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79754B - 一种消防气囊滑梯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消防气囊滑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79754B
CN108379754B CN201810172640.9A CN201810172640A CN108379754B CN 108379754 B CN108379754 B CN 108379754B CN 201810172640 A CN201810172640 A CN 201810172640A CN 108379754 B CN108379754 B CN 10837975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air bag
slide way
shaped
actuating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7264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379754A (zh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ang Wenqing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1017264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379754B/zh
Publication of CN1083797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797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3797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797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BDEVICES,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LIFE-SAVING
    • A62B1/00Devices for lowering persons from buildings or the like
    • A62B1/20Devices for lowering persons from buildings or the like by making use of sliding-ropes, sliding-poles or chutes, e.g. hoses, pipes, sliding-grooves, sliding-sheets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滑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消防气囊滑梯,它包括总气囊滑道、第一执行机构、第二执行机构、第三执行机构、第二液压杆、第三弧形限位板、第一弧形限位板、第二弧形限位板、第一液压杆、气囊挡柱、斜面滑道等,其中第一执行机构、第二执行机构、第三执行机构和第二液压杆的工作使第一板、第二板、第三板和第四板形成一个逃生滑道,总气囊滑道安装在逃生滑道上,遇到火灾时,受困人员可以利用充满气的总气囊滑道的U型滑道来进行逃生,这样可以减少传统逃生楼梯的逃生时间,大大提高了受困人员的逃生几率;本发明机构简单,具有较好的安全使用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消防气囊滑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滑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消防气囊滑梯。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建筑物的侧墙体上都安装有消防楼梯,在建筑物发生火灾时,建筑物里居住的居民可以通过消防通道到达消防楼梯口,这样居民就可以利用消防楼梯进行逃生。但是在建筑物发生的火灾剧烈且火灾的蔓延速度很快时,普通的消防楼梯不能使居住在高楼层的居民快速跑到楼下的空旷地方,就在这短短的时间内比较难让居住在高楼层的居民脱离火灾的危险,进而对居住在高楼层的居民造成潜在的生命安全;为了能使建筑物居住的居民都能快速的逃离火灾,所以就需要设计一种快速脱离火灾的消防气囊滑梯。
本发明设计一种消防气囊滑梯解决如上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发明公开一种消防气囊滑梯,它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消防气囊滑梯,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高压气罐、总气囊滑道、第一执行机构、第二执行机构、第三执行机构、第二液压杆、第三板、第四板、第三弧形限位板、U型滑道、第二出口孔、气囊挡柱、第三出口孔、第四出口孔、斜面滑道,其中所述的消防气囊滑梯被使用在四层楼房,楼顶安装有高压气罐;墙体的二到四层的侧面上均开有一个门孔;每一个门孔中均安装有门;从上到下,三个门依次命名为第一门孔、第二门孔和第三门孔;第一执行机构安装在第一门孔的上侧位置;第二执行机构安装在第二门孔的上侧位置;第三执行机构安装在第三门孔的上侧位置;第二执行机构分别与第一执行机构和第三执行机构相连接;第三板与第三执行机构相连接;第四板通过铰接的方式与第三板相连接;第三板的下板面上对称地安装有两个第三弧形限位板;第三弧形限位板与第四板相配合;第二液压杆的一端通过铰接的方式与第三板的下板面相连接,另一端安装有圆柱;第二液压杆安装有圆柱的一端通过铰接的方式与墙体相连接;总气囊滑道由第一气囊滑道、第二气囊滑道、第三气囊滑道、第四气囊滑道、第五气囊滑道、第六气囊滑道、第七气囊滑道和第八气囊滑道构成;总气囊滑道安装在第一执行机构、第二执行机构、第三执行机构、第三板和第四板上。
第一执行机构与第一门孔相配合;第二执行机构与第二门孔相配合;第三执行机构与第三门孔相配合。
上述第一执行机构、第二执行机构和第三执行机构所具有的结构相同;对于第二执行机构,第二执行机构包括第一板、第一弧形限位板、第二板、第一出口孔、第二弧形限位板、伸缩板、U型气囊滑道、第一液压杆、圆柱、气囊挡柱,其中第一板和第二板通过铰接的方式相连接;第一板靠近墙体的板面的下侧对称地安装有两个第一弧形限位板;第一弧形限位板与第二板相配合;第二板的板面中间位置开有第一出口孔;第二板远离墙体的板面的下侧对称地安装有两个第二弧形限位板;伸缩板的一端通过铰接的方式与墙体相连接,另一端通过铰接的方式与第二板的下侧相连接;伸缩板位于第二门孔的下侧;U型气囊滑道安装在伸缩板上;U型气囊滑道的一端与第二门孔相接触,另一端与第一出口孔相接触; U型气囊滑道具有U型滑道;U型滑道分别与第二门孔和第一出口孔相通;U 型滑道靠近第一出口孔的底面上具有有两个气囊挡柱;两个第一液压杆的一端均通过铰接的方式安装在第一板的下板面上,另一端均安装有圆柱;第一液压杆安装有圆柱的一端通过铰接的方式与墙体相连接;两个第一液压杆位于两个第一弧形限位板之间且相互对称。
上述第一执行机构中的第一板未连接第二板的一端通过铰接的方式与墙体相连接;第一执行机构中第二板未连接第一板的一端通过铰接的方式与第二执行机构中第一板未连接第二板的一端相连接。
上述第三执行机构中的第一板未连接第二板的一端通过铰接的方式与第二执行机构中第二板未连接第一板的一端相连接;第三执行机构中第二板未连接第一板的一端通过铰接的方式与第三板未连接第四板的一端相连接。
上述第一执行机构中的第二弧形限位板与第二执行机构中的第一板相配合;第二执行机构中的第二弧形限位板与第三执行机构中的第一板相配合;第三执行机构中的第二弧形限位板与第三板相配合。
上述第一执行机构中的U型气囊滑道的一端与第一门孔相接触,另一端与第二板上的第一出口孔相接触。
上述第三执行机构中的U型气囊滑道的一端与第三门孔相接触,另一端与第二板上的第一出口孔相接触。
上述第一气囊滑道安装在第一执行机构的第一板上;第一气囊滑道具有U 型滑道;第二气囊滑道安装在第一执行机构的第二板上;第二气囊滑道具有U 型滑道;第二气囊滑道的U型滑道的底面上具有第二出口孔;第二出口孔与第一执行机构中的第一出口孔相通。
上述第三气囊滑道安装在第二执行机构的第一板上;第三气囊滑道具有U 型滑道;第三气囊滑道的U型滑道靠近第四气囊滑道的底面上具有有两个气囊挡柱;第四气囊滑道安装在第二执行机构的第二板上;第四气囊滑道具有U型滑道;第四气囊滑道的U型滑道的底面上具有第三出口孔;第三出口孔与第二执行机构中的第一出口孔相通。
上述第五气囊滑道安装在第三执行机构的第一板上;第五气囊滑道具有U 型滑道;第五气囊滑道的U型滑道靠近第六气囊滑道的底面上具有两个气囊挡柱;第六气囊滑道安装在第三执行机构的第二板上;第六气囊滑道具有U型滑道;第六气囊滑道的U型滑道的底面上具有第四出口孔;第四出口孔与第三执行机构中的第一出口孔相通。
上述第七气囊滑道安装在第三板上;第七气囊滑道具有U型滑道;第八气囊滑道安装在第四板上;第八气囊滑道为具有90度转角的U型滑道;第八气囊滑道U型滑道末端的底面为斜面滑道。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高压气罐通过导气管与总气囊滑道相连接。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高压气罐通过导气管与第一执行机构中的U 型气囊滑道相连接。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高压气罐通过导气管与第二执行机构中的U 型气囊滑道相连接。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高压气罐通过导气管与第三执行机构中的U 型气囊滑道相连接。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当第一液压杆伸长到最大位置时,对于第一执行机构、第二执行机构和第三执行机构中的任意一个中,第一板与第二板的铰接点到墙体的距离大于第二板另一端铰接点到墙体的距离。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第一液压杆与墙体的铰接点高于第一液压杆与第一板的铰接点。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第二液压杆与墙体的铰接点高于第二液压杆与第三板的铰接点。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总气囊滑道和U型气囊滑道所用材料为耐火材料。
当第一液压杆伸长到最大位置时,对于第一执行机构、第二执行机构和第三执行机构中的任意一个中,第一板与第二板的铰接点到墙体的距离大于第二板另一端铰接点到墙体的距离,那么受困人员滑落时不会掉入到第一门口孔中,保护了受困人员滑落时的安全。
本发明中高压气罐通过导气管与总气囊滑道相连接,那么高压气罐可以对总气囊滑道进行充气,充满气的总气囊滑道可以便于受困人员利用总气囊滑道的滑道逃生。高压气罐通过导气管与第一执行机构、第二执行机构和第三执行机构中的U型气囊滑道相连接,那么高压气罐可以对U型气囊滑道进行充气,充满气的U型气囊滑道可以便于受困人员利用U型气囊滑道的滑道逃生。
对于第一执行机构、第二执行机构和第三执行机构的工作原理相同,对于第二执行机构来说,第一液压杆的一端通过铰接安装在第一板上,另一端通过铰接安装在墙体上,那么第一液压杆的伸缩可以带动第一板跟随第一液压杆移动;第一板与第二板相铰接,第一弧形限位板的一端安装在第一板上,另一端与第二板相配合的作用是:第一板的移动可以带动第二板的移动,第一弧形限位板可以使第二板移动到最大位置,使第一板和第二板之间夹角达到最小角度;伸缩板的一端与第二板相铰接,另一端与墙体相铰接,那么第二板可以带动伸缩板伸缩;第二板上开有第一出口孔,U型气囊滑道的一端与第二门孔相接触,另一端与第一出口孔相接触;那么受困人员打开门后可以进入到U型气囊滑道的U型滑道中,然后利用U型滑道滑道第一出口孔处,再然后穿过第一出口孔进入到总气囊滑道中;U型滑道底面上具有两个气囊挡柱的作用是:受困人员从U型滑道的一端滑到另一端时,气囊挡柱可以减缓受困人员滑到未端时的冲击力,有利于受困人员更安全且更容易地从第一出口孔穿出。
第二液压杆的一端通过铰接安装在第三板上,另一端通过铰接安装在墙体上,那么第二液压杆的伸缩可以带动第三板跟随第二液压杆移动;第三板与第四板相铰接,第三弧形限位板的一端安装在第三板上,另一端与第四板相配合的作用是:第三板的移动可以带动第四板的移动,第三弧形限位板可以使第四板移动到最大位置,当第四板移动到最大位置被第三弧形限位板限位时,第四板处于水平位置。
第一执行机构中的第二弧形限位板与第二执行机构中的第一板相配合的作用是:第二执行机构中的第一板的移动可以带动第一执行机构中的第二板的移动,第二弧形限位板可以使第一板移动到最大位置,使第一板和第二板之间夹角达到最小角度;第二执行机构中的第二弧形限位板与第三执行机构中的第一板相配合的作用是:第三执行机构中的第一板的移动可以带动第二执行机构中的第二板的移动,第二弧形限位板可以使第一板移动到最大位置,使第一板和第二板之间夹角达到最小角度;第三执行机构中的第二弧形限位板与第三板相配合的作用是:第三板的移动可以带动第二执行机构中的第二板的移动,第二弧形限位板可以使第三板移动到最大位置,使第三板和第二板之间夹角达到最小角度。
第二气囊滑道的U型滑道的底面上开有第二出口孔,第二出口孔与第一执行机构中的第一出口孔相通,那么受困人员可以从第一出口孔进入到第二出口孔中,然后再从第二出口孔离开后进入到相应的U型滑道,进而可以利用U型滑道逃生。
第三气囊滑道的U型滑道靠近第四气囊滑道的底面上具有有两个气囊挡柱,那么受困人员从U型滑道的一端滑到另一端时,气囊挡柱可以减缓受困人员滑到未端时的冲击力,有利于受困人员更安全且更缓慢地从第三气囊滑道掉入到第四气囊滑道中;第四气囊滑道的U型滑道的底面上具有第三出口孔,第三出口孔与第二执行机构中的第一出口孔相通,那么受困人员可以从第一出口孔进入到第三出口孔中,然后再从第三出口孔离开后进入到相应的U型滑道,进而可以利用U型滑道逃生。
第五气囊滑道的U型滑道靠近第六气囊滑道的底面上具有两个气囊挡柱,那么受困人员从U型滑道的一端滑到另一端时,气囊挡柱可以减缓受困人员滑到未端时的冲击力,有利于受困人员更安全且更缓慢地从第五气囊滑道掉入到第六气囊滑道中;第六气囊滑道的U型滑道的底面上具有第四出口孔,第四出口孔与第三执行机构中的第一出口孔相通,那么受困人员可以从第一出口孔进入到第四出口孔中,然后再从第四出口孔离开后进入到相应的U型滑道,进而可以利用U型滑道逃生。
第八气囊滑道具有斜面滑道,那么受困人员在总气囊滑道的U型滑道滑动逃生且滑到第八气囊滑道的U型滑道的最末端时,受困人员可以利用斜面滑道快速从第八气囊滑道逃离,避免了下一位受困人员逃生滑到最末端时冲撞到之前滑到最末端的受困人员,保护了之前滑到最末端的受困人员的安全。
当建筑物未受到火灾危险时,第一执行机构、第二执行机构、第三执行机构、第二液压杆、第三板处于压缩状态;总气囊滑道和U型气囊滑道未充气,且被装入到气囊保护壳中。
当建筑物发生火灾危险时,不同楼层的受困人员跑到相应楼层的门前,当受困人员按下触发按钮后,第一执行机构中的第一液压杆、第二执行机构中的第一液压杆、第三执行机构中的第一液压杆和第二液压杆开始伸长,伸出的液压杆带动相应的板子移动;以第二执行机构的工作为例:当第一液压杆伸长到最大位置时,第一板在第一液压杆的作用下移动到最大位置,此时在第一限位弧形板和第二限位弧形板的作用下,第一板与第二板的夹角达到最小,另外伸缩板也跟随第二板的移动而伸出一定量。在第一执行机构、第二执行机构、第三执行机构和第二液压杆工作的过程中,高压气罐给总气囊滑道和U型气囊滑道充气,在充气的过程中气囊保护壳自动脱落,当第一执行机构、第二执行机构、第三执行机构和第二液压杆工作结束时,高压气罐使总气囊滑道和U型气囊滑道达到充满状态,这种情况下受困人员可以打开相应的门进入到相应的U型气囊滑道中,然后利用U型气囊滑道中的U型滑道进入到相应的第一进口孔中,然后再从第一进口孔进入到第二出口孔或第三出口孔或第四出口孔,最后受困人员从第二出口孔或第三出口孔或第四出口孔进入到总气囊滑道的U型滑道中,利用U型滑道滑到总气囊滑道的尾端,并利用斜面滑道来进行快速离开总气囊滑道,保证后续的受困人员也能顺利安全地利用总气囊滑道脱离危险。
相对于传统的滑梯技术,本发明利用第一执行机构、第二执行机构、第三执行机构和第二液压杆的工作使第一板、第二板、第三板和第四板形成一个逃生滑道,总气囊滑道安装在逃生滑道上,遇到火灾时,受困人员可以利用充满气的总气囊滑道的U型滑道来进行逃生,这样可以减少传统逃生楼梯的逃生时间,大大提高了受困人员的逃生几率;本发明机构简单,具有较好的安全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消防气囊滑梯整体示意图。
图2是消防气囊滑梯整体剖面正视示意图。
图3是消防气囊滑梯整体正视视示意图。
图4是第一执行机构安装正视示意图。
图5是第二执行机构安装正视示意图。
图6是第三执行机构安装正视示意图。
图7是墙体剖面示意图。
图8是第二执行机构(一)示意图。
图9是第二执行机构(二)示意图。
图10是第一板结构示意图。
图11是第二板结构示意图。
图12是伸缩板结构示意图。
图13是U型气囊滑道结构示意图。
图14是第一液压杆结构示意图。
图15是第三弧形限位板安装示意图。
图16是总气囊滑道结构示意图。
图17是第二气囊滑道连接示意图。
图18是第四气囊滑道连接示意图。
图19是第七气囊滑道连接示意图。
图中标号名称:1、墙体;2、高压气罐;3、总气囊滑道;4、第一气囊滑道; 5、第二气囊滑道;6、第三气囊滑道;7、第四气囊滑道;8、第五气囊滑道;9、第六气囊滑道;10、第七气囊滑道;11、第八气囊滑道;12、第一执行机构;13、第二执行机构;14、第三执行机构;15、第二液压杆;16、第三板;17、第四板; 18、第三弧形限位板;19、门;20、门孔;21、第一板;22、第一弧形限位板;23、第二板;24、第一出口孔;25、第二弧形限位板;26、伸缩板;27、U型气囊滑道;29、第一液压杆;30、圆柱;31、U型滑道;32、第二出口孔;33、气囊挡柱;34、第三出口孔;35、第四出口孔;36、斜面滑道;37、第一门孔;38、第二门孔;39、第三门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它包括高压气罐2、总气囊滑道3、第一执行机构12、第二执行机构13、第三执行机构14、第二液压杆15、第三板16、第四板17、第三弧形限位板18、U型滑道31、第二出口孔32、气囊挡柱33、第三出口孔34、第四出口孔 35、斜面滑道36,如图2所示,其中所述的消防气囊滑梯被使用在四层楼房,如图7所示,楼顶安装有高压气罐2;墙体1的二到四层的侧面上均开有一个门孔20;每一个门孔20中均安装有门19;从上到下,三个门19依次命名为第一门孔37、第二门孔38和第三门孔39;如图3所示,第一执行机构12安装在第一门孔37的上侧位置;第二执行机构13安装在第二门孔38的上侧位置;第三执行机构14安装在第三门孔39的上侧位置;第二执行机构13分别与第一执行机构12和第三执行机构14 相连接;第三板16与第三执行机构14相连接;如图6、15所示,第四板17通过铰接的方式与第三板16相连接;第三板16的下板面上对称地安装有两个第三弧形限位板18;第三弧形限位板18与第四板17相配合;如图6、14所示,第二液压杆15 的一端通过铰接的方式与第三板16的下板面相连接,另一端安装有圆柱30;第二液压杆15安装有圆柱30的一端通过铰接的方式与墙体1相连接;如图3、16所示,总气囊滑道3由第一气囊滑道4、第二气囊滑道5、第三气囊滑道6、第四气囊滑道 7、第五气囊滑道8、第六气囊滑道9、第七气囊滑道10和第八气囊滑道11构成;总气囊滑道3安装在第一执行机构12、第二执行机构13、第三执行机构14、第三板16和第四板17上。
如图2所示,第一执行机构12与第一门孔37相配合;第二执行机构13与第二门孔38相配合;第三执行机构14与第三门孔39相配合。
上述第一执行机构12、第二执行机构13和第三执行机构14所具有的结构相同;对于第二执行机构13,如图8、9所示,第二执行机构13包括第一板21、第一弧形限位板22、第二板23、第一出口孔24、第二弧形限位板25、伸缩板26、U型气囊滑道27、第一液压杆29、圆柱30、气囊挡柱33,如图9、10、11所示,其中第一板21和第二板23通过铰接的方式相连接;第一板21靠近墙体1的板面的下侧对称地安装有两个第一弧形限位板22;第一弧形限位板22与第二板23相配合;第二板23的板面中间位置开有第一出口孔24;第二板23远离墙体1的板面的下侧对称地安装有两个第二弧形限位板25;如图5、8、12所示,伸缩板26的一端通过铰接的方式与墙体1相连接,另一端通过铰接的方式与第二板23的下侧相连接;伸缩板26位于第二门孔38的下侧;如图8、13所示,U型气囊滑道27安装在伸缩板26 上;U型气囊滑道27的一端与第二门孔38相接触,另一端与第一出口孔24相接触; U型气囊滑道27具有U型滑道31;U型滑道31分别与第二门孔38和第一出口孔24相通;U型滑道31靠近第一出口孔24的底面上具有有两个气囊挡柱33;如图5、8、9 所示,两个第一液压杆29的一端均通过铰接的方式安装在第一板21的下板面上,另一端均安装有圆柱30;第一液压杆29安装有圆柱30的一端通过铰接的方式与墙体1相连接;两个第一液压杆29位于两个第一弧形限位板22之间且相互对称。
如图4所示,上述第一执行机构12中的第一板21未连接第二板23的一端通过铰接的方式与墙体1相连接;第一执行机构12中第二板23未连接第一板21的一端通过铰接的方式与第二执行机构13中第一板21未连接第二板23的一端相连接。
如图6所示,上述第三执行机构14中的第一板21未连接第二板23的一端通过铰接的方式与第二执行机构13中第二板23未连接第一板21的一端相连接;第三执行机构14中第二板23未连接第一板21的一端通过铰接的方式与第三板16未连接第四板17的一端相连接。
如图4所示,上述第一执行机构12中的第二弧形限位板25与第二执行机构13 中的第一板21相配合;如图5所示,第二执行机构13中的第二弧形限位板25与第三执行机构14中的第一板21相配合;如图6所示,第三执行机构14中的第二弧形限位板25与第三板16相配合。
如图2、4所示,上述第一执行机构12中的U型气囊滑道27的一端与第一门孔 37相接触,另一端与第二板23上的第一出口孔24相接触。
如图2、6所示,上述第三执行机构14中的U型气囊滑道27的一端与第三门孔 39相接触,另一端与第二板23上的第一出口孔24相接触。
如图4、17所示,上述第一气囊滑道4安装在第一执行机构12的第一板21上;第一气囊滑道4具有U型滑道31;第二气囊滑道5安装在第一执行机构12的第二板23上;第二气囊滑道5具有U型滑道31;第二气囊滑道5的U型滑道31的底面上具有第二出口孔32;第二出口孔32与第一执行机构12中的第一出口孔24相通。
如图5、18所示,上述第三气囊滑道6安装在第二执行机构13的第一板21上;第三气囊滑道6具有U型滑道31;第三气囊滑道6的U型滑道31靠近第四气囊滑道7 的底面上具有有两个气囊挡柱33;第四气囊滑道7安装在第二执行机构13的第二板23上;第四气囊滑道7具有U型滑道31;第四气囊滑道7的U型滑道31的底面上具有第三出口孔34;第三出口孔34与第二执行机构13中的第一出口孔24相通。
如图6、18、19所示,上述第五气囊滑道8安装在第三执行机构14的第一板21 上;第五气囊滑道8具有U型滑道31;第五气囊滑道8的U型滑道31靠近第六气囊滑道9的底面上具有两个气囊挡柱33;第六气囊滑道9安装在第三执行机构14的第二板23上;第六气囊滑道9具有U型滑道31;第六气囊滑道9的U型滑道31的底面上具有第四出口孔35;第四出口孔35与第三执行机构14中的第一出口孔24相通。
如图6、19所示,上述第七气囊滑道10安装在第三板16上;第七气囊滑道10 具有U型滑道31;第八气囊滑道11安装在第四板17上;第八气囊滑道11为具有90 度转角的U型滑道31;第八气囊滑道11U型滑道31末端的底面为斜面滑道36。
上述高压气罐2通过导气管与总气囊滑道3相连接。
上述高压气罐2通过导气管与第一执行机构12中的U型气囊滑道27相连接。
上述高压气罐2通过导气管与第二执行机构13中的U型气囊滑道27相连接。
上述高压气罐2通过导气管与第三执行机构14中的U型气囊滑道27相连接。
如图4、5、6、8所示,当第一液压杆29伸长到最大位置时,对于第一执行机构12、第二执行机构13和第三执行机构14中的任意一个中,第一板21与第二板23 的铰接点到墙体1的距离大于第二板23另一端铰接点到墙体1的距离。
如图5、8所示,第一液压杆29与墙体1的铰接点高于第一液压杆29与第一板 21的铰接点。
如图6所示,第二液压杆15与墙体1的铰接点高于第二液压杆15与第三板16 的铰接点。
总气囊滑道3和U型气囊滑道27所用材料为耐火材料。
当第一液压杆29伸长到最大位置时,对于第一执行机构12、第二执行机构13 和第三执行机构14中的任意一个中,第一板21与第二板23的铰接点到墙体1的距离大于第二板23另一端铰接点到墙体1的距离,那么受困人员滑落时不会掉入到第一门19口孔中,保护了受困人员滑落时的安全。
本发明中高压气罐2通过导气管与总气囊滑道3相连接,那么高压气罐2可以对总气囊滑道3进行充气,充满气的总气囊滑道3可以便于受困人员利用总气囊滑道3的滑道逃生。高压气罐2通过导气管与第一执行机构12、第二执行机构13和第三执行机构14中的U型气囊滑道27相连接,那么高压气罐2可以对U型气囊滑道27 进行充气,充满气的U型气囊滑道27可以便于受困人员利用U型气囊滑道27的滑道逃生。
对于第一执行机构12、第二执行机构13和第三执行机构14的工作原理相同,对于第二执行机构13来说,第一液压杆29的一端通过铰接安装在第一板21上,另一端通过铰接安装在墙体1上,那么第一液压杆29的伸缩可以带动第一板21跟随第一液压杆29移动;第一板21与第二板23相铰接,第一弧形限位板22的一端安装在第一板21上,另一端与第二板23相配合的作用是:第一板21的移动可以带动第二板23的移动,第一弧形限位板22可以使第二板23移动到最大位置,使第一板21 和第二板23之间夹角达到最小角度;伸缩板26的一端与第二板23相铰接,另一端与墙体1相铰接,那么第二板23可以带动伸缩板26伸缩;第二板23上开有第一出口孔24,U型气囊滑道27的一端与第二门孔38相接触,另一端与第一出口孔24相接触;那么受困人员打开门19后可以进入到U型气囊滑道27的U型滑道31中,然后利用U型滑道31滑道第一出口孔24处,再然后穿过第一出口孔24进入到总气囊滑道3中;U型滑道31底面上具有两个气囊挡柱33的作用是:受困人员从U型滑道31 的一端滑到另一端时,气囊挡柱33可以减缓受困人员滑到未端时的冲击力,有利于受困人员更安全且更容易地从第一出口孔24穿出。
第二液压杆15的一端通过铰接安装在第三板16上,另一端通过铰接安装在墙体1上,那么第二液压杆15的伸缩可以带动第三板16跟随第二液压杆15移动;第三板16与第四板17相铰接,第三弧形限位板18的一端安装在第三板16上,另一端与第四板17相配合的作用是:第三板16的移动可以带动第四板17的移动,第三弧形限位板18可以使第四板17移动到最大位置,当第四板17移动到最大位置被第三弧形限位板18限位时,第四板17处于水平位置。
第一执行机构12中的第二弧形限位板25与第二执行机构13中的第一板21相配合的作用是:第二执行机构13中的第一板21的移动可以带动第一执行机构12 中的第二板23的移动,第二弧形限位板25可以使第一板21移动到最大位置,使第一板21和第二板23之间夹角达到最小角度;第二执行机构13中的第二弧形限位板 25与第三执行机构14中的第一板21相配合的作用是:第三执行机构14中的第一板 21的移动可以带动第二执行机构13中的第二板23的移动,第二弧形限位板25可以使第一板21移动到最大位置,使第一板21和第二板23之间夹角达到最小角度;第三执行机构14中的第二弧形限位板25与第三板16相配合的作用是:第三板16的移动可以带动第二执行机构13中的第二板23的移动,第二弧形限位板25可以使第三板16移动到最大位置,使第三板16和第二板23之间夹角达到最小角度。
第二气囊滑道5的U型滑道31的底面上开有第二出口孔32,第二出口孔32与第一执行机构12中的第一出口孔24相通,那么受困人员可以从第一出口孔24进入到第二出口孔32中,然后再从第二出口孔32离开后进入到相应的U型滑道31,进而可以利用U型滑道31逃生。
第三气囊滑道6的U型滑道31靠近第四气囊滑道7的底面上具有有两个气囊挡柱33,那么受困人员从U型滑道31的一端滑到另一端时,气囊挡柱33可以减缓受困人员滑到未端时的冲击力,有利于受困人员更安全且更缓慢地从第三气囊滑道 6掉入到第四气囊滑道7中;第四气囊滑道7的U型滑道31的底面上具有第三出口孔 34,第三出口孔34与第二执行机构13中的第一出口孔24相通,那么受困人员可以从第一出口孔24进入到第三出口孔34中,然后再从第三出口孔34离开后进入到相应的U型滑道31,进而可以利用U型滑道31逃生。
第五气囊滑道8的U型滑道31靠近第六气囊滑道9的底面上具有两个气囊挡柱 33,那么受困人员从U型滑道31的一端滑到另一端时,气囊挡柱33可以减缓受困人员滑到未端时的冲击力,有利于受困人员更安全且更缓慢地从第五气囊滑道8 掉入到第六气囊滑道9中;第六气囊滑道9的U型滑道31的底面上具有第四出口孔 35,第四出口孔35与第三执行机构14中的第一出口孔24相通,那么受困人员可以从第一出口孔24进入到第四出口孔35中,然后再从第四出口孔35离开后进入到相应的U型滑道31,进而可以利用U型滑道31逃生。
第八气囊滑道11具有斜面滑道36,那么受困人员在总气囊滑道3的U型滑道31 滑动逃生且滑到第八气囊滑道11的U型滑道31的最末端时,受困人员可以利用斜面滑道36快速从第八气囊滑道11逃离,避免了下一位受困人员逃生滑到最末端时冲撞到之前滑到最末端的受困人员,保护了之前滑到最末端的受困人员的安全。
具体实施方式:当建筑物未受到火灾危险时,第一执行机构12、第二执行机构13、第三执行机构14、第二液压杆15、第三板16处于压缩状态;总气囊滑道3 和U型气囊滑道27未充气,且被装入到气囊保护壳中。
当建筑物发生火灾危险时,不同楼层的受困人员跑到相应楼层的门19前,当受困人员按下触发按钮后,第一执行机构12中的第一液压杆29、第二执行机构13 中的第一液压杆29、第三执行机构14中的第一液压杆29和第二液压杆15开始伸长,伸出的液压杆带动相应的板子移动;以第二执行机构13的工作为例:当第一液压杆29伸长到最大位置时,第一板21在第一液压杆29的作用下移动到最大位置,此时在第一限位弧形板和第二限位弧形板的作用下,第一板21与第二板23 的夹角达到最小,另外伸缩板26也跟随第二板23的移动而伸出一定量。在第一执行机构12、第二执行机构13、第三执行机构14和第二液压杆15工作的过程中,高压气罐2给总气囊滑道3和U型气囊滑道27充气,在充气的过程中气囊保护壳自动脱落,当第一执行机构12、第二执行机构13、第三执行机构14和第二液压杆15 工作结束时,高压气罐2使总气囊滑道3和U型气囊滑道27达到充满状态,这种情况下受困人员可以打开相应的门19进入到相应的U型气囊滑道27中,然后利用U 型气囊滑道27中的U型滑道31进入到相应的第一进口孔中,然后再从第一进口孔进入到第二出口孔32或第三出口孔34或第四出口孔35,最后受困人员从第二出口孔32或第三出口孔34或第四出口孔35进入到总气囊滑道3的U型滑道31中,利用U 型滑道31滑到总气囊滑道3的尾端,并利用斜面滑道36来进行快速离开总气囊滑道3,保证后续的受困人员也能顺利安全地利用总气囊滑道3脱离危险。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主要有益效果是:第一执行机构12、第二执行机构13、第三执行机构14和第二液压杆15的工作使第一板21、第二板23、第三板16和第四板17形成一个逃生滑道,总气囊滑道3安装在逃生滑道上,遇到火灾时,受困人员可以利用充满气的总气囊滑道3的U型滑道31来进行逃生,这样可以减少传统逃生楼梯的逃生时间,大大提高了受困人员的逃生几率;本发明机构简单,具有较好的安全使用效果。

Claims (9)

1.一种消防气囊滑梯,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高压气罐、总气囊滑道、第一执行机构、第二执行机构、第三执行机构、第二液压杆、第三板、第四板、第三弧形限位板、U型滑道、第二出口孔、气囊挡柱、第三出口孔、第四出口孔、斜面滑道,其中所述的消防气囊滑梯被使用在四层楼房,楼顶安装有高压气罐;墙体的二到四层的侧面上均开有一个门孔;每一个门孔中均安装有门;从上到下,三个门依次命名为第一门孔、第二门孔和第三门孔;第一执行机构安装在第一门孔的上侧位置;第二执行机构安装在第二门孔的上侧位置;第三执行机构安装在第三门孔的上侧位置;第二执行机构分别与第一执行机构和第三执行机构相连接;第三板与第三执行机构相连接;第四板通过铰接的方式与第三板相连接;第三板的下板面上对称地安装有两个第三弧形限位板;第三弧形限位板与第四板相配合;第二液压杆的一端通过铰接的方式与第三板的下板面相连接,另一端安装有圆柱;第二液压杆安装有圆柱的一端通过铰接的方式与墙体相连接;总气囊滑道由第一气囊滑道、第二气囊滑道、第三气囊滑道、第四气囊滑道、第五气囊滑道、第六气囊滑道、第七气囊滑道和第八气囊滑道构成;总气囊滑道安装在第一执行机构、第二执行机构、第三执行机构、第三板和第四板上;
第一执行机构与第一门孔相配合;第二执行机构与第二门孔相配合;第三执行机构与第三门孔相配合;
上述第一执行机构、第二执行机构和第三执行机构所具有的结构相同;对于第二执行机构,第二执行机构包括第一板、第一弧形限位板、第二板、第一出口孔、第二弧形限位板、伸缩板、U型气囊滑道、第一液压杆、圆柱、气囊挡柱,其中第一板和第二板通过铰接的方式相连接;第一板靠近墙体的板面的下侧对称地安装有两个第一弧形限位板;第一弧形限位板与第二板相配合;第二板的板面中间位置开有第一出口孔;第二板远离墙体的板面的下侧对称地安装有两个第二弧形限位板;伸缩板的一端通过铰接的方式与墙体相连接,另一端通过铰接的方式与第二板的下侧相连接;伸缩板位于第二门孔的下侧;U型气囊滑道安装在伸缩板上;U型气囊滑道的一端与第二门孔相接触,另一端与第一出口孔相接触;U型气囊滑道具有U型滑道;U型滑道分别与第二门孔和第一出口孔相通;U型滑道靠近第一出口孔的底面上具有有两个气囊挡柱;两个第一液压杆的一端均通过铰接的方式安装在第一板的下板面上,另一端均安装有圆柱;第一液压杆安装有圆柱的一端通过铰接的方式与墙体相连接;两个第一液压杆位于两个第一弧形限位板之间且相互对称;
上述第一执行机构中的第一板未连接第二板的一端通过铰接的方式与墙体相连接;第一执行机构中第二板未连接第一板的一端通过铰接的方式与第二执行机构中第一板未连接第二板的一端相连接;
上述第三执行机构中的第一板未连接第二板的一端通过铰接的方式与第二执行机构中第二板未连接第一板的一端相连接;第三执行机构中第二板未连接第一板的一端通过铰接的方式与第三板未连接第四板的一端相连接;
上述第一执行机构中的第二弧形限位板与第二执行机构中的第一板相配合;第二执行机构中的第二弧形限位板与第三执行机构中的第一板相配合;第三执行机构中的第二弧形限位板与第三板相配合;
上述第一执行机构中的U型气囊滑道的一端与第一门孔相接触,另一端与第二板上的第一出口孔相接触;
上述第三执行机构中的U型气囊滑道的一端与第三门孔相接触,另一端与第二板上的第一出口孔相接触;
上述第一气囊滑道安装在第一执行机构的第一板上;第一气囊滑道具有U型滑道;第二气囊滑道安装在第一执行机构的第二板上;第二气囊滑道具有U型滑道;第二气囊滑道的U型滑道的底面上具有第二出口孔;第二出口孔与第一执行机构中的第一出口孔相通;
上述第三气囊滑道安装在第二执行机构的第一板上;第三气囊滑道具有U型滑道;第三气囊滑道的U型滑道靠近第四气囊滑道的底面上具有有两个气囊挡柱;第四气囊滑道安装在第二执行机构的第二板上;第四气囊滑道具有U型滑道;第四气囊滑道的U型滑道的底面上具有第三出口孔;第三出口孔与第二执行机构中的第一出口孔相通;
上述第五气囊滑道安装在第三执行机构的第一板上;第五气囊滑道具有U型滑道;第五气囊滑道的U型滑道靠近第六气囊滑道的底面上具有两个气囊挡柱;第六气囊滑道安装在第三执行机构的第二板上;第六气囊滑道具有U型滑道;第六气囊滑道的U型滑道的底面上具有第四出口孔;第四出口孔与第三执行机构中的第一出口孔相通;
上述第七气囊滑道安装在第三板上;第七气囊滑道具有U型滑道;第八气囊滑道安装在第四板上;第八气囊滑道为具有90度转角的U型滑道;第八气囊滑道U型滑道末端的底面为斜面滑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防气囊滑梯,其特征在于:上述高压气罐通过导气管与总气囊滑道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防气囊滑梯,其特征在于:上述高压气罐通过导气管与第一执行机构中的U型气囊滑道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防气囊滑梯,其特征在于:上述高压气罐通过导气管与第二执行机构中的U型气囊滑道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防气囊滑梯,其特征在于:上述高压气罐通过导气管与第三执行机构中的U型气囊滑道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防气囊滑梯,其特征在于:当第一液压杆伸长到最大位置时,对于第一执行机构、第二执行机构和第三执行机构中的任意一个中,第一板与第二板的铰接点到墙体的距离大于第二板另一端铰接点到墙体的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防气囊滑梯,其特征在于:第一液压杆与墙体的铰接点高于第一液压杆与第一板的铰接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防气囊滑梯,其特征在于:第二液压杆与墙体的铰接点高于第二液压杆与第三板的铰接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防气囊滑梯,其特征在于:总气囊滑道和U型气囊滑道所用材料为耐火材料。
CN201810172640.9A 2018-03-01 2018-03-01 一种消防气囊滑梯 Active CN1083797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72640.9A CN108379754B (zh) 2018-03-01 2018-03-01 一种消防气囊滑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72640.9A CN108379754B (zh) 2018-03-01 2018-03-01 一种消防气囊滑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79754A CN108379754A (zh) 2018-08-10
CN108379754B true CN108379754B (zh) 2020-11-13

Family

ID=630701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72640.9A Active CN108379754B (zh) 2018-03-01 2018-03-01 一种消防气囊滑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379754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09760A (en) * 1977-05-02 1978-08-29 Aldo Marra Emergency escape device
EP1375346A3 (en) * 2002-06-21 2005-10-05 Goodrich Corporation Evacuation slide having trapezoidal outline
CN101347659A (zh) * 2008-07-29 2009-01-21 朱祚睿 折椅式自动张开地震高楼疏散下滑道
CN201334110Y (zh) * 2008-11-10 2009-10-28 李存扣 一种带滑梯的救援平台
CN102716555A (zh) * 2012-05-25 2012-10-10 韩瑞蕾 一种充气式逃生防火安全装置
CN103861216A (zh) * 2014-01-12 2014-06-18 太原理工大学 气囊滑道式高楼安全逃生装置
CN204423599U (zh) * 2015-03-23 2015-06-24 上海市闵行中学 一种学校地震预警系统
CN205713818U (zh) * 2016-06-24 2016-11-23 贵阳市民族中学 一种快速逃生门
CN106955428A (zh) * 2016-01-08 2017-07-18 金进 逃生充气滑梯
CN206762049U (zh) * 2017-04-24 2017-12-19 中建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消防用高层救援滑道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09760A (en) * 1977-05-02 1978-08-29 Aldo Marra Emergency escape device
EP1375346A3 (en) * 2002-06-21 2005-10-05 Goodrich Corporation Evacuation slide having trapezoidal outline
CN101347659A (zh) * 2008-07-29 2009-01-21 朱祚睿 折椅式自动张开地震高楼疏散下滑道
CN201334110Y (zh) * 2008-11-10 2009-10-28 李存扣 一种带滑梯的救援平台
CN102716555A (zh) * 2012-05-25 2012-10-10 韩瑞蕾 一种充气式逃生防火安全装置
CN103861216A (zh) * 2014-01-12 2014-06-18 太原理工大学 气囊滑道式高楼安全逃生装置
CN204423599U (zh) * 2015-03-23 2015-06-24 上海市闵行中学 一种学校地震预警系统
CN106955428A (zh) * 2016-01-08 2017-07-18 金进 逃生充气滑梯
CN205713818U (zh) * 2016-06-24 2016-11-23 贵阳市民族中学 一种快速逃生门
CN206762049U (zh) * 2017-04-24 2017-12-19 中建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消防用高层救援滑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79754A (zh) 2018-08-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075893B2 (ja) 高層ビルでの迅速な救助が可能な消防車
CN110124218B (zh) 一种高层建筑火灾安全逃生设备
CN101472830A (zh) 具有浅井坑和/或低顶盖的电梯
CN100564224C (zh) 用于无机房电梯的轿厢的顶部安全扶栏
US5620058A (en) Emergency evacuation system
CN104721975B (zh) 可伸缩箱式高层建筑逃生救援装置
CN113153106B (zh) 一种防火窗及其安装方法
KR101663500B1 (ko) 소방 고가사다리차 안전장치
KR20170119945A (ko) 고층 건물용 화재 대피 장치
CN108379754B (zh) 一种消防气囊滑梯
GB1498586A (en) Movable emergency escape
CN110101980A (zh) 高空逃生装置
RU2305577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эвакуации людей с высотных сооружений
CN101382037B (zh) 折椅式二节伸长自动张开地震露天疏散梯
CN108545566B (zh) 建筑施工人货电梯安全联动装置
CN108465168B (zh) 一种基于升降台的消防气囊滑梯
CN101347659A (zh) 折椅式自动张开地震高楼疏散下滑道
KR100849712B1 (ko) 인명구조용 안전매트차량
CN209974022U (zh) 一种浅底坑加装电梯及其电气系统
KR102365512B1 (ko) 소방용 고가 사다리 장치
TW201912203A (zh) 用於高樓避難之緊急逃生裝置
CN109821162B (zh) 一种用于高楼的外挂式逃生系统
EP3492145B1 (de) Personenrettungssystem und verfahren zur evakuierung von personen aus einem bauwerk
CN207412533U (zh) 一种带消防逃生滑道的楼房建筑
CN208856733U (zh) 高层楼宇消防逃生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021

Address after: No. 181, Xicheng street, Huangyan District, Tai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Zhang Wenqing

Address before: 518100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Xin'an, road, TATA apartment building 109B, two H

Applicant before: Shenzhen Qichuangmei Technology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