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60905B - 一种隧道施工塌方紧急避难房 - Google Patents
一种隧道施工塌方紧急避难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360905B CN108360905B CN201810083131.9A CN201810083131A CN108360905B CN 108360905 B CN108360905 B CN 108360905B CN 201810083131 A CN201810083131 A CN 201810083131A CN 108360905 B CN108360905 B CN 10836090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om
- support plate
- strut
- reinforcement
- taking refu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2
- 235000019994 cava Nutritio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7921 spray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3
-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atomic oxygen Chemical compound [O]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1301 oxyge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29910052760 oxy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4083 surviv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6651 moo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29058 respiratory gaseous ex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485 cop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80 explo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65 m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9/00—Buildings, groups of buildings or shelters adapted to withstand or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e.g. war-like action, earthquake or extreme climate
- E04H9/16—Buildings, groups of buildings or shelters adapted to withstand or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e.g. war-like action, earthquake or extreme climate against adverse conditions, e.g. extreme climate, pest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B—DEVICES,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LIFE-SAVING
- A62B31/00—Containers or portable cabins for affording breathing protection with devices for reconditioning the breathing air or for ventilating, in particular those that are suitable for invalids or small children
Landscapes
- Architectur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避难房,尤其涉及一种隧道施工塌方紧急避难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塌方后可向外界发送信息、带有人工抽气装置和设有固定的食物存放位置的隧道施工塌方紧急避难房。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隧道施工塌方紧急避难房,包括有避难房、出入门、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蓄电池、第一加固梁、坐板、插头、第二加固梁等;避难房左右两壁均设有出入门。本发明达到了塌方后可向外界发送信息、带有人工抽气装置和设有固定的食物存放位置的效果,坐板和信号发射器配合可向隧道外界发送信息,外界可根据信息有目的的进行救援,摇动手柄可使转盘和叶片转动进而向避难房内送空气。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避难房,尤其涉及一种隧道施工塌方紧急避难房。
背景技术
隧道是埋置于地层内的工程建筑物,是人类利用地下空间的一种形式,隧道可分为交通隧道、水工隧道、市政隧道、矿山隧道。
应急避难场所是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一项灾民安置措施,是现代化大城市用于民众躲避火灾、爆炸、洪水、地震、疫情等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安全避难场所,紧急时避难,闲时利用应急逃生模拟平台宣传应急逃生知识。
现有的隧道施工塌方紧急避难房存在塌方后外界无法了解避难房内的情况、备用电源用完后无法保证人员的呼吸用氧和没有划定专门的食物存放位置的缺点,因此亟需研发一种塌方后可向外界发送信息、带有人工抽气装置和设有固定的食物存放位置的隧道施工塌方紧急避难房。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的隧道施工塌方紧急避难房存在塌方后外界无法了解避难房内的情况、备用电源用完后无法保证人员的呼吸用氧和没有划定专门的食物存放位置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塌方后可向外界发送信息、带有人工抽气装置和设有固定的食物存放位置的隧道施工塌方紧急避难房。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隧道施工塌方紧急避难房,包括有避难房、出入门、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蓄电池、第一加固梁、坐板、插头、第二加固梁、第三加固梁、箱体、通气管、第一网板、支架、风扇、第二网板、第一支杆、第二支杆、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座、第一转轴、转盘、叶片、第一锥齿轮、第三支杆、第三轴承座、第二转轴、第二锥齿轮和手柄,避难房左右两壁均设有出入门,避难房内底部后侧从左至右依次设有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和蓄电池,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顶部设有坐板,避难房内后壁右侧下部设有插头,插头位于第三支撑板右方,避难房内左右两侧前后两端均设有第一加固梁,左方第一加固梁位于第一支撑板左方,右方第一加固梁位于蓄电池右方,左右两方第一加固梁之间上部均设有第二加固梁,第二加固梁顶部左右两侧对称设有第三加固梁,左右两方第三加固梁顶部与避难房内顶部连接,避难房顶部中间设有箱体,箱体位于左右两方第三加固梁之间,箱体顶部设有通气管,通气管末端与隧道外界相通,通气管末端设有第一网板,箱体内设有支架和第二网板,支架位于第二网板上方,支架底部中间设有风扇,风扇位于第二网板上方,风扇与蓄电池通过电路连接,避难房内后壁中部设有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第一支杆位于第二支杆上方,第一支杆上安装有第一轴承座,第二支杆上安装有第二轴承座,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上安装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位于第二网板正下方,第一转轴上端设有转盘,转盘左右两侧均设有叶片,第一转轴下端设有第一锥齿轮,避难房内后壁中部下侧设有第三支杆,第三支杆位于第一转轴右方,第三支杆上安装有第三轴承座,第三轴承座上安装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左端安装有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第二转轴右端设有手柄。
优选地,还包括有锁止式卷收器、导向件、织带、锁舌和锁扣,避难房内后壁下部均匀设有锁止式卷收器,锁止式卷收器上方左右两侧对称设有导向件,导向件位于避难房内后壁中部,锁止式卷收器上设有织带,织带穿过导向件,织带左右两端均设有锁舌,避难房内后壁下部均匀设有锁扣,锁扣位于坐板上方,锁扣与锁舌配合。
优选地,还包括有信号发射器和开关,避难房内后壁下部均匀设有信号发射器和开关,信号发射器和开关位于锁止式卷收器左侧,信号发射器位于开关左方。
优选地,还包括有缸体、第一硬质管、第二硬质管、单向阀、喷头、活塞、移动杆、弹簧、接触轮、凸轮和支撑杆,前后两方第二加固梁之间左右两侧均设有支撑杆,左右两方支撑杆顶部中间对称设有缸体,左方缸体顶部左侧和右方缸体顶部右侧对称设有第一硬质管,左方第一硬质管末端与箱体左侧上部连接,右方第一硬质管末端与箱体右侧上部连接,左方缸体底部左侧和右方缸体底部右侧对称设有第二硬质管,左方第二硬质管位于左方支撑杆左方,右方第二硬质管位于右方支撑杆右方,第一硬质管内下侧和第二硬质管内上侧均设有单向阀,第二硬质管末端设有喷头,左方缸体右侧中部和右方缸体左侧中部均开有通孔,缸体内滑动式设有活塞,左方活塞右侧中部和右方活塞左侧中部对称设有移动杆,移动杆末端穿过通孔,移动杆末端设有接触轮,左方活塞右侧和右方活塞左侧对称设有弹簧,弹簧位于移动杆上下两方,左方弹簧右端与左方缸体内右壁连接,右方弹簧左端与右方缸体内左壁连接,第一转轴上侧设有凸轮,凸轮位于第一轴承座下方,凸轮与接触轮配合。
优选地,还包括有合页、箱门和门锁,第一支撑板前侧右端与第三支撑板前侧左端上下两侧均设有合页,左方合页右侧与右方合页左侧对称设有箱门,左方箱门前侧右端中部与右方箱门前侧左端中部均设有门锁,左方门锁与第二支撑板前侧左端中部配合,右方门锁与第二支撑板前侧右端中部配合。
工作原理:避难房具有一定的抗震抗压性,可以为避难房内的人们提供一定的保护,隧道内设有多个避难房,当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塌方时,工人迅速打开就近避难房左右两侧的出入门,再进到避难房内并坐到坐板上,进入避难房后,工人从避难房内将出入门关上,同时启动蓄电池工作,蓄电池带动风扇转动,进而通过通气管向避难房内输送新鲜空气,保持避难房内空气的流通,使避难房内的工人不至于因为空气不流通氧气少而导致人员的受伤害,当较短时间内避难房内的工人被救时,工人关闭蓄电池,风扇停止转动,不再通过通气管向避难房内输送新鲜空气,当经过长时间的等待仍未被救,蓄电池电量用完,风扇无法工作时,避难房内的工人可以轮流摇动手柄,手柄带动第二转轴转动,第二转轴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进而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第一锥齿轮带动第一转轴转动,第一转轴带动转盘上的叶片转动,从而通过通气管与外界进行换气,使避难房内的空气保持良好,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用来支撑坐板,使工人坐着更舒服,从而放松心情,等待救援,第一加固梁、第二加固梁和第三加固梁可使避难房的抗震抗压能力进一步增强,提高避难房内工人的存活率,第一网板和第二网板可以对流经的空气进行过滤,同时可以防止异物进入损坏风扇,插头可以为工人的手机提供充电,增强与外界的沟通,支架用来支撑风扇,使风扇转动平稳。
因为还包括有锁止式卷收器、导向件、织带、锁舌和锁扣,避难房内后壁下部均匀设有锁止式卷收器,锁止式卷收器上方左右两侧对称设有导向件,导向件位于避难房内后壁中部,锁止式卷收器上设有织带,织带穿过导向件,织带左右两端均设有锁舌,避难房内后壁下部均匀设有锁扣,锁扣位于坐板上方,锁扣与锁舌配合,所以当工人坐到坐板上后,工人先将相应位置的锁舌和锁扣结合起来,当避难房发生震动时,锁止式卷收器将织带收紧,从而将工人固定住,这样可有效防止工人随避难房的震动而移动位置,进而保护工人的安全,当工人被解救时,工人先将相应位置的锁舌和锁扣分离,解除对工人的固定,然后再离开,导向件的作用是为织带的移动进行导向,使织带移动更灵活。
因为还包括有信号发射器和开关,避难房内后壁下部均匀设有信号发射器和开关,信号发射器和开关位于锁止式卷收器左侧,信号发射器位于开关左方,所以当工人坐到坐板上后,工人再打开开关,相应位置的信号发射器开始工作,并向外发送信号,这样可以便于外界统计避难房内工人的被困人数,进而进行施救,当工人被解救后,工人关闭开关,信号发射器不再工作,也就不再向外界发送信号。
因为还包括有缸体、第一硬质管、第二硬质管、单向阀、喷头、活塞、移动杆、弹簧、接触轮、凸轮和支撑杆,前后两方第二加固梁之间左右两侧均设有支撑杆,左右两方支撑杆顶部中间对称设有缸体,左方缸体顶部左侧和右方缸体顶部右侧对称设有第一硬质管,左方第一硬质管末端与箱体左侧上部连接,右方第一硬质管末端与箱体右侧上部连接,左方缸体底部左侧和右方缸体底部右侧对称设有第二硬质管,左方第二硬质管位于左方支撑杆左方,右方第二硬质管位于右方支撑杆右方,第一硬质管内下侧和第二硬质管内上侧均设有单向阀,第二硬质管末端设有喷头,左方缸体右侧中部和右方缸体左侧中部均开有通孔,缸体内滑动式设有活塞,左方活塞右侧中部和右方活塞左侧中部对称设有移动杆,移动杆末端穿过通孔,移动杆末端设有接触轮,左方活塞右侧和右方活塞左侧对称设有弹簧,弹簧位于移动杆上下两方,左方弹簧右端与左方缸体内右壁连接,右方弹簧左端与右方缸体内左壁连接,第一转轴上侧设有凸轮,凸轮位于第一轴承座下方,凸轮与接触轮配合,所以当工人摇动手柄,进而带动第一转轴和转盘上的叶片转动时,第一转轴的转动带动凸轮转动,当凸轮的尖头部分转到左侧,并与左方接触轮接触时,接触轮向左移动,进而带动移动杆向左移动,移动杆带动活塞向左移动,随后使左侧下方单向阀打开,左侧上方单向阀关闭,从而使左方缸体左侧内的空气通过左方第二硬质管从左方喷头排出,左方弹簧被拉伸,当凸轮的尖头部分转离左方接触轮时,活塞在左方弹簧的弹簧力作用下向右移动,进而带动移动杆向右移动,移动杆带动接触轮向右移动,随后使左侧下方单向阀关闭,左侧上方单向阀打开,从而使外界的空气通过左方第一硬质管进入到左方缸体左侧,左方弹簧恢复原位时,活塞、移动杆和接触轮停止移动,当凸轮的尖头部分转到右侧,并与右方接触轮接触时,接触轮向右移动,进而带动移动杆向右移动,移动杆带动活塞向右移动,随后使右侧下方单向阀打开,右侧上方单向阀关闭,从而使右方缸体左侧内的空气通过右方第二硬质管从右方喷头排出,右方弹簧被拉伸,当凸轮的尖头部分转离右方接触轮时,活塞在右方弹簧的弹簧力作用下向左移动,进而带动移动杆向左移动,移动杆带动接触轮向左移动,随后使右侧下方单向阀关闭,右侧上方单向阀打开,从而使外界的空气通过右方第一硬质管进入到右方缸体左侧,右方弹簧恢复原位,活塞、移动杆和接触轮停止移动,如此往复运动即可不断地将外界的空气从喷头排入到避难房内,可有效提高人工摇动手柄时外界空气的吸入量,使避难房内的工人有更多的氧气使用,支撑杆用来支撑缸体,使缸体放置更平稳。
因为还包括有合页、箱门和门锁,第一支撑板前侧右端与第三支撑板前侧左端上下两侧均设有合页,左方合页右侧与右方合页左侧对称设有箱门,左方箱门前侧右端中部与右方箱门前侧左端中部均设有门锁,左方门锁与第二支撑板前侧左端中部配合,右方门锁与第二支撑板前侧右端中部配合,所以为了提高避难房内的工人的生存率,需要在避难房内放置一定的食物和水等物品,食物和水等物品放置到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与第三支撑板隔出的空间内,当工人需要将食物和水等物品放入到避难房内时,工人先打开门锁,然后将箱门打开,进而将食物和水等物品放入到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与第三支撑板隔出的空间内,当放完后,工人先关闭箱门,再关闭门锁,从而将食物和水等物品放置好,这样在隧道施工遭遇塌方时避难房内的工人在等待救援过程中可以有一定的食物和水食用,延长了避难房内的工人的生存时间,使避难房内的工人可以支撑更长的时间,合页可使箱门开关更灵活。
(3)有益效果
本发明达到了塌方后可向外界发送信息、带有人工抽气装置和设有固定的食物存放位置的效果,坐板和信号发射器配合可向隧道外界发送信息,外界可根据信息有目的的进行救援,摇动手柄可使转盘和叶片转动进而向避难房内送空气,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与第三支撑板将坐板下的空间隔出一定的位置用来存放食物和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一种部分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二种部分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三种部分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避难房,2-出入门,3-第一支撑板,4-第二支撑板,5-第三支撑板,6-蓄电池,7-第一加固梁,8-坐板,9-插头,10-第二加固梁,11-第三加固梁,12-箱体,13-通气管,14-第一网板,15-支架,16-风扇,17-第二网板,18-第一支杆,19-第二支杆,20-第一轴承座,21-第二轴承座,22-第一转轴,23-转盘,24-叶片,25-第一锥齿轮,26-第三支杆,27-第三轴承座,28-第二转轴,29-第二锥齿轮,30-手柄,31-锁止式卷收器,32-导向件,33-织带,34-锁舌,35-锁扣,36-信号发射器,37-开关,38-缸体,39-第一硬质管,40-第二硬质管,41-单向阀,42-喷头,43-通孔,44-活塞,45-移动杆,46-弹簧,47-接触轮,48-凸轮,49-合页,50-箱门,51-门锁,52-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隧道施工塌方紧急避难房,如图1-4所示,包括有避难房1、出入门2、第一支撑板3、第二支撑板4、第三支撑板5、蓄电池6、第一加固梁7、坐板8、插头9、第二加固梁10、第三加固梁11、箱体12、通气管13、第一网板14、支架15、风扇16、第二网板17、第一支杆18、第二支杆19、第一轴承座20、第二轴承座21、第一转轴22、转盘23、叶片24、第一锥齿轮25、第三支杆26、第三轴承座27、第二转轴28、第二锥齿轮29和手柄30,避难房1左右两壁均设有出入门2,避难房1内底部后侧从左至右依次设有第一支撑板3、第二支撑板4、第三支撑板5和蓄电池6,第一支撑板3、第二支撑板4和第三支撑板5顶部设有坐板8,避难房1内后壁右侧下部设有插头9,插头9位于第三支撑板5右方,避难房1内左右两侧前后两端均设有第一加固梁7,左方第一加固梁7位于第一支撑板3左方,右方第一加固梁7位于蓄电池6右方,左右两方第一加固梁7之间上部均设有第二加固梁10,第二加固梁10顶部左右两侧对称设有第三加固梁11,左右两方第三加固梁11顶部与避难房1内顶部连接,避难房1顶部中间设有箱体12,箱体12位于左右两方第三加固梁11之间,箱体12顶部设有通气管13,通气管13末端与隧道外界相通,通气管13末端设有第一网板14,箱体12内设有支架15和第二网板17,支架15位于第二网板17上方,支架15底部中间设有风扇16,风扇16位于第二网板17上方,风扇16与蓄电池6通过电路连接,避难房1内后壁中部设有第一支杆18和第二支杆19,第一支杆18位于第二支杆19上方,第一支杆18上安装有第一轴承座20,第二支杆19上安装有第二轴承座21,第一轴承座20和第二轴承座21上安装有第一转轴22,第一转轴22位于第二网板17正下方,第一转轴22上端设有转盘23,转盘23左右两侧均设有叶片24,第一转轴22下端设有第一锥齿轮25,避难房1内后壁中部下侧设有第三支杆26,第三支杆26位于第一转轴22右方,第三支杆26上安装有第三轴承座27,第三轴承座27上安装有第二转轴28,第二转轴28左端安装有第二锥齿轮29,第二锥齿轮29与第一锥齿轮25啮合,第二转轴28右端设有手柄30。
实施例2
一种隧道施工塌方紧急避难房,如图1-4所示,包括有避难房1、出入门2、第一支撑板3、第二支撑板4、第三支撑板5、蓄电池6、第一加固梁7、坐板8、插头9、第二加固梁10、第三加固梁11、箱体12、通气管13、第一网板14、支架15、风扇16、第二网板17、第一支杆18、第二支杆19、第一轴承座20、第二轴承座21、第一转轴22、转盘23、叶片24、第一锥齿轮25、第三支杆26、第三轴承座27、第二转轴28、第二锥齿轮29和手柄30,避难房1左右两壁均设有出入门2,避难房1内底部后侧从左至右依次设有第一支撑板3、第二支撑板4、第三支撑板5和蓄电池6,第一支撑板3、第二支撑板4和第三支撑板5顶部设有坐板8,避难房1内后壁右侧下部设有插头9,插头9位于第三支撑板5右方,避难房1内左右两侧前后两端均设有第一加固梁7,左方第一加固梁7位于第一支撑板3左方,右方第一加固梁7位于蓄电池6右方,左右两方第一加固梁7之间上部均设有第二加固梁10,第二加固梁10顶部左右两侧对称设有第三加固梁11,左右两方第三加固梁11顶部与避难房1内顶部连接,避难房1顶部中间设有箱体12,箱体12位于左右两方第三加固梁11之间,箱体12顶部设有通气管13,通气管13末端与隧道外界相通,通气管13末端设有第一网板14,箱体12内设有支架15和第二网板17,支架15位于第二网板17上方,支架15底部中间设有风扇16,风扇16位于第二网板17上方,风扇16与蓄电池6通过电路连接,避难房1内后壁中部设有第一支杆18和第二支杆19,第一支杆18位于第二支杆19上方,第一支杆18上安装有第一轴承座20,第二支杆19上安装有第二轴承座21,第一轴承座20和第二轴承座21上安装有第一转轴22,第一转轴22位于第二网板17正下方,第一转轴22上端设有转盘23,转盘23左右两侧均设有叶片24,第一转轴22下端设有第一锥齿轮25,避难房1内后壁中部下侧设有第三支杆26,第三支杆26位于第一转轴22右方,第三支杆26上安装有第三轴承座27,第三轴承座27上安装有第二转轴28,第二转轴28左端安装有第二锥齿轮29,第二锥齿轮29与第一锥齿轮25啮合,第二转轴28右端设有手柄30。
还包括有锁止式卷收器31、导向件32、织带33、锁舌34和锁扣35,避难房1内后壁下部均匀设有锁止式卷收器31,锁止式卷收器31上方左右两侧对称设有导向件32,导向件32位于避难房1内后壁中部,锁止式卷收器31上设有织带33,织带33穿过导向件32,织带33左右两端均设有锁舌34,避难房1内后壁下部均匀设有锁扣35,锁扣35位于坐板8上方,锁扣35与锁舌34配合。
实施例3
一种隧道施工塌方紧急避难房,如图1-4所示,包括有避难房1、出入门2、第一支撑板3、第二支撑板4、第三支撑板5、蓄电池6、第一加固梁7、坐板8、插头9、第二加固梁10、第三加固梁11、箱体12、通气管13、第一网板14、支架15、风扇16、第二网板17、第一支杆18、第二支杆19、第一轴承座20、第二轴承座21、第一转轴22、转盘23、叶片24、第一锥齿轮25、第三支杆26、第三轴承座27、第二转轴28、第二锥齿轮29和手柄30,避难房1左右两壁均设有出入门2,避难房1内底部后侧从左至右依次设有第一支撑板3、第二支撑板4、第三支撑板5和蓄电池6,第一支撑板3、第二支撑板4和第三支撑板5顶部设有坐板8,避难房1内后壁右侧下部设有插头9,插头9位于第三支撑板5右方,避难房1内左右两侧前后两端均设有第一加固梁7,左方第一加固梁7位于第一支撑板3左方,右方第一加固梁7位于蓄电池6右方,左右两方第一加固梁7之间上部均设有第二加固梁10,第二加固梁10顶部左右两侧对称设有第三加固梁11,左右两方第三加固梁11顶部与避难房1内顶部连接,避难房1顶部中间设有箱体12,箱体12位于左右两方第三加固梁11之间,箱体12顶部设有通气管13,通气管13末端与隧道外界相通,通气管13末端设有第一网板14,箱体12内设有支架15和第二网板17,支架15位于第二网板17上方,支架15底部中间设有风扇16,风扇16位于第二网板17上方,风扇16与蓄电池6通过电路连接,避难房1内后壁中部设有第一支杆18和第二支杆19,第一支杆18位于第二支杆19上方,第一支杆18上安装有第一轴承座20,第二支杆19上安装有第二轴承座21,第一轴承座20和第二轴承座21上安装有第一转轴22,第一转轴22位于第二网板17正下方,第一转轴22上端设有转盘23,转盘23左右两侧均设有叶片24,第一转轴22下端设有第一锥齿轮25,避难房1内后壁中部下侧设有第三支杆26,第三支杆26位于第一转轴22右方,第三支杆26上安装有第三轴承座27,第三轴承座27上安装有第二转轴28,第二转轴28左端安装有第二锥齿轮29,第二锥齿轮29与第一锥齿轮25啮合,第二转轴28右端设有手柄30。
还包括有锁止式卷收器31、导向件32、织带33、锁舌34和锁扣35,避难房1内后壁下部均匀设有锁止式卷收器31,锁止式卷收器31上方左右两侧对称设有导向件32,导向件32位于避难房1内后壁中部,锁止式卷收器31上设有织带33,织带33穿过导向件32,织带33左右两端均设有锁舌34,避难房1内后壁下部均匀设有锁扣35,锁扣35位于坐板8上方,锁扣35与锁舌34配合。
还包括有信号发射器36和开关37,避难房1内后壁下部均匀设有信号发射器36和开关37,信号发射器36和开关37位于锁止式卷收器31左侧,信号发射器36位于开关37左方。
实施例4
一种隧道施工塌方紧急避难房,如图1-4所示,包括有避难房1、出入门2、第一支撑板3、第二支撑板4、第三支撑板5、蓄电池6、第一加固梁7、坐板8、插头9、第二加固梁10、第三加固梁11、箱体12、通气管13、第一网板14、支架15、风扇16、第二网板17、第一支杆18、第二支杆19、第一轴承座20、第二轴承座21、第一转轴22、转盘23、叶片24、第一锥齿轮25、第三支杆26、第三轴承座27、第二转轴28、第二锥齿轮29和手柄30,避难房1左右两壁均设有出入门2,避难房1内底部后侧从左至右依次设有第一支撑板3、第二支撑板4、第三支撑板5和蓄电池6,第一支撑板3、第二支撑板4和第三支撑板5顶部设有坐板8,避难房1内后壁右侧下部设有插头9,插头9位于第三支撑板5右方,避难房1内左右两侧前后两端均设有第一加固梁7,左方第一加固梁7位于第一支撑板3左方,右方第一加固梁7位于蓄电池6右方,左右两方第一加固梁7之间上部均设有第二加固梁10,第二加固梁10顶部左右两侧对称设有第三加固梁11,左右两方第三加固梁11顶部与避难房1内顶部连接,避难房1顶部中间设有箱体12,箱体12位于左右两方第三加固梁11之间,箱体12顶部设有通气管13,通气管13末端与隧道外界相通,通气管13末端设有第一网板14,箱体12内设有支架15和第二网板17,支架15位于第二网板17上方,支架15底部中间设有风扇16,风扇16位于第二网板17上方,风扇16与蓄电池6通过电路连接,避难房1内后壁中部设有第一支杆18和第二支杆19,第一支杆18位于第二支杆19上方,第一支杆18上安装有第一轴承座20,第二支杆19上安装有第二轴承座21,第一轴承座20和第二轴承座21上安装有第一转轴22,第一转轴22位于第二网板17正下方,第一转轴22上端设有转盘23,转盘23左右两侧均设有叶片24,第一转轴22下端设有第一锥齿轮25,避难房1内后壁中部下侧设有第三支杆26,第三支杆26位于第一转轴22右方,第三支杆26上安装有第三轴承座27,第三轴承座27上安装有第二转轴28,第二转轴28左端安装有第二锥齿轮29,第二锥齿轮29与第一锥齿轮25啮合,第二转轴28右端设有手柄30。
还包括有锁止式卷收器31、导向件32、织带33、锁舌34和锁扣35,避难房1内后壁下部均匀设有锁止式卷收器31,锁止式卷收器31上方左右两侧对称设有导向件32,导向件32位于避难房1内后壁中部,锁止式卷收器31上设有织带33,织带33穿过导向件32,织带33左右两端均设有锁舌34,避难房1内后壁下部均匀设有锁扣35,锁扣35位于坐板8上方,锁扣35与锁舌34配合。
还包括有信号发射器36和开关37,避难房1内后壁下部均匀设有信号发射器36和开关37,信号发射器36和开关37位于锁止式卷收器31左侧,信号发射器36位于开关37左方。
还包括有缸体38、第一硬质管39、第二硬质管40、单向阀41、喷头42、活塞44、移动杆45、弹簧46、接触轮47、凸轮48和支撑杆52,前后两方第二加固梁10之间左右两侧均设有支撑杆52,左右两方支撑杆52顶部中间对称设有缸体38,左方缸体38顶部左侧和右方缸体38顶部右侧对称设有第一硬质管39,左方第一硬质管39末端与箱体12左侧上部连接,右方第一硬质管39末端与箱体12右侧上部连接,左方缸体38底部左侧和右方缸体38底部右侧对称设有第二硬质管40,左方第二硬质管40位于左方支撑杆52左方,右方第二硬质管40位于右方支撑杆52右方,第一硬质管39内下侧和第二硬质管40内上侧均设有单向阀41,第二硬质管40末端设有喷头42,左方缸体38右侧中部和右方缸体38左侧中部均开有通孔43,缸体38内滑动式设有活塞44,左方活塞44右侧中部和右方活塞44左侧中部对称设有移动杆45,移动杆45末端穿过通孔43,移动杆45末端设有接触轮47,左方活塞44右侧和右方活塞44左侧对称设有弹簧46,弹簧46位于移动杆45上下两方,左方弹簧46右端与左方缸体38内右壁连接,右方弹簧46左端与右方缸体38内左壁连接,第一转轴22上侧设有凸轮48,凸轮48位于第一轴承座20下方,凸轮48与接触轮47配合。
还包括有合页49、箱门50和门锁51,第一支撑板3前侧右端与第三支撑板5前侧左端上下两侧均设有合页49,左方合页49右侧与右方合页49左侧对称设有箱门50,左方箱门50前侧右端中部与右方箱门50前侧左端中部均设有门锁51,左方门锁51与第二支撑板4前侧左端中部配合,右方门锁51与第二支撑板4前侧右端中部配合。
工作原理:避难房1具有一定的抗震抗压性,可以为避难房1内的人们提供一定的保护,隧道内设有多个避难房1,当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塌方时,工人迅速打开就近避难房1左右两侧的出入门2,再进到避难房1内并坐到坐板8上,进入避难房1后,工人从避难房1内将出入门2关上,同时启动蓄电池6工作,蓄电池6带动风扇16转动,进而通过通气管13向避难房1内输送新鲜空气,保持避难房1内空气的流通,使避难房1内的工人不至于因为空气不流通氧气少而导致人员的受伤害,当较短时间内避难房1内的工人被救时,工人关闭蓄电池6,风扇16停止转动,不再通过通气管13向避难房1内输送新鲜空气,当经过长时间的等待仍未被救,蓄电池6电量用完,风扇16无法工作时,避难房1内的工人可以轮流摇动手柄30,手柄30带动第二转轴28转动,第二转轴28带动第二锥齿轮29转动,进而带动第一锥齿轮25转动,第一锥齿轮25带动第一转轴22转动,第一转轴22带动转盘23上的叶片24转动,从而通过通气管13与外界进行换气,使避难房1内的空气保持良好,第一支撑板3、第二支撑板4和第三支撑板5用来支撑坐板8,使工人坐着更舒服,从而放松心情,等待救援,第一加固梁7、第二加固梁10和第三加固梁11可使避难房1的抗震抗压能力进一步增强,提高避难房1内工人的存活率,第一网板14和第二网板17可以对流经的空气进行过滤,同时可以防止异物进入损坏风扇16,插头9可以为工人的手机提供充电,增强与外界的沟通,支架15用来支撑风扇16,使风扇16转动平稳。
因为还包括有锁止式卷收器31、导向件32、织带33、锁舌34和锁扣35,避难房1内后壁下部均匀设有锁止式卷收器31,锁止式卷收器31上方左右两侧对称设有导向件32,导向件32位于避难房1内后壁中部,锁止式卷收器31上设有织带33,织带33穿过导向件32,织带33左右两端均设有锁舌34,避难房1内后壁下部均匀设有锁扣35,锁扣35位于坐板8上方,锁扣35与锁舌34配合,所以当工人坐到坐板8上后,工人先将相应位置的锁舌34和锁扣35结合起来,当避难房1发生震动时,锁止式卷收器31将织带33收紧,从而将工人固定住,这样可有效防止工人随避难房1的震动而移动位置,进而保护工人的安全,当工人被解救时,工人先将相应位置的锁舌34和锁扣35分离,解除对工人的固定,然后再离开,导向件32的作用是为织带33的移动进行导向,使织带33移动更灵活。
因为还包括有信号发射器36和开关37,避难房1内后壁下部均匀设有信号发射器36和开关37,信号发射器36和开关37位于锁止式卷收器31左侧,信号发射器36位于开关37左方,所以当工人坐到坐板8上后,工人再打开开关37,相应位置的信号发射器36开始工作,并向外发送信号,这样可以便于外界统计避难房1内工人的被困人数,进而进行施救,当工人被解救后,工人关闭开关37,信号发射器36不再工作,也就不再向外界发送信号。
因为还包括有缸体38、第一硬质管39、第二硬质管40、单向阀41、喷头42、活塞44、移动杆45、弹簧46、接触轮47、凸轮48和支撑杆52,前后两方第二加固梁10之间左右两侧均设有支撑杆52,左右两方支撑杆52顶部中间对称设有缸体38,左方缸体38顶部左侧和右方缸体38顶部右侧对称设有第一硬质管39,左方第一硬质管39末端与箱体12左侧上部连接,右方第一硬质管39末端与箱体12右侧上部连接,左方缸体38底部左侧和右方缸体38底部右侧对称设有第二硬质管40,左方第二硬质管40位于左方支撑杆52左方,右方第二硬质管40位于右方支撑杆52右方,第一硬质管39内下侧和第二硬质管40内上侧均设有单向阀41,第二硬质管40末端设有喷头42,左方缸体38右侧中部和右方缸体38左侧中部均开有通孔43,缸体38内滑动式设有活塞44,左方活塞44右侧中部和右方活塞44左侧中部对称设有移动杆45,移动杆45末端穿过通孔43,移动杆45末端设有接触轮47,左方活塞44右侧和右方活塞44左侧对称设有弹簧46,弹簧46位于移动杆45上下两方,左方弹簧46右端与左方缸体38内右壁连接,右方弹簧46左端与右方缸体38内左壁连接,第一转轴22上侧设有凸轮48,凸轮48位于第一轴承座20下方,凸轮48与接触轮47配合,所以当工人摇动手柄30,进而带动第一转轴22和转盘23上的叶片24转动时,第一转轴22的转动带动凸轮48转动,当凸轮48的尖头部分转到左侧,并与左方接触轮47接触时,接触轮47向左移动,进而带动移动杆45向左移动,移动杆45带动活塞44向左移动,随后使左侧下方单向阀41打开,左侧上方单向阀41关闭,从而使左方缸体38左侧内的空气通过左方第二硬质管40从左方喷头42排出,左方弹簧46被拉伸,当凸轮48的尖头部分转离左方接触轮47时,活塞44在左方弹簧46的弹簧46力作用下向右移动,进而带动移动杆45向右移动,移动杆45带动接触轮47向右移动,随后使左侧下方单向阀41关闭,左侧上方单向阀41打开,从而使外界的空气通过左方第一硬质管39进入到左方缸体38左侧,左方弹簧46恢复原位时,活塞44、移动杆45和接触轮47停止移动,当凸轮48的尖头部分转到右侧,并与右方接触轮47接触时,接触轮47向右移动,进而带动移动杆45向右移动,移动杆45带动活塞44向右移动,随后使右侧下方单向阀41打开,右侧上方单向阀41关闭,从而使右方缸体38左侧内的空气通过右方第二硬质管40从右方喷头42排出,右方弹簧46被拉伸,当凸轮48的尖头部分转离右方接触轮47时,活塞44在右方弹簧46的弹簧46力作用下向左移动,进而带动移动杆45向左移动,移动杆45带动接触轮47向左移动,随后使右侧下方单向阀41关闭,右侧上方单向阀41打开,从而使外界的空气通过右方第一硬质管39进入到右方缸体38左侧,右方弹簧46恢复原位,活塞44、移动杆45和接触轮47停止移动,如此往复运动即可不断地将外界的空气从喷头42排入到避难房1内,可有效提高人工摇动手柄30时外界空气的吸入量,使避难房1内的工人有更多的氧气使用,支撑杆52用来支撑缸体38,使缸体38放置更平稳。
因为还包括有合页49、箱门50和门锁51,第一支撑板3前侧右端与第三支撑板5前侧左端上下两侧均设有合页49,左方合页49右侧与右方合页49左侧对称设有箱门50,左方箱门50前侧右端中部与右方箱门50前侧左端中部均设有门锁51,左方门锁51与第二支撑板4前侧左端中部配合,右方门锁51与第二支撑板4前侧右端中部配合,所以为了提高避难房1内的工人的生存率,需要在避难房1内放置一定的食物和水等物品,食物和水等物品放置到第一支撑板3、第二支撑板4与第三支撑板5隔出的空间内,当工人需要将食物和水等物品放入到避难房1内时,工人先打开门锁51,然后将箱门50打开,进而将食物和水等物品放入到第一支撑板3、第二支撑板4与第三支撑板5隔出的空间内,当放完后,工人先关闭箱门50,再关闭门锁51,从而将食物和水等物品放置好,这样在隧道施工遭遇塌方时避难房1内的工人在等待救援过程中可以有一定的食物和水食用,延长了避难房1内的工人的生存时间,使避难房1内的工人可以支撑更长的时间,合页49可使箱门50开关37更灵活。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5)
1.一种隧道施工塌方紧急避难房,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避难房(1)、出入门(2)、第一支撑板(3)、第二支撑板(4)、第三支撑板(5)、蓄电池(6)、第一加固梁(7)、坐板(8)、插头(9)、第二加固梁(10)、第三加固梁(11)、箱体(12)、通气管(13)、第一网板(14)、支架(15)、风扇(16)、第二网板(17)、第一支杆(18)、第二支杆(19)、第一轴承座(20)、第二轴承座(21)、第一转轴(22)、转盘(23)、叶片(24)、第一锥齿轮(25)、第三支杆(26)、第三轴承座(27)、第二转轴(28)、第二锥齿轮(29)和手柄(30),避难房(1)左右两壁均设有出入门(2),避难房(1)内底部后侧从左至右依次设有第一支撑板(3)、第二支撑板(4)、第三支撑板(5)和蓄电池(6),第一支撑板(3)、第二支撑板(4)和第三支撑板(5)顶部设有坐板(8),避难房(1)内后壁右侧下部设有插头(9),插头(9)位于第三支撑板(5)右方,避难房(1)内左右两侧前后两端均设有第一加固梁(7),左方第一加固梁(7)位于第一支撑板(3)左方,右方第一加固梁(7)位于蓄电池(6)右方,左右两方第一加固梁(7)之间上部均设有第二加固梁(10),第二加固梁(10)顶部左右两侧对称设有第三加固梁(11),左右两方第三加固梁(11)顶部与避难房(1)内顶部连接,避难房(1)顶部中间设有箱体(12),箱体(12)位于左右两方第三加固梁(11)之间,箱体(12)顶部设有通气管(13),通气管(13)末端与隧道外界相通,通气管(13)末端设有第一网板(14),箱体(12)内设有支架(15)和第二网板(17),支架(15)位于第二网板(17)上方,支架(15)底部中间设有风扇(16),风扇(16)位于第二网板(17)上方,风扇(16)与蓄电池(6)通过电路连接,避难房(1)内后壁中部设有第一支杆(18)和第二支杆(19),第一支杆(18)位于第二支杆(19)上方,第一支杆(18)上安装有第一轴承座(20),第二支杆(19)上安装有第二轴承座(21),第一轴承座(20)和第二轴承座(21)上安装有第一转轴(22),第一转轴(22)位于第二网板(17)正下方,第一转轴(22)上端设有转盘(23),转盘(23)左右两侧均设有叶片(24),第一转轴(22)下端设有第一锥齿轮(25),避难房(1)内后壁中部下侧设有第三支杆(26),第三支杆(26)位于第一转轴(22)右方,第三支杆(26)上安装有第三轴承座(27),第三轴承座(27)上安装有第二转轴(28),第二转轴(28)左端安装有第二锥齿轮(29),第二锥齿轮(29)与第一锥齿轮(25)啮合,第二转轴(28)右端设有手柄(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施工塌方紧急避难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锁止式卷收器(31)、导向件(32)、织带(33)、锁舌(34)和锁扣(35),避难房(1)内后壁下部均匀设有锁止式卷收器(31),锁止式卷收器(31)上方左右两侧对称设有导向件(32),导向件(32)位于避难房(1)内后壁中部,锁止式卷收器(31)上设有织带(33),织带(33)穿过导向件(32),织带(33)左右两端均设有锁舌(34),避难房(1)内后壁下部均匀设有锁扣(35),锁扣(35)位于坐板(8)上方,锁扣(35)与锁舌(34)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隧道施工塌方紧急避难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信号发射器(36)和开关(37),避难房(1)内后壁下部均匀设有信号发射器(36)和开关(37),信号发射器(36)和开关(37)位于锁止式卷收器(31)左侧,信号发射器(36)位于开关(37)左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隧道施工塌方紧急避难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缸体(38)、第一硬质管(39)、第二硬质管(40)、单向阀(41)、喷头(42)、活塞(44)、移动杆(45)、弹簧(46)、接触轮(47)、凸轮(48)和支撑杆(52),前后两方第二加固梁(10)之间左右两侧均设有支撑杆(52),左右两方支撑杆(52)顶部中间对称设有缸体(38),左方缸体(38)顶部左侧和右方缸体(38)顶部右侧对称设有第一硬质管(39),左方第一硬质管(39)末端与箱体(12)左侧上部连接,右方第一硬质管(39)末端与箱体(12)右侧上部连接,左方缸体(38)底部左侧和右方缸体(38)底部右侧对称设有第二硬质管(40),左方第二硬质管(40)位于左方支撑杆(52)左方,右方第二硬质管(40)位于右方支撑杆(52)右方,第一硬质管(39)内下侧和第二硬质管(40)内上侧均设有单向阀(41),第二硬质管(40)末端设有喷头(42),左方缸体(38)右侧中部和右方缸体(38)左侧中部均开有通孔(43),缸体(38)内滑动式设有活塞(44),左方活塞(44)右侧中部和右方活塞(44)左侧中部对称设有移动杆(45),移动杆(45)末端穿过通孔(43),移动杆(45)末端设有接触轮(47),左方活塞(44)右侧和右方活塞(44)左侧对称设有弹簧(46),弹簧(46)位于移动杆(45)上下两方,左方弹簧(46)右端与左方缸体(38)内右壁连接,右方弹簧(46)左端与右方缸体(38)内左壁连接,第一转轴(22)上侧设有凸轮(48),凸轮(48)位于第一轴承座(20)下方,凸轮(48)与接触轮(47)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隧道施工塌方紧急避难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合页(49)、箱门(50)和门锁(51),第一支撑板(3)前侧右端与第三支撑板(5)前侧左端上下两侧均设有合页(49),左方合页(49)右侧与右方合页(49)左侧对称设有箱门(50),左方箱门(50)前侧右端中部与右方箱门(50)前侧左端中部均设有门锁(51),左方门锁(51)与第二支撑板(4)前侧左端中部配合,右方门锁(51)与第二支撑板(4)前侧右端中部配合。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083131.9A CN108360905B (zh) | 2018-01-29 | 2018-01-29 | 一种隧道施工塌方紧急避难房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083131.9A CN108360905B (zh) | 2018-01-29 | 2018-01-29 | 一种隧道施工塌方紧急避难房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360905A CN108360905A (zh) | 2018-08-03 |
CN108360905B true CN108360905B (zh) | 2019-08-27 |
Family
ID=630072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083131.9A Active CN108360905B (zh) | 2018-01-29 | 2018-01-29 | 一种隧道施工塌方紧急避难房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360905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090371B (zh) * | 2019-05-17 | 2021-05-25 | 浙江麦知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地震的避险柜 |
CN112796826B (zh) * | 2020-12-30 | 2023-07-21 | 长安大学 | 一种无扇叶能通风的隧道逃生管及设计方法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4984478U (zh) * | 2015-07-29 | 2016-01-20 | 孙华定 | 一种矿井及隧道救生装置 |
CN205994910U (zh) * | 2016-08-31 | 2017-03-08 | 山西省地震局 | 地震应急救援仓 |
CN206745783U (zh) * | 2017-04-18 | 2017-12-15 | 李小三 | 一种安全性能较高的施工应急救生舱 |
-
2018
- 2018-01-29 CN CN201810083131.9A patent/CN10836090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4984478U (zh) * | 2015-07-29 | 2016-01-20 | 孙华定 | 一种矿井及隧道救生装置 |
CN205994910U (zh) * | 2016-08-31 | 2017-03-08 | 山西省地震局 | 地震应急救援仓 |
CN206745783U (zh) * | 2017-04-18 | 2017-12-15 | 李小三 | 一种安全性能较高的施工应急救生舱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360905A (zh) | 2018-08-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360905B (zh) | 一种隧道施工塌方紧急避难房 | |
CN105840232B (zh) | 一种被动式隧道施工救生系统 | |
CN102287229A (zh) | 一种矿用可移动救生舱 | |
CN101191421A (zh) | 井下救生舱 | |
CN2864096Y (zh) | 矿井救生舱 | |
CN105909303B (zh) | 隧道施工救生系统 | |
CN106924907B (zh) | 一种智能灭火救生机器人 | |
CN102874760B (zh) | 用于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的超氧化钾空气再生装置 | |
CN109876320A (zh) | 一种现代建筑消防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 |
CN202578756U (zh) | 一种矿用可移动救生舱 | |
CN109876321A (zh) | 一种能安抚受困人员的高层建筑消防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 |
CN205689239U (zh) | 一种自行式隧道施工救生系统 | |
CN101961177A (zh) | 一种地震避难床 | |
CN201209325Y (zh) | 抗震救生舱 | |
CN204307230U (zh) | 家庭高楼逃生装置 | |
CN205779002U (zh) | 一种被动式隧道施工救生系统 | |
RU149235U1 (ru) | Пункт коллективного спасения персонала | |
CN207920200U (zh) | 一种防地震保险柜 | |
JP5564081B2 (ja) | 不倒翁型の救命チャンバー | |
CN212563320U (zh) | 一种煤矿应急救援装置 | |
CN201100138Y (zh) | 井下救生舱 | |
CN201991549U (zh) | 硬体坐、卧式救生舱 | |
CN202209183U (zh) | 封闭式井下救生环境控制系统 | |
CN110681081B (zh) | 一种便于存放的高层建筑物安全逃生装置 | |
CN112619006A (zh) | 一种用于民众逃生用的消防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801 Address after: 311811 No. 17 Luojiaqiao, Fengqiao Town, Zhuji City, Shao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Xu Xianping Address before: 510632 Mailbox No. 601 West Huangpu Avenue,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Jinan University, 120 Applicant before: Zeng Qiang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