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47298B - 一种编码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编码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47298B
CN108347298B CN201710060393.9A CN201710060393A CN108347298B CN 108347298 B CN108347298 B CN 108347298B CN 201710060393 A CN201710060393 A CN 201710060393A CN 108347298 B CN108347298 B CN 10834729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ck
bit
coding
fixed bits
block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06039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347298A (zh
Inventor
余荣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06039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347298B/zh
Priority to PCT/CN2018/072904 priority patent/WO2018137519A1/zh
Publication of CN1083472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472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3472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472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61Error detection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ression Or Coding Systems Of Tv Signals (AREA)
  • Error Detection And Correction (AREA)
  • Compression, Expansion, Code Conversion, And Decod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LDPC码编码过程中填充固定比特的方法,发送设备将待发送的传输块分成至少1个编码块,并在其中至少一个编码块中比特度最低的比特位置或块度最低的子块填充固定比特,并将每个编码块进行LDPC编码得到多个数据比特序列,发送设备发送这些数据比特序列,接收设备在接收到该些数据比特序列后进行译码,并从填充了固定比特的编码块中去除固定比特。通过这种方法,将固定比特填充到可靠度最低的位置,有效提升了LDPC编码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编码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编码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通信系统采用编码来确保通过有噪声通信信道的通信可靠性。在这些通信信道中,在某个信噪比(Signal-Noise Ratio,SNR)下每个码元的比特有相应的容量,对此可以定义一个理论上的上限(香农极限)。编码方案旨在获得接近此香农极限的速率,其中一种接近香农极限的码就是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ow-Density Parity-Check,LDPC)。
LDPC是1962年提出的一类具有稀疏校验矩阵的线性分组码,即校验矩阵中只有数量很少的元素是“1”,大部分都是“0”。LDPC利用矩阵的稀疏性,使得译码复杂度只与码长成线性关系,在码长较长的情况下仍然可以有效的进行译码,并具有更简单的译码算法。经研究表明,LDPC具有逼近香农极限的编码性能。在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RAN(Radio Access Network:无线接入网)1的86b次会议上,LDPC正式接收为5G(英文全称:5th generation;中文全称:第五代)通信技术的信道编码方案之一。
现有的LDPC校验矩阵构造的一种方法是基于一个mb×nb基矩阵的基矩阵Hb,通过扩展因子z,扩展为m×n的LDPC校验矩阵H,即m=z×mb,n=z×nb,其中n为LDPC码的码长,m为LDPC码校验比特数,mb和nb分别是基矩阵的行数和列数,相应地LDPC码信息比特长度为k=n-m。例如基矩阵Hb
Figure BDA0001218845910000011
即Hb为2×3矩阵,以扩展因子2进行扩展,其中Hb中的元素“1”用2×2的单位阵右旋转一位得到的矩阵代替,元素“0”用2×2的单位阵代替,元素“-1”用2×2的0矩阵代替,即扩展后的4×6的LDPC校验矩阵为:
Figure BDA0001218845910000012
一般地,一个传输块经过LDPC编码模块后,得到LDPC编码后的码字。由于LDPC码校验矩阵的码长一般是有限长度的,信息比特长度也是有限长度的,而传输块的长度与LDPC的信息比特长度不匹配。在某些情况下,传输块分成多个编码块后,编码块的长度也可能与LDPC的信息比特长度不匹配,这就需要进行比特填充,即需要将一些已知的固定比特填充到编码块中,使得填充后的编码块长度与LDPC的信息比特长度相匹配。
当前的比特填充方法都统一规定了填充比特的位置,填充位置要么是在编码块的头部,要么是在编码块的尾部,这样的统一处理极有可能将填充比特放到了比特度较高或者块度较高的比特位置,而将信息比特放在了比特度较低或者块度较低的位置,没有充分结合LDPC码的特点。有鉴于此,需要找到更为合理的比特填充方法发挥LDPC码的优势。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描述了一种数据发送及接收方法、装置及系统。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在获取到信息比特的传输块后,发送设备将待发送的传输块分为一个或者至少两个编码块;所述发送设备在所述一个或者至少两个编码块中比特度最小或者块度最小的位置填充固定比特,对填充了所述固定比特后的编码块进行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编码,得到LDPC编码后的数据比特序列;所述发送设备发送所述数据比特序列。通过这种方式,将固定比特填充到可靠度低的位置,避免了将信息比特放到可靠度低的位置,可以有效地提升LDPC的编码性能,重复发挥LDPC码的优势。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发送设备在所述一个或者至少两个编码块中比特度最小或者块度最小的位置填充所述固定比特,可选地,若待发送的传输块分为至少两个编码块,则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任意一种固定比特的填充方式:1)在所有编码块中比特度最小或者块度最小的位置填充固定比特;2)将固定比特集中到多个编码块中的与接收设备约定的一个编码块中,在其比特度最小或者块度最小的位置上进行填充;3)将待填充的固定比特平均分配到各个编码块中,然后在每个编码块中选取比特度低的比特位置或者子块度低的子块进行填充;4)选取一部分编码块不填充固定比特而只在另一部分与接收设备约定的编码块中选取比特度低的比特位置或者子块度低的子块进行填充;5)在比特度最小的比特或者子块度最低的子块所在的编码块中填充所有固定比特;6)将固定比特集中到多个编码块中的第一个编码块中,在其比特度最小或者块度最小的位置上进行填充;7)将固定比特集中到多个编码块中的最后一个编码块中,在其比特度最小或者块度最小的位置上进行填充;8)以任意一种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统一的固定比特填充方式进行填充。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每一所述编码块包括多个子块;每个子块都有相应的块度,其中块度值最小的子块为可靠性最低的子块,每个子块中的每个比特的块度相同。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每个子块的块度根据所述LDPC码的基矩阵各列的列重计算得到;或者每个子块的块度根据所述校验矩阵各列的列重计算得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不同子块间所述固定比特均匀分布。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固定比特依次填充到块度值最小的同一子块中。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固定比特依次填充到块度值最小的不同子块中。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固定比特按照从左至右的顺序或者从右至左的顺序填充到块度值最小的子块中。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编码块的每个比特的位置都有相应的比特度,其中比特度值最小的比特位置为可靠性最低的比特位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固定比特按照从左至右的顺序或者从右至左的顺序在比特度最小的位置填充。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发送设备将待发送的传输块分为一个或者至少两个编码块,包括:
所述发送设备获取用于编码所述传输块的LDPC码的最大信息比特长度;
所述发送设备判断所述传输块的长度是否大于所述最大信息比特长度;
若所述传输块的长度大于所述最大信息比特长度,则将所述传输块分为至少两个编码块,否则所述传输块分为一个编码块。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发送设备根据预先规定的规则确定所述一个或者至少两个编码块中填充固定比特的编码块;
或者,
所述发送设备发送填充信息,所述填充信息用于指示填充了所述固定比特的编码块。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填充信息通过广播或者RRC信令、PDCCH信令等单播信令发送。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固定比特为0或空。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发送设备在所述一个或者至少两个编码块中的至少一个编码块中比特度最小或者块度最小的位置填充所述固定比特之前,所述发送设备确定所述固定比特的数目。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设备接收发送设备发送的至少一个数据比特序列;
所述接收设备对每个数据比特序列进行LDPC译码,得到每个数据比特序列对应的编码块,所述至少一个数据比特序列对应一个或者至少两个编码块;
所述接收设备从所述一个或者至少两个编码块中填充了所述固定比特的编码块中去除固定比特。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接收设备从所述一个或者至少两个编码块中填充了所述固定比特的编码块中去除固定比特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接收设备确定所述一个或者至少两个编码块中填充了固定比特的编码块。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还包括:
所述接收设备根据预先规定的规则确定所述一个或者至少两个编码块中填充了固定比特的编码块;
或者,
所述接收设备接收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的填充信息;所述填充信息用于指示填充了所述固定比特的编码块;
所述接收设备根据所述填充信息确定所述一个或者至少两个编码块中填充了固定比特的编码块。
所述填充信息通过广播或者RRC信令、PDCCH信令等单播信令发送。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接收设备从所述一个或者至少两个编码块中填充了固定比特的编码块中去除固定比特,可选地,若所述一个或者至少两个编码块数目大于等于2,则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任意一种固定比特的填充方式:1)在所有编码块中比特度最小或者块度最小的位置填充固定比特;2)将固定比特集中到多个编码块中的与所述发送设备约定的一个编码块中,在其比特度最小或者块度最小的位置上进行填充;3)将待填充的固定比特平均分配到各个编码块中,然后在每个编码块中选取比特度低的比特位置或者子块度低的子块进行填充;4)选取一部分编码块不填充固定比特而只在另一部分与所述发送设备约定的编码块中选取比特度低的比特位置或者子块度低的子块进行填充;5)在比特度最小的比特或者子块度最低的子块所在的编码块中填充所有固定比特;6)将固定比特集中到多个编码块中的第一个编码块中,在其比特度最小或者块度最小的位置上进行填充;7)将固定比特集中到多个编码块中的最后一个编码块中,在其比特度最小或者块度最小的位置上进行填充;8)以任意一种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统一的固定比特填充方式进行填充。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每一所述编码块包括多个子块;每个子块都有相应的块度;其中块度值最小的子块为可靠性最低的子块。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每个子块的块度根据所述基矩阵各列的列重计算得到;或者每个子块的块度根据所述校验矩阵各列的列重计算得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不同子块间所述固定比特均匀分布。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固定比特依次填充到块度值最小的同一子块中。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固定比特依次填充到块度值最小的不同子块中。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固定比特按照从左至右的顺序或者从右至左的顺序填充到块度值最小的子块中。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编码块的每个比特的位置都有相应的比特度,其中比特度值最小的比特位置为可靠性最低的比特位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固定比特按照从左至右的顺序或者从右至左的顺序在比特度最小的位置填充。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接收设备从所述一个或者至少两个编码块中填充了所述固定比特的编码块中去除所述固定比特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接收设备确定所述固定比特的数目。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发送装置,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将待发送的传输块分为一个或者至少两个编码块;所述处理模块在所述一个或者至少两个编码块中的至少一个编码块中比特度最小或者块度最小的位置填充固定比特,对填充了所述固定比特后的编码块进行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编码,得到LDPC编码后的数据比特序列;
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所述数据比特序列。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处理模块在所述一个或者至少两个编码块中的至少一个编码块中比特度最小或者块度最小的位置填充固定比特,可选地,若待发送的传输块分为至少两个编码块,则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任意一种固定比特的填充方式:1)在所有编码块中比特度最小或者块度最小的位置填充固定比特;2)将固定比特集中到多个编码块中的与接收设备约定的一个编码块中,在其比特度最小或者块度最小的位置上进行填充;3)将待填充的固定比特平均分配到各个编码块中,然后在每个编码块中选取比特度低的比特位置或者子块度低的子块进行填充;4)选取一部分编码块不填充固定比特而只在另一部分与接收设备约定的编码块中选取比特度低的比特位置或者子块度低的子块进行填充;5)在比特度最小的比特或者子块度最低的子块所在的编码块中填充所有固定比特;6)将固定比特集中到多个编码块中的第一个编码块中,在其比特度最小或者块度最小的位置上进行填充;7)将固定比特集中到多个编码块中的最后一个编码块中,在其比特度最小或者块度最小的位置上进行填充;8)以任意一种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统一的固定比特填充方式进行填充。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每一所述编码块包括多个子块;每个子块都有相应的块度,其中块度值最小的子块为可靠性最低的子块,每个子块中的每个比特的块度相同。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每个子块的块度根据所述LDPC码的基矩阵各列的列重计算得到;或者每个子块的块度根据所述校验矩阵各列的列重计算得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不同子块间所述固定比特均匀分布。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固定比特依次填充到块度值最小的同一子块中。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固定比特依次填充到块度值最小的不同子块中。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固定比特按照从左至右的顺序或者从右至左的顺序填充到块度值最小的子块中。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编码块的每个比特的位置都有相应的比特度,其中比特度值最小的比特位置为可靠性最低的比特位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固定比特按照从左至右的顺序或者从右至左的顺序在比特度最小的位置填充。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于编码所述传输块的LDPC码的最大信息比特长度;
所述处理模块判断所述传输块的长度是否大于所述最大信息比特长度;
若所述传输块的长度大于所述最大信息比特长度,则所述处理模块将所述传输块分为至少两个编码块,否则所述处理模块将所述传输块分为一个编码块。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所述处理模块根据预先规定的规则确定所述一个或者至少两个编码块中填充固定比特的编码块;
或者,
所述处理模块发送填充信息,所述填充信息用于指示填充了所述固定比特的编码块。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填充信息通过广播或者RRC信令、PDCCH信令等单播信令由所述发送模块发送。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固定比特为0或Null。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处理模块确定所述固定比特的数目。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接收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发送设备发送的至少一个数据比特序列;
处理模块,用于对每个数据比特序列进行LDPC译码,得到每个数据比特序列对应的编码块,所述至少一个数据比特序列对应一个或者至少两个编码块;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从所述一个或者至少两个编码块中填充了固定比特的编码块中去除固定比特。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从所述一个或者至少两个编码块中填充了固定比特的编码块中去除固定比特之前,还包括:
所述处理模块确定所述一个或者至少两个编码块中填充了固定比特的编码块。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处理模块确定所述一个或者至少两个编码块中填充了固定比特的编码块,包括:
所述处理模块根据预先规定的规则确定所述一个或者至少两个编码块中填充了固定比特的编码块;
或者,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的填充信息;所述填充信息用于指示填充了所述固定比特的编码块;
所述处理模块根据所述填充信息确定所述一个或者至少两个编码块中填充了固定比特的编码块。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填充信息通过广播或者RRC信令、PDCCH信令等单播信令发送。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处理模块从所述一个或者至少两个编码块中填充了固定比特的编码块中去除固定比特,可选地,若所述一个或者至少两个编码块数目大于等于2,则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任意一种固定比特的填充方式:1)在所有编码块中比特度最小或者块度最小的位置填充固定比特;2)将固定比特集中到多个编码块中的与所述发送设备约定的一个编码块中,在其比特度最小或者块度最小的位置上进行填充;3)将待填充的固定比特平均分配到各个编码块中,然后在每个编码块中选取比特度低的比特位置或者子块度低的子块进行填充;4)选取一部分编码块不填充固定比特而只在另一部分与所述发送设备约定的编码块中选取比特度低的比特位置或者子块度低的子块进行填充;5)在比特度最小的比特或者子块度最低的子块所在的编码块中填充所有固定比特;6)将固定比特集中到多个编码块中的第一个编码块中,在其比特度最小或者块度最小的位置上进行填充;7)将固定比特集中到多个编码块中的最后一个编码块中,在其比特度最小或者块度最小的位置上进行填充;8)以任意一种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统一的固定比特填充方式进行填充。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每一所述编码块包括多个子块;每个子块都有相应的块度;其中块度值最小的子块为可靠性最低的子块。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每个子块的块度根据所述基矩阵各列的列重计算得到;或者每个子块的块度根据所述校验矩阵各列的列重计算得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不同子块间所述固定比特均匀分布。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固定比特依次填充到块度值最小的同一子块中。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固定比特依次填充到块度值最小的不同子块中。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固定比特按照从左至右的顺序或者从右至左的顺序填充到块度值最小的子块中。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编码块的每个比特的位置都有相应的比特度,其中比特度值最小的比特位置为可靠性最低的比特位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固定比特按照从左至右的顺序或者从右至左的顺序在比特度最小的位置填充。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接收设备从所述一个或者至少两个编码块中填充了所述固定比特的编码块中去除所述固定比特之前,所述装置还包括:
所述处理模块确定所述固定比特的数目。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发送设备,包括:
处理器,用于将待发送的传输块分为一个或者至少两个编码块;所述处理器在所述一个或者至少两个编码块中比特度最小或者块度最小的位置填充固定比特,对填充了所述固定比特后的编码块进行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编码,得到LDPC编码后的数据比特序列;
发送器,用于发送所述数据比特序列。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处理器在所述一个或者至少两个编码块中比特度最小或者块度最小的位置填充固定比特,可选地,若待发送的传输块分为至少两个编码块,则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任意一种固定比特的填充方式:1)在所有编码块中比特度最小或者块度最小的位置填充固定比特;2)将固定比特集中到多个编码块中的与接收设备约定的一个编码块中,在其比特度最小或者块度最小的位置上进行填充;3)将待填充的固定比特平均分配到各个编码块中,然后在每个编码块中选取比特度低的比特位置或者子块度低的子块进行填充;4)选取一部分编码块不填充固定比特而只在另一部分与接收设备约定的编码块中选取比特度低的比特位置或者子块度低的子块进行填充;5)在比特度最小的比特或者子块度最低的子块所在的编码块中填充所有固定比特;6)将固定比特集中到多个编码块中的第一个编码块中,在其比特度最小或者块度最小的位置上进行填充;7)将固定比特集中到多个编码块中的最后一个编码块中,在其比特度最小或者块度最小的位置上进行填充;8)以任意一种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统一的固定比特填充方式进行填充。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每一所述编码块包括多个子块;每个子块都有相应的块度,其中块度值最小的子块为可靠性最低的子块,每个子块中的每个比特的块度相同。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每个子块的块度根据所述LDPC码的基矩阵各列的列重计算得到;或者每个子块的块度根据所述校验矩阵各列的列重计算得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不同子块间所述固定比特均匀分布。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固定比特依次填充到块度值最小的同一子块中。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固定比特依次填充到块度值最小的不同子块中。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固定比特按照从左至右的顺序或者从右至左的顺序填充到块度值最小的子块中。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编码块的每个比特的位置都有相应的比特度,其中比特度值最小的比特位置为可靠性最低的比特位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固定比特按照从左至右的顺序或者从右至左的顺序在比特度最小的位置填充。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设备还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于编码所述传输块的LDPC码的最大信息比特长度;
所述处理器判断所述传输块的长度是否大于所述最大信息比特长度;
若所述传输块的长度大于所述最大信息比特长度,则所述处理器将所述传输块分为至少两个编码块,否则所述处理器将所述传输块分为一个编码块。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设备还包括:
所述处理器根据预先规定的规则确定所述一个或者至少两个编码块中填充固定比特的编码块;
或者,
所述处理器发送填充信息,所述填充信息用于指示填充了所述固定比特的编码块。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填充信息通过广播或者RRC信令、PDCCH信令等单播信令由所述发送器发送。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固定比特为0或空。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处理器确定所述固定比特的数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设备还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用来执行存储器存储的执行指令,使得发送设备通过通信接口与接收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交互来执行上述各种实施方式提供的数据的发送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接收设备,包括:
接收器,用于接收发送设备发送的至少一个数据比特序列;
处理器,用于对每个数据比特序列进行LDPC译码,得到每个数据比特序列对应的编码块,所述至少一个数据比特序列对应一个或者至少两个编码块;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从所述一个或者至少两个编码块中填充了固定比特的编码块中去除固定比特。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从所述一个或者至少两个编码块中填充了固定比特的编码块中去除固定比特之前,还包括:
所述处理器确定所述一个或者至少两个编码块中填充了固定比特的编码块。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处理器确定所述一个或者至少两个编码块中填充了固定比特的编码块,包括:
所述处理器根据预先规定的规则确定所述一个或者至少两个编码块中填充了固定比特的编码块;
或者,
所述接收器还用于接收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的填充信息;所述填充信息用于指示填充了所述固定比特的编码块;
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填充信息确定所述一个或者至少两个编码块中填充了固定比特的编码块。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填充信息通过广播或者RRC信令、PDCCH信令等单播信令发送。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处理器从所述一个或者至少两个编码块中填充了固定比特的编码块中去除固定比特,可选地,若所述一个或者至少两个编码块数目大于等于2,则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任意一种固定比特的填充方式:1)在所有编码块中比特度最小或者块度最小的位置填充固定比特;2)将固定比特集中到多个编码块中的与发送设备约定的一个编码块中,在其比特度最小或者块度最小的位置上进行填充;3)将待填充的固定比特平均分配到各个编码块中,然后在每个编码块中选取比特度低的比特位置或者子块度低的子块进行填充;4)选取一部分编码块不填充固定比特而只在另一部分与发送设备约定的编码块中选取比特度低的比特位置或者子块度低的子块进行填充;5)在比特度最小的比特或者子块度最低的子块所在的编码块中填充所有固定比特;6)将固定比特集中到多个编码块中的第一个编码块中,在其比特度最小或者块度最小的位置上进行填充;7)将固定比特集中到多个编码块中的最后一个编码块中,在其比特度最小或者块度最小的位置上进行填充;8)以任意一种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统一的固定比特填充方式进行填充。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每一所述编码块包括多个子块;每个子块都有相应的块度;其中块度值最小的子块为可靠性最低的子块。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每个子块的块度根据所述基矩阵各列的列重计算得到;或者每个子块的块度根据所述校验矩阵各列的列重计算得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不同子块间所述固定比特均匀分布。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固定比特依次填充到块度值最小的同一子块中。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固定比特依次填充到块度值最小的不同子块中。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固定比特按照从左至右的顺序或者从右至左的顺序填充到块度值最小的子块中。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编码块的每个比特的位置都有相应的比特度,其中比特度值最小的比特位置为可靠性最低的比特位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固定比特按照从左至右的顺序或者从右至左的顺序在比特度最小的位置填充。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处理器从所述一个或者至少两个编码块中填充了所述固定比特的编码块中去除所述固定比特之前,所述设备还包括:
所述处理器确定所述固定比特的数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设备还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用来执行存储器存储的执行指令,使得接收设备通过通信接口与发送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交互来执行上述各种实施方式提供的数据的接收方法。
本申请第七方面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执行指令,当发送设备的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该执行指令时,发送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各种实施方式提供的数据的发送方法。
本申请第八方面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执行指令,当接收设备的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该执行指令时,接收设备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者第二方面的各种实施方式提供的数据的接收方法。
本申请第九方面提供一种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包括执行指令,该执行指令存储在可读存储介质中。发送设备的至少一个处理器可以从可读存储介质读取该执行指令,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该执行指令使得发送设备实施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各种实施方式提供的数据的发送方法。
本申请第十方面提供一种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包括执行指令,该执行指令存储在可读存储介质中。接收设备的至少一个处理器可以从可读存储介质读取该执行指令,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该执行指令使得接收设备实施上述第二方面或者第二方面的各种实施方式提供的数据的接收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发送设备既可以是网络设备,也可以是终端,相应地,接收设备也既可以是终端,也可以是网络设备。
本申请提供的数据的发送方法、接收方法、装置和设备,发送设备将待发送的传输块分成至少1个编码块,并在其中一个或者至少两个编码块中比特度最低的比特位置或块度最低的子块填充固定比特,并将每个编码块进行LDPC编码得到多个数据比特序列,发送设备发送这些数据比特序列,接收设备在接收到该些数据比特序列后进行译码,并从填充了固定比特的编码块中去除固定比特。通过这种方法,将固定比特填充到可靠度最低的位置,有效提升了LDPC编码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一个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数据的发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a为本申请提供的数据的固定比特填充在第一个编码块的示意图;
图3b为本申请提供的数据的固定比特填充在最后一个编码块的示意图;
图3c为本申请提供的数据的固定比特填充在所有编码块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数据的接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数据的发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示例;
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数据的接收装置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发送设备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提供的接收设备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在对待传输的信息比特序列进行LDPC编码时,首先需要为无线通信设备构造一个LDPC校验矩阵。一个示例性的LDPC码的校验矩阵如下:
Figure BDA0001218845910000101
由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根据传输需求的不同可能会为无线通信设备分配不同大小的无线资源块(resource block,RB),而在不同大小的RB下,无线通信设备所能支持的LDPC的码长也各不相同。
为使无线通信设备能够兼容不同码长的LDPC,可以预先生成一个mb×nb的基矩阵Hb,然后预先设置于各个LDPC的码长相对应的扩展因子z,在LDPC的码长确定之后,数据传输设备首先获取与所述码长对应的扩展因子,然后使用所述扩展因子所述基矩阵进行展开,从而得到与所述码长对应的校验矩阵H,H为m×n的矩阵。采用该方式,可以在LDPC的码长不同时,在基矩阵的基础上得到不同的校验矩阵,从而使得无线通信设备能够支持不同码长的LDPC。
例如基矩阵Hb
Figure BDA0001218845910000102
即mb=2,nb=3,Hb为2×3的基矩阵,以扩展因子z=2对基矩阵Hb进行扩展,其中Hb中的元素“1”用2×2的单位阵右旋转一位得到的矩阵代替,元素“0”用2×2的单位阵代替,元素“-1”用2×2的0矩阵代替,即扩展后的H=m×n=(z×mb)×(z×nb)=(2×2)×(2×3)=4×6的LDPC校验矩阵为:
Figure BDA0001218845910000103
在对待传输的信息比特序列进行LDPC编码后,再经过后续星座调制、资源映射等步骤后即可向接收设备发送。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经过上述LDPC编码中固定比特的填充方式过于单一的问题,即统一将填充比特放在信息比特后面,没有结合LDPC码本身的特性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基于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中根据编码块中的每个比特的块度或者比特度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案,用以提高LDPC码的传输效率。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应用于Wifi、2G、3G、4G、5G等各种通信系统中。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的发送方法或接收方法的一种系统架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系统架构中包括网络设备以及终端,类似地,在Wifi系统中,该网络设备即为Wifi的接入点,该终端为Wifi终端等。该方案中网络设备和终端的数量不做限制。网络设备向终端传输下行数据,其中数据采用LDPC编码,LDPC编码后的数据经过调制等操作后传输给终端;终端向基站传输上行数据,上行数据也可以采用LDPC编码,LDPC编码后的数据经过调制后传输给基站。在上行数据或者下行数据的传输过程中,均可采用后续提供的方法。
上述架构中,网络设备为网络侧的基站或者其他能够提供基站功能的设备,为终端设备提供通信服务;例如,网络设备可以是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设备,还可以是全球移动通讯(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GSM)或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中的基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也可以是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中的基站(NodeB,NB),还可以是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vedNode B,eNB或eNodeB),或者中继站或接入点,或者5G网络中的基站等,在此并不限定。特别地,在D2D(英文名称:Device-to-Device;中文名称:设备对设备通信)通信中,网络设备还可以是承担基站功能的终端。终端为用户侧需要进行上下行数据交互的设备,例如:手机、用户设备、平板电脑等。
为了便于描述,在此首先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概念及符号的含义进行说明:
为进一步说明在本申请提供的通信系统中实现的数据发送方法,再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LDPC基矩阵Hb和LDPC校验矩阵H做一些阐述。
本实施例中的基矩阵Hb,可以首先根据其行数mb及列数nb,然后再采用密度进化理论或渐进边生长(progressive edge growth,简称PEG)方法构造一个码率为
Figure BDA0001218845910000111
的基矩阵。其中,其中行数mb及所述列数的取值可以根据无线通信的数据传输需求确定。基矩阵Hb的生成方法或构造方法在此就不再赘述。
LDPC校验矩阵H的构造基于一个基矩阵Hb,用循环置换矩阵进行扩展得到,表示如下:
Figure BDA0001218845910000112
其中,P表示置换矩阵。
对基矩阵Hb进行扩展的时候,将其中所有值为-1的元素进行扩展后得到一个z×z大小的全0矩阵,其他非“-1”的元素进行扩展后得到一个z×z大小的置换矩阵,z为实际的扩展因子。所述的置换矩阵可以由一个单位矩阵根据相应的位移次数进行循环位移获得,位移次数与该元素的值相对应。可选的,可根据下述公式(1)对该元素值进行变换,得到位移次数。
Figure BDA0001218845910000121
在公式(1)中,z0为扩展因子的最大值,zf为实际的扩展因子,p(i,j)为基矩阵中第i行第j列的元素的值,
Figure BDA0001218845910000127
表示向下取整,p(f,i,j)表示位移次数。
下面以如下基矩阵Hb为例说明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
Figure BDA0001218845910000122
上述基矩阵Hb的行数mb=3,列数nb=6,即为3×6的矩阵。
对该基矩阵Hb进行扩展的时候,其中的元素“0”用单位矩阵置换,元素“-1”用全0矩阵置换,而非“0”和非“-1”的元素则根据单位矩阵进行循环置换。例如,第2行第2个元素为2,假设实际的扩展因子z=3,那么则可以通过对单位矩阵向右或者向左循环位移2次,得到对应的置换矩阵。
置换元素“0”的单位矩阵为:
Figure BDA0001218845910000123
置换元素“-1”的全0矩阵为:
Figure BDA0001218845910000124
置换元素“1”的矩阵是通过单位矩阵向左或向右循环1位得到,这里以向右循环为例:
Figure BDA0001218845910000125
置换元素“2”的矩阵是通过单位矩阵向左或向右循环2位得到,这里以向右循环为例:
Figure BDA0001218845910000126
扩展后的LDPC校验矩阵为m×n的矩阵,m=z×mb=3×3=9,n=z×nb=3×6=18,即为9×18的矩阵,如下:
Figure BDA0001218845910000131
即校验矩阵H为多个3×3的置换矩阵构成的矩阵,LDPC的码长为18,LDPC编码的校验比特数为9。
为进一步描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发送方法和装置,下面先对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到的技术术语列重、块度、比特度做一些阐述。
列重:对于基矩阵Hb来讲,其列重是指每列中,非“-1”元素的个数,例如上述的基矩阵Hb,其列重计算如下表1:
表1:基矩阵Hb列重
列数 第1列 第2列 第3列 第4列 第5列 第6列
列重 2 3 1 3 1 2
Figure BDA0001218845910000132
对于校验矩阵H来讲,其列重是指每列中,元素“1”的个数,例如上述的校验
矩阵H,其列重计算如下表2:
表2:校验矩阵H的列重
Figure BDA0001218845910000133
Figure BDA0001218845910000134
上述H中的虚框表示其中的一列。需要说明的是,在采用扩展因子z对所述基矩阵Hb进行扩展生成所述LDPC校验矩阵H后,根据扩展后的z列的列重值与原始列的列重值相等的原则,即可通过计算基矩阵Hb的每列的列重值得到校验矩阵H相应列的列重值。例如,上述基矩阵Hb的第1列的列重值为2,经过扩展因子z=3对基矩阵Hb进行扩展后,第1列在校验矩阵H被扩展为第1列,第2列,第3列,且第1列,第2列,第3列的列重值与基矩阵Hb的第1列的列重值2相等。
块度: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块度,是指LDPC校验矩阵H中,每一列对应一个比特,其中前k列一一对应于待编码的编码块中的比特,后m列一一对应于校验比特,将H分为多个子块,例如以扩展因子z个为单位,将H分为多个子块;计算每个子块的度,即可得到其块度,有时也称为子块度。第G个比特的块度是指第G个比特在校验矩阵H中对应的所在子块中任意一列中的1的个数,0<G≤n,G为正整数,当G的取值范围为0<G≤k时,指待编码的编码块中的比特的块度。,在本申请中,由于讨论的固定比特也在编码块中,因此,如不做特别说明,本申请中的G的取值范围为0<G≤k。
可选地,待编码的编码块中的比特也可以和校验矩阵中的任意k列对应,剩下的m列对应校验比特,这种对应方式只需在发射端和接收端统一即可,本申请中不做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计算块度的方式可以灵活多变,至少可以包含如下两种:
第一种,计算所述基矩阵Hb各列的列重,根据所述各列的列重计算与该比特对应的子块的度;
第二种,计算所述校验矩阵H各列的列重,根据所述各列的列重计算与之对应的子块的度。
以经过上述9×18校验矩阵H为例,以z=3个比特为一组,分为6块,即子块1、子块2、子块3、子块4、子块5和子块6,如表3和矩阵结合示意如下:
上述两种计算块度的方式在具体实现中有多种可能形式:
一种计算每一个比特对应的子块的块度的方式是,通过计算基矩阵Hb的每一列的列重,即计算基矩阵Hb非“-1”元素的个数,即可得到对应的子块的块度;例如计算得到基矩阵Hb第1列的列重值为2之后,由列重的定义和子块的定义,即可得到子块1的块度为2。
另一种计算每一个比特对应的子块的块度的方式是,通过计算计算基矩阵Hb的每一列的列重之后,将该列重乘以扩展因子,即可得到对应的子块的块度;例如计算得到基矩阵Hb第1列的列重值为2之后乘以扩展因子3,即可得到子块1的块度为6,在不加特别申明的情况下,本申请中各实施例还是以单列的列重为例来定义块度。
又一种计算每一个比特对应的子块的块度的方式是,通过与其对应的计算校验矩阵H的每一列中,元素“1”的个数,得到校验矩阵H的每一列的列重值之后,即可得到子块的块度;例如得到校验矩阵H第1-3列的列重值为2之后,即可得到子块1的块度为2;
再一种计算每一个比特对应的的子块的块度的方式是,将H校验矩阵中与各个子块对应列的列重相加或者单列的列重乘以扩展因子,即可得到子块的块度。例如得到校验矩阵H第1-3列的列重值均为2,则子块1的块度还可以是2+2+2=6,或者2×3=6;依次类推,在不加特别申明的情况下,本申请中各实施例还是以单列的列重为例来定义块度。
表3:子块的块度
Figure BDA0001218845910000141
Figure BDA0001218845910000151
Figure BDA0001218845910000152
如上示意,经过LDPC编码后的码序列分成的6个子块,各个子块的块度为:子块1的块度为2,子块2的块度为3,子块3的块度为1,子块4的块度为3,子块5的块度为1,子块6的块度为2,该公式中每个虚线框即为一个子块,不难理解,这里子块1、子块2、子块3对应待编码的编码块中的比特,子块4、子块5、子块6对应校验比特;
对比表1和表2可知,各个子块的块度值与基矩阵Hb各列的列重值相同,与扩展后的校验矩阵H的相应列的列重值相等。
用上述的LDPC校验矩阵对应的各个比特中,各个比特的可靠性有高有低,这里的可靠性是指被检测正确的概率。本申请实施例中将比特的可靠性的高低与其所属子块的块度相关联,而子块的块度与基矩阵Hb或校验矩阵H的列重的值成正比例关系。
具体来讲,基矩阵Hb的列重的值越高,与该列对应的子块的可靠性越高,属于该子块的比特的可靠性也越高,对其进行调制后传输的误码率越低;反之,基矩阵Hb的某列的列重的值越低,与该列对应的码序列中子块的可靠性越低,属于该子块的比特的可靠性越低,对其进行调制后传输的误码率越低。
以上给出了LDPC编码块中每个比特的子块度的计算方法以及与可靠性之间的关系,类似地,还可以定义LDPC编码块中的每个比特的比特度为该比特对应的LDPC校验矩阵的列中1的个数,也即第G个比特的块度是指第G个比特在校验矩阵H中对应的第G列中的1的个数,0<G≤n,G为正整数,当G的取值范围为0<G≤k时,指待编码的编码块中的比特的比特度。与子块度高从而可靠性高、子块度低从而可靠性低的特点类似,比特度高则可靠性高、比特度低从而可靠性低,这里不再赘述。同样地,在本申请中,由于讨论的固定比特也在编码块中,因此,如不做特别说明,本申请中的G的取值范围为0<G≤k。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上述表格描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发送方法应用于前述通信系统的实现过程。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数据的发送方法实施例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图1所示的应用示意图的基础上,基站或者终端均可以作为发送设备或者接收设备,可选的,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201:发送设备确定用于编码的传输块的LDPC码的码率和码长。
所述码率等于LDPC编码的信息比特长度除以LDPC码的码长,一般常用的码率有1/2,2/3,3/4,5/6等,这里不做限制。
S202:根据上述的LDPC码的码率,确定该LDPC码的码率下的最大的信息比特长度。可以直接确定所述最大的信息比特长度,也可以根据所述LDPC码的码率和该码率下的最大LDPC码长来确定所述最大的信息比特长度,即所述最大的信息比特长度等于所述LDPC码的码率乘以所述最大的LDPC码长。
S203:如果传输块长度不大于该码率下的LDPC码最大信息比特长度,则执行S204,否则执行S205。
S204:根据传输块长度、该码率下的LDPC最大信息比特长度计算需要填充的固定比特数目并确定相应的固定比特位置;一般地,填充的固定比特数等于该码率下的LDPC最大信息比特长度减去传输块长度,跳至步骤S207。
S205:将传输块分为至少两个编码块。
S206:根据所分的编码块的个数、编码块的长度、该码率下的最大信息比特长度计算需要填充固定比特的编码块、固定比特数目及位置。
可选地,记传输块的长度为L,所述码率下的LDPC最大信息比特长度为P,且L>P,则对传输块进行分段,分为多个编码块,编码块的个数为
Figure BDA0001218845910000161
所述
Figure BDA0001218845910000162
表示向上取整。如果所分的多个编码块长度都为K,则需要填充的固定比特数为
F=Num*K-L
如果分为多个编码块,且具有2种不同的长度,分为K1和K2,编码块长度为K1的编码块个数为Num1,编码块长度为K2的编码块个数为Num2,则需要填充的比特数为:
F=Num1*K1+Num2*K2-L
在S204或S206中,发送设备确定需要填充的固定比特数后,还要确定相应的固定比特位置,可选地,LDPC编码中填充固定比特时,将填充的固定比特填在LDPC码比特度低的比特位置,或者LDPC子块度低的子块。通过这样的填充方法,可以充分利用LDPC码的编码增益,达到增强编码效率的效果。
可选地,这里所说的填充的固定比特可以是任意已知的比特或者Null(中文翻译:空),不失一般性,固定比特可以设为零。
S207:根据S204或者S206中确定的填充比特数和填充比特位置进行比特填充。
可选地,可以按照发射端和接收端两侧统一的填充顺序进行填充。
在一个编码块内部,或者不分块而只有一个编码块的情况下,当填充的固定比特数目X确认后,当根据比特度选择填充位置时,填充原则为:
a)首先确定比特度最低的比特位置;
b)如果这些比特位置的个数Y大于等于X,则在其中任选X个进行填充,跳至步骤d),否则到步骤c);
c)将该Y个比特位置确定为填充固定比特的位置,并更新X=X-Y;再确定余下的比特位置中比特度最低的比特位置,其数目为Y,跳至步骤b),
d)结束
其中X和Y为正整数。
当根据块度选择填充位置时,由于一个子块中含有多个列,且多个列的列重相等,所以同一子块中每一列对应的块度都是一样的,因此填充原则与按比特度类似,即确保填充比特位置是子块度最低的位置。一旦确认在子块中需要填充的比特数,则在子块中可以相应数目的列数。
例如,如表3所示,如果要填充1个固定比特,块度最低的子块为子块3和子块5,因此可任选一个,以选取子块3为例,可按照从左至右的顺序,将该1个固定比特填充在子块3最左边的第一比特位置,或者按照从右至左的顺序,将该1个固定比特填充在子块3最右边的第一比特位置,甚至还可以填充在子块3中间的比特位置。
如果要填充2个固定比特,块度最低的子块为子块3和子块5,这时候有两种填充方式:
1)一种方式是将2个固定比特在子块3和子块5上各填充一个固定比特,分别按上述1比特填充的方式填充即可,且各子块中按从左至右选还是按从右至左选可以独立也可以统一;
2)另一种方式是将2个比特集中填充到子块3或者子块5上,仍以填充到子块3为例,可按照从左至右的顺序,将2个固定比特填充在子块3最左边的第一、第二比特位置,或者按照从右至左的顺序,将2个固定比特填充在子块3最右边的第一、第二比特位置,还可以将2个固定比特填充在子块3的第一、第三比特位置。
如果要填充3个固定比特,块度最低的子块为子块3和子块5,这时候有两种填充方式:
1)一种方式是将3个固定比特在子块3上填充两个,子块5上填充一个(或者子块3上填充1个,子块5上填充2个,原则一致),填充1个固定比特和2个固定比特的方式和上述方法一致;
2)另一种方式是将3个比特集中填充到子块3或者子块5上,仍以填充到子块3为例,将3个固定比特分别填充在子块3的第一、第二、第三比特位置。
如果有更多固定比特需要填充,原则和方法是一致的,不再赘述。比如如果需要填充7个固定比特,那么在子块3和子块5均已填满后,需要进一步找余下子块中块度最小的子块,并以此类推。
类似地,在比特度最小的位置填充固定比特。
无论按照哪一种方式哪一种顺序或者任意一种固定比特的填充方式,只需在发射设备和接收设备两侧统一规定即可。可选地,可以按照预先规定的方式确定,例如3GPP协议等,也可以临时确定后由网络设备以广播或者单播等方式将填充信息通知终端或者由终端通过控制信令通知网络设备,该填充信息用于指示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填充了固定比特的编码块、固定比特的数目和位置,而传送方式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广播的PBCH(英文全称:Physical Broadcasting Channel;中文全称:物理广播信道)信令或者单播的RRC(英文全称:Radio Resource Control;中文全称:无线资源控制)信令、PDCCH(英文全称: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中文全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信令、PUCCH(英文全称: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中文全称:物理上行控制信道)信令等。这样,接收设备在根据相应参数确定好填充比特的数目后就可以明确地知道填充比特的位置。
可选地,当一个传输块分为至少两个编码块后,以分为3个编码块为例,如图3a、图3b、图3c所示,编码块1,编码块2,编码块3,则填充比特的位置选择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几种方式:
如图3a所示,所有的固定比特填充在第一个编码块,将填充的固定比特填在第一个编码块比特度低的比特位置,或者第一个编码块中子块度低的子块,按上述一个编码块中的填充方式进行填充。然后对每个编码块进行LDPC编码,得到LDPC码字;
如图3b所示,所有的固定比特填充在最后一个编码块,将填充的固定比特填在最后一个编码块比特度低的比特位置,或者最后一个编码块中子块度低的子块,按上述一个编码块中的填充方式进行填充。然后对每个编码块进行LDPC编码,得到LDPC码字。
可选地,将固定比特集中到多个编码块中的与接收设备约定的一个编码块中比特度最小或者块度最小的位置上进行填充。或者,在比特度最小的比特或者子块度最低的子块所在的编码块中填充所有固定比特。
如图3c所示,所有的固定比特分布填充在多个编码块,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任意一种固定比特的填充方式:1)在所有编码块中比特度最小或者块度最小的位置填充固定比特;2)将待填充的固定比特平均分配到各个编码块中,然后在每个编码块中选取比特度低的比特位置或者子块度低的子块进行填充;3)选取一部分编码块不填充固定比特而只在另一部分与接收设备约定的编码块中选取比特度低的比特位置或者子块度低的子块进行填充;4)以任意一种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统一的固定比特填充方式进行填充。
通过将比特度低的比特位置,或者多个编码块子块度低的子块比特填充在LDPC码的信息比特度低的比特位置或子块度低的子块位置,可以避免信息比特占用比特度低的比特位置或子块度低的子块位置而导致LDPC编码性能变差,从而提升LDPC编码的编码性能。
S208:发送设备对填充了固定比特后的编码块比特序列以及不需要进行填充固定比特的编码块比特序列进行LDPC编码,并发送编码后的数据(即编码得到的多个数据比特序列)。
在接收端,接收设备接收发送设备发送的LDPC编码数据,即接收到多个数据比特序列。
接收设备对数据比特序列进行LDPC译码,所述译码采用LDPC校验矩阵进行译码,得到译码后的编码块的比特序列,为做区分,不妨将译码后的编码块称为译码块,当然,在不引起混淆的情况下,还是可以称之为编码块;
接收设备从译码后的比特序列中填充了固定比特的译码块中去除固定比特,一个示例性的描述如图4所示:
S401:获取传输块的LDPC码的码率和码长
S402:根据上述的LDPC码的码率,确定该LDPC码的码率下的最大的信息比特长度。可以直接确定所述最大的信息比特长度,也可以根据所述LDPC码的码率和该码率下的最大LDPC码长来确定所述最大的信息比特长度,即所述最大的信息比特长度等于所述LDPC码的码率乘以所述最大的LDPC码长。
S403:如果传输块长度不大于该码率下的LDPC码最大信息比特长度,则执行S404,否则执行S405。
S404:根据传输块长度、该码率下的LDPC最大信息比特长度计算需要去除的填充固定比特数目并确定相应的固定比特位置;一般地,填充的固定比特数等于该码率下的LDPC最大信息比特长度减去传输块长度。方法与前述发送端的S204中的方法一致,不再赘述。跳至步骤S407。
S405:将译码后的比特序列分为至少两个译码块。
S406:根据所分的译码块的个数、译码后的比特序列的长度、该码率下的最大信息比特长度和/或接收到的控制信令确定需要去除的填充了固定比特的译码块、固定比特数目和位置。方法与前述发送端的S206中的方法一致,不再赘述。
S407:接收设备根据步骤S404或者S406中确定的固定比特所在的译码块、固定比特的数目和位置去除填充的固定比特,得到译码后的信息比特序列。
可选地,接收设备的固定比特的位置信息可以根据预先规定的规则确定,例如3GPP协议等,也可以通过接收发送设备通过广播或者单播发送的填充信息确定,该填充信息用于指示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填充了固定比特的编码块、固定比特的数目和位置,其中传送方式包括但不限于PBCH信令、RRC信令、PDCCH信令、PUCCH信令等。
固定比特的填充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任意一种:1)在所有编码块中比特度最小或者块度最小的位置填充固定比特;2)将固定比特集中到多个编码块中的与发送设备约定的一个编码块中,在其比特度最小或者块度最小的位置上进行填充;3)将待填充的固定比特平均分配到各个编码块中,然后在每个编码块中选取比特度低的比特位置或者子块度低的子块进行填充;4)选取一部分编码块不填充固定比特而只在另一部分与发送设备约定的编码块中选取比特度低的比特位置或者子块度低的子块进行填充;5)在比特度最小的比特或者子块度最低的子块所在的编码块中填充所有固定比特;6)将固定比特集中到多个编码块中的第一个编码块中,在其比特度最小或者块度最小的位置上进行填充;7)将固定比特集中到多个编码块中的最后一个编码块中,在其比特度最小或者块度最小的位置上进行填充;8)以任意一种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统一的固定比特填充方式进行填充。由于接收设备已经和发送设备约定好固定比特的填充规则,因此只需要根据填充规则在相应的位置去除填充的固定比特即可。
一些可选的填充方法可以参见S207中的相关描述,由于原理完全一致,因此不再赘述。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数据的发送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数据的发送装置10包括:
处理模块11,用于按照图2所示的流程以及上述实施例中的各种方法,获取LDPC编码的码率信息、该LDPC码的码率下的最大信息比特长度、编码块分割(即是否分为多个编码块)信息、填充固定比特的数量和位置,进行填充固定比特的操作,并在填充固定比特后,对每个编码块进行LDPC编码,得到LDPC编码后的数据比特序列;
发送模块12,用于发送所述数据比特序列。
在上述数据的发送装置的实现中,所述处理模块11用于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任意一种固定比特的填充方式:1)在所有编码块中比特度最小或者块度最小的位置填充固定比特;2)将固定比特集中到多个编码块中的与接收设备约定的一个编码块中,在其比特度最小或者块度最小的位置上进行填充;3)将待填充的固定比特平均分配到各个编码块中,然后在每个编码块中选取比特度低的比特位置或者子块度低的子块进行填充;4)选取一部分编码块不填充固定比特而只在另一部分与接收设备约定的编码块中选取比特度低的比特位置或者子块度低的子块进行填充;5)在比特度最小的比特或者子块度最低的子块所在的编码块中填充所有固定比特;6)将固定比特集中到多个编码块中的第一个编码块中,在其比特度最小或者块度最小的位置上进行填充;7)将固定比特集中到多个编码块中的最后一个编码块中,在其比特度最小或者块度最小的位置上进行填充;8)以任意一种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统一的固定比特填充方式进行填充。
可选的,所述发送装置还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对所述传输块进行LDPC编码的最大信息比特长度;
判断所述传输块的长度是否大于所述最大信息比特长度;
若所述传输块的长度大于所述最大信息比特长度,则将所述传输块的分为至少两个编码块。
可选的,所述处理模块11还用于:
确定所述用于编码所述传输块的LDPC码的码率和码长;
根据所述码率和码长确定所述最大信息比特长度;其中,所述LDPC码的最大信息比特长度等于所述LDPC码的码率和码长的乘积。
可选的,所述发送模块12还用于以单播或者广播方式发送固定比特的填充信息,该填充信息用于指示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填充了固定比特的编码块、固定比特的数目和位置。
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的发送装置,用于实现前述任一方法实施例中发送设备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数据的接收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数据的接收装置20包括:
接收模块21,用于接收发送设备发送的数据比特序列;
处理模块22,用于对每个数据比特序列进行LDPC译码,得到每个数据比特序列对应的编码块;
所述处理模块22还用于从填充了固定比特的编码块中去除固定比特。
所述处理模块22从填充了固定比特的的编码块中去除固定比特之前,所述处理模块22还用于:
确定已经译码的编码块中填充了固定比特的编码块、固定比特的数目和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模块22用于根据预先规定的规则确定填充了固定比特的编码块;
或者,
所述接收模块21还用于接收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的固定比特的填充信息,该填充信息用于指示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填充了固定比特的编码块、固定比特的数目和位置;
所述处理模块22还用于根据所述填充信息确定填充了固定比特的编码块。
可选的,所述处理模块22用于根据协议规定或者发送设备发送的填充信息规定的填充位置去除固定比特。
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的接收装置,用于实现前述任一方法实施例中接收设备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发送设备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发送设备30包括:
处理器31,用于按照图2所示的流程以及上述实施例中的各种方法,获取LDPC编码的码率信息、该LDPC码的码率下的最大信息比特长度、编码块分割(即是否分为多个编码块)信息、填充固定比特的数量和位置,进行填充固定比特的操作,并在填充固定比特后,对每个编码块进行LDPC编码,得到LDPC编码后的数据比特序列;
发送器32,用于发送所述数据比特序列。
存储器33,用于存储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31用来执行存储器存储的执行指令。使得所述发送设备通过通信接口与接收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交互来执行上述各种实施方式提供的数据的发送方法。
在上述数据的发送装置的可选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31用于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任意一种固定比特的填充方式:1)在所有编码块中比特度最小或者块度最小的位置填充固定比特;2)将固定比特集中到多个编码块中的与接收设备约定的一个编码块中,在其比特度最小或者块度最小的位置上进行填充;3)将待填充的固定比特平均分配到各个编码块中,然后在每个编码块中选取比特度低的比特位置或者子块度低的子块进行填充;4)选取一部分编码块不填充固定比特而只在另一部分与接收设备约定的编码块中选取比特度低的比特位置或者子块度低的子块进行填充;5)在比特度最小的比特或者子块度最低的子块所在的编码块中填充所有固定比特;6)将固定比特集中到多个编码块中的第一个编码块中,在其比特度最小或者块度最小的位置上进行填充;7)将固定比特集中到多个编码块中的最后一个编码块中,在其比特度最小或者块度最小的位置上进行填充;8)以任意一种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统一的固定比特填充方式进行填充。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31还用于:
获取用于对所述传输块进行LDPC编码的最大信息比特长度;
判断所述传输块的长度是否大于所述最大信息比特长度;
若所述传输块的长度大于所述最大信息比特长度,则将所述传输块的分为至少两个编码块。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31还用于:
确定所述用于编码所述传输块的LDPC码的码率和码长;
根据所述码率和码长确定所述最大信息比特长度;其中,所述LDPC码的最大信息比特长度等于所述LDPC码的码率和码长的乘积。
可选的,所述发送器32还用于以单播或者广播方式发送固定比特的填充信息,该填充信息用于指示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填充了固定比特的编码块、固定比特的数目和位置。
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的发送装置,用于实现前述任一方法实施例中发送设备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图8为本申请提供的接收设备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接收设备40包括:
接收器41,用于接收发送设备发送的数据比特序列;
处理器42,用于对每个数据比特序列进行LDPC译码,得到每个数据比特序列对应的编码块;
存储器43,用于存储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41用来执行存储器存储的执行指令。使得所述接收设备通过通信接口与发送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交互来执行上述各种实施方式提供的数据的接收方法。
所述处理器42还用于从填充了固定比特的编码块中去除固定比特。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42从填充了固定比特的编码块中去除固定比特之前,所述处理器42还用于:
确定已经译码的编码块中填充了固定比特的编码块、固定比特的数目和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器42用于根据预先规定的规则确定填充了固定比特的编码块;
或者,
当所述接收设备为终端时,所述接收器41还用于接收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的固定比特的填充信息;该填充信息用于指示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填充了固定比特的编码块、固定比特的数目和位置;
所述处理器42还用于根据所述固定信息确定填充了固定比特的编码块。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执行指令,当发送设备的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该执行指令时,发送设备执行上述的各种实施方式提供的数据的发送方法。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执行指令,当接收设备的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该执行指令时,接收设备执行上述的各种实施方式提供的数据的接收方法。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包括执行指令,该执行指令存储在可读存储介质中。发送设备的至少一个处理器可以从可读存储介质读取该执行指令,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该执行指令使得发送设备实施上述的各种实施方式提供的数据的发送方法。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包括执行指令,该执行指令存储在可读存储介质中。接收设备的至少一个处理器可以从可读存储介质读取该执行指令,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该执行指令使得接收设备实施上述的各种实施方式提供的数据的接收方法。
在上述发送设备或者接收设备的实施例中,应理解,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英文: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英文:Digital Signal Processor,简称:DSP)、专用集成电路(英文: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
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可读取存储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器(存储介质)包括:只读存储器(英文:read-only memory,缩写:ROM)、RAM、快闪存储器、硬盘、固态硬盘、磁带(英文:magnetic tape)、软盘(英文:floppydisk)、光盘(英文:optical disc)及其任意组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方案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能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35)

1.一种数据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设备将待发送的传输块分为一个或者至少两个编码块;
所述发送设备在所述一个或者至少两个编码块中的至少一个编码块中比特度最小或者块度最小的位置填充固定比特;
所述发送设备对所述一个或者至少两个编码块进行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编码,得到LDPC编码后的数据比特序列;
所述发送设备发送所述数据比特序列。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设备在所述一个或者至少两个编码块中的至少一个编码块中比特度最小或者块度最小的位置填充所述固定比特为,若待发送的传输块分为至少两个编码块,则:
所述发送设备在所述至少两个编码块中的第一个编码块中填充所述固定比特;或者,
所述发送设备在所述至少两个编码块中的最后一个编码块中填充所述固定比特;或者,
所述发送设备在所述至少两个编码块中的与接收设备约定的一个编码块中填充所述固定比特;或者
所述发送设备在所述至少两个编码块中的与接收设备约定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编码块中填充所述固定比特而不在余下的编码块中填充所述固定比特;或者
所述发送设备在所述至少两个编码块中的每一个编码块中比特度最小或者块度最小的位置填充所述固定比特。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编码块包括多个子块;每个子块都有相应的块度,其中块度值最小的子块为可靠性最低的子块。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子块的块度根据LDPC码的基矩阵各列的列重计算得到;或者
每个子块的块度根据所述LDPC码的校验矩阵各列的列重计算得到。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块的每个比特的位置都有相应的比特度,其中比特度值最小的比特位置为可靠性最低的比特位置。
6.一种数据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的全部特征,并且,所述发送设备将待发送的传输块分为一个或者至少两个编码块,包括:
所述发送设备获取用于编码所述传输块的LDPC码的最大信息比特长度;
所述发送设备确定所述传输块的长度是否大于所述最大信息比特长度,若所述传输块的长度大于所述最大信息比特长度,则将所述传输块分为至少两个编码块,否则所述传输块分为一个编码块。
7.一种数据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的全部特征,并且,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发送设备根据预先规定的规则确定所述一个或者至少两个编码块中填充固定比特的编码块;
或者,
所述发送设备发送填充信息,所述填充信息用于指示填充了所述固定比特的编码块。
8.一种数据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的全部特征,并且,所述固定比特为0或空。
9.一种数据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的全部特征,并且,所述发送设备在所述一个或者至少两个编码块中比特度最小或者块度最小的位置填充所述固定比特之前,所述发送设备确定所述固定比特的数目。
10.一种数据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设备接收发送设备发送的至少一个数据比特序列;其中,所述数据比特序列是通过对在比特度最小或者块度最小的位置填充了固定比特后的编码块进行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编码而得到;
所述接收设备对每个数据比特序列进行LDPC译码,得到每个数据比特序列对应的编码块,所述至少一个数据比特序列对应一个或者至少两个编码块;
所述接收设备从所述一个或者至少两个编码块中填充了所述固定比特的编码块中去除所述固定比特。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设备从所述一个或者至少两个编码块中填充了所述固定比特的编码块中去除固定比特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接收设备确定所述一个或者至少两个编码块中填充了固定比特的编码块。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接收设备根据预先规定的规则确定所述一个或者至少两个编码块中填充了固定比特的编码块;
或者,
所述接收设备接收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的填充信息;所述填充信息用于指示填充了所述固定比特的编码块;
所述接收设备根据所述填充信息确定所述一个或者至少两个编码块中填充了固定比特的编码块。
13.根据权利要求10-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设备从所述一个或者至少两个编码块中填充了固定比特的编码块中去除固定比特为,若所述一个或者至少两个编码块数目大于等于2,则:
所述固定比特在第一个编码块中;或者,
所述固定比特在最后一个编码块中;或者,
所述固定比特在与所述发送设备约定的一个编码块中;或者
所述固定比特在与所述发送设备约定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编码块中而不在所述一个或者至少两个编码块中余下的编码块中;或者
所述固定比特在所述一个或者至少两个编码块中的每一个编码块中。
14.一种数据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权利要求10至13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的全部特征,并且,每一所述编码块包括多个子块;每个子块都有相应的块度;其中块度值最小的子块为可靠性最低的子块。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子块的块度根据基矩阵各列的列重计算得到;或者每个子块的块度根据校验矩阵各列的列重计算得到。
16.一种数据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权利要求10至13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的全部特征,并且,所述编码块的每个比特的位置都有相应的比特度,其中比特度值最小的比特位置为可靠性最低的比特位置。
17.一种数据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权利要求10至16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的全部特征,并且,所述接收设备从所述一个或者至少两个编码块中填充了所述固定比特的编码块中去除所述固定比特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接收设备确定所述固定比特的数目。
18.一种数据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将待发送的传输块分为一个或者至少两个编码块;所述处理模块在所述一个或者至少两个编码块中的至少一个编码块中比特度最小或者块度最小的位置填充固定比特,对填充了所述固定比特后的编码块进行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编码,得到LDPC编码后的数据比特序列;
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所述数据比特序列发送设备。
19.根据权利要求18中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在所述一个或者至少两个编码块中的至少一个编码块中比特度最小或者块度最小的位置填充固定比特为,若待发送的传输块分为至少两个编码块,则:
所述处理模块在至少两个编码块中的第一个编码块中填充所述固定比特;或者,
所述处理模块在至少两个编码块中的最后一个编码块中填充所述固定比特;或者,
所述处理模块在至少两个编码块中的与接收设备约定的一个编码块中填充所述固定比特;或者
所述处理模块在至少两个编码块中的与接收设备约定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编码块中填充所述固定比特而不在余下的编码块中填充所述固定比特;或者
所述处理模块在至少两个编码块中的每一个编码块中填充所述固定比特。
20.如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编码块包括多个子块;每个子块都有相应的块度;其中块度值最小的子块为可靠性最低的子块。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子块的块度根据所述LDPC码的基矩阵各列的列重计算得到;或者每个子块的块度根据所述校验矩阵各列的列重计算得到。
22.如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块的每个比特的位置都有相应的比特度,其中比特度值最小的比特位置为可靠性最低的比特位置。
23.一种数据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权利要求18至22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的全部特征,并且,所述装置还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于编码所述传输块的LDPC码的最大信息比特长度;
所述处理模块确定所述传输块的长度是否大于所述最大信息比特长度,若所述传输块的长度大于所述最大信息比特长度,则所述处理模块将所述传输块分为至少两个编码块,否则所述处理模块将所述传输块分为一个编码块。
24.一种数据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权利要求18至23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的全部特征,并且,所述装置还包括:
所述处理模块根据预先规定的规则确定所述一个或者至少两个编码块中填充固定比特的编码块;
或者,
所述处理模块发送填充信息,所述填充信息用于指示填充了所述固定比特的编码块。
25.一种数据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权利要求18至24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的全部特征,并且,所述固定比特为0或Null。
26.一种数据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权利要求18至25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的全部特征,并且,所述处理模块在所述一个或者至少两个编码块中的至少一个编码块中比特度最小或者块度最小的位置填充固定比特之前,所述处理模块确定所述固定比特的数目。
27.一种数据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发送设备发送的至少一个数据比特序列;其中,所述数据比特序列是通过对在比特度最小或者块度最小的位置填充了固定比特后的编码块进行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编码而得到;
处理模块,用于对每个数据比特序列进行LDPC译码,得到每个数据比特序列对应的编码块,所述至少一个数据比特序列对应一个或者至少两个编码块;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从所述一个或者至少两个编码块中填充了固定比特的编码块中去除固定比特。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从所述一个或者至少两个编码块中填充了固定比特的编码块中去除固定比特之前,还包括:
所述处理模块确定所述一个或者至少两个编码块中填充了固定比特的编码块。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确定所述一个或者至少两个编码块中填充了固定比特的编码块,包括:
所述处理模块根据预先规定的规则确定所述一个或者至少两个编码块中填充了固定比特的编码块;
或者,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的填充信息;所述填充信息用于指示填充了所述固定比特的编码块;
所述处理模块根据所述填充信息确定所述一个或者至少两个编码块中填充了固定比特的编码块。
30.根据权利要求27-2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从所述一个或者至少两个编码块中填充了固定比特的编码块中去除固定比特为,若所述一个或者至少两个编码块数目大于等于2,则:
所述固定比特在第一个编码块中;或者,
所述固定比特在最后一个编码块中;或者,
所述固定比特在与所述发送设备约定的一个编码块中;或者
所述固定比特在与所述发送设备约定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编码块中而不在所述一个或者至少两个编码块中余下的编码块中;或者
所述固定比特在所述一个或者至少两个编码块中的每一个编码块中。
31.一种数据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权利要求27至30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的全部特征,并且,每一所述编码块包括多个子块;每个子块都有相应的块度;其中块度值最小的子块为可靠性最低的子块。
32.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子块的块度根据所述基矩阵各列的列重计算得到;或者每个子块的块度根据所述校验矩阵各列的列重计算得到。
33.一种数据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权利要求27至30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的全部特征,并且,所述编码块的每个比特的位置都有相应的比特度,其中比特度值最小的比特位置为可靠性最低的比特位置。
34.一种数据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权利要求27至33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的全部特征,并且,所述处理模块从所述一个或者至少两个编码块中填充了所述固定比特的编码块中去除固定比特之前,所述装置还包括:
所述处理模块确定所述固定比特的数目。
3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
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
实现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
实现权利要求10至17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710060393.9A 2017-01-24 2017-01-24 一种编码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Active CN10834729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60393.9A CN108347298B (zh) 2017-01-24 2017-01-24 一种编码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PCT/CN2018/072904 WO2018137519A1 (zh) 2017-01-24 2018-01-16 一种编码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60393.9A CN108347298B (zh) 2017-01-24 2017-01-24 一种编码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47298A CN108347298A (zh) 2018-07-31
CN108347298B true CN108347298B (zh) 2021-01-15

Family

ID=629619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60393.9A Active CN108347298B (zh) 2017-01-24 2017-01-24 一种编码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8347298B (zh)
WO (1) WO201813751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99758B (zh) * 2022-01-10 2023-10-13 哲库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信道编码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26430A (zh) * 2006-02-20 2007-08-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去除干扰的方法及系统
CN101141131A (zh) * 2007-09-25 2008-03-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编码、解码方法及编码器、解码器
CN101141133A (zh) * 2007-10-23 2008-03-12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结构化低密度校验码的编码方法
CN101150378A (zh) * 2006-09-18 2008-03-26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 低密度奇偶校验编码的32apsk系统的交织方案
CN101159436A (zh) * 2006-10-02 2008-04-09 美国博通公司 解码设备及方法
CN101667884A (zh) * 2008-09-03 2010-03-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道编码方法及装置、信道译码方法及装置
CN101689866A (zh) * 2007-07-12 2010-03-3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低密度奇偶校验卷积码编码器和低密度奇偶校验卷积码解码器
CN101764621A (zh) * 2009-12-30 2010-06-30 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 星载(8176,7156)ldpc编译码器中实现缩短码与子码兼容的方法
CN103684474A (zh) * 2012-08-31 2014-03-26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一种高速ldpc译码器的实现方法
CN104143992A (zh) * 2014-07-23 2014-11-12 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 一种基于比特填充的ldpc编码方法
WO2015184914A1 (zh) * 2014-09-10 2015-12-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包处理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242530A1 (en) * 2005-03-31 2006-10-26 Nec Laboratories America, Inc. Method for constructing finite-length low density parity check codes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26430A (zh) * 2006-02-20 2007-08-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去除干扰的方法及系统
CN101150378A (zh) * 2006-09-18 2008-03-26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 低密度奇偶校验编码的32apsk系统的交织方案
CN101159436A (zh) * 2006-10-02 2008-04-09 美国博通公司 解码设备及方法
CN101689866A (zh) * 2007-07-12 2010-03-3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低密度奇偶校验卷积码编码器和低密度奇偶校验卷积码解码器
CN101141131A (zh) * 2007-09-25 2008-03-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编码、解码方法及编码器、解码器
CN101141133A (zh) * 2007-10-23 2008-03-12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结构化低密度校验码的编码方法
CN101667884A (zh) * 2008-09-03 2010-03-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道编码方法及装置、信道译码方法及装置
CN101764621A (zh) * 2009-12-30 2010-06-30 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 星载(8176,7156)ldpc编译码器中实现缩短码与子码兼容的方法
CN103684474A (zh) * 2012-08-31 2014-03-26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一种高速ldpc译码器的实现方法
CN104143992A (zh) * 2014-07-23 2014-11-12 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 一种基于比特填充的ldpc编码方法
WO2015184914A1 (zh) * 2014-09-10 2015-12-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包处理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47298A (zh) 2018-07-31
WO2018137519A1 (zh) 2018-08-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66167B (zh) 编码的方法、译码的方法、编码设备和译码设备
JP2018516477A (ja) コードブロックの分割を実現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KR102065427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ldpc 부호의 패리티 검사 행렬을 기반으로 부호화를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단말
US11936399B2 (en) CRC interleaving pattern for polar codes
CN107342844B (zh) 一种编码方法和装置
CN108347301B (zh) 数据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9314524A (zh) 使用通用极化码时通过异构内核进行速率匹配的系统和方法
CN109690987B (zh) 传输数据的方法、接收端设备和发送端设备
US11025275B2 (en) LDPC code block segmentation
CN108809482B (zh) Polar码的速率匹配方法及装置
KR20190114263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극 부호를 이용한 부호화 및 복호화를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CN108429599B (zh) 用于通信系统中的数据处理的方法和设备
CN108809500B (zh) 编码方法、装置和设备
RU2725430C1 (ru) Mcs для длинных ldpc кодов
KR20190073386A (ko) 인코딩된 송신들을 위한 펑쳐링 및 재송신 기법들
CN108282249B (zh) 一种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KR102438982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부호화 및 복호화를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08347298B (zh) 一种编码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07733439B (zh) 一种ldpc编码方法、编码装置及通信设备
EP3602797A1 (en) Puncturing of polar codes with complementary sequences
US8751908B2 (en) Decoding device and method, and program
CN111557077B (zh) 通信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CN111447042B (zh) 一种极化编译码方法及装置
CN110034845B (zh) 信息处理方法和无线传输设备
CN108322285B (zh) 数据的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