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39859A - 斯太尔摩空冷线及其风箱风嘴结构 - Google Patents

斯太尔摩空冷线及其风箱风嘴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39859A
CN108339859A CN201810024604.8A CN201810024604A CN108339859A CN 108339859 A CN108339859 A CN 108339859A CN 201810024604 A CN201810024604 A CN 201810024604A CN 108339859 A CN108339859 A CN 1083398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yere
air
partition board
wire rod
inner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02460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339859B (zh
Inventor
王波
张庆峰
黄君凯
金峰
张捷宇
洪凌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oshan Iron and Stee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81002460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339859B/zh
Publication of CN1083398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398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3398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398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45/00Devices for surface or other treatment of work, specially combined with or arranged in,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metal-rolling mills
    • B21B45/02Devices for surface or other treatment of work, specially combined with or arranged in,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metal-rolling mills for lubricating, cooling, or cleaning
    • B21B45/0203Cooling
    • B21B45/0209Cooling devices, e.g. using gaseous coola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45/00Devices for surface or other treatment of work, specially combined with or arranged in,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metal-rolling mills
    • B21B45/02Devices for surface or other treatment of work, specially combined with or arranged in,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metal-rolling mills for lubricating, cooling, or cleaning
    • B21B45/0203Cooling
    • B21B45/0209Cooling devices, e.g. using gaseous coolants
    • B21B2045/0212Cooling devices, e.g. using gaseous coolants using gaseous coola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 Manufacture And Refinement Of Met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斯太尔摩空冷线及其风箱风嘴结构,采用将风箱风嘴中心部分封闭并在风嘴添加导流斜隔板装置的结构。在鼓风风箱的风嘴位置,用焊接钢板的方式封闭风嘴的中心部分;或在风嘴内部添加导流斜隔板;或在风嘴出口位置添加可控长度的封闭挡板。这三种做法都能将直吹线材中心位置的风量分配到直吹线材搭接点位置的边缘出风口,从而改变线材表面对流换热强度,实现对线材的温度分布和组织分布的控制。本发明引导空气向盘条边缘高密度搭接点区域集中,增强盘条高密度区域的对流换热,提高线材盘元的温度均匀性,从而提高线材组织均匀性和性能稳定性的目的,本发明有流体动力学和传热学理论基础支撑,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安全可靠。

Description

斯太尔摩空冷线及其风箱风嘴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冷装置及其风冷生产线,特别是涉及一种控制风冷却工艺装置及其控制线材组织性能的生产线,应用于钢材轧制工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高速线材经过减定径机组后,立即穿水冷却至接近相变温度,紧接着进入斯太尔摩线,通过鼓风机鼓风使线材冷却。
斯太尔摩空冷线,约长100米,整个冷却线对应有若干个风箱,风箱连结鼓风机和辊道,鼓风机鼓出来的风,通过风箱供给辊道上的盘条,带走盘条的热量。强制对流换热和辐射换热是线材降温的主要途径,其中强制对流占主导地位。
斯太尔摩线控制冷却主要通过调节鼓风风量,佳灵装置角度,辊道速度来控制线材冷速。但是由于盘条的特殊结构,盘条中心区域线材堆积稀疏,密度小,空气流经线材速度快,对流换热强,温降速度快;但是在盘条上层靠近两侧最边缘位置线材堆积密集,密度大,温降速率慢,这是由于空气流经盘条边缘,受到线材的阻拦,由于盘条密度较大,空气从盘条两侧绕开,在盘条上下层空隙和上层盘条背风面形成低风速区域,对流换热弱。在冷却过程中,盘条温度分布不均匀,尤其在两侧靠近盘条最边缘的高密度区域,温度比中心位置高很多,有时甚至能达到100℃。降温速度不均匀,会导致盘条最终组织和机械性能分布不均匀,影响线材的质量。通过现有的手段并不能有效解决以上问题。
从检索的专利来看,目前用于改善吐丝后盘条温度均匀性的专利主要集中于几类:
一种是通过吐丝口添加气雾冷却装置对搭接点进行冷却,以达到均匀冷却的目的,如CN1603021A;
第二类是通过改变辊道结构,利用镂空辊增加边部风量大小,增大搭接点冷却强度,如CN201693003U;
第三类通过对侧壁冷却从而改变边部盘条的边界条件实现均匀冷却,如CN201735608U。未检索到利用封闭风箱风嘴出口中间位置、添加隔板导流的装置改变盘条温度均匀性的专利。
由盘条的复杂结构导致温度分布的不均匀,从而导致了的线材机械性能分布不均匀,是斯太尔摩冷却线普遍存在的问题,优化线材产品的组织性能,提高产品性能的稳定性,是当前行业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斯太尔摩空冷线及其风箱风嘴结构,采用封闭风嘴中心部分和添加隔板导流装置的方式,改变线材周围空气流向,引导空气向盘条边缘线材堆积密集区域集中,增强盘条边缘区域的对流换热,使高速线材在斯太尔摩空冷过程中温度分布均匀,优化线材产品的组织性能,提高线材产品性能的稳定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斯太尔摩空冷线的风箱风嘴,斯太尔摩空冷线设有一系列风箱,风箱连结鼓风机,并将风口朝向辊道,鼓风机鼓出来的风,通过风箱供给辊道上的盘条,带走盘条的热量,风箱风嘴包括风嘴内腔和设置于风嘴内腔末端的风嘴出口,使冷风从风嘴出口送出,风嘴内腔末端为扁长式结构,风嘴内腔末端由被封闭的风嘴中间部分和风嘴打开部分组合形成局部出风的风口界面结构,使风嘴内腔末端的出风口风嘴中心部分封闭,并在风嘴内腔中设置隔板导流装置,引导风嘴内腔中的气流定向集中,将风嘴的中心风量分配至风嘴内腔末端两侧,实现风嘴内腔末端的出风口风嘴边缘出风;将一系列斯太尔摩空冷线风箱风嘴采用局部出风的风口结构,通过控制风量在各风嘴出口相应位置的分配量,改变盘条线材表面对流换热强度,实现对线材的温度分布的控制,引导空气向盘条边缘线材堆积密集区域集中,增强盘条边缘区域的对流换热强度,进而通过温度制度控制来调控线材组织,形成分布式对流换热系统。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上述隔板导流装置包括竖直贯穿隔板、不贯穿隔板和导流斜隔板中的任意一种隔板组件或者任意几种隔板组件的组合隔板组件,隔板组件均与风嘴内侧壁固定连接;竖直贯穿隔板贯穿风嘴内腔;不贯穿隔板设置于风嘴内腔中,不贯穿隔板形成分流板结构,使风嘴内腔的气流从不贯穿隔板的始端开始被切割分流,或者不贯穿隔板形成折流板结构,使风嘴内腔的气流从不贯穿隔板的末端进行绕流;导流斜隔板的末端与被封闭的风嘴中间部分连接,导流斜隔板的始端向风嘴内腔的中心对称面方向延伸设置,使气流沿着导流斜隔板表面发生流向改变。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的第一种更优选技术方案,隔板导流装置包括不贯穿隔板和导流斜隔板,不贯穿隔板的设置方向与风嘴内腔的中心对称面的轴线平行设置,或者沿着风嘴的进风方向延伸设置,导流斜隔板向不贯穿隔板的末端倾斜,不贯穿隔板的始端朝向风嘴的进风方向,不贯穿隔板的末端朝向风嘴的出风方向,不贯穿隔板的末端与被封闭的风嘴中间部分之间,以及不贯穿隔板的末端和导流斜隔板之间,分别对应形成风嘴内部的出风口结构,不贯穿隔板和导流斜隔板之间形成局部的气流收缩段,使风嘴内腔的中心气流方向发生转弯,并沿着导流斜隔板向风嘴出口流动,将风嘴中心风量分配至风嘴端部的风嘴打开部分,实现风嘴边缘出口出风。本发明技术方案能控制空气风量在风嘴出口出的分量,使风嘴两端边缘出口处风量增大,直吹线材搭接点,改变表面对流换热强度,实现对线材的温度分布的控制,进而达到对线材组织控制的目的。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的第二种更优选技术方案,隔板导流装置采用不贯穿隔板,不贯穿隔板的设置方向与风嘴内腔的中心对称面的轴线平行设置,或者沿着风嘴的进风方向延伸设置,不贯穿隔板的始端朝向风嘴的进风方向,不贯穿隔板的末端朝向风嘴的出风方向,不贯穿隔板的末端与被封闭的风嘴中间部分之间形成风嘴内部的出风口结构,使风嘴内腔的中心气流从不贯穿隔板的末端绕流,将风嘴中心部分风量分配至风嘴端部的风嘴打开部分,实现风嘴边缘出口出风。本发明技术方案能控制空气风量在风嘴出口出的分量,使风嘴两端边缘出口处风量增大,直吹线材搭接点,改变表面对流换热强度,实现对线材的温度分布的控制,进而达到对线材组织控制的目的。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的第二种更优选技术方案的再进一步改进技术方案,被封闭的风嘴中间部分采用可伸缩长短的自由挡板,通过调控自由挡板的长度,对风嘴端部的被封闭的风嘴中间部分面积和风嘴打开部分的出风口面积的比例进行调整,实现可控风嘴边缘出口出风,能针对不同冷却目标物,在不同冷却时间调整风嘴出口封闭情况,进行分配风量调控,使调控更加灵活。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的第三种更优选技术方案,上述隔板导流装置采用竖直贯穿隔板,竖直贯穿隔板的末端与被封闭的风嘴中间部分连接在一起。
优选上述导流斜隔板与风嘴内腔的中心对称面成不低于30°角设置。
一种安装本发明风箱风嘴的斯太尔摩空冷线,斯太尔摩空冷线的一系列封闭风嘴的分配方式为4个风嘴为一组,每组连续封闭3个风嘴,其中两个风嘴内部的直隔板为竖直贯穿隔板,另一个风嘴内部的直隔板为不贯穿隔板,各直隔板均与风嘴内侧壁固定连接;剩余的一个风嘴的风口界面敞开;竖直贯穿隔板贯穿风嘴内腔,竖直贯穿隔板的末端抵达被封闭的风嘴中间部分所在的风口界面位置;不贯穿隔板设置于风嘴内腔中,不贯穿隔板形成分流板结构,使风嘴内腔的气流从不贯穿隔板的始端开始被切割分流,或者不贯穿隔板形成折流板结构,使风嘴内腔的气流从不贯穿隔板的末端进行绕流;将一系列斯太尔摩空冷线风箱风嘴采用局部出风的风口结构,通过控制风量在各风嘴出口相应位置的分配量,改变盘条线材表面对流换热强度,实现对线材的温度分布的控制,引导空气向盘条边缘线材堆积密集区域集中,增强盘条边缘区域的对流换热强度,进而通过温度制度控制来调控线材组织,形成分布式对流换热系统。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技术方案,在连续封闭的3个风嘴内的直隔板中,其中一个风嘴内部的直隔板采用组合隔板导流装置,即在设有不贯穿隔板的风嘴内部添加设置导流斜隔板,导流斜隔板设置方式为在被封闭的风嘴中间部分的两端分别添加一个相对于风嘴内腔的中心对称面形成对称结构的斜隔板组件。
上述多种做法都能将直吹线材中心位置的风量分配到直吹线材搭接点位置的边缘出风口,从而改变线材表面对流换热强度,实现对线材的温度分布和组织分布的控制。本发明引导空气向盘条边缘高密度搭接点区域集中,增强盘条高密度区域的对流换热,提高线材盘元的温度均匀性,从而提高线材组织均匀性和性能稳定性的目的,本发明有流体动力学和传热学理论基础支撑,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安全可靠。
上述风嘴端部的被封闭的风嘴中间部分的宽度不低于800mm。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显而易见的突出实质性特点和显著优点:
1.本发明能根据不同钢种,不同线材的需要,调整封闭风嘴出口大小,将合理的风量分配到风嘴出口的中心位置和边缘位置,改变表面对流换热系数,实现线材各位置冷却速度均匀化,从而达到对线材组织控制的目的;本发明改善了盘条高密度搭接点位置的散热,提高了盘条温度均匀性和线材性能的稳定性,优化线材产品的组织性能,并提高产品性能;
2.本发明装置和系统以流体动力学、传热学等理论基础支撑,引导空气向盘条边缘高密度搭接点区域集中,增强盘条高密度区域的对流换热,提高线材盘元的温度均匀性,装置安装方便,制造成本低,安全可靠;
3.本发明装置和系统冷却结构简单,易于控制,适用于工业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斯太尔摩空冷线的风箱风嘴装置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斯太尔摩空冷线的风箱风嘴装置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斯太尔摩空冷线的风箱风嘴装置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斯太尔摩空冷线的风箱风嘴装置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五斯太尔摩空冷线的风箱风嘴装置分布安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子对上述方案做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详述如下:
实施例一:
在本实施例中,参见图1,一种斯太尔摩空冷线的风箱风嘴,斯太尔摩空冷线设有一系列风箱,风箱连结鼓风机,并将风口朝向辊道,鼓风机鼓出来的风,通过风箱供给辊道上的盘条7,带走盘条7的热量,风箱风嘴包括风嘴内腔和设置于风嘴内腔末端的风嘴出口,使冷风从风嘴出口送出,风嘴内腔末端为扁长式结构,风嘴内腔末端由被封闭的风嘴中间部分1和风嘴打开部分2组合形成局部出风的风口界面结构,风嘴端部的被封闭的风嘴中间部分1的宽度为800mm,使风嘴内腔末端的出风口风嘴中心部分封闭,并在风嘴内腔中设置隔板导流装置,引导风嘴内腔中的气流定向集中,将风嘴的中心风量分配至风嘴内腔末端两侧,实现风嘴内腔末端的出风口风嘴边缘出风;将一系列斯太尔摩空冷线风箱风嘴采用局部出风的风口结构,通过控制风量在各风嘴出口相应位置的分配量,改变盘条7线材表面对流换热强度,实现对线材的温度分布的控制,引导空气向盘条7边缘线材堆积密集区域集中,增强盘条7边缘区域的对流换热强度,进而通过温度制度控制来调控线材组织,形成分布式对流换热系统。
在本实施例中,参见图1,隔板导流装置包括不贯穿隔板4和导流斜隔板5两种隔板组件的组合隔板组件,隔板组件均与风嘴内侧壁固定连接;不贯穿隔板4设置于风嘴内腔中,不贯穿隔板4形成分流板结构,使风嘴内腔的气流从不贯穿隔板4的始端开始被切割分流,并使不贯穿隔板4形成折流板结构,使风嘴内腔的气流从不贯穿隔板4的末端进行绕流;导流斜隔板5的末端与被封闭的风嘴中间部分1连接,导流斜隔板5的始端向风嘴内腔的中心对称面方向延伸设置,使气流沿着导流斜隔板5表面发生流向改变。
在本实施例中,参见图1,隔板导流装置包括不贯穿隔板4和导流斜隔板5,不贯穿隔板4的设置方向与风嘴内腔的中心对称面的轴线平行设置,并沿着风嘴的进风方向延伸设置,导流斜隔板5向不贯穿隔板4的末端倾斜,导流斜隔板5与风嘴内腔的中心对称面成30°角设置,不贯穿隔板4的始端朝向风嘴的进风方向,不贯穿隔板4的末端朝向风嘴的出风方向,不贯穿隔板4的末端与被封闭的风嘴中间部分1之间,以及不贯穿隔板4的末端和导流斜隔板5之间,分别对应形成风嘴内部的出风口结构,不贯穿隔板4和导流斜隔板5之间形成局部的气流收缩段,使风嘴内腔的中心气流方向发生转弯,并沿着导流斜隔板5向风嘴出口流动,将风嘴中心风量分配至风嘴端部的风嘴打开部分2,实现风嘴边缘出口出风。
参见图1,本实施例为一种风嘴封闭,加风嘴导流隔板的实际应用。本实施的二维示意图如图3所示,图模型同样删去了辊筒,以便观察,图1为垂直于线材运输方向视图。在图1中,导流斜隔板5与风嘴内腔的中心对称面成30°角设置,风嘴打开部分2实现边缘出风,风量由风嘴打开部分2吹向线材。本实施例装置能将直吹线材中心部分的风嘴中心风量分配至风嘴边缘出口,直吹温度较高的线材边缘部分,本实施例装置改变线材表面对流换热强度,实现对线材的温度分布控制,从而达到对线材组织控制的目的。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特别之处在于:
在本实施例中,参见图2,隔板导流装置采用不贯穿隔板4作为隔板组件,隔板组件均与风嘴内侧壁固定连接;不贯穿隔板4设置于风嘴内腔中,不贯穿隔板4形成分流板结构,使风嘴内腔的气流从不贯穿隔板4的始端开始被切割分流,并且不贯穿隔板4形成折流板结构,使风嘴内腔的气流从不贯穿隔板4的末端进行绕流。
在本实施例中,参见图2,隔板导流装置采用不贯穿隔板4,不贯穿隔板4的设置方向与风嘴内腔的中心对称面的轴线平行设置,并且沿着风嘴的进风方向延伸设置,不贯穿隔板4的始端朝向风嘴的进风方向,不贯穿隔板4的末端朝向风嘴的出风方向,不贯穿隔板4的末端与被封闭的风嘴中间部分1之间形成风嘴内部的出风口结构,风嘴端部的被封闭的风嘴中间部分1的宽度为800mm,使风嘴内腔的中心气流从不贯穿隔板4的末端绕流,将风嘴中心部分风量分配至风嘴端部的风嘴打开部分2,实现风嘴边缘出口出风。
参见图2,本实施例为一种封闭全部风嘴中间部分的实际应用。被封闭的风嘴中间部分1是将风箱所有风嘴的中间部分用焊接钢板的方式封闭,封闭风嘴的宽度为800mm,采用不贯穿隔板4,使风嘴边缘部分敞开。在斯太尔摩空冷过程中,高速线材温度分布不均匀,线圈边缘温度高于线材中心温度,应用本实施例装置后,线圈边缘和线圈中心位置的温差减小了11.14℃,温度均匀化效果明显,改变线材表面对流换热强度,实现对线材的温度分布控制,从而达到对线材组织控制的目的。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基本相同,特别之处在于:
在本实施例中,参见图3,被封闭的风嘴中间部分1采用可伸缩长短的自由挡板,通过调控自由挡板的长度,对风嘴端部的被封闭的风嘴中间部分1面积和风嘴打开部分2的出风口面积的比例进行调整,实现可控风嘴边缘出口出风,能针对不同冷却目标物,在不同冷却时间调整风嘴出口封闭情况,进行分配风量调控。
参见图3,本实施例为一种可控风嘴出口封闭长度的实际应用,冷风由下端风箱吹至风嘴,风嘴出口安装可伸缩长短的自由挡板,如图3所示,挡板的中心用焊接的方式固定在风嘴出口处,其余部分卡在风嘴出口处的卡槽,可自由向两侧边缘伸缩,封闭风嘴出口宽度最大为800mm,图3中采用不贯穿隔板4,使风嘴中心风量通过不贯穿隔板4末端和被封闭的风嘴中间部分1之间的间隙向风嘴边缘吹出,能根据不同钢种,不同线材的需要,被封闭的风嘴中间部分1可左右伸缩但不会被鼓风风量吹走,可由中间位置分别向风嘴出口的两侧延伸或缩进,调整封闭风嘴出口大小,将合理的风量分配到风嘴出口的中心位置和边缘位置,改变表面对流换热系数,实现线材各位置冷却速度均匀化,改变线材表面对流换热强度,实现对线材的温度分布控制,从而达到对线材组织控制的目的。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基本相同,特别之处在于:
在本实施例中,参见图4,隔板导流装置采用竖直贯穿隔板3作为组合隔板组件,隔板组件均与风嘴内侧壁固定连接,竖直贯穿隔板3贯穿风嘴内腔,竖直贯穿隔板3的末端与被封闭的风嘴中间部分1连接在一起,风嘴端部的被封闭的风嘴中间部分1的宽度为800mm。本实施例风嘴内腔的出风结构能将直吹线材中心部分的风嘴中心风量分配至风嘴边缘出口,直吹温度较高的线材边缘部分,本实施例装置改变线材表面对流换热强度,实现对线材的温度分布控制。
参见图4,本实施例斯太尔摩空冷线采用封闭风嘴、隔板导流装置,包括封闭全部风嘴中间部分2,封闭方法为在风嘴出口处,用焊接的方式将一块薄钢板固定在风嘴出口处,使其能完整的封闭风嘴的中间部分。封闭风嘴的宽度为800mm。封闭风嘴的分配方式为风箱所有风嘴的中间部分全部封闭。本实施例能控制空气风量在风嘴出口出的分量,使风嘴两端边缘出口处风量增大,直吹线材搭接点,改变便面对流换热强度,实现对线材的温度分布的控制,进而达到对线材组织控制的目的。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基本相同,特别之处在于:
在本实施例中,参见图5,一种斯太尔摩空冷线,斯太尔摩空冷线的一系列封闭风嘴的分配方式为4个风嘴为一组,每组连续封闭3个风嘴,其中两个风嘴内部的直隔板为竖直贯穿隔板3,另一个风嘴内部的直隔板为不贯穿隔板4,各直隔板均与风嘴内侧壁固定连接;剩余的一个风嘴的风口界面敞开;竖直贯穿隔板3贯穿风嘴内腔,竖直贯穿隔板3的末端抵达被封闭的风嘴中间部分1所在的风口界面位置;不贯穿隔板4设置于风嘴内腔中,不贯穿隔板4形成分流板结构,使风嘴内腔的气流从不贯穿隔板4的始端开始被切割分流,或者不贯穿隔板4形成折流板结构,使风嘴内腔的气流从不贯穿隔板4的末端进行绕流;在连续封闭的3个风嘴内的直隔板中,其中一个风嘴内部的直隔板采用组合隔板导流装置,即在设有不贯穿隔板4的风嘴内部添加设置导流斜隔板5,导流斜隔板5设置方式为在被封闭的风嘴中间部分1的两端分别添加一个相对于风嘴内腔的中心对称面形成对称结构的斜隔板组件。
本实施例采用封闭风嘴中间部分的封闭方法,在风嘴出口处,用焊接的方式将一块薄钢板固定在风嘴出口处,使其能完整的封闭风嘴的中间部分,封闭风嘴的宽度为800mm。封闭风嘴的分配方式为4个风嘴一组,连续封闭4个风嘴,它们内部的直隔板有两个贯穿,一个不贯穿,剩余的一个风嘴敞开。在连续封闭的4个隔板中,其中一个内部直隔板不贯穿的风嘴内部添加复杂斜隔板,斜隔板添加方式为在封闭风嘴的钢板两端各添加一个相对于风嘴内腔中心面对称的斜隔板,一端焊接在封闭风嘴的钢板末端,边缘部分焊接于风嘴内壁。复杂斜隔板与风嘴内腔中心对称面成30°角设置。本实施例装置和系统能控制空气风量在风嘴出口出的分量,使风嘴两端边缘出口处风量增大,直吹线材搭接点,改变表面对流换热强度,实现对线材的温度分布的控制,进而达到对线材组织控制的目的。
在本实施例中,参见图5,斯太尔摩空冷线设有一系列风箱,风箱连结鼓风机,并将风口朝向辊道,鼓风机鼓出来的风,通过风箱供给辊道上的盘条7,带走盘条7的热量,风箱风嘴包括风嘴内腔和设置于风嘴内腔末端的风嘴出口,使冷风从风嘴出口送出,风嘴内腔末端为扁长式结构,风嘴内腔末端由被封闭的风嘴中间部分1和风嘴打开部分2组合形成局部出风的风口界面结构,风嘴端部的被封闭的风嘴中间部分1的宽度为800mm,风嘴端部的被封闭的风嘴中间部分1的宽度为800mm,使风嘴内腔末端的出风口风嘴中心部分封闭,并在风嘴内腔中设置隔板导流装置,引导风嘴内腔中的气流定向集中,将风嘴的中心风量分配至风嘴内腔末端两侧,实现风嘴内腔末端的出风口风嘴边缘出风;将一系列斯太尔摩空冷线风箱风嘴采用局部出风的风口结构,通过控制风量在各风嘴出口相应位置的分配量,改变盘条7线材表面对流换热强度,实现对线材的温度分布的控制,引导空气向盘条7边缘线材堆积密集区域集中,增强盘条7边缘区域的对流换热强度,进而通过温度制度控制来调控线材组织,形成分布式对流换热系统。
在本实施例中,参见图5,隔板导流装置包括竖直贯穿隔板3、不贯穿隔板4和导流斜隔板5,形成组合式隔板组件,隔板组件均与风嘴内侧壁固定连接;竖直贯穿隔板3贯穿风嘴内腔;不贯穿隔板4设置于风嘴内腔中,不贯穿隔板4形成分流板结构,使风嘴内腔的气流从不贯穿隔板4的始端开始被切割分流,或者不贯穿隔板4形成折流板结构,使风嘴内腔的气流从不贯穿隔板4的末端进行绕流;导流斜隔板5的末端与被封闭的风嘴中间部分1连接,导流斜隔板5的始端向风嘴内腔的中心对称面方向延伸设置,使气流沿着导流斜隔板5表面发生流向改变。
在本实施例中,参见图5,斯太尔摩空冷线的整个辊道约长100米,整个冷却线对应有若干个风箱,风箱连结鼓风机和辊道,鼓风机鼓出来的风,通过风箱供给辊道上的盘条7,带走盘条7的热量。参见图5,高速线材盘卷成的盘元放置于辊筒上沿着辊道前进,图5为二分之一模型6,风箱的风嘴被分为每4个一组,封闭前3个风嘴出口的中间部分。在图5中,3个风嘴中设置竖直贯穿隔板3、不贯穿隔板4和导流斜隔板5,形成组合式隔板组件,其中导流斜隔板5被焊接于封闭风嘴边缘末端,并与直隔板成30°的角度关系,转向风嘴内腔中心对称面。本实施例形成了被封闭的风嘴中间部分1和风嘴打开部分2组合形成局部出风的风口界面结构,添加设置倾斜30°的导流斜隔板5能引导空气向盘条7边缘线材堆积密集区域集中,增强盘条边缘区域的对流换热。
在本实施例中,参见图5,斯太尔摩空冷线采用封闭风嘴、隔板导流装置,将该装置固定在斯太尔摩空冷线的风箱风嘴内和风嘴出口处,不与线材接触,本实施例装置和系统能够控制空气在风嘴出口处的风量分配,改变线材的表面换热强度,实现对线材温度分布的控制,进而达到对线材组织的控制目的。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可以根据本发明的发明创造的目的做出多种变化,凡依据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实质和原理下做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或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只要符合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只要不背离本发明斯太尔摩空冷线及其风箱风嘴结构的技术原理和发明构思,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斯太尔摩空冷线的风箱风嘴,斯太尔摩空冷线设有一系列风箱,风箱连结鼓风机,并将风口朝向辊道,鼓风机鼓出来的风,通过风箱供给辊道上的盘条(7),带走盘条(7)的热量,风箱风嘴包括风嘴内腔和设置于风嘴内腔末端的风嘴出口,使冷风从风嘴出口送出,所述风嘴内腔末端为扁长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嘴内腔末端由被封闭的风嘴中间部分(1)和风嘴打开部分(2)组合形成局部出风的风口界面结构,使风嘴内腔末端的出风口风嘴中心部分封闭,并在风嘴内腔中设置隔板导流装置,引导风嘴内腔中的气流定向集中,将风嘴的中心风量分配至风嘴内腔末端两侧,实现风嘴内腔末端的出风口风嘴边缘出风;将一系列斯太尔摩空冷线风箱风嘴采用局部出风的风口结构,通过控制风量在各风嘴出口相应位置的分配量,改变盘条(7)线材表面对流换热强度,实现对线材的温度分布的控制,引导空气向盘条(7)边缘线材堆积密集区域集中,增强盘条(7)边缘区域的对流换热强度,进而通过温度制度控制来调控线材组织,形成分布式对流换热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斯太尔摩空冷线的风箱风嘴,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导流装置包括竖直贯穿隔板(3)、不贯穿隔板(4)和导流斜隔板(5)中的任意一种隔板组件或者任意几种隔板组件的组合隔板组件,所述隔板组件均与风嘴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竖直贯穿隔板(3)贯穿风嘴内腔;所述不贯穿隔板(4)设置于风嘴内腔中,所述不贯穿隔板(4)形成分流板结构,使风嘴内腔的气流从不贯穿隔板(4)的始端开始被切割分流,或者所述不贯穿隔板(4)形成折流板结构,使风嘴内腔的气流从不贯穿隔板(4)的末端进行绕流;所述导流斜隔板(5)的末端与被封闭的风嘴中间部分(1)连接,所述导流斜隔板(5)的始端向风嘴内腔的中心对称面方向延伸设置,使气流沿着导流斜隔板(5)表面发生流向改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斯太尔摩空冷线的风箱风嘴,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导流装置包括不贯穿隔板(4)和导流斜隔板(5),所述不贯穿隔板(4)的设置方向与风嘴内腔的中心对称面的轴线平行设置,或者沿着风嘴的进风方向延伸设置,所述导流斜隔板(5)向不贯穿隔板(4)的末端倾斜,不贯穿隔板(4)的始端朝向风嘴的进风方向,不贯穿隔板(4)的末端朝向风嘴的出风方向,不贯穿隔板(4)的末端与被封闭的风嘴中间部分(1)之间,以及不贯穿隔板(4)的末端和导流斜隔板(5)之间,分别对应形成风嘴内部的出风口结构,所述不贯穿隔板(4)和导流斜隔板(5)之间形成局部的气流收缩段,使风嘴内腔的中心气流方向发生转弯,并沿着导流斜隔板(5)向风嘴出口流动,将风嘴中心风量分配至风嘴端部的风嘴打开部分(2),实现风嘴边缘出口出风。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斯太尔摩空冷线的风箱风嘴,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导流装置采用不贯穿隔板(4),所述不贯穿隔板(4)的设置方向与风嘴内腔的中心对称面的轴线平行设置,或者沿着风嘴的进风方向延伸设置,不贯穿隔板(4)的始端朝向风嘴的进风方向,不贯穿隔板(4)的末端朝向风嘴的出风方向,不贯穿隔板(4)的末端与被封闭的风嘴中间部分(1)之间形成风嘴内部的出风口结构,使风嘴内腔的中心气流从不贯穿隔板(4)的末端绕流,将风嘴中心部分风量分配至风嘴端部的风嘴打开部分(2),实现风嘴边缘出口出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斯太尔摩空冷线的风箱风嘴,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封闭的风嘴中间部分(1)采用可伸缩长短的自由挡板,通过调控自由挡板的长度,对风嘴端部的被封闭的风嘴中间部分(1)面积和风嘴打开部分(2)的出风口面积的比例进行调整,实现可控风嘴边缘出口出风,能针对不同冷却目标物,在不同冷却时间调整风嘴出口封闭情况,进行分配风量调控。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斯太尔摩空冷线的风箱风嘴,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导流装置采用竖直贯穿隔板(3),竖直贯穿隔板(3)的末端与被封闭的风嘴中间部分(1)连接在一起。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斯太尔摩空冷线的风箱风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斜隔板(5)与风嘴内腔的中心对称面成不低于30°角设置。
8.一种安装权利要求1所述风箱风嘴的斯太尔摩空冷线,其特征在于:斯太尔摩空冷线的一系列封闭风嘴的分配方式为4个风嘴为一组,每组连续封闭3个风嘴,其中两个风嘴内部的直隔板为竖直贯穿隔板(3),另一个风嘴内部的直隔板为不贯穿隔板(4),各直隔板均与风嘴内侧壁固定连接;剩余的一个风嘴的风口界面敞开;所述竖直贯穿隔板(3)贯穿风嘴内腔,竖直贯穿隔板(3)的末端抵达被封闭的风嘴中间部分(1)所在的风口界面位置;所述不贯穿隔板(4)设置于风嘴内腔中,所述不贯穿隔板(4)形成分流板结构,使风嘴内腔的气流从不贯穿隔板(4)的始端开始被切割分流,或者所述不贯穿隔板(4)形成折流板结构,使风嘴内腔的气流从不贯穿隔板(4)的末端进行绕流;将一系列斯太尔摩空冷线风箱风嘴采用局部出风的风口结构,通过控制风量在各风嘴出口相应位置的分配量,改变盘条(7)线材表面对流换热强度,实现对线材的温度分布的控制,引导空气向盘条(7)边缘线材堆积密集区域集中,增强盘条(7)边缘区域的对流换热强度,进而通过温度制度控制来调控线材组织,形成分布式对流换热系统。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斯太尔摩空冷线,其特征在于:在连续封闭的3个风嘴内的直隔板中,其中一个风嘴内部的直隔板采用组合隔板导流装置,即在设有不贯穿隔板(4)的风嘴内部添加设置导流斜隔板(5),导流斜隔板(5)设置方式为在被封闭的风嘴中间部分(1)的两端分别添加一个相对于风嘴内腔的中心对称面形成对称结构的斜隔板组件。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斯太尔摩空冷线,其特征在于:风嘴端部的被封闭的风嘴中间部分(1)的宽度不低于800mm。
CN201810024604.8A 2018-01-11 2018-01-11 斯太尔摩空冷线及其风箱风嘴结构 Active CN1083398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24604.8A CN108339859B (zh) 2018-01-11 2018-01-11 斯太尔摩空冷线及其风箱风嘴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24604.8A CN108339859B (zh) 2018-01-11 2018-01-11 斯太尔摩空冷线及其风箱风嘴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39859A true CN108339859A (zh) 2018-07-31
CN108339859B CN108339859B (zh) 2020-01-17

Family

ID=629604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024604.8A Active CN108339859B (zh) 2018-01-11 2018-01-11 斯太尔摩空冷线及其风箱风嘴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339859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15708A (zh) * 2019-03-21 2020-09-29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线材吐丝盘条后均匀冷却装置及其冷却方法
CN112496062A (zh) * 2020-10-20 2021-03-16 江苏省沙钢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高碳钢盘条同圈性能均匀性的方法
CN112916628A (zh) * 2021-04-20 2021-06-08 中天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斯太尔摩辊道及其弹簧钢热轧盘条的高速线材生产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335743A (ja) * 1998-03-24 1999-12-07 Sumitomo Metal Ind Ltd 線材の徐冷方法
CN1603021A (zh) * 2004-10-28 2005-04-06 鞍山科技大学 高速线材轧机斯太尔摩线气雾冷却装置及方法
KR20120026868A (ko) * 2010-09-10 2012-03-20 주식회사 포스코 선재코일 냉각장치
KR20120056167A (ko) * 2010-11-24 2012-06-01 주식회사 포스코 다단 송풍형 선재코일 냉각장치
CN204817495U (zh) * 2015-05-05 2015-12-02 江苏省沙钢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高碳钢盘条轧后控制冷却装置
CN105436214A (zh) * 2014-08-27 2016-03-30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线材边部冷却装置及线材边部冷却方法
CN205183352U (zh) * 2015-12-15 2016-04-27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一种改善盘条冷却均匀性的斯太尔摩运输辊道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335743A (ja) * 1998-03-24 1999-12-07 Sumitomo Metal Ind Ltd 線材の徐冷方法
CN1603021A (zh) * 2004-10-28 2005-04-06 鞍山科技大学 高速线材轧机斯太尔摩线气雾冷却装置及方法
KR20120026868A (ko) * 2010-09-10 2012-03-20 주식회사 포스코 선재코일 냉각장치
KR20120056167A (ko) * 2010-11-24 2012-06-01 주식회사 포스코 다단 송풍형 선재코일 냉각장치
CN105436214A (zh) * 2014-08-27 2016-03-30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线材边部冷却装置及线材边部冷却方法
CN204817495U (zh) * 2015-05-05 2015-12-02 江苏省沙钢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高碳钢盘条轧后控制冷却装置
CN205183352U (zh) * 2015-12-15 2016-04-27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一种改善盘条冷却均匀性的斯太尔摩运输辊道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15708A (zh) * 2019-03-21 2020-09-29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线材吐丝盘条后均匀冷却装置及其冷却方法
CN112496062A (zh) * 2020-10-20 2021-03-16 江苏省沙钢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高碳钢盘条同圈性能均匀性的方法
CN112496062B (zh) * 2020-10-20 2022-07-22 江苏省沙钢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高碳钢盘条同圈性能均匀性的方法
CN112916628A (zh) * 2021-04-20 2021-06-08 中天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斯太尔摩辊道及其弹簧钢热轧盘条的高速线材生产方法
CN112916628B (zh) * 2021-04-20 2023-01-24 中天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斯太尔摩辊道及其弹簧钢热轧盘条的高速线材生产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39859B (zh) 2020-0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39859A (zh) 斯太尔摩空冷线及其风箱风嘴结构
US4033742A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glass fibers
CN206306452U (zh) 一种3d打印机的效应器
CN106283220B (zh) 一种热气流辅助双静电场静电纺丝装置
CN106400141B (zh) 一种静压熔融纺丝装置
CN100549249C (zh) 一步法生产高模量超低收缩聚酯工业丝的冷却装置
CN105220249A (zh) 化纤纺丝设备的吹风整流装置
US4943220A (en) Apparatus for cooling melt spun filament bundles
CN110202726A (zh) 电池隔膜烘箱装置
CN105522008A (zh) 一种高效风冷装置
CN111715708B (zh) 一种用于线材吐丝盘条后均匀冷却装置及其冷却方法
KR100225086B1 (ko) 합성엔드리스 필라멘트의 제조방법 및 장치
CN210194224U (zh) 一种复合材料织物冷却装置
WO2018090369A1 (zh) 一种聚合物纤维负压熔融纺丝成形方法
CN107159723B (zh) 斯太尔摩空冷线侧壁压风装置
CN207047378U (zh) 一种人造纤维的冷却装置
CN206654969U (zh) 非织造布冷却牵伸风系统的冷却侧吹风装置
CN206066790U (zh) 烘箱
CN205341522U (zh) 一种高效风冷装置
CN203923484U (zh) 高速纺丝交络一步法生产聚酰胺6poy/fdy复合纤维的设备
CN206799805U (zh) 纺丝冷却装置
US5688458A (en) Method and device to manufacture synthetic endless filaments
CN109900143A (zh) 一种用于烟气换热的换热器及换热方法
CN208649511U (zh) 一种纺丝装置
CN213172701U (zh) 一种纺丝冷却成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929

Address after: No. 99, Baoshan District Road, Shanghai, Shanghai

Applicant after: Shanghai University

Applicant after: Baoshan Iron & Steel Co., Ltd.

Address before: No. 99, Baoshan District Road, Shanghai, Shanghai

Applicant before: Shanghai University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