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88779A - 一种便携式自动印章机及管理系统,及其管理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携式自动印章机及管理系统,及其管理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88779A
CN108388779A CN201810136309.1A CN201810136309A CN108388779A CN 108388779 A CN108388779 A CN 108388779A CN 201810136309 A CN201810136309 A CN 201810136309A CN 108388779 A CN108388779 A CN 1083887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l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louds
mobile communication
portable automa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3630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诗迈
朱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Microsoft Test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Creek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Creek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Creek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13630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388779A/zh
Publication of CN1083887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8877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KSTAMPS; STAMPING OR NUMBERING APPARATUS OR DEVICES
    • B41K3/00Apparatus for stamping articles having integral means for supporting the articles to be stamp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KSTAMPS; STAMPING OR NUMBERING APPARATUS OR DEVICES
    • B41K3/00Apparatus for stamping articles having integral means for supporting the articles to be stamped
    • B41K3/62Details or accessor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8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自动印章机管理系统,包括:第一移动通信设备及第二移动通信设备通过无线网络与云端建立通信连接;第一移动通信设备及第二移动通信设备通过近场无线通信模式与便携式自动印章机建立通信连接;第一移动通信设备和第二移动通信设备云端用于执行盖章和盖章流程的审批;第一移动通信设备可经由云端对第二移动通信设备授权,并由第二移动通信设备根据授权以近场通信模式控制便携式自动印章机盖章;便携式自动印章机经由第一移动通信设备或第二移动通信设备向云端上报盖章信息;第一移动通信设备或第二移动通信设备内置有摄像头可以实时获取盖章过程视频并实时传送至云端;第一移动通信设备可以通过云端实时监控盖章过程。

Description

一种便携式自动印章机及管理系统,及其管理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印章机领域,别涉及一种便携式自动印章机及管理系统,及其管理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印章是组织或个人的信用及权利凭证,尤其对于政企等组织机构而言,则更为重要。组织机构的常见印章包括公章、合同章、发票章、财务章、法人章及各类专用章,公安部的《印章治安管理办法》对印章的刻制、使用和管理做出了明确要求。
印章通常由组织机构的指定人员进行管理,存在印章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无法彻底保证每次印章的使用均代表组织机构的真实意志。在很多场合,办事人员外出办事时需要携带单位印章,则更难对印章的合理使用进行有效监控和记录。即使印章由单位的法定代表人进行妥善保管,仍然会存在法人出差而单位急需使用印章的情况,难以实现远程对印章的受控授权使用。归纳而言,传统的印章使用在盖章前的授权、盖章中的监督、盖章后的记录这三方面存在较多漏洞。
为了解决上述传统印章盖章风险与效率矛盾,市场出现了自动盖章设备,实现印章用印盖章全程监控与授权管理。自动盖章控制设备在很大程度上规范了印章的使用。
但是现有的自动盖章设备都是固定的台式机或柜式机,解决不了外出使用的管理、监控、远程授权要求。有些使用原有自动盖章设备的机构,逼不得已需要携带印章外出使用时,只能将印章拆卸下来携带,结果印章使用的监控及管理就出现巨大漏洞。
针对以上存在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携式自动印章机及管理系统,及其管理控制方法,实现了一种可以远程监控,远程授权使用的便携式自动印章机,使得印章权利人可以监控及授权不同的人员,在固定场所及外出场所用印,从而实现无漏洞的全场景印章管理。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便携式自动印章机管理系统,包括:第一移动通信设备、第二移动通信设备云端、便携式自动印章机;所述第一移动通信设备及所述第二移动通信设备通过无线网络与所述云端建立通信连接;所述第一移动通信设备及所述第二移动通信设备通过近场无线通信模式与所述便携式自动印章机建立通信连接;所述第一移动通信设备和第二移动通信设备云端用于执行盖章和盖章流程的审批;所述第一移动通信设备可经由所述云端对所述第二移动通信设备授权,并由所述第二移动通信设备根据授权以近场通信模式控制所述便携式自动印章机盖章;所述便携式自动印章机经由所述第一移动通信设备或所述第二移动通信设备向所述云端上报盖章信息;所述第一移动通信设备或所述第二移动通信设备内置有摄像头可以实时获取盖章过程视频并实时传送至云端;所述第一移动通信设备可以通过所述云端实时监控盖章过程。
一种便携式自动印章机管理控制方法,可应用在上述所述便携式自动印章机管理系统中,包括:分别在第一移动通信设备、第二移动通信设备上分别获取并安装印章机APP;云端获取盖章用户登记的印章机APP账号;并将所述便携式印章机APP的账号作为身份认证信息并赋予权限;所述第一移动通信设备使用第一权限所述便携式印章机APP的账号登录所述云端,所述第二移动通信设备使用第二权限所述便携式印章机APP的账号登录所述云端,所述第一移动通信设备及所述第二移动通信设备用于实现请求盖章及执行盖章的权限。
进一步的,包括:所述云端根据获取的所述盖章用户的身份信息,设置与所述身份信息对应的所述便携式印章机管理权限的优先级;每个所述便携式印章机可以通过多个所述便携式印章机APP的账号进行控制。
进一步的,包括:所述第一移动通信设备盖章方法:所述第一移动通信设备向云端申请盖章密钥并存储;判断所述第一移动通信设备与所述便携式自动印章机之间距离;当不大于所述预设距离时,通过近场通信模式向便携式自动印章机转发授权盖章密钥,所述便携式自动印章机认证密钥后并触发盖章功能;一个密钥可盖章一次;否则,所述便携式自动印章机通过近场通信模式向所述第一移动通信设备发送盖章状态信息,所述第一移动通信设备发送至云端。
进一步的,还包括:所述第一移动通信设备根据预设盖章文件的参数的不同,向所述云端申请多个盖章密钥并存储以备用。
进一步的,包括:所述第二移动通信设备盖章方法:所述第二移动通信设备需要盖章时,通过所述云端向所述第一移动通信设备发出盖章请求;所述第一移动通信设备进行认证审核,通过所述云端向所述第二移动通信设备发送有时效的授权盖章密钥;在设定的期限内,所述第二移动通信设备通过近场通信向便携式自动印章机转发授权盖章密钥,便携式自动印章机核对密钥后触发盖章功能。
进一步的,包括:所述第二移动通信设备通过内置摄像头,实时记录并拍摄盖章文件,及盖章过程视频,并实时传送至所述云端存储;所述第一移动通信设备通过云端实时监控,当监控的所述盖章文件,及盖章过程视频发生异常时,并可实时撤销所述第二移动通信设备的盖章密钥。
进一步的,包括:当对所述便携式自动印章机安装、拆卸以及维护时,通过第一移动通信设备中设置的所述印章机APP,向所述便携式自动印章机发送维护密,所述便携式自动印章机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维护密钥,所述便携式自动印章机将机芯运行到预定的维护位置,即可使用维护工具拆卸或安装所述便携式自动印章机。
一种便携式自动印章机,可应用在所述便携式自动印章机管理系统中,包括:盖章机电模块,用于夹持印章及执行盖章动作;带近场通信功能的电子控制模块,用于与第二移动通信设备建立连接、鉴权密钥、驱动盖章机电模块;保护罩,用于防止无密钥非法盖章。
进一步的,包括:所述电子控制模块中设置有:传感器单元;所述传感器单元用于防非法拆卸和保护罩结合形成防盗用机制;所述传感器单元通过第一移动通信设备唯一授权实现拆卸及维护。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便携式自动印章机及管理系统,及其管理控制方法,能够带来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1、在本发明中,实现了一种可以远程监控,远程授权使用的便携式自动印章机,包括先进的管理系统及控制方法,使得印章权利人可以监控及授权不同的人员,在固定场所及外出场所用印,从而实现无漏洞的全场景印章管理。
2、在本发明中,第一限移动通信设备可以向云端一次申请多个盖章密钥并存储以备用,当需要使用便携式自动印章机连续盖多个章时,避免了和云端通信认证的延时,可以高效盖章,改善使用者的体验感;当公网数据无线网络信号不佳无法通信时,高权限移动通信设备可以使用备存的密钥执行盖章任务。
3、在本发明中,使用且只能使用第一权限移动通信设备上的APP软件申请对盖章机进行授权的维护功能,通过近场通信模式,可发送维护密钥至所述便携式自动印章机,将盖章机电模块运行到维护位置,即可使用工具拆卸或安装一枚实体印章;即将传统的实体印章融合为自动印章机,从而控制自动印章机等同控制实体印章。
附图说明
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对一种便携式自动印章机及管理系统,及其管理控制方法的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便携式自动印章机管理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便携式自动印章机管理控制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信息交互图;
图3是本发明便携式自动印章机管理控制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信息交互图;
图4是本发明便携式自动印章机管理控制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信息交互图;
图5是本发明便携式自动印章机管理控制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信息交互图;
图6是本发明便携式自动印章机管理控制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信息交互图;
图7是本发明一种便携式自动印章机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图。
附图标号说明:
云端10,第一权限移动通信设备20,第二限移动通信设备30,便携式自动印章机40,电子控制模块41,盖章机电模块42,保护罩43,实体印章4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在本文中,“一个”不仅表示“仅此一个”,也可以表示“多于一个”的情形。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携式自动印章机管理系统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所示,包括:第一移动通信设备、第二移动通信设备云端、便携式自动印章机;所述第一移动通信设备及所述第二移动通信设备通过无线网络与所述云端建立通信连接;所述第一移动通信设备及所述第二移动通信设备通过近场无线通信模式与所述便携式自动印章机建立通信连接;所述第一移动通信设备和第二移动通信设备云端用于执行盖章和盖章流程的审批;所述第一移动通信设备可经由所述云端对所述第二移动通信设备授权,并由所述第二移动通信设备根据授权以近场通信模式控制所述便携式自动印章机盖章;所述便携式自动印章机经由所述第一移动通信设备或所述第二移动通信设备向所述云端上报盖章信息;所述第一移动通信设备或所述第二移动通信设备内置有摄像头可以实时获取盖章过程视频并实时传送至云端;所述第一移动通信设备可以通过所述云端实时监控盖章过程。
具体的,在本发明中系统包括具有审批和执行盖章的高权限移动通信设备、仅有执行盖章权限的低权限移动通信设备、云端、便携式自动印章机;其中第一移动通信设备即为高权限移动通信设备,第二移动通信设备即为低权限移动通信设备;其中所述低权限移动通信设备及高权限移动通信设备通过公网数据无线网络与所述云端建立通信,所述高权限移动通信设备或低权限移动通信设备通过近场无线通信模式与所述便携式自动印章机建立通信;所述高权限移动通信设备和所述便携式自动印章机不在同一地点时,可经由所述云端对所述低权限移动通信设备授权,并由所述低权限通信设备根据授权以近场通信模式控制所述便携式自动印章机盖章;所述便携式自动印章机经由所述高权限或低权限移动通信设备向所述云端上报盖章信息;所述高权限或低权限移动通信设备内置有摄像头可以实时获取盖章过程视频并实时传送至云端;所述高权限移动通信设备可以通过所述云端实时监控盖章过程。另外,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该系统中的控制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便携式自动印章机,全部应用的本实施例的系统中。高权限移动通信设备20、仅有执行盖章权限的低权限移动通信设备30、云端10、便携式自动印章机40;便携式自动印章机40由电子控制模块41、盖章机电模块42、保护罩43组成。其中低权限移动通信设备30 及高权限移动通信设备20通过公网数据无线网络与云端10建立通信,高权限移动通信设备20或低权限移动通信设备30通过近场无线通信模式与便携式自动印章机40建立通信。高权限或低权限移动通信设备可以是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等,这些设备具有无线公网(如4G、5G网络)数据通信功能,以及近场数据通信功能(如蓝牙、WIFI),在移动通信设备上可以安装客户端应用。云端10为一组或多组服务器,所称的服务器应被理解为提供处理、数据库、通讯设施、数据存储的单个或联网的业务点,每个服务器可以包括硬件,软件,在本发明中,服务器用于提供支持便携式自动印章机管理必需的全部功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便携式自动印章机管理控制方法的一个实施例,可应用在上述所述便携式自动印章机管理系统的实施例中,如图2和3所示,包括:分别在第一移动通信设备、第二移动通信设备上分别获取并安装印章机APP;云端获取盖章用户登记的印章机APP账号;并将所述便携式印章机APP的账号作为身份认证信息并赋予权限;所述第一移动通信设备使用第一权限所述便携式印章机APP的账号登录所述云端,所述第二移动通信设备使用第二权限所述便携式印章机APP的账号登录所述云端,所述第一移动通信设备及所述第二移动通信设备用于实现请求盖章及执行盖章的权限。
具体的,所述的便携式自动印章机管理系统,包括用户权限管理方法:盖章用户以其在云端登记的印章机管理系统APP账号作为身份并赋予权限,盖章用户使用一个移动通信设备来安装印章机管理系统APP,移动通信设备即定义为高权限移动通信设备或低权限移动通信设备。所述高权限移动通信设备使用高权限APP账号登录所述云端,具有审批及执行盖章的权限,同时具有维护、拆卸所述便携式自动印章机管理系统的权限;所述低权限移动通信设备使用低权限APP账号登录所述云端,具有请求盖章及执行盖章的权限。本实施例所述便携式自动印章机管理系统的最高权限,采用“首位抢占式”方法:本实施例便携式自动印章机40开机后,其电子控制模块的显示屏会显示一个关联本机序列号的二维码,出厂时该二维码已在云端10登记并具有唯一性;移动通信设备先安装便携式自动印章机管理系统客户端(APP),并在云端10注册一个唯一账号,移动通信设备扫描该二维码,获取便携式自动印章机40的序列号,并在云端登记:当移动通信设备所载APP账号是首次关联该便携式自动印章机 40的序列号时,移动通信设备即获得高权限;否则即要由另一首次关联该便携式自动印章机40的序列号的高权限移动通信设备20赋权,赋权可以是高权限也可以是低权限。
在以上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还提供了一个实施例;包括:所述云端根据获取的所述盖章用户的身份信息,设置与所述身份信息对应的所述便携式印章机管理权限的优先级;每个所述便携式印章机可以通过多个所述便携式印章机APP的账号进行控制。
具体的,盖章用户以其在云端登记的印章机管理系统APP账号作为身份并赋予权限,盖章用户使用一个移动通信设备来安装印章机管理系统APP,一个 APP账号可以对应、关联多个便携式自动印章机,并可以对应赋予不同权限;所以,移动通信设备对应指定的便携式自动印章机,可以有不同的权限即身份。
在以上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还提供了一个实施例;结合如图2、3和4所示;包括:所述第一移动通信设备盖章方法:所述第一移动通信设备向云端申请盖章密钥并存储;判断所述第一移动通信设备与所述便携式自动印章机之间距离;当不大于所述预设距离时,通过近场通信模式向便携式自动印章机转发授权盖章密钥,所述便携式自动印章机认证密钥后并触发盖章功能;一个密钥可盖章一次;否则,所述便携式自动印章机通过近场通信模式向所述第一移动通信设备发送盖章状态信息,所述第一移动通信设备发送至云端。
具体的,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便携式自动印章机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高权限移动通信设备盖章方法,所述高权限移动通信设备直接向云端申请盖章密钥并存储,当所述高权限移动通信设备和所述便携式自动印章机在同一地点时,并通过近场通信模式向便携式自动印章机转发授权盖章密钥,便携式自动印章机核对密钥后激活盖章功能,一个密钥可盖章一次。逆向地,便携式自动印章机通过近场通信模式向高权限移动通信设备发送盖章状态信息,并实时由高权限移动通信设备发送至云端。
本实施例便携式自动印章机40开机后,其电子控制模块的显示屏会显示一个关联本机序列号的二维码,出厂时该二维码已在云端10登记并具有唯一性;移动通信设备先安装便携式自动印章机管理系统客户端(APP),并在云端10注册一个唯一账号,移动通信设备扫描该二维码,获取便携式自动印章机40的序列号,并在云端10登记;然后由云端10向高权限移动通信设备20 发送赋权申请,通过后即完成低权限移动通信设备30的授权注册过程。
在以上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还提供了一个实施例;还包括:所述第一移动通信设备根据预设盖章文件的参数的不同,向所述云端申请多个盖章密钥并存储以备用。
具体的,上述的高权限移动通信设备盖章控制方法,高权限移动通信设备可以向云端一次申请多个盖章密钥并存储以备用。其有益之处有两点:当需要使用便携式自动印章机连续盖多个章时,避免了和云端通信认证的延时,可以高效盖章,改善使用者的体验感;当公网数据无线网络信号不佳无法通信时,高权限移动通信设备可以使用备存的密钥执行盖章任务。云端10和高权限移动通信设备20通信,高权限移动通信设备20通信再和便携式自动印章机40 通信,形成完整通信链路。高权限移动通信设备20向云端申请一次或多次盖章,因其高权限可自动审批,云端10即发送对应的密钥给20,高权限移动通信设备20根据需要可实时或错时与便携式自动印章机40通讯并传输密钥,便携式自动印章机40校验后则激活其盖章功能。盖章动作完成后,便携式自动印章机40通过完整通信链路发送报单至云端10记录、存储。
在以上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还提供了一个实施例;如图5所示,包括:所述第二移动通信设备盖章方法:所述第二移动通信设备需要盖章时,通过所述云端向所述第一移动通信设备发出盖章请求;所述第一移动通信设备进行认证审核,通过所述云端向所述第二移动通信设备发送有时效的授权盖章密钥;在设定的期限内,所述第二移动通信设备通过近场通信向便携式自动印章机转发授权盖章密钥,便携式自动印章机核对密钥后触发盖章功能。所述第二移动通信设备通过内置摄像头,实时记录并拍摄盖章文件,及盖章过程视频,并实时传送至所述云端存储;所述第一移动通信设备通过云端实时监控,当监控的所述盖章文件,及盖章过程视频发生异常时,并可实时撤销所述第二移动通信设备的盖章密钥。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包括低权限移动通信设备盖章方法:所述低权限移动通信设备需要盖章时,经由云端向高权限移动通信设备发出盖章请求,高权限移动通讯设备审批后,由云端向低权限移动通信设备发送有时效的授权盖章密钥,在时效期内,低权限移动通信设备通过近场通信向便携式自动印章机转发授权盖章密钥,便携式自动印章机核对密钥后激活盖章功能。低权限移动通信设备内置摄像头,所述云端可以强制要求低权限移动通信设备使用内置摄像头实时拍摄盖章文件及盖章过程视频并实时传送至云端存储;所述高权限移动通信设备可以通过云端实时监控。
参考图5所示;高权限移动通信设备20通过云端10和低权限移动通信设备30通信,低权限移动通信设备30通信再和便携式自动印章机40通信,形成完整通信链路。低权限移动通信设备30向云端10申请一次盖章,同时低权限移动通信设备30通过云端10呼叫高权限移动通信设备20,并在30和20之间建立视频连接,可以强制要求低权限移动通信设备30必须使用其内置摄像头连续拍摄目标盖章文件;通过远程视频,高权限移动通信设备20可以监视目标盖章文件,同步审批低权限移动通信设备30的盖章申请,云端10即发送对应的密钥给30,低权限移动通信设备30与便携式自动印章机40实时通讯并传输密钥,便携式自动印章机40校验后则激活其盖章功能;整个盖章流程是在高权限移动通信设备20监视下完成,盖章动作完成后,便携式自动印章机40通过完整通信链路发送报单至云端10记录、存储。同时系统具备“紧急中止功能”在便携式自动印章机40的盖章功能被激活后,且尚未完成盖章,高权限移动通信设备20可以通过完整通信链路和便携式自动印章机40通信,紧急中止盖章过程。
在以上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还提供了一个实施例;如图6所示,包括:所述便携式自动印章机安装或拆卸一枚实体印章的方法;当对所述便携式自动印章机安装、拆卸以及维护时,通过第一移动通信设备中设置的所述印章机 APP,向所述便携式自动印章机发送维护密,所述便携式自动印章机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维护密钥,所述便携式自动印章机将机芯运行到预定的维护位置,即可使用维护工具拆卸或安装所述便携式自动印章机。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便携式自动印章机安装或拆卸一枚实体印章的方法。使用且只能使用高权限移动通信设备上的APP软件上的维护功能,通过近场通信模式,可发送维护密钥至所述便携式自动印章机,将盖章机电模块运行到维护位置,即可使用工具拆卸或安装一枚实体印章。其有益之处是,只有持有高权限移动通信设备的用户,才能拆卸或安装一枚印章,即将传统的实体印章融合为自动印章机,从而控制自动印章机等同控制实体印章。如图6 所示;高权限移动通信设备维护便携式自动印章机的示意图。云端10和高权限移动通信设备20通信,高权限移动通信设备20通信再和便携式自动印章机40通信,形成完整通信链路。高权限移动通信设备20向云端10申请维护便携式自动印章机40,因其高权限可自动审批,云端10即发送维护密钥给 20,高权限移动通信设备20可实时与便携式自动印章机40通讯并传输维护密钥,便携式自动印章机40校验后则激活其维护功能。便携式自动印章机 40的维护功能被激活后,盖章机电模块42运行到维护位置,即可使用工具拆卸或安装一枚实体印章;同时电子控制模块41将主动复位防非法拆卸传感器单元,可以合法将电子控制模块41、盖章机电模块42及防护罩43分离拆卸以维修。
一种便携式自动印章机,可应用在所述便携式自动印章机管理系统中,如图7所示,包括:盖章机电模块,用于夹持印章及执行盖章动作;带近场通信功能的电子控制模块,用于与第二移动通信设备建立连接、鉴权密钥、驱动盖章机电模块;保护罩,用于防止无密钥非法盖章。所述电子控制模块中设置有:传感器单元;所述传感器单元用于防非法拆卸和保护罩结合形成防盗用机制;所述传感器单元通过第一移动通信设备唯一授权实现拆卸及维护。
具体的,便携式自动印章机40由电子控制模块41、盖章机电模块42及防护罩43三个模块组成;盖章机电模块42夹持实体印章44,置于防护罩43内;电子控制模块41与高权限移动通信设备20或低权限移动通信设备30通信,并驱动盖章机电模块42,完成便携式自动印章机40的盖章或维护功能。需说明的是,实体印章44不是本发明的部件,但是便携式自动印章机40是实体印章44的管理设备,配合便携式自动印章机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完成对实体印章的安全、高效管理。
在本发明中,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者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的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者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或者处理器执行本申请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价值包数据服务器,云端服务器,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通信设备,或者光盘、或者U盘等各种可以存储代码的介质。
应当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均可根据需要自由组合。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便携式自动印章机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移动通信设备、第二移动通信设备云端、便携式自动印章机;
所述第一移动通信设备及所述第二移动通信设备通过无线网络与所述云端建立通信连接;所述第一移动通信设备及所述第二移动通信设备通过近场无线通信模式与所述便携式自动印章机建立通信连接;
所述第一移动通信设备和第二移动通信设备云端用于执行盖章和盖章流程的审批;
所述第一移动通信设备可经由所述云端对所述第二移动通信设备授权,并由所述第二移动通信设备根据授权以近场通信模式控制所述便携式自动印章机盖章;所述便携式自动印章机经由所述第一移动通信设备或所述第二移动通信设备向所述云端上报盖章信息;所述第一移动通信设备或所述第二移动通信设备内置有摄像头可以实时获取盖章过程视频并实时传送至云端;所述第一移动通信设备可以通过所述云端实时监控盖章过程。
2.一种便携式自动印章机管理控制方法,可应用在所述便携式自动印章机管理系统中,其特征在于,包括:
分别在第一移动通信设备、第二移动通信设备上分别获取并安装印章机APP;
云端获取盖章用户登记的印章机APP账号;并将所述便携式印章机APP的账号作为身份认证信息并赋予权限;
所述第一移动通信设备使用第一权限所述便携式印章机APP的账号登录所述云端,所述第二移动通信设备使用第二权限所述便携式印章机APP的账号登录所述云端,
所述第一移动通信设备及所述第二移动通信设备用于实现请求盖章及执行盖章的权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自动印章机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云端根据获取的所述盖章用户的身份信息,设置与所述身份信息对应的所述便携式印章机管理权限的优先级;
每个所述便携式印章机可以通过多个所述便携式印章机APP的账号进行控制。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自动印章机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第一移动通信设备盖章方法:
所述第一移动通信设备向云端申请盖章密钥并存储;
判断所述第一移动通信设备与所述便携式自动印章机之间距离;
当不大于所述预设距离时,通过近场通信模式向便携式自动印章机转发授权盖章密钥,所述便携式自动印章机认证密钥后并触发盖章功能;一个密钥可盖章一次;
否则,所述便携式自动印章机通过近场通信模式向所述第一移动通信设备发送盖章状态信息,所述第一移动通信设备发送至云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自动印章机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第一移动通信设备根据预设盖章文件的参数的不同,向所述云端申请多个盖章密钥并存储以备用。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自动印章机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第二移动通信设备盖章方法:
所述第二移动通信设备需要盖章时,通过所述云端向所述第一移动通信设备发出盖章请求;
所述第一移动通信设备进行认证审核,通过所述云端向所述第二移动通信设备发送有时效的授权盖章密钥;
在设定的期限内,所述第二移动通信设备通过近场通信向便携式自动印章机转发授权盖章密钥,便携式自动印章机核对密钥后触发盖章功能。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式自动印章机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第二移动通信设备通过内置摄像头,实时记录并拍摄盖章文件,及盖章过程视频,并实时传送至所述云端存储;
所述第一移动通信设备通过云端实时监控,当监控的所述盖章文件,及盖章过程视频发生异常时,并可实时撤销所述第二移动通信设备的盖章密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自动印章机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对所述便携式自动印章机安装、拆卸以及维护时,通过第一移动通信设备中设置的所述印章机APP,向所述便携式自动印章机发送维护密钥,所述便携式自动印章机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维护密钥,所述便携式自动印章机将机芯运行到预定的维护位置,即可使用维护工具拆卸或安装所述便携式自动印章机。
9.一种便携式自动印章机,可应用在权利要求1的所述便携式自动印章机管理系统中,其特征在于,包括:
盖章机电模块,用于夹持印章及执行盖章动作;
带近场通信功能的电子控制模块,用于与第二移动通信设备建立连接、鉴权密钥、驱动盖章机电模块;
保护罩,用于防止无密钥非法盖章。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便携式自动印章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电子控制模块中设置有:传感器单元
所述传感器单元用于防非法拆卸和保护罩结合形成防盗用机制;
所述传感器单元通过第一移动通信设备唯一授权实现拆卸及维护。
CN201810136309.1A 2018-02-09 2018-02-09 一种便携式自动印章机及管理系统,及其管理控制方法 Pending CN10838877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36309.1A CN108388779A (zh) 2018-02-09 2018-02-09 一种便携式自动印章机及管理系统,及其管理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36309.1A CN108388779A (zh) 2018-02-09 2018-02-09 一种便携式自动印章机及管理系统,及其管理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88779A true CN108388779A (zh) 2018-08-10

Family

ID=630757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36309.1A Pending CN108388779A (zh) 2018-02-09 2018-02-09 一种便携式自动印章机及管理系统,及其管理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388779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77542A (zh) * 2018-08-16 2019-01-11 山西开物鼎新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云平台管控的物联网智能印章
CN109598487A (zh) * 2019-01-11 2019-04-09 三江学院 一种印章物联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0248134A (zh) * 2019-06-19 2019-09-17 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终端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178848A (zh) * 2019-12-31 2020-05-19 远光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印章全生命周期管控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09613A (zh) * 2013-06-17 2013-09-18 天津书生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电子印章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203812269U (zh) * 2014-04-25 2014-09-0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佩戴式电子印章及电子印章系统
CN104156809A (zh) * 2014-07-31 2014-11-19 王东 智能印章保护控制装置及印章管理系统
CN104339897A (zh) * 2013-07-26 2015-02-11 凌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低成本电子印章
CN106447187A (zh) * 2016-09-05 2017-02-22 武汉盛硕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短距离无线通信的智能印章管理系统及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09613A (zh) * 2013-06-17 2013-09-18 天津书生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电子印章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4339897A (zh) * 2013-07-26 2015-02-11 凌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低成本电子印章
CN203812269U (zh) * 2014-04-25 2014-09-0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佩戴式电子印章及电子印章系统
CN104156809A (zh) * 2014-07-31 2014-11-19 王东 智能印章保护控制装置及印章管理系统
CN106447187A (zh) * 2016-09-05 2017-02-22 武汉盛硕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短距离无线通信的智能印章管理系统及控制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77542A (zh) * 2018-08-16 2019-01-11 山西开物鼎新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云平台管控的物联网智能印章
CN109598487A (zh) * 2019-01-11 2019-04-09 三江学院 一种印章物联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0248134A (zh) * 2019-06-19 2019-09-17 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终端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248134B (zh) * 2019-06-19 2021-11-02 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终端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178848A (zh) * 2019-12-31 2020-05-19 远光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印章全生命周期管控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60660B (zh) 一种移动设备安全管理系统
CN101895578B (zh) 基于综合安全审计的文档监控管理系统
CN108388779A (zh) 一种便携式自动印章机及管理系统,及其管理控制方法
CN104217288A (zh) 社区综合网格安全管理装置和系统
CN100452908C (zh) 一种防止有通信条件/功能的软硬件被盗用的系统和方法
CN202663444U (zh) 一种云安全数据迁移模型
CN101520831A (zh) 安全终端系统及终端安全方法
CN104202338A (zh) 一种适用于企业级移动应用的安全接入方法
CN102307114A (zh) 一种网络的管理方法
CN108667835A (zh) 一种控制远程设备进行网络取证的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03413083A (zh) 单机安全防护系统
CN104320389A (zh)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融合身份保护系统及方法
CN103441926A (zh) 数控机床网安全网关系统
KR101318170B1 (ko) 태블릿장비를 이용한 자료공유시스템 및 그 제어방법
CN106447581A (zh) 一种交通事故自行协商快速处理系统及其方法
CN104978543A (zh) 一种移动终端信息安全防护系统和方法
KR102356474B1 (ko) 클라우드 서비스 기반의 원격통제 기능이 탑재된 스마트워크 지원시스템
CN104464114A (zh) 金融终端应用的安全管理监控系统及其方法
US9432357B2 (en) Computer network security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KR101158336B1 (ko) 개인정보 데이터베이스의 접근을 관리하는 가상공간 시스템 및 접근 관리 방법
CN114091015A (zh) 一种基于数据安全沙箱的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Ahmed et al. A Method for Eliciting Security Requirements from the Business Process Models.
CN101247618B (zh) 一种终端合法性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13496002A (zh) 一种基于移动中台的移动应用平台
Braband What's Security Level got to do with Safety Integrity Leve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214

Address after: 201203 East Part of Building 1, Building 4, 455 Jinfeng Road,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Applicant after: Shanghai Microsoft Testing Equipment Co., Ltd.

Address before: Room 902D, 560 Midsummer Road, China (Shanghai) Free Trade Pilot Area,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201203

Applicant before: Shanghai Creek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810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