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47047A - 一种电源防护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源防护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47047A
CN108347047A CN201710058798.9A CN201710058798A CN108347047A CN 108347047 A CN108347047 A CN 108347047A CN 201710058798 A CN201710058798 A CN 201710058798A CN 108347047 A CN108347047 A CN 1083470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inductance
diode
power module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05879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立周
张帅
王军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ertiv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ertiv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ertiv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Vertiv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05879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347047A/zh
Publication of CN1083470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4704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H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2H11/00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the switching-on in case an undesired electric working condition might result
    • H02H11/002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the switching-on in case an undesired electric working condition might result in case of inverted polarity or connection; with switching for obtaining correct connec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H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2H9/00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limiting excess current or voltage without disconnection
    • H02H9/04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limiting excess current or voltage without disconnection responsive to excess voltage

Landscapes

  • Emergency Protection Circuit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源防护系统,可包括电源模块、与所述电源模块分别并联的防护模块、电池模块以及设备模块,其中:所述电源模块,用于向所述设备模块进行供电;所述防护模块,用于在所述电池模块反接、所述电源模块或者所述设备模块遭到雷击时,保护所述电源模块以及所述设备模块;所述电池模块,用于在所述电源模块出现故障时,向所述设备模块进行供电。相比于现有技术,在本发明所述实施例中,防护模块不仅能够在电池模块反接时,保护所述电源模块,以及能够在电源模块遭受雷击时,保护所述电源模块以及所述设备模块,还能在所述设备模块遭受雷击时,保护所述电源模块以及所述设备模块,提升了所述电源防护系统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电源防护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雷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源防护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行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通信电源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如需要具备防雷电以及防反接的功能等。具体地,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的电源系统通常可包括通信电源11以及通信设备13,为了在通信电源11发生故障时,为所述通信设备13提供备用电源,现有技术中的电源系统还可包括备用电池12。
进一步地,在现有技术中,电源系统还可与相应的防护装置构成电源防护系统,如图2所示,其为现有技术中提供的电源防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由图2可知,现有的电源防护系统通常可包括相互并联的四个部分,即电源模块21、防护模块22、电池模块23以及设备模块24,其中:所述电源模块21能够用于向所述设备模块24提供电能;所述防护模块22中包括压敏电阻和防反接二极管(如TVS,瞬态抑制二极管),用于在所述电池模块23反接或者在所述电源模块21遭到雷击时,保护所述设备模块24不被大电流损坏;所述电池模块23用于在所述电源模块21发生故障时,向所述设备模块24提供电能,属于所述电源防护系统的应急备用方案。
具体地,在所述电池模块23反接时,设置在所述防护模块22中最外侧(接近设备模块24的一侧)的防反接二极管可将电池模块反接导致的损坏程度降到最低;在电源模块21侧遭到雷击时,雷击产生的大电流可首先通过一级压敏电阻进行泄放(如图2中所示的回路1),然后再经过后级的精细防护的防反接二极管(或TVS,Transient Voltage Suppressor,瞬态抑制二极管)完成最终防护(如图2中所示的回路2)。但是,在图2所示的电源防护系统中,一旦设备模块24侧被雷击,雷击产生的大电流就会首先通过所述防反接二极管(或TVS),从而可能会使得所述防反接二极管最先遭受到雷电冲击,导致损坏,从而就可能会使得所述防反接二极管失去防反接功能,进而可能会由于电池模块23的反接导致电源、设备模块24等出现损坏。
也就是说,现有的电源防护系统存在通信设备侧遭到雷击后无法实现防反接所导致的、电源以及通信设备容易损坏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源防护系统,用以解决现有的电源防护系统所存在的通信设备侧遭到雷击后无法实现防反接所导致的、电源以及通信设备容易损坏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源防护系统,包括电源模块、与所述电源模块分别并联的防护模块、电池模块以及设备模块,其中:
所述电源模块,用于向所述设备模块进行供电;
所述防护模块,用于在所述电池模块反接、所述电源模块或者所述设备模块遭到雷击时,保护所述电源模块以及所述设备模块;
所述电池模块,用于在所述电源模块出现故障时,向所述设备模块进行供电。
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源防护系统,包括电源模块、与所述电源模块分别并联的防护模块、电池模块以及设备模块,其中:所述电源模块,用于向所述设备模块进行供电;所述防护模块,用于在所述电池模块反接、所述电源模块或者所述设备模块遭到雷击时,保护所述电源模块以及所述设备模块;所述电池模块,用于在所述电源模块出现故障时,向所述设备模块进行供电。相比于现有技术,在本发明所述实施例中,防护模块不仅能够在电池模块反接时,保护所述电源模块,以及能够在电源模块遭受雷击时,保护所述电源模块以及所述设备模块,还能在所述设备模块遭受雷击时,保护所述电源模块以及所述设备模块,提升了所述电源防护系统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提供的电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现有技术中提供的电源防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电源防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第一种电源防护系统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5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第二种电源防护系统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6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第三种电源防护系统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7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第四种电源防护系统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8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第五种电源防护系统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9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第六种电源防护系统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第七种电源防护系统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为了解决现有的电源防护系统所存在的通信设备侧遭到雷击后无法实现防反接功能所导致的、电源以及通信设备容易损坏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源防护系统,如图3所示。具体地,由图3可知,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电源防护系统可包括电源模块31、与所述电源模块31分别并联的防护模块32、电池模块33以及设备模块34,其中:
所述电源模块31,用于向所述设备模块进行供电;
所述防护模块32,用于在所述电池模块33反接、所述电源模块31或者所述设备模块34遭到雷击时,保护所述电源模块31以及所述设备模块34;
所述电池模块33,用于在所述电源模块31出现故障时,向所述设备模块34进行供电。
也就是说,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电源防护系统,可包括电源模块、与所述电源模块分别并联的防护模块、电池模块以及设备模块,其中:所述电源模块,用于向所述设备模块进行供电;所述防护模块,用于在所述电池模块反接、所述电源模块或者所述设备模块遭到雷击时,保护所述电源模块以及所述设备模块;所述电池模块,用于在所述电源模块出现故障时,向所述设备模块进行供电。相比于现有技术,在本发明所述实施例中,防护模块不仅能够在电池模块反接时,保护所述电源模块,以及能够在电源模块遭受雷击时,保护所述电源模块以及所述设备模块,还能在所述设备模块遭受雷击时,保护所述电源模块以及所述设备模块,提升了所述电源防护系统的安全性。
可选地,如图4所示,所述防护模块32可包括电阻(如图4中所示的R)、第一二极管(如图4中所示的D1)以及第一电感(如图4中所示的L1),其中:
所述电阻(如图4中所示的R)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模块31的第一输出端相连,第二端与所述电源模块31的第二输出端相连;
所述第一二极管(如图4中所示的D1)的阳极与所述第一电感(如图4中所示的L1)的第一端相连,阴极与所述电源模块31的第一输出端相连;
所述第一电感(如图4中所示的L1)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源模块31的第二输出端相连。
需要说明的是,此时,所述电阻的第一端可作为所述防护模块32的第一输入端,第二端可作为所述防护模块32的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可作为所述防护模块32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可作为所述防护模块32的第二输出端,对此不作赘述。
其中,所述电阻(如图4中所示的R)可为压敏电阻,其具体电阻值还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设置。当然,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电阻还可为任意电阻;所述第一二极管(如图4中所示的D1)可为TVS,其导通电压还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设置。当然,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二极管还可为任意二极管,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定。
所述第一电感(如图4中所示的L1)可为空芯电感,且所述空芯电感的等效电阻(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设置)可高于所述压敏电阻的电阻值。再有,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电感还可为环绕设置成多匝的线缆,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也不作任何限定。
例如,当所述电源防护系统中的电源模块31侧遭受到雷电冲击时,雷击产生的大电流会首先流过所述防护模块32中的压敏电阻(如图4中所示的R)进行泄放,因而不会有大电流流过所述防护模块32中的防反接二极管(如图4中所示的D1),进而可保证所述电源防护系统的防反接功能;且,还能保护所述电源模块31以及所述设备模块34免受来自所述电源模块31侧雷电的冲击;
类似地,当所述电源防护系统中的设备模块34侧遭受到雷电冲击时,由于第一电感(等效电阻高于所述压敏电阻)的存在,雷击产生的大电流可仍旧流过所述防护模块32中的压敏电阻,因而仍然不会有大电流流过所述防护模块32中的防反接二极管,进而仍然能够保证所述电源防护系统的防反接功能;且,还能保护所述电源模块31以及设备模块34免受来自所述设备模块34侧雷电的冲击。
可选地,如图5所示,所述防护模块32可包括电阻(如图5中所示的R)、第一二极管(如图5中所示的D1)、第一电感(如图5中所示的L1)以及第二电感(如图5中所示的L2),其中:
所述电阻(如图5中所示的R)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模块31的第一输出端相连,第二端与所述电源模块31的第二输出端相连;
所述第一二极管(如图5中所示的D1)的阳极与所述第一电感(如图5中所示的L1)的第一端相连,阴极与所述第二电感(如图5中所示的L2)的第二端相连;
所述第一电感(如图5中所示的L1)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源模块31的第二输出端相连;
所述第二电感(如图5中所示的L2)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模块31的第一输出端相连。
需要说明的是,此时,所述电阻的第一端可作为所述防护模块32的第一输入端,第二端可作为所述防护模块32的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一端可作为所述防护模块32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可作为所述防护模块32的第二输出端,对此不作赘述。
其中,所述电阻(如图5中所示的R)可为压敏电阻,其具体电阻值还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设置。当然,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电阻还可为任意电阻;所述第一二极管(如图5中所示的D1)可为TVS,其导通电压还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设置。当然,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二极管还可为任意二极管,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定。
所述第一电感(如图5中所示的L1)以及所述第二电感(如图5中所示的L2)可为空芯电感,且这两个空芯电感的等效电阻(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设置)的和值可高于所述压敏电阻的电阻值。再有,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电感以及所述第二电感还可为环绕设置成多匝的线缆,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也不作任何限定。
例如,当所述电源防护系统中的电源模块31侧遭受到雷电冲击时,雷击产生的大电流会首先流过所述防护模块32中的压敏电阻(如图4中所示的R)进行泄放,因而不会有大电流流过所述防护模块32中的防反接二极管(如图5中所示的D1),进而可保证所述电源防护系统的防反接功能;且,还能保证所述电源模块31以及所述设备模块34免受来自所述电源模块31侧雷电的冲击;
类似地,当所述电源防护系统中的设备模块34侧遭受到雷电冲击时,由于第一电感以及第二电感(等效电阻的和值高于所述压敏电阻)的存在,雷击产生的大电流可仍旧流过所述防护模块32中的所述压敏电阻,因而仍然不会有大电流流过所述防护模块32中的防反接二极管,进而仍然能够保证所述电源防护系统的防反接功能;且,还能保护所述电源模块31以及所述设备模块34免受来自所述设备模块34侧雷电的冲击。
可选地,如图6所示,所述防护模块32可包括电阻(如图6中所示的R)、第一二极管(如图6中所示的D1)、第二二极管(如图6中所示的D2)以及第一电感(如图6中所示的L1),其中:
所述电阻(如图6中所示的R)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模块31的第一输出端相连,第二端与所述电源模块31的第二输出端相连;
所述第一二极管(如图6中所示的D1)的阳极与所述第一电感(如图6中所示的L1)的第一端相连,阴极与所述第二二极管(如图6中所示的D2)的阳极相连;
所述第二二极管(如图6中所示的D2)的阴极与所述电源模块31的第一输出端相连;
所述第一电感(如图6中所示的L1)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源模块31的第二输出端相连。
需要说明的是,此时,所述电阻的第一端可作为所述防护模块32的第一输入端,第二端可作为所述防护模块32的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可为所述防护模块32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可作为所述防护模块32的第二输出端,对此不作赘述。
其中,所述电阻(如图6中所示的R)可为压敏电阻,其具体电阻值还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设置。当然,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电阻还可为任意电阻;所述第一二极管以及所述第二二极管均可为TVS,且所述第一二极管以及所述第二二极管的导通电压还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设置。当然,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二极管以及所述第二二极管还可为任意二极管,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定。
所述第一电感(如图6中所示的L1)可为空芯电感,且所述空芯电感的等效电阻(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设置)可高于所述压敏电阻的电阻值。再有,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电感还可为环绕设置成多匝的线缆,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也不作任何限定。
例如,当所述电源防护系统中的电源模块31侧遭受到雷电冲击时,雷击产生的大电流会首先流过所述防护模块32中的压敏电阻(如图6中所示的R)进行泄放,因而不会有大电流流过所述防护模块32中的防反接二极管(如图6中所示的D1以及D2),进而可保证所述电源防护系统的防反接功能;且,还能保证所述电源模块31以及所述设备模块34免受来自所述电源模块31侧雷电的冲击;
类似地,当所述电源防护系统中的设备模块34侧遭受到雷电冲击时,由于第一电感(等效电阻高于所述压敏电阻)的存在,雷击产生的大电流可仍旧流过所述防护模块32中的所述压敏电阻,因而仍然不会有大电流流过所述防护模块32中的防反接二极管(如图6中所示的D1以及D2),进而仍然能够保证所述电源防护系统的防反接功能;且还能保护所述电源模块31以及所述设备模块34免受来自所述设备模块34侧雷电的冲击。
可选地,如图7所示,所述防护模块32可包括电阻(如图7中所示的R)、第一二极管(如图7中所示的D1)、第二二极管(如图7中所示的D2)、第一电感(如图7中所示的L1)以及第二电感(如图7中所示的L2),其中:
所述电阻(如图7中所示的R)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模块31的第一输出端相连,第二端与所述电源模块31的第二输出端相连;
所述第一二极管(如图7中所示的D1)的阳极与所述第一电感(如图7中所示的L1)的第一端相连,阴极与所述第二二极管(如图7中所示的D2)的阳极相连;
所述第二二极管(如图7中所示的D2)的阴极与所述第二电感(如图7中所示的L2)的第二端相连;
所述第一电感(如图7中所示的L1)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源模块31的第二输出端相连;
所述第二电感(如图7中所示的L2)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模块31的第一输出端相连。
需要说明的是,此时,所述电阻的第一端可作为所述防护模块32的第一输入端,第二端可作为所述防护模块32的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二电感的阴极可作为所述防护模块32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可作为所述防护模块32的第二输出端,对此不作赘述。
其中,所述电阻(如图7中所示的R)可为压敏电阻,且具体电阻值还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设置。当然,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电阻还可为任意电阻;所述第一二极管(如图7中所示的D1)以及所述第二二极管(如图7中所示的D2)可为TVS,所述第一二极管以及所述第二二极管的导通电压还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设置。当然,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二极管以及所述第二二极管还可为任意二极管,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定。
所述第一电感(如图7中所示的L1)以及所述第二电感(如图7中所示的L2)可为空芯电感,且这两个空芯电感的等效电阻(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设置)的和值高于所述压敏电阻的电阻值。再有,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电感以及所述第二电感还可为环绕设置成多匝的线缆,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也不作任何限定。
例如,当所述电源防护系统中的电源模块31侧遭受到雷电冲击时,雷击产生的大电流会首先流过所述防护模块32中的压敏电阻(如图7中所示的R)进行泄放,因而不会有大电流流过所述防护模块32中的防反接二极管(如图7中所示的D1以及D2),进而可保证所述电源防护系统的防反接功能;且还能保证所述电源模块31以及所述设备模块34免受来所述自电源模块31侧雷电的冲击;
类似地,当所述电源防护系统中的设备模块34侧遭受到雷电冲击时,由于第一电感以及第二电感(等效电阻的和值高于所述压敏电阻)的存在,雷击产生的大电流可仍旧流过所述防护模块32中的所述压敏电阻,因而仍然不会有大电流流过所述防护模块32中的所述防反接二极管(如图7中所示的D1以及D2),进而仍然能够保证所述电源防护系统的防反接功能;且,还能保护所述电源模块31以及所述设备模块34免受来自所述设备模块34侧雷电的冲击。
进一步地,如图8所示,以所述防护模块32包括电阻、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一电感以及第二电感为例,所述防护模块32还可包括第三电感(如图8中所示的L3,其具体等效电阻值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设置):
所述第三电感(如图8中所示的L3)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感(如图8中所示的L1)的第二端相连,第二端可作为所述防护模块32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电池模块的第二输入端相连。从而,在所述电源防护系统中的设备模块34侧遭受到雷电冲击时,所述第三电感可首先将雷击产生的大电流减小,因而可使得流过所述电阻以及所述防反接二极管(如图8中所示的D1以及D2)的电流变小,然后,由于第一电感(如图8中所示的L1)以及第二电感(如图8中所示的L2)的存在,流过所述第三电感的电流还会首先流过所述防护模块32中的所述压敏电阻,因而不会有较大电流流过所述防护模块32中的所述防反接二极管,进而仍然能够保证所述电源防护系统的防反接功能;且,还能保护所述电源模块31以及所述设备模块34免受来自所述设备模块侧雷电的冲击。
类似地,如图9所示,仍以所述防护模块32包括电阻、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一电感以及第二电感为例,所述防护模块32还可包括第三电感(如图9中所示的L3,其具体等效电阻值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设置):
所述第三电感(如图9中所示的L3)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感(如图9中所示的L2)的第二端相连,第二端可作为所述防护模块32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电池模块33的第一输入端相连;从而,在所述电源防护系统中的设备模块34侧遭受到雷电冲击时,所述第三电感可首先将雷击产生的大电流减小,因而可使得流过所述电阻以及所述防反接二极管(如图9中所示的D1以及D2)的电流变小,然后,由于第一电感(如图9中所示的L1)以及第二电感(如图9中所示的L2)的存在,流过所述第三电感的电流还会首先流过所述防护模块32中的所述压敏电阻,因而不会有较大电流流过所述防护模块32中的所述防反接二极管,进而仍然能够保证所述电源防护系统的防反接功能;且,还能保护所述电源模块31以及所述设备模块34免受来自所述设备模块侧雷电的冲击。
进一步地,如图10所示,仍以所述防护模块32包括电阻、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一电感以及第二电感为例,所述防护模块32还可包括第三电感(如图10中所示的L3,其具体等效电阻值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设置)以及第四电感(如图10中所示的L4,其具体等效电阻值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设置):
所述第三电感(如图10中所示的L3)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感(如图10中所示的L1)的第二端相连,第二端可作为所述防护模块32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电池模块的第二输入端相连;
所述第四电感(如图10中所示的L4)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感(如图10中所示的L2)的第一端相连,第二端可作为所述防护模块32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电池模块33的第一输入端相连。从而在所述电源防护系统中的设备模块34侧遭受到雷电冲击时,所述第三电感以及所述第四电感可首先将雷击产生的大电流减小,因而可使得流过所述电阻以及所述防反接二极管(如图10中所示的D1以及D2)的电流变小,然后,由于第一电感(如图10中所示的L1)以及第二电感(如图10中所示的L2)的存在,流过所述第三电感的电流还会首先流过所述防护模块32中的所述压敏电阻,因而不会有较大电流流过所述防护模块32中的所述防反接二极管,进而仍然能够保证所述电源防护系统的防反接功能;且,还能保护所述电源模块31以及所述设备模块34免受来自所述设备模块侧雷电的冲击。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源防护系统,可包括电源模块、与所述电源模块分别并联的防护模块、电池模块以及设备模块,其中:所述电源模块,用于向所述设备模块进行供电;所述防护模块,用于在所述电池模块反接、所述电源模块或者所述设备模块遭到雷击时,保护所述电源模块以及所述设备模块;所述电池模块,用于在所述电源模块出现故障时,向所述设备模块进行供电。相比于现有技术,在本发明所述实施例中,防护模块不仅能够在电池模块反接时,保护所述电源模块,以及能够在电源模块遭受雷击时,保护所述电源模块以及所述设备模块,还能在所述设备模块遭受雷击时,保护所述电源模块以及所述设备模块,提升了所述电源防护系统的安全性,在器件的寿命周期内,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电源防护系统可一直具备电池防反接功能以及防雷功能。再有,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实施例中仅仅采用了成本较低的电感器件,因而还能保证电源防护系统的成本。另外,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电源防护系统中的防护模块除了可自行搭建之外,还可采用现有的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制电路板),对此不作赘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装置(设备)、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电源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模块、与所述电源模块分别并联的防护模块、电池模块以及设备模块,其中:
所述电源模块,用于向所述设备模块进行供电;
所述防护模块,用于在所述电池模块反接、所述电源模块或者所述设备模块遭到雷击时,保护所述电源模块以及所述设备模块;
所述电池模块,用于在所述电源模块出现故障时,向所述设备模块进行供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模块包括电阻、第一二极管以及第一电感,其中:
所述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模块的第一输出端相连,第二端与所述电源模块的第二输出端相连;
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一端相连,阴极与所述电源模块的第一输出端相连;
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源模块的第二输出端相连。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模块包括电阻、第一二极管、第一电感以及第二电感,其中:
所述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模块的第一输出端相连,第二端与所述电源模块的第二输出端相连;
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一端相连,阴极与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二端相连;
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源模块的第二输出端相连;
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模块的第一输出端相连。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模块包括电阻、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以及第一电感,其中:
所述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模块的第一输出端相连,第二端与所述电源模块的第二输出端相连;
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一端相连,阴极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相连;
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电源模块的第一输出端相连;
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源模块的第二输出端相连。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模块包括电阻、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一电感以及第二电感,其中:
所述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模块的第一输出端相连,第二端与所述电源模块的第二输出端相连;
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一端相连,阴极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相连;
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二端相连;
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源模块的第二输出端相连;
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模块的第一输出端相连。
6.如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电源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为压敏电压。
7.如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电源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二极管以及所述第二二极管为瞬态抑制二极管。
8.如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电源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感以及所述第二电感为空芯电感。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源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芯电感包括串联的一个或多个子空芯电感。
10.如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电源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感以及所述第二电感为环绕的线缆。
CN201710058798.9A 2017-01-23 2017-01-23 一种电源防护系统 Pending CN10834704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58798.9A CN108347047A (zh) 2017-01-23 2017-01-23 一种电源防护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58798.9A CN108347047A (zh) 2017-01-23 2017-01-23 一种电源防护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47047A true CN108347047A (zh) 2018-07-31

Family

ID=629623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58798.9A Pending CN108347047A (zh) 2017-01-23 2017-01-23 一种电源防护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347047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61047A (zh) * 2007-03-07 2008-09-10 刘树强 太阳能集热器光电测控装置
JP2010207057A (ja) * 2009-03-06 2010-09-16 Univ Of Tokyo 避雷器
CN201717666U (zh) * 2010-07-06 2011-01-19 常州市锐新机械有限公司 带可充电备用电池的开关电源
US20150002969A1 (en) * 2013-01-29 2015-01-01 Silergy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Hangzhou) Ltd Ic emi filter with esd protection incorporating lc resonance tanks for rejection enhancement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61047A (zh) * 2007-03-07 2008-09-10 刘树强 太阳能集热器光电测控装置
JP2010207057A (ja) * 2009-03-06 2010-09-16 Univ Of Tokyo 避雷器
CN201717666U (zh) * 2010-07-06 2011-01-19 常州市锐新机械有限公司 带可充电备用电池的开关电源
US20150002969A1 (en) * 2013-01-29 2015-01-01 Silergy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Hangzhou) Ltd Ic emi filter with esd protection incorporating lc resonance tanks for rejection enhancement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18286B (zh) 一种瞬时过压保护电路
CN104753048A (zh) Poe供电防护系统及方法
CN105356431A (zh) 一种防止二级电源板零件失效导致整机柜掉电的装置
CN105068636A (zh) 一种应用于加固计算机中的防冲击浪涌电路
CN105680504A (zh) 一种保护方法、保护电路及电子设备
CN104615063A (zh) 电源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4009455A (zh) 用于防雷的输电线路监测系统保护装置
CN104218561A (zh) 带延迟电路的多级防雷电路
EP2787589B1 (en) Lightning protection circuit, switching power supply and lightning protection method
CN105208106A (zh) 一种智能配电网系统的网络安全系统
CN108196179A (zh) 印制电路板、终端及基于共用测试点的电路测试方法
CN108347047A (zh) 一种电源防护系统
CN206481055U (zh) 防雷装置
CN202794405U (zh) 一种带有防雷保护失效检测功能的电源管理单元
CN206117147U (zh) 接口保护电路
CN101877473B (zh) 用于高清摄像机的浪涌保护器中保护电路
WO2017181806A1 (zh) 一种开关电源的防雷装置及开关电源
Asakura et al. Development of higher-voltage direct current power feeding system in telecommunications buildings and data centers
CN202797954U (zh) 带有防雷保护功能的电源管理单元
CN203012626U (zh) 一种电源安全可靠供电系统
CN208738821U (zh) 计算机适配器电源输入保护电路
CN203707731U (zh) 一种本安电源输出保护的自动恢复电路
CN201766506U (zh) 一种输入过欠压保护通信电源
CN206759050U (zh) 户联线的保护电路及电涌保护器
CN103259255B (zh) 一种网络接口的防雷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