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58419A - 原位式无动力模块化泥水分离装置及泥水分离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原位式无动力模块化泥水分离装置及泥水分离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58419A
CN108358419A CN201810063607.2A CN201810063607A CN108358419A CN 108358419 A CN108358419 A CN 108358419A CN 201810063607 A CN201810063607 A CN 201810063607A CN 108358419 A CN108358419 A CN 1083584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mud
muddy water
separator
lo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06360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龙庆
屠晓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Jushe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men Centr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men Centr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men Centr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06360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358419A/zh
Publication of CN1083584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5841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1/00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 C02F11/12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by de-watering, drying or thickening
    • C02F11/121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by de-watering, drying or thickening by mechanical de-wate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原位式无动力模块化泥水分离装置及泥水分离的方法。本装置包括承重渗滤模块,连接在承重渗滤模块之上的支撑模块和若干个引流模块,以及连接在支撑模块内壁上的渗滤模块;支撑模块和承重渗滤模块之间形成泥水进料仓,引流模块设置在泥水进料仓内。泥水分离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设备组装,通过输送设备将待处理的泥水导入分离装置中,泥水在分离装置中的泥水进料仓内进行泥水分离,泥留在泥水进料仓内,水由分离装置底部的承重渗滤模块流出至收集池。本装置设计简洁轻巧环保,使用方便快捷灵活,不消耗动力和能源,分离效果好,分离速度较快,模块化结构,组装、更换自如,作业不受场地和天气限制,建设和运行成本均较低廉。

Description

原位式无动力模块化泥水分离装置及泥水分离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利、环保、基础工程建设等领域,尤其适用于河流、湖泊疏浚清淤和交通、建设等工程高水份泥浆的现场脱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不受作业场地和天气限制、设计简洁轻巧环保,使用方便快捷灵活,不消耗动力和能源,分离效果好,分离速度较快,各个组成部分模块化结构,组装、更换自如,建设和运行成本低廉的泥水分离装置及泥水分离的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河流湖泊众多,面积广,河道淤泥的储备量十分巨大,除此之外还有交通、建设等工程和数量巨大的城市下水道淤泥。泥水分离是淤泥处理中必备的步骤,其目的是为了减少排泥压地面积,加速泥浆固结时间,减少运量和降低成本。不管是填埋、焚烧、修复、农用、做建材等,泥水分离都是淤泥处理的第一步,为了达到更好的泥水分离效果,许多单位和部门相继投入大量人力财力进行新型的泥水分离设备的研制,目前已有压滤脱水、离心脱水、干燥脱水、电脱水等设备。以上这些方法和设备的优点是处理速度相对较快,但无一例外的是处理设备的造价高昂,处理过程耗电耗能高、成本大,处理作业受场地限制(或需要对污泥进行二次转运),无法实行原位处理和随清淤作业设备进行跟进保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设计简洁轻巧环保,使用方便快捷灵活,不消耗动力和能源,分离效果好,分离速度较快,各个组成部分模块化结构,组装、更换自如,不受作业场所限度使用成本低的原位式无动力模块化泥水分离装置及泥水分离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的技术要求,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原位式无动力模块化泥水分离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位于底部的承重渗滤模块,连接在承重渗滤模块之上的支撑模块,连接在承重渗滤模块上的若干个引流模块,以及连接在支撑模块内壁上的渗滤模块;所述的支撑模块和承重渗滤模块之间形成泥水进料仓;所述的引流模块设置在泥水进料仓内。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承重渗滤模块包括与安装位置直接接触的承重框架,连接在承重框架上的第一格栅板,覆盖在第一格栅板上的挡泥透水渗滤层,以及放置在挡泥透水渗滤层上的第二格栅板;所述的第一格栅板和第二格栅板设置为网格结构。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第二格栅板的面积小于挡泥透水渗滤层,外缘部分形成了支撑模块的放置空间。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支撑模块与承重渗滤模块之间垂直设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支撑模块为长方形管状结构,包括4块仓板,以及设置在仓板两端的用于固定仓板的连接部件。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引流模块数量为三个,垂直设置在第二格栅板上的凹槽内,将泥水进料仓分割为4个相互联通的小仓体。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支撑模块上方连接有防雨模块。
利用原位式无动力模块化泥水分离装置进行泥水分离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设备组装;在作业现场简单平整场地后将所述分离装置各模块组装成整体;
步骤二、通过输送设备将待处理的泥水导入所述分离装置中;
步骤三、泥水在所述分离装置中的泥水进料仓内进行泥水分离,泥留在泥水进料仓内,水由所述分离装置底部的承重渗滤模块流出至收集池。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步骤一与步骤二之间向待处理的泥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絮凝剂,以加快污泥脱水进程。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作业结束后,将所述分离装置拆成各个模块并整理堆放,以备随时准备再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原位式无动力模块化泥水分离装置及泥水分离的方法,与传统结构及方法相比:设置有承重渗滤模块和支撑模块;所述的支撑模块上设置有渗滤模块;当泥水由泥水进料仓进入时,通过渗滤模块和承重渗滤模块对泥水进行分离,分离效果好;再结合引流模块,进一步提高了泥水分离的效果。由于整个装置从设计到使用均秉持模块化理念,因此可任意组装,安装拆卸极其方便,操作清洗方便简单,使用成本也十分低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01.防雨模块、1.承重渗滤模块、2.支撑模块、3.引流模块、4.渗滤模块、5.泥水进料腔、1-1.承重框架、1-2.第一格栅板、1-3.挡泥透水渗滤层、1-4.第二格栅板、1-5.凹槽、2-1.仓板、2-2.连接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描述;
本发明是一种原位式无动力模块化泥水分离装置。
所谓原位:即哪里产生污泥即可在哪里进行脱水处理。这样既解决了清淤污泥无堆场(库容)的问题,又极大地缓解了污泥的运输压力。
所谓无动力:即整个处理过程该装置不需要电能和其它动力。
所谓模块化:即整个装置各部位均独立成型、自成体系、各具功能,使用时就像搭积木一样,按需要进行组合。
在附图中:
原位式无动力模块化泥水分离装置,包括位于底部的承重渗滤模块1,连接在承重渗滤模块1之上的支撑模块2,连接在承重渗滤模块1上的若干个引流模块3,以及连接在支撑模块2内壁上的渗滤模块4;所述的支撑模块2与承重渗滤模块1之间垂直设置;所述的支撑模块2和承重渗滤模块1之间形成泥水进料仓5;所述的引流模块3设置在泥水进料仓5内。
所述的支撑模块2上方连接有防雨模块101;可保证本装置睛雨均可进行处理作业。所述的防雨模块101为防水帆布,平时不用时,折叠悬挂在支撑模块2侧面上,使用时展开,能够遮住整个装置;实际使用时,通过防雨模块101,防止工作时雨水落入泥水进料仓5内,影响泥水分离效果。
本装置由泥水进料仓5进入泥水,通过承重渗滤模块1、渗滤模块4和引流模块3的作用,使得泥水分离。为了寻找低成本、高效的廉价处理方法,本发明通过扩大污泥中的渗水接触面,采用独特的抗压构件和特殊的渗透水材料,在泥水仓内构建了若干的行水通道和若干的有压差的渗透小空间,从而实现了高效廉价让泥水分离的目的。
本装置设计简洁轻巧环保,使用方便快捷灵活,不消耗动力和能源,分离效果好,分离速度较快,各个组成部分模块化结构,组装、更换自如,作业不受场地和天气限制,建设和运行成本均很低。
利用原位式无动力模块化泥水分离装置进行泥水分离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设备组装;在作业现场简单平整场地后将所述分离装置各模块组装成整体;
步骤二、通过输送设备将待处理的泥水导入所述分离装置中;
步骤三、泥水在所述分离装置中的泥水进料仓5内进行泥水分离,泥留在泥水进料仓5内,水由所述分离装置底部的承重渗滤模块1流出至收集池。
为提高本设备的使用效率,满足大处理量的作业要求,还可在步骤一与步骤二之间向待处理的泥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絮凝剂,以加快污泥脱水进程。若脱水后污泥用于还田或做肥料则不加絮凝剂。并非一定要这样做,要根据脱水后污染的用途而定。如脱水后污泥用于还田或做肥料,可省略这一步。
作业结束后,将所述分离装置拆成各个模块并整理堆放,以备随时准备再用。各个组成部分模块化的结构,按需组装,安装、整理、清洗均较方便,周转再用快。
在图1中:所述的承重渗滤模块1包括与安装位置直接接触的承重框架1-1,连接在承重框架1-1上的第一格栅板1-2,覆盖在第一格栅板1-2上的挡泥透水渗滤层1-3,以及放置在挡泥透水渗滤层1-3上的第二格栅板1-4;所述的第一格栅板1-2和第二格栅板1-4设置为3cm的网格结构,便于水流出;所述的第二格栅板1-4的面积小于挡泥透水渗滤层1-3,外缘部分形成了支撑模块2的放置空间;设置有多层格栅板与挡泥透水渗滤层1-3结合,使得承重渗滤模块1结构强度高,泥水分离效果好,而且安装拆卸方便。
在图1中:所述的支撑模块2为长方形管状结构,包括4块仓板2-1,以及设置在仓板2-1两端的用于固定仓板2-1的连接部件2-2;所述的仓板2-1一侧端部配合在仓板2-1与第二格栅板1-4形成的间隙中,再结合另一侧端部的上部连接部件2-2,保证了仓板2-1组合的强度。
在图1中:所述的引流模块3数量为三个,垂直设置在第二格栅板1-4上的凹槽1-5内,将泥水进料仓5分割为4个相互联通的小仓体,进一步扩大了渗水接触面,并利用独特的抗压构件在水仓内又构建了若干的行水通道,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分离效果。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承重渗滤模块1内各结构上的高度(厚度)在3-30cm间,“长X宽”尺寸如下:所述的承重框架1-1由两块150cmX75cm的金属结构框架组成,使用时拼合成尺寸150cmX150cm;所述的第一格栅板由两块150cmX75cm拼合成150cmX150cm;所述的挡泥透水渗滤层1-3为150cmX150cm;所述的第二格栅板1-4的尺寸为120cmX120cm,设置在挡泥透水渗滤层1-3的上表面中间部位;所述的第二格栅板1-4上的凹槽1-5的尺寸为90cmX6cm,便于引流模块3插入配合;所述的仓板2-1的尺寸为200cmX120cm;所述的渗滤模块4尺寸为200cmX120cm;所述的引流模块3为200cmX88cm,厚度为6cm。实际使用时,可根据场地情况和污泥的处理规模选择仓体长度、宽度的若干倍进行放大(高度也可以通过更换不同型号的仓体仓板来实现),以满足不同场所和不同规模处理量的要求。
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描述,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原位式无动力模块化泥水分离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位于底部的承重渗滤模块(1),连接在承重渗滤模块(1)之上的支撑模块(2),连接在承重渗滤模块(1)上的若干个引流模块(3),以及连接在支撑模块(2)内壁上的渗滤模块(4);所述的支撑模块(2)和承重渗滤模块(1)之间形成泥水进料仓(5);所述的引流模块(3)设置在泥水进料仓(5)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式无动力模块化泥水分离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承重渗滤模块(1)包括与安装位置直接接触的承重框架(1-1),连接在承重框架(1-1)上的第一格栅板(1-2),覆盖在第一格栅板(1-2)上的挡泥透水渗滤层(1-3),以及放置在挡泥透水渗滤层(1-3)上的第二格栅板(1-4);所述的第一格栅板(1-2)和第二格栅板(1-4)设置为网格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原位式无动力模块化泥水分离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二格栅板(1-4)的面积小于挡泥透水渗滤层(1-3),外缘部分形成了支撑模块(2)的放置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式无动力模块化泥水分离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支撑模块(2)与承重渗滤模块(1)之间垂直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原位式无动力模块化泥水分离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支撑模块(2)为长方形管状结构,包括4块仓板(2-1),以及设置在仓板(2-1)两端的用于固定仓板(2-1)的连接部件(2-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式无动力模块化泥水分离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引流模块(3)数量为三个,垂直设置在第二格栅板(1-4)上的凹槽(1-5)内,将泥水进料仓(5)分割为4个相互联通的小仓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式无动力模块化泥水分离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支撑模块(2)上方连接有防雨模块(101)。
8.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式无动力模块化泥水分离装置进行泥水分离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设备组装;在作业现场简单平整场地后将所述分离装置各模块组装成整体;
步骤二、通过输送设备将待处理的泥水导入所述分离装置中;
步骤三、泥水在所述分离装置中的泥水进料仓(5)内进行泥水分离,泥留在泥水进料仓(5)内,水由所述分离装置底部的承重渗滤模块(1)流出至收集池。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泥水分离的方法,其特征是:在步骤一与步骤二之间向待处理的泥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絮凝剂,以加快污泥脱水进程。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泥水分离的方法,其特征是:作业结束后,将所述分离装置拆成各个模块并整理堆放,以备随时准备再用。
CN201810063607.2A 2018-01-23 2018-01-23 原位式无动力模块化泥水分离装置及泥水分离的方法 Pending CN10835841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63607.2A CN108358419A (zh) 2018-01-23 2018-01-23 原位式无动力模块化泥水分离装置及泥水分离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63607.2A CN108358419A (zh) 2018-01-23 2018-01-23 原位式无动力模块化泥水分离装置及泥水分离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58419A true CN108358419A (zh) 2018-08-03

Family

ID=630067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063607.2A Pending CN108358419A (zh) 2018-01-23 2018-01-23 原位式无动力模块化泥水分离装置及泥水分离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35841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88327A1 (zh) * 2020-10-26 2022-05-05 无锡德林海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陷阱式淤泥原位处理装置与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919787B1 (zh) * 1970-09-30 1974-05-20
WO2004085320A1 (en) * 2003-03-28 2004-10-07 Eddie Bjelton A method and a plant for the dewatering of sludge
CN103951155A (zh) * 2014-05-05 2014-07-30 湖南科技大学 一种以稻草为填充物的剩余污泥快速腐熟-干化方法
CN104030472A (zh) * 2014-06-19 2014-09-10 江西省恩皓环保有限公司 模块式地下渗滤结构及方法
CN106564976A (zh) * 2016-11-09 2017-04-19 沈阳建筑大学 垃圾渗滤液的深滤滤筒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919787B1 (zh) * 1970-09-30 1974-05-20
WO2004085320A1 (en) * 2003-03-28 2004-10-07 Eddie Bjelton A method and a plant for the dewatering of sludge
CN103951155A (zh) * 2014-05-05 2014-07-30 湖南科技大学 一种以稻草为填充物的剩余污泥快速腐熟-干化方法
CN104030472A (zh) * 2014-06-19 2014-09-10 江西省恩皓环保有限公司 模块式地下渗滤结构及方法
CN106564976A (zh) * 2016-11-09 2017-04-19 沈阳建筑大学 垃圾渗滤液的深滤滤筒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田欣利等: "《再制造与先进制造的融合及其相关技术》", 31 October 2010, 国防工业出版社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88327A1 (zh) * 2020-10-26 2022-05-05 无锡德林海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陷阱式淤泥原位处理装置与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95064A (zh) 盾构渣土零排放处理系统及方法
CN205893034U (zh) 河道底泥资源化利用系统
CN103408207B (zh) 一种河湖清淤污泥脱水干化一体化试验装置及方法
CN102276129A (zh) 一体化污泥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1708483B (zh) 尾矿干堆设备及其处理工艺
CN210450263U (zh) 土压平衡盾构渣土综合处理及资源生态利用系统
CN103357212A (zh) 一种尾矿固液分离设备及方法
CN210263199U (zh) 一种港口航道清於操作平台
CN106047940A (zh) 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厌氧消化产沼系统及方法
CN215667676U (zh) 一种水利施工用淤泥脱水装置
CN214158823U (zh) 一种用于地铁盾构工程的泥浆处理装置
CN108358419A (zh) 原位式无动力模块化泥水分离装置及泥水分离的方法
CN210994511U (zh) 一种人工智能型垃圾中转站
CN209872731U (zh) 立体多平面集约式成套剩余污泥干化设备
CN203049654U (zh) 一种清淤机
CN208471865U (zh) 防雨型原位式无动力模块化泥水分离装置
CN108275860A (zh) 防雨型原位式无动力模块化泥水分离装置
CN218755384U (zh) 一种工程废弃泥浆原位分离装置
CN102966135A (zh) 一种清淤机
CN213701191U (zh) 一种炉渣综合利用系统
CN216918958U (zh) 一种盾构渣土绿色化处理系统
CN102489073A (zh) 一种使用离心和板框的清淤泥浆快速脱水的施工方法
CN202063817U (zh) 城市排水管网污泥处理设备
CN201777966U (zh) 一种带式污泥压滤脱水机
CN212309080U (zh) 具有有孔橡胶输送带式泥水分离机的盾构机泥浆分离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111

Address after: No. 169 Donghuan Road, Xinwu District, Wuxi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4000 Zhonglian Cang Nei C5

Applicant after: Wuxi Jusheng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Room 102-13, National University Science Park, Jiangnan University, 99 Jinxi Road, Wuxi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4000

Applicant before: Jiangmen Centr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