应用。
10.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防渗堵漏材料作为堤坝、围堰过程中边坡修补填漏材料中的应用。
CN201810350085.4A 2018-04-18 2018-04-18 一种防渗堵漏材料及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39512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50085.4A CN108395126B (zh) 2018-04-18 2018-04-18 一种防渗堵漏材料及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50085.4A CN108395126B (zh) 2018-04-18 2018-04-18 一种防渗堵漏材料及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95126A true CN108395126A (zh) 2018-08-14
CN108395126B CN108395126B (zh) 2020-07-14

Family

ID=630993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50085.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395126B (zh) 2018-04-18 2018-04-18 一种防渗堵漏材料及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395126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46766A (zh) * 2020-05-18 2020-09-11 山东安澜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边坡防护材料及其养护方法
CN113944150A (zh) * 2021-10-20 2022-01-18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一种利用钛石膏作为防渗衬层修复废弃矿山的方法
CN116950139A (zh) * 2023-07-31 2023-10-27 重庆诺为生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稳定的骨架密实结构、防渗复合材料、防渗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26785A (zh) * 2003-09-24 2004-09-08 济南大学 一种水泥基防渗堵漏材料
CN1800291A (zh) * 2004-12-30 2006-07-12 同济大学 堵漏防水材料
CN101328028A (zh) * 2008-07-18 2008-12-24 深圳大学 一种复合水硬性胶凝材料
CN101671155A (zh) * 2009-09-30 2010-03-17 永州市中大特种水泥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高效堵漏材料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26785A (zh) * 2003-09-24 2004-09-08 济南大学 一种水泥基防渗堵漏材料
CN1800291A (zh) * 2004-12-30 2006-07-12 同济大学 堵漏防水材料
CN101328028A (zh) * 2008-07-18 2008-12-24 深圳大学 一种复合水硬性胶凝材料
CN101671155A (zh) * 2009-09-30 2010-03-17 永州市中大特种水泥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高效堵漏材料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史新华: ""镶嵌碎裂结构岩石中的灌浆研究"", 《水利建设与管理》 *
姬鹏婷: ""超亲油超疏水油水分离纺织品的制备与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Ⅰ辑》 *
胡安兵等: ""水泥-丙烯酸盐复合浆液的实验性研究"", 《地质与勘探》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46766A (zh) * 2020-05-18 2020-09-11 山东安澜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边坡防护材料及其养护方法
CN113944150A (zh) * 2021-10-20 2022-01-18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一种利用钛石膏作为防渗衬层修复废弃矿山的方法
CN116950139A (zh) * 2023-07-31 2023-10-27 重庆诺为生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稳定的骨架密实结构、防渗复合材料、防渗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95126B (zh) 2020-07-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09814B (zh) 一种大比重低稠度抗水分散同步注浆材料
Zhang et al. Experimental study on properties of a new type of grouting material for the reinforcement of fractured seam floor
KR100948348B1 (ko) 급결형 무기질 조성물 및 아크릴레이트계 차수재를 이용한 콘크리트 구조물의 차수 및 보수보강 공법
CN105541140B (zh) 一种地聚合物注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2500056B (zh) 超细固废基注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395126A (zh) 一种防渗堵漏材料及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CN105481324A (zh) 一种无机注浆封堵材料
Sun et al. Grouting material development and dynamic grouting test of broken rock mass
US2313107A (en) Composition for densifying porous masses and structures
CN104945918A (zh) 一种环氧沥青胶泥及应用
CN106145835A (zh) 一种快速固化止水堵漏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方法
CN105622023A (zh) 一种利用炉渣的淤泥固化剂
WO2020015509A1 (zh) 一种注浆料制备方法
US2254252A (en) Process of densifying and solidifying porous masses
CN101289850B (zh) 盐渍土固化剂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Han et al.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properties of a polymer-modified superfine cementitious composite material for waterproofing and plugging
CN101672037A (zh) 一种拜耳法赤泥固化筑坝和堆存方法
CN109250987A (zh) 一种隧道带模注浆材料
CN113387629A (zh) 一种利用钢渣脱硫副产物及建筑渣土的可控低强度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65569B (zh) 一种高扰动水下砌筑砂浆
CN108424086A (zh) 一种锚固爆破封孔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716213A (zh) 一种水下灌注桩基基础防冲刷早强型注浆材料及应用
CN112174554A (zh) 一种单组份改性地聚合物及其应用
CN108751896A (zh) 一种防渗透性制剂及在道路边坡路段修建中的应用
Zhao et al. Experimental Study on Ratio and Performance of Coal Gangue/Bottom Ash Geopolymer Double-Liquid Grouting Materia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714

Termination date: 2021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