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77920A - 一种饲料白鼠的饲养装置及其饲养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饲料白鼠的饲养装置及其饲养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77920A
CN108377920A CN201810197287.XA CN201810197287A CN108377920A CN 108377920 A CN108377920 A CN 108377920A CN 201810197287 A CN201810197287 A CN 201810197287A CN 108377920 A CN108377920 A CN 1083779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se
feed
breeding
white mouse
feed whi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9728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守海
范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Daren Fucheng Livestock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Daren Fucheng Livestoc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Daren Fucheng Livestock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Daren Fucheng Livestock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19728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377920A/zh
Publication of CN1083779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7792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1/00Housing animals; Equipment therefor
    • A01K1/02Pigsties; Dog-kennels; Rabbit-hutches or the like
    • A01K1/03Housing for domestic or laboratory animals
    • A01K1/032Rabbit-hutches or cag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1/00Housing animals; Equipment therefor
    • A01K1/02Pigsties; Dog-kennels; Rabbit-hutches or the like
    • A01K1/035Devices for use in keeping domestic animals, e.g. fittings in housings or dog be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1/00Housing animals; Equipment therefor
    • A01K1/02Pigsties; Dog-kennels; Rabbit-hutches or the like
    • A01K1/035Devices for use in keeping domestic animals, e.g. fittings in housings or dog beds
    • A01K1/0356Feeding or drink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ag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7/00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or modified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7/02Breeding vertebrat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Zo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Bird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linical Laboratory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ousing For Livestock And Bir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饲料白鼠的饲养装置,包括U形框,U形框的内侧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底板,U形框的内壁两侧上端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条,底板的上表面和定位条的下表面均滑动紧贴有置物板,底板的内部设有螺纹孔,螺纹孔的内侧螺纹连接有螺纹旋钮,置物板的下端内部两侧均设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旋钮的另一端螺纹连接螺纹槽的内侧,U形框的上端紧贴有防护罩,防护罩的两侧内部均设有换气口,换气口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网板。饲养方法包括清洁卫生和消毒步骤;动物健康的外观检查步骤;性别鉴别步骤;疾病预防步骤;繁殖方法步骤和种群管理步骤;本发明的装置和方法,便于防护罩和U形座的安装和拆卸,使得在清理内部空间时更加快捷,同时在投料时,无须打开防护罩,直接通过锥形孔上料即可完成投料工作。

Description

一种饲料白鼠的饲养装置及其饲养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白鼠饲养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饲料白鼠的饲养装置及其饲养方法。
背景技术
小白鼠(Mouse. Mus. musculus)属哺乳纲(Mammalia)、啮齿目(Rodentia)、鼠科(Muridae)、饲料白鼠属(Mus)。饲料白鼠来源于野生鼷鼠,从17世纪开始用于解剖学研究及动物实验,经长期人工饲养选择培育,已育成多达千余个独立的远交群和近交系,分布遍及世界各地。由于饲料白鼠繁殖快,饲养管理费用低,所以成为生物医学研究中广泛使用的实验动物,也是当今世界上研究最详尽的哺乳类实验动物。小白鼠一般作为生物研究的对象之一,由于小白鼠繁殖周期和生长周期较短,可以满足工作人员日常的实验要求,从而使得各类生物实验可以加快进程。
饲料白鼠胆小,易于受惊,对外界环境的改变反应敏感。受惊时,尾巴挺直并猛力甩动,如强光或噪声刺激可导致哺乳母鼠神经紊乱,发生食仔现象,饲料白鼠在人工驯养条件下,性情温顺易于捕捉,一旦逃出笼外过夜则恢复野性,行动敏捷难以捕捉。饲料白鼠喜欢阴暗,固定一处睡眠营巢。傍晚活动加强,夜间更加活跃, 其进食、交配、分娩多发生在夜间。饲料白鼠是典型的啮齿动物,门齿终生生长。因此饲料白鼠有啃咬习惯, 以此来磨损门齿并保持其长短的恒定。
饲料白鼠为群居动物,当群饲时,其饲料消耗量比单个饲养时多,生长发育也快。
饲料白鼠群体中性成熟的雄鼠放在一起易发生互斗。 源于一窝的雄鼠或断奶后同笼饲养的雄鼠间则较少攻击。外来雄鼠常招致几只雄鼠的集体攻击。群居优势在雄性很明显,表现为群体中处于优势者保留胡须,被称为“理发师”,而处于劣势者胡须被拔光。这一现象应与因寄生虫性或真菌性皮炎所致的掉毛相区别。雄鼠具有分泌醋酸胺臭气的特性,是饲料白鼠饲养室内特异臭气的主要原因。饲料白鼠对外界温度的变化特别是低温非常敏感,由于运输、 环境改变而致低温可很快引起饲料白鼠死亡。
一般在饲养小白鼠时,需要将其放下适温的环境下,通过定期的喂食以满足小白鼠的生长,但是在饲养过程中,多数小白鼠饲养箱为敞开式的,这样很容易在小白鼠成型时,出现乱跑的情况,同时在投料时,如果小白鼠处于情绪波动期,很容易咬伤工作人员的手部,从而对工作人员的安全造成威胁。鉴于此,需要再改善饲养装置的同时对影响小白鼠饲养效率的方法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饲料白鼠的饲养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饲料白鼠的饲养装置,包括U形框,所述U形框的内侧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U形框的内壁两侧上端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条,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和定位条的下表面均滑动紧贴有置物板,所述底板的内部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内侧螺纹连接有螺纹旋钮,所述置物板的下端内部两侧均设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旋钮的另一端螺纹连接螺纹槽的内侧,所述U形框的上端紧贴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两侧内部均设有换气口,所述换气口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网板。
优选的,所述防护罩由透明聚乙烯材料制成,防护罩的下端设有对位块,所述U形框的内部两端均设有对位槽,对位块的表面滑动套接对位槽的内侧,对位槽的内部连通有通孔。
优选的,所述对位块的内部设有凹槽,凹槽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弹簧,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卡销,卡销的表面滑动套接通孔的内侧。
优选的,所述防护罩的内部内部上端设有锥形孔,锥形孔的内侧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方形套,方形套的内侧滑动套接有方形杆,方形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密封板,密封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把手,密封板的下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弹性卡,防护罩的上端内部两侧均设有卡槽,弹性卡的表面卡接卡槽的内侧,方形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饲料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饲料白鼠的饲养装置,便于防护罩和U形座的安装和拆卸,使得在清理内部空间时更加快捷,同时在投料时,无须打开防护罩,直接通过锥形孔上料即可完成投料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锥形孔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 U形框、11底板、12定位条、13螺纹孔、14螺纹旋钮、15置物板、16螺纹槽、2防护罩、21换气口、22网板、23对位槽、24对位块、25通孔、26凹槽、27弹簧、28卡销、3锥形孔、31方形套、32卡槽、33弹性卡、34密封板、35把手、36方形杆、37饲料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请参阅图1-3,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饲料白鼠的饲养装置,包括U形框1,U形框1的内侧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底板11,U形框1的内壁两侧上端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条12,底板11的上表面和定位条12的下表面均滑动紧贴有置物板15,置物板15可以作为一个废料板,用于小白鼠的活动,同时方便对其清理,底板11的内部设有螺纹孔13,螺纹孔13的内侧螺纹连接有螺纹旋钮14,置物板15的下端内部两侧均设有螺纹槽16,螺纹旋钮14的另一端螺纹连接螺纹槽16的内侧,U形框1的上端紧贴有防护罩2,能够起到一个防止小白鼠乱跑的效果,防护罩2的两侧内部均设有换气口21,换气口2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网板22,防护罩2由透明聚乙烯材料制成,保证光照度和透明度,防护罩2的下端设有对位块24,U形框1的内部两端均设有对位槽23,对位块24的表面滑动套接对位槽23的内侧,对位槽23的内部连通有通孔25,对位块24的内部设有凹槽26,凹槽26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弹簧27,弹簧2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卡销28,卡销28的表面滑动套接通孔25的内侧,防护罩2的内部内部上端设有锥形孔3,锥形孔3的内侧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方形套31,方形套31的内侧滑动套接有方形杆36,方形杆36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密封板34,密封板3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把手35,密封板34的下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弹性卡33,防护罩2的上端内部两侧均设有卡槽32,弹性卡33的表面卡接卡槽32的内侧,方形杆36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饲料盒37,便于颗粒饲料的投料工作,减少工作人员在喂料时,出现被小白鼠咬伤的情况发生。
本发明在具体实施时:当需要对置物板15进行安装时,通过置物板15分别滑动贴合底板11的上表面和定位条12的下表面,使得置物板15能够定位在U形框1的内侧,然后再利用螺纹旋钮14螺纹连接螺纹孔13和螺纹槽16,使得置物板15能够固定在U形框1的内侧,完成对置物板15的安装,当需要对防护罩2进行安装时,通过对位块24滑动套接在对位槽23的内侧,使得防护罩2的位置能够被定位,当卡销28的位置与通孔25的位置对应时,通过弹簧27的压缩复位,使得卡销28能够弹入到通孔25的内侧,完成对防护罩2的安装,换气口21可以作为一个内部换气的出入口,网板22可以防止小白鼠出现乱跑的情况,当需要进行投料时,通过把手35向上拉动密封板34,使得弹性卡33脱离卡槽32的内侧,弹性卡33由正六边形的橡胶材料制成,从而使得密封板34能够带动方形杆36在方形套31的内侧滑动,完成对饲料盒37的向上拉伸,然后将颗粒饲料通过锥形孔3投入到饲料盒37的内侧,锥形孔3能够保证物料的顺利下落。
具体的饲养方法为:
饲料(feed)
饲料白鼠应饲喂全价营养颗粒饲料,饲料中应含一定比例的粗纤维,使成型饲料具一定的硬度,以便饲料白鼠磨牙。同时应维持营养成分相对稳定,任何饲料配方或剂型的改变都要作为重大问题记入档案。
不同种类的饲料白鼠有不同的营养标准,如纯系饲料白鼠和种鼠的饲料所含蛋白质成分高于一般饲料白鼠,DBA饲料白鼠需要高蛋白质低脂肪的饲料。
饮水(drinking water)
饲料白鼠的水代谢相当快,应保证足够的饮水。一级动物饮水标准应不低于城市生活饮水的卫生标准。二级动物的饮水须经灭菌处理。也可用盐酸将水酸化(PH2.5~3.0),使饲料白鼠饮用酸化水,酸化水在一定程度上可抑制细菌的生长并杀死它们,其灭菌效果可达到要求。三、四级动物饮水用高压高温方法灭菌。
饲养管理
饲料白鼠的饲养管理非常繁琐,要求饲养人员具有高度的责任心,随时检查饲料白鼠状况,出现问题立即加以纠正。为了使饲养工作有条不紊,必须将各项操作统筹安排,建立固定的操作程序,使饲养人员不会遗漏某项操作,同时也便于管理人员随时检查。
饲喂
饲料白鼠胃容量小,随时采食,是多餐习性的动物。成年鼠采食量一般为3~7克/天,幼鼠一般为1~3克/天。应每周添料3~4次,在鼠笼的料斗内应经常有足够量的新鲜干燥饲料,在饲料白鼠大群饲养中,每周应固定两天添加饲料,其它时间可根据情况随时注意添加。
根据饲料白鼠不同阶段的生长发育特点,应有不同的给饲标准。由于种鼠群和生产鼠群交配繁殖频繁,尤其生产种母鼠的负担重,能量消耗大,因此除供给足够的块料外,还要定时饲喂少量葵花籽、麦芽和拌有鸡蛋的软料。葵花籽供应量为0.5~1克/天/只成年鼠。而麦牙和软料由于微生物条件较难控制,目前趋于淘汰不用,而致力于颗粒料的全价营养,即用维生素合剂代替。
给水
用饮水瓶给水,每周换水2~3次,成年鼠饮水量一般为4~7ml/天,要保证饮水的连续不断,应常检查瓶塞,防止瓶塞漏水造成动物溺死或饮水管堵塞使饲料白鼠脱水死亡。饲料白鼠在吸水过程中,口内食物颗粒和唾液可倒流入水瓶。为避免微生物污染水瓶,换水时应清洗水瓶和吸水管。严禁未经消毒的水瓶继续使用。
清洁卫生和消毒
每周应至少更换两次垫料。换垫料时将饲养盒一起移去,在专门的房间倒垫料,可以防止室内的灰尘和污染。一级以上动物的垫料在使用前应经高压消毒灭菌。
要保持饲养室内外整洁,门窗、墙壁、地面等无尘土。
坚持每月小消毒和每季度大消毒一次的制度。即每月用0.1 %新洁尔灭喷雾空气消毒一次,室外用3%来苏尔消毒,每季度用过氧乙酸(0.2%)喷雾消毒鼠舍一次。笼具、食具至少每月彻底消毒一次,鼠舍内其它用具也应随用随消毒。可高压消毒或用0.2 %过氧乙酸浸泡。
应有周转用房,在饲养室使用一年时,将饲料白鼠全部移入,原饲养室彻底整修消毒。
动物健康的外观检查
这是检查动物健康状况的一项常规工作。外观判断饲料白鼠健康的标准是:①食欲旺盛;②眼睛有神,反应敏捷;③体毛光滑,肌肉丰满,活动有力;④身无伤痕,尾不弯曲,天然孔腔无分泌物,无畸形;⑤粪便黑色呈麦粒状。
性别鉴别
成年鼠性别很易区分,雄鼠的阴囊明显;雌鼠可见阴道开口和五对乳头。
幼鼠或仔鼠则主要从外生殖器与肛门的距离判定,近者为雌,远者为雄。另外,雌鼠肛门和生殖器之间有一无毛小沟,而雄鼠则在肛门和生殖器之间长毛。再者,雌鼠有比雄鼠明显很多的乳头。
疾病预防
作为实验动物,实验前应健康无病,所以应积极进行疾病预防工作,而一旦发病则失去了作为实验动物的意义。饲养繁殖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有疑似传染病的饲料白鼠应将整盒全部淘汰,然后检测是否确有疾病,再采取相应措施。
(2)为了保持动物的健康,必须建立封闭防疫制度以减少鼠群被感染的机会。 即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新引进的动物必须在隔离室进行检疫,观察无病时才能与原鼠群一起饲养。
②饲养人员出入饲养区必须遵守饲养管理守则,按不同的饲养区要求进行淋浴、更衣、洗手以及必要的局部消毒。
③严禁非饲养人员进入饲养区。
④严防野生动物(野鼠、蟑螂)进入饲养区。
繁殖生产
不同品系、不同种群有不同的繁殖方法,适宜的繁殖方法是保证饲料白鼠质量的前提。
一、种鼠
种鼠可由外单位引入,也可由本单位自己保种。引种饲料白鼠必须遗传背景明确,来源清楚,有完整的资料,包括种群名称、来源、遗传基因特点及主要生物学特性等。
进入生产的种鼠要经过挑选,即选种。选种在饲料白鼠离乳时进行初选,种鼠应符合该品系的遗传学特征,无变异。双亲体质健康无疾病,活力强。初选时按健康标准一般选留2~5胎的仔鼠,适当延长哺乳期到23天,然后雌雄分开。同时做好记录。在育成期中出现异常者应立即淘汰,同时应适当控制营养,以防种鼠过度肥胖,影响配种。配种前按健康标准和生殖器情况进行定选。饲料白鼠初配的适龄期为60~90天。应选择体质强壮、活泼、被毛紧披而有光泽、尾肥嫩粉红血管明显、眼鼻无异物、无外伤肿胀溃烂、外生殖器发育良好、生长发育正常的饲料白鼠作为种鼠。
繁殖方法
将种鼠按事先定的配种方案置于繁殖盒中,建立繁殖卡。配种方案因饲料白鼠的种类品系不同而不同。
广义的繁殖如大群生产,有两种方法:
长期同居法:又称频密繁殖法,此法在管理上较简单, 可减少疾病传染机会。采用将1只雄鼠与1只雌鼠同居。在雌鼠分娩后几小时内可再行交配受孕。一般情况下每只雌鼠每月可产1胎。这样可充分利用饲料白鼠的繁殖能力(特别是利用雌鼠产后发情)。由于雌鼠边怀孕边哺乳负担过重,应注意加强营养。
定期同居法:又称非频密繁殖法。将1只雄鼠与6只雌鼠编为一繁殖单元。 每周向雄鼠笼放入1只雌鼠,即依周次使雄鼠与1只雌鼠同居,同时将受孕雌鼠提出,置单笼分娩、哺乳、离乳,以此类推。每只雌鼠生产周期为42天,比长期同居法要长。但便于有计划供应和生产,而哺乳仔鼠又得到充分的营养,仔鼠发育好,离乳时平均体重较前法重1~2g。这时,要经常检查种鼠的生殖能力,及时淘汰受孕能力低的种鼠并增补新种。
不同类型鼠群的繁殖
近交系的维持和生产
繁殖用原种饲料白鼠必须遗传背景明确,来源清楚、有完整的谱系资料,包括品系名称、近交代数、遗传基因特点及主要生物学特征等。引种饲料白鼠应来自近交系的基础群,以2~5对同窝个体为宜。
饲料白鼠近交系一旦育成,应按保种的有关规定,维持其特定的生物学特征的稳定,保持其基因性同一和基因纯合性。近交系饲料白鼠的维持和生产包括4个群。生产过程一般是从基础群移出种子,经扩大群扩增后,建立生产群,由生产群繁殖仔鼠进入供应群(见图1)。
(1)基础群:严格采用全同胞兄妹交配,用基础平行线系统保持品系的种源,为扩大群提供种鼠。在繁殖过程中一般保持2~4个平行谱系分支,在4~7代时进行一次修饰。每个谱系分支上,保留7~12个繁殖对,留种的同胞兄妹保持相应的数量及与原品系相同的特性。应保证饲料白鼠不超过5~7代能追溯到一对共同祖先。
(2)血缘扩大群:种鼠来源于基础群,采用全同胞兄妹交配繁殖。用来扩大群体个体数量,为生产群提供种鼠。血缘扩大群应设个体繁殖记录卡,本群饲料白鼠不应超过5~7代而能追溯到其在基础群的一对共同祖先。
(3)生产群:随机交配,用于生产供实验用的饲料白鼠,经4 个世代繁殖后即可淘汰。生产群种饲料白鼠来自基础群或血缘扩大群。为了便于控制随机交配不超过4个世代,可采用挂指示牌的方法:从扩大群来的种鼠F0代挂白牌,F1代挂蓝牌,F2代挂黄牌,F3代挂红牌。红牌表示已繁殖到第三世代,需更换种鼠,从扩大群取来种鼠,继续生产。
(4)供应群:来源于上述生产群中每个世代繁殖的仔鼠,育成后供实验用。
为保证上述4个种群连续性,应做好配种计划。
注意在生产中从基础群到生产群必须控制在15代以内,即生产群的饲料白鼠上溯15代可在基础群找到共同祖先。各群之间不能有饲料白鼠逆向流动。当饲料白鼠出现断代时,可从血缘扩大群中选谱系记录清楚的饲料白鼠重新建立基础群。
同时应注意某一品系饲料白鼠混入其它饲料白鼠时应立即淘汰,逃出鼠盒的饲料白鼠应立即淘汰。经过某些技术处理如人工代乳、卵巢移植等的饲料白鼠可能形成亚系或亚群,而不应与原种群混杂。
封闭群饲料白鼠的维持和生产
(1)维持
根据封闭群遗传学要求,封闭群中不应产生小群体,也不应改变封闭群特有的杂合性,应保持其遗传基因的稳定及其异质性和多态性,饲料白鼠保种时应尽可能多的保留繁殖个体。因此其维持和生产可采用以下几种避免近交的交配制度进行,以使近交系数的上升率不超过1%。
①随机配对交配:配种前将雌雄个体或组分别编号,同一父母的留种鼠或同一生产单元的留种鼠编为同一号,随机与不同号的留种鼠配对。此法适用于中等或大群体维持生产。
②分组交叉交配:将同一批种鼠,雌雄分别分组编号,配种时按组别交叉配种,可避免同窝雌雄近亲交配。如按饲养室或笼架,可将生产群分为1到n的n个组,每组留种鼠按组别编为相应的号,配种时用1号雄鼠配2号雌鼠,2号雄鼠配1号雌鼠,依此类推。此法用于大群体生产。
③循环交配:将留种同窝雌雄个体分别编号,如雌雄鼠都编为1号, 在配种时雄性编号不变,与相邻编号的雌鼠如2号交配,2号雄鼠与3号雌鼠交配,依此类推,n号雄鼠与1号雌鼠交配,如此形成一个环状循环。此法用于小群体生产。
(2)生产:
常用的方法有一雄多雌同居交配法和雌雄1:1同居交配法。前法优点是孕鼠另居分娩,泌乳好,仔鼠健康。缺点是生产周期长,也可因打架而咬伤。后法优点是繁殖周期短,每月一胎。缺点是母鼠体质消耗很大,如营养跟不上,会影响动物质量。
在封闭群饲料白鼠的生产中,不应与外来个体交配繁殖,而导致遗传污染。也不应使群体内的饲料白鼠长期与大群隔离,而出现遗传分化。应尽力避免有意识地留种或选择饲料白鼠进行繁殖包括对饲料白鼠繁殖能力的选择,否则可导致饲料白鼠固有遗传特征的改变。
不同鼠群的管理
1. 生产鼠群的管理
繁殖种鼠负担重消耗大,要保证充足的营养,应提高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在饲料中加入鸡蛋或奶粉,定时补充葵花籽。
要及时进行怀孕检查,通过观察阴道栓可知其准确怀孕日期。同时饲料白鼠怀孕10天左右时,腹部隆起。当倒提饲料白鼠时这种隆起可非常容易的观察到。
对于封闭群饲料白鼠,种鼠置同一笼中配种后20天或仔鼠离乳后20天仍未受孕,可调换公鼠,20天后仍未受孕可将其淘汰。
及时淘汰体质差,与原品系特征不同的种鼠,繁殖种鼠月龄超过9~11 月也要及时淘汰。
雌鼠分娩时其周围环境尽量不要变动,否则可使雌鼠受惊,导致食仔。
2. 核心种群的管理
核心种群是为生产鼠群提供种鼠的种群,对于近交系则核心鼠群就是基础鼠群,其饲养管理比生产鼠群更细致。要根据育种计划进行配种留种,选2~5胎的仔鼠留种,新生仔鼠按1:1的比例选留,哺乳期可延长至23天。
3. 育种鼠群的管理
核心种群来的育种幼鼠要雌雄分开饲养,同窝雄鼠可置于同一笼中,注意不同窝离乳的雄鼠不应同笼饲养,否则可引起打斗而致伤。注意营养适中防止过肥,而影响配种。其它饲养管理同生产种鼠一样,要保证充足的饲料饮水,及时更换垫料。如有可疑病鼠立即全盒饲料白鼠淘汰。
对于生长发育异常,仔鼠有卷尾、脑水肿、眼睛异常、腹泻、发育不良、鼻端脱毛、被毛脱落、断尾、被毛变质、咬伤和其它不正常的饲料白鼠应及时淘汰。
4. 待发鼠群的管理
繁殖鼠润群中离乳的幼鼠可转入待发鼠群饲养,雌雄严格分开,放入群养盒,并根据饲料白鼠的体重及时将过分拥挤的饲料白鼠再次分开。此时不同鼠笼的待发鼠不可混养,以防咬伤。及时做好转入、供应记录,使帐目相符。其它方面的管理与生产种鼠相同。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饲料白鼠的饲养装置,包括U形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框(1)的内侧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底板(11),所述U形框(1)的内壁两侧上端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条(12),所述底板(11)的上表面和定位条(12)的下表面均滑动紧贴有置物板(15),所述底板(11)的内部设有螺纹孔(13),所述螺纹孔(13)的内侧螺纹连接有螺纹旋钮(14),所述置物板(15)的下端内部两侧均设有螺纹槽(16),所述螺纹旋钮(14)的另一端螺纹连接螺纹槽(16)的内侧,所述U形框(1)的上端紧贴有防护罩(2),所述防护罩(2)的两侧内部均设有换气口(21),所述换气口(2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网板(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饲料白鼠的饲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2)由透明聚乙烯材料制成,防护罩(2)的下端设有对位块(24),所述U形框(1)的内部两端均设有对位槽(23),对位块(24)的表面滑动套接对位槽(23)的内侧,对位槽(23)的内部连通有通孔(2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饲料白鼠的饲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位块(24)的内部设有凹槽(26),凹槽(26)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弹簧(27),弹簧(2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卡销(28),卡销(28)的表面滑动套接通孔(25)的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饲料白鼠的饲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2)的内部内部上端设有锥形孔(3),锥形孔(3)的内侧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方形套(31),方形套(31)的内侧滑动套接有方形杆(36),方形杆(36)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密封板(34),密封板(3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把手(35),密封板(34)的下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弹性卡(33),防护罩(2)的上端内部两侧均设有卡槽(32),弹性卡(33)的表面卡接卡槽(32)的内侧,方形杆(36)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饲料盒(37)。
5.一种饲料白鼠的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饲料白鼠的饲养装置进行饲养,将饲料按需投放饲料盒,具体饲料为:饲料白鼠饲喂全价营养颗粒饲料,饲料中应含粗纤维,饲料具硬度,以便饲料白鼠磨牙;
饲料白鼠胃容量小,随时采食,成年鼠采食量一般为3~7克/天,幼鼠一般为1~3克/天,应每周添料3~4次,在鼠笼的料斗内应经常有足够量的新鲜干燥饲料,在饲料白鼠大群饲养中,每周应固定两天添加饲料;
若种鼠群和生产鼠群交配繁殖频繁,尤其生产种母鼠的负担重,能量消耗大,除供给足够的块料外,还要定时饲喂葵花籽、麦芽和拌有鸡蛋的软料;葵花籽供应量为0.5~1克/天/只成年鼠;
饲料白鼠饮水为盐酸将水酸化至PH2.5~3.0,使饲料白鼠饮用酸化水,酸化水可抑制细菌的生长;给水,每周换水2~3次,成年鼠饮水量一般为4~7ml/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饲料白鼠的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饲养方法包括清洁卫生和消毒步骤;动物健康的外观检查步骤;性别鉴别步骤;疾病预防步骤;繁殖方法步骤和种群管理步骤;具体的:
清洁卫生:每周应至少更换两次垫料;换垫料时将饲养盒一起移去,在专门的房间倒垫料,防止室内的灰尘和污染;要保持饲养室内外整洁,门窗、墙壁、地面无尘土;每月用0.1%新洁尔灭喷雾空气消毒一次,室外用3%来苏尔消毒,每季度用过氧乙酸0.2%喷雾消毒鼠舍一次;笼具、食具至少每月彻底消毒一次,也可高压消毒或用0.2 %过氧乙酸浸泡;在饲养室使用一年时,将饲料白鼠全部移入,原饲养室彻底整修消毒;
动物健康的外观检查:
外观判断饲料白鼠健康的标准是:①食欲旺盛;②眼睛有神,反应敏捷;③体毛光滑,肌肉丰满,活动有力;④身无伤痕,尾不弯曲,天然孔腔无分泌物,无畸形;⑤粪便黑色呈麦粒状;
疾病预防:
(1)有疑似传染病的饲料白鼠应将整盒全部淘汰,然后检测是否确有疾病,再采取相应措施;
(2)为了保持动物的健康,必须建立封闭防疫制度以减少鼠群被感染的机会,注意以下几点:
①新引进的动物必须在隔离室进行检疫,观察无病时才能与原鼠群一起饲养;②饲养人员出入饲养区必须遵守饲养管理守则,按不同的饲养区要求进行淋浴、更衣、洗手以及必要的局部消毒;③严禁非饲养人员进入饲养区;④严防野生动物(野鼠、蟑螂)进入饲养区;
繁殖生产:
一、种鼠可由外单位引入,也可由本单位自己保种;引种饲料白鼠必须遗传背景明确,来源清楚,有完整的资料,包括种群名称、来源、遗传基因特点及主要生物学特性等;进入生产的种鼠要经过挑选,即选种;
选种在饲料白鼠离乳时进行初选,种鼠应符合该品系的遗传学特征,无变异;双亲体质健康无疾病,活力强;初选时按健康标准一般选留2~5胎的仔鼠,适当延长哺乳期到23天,然后雌雄分开;同时做好记录;在育成期中出现异常者应立即淘汰,同时应适当控制营养,以防种鼠过度肥胖,影响配种;配种前按健康标准和生殖器情况进行定选;饲料白鼠初配的适龄期为60~90天;应选择体质强壮、活泼、被毛紧披而有光泽、尾肥嫩粉红血管明显、眼鼻无异物、无外伤肿胀溃烂、外生殖器发育良好、生长发育正常的饲料白鼠作为种鼠;
二、繁殖方法
将种鼠按事先定的配种方案置于繁殖盒中,建立繁殖卡:
长期同居法:采用将1只雄鼠与1只雌鼠同居;在雌鼠分娩后几小时内可再行交配受孕;一般情况下每只雌鼠每月可产1胎;
定期同居法:将1只雄鼠与6只雌鼠编为一繁殖单元; 每周向雄鼠笼放入1只雌鼠,即依周次使雄鼠与1只雌鼠同居,同时将受孕雌鼠提出,置单笼分娩、哺乳、离乳,以此类推;每只雌鼠生产周期为42天;
三、生产鼠群的管理
繁殖种鼠负担重消耗大,要保证充足的营养,应提高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在饲料中加入鸡蛋或奶粉,定时补充葵花籽;
要及时进行怀孕检查,通过观察阴道栓可知其准确怀孕日期;同时饲料白鼠怀孕10天左右时,腹部隆起;当倒提饲料白鼠时这种隆起可非常容易的观察到;
对于封闭群饲料白鼠,种鼠置同一笼中配种后20天或仔鼠离乳后20天仍未受孕,可调换公鼠,20天后仍未受孕可将其淘汰;
及时淘汰体质差,与原品系特征不同的种鼠,繁殖种鼠月龄超过9~11 月也要及时淘汰;
雌鼠分娩时其周围环境尽量不要变动,否则可使雌鼠受惊,导致食仔;
核心种群的管理:
核心种群是为生产鼠群提供种鼠的种群,对于近交系则核心鼠群就是基础鼠群,其饲养管理比生产鼠群更细致;要根据育种计划进行配种留种,选2~5胎的仔鼠留种,新生仔鼠按1:1的比例选留,哺乳期可延长至23天;
育种鼠群的管理:
核心种群来的育种幼鼠要雌雄分开饲养,同窝雄鼠可置于同一笼中,注意不同窝离乳的雄鼠不应同笼饲养,否则可引起打斗而致伤;
对于生长发育异常,仔鼠有卷尾、脑水肿、眼睛异常、腹泻、发育不良、鼻端脱毛、被毛脱落、断尾、被毛变质、咬伤和其它不正常的饲料白鼠应及时淘汰;
待发鼠群的管理:
繁殖鼠润群中离乳的幼鼠可转入待发鼠群饲养,雌雄严格分开,放入群养盒,并根据饲料白鼠的体重及时将过分拥挤的饲料白鼠再次分开;此时不同鼠笼的待发鼠不可混养,以防咬伤;及时做好转入、供应记录。
CN201810197287.XA 2018-03-10 2018-03-10 一种饲料白鼠的饲养装置及其饲养方法 Pending CN10837792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97287.XA CN108377920A (zh) 2018-03-10 2018-03-10 一种饲料白鼠的饲养装置及其饲养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97287.XA CN108377920A (zh) 2018-03-10 2018-03-10 一种饲料白鼠的饲养装置及其饲养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77920A true CN108377920A (zh) 2018-08-10

Family

ID=630664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97287.XA Pending CN108377920A (zh) 2018-03-10 2018-03-10 一种饲料白鼠的饲养装置及其饲养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37792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46128A (zh) * 2019-12-14 2020-04-03 北京美汐朗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灭蟑防蟑的工艺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10680A (ja) * 1995-02-03 1996-08-20 Nippon Shokubai Co Ltd 実験動物飼育容器及び飼育装置並びに飼育システム
US7451723B1 (en) * 1998-06-26 2008-11-18 Lab Products Inc. Multipurpose rat cage
CN203206893U (zh) * 2013-04-27 2013-09-25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一种新型小白鼠饲养笼
CN205431441U (zh) * 2015-12-18 2016-08-10 方孝飞 上翻式宠物登机笼
CN205511461U (zh) * 2016-04-19 2016-08-31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一种智能化实验小白鼠饲养装置
CN107278930A (zh) * 2016-04-05 2017-10-24 天津海河标测技术检测有限公司 一种独立通气实验室密封动物笼盒
CN207054427U (zh) * 2017-07-31 2018-03-02 自贡市大安区庙坝镇肉牛养殖协会 一种兔子自动喂料设备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10680A (ja) * 1995-02-03 1996-08-20 Nippon Shokubai Co Ltd 実験動物飼育容器及び飼育装置並びに飼育システム
US7451723B1 (en) * 1998-06-26 2008-11-18 Lab Products Inc. Multipurpose rat cage
CN203206893U (zh) * 2013-04-27 2013-09-25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一种新型小白鼠饲养笼
CN205431441U (zh) * 2015-12-18 2016-08-10 方孝飞 上翻式宠物登机笼
CN107278930A (zh) * 2016-04-05 2017-10-24 天津海河标测技术检测有限公司 一种独立通气实验室密封动物笼盒
CN205511461U (zh) * 2016-04-19 2016-08-31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一种智能化实验小白鼠饲养装置
CN207054427U (zh) * 2017-07-31 2018-03-02 自贡市大安区庙坝镇肉牛养殖协会 一种兔子自动喂料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陈系古登: "《实验动物和实验医学》", 30 September 2004, 云南科技出版社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46128A (zh) * 2019-12-14 2020-04-03 北京美汐朗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灭蟑防蟑的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Harkness et al. Harkness and Wagner's biology and medicine of rabbits and rodents
Hampton, Jr et al. Observations on a successful breeding colony of the marmoset, Oedipomidas oedipus
KR100628700B1 (ko) 실험용 특정 병원균 부재 소형 돼지의 생산방법
Habte et al. Guide to chicken health and management in Ethiopia: For farmers and development agents
Vogelnest et al. Macropods.
CN105028323A (zh) 一种特种野猪饲养方法
Kaiser et al. The guinea pig
CN109122568A (zh) 沙地黑猪养殖方法
CN111011298A (zh) 一种高品质肉猪的杂交生产方法
CN110050732A (zh) 一种实验鱼类的水族箱养殖方法
Brockman et al. Management and husbandry of ruffed lemurs, Varecia variegata, at the San Diego Zoo. II. Reproduction, pregnancy, parturition, litter size, infant care, and reintroduction of hand‐raised infants
Hughes The Importance of Vitamin A and Vitamin C in the Ration of Swine: Concerning Especially Their Effect on Growth and Reproduction
CN113317276A (zh) 罗斯308祖代种鸡育雏育成的饲养管理方法
Baumans The welfare of laboratory mice
Frei et al. Can body nosing in artificially reared piglets be reduced by sucking and massaging dummies?
CN112640841A (zh) 一种黑猩猩的人工育幼方法
CN108377920A (zh) 一种饲料白鼠的饲养装置及其饲养方法
Patton Colony husbandry
McCune The domestic cat
Weaver et al. Falcon propagation
Loeffler Red panda husbandry for reproductive management
Tan et al. Anatomy, Physiology, and Husbandry of Laboratory Animals
CN109673586A (zh) 一种提高迪庆藏猪繁殖性能的培育方法
Sibley First hand‐rearing of Kakapo Strigops habroptilus: at the Auckland Zoological Park
Rabins Handbook of laboratory animal handling and manageme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