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厂滤池过滤恒水位算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厂滤池过滤恒水位算法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厂滤池过滤恒水位算法。
背景技术
自来水厂指具有一定生产设备,能完成自来水整个生产过程,水质符合一般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要求,并可作为公司(厂)内部一级核算的生产单位,过滤法是最常用的分离溶液与沉淀的操作方法。当溶液和沉淀的混合物通过过滤器(如滤纸)时,沉淀就留在过滤器上,溶液则通过过滤器而流入接收的容器。传统意义上的过滤是指利用多孔性介质截留悬浮液中的固体粒子,进而使固、液分离的方式。菌体、细胞及其碎片等除了采用离心分离外,也可采用常规过滤法进行分离。
水厂滤池在进行过滤的时候一般需要保证水位不变,滤池恒水位过滤,根据滤池水位调节进出水阀开度保证滤池进出水流量恒定匀速,但是现有一般只是采用电子元件进行操控,电子元件操控有时候有延迟,不能及时的发现水位发生变化,导致滤池过滤出现较大的情况,不仅费时费力,同时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厂滤池过滤恒水位算法,解决了现有一般只是采用电子元件进行操控,电子元件操控有时候有延迟,不能及时的发现水位发生变化,导致滤池过滤出现较大的情况,不仅费时费力,同时效率低下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水厂滤池过滤恒水位算法,包括过滤池,所述过滤池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顶箱,所述过滤池右侧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贯穿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顶箱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控制箱,且控制箱的内部从上到下依次固定连接有处理器、数据对比器和蓄电池,所述控制箱的正面从上到下依次固定连接有显示屏和控制面板,所述过滤池内壁的左侧从上到下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一水位传感器和第二水位传感器,所述过滤池正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报警器装置,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第一检测装置,且第一检测装置的一侧与顶箱右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出水管上设置有第二检测装置,且第二检测装置的一侧与顶箱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过滤池的内部设置有过滤装置。
优选的,所述出水管的一端套设有储水箱,所述储水箱的右侧贯穿有连通管,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上均贯穿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一侧位于进水管和出水管内部固定连接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弹性棉,所述弹性棉远离弧形板的一侧与进水管和出水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弧形板的一侧和进水管和出水管的内壁之间且位于挡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
优选的,所述顶箱内壁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包括U型管,所述U型管左侧竖管内壁的两侧之间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顶部与挡板位于进水管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顶箱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开关,所述挡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压板。
优选的,所述U型管两个竖管相对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横板,且横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开关,且U型管右侧竖管内壁的两侧之间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推板。
优选的,所述推板的顶部贯穿U型管且延伸至U型管的顶部,所述推板的表面位于U型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压板,所述第二压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调节装置。
优选的,所述调节装置包括马达和顶板,所述顶板底部的左侧与第二压板固定连接,且顶板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开关,所述马达的底部通过支撑座与顶箱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马达的输出轴上通过减速器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
优选的,所述第一锥形齿轮右侧的顶部啮合有第二锥形齿轮,且第二锥形齿轮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套管,所述套管的底端与顶箱内壁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套管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顶端转动连接有第三压板,所述螺纹杆的底端贯穿顶箱且延伸至顶箱的底部,所述螺纹杆延伸至顶箱底部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挡板位于出水管的顶部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检测装置和第二检测装置的输出端均与数据对比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数据对比器的输出端与反馈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反馈模块、第一水位传感器、第二水位传感器和控制面板的输出端均与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处理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显示屏和报警器装置的输入端连接,且蓄电池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检测装置、第二检测装置、第一水位传感器、第二水位传感器、控制面板和处理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厂滤池过滤恒水位算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水厂滤池过滤恒水位算法,通过储水箱的右侧贯穿有连通管,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上均贯穿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一侧位于进水管和出水管内部固定连接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弹性棉,所述弹性棉远离弧形板的一侧与进水管和出水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弧形板的一侧和进水管和出水管的内壁之间且位于挡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在进水的时候能够根据进水的流量推动装置的移动,在没有进水的时候能够进行关闭,不会出现进水以及停水没有反应的情况,能够为后续的工作奠定基础。
(2)、该水厂滤池过滤恒水位算法,通过顶箱内壁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包括U型管,所述U型管左侧竖管内壁的两侧之间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顶部与挡板位于进水管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顶箱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开关,所述挡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压板,U型管两个竖管相对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横板,且横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开关,且U型管右侧竖管内壁的两侧之间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推板,推板的顶部贯穿U型管且延伸至U型管的顶部,所述推板的表面位于U型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压板,能够根据进水的流量进行推动,U型的设计能够保证进水移动的距离推动右侧上升的距离,一遍后续能够调整出水的距离,机械式的元件能够保证装置的正常进行,不会出现延迟的情况。
(3)、该水厂滤池过滤恒水位算法,通过顶板底部的左侧与第二压板固定连接,且顶板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开关,所述马达的底部通过支撑座与顶箱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马达的输出轴上通过减速器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第一锥形齿轮右侧的顶部啮合有第二锥形齿轮,且第二锥形齿轮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套管,所述套管的底端与顶箱内壁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套管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顶端转动连接有第三压板,所述螺纹杆的底端贯穿顶箱且延伸至顶箱的底部,所述螺纹杆延伸至顶箱底部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挡板位于出水管的顶部转动连接,能够根据进水流量的大小,来控制出水的大小,保证恒水位过滤,不会出现进水和出水不同的情况,减轻了人工的负担,减少了不必要的浪费,极大的提升了过滤的效果。
(4)、该水厂滤池过滤恒水位算法,通过控制箱的内部从上到下依次固定连接有处理器、数据对比器和蓄电池,所述控制箱的正面从上到下依次固定连接有显示屏和控制面板,所述过滤池内壁的左侧从上到下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一水位传感器和第二水位传感器,所述过滤池正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报警器装置,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第一检测装置,且第一检测装置的一侧与顶箱右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出水管上设置有第二检测装置,元件之间的配节使用,能够多重程度保证恒水位过滤,与机械式的进行配合使用,当出现问题时候能够及时的进行报警,确保及时进行处理,极大的提升了智能性。
(5)、该水厂滤池过滤恒水位算法,通过过滤池的内部设置有过滤装置,出水管的一端套设有储水箱,所述储水箱的右侧贯穿有连通管,有效的及逆行过滤,同时能够进行一定量的储水,方便进行后续使用,装置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底箱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系统原理框图。
图中,1-滤池、2-顶箱、3-进水管、4-出水管、5-控制箱、6-处理器、7-数据对比器、8-蓄电池、9-第一检测装置、10-第二检测装置、11-控制面板、12-储水箱、13-移动装置、131-U型管、132-第一滑块、133-第一压板、134-第一开关、135-第二滑块、136-推板、137-横板、138-第二开关、139-第二压板、14-调节装置、141-顶板、142-马达、143-第一锥形齿轮、144-第二锥形齿轮、145-套管、146-第三开关、147-第三压板、148-螺纹杆、15-挡板、16-弧形板、17-缓冲弹簧、18-弹性棉、19-第一水位传感器、20-第二水位传感器、21-显示屏、22-报警器装置、23-反馈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水厂滤池过滤恒水位算法,包括过滤池1,过滤池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顶箱2,过滤池1右侧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贯穿有进水管3和出水管4,顶箱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控制箱5,且控制箱5的内部从上到下依次固定连接有处理器6、数据对比器7和蓄电池8,处理器6的型号为ARM9,数据对比器7的型号为YL6800,控制箱5的正面从上到下依次固定连接有显示屏21和控制面板11,控制面板11进行调试,过滤池1内壁的左侧从上到下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一水位传感器19和第二水位传感器20,第一水位传感器19和第二水位传感器20能够检测水位的变化,过滤池1正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报警器装置22,报警器装置22包括指示灯闪烁装置和蜂鸣报警器装置,进水管3上设置有第一检测装置9,且第一检测装置9的一侧与顶箱2右侧的顶部固定连接,出水管4上设置有第二检测装置10,第一检测装置9和第二检测装置10检测水管内部的流量和压力,且第二检测装置10的一侧与顶箱2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过滤池1的内部设置有过滤装置,出水管4的一端套设有储水箱12,储水箱12的右侧贯穿有连通管,进水管3和出水管4上均贯穿有挡板15,挡板15的一侧位于进水管3和出水管4内部固定连接有弧形板16,弧形板16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弹性棉18,弹性棉18远离弧形板16的一侧与进水管3和出水管4的内壁固定连接,弧形板16的一侧和进水管3和出水管4的内壁之间且位于挡板1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17,顶箱2内壁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移动装置13,移动装置13包括U型管131,U型管131左侧竖管内壁的两侧之间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132,第一滑块132的顶部与挡板15位于进水管3底部固定连接,顶箱2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开关134,第一开关134控制马达142开启,使得出水管4内部的弧形板16下落到最底部,第二开关138控制马达142开启,使得螺纹杆148向上移动,第三开关146控制马达142关闭,保持恒定,且第一开关134、第二开关138和第三开关146均为按压开关,挡板1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压板133,U型管131两个竖管相对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横板137,且横板13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开关138,且U型管131右侧竖管内壁的两侧之间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135,第二滑块13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推板136,推板136的顶部贯穿U型管131且延伸至U型管131的顶部,推板136的表面位于U型管13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压板139,第二压板13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调节装置14,调节装置14包括马达142和顶板141,马达142尅正反转,使得螺纹杆148上下移动,顶板141底部的左侧与第二压板139固定连接,且顶板141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开关146,马达142的底部通过支撑座与顶箱2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马达142的输出轴上通过减速器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143,第一锥形齿轮143右侧的顶部啮合有第二锥形齿轮144,且第二锥形齿轮144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套管145,套管145的底端与顶箱2内壁的底部转动连接,套管145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148,螺纹杆148的顶端转动连接有第三压板147,螺纹杆148的底端贯穿顶箱2且延伸至顶箱2的底部,螺纹杆148延伸至顶箱2底部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挡板15位于出水管4的顶部转动连接,第一检测装置9和第二检测装置10的输出端均与数据对比器7的输入端连接,数据对比器7的输出端与反馈模块23的输入端连接,反馈模块23、第一水位传感器19、第二水位传感器20和控制面板11的输出端均与处理器6的输入端连接,处理器6的输出端分别与显示屏21和报警器装置22的输入端连接,且蓄电池8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检测装置9、第二检测装置10、第一水位传感器19、第二水位传感器20、控制面板11和处理器6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元件之间的配节使用,能够多重程度保证恒水位过滤,与机械式的进行配合使用,当出现问题时候能够及时的进行报警,确保及时进行处理,极大的提升了智能性,在进水的时候能够根据进水的流量推动装置的移动,在没有进水的时候能够进行关闭,不会出现进水以及停水没有反应的情况,能够为后续的工作奠定基础,能够根据进水的流量进行推动,U型的设计能够保证进水移动的距离推动右侧上升的距离,一遍后续能够调整出水的距离,机械式的元件能够保证装置的正常进行,不会出现延迟的情况,能够根据进水流量的大小,来控制出水的大小,保证恒水位过滤,不会出现进水和出水不同的情况,减轻了人工的负担,减少了不必要的浪费,极大的提升了过滤的效果,有效的及逆行过滤,同时能够进行一定量的储水,方便进行后续使用,装置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使用时,第一检测装置9将进水管3进入的水检测的数据输送至数据对比器7作为对比数据,通过控制面板11将装置进行调试,然后进水管3进水,通过进水的流量挤压弧形板16,使得弧形板16向下挤压挡板15,挡板15向下移动推动第一滑块,通过U型管131使得第二滑块135向上移动相同的距离,顶板141带动第三开关146移动同等距离,同时第二压板139与第二开关138分开,使得马达142开启,通过第一锥形齿轮143带动第二锥形齿轮144转动,使得套管145的转动带动螺纹杆148向上移动,带动出水管4内部的挡板15和弧形板16向上移动,当第三压板147与第三开关146接触时候,马达142停止转动,进入的水通过过滤装置过滤后经过出水管4排出,同时第二检测装置10将检测到的数据输送至数据对比器7进行对比,数据对比器7将对比后的结果经反馈模块反馈至处理器6,处理器6将数据输送至显示屏21显示,若数据不一致,处理器6控制报警器装置22报警,同时若第一水位传感器19和第二水位传感器20若感应到水位的变化,将数据输送至处理器6,处理器6通过报警器装置22报警。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