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67686B - 利用同时运行的相继的区段感应式地将电能传输至车辆 - Google Patents

利用同时运行的相继的区段感应式地将电能传输至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67686B
CN108367686B CN201680054931.7A CN201680054931A CN108367686B CN 108367686 B CN108367686 B CN 108367686B CN 201680054931 A CN201680054931 A CN 201680054931A CN 108367686 B CN108367686 B CN 10836768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load
alternating current
vehicle
arrang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5493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367686A (zh
Inventor
C·维尔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pite Technology Co ltd
Yifudi Induction Charg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mbardier Primove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mbardier Primove GmbH filed Critical Bombardier Primove GmbH
Publication of CN1083676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676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3676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676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1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energy transfer between the charging station and the vehicle
    • B60L53/12Inductive energy transf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00Current collectors for power supply lin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005Current collectors for power supply lin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without mechanical contact between the collector and the power supply lin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00Current collectors for power supply lin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18Current collectors for power supply lin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using bow-type collectors in contact with trolley wire
    • B60L5/19Current collectors for power supply lin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using bow-type collectors in contact with trolley wire using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llector movement transverse to the direction of vehicle mo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00Current collectors for power supply lin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42Current collectors for power supply lin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for collecting current from individual contact pieces connected to the power supply lin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2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converters located in the vehicle
    • B60L53/22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charging conver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arging electric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3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charging stations
    • B60L53/32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charging stations by charging in short intervals along the itinerary, e.g. during short sto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3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charging stations
    • B60L53/35Means for automatic or assisted adjustment of the relative position of charging devices and vehicles
    • B60L53/38Means for automatic or assisted adjustment of the relative position of charging devices and vehic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arging by inductive energy transf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9/0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y external to the vehicle
    • B60L9/16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y external to the vehicle using ac induction motors
    • B60L9/24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y external to the vehicle using ac induction motors fed from ac supply li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MPOWER SUPPLY LINES, AND DEVICES ALONG RAILS, FOR ELECTRICALLY- PROPELLED VEHICLES
    • B60M7/00Power lines or rai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of special types, e.g. suspension tramway, ropeway, underground railwa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2200/00Type of vehicles
    • B60L2200/18Bu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2200/00Type of vehicles
    • B60L2200/26Rail vehic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4Plug-in electric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电能传输至车辆的布置,包括具有多个相继的区段电导体布置,相继的区段中的至少两个邻近的区段感应式地彼此耦接,和用于将邻近的区段的第二区段耦接到负载的可控的耦接结构,所述可控的耦接结构具有第一运行状态和第二运行状态,在第一运行状态下第二区段耦接到负载使得第二区段中的任何交流都被负载减幅,在第二运行状态下第二区段未耦接到负载,使得第二区段中的任何交变电流都不被负载减幅,邻近的区段的第一区段在其配属的控制器的控制下运行的时间段开始之前、之时和/或之后将可控的耦接结构切换到第一运行状态,使得第二区段中的由第一区段的运行产生的感应交变电流被负载减幅。

Description

利用同时运行的相继的区段感应式地将电能传输至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向车辆、特别是向轨道限制车辆、例如轻轨车辆(例如电车)或道路汽车、例如公交车无线传输电能。用于将将电能传输至车辆的相应的布置包括用于产生交变电磁场并从而将电磁能传输到车辆的电导体布置。导体布置包括多个相继的区段,其中,区段在车辆的由轨道或行驶路径限定的行驶方向上延伸。区段可以形成成行的区段,使得车辆可以在整个行驶路径上或在行驶路径的部段上从区段获得能量。在行驶路径的或所述部段的每一部分中,区段中的至少一个可运行以向车辆提供能量。
背景技术
每个区段都与配属的控制器相结合,所述控制器适于独立于其它区段地运行该区段。区段的运行在本文中意味着区段产生用于将能量传输到次级侧接收装置的电磁场。这意味着每个区段都可以在没有其它区段或没有邻近的区段运行的情况下运行。
例如,控制器是逆变器的控制装置,所述逆变器将电流供应器(例如,向多个区段提供电能的直流线)中的直流转化成通过区段的交流。根据另一示例,控制器是AC/AC转换器的控制装置,所述AC/AC转换器将交流供应器中的交流转换成相应的区段中的具有不同的交流频率的交流。在逆变器的情况下,电流供应器可以以WO 2010/031593 A1中描述的方式进行调整。替代地,电流供应线可以是交流供应线。另外,也可以将两个或多于两个电流供应器、即至少一个交流供应器与至少一个直流供应器组合,其中,每个供应器都经由逆变器或AC/AC转换器连接到相应的区段。
本发明的布置可以具有如WO 2010/031593 A1中所述的那样地实现的区段。替代地,区段可以彼此电并联。每个区段可仅经由配属的转换器(例如逆变器或AC/AC转换器)、供应线和其它区段的相应的配属的转换器间接地连接到其它区段。然而,根据一特定实施例,相同的转换器可以配属于多个区段。在这种情况下,连接到共同的配属的转换器的各个区段不是邻近的区段,并且优选地不同时运行。例如,相应的切换器或切换器组设置在转换器的区段侧与区段中的至少一个之间的交流连接中。通过控制切换器,选择在某时刻可通过转换器(通过将交流馈送到区段)运行的区段。
在车辆的行驶方向上彼此相继的或者与行驶方向相反地彼此相继的至少两个相继的区段的控制器可以彼此连接和/或连接到中央控制装置,从而可以协调所述至少两个相继的区段的运行。为了产生交变电磁场,每个区段可以包括用于载送多相交流的多个相的至少三条交流线。在这种情况下,每条线在运行期间载送不同相。例如,每个区段的交流线可以包括相对于车辆的行驶方向横向地延伸的多个部段。当区段在配属的控制器的控制下运行时,如果在行驶方向上观察,则每个区段的所述至少三条交流线的横向地延伸的部段可以形成交流的重复的相序列,其中,相序列的每次完整的重复都包括每个相的一个横向地延伸的部段,并且相的顺序在每次完整的重复中是相同的。例如在具有相U、V、W的三相交流的情况下,横向地延伸的部段的序列的顺序可以是U-V-W-U-V-W(等等)并且相序列的一次完整的重复是U-V-W。
具有横向地延伸的部段的实施例是布置的一个示例,如果区段同时运行,则所述布置可以在邻近的相继的区段的过渡区域中产生连续的电磁场。优选地,每个相位线的在行驶方向上彼此相继的任何两个横向地延伸的部段之间的距离是恒定的,甚至跨过邻近的区段的过渡区域。因此,所产生的电磁场在行驶方向上特别均匀。
WO 2013/068534 A2公开了如前所述的布置。本发明还涉及运行所述布置的相应方法以及涉及制造所述布置的相应方法。
轨道限制车辆、如常规有轨车辆、单轨车辆、无轨电车和借助于其它方式、如其它机械方式、磁方式、电子方式和/或光学方式在轨道上被引导的车辆需要用于在轨道上进行推进并用于运行辅助系统的电能,所述辅助系统不产生车辆的牵引力。这些辅助系统例如是照明系统、加热和/或空调系统、通风和乘客信息系统。然而,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用于将电能传输到车辆的布置,所述车辆不一定(但优选)是轨道限制车辆。例如,除轨道限制车辆以外的一车辆是公交车。本发明的一个应用领域是向公共交通车辆传输能量。然而,也可以使用本发明的布置将能量传输到私人汽车或无人驾驶车辆。一般而言,车辆例如可以是具有电动推进电机的车辆。车辆也可以是具有混合动力推进系统、例如可通过电能或其它能量、例如电化学存储的能量或燃料(例如天然气、汽油或石油)运行的系统的车辆。
为了在某时刻没有车辆行驶处减小或消除电磁场,导体布置的区段可以仅在需要时运行。例如,区段的沿着行驶路径的长度比车辆的在行驶方向上的长度短,并且区段可以仅在车辆已经占用行程路线的区段所沿其延伸的相应区域时才运行。特别地,被有轨车辆占用表示车辆在区段所沿其延伸的轨道上行驶。为了在车辆驾驶时进行连续的能量传输,提出在车辆的用于接收传输的能量的接收装置进入行驶路径的区段所沿其延伸的区域之前接通区段(即,配属的控制器启动通过区段的交流的产生)。但是,这意味着可以同时运行两个或多于两个相继的区段。否则,向车辆的能量传输可能中断,并且可能产生车辆的接收器中感生的电压的瞬变。同样有利的是,两个相继的区段彼此部分地重叠,从而在区段之间不存在不将能量传输至车辆的间隙。
WO 2010/031593 A1描述了用于将电能传输到车辆的系统和方法,其中,系统包括前文提到的特征。然而,区段彼此串联地电连接,并且在两个相继的区段之间的每个接口处存在一个逆变器。公开了逆变器的切换器被控制以产生交流。每个切换器都可由驱动单元控制,所述驱动单元控制接通和断开切换器的各个过程的时机。驱动单元可以由逆变器的协调所有驱动单元的时机的控制器来控制。
例如,如果车辆占用两个区段的一部分,则可以同时运行两个邻近的相继的区段。然而,也发生了这样的情况,即两个相继的、邻近的区段中的仅一个运行,而所述两个邻近的区段中的另一个未运行,例如因为车辆仅占用区段中的一个。如果邻近的区段之间没有明显的间距,则它们彼此感应式地耦接。特别地,如果邻近的区段如例如WO 2013/068534A2的图6中所示的那样部分地重叠,其中,区段不仅以彼此上下地布置的重叠的电线彼此重叠,或者如WO 2011/145953 A1的图9所示的那样部分地重叠,其中,仅邻近的区段的电线重叠,则是这种情况。重叠的邻近的区段使得能够产生连续的电磁场,例如如WO 2013/068534A2中所述。另一方面,在邻近的区段中的第二区段不在其配属的控制器的控制下运行时,邻近的区段中的第一区段的运行使得由第一区段中的交变电流和产生的电磁场而引起在第二区段中感生电压。由于在第二区段中感生的电压,感应交变电流在第二区段中流动,并在区段的整个长度上产生电磁场。由于电磁兼容性和保护生物的原因,必须观察电磁场强度的阈值。如果没有车辆占用第二区段,则第二区段不被车辆覆盖,并且由第二区段中的交变电流产生的电磁场的场强可能超出阈值。
避免场强超过阈值的一种可能方案是在邻近的、相继的区段之间设置足够的间隙。然而,优选的是,当车辆沿着相继的区段行驶时提供连续的电磁场。
避免场强高于阈值的另一种可能方案是设置在行驶方向上具有短长度的区段。如果车辆占用多个区段,则区段中的两个或三个可以在被车辆占用时同时运行,并且这使得能够在区段完全被车辆占用时接通和断开区段。但是,制造和运行这种区段的布置的花费非常高。特别是,每个区段都需要配属的控制器来控制该区段的运行,并且需要配属的转换器来在运行期间产生通过区段的交变电流。对于不能同时运行的不同区段,因为它们不是邻近的区段,所以可以共用转换器,但是花费仍然很高。
此外,在配属的控制器控制下的运行期间,可以将第二区段从转换器断开,所述转换器产生通过区段的交变电流。在第二区段未运行时,区段中、区段与转换器之间或转换器内的至少一个切换器可以断开,使得在第二区段中感生的电压不能产生感应交变电流。典型的转换器不包括用于在转换器不运行时阻止电流流动的切换器。相反,通常存在与转换器的切换器并联的续流二极管。为了防止电流流过续流二极管,将必需添加切换器。然而,切换器会造成损失,并需要额外的花费来制造布置。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将电能传输到上文、特别是在说明书的第一段中描述的类型的车辆的布置,所述布置使得能够以用于制造和运行布置的低花费观察电磁场强度的阈值。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运行和/或制造所述布置的相应方法。特别是,应该可以同时运行邻近的相继的区段,并由此产生在两个邻近的相继的区段的过渡区域中连续的电磁场。
根据本发明的基本思想,向第二区段提供附加的负载。该负载用于在第二区段不在其配属的控制器的控制下运行时使感应交变电流减幅。另一方面,在该区段在其配属的控制器的控制下运行时,附加的负载不耦接到第二区段,以便产生用于将能量传输到占用区段的车辆的电磁场。
为了简单起见,在整个说明书中,术语“第二区段”用于多个相继的区段中的在某时刻不运行或不在其配置的控制器的控制下运行的区段。术语“第一区段”用于与第二区段邻近且可能重叠的区段,所述第一区段可在其配属的控制器的控制下运行,以便在第二区段不运行时产生用于将能量传输到车辆的电磁场。在包括相继的区段的布置的运行期间,可能发生第一区段的运行停止。此外,可能发生:第二区段在其配属的控制器的控制下的运行开始,以便将能量传输到车辆。因此,第一区段可变成第二区段,反之亦然。
因此,优选的是,相继的区段中的不仅一个区段可以耦接到用于使感应交变电流减幅的附加的负载。相反,优选的是,附加的负载可以耦接到至少两个邻近的相继的区段、优选地耦接到所有相继的区段。在一行相继的区段中,除位于该行的端部处的区段外,所有区段都具有两个邻近的区段。如果这些区段中的任一个不运行并且其邻近的区段中的一个运行以将能量传输到车辆,则未运行的区段优选地耦接到负载,以便使感应交变电流减幅。
除了负载之外,还提出设置用于将第二区段耦接到负载的可控的耦接结构。所述可控的耦接结构使得布置能够将负载耦接到第二区段或从第二区段解耦。因此,附加的负载可以在区段不运行时使感应的交变电流减幅,并且负载可以从第二区段解耦使得负载不会在运行期间使区段中产生的期望的交流减幅,以便将能量传输到车辆。
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实现负载的耦接状态与负载的解耦状态之间的切换时机。一般而言,优选的是,在第二区段未运行并且邻近的第一区段运行时,负载始终耦接到第二区段。根据一个简单而可靠的实施例,例如,每当区段的运行停止时或者在区段的运行停止之后的预定时间段内,负载例如通过接通将负载耦接到区段的相应的切换器而耦接到第二区段。例如,第二区段的运行可以首先被其配属的控制器停止,然后配属的控制器或其它控制器可以控制负载到该区段的耦接。
如果要启动区段的运行,则可以在运行启动的同时,或在运行被启动之前的限定长度的时间段内,将负载从区段解耦。例如,配属于区段的控制器或其它控制器可以首先将负载从区段解耦(例如,通过断开相应的切换器),然后配属的控制器可以开始运行区段。然而,替代地可在区段未运行时检测通过第二区段的感应交变电流,并且作为对检测到的电流的反应,将负载耦接到区段。
一般而言,可控的耦接结构具有第一运行状态,在第一运行状态下,第二区段耦接到负载,可控的耦接结构还具有第二运行状态,在第二运行状态下,第二区段不耦接到负载,可控的耦接结构可被控制以在第一和第二运行状态之间切换。
可控的耦接结构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实现。下面将描述实施例。特别地,可控的耦接结构可以是通过第二区段与负载之间的至少一个电连接实现的耦接结构。另一个示例是电磁式或感应式耦接,或者更一般地说是无线连接。
特别地,提出:一种用于将电能传输至车辆的布置、特别是用于将电能传输至轨道限制车辆、例如轻轨车辆或道路汽车、例如公交车的布置,其中,
-所述布置包括用于产生交变电磁场并从而将能量传输至车辆的电导体布置,
-导体布置包括多个相继的区段,其中,区段在车辆的行驶方向上延伸,所述行驶方向由轨道或行驶路径限定,
-相继的区段中的每一个都包括至少一条用于载送一相交流的交流线,以便产生交变电磁场,
-相继的区段中的每一个都与配属的控制器组合,所述控制器适于独立于其它区段地运行该区段,
-相继的区段中的至少两个邻近的区段感应式地彼此耦接,使得当邻近的区段中的第一区段在第一区段的配属的控制器的控制下运行时,如果邻近的区段的第二区段未在第二区段的配属的控制器的控制下运行,则第一区段在第二区段中感生电压并从而产生感应交变电流,
-所述布置包括用于将第二区段耦接到负载的可控的耦接结构,
-可控的耦接结构具有第一运行状态,在第一运行状态下,第二区段耦接到负载,使得第二区段中的任何交流都被负载减幅,可控的耦接结构还具有第二运行状态,在第二运行状态下,第二区段未耦接到负载,使得第二区段中的任何交变电流都不被负载减幅,
-所述布置适于在第二区段不在其配属的控制器的控制下运行并且第一区段在其配属的控制器的控制下运行的时间段开始之前、之时和/或之后将可控的耦接结构切换到第一运行状态,使得第二区段中的由第一区段的运行产生的感应交变电流被负载减幅。
制造方法和运行方法的实施例从对所述布置的描述和所附权利要求得出。
由于负载使第二区段中的感应交流减幅,因此感应交变电流引起的交变电磁场也被减幅。因此,电磁场的场强减小。所以,可以很容易地满足场强的阈值。不需要仅运行短区段来使得如果第一区段运行则第二区段完全被车辆覆盖。此外,第一区段与第二区段之间的感应式耦接可以如例如在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彼此部分地重叠的情况下那样显著。另外,不需要通过设置和运行至少一个附加的切换器来阻断第二区段中的感应交变电流。因此,避免了由这种切换器引起的电力损失。
本发明对下述布置特别有用,其中,区段在其配属的控制器的控制下运行时载送交流,使得通过相应区段的交流与由相关的电感器和电容器确定的谐振频率相等。在区段的谐振频率下运行区段具有可以将能量高效地传输到车辆的优点。另一方面,如果邻近的区段的谐振频率彼此相等,则作为优选,由于所述谐振频率也与车辆上的接收器的谐振频率相匹配,因此通过第一区段的交流在运行期间产生第二区段中的谐振感应交变电流。使用负载和可控的耦接结构,第二区段中的感应交变电流的幅值通过减幅而显著减小,并且作为优选,负载和可控的耦接结构在可控的耦接结构处于第二区段耦接到负载的第一运行状态时至少稍微地改变谐振频率。因此,当可控的耦接结构处于第一运行阶段时,邻近的第一和第二区段的谐振频率稍微不同。这也减小了感应交变电流。
如前所述,负载使第二区段中的感应交变电流减幅。这意味着由于相互感应式地耦接而从第一区段耦合到第二区段的能量被负载消耗。如将更详细地描述的那样,负载如何从第二区段移除能量并消耗能量存在不同的可能方案。一种可能方案是能量消耗成热量,如果负载是欧姆电阻,那么就是这种情况。另一种可能方案是使用负载将能量传输到能量存储器和/或电路和/或电气装置,使得至少一部分传输的能量可以用于运行布置和/或任何附加的装置。
例如,相继的区段可以彼此并联地电连接到共同的电流供应器,以向区段供应用于其运行的能量。如果区段彼此串联地连接,例如如WO 2010/031593 A1中所述,也可以使用共同的电流供应器。
特别地,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彼此部分地重叠。重叠特别适用于车辆在轨道或道路上行驶并且区段沿着轨道延伸的情况。因此,如果从车辆可在其上行驶的轨道或行驶路径的表面、特别是从区段的上方向表面下方的方向观察区段,则存在重叠。使感应交变电流减幅的收益特别高,因为第一区段与第二区段之间的感应式耦接由于重叠而特别强烈。
根据一个实施例,可控的耦接结构包括至少一个可控的切换器,所述布置包括适于控制所述至少一个可控的切换器的控制器。切换器控制器可以是配属于第二区段的用于控制配属的转换器的运行的控制器,或者可以是单独的控制器。使用所述至少一个可控的切换器在耦接结构的第一运行状态与其第二运行状态之间切换可控的耦接结构是特别易于实现的、可靠的并且可以在很短的时间段内执行。但是,使用这种至少一个可控的切换器与负载的组合有不同的方式。特别地,所述至少一个可控的切换器可以布置在将第二区段连接到负载的电线中。另一种可能方案是所述至少一个可控的切换器是用于将电能从第二区段传输到电流供应器和/或传输到其它装置的转换器的一部分。可选地,所述至少一个切换器可包括负载的欧姆电阻的至少一部分。
根据布置的一简单且可靠的实施例,负载包括电阻器,所述电阻器使第二区段中的由第一区段的运行产生的感应交变电流减幅。如前所述,这种(欧姆)电阻将能量消耗成热量。
根据一优选实施例,负载包括熔断器,第二区段中的感应交变电流流过所述熔断器,其中,熔断器与用于监测熔断器的运行状态并用于指示熔断器的断开状态的监测单元组合,在所述断开状态下,通过熔断器的电流被阻断,并且其中,所述布置包括连接到监测单元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适于在负载的耦接到第二区段的熔断器处于断开状态的情况下阻止第一区段的运行。如果第二区段有两个或多于两个(例如在不同行的相继的区段的情况下)邻近的区段,则优选的是如果熔断器处于断开状态,则阻止所述两个或多于两个邻近的区段的运行。
特别地,熔断器可以串联地连接到上述可控的耦接结构的切换器中的至少一个。熔断器可构成负载的电阻器的一部分,切换器可构成电阻器的另一部分。熔断器具有下述优点,可以在可控的耦接结构的第一运行状态下中断运行所需的电连接,从而大小大于熔断器的断开阈值的电流使可控的耦接结构进入第二运行状态。因此,保护布置免受过电流,所述过电流例如在区段的配属的转换器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和/或在短路的情况下可能会发生。
监测单元和熔断器的组合具有下述优点:检测到熔断器断开并且可控的耦接结构因此处于第二运行状态。因此,第二区段中的感应交变电流不再能被减幅,并且阻止了第一区段在其配属的控制器的控制下运行。例如,监测单元可以包括用于测量熔断器两端的电压的电压测量装置,和/或监测单元可以具有用于输出指示熔断器的断开状态的信号的信号输出器,其中信号输出器连接到转换器的配属于第一区段的控制装置。特别地,熔断器保护可控的耦接结构的可相对于熔断器附加地设置的可控的切换器。
根据有能量效益的一实施例,负载包括电流转换器,所述电流转换器在第一区段的运行期间将第二区段耦接到用于向第一区段供应能量的供应线。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供应线可以适于将能量供应到任何待运行的区段、至少供应到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或至少供应到第二区段及其所有邻近的区段。通过使用电流转换器,从第一区段耦合到第二区段的能量中的至少一部分从第二区段传输到电流供应器(供应线)并且可以被使用、特别是用于运行第一区段或当时运行的任何其它区段。如果供应线是直流供应线,则电流转换器可以是AC/DC(交流到直流)转换器。但是,优选的是,电流转换器包括DC/DC转换器,使得第二区段侧的任何DC电压都可以被转换成DC供应线的电压。特别地,对于典型情况、即第二区段侧的直流电压小于供应线侧的直流电压,电流转换器因此可以包括升压转换器。然而,具有电流转换器的实施例不限于直流供应线。在交流供应线的情况下,可以使用相应的转换器。该转换器可以包括各转换器的组合,例如DC/DC转换器与DC/AC转换器的组合,其中,DC/AC的AC侧连接到AC供应线。如果供应线是DC供应线,也可以使用转换器的组合。例如,AC侧连接到第二区段的AC/DC转换器可以与连接到供应线的DC/DC转换器组合。此外,如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的那样,不仅在电流转换器的情况下,而且在包括电阻器的负载的情况下,可以在负载的任何情况下使用(被动或主动控制的)整流器。
负载可在可控的耦接结构的第一运行状态下经由整流器耦接到第二区段,所述整流器适于将第二区段中的感应交变电流整流为流过负载的直流。特别地,如上所述的电阻器和/或电流转换器可以连接到整流器的DC侧。特别是在区段包括用于载送多相交流(例如三相交流)的相的多于一条相位线的情况下,整流器简化了第二区段到负载的耦接。特别地,将电阻器和/或电流转换器(例如DC/DC转换器)连接到整流器的DC侧是很简单的。然而,在单相区段的情况下,当通过区段的交流仅具有单相时,对于将第二区段耦接到负载而言,整流器不是优选的。在这种情况下,负载可以直接连接到第二区段,而无需整流器。
如前所述,针对第二区段描述的上述特征不仅可以对多个相继的区段中的单个区段实施,而且还可以对多个相继的区段中的多个、特别是对所有相继的区段或所有具有邻近的区段的感应地耦接到所述邻近的区段的相继的区段实施。
附图说明
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示例。附图示出: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一种有轨车辆,所述有轨车辆在配备有电导体布置的轨道上行驶,所述电导体布置包括彼此并联地连接到直流供应器的多个相继的区段,
图2示出了单个区段的三相导体布置的一个示例,
图3示出了针对三个不同的时间点的情况,其中,有轨车辆在轨道上行驶,其中,轨道设有导体布置的多个相继的区段,其中,区段可以接通和断开,从而为车辆提供能量,
图4示出了导体布置的两个邻近的区段的过渡区域处的三相导体布置的一优选实施例,其中,所述两个邻近的区段的电线布置成从过渡区域延伸到轨道侧面的位置,
图5示出了类似于图6所示的布置的布置,其中,邻近的区段的三相的两个星点连接位于过渡区域中,
图6示出了与图1所示的布置类似的布置,其中,分别两个邻近的区段的交流线以图4所示的方式从共同的过渡区域延伸到相应的逆变器,
图7示出了连接到配属的DC/AC转换器的具有三相的区段的示例性电路图,
图8示意性地示出了显示两个邻近的区段的感应式耦接的电路图,
图9示出了包括连接到区段与补偿的电容器之间的电连接点的整流器和负载电阻器的单元,
图10示出了用于将区段耦接到电阻性负载的替代的单元,所述单元包括整流器、熔断器、切换器和用于监测熔断器的运行状态的监测单元,
图11示出了构成电源的用于将区段连接到其配属的转换器的滤波器布置,其中,示出了用于连接负载的替代连接点,
图12示出了分别经由一个配属的DC/AC转换器连接到共同的供应线的两个邻近的相继的区段的电路图,其中,每个区段都经由整流器连接到负载,负载由用于将能量从区段经由整流器传输到供应线的转换器构成。
具体实施方式
在参照附图描述的示例中,配属于区段的转换器是逆变器,但是相应的示例可包括AC/AC转换器,并且直流供应器可以替代地是交流供应器。此外,这些示例涉及有轨车辆。替代地,布置可以用来向道路汽车、如客车提供能源。
图1示出了在轨道83上行驶的有轨车辆81,所述轨道设有用于产生电磁场的导体布置,所述电磁场在车辆81的接收器85中感生电压。
导体布置包括多个相继的区段T1、T2、T3。可以设置另外的区段,但是在图1中未示出。每个区段T1、T2、T3分别经由一个配属的逆变器K1、K2、K3连接到直流供应器108。供应器108中的直流由电源101提供。
图2示出了导体布置的可构成一个区段的部分。该图应理解为示出了示意图,但是导体布置的横向地延伸的部段之间的距离可按比例绘制。导体布置的三条线1、2、3包括相对于行驶方向(从左向右或从右到左)横向地延伸的这些部段。线1,2,3的横向地延伸的部段中的仅一部分用附图标记表示,即线3的三个部段用5a、5b和5c表示,线3的另外一些部段用“5”表示,线2的一个部段用5x表示,以及线1的一个部段用5y表示。例如,图2所示的布置12位于轨道的地下,使得图2示出了布置12的俯视图。在图2的上部和下部,轨道可以从左向右延伸,即横向地延伸的线部段可以完全位于轨道的界限所限定的边界内。
例如,以如图5所示的方式,所述三条线1、2、3可连接到逆变器K.在图2所示的时刻,正电流I1流过线3。“正”意味着电流从逆变器流入线。所述三条线1、2、3在布置的另一端在共同的星点4处彼此连接。因此,其它电流、在此为通过线2的电流I2和通过线1的电流I3中的至少一个都是负的。一般而言,星点规则适用,这意味着在每个时间点流入和流出星点的所有电流的总和为零。通过线1、2、3的电流的方向由箭头表示。
线3的相对于行驶方向横向地延伸的部段和线1、2的相对于行驶方向横向地延伸的相应的部段优选地具有相同的宽度并且彼此平行。在实践中,优选的是,所述三条线的横向地延伸的部段之间在宽度方向上没有偏移。图2中为了能够识别每个部段或每条线而示出了这种偏移。
优选地,每条线以相同的方式沿着轨道遵循蛇形路径(也称为曲折路径),其中,线在行驶方向上偏移同样的线的相对于行驶方向横向地延伸的邻近的相继的部段之间的距离的三分之一。例如,如图2的中间所示,线3的邻近的相继的部段5之间的距离用TP表示。在这些邻近的相继的部段5之间的区域内,有相对于行驶方向横向地延伸的两个另外的部段,即线2的部段5x和线1的部段5y。相继的部段5、5x、5y的该模式在行驶方向上以这些部段之间的固定的距离重复。
流过部段的电流的相应方向在图2的左部区域中示出。例如,部段5a将电流从布置12的第一侧A载送到所述布置的相反侧B。如果布置12埋在的轨道下方的地下,或者更一般地说沿水平面延伸,那么A侧是导体布置或轨道的一侧(例如从行驶的车辆观察时沿行驶方向的右侧),B侧是相反侧(例如轨道的左侧)。
部段5b因此在相同时刻载送从B侧流向A侧的电流。线3的下一个相继的(即,邻近的)部段5c因此载送从A侧到B侧的电流。所有这些电流都具有相同的大小,因为它们同时被同一条线载送。换句话说,横向地延伸的部段通过在行驶方向上延伸的连接部段彼此连接。
由于该蛇形线布置,线3的部段5a、5b、5c,...产生的磁场产生电磁场的成行的相继磁极,其中,相继的磁极(由部段5a、5b、5c...产生的极)具有交替的磁极性。例如,部段5a产生的磁极的极性可以在特定时间点对应于磁北极朝上并且磁南极朝下的磁偶极子。同时,由部段5b产生的磁场的磁极性在相同的时刻定向成使得相应的磁偶极子的南极朝上并且北极朝下。部段5c的相应的磁偶极子以与部段5a等相同的方式定向。这同样适用于线1和2。
然而,本发明不限于存在三相并相应地存在三条交流线的情况。因此,仅具有一相的导体布置可布置为图2中的线3,但是线3的端部(其位于图2的右侧处)也可代替星点4通过沿轨道延伸的连接线(图2中未示出)连接到逆变器(图2中未示出)。例如,双相布置可由线3和2组成,但是这两条线(或更一般地说:所有线)的横向地延伸的部段之间的距离优选为恒定的(即,线3的横向地延伸的部段到线2的最近的横向地延伸的两个部段之间的距离——在行驶方向和相反方向——相等)。
在图2所示的示例的情况下,但也在其它情况下,一个目的在于避免在邻近的相继的区段的接口处产生的电磁场的瞬变。这种瞬变可因不同的原因而发生。一个可能的原因是位于区段的相反的端部处的交流线的布置。上面提到了相同的线的邻近的相继的横向地延伸的部段5之间的距离TP。由于在图2的示例中有三条交流线1、2、3,所以线1、2、3中的任何线的邻近的横向地延伸的部段之间的距离是距离TP的三分之一。但是,这不适用于相反的端部处的过渡区域的部分。在图2中的左侧上,线1、2、3连接到外部装置、例如逆变器,线1、2的第一横向地延伸的部段之间的距离是距离TP的三分之二。在区段的位于图2的右侧的端部处,线2、3的最后的横向地延伸的部段之间的距离也是距离TP的三分之二。该增大的距离的原因是,即使在两个邻近的区段的过渡区域中,也应该可以保持交流的重复的相序列。
特别地,邻近的相继的区段可以布置在图2的左侧。在这种情况下,该邻近的区段的交流线3'包括横向地延伸的部段5',所述部段5'布置在线1、2的第一横向地延伸的部段之间的中间。如果该线3'与线3同相地运行,则在过渡区域中维持重复的相序列。“同相”意味着横向地延伸的部分5'载送的电流在相同的时间点具有相同的大小,但通过横向地延伸的部分5'的电流的方向与通过横向地延伸的部段5a的电流的方向相反。
类似地,在图2的右侧的区域中可以存在另外的邻近的相继的区段,其中,线的横向地延伸的部段(图2中未示出)可以布置在线2、3的最后的横向地延伸的部段之间的中间。
如上所述,图2所示的视图是示意图。这适用于线1、2、3的连接部段,所述连接部段连接线1、2、3的横向地延伸的部段5。连接部段在横向方向(图2中的竖直方向)上偏移,从而可以遵循各条线1、2、3的曲折的路径。实际上,优选的是将连接部段彼此“成直线地”布置在导体布置的相反的侧边缘中。在图2中,这些侧边缘在布置的相反侧A、B处从左向右延伸。
在图2的示意图中,线1的连接部段中的一部分用7表示,线2的连接部段中的一部分用8表示,线3的连接部段中的一部分是用9表示。由于这些连接部段7、8、9用直线表示,所以它们可以在具有线的宽度的两个窄的侧边缘中偏移。
如上所述,横向地延伸的部段在两个邻近的区段的过渡区域中的布置使得能够在两个邻近的区段的包括过渡区域的整个尺度上形成均匀电磁场。另外,在图2的左侧的过渡区域中示出的布置中,邻近的区段的横向地延伸的部段布置在区段的线1、2的横向地延伸的部段之间,该布置节省了连接部段所在的侧边缘中的空间。线1、2、3的曲折路径可以通过将路径移动距离TP的三分之二而彼此对映。因此,可尽可能避免平行延伸的连接部段。如果线将被布置为使得它们可以通过距离TP的仅三分之一彼此对映,则三条不同的交流线1、2、3的连接线将在布置的一些区域中彼此平行地延伸。应该注意的是,术语“彼此对映”不涉及线的端部区域、即到邻近的区段的过渡区域。
WO 2013/068534 A2中公开了图1和图2中所示的布置的更多细节。
根据图3所示的示例,车辆92(例如有轨电车)从左向右移动。在上部视图中,车辆92占用区段T2、T3上方的轨道,并部分地占用区段T1和T4上方的轨道。接收装置95a、95b始终位于车辆完全占用的区段的上方。这种情况是因为在长度方向上接收装置到车辆最近端的距离大于导体布置112的每个区段的长度。
在上部视图的情况下,区段T2、T3运行,所有其它区段T1、T4、T5不运行。在中间视图中,在车辆92完全占用区段T2、T3上方的轨道并且几乎完全占用区段T4上方的轨道,区段T2的运行已经停止,因为接收装置95a已经离开区段T2上方的区域,一旦车辆完全占用区段T4上方的区域,区段T4就将开始运行。区段T4接通时的该状态在图3的下部视图中示出。但是,与此同时,区段T3已经断开。
然而,更短的车辆可在轨道上行驶,和/或在行驶方向上区段的长度可更长。在这些情况下,可在未完全被车辆占用(即未完全覆盖)的区段中感生感应交变电流。
图4示出了两个邻近的相继的区段的过渡区域的一个示例。导体布置507a、507b、507c;508a、508b、508c是三相导体布置,即图4所示的导体布置的两个区段中的每一个都包括用于传导三相交变电流的三相的三条相位线。三相中的一个用单线表示,三相中的第二个用双线表示,三相中的第三个用三重线表示。所有电线在行驶方向上以曲折的方式延伸(从左向右,或反之亦然)。
每个区段可以彼此单独地运行,但区段也可以同时运行。图4仅示出了邻近的相继的区段的重叠区域的一个实施例。
图4中左侧所示的区段包括相位线507a、507b、507c。在这些相位线507从左向右延伸之后,到达切断部609(由轨道的虚线的凹部表示,其可以是承载线的块的物理切断部)的每个相位线507从轨道被导向用于运行相位线507的逆变器(未示出)。例如,相位线507b在切断部609终止处到达切断部609。与相位线507b不同,相位线507a、507c利用从成形块的线的相对侧向切断部609延伸的线部段到达切断部609。
三条相位线507中的每一条都包括相对于行驶方向横向地延伸的线部段。这些横向地延伸的部段在行驶方向上形成重复的相序列,即第一相位线507a的部段之后跟着第二相位线507b的部段,第二相位线507b的部段之后跟着第三相位线507c的线部段,等等。为了在过渡区域中继续该重复的相位线序列,邻近的区段的相位线508b(第二相位线)被引导通过切断部609,从而相位线508b在另一区段的第一相位线507a与第三相位线507c之间即在它们到达切断部609处形成横向地延伸的线部段。换句话说,第二区段的第二相位线508b在相顺序中替换第一区段的第二相位线507b,以继续重复的相位线序列。第二区段的其它相位线、即第一相位线508a和第三相位线508c以相应的方式被引导通过切断部609,使得如果考虑行驶方向上的尺度,则相的顺序与图4左侧的第一区段相同。
图5示出了两个邻近的区段的例如也位于轨道的切断部609中的第二类过渡区域。图4和图5中的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相同的特征和元件。图5示出了例如图4右侧所示的区段和导体布置的另外的区段。该另外的区段的相位线由所述另外的区段的509a(第一相位线)、509b(第二相位线)和509c(第三相位线)表示。切断部609的区域用作用于在每个区段的三相之间建立电连接的区域,即为每个区段形成星点连接(参见图2)。星点用511a或511b表示。优选地,星点511的位置与覆盖层的上表面的距离大于与相位线的线部段的距离,其中,相位线位于由成形的块限定的凹部或空间内。因此,星点连接得到良好的保护。
图6的布置包括直流供应器4,所述直流供应器4具有处于第一电位的第一线4a和处于另一电位的第二供应线4b。电源S连接到线4a、4b。每个区段T包括用于载送交流的单独的相的多条线(特别是三条线)。交流由配属的逆变器K1、K2、K3、K4、K5、K6产生,所述逆变器在其直流侧处连接至直流供应器4。在图2所示的布置中,每个区段T有一个逆变器K、应注意,逆变器K在邻近的区段的过渡区域处成对地彼此相邻地定位,例如根据图4和5的概念。
图6的电流供应器是连接中央电源S和各个逆变器的直流供应器。但是,该原则可以修改。例如,与图6所示的布置不同,逆变器中的至少一个可以连接到多个交流供应器,并且这些供应器中的每一个都将逆变器与一个区段相连接,但是不与邻近的区段相连接。一次将运行连接到相同逆变器的区段中的仅一个。
图7的电路图在左侧示出了DC能量源。由所述能量源产生的电压由附图标记UDC表示。例如,能量源可以经由供应线4连接到布置的相继的区段中的不同的区段。然而,图7仅示出了区段中的一个。
转换器11连接到供应线4。所述转换器11包括具有两条线14a、14b的DC中间电路,所述线14a、14b连接到供应线4的线4a、4b。电容器15、16、17可以连接中间电路14的线14a、14b。在所示的示例中,两个电容器16、17彼此串联连接,并且存在连接到位于电容器16、17之间的连接点的线18。该线18将滤波器布置21连接到连接点。DC/AC转换器11是用于产生具有三相的交流的传统的半导体切换器转换器。因此,转换器11包括三个分支19a、19b、19c,所述分支分别具有两个半导体切换器的一个串联连接,所述半导体切换器具有并联连接到各半导体切换器的三个续流二极管。在每个分支的半导体切换器之间有连接点,用于分别连接一条相位线,从而在转换器11的交流侧上载送交流的相。半导体切换器的切换动作由转换器11的控制器31控制。对每个半导体切换器的相应的控制线在图7中用虚线表示。图7中未示出转换器11的另外的部件,例如用于驱动各半导体切换器的栅极驱动单元(特别是IGBT)。
具有相位线24a、24b、24c的交流线24在转换器11的交流侧上将半导体切换器之间的连接点通过连接到电源21的区段41连接到滤波器21,所述滤波器21是用于产生恒定交变电流的电源(即具有恒定幅度的交流)。特别地,每条相位线24a、24b、24c都将转换器31连接到电感器L1、L2、L3和补偿电容器C1、C2、C3的串联连接,区段41的相位线44a、44b、44c连接至所述补偿电容器。由相位线44a、44b、44c形成的电感器在图7中由附图标记LT1、LT2、LT3表示。
在滤波器21的电感器L1、L2、L3与补偿电容器C1、C2、C3之间,在各相中都存在到滤波器21的电容器C1x、C2x、C3x的连接。电容器C1x、C2x、C3x的另一侧彼此连接并连接到线18,所述线18连接到转换器11的电容器16与17之间的连接点。
在区段41在控制器31的控制下的运行期间,能量源向转换器11提供直流,所述转换器11产生通过相位线24a、24b、24c的三相交变电流。滤波器21产生如前所述的恒定的交流,使得通过区段41的相位线44a、44b、44c的交流与实际传输到在轨道上行驶的任何车辆的功率无关。
例如,如图1、图3和图6所示,图7的区段仅是多个相继的区段中的一个。例如,图6所示的转换器K1、K2、K3、K4和K5中的每一个都可根据图7所示的电路图实现。因此,图6所示的区段T1、T2、T3、T4、T5中的每一个都可以根据图7的电路图实现并且可以连接到转换器。
通常,电感器LT1、LT2、LT3是电源的一部分,即电感器L1、L2、L3和电容器C1x、C2x、C3x以及区段41的电感器LT1、LT2、LT3彼此适应从而形成电源。此外,电路的由区段41和包括补偿电容器C1、C2、C3的滤波器21形成的部分的谐振频率调谐到在轨道上行驶的任何车辆上的接收器的谐振频率,并等于其它相继的区段、特别是邻近的相继的区段的谐振频率。
图8示意性地示出了电路图的用于两个邻近的相继的区段41a、41b的部分,所述电路图可以分别是图7的电路图。特别地,示出了的图8左侧的第一区段41a的补偿电容器C12、C13、第一区段41a的固有电感器LT11、LT12、LT13和第二邻近的区段41b的补偿电容器C21、C22、C23以及固有电感器LT21、LT22、LT23。并且,图8示出了区段41a、41b之间的由箭头和参考线Q指示的感应式耦接。邻近的区段41a、41b之间的接口示意性地由虚线I表示。如例如图6所示,在区段彼此并联地电连接到供应线的情况下,接口不是电接口。然而,如例如在WO2010/031593A1中所描述的那样,接口可以是电接口。在任何情况下,彼此之间具有小间隙或无间隙或彼此重叠的邻近的区段可以感应式地耦接,从而在另一区段中产生感应交变电流。
图9示出了具有图8的区段中的一个和连接到电阻负载RL的整流器的电路图的一个示例。电阻的值优选地小于1欧姆。这也适用于图10所示的情况,其中,电阻由不同元件的串联连接形成。整流器92和负载RL形成单元91,所述单元91具有分别到区段41a的相位线44a、44b、44c的一个连接线93a、93b、93c。在该示例中,整流器92具有分别具有彼此串联连接的两个二极管的三个分支94a、94b、94c,其中,连接线93a、93b、93c连接到两个二极管之间的连接点。负载RL连接到整流器92的直流侧。作为电阻负载RL的替代,其它负载、例如图12中示出的DC/DC转换器可以连接到整流器的直流侧。
任何负载都可以使区段41a的相位线44a、44b、44c中的交流减幅。因此,即使交流的频率匹配或接近区段41a的谐振频率,交流的幅值也不会达到高的值。换句话说,负载从区段中抽取能量,并且防止交变电流在高功率下产生电磁场。
图9是将负载连接到区段的一种方式的示意图。负载到区段的耦接显示为永久性的。然而,这也将使通过区段的交变电流减幅,而区段将运行以便将能量传输至车辆。修改图9所示的电路的一种可能性是在连接线93a、93b、93c中提供切换器。这些切换器例如可以由配属的转换器11的控制器31来控制,并且如果区段将在控制器31的控制下运行,则切换器可被切断(断开)。在所有其它时间段中,切换器可以处于闭合状态,使得负载耦接到区段。
图10中示出了可控的耦接结构的另一种可能性。整流器92、例如图9所示的整流器在其直流侧连接至熔断器F1和可控的切换器S1的串联连接。因此,在整流器92运行期间,当交流经由其连接线93a、93b、93c流至整流器92时,并且当可控的切换器S1闭合时,直流流过熔断器F1并流过切换器S1。特别地如果整流器92所连接的区段不将运行并且邻近的区段运行从而在区段中感生交变电流并流向整流器92,则会发生这种情况。然而,当区段将运行时,切换器S1例如通过在转换器11的控制器31的控制或其它控制下控制断开过程(切断的过程)而断开。更一般地说,这意味着可运行配属于区段的转换器,以便在切换器S1断开时运行区段,并且在切换器闭合时不运行转换器。
在图10所示的示例中,负载由熔断器F1和切换器S1的串联连接形成。这两个元件都形成了电阻负载的一部分。切换器S1例如可以是当没有控制电压施加到其控制电极时通常导通的MOSFET。
熔断器F1的运行状态由监测单元Z监测,所述监测单元Z可包括用于测量熔断器F1两端的电压的电压测量装置。在过电流的情况下,尽管切换器处于闭合状态,但熔断器F1将断开,并且因此不再有负载连接到区段。监测单元Z将检测熔断器F1的断开状态,并且例如经由到邻近的区段的一个或多个控制器的信号连接95,该控制器或者这些控制器将接收关于熔断器F1的断开状态的信息,并停止和/或阻止由控制器控制的转换器的运行。因此,当熔断器处于断开状态时,邻近的区段不能运行。因此,即使负载不能使感应的交变电流减幅,仍满足电磁场强度的阈值。
图11示出了图7的滤波器21和用于经由连接线93a、93b、93c连接负载、特别是整流器92的不同组的连接点。每一组三个连接点用大写字母和撇号表示。因此在图9所示的示例中使用的连接点由A'表示。替代的连接点如B'所示位于补偿电容器C1、C2、C3与到电容器C1x、C2x、C3x的连接点之间,位于电感器L1、L2、L3与到连接到电容器C1x、C2x、C3x的连接点之间的连接点C'处,以及如D'所示位于到电容器C1x、C2x、C3x的连接点与这些电容器之间。连接点A'具有下述优点,与区段中的全感应交变电流相应的能量直接耦接到负载。
图12示出了具有在不同电位下运行的单独的DC线4a、4b的供应线4。在图12中示意性地示出了多个区段41a、41b...41n。每个区段41都经由用附图标记WPC后加区段的数字示意性示出的配属的转换器连接到供应线4。因此,图12上部处的转换器例如由附图标记WPC1表示。邻近的区段41b的配属的转换器是由WPC2表示的第二转换器。在图12的下部处,三个点的组、附图标记WPCn和41n表示存在分别具有配属的转换器WPC的更多相继的区段41。
每个转换器WPC都是电路CC的一部分,所述电路CC包括转换器WPC、可选的补偿电容器C1、C2、C3和整流器92。整流器92的交流侧例如如图11所示连接到区段41。此外,整流器92的直流侧经由DC/DC转换器105连接到供应线4。
当相应的区段41不运行时,即当配属的转换器未运行时,DC/DC转换器105工作并且区段41中的任何感应交变电流被整流器92整流,相应的能量通过DC/DC转换器传输到供应线4。DC/DC转换器10可以是传统的升压转换器。由此重新耦接到供应线4中的能量可用于运行引起感应交变电流的邻近的区段。例如,在区段41a运行且区段41b未运行时,从区段41a耦接到区段41b的能量至少部分地经由整流器92传输并经由电路CC2的DC/DC转换器回到供应线4,并可用于运行转换器WPC1和区段41a。
DC/DC转换器可以是与连接到整流器92的DC侧和连接到供应线4的DC侧电流隔离的转换器。因此,没有从整流器92通过DC/DC转换器到供应线的直接电连接4。

Claims (20)

1.一种用于将电能传输至车辆的布置(11,21,41),其中,
-所述布置(11,21,41)包括用于产生交变电磁场并从而将能量传输至车辆的电导体布置(41),
-导体布置(41)包括多个相继的区段(T1,T2,T3,T4,T5),其中,区段(T1,T2,T3,T4,T5)在车辆的行驶方向上延伸,所述行驶方向由轨道或行驶路径限定,
-相继的区段(T1,T2,T3,T4,T5)中的每一个都包括至少一条用于载送一相交变电流的交流线(44a,44b,44c),以便产生交变电磁场,
-相继的区段(T1,T2,T3,T4,T5)中的每一个都与配属的控制器(CTR1;31)组合,所述控制器适于独立于其它区段(T1,T2,T3,T4,T5)地运行该区段(T1,T2,T3,T4,T5),
-相继的区段(T1,T2,T3,T4,T5)中的至少两个邻近的区段感应式地彼此耦接,使得当邻近的区段中的第一区段(41b)在第一区段的配属的控制器(CTR1;31)的控制下运行时,如果邻近的区段的第二区段(41a)未在第二区段的配属的控制器(CTR1;31)的控制下运行,则第一区段(41b)在第二区段(41a)中感生电压并从而产生感应交变电流,
-所述布置(11,21,41)包括用于将第二区段(41a)耦接到负载(RL;F1,S1;105)的可控的耦接结构,
-可控的耦接结构(S1)具有第一运行状态,在第一运行状态下,第二区段(41a)耦接到负载(RL;F1,S1;105),使得第二区段(41a)中的任何交流都被负载(RL;F1,S1;105)减幅,可控的耦接结构还具有第二运行状态,在第二运行状态下,第二区段(41a)未耦接到负载(RL;F1,S1;105),使得第二区段(41a)中的任何交变电流都未被负载(RL;F1,S1;105)减幅,
-所述布置(11,21,41)适于在第二区段(41a)未在第二区段的配属的控制器(CTR1;31)的控制下运行并且第一区段(41b)在第一区段的配属的控制器(CTR1;31)的控制下运行的时间段开始之前、之时和/或之后将可控的耦接结构切换到第一运行状态,使得第二区段(41a)中的由第一区段(41b)的运行产生的感应交变电流被负载(RL;F1,S1;105)减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置,其中,如果从车辆能够在其上行驶的轨道或行驶路径的表面观察,则第一区段(41b)和第二区段(41a)彼此部分地重叠。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布置,其中,可控的耦接结构包括至少一个可控的切换器,所述布置(11,21,41)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适于控制所述至少一个可控的切换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置,其中,负载(RL;F1,S1)包括使第二区段(41a)中的由第一区段(41b)的运行产生的感应交变电流减幅的电阻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置,其中,负载(F1,S1)包括熔断器,第二区段(41a)中的感应交变电流流过所述熔断器,其中,熔断器(F1)与用于监测熔断器(F1)的运行状态并用于指示熔断器的断开状态的监测单元(Z)组合,在所述断开状态下,通过熔断器的电流被阻断,所述布置(11,21,41)包括连接到所述监测单元(Z)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适于在负载(F1,S1)的耦接到第二区段(41a)的所述熔断器处于断开状态时阻止第一区段(41b)的运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置,其中,负载(105)包括电流转换器,所述电流转换器在第一区段(41b)的运行期间将第二区段(41a)耦接到用于向第一区段(41b)供应能量的供应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置,其中,在可控的耦接结构的第一运行状态下,负载(RL;F1,S1;105)经由整流器耦接到第二区段(41a),所述整流器适于将第二区段(41a)中的感应交变电流整流为流过负载(RL;F1,S1;105)的直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置,其中,所述车辆是轨道限制车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布置,其中,所述车辆是轻轨车辆(81)。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置,其中,所述车辆是道路汽车。
11.一种运行用于将电能传输至车辆的布置(11,21,41)的方法,其中,
-运行电导体布置(41)以用于产生交变电磁场并从而向车辆传输能量,
-运行导体布置(41)的多个相继的区段(T1,T2,T3,T4,T5),其中,区段(T1,T2,T3,T4,T5)在车辆的行驶方向上延伸,所述行驶方向由轨道或行驶路径限定,
-对于相继的区段(T1,T2,T3,T4,T5)中的每一个,运行配属的控制器(CTR1;31),以独立于其它区段(T1,T2,T3,T4,T5)地运行该区段(T1,T2,T3,T4,T5),
-当任何相继的区段(T1,T2,T3,T4,T5)在其配属的控制器(CTR1;31)的控制下运行时,交变电流流过所述区段的交流线(44a,44b,44c),
-由于相继的区段(T1,T2,T3,T4,T5)中的至少两个邻近的区段的感应式耦接,并且当邻近的区段中的第一区段(41b)在第一区段的配属的控制器(CTR1;31)的控制下运行时,在邻近的区段中的第二区段(41a)中感生电压,并且从而在第二区段(41a)中产生感应交变电流,
-用于将第二区段(41a)耦接到负载(RL;F1,S1;105)的可控的耦接结构被控制为处于第一运行状态或第二运行状态,在第一运行状态下,第二区段(41a)耦接到负载(RL;F1,S1;105),使得第二区段(41a)中的任何交变电流都被所述负载(RL;F1,S1;105)减幅,在第二运行状态下,第二区段(41a)未耦接到负载(RL;F1,S1;105),使得第二区段(41a)中的任何交变电流都未被负载(RL;F1,S1;105)减幅,
-在第二区段(41a)未在第二区段的配属的控制器(CTR1;31)的控制下运行并且第一区段(41b)在第一区段的配属的控制器(CTR1;31)的控制下运行的时间段开始之前、之时和/或之后,将可控的耦接结构切换到第一运行状态,使得第二区段(41a)中的由第一区段(41b)的运行产生的感应交变电流被负载(RL;F1,S1;105)减幅。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从车辆能够在其上行驶的轨道的表面观察,则第一区段(41b)和第二区段(41a)彼此部分地重叠。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方法,其中,控制器控制可控的耦接结构的至少一个可控的切换器,以便将所述可控的耦接结构从第一运行状态切换到第二运行状态,反之亦然。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负载(RL;F1,S1)的电阻器在可控的耦接结构的第一运行状态下使第二区段(41a)中的由第一区段(41b)的运行产生的感应交变电流减幅。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二区段(41a)中的感应交变电流流过负载(F1,S1)的熔断器,其中,熔断器的运行状态被监测,并且向控制装置指示熔断器的断开状态,在所述断开状态下,通过熔断器的电流被阻断,如果负载(F1,S1)的耦接到第二区段(41a)的熔断器处于断开状态,则所述控制装置阻止第一区段(41b)的运行。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感应交变电流在第二区段(41a)中流动时,负载(105)的电流转换器将第二区段(41a)耦接到用于在第一区段(41b)运行期间向第一区段(41b)供应能量的供应线。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负载(RL;F1,S1;105)在可控的耦接结构的第一运行状态下经由整流器耦接到第二区段(41a),所述整流器将第二区段(41a)中的感应交变电流整流为流过负载(RL;F1,S1;105)的直流。
18.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车辆是轨道限制车辆。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车辆是轻轨车辆(81)。
20.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车辆是道路汽车。
CN201680054931.7A 2015-09-21 2016-09-20 利用同时运行的相继的区段感应式地将电能传输至车辆 Active CN10836768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GB1516702.6 2015-09-21
GB1516702.6A GB2542432A (en) 2015-09-21 2015-09-21 Inductively transferring electric energy to a vehicle using consecutive segments which are operated at the same time
PCT/EP2016/072264 WO2017050743A1 (en) 2015-09-21 2016-09-20 Inductively transferring electric energy to a vehicle using consecutive segments which are operated at the same tim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67686A CN108367686A (zh) 2018-08-03
CN108367686B true CN108367686B (zh) 2021-05-07

Family

ID=545445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54931.7A Active CN108367686B (zh) 2015-09-21 2016-09-20 利用同时运行的相继的区段感应式地将电能传输至车辆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836266B2 (zh)
EP (1) EP3353008B1 (zh)
CN (1) CN108367686B (zh)
CA (1) CA2999392A1 (zh)
GB (1) GB2542432A (zh)
WO (1) WO201705074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9210770B4 (de) * 2019-07-19 2021-03-11 Bombardier Transportation Gmbh Betreiben eines Schienenfahrzeugs beim Passieren von Trennstellen in einer fahrzeugexternen Stromversorgung
DE102019210768A1 (de) * 2019-07-19 2021-01-21 Bombardier Transportation Gmbh Phasenlagendetektion beim Passieren von Trennstellen in einer Stromversorgung für Schienenfahrzeuge
CN110933757B (zh) * 2019-11-26 2022-04-05 重庆邮电大学 基于时间反演的wpcn系统的抗干扰资源分配方法
CN114074565B (zh) * 2020-08-21 2023-09-26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导向控制方法及其应用
US20230068912A1 (en) * 2021-08-25 2023-03-02 Richard Diamond Charging Road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77044A (zh) * 2008-09-19 2011-09-07 邦巴尔迪尔运输有限公司 产生电磁场以向车辆输送电能
CN102555837A (zh) * 2010-10-07 2012-07-11 阿尔斯通运输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运输车辆的地面供电系统及相关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984604B1 (ko) * 2004-10-01 2010-09-30 가부시키가이샤 야스카와덴키 리니어 모터 시스템
GB2461577A (en) * 2008-07-04 2010-01-06 Bombardier Transp Gmbh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ferring electric energy to a vehicle
JP6144195B2 (ja) 2010-05-19 2017-07-12 オークランド ユニサービシズ リミテッドAuckland Uniservices Limited 誘導電力転送システム1次トラックトポロジー
GB2491652A (en) * 2011-06-10 2012-12-12 Bombardier Transp Gmbh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ferring Electric Energy to a Vehicle Using a Plurality of Segments of a Conductor Arrangement
GB2496433A (en) * 2011-11-10 2013-05-15 Bombardier Transp Gmbh Inductively transferring energy to an electric vehicle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77044A (zh) * 2008-09-19 2011-09-07 邦巴尔迪尔运输有限公司 产生电磁场以向车辆输送电能
CN102555837A (zh) * 2010-10-07 2012-07-11 阿尔斯通运输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运输车辆的地面供电系统及相关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GB2542432A (en) 2017-03-22
GB201516702D0 (en) 2015-11-04
WO2017050743A1 (en) 2017-03-30
CA2999392A1 (en) 2017-03-30
EP3353008A1 (en) 2018-08-01
US20180264964A1 (en) 2018-09-20
US10836266B2 (en) 2020-11-17
CN108367686A (zh) 2018-08-03
EP3353008B1 (en) 2021-07-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67686B (zh) 利用同时运行的相继的区段感应式地将电能传输至车辆
EP2310225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ferring electric energy to a vehicle
CN103338967B (zh) 驱动系统、铁道车辆用驱动系统及搭载了该系统的铁道车辆、编组列车
EP2310224B1 (en) Transferring electric energy to a vehicle
EP2344357B1 (en) Inductively receiving electric energy for a vehicle
CA2838631C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ferring electric energy to a vehicle using constant current operation of segments of a conductor arrangement
EP2776269B1 (en) System for inductively transferring electric energy to a vehicle using consecutive segments
US20120217112A1 (en) Transferring electric energy to a vehicle, using a system which comprises consecutive segments for energy transfer
EP2776268B1 (en) Inductively transferring electric energy to a vehicle using consecutive segments which are operated at the same time
RU2736532C1 (ru) Электрическая сеть для рельсового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рельсовое транспортное средство и способ эксплуатации электрической сети
CN110154794B (zh) 一种移动式分段供电的感应电能传输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418

Address after: De Fentel, Netherlands

Patentee after: Aipite Group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Netherlands

Address before: Berlin, Germany

Patentee before: BOMBARDIER PRIMOVE GmbH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Germany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Evringen Kiechen, Germany

Patentee after: Yifudi Induction Charging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Germany

Address before: Evringen Kiechen, Germany

Patentee before: Aipite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German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515

Address after: Evringen Kiechen, Germany

Patentee after: Aipite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Germany

Address before: De Fentel, Netherlands

Patentee before: Aipite Group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Netherla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