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79041A - 一种长时间用眼不累的能防治近视等眼病的仿生用眼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长时间用眼不累的能防治近视等眼病的仿生用眼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79041A
CN108379041A CN201810185607.XA CN201810185607A CN108379041A CN 108379041 A CN108379041 A CN 108379041A CN 201810185607 A CN201810185607 A CN 201810185607A CN 108379041 A CN108379041 A CN 1083790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ding matter
movement
substructure
vision
ey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8560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丛繁滋
丛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1018560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379041A/zh
Publication of CN1083790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7904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5/00Exercisers for the ey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00Devices f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02Head
    • A61H2205/022Face
    • A61H2205/024Eyes

Abstract

一种长时间用眼不累的能防治近视等眼病的仿生用眼系统;本发明站在仿生的角度破译古人及所有陆地动物几乎都不得近视的原因,并将其精髓与现有技术相融合构成用眼不累的用于近视等眼病防治还有仿生用眼系统。所述阅读架包括运动引导装置、或者运动引导装置和周边视野刺激装置,该运动引导装置用于驱动读物有规律地运动,其目的在于带动视网膜中心凹不同视细胞间切换工作,带动睫状肌和晶状体、眼外肌、及巩膜在紧张、放松两种状态之间不断地切换工作,并利用所有动物对动态物体的敏感性的潜意识,调动视觉欲望;该周边视野刺激装置用于改变眼底周边视野血液循环,双向调节眼轴长度,促进近视远视的眼轴长度向正视眼方向恢复,促进散光眼底周边局部被拉长的眼轴向正视眼方向恢复。

Description

一种长时间用眼不累的能防治近视等眼病的仿生用眼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态书本、杂志、手机、平板电脑、台式电脑、电视、具视觉亚结构的旋转体等观看、阅读、运动训练辅助器具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长时间用眼不累的能防治近视等眼病的仿生用眼系统。
背景技术
据国家最新统计:我国近视眼患者已有3.5亿人;且调查显示出令人担忧的三点,即近视人数越来越多,近视度数越来越高,患近视者年纪越来越小,给人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
近视的病因,来源于巩膜抗拉张力不足,来源于长时间地近距离用眼睫状肌疲劳不能够调节到位、致使睫状肌的代偿能力用尽物象落在视网膜后面,此时由于巩膜抗拉张力不足抵抗不住持久的拉长巩膜的压力,眼轴(巩膜)不断地被偷偷地拉长。与此相反,我们身边真的有好多人即便是躺着看书都不得近视。站在仿生的角度看,他们的特点是巩膜抗拉张力强,物像落在视网膜后面也拉不长眼轴,逼迫调节快速到位而不出现拉长眼轴的过程。
为了预防近视,专业人士不断的强调:光线适宜,坐姿端正,距离固定(走路、坐车过程不宜看书;及看书写字姿势的“三个一”:眼离书本、杂志一尺远,胸离书桌一拳远,手离笔尖一寸远)。然而,高中生近视发生率已经突破80%,并且没有一个是假性近视。其中,包括严格按照专业人士要求做的孩子。
为了预防近视,发明家们申请了无数个书架或阅读架专利,其创意点均以专业人士提出的:光线适宜,坐姿端正,距离固定为蓝本。
古人近视发生率低,可能与古人动态用眼有关:古人或走路看书,或坐在那里整个身体摇晃起来看书。
更说明问题的是,徐广第教授在《眼科屈光学》第57页中称:几乎所有陆地上的飞禽走兽都不得近视。为什么?本发明的研究者认为:除了动物全方位运动眼球,周边视野刺激,两个眼睛分别使用以外,另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动物随时随地在运动状态下用眼。
是古人更有智慧?生物进化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还是专业人士更有见识?
另一个需要提及的概念就是,由于现代眼科几乎没有视角的概念致使人类视力退化,或提升困难:
除视力表以外,在近视等眼病的防、治链条中几乎从未提及视角,这是现代医学的最大疏忽。
众所周知,任何有视力的人都能看到无限远的天空、太阳、月亮,看见几十米以外的大楼,然而部分视力不好的人却看不到近在咫尺的手中缝衣针的针孔。可见现代医学所重视的距离在这里并不重要,集合也可以弱化,视角是能否看清楚的不可或缺的主要矛盾。然而,现有技术想用次要矛盾(集合)解决主要矛盾(视角)的事情,以至于“近视不可治”。
由于没有视角的概念,几乎所有的市售近光近视等眼病治疗仪器发光视点的视角均大于150分角(以5米为标准距离,能看清5米视力表上1.0视标的开口所用视角为1分角;能看清5米视力表上最大的0.1视标的开口所用视角为10分角),视角越大所遮盖的视网膜面积越大,在能看清的大前提下出于节约能量的本能,并不是所有被遮盖范围的视细胞都参与工作,只选与轮廓有关的少部分视细胞参与工作就能满足视觉需要。在此过程中,并没有比日常用眼更多的视细胞被激活,而是为了节能更多视细胞受到抑制。
由于没有视角的概念,几乎所有运动器材,特别几乎所有的球类都没有借助于球面小视角图形(视觉亚结构)在打球运动的过程中来提升视力的设计。都是大视角使用,以至于在球类运动的过程中虽然球体忽远忽近的运动可以带动调节,但由于视角太大,没有调动更多的精细视细胞参与工作的过程,反倒使更多的视细胞受到抑制而使视力下降,这就是为什么我国有一位多次蝉联世界乒乓球冠军的运动员从小就开始练习乒乓球仍然得高度近视的原因。
同理,在日常生活中由于没有视角的概念,几乎所有的近视患者已经养成只看大视角不看小视角的习惯。对面来人,只看轮廓不看是谁;对面来车,只看轮廓不看车牌。由于自认为看不清而主动放弃小视角视力的使用,由于用进废退,由于没有更多的视细胞被激活,由于更多视细胞受到抑制,以至于视力退化。
根据本发明研究者的仿生研究表明,自然界中,能够将看小视角能力与快速调节能力完美结合当属鸟类。鸟眼的视觉的敏锐程度,在脊椎动物中是首屈一指的。这一特点是跟飞翔能够快速改变用眼距离是相适应的。因为在飞行中,不仅需要敏锐的视觉(看小视角的能力),而且也需要视觉系统的快速而准确调节能力(能在一瞬间把“远视眼”调节为“近视眼”)。所以,翱翔在几千米高空的鹰不仅能够发现地面上的小鸡,还能在片刻间,急冲而下将小鸡抓走;在空中疾飞的燕子,能迅速、准确地捕捉昆虫......。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世界性的近视高发难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长时间用眼不累的能防治近视等眼病的仿生用眼系统。本发明涉及动态书本、杂志、手机、平板电脑、台式电脑、电视、具视觉亚结构的旋转体等观看、阅读、运动训练辅助器具装置领域。
本发明的第一贡献在于,站在仿生的角度破译古人及几乎所有陆地动物都不得近视的原因:现以古人为例,古人手拿书本、杂志,头带动全身做圆周运动的读诵,有如下五点好处:
1.手拿书本、杂志,头带动全身做圆周运动读诵的过程中,视网膜中心凹不同部位的视细胞在不断地切换工作,接力上岗,有序而不累(恰好符合贝茨书中“在运动中改善视觉”的观点,正所谓异途同归)。
打破了坐姿端正,距离固定局部视细胞连续工作而疲劳的格局。
2.手拿书本、杂志,头带动全身做圆周运动读诵的过程中,睫状肌和晶状体在紧张、放松两种状态之间不断地切换工作,有序而不累。就像人体心脏始终在紧张、放松两种状态之间不断地切换24小时工作,有序而不累一样。
打破了坐姿端正,距离固定物象落在视网膜后面需要睫状肌持续高度调节的格局。
3.手拿书本、杂志,头带动全身做圆周运动读诵的过程中,巩膜在紧张、放松两种状态之间不断地切换工作,有利于巩膜血液循环的改善,使巩膜不会被轻易拉长。
打破了坐姿端正,距离固定物象落在视网膜后面持续拉长眼轴的格局。
4.手拿书本、杂志,头带动全身做圆周运动读诵的过程中,眼外肌,特别是内直肌在紧张、放松两种状态之间不断地切换工作,有利于眼外肌血液循环的改善,使眼外肌不累。
打破了坐姿端正,近距离用眼,内直肌高度紧张、疲劳状态下持续工作的格局。
打破了坐姿端正,近距离用眼,需要棱镜干预,看近等于看远的“养”的格局。
5.手拿书本、杂志,头带动全身做圆周运动读诵的过程,有利于引领人们进入贝茨书中描述的“自然视觉的三原则(运动、中心化、放松)”的状态,更符合其书中描述的“运动=中心化=放松=清晰的视觉”的状态。
本发明的第二贡献在于,将上述动物及古人运动用眼的智慧与现代科技及仿生理念相融合构成一种长时间用眼不累的能防治近视等眼病的仿生用眼系统,本发明涉及动态书本、杂志、手机、平板电脑、台式电脑、电视、具视觉亚结构的旋转体等观看、阅读、运动训练辅助器具装置领域;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生用眼系统包括运动引导系统;或者,运动引导系统和周边视野刺激装置;该运动引导系统通过运动形式有规律地改变人与被观看物或阅读物之间上下左右前后的相对位置,带动视网膜中心凹不同视细胞间切换工作,带动睫状肌和晶状体、眼外肌、及巩膜在紧张、放松两种状态之间不断地切换工作,并利用所有动物对动态物体的敏感性,调动视觉欲望,提升看小视角的能力;该周边视野刺激装置用于改变眼底周边视野血液循环,增加巩膜抗拉张力或增加巩膜发育活力,双向调节眼轴长度,促进近视、远视的眼轴长度向正视眼方向恢复,促进散光眼底周边局部被拉长的眼轴向正视眼方向恢复;
所述运动引导系统包括:读物或具视觉亚结构的旋转体承载运动引导系统;和/或屏幕显示运动引导系统;和/或载人座椅运动引导系统;其中,
A所述读物或具视觉亚结构的旋转体承载运动引导系统包括:
载体;
位于所述载体上的读物或具视觉亚结构的旋转体
或/和位于所述载体上的读物或具视觉亚结构的旋转体支撑系统,
或/和位于所述载体上的运动系统,
或/和位于所述载体上的底盘承载系统,
在使用时,通过所述运动系统、底盘承载系统和读物或具视觉亚结构的旋转体支撑系统限定读物或具视觉亚结构的旋转体的运行轨迹;
其中:
所述读物包括书本、杂志、手机、平板电脑、台式电脑、电视;
所述具视觉亚结构的旋转体包括带固定轴具视觉亚结构的旋转体、或具视觉亚结构的常用的球类,其中球类包括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台球、门球、高尔夫球、棒球、排球、足球、橄榄球、冰球、曲棍球、篮球、水球、瑜伽球:
所述读物支撑系统,由读物展示板部分,或读物支撑面构成,用于对读物进行支撑、展开或/和翻页;
所述具视觉亚结构的旋转体支撑系统,由具视觉亚结构的旋转体支撑面、或摆式悬臂构成,用于对具视觉亚结构的旋转体进行支撑;
所述载体上的运动系统包括:平面运行系统,和悬臂摆式运动系统;
平面运行系统通过由电机或游丝等外力驱动系统沿滑行轨道或凸轮系统或齿轮系统做功,驱动读物或亚结构旋转体支撑系统,带动读物或具视觉亚结构的旋转体与底盘承载系统做相对的有利于视觉系统放松的运动;
悬臂摆式运动系统通过由电机、游丝或手动助推等外力驱动系统对悬臂摆式运动系统做功,驱动读物或具视觉亚结构的旋转体支撑系统带动读物或具视觉亚结构的旋转体做相对的有利于视觉系统放松的运动;
所述平面运行底盘承载系统,由底盘与其上设置的滑行轨道构成,用于对读物支撑系统和运动系统进行承载;
所述悬臂摆式运动承载系统,由底盘与其上设置的支撑架构成,用于对读物支撑系统、具视觉亚结构的旋转体支撑系统和运动系统进行承载;
B所述屏幕显示运动引导系统,通过APP软件,引导所看文章或画面在屏幕界面上有规律或随机地做上下左右运动、圆周运动、∞字运动;
C所述载人座椅运动引导系统,通过电机或电磁引导座椅做前后运动,或前后左右圆周运动,或上下前后左右的立体运动;
所述具视觉亚结构的旋转体包括带固定轴具视觉亚结构的旋转体或具视觉亚结构的常用的球类;通过旋转体的旋转速度,及旋转体上亚结构的上下位置有规律的变化和有规律的大小变化,限定所看旋转体上亚结构的运动轨迹及使用者视角的大小变化;在视觉系统放松的运动过程中提升看小视角能力、快速调节能力和快速阅读能力;
所述屏幕显示运动引导系统,还包括APP运动模式控制单元,用于以一定顺序控制所看文章或画面或视标在屏幕上的运动方向,运动幅度,运动速度,及其大小变化,限定所看文章或画面或视标在屏幕上的的运动轨迹及使用者视角的大小变化,在视觉系统放松的过程中提升看小视角的能力,客户可依据自身的适应情况选择即适合当下又有利于进一步提升视力的运行轨迹;
所述读物或具视觉亚结构的旋转体承载运动引导系统,还包括运动模式控制单元,用于以一定顺序控制读物或具视觉亚结构的旋转体支撑系统的运动模式,运动方向,运动幅度,运动速度,限定读物支撑系统的运动轨迹;
所述载人座椅运动引导系统,还包括运动模式控制单元,用于以一定顺序控制载人座椅的运动模式,运动方向,运动幅度,运动速度,限定载人座椅的运动轨迹;
所述周边视野刺激装置,还包括周边视野刺激模式控制单元,用于以一定的顺序控制眼底周边视野刺激的模式,顺序,频次和亮度,限定周边视野刺激发光系统的运行轨迹。
所述读物或具视觉亚结构的旋转体承载运动引导系统、屏幕显示运动引导系统、载人座椅运动引导系统、周边视野刺激装置能够单独使用,更有效的是联合使用。
所述具视觉亚结构的旋转体上的亚结构,由适于使用者进一步提升看小视角能力的更小的反光的点、文字、符号、光栅、线条、图形构成;或由适于使用者进一步提升看小视角能力的更小的发光的点、文字、符号、光栅、线条、图形构成;或在旋转的过程中通过所述的点、和/或文字、和/或符号、和/或光栅、和/或线条、和/或图形的大小有规律的在50分角到0.25分角之间切换,带动使用者提升看小视角的能力、大小视角快速切换的能力及快速阅读能力。
所述平面运行系统中:
所述读物支撑系统,包括读物支撑系统展示板(4-0)部分、读物支撑系统底盘(4-1)部分,还包括用于将展示板(4-0)支撑为倾斜板的铰链(4-2)部分、支撑杆(4-4)部分,读物支撑系统展示板(4-0)上读物底部承接定位装置(4-5);读物支撑系统展示板(4-0)上读物顶部承接定位装置(4-6);其中,将读物支撑系统展示板(4-0)展面支撑为倾斜板的支撑杆(4-4)部分与支撑系统的底板(4-1)部分上设置的定位排孔(4-3)配合,调整展示板(4-0)展面部分与桌面之间的倾斜角度;所述展示板(4-0)展面部分与桌面之间倾斜角度的选择,控制在30~90度之间;
所述具视觉亚结构的旋转体支撑系统,由支撑系统底盘(4-1)部分组成;
所述悬臂摆式运动系统中:
所述读物支撑系统,包括:摆式摆动悬臂、读物支撑系统展示板(4-0)部分、读物支撑系统展示板(4-0)上读物底部承接定位装置(4-5)、读物支撑系统展示板(4-0)上读物顶部承接定位装置(4-6)构成;
所述具视觉亚结构的旋转体支撑系统,由摆式摆动悬臂构成,或由带调速电机的摆式摆动悬臂构成。
所述运动系统中的外力驱动系统包括:电机系统、和或电机齿轮系统、和或电机齿轮链条系统、和或电机齿轮齿条系统,或者,游丝系统、和或游丝齿轮系统、和或游丝齿轮链条系统、和或游丝齿轮齿条系统,或者,水车齿轮系统、和或水车齿轮链条系统、和或水车齿轮齿条系统。
所述读物或具视觉亚结构的旋转体支撑系统运动方向包括,平面运行系统的前后直线运动、左右直线运动、上下直线运动;前后左右水平面圆周运动、前后左右水平面椭圆圆周运动、前后左右水平面∞字或多∞字轨迹运动;前后左右上下三维立体圆周运动、前后左右上下三维立体椭圆圆周运动、前后左右上下三维立体∞字或多∞字轨迹运动;悬臂摆式运动系统的摆式前后摆动运动、摆式前后摆动运动加左右直线运动,或悬臂下读物或具视觉亚结构的旋转体做平面的圆周运动。
所述平面运行系统运动幅度为:0.3~100cm;其中包括:单幅运动,选幅运动和全程变幅运动;
所述悬臂摆式运动系统运动幅度为:3~300cm;其中包括:单幅运动,选幅运动和全程变幅运动。
所述平面运行系统运动速度:每一往复运动周期为:0.5~20秒;其中包括:单速运动,选速运动和全程变速运动;
所述悬臂摆式运动系统运动速度:每一往复运动周期为:0.5~20秒;其中包括:单速运动,选速运动和全程变速运动。
读物支撑系统运动的驱动模式包括:
对于电机加滑行轨道的承载系统:
前后直线运动、左右直线运动、上下直线运动,通过一部步进电机完成;
前后左右水平面圆周运动、前后左右水平面椭圆圆周运动、前后左右水平面∞字或多∞字轨迹运动,通过横向运动步进电机和纵向运动步进电机两部电机带动读物支撑系统在横向滑行底盘、横向滑行轨道和纵向滑行底盘、纵向滑行轨道上协同完成;
前后左右上下三维立体圆周运动、前后左右上下三维立体椭圆圆周运动、前后左右上下三维立体∞字或多∞字轨迹运动,通过横向运动步进电机和上表面设置为斜面上的纵向运动步进电机两部电机带动读物支撑系统在横向滑行底盘、横向滑行轨道和上表面设置为斜面上的纵向滑行底盘、纵向滑行轨道上协同完成;
对于电机或游丝齿轮驱动系统:
前后左右水平面圆周运动、前后左右上下三维立体圆周运动,通过电机驱动主动齿轮,借助固定齿轮和限定固定齿轮、主动齿轮、移动齿轮三者间距离的定位连接装置、支撑读物支撑系统运动的万向轮,带动移动齿轮和读物支撑系统底盘围绕固定齿轮做平面圆周运动,或斜面圆周运动。
所述固定齿轮与移动齿轮应设定为直径相同,齿轮齿数相同,进而保证在旋转运行的过程中,读物或电脑始终朝向使用者方向。
所述周边视野刺激装置,为在读物支撑系统展示板周边增加刺激周边视野1-100发光点。
所述周边视野刺激装置,为在读物支撑系统展示板背面增加一个刺激周边视野的发光系统向墙面发出变化莫测的七彩背景光。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一种长时间用眼不累的能防治近视等眼病的仿生用眼系统,本发仿生运动式用眼阅读系统,有如下五点好处:1.视网膜中心凹不同部位的视细胞在不断地切换工作,接力上岗,有序而不累。打破了坐姿端正,距离固定局部视细胞连续工作的格局。2.睫状肌和晶状体在紧张、放松两种状态之间不断地切换工作,有序而不累。就像人体心脏始终在紧张、放松两种状态之间不断地切换24小时工作,有序而不累一样。打破了坐姿端正,距离固定物象落在视网膜后面需要睫状肌持续高度调节的格局。3.巩膜在紧张、放松两种状态之间不断地切换工作,有利于巩膜血液循环的改善,使巩膜不会被轻易拉长。打破了坐姿端正,距离固定物象落在视网膜后面持续拉长眼轴的格局。4.眼外肌,特别是内直肌在紧张、放松两种状态之间不断地切换工作,有利于眼外肌血液循环的改善,使眼外肌不累。打破了坐姿端正,近距离用眼,内直肌高度紧张、疲劳状态下持续工作的格局。打破了坐姿端正,近距离用眼,需要棱镜干预,看近等于看远的“养”的格局。
附图说明 平面运行系统,和悬臂摆式运动系统
图1步进电机驱动完成前后直线单滑道运动阅读系统的正面示意图;
图2步进电机驱动完成前后直线单滑道运动阅读系统的侧面示意图;
图3步进电机驱动完成左右直线单滑道运动阅读系统的正面示意图;
图4步进电机驱动完成左右直线单滑道运动阅读系统的侧面示意图;
图5纵横两个步进电机驱动完成的前后左右水平面圆周运动、前后左右水平面椭圆圆周运动、前后左右水平面∞字或多∞字轨迹双滑道运动阅读系统的正面示意图;
图6纵横两个步进电机驱动完成的前后左右水平面圆周运动、前后左右水平面椭圆圆周运动、前后左右水平面∞字或多∞字轨迹双滑道运动阅读系统的侧面示意图;
图7步进电机驱动完成前后直线单滑道运动电脑电视阅读系统的正面示意图;
图8步进电机驱动完成左右直线单滑道运动电脑电视阅读系统的正面示意图;
图9纵横两个步进电机驱动完成的前后左右水平面圆周运动、前后左右水平面椭圆圆周运动、前后左右水平面∞字或多∞字轨迹双滑道运动电脑电视阅读系统的正面示意图;
图10、图11悬臂摆式运动型读物支撑系统的工作原理侧面示意图;
图12悬臂摆式运动型具视觉亚结构的旋转体支撑系统的工作原理侧面示意图;
图13电机齿轮系统或游丝齿轮系统驱动完成前后左右水平面圆周运动阅读系统的工作原理侧面示意图;
图14为图1-12阅读系统上,读物支撑系统展示板(4-0)背面增加一个刺激周边视野的发光系统(4-8)向墙面或反射屏上发出变化莫测的七彩背景光;或读物支撑系统底盘(4)上加载的电脑屏的背面增加一个刺激周边视野的发光系统(4-8)向墙面或反射屏上发出变化莫测的七彩背景光示意图。
其中,
图1~图9中:1-1横向滑行底盘;1-2纵向滑行底盘;2-1横向滑行轨道;2-2纵向滑行轨道;3-1驱动读物支撑系统横向运动电机;3-2驱动读物支撑系统纵向运动电机;4-0读物支撑系统展示板;4-1读物支撑系统底盘;4-2读物支撑系统4-0与4-1之间相连接的铰链;4-3读物支撑系统4-1上4-0倾斜度定位排孔;4-4读物支撑系统4-0与4-1之间通过4-3调整4-0倾斜度的支撑杆;4-5读物支撑系统4-0上读物底部承接定位系统;4-6读物支撑系统4-0上读物顶部承接定位系统;4-7读物支撑系统4-0周边刺激周边视野发光点;4-8读物支撑系统4-0背面向墙面发出变化莫测的背景光刺激周边视野的发光系统;
图10、11中,1底盘;2支架;3外力驱动装置(电机系统或游丝系统);4摆式悬臂;5读物或手机;6读物或手机固定架兼周边视野刺激平台。
图12中,1底盘;2支架;3外力驱动装置(电机系统或游丝系统);4摆式悬臂;5具视觉亚结构的旋转体;6遥控器。
图13中,1驱动系统运动的主动齿轮;2固定齿轮;3通过1带动围绕2运动的移动齿轮;4读物支撑系统底盘;5固定齿轮连接轴;6移动齿轮连接轴;7限定2、1、3三者间距离的定位连接装置;8驱动主动齿轮运动的电机;9支撑读物支撑系统运动的万向轮;10与固定齿轮连接轴相连接的底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不受此限制的给出如下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10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具体实施方式1:
结合图1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一种长时间用眼不累的能防治近视等眼病的仿生用眼系统包括:横向滑行底盘1-1;纵向滑行底盘1-2;横向滑行轨道2-1;纵向滑行轨道2-2;驱动读物支撑系统横向运动电机3-1;驱动读物支撑系统纵向运动电机3-2;读物支撑系统展示板4-0;读物支撑系统底盘4-1;读物支撑系统4-0与4-1之间相连接的铰链4-2;读物支撑系统4-1上4-0倾斜度定位排孔4-3;读物支撑系统4-0与4-1之间通过4-3调整4-0倾斜度的支撑杆4-4;读物支撑系统4-0上读物底部承接定位系统4-5;读物支撑系统4-0上读物顶部承接定位系统4-6;其构成的底盘承载系统、运动引导系统、读物支撑系统由下向上依次叠加设置。通过横向步进电机3-0和纵向步进电机3-2带动读物支撑系统协同完成:前后左右水平面圆周运动、前后左右水平面椭圆圆周运动、前后左右水平面∞字或多∞字轨迹运动。
本实施方式的技术效果是:1.视网膜中心凹不同部位的视细胞在不断地切换工作,接力上岗,有序而不累。打破了坐姿端正,距离固定局部视细胞连续工作的格局。2.睫状肌和晶状体在紧张、放松两种状态之间不断地切换工作,有序而不累。就像人体心脏始终在紧张、放松两种状态之间不断地切换24小时工作,有序而不累一样。打破了坐姿端正,距离固定物象落在视网膜后面需要睫状肌持续高度调节的格局。3.巩膜在紧张、放松两种状态之间不断地切换工作,有利于巩膜血液循环的改善,使巩膜不会被轻易拉长。打破了坐姿端正,距离固定物象落在视网膜后面持续拉长眼轴的格局。4.眼外肌,特别是内直肌在紧张、放松两种状态之间不断地切换工作,有利于眼外肌血液循环的改善,使眼外肌不累。打破了坐姿端正,近距离用眼,内直肌高度紧张、疲劳状态下持续工作的格局。打破了坐姿端正,近距离用眼,需要棱镜干预,看近等于看远的“养”的格局。
如此设置,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
(1)结构微调或组成增加:
①结构微调:将上述结构中,纵向滑行底盘1-2的上表面改成远高近低、或近高远低的斜坡形,再通过设置在水平面上的横向步进电机和设置在斜面上的纵向步进电动带动读物支撑系统完成:前后左右上下三维立体圆周运动、前后左右上下三维立体椭圆圆周运动、前后左右上下三维立体∞字或多∞字轨迹运动;
②组成增加:在上述结构中,在读物支撑系统展示板4-0周边增加刺激周边视野发光点4-7,在完成上述放松眼球用眼不累的基础上,增长周边视野刺激,改善眼底周边视野的血液循环,其贡献在于:对于近视,增长巩膜抗拉张力,形成缩短眼轴的力量,逐步诱导着缩短眼轴;对于远视,增加巩膜发育活力,眼轴长度逐步趋于正视化;对于散光,平衡眼底消除散光的眼底的病因。
(2)组成减少:
①在上述结构图1图2的基础上,去掉横向滑行底盘1-1;横向滑行轨道2-1;驱动读物支撑系统横向运动电机3-1;
构成图3图4只有前后直线运动功能的近视等眼病防治阅读系统;
②在上述结构图1图2的基础上,去掉纵向滑行底盘1-2;纵向滑行轨道2-2;驱动读物支撑系统纵向运动电机3-2;
构成图5图6只有前后直线运动功能的近视等眼病防治阅读系统;
③在上述结构图1图2的基础上,去掉读物支撑系统展示板4-0、读物支撑系统4-0与4-1之间相连接的铰链4-2、读物支撑系统4-1上4-0倾斜度定位排孔4-3、读物支撑系统4-0与4-1之间通过4-3调整4-0倾斜度的支撑杆4-4、读物支撑系统4-0上读物底部承接定位系统4-5、读物支撑系统4-0上读物顶部承接定位系统4-6。
构成如图7所示底盘承载系统、运动引导系统、读物支撑系统由下向上依次叠加设置。通过横向步进电机3-0和纵向步进电机3-2带动可承载电脑显示器等读物支撑系统协同完成前后左右水平面圆周运动、前后左右水平面椭圆圆周运动、前后左右水平面∞字或多∞字轨迹运动功能的近视等眼病防治阅读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2:
步进电机通过凸轮带动带动书本、手机、平板电脑做上下左右圆周运动,即可构成了手持的长时间用眼不累的能防治近视等眼病的仿生用眼系统。
增加结构,此时若再配合图3图4的前后运动系统即可构成前后上下左右立体运动的长时间用眼不累的能防治近视等眼病的仿生用眼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3:
结合图图1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一种长时间用眼不累的能防治近视等眼病的仿生用眼系统包括:底盘1;支架2;外力驱动装置(电机系统或游丝系统)3;摆式悬臂4;具视觉亚结构的旋转体5;遥控器6。通过遥控器6对给外力驱动装置(电机系统)3下的指令,调整摆式悬臂4的摆动幅度;或于此同时调整具视觉亚结构的旋转体5的转动速度;再或在通过遥控器6调整摆式悬臂4的摆动幅度;及调整具视觉亚结构的旋转体5的转动速度的前提下,调整具视觉亚结构的旋转体5上图形、文字或符号的大小,及文字或符号在旋转体上下的位置。以便完成前后摆动运动,上下运动、横向快速切换运动及视角大小变化的看小视角能力提升运动。
本实施方式的技术效果是:具足实施方式1的技术效果的同时,所看文字或符号视角大小有规律的变化,可以快速提升视网膜视力及提升看小视角的能力。
如此设置,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
(1)结构微调或组成增加:
①结构微调:上述结构中,支架2可以是单独制作的支架,也可以是建筑物的墙体与棚顶;
②结构微调:上述结构中,具视觉亚结构的旋转体5可以是球体或多面球体,也可以是圆柱体或多面圆柱体;
③组成增加:上述结构中,具视觉亚结构的旋转体5内增加一个调速电机,使具视觉亚结构的旋转体5旋转速度可调,旋转方向可调。
(2)组成减少:
①在上述结构中,将刚性摆式悬臂4调整成具有弹性的柔性条(如硅胶条)4;可以简化结构,增加运动时无规律的动感。
②在上述结构中,在①的基础上,可以去掉外力驱动装置3的电机系统或游丝系统,由手动助推完成具视觉亚结构的旋转体5进行前后摆动。
③在上述结构中,在①的基础上,可以去掉具视觉亚结构的旋转体5可调速的旋转系统,靠具有弹性的柔性条4的旋转后的弹性恢复力带动具视觉亚结构的旋转体5进行前后摆动,及正、反转的旋转。
④在上述结构中,去掉底盘1、支架2、外力驱动装置(电机系统或游丝系统)3、摆式悬臂4、遥控器6等;只保留具视觉亚结构的旋转体5,即构成具视觉亚结构的球类能防治近视等眼病的仿生用眼系统,其中球类包括: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台球、门球、高尔夫球、棒球、排球、足球、橄榄球、冰球、曲棍球、篮球、水球、瑜伽球;其特征在于,球表面上需要增加视觉亚结构。以便通过远近、上下运动、旋转及视角大小变化,提高视觉欲望,提升眼球的快速调节能力、看小视角能力及快速阅读能力,促进正常视力的快速恢复。
具体实施方式4:
结合图1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一种长时间用眼不累的能防治近视等眼病的仿生用眼系统由驱动系统运动的主动齿轮1、固定齿轮2、通过1带动围绕2运动的移动齿轮3、读物支撑系统底盘4、固定齿轮连接轴5、移动齿轮连接轴6、限定2、1、3三者间距离的定位连接装置7、驱动主动齿轮运动的电机8、支撑读物支撑系统运动的万向轮9、10与固定齿轮连接轴相连接的底盘构成;通过由电机8驱动主动齿轮1,借助固定齿轮2和限定2、1、3三者间距离的定位连接装置7、支撑读物支撑系统运动的万向轮9,带动移动齿轮3和读物支撑系统底盘4围绕固定齿轮2运动。其中,固定齿轮2与移动齿轮3直径相同齿轮齿数相同,进而保证在旋转运行的过程中,读物或电脑始终朝向使用者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5:
结合图14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一种长时间用眼不累的能防治近视等眼病的仿生用眼系统,在具体实施方式1或具体实施方式2中,读物支撑系统展示板(4-0)背面增加一个刺激周边视野的发光系统(4-8)向墙面或反射屏上发出变化莫测的七彩背景光;或读物支撑系统底盘(4)或(4-1)上加载的电脑屏的背面增加一个刺激周边视野的发光系统(4-8)向墙面或反射屏上发出变化莫测的七彩背景光;
所述反射屏,为设立或悬挂在读物支撑系统展示板(4-0)背面,或读物支撑系统底盘(4)上加载的电脑屏的背面的具有反射功能的反射面、反射帘或反射网。
此结构改变,在完成上述放松眼球用眼不累的基础上,增长周边视野刺激,改善眼底周边视野的血液循环,其贡献在于:对于近视,增长巩膜抗拉张力,形成缩短眼轴的力量,逐步诱导着缩短眼轴;对于远视,增加巩膜发育活力,使眼轴长度逐步趋于正视化,逐步延长眼轴;对于散光,平衡眼底消除散光的眼底的病因。
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在于,所述仿生用眼系统包括运动引导系统;或者,运动引导系统和周边视野刺激装置;该运动引导系统通过运动形式有规律地改变人与被观看物或阅读物之间上下左右前后的相对位置,带动视网膜中心凹不同视细胞间切换工作,带动睫状肌和晶状体、眼外肌、及巩膜在紧张、放松两种状态之间不断地切换工作,并利用所有动物对动态物体敏感性的潜意识,调动视觉欲望;完全打破了传统观念不断强调的:光线适宜,坐姿端正,距离固定,走路、坐车过程不宜看书;及看书写字姿势的“三个一”模式,属于借鉴仿生思路的原创。我们给出的有限的实施方式不应被视为对权利要求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长时间用眼不累的能防治近视等眼病的仿生用眼系统,本发明涉及动态书本、杂志、手机、平板电脑、台式电脑、电视、具视觉亚结构的旋转体等观看、阅读、运动训练辅助器具装置领域;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生用眼系统包括运动引导系统;或者,运动引导系统和周边视野刺激装置;该运动引导系统通过运动形式有规律地改变人与被观看物或阅读物之间上下左右前后的相对位置,带动视网膜中心凹不同视细胞间切换工作,带动睫状肌和晶状体、眼外肌、及巩膜在紧张、放松两种状态之间不断地切换工作,并利用所有动物对动态物体的敏感性,调动视觉欲望,提升看小视角的能力;该周边视野刺激装置用于改变眼底周边视野血液循环,双向调节眼轴长度,促进近视远视的眼轴长度向正视眼方向恢复,促进散光眼底周边局部被拉长的眼轴向正视眼方向恢复;
所述运动引导系统包括:读物或具视觉亚结构的旋转体承载运动引导系统;和/或屏幕显示运动引导系统;和/或载人座椅运动引导系统;其中,
A所述读物或具视觉亚结构的旋转体承载运动引导系统包括:
载体;
位于所述载体上的读物或具视觉亚结构的旋转体
或/和位于所述载体上的读物或具视觉亚结构的旋转体支撑系统,
或/和位于所述载体上的运动系统,
或/和位于所述载体上的底盘承载系统,
在使用时,通过所述运动系统、底盘承载系统和读物或具视觉亚结构的旋转体支撑系统限定读物或具视觉亚结构的旋转体的运行轨迹;
其中:
所述读物包括书本、杂志、手机、平板电脑、台式电脑、电视;
所述具视觉亚结构的旋转体包括带固定轴具视觉亚结构的旋转体、或具视觉亚结构的常用的球类,其中球类包括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台球、门球、高尔夫球、棒球、排球、足球、橄榄球、冰球、曲棍球、篮球、水球、瑜伽球:
所述读物支撑系统,由读物展示板部分,或读物支撑面构成,用于对读物进行支撑、展开或/和翻页;
所述具视觉亚结构的旋转体支撑系统,由具视觉亚结构的旋转体支撑面、或摆式悬臂构成,用于对具视觉亚结构的旋转体进行支撑;
所述载体上的运动系统包括:平面运行系统,和悬臂摆式运动系统;
平面运行系统通过由电机或游丝等外力驱动系统沿滑行轨道或凸轮系统或齿轮系统做功,驱动读物或亚结构旋转体支撑系统,带动读物或具视觉亚结构的旋转体与底盘承载系统做相对的有利于视觉系统放松的运动;
悬臂摆式运动系统通过由电机、游丝或手动助推等外力驱动系统对悬臂摆式运动系统做功,驱动读物或具视觉亚结构的旋转体支撑系统带动读物或具视觉亚结构的旋转体做相对的有利于视觉系统放松的运动;
所述平面运行底盘承载系统,由底盘与其上设置的滑行轨道构成,用于对读物支撑系统和运动系统进行承载;
所述悬臂摆式运动承载系统,由底盘与其上设置的支撑架构成,用于对读物支撑系统、具视觉亚结构的旋转体支撑系统和运动系统进行承载;
B所述屏幕显示运动引导系统,通过APP软件,引导所看文章或画面在屏幕界面上有规律或随机地做上下左右运动、圆周运动、∞字运动;
C所述载人座椅运动引导系统,通过电机或电磁引导座椅做前后运动,或前后左右圆周运动,或上下前后左右的立体运动;
所述具视觉亚结构的旋转体;通过旋转体的旋转速度,及旋转体上亚结构的上下位置有规律的变化和有规律的大小变化,限定所看旋转体上亚结构的运动轨迹及使用者视角的大小变化;在视觉系统放松的运动过程中提升看小视角能力、快速调节能力和快速阅读能力;
所述屏幕显示运动引导系统,还包括APP运动模式控制单元,用于以一定顺序控制所看文章或画面或视标在屏幕上的运动方向,运动幅度,运动速度,及其大小变化,限定所看文章或画面或视标在屏幕上的的运动轨迹及使用者视角的大小变化,在视觉系统放松的过程中提升看小视角的能力,客户可依据自身的适应情况选择即适合当下又有利于进一步提升视力的运行轨迹;
所述读物或具视觉亚结构的旋转体承载运动引导系统,还包括运动模式控制单元,用于以一定顺序控制读物或具视觉亚结构的旋转体支撑系统的运动模式,运动方向,运动幅度,运动速度,限定读物支撑系统的运动轨迹;
所述载人座椅运动引导系统,还包括运动模式控制单元,用于以一定顺序控制载人座椅的运动模式,运动方向,运动幅度,运动速度,限定载人座椅的运动轨迹;
所述周边视野刺激装置,还包括周边视野刺激模式控制单元,用于以一定的顺序控制眼底周边视野刺激的模式,顺序,频次和亮度,限定周边视野刺激发光系统的运行轨迹。
所述屏幕显示运动引导系统、读物或具视觉亚结构的旋转体承载运动引导系统、载人座椅运动引导系统、周边视野刺激装置能够单独使用,更有效的是联合使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时间用眼不累的能防治近视等眼病的仿生用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具视觉亚结构的旋转体上的亚结构,由适于使用者进一步提升看小视角能力的更小的反光的点、文字、符号、光栅、线条、图形构成;或由适于使用者进一步提升看小视角能力的更小的发光的点、文字、符号、光栅、线条、图形构成;或在旋转的过程中通过所述的点、和/或文字、和/或符号、和/或光栅、和/或线条、和/或图形的大小有规律的在50分角到0.25分角之间切换,带动使用者提升看小视角的能力、大小视角快速切换的能力及快速阅读能力。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时间用眼不累的能防治近视等眼病的仿生用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上的运动系统,其中:
平面运行系统中:
所述读物支撑系统,包括读物支撑系统展示板(4-0)部分、读物支撑系统底盘(4-1)部分,还包括用于将展示板(4-0)支撑为倾斜板的铰链(4-2)部分、支撑杆(4-4)部分,读物支撑系统展示板(4-0)上读物底部承接定位装置(4-5);读物支撑系统展示板(4-0)上读物顶部承接定位装置(4-6);其中,将读物支撑系统展示板(4-0)展面支撑为倾斜板的支撑杆(4-4)部分与支撑系统的底板(4-1)部分上设置的定位排孔(4-3)配合,调整展示板(4-0)展面部分与桌面之间的倾斜角度;所述展示板(4-0)展面部分与桌面之间倾斜角度的选择,控制在30~90度之间;
所述具视觉亚结构的旋转体支撑系统,由支撑系统底盘(4-1)部分组成;
悬臂摆式运动系统中:
所述读物支撑系统,包括:摆式摆动悬臂、读物支撑系统展示板(4-0)部分、读物支撑系统展示板(4-0)上读物底部承接定位装置(4-5)、读物支撑系统展示板(4-0)上读物顶部承接定位装置(4-6)构成;
所述具视觉亚结构的旋转体支撑系统,由摆式摆动悬臂构成,或由带调速电机的摆式摆动悬臂构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时间用眼不累的能防治近视等眼病的仿生用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读物或具视觉亚结构的旋转体支撑系统运动方向包括,平面运行系统的前后直线运动、左右直线运动、上下直线运动;前后左右水平面圆周运动、前后左右水平面椭圆圆周运动、前后左右水平面∞字或多∞字轨迹运动;前后左右上下三维立体圆周运动、前后左右上下三维立体椭圆圆周运动、前后左右上下三维立体∞字或多∞字轨迹运动;悬臂摆式运动系统的摆式前后摆动运动、摆式前后摆动运动加左右直线运动,或悬臂下读物或具视觉亚结构的旋转体做平面的圆周运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时间用眼不累的能防治近视等眼病的仿生用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运行系统运动幅度为:0.3~100cm;其中包括:单幅运动,选幅运动和全程变幅运动;
所述悬臂摆式运动系统运动幅度为:3~300cm;其中包括:单幅运动,选幅运动和全程变幅运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时间用眼不累的能防治近视等眼病的仿生用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运行系统运动速度:每一往复运动周期为:0.5~20秒;其中包括:单速运动,选速运动和全程变速运动;
所述悬臂摆式运动系统运动速度:每一往复运动周期为:0.5~20秒;其中包括:单速运动,选速运动和全程变速运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时间用眼不累的能防治近视等眼病的仿生用眼系统;其特征在于,读物支撑系统运动的驱动模式包括:
对于电机加滑行轨道的承载系统:
前后直线运动、左右直线运动、上下直线运动,通过一部步进电机完成;
前后左右水平面圆周运动、前后左右水平面椭圆圆周运动、前后左右水平面∞字或多∞字轨迹运动,通过横向运动步进电机(3-1)和纵向运动步进电机(3-2)两部电机带动读物支撑系统在横向滑行底盘(1-1)、横向滑行轨道(2-1)和纵向滑行底盘(1-2)、纵向滑行轨道(2-2)上协同完成;
前后左右上下三维立体圆周运动、前后左右上下三维立体椭圆圆周运动、前后左右上下三维立体∞字或多∞字轨迹运动,通过横向运动步进电机(3-1)和上表面设置为斜面上的纵向运动步进电机(3-2)两部电机带动读物支撑系统在横向滑行底盘(1-1)、横向滑行轨道(2-1)和上表面设置为斜面上的纵向滑行底盘(1-2)、纵向滑行轨道(2-2)上协同完成;
对于电机或游丝齿轮驱动系统:
前后左右水平面圆周运动、前后左右上下三维立体圆周运动,通过电机(8)驱动主动齿轮(1),借助固定齿轮(2)和限定固定齿轮(2)、主动齿轮(1)、移动齿轮(3)三者间距离的定位连接装置(7)、支撑读物支撑系统运动的万向轮(9),带动移动齿轮(3)和读物支撑系统底盘(4)围绕固定齿轮(2)做平面圆周运动,或斜面圆周运动。
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一种长时间用眼不累的能防治近视等眼病的仿生用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齿轮(2)与移动齿轮(3)应设定为直径相同,齿轮齿数相同,进而保证在旋转运行的过程中,读物或电脑始终朝向使用者方向。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时间用眼不累的能防治近视等眼病的仿生用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周边视野刺激装置,为在读物支撑系统展示板(4-0)周边增加刺激周边视野1-100发光点(4-7)。
1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一种长时间用眼不累的能防治近视等眼病的仿生用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周边视野刺激装置,为在读物支撑系统展示板(4-0)背面增加一个刺激周边视野的发光系统(4-8)向墙面或反射屏上发出变化莫测的七彩背景光;或读物支撑系统底盘(4)或(4-1)上加载的电脑屏的背面增加一个刺激周边视野的发光系统(4-8)向墙面或反射屏上发出变化莫测的七彩背景光;
所述反射屏,为设立或悬挂在读物支撑系统展示板(4-0)背面,或读物支撑系统底盘(4)上加载的电脑屏的背面的具有反射功能的反射面、反射帘或反射网。
CN201810185607.XA 2018-02-22 2018-02-22 一种长时间用眼不累的能防治近视等眼病的仿生用眼系统 Pending CN10837904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85607.XA CN108379041A (zh) 2018-02-22 2018-02-22 一种长时间用眼不累的能防治近视等眼病的仿生用眼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85607.XA CN108379041A (zh) 2018-02-22 2018-02-22 一种长时间用眼不累的能防治近视等眼病的仿生用眼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79041A true CN108379041A (zh) 2018-08-10

Family

ID=630666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85607.XA Pending CN108379041A (zh) 2018-02-22 2018-02-22 一种长时间用眼不累的能防治近视等眼病的仿生用眼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379041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94613A (zh) * 2020-11-23 2021-02-02 娄底市娄星区雅豪科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眼科近视弱视理疗康复设备
CN112937460A (zh) * 2019-12-11 2021-06-11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显示器移动装置
CN113624931A (zh) * 2021-07-15 2021-11-09 河海大学 平原河网交汇区氮转化动态调节河工模型试验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681528A1 (fr) * 1991-09-20 1993-03-26 Zeitoun Alain Stimulateur optocinetique pouvant servir a la reeducation vestibulaire.
CN1294905A (zh) * 1999-11-07 2001-05-16 杨续军 立体幻影眼保健操系统
WO2004097770A1 (ja) * 2003-05-01 2004-11-11 Sankyo Co., Ltd. 平面型表示装置
EP1557808A1 (fr) * 2004-01-13 2005-07-27 Domenico Carrella Pupitre éléctrique avec lecteur inter-actif
CN101001588A (zh) * 2004-05-22 2007-07-18 哈尔滨好视来仿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使用仿生学方法治疗眼睛的装置
CN102973397A (zh) * 2012-09-12 2013-03-20 丛繁滋 一种基于手持小屏幕完成的视觉训练系统
US20140024883A1 (en) * 2011-03-31 2014-01-23 University Of South Florida Device and method for stimulating eye movement
CN104116615A (zh) * 2013-04-28 2014-10-29 谢骅 一种旋转眼球治疗近视装置
CN204744869U (zh) * 2015-06-11 2015-11-11 江苏健视加视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视功能训练装置
US9277857B1 (en) * 2014-11-06 2016-03-08 Bertec Corporation System for testing and/or training the vision of a subject
CN205101811U (zh) * 2015-11-16 2016-03-23 陈紫洲 一种循环移动的护眼护颈显示器
CN105640749A (zh) * 2016-01-05 2016-06-08 马贤举 一种视力保护眼镜及矫正视力的方法
JP2017060641A (ja) * 2015-09-25 2017-03-30 ヤグチ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装置並びにそれに用いられる偏光体及び位相差フィルム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681528A1 (fr) * 1991-09-20 1993-03-26 Zeitoun Alain Stimulateur optocinetique pouvant servir a la reeducation vestibulaire.
CN1294905A (zh) * 1999-11-07 2001-05-16 杨续军 立体幻影眼保健操系统
WO2004097770A1 (ja) * 2003-05-01 2004-11-11 Sankyo Co., Ltd. 平面型表示装置
EP1557808A1 (fr) * 2004-01-13 2005-07-27 Domenico Carrella Pupitre éléctrique avec lecteur inter-actif
CN101001588A (zh) * 2004-05-22 2007-07-18 哈尔滨好视来仿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使用仿生学方法治疗眼睛的装置
US20140024883A1 (en) * 2011-03-31 2014-01-23 University Of South Florida Device and method for stimulating eye movement
CN102973397A (zh) * 2012-09-12 2013-03-20 丛繁滋 一种基于手持小屏幕完成的视觉训练系统
CN104116615A (zh) * 2013-04-28 2014-10-29 谢骅 一种旋转眼球治疗近视装置
US9277857B1 (en) * 2014-11-06 2016-03-08 Bertec Corporation System for testing and/or training the vision of a subject
CN204744869U (zh) * 2015-06-11 2015-11-11 江苏健视加视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视功能训练装置
JP2017060641A (ja) * 2015-09-25 2017-03-30 ヤグチ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装置並びにそれに用いられる偏光体及び位相差フィルム
CN205101811U (zh) * 2015-11-16 2016-03-23 陈紫洲 一种循环移动的护眼护颈显示器
CN105640749A (zh) * 2016-01-05 2016-06-08 马贤举 一种视力保护眼镜及矫正视力的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37460A (zh) * 2019-12-11 2021-06-11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显示器移动装置
CN112294613A (zh) * 2020-11-23 2021-02-02 娄底市娄星区雅豪科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眼科近视弱视理疗康复设备
CN113624931A (zh) * 2021-07-15 2021-11-09 河海大学 平原河网交汇区氮转化动态调节河工模型试验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95463B (zh) 具有视觉训练功能的镜架
CN106054403B (zh) 在正视眼方向具有动态轻度离焦变焦功能的眼镜
CN108379041A (zh) 一种长时间用眼不累的能防治近视等眼病的仿生用眼系统
CN107648019A (zh) 一种视力动态训练仪
US9180341B2 (en) Conditioning apparatus and related method
CN200991397Y (zh) 眼睫状肌锻炼仪
CN103356367A (zh) 一种近视等眼病综合仿生训练系统
DE102011051741A1 (de) Vorrichtung zur Lichtstimulation von Gewebe, insbesondere für den Augenbereich
Heinen et al. Monocular and binocular vision in the performance of a complex skill
CN102973397A (zh) 一种基于手持小屏幕完成的视觉训练系统
CN204890521U (zh) 一种眼睛训练装置
Markowitz et al. Rehabilitation of lost functional vision with the Argus II retinal prosthesis
Akpinar et al. Why Left-handers/footers are overrepresented in some sports?
Wolter et al. Visual deficits following stroke: maximizing participation in rehabilitation
CN104501049B (zh) 一种羽毛球比赛场地布光方法及布光灯具
US9446296B2 (en) Conditioning apparatus and related methods
CN108207806B (zh) 一种移动式实验动物用可穿戴经目光刺激装置
CN100586407C (zh) 视力疾病治疗仪
CN201664403U (zh) 具有视觉训练功能的镜架
CN107913166A (zh) 一种长时间用眼不累的能防治近视等眼病的仿生用眼系统
CN203458576U (zh) 一种眼肌康复锻炼仪
CN101683298A (zh) 用于突破近视等眼病病理生理心理惯性的视锐度训练系统
CN208319516U (zh) 一种互动凝视训练系统
CN208464592U (zh) 一种基于物理方式锻炼眼部肌肉的训练装置
CN201049039Y (zh) 空间视觉训练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Cong fan Zi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of Passing Examination on Formalities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810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