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52941A - 一种传输上行控制信息uci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传输上行控制信息uci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52941A
CN108352941A CN201580084342.9A CN201580084342A CN108352941A CN 108352941 A CN108352941 A CN 108352941A CN 201580084342 A CN201580084342 A CN 201580084342A CN 108352941 A CN108352941 A CN 1083529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si
bit number
transmitted
priority
threshold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8434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洁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64194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80823A/zh
Publication of CN1083529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5294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64ARQ related signa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8Formatting
    • H04L1/0029Reduction of the amount of signalling, e.g. retention of useful signalling or differential signal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8Formatting
    • H04L1/0031Multiple signaling transmis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04L1/1671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the supervisory signal being transmitted together with control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传输上行控制信息UCI的方法及装置,在该方案中,确定待传输的HARQ的第一比特数,判定第一比特数小于阈值,且第一比特数和第二比特数之和大于阈值时,传输HARQ,在该方案中,判定第一比特数和第二比特数之和大于阈值时,直接传输HARQ,因此,可以避免降低下行吞吐量的缺陷。

Description

一种传输上行控制信息UCI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传输上行控制信息UCI(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上行控制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单用户峰值速率和系统容量提升的要求,一种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增加系统传输带宽,因此,CA(Carrier Aggregation,载波聚合)技术应运而生。CA技术是将2个或更多的CC(Component Carrier,载波单元)聚合在一起以支持更大的传输带宽,一个CC也被称为一个Serving Cell(服务小区),目前已经标准化的CA技术仅支持最多5个载波的聚合。
LTE-A(Long Term Evolution–Advanced,高级长期演进)系统中,终端设备通过PUCCH(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发送UCI,用于支持上下行数据传输。UCI主要包括如下信息:
·SR(Scheduling Request,调度请求):用于终端设备向基站请求上行UL-SCH(Uplink Shared Channel,上行共享信道)资源;
·HARQ((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混合自动重传请求)ACK/NACK:用于终端设备对在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下行共享信道)上发送的下行数据进行HARQ确认,本文中简称为HARQ;
·CSI(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信道状态信息),用于终端设备告诉基站下行信道质量等,以帮助基站进行下行调度,包括CQI(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信道质量指示)、PMI(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s,预编码矩阵指示)、RI(Rank indicator,秩指示)、PTI(Precoding Type Indicator,预编码类型指示)等信息。根据CSI发送的时间特点,CSI信息又分为pCSI(Periodic CSI Reporting,周期CSI上报)和aCSI(Aperiodic CSI Reporting, 非周期CSI)。
现有协议中,CA特性下只在主载波PCell上配置有PUCCH,用来反馈多个载波的UCI。由于每个载波上都可能有HARQ和CSI需要上报,因此,在CA场景下,会出现在一个子帧的PUCCH上需要上报多个CC的HARQ、CSI信息。
现有协议中的CA场景下最多支持5个配置载波,最大容量的PUCCH格式为PUCCH format3,PUCCH format3中最多可以容纳22个比特的信息位。考虑到为SR保留1比特的信息位,PUCCH format3除SR信息外最多可以容纳的信息比特数为22比特(当CA中至少有一个CC采用FDD格式)。当CA的所有CC都采用TDD格式时,除SR外PUCCH format3最多可以容纳的信息比特数为21比特。这里将除SR外PUCCH format3最多可以容纳的信息比特数记为Kmax。当多个CC的HARQ和pCSI需要同时传输时,UCI的传输机制如下:
从多个CC的pCSI中按照优先级别选择出一个CC的pCSI,其信息含的比特数为OCSI,在下面的描述中还包括OHARQ(表示原始的HARQ信息比特),OHARQ_bundling(表示进行空间绑定后的HARQ信息比特)和OSR(表示SR的比特数,当有调度请求时为1,当没有调度请求时为0),在有些情况下,如果OCSI+OHARQ_bundling+OSR=<Kmax时,为了传输pCSI,要将HARQ进行空间绑定,绑定HARQ的话,会降低下行吞吐量,因此,目前传输UCI的方法存在下行吞吐量较低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传输上行控制信息UCI的方法及装置,用于解决目前存在的下行吞吐量降低的缺陷。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传输上行控制信息UCI的方法,包括:
确定待传输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的第一比特数;
当判定所述第一比特数小于阈值,且所述第一比特数和所述第二比特数 之和大于所述阈值时,传输所述HARQ;其中,所述第二比特数为待传输的信道状态信息CSI的比特数。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判定所述第一比特数和所述第二比特数之和大于所述阈值之后,还包括:
计算所述阈值减去所述第一比特数的第一差值;
判定所述第一差值是否小于所述第二比特数,若是,从所述待传输的CSI中选择目标CSI,并发送所述目标CSI;否则,发送所述待传输的CSI。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定所述第一比特数大于所述阈值时,将所述HARQ进行空间绑定;
确定进行空间绑定后的HARQ的第三比特数;
判定所述第三比特数小于所述阈值时,计算所述阈值减去所述第三比特数的第二差值;
判定所述第二差值是否小于第二比特数,若是,从所述待传输的CSI中选择目标CSI,并发送所述目标CSI;否则,发送所述待传输的CSI,其中,所述第二比特数为待传输的CSI的比特数。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或者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从所述待传输的CSI中选择目标CSI,包括:
确定所述待传输的CSI中的各个CSI所对应的报告类型;
根据对应的报告类型的优先级确定所述各个CSI的优先级;
将按照优先级排序后的前N个CSI作为所述目标CSI,其中,所述前N个CSI的比特数之和小于或者等于第一差值,前N+1个CSI的比特数之和大于第一差值。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对应的报告类型的优先级确定所述各个CSI的优先级,包括:
若所述待传输的CSI中的任意两个CSI对应的报告类型的优先级相同,根据预设规则确定所述任意两个CSI对应的优先级,或者根据所述任意两个CSI分别对应的载波单元CC的优先级确定所述任意两个CSI对应的优先级。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或者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确定所述待传输的CSI中的各个CSI所对应的报告类型之前,还包括:
接收目标CC选择指令,并根据所述目标CC选择指令确定目标CC;
确定所述待传输的CSI中的各个CSI所对应的报告类型,包括:
确定所述目标CC中的各个CSI所对应的报告类型。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传输上行控制信息UCI的装置,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确定待传输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的第一比特数;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判定所述第一比特数小于阈值且所述第一比特数和所述第二比特数之和大于所述阈值;
发送单元,用于在所述处理单元判定所述第一比特数小于阈值,且所述第一比特数和所述第二比特数之和大于所述阈值时,传输所述HARQ,所述第二比特数为待传输的CSI的比特数。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计算所述阈值减去所述第一比特数的第一差值;
判定所述第一差值是否小于所述第二比特数,若是,从所述待传输的CSI中选择目标CSI;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在所述处理单元判定所述第一差值小于所述第二比特数时,发送所述目标CSI;或者,在所述处理单元判定所述第一差值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二比特数时,发送所述待传输的CSI。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判定所述第一比特数大于所述阈值时,将所述HARQ进行空间绑定;
确定进行空间绑定后的HARQ的第三比特数;
判定所述第三比特数小于所述阈值时,计算所述阈值减去所述第三比特数的第二差值;
判定所述第二差值是否小于第二比特数,若是,从所述待传输的CSI中选择目标CSI,其中,所述第二比特数为待传输的CSI的比特数;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在所述处理单元判定所述第二差值小于所述第二比特数时,发送所述目标CSI;或者,在所述处理单元判定所述第二差值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二比特数时,发送所述待传输的CSI。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一种或者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从所述待传输的CSI中选择目标CSI时,具体为:
确定所述待传输的CSI中的各个CSI所对应的报告类型;
根据对应的报告类型的优先级确定所述各个CSI的优先级;
将按照优先级排序后的前N个CSI作为所述目标CSI,其中,所述前N个CSI的比特数之和小于或者等于第一差值,前N+1个CSI的比特数之和大于第一差值。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根据对应的报告类型的优先级确定所述各个CSI的优先级时,具体为:
若所述待传输的CSI中的任意两个CSI对应的报告类型的优先级相同,根据预设规则确定所述任意两个CSI对应的优先级,或者根据所述任意两个CSI分别对应的载波单元CC的优先级确定所述任意两个CSI对应的优先级。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三种或者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目标CC选择指令;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目标CC选择指令确定目标CC;
所述处理单元确定所述待传输的CSI中的各个CSI所对应的报告类型时,具体为:
确定所述目标CC中的各个CSI所对应的报告类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传输UCI的方法及装置,在该方案中,确定待传输的HARQ的第一比特数,判定第一比特数小于阈值,且第一比特数和第二比特数之和大于阈值时,传输HARQ,在该方案中,判定第一比特数和第二比特数之和大于阈值时,直接传输HARQ,因此,可以避免降低下行吞吐量的缺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传输UCI的一种流程图;
图2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传输UCI的一种示意图;
图2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传输UCI的另一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对本发明涉及的技术进行解释说明。
HARQ反馈机制:
下面几种类型的下行传输需要进行HARQ反馈:
1、动态调度:一个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对应一个PDSCH,二者是在同一下行子帧传输;
2、SPS(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半持续性调度):SPS调度开始时要发送下行SPS激活的指示(SPS激活子帧),结束时要发送释放下行SPS的指示(SPS释放子帧),在SPS激活期间只在指定的资源上发送PDSCH,但没有对应的PDCCH(SPS子帧)。对于SPS激活子帧、SPS释放子帧和SPS子帧都需要HARQ反馈。UE进行HARQ反馈时,可以在PUSCH(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发送,也可以在PUCCH上发送。本文主要针对在PUCCH上发送的情况。
HARQ的空间绑定(spatial bundling)机制:
空间绑定也称为HARQ multiplexing,指将同一serving cell的同一下行子帧发送的2个码字(codeword)对应的ACK/NACK做逻辑与(logical AND)操作,得到1bit的ACK/NACK信息。
CSI的反馈机制:
CSI反馈分为周期反馈和非周期反馈,周期反馈的CSI称为pCSI,非周期反馈的CSI称为aCSI,其中,pCSI一般在PUCCH上发送,aCSI一般在PUSCH上发送。
aCSI和pCSI的参数被细分为wideband(宽带)CQI、subband(子带)CQI、PMI(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预编码矩阵指示)、first(第一)/second(第二)PMI、wideband PMI、RI(rank indication,秩指示)、PTI(Precoding Type Indicator,预编码类型指示)中的至少一种。
周期反馈也分为不同的反馈模式,例如,模式1-1,模式1-0,模式2-1,模式2-0等,每种模式下需要反馈的参数不同。例如,模式1-0下只需要反馈wideband CSI;模式2-1下需要反馈suband CQI和wideband PMI。
在周期反馈中不同的反馈参数的上报周期也可以不同,在此不再进行一一详述。
不同的CSI参数或其组合被定义为不同的报告类型,不同的报告类型的优先级别不同,例如:
PUCCH报告类型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报告类型1:支持UE选择的子带CQI反馈;
报告类型1a:支持子带CQI和第二PMI反馈;
报告类型2、2b和2c:支持宽带CQI和PMI反馈
报告类型2a:支持宽带PMI反馈
报告类型3:支持RI反馈
报告类型4:支持宽带CQI反馈
报告类型5:支持RI和宽带PMI反馈
报告类型6:支持RI和PTI反馈
不同报告类型的优先级别不同,这里根据优先级别不同将不同的PUCCH报告类型可以分为两组:
组一:
报告类型组A:包括报告类型3、5、6、2a,为高优先级
报告类型组B:包括报告类型1、1a,、2,、2b、2c、4,为低优先级
其中,组一中的报告类型组B的优先级又可以进一步进行划分,如组二:
报告类型组C:包括报告类型2、2b、2c、4,为高优先级
报告类型组D:包括报告类型1、1a,为低优先级
也就是说,当组一中的报告类型组A中的CSI参数和报告类型组B中的CSI参数发生冲突时(即需要同时传输并需要作出选择时),报告类型组A中的CSI参数优先级高于报告类型组B中的CSI参数的优先级。
同理,当组二中的报告类型组C中的CSI参数和报告类型组D中的CSI参数发生冲突时,报告类型组C中的CSI参数的优先级高于报告类型组D中的CSI参数的优先级。
CSI的长度(即CSI参数的比特数)在不同条件下是不同的,例如,对于报告类型2,需要反馈的CSI参数包括宽带CQI和第二PMI,当PUCCH上报模式配置为2-1且RI=1时,CSI的长度为8比特,当RI=4时,CSI的长度为10比特。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并且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传输UCI的流程如下:
步骤100:确定待传输的HARQ的第一比特数;
步骤110:当判定第一比特数小于或者等于阈值,且第一比特数和第二比特数之和大于阈值时,传输HARQ,其中,第二比特数为待传输的CSI的比特数。
目前,在判定第一比特数小于或者等于阈值,且第一比特数和第二比特数之和大于阈值时,需要考虑HARQ空间绑定的情况,但是,将HARQ进行空间绑定的话,会导致下行吞吐量降低。目前,可以在一个子帧上传送多个CC的CSI,那么,HARQ进行空间绑定的概率较大,这样,会导致下行吞吐量降低的可能性变大,而该方案中,判定第一比特数小于或者等于阈值,且第一比特数和第二比特数之和大于阈值时,不需要考虑HARQ进行空间绑定的情况,直接传输HARQ,因此,可以避免降低下行吞吐量的缺陷。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说的阈值可以是任何一种PUCCH格式的最大容量,也可以是某个特定资源对应的最大可承载信息的容量。可以是预先定义的一个整数值,例如现有协议中对PUCCH format 3定义了Kmax的阈值。也可以是基站通过上层信令、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信令或DCI(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下行控制信息)配置的阈值,。本发明不对阈值的获取方式进行限制。例如,终端设备选择或基站配置使用一个RB(Resource Block资源块)对资源的PUCCH format 4进行HARQ和CSI的同时传输,并指定该资源的最大信息容量为100比特,那么这里的阈值就是100比特。再例如,终端设备选择或基站配置使用PUCCH format 3进行HARQ和CSI的同时传输,那么这里的阈值就是Kmax。
本发明实施例中,确定待传输的HARQ的第一比特数时,可以有多种方式,可选的,可以采用如下方式:
根据基站的配置采用半静态的方式确定,即根据配置载波个数和每个配置载波的发送模式来确定;或者
根据基站的配置采用动态的方式确定,即根据每个或每一组子帧的实际调度状况来确定。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在传输HARQ的子帧上同时需要传输SR,那么第一 比特数也包括SR的所占用的比特数。
本发明实施例中,确定CSI的第二比特数时,可以采用如下方式:
根据基站对每个CC上周期CSI的时间配置参数计算当前帧需要发送的CSI比特数。
由于不需要发送CSI的比特数为零,因此,第二比特数等于当前帧每个CC要发送的CSI比特数之和,也就是说,所有CC需要发送的CSI比特数之和为第二比特数。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第一比特数小于或者等于阈值的情况下,如果第一比特数和第二比特数之和大于阈值时,此时仅仅传输HARQ的话,还可能有空闲的比特,此时,为了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可以采用空闲的比特传输CSI。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判定第一比特数和第二比特数之和大于阈值之后,还包括如下操作:
计算阈值减去第一比特数的第一差值;
判定第一差值是否小于第二比特数,若是,从待传输的CSI中选择目标CSI,并发送目标CSI;否则,发送待传输的CSI。
例如,待传输的HARQ的第一比特数为230,待传输的CSI的第二比特数为44,阈值为256,由于第一比特数与第二比特数之和大于256,此时,直接传输HARQ,总的比特数为256,HARQ占用230,此外还剩余26个比特数,为了避免26个比特数浪费,可以在26个比特数上传输CSI,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由于最开始待传输的CSI的比特数为44,大于空闲的比特数,此时,要从最开始待传输的CSI中选择出目标CSI,并传输目标CSI。
上述描述的是第一比特数小于阈值的情况,在实际应用中,还可能存在第一比特数大于阈值的情况,此时,就要将HARQ进行空间绑定,并将绑定后的HARQ进行传输。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绑定后的HARQ的比特数小于阈值时,此时仍然存在空闲比特数,为了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此时,可以采用空闲比特数传输CSI。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包括如下操作:
判定第一比特数大于阈值时,将HARQ进行空间绑定;
确定进行空间绑定后的HARQ的第三比特数;
判定第三比特数小于阈值时,计算阈值减去第三比特数的第二差值;
判定第二差值是否小于第二比特数,若是,从待传输的CSI中选择目标CSI,并发送目标CSI;否则,发送待传输的CSI,其中,第二比特数为待传输的CSI的比特数。
例如,待传输的HARQ的第一比特数为400,待传输的CSI的第二比特数为44,阈值为256,由于第一比特数大于256,此时,要将HARQ进行空间绑定,绑定后的HARQ的比特数为230,还剩余26个比特数,为了避免26个比特数浪费,可以在26个比特数上传输CSI,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由于最开始待传输的CSI的比特数为44,大于空闲的比特数,此时,要从最开始待传输的CSI中选择出目标CSI,并传输目标CSI。
本发明实施例中,判定也可以描述为判断、确定等,同理,计算也可以描述为确定、判定等。
上述描述的场景中,无论是直接传输HARQ还是将HARQ绑定后进行传输,都可能存在空闲比特数的情况,此时,为了避免资源的浪费,可以采用空闲的比特数传输CSI,但是,最开始待传输的CSI的比特数可能大于空闲的比特数,此时,要从待传输的CSI中选择目标CSI。
CSI根据所包括的内容可以分为不同的报告类型,例如:报告类型1:支持UE选择的子带CQI反馈;报告类型1a:支持子带CQI和第二PMI反馈;报告类型2、2b和2c:支持宽带CQI和PMI反馈;报告类型2a:支持宽带PMI反馈;报告类型3:支持RI反馈;报告类型4:支持宽带CQI反馈;报告类型5:支持RI和宽带PMI反馈;报告类型6:支持RI和PTI反馈;不同报告类型的优先级别不同,这里根据优先级别不同将不同的PUCCH报告类型可以分为两组:
组一:
报告类型组A:包括报告类型3、5、6、2a,为高优先级;报告类型组B:包括报告类型1、1a,、2,、2b、2c、4,为低优先级。
组一中的报告类型组B的优先级又可以进一步进行划分,如组二:
报告类型组C:包括报告类型2、2b、2c、4,为高优先级;报告类型组D:包括报告类型1、1a,为低优先级。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从待传输的CSI中选择目标CSI时,可选的,可以采用如下方式:
确定待传输的CSI中的各个CSI所对应的报告类型;
根据对应的报告类型的优先级确定各个CSI的优先级;
将按照优先级排序后的前N个CSI作为目标CSI,其中,前N个CSI的比特数之和小于或者等于第一差值,前N+1个CSI的比特数之和大于第一差值。
也就是说,将各个CSI按照对应的报告类型的优先级进行排序,从最高优先级开始CSI选取CSI,并计算选取的所有CSI的比特数,直到选择的所有CSI的比特数大于第一差值,此时停止选取,将前面选取的所有CSI作为目标CSI。
例如,要从待传输的第一CSI、第二CSI和第三CSI中选择目标CSI,第一CSI对应的报告类型为报告类型3,第二CSI对应的报告类型为报告类型2,第三CSI对应的报告类型为报告类型1,由于报告类型3的优先级大于报告类型2的优先级,报告类型2的优先级大于报告类型1的优先级,因此,3个CSI的优先级从高到低依次为:第一CSI的优先级大于第二CSI的优先级,第二CSI的优先级大于第三CSI的优先级,确定第一CSI的比特数小于第一差值时,再判断第一CSI的比特数和第二CSI的比特数之和是否小于第一差值,如果第一CSI的比特数和第二CSI的比特数之和小于第一差值时,第一CSI和第二CSI作为目标CSI,如果第一CSI的比特数和第二CSI的比特数之和大于或者等于第一差值,将第一CSI作为目标CSI。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每个CSI指的是对应一个CC的CSI,而不是指CSI中包括的一个CSI参数。例如第一CSI指的是对应第3个CC的CSI,而不是指第3个CC的CSI包括的CQI。
上述是以待传输的CSI包括三个CSI为例进行说明,当然,实际应用中,待传输的CSI可能包括三个以上的CSI,但是确定目标CSI的过程是类似的,在 此不再进行一一详述。
上述描述的直接根据对应的报告类型的优先级来确定目标CSI,也就是说,待传输的CSI中包括的各个不同的CSI对应的报告类型的优先级是不同的,当然,待传输的CSI中包括的各个不同CSI对应的报告类型的优先级可能是相同的,此时,可能根据CSI对应的CC的优先级来确定CSI的优先级。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对应的报告类型的优先级确定各个CSI的优先级时,可选的,可以采用如下方式:
若待传输的CSI中的任意两个CSI对应的报告类型的优先级相同,根据预设规则确定任意两个CSI对应的优先级,或者根据任意两个CSI分别对应的载波单元CC的优先级确定任意两个CSI对应的优先级。
例如,要从待传输的第一CSI、第二CSI、第三CSI、第四CSI和第五CSI中选择目标CSI,第一CSI对应的报告类型为报告类型3,第二CSI对应的报告类型为报告类型2,第三CSI对应的报告类型为报告类型1,第四CSI对应的报告类型为报告类型5,第五CSI对应的报告类型为报告类型6,由于报告类型5、报告类型6和报告类型3的优先级相同,而报告类型3的优先级大于报告类型2的优先级,报告类型2的优先级大于报告类型1的优先级,因此,根据CSI对应的报告类型的优先级,初步得出的5个CSI的优先级为:第一CSI的优先级与第四CSI的优先级和第五CSI的优先级相同,第一CSI的优先级、第四CSI的优先级和第五CSI的优先级均大于第二CSI的优先级,第二CSI的优先级大于第三CSI的优先级,对于第一CSI、第四CSI和第五CSI,根据对应的CC的优先级可以再确定第一CSI、第四CSI和第五CSI的优先级。
本发明实施例中,确定CC的优先级时可选的,可以根据CC的标识号进行选择。在CA中每个CC都有一个标识号,可以规定对应的标识号小的CC的优先级高。例如,第一CSI、第四CSI和第五CSI对应的CC的标识号分别为3、0、5,那么根据对应的标识号小的CC的优先级高的原则,第四CSI的优先级最高、其次是第一CSI的优先级、最后是第五CSI的优先级,也就是说,第四CSI的优先级高于第一CSI的优先级,第一CSI的优先级高于第五CSI的优先级。
本发明实施例中,确定所述待传输的CSI中的各个CSI所对应的报告类型之前,还包括:
接收目标CC选择指令,并根据所述目标CC选择指令确定目标CC;
此时,确定所述待传输的CSI中的各个CSI所对应的报告类型时,可选的,可以采用如下方式:
确定所述目标CC中的各个CSI所对应的报告类型
例如,要从待传输的第一CSI、第二CSI、第三CSI、第四CSI和第五CSI中选择目标CSI,第一CSI、第二CSI、第三CSI、第四CSI和第五CSI分别对应的CC为第一CC、第二CC、第三CC、第四CC和第五CC,接收到目标CC选择指令,根据所述目标CC选择指令确定目标CC为第一CC、第三CC和第五CC,此时,要确定第一CC、第三CC和第五CC分别对应的第一CSI、第三CSI、第五CSI分别对应的报告类型。
本发明实施例中,接收目标CC选择指令时,可以采用如下方式:
通过高层信令接收目标CC选择指令;或者
通过RRC信令接收目标CC选择指令;或者
通过DCI接收目标CC选择指令。
前面描述的是第一比特数小于阈值,或者大于阈值的情况,在实际应用中,还可能存在第一比特数等于阈值的情况,此时,直接传输HARQ就可以了,不需要确定第二比特数。
需要说明的是,考虑到实现的灵活性,终端不是每次在传输UCI的时候都要执行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例,例如,可以通过基站的指示来决定是要执行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案,还是要执行现有技术所提供的方案,具体在实现时可以通过基站发送的指示中的指示位来指示,此时,当终端接收到的指示中的指示位为0,且确定第一比特数和第二比特数之和大于阈值时,直接传输HARQ,当终端接收到的指示中的指示位为1,且确定第一比特数和第二比特数之和大于阈值时,不是直接传输HARQ,而是还要判断其他条件,在满足其他条件的时候,才直接传输HARQ,如果不满足其他条件,终端要对HARQ 进行空间绑定,传输进行空间绑定后的HARQ。
在该方案中,确定待传输的HARQ的第一比特数判定第一比特数小于阈值时,确定待传输的CSI的第二比特数;判定第一比特数和第二比特数之和大于阈值时,传输HARQ,在该方案中,判定第一比特数和第二比特数之和大于阈值时,直接传输HARQ,因此,可以避免降低下行吞吐量的缺陷。
参阅图2A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出一种传输UCI的装置,该装置包括处理单元20和发送单元21,其中
处理单元20,用于确定待传输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的第一比特数;
处理单元20还用于,判定第一比特数小于阈值,且第一比特数和第二比特数之和大于阈值;
发送单元21,用于在处理单元20判定第一比特数小于阈值,且第一比特数和第二比特数之和大于阈值时,传输HARQ,其中,第二比特数为待传输的CSI的比特数。
进一步的,处理单元20还用于:
计算阈值减去第一比特数的第一差值;
判定第一差值是否小于第二比特数,若是,从待传输的CSI中选择目标CSI;
发送单元21还用于,在处理单元20判定第一差值小于第二比特数时,发送目标CSI;或者,在处理单元20判定第一差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二比特数时,发送待传输的CSI。
进一步的,处理单元20还用于:
判定第一比特数大于阈值时,将HARQ进行空间绑定;
确定进行空间绑定后的HARQ的第三比特数;
判定第三比特数小于阈值,计算阈值减去第三比特数的第二差值;
判定第二差值是否小于第二比特数,若是,从待传输的CSI中选择目标CSI,第二比特数为待传输的CSI的比特数;
发送单元21还用于,在处理单元20判定第二差值小于第二比特数时, 发送目标CSI;或者,在处理单元20判定第二差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二比特数时,发送待传输的CSI。
可选的,处理单元20从待传输的CSI中选择目标CSI时,具体为:
确定待传输的CSI中的各个CSI所对应的报告类型;
根据对应的报告类型的优先级确定各个CSI的优先级;
将按照优先级排序后的前N个CSI作为目标CSI,其中,前N个CSI的比特数之和小于或者等于第一差值,前N+1个CSI的比特数之和大于第一差值。
可选的,处理单元20根据对应的报告类型的优先级确定各个CSI的优先级时,具体为:
若待传输的CSI中的任意两个CSI对应的报告类型的优先级相同,根据预设规则确定任意两个CSI对应的优先级,或者根据任意两个CSI分别对应的载波单元CC的优先级确定任意两个CSI对应的优先级。
进一步的,还包括接收单元22,用于接收目标CC选择指令;
处理单元20还用于,根据目标CC选择指令确定目标CC;
处理单元20确定待传输的CSI中的各个CSI所对应的报告类型时,具体为:
确定目标CC中的各个CSI所对应的报告类型。
参阅图2B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出一种传输UCI的装置,该装置包括处理器200和发送器210,其中
处理器200,用于确定待传输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的第一比特数;
处理器200还用于,判定第一比特数小于阈值,且第一比特数和第二比特数之和大于阈值;
发送器210,用于在处理器200判定第一比特数小于阈值,且第一比特数和第二比特数之和大于阈值时,传输HARQ,其中,第二比特数为待传输的CSI的比特数。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处理器200还用于执行图2A中所示的 处理单元20所执行的其他操作,发送器210还用于执行图2A中所示的发送单元21所执行的其他操作,还包括接收器220,用于执行图2A中所示的接收单元22所执行的操作。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 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实施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2)

  1. 一种传输上行控制信息UCI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待传输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的第一比特数;
    当判定所述第一比特数小于阈值,且所述第一比特数和第二比特数之和大于所述阈值时,传输所述HARQ;其中,所述第二比特数为待传输的信道状态信息CSI的比特数。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判定所述第一比特数和所述第二比特数之和大于所述阈值之后,还包括:
    计算所述阈值减去所述第一比特数的第一差值;
    判定所述第一差值是否小于所述第二比特数,若是,从所述待传输的CSI中选择目标CSI,并发送所述目标CSI;否则,发送所述待传输的CSI。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定所述第一比特数大于所述阈值时,将所述HARQ进行空间绑定;
    确定进行空间绑定后的HARQ的第三比特数;
    判定所述第三比特数小于所述阈值时,计算所述阈值减去所述第三比特数的第二差值;
    判定所述第二差值是否小于第二比特数,若是,从所述待传输的CSI中选择目标CSI,并发送所述目标CSI;否则,发送所述待传输的CSI,其中,所述第二比特数为待传输的CSI的比特数。
  4. 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从所述待传输的CSI中选择目标CSI,包括:
    确定所述待传输的CSI中的各个CSI所对应的报告类型;
    根据对应的报告类型的优先级确定所述各个CSI的优先级;
    将按照优先级排序后的前N个CSI作为所述目标CSI,其中,所述前N个CSI的比特数之和小于或者等于第一差值,前N+1个CSI的比特数之和大于第一差值。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对应的报告类型的优先级确定所述各个CSI的优先级,包括:
    若所述待传输的CSI中的任意两个CSI对应的报告类型的优先级相同,根据预设规则确定所述任意两个CSI对应的优先级,或者根据所述任意两个CSI分别对应的载波单元CC的优先级确定所述任意两个CSI对应的优先级。
  6. 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待传输的CSI中的各个CSI所对应的报告类型之前,还包括:
    接收目标CC选择指令,并根据所述目标CC选择指令确定目标CC;
    确定所述待传输的CSI中的各个CSI所对应的报告类型,包括:
    确定所述目标CC中的各个CSI所对应的报告类型。
  7. 一种传输上行控制信息UCI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确定待传输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的第一比特数;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判定所述第一比特数小于阈值,且所述第一比特数和所述第二比特数之和大于所述阈值;
    发送单元,用于在所述处理单元判定所述第一比特数小于阈值,且所述第一比特数和所述第二比特数之和大于所述阈值时,传输所述HARQ,所述第二比特数为待传输的信道状态信息CSI的比特数。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计算所述阈值减去所述第一比特数的第一差值;
    判定所述第一差值是否小于所述第二比特数,若是,从所述待传输的CSI中选择目标CSI;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在所述处理单元判定所述第一差值小于所述第二比特数时,发送所述目标CSI;或者,在所述处理单元判定所述第一差值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二比特数时,发送所述待传输的CSI。
  9.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判定所述第一比特数大于所述阈值时,将所述HARQ进行空间绑定;
    确定进行空间绑定后的HARQ的第三比特数;
    判定所述第三比特数小于所述阈值时,计算所述阈值减去所述第三比特数的第二差值;
    判定所述第二差值是否小于第二比特数,若是,从所述待传输的CSI中选择目标CSI,其中,所述第二比特数为待传输的CSI的比特数;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在所述处理单元判定所述第二差值小于所述第二比特数时,发送所述目标CSI;或者,在所述处理单元判定所述第二差值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二比特数时,发送所述待传输的CSI。
  10. 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从所述待传输的CSI中选择目标CSI时,具体为:
    确定所述待传输的CSI中的各个CSI所对应的报告类型;
    根据对应的报告类型的优先级确定所述各个CSI的优先级;
    将按照优先级排序后的前N个CSI作为所述目标CSI,其中,所述前N个CSI的比特数之和小于或者等于第一差值,前N+1个CSI的比特数之和大于第一差值。
  11.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根据对应的报告类型的优先级确定所述各个CSI的优先级时,具体为:
    若所述待传输的CSI中的任意两个CSI对应的报告类型的优先级相同,根据预设规则确定所述任意两个CSI对应的优先级,或者根据所述任意两个CSI分别对应的载波单元CC的优先级确定所述任意两个CSI对应的优先级。
  12. 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目标CC选择指令;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目标CC选择指令确定目标CC;
    所述处理单元确定所述待传输的CSI中的各个CSI所对应的报告类型时,具体为:
    确定所述目标CC中的各个CSI所对应的报告类型。
CN201580084342.9A 2015-11-06 2015-11-06 一种传输上行控制信息uci的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0835294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41947.3A CN110380823A (zh) 2015-11-06 2015-11-06 一种传输上行控制信息uci的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5/094065 WO2017075838A1 (zh) 2015-11-06 2015-11-06 一种传输上行控制信息uci的方法及装置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41947.3A Division CN110380823A (zh) 2015-11-06 2015-11-06 一种传输上行控制信息uci的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52941A true CN108352941A (zh) 2018-07-31

Family

ID=5866139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41947.3A Pending CN110380823A (zh) 2015-11-06 2015-11-06 一种传输上行控制信息uci的方法及装置
CN201580084342.9A Pending CN108352941A (zh) 2015-11-06 2015-11-06 一种传输上行控制信息uci的方法及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41947.3A Pending CN110380823A (zh) 2015-11-06 2015-11-06 一种传输上行控制信息uci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10568076B2 (zh)
EP (1) EP3364581B1 (zh)
JP (1) JP6567779B2 (zh)
KR (1) KR20180077222A (zh)
CN (2) CN110380823A (zh)
AU (1) AU2015414070B2 (zh)
BR (1) BR112018009068A8 (zh)
WO (1) WO201707583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75802A1 (en) * 2015-11-06 2017-05-11 Lenovo Innovations Limited (Hong Kong) Csi report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S2908955T3 (es) * 2017-11-09 2022-05-04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Método, terminal y dispositivo del lado de red de determinación de recursos del canal de control de enlace ascendente
US11824665B2 (en) 2019-01-11 2023-11-21 Lg Electronics Inc. Sidelink HARQ feedback of NR V2X
KR20210037375A (ko) * 2019-09-27 2021-04-0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제어 정보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US20220109534A1 (en) * 2020-10-02 2022-04-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reporting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81133A (zh) * 2010-06-13 2011-12-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在物理上行控制信道上传输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3188033A (zh) * 2011-12-29 2013-07-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编码上行控制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3581891A (zh) * 2012-08-06 2014-02-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4935419A (zh) * 2014-03-20 2015-09-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控制信道聚合发送和接收方法、终端和基站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885496B2 (en) * 2010-10-08 2014-11-11 Sharp Kabushiki Kaisha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on backward compatible PUCCH formats with carrier aggregation
IN2014KN00930A (zh) * 2011-10-03 2015-10-09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US9184818B2 (en) * 2011-10-07 2015-11-10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receiv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in cooperative multipoint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8055109B (zh) 2012-01-17 2021-02-02 Lg 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WO2013115622A1 (ko) * 2012-02-03 2013-08-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주기적 채널 상태 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US9072087B2 (en) * 2012-03-28 2015-06-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dependent ACK/NAK bundling
EP3703289A1 (en) * 2012-06-18 2020-09-02 Fujitsu Connected Technologies Limited Method for feeding back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ue and system
WO2014003384A1 (ko) * 2012-06-24 2014-01-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채널 상태 정보 보고 방법 및 장치
CN103580825B (zh) * 2012-08-03 2017-05-2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Uci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3580797B (zh) 2012-08-03 2017-05-0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上行控制信息uci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US9544801B2 (en) * 2012-08-03 2017-01-10 Intel Corporation Periodic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porting for coordinated multipoint (coMP) systems
CN103684705A (zh) * 2012-09-10 2014-03-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传输harq应答信息以及csi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US20150089382A1 (en) * 2013-09-26 2015-03-26 Wu-chi Feng Application context migration framework and protocol
CN104660387A (zh) * 2013-11-22 2015-05-27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业务流量自适应系统中上行控制信息传输的方法及设备
US10244514B2 (en) * 2014-09-11 2019-03-2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plitting PUSCH/PUCCH with large number of aggregated carrier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6074119A1 (en) * 2014-11-10 2016-05-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Elevation pmi reporting on pucch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81133A (zh) * 2010-06-13 2011-12-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在物理上行控制信道上传输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3188033A (zh) * 2011-12-29 2013-07-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编码上行控制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3581891A (zh) * 2012-08-06 2014-02-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4935419A (zh) * 2014-03-20 2015-09-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控制信道聚合发送和接收方法、终端和基站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ATT: "UL UCI enhancement for P-CSI feedback", 《3GPP》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364581A4 (en) 2018-10-24
AU2015414070B2 (en) 2019-07-11
AU2015414070A1 (en) 2018-05-31
EP3364581B1 (en) 2021-06-09
US10568076B2 (en) 2020-02-18
JP6567779B2 (ja) 2019-08-28
KR20180077222A (ko) 2018-07-06
BR112018009068A8 (pt) 2019-02-26
WO2017075838A1 (zh) 2017-05-11
CN110380823A (zh) 2019-10-25
US20180255544A1 (en) 2018-09-06
JP2018537050A (ja) 2018-12-13
BR112018009068A2 (zh) 2018-10-30
EP3364581A1 (en) 2018-08-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04972B (zh) Uci信息传输的配置方法和设备
TWI445430B (zh) A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 a transmission method of a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a base station, and a user equipment
CN107210854B (zh) 多载波通信系统中传输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与装置
US11076364B2 (en) Power determining method,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JP6382794B2 (ja) 送信ダイバーシティ及びチャンネル選択をサポートするharq−ackチャンネルリソースを割り当てる方法及び装置
CN110035544B (zh) 一种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及设备
CN110943815B (zh) 一种harq-ack的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CN102347825B (zh) 一种传输反馈信息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US10568076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UCI)
KR20150041026A (ko) 업링크 제어 정보(uci)의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TW201937969A (zh) 上行控制資訊的傳輸方法、接收方法、終端、基地台及裝置
US11101960B2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and apparatus
CN109474981B (zh) 功率确定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KR102057137B1 (ko) 피드백 정보의 전송 및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CN111757485B (zh) 一种上行控制信息资源分配方法、设备和系统
JP6024818B2 (ja) リソース割り当て方法、チャネル状態情報の伝送方法、基地局およびユーザ装置
JP2017063436A (ja) リソース割り当て方法、チャネル状態情報の伝送方法、基地局およびユー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73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