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91872A - 智能手套及应用其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智能手套及应用其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391872A CN108391872A CN201710066131.3A CN201710066131A CN108391872A CN 108391872 A CN108391872 A CN 108391872A CN 201710066131 A CN201710066131 A CN 201710066131A CN 108391872 A CN108391872 A CN 10839187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telligent glove
- conductive
- hand
- gloves
- carri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19/00—Gloves
- A41D19/0024—Gloves with accessories
- A41D19/0027—Measuring instruments, e.g. watch, thermometer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Gloves (AREA)
Abstract
一种智能手套及应用其的方法。智能手套包含手套载体、感应模块、多数个导电区块以及多数个导电织物结构。感应模块设置于手套载体,并包含处理器以及与处理器电性连接的空间感知器。导电区块设置于手套载体。导电织物结构连接导电区块以及处理器。本揭露的智能手套,可将脑中的想法透过手势直接转译为操控的指令,进而操纵对象物,提供使用者更直觉的反应。本揭露的智能手套具有轻量化的纺织结构,在使用上舒适、不具有异物感,更适合长时间的使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揭露是关于一种穿戴装置与其应用方法,特别是一种智能手套与其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控制设备,诸如遥控设备、游戏摇杆等,其构造多为一种硬式且具有特定形状,并透过人体触碰、遥控进行操作的方式来使用。然而,传统遥控装置仍有许多缺点,例如较不直觉、使用时空受限、以及重量或过度操作所造成的疲劳等等。
另一方面,人类的肢体语言主要透过双手的手势。在日常生活中,人类的各种行为皆脱离不了手势的运用,若可以提供一种将手势与控制设备结合的穿戴装置,将可大大提升方便性。例如,直觉性的操作、不受时空限制,以及轻量化的优点等等。
发明内容
本揭露的一实施例为一种智能手套,包含手套载体、感应模块、多数个导电区块以及多数个导电织物结构。感应模块设置于手套载体,并包含处理器以及与处理器电性连接的空间感知器。导电区块设置于手套载体。导电织物结构连接导电区块以及处理器。
依据本揭露的部分实施例,其中空间感知器包含陀螺仪、磁力计、加速规或其两者以上的组合。
依据本揭露的部分实施例,其中导电区块设置于手套载体的指尖或指节处。
依据本揭露的部分实施例,其中感应模块设置于手套载体的手背处,且对应于第三掌骨与第四掌骨之间。
依据本揭露的部分实施例,其中导电织物结构包含导电织物层以及包覆导电织物层的隔离层。
依据本揭露的部分实施例,其中导电织物结构包含纱线以及设置于纱线表面的导电漆。
依据本揭露的部分实施例,还包含无线传输模块,设置于感应模块中并与处理器电性连接。
依据本揭露的部分实施例,还包含连接结构,可分离式地连接感应模块与手套载体。
本揭露更提供一种智能手套的操作方法,包含利用空间感知器将手的转动转换为转动向量,并将所述转动向量传送至处理器。利用空间感知器将手的移动转换为移动向量,并将移动向量传送至所述处理器。将导电区块相互接触时所导致的导电织物结构的阻抗变化传送至处理器。处理器根据转动向量、移动向量以及阻抗变化,判定手的手势。
依据本揭露的部分实施例,还包含根据所述手势操控对象物。
本揭露的智能手套,可将脑中的想法透过手势直接转译为操控的指令,进而操纵对象物。相较于传统硬式控制器,本揭露的智能手套提供使用者更直觉的反应。本揭露的智能手套具有轻量化的纺织结构,特别是可供一体化织入的导电织物结构,不但在使用上舒适、不具有异物感,更适合长时间的使用。
附图说明
阅读以下详细叙述并搭配对应的附图,可了解本揭露的多个态样。应注意,根据业界中的标准做法,多个特征并非按比例绘制。事实上,多个特征的尺寸可任意增加或减少以利于讨论的清晰性。
图1A为本揭露的部分实施例的智能手套的手背示意图;
图1B为本揭露的部分实施例的智能手套的手掌示意图;
图2为本揭露的部分实施例的智能手套的导电织物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本揭露的部分实施例的智能手套的感应模块的方块图;
图4A、图4B及图4C分别为本揭露的部分实施例的智能手套的使用方法示意图;
图5为本揭露的部分实施例的智能手套的操作方法的图表;
图6A至图6J分别为图5的图表所对应的手部动作;
图7为本揭露的部分实施例的智能手套的示意图;
图8为本揭露的部分实施例的智能手套的示意图;
图9A至图10B分别为本揭露的部分实施例的实验数据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揭露提供众多不同的实施例或范例,用于实施本案提供的主要内容的不同特征。下文描述一特定范例的组件及配置以简化本揭露。当然,此范例仅为示意性,且并不拟定限制。举例而言,以下描述“第一特征形成在第二特征的上方或之上”,于实施例中可包括第一特征与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且亦可包括在第一特征与第二特征之间形成额外特征使得第一特征及第二特征无直接接触。此外,本揭露可在各范例中重复使用元件符号及/或字母。此重复的目的在于简化及厘清,且其自身并不规定所讨论的各实施例及/或配置之间的关系。
此外,空间相对术语,诸如“下方(beneath)”、“以下(below)”、“下部(lower)”、“上方(above)”、“上部(upper)”等等在本文中用于简化描述,以描述如附图中所图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结构与另一元件或特征结构的关系。除了描绘图示的方位外,空间相对术语也包含元件在使用中或操作下的不同方位。此设备可以其他方式定向(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上),而本案中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词可相应地进行解释。
图1A为本揭露的部分实施例的智能手套的手背示意图。图1B为本揭露的部分实施例的智能手套的手掌示意图。本揭露提供一种智能手套100。智能手套100包含手套载体200、感应模块300、电源400、多数个导电织物结构500与多数个导电区块600。
在部分实施例中,感应模块300与电源400透过导电织物结构510连接。电源400可为可替换式电池、充电电池、太阳能电池或其相似者,用以提供感应模块300的电力来源。
手套载体200还包含手指部分200A、200B、200C、200D及200E。于本实施例中,手指部分200A、200B、200C、200D及200E分别对应至人体的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及小指。
感应模块300的位置配置于手套载体200的手背处,且对应于第三掌骨与第四掌骨之间。换句话说,感应模块300所对应的第三掌骨与第四掌骨即为手指部分200C及200D下方的掌骨的位置。感应模块300配置于第三掌骨与第四掌骨之间的优点为,由于人体构造的因素,使用者在进行手部动作时,第三掌骨与第四掌骨之间的位置较不易产生大幅度的肌肉拉伸或位移。因此,在实际应用时,由于受到手部动作的影响较小,感应模块300可具有较佳的稳定性。应注意,此处所绘示的感应模块300的形状仅为示意性质,使用者可依据实际情形设计所欲的感应模块300的外观及大小。
导电织物结构500的一端连接至感应模块300。于本实施例中,导电织物结构500的数量为五个,分别自感应模块300延伸配置于手指部分200A、200B、200C、200D及200E上方,且导电织物结构500的另一端延伸至各手指部分的指尖的位置,并与图1B中的手掌侧的导电区块600连接。换句话说,导电区块600于指尖处与导电织物结构500电性连接。亦即,导电区块600是透过导电织物结构500连接至感应模块300。
请参照图1B,导电区块600可细分为导电区块600A、600B1及600B2,其中导电区块600A对应至手指部分200A,即大拇指的部分。于本实施例中,导电区块600A实质上覆盖整个大拇指的指腹的位置,以提供较大的感应面积。由于人体的手部动作大多数与大拇指有关,故上述导电区块600A的设置,可以提升智能手套100对手部动作的感应面积,进一步提升智能手套100的灵敏度。另一方面,导电区块600B1及600B2对应至手指部分200B,即食指的部分。导电区块600B1实质上位于手指部分200B的指尖的位置,而导电区块600B1实质上位于手指部分200B的第一指节的位置,导电区块600B1与600B2互相连接。于本实施例中导电区块600B1及600B2的排列接近于十字型交叉,但不限定于此,此配置的优点为,可节省导电区块的材料的使用,亦可提高在垂直方向以及水平方向的感应面积,以避免接触不良的问题发生。
于本实施例中,手指部分200C、200D及200E的导电区块的配置相同于手指部分200B,为简化的目的将不再赘述。于其他实施例中,可省略第一指节的导电区块(即导电区块600B2),亦可增加第二指节的导电区块。于其他实施例中,手指部分200B、200C、200D及200E的导电区块的配置可与手指部分200A相同或不相同。
由于手指部分200A的导电区块600A透过导电织物结构500连接至感应模块300。另一方面,手指部分200B的导电区块600B1及600B2亦透过导电织物结构连接至感应模块300。因此,当使用者将大拇指与食指接触的时候,亦即,当手指部分200A的导电区块600A与手指部分200B的导电区块600B1或600B2接触时,将产生电流回路。举例而言,电流流经的方向可从感应模块300,沿着通过手指部分200A的导电织物结构500传递至导电区块600A,再经由与导电区块600A接触的导电区块600B1或600B2,沿着手指部分200B的导电织物结构500流回感应模块300。电流回路意味着阻抗的变化,阻抗的变化值被传输至感应模块300中的处理器,通过处理器分析信号转换为操纵指令,再透过与处理器相连的无线传输模块将操纵指令传递至其他装置。
于本实施例中,手指部分200B的导电区块600B1及600B2分别位于不同位置(如:指尖及第一指节)。因此,当导电区块600A与导电区块600B1或600B2接触时(即大拇指与指尖接触或大拇指与第一指节接触),由于回路的长短不同,将产生不同大小的阻抗。不同大小的阻抗即可产生不同的信号,因此,感应模块300的处理器可将不同信号转换为不同的操纵指令,藉此达成多变化的操纵指令的效果。同理,当大拇指与其他手指捏合时,将产生不同的回路以及不同大小的阻抗变化。故依据本揭露的配置,可透过多种的手势动作产生多变的操纵指令,丰富了智能手套100的应用范围以及效能。
图2为本揭露的部分实施例的智能手套的导电织物结构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导电织物结构500包含导电织物层502及隔离层504,且隔离层504包覆导电织物层502。导电织物层502是用于电性传输。另一方面,隔离层504是用于保护导电织物层502并避免导电织物层502漏电。于部分实施例中,导电织物结构500可一体织入手套载体200(图1A)中,此一体织入的做法是将柔软的导电织物结构500搭配一般的纺织材料一并编织出手套载体200。意即,导电织物结构500是编织成手套载体200的织物的一部分。此配置的优点为,将导电织物结构500融入织物的做法可用于替代传统电线,提供柔软、无挺性的电性传导布料载体,可将手部的信号完全传递到感应模块300。另一方面,于其他实施例中,导电织物结构500与手套载体200是分离的,而导电织物结构500可透过缝线520将其缝纫于手套载体200以将导电织物结构500固定于手套载体200的表面上。缝线520可为纱线或是适合的线材。于其他实施例中,导电织物结构500的构造亦可为纱线以及设置于纱线上的导电漆。
如上述所提及,由于导电区块600(图1B)是用于互相接触并产生阻抗的变化。因此,导电区块600的结构为亦为一种导电织物,导电区块600的导电织物可与导电织物结构500的导电织物层502相同。相较于导电织物结构500,由于导电区块600的结构不具有包覆于外层的隔离层(如绝缘结构),因此导电区块600的导电织物是曝露于空气中,可方便导电区块600彼此之间的接触并产生阻抗变化。相同地,于部分实施例中,组成导电区块600的导电织物可与导电织物结构500一样,采用一体织入的方式将导电区块600当作手套载体200的织物直接编织而成手套载体200的一部分。同理,导电区块600的导电织物与手套载体200亦可为分离的,再透过其他方式固定于手套载体200的表面上。于其他实施例中,导电区块600的构造亦可为纱线以及设置于纱线上的导电漆。
图3为本揭露的部分实施例的智能手套的方块图。智能手套100的感应模块300包含处理器310、空间感知器320以及无线传输模块330。处理器310连接至空间感知器320,用于接收空间感知器320所产生的信号。处理器310电性连接至无线传输模块330,通过无线传输的方式,将信号传输并进一步操控其他装置。于部分实施例中,无线传输模块330可为蓝牙、红外线、wifi、近场通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等等。智能手套100还包含电源400。电源400可透过导电织物结构510(如图1A所示)提供感应模块300所需的电力。
处理器310用于接受信号IO1、IO2…ION,其中信号IO1、IO2….ION是透过导电区块600(图1B)互相接触所导致的阻抗变化而产生的,且信号IO1、IO2….ION分别对应至不同的阻抗值。举例而言,IO1可对应至拇指与食指接触所产生的阻抗值,而IO2可对应至拇指与中指接触所产生的阻抗值。信号的数量是取决于导电区块600的数量,如上述所提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透过在不同手指的指尖或是指节上设置导电区块,进而达到不同信号的输入。
于本实施例中,感应模块300的空间感知器320可包含陀螺仪、磁力计、加速规或其两者以上的组合。举例而言,当使用者戴上智能手套100之后,陀螺仪可用于感测手部转动的角度,加速规可用于感测手部移动的惯性,而磁力计则可以感测手部的方向。更详细的内容将于后续讨论。因此,感应模块300的处理器310除了可接收导电区块600互相接触所产生的阻抗变化的信号,亦可接收来自于空间感知器320所感应到的手势变化(如移动、转动)所产生的信号。处理器310接收到控制信号后,处理器310可将控制信号转换为操纵指令,再透过无线传输模块330将操纵指令传输至其他装置,进而达到透过本揭露智能手套100的手部动作的变化来操纵其他装置的目的。
图4A至图4C分别为本揭露的部分实施例的智能手套的使用方法示意图。为了简化描述的目的,部分元件将省略。如上述所提及,智能手套100可透过“接触”所产生的阻抗变化,进而操纵其他装置。举例来说,在图4A中,手指部分200A与200B互相接触(即拇指与食指接触)后,其上的导电区块因互相接触而使得智能手套100的导电织物结构500的阻抗产生变化,进而将阻抗变化传送至处理器310,再透过内部的处理器转换为操纵指令,以达到操纵其他装置的效果。然而,上述例子仅为本揭露的一种态样而已,于其他实施例中,手势可具有多种变化。举例而言,可将手指部分200A与其他手指部分(如手指部分200C、200D,或200E等)接触。或者,可透过与手指部分的不同位置接触(如指尖或指节等),进而产生多变化的信号。详细的运作方式可参照图1A及图1B的讨论,此处将省略不再赘述。
图4B中,如图3所提及,感应模块300内具有空间感知器320,而空间感知器320可包含陀螺仪、磁力计、加速规或其两者以上的组合。本实施例中,空间感知器320将智能手套100的“移动”转换为移动向量,并将移动向量传送至处理器310。于部分实施例中,空间感知器320为三轴向量(即x、y,及z方向)的感应系统。每一轴向至少可以提供两种以上的直觉辨识。举例而言,在x方向上,智能手套至少可有向前(x+)或向后(x-)等两种辨识方向。于部分实施例中,空间感知器320在每一个方向至少可提供8位元(bit)的空间,即提供256种的移动状态辨识,使智能手套100的应用具有无限的可能性。
本实施例中,智能手套100以人体的右手作为范例。在使用者的手部处于尚未移动的“水平静止”状态时,将其定义为初始状态。此处的“水平静止”状态为:使用者将手部平放,且手掌朝下,手背朝上。亦即,手掌平行于xy平面,而与z方向垂直。更详细而言,x方向是沿着食指、中指、无名指等向外延伸的方向。因此,以本实施例而言,x、y、z方向实质上是分别对应手部的前后、左右,及上下移动的方向。然本揭露则不限定于此,使用者可根据实际情况设定所欲的初始状态。
任何一种“移动”状态可用三轴加速度向量(ax,ay,az)表示,分别对应至各方向的变化量,如加速度的变化量。位于初始状态(水平静止)时,对应的三轴加速度向量为(0,0,0)。以本实施例为例,当使用者的手部在x方向上移动(即前后移动)时,所对应的状态的加速度向量为(ax’,0,0)。另一方面,当使用者的手部在y方向上移动(即左右移动)时,所对应的状态的加速度向量为(0,ay’,0)。同理,当使用者的手部在z方向上移动(即上下移动)时,所对应的状态的加速度向量为(0,0,az’)。于部分实施例中,三轴可以独立定义或加乘定义。举例而言,当使用的手部往方向A移动时,若为独立定义,则可视为(ax’,0,0)、(0,ay’,0)、(0,0,az’)三种独立移动状态。相反地,若为加乘定义,则可以视为一种结合三个方向的移动状态(ax’,ay’,az’)。于实际应用时,使用者可根据操作目的设定所欲的模式,本揭露则不以此为限。
图4C中,如图3所提及,感应模块300内具有空间感知器320,而空间感知器320可包含陀螺仪、磁力计、加速规或其两者以上的组合。本实施例中,空间感知器320将智能手套100的“转动”转换为转动向量,并将转动向量传送至处理器310。于部分实施例中,空间感知器320提供了三轴坐标(即x、y,及z方向)感应系统。每一轴向至少可以提供两种以上的直觉辨识。举例而言,在x方向上,智能手套至少可有沿着x轴顺转或逆转等两种辨识方向。
本实施例中,智能手套100以人体的右手作为范例。且使用者的手部处于尚未移动的“水平静止”状态时,将其定义为初始状态。而“水平静止”状态的定义与图6B所描述时相同,下方将不再赘述。
任何一种“转动”状态可用三轴旋转向量(θx,θy,θz)表示,分别对应至个方向的角度变化量。位于初始状态(水平静止)时,对应的三轴加速旋转向量为(0,0,0)。以本实施例为例,当使用者的手部沿着x轴转动(即左右转动)时,所对的状态的旋转向量为(θx’,0,0)。另一方面,当使用者的手部沿着y轴转动(即上下旋转)时,所对应的状态的旋转向量为(0,θy’,0)。同理,当使用者的手部沿着z轴转动(即平面转动)时,所对应的状态的旋转向量为(0,0,θz’)。于部分实施例中,三轴可以独立定义或加乘定义。举例而言,当使用的手部沿着各轴进行旋转时,若为独立定义,则可视为(θx’,0,0)、(0,θy’,0)、(0,0,θz’)三种独立转动状态。相反地,若为加乘定义,则可以视为一种结合三个方向的转动状态(θx’,θy’,θz’)。于实际应用时,使用者可根据操作要求设定所欲的模式,本揭露则不以此为限。
图4A、图4B及图4C分别描述了本揭露的智能手套的一种操作方法,分别提供了“接触”、“移动”以及“转动”的辨识方式。智能手套将导电区块相互接触时所导致的导电织物结构的阻抗传送至处理器。空间感知器将手的移动转换为移动向量,并将移动向量传送至所述处理器。空间感知器将手的转动转换为转动向量,并将转动向量传送至处理器。最后,处理器根据阻抗变化、移动向量及转动向量,判定手的手势。
本揭露的智能手套的操作方法,还包含根据处理器所判定的手势,操纵对象物。图5为本揭露的部分实施例的智能手套的操作方法的图表。图6A至图6J分别为图5的图表所对应的手部动作。请参照图5,本实施例以多轴机(或:空拍机)作为智能手套的操作的对象物,但并不限定于此。如上述所提及,智能手套100内部的感应模块300可将手势转换为操纵指令,再由无线传输模块330传输至对象物以进行对应的操作。于本实施例中,智能手套100以人体的右手作为范例,且为了方便描述手部动作的目的,部分元件将省略。智能手套100的动作结合了接触、移动以及转动,其感测的原理与图4A、图4B及图4C所述相同。
本实施例对于转动的判定取决于一临界值,此临界值为一角度,如30度,但不限于此。举例而言,当手部上旋的角度大于30度时,则定义为上旋。同样地,当下旋的角度大于30度时,则定义为下旋。然而,若上下旋转的角度皆小于30度时,则定义为“无转动”的状态。
在操控对象物的过程中,对象物的移动速度可取决于手部动作的角度值、角加速度值或两者的组合。举例来说,当手部上旋为60度时,多轴机的升起加速度会大于手部上旋为30度时的升起加速度。又,当使用者以较快的角加速度使手部上旋或下旋时,多轴机也可获得较快的升起或降落加速度。藉此,多轴机的升起/降落时的加速度可具有更多的变化,且同样的运作原理亦应用于左右或平面旋转。应了解,此处所描述的判定方法仅为一范例而已,主要应以使用者操作要求设定所欲的模式,并不用于限制本揭露。
图6A中,多轴机的起飞的指令为:将大拇指与食指接触、手部往z+方向(即往上)移动,且手部无转动。相反地,多轴机的降落指令为:将大拇指与食指接触,手部往z-方向(即往下)移动,且手部无转动。
图6B中,多轴机的前进指令为:手指无任何接触、手部往x+方向(即往前)移动,且手部往下旋。
图6C中,多轴机的后退指令为:手指无任何接触、手部往x-方向(即往后)移动,且手部往上旋。
图6D中,多轴机的右飞指令为:手指无任何接触、手部往y-方向(即往右)移动,且手部往右旋。
图6E中,多轴机的左飞指令为:手指无任何接触、手部往y+方向(即往左)移动,且手部往左旋。
图6F中,多轴机的上升指令为:将大拇指与中指接触、手部往z+方向(即往上)移动,且手部往上旋。
图6G中,多轴机的下降指令为:将大拇指与中指接触、手部往z-方向(即往下)移动,且手部往下旋。
图6H中,多轴机的左旋指令为:将大拇指与中指接触、手部往z+方向(即往上)移动,且手部往左旋。
图6I中,多轴机的右旋指令为:将大拇指与中指接触、手部往z-方向(即往下)移动,且手部往右旋。
图6J中,多轴机的紧急停止指令为:将大拇指与食指、中指接触、手部往z-方向(即往下)移动,且手部无旋转。此外,于部分实施例中,感应模块的空间感知器内具有用以侦测手部运动惯性的加速规。因此,可设计当手部的动能(或加速度)大于某一特定临界值的时候,对多轴机下达紧急停止的指令。换言之,当使用者遇到某些特殊状况(如:紧张或是遇到危险时)而产生大幅度的手部动作时,多轴机将会停止动作,以确保安全。
应了解,上述的操作多轴机的方法仅为本揭露的一种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揭露。于实际应用时,使用者可自行设计所需的手部动作,以对应到所需的操作。
图7为本揭露的部分实施例的智能手套100的示意图。智能手套100的感应模块300为可分离地配置,感应模块300上具有连接结构301,而手套载体200上具有连接结构302,连接结构301与302可互相耦合且电性连接。在部分的实施例中,连接结构301及302可为互相搭配的扣环、磁铁或易于拆缷的连接装置。透过可拆卸式的感应模块设计,使用者可根据所欲操纵的装置替换不同的感应模块,扩大了本揭露所能应用的范围。应注意,附图中所绘的连接结构301与302仅为示意性质,并不用于限制本揭露。
图8为本揭露的部分实施例的智能手套100的示意图。不同于前述实施例,本实施例中感应模块300为直接缝纫于手套载体200上,亦即不透过其他外接载板而直接配置在手套载体200上的方法,如缝纫、贴合、热压等将电路附于载体上的方法。于部分实施例中,感应模块300可为一般电路板,或是可挠性印刷电路板等等。将感应模块直接缝纫于手套载体上的优点在于,由于布面的挠曲度较佳,具有较大的振动量值,故感应模块可以感应到较大的振动幅度,故智能手套可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以及量测准确性。
举例来说,请一并参照图8、图9A及图9B,由于布面的振动可以有正反方向,故透过直接将感应模块300直接缝纫在手套载体200上的设置,对x方向而言具有更多的感应解析度。图9A及图9B分别为测量x方向的振动幅度的实验数据图,其中横坐标为时间,纵坐标为经由加速规所侦测到的振幅,再经由电脑运算(例如倍率解析处理)所得到的值。图9A是将感应模块的电路板直接缝纫于手套载体(布料)上,而图9B则是先将感应模块的电路板先配置于外接载板(硬板)上,再配置于手套载体上。由实验数据可发现,直接把电路板直接缝纫于手套载体(布料)上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请一并参照图8、图10A及图10B,由于人体的手部动作大多来自于左右的横移,智能手套亦可在y方向上具有较高的感应解析度。图10A及图10B分别为测量y方向的振动幅度的实验数据图,其中横坐标为时间,纵坐标为经由加速规所侦测到的振幅,再经由电脑运算(例如倍率解析处理)所得到的值。图10A是将感应模块的电路板直接缝纫于手套载体(布料)上,而图10B则是先将感应模块的电路板先配置于外接载板(硬板)上,再配置于手套载体上。由实验数据可发现,直接把电路板直接缝纫于手套载体(布料)上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另一方面,相较于本案的第一实施例(图1A),由于感应模块300为直接缝纫于手套载体200上,电源400的位置可直接对应于感应模块300。本实施例中,电源400为可拆卸地配置于手套载体200上,并透过连接结构303及304与感应模块300连接并提供电力。于本实施例中,拆卸式的电源400可为替换式电池或是充电电池,通过拆卸以便于进行充电。于其他部分实施例中,电源400与感应模块300亦可透过封装设计为一体的结构。
本揭露提供了一种智能手套,包含手套载体、感应模块、多数个导电区块及多数个导电织物结构。感应模块设置于手套载体,并包含处理器以及与处理器电性连接的空间感知器。导电区块设置于手套载体。导电织物结构连接导电区块以及处理器。此外,本揭露的智能手套的空间感知器可将手的转动转换为转动向量,并将移动转换为移动向量。另外,导电区块相互接触时可产生导电织物结构的阻抗变化。手势变化所产生转动向量、移动向量以及阻抗变化被传送至处理器,处理器再根据转动向量、移动向量以及阻抗变化,判定手的手势,进而进行相对应的操作。
上文概述了若干实施例的特征,以便本领域熟悉此项技艺者可更好地理解本揭示案的态样。本领域熟悉此项技艺者应当了解到他们可容易地使用本揭示案作为基础来设计或者修改其他制程及结构,以实行相同目的及/或实现相同优势的。本领域熟悉此项技艺者亦应当了解到,此类等效构造不脱离本揭示案的精神及范畴,以及在不脱离本揭示案的精神及范畴的情况下,其可对本文进行各种改变、取代及变更。
Claims (10)
1.一种智能手套,其特征在于,包含:
手套载体;
感应模块,设置于所述手套载体,包含处理器以及与所述处理器电性连接的空间感知器;
多数个导电区块,设置于所述手套载体;以及
多数个导电织物结构,连接所述导电区块与所述处理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间感知器包含陀螺仪、磁力计、加速规或其两者以上的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区块设置于所述手套载体的指尖或指节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模块设置于所述手套载体的手背处,且对应于第三掌骨与第四掌骨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织物结构包含导电织物层以及包覆所述导电织物层的隔离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织物结构包含纱线以及设置于所述纱线表面的导电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手套,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无线传输模块,设置于所述该感应模块中并与所述处理器电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手套,其特征在于,还包含连接结构,可分离式地连接所述感应模块与所述手套载体。
9.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智能手套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
利用所述空间感知器将手的转动转换为转动向量,并将所述转动向量传送至所述处理器;
利用所述空间感知器将手的移动转换为移动向量,并将所述移动向量传送至所述处理器;
将所述导电区块相互接触时所导致的所述导电织物结构的阻抗变化传送至所述处理器;以及
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转动向量、所述移动向量以及所述阻抗变化,判定手的手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智能手套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根据所述手势操控对象物。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066131.3A CN108391872A (zh) | 2017-02-06 | 2017-02-06 | 智能手套及应用其的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066131.3A CN108391872A (zh) | 2017-02-06 | 2017-02-06 | 智能手套及应用其的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391872A true CN108391872A (zh) | 2018-08-14 |
Family
ID=630941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066131.3A Pending CN108391872A (zh) | 2017-02-06 | 2017-02-06 | 智能手套及应用其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391872A (zh)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351764A (zh) * | 2006-01-04 | 2009-01-21 | 艾恩威尔创造公司 | 安装在手指上的传感器的信息输入 |
US8276215B2 (en) * | 2008-03-04 | 2012-10-02 | Denise Lynn Merkle | Temperature sensing glove for automotive applications |
CN204740561U (zh) * | 2015-07-13 | 2015-11-04 | 刘述亮 | 一种数据手套 |
WO2015175838A1 (en) * | 2014-05-15 | 2015-11-19 | Sensoria, Inc. | Gloves with sensors for monitoring and analysis of position, pressure and movement |
WO2016029183A1 (en) * | 2014-08-22 | 2016-02-25 | Sony Computer Entertainment Inc. | Glove interface object |
WO2016086259A1 (en) * | 2014-12-01 | 2016-06-09 | Nevell David | Golf training device |
CN108451534A (zh) * | 2018-01-26 | 2018-08-28 | 仰人杰 | 一种基于介电弹性体传感器的人体运动检方法 |
-
2017
- 2017-02-06 CN CN201710066131.3A patent/CN108391872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351764A (zh) * | 2006-01-04 | 2009-01-21 | 艾恩威尔创造公司 | 安装在手指上的传感器的信息输入 |
US8276215B2 (en) * | 2008-03-04 | 2012-10-02 | Denise Lynn Merkle | Temperature sensing glove for automotive applications |
WO2015175838A1 (en) * | 2014-05-15 | 2015-11-19 | Sensoria, Inc. | Gloves with sensors for monitoring and analysis of position, pressure and movement |
WO2016029183A1 (en) * | 2014-08-22 | 2016-02-25 | Sony Computer Entertainment Inc. | Glove interface object |
WO2016086259A1 (en) * | 2014-12-01 | 2016-06-09 | Nevell David | Golf training device |
CN204740561U (zh) * | 2015-07-13 | 2015-11-04 | 刘述亮 | 一种数据手套 |
CN108451534A (zh) * | 2018-01-26 | 2018-08-28 | 仰人杰 | 一种基于介电弹性体传感器的人体运动检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103015B2 (en) | Interactive fabric | |
CN109901708A (zh) | 一种柔性智能手套 | |
JP7136887B2 (ja) | 感知可能な衣料 | |
Ou et al. | SensorKnit: architecting textile sensors with machine knitting | |
US10046234B2 (en) | Interactive movement tracking system applicable to articles of clothing | |
KR101821048B1 (ko) | 웨어러블 데이터 입력장치 | |
KR20220116372A (ko) | 착용가능 무선 hmi 디바이스 | |
EP3740851B1 (en) | Conductive fibers with custom placement conformal to embroidered patterns | |
Shen et al. | Self‐Powered Smart Gloves Based on Triboelectric Nanogenerators | |
US10908732B1 (en) | Removable electronics device for pre-fabricated sensor assemblies | |
US11755157B2 (en) | Pre-fabricated sensor assembly for interactive objects | |
US11644930B2 (en) | Removable electronics device for pre-fabricated sensor assemblies | |
Wicaksono et al. | 3DKnITS: Three-dimensional digital knitting of intelligent textile sensor for activity recognition and biomechanical monitoring | |
CN106996796B (zh) | 穿戴式动作感知装置 | |
CN210742890U (zh) | 一种智能穿戴式手指触元集信息设备 | |
Yu et al. | Skinergy: Machine-Embroidered Silicone-Textile Composites as On-Skin Self-Powered Input Sensors | |
US11494073B2 (en) | Capacitive touch sensor with non-crossing conductive line pattern | |
CN108391872A (zh) | 智能手套及应用其的方法 | |
TWI662437B (zh) | 智慧型手套及應用其之方法 | |
Ma et al. | Bioinspired, fiber-based, flexible self-powered sensor for wearable applications | |
TWI753258B (zh) | 智慧型手套 | |
US11830356B2 (en) | Interactive cord with improved capacitive touch sensing | |
CN210776584U (zh) | 一种基于人造肌肉的力学反馈体感手套及动作捕捉系统 | |
CN111367416A (zh) | 一种虚拟现实手套及虚拟现实交互系统 | |
Aigner et al. | Loopsense: low-scale, unobtrusive, and minimally invasive knitted force sensors for multi-modal input, enabled by selective loop-meshing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814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