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37698A - 基于多链路的数据流调整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Google Patents

基于多链路的数据流调整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37698A
CN108337698A CN201810116330.5A CN201810116330A CN108337698A CN 108337698 A CN108337698 A CN 108337698A CN 201810116330 A CN201810116330 A CN 201810116330A CN 108337698 A CN108337698 A CN 1083376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k
predetermined
data
data flow
optim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1633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337698B (zh
Inventor
蒲颢文
何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Lianzhou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P Link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P Link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TP Link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11633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337698B/zh
Publication of CN1083376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376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3376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376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6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89Congestion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链路的数据流调整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方法包括:在每到达预定的时间节点时,根据从网桥获取的FDB表生成客户端列表,以确定待调整的客户端对象;所述待调整的客户端对象的目的端口为链路接口;根据采集的各个链路的链路信息,计算各个链路的链路质量,以确定最优链路;当判断预定链路的信道利用率超过第一预设阈值时,根据所述最优链路以及所述预定链路对选择所述预定链路的待传输数据流进行链路调整;根据所述待调整的客户端对象及所述最优链路更新所述客户端列表,以使得所述待调整的客户端对象从最优链路处传输新产生的数据流,使得多个通信链路的带宽能够叠加,提升网络性能。

Description

基于多链路的数据流调整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多链路的数据流调整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当AP(无线访问接入点,WirelessAccessPoint)的无线网络覆盖不足或者AP的无线网络之间有较高或者较大干扰的障碍物存在时,需要添加RE(无线中继器)组成扩展的无线网络,以便数据的传输。AP和RE间可通过WIFI(2.4G和5G)、PLC(电力线通信)和ETH中的一种或多种方式连接。
常见的双频无线RE产品会通过2.4G和5G桥接到AP,但为了避免数据转发过程出现环路,通常会选定一个频段转发数据,例如2.4G客户端只通过2.4G链路转发数据,5G客户端只通过5G转发数据;或者2.4G客户端通过5G链路转发数据,5G客户端通过2.4G链路转发数据。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在现有实现方案中,AP与RE虽通过多条链路组网,但设备间对于客户端的数据转发选择单一路径,没有充分利用多条链路的带宽资源,特别是对于RE所带的无线客户端,由于无线共享介质的特性,RE无线客户端的性能会折半,大大降低了扩展后的无线网络的体验。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多链路的数据流调整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实现客户端对象的数据流能够在多个链路间同时传输,使得多个通信链路的带宽能够叠加,提升网络性能。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多链路的数据流调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每到达预定的时间节点时,根据从网桥获取的FDB表生成客户端列表,以确定待调整的客户端对象;其中,所述待调整的客户端对象的目的端口为链路接口;
根据采集的各个链路的链路信息,计算各个链路的链路质量,以确定最优链路;
当判断预定链路的信道利用率超过第一预设阈值时,根据所述最优链路以及所述预定链路对选择所述预定链路的待传输数据流进行链路调整;
根据所述待调整的客户端对象及所述最优链路更新所述客户端列表,以使得所述待调整的客户端对象从最优链路处传输新产生的数据流。
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链路信息包括信道利用率及链路协商速率;
则所述链路质量=链路协商速率×(100%-信道利用率)。
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当判断预定链路的信道利用率超过第一预设阈值时,根据所述最优链路以及所述预定链路对选择所述预定链路的待传输数据流进行链路调整,具体为:
当判断预定链路的信道利用率超过第一预设阈值时,根据从网桥获取的数据流列表获取选择所述预定链路的待传输数据流,并通过所述最优链路对所述待传输数据流进行链路调整。
根据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当判断预定链路的信道利用率超过第一预设阈值时,根据从网桥获取的数据流列表获取选择所述预定链路的待传输数据流,并通过所述最优链路对所述待传输数据流进行链路调整,具体为:
当判断预定链路的信道利用率超过第一预设阈值,且所述预定链路的信道利用率与所述最优链路的信道利用率的差值超过第二预设阈值时,根据从网桥获取的数据流列表获取选择所述预定链路的待传输数据流,并通过所述最优链路对所述待传输数据流进行链路调整。
根据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当判断预定链路的信道利用率超过第一预设阈值,且所述预定链路的信道利用率与所述最优链路的信道利用率的差值超过第二预设阈值时,根据从网桥获取的数据流列表获取选择所述预定链路的待传输数据流,并通过所述最优链路对所述待传输数据流进行链路调整,具体为:
当判断预定链路的信道利用率超过第一预设阈值,且所述预定链路的信道利用率与所述最优链路的信道利用率的差值超过第二预设阈值时,根据从网桥获取的数据流列表获取选择所述预定链路的待传输数据流;
计算所述最优链路可使用的第一带宽资源;
重复以下步骤直至遍历所有待传输的数据流中的数据流:
提取所述待传输的数据流中的当前流量最大的数据流;
计算所述当前流量最大的数据流所需的第二带宽资源;
当判断所述第一带宽资源大于所述第二带宽资源时,将所述当前流量最大的数据流调整至所述最优链路进行传输,并根据所述第二带宽资源更新所述第一带宽资源。
根据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可使用的第一带宽资源根据所述最优链路的剩余带宽资源以及所述最优链路的链路类型生成。
根据第一方面的以上任一种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实现方式中,还包括:
当检测到链路进入空闲模式的时间超过预设时间阈值时,从所述链路的链路接口发出二层包,以激活所述链路。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多链路的数据流调整装置,包括:
对象确定单元,用于在每到达预定的时间节点时,根据从网桥获取的FDB表,确定待调整的客户端对象;其中,所述待调整的客户端对象的目的端口为链路接口;
最优链路确定单元,用于根据采集的各个链路的链路信息,计算各个链路的链路质量,以确定最优链路;
数据流调整单元,用于当判断预定链路的信道利用率超过第一预设阈值时,根据所述最优链路以及所述预定链路对选择所述预定链路的待传输数据流进行链路调整;
客户端调整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待调整的客户端对象及所述最优链路更新所述FDB表,以使得所述待调整的客户端对象从最优链路处传输新产生的数据流。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多链路的数据流调整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且被配置为由所述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多链路的数据流调整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其中,在所述计算机程序运行时控制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上述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多链路的数据流调整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多链路的数据流调整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一个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在每到达预定的时间节点时,根据从网桥获取的FDB表生成客户端列表,以确定待调整的客户端对象,所述待调整的客户端对象的目的端口为链路接口,然后根据采集的各个链路的链路信息,计算各个链路的链路质量,以确定最优链路,在判断预定链路的信道利用率超过第一预设阈值时,根据所述最优链路以及所述预定链路对选择所述预定链路的待传输数据流进行链路调整,最后根据所述待调整的客户端对象及所述最优链路更新所述客户端列表,以使得所述待调整的客户端对象从最优链路处传输新产生的数据流,定时检测链路状态,获取最优链路以对拥塞链路已有的数据流进行调整,同时从最优链路处转发客户端对象新产生的数据流,实现已有数据流的链路调整及客户端对象的链路调整,实现AP(无线访问接入点)与RE(无线中继器)之间的连接链路的信道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客户端对象的数据流能够在多个链路间同时传输,将更多的信道资源提供给无线中继站与客户端对象之间的通信过程,使得多个通信链路的带宽能够叠加,提升无线网络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多链路的数据流调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AP(无线访问接入点)及RE(无线中继器)组成扩展的多链路无线网络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多链路的数据流调整方法的吞吐量测试的链路连接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基于多链路的数据流调整方法的吞吐量测试的链路连接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多链路的数据流调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所述基于多链路的数据流调整方法可由AP(无线访问接入点)或者RE(无线中继器)来执行,下面对于所述基于多链路的数据流调整方法在所述无线中继器(RE)上的执行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多链路的数据流调整方法,其可由无线中继器(RE)来执行,并包括以下步骤:
S11,在每到达预定的时间节点时,根据从网桥获取的FDB表生成客户端列表,以确定待调整的客户端对象;其中,所述待调整的客户端对象的目的端口为链路接口。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为AP的无线中继模式,由AP(无线访问接入点)及RE(无线中继器)组成扩展的无线网络,设备之间可以通过Ethernet(以太网)、PLC(电力线通信)及WIFI等多种方式组网,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对于AP和RE之间的连接方式不做任何限定,以太网、PLC与WIFI通过网桥(Brige)进行连接,数据流在设备之间传输有多个传输链路可选择。在实际的数据流传输过程中,各个传输链路的传输性能易受空间影响,2.4G信号频率低,带宽小,单位时间能携带的信息少,速度慢,但衰减小,穿透性强;5G信号频率高,带宽大,单位时间能携带的信息多,速度快,频率高波长就短,所以穿透能力差;PLC无视障碍物,但受电线质量和走线距离影响;空间上的变化,使得几种路径的传输性能各不相同,为了获得最佳的转发性能,需要选择最优的转发链路,同时各种链路的传输性能还会随时间变化,无线传输性能易受周围热点和终端数量影响,而电力线性能易受家庭用电设备影响,这决定了最优链路是会随时间变化的,需要定时采集链路信息用于决策。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设置定时处理周期,例如设置每3秒处理一次,进行最优链路的确认与数据流传输连输链路的调整。在每到达预定的时间周期时,所述无线中继器(RE)获取网桥上挂载的链路接口列表,即FDB表,所述FDB表上存储有链路上所有设备的MAC(Media Access Control)地址信息,所述无线中继器(RE)通过FDB表获取目的端口为链路接口的设备生成客户端列表,以作为待调整的客户端对象,所述客户端列表包括客户端条目,表征对应的各个客户端对象,所述客户端条目实现了MAC地址与输出端口的映射,记录各个待调整的客户端对象携带的流量最大的预设条数(例如7、10或者15条)的数据流,以便在检测到传输所述数据流的预定链路发生拥塞时,根据记录的数据进行流量最大的数据流的链路调整。
S12,根据采集的各个链路的链路信息,计算各个链路的链路质量,以确定最优链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无线中继器(RE)在每个时间周期内采集各个链路的链路信息,所述链路信息包括信道利用率及链路协商速率,然后根据各个链路的信道利用率及链路协商速率,所述链路协商速度可直接从所述网桥的链路接口列表(FDB表)中获取,计算各个链路对应的链路质量,所述链路质量=链路协商速率×(100%-信道利用率),所述链路质量体现对应的链路的剩余带宽资源,通过比较链路质量获取链路质量最高的链路作为最优链路,所述最优链路剩余的带宽资源最多。
S13,当判断预定链路的信道利用率超过第一预设阈值时,根据所述最优链路以及所述预定链路对选择所述预定链路的待传输数据流进行链路调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每个预定的时间周期内,所述无线中继器(RE)根据获取的链路的信道利用率判断是否有链路的信道利用率超过第一预设阈值,例如超过70%、75%或者65%等等,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对于第一预设阈值的取值不做任何限定,当判断有预定链路的信号利用率超过第一预设阈值,认为该预定链路拥塞,然后所述无线中继器(RE)将所述预定链路的信道利用率与所述最优链路的信号利用率进行比较,当两者的差值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时,例如10%或者15%等等,本发明对于第二预设阈值的取值不做任何限定,则认为当前预定链路较为均衡,不调整通过该预定链路传输的待传输的数据流,以防数据流在多个链路间来回调整,造成资源的浪费。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客户端对象在产生数据流时,会根据自身的客户端条目生成对应的数据流条目,所述客户端条目所对应的客户端列表及所述数据流条目所对应的数据流列表挂载于所述网桥上,所述数据流条目实现MAC地址、IP地址、端口号及输出端口的映射,从而根据该数据流条目可以知道所述数据流从哪一条链路去传输,通过修改该数据流条目的端口号就可以实现把拥塞链路上的某些数据流挪到最优路径上,从而实现数据流的均衡。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所述预定链路的信道利用率与所述最优链路的信号利用率的差值大于第二预设阈值时,所述无线中继器(RE)根据从网桥获取的数据流列表获取选择所述预定链路的待传输数据流,并通过所述最优链路对所述待传输数据流进行链路调整,具体地,所述无线中继器(RE)在根据从网桥获取的数据流列表获取选择所述预定链路的待传输数据流之后,计算所述最优链路可使用的第一带宽资源,所述可使用的第一带宽资源根据所述最优链路的剩余带宽资源以及所述最优链路的链路类型生成,对于最优链路,所述可使用的带宽取一定比例(例如50%、60%或者65%等等)的最优链路的剩余带宽进行数据流的链路调整过程,因无线信道利用率更新需要时间,如果以100%的最优链路的剩余带宽用于调整数据流易造成过调,导致链路协商速率波动,而对于2.4G无线链路及5G无线链路,其信道利用率很难达到100%,峰值基本在90%左右,所以保留一定比例(例如10%或者12%等等)不用于数据流调整,即对于最优链路为2.4G无线链路或者5G无线链路时,其计算得到的剩余带宽为实际带宽的90%,在获取所述最优链路的可使用的第一带宽资源后,所述无线中继器(RE)重复以下步骤直至遍历所有待传输的数据流中的数据流:提取所述待传输的数据流中的当前流量最大的数据流,考虑实际调整的效果,会从每个客户端流量最大的数据流依次匹配调整,然后计算所述当前流量最大的数据流所需的第二带宽资源,所述第二带宽资源=数据流速率/编码率,判断所述第一带宽资源是否大于所述第二带宽资源,即判断所述最优路径的可使用的第一带宽资源能否承载所述数据流,当判断所述第一带宽资源大于所述第二带宽资源时,将所述当前流量最大的数据流调整至所述最优链路进行传输,并根据所述第二带宽资源更新所述第一带宽资源,所述第一带宽资源减去所述第二带宽资源即为接下来所述最优链路的可使用的带宽资源,然后继续重复上述步骤调整下一条数据流;当判断所述第一带宽资源小于所述第二带宽资源时,不调整所述数据流,然后继续重复上述步骤调整流量更小的下一条数据流,数据流调整的目的是把某些数据流从拥塞链路调整到其它空闲链路,从而实现流量的均衡,实现多个通信链路的带宽叠加。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最优链路是根据链路剩余带宽资源决定的,即使在判断所述最优链路发生拥塞,只要剩余的带宽资源足以承载数据流就可以调节,例如此时5G无线链路的信道利用率为90%,PLC链路的信道利用率为75%,最优链路为PLC链路,只要PLC链路能承载5G无线链路上的数据流,就可以把5G无线链路上的未传输的数据流调整到PLC链路上,最终会由于最优链路剩余带宽不足(链路利用率接近上限,这表示其它链路剩余带宽也所剩无几了)而不调整数据流,达到稳态。
S14,根据所述待调整的客户端对象及所述最优链路更新所述客户端列表,以使得所述待调整的客户端对象从最优链路处传输新产生的数据流。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确定最优链路后,所述无线中继器(RE)根据所述待调整的客户端对象的MAC地址及所述最优链路生成客户端条目,根据所述客户端条目更新所述待调整的客户端对象的传输地址表及所述客户端列表,以使得所述待调整的客户端对象新产生的数据流时会查询到这条客户端条目,根据所述客户端条目生成该数据流的数据流条目,所述数据流条目实现MAC地址、IP地址、端口号及输出端口的映射,从而实现从所述最优链路处传输新产生的数据流,实现客户端对象的链路调整,实现AP(无线访问接入点)与RE(无线中继器)之间的连接链路的信道资源的合理配置,提升设备间数据转发速率。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多链路的数据流调整方法,在每到达预定的时间节点时,根据从网桥获取的FDB表生成客户端列表,以确定待调整的客户端对象,所述待调整的客户端对象的目的端口为链路接口,然后根据采集的各个链路的链路信息,计算各个链路的链路质量,以确定最优链路,在判断预定链路的信道利用率超过第一预设阈值时,根据所述最优链路以及所述预定链路对选择所述预定链路的待传输数据流进行链路调整,最后根据所述待调整的客户端对象及所述最优链路更新所述客户端列表,以使得所述待调整的客户端对象从最优链路处传输新产生的数据流,定时检测链路状态,获取最优链路以对拥塞链路已有的数据流进行调整,同时从最优链路处转发客户端对象新产生的数据流,实现已有数据流的链路调整及客户端对象的链路调整,实现AP(无线访问接入点)与RE(无线中继器)之间的连接链路的信道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客户端对象的数据流能够在多个链路间同时传输,将更多的信道资源提供给无线中继站与客户端对象之间的通信过程,使得多个通信链路的带宽能够叠加,提升无线网络体验。
本发明第二实施例:
在本发明以上任一种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包括:
当检测到链路进入空闲模式的时间超过预设时间阈值时,从所述链路的链路接口发出二层包,以激活所述链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链路中的非最优链路长时间没有数据收发易造成链路空闲,此时获取的链路协商速率不准确,无法用于计算最优路径,因此当所述无线中继器(RE)检测到链路进入空闲模式的时间大于预设时间阈值(例如10秒或者8秒等等)时,构造二层包从对应的链路接口发出,激活链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以第三实施例的所述的基于多链路的数据流调整方法进行吞吐量测试:
请参阅图3,AP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到RE lan吞吐量测试,只选用带宽最大5G链路转发数据时,所述无线中继器(RE)计算获取到测试吞吐量为600Mbps;在运用基于多链路的数据流调整方法对传输的数据流进行链路调整后,所述无线中继器(RE)计算获取到测试吞吐量为930Mbps,接近以太网口千兆PHY限速(940Mbps),实现多链路带宽叠加,提高了无线网络效率;请参阅图4,AP lan到RE wlan(Wireless LAN,无线局域网)吞吐量测试,只选用带宽最大5G链路转发数据时,所述无线中继器(RE)计算获取到测试吞吐量为300Mbps;在运用基于多链路的数据流调整方法对传输的数据流进行链路调整后,所述无线中继器(RE)计算获取到测试吞吐量提升到480Mbps,而日常使用中无线链路衰减往往较大,结合PLC链路能为RE的无线客户端提升约百兆速率,大大改善扩展后的无线网络体验。
请参阅图5,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多链路的数据流调整装置,包括:
对象确定单元11,用于在每到达预定的时间节点时,根据从网桥获取的FDB表,确定待调整的客户端对象;其中,所述待调整的客户端对象的目的端口为链路接口。
最优链路确定单元12,用于根据采集的各个链路的链路信息,计算各个链路的链路质量,以确定最优链路。
数据流调整单元13,用于当判断预定链路的信道利用率超过第一预设阈值时,根据所述最优链路以及所述预定链路对选择所述预定链路的待传输数据流进行链路调整。
客户端调整单元14,用于根据所述待调整的客户端对象及所述最优链路更新所述客户端列表,以使得所述待调整的客户端对象从最优链路处传输新产生的数据流。
在第三实施例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链路信息包括信道利用率及链路协商速率。
则所述链路质量=链路协商速率×(100%-信道利用率)。
在第三实施例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数据流调整单元13具体包括:
数据流调整子单元,用于当判断预定链路的信道利用率超过第一预设阈值时,根据从网桥获取的数据流列表获取选择所述预定链路的待传输数据流,并通过所述最优链路对所述待传输数据流进行链路调整。
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第二种实现方式,在第三实施例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数据流调整子单元具体包括:
数据流调整模块,用于当判断预定链路的信道利用率超过第一预设阈值,且所述预定链路的信道利用率与所述最优链路的信道利用率的差值超过第二预设阈值时,根据从网桥获取的数据流列表获取选择所述预定链路的待传输数据流,并通过所述最优链路对所述待传输数据流进行链路调整。
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第三种实现方式,在第三实施例的第四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数据流调整模块,具体包括:
数据流获取子模块,用于当判断预定链路的信道利用率超过第一预设阈值,且所述预定链路的信道利用率与所述最优链路的信道利用率的差值超过第二预设阈值时,根据从网桥获取的数据流列表获取选择所述预定链路的待传输数据流。
第一带宽计算子模块,用于计算所述最优链路可使用的第一带宽资源。
重复以下步骤直至遍历所有待传输的数据流中的数据流:
最大数据流提取子模块,用于提取所述待传输的数据流中的当前流量最大的数据流。
第二带宽计算子模块,用于计算所述当前流量最大的数据流所需的第二带宽资源。
调整及传输子模块,用于当判断所述第一带宽资源大于所述第二带宽资源时,将所述当前流量最大的数据流调整至所述最优链路进行传输,并根据所述第二带宽资源更新所述第一带宽资源。
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第四种实现方式,在第三实施例的第五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可使用的第一带宽资源根据所述最优链路的剩余带宽资源以及所述最优链路的链路类型生成。
根据第三实施例的以上任一种实现方式,在第三实施例的第六种实现方式中,还包括:
激活单元,用于当检测到链路进入空闲模式的时间超过预设时间阈值时,从所述链路的链路接口发出二层包,以激活所述链路。
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多链路的数据流调整终端设备。该实施例的基于多链路的数据流调整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例如基于多链路的数据流调整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各个基于多链路的数据流调整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例如图1所示的步骤S11。或者,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各装置实施例中各模块/单元的功能,例如对象确定单元11。
示例性的,所述计算机程序可以被分割成一个或多个模块/单元,所述一个或者多个模块/单元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由所述处理器执行,以完成本发明。所述一个或多个模块/单元可以是能够完成特定功能的一系列计算机程序指令段,该指令段用于描述所述计算机程序在所述基于多链路的数据流调整终端设备中的执行过程。
所述基于多链路的数据流调整终端设备可以是桌上型计算机、笔记本、掌上电脑、无线中继器、无线访问接入点或者路由器等计算设备。所述基于多链路的数据流调整终端设备可包括,但不仅限于,处理器、存储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部件仅仅是基于多链路的数据流调整终端设备的示例,并不构成对基于多链路的数据流调整终端设备的限定,可以包括比上述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例如所述基于多链路的数据流调整终端设备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设备、网络接入设备、总线等。
所称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所述处理器是所述基于多链路的数据流调整终端设备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基于多链路的数据流调整终端设备的各个部分。
所述存储器可用于存储所述计算机程序和/或模块,所述处理器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内的计算机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内的数据,实现所述基于多链路的数据流调整终端设备的各种功能。所述存储器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数据流调整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手机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链路数据等)等。此外,存储器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硬盘、内存、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其中,所述基于多链路的数据流调整终端设备集成的模块/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步骤。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能够携带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电载波信号、电信信号以及软件分发介质等。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包含的内容可以根据司法管辖区内立法和专利实践的要求进行适当的增减,例如在某些司法管辖区,根据立法和专利实践,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电载波信号和电信信号。
需说明的是,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另外,本发明提供的装置实施例附图中,模块之间的连接关系表示它们之间具有通信连接,具体可以实现为一条或多条通信总线或信号线。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基于多链路的数据流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在每到达预定的时间节点时,根据从网桥获取的FDB表生成客户端列表,以确定待调整的客户端对象;其中,所述待调整的客户端对象的目的端口为链路接口;
根据采集的各个链路的链路信息,计算各个链路的链路质量,以确定最优链路;
当判断预定链路的信道利用率超过第一预设阈值时,根据所述最优链路以及所述预定链路对选择所述预定链路的待传输数据流进行链路调整;
根据所述待调整的客户端对象及所述最优链路更新所述客户端列表,以使得所述待调整的客户端对象从最优链路处传输新产生的数据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链路的数据流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链路信息包括信道利用率及链路协商速率;
则所述链路质量=链路协商速率×(100%-信道利用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链路的数据流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判断预定链路的信道利用率超过第一预设阈值时,根据所述最优链路以及所述预定链路对选择所述预定链路的待传输数据流进行链路调整,具体为:
当判断预定链路的信道利用率超过第一预设阈值时,根据从网桥获取的数据流列表获取选择所述预定链路的待传输数据流,并通过所述最优链路对所述待传输数据流进行链路调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多链路的数据流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判断预定链路的信道利用率超过第一预设阈值时,根据从网桥获取的数据流列表获取选择所述预定链路的待传输数据流,并通过所述最优链路对所述待传输数据流进行链路调整,具体为:
当判断预定链路的信道利用率超过第一预设阈值,且所述预定链路的信道利用率与所述最优链路的信道利用率的差值超过第二预设阈值时,根据从网桥获取的数据流列表获取选择所述预定链路的待传输数据流,并通过所述最优链路对所述待传输数据流进行链路调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多链路的数据流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判断预定链路的信道利用率超过第一预设阈值,且所述预定链路的信道利用率与所述最优链路的信道利用率的差值超过第二预设阈值时,根据从网桥获取的数据流列表获取选择所述预定链路的待传输数据流,并通过所述最优链路对所述待传输数据流进行链路调整,具体为:
当判断预定链路的信道利用率超过第一预设阈值,且所述预定链路的信道利用率与所述最优链路的信道利用率的差值超过第二预设阈值时,根据从网桥获取的数据流列表获取选择所述预定链路的待传输数据流;
计算所述最优链路可使用的第一带宽资源;
重复以下步骤直至遍历所有待传输的数据流中的数据流:
提取所述待传输的数据流中的当前流量最大的数据流;
计算所述当前流量最大的数据流所需的第二带宽资源;
当判断所述第一带宽资源大于所述第二带宽资源时,将所述当前流量最大的数据流调整至所述最优链路进行传输,并根据所述第二带宽资源更新所述第一带宽资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多链路的数据流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使用的第一带宽资源根据所述最优链路的剩余带宽资源以及所述最优链路的链路类型生成。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多链路的数据流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检测到链路进入空闲模式的时间超过预设时间阈值时,从所述链路的链路接口发出二层包,以激活所述链路。
8.一种基于多链路的数据流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象确定单元,用于在每到达预定的时间节点时,根据从网桥获取的FDB表生成客户端列表,以确定待调整的客户端对象;其中,所述待调整的客户端对象的目的端口为链路接口;
最优链路确定单元,用于根据采集的各个链路的链路信息,计算各个链路的链路质量,以确定最优链路;
数据流调整单元,用于当判断预定链路的信道利用率超过第一预设阈值时,根据所述最优链路以及所述预定链路对选择所述预定链路的待传输数据流进行链路调整;
客户端调整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待调整的客户端对象及所述最优链路更新所述客户端列表,以使得所述待调整的客户端对象从最优链路处传输新产生的数据流。
9.一种基于多链路的数据流调整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且被配置为由所述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多链路的数据流调整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其中,在所述计算机程序运行时控制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多链路的数据流调整方法。
CN201810116330.5A 2018-02-02 2018-02-02 基于多链路的数据流调整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Active CN10833769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16330.5A CN108337698B (zh) 2018-02-02 2018-02-02 基于多链路的数据流调整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16330.5A CN108337698B (zh) 2018-02-02 2018-02-02 基于多链路的数据流调整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37698A true CN108337698A (zh) 2018-07-27
CN108337698B CN108337698B (zh) 2021-06-25

Family

ID=629282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16330.5A Active CN108337698B (zh) 2018-02-02 2018-02-02 基于多链路的数据流调整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337698B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81012A (zh) * 2018-08-23 2018-11-2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链路聚合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0417650A (zh) * 2019-08-02 2019-11-05 广东中兴新支点技术有限公司 多链路数据分配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0601948A (zh) * 2019-08-30 2019-12-20 深圳市宏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带宽叠加的方法、装置及网关设备
CN112118411A (zh) * 2020-08-14 2020-12-22 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400350A (zh) * 2018-09-04 2021-02-2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用户界面ui显示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2449252A (zh) * 2019-09-04 2021-03-05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视频流系统的维护方法、装置、无线网桥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179428A (zh) * 2021-03-02 2021-07-27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流媒体传输链路的优化方法、设备、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14418533A (zh) * 2022-01-13 2022-04-29 北京声智科技有限公司 问卷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14584490A (zh) * 2022-03-25 2022-06-03 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检测方法以及装置
CN115277565A (zh) * 2022-08-09 2022-11-01 北京有竹居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流量通路的调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703024A (zh) * 2023-04-27 2023-09-05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基于电力大数据的煤炭行业企业生产情况分析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05401A (zh) * 2005-01-14 2006-07-1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网络中继设备和网络中继方法
CN103313323A (zh) * 2013-05-27 2013-09-18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用于无线局域网中边缘节点的多跳路径和信道选择方法
US20140233457A1 (en) * 2013-02-20 2014-08-21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Systems and methods of triggering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without resource partitioning
CN108541026A (zh) * 2018-03-28 2018-09-14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根据sta协商速率合理分配空时的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05401A (zh) * 2005-01-14 2006-07-1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网络中继设备和网络中继方法
US20140233457A1 (en) * 2013-02-20 2014-08-21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Systems and methods of triggering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without resource partitioning
CN103313323A (zh) * 2013-05-27 2013-09-18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用于无线局域网中边缘节点的多跳路径和信道选择方法
CN108541026A (zh) * 2018-03-28 2018-09-14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根据sta协商速率合理分配空时的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81012B (zh) * 2018-08-23 2020-09-1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链路聚合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8881012A (zh) * 2018-08-23 2018-11-2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链路聚合方法及相关产品
US11206209B2 (en) 2018-08-23 2021-12-21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Method for link aggregation and related products
CN112400350A (zh) * 2018-09-04 2021-02-2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用户界面ui显示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2400350B (zh) * 2018-09-04 2024-01-0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用户界面ui显示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0417650A (zh) * 2019-08-02 2019-11-05 广东中兴新支点技术有限公司 多链路数据分配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0417650B (zh) * 2019-08-02 2021-12-10 广东中兴新支点技术有限公司 多链路数据分配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0601948A (zh) * 2019-08-30 2019-12-20 深圳市宏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带宽叠加的方法、装置及网关设备
CN110601948B (zh) * 2019-08-30 2021-12-31 深圳市宏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带宽叠加的方法、装置及网关设备
CN112449252B (zh) * 2019-09-04 2022-11-04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视频流系统的维护方法、装置、无线网桥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449252A (zh) * 2019-09-04 2021-03-05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视频流系统的维护方法、装置、无线网桥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118411A (zh) * 2020-08-14 2020-12-22 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179428A (zh) * 2021-03-02 2021-07-27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流媒体传输链路的优化方法、设备、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14418533A (zh) * 2022-01-13 2022-04-29 北京声智科技有限公司 问卷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14584490A (zh) * 2022-03-25 2022-06-03 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检测方法以及装置
CN114584490B (zh) * 2022-03-25 2024-04-09 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检测方法以及装置
CN115277565A (zh) * 2022-08-09 2022-11-01 北京有竹居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流量通路的调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277565B (zh) * 2022-08-09 2024-05-07 北京有竹居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流量通路的调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703024A (zh) * 2023-04-27 2023-09-05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基于电力大数据的煤炭行业企业生产情况分析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37698B (zh) 2021-06-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37698A (zh) 基于多链路的数据流调整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EP3430832B1 (en) Optimization of distributed wi-fi networks
US10470082B2 (en) Data gathering to enable the optimization of distributed Wi-Fi networks
US20150223160A1 (en) Directing network association of a wireless client
EP2840860B1 (en) Hybrid Mesh Network
EP2983410B1 (en) Providing communication path information in hybrid networks
US10341193B2 (en) Optimization on multiple timescales in a distributed Wi-Fi system
CN108494681A (zh) 多链路的数据流传输方法、无线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632825A (zh) 通信方法、基站、无线通信节点和用户设备
CN114514773A (zh) 多接入点(ap)网络中基于简档的客户端引导
De Schepper et al. Scalable load balancing and flow management in dynamic heterogeneous wireless networks
CN108668372A (zh) 一种上行传输方法和装置
CA3154644C (en) Ofdma optimized steering in wi-fi networks
EP4038837B1 (en) Quality of experience measurements for control of wi-fi networks
CN108235374A (zh) 终端无线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终端、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04333880B (zh) 一种基于异构网络的业务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Zhang et al. AP load balance strategy in face of high user density
CN117440427B (zh) 一种WiFi网络组网质量的诊断方法、装置及设备
Ma et al. Towards Adaptive Network Resource Orchestration for Cognitive Radio Network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608

Address after: Floor 12-17, unit 1, building 2, No. 466, Xinyu Road, high tech Zone, Chengdu, Sichuan 610000

Patentee after: Chengdu Lianzhou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the 1st and 3rd floors of the south section of building 24 and the 1st-4th floor of the north section of building 28, Shennan Roa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TP-LINK TECHNOLOGIES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