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47018A - 线缆收纳盒 - Google Patents

线缆收纳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47018A
CN108347018A CN201710055499.XA CN201710055499A CN108347018A CN 108347018 A CN108347018 A CN 108347018A CN 201710055499 A CN201710055499 A CN 201710055499A CN 108347018 A CN108347018 A CN 1083470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le
bottom wall
storage box
threading hole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05549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宝
蒲青明
丁洪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Group Anhu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Group Anhu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Group Anhui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05549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347018A/zh
Publication of CN1083470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4701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3/00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protective tubing therefor in or on buildings, equivalent structures or vehicles
    • H02G3/02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72Means for accommodating flexible lead within the hold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Storage Of Web-Like Or Filamentary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线缆收纳盒,其包括:第一壳体,包括第一底壁、围绕第一底壁的第一侧壁和设置在第一壳体上的第一穿线孔;第二壳体,包括第二底壁、围绕第二底壁的第二侧壁和设置在第二壳体上的第二穿线孔,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可拆卸连接在一起以在第一底壁和第二底壁之间形成容纳空间,第二底壁上设置有多个绕线柱,多个绕线柱在容纳空间中朝向第一底壁的方向延伸。本发明的线缆收纳盒能够对线缆进行收纳整理,使得线缆的走线整齐划一,同时避免线缆裸露在外,保证线缆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线缆收纳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收纳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线缆收纳盒。
背景技术
现代社会,随着人们对电子产品或者电器设备的需求越来越大,大量的电子产品或电器设备被应用到日常生活中的各个角落。然而,几乎每种电子产品或电器设备都带有线缆,例如充电线缆、数据传输线缆、电源线缆等。例如,电脑显示器的电源线、显示器与主机的传输线、主机的电源线、鼠标线、键盘线或者手机充电线等等。现有的线缆整理主要是两种模式,一种是部署面板和橡皮筋,线缆整理合适后,使用橡皮筋捆扎线缆,实现线缆整理;另外一种是部署缠绕柱或者是缠绕轴,线缆缠绕在缠绕柱或者缠绕轴中,实现线缆整理要求。这两种方式面板、缠绕轴(柱)和线缆裸露在外,影响用户使用终端,并且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线缆收纳盒,能够对线缆进行收纳整理,使得线缆的走线整齐划一,同时避免线缆裸露在外,保证线缆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本发明实施例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线缆收纳盒,其包括:第一壳体,包括第一底壁、围绕第一底壁的第一侧壁和设置在第一壳体上的第一穿线孔;第二壳体,包括第二底壁、围绕第二底壁的第二侧壁和设置在第二壳体上的第二穿线孔,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可拆卸连接在一起以在第一底壁和第二底壁之间形成容纳空间,第二底壁上设置有多个绕线柱,多个绕线柱在容纳空间中朝向第一底壁的方向延伸。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多个绕线柱在第二底壁上均匀分布。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多个绕线柱呈多行多列设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多个绕线柱的行间距与列间距相等。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多个绕线柱的行数与列数相等。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多个绕线柱的行与列垂直设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第一穿线孔与多列绕线柱中距离第一穿线孔最近的一列绕线柱对准,第二穿线孔与多行绕线柱中距离第二穿线孔距离最近的一行绕线柱对准。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绕线柱的顶端具有凸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凸缘为倒锥形。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第一穿线孔包括设置在第一底壁上的第一狭槽和设置在第一侧壁上的第一开口,第一狭槽与第一开口在第一底壁和第一侧壁的连接部位彼此连通;和/或
第二穿线孔包括设置在第二底壁上的第二狭槽和设置在第二侧壁上的第二开口,第二狭槽与第二开口在第二底壁和第二侧壁的连接部位彼此连通。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第一开口和/或第二开口为圆形。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第一狭槽和/或第二狭槽为矩形。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第一开口的内部边缘至第一狭槽与第一开口的交界处的最大距离与第一开口的直径的比值范围是0.6至0.8,和/或第二开口的内部边缘至第二狭槽与第二开口的交界处的最大距离与第二开口的直径的比值范围是0.6至0.8。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线缆收纳盒还包括第一套管和/或第二套管,第一套管和/或第二套管设置在相应的第一穿线孔和/或第二穿线孔中。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线缆收纳盒,其包括相互可拆卸连接且具有保护功能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以及供盘绕线缆的绕线柱。打开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线缆穿过第一穿线孔后,在绕线柱上进行盘绕,完成盘绕后的剩余线缆从第二穿线孔中穿出,最后盖合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整个收纳过程简单易操作,能够快速地完成线缆收纳工作。绕线柱对线缆形成限位,使得线缆走线规整有序,避免线缆在线缆收纳盒内缠绕。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对线缆形成保护,保证线缆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优点和技术效果。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线缆收纳盒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线缆收纳盒的使用状态俯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线缆收纳盒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在附图中,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和附图用于示例性地说明本发明的原理,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即本发明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底”、“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线缆收纳盒1能够用于收纳整理设备终端线缆99(例如计算机配套的网线、电源线、鼠标线、打印机线、USB线或控制线缆等),使得线缆99规整有序地收纳在线缆收纳盒1中,因而不会直接暴露在外,提升了线缆99走线美观度,同时线缆收纳盒1对线缆99形成保护,保证线缆99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线缆收纳盒1,包括第一壳体2和第二壳体3。第一壳体2和第二壳体3可拆卸连接,以方便操作人员打开线缆收纳盒1并将线缆99收纳在线缆收纳盒1中。第一壳体2和第二壳体3可以通过卡扣连接方式连接成一体。本实施例的第一壳体2包括第一底壁21、围绕第一底壁21的第一侧壁22和设置在第一壳体2上的第一穿线孔23。本实施例的第二壳体3包括第二底壁31、围绕第二底壁31的第二侧壁32和设置在第二壳体3上的第二穿线孔33。第一底壁21和第二底壁31之间形成容纳空间。第一穿线孔23和第二穿线孔33均与容纳空间相连通。第二底壁31上设置有多个绕线柱4。多个绕线柱4在容纳空间中朝向第一底壁21的方向延伸。
使用线缆收纳盒1收纳线缆99时,打开第一壳体2和第二壳体3,线缆99从第一穿线孔23穿过,再在第二壳体3的绕线柱4上盘绕整理并预留合适长度,预留的线缆99从第二穿线孔33穿过,最后将第一壳体2和第二壳体3盖合。这样,线缆99的一部分被收纳到线缆收纳盒1中,从而线缆99不会直接暴露在外且不会与其他的线缆发生缠绕,同时也使得线缆99的走线整齐划一,线缆99受到线缆收纳盒1的保护,使用过程更安全。另外,操作人员可以根据线缆99的长度来选择盘绕方式和需要绕线柱4的个数,使得收纳方式灵活多样,提升线缆收纳盒1的适应范围。绕线柱4能够对线缆99形成限位,对线缆99完成盘绕后形成的形状能够起到定型作用,保证线缆99走线方向保持统一性和有序性,不易松动散乱,避免线缆99的收纳在线缆收纳盒1中的部分弯折缠绕,保证线缆99走线的安全性。绕线柱4能够适应长短不一的线缆99,使得操作人员能够根据线缆99的长度灵活进行盘绕操作。
本实施例的第一壳体2和第二壳体3分别为圆柱或多棱柱,从而第一壳体2和第二壳体3组装成的线缆收纳盒1的整体结构可以是圆柱或多棱柱。第一底壁21和第一侧壁22以及第二底壁31和第二侧壁32均垂直设置。第一底壁21或第二底壁31的形状可以是圆形或多边形,第一侧壁22或第二侧壁32的轮廓与第一底壁21的边缘轮廓相适应。这样,方便操作人员可以根据需要来选取合适外形的线缆收纳盒1。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2和第二壳体3拼接组成的线缆收纳盒1的整体结构为长方体或立方体。第一壳体2和第二壳体3为绝缘材料加工制造而成,起到对线缆99与外部环境的物理绝缘作用。
本实施例的多个绕线柱4在第二底壁31上均匀分布。多个绕线柱4设置于第一穿线孔23和第二穿线孔33之间。多个绕线柱4处于第一穿线孔23的下游,处于第二穿线孔33的上游。线缆99能够依次从第一穿线孔23穿过,在多个绕线柱4中被选出的绕线柱4上盘绕,完成盘绕后剩余的线缆99再从第二穿线孔33穿出。多个绕线柱4呈均匀分布的方式排列。这样,一方面,方便加工制造具有多个绕线柱4的第二壳体3,例如,当采用模铸加工制造第二壳体3时,模具设计相对容易,成本低;另一方面,方便操作人员根据线缆99自身的长度来估算出所使用的绕线柱4的数量,选取合适的盘绕方式将线缆99盘绕在绕线柱4上,这样可以避免由于选取绕线柱4数量或盘绕方式不合适而导致线缆99预留不满足要求,从而不得不重新对线缆99进行盘绕的情况,避免多次盘绕对线缆99造成的额外损伤和延长收纳时间的情况,有利于对线缆99形成保护,提高收纳工作效率。由于绕线柱4均匀分布,在选取绕线柱4时,可以方便选取出能够保证线缆99盘绕时的拐角过渡缓和的绕线柱4,避免弯折角度过大而对线缆99造成损坏的情况。
本实施例的第一壳体2上可以设置多个第一穿线孔23,第二壳体3上可以设置于第一穿线孔23同等数量的第二穿线孔33,从而可以将多根不同的线缆99通过不同的第一穿线孔23和第二穿线孔33收纳在同一个线缆收纳盒1中,提高线缆收纳盒1的利用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多个绕线柱4呈多行多列设置。根据线缆收纳盒1的第二底壁31的面积大小,可以设置适当数量的行数和列数,以充分利用第二底壁31。多行多列设置的绕线柱4排列更加均匀。这样,进一步有利于操作人员根据待收纳的线缆99的长度更快速地判断出需要的绕线柱4的数量和位置,方便快速地规划出合适的盘绕方式,提高收纳工作效率,保证在多个绕线柱4上完成盘绕后的线缆99走线更加整齐划一,提升美观度。本实施例的多行多列排布设置的多个绕线柱4形成三角形、矩形或圆形,以适应不同的第二底壁31的形状。
进一步地,多个绕线柱4的行间距和列间距相等。各个绕线柱4距离与自身相邻的绕线柱4的距离相同。一方面,方便根据第二底壁31的面积大小来合理设置绕线柱4的数量,从而优化多个绕线柱4占用的第二底壁31的面积与整个第二底壁31的面积的比例关系,另一方面,方便操作人员根据待收纳的线缆99的长度计算出盘绕路径的长度,以利于选取出处于最佳位置的绕线柱4并快速完成盘绕工作,从而进一步保证了完成盘绕工作后剩余的线缆99长度与原来所需预留线缆99长度一致或接近,提高了剩余线缆99长度的精度,降低重复盘绕的可能性,提高收纳工作效率,同时也避免频繁弯折线缆99,对线缆99形成保护。
进一步地,多个绕线柱4的行数与列数相等,例如,多个绕线柱4形成的图形为菱形或正方形,方便操作人员盘绕线缆99。优选地,多个绕线柱4的行与列垂直设置,即多个绕线柱4形成的图形为正方形,例如,根据第二底壁31的面积大小可以在第二底壁31上设置四个、九个或十六个绕线柱4。
本实施例的第一壳体2和第二壳体3均使用绝缘材料加工制造而成,能够对收纳到线缆收纳盒1中的线缆99实现绝缘隔离,提升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线缆99进入线缆收纳盒1中后,线缆99的待收纳段按照需要自由盘绕在绕线柱4上,待剩余合适长度后,从第二穿线孔33穿出再连接到其他终端设备上,使用过程简单易操作,能够将线缆99整齐地收纳和保护起来。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穿线孔23与多列绕线柱4中距离第一穿线孔23最近的一列绕线柱4对准。第二穿线孔33与多行绕线柱4中距离第二穿线孔33距离最近的一行绕线柱4对准。这样,第一穿线孔23与第二穿线孔33的距离最远,多个绕线柱4基本处于第一穿线孔23和第二穿线孔33之间的中间位置,布局更加合理,有利于提高绕线柱4的利用率,同时方便线缆99依次顺序地穿过第一穿线孔23、绕线柱4和第二穿线孔33,提升绕线过程的便利性。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穿线孔23与最右边的一列绕线柱4对准,第二穿线孔33与最上方的一行绕线柱4对准。线缆99从第一穿线孔23穿过并沿与第一穿线孔23对准的最右边的一列绕线柱4走线然后再绕到与第二穿线孔33对准的最上方的一行绕线柱4上,再绕到最左边一列绕线柱4,再反折绕到中间一列的绕线柱4上,最后从第二穿线孔33穿出。
进一步地,绕线柱4的顶端具有凸缘41。绕线柱4的底端与第二底壁31相连接。绕线柱4的高度小于或等于第一底壁21和第二底壁31之间的距离。绕线柱4的顶端的凸缘41可以是环形,可以是对称设置的块状,也可以是截锥形。凸缘41可以对盘绕在绕线柱4上的线缆99形成限位,防止线缆99沿绕线柱4的轴向移动而脱离绕线柱4并变得散乱,提升完成盘绕后的线缆99的位置稳定性。优选地,凸缘41为倒锥形。倒锥形的凸缘41的小径端朝向第二底壁31。
本实施例的绕线柱4为圆柱形。这样,绕线柱4表面过渡平滑,保证盘绕到绕线柱4上的线缆99受力均匀,线缆99不会出现布局应力集中而对线缆99造成损害的情况。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穿线孔23包括设置在第一底壁21上的第一狭槽231和设置在第一侧壁22上的第一开口232。第一狭槽231与第一开口232在第一底壁21和第一侧壁22的连接部位彼此连通。这样,第一穿线孔23的第一开口232在周向上不是完全封闭的,而是在第一狭槽231处间断,线缆99可以从第一狭槽231进入到第一穿线孔23位于第一侧壁22上的部分,从而容易将线缆99穿进第一穿线孔23。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穿线孔33包括设置在第二底壁31上的第二狭槽331和设置在第二侧壁32上的第二开口332,第二狭槽331与第二开口332在第二底壁3l和第二侧壁32的连接部为彼此连通。这样,第二穿线孔33的第二开口332在周向上不是完全封闭的,而是在第二狭槽33l处间断,线缆99可以从第二狭槽331进入到第二穿线孔33位于第二侧壁32上的部分,从而容易将线缆99穿进第二穿线孔33。
本实施例中,第一穿线孔23具有第一狭槽231,第二穿线孔33具有第二狭槽331。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开口232和/或第二开口332为圆形。通常线缆99的横截面为圆形,圆形的第一开口232和第二开口332能够与线缆99的形状匹配,更有利于与线缆99配合。当第一开口232和第二开口332为圆形,线缆99的直径与第一开口232或第二开口332的直径大致相等时,穿进第一穿线孔23的位于第一侧壁22的部分中的线缆99的外表面与第一开口232或第一穿线孔23的位于第一侧壁22的部分中的线缆99的外表面与第一开口232之间形成的间隙更小或没有间隙,从而线缆99在第一开口232或第二开口332中的位置更加稳定,线缆99不会在第一开口232或第二开口332中大幅度轴向移动或周向转动,从而避免线缆99位置的移动而导致盘绕在绕线柱4上的线缆99松动、散乱,另外也减少线缆99与第一穿线孔23或第二穿线孔33的孔壁之间的磨损,对线缆99形成保护,保证线缆99使用过程的安全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狭槽231和/或第二狭槽331为矩形。第一狭槽231和第一开口232相连通、第二狭槽331与第二开口332相连通时,第一穿线孔23位于第一侧壁22的第一开口232的横截面以及第二穿线孔33位于第二侧壁32的第二开口332的横截面均为圆缺状。矩形的第一狭槽231和/或第二狭槽331容易加工制造,降低加工成本。本实施中,第一狭槽231从第一底壁21与第一侧壁22的连接部位朝第一底壁21的中心区域延伸的边为长边方向,沿第一侧壁22延伸的边为宽边方向。第一狭槽231的宽度小于圆形的第一开口232的直径。第二狭槽331从第二底壁3l与第二侧壁32的连接部位朝第二底壁31的中心区域延伸的边为长边方向,沿第二侧壁32延伸的边为宽边方向。第二狭槽331的宽度小于圆形的第二开口332的直径。当线缆99的外皮具有弹性时,线缆99先从第一狭槽23l或第二狭槽331穿过再进入第一开口232或第二开口332。线缆99会受到第一狭槽231或第二狭槽331的挤压而发生变形以便于通过第一狭槽231或第二狭槽331。当线缆99进入第一开口232或第二开口332后,回复初始状态,从而线缆99的外周表面与第一开口232或第二开口332之间完全贴合或留有很小的间隙,进而线缆99卡接到第一开口232或第二开口332中。线缆99难以在第一开口232或第二开口332中发生位置移动,避免线缆99位置的移动而导致盘绕在绕线柱4上的线缆99松动、散乱,另外也减少线缆99与第一穿线孔23或第二穿线孔33的孔壁之间的磨损,对线缆99形成保护,保证线缆99使用过程的安全性。另外,第一穿线孔23或第二穿线孔33的结构设计能够对线缆99形成很好的限位作用,使得线缆99也不容易从第一开口232或第二开口332进入第一狭槽231或第二狭槽331而从第一穿线孔23或第二穿线孔33中脱出。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开口232的内部边缘至第一狭槽231与第一开口232的交界处的最大距离H与第一开口232的直径D的比值范围是0.6至0.8,或者,也可以是第一狭槽231的宽边L尺寸与第一开口232的直径D的比值范围是0.6至0.8。同样地,第二开口332的内部边缘至第二狭槽331与第二开口332的交界处的最大距离与第二开口332的直径的比值范围是0.6至0.8,或者,也可以是第二狭槽331的宽边尺寸与第二开口332的直径的比值范围是0.6至0.8。
在一个实施例中,线缆收纳盒1还包括第一套管和/或第二套管。第一套管和/或第二套管设置在相应的第一穿线孔23和/或第二穿线孔33中。线缆99可以穿进第一套管或第二套管。第一套管隔离线缆99与第一穿线孔23的孔壁,或第二套管隔离线缆99与第二穿线孔33的孔壁,从而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对线缆99形成保护,避免线缆99与第一穿线孔23的孔壁或第二穿线孔33的孔壁直接接触,减少线缆99磨损,延长线缆99使用寿命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本实施例的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为具有伸缩性的螺纹管。
本实施例的线缆收纳盒1能够用于对线缆99进行收纳整理,使得线缆99不会裸露,走线也更加整齐,避免线缆99凌乱缠绕的情况,提升了线缆99使用过程的安全性和美观性。同时线缆收纳盒1对线缆99也起到保护作用,避免发生意外损坏。操作人员可以方便快速地打开第一壳体2和第二壳体3,并徒手根据线缆99长度和预留长度的要求而将线缆99缠绕在绕线柱4上,并预留合适的线缆99连接其他设备,最后盖合第一壳体2和第二壳体3即可,整个收纳操作过程快速简单,省时省力。本实施例的线缆收纳盒1能够用于收纳台式计算机的终端线缆,也能够用于收纳控制柜中或者各种服务器、机房等设备的线缆。
虽然已经参考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Claims (14)

1.一种线缆收纳盒,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壳体,包括第一底壁、围绕所述第一底壁的第一侧壁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上的第一穿线孔;
第二壳体,包括第二底壁、围绕所述第二底壁的第二侧壁和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上的第二穿线孔,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可拆卸连接在一起以在所述第一底壁和所述第二底壁之间形成容纳空间,所述第二底壁上设置有多个绕线柱,所述多个绕线柱在所述容纳空间中朝向所述第一底壁的方向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收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绕线柱在所述第二底壁上均匀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收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绕线柱呈多行多列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缆收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绕线柱的行间距与列间距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缆收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绕线柱的行数与列数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缆收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绕线柱的行与列垂直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缆收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穿线孔与所述多列绕线柱中距离所述第一穿线孔最近的一列绕线柱对准,所述第二穿线孔与所述多行绕线柱中距离所述第二穿线孔距离最近的一行绕线柱对准。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所述的线缆收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柱的顶端具有凸缘。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线缆收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缘为倒锥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收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穿线孔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底壁上的第一狭槽和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壁上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一狭槽与所述第一开口在所述第一底壁和所述第一侧壁的连接部位彼此连通;和/或
所述第二穿线孔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底壁上的第二狭槽和设置在所述第二侧壁上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二狭槽与所述第二开口在所述第二底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的连接部位彼此连通。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线缆收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和/或所述第二开口为圆形。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线缆收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狭槽和/或所述第二狭槽为矩形。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线缆收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的内部边缘至所述第一狭槽与所述第一开口的交界处的最大距离与所述第一开口的直径的比值范围是0.6至0.8,和/或所述第二开口的内部边缘至所述第二狭槽与所述第二开口的交界处的最大距离与所述第二开口的直径的比值范围是0.6至0.8。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收纳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套管和/或第二套管,所述第一套管和/或所述第二套管设置在相应的所述第一穿线孔和/或所述第二穿线孔中。
CN201710055499.XA 2017-01-24 2017-01-24 线缆收纳盒 Pending CN10834701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55499.XA CN108347018A (zh) 2017-01-24 2017-01-24 线缆收纳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55499.XA CN108347018A (zh) 2017-01-24 2017-01-24 线缆收纳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47018A true CN108347018A (zh) 2018-07-31

Family

ID=629630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55499.XA Pending CN108347018A (zh) 2017-01-24 2017-01-24 线缆收纳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347018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92830A (zh) * 2018-08-02 2018-11-13 双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集线盒及线束收纳方法
CN109019144A (zh) * 2018-09-18 2018-12-18 成都嘉泰华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新型的线缆盘绕方法及辅助装置
CN110416826A (zh) * 2019-07-30 2019-11-05 环胜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整线模块及电子装置
CN113940648A (zh) * 2021-11-28 2022-01-18 赵江 一种便捷式血压仪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206605A1 (zh) * 1972-11-10 1974-06-07 Geisser Toni
CN201647747U (zh) * 2010-04-19 2010-11-24 东莞市中冠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线材收纳盒
CN204416782U (zh) * 2015-01-31 2015-06-24 三峡大学 一种绕线盒
CN204886309U (zh) * 2015-08-24 2015-12-16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 一种充电器收纳装置
CN205863564U (zh) * 2016-06-02 2017-01-04 周育正 一种电线收纳插座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206605A1 (zh) * 1972-11-10 1974-06-07 Geisser Toni
CN201647747U (zh) * 2010-04-19 2010-11-24 东莞市中冠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线材收纳盒
CN204416782U (zh) * 2015-01-31 2015-06-24 三峡大学 一种绕线盒
CN204886309U (zh) * 2015-08-24 2015-12-16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 一种充电器收纳装置
CN205863564U (zh) * 2016-06-02 2017-01-04 周育正 一种电线收纳插座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92830A (zh) * 2018-08-02 2018-11-13 双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集线盒及线束收纳方法
CN109019144A (zh) * 2018-09-18 2018-12-18 成都嘉泰华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新型的线缆盘绕方法及辅助装置
CN110416826A (zh) * 2019-07-30 2019-11-05 环胜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整线模块及电子装置
CN113940648A (zh) * 2021-11-28 2022-01-18 赵江 一种便捷式血压仪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47018A (zh) 线缆收纳盒
US20130264239A1 (en) Universal Catheter Tray Assembly
US20130102186A1 (en) Power strip
KR200435152Y1 (ko) 콘센트 일체형 케이블 정리박스
CN209488608U (zh) 一种具有收线功能的工业4g路由器
KR101311219B1 (ko) 멀티탭
CN106785727A (zh) 自体缠绕式线状单元
CN207234078U (zh) 一种带型数据线
CN201732950U (zh) 带卷线筒的插排
CN104934205B (zh) 变压器绕线架组合结构
CN202957426U (zh) 一种多功能数据线
CN201349119Y (zh) 电源线卷线器
KR101608713B1 (ko) 케이블 정리를 위한 퍼즐형 탄성케이스
CN205960349U (zh) 一种可伸缩分线插排
CN205160245U (zh) 一种电机定子环形组合绝缘套和电机定子组件
CN212572133U (zh) 一种移动电源外壳
CN203536666U (zh) 端子嵌入自锁式伸缩电缆盒及扁数据线
CN104577568A (zh) 端子嵌入自锁式伸缩电缆盒及扁数据线
CN103325554A (zh) 一种防浪涌冲击的变压器骨架
CN103106954A (zh) 线缆组件
CN206850152U (zh) 一种便携式数据线
KR20100033504A (ko) 케이블 정리기
CN210052576U (zh) 高频传输平行线对、高频传输线材及高频传输线束
CN204289943U (zh) 可绕线的移动排插
CN204289945U (zh) 易充电的排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73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