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83210A - 一种流动式纳米气泡富氢水发生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流动式纳米气泡富氢水发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83210A
CN108383210A CN201810308260.3A CN201810308260A CN108383210A CN 108383210 A CN108383210 A CN 108383210A CN 201810308260 A CN201810308260 A CN 201810308260A CN 108383210 A CN108383210 A CN 1083832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flow
electrolysis
positive electrode
ty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30826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向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1030826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383210A/zh
Publication of CN1083832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8321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46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electrochemical methods
    • C02F1/461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electrochemical methods by electrolysis
    • C02F1/46104Devices therefor; Their operating or servic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46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electrochemical methods
    • C02F1/461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electrochemical methods by electrolysis
    • C02F1/46104Devices therefor; Their operating or servicing
    • C02F1/46109Electro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46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electrochemical methods
    • C02F1/461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electrochemical methods by electrolysis
    • C02F1/46104Devices therefor; Their operating or servicing
    • C02F1/46109Electrodes
    • C02F2001/46152Electr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r form
    • C02F2001/46171Cylindrical or tubular shaped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lectrolytic Production Of Non-Metals, Compounds, Apparatuses Therefor (AREA)
  • Electrodes For Compound Or Non-Metal Manufactu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流动式纳米气泡富氢水发生装置,其装置本体内部具有电解单元,采用负极组件嵌套于正极组件内部,使正极组件内壁面与负极组件外壁面之间形成一环形的流动式电解水反应通道,装置进水口流入的水经过进水分流口均匀地流入环形的流动式电解水反应通道进行电解之后,再经过出水分流口通过所述装置本体出水口流出。本发明可实现生成流动式富含纳米级别气泡的电解水,直接被人体利用,气泡直径可在10nm‑100μm之间,电解速度快,对流动的水即时电解,确保持续电解工作,可供使用者方便使用;电极装配固定安装方便,还可有效确保两电极不被短路。

Description

一种流动式纳米气泡富氢水发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解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流动式纳米气泡富氢水发生装置。
背景技术
水被直流电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过程称为电解水,也常被成为气泡水,电流通过水(H2O)时,在阴极通过还原水形成氢气(H2),在阳极则通过氧化水形成氧气(O2),氢气生成量大约是氧气的两倍,电解水是取代蒸汽重整制氢的下一代制备氢燃料方法。
现有各类产品中,最简单的电解水装置通常包括电源,两个电极(阴极和阳极)和电解液(水),在100%电流效率的情况下,即电能100%转化成化学能,氢气产生量为氧气产生量的两倍,且产生的气体量与通过的电量成正比。
现有的电解水装置除了采用电极组件,还采用复杂的结构,占用较大的空间、使用不利于人体健康的组成材料,以此来实现较高的电解效率,这些产品在分别面向生产人员、装配人员以及使用者时,都会产生诸多结构安装以及使用性能上的问题,该技术问题由相互关联的几个方面构成:首先,电极组件因其自身的功能限制而无法解决电解效率的问题,其次,电极组件之间的配合度不够,无法持续稳定地对流动的水进行电解,此外,现有的电解装置更容易使金属进入水中而影响人体健康。
本领域技术人员对现有电解水装置的公知技术缺陷进行分析发现,由于传统的电解水发生器生成电解水的方式一般采用将水引入至一个固定的区域进行统一的电解反应,随着电解反应的进行,电解生成的气泡在电解区域由下至上的上升过程中会逐渐变大,因而,所生成的气泡水实则包含了更多微米级别的气泡,电解水的品质及效果并不显著。
由上可知,目前尚无有效的电解装置能够产生富含纳米级别气泡的富氢水,在本领域内,对于不同尺寸级别气泡电解水装置,如何确保实现纳米级别气泡富氢水的装置的研发一直被视为电解水领域技术之革新。
综上所述,本发明正是在现有公知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应用的验证,对同一技术领域内的产品结构提出进一步研发与设计的技术方案,所提出的技术方案完全能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同时也有利于同一技术领域的众多技术问题的解决以及提高技术方案的可拓展性。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流动式纳米气泡富氢水发生装置,可生成流动式的富含纳米级别气泡的电解水,直接饮用且利于人体健康,能够有效的对流动的水即时电解、确保装置持续稳定工作,同时解决现有技术的诸多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流动式纳米气泡富氢水发生装置,其装置本体内部具有电解单元,所述电解单元包括氧化水形成氧气的正极组件、还原水形成氢气的负极组件,所述正极组件、负极组件均为管状结构并且所述负极组件嵌套于所述正极组件内部,使所述正极组件内壁面与所述负极组件外壁面之间形成一环形的流动式电解水反应通道;
所述负极组件外表面两端均带有若干环形分布的隔条,这些隔条使相互嵌套的所述流动式电解水反应通道的两端形成若干分流口,使所述装置本体的进水口流入的水经过进水分流口均匀地流入环形的流动式电解水反应通道进行电解之后,再经过出水分流口通过所述装置本体出水口流出;
所述正极组件、负极组件各自的电极连接端依次分别沿着所述装置本体两侧的固定孔位伸出至外部,每个电极连接端固定于所述装置本体上并且使所述正极组件与所述负极组件位置固定不变。
对于以上技术方案的附加结构,还包括以下任意一项:
所述流动式电解水反应通道包括所述正极组件内壁面与所述负极组件外壁面之间狭长的环形缝隙;
相应地,所述流动式电解水反应通道包括使电解水沿着同一个方向流动的导流通道。
具体地,所述进水分流口将水引入所述流动式电解水反应通道并且电解产生含有最小直径为10nm纳米气泡的富氢水。
结合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还可实施为:
流动式电解水反应通道具有防止气泡上升的封顶结构;
所述正极组件两个端部的内壁面开设若干固定槽,并且使每个隔条卡入对应的固定槽内部,使两个电极组件之间在径向上保持位置不变;
进一步地,所述隔条的外表面为直线形并且每个直线形的隔条与正极组件内壁面之间均形成一个电解导槽;
进一步地,所述隔条外表面与正极组件之间具有间距并且使正极组件与负极组件形成非接触式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间距与各个流动式电解水反应通道构成一个环形的连通导向通道,从而提升电解的水流量。
本发明所述的流动式纳米气泡富氢水发生装置的有益效果为:
⑴通过将形状相匹配的外部正电极和内部负电极嵌套组合之后形成流动式电解水反应通道,当水在电解单元内部电解完成之后,电解水于流动式电解水反应通道内部跟随着横向流动,其含有的气泡无法逐渐变大,再由分流口直接被带走离开电解管道,所生成的流动式的富含纳米级别气泡的电解水,直接被人体利用,气泡直径可在10nm-100μm之间;
⑵能够使水在流经电极管道内时更容易发生电解,电解速度快,特别是针对流动的水即时电解,确保持续电解工作,可供使用者方便使用;
⑶在提高电解效率的基础上,采用隔条结构,不仅可确保两管状电极之间电极的距离,使电极装配固定安装方便,还可有效确保两电极不被短路。
本发明所述的流动式纳米气泡富氢水发生装置,可根据不同应用需求而实施不同方案的设计,其实现的预期效果不仅包括应用于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的使用人群,还可结合所产生的电解水的特点,在养殖业领域,如大型鱼塘,对提高水产品的产量、质量和养殖水环境的质量等都具有显著的作用;此外,在种植业领域,还有利于促进农作物的生长,提高作物产量与品质,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农作物研究的深度与广度。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流动式纳米气泡富氢水发生装置的内部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流动式纳米气泡富氢水发生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流动式纳米气泡富氢水发生装置的内部电极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所述流动式纳米气泡富氢水发生装置的正、负电极之间连接配合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所述流动式纳米气泡富氢水发生装置的正、负电极之间连接配合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所述流动式纳米气泡富氢水发生装置的正、负电极之间连接配合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所述流动式纳米气泡富氢水发生装置的正、负电极之间连接配合示意图。
图中:
1、装置本体;2、正极组件;3、负极组件;4、隔条;5、密封塞;6、进水口;7、出水口;8、电极连接端;9、流动式电解水反应通道;10、导流槽;
41、隔条Ⅰ;42、隔条Ⅱ;
91、电解导槽;92、导向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一所述的流动式纳米气泡富氢水发生装置,所实施的技术手段要达到的目的在于,由于传统电解水装置一般采用复杂的结构、较大的占地空间、不利于人体健康的组成材料,对于装置的生产过程与应用过程,特别是分别面向生产人员、装配人员以及使用者,都会产生诸多结构组装以及使用性能上的问题,该技术问题由相互关联的几个方面构成,相继出现的问题例如,传统的电解水相关领域技术人员往往出于电解效率的考虑而采用体积较大的设备,因采用体积较大的设备而导致无法持续电解,电解水的过程中容易使金属进入水中而影响人体健康,更为重要的是,由于传统的电解水发生器生成电解水的方式一般采用将水引入至一个固定的区域进行统一的电解反应,随着电解反应的进行,电解生成的气泡在电解区域由下至上的上升过程中会逐渐变大,所生成的气泡水实则包含了更多微米级别的气泡,使电解水的品质及效果并不显著。因此,本发明所实施的技术方案首先包括一个装置本体1。
对于以上设置的装置本体1结构进行分析:
所实施的装置本体1内部电解腔室具有一个由双电极组件构成的电解单元,为使电解水装置具备提高电解水效率的先决条件,所实施的装置本体1沿其自身长度方向的同一边缘的两侧分别开设一个孔位,即依次设置为进水口6、出水口7,以使电解腔室内部形成水流入实现电解之后再流出的一个通道;
相应地,所实施的电解单元外部为正极组件2,该正极组件2为中空的圆柱体结构并且其内部嵌入一个两端由密封塞5密封的负极组件3,使负极组件3的外壁面与正极组件2的内壁面相邻,面向进水口6一侧的正极组件2端部形成导流槽10,水经过导流槽10之后,通过负极组件3得到电子被还原形成氢气,通过正极组件2失去电子被氧化形成氧气;
相应地,对于安装方向,正极组件2与负极组件3均沿着装置本体1长度方向固定安装,每个组件均设置相应的电极连接端8,在位置上,优选实施为两个电极组件各自的电极连接端8分别处于电解单元的两侧并且沿着装置本体1对应的固定孔位伸出至装置本体1外部,每个电极连接端8垂直于装置本体1并且为对应电极组件在装置本体1内部的位置提供固定支撑作用,从而使正极组件2与负极组件3二者位置固定不变。
对于以上设置的电解单元进一步分析:
为提高流动的水的电解效率,所实施的负极组件3两端部的外壁面分别增设尺寸相同的若干隔条4,每个隔条4向负极组件3外部突出一定的高度并且两个相邻的隔条4之间形成一定的凹陷,当负极组件3嵌套于正极组件2内部之后,通过实施隔条4,使负极组件3外壁面与正极组件2内壁面之间形成若干流动式电解水反应通道9,同时,流动式电解水反应通道9的两端形成若干分流口。
本发明所实施的流动式纳米气泡富氢水发生装置,由于电解单元两端均具备由隔条4构成的阻隔结构,首先可以使正极组件2与负极组件3二者之间形成无接触式位置固定,保证两电极组件之间电极的距离,电极装配固定安装方便,结构稳定,可完全确保两电极不被短路,当水由进水口6流入电解腔室经过导流槽10进入电解单元之后,电解单元入口处的阻隔结构将水分流至各个流动式电解水反应通道9,使进入电解单元的水均匀流入而不至于瞬间灌满,也可确保电解之后的水均匀流出而不至于瞬间涌出,经过这样的电解工序,对于流动的水,极大地提高了电解效率,确定电解工作的持续进行。
由于传统的电解水发生器生成电解水的方式一般采用将水引入至一个固定的区域进行统一的电解反应,随着电解反应的进行,电解生成的气泡在电解区域由下至上的上升过程中会逐渐变大,因而,所生成的气泡水实则包含了更多微米级别的气泡,使电解水的品质及效果并不显著;通过实施相应结构而形成流动式电解水反应通道9,当水在电解单元内部电解完成之后,电解水于流动式电解水反应通道9内部跟随着横向流动,其含有的气泡无法逐渐变大,再由电解单元出口处的阻隔结构将具有气泡的电解水分流引出,经过多次实验数据证明并且结合实际应用可得出,所生成的流动式的富含纳米级别气泡的电解水,根据不同设计需求,所产生的气泡直径可在10nm-100μm之间。
实施例二
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二所述的流动式纳米气泡富氢水发生装置,是在实施例一所实施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个变形,与实施例一所实施的技术方案属于同一个构思,其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进一步加强正极组件2与负极组件3之间的适配性,由于水从进水口6进入电解单元之后需要流经各个流动式电解水反应通道9,在采用隔条4等相应结构的基础上,还可进行以下设置:
所实施的正极组件2处于两个端部的内壁面开设若干固定槽10,同时,进一步增加实施例一所实施的隔条4的高度,使每个隔条4形成隔条Ⅰ41,从而使隔条Ⅰ41固定卡入对应的固定槽10内部,最终使负极组件3通过若干隔条Ⅰ41与正极组件2进行位置固定,当水流经时,使两个电极组件之间仍然保持有效的配合度并且确保位置稳定不变;
由此可见,本发明实施例二所实施的隔条Ⅰ41能够在正极组件2与负极组件3之间形成一个确保电解组件位置关系与电解的水流量均稳定不变的流动式电解水反应通道9。
本发明实施例二所实施的其它相应的技术手段,可参考实施例一或在其基础上进行改进,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三
如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三所述的流动式纳米气泡富氢水发生装置,是在实施例一所实施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个变形,与实施例一所实施的技术方案属于同一个构思,其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进一步提高电解效率,由于水从进水口6进入电解单元之后需要流经各个流动式电解水反应通道9,在采用隔条4等相应结构的基础上,还可进行以下设置:
进一步改变实施例一所实施的隔条4的外表面形状,由弧形改为直线形,从而形成隔条Ⅱ42,由于每个隔条Ⅱ42与正极组件2内壁面之间均形成一个电解导槽91,从而适用于不同生产与使用需求;
由此可见,本发明实施例三所实施的隔条Ⅱ42能够在正极组件2与负极组件3之间形成一个确保电解组件位置关系稳定且增加电解的水流量的流动式电解水反应通道9。
本发明实施例三所实施的其它相应的技术手段,可参考实施例一、实施例二或在这些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四
如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四所述的流动式纳米气泡富氢水发生装置,是在实施例一所实施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个变形,与实施例一所实施的技术方案属于同一个构思,其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进一步扩展正极组件2与负极组件3之间通道流量,由于水从进水口6进入电解单元之后需要流经各个流动式电解水反应通道9,在采用隔条4等相应结构的基础上,还可进行以下设置:
所实施的隔条4外表面与正极组件2之间具有一定的间距并且使正极组件2与负极组件3形成非接触式结构,所产生的间距与各个流动式电解水反应通道9构成一个环形的连通的导向通道92,因而,可根据不同使用需求,增大了水通过电解单元的流量,当两个电极组件的位置确定不变时,通过各自相应的电极连接端8固定在装置本体1上;
由此可见,本发明实施例四所实施的隔条4能够在正极组件2与负极组件3之间形成一个确保电解组件位置关系并且提升电解的水流量的导向通道92。
本发明实施例四所实施的其它相应的技术手段,可参考实施例一、实施例二、实施例三或在这些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若出现术语“实施例一”、“本实施例”、“具体实施”等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或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所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恰当的方式结合。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连接”、“安装”、“固定”、“设置”、“具有”等均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或在不影响部件关系与技术效果的基础上通过中间组件间接进行,也可以是一体连接或部分连接,如同此例的情形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或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上述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了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和应用本案技术,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轻易对这些实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它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案不限于以上实施例,对于以下几种情形的修改,都应该在本案的保护范围内:①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基础并结合现有公知常识所实施的新的技术方案,该新的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技术效果并没有超出本发明技术效果之外,例如,将所实施的流动式电解水反应通道的技术方案应用于其它电解水设备中;②采用公知技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部分特征的等效替换,所产生的技术效果与本发明技术效果相同,例如,对于电解组件的形状或尺寸进行等效替换;③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基础进行可拓展,拓展后的技术方案的实质内容没有超出本发明技术方案之外;④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变换,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

Claims (10)

1.一种流动式纳米气泡富氢水发生装置,其装置本体内部具有电解单元,所述电解单元包括氧化水形成氧气的正极组件、还原水形成氢气的负极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正极组件、负极组件均为管状结构并且所述负极组件嵌套于所述正极组件内部,使所述正极组件内壁面与所述负极组件外壁面之间形成一环形的流动式电解水反应通道;
所述负极组件外表面两端均带有若干环形分布的隔条,这些隔条使相互嵌套的所述流动式电解水反应通道的两端形成若干分流口,使所述装置本体的进水口流入的水经过进水分流口均匀地流入环形的流动式电解水反应通道进行电解之后,再经过出水分流口通过所述装置本体出水口流出;
所述正极组件、负极组件各自的电极连接端依次分别沿着所述装置本体两侧的固定孔位伸出至外部,每个电极连接端固定于所述装置本体上并且使所述正极组件与所述负极组件位置固定不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动式纳米气泡富氢水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动式电解水反应通道包括所述正极组件内壁面与所述负极组件外壁面之间狭长的环形缝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流动式纳米气泡富氢水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动式电解水反应通道包括使电解水沿着同一个方向流动的导流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流动式纳米气泡富氢水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分流口将水引入所述流动式电解水反应通道并且电解产生含有最小直径为10nm纳米气泡的富氢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动式纳米气泡富氢水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动式电解水反应通道具有防止气泡上升的封顶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动式纳米气泡富氢水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组件两个端部的内壁面开设若干固定槽,并且使每个隔条卡入对应的固定槽内部,使两个电极组件之间在径向上保持位置不变。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动式纳米气泡富氢水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条的外表面为直线形并且每个直线形的隔条与正极组件内壁面之间均形成一个电解导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动式纳米气泡富氢水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条外表面与正极组件之间具有间距并且使正极组件与负极组件形成非接触式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流动式纳米气泡富氢水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间距与各个流动式电解水反应通道构成一个环形的连通导向通道,从而提升电解的水流量。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动式纳米气泡富氢水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组件两端由密封塞密封。
CN201810308260.3A 2018-04-08 2018-04-08 一种流动式纳米气泡富氢水发生装置 Pending CN10838321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08260.3A CN108383210A (zh) 2018-04-08 2018-04-08 一种流动式纳米气泡富氢水发生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08260.3A CN108383210A (zh) 2018-04-08 2018-04-08 一种流动式纳米气泡富氢水发生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83210A true CN108383210A (zh) 2018-08-10

Family

ID=630726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08260.3A Pending CN108383210A (zh) 2018-04-08 2018-04-08 一种流动式纳米气泡富氢水发生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383210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04806A (zh) * 2019-05-22 2019-08-09 南京森淼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能量循环主动对流增氧生态浮岛
WO2020042919A1 (zh) * 2018-09-01 2020-03-05 李向华 一种纳米气泡式水流牙刷装置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0770A (ja) * 1994-06-30 1996-01-16 Toto Ltd イオンリッチ水生成用無隔膜型電解槽
JP2007075730A (ja) * 2005-09-14 2007-03-29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電解水生成装置
JP2009279574A (ja) * 2008-05-22 2009-12-03 Jn's Tech Inc 浄水器
JP2012144778A (ja) * 2011-01-12 2012-08-02 Kobe Steel Ltd 電解用電極及びその電解用電極を用いたオゾン生成装置
JP2014196570A (ja) * 2014-07-08 2014-10-16 ホシザキ電機株式会社 有隔膜電解槽の電解槽構造
CN105923712A (zh) * 2016-05-06 2016-09-07 郑侠慧 富氢水制备方法、装置、罐装水生产线、净/饮水机
CN106396002A (zh) * 2016-11-09 2017-02-15 大连交通大学 一种去除水溶液中氯离子的分流电解装置及方法
WO2018020567A1 (ja) * 2016-07-26 2018-02-01 中国電力株式会社 水素含有水生成装置
CN208471623U (zh) * 2018-04-08 2019-02-05 李向华 一种流动式纳米气泡富氢水发生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0770A (ja) * 1994-06-30 1996-01-16 Toto Ltd イオンリッチ水生成用無隔膜型電解槽
JP2007075730A (ja) * 2005-09-14 2007-03-29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電解水生成装置
JP2009279574A (ja) * 2008-05-22 2009-12-03 Jn's Tech Inc 浄水器
JP2012144778A (ja) * 2011-01-12 2012-08-02 Kobe Steel Ltd 電解用電極及びその電解用電極を用いたオゾン生成装置
JP2014196570A (ja) * 2014-07-08 2014-10-16 ホシザキ電機株式会社 有隔膜電解槽の電解槽構造
CN105923712A (zh) * 2016-05-06 2016-09-07 郑侠慧 富氢水制备方法、装置、罐装水生产线、净/饮水机
WO2018020567A1 (ja) * 2016-07-26 2018-02-01 中国電力株式会社 水素含有水生成装置
CN106396002A (zh) * 2016-11-09 2017-02-15 大连交通大学 一种去除水溶液中氯离子的分流电解装置及方法
CN208471623U (zh) * 2018-04-08 2019-02-05 李向华 一种流动式纳米气泡富氢水发生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42919A1 (zh) * 2018-09-01 2020-03-05 李向华 一种纳米气泡式水流牙刷装置
CN110104806A (zh) * 2019-05-22 2019-08-09 南京森淼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能量循环主动对流增氧生态浮岛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03005B (zh) 连续式弱碱性高浓度富氢水电解装置
CN105908212B (zh) 采用复合式流场的spe电解池模块
WO2016134616A1 (zh) 一种制作美容水的无膜电解水装置
WO2016134618A1 (zh) 一种可控制电解水酸碱性的无膜电解水新方法
CN108383210A (zh) 一种流动式纳米气泡富氢水发生装置
CN103668305A (zh) 一种内置多电极体系的导流板式微生物电解池及其使用方法
CN104709974A (zh) 一种采用两组电解电极组件控制电解水性能的新方法
CN103014746B (zh) 一种电解法制备液体高铁酸盐装置及其工艺
CN208471623U (zh) 一种流动式纳米气泡富氢水发生装置
CN106148991A (zh) 一种微重力磁场驱动强化电解水制氧/制氢的装置
CN107579264A (zh) 一种可逆燃料电池阴极流场结构及可逆燃料电池
KR20170100475A (ko) 전기 에너지를 저장하고 수소를 생성하기 위한 전기화학 디바이스, 및 수소를 생성하는 방법
CN104762635A (zh) 电辅助将乙醇转化为乙酸的同时产甲烷的方法与装置
US20190249314A1 (en) Optical fiber, optical cable, and hydrogen production device comprising optical cable
CN106048645B (zh) 一种通过外加磁场提高氢氧机电能效率的方法
CN104909514B (zh) 太阳能驱动微生物电解池强化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一体化系统
CN105063653A (zh) 一种二氧化锰制备中的电解节电方法
Zeppilli et al. Microbial electrolysis cell to enhance energy recovery from wastewater treatment
CN103409772A (zh) 一种密闭框式电积镍或电积钴电解液的循环系统装置
CN101476132B (zh) 生物电化学制氢装置及利用该装置制取氢气的方法
CN203960348U (zh) 立式环形电极板式氢氧混合气体发生装置
CN109112567A (zh) 一种综合利用多孔泡沫电极和外加磁场降低电解水能耗的装置
CN204898099U (zh) 阳极包覆的间隔式铝电解槽
CN200940161Y (zh) 立式高温高压贵金属电解沉积槽装置
Lu et al. Comment on “Unbiased solar H 2 production with current density up to 23 mA cm− 2 by Swiss-cheese black Si coupled with wastewater bioanode” by L. Lu, W. Vakki, JA Aguiar, C. Xiao, K. Hurst, M. Fairchild, X. Chen, F. Yang, J. Gu and ZJ Ren, Energy Environ. Sci., 2019, 12, 1088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