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91393A - 保护壳及电子组件 - Google Patents

保护壳及电子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91393A
CN108391393A CN201810254699.2A CN201810254699A CN108391393A CN 108391393 A CN108391393 A CN 108391393A CN 201810254699 A CN201810254699 A CN 201810254699A CN 108391393 A CN108391393 A CN 1083913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iped
protective shell
sub
area
degre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25469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力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25469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391393A/zh
Publication of CN1083913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9139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17Mechanical details of casings
    • H05K5/0243Mechanical details of casings for decorative purpo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保护壳及电子组件,所述保护壳包括第一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内设置有间隔排布的若干第一条纹,所述第一条纹对相同方位入射的光线的反射程度相同,且所述第一条纹对不同方位入射的光线的反射程度不同,以使得同一方位上所述第一区域的各个部分呈现的亮暗程度相同,不同方位上所述第一区域呈现的亮暗程度不同。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提供的保护壳,能实现亮暗程度可调,有助于提升保护壳的整体视觉效果,使视觉效果更加协调。

Description

保护壳及电子组件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保护壳及电子组件。
背景技术
电子装置通常包括前盖、后盖以及中框组件。所述前盖与所述后盖相对设置,且所述前盖、所述后盖及所述中框组件相互配合以收容所述电子装置中的功能器件,比如电路板、电池等。为了对电子装置形成保护和装饰效果,通常将电子装置设置在保护壳形成的收容空间内。现有技术中的保护壳,所呈现出来的亮暗程度无法精确的调控,视觉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保护壳,所述保护壳包括第一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内设置有间隔排布的若干第一条纹,所述第一条纹对相同方位入射的光线的反射程度相同,且所述第一条纹对不同方位入射的光线的反射程度不同,以使得同一方位上所述第一区域的各个部分呈现的亮暗程度相同,不同方位上所述第一区域呈现的亮暗程度不同。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提供的保护壳,包括第一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内设置有间隔排布的若干第一条纹,所述第一条纹对相同方位入射的光线的反射程度相同,且所述第一条纹对不同方位入射的光线的反射程度不同,以使得同一方位上所述第一区域的各个部分呈现的亮暗程度相同,不同方位上所述第一区域呈现的亮暗程度不同。通过第一条纹的不同排布方式,就可以实现保护壳的亮暗程度可调,有助于提升保护壳的整体视觉效果,使视觉效果更加协调。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子组件,所述电子组件包括电子装置和前述保护壳,所述保护壳形成收容空间,所述电子装置收容在所述保护壳形成的收容空间内,所述保护壳用于对所述电子装置形成保护和装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保护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组件的装配关系的爆炸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一中一种第一条纹的排布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一中水平轴的排布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一中另一种第一条纹的排布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一中又一种第一条纹的排布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保护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另一种保护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保护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第一子条纹和第二子条纹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保护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的另一种保护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的又一种保护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保护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一较佳实施例提供的保护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申请另一较佳实施例提供的保护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申请一较佳实施例提供的保护壳的层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保护壳的结构示意图。所述保护壳10包括第一区域A1,所述第一区域A1内设置有间隔排布的若干第一条纹100,所述第一条纹100对相同方位入射的光线的反射程度相同,且所述第一条纹100对不同方位入射的光线的反射程度不同,以使得同一方位上所述第一区域的各个部分呈现的亮暗程度相同,不同方位上所述第一区域呈现的亮暗程度不同。
不同方位上所述第一区域呈现的亮暗程度不同指的是,在第一方位上,所述第一区域呈现第一亮度;在第二方位上,所述第一区域呈现第二亮度,其中,所述第一亮度不等于所述第二亮度。
其中,“若干第一条纹”是指至少两条第一条纹。
所述第一条纹100是无法通过肉眼观察的,通常需要借助于精密仪器观测。为了方便描述,在本实施方式对应的附图以及以下相关附图中对所述第一条纹100等条纹进行了示意。可选的,所述第一条纹100的宽度为0.015mm,相邻两条所述第一条纹100之间的间距为0.005mm。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提供的保护壳,包括第一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内设置有间隔排布的若干第一条纹,所述第一条纹对相同方位入射的光线的反射程度相同,且所述第一条纹对不同方位入射的光线的反射程度不同,以使得同一方位上所述第一区域的各个部分呈现的亮暗程度相同,不同方位上所述第一区域呈现的亮暗程度不同。通过第一条纹的不同排布方式,就可以实现保护壳的亮暗程度可调,有助于提升保护壳的整体视觉效果,使视觉效果更加协调。
请参阅图2,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组件的装配关系示意图。所述电子组件2包括电子装置1和保护壳10。保护壳10在具体使用的过程中,需要与电子装置1相配合,保护壳10形成收容空间10S,电子装置1收容在保护壳10形成的收容空间10S内,所述保护壳10一方面用于对所述电子装置1形成保护,具有防跌落的效果,另一方面,所述保护壳10用于对所述电子装置1形成装饰,起到美观的作用。保护壳10的外观面10a为保护壳10远离电子装置1的表面,具体的,是指电子装置1与保护壳10相配合之后,所述保护壳10的外表面。保护壳10的外观面10a可以为平面,也可以为曲面。所述第一区域A1位于所述保护壳10的外观面10a上。
可选的,所述第一区域A1的面积小于所述保护壳10的外观面的面积。
可选的,所述第一区域A1内的所述第一条纹100中的至少部分所述第一条纹100相互平行。
其中,相互平行的第一条纹100对光线进行反射,使得所述第一区域A1呈现出来的亮暗程度一致,通过相互平行的部分第一条纹100与不相互平行的部分第一条纹100之间的相互补偿作用,就可以实现同一方位上所述第一区域A1的各个部分呈现的亮暗程度相同,不同方位上所述第一区域A1呈现的亮暗程度不同,实现保护壳10放置的方位不同而呈现的亮暗程度不同,有助于提升保护壳10的整体视觉效果,使视觉效果更加协调。
进一步的,请一并参阅图3和图4,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一中一种第一条纹的排布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一中水平轴的排布示意图。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有的所述第一条纹100相互平行,且所述第一条纹100与水平轴200之间形成的角度为锐角α,其中,所述水平轴200沿预设方向延伸,当所述第一条纹100平行于所述水平轴200时,所述第一条纹100对入射的光线的反射程度最大,当所述第一条纹100垂直于所述水平轴200时,所述第一条纹100对入射的光线的反射程度最小。
具体的,所述保护壳10包括长边100a和短边100b,所述短边100b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部分100b1、中间部分100b2以及第二部分100b3,所述第一部分100b1及所述第二部分100b3为曲线段,所述中间部分100b2为直线段,所述直线段100b2平行于所述水平轴200。保护壳10上的第一条纹100与水平轴200之间的夹角越小,第一条纹100对入射的光线的反射程度越大,则第一条纹100反射的光线就越亮,视觉上觉得颜色就越浅;保护壳10上的第一条纹100与水平轴200之间的夹角越大,第一条纹100对入射的光线的反射程度越小,则第一条纹100反射的光线就越暗,视觉上觉得颜色就越深。在数学中,两条直线(或向量)相交所形成的最小正角称为这两条直线(或向量)的夹角,夹角的范围为[0,π/2]。通过调整第一条纹100与水平轴200所形成的角度的变化,就可以实现保护壳10的亮暗程度可调,有助于提升保护壳10的整体视觉效果,使视觉效果更加协调。
更进一步的,请参阅图5,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一中另一种第一条纹的排布示意图。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有的第一条纹100相互平行,所述第一条纹100与所述水平轴200之间形成的角度为钝角β。在数学上,两条相交直线,从其中一条直线旋转一角度与另一直线平行或重合,所旋转的角度就是两直线形成的角度,范围是[0,π]。其中,所述水平轴200沿预设方向延伸,当所述第一条纹100平行于所述水平轴200时,所述第一条纹100对入射的光线的反射程度最大,当所述第一条纹100垂直于所述水平轴200时,所述第一条纹100对入射的光线的反射程度最小。
具体的,所述保护壳10包括长边100a和短边100b,所述短边100b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部分100b1、中间部分100b2以及第二部分100b3,所述第一部分100b1及所述第二部分100b3为曲线段,所述中间部分100b2为直线段,所述直线段100b2平行于所述水平轴200。保护壳10上的第一条纹100与水平轴200之间的夹角越小,第一条纹100对入射的光线的反射程度越大,则第一条纹100反射的光线就越亮,视觉上觉得颜色就越浅;保护壳10上的第一条纹100与水平轴200之间的夹角越大,第一条纹100对入射的光线的反射程度越小,则第一条纹100反射的光线就越暗,视觉上觉得颜色就越深。通过调整第一条纹100与水平轴200所形成的角度的变化,就可以实现保护壳10的亮暗程度可调,有助于提升保护壳10的整体视觉效果,使视觉效果更加协调。
更进一步的,请参阅图6,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一中又一种第一条纹的排布示意图。在又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条纹100包括第一子条纹110及第二子条纹120。所有的所述第一子条纹110相互平行,且所述第一子条纹110与水平轴200之间形成的角度为锐角α1,所有的所述第二子条纹120相互平行,且所述第二子条纹120与水平轴200之间形成的角度为钝角β1。其中,所述水平轴200沿预设方向延伸,当所述第一条纹100平行于所述水平轴200时,所述第一条纹100对入射的光线的反射程度最大,当所述第一条纹100垂直于所述水平轴200时,所述第一条纹100对入射的光线的反射程度最小。
具体的,由于第一子条纹110与水平轴200之间形成的角度为锐角α1,第二子条纹120与水平轴200之间形成的角度为钝角β1,所有的第一子条纹110均平行间隔设置,所有的第二子条纹120均平行间隔设置。因此,所有的第一子条纹110对相同方位入射的光线的反射程度相同,且所述第一子条纹110对不同方位入射的光线的反射程度不同,可以使得同一方位上所述第一区域A1的各个部分呈现的亮暗程度相同,不同方位上所述第一区域A1呈现的亮暗程度不同。并且,所有的第二子条纹120对相同方位入射的光线的反射程度相同,且所述第二子条纹120对不同方位入射的光线的反射程度不同,可以使得同一方位上所述第一区域A1的各个部分呈现的亮暗程度相同,不同方位上所述第一区域A1呈现的亮暗程度不同。通过第一子条纹110和第二子条纹120的相互补偿作用,就可以实现保护壳10的第一区域A1整体上的亮暗程度可调。具体的,通过第一子条纹110及第二子条纹120的不同排布方式,就可以实现保护壳10的亮暗程度可调,有助于提升保护壳10的整体视觉效果,使视觉效果更加协调。
请一并参阅图7和图8,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保护壳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另一种保护壳的结构示意图。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实施例二中,所述第一区域A1包括第一子区域A11及第二子区域A22。所述第一条纹100包括第一子条纹110及第二子条纹120。所述第一子条纹110设置在所述第一子区域A11,所述第二子条纹120设置在所述第二子区域A22。所述第一子条纹110与所述第二子条纹120不平行,且所第一子条纹110与水平轴200之间的夹角等于所述第二子条纹120与所述水平轴200之间的夹角。其中,所述水平轴200沿预设方向延伸,其中,当所述第一子条纹110平行于所述水平轴200时,所述第一子条纹110对入射的光线的反射程度最大,当所述第一子条纹110垂直于所述水平轴200时,所述第一子条纹110对入射的光线的反射程度最小。
具体的,参阅图7,第一子条纹110与水平轴之间形成的角为锐角α2,第二子条纹120与水平轴之间形成的角为锐角α3,且α2=α3,根据反射原理,与水平轴之间的夹角相等的相同类型的条纹对光线具有相同的反射程度,因此,可以使得第一子区域A11内的第一子条纹110与第二子区域A22内的第二子条纹120对光线具有相同的反射程度,于是,就可以通过调整第一子条纹110与第二子条纹120之间形成的角度大小来实现保护壳10的亮暗程度可调,有助于提升保护壳10的整体视觉效果,使视觉效果更加协调。
同样,参阅图8,第一子条纹110与水平轴之间形成的角为钝角β2,第二子条纹120与水平轴之间形成的角为钝角β3,且β2=β3。根据反射原理,与水平轴之间的夹角相等的相同类型的条纹对光线具有相同的反射程度,因此,可以使得第一子区域A11内的第一子条纹110与第二子区域A22内的第二子条纹120对光线具有相同的反射程度,于是,就可以通过调整第一子条纹110与第二子条纹120之间形成的角度大小来实现保护壳10的亮暗程度可调,有助于提升保护壳10的整体视觉效果,使视觉效果更加协调。
请参阅图9,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保护壳的结构示意图。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实施例三中,所述第一区域A1包括第一子区域A11及第二子区域A22,所述第一条纹100包括第一子条纹110及第二子条纹120,所述第一子条纹110设置在所述第一子区域A11,所述第二子条纹120设置在所述第二子区域A22,所述第一子条纹110与所述第二子条纹120的密度不同。
具体的,由于条纹呈现出来的亮暗程度不仅与条纹与水平轴之间的夹角大小有关,还与条纹之间排布的密度有关。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限定第一子条纹110与第二子条纹120的密度不同,就可以实现第一子区域A11和第二子区域A22的亮暗程度可调,进而实现保护壳10的整体亮度的可调。进一步的,由于保护壳10上的直条纹与水平轴200之间的夹角越小,则直条纹反射的光线就越亮,视觉上觉得颜色就越浅;保护壳10上的直条纹与水平轴200之间的夹角越大,则直条纹反射的光线就越暗,视觉上觉得颜色就越深。因此,当第一子条纹110与水平轴200之间的夹角越小时,可以控制第一子条纹110的排布密度相对稀疏;当第二子条纹120与水平轴200之间的夹角越大时,可以控制第二子条纹120的排布密度相对密集;从而实现保护壳10从同一方位观察时,整体呈现的亮暗保持一致,从不同方位观察时,呈现出不同的亮暗程度,进而实现保护壳10整体呈现出来的亮暗程度可调,有助于提升视觉效果,使视觉效果更加协调。
可选的,请参阅图10,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第一子条纹和第二子条纹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子条纹110沿所述第一子条纹110的延伸方向的截面形状平滑过渡,所述第二子条纹120沿所述第二子条纹120的延伸方向的截面形状非平滑过渡。
具体的,平滑过渡是指曲线方程可以求导,曲率是连续变化的。非平滑过渡是指曲线方程不可求导,曲率不连续变化。图10中的A曲线就是平滑过渡,B和C就是非平滑过渡,当第一子条纹110沿所述第一子条纹110的延伸方向的截面形状平滑过渡时,即第一子条纹110沿所述第一子条纹110的延伸方向的截面形状如A曲线所示,则第一子条纹110反射的光线就越亮,视觉上呈现的颜色就越浅。当第二子条纹120沿所述第二子条纹120的延伸方向的截面形状非平滑过渡时,即第二子条纹120沿所述第二子条纹120的延伸方向的截面形状如B曲线或者C曲线所示,则第二子条纹120反射的光线就越暗,视觉上呈现的颜色就越深。因此,可以通过控制第一子条纹110和第二子条纹120的延伸方向的截面形状,从而实现保护壳10从同一方位观察时,整体呈现的亮暗保持一致,从不同方位观察时,呈现出不同的亮暗程度,进而实现保护壳10整体呈现出来的亮暗程度可调,有助于提升视觉效果,使视觉效果更加协调。
请参阅图11,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保护壳的结构示意图。实施例四与实施例一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实施例四中,所述保护壳10还包括第二区域A2,所述第二区域A2内设置有间隔排布的若干第二条纹300,所述第一条纹100和所述第二条纹300对相同方位入射的光线的反射程度不同,以使得同一方位上所述第一区域A1和所述第二区域A2呈现的亮暗程度相同,不同方位上所述第一区域A1和所述第二区域A2呈现的亮暗程度不同。
可选的,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区域A1与所述第二区域A2至少共用一条边。即第一区域A1与第二区域A2相邻且接触设置。由于所述第一条纹100和所述第二条纹300对相同方位入射的光线的反射程度不同,从而可以通过调整第一条纹100和第二条纹300的排布,以使得同一方位上所述第一区域A1和所述第二区域A2呈现的亮暗程度相同,不同方位上所述第一区域A1和所述第二区域A2呈现的亮暗程度不同,进而实现保护壳10整体呈现出来的亮暗程度可调,有助于提升视觉效果,使视觉效果更加协调。
可选的,请参阅图12,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的另一种保护壳的结构示意图。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区域A1与所述第二区域A2非接触设置。即第一区域A1与第二区域A2之间没有交集,没有公共区域。由于所述第一条纹100和所述第二条纹300对相同方位入射的光线的反射程度不同,从而可以通过调整第一条纹100和第二条纹300的排布,以使得同一方位上所述第一区域A1和所述第二区域A2呈现的亮暗程度相同,不同方位上所述第一区域A1和所述第二区域A2呈现的亮暗程度不同,进而实现保护壳10整体呈现出来的亮暗程度可调,有助于提升视觉效果,使视觉效果更加协调。
可选的,请参阅图13,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的又一种保护壳的结构示意图。在又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条纹100的排布密度等于所述第二条纹300的排布密度,第一条纹100与水平轴200的夹角不等于第二条纹300与水平轴200的夹角。
具体的,由于条纹呈现出来的亮暗程度不仅与条纹之间排布的密度有关,还与条纹与水平轴之间的夹角大小有关。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限定第一条纹100的排布密度等于所述第二条纹300的排布密度,第一条纹100与水平轴200的夹角不等于第二条纹300与水平轴200的夹角,就可以实现第一区域A1和第二区域A2的亮暗程度可调,进而实现保护壳10的整体亮度的可调。进一步的,由于保护壳10上的直条纹与水平轴200之间的夹角越小,则直条纹反射的光线就越亮,视觉上呈现的颜色就越浅;保护壳10上的直条纹与水平轴200之间的夹角越大,则直条纹反射的光线就越暗,视觉上呈现的颜色就越深。因此,当第一条纹100的排布密度等于所述第二条纹300的排布密度时,可以控制第一条纹100以及第二条纹300与水平轴200之间的夹角大小,从而实现保护壳10从同一方位观察时,整体呈现的亮暗不同,从不同方位观察时,呈现出相同的亮暗程度,进而实现保护壳10整体呈现出来的亮暗程度可调,有助于提升视觉效果,使视觉效果更加协调。
请参阅图14,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保护壳的结构示意图。实施例五与实施例四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实施例五中,所述保护壳10还包括第三区域A3,所述第三区域A3设置有若干个第三条纹400,所述第一条纹100与所述第二条纹300对相同方位入射的光线的反射程度不同,且所述第二条纹300和所述第三条纹400对相同方位入射的光线的反射程度相同,以使得同一方位上所述第一区域A1和所述第二区域A2呈现的亮暗程度不同,所述第二区域A2和所述第三区域A3呈现的亮暗程度相同。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区域A2和第三区域A3关于第一区域A1对称,第二区域A2内的第二条纹300和第三区域A3内的第三条纹400与水平轴200之间的夹角保持一致,所述第一条纹100与所述第二条纹300对相同方位入射的光线的反射程度不同,且所述第二条纹300和所述第三条纹400对相同方位入射的光线的反射程度相同,使得同一方位上所述第一区域A1和所述第二区域A2呈现的亮暗程度不同,所述第二区域A2和所述第三区域A3呈现的亮暗程度相同,进而实现保护壳10整体呈现出来的亮暗程度可调,有助于提升视觉效果,使视觉效果更加协调。
请参阅图15,图15是本申请一较佳实施例提供的保护壳的结构示意图。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保护壳10不限于仅包括第一区域A1、第二区域A2和第三区域A3,还可以包括更多区域,第m个区域定义为Am,第n个区域定义为An,其中,m、n为正整数。在一种特殊的保护壳10的结构示意图中,保护壳10具有对称结构,通过各个区域A1、A2、A3、......、An内的第一条纹、第二条纹、第三条纹、......、第n条纹的排布情况,就可以实现保护壳10整体呈现出来立体的预设图案。所述预设图案可以为但不仅限于为钻石图案,珠宝图案等。具体的,可以实现在同一方位上,保护壳10的各个区域呈现的亮暗程度保持一致,使得所述保护壳10整体上呈现出单一的图案,比如所述保护壳10整体上呈现出浅蓝色。也可以对保护壳10的各个区域呈现的亮暗程度进行调配从而使得所述保护壳10呈现出立体的预设图案,比如,钻石图案。也可以在不同方位上,保护壳10的各个区域呈现的亮暗程度保持一致,也可以实现保护壳10的各个区域呈现的亮暗程度不一致等。有助于提升视觉效果,使视觉效果更加协调。
请参阅图16,图16是本申请另一较佳实施例提供的保护壳的结构示意图。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区域A1、第二区域A2、第三区域A3、......第n区域之间也可以不具有对称关系,通过调整第一区域A1内的第一条纹100、第二区域A2内的第二条纹300、第三区域A3内的第三条纹400、......、第n区域An内的第n条纹的排布情况,通过各个区域A1、A2、A3、......、An内的第一条纹、第二条纹、第三条纹、......、第n条纹的排布情况,就可以实现保护壳10整体呈现出来立体的预设图案。所述预设图案可以为但不仅限于为钻石图案,珠宝图案等。具体的,可以实现在同一方位上,保护壳10的各个区域呈现的亮暗程度保持一致,使得所述保护壳10整体上呈现出单一的图案,比如所述保护壳10整体上呈现出浅蓝色。也可以对保护壳10的各个区域呈现的亮暗程度进行调配从而使得所述保护壳10呈现出立体的预设图案,比如,钻石图案。也可以在不同方位上,保护壳10的各个区域呈现的亮暗程度保持一致,也可以实现保护壳10的各个区域呈现的亮暗程度不一致等。有助于提升视觉效果,使视觉效果更加协调。
请参阅图17,图17是本申请一较佳实施例提供的保护壳的层结构示意图。所述保护壳10包括第一基板101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101一侧且覆盖所述第一基板101的至少部分表面上的纹理层102,所述纹理层102对应所述第一区域A1设置,所述纹理层102包括第一条纹100(请参见图1)。所述第一基板101可以但不仅限于为玻纤板。所述纹理层102具有预设颜色,所述预设颜色可以为但不仅限于为蓝色或者红色等。所述保护壳10还包括第二基板103及第三基板104,所述第二基板103及所述第三基板104依次设置在所述纹理层102远离所述第一基板101的表面,其中,所述第二基板103的硬度小于所述第三基板104的硬度。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基板103的材质为聚碳酸酯材料(Polycarbonate,PC),所述第三基板104的材质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材料(polymethyl methacrylate,PMMA),也称为有机玻璃,该种材料美观,光透过率好,表面光泽度高。所述保护壳10还包括电镀层105,所述电镀层105设置于所述纹理层102与所述第一基板101之间,所述电镀层105用于将自所述纹理层102远离所述电镀层105的一侧入射的光线反射出去。所述保护壳10还包括遮光层106,所述遮光层106设置于所述电镀层105远离所述纹理层102的一侧,所述遮光层106用于防止自所述纹理层102远离所述遮光层106一侧入射的光线朝向所述第一基板101入射。
具体的,第三基板104远离第二基板103的表面构成保护壳10的外观面,第三基板104的硬度大于第二基板103的硬度,可以增强保护壳10的抗跌落性能,提高保护壳10的使用寿命。遮光层106用于防止自所述纹理层102远离所述遮光层106一侧入射的光线朝向所述第一基板101入射,可以降低自所述纹理层102远离所述遮光层106一侧入射的光线的穿透率,提高光线的反射率,从而呈现出亮暗程度变化的视觉效果,使视觉效果更加协调。
请一并参阅图2和图18,图1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电子组件2包括电子装置1和如前面任意一实施方式所述的保护壳10。所述电子装置1可以是任何具备通信和存储功能的设备。例如:平板电脑、手机、电子阅读器、遥控器、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笔记本电脑、车载设备、网络电视、可穿戴设备等具有网络功能的智能设备。所述电子装置1收容于如上所述的保护壳10形成的收容空间10S内,所述收容空间10S用于收容所述电子装置1,对所述电子装置1形成保护和装饰效果。所述保护壳10,请参阅前面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6)

1.一种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包括第一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内设置有间隔排布的若干第一条纹,所述第一条纹对相同方位入射的光线的反射程度相同,且所述第一条纹对不同方位入射的光线的反射程度不同,以使得同一方位上所述第一区域的各个部分呈现的亮暗程度相同,不同方位上所述第一区域呈现的亮暗程度不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内的所述第一条纹中的至少部分所述第一条纹相互平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有的所述第一条纹相互平行,且所述第一条纹与水平轴之间形成的角度为锐角,其中,所述水平轴沿预设方向延伸,当所述第一条纹平行于所述水平轴时,所述第一条纹对入射的光线的反射程度最大,当所述第一条纹垂直于所述水平轴时,所述第一条纹对入射的光线的反射程度最小。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有的第一条纹相互平行,所述第一条纹与所述水平轴之间形成的角度为钝角,其中,所述水平轴沿预设方向延伸,当所述第一条纹平行于所述水平轴时,所述第一条纹对入射的光线的反射程度最大,当所述第一条纹垂直于所述水平轴时,所述第一条纹对入射的光线的反射程度最小。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条纹包括第一子条纹及第二子条纹,所有的所述第一子条纹相互平行,且所述第一子条纹与水平轴之间形成的角度为锐角,所有的所述第二子条纹相互平行,且所述第二子条纹与水平轴之间形成的角度为钝角,其中,所述水平轴沿预设方向延伸,当所述第一条纹平行于所述水平轴时,所述第一条纹对入射的光线的反射程度最大,当所述第一条纹垂直于所述水平轴时,所述第一条纹对入射的光线的反射程度最小。
6.如权利要求3或4或5所述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包括长边和短边,所述短边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部分、中间部分以及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及所述第二部分为曲线段,所述中间部分为直线段,所述直线段平行于所述水平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包括第一子区域及第二子区域,所述第一条纹包括第一子条纹及第二子条纹,所述第一子条纹设置在所述第一子区域,所述第二子条纹设置在所述第二子区域,所述第一子条纹与所述第二子条纹不平行,且所第一子条纹与水平轴之间的夹角等于所述第二子条纹与所述水平轴之间的夹角,其中,所述水平轴沿预设方向延伸,其中,当所述第一子条纹平行于所述水平轴时,所述第一子条纹对入射的光线的反射程度最大,当所述第一子条纹垂直于所述水平轴时,所述第一子条纹对入射的光线的反射程度最小。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包括第一子区域及第二子区域,所述第一条纹包括第一子条纹及第二子条纹,所述第一子条纹设置在所述第一子区域,所述第二子条纹设置在所述第二子区域,所述第一子条纹的排布密度与所述第二子条纹的排布密度不同。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条纹沿所述第一子条纹的延伸方向的截面形状平滑过渡,所述第二子条纹沿所述第二子条纹的延伸方向的截面形状非平滑过渡。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的面积小于所述保护壳的外观面的面积。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还包括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内设置有间隔排布的若干第二条纹,所述第一条纹和所述第二条纹对相同方位入射的光线的反射程度不同,以使得同一方位上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呈现的亮暗程度相同,不同方位上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呈现的亮暗程度不同。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至少共用一条边。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非接触设置。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条纹的排布密度等于所述第二条纹的排布密度,所述第一条纹与水平轴的夹角不等于所述第二条纹与所述水平轴的夹角,其中,所述水平轴沿预设方向延伸,当所述第一条纹平行于所述水平轴时,所述第一条纹对入射的光线的反射程度最大,当所述第一条纹垂直于所述水平轴时,所述第一条纹对入射的光线的反射程度最小。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还包括第三区域,所述第三区域设置有若干个第三条纹,所述第一条纹与所述第二条纹对相同方位入射的光线的反射程度不同,且所述第二条纹和所述第三条纹对相同方位入射的光线的反射程度相同,以使得同一方位上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呈现的亮暗程度不同,所述第二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呈现的亮暗程度相同。
16.一种电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组件包括电子装置和如权利要求1-15任意一项所述的保护壳,所述保护壳形成收容空间,所述电子装置收容在所述保护壳形成的收容空间内,所述保护壳用于对所述电子装置形成保护和装饰。
CN201810254699.2A 2018-03-26 2018-03-26 保护壳及电子组件 Pending CN10839139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54699.2A CN108391393A (zh) 2018-03-26 2018-03-26 保护壳及电子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54699.2A CN108391393A (zh) 2018-03-26 2018-03-26 保护壳及电子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91393A true CN108391393A (zh) 2018-08-10

Family

ID=630725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254699.2A Pending CN108391393A (zh) 2018-03-26 2018-03-26 保护壳及电子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39139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96336A (zh) * 2019-06-30 2019-10-0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24524A (zh) * 2009-09-11 2011-04-20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透光薄膜的制造方法及透光薄膜
CN104527166A (zh) * 2014-11-24 2015-04-2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壳体、电子装置及壳体的制作方法
CN205902240U (zh) * 2016-06-01 2017-01-18 昇印光电(昆山)股份有限公司 装饰件、电子设备外壳以及电子设备
CN206686483U (zh) * 2017-05-16 2017-11-28 昇印光电(昆山)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盖板及电子设备
US20180049337A1 (en) * 2016-08-10 2018-02-15 Apple Inc. Colored multilayer oxide coating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24524A (zh) * 2009-09-11 2011-04-20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透光薄膜的制造方法及透光薄膜
CN104527166A (zh) * 2014-11-24 2015-04-2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壳体、电子装置及壳体的制作方法
CN205902240U (zh) * 2016-06-01 2017-01-18 昇印光电(昆山)股份有限公司 装饰件、电子设备外壳以及电子设备
US20180049337A1 (en) * 2016-08-10 2018-02-15 Apple Inc. Colored multilayer oxide coatings
CN206686483U (zh) * 2017-05-16 2017-11-28 昇印光电(昆山)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盖板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96336A (zh) * 2019-06-30 2019-10-0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50867B2 (en) Electronic devices with adjustable decoration
JP2020194548A (ja) 基板上に改善された視覚特徴および必要に応じて触覚特徴を与え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WO2003042967A3 (en) Dynamically configurable virtual window manager
CN107703654A (zh) 防偷窥装置、防偷窥显示器及控制方法
EP3602537B1 (en) Controlling privacy on displays
CN109551828A (zh) 光学装饰件
KR101455707B1 (ko) 시각 효과를 도입한 평면 터치 디바이스
CN108391393A (zh) 保护壳及电子组件
CN108811400A (zh) 电子设备外壳及其制备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CN108630840A (zh) 电池盖及电子装置
CN211880742U (zh) 装饰膜片、盖板及电子设备
CN108601251A (zh) 保护壳及电子组件
CN108873113A (zh) 一种纹理结构、光学薄膜、模具及电子设备盖板
CN105917278B (zh) 带太阳能电池的电子钟表
CN207266124U (zh) 炫光保护壳
CN108630839A (zh) 电池盖及电子装置
CN207427225U (zh) 一种魔幻手机后盖
CN206783753U (zh) 一种蒸发装置
CN109703269A (zh) 外观件
SE513643C2 (sv) Maskeringsmaterial med optisk maskeringsverkan, med tredimensionell ytstruktur
CN109507763A (zh) 光学薄膜和电子设备盖板
CN209767982U (zh) 手持终端及其彩色盖板
CN209267617U (zh) 一种感温变色盖板
JP6734351B2 (ja) 装飾体、装飾体照明設備、装飾体製造装置及び装飾体製造方法
CN208324715U (zh) 一种具备锥形和梯台结构层的光影变化装饰材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810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