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32359B - 调节方法、调节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调节方法、调节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332359B CN108332359B CN201810131361.8A CN201810131361A CN108332359B CN 108332359 B CN108332359 B CN 108332359B CN 201810131361 A CN201810131361 A CN 201810131361A CN 108332359 B CN108332359 B CN 10833235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djusting
- infrared
- detection signal
- infrared detection
- adjustm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56—Remote control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2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users or occupants
- F24F2120/10—Occupanc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红外检测信号的调节方法、调节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红外检测信号的调节方法包括:在检测获取到的处理信息与预设处理信息匹配时,控制进入红外调节模式;在红外调节模式中,在检测生成对红外检测信号的调节指令时,根据调节指令控制调节红外检测信号,以在根据调节后的红外检测信号检测到人体特征时,根据人体特征控制对应的送风装置送风。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实现了空调器中的红外检测信号的可调功能,即能够提供可选择的功率调节范围和调节距离,从而提升了红外检测以及空气器送风的准确性与实用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红外检测信号的调节方法、一种红外检测信号的调节装置、一种空调器和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为了实现空调器的防冷风功能,需要在空调器上设置红外收发装置,通过红外收发装置发射和接收固定功率的红外检测信号,判断人体与空调器之间的距离,以根据距离的判断结果控制空调器的是否开启防冷风功能。
相关技术中,红外收发装置的红外检测信号的发射功率为固定值,导致对应的检测距离也是固定值,因此实际使用范围很受局限,并且用户无法实时了解红外收发装置可以检测到的距离。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新的红外检测信号的调节方法,通过获取与预设处理信息匹配的处理信息,以在满足匹配关系时控制进入红外调节模式,在红外调节模式,通过外部控制方式或自动调节方式,生成调节指令,以根据调节指令对应调节红外检测信号,以根据待检测对象的检测距离和检测范围需求调节红外检测信号,从而实现了空调器中的红外检测信号的可调功能,即能够提供可选择的功率调节范围和调节距离,从而提升了红外检测的准确性与实用性。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对应提出了红外检测信号的调节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为实现上述至少一个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红外检测信号的调节方法,包括:在检测获取到的处理信息与预设处理信息匹配时,控制进入红外调节模式;在红外调节模式中,在检测生成对红外检测信号的调节指令时,根据调节指令控制调节红外检测信号,以在根据调节后的红外检测信号检测到人体特征时,根据人体特征控制对应的送风装置送风。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获取与预设处理信息匹配的处理信息,以在满足匹配关系时控制进入红外调节模式,在红外调节模式,通过外部控制方式或自动调节方式,生成调节指令,以根据调节指令对应调节红外检测信号,以根据待检测对象的检测距离和检测范围需求调节红外检测信号,从而实现了空调器中的红外检测信号的可调功能,即能够提供可选择的功率调节范围和调节距离,从而提升了红外检测的准确性与实用性。
进一步,在对红外检测信号进行调整之后,则能够提升人体特征被检测的概率,进而能够根据检测到的人体特征,实现送风装置的对应送风功能,进而提升送风利用率,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其中,处理信息可以通过外部接收获取,也可以由内部自动生成获取。
另外,调节红外检测信号,可以调节红外检测信号的功率,也可以调节红外检测信号的发射方向。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空调器上设置有操作面板,操作面板上设置有第一组操作按键,空调器还能够与遥控设备建立无线信道连接,遥控设备上设置有第二组操作按键,在检测获取到的处理信息与预设处理信息匹配时,控制进入红外调节模式前,还包括:将第一组操作按键中的至少一个按键的指定触控操作信息确定为预设处理信息;或将第二组操作按键中的至少一个按键的指定触控操作信息确定为预设处理信息,其中,无线信道包括Wi-Fi信道、红外信道或蓝牙信道中的任意一种。
在该技术方案中,为了使红外检测信号的调节通过用户控制操作完成,可以在空调的操作面板上或遥控设备上预设对指定按键组合的触控操作,通过识别该触控操作,控制进入红外调节模式,实现了手动控制进入红外调节模式的功能,通过用户手动调节,能够使调节的准确性更高。
其中,将至少一个按键的指定触控操作信息确定为预设处理信息,可以在空调器出厂前设置,也可以由用户自己设置。
另外,遥控设备可以为空调器的专用遥控器,也可以为用户用于通信的移动终端。
具体地,指定触控操作包括但不限于通过同时按压控制系统的任意一组按键组合,如对“下无风感”+“左右风”按键的同步触控,或者通过长按操作面板上指定按键,又或者通过接收遥控器或移动终端发送控制信号等。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检测获取到的处理信息与预设处理信息匹配时,控制进入红外调节模式前,还包括:在预设时间段内,采集红外收发装置检测到人体特征的次数,以根据次数确定采集频率;将采集频率确定为处理信息,将预设频率调节区间确定为预设处理信息,以在检测到采集频率处于任一预设频率调节区间时,控制进入红外调节模式。
在该技术方案中,为了实现红外检测信号的自适应调节功能,可以通过计算红外检测的采集频率,并确定采集频率所属的频率区间,并检测到该频率区间为预设频率调节区间,自动控制进入红外调节模式,无需用户手动调节,智能化水平更高,对空调器使用的用户体验也更好。
其中,预设时间段内,可以设定每天的指定时间段自动采集,也可以设定自动检测周期,比如设定10个小时进行采集,下一个10个小时不采集,再下一个10个小时继续采集等。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红外调节模式中,在检测生成对红外检测信号的调节指令时,根据调节指令控制调节红外检测信号,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在检测到采集频率处于第一预设频率调节区间时,生成第一调节指令,以调节红外检测信号的功率衰减;在检测到采集频率处于第二预设频率调节区间时,生成第二调节指令,以调节红外检测信号的功率增加,其中,第一预设频率调节区间的下限值大于第二预设频率调节区间的上限值。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确定采集频率处于任一预设频率调节区间后,进一步,预设频率调节区间可以包括第一预设频率调节区间与第二预设频率调节区间,在属于第一预设频率调节区间时,表明采集频率较高,功率衰减后仍能够满足使用需求,因此通过生成第一调节指令控制减小功率,在属于第二预设频率调节区间时,表明采集频率较低,即经常检测不到人体特征,因此通过生成第二调节指令控制增加功率,以实现功率自动调节功能。
其中,控制减小功率或增加功率,可以在连续检测到对象存在后自动减低红外功率(距离)一档,或连续检测不到对象存在后自动增加红外功率(距离)一档。
也可以根据限定一个稳定区间,稳定区间处于第一预设频率调节区间与第二预设频率调节区间之间,根据采集频率与温度区间之间的差值,对应进行功率(距离)调节。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红外调节模式中,在检测生成对红外检测信号的调节指令时,根据调节指令控制调节红外检测信号,具体还包括以下步骤:在检测到采集频率处于第一预设频率调节区间时,生成第三调节指令,以调整减小红外检测信号的发射角度;在检测到采集频率处于第二预设频率调节区间时,生成第四调节指令,以调整增加红外检测信号的发射角度,其中,发射角度为红外收发装置发射斜面与空调器的纵向平面之间的夹角。
在该技术方案中,将红外收发装置设置为可转动结构,在属于第一预设频率调节区间时,表明采集频率较高,减小发射角度后仍能够满足使用需求,因此通过生成第三调节指令控制减小发射角度,在属于第二预设频率调节区间时,表明采集频率较低,即经常检测不到人体特征,因此通过生成第二调节指令控制增加发射角度,以增加发射范围,进而实现功率自动调节功能。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红外调节模式中,在检测获取到对红外检测信号的调节指令时,根据调节指令控制调节红外检测信号,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在红外调节模式中,在检测接收到对第一调节按键的触控操作时,生成第五调节指令,以控制增加红外检测信号的功率;在检测接收到对第二调节按键的触控操作时,生成第六调节指令,以控制减小红外检测信号的功率。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控制面板或遥控设备上设置调节按键,在检测到进入红外调节模式后,通过按压调节键,如“∧”、“∨”键来调节红外检测功率或者距离,控制红外收发装置的检测距离,以实现用户根据使用环境精确控制。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根据调节指令控制调节红外检测信号,具体包括以下步骤:确定调节指令对应的调节档位;控制红外收发装置的红外发光管处于脉冲工作状态,并确定调节档位对应的脉冲峰值,以调节红外检测信号的功率。
在该技术方案中,可通过提高峰值电流来增加发射距离,红外收发装置可以包括红外发射管,红外发射管的发射距离与发射功率成正比,为了增加发射距离,可使红外发光二极管工作于脉冲状态,因为脉动光(调制光)的有效传送距离与脉冲的峰值电流成正比,因此只需尽量提高峰值电流,就能增加红外光的发射功率(即检测功率),从而增加发射距离。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红外检测信号的调节方法还包括:在根据调节指令控制调节红外检测信号时,在操作面板或遥控设备的显示界面同步显示红外检测信号的功率值或实际检测距离值。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调节红外检测信号的功率的同时,控制显示面板上或遥控设备上的数字对应动态显示红外收发装置的红外信号的功率或者可检测到的实际距离,以进一步提升控制精度,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空调器还连接有增强现实设备,调节方法还包括:将红外检测信号的功率值或实际检测距离值发送至增强现实设备,以通过增强现实设备显示红外检测信号的覆盖区域。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增强现实设备显示红外检测信号的覆盖区域,相对于数字显示的方式,显示结果更直观。
具体地,增强现实设备可以为可穿戴增强现实设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根据人体特征控制对应的送风装置送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根据人体特征的方位,控制送风装置向方位送风;和/或根据人体特征的高度范围,对应的送风装置送风,其中,送风装置包括导风装置和/或微风装置。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红外检测信号的调节装置,包括:第一控制单元,用于在检测获取到的处理信息与预设处理信息匹配时,控制进入红外调节模式;调节单元,用于在红外调节模式中,在检测生成对红外检测信号的调节指令时,根据调节指令控制调节红外检测信号,以在根据调节后的红外检测信号检测到人体特征时,根据人体特征控制对应的送风装置送风。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获取与预设处理信息匹配的处理信息,以在满足匹配关系时控制进入红外调节模式,在红外调节模式,通过外部控制方式或自动调节方式,生成调节指令,以根据调节指令对应调节红外检测信号,以根据待检测对象的检测距离和检测范围需求调节红外检测信号,从而实现了空调器中的红外检测信号的可调功能,即能够提供可选择的功率调节范围和调节距离,从而提升了红外检测的准确性与实用性。
进一步,在对红外检测信号进行调整之后,则能够提升人体特征被检测的概率,进而能够根据检测到的人体特征,实现送风装置的对应送风功能,进而提升送风利用率,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其中,处理信息可以通过外部接收获取,也可以由内部自动生成获取。
另外,调节红外检测信号,可以调节红外检测信号的功率,也可以调节红外检测信号的发射方向。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空调器上设置有操作面板,操作面板上设置有第一组操作按键,空调器还能够与遥控设备建立无线信道连接,调节装置还包括:确定单元,用于将第一组操作按键中的至少一个按键的指定触控操作信息确定为预设处理信息;确定单元还用于:将第二组操作按键中的至少一个按键的指定触控操作信息确定为预设处理信息,其中,无线信道包括Wi-Fi信道、红外信道或蓝牙信道中的任意一种。
在该技术方案中,为了使红外检测信号的调节通过用户控制操作完成,可以在空调的操作面板上或遥控设备上预设对指定按键组合的触控操作,通过识别该触控操作,控制进入红外调节模式,实现了手动控制进入红外调节模式的功能,通过用户手动调节,能够使调节的准确性更高。
其中,将至少一个按键的指定触控操作信息确定为预设处理信息,可以在空调器出厂前设置,也可以由用户自己设置。
另外,遥控设备可以为空调器的专用遥控器,也可以为用户用于通信的移动终端。
具体地,指定触控操作包括但不限于通过同时按压控制系统的任意一组按键组合,如对“下无风感”+“左右风”按键的同步触控,或者通过长按操作面板上指定按键,又或者通过接收遥控器或移动终端发送控制信号等。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调节装置还包括:采集单元,用于在预设时间段内,采集红外收发装置检测到人体特征的次数,以根据次数确定采集频率;检测单元,用于将采集频率确定为处理信息,将预设频率调节区间确定为预设处理信息,以在检测到采集频率处于任一预设频率调节区间时,控制进入红外调节模式。
在该技术方案中,为了实现红外检测信号的自适应调节功能,可以通过计算红外检测的采集频率,并确定采集频率所属的频率区间,并检测到该频率区间为预设频率调节区间,自动控制进入红外调节模式,无需用户手动调节,智能化水平更高,对空调器使用的用户体验也更好。
其中,预设时间段内,可以设定每天的指定时间段自动采集,也可以设定自动检测周期,比如设定10个小时进行采集,下一个10个小时不采集,再下一个10个小时继续采集等。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调节单元包括:第一生成单元,用于在检测到采集频率处于第一预设频率调节区间时,生成第一调节指令,以调节红外检测信号的功率衰减;第二生成单元,用于在检测到采集频率处于第二预设频率调节区间时,生成第二调节指令,以调节红外检测信号的功率增加,其中,第一预设频率调节区间的下限值大于第二预设频率调节区间的上限值。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确定采集频率处于任一预设频率调节区间后,进一步,预设频率调节区间可以包括第一预设频率调节区间与第二预设频率调节区间,在属于第一预设频率调节区间时,表明采集频率较高,功率衰减后仍能够满足使用需求,因此通过生成第一调节指令控制减小功率,在属于第二预设频率调节区间时,表明采集频率较低,即经常检测不到人体特征,因此通过生成第二调节指令控制增加功率,以实现功率自动调节功能。
其中,控制减小功率或增加功率,可以在连续检测到对象存在后自动减低红外功率(距离)一档,或连续检测不到对象存在后自动增加红外功率(距离)一档。
也可以根据限定一个稳定区间,稳定区间处于第一预设频率调节区间与第二预设频率调节区间之间,根据采集频率与温度区间之间的差值,对应进行功率(距离)调节。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调节单元还包括:第三生成单元,用于在检测到采集频率处于第一预设频率调节区间时,生成第三调节指令,以调整减小红外检测信号的发射角度;第四生成单元,用于在检测到采集频率处于第二预设频率调节区间时,生成第四调节指令,以调整增加红外检测信号的发射角度,其中,发射角度为红外收发装置发射斜面与空调器的纵向平面之间的夹角。
在该技术方案中,将红外收发装置设置为可转动结构,在属于第一预设频率调节区间时,表明采集频率较高,减小发射角度后仍能够满足使用需求,因此通过生成第三调节指令控制减小发射角度,在属于第二预设频率调节区间时,表明采集频率较低,即经常检测不到人体特征,因此通过生成第二调节指令控制增加发射角度,以增加发射范围,进而实现功率自动调节功能。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调节单元还包括:第五生成单元,用于在红外调节模式中,在检测接收到对第一调节按键的触控操作时,生成第五调节指令,以控制增加红外检测信号的功率;第六生成单元,用于在检测接收到对第二调节按键的触控操作时,生成第六调节指令,以控制减小红外检测信号的功率。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控制面板或遥控设备上设置调节按键,在检测到进入红外调节模式后,通过按压调节键,如“∧”、“∨”键来调节红外检测功率或者距离,控制红外收发装置的检测距离,以实现用户根据使用环境精确控制。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调节单元还包括:第二确定单元,用于确定调节指令对应的调节档位;调整单元,用于控制红外收发装置的红外发光管处于脉冲工作状态,并调整调节档位对应的脉冲峰值,以调节红外检测信号的功率。
在该技术方案中,可通过提高峰值电流来增加发射距离,红外收发装置可以包括红外发射管,红外发射管的发射距离与发射功率成正比,为了增加发射距离,可使红外发光二极管工作于脉冲状态,因为脉动光(调制光)的有效传送距离与脉冲的峰值电流成正比,因此只需尽量提高峰值电流,就能增加红外光的发射功率(即检测功率),从而增加发射距离。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调节装置还包括:显示单元,用于在根据调节指令控制调节红外检测信号时,在操作面板或遥控设备的显示界面同步显示红外检测信号的功率值或实际检测距离值。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调节红外检测信号的功率的同时,控制显示面板上或遥控设备上的数字对应动态显示红外收发装置的红外信号的功率或者可检测到的实际距离,以进一步提升控制精度,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空调器还连接有增强现实设备,调节装置还包括:发送单元,用于将红外检测信号的功率值或实际检测距离值发送至增强现实设备,以通过增强现实设备显示红外检测信号的覆盖区域。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增强现实设备显示红外检测信号的覆盖区域,相对于数字显示的方式,显示结果更直观。
具体地,增强现实设备可以为可穿戴增强现实设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第二控制单元,用于根据人体特征的方位,控制送风装置向方位送风;第二控制单元还用于:根据人体特征的高度范围,对应的送风装置送风,其中,送风装置包括导风装置和/或微风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空调器被构造为柜体结构,空调器上设置有红外收发装置,红外收发装置连接至控制器,空调器设置有出风口,出风口处设置有送风结构,送风结构能够连接至调节电机,调节电机连接至控制器,以由控制器控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中任一项的对红外检测信号的调节后,控制调节电机调节送风结构的送风方位和/或送风风量,其中,送风结构包括导风部与微风部,导风部上设置有导风格栅,微风部上开设有多个微风孔,导风格栅连接至第一调节电机,微风部连接至第二调节电机。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处理器;用于储存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其中,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储存的可执行指令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中任一项的红外检测信号的调节方法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红外检测信号的调节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红外检测信号的调节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红外检测信号的调节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红外检测信号的调节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档位与红外信号功率对应关系曲线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红外检测信号的调节装置的示意框图;
图6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示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空调器上的红外收发装置使用范围受限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红外检测信号的调节方法,通过获取与预设处理信息匹配的处理信息,以在满足匹配关系时控制进入红外调节模式,在红外调节模式,通过外部控制方式或自动调节方式,生成调节指令,以根据调节指令对应调节红外检测信号,以根据待检测对象的检测距离和检测范围需求调节红外检测信号,从而实现了空调器中的红外检测信号的可调功能,即能够提供可选择的功率调节范围和调节距离,从而提升了红外检测的准确性与实用性。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红外检测信号的调节方法,包括:步骤102,在检测获取到的处理信息与预设处理信息匹配时,控制进入红外调节模式;步骤104,在红外调节模式中,在检测生成对红外检测信号的调节指令时,根据调节指令控制调节红外检测信号,以在根据调节后的红外检测信号检测到人体特征时,根据人体特征控制对应的送风装置送风。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获取与预设处理信息匹配的处理信息,以在满足匹配关系时控制进入红外调节模式,在红外调节模式,通过外部控制方式或自动调节方式,生成调节指令,以根据调节指令对应调节红外检测信号,以根据待检测对象的检测距离和检测范围需求调节红外检测信号,从而实现了空调器中的红外检测信号的可调功能,即能够提供可选择的功率调节范围和调节距离,从而提升了红外检测的准确性与实用性。
进一步,在对红外检测信号进行调整之后,则能够提升人体特征被检测的概率,进而能够根据检测到的人体特征,实现送风装置的对应送风功能,进而提升送风利用率,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其中,处理信息可以通过外部接收获取,也可以由内部自动生成获取。
另外,调节红外检测信号,可以调节红外检测信号的功率,也可以调节红外检测信号的发射方向。
实施例一:
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红外检测信号的调节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红外检测信号的调节方法,空调器上设置有操作面板,操作面板上设置有第一组操作按键,空调器还能够与遥控设备建立无线信道连接,遥控设备上设置有第二组操作按键,包括:步骤202,将第一组操作按键中的至少一个按键的指定触控操作信息确定为预设处理信息,或将第二组操作按键中的至少一个按键的指定触控操作信息确定为预设处理信息,其中,无线信道包括Wi-Fi信道、红外信道或蓝牙信道中的任意一种;步骤204,在检测接收到指定触控操作信息时,控制进入红外调节模式;步骤206,在红外调节模式中,在检测接收到对第一调节按键的触控操作时,生成第五调节指令,以控制增加红外检测信号的功率;步骤208,在检测接收到对第二调节按键的触控操作时,生成第六调节指令,以控制减小红外检测信号的功率。
在该实施例中,为了使红外检测信号的调节通过用户控制操作完成,可以在空调的操作面板上或遥控设备上预设对指定按键组合的触控操作,通过识别该触控操作,控制进入红外调节模式,实现了手动控制进入红外调节模式的功能,通过用户手动调节,能够使调节的准确性更高。
其中,将至少一个按键的指定触控操作信息确定为预设处理信息,可以在空调器出厂前设置,也可以由用户自己设置。
另外,遥控设备可以为空调器的专用遥控器,也可以为用户用于通信的移动终端。
具体地,指定触控操作包括但不限于通过同时按压控制系统的任意一组按键组合,如对“下无风感”+“左右风”按键的同步触控,或者通过长按操作面板上指定按键,又或者通过接收遥控器或移动终端发送控制信号等。
在该实施例中,在控制面板或遥控设备上设置调节按键,在检测到进入红外调节模式后,通过按压调节键,如“∧”、“∨”键来调节红外检测功率或者距离,控制红外收发装置的检测距离,以实现用户根据使用环境精确控制。
实施例二:
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红外检测信号的调节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红外检测信号的调节方法,还包括:步骤302,在预设时间段内,采集红外收发装置检测到人体特征的次数,以根据次数确定采集频率;步骤304,将采集频率确定为处理信息,将预设频率调节区间确定为预设处理信息,以在检测到采集频率处于任一预设频率调节区间时,控制进入红外调节模式;步骤306,在检测到采集频率处于第一预设频率调节区间时,生成第一调节指令,以调节红外检测信号的功率衰减;步骤308,在检测到采集频率处于第二预设频率调节区间时,生成第二调节指令,以调节红外检测信号的功率增加,其中,第一预设频率调节区间的下限值大于第二预设频率调节区间的上限值。
在该实施例中,为了实现红外检测信号的自适应调节功能,可以通过计算红外检测的采集频率,并确定采集频率所属的频率区间,并检测到该频率区间为预设频率调节区间,自动控制进入红外调节模式,无需用户手动调节,智能化水平更高,对空调器使用的用户体验也更好。
其中,预设时间段内,可以设定每天的指定时间段自动采集,也可以设定自动检测周期,比如设定10个小时进行采集,下一个10个小时不采集,再下一个10个小时继续采集等。
在该实施例中,在确定采集频率处于任一预设频率调节区间后,进一步,预设频率调节区间可以包括第一预设频率调节区间与第二预设频率调节区间,在属于第一预设频率调节区间时,表明采集频率较高,功率衰减后仍能够满足使用需求,因此通过生成第一调节指令控制减小功率,在属于第二预设频率调节区间时,表明采集频率较低,即经常检测不到人体特征,因此通过生成第二调节指令控制增加功率,以实现功率自动调节功能。
其中,控制减小功率或增加功率,可以在连续检测到对象存在后自动减低红外功率(距离)一档,或连续检测不到对象存在后自动增加红外功率(距离)一档,如图4所示,纵坐标对应调节档位,横坐标对应红外功率,调节档位可以包括5档,第一档位对应的功率值为0.6瓦,第二档位对应的功率值为0.9瓦,第三档位对应的功率值为1.2瓦,第四档位对应的功率值为1.5瓦,第五档位对应的功率值为1.8瓦。
另外,也可以根据限定一个稳定区间,稳定区间处于第一预设频率调节区间与第二预设频率调节区间之间,根据采集频率与温度区间之间的差值,对应进行功率(距离)调节。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在红外调节模式中,在检测生成对红外检测信号的调节指令时,根据调节指令控制调节红外检测信号,具体还包括以下步骤:在检测到采集频率处于第一预设频率调节区间时,生成第三调节指令,以调整减小红外检测信号的发射角度;在检测到采集频率处于第二预设频率调节区间时,生成第四调节指令,以调整增加红外检测信号的发射角度,其中,发射角度为红外收发装置发射斜面与空调器的纵向平面之间的夹角。
在该实施例中,将红外收发装置设置为可转动结构,在属于第一预设频率调节区间时,表明采集频率较高,减小发射角度后仍能够满足使用需求,因此通过生成第三调节指令控制减小发射角度,在属于第二预设频率调节区间时,表明采集频率较低,即经常检测不到人体特征,因此通过生成第二调节指令控制增加发射角度,以增加发射范围,进而实现功率自动调节功能。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根据调节指令控制调节红外检测信号,具体包括以下步骤:确定调节指令对应的调节档位;控制红外收发装置的红外发光管处于脉冲工作状态,并确定调节档位对应的脉冲峰值,以调节红外检测信号的功率。
在该技术方案中,可通过提高峰值电流来增加发射距离,红外收发装置可以包括红外发射管,红外发射管的发射距离与发射功率成正比,为了增加发射距离,可使红外发光二极管工作于脉冲状态,因为脉动光(调制光)的有效传送距离与脉冲的峰值电流成正比,因此只需尽量提高峰值电流,就能增加红外光的发射功率(即检测功率),从而增加发射距离。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红外检测信号的调节方法还包括:在根据调节指令控制调节红外检测信号时,在操作面板或遥控设备的显示界面同步显示红外检测信号的功率值或实际检测距离值。
在该实施例中,在调节红外检测信号的功率的同时,控制显示面板上或遥控设备上的数字对应动态显示红外收发装置的红外信号的功率或者可检测到的实际距离,以进一步提升控制精度,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空调器还连接有增强现实设备,调节方法还包括:将红外检测信号的功率值或实际检测距离值发送至增强现实设备,以通过增强现实设备显示红外检测信号的覆盖区域。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增强现实设备显示红外检测信号的覆盖区域,相对于数字显示的方式,显示结果更直观。
具体地,增强现实设备可以为可穿戴增强现实设备。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根据人体特征控制对应的送风装置送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根据人体特征的方位,控制送风装置向方位送风;和/或根据人体特征的高度范围,对应的送风装置送风,其中,送风装置包括导风装置和/或微风装置。
图5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红外检测信号的调节装置的示意框图。
如图5所示,根据发明的实施例的红外检测信号的调节装置50,包括:第一控制单元502,用于在检测获取到的处理信息与预设处理信息匹配时,控制进入红外调节模式;调节单元504,用于在红外调节模式中,在检测生成对红外检测信号的调节指令时,根据调节指令控制调节红外检测信号,以在根据调节后的红外检测信号检测到人体特征时,根据人体特征控制对应的送风装置送风。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获取与预设处理信息匹配的处理信息,以在满足匹配关系时控制进入红外调节模式,在红外调节模式,通过外部控制方式或自动调节方式,生成调节指令,以根据调节指令对应调节红外检测信号,以根据待检测对象的检测距离和检测范围需求调节红外检测信号,从而实现了空调器中的红外检测信号的可调功能,即能够提供可选择的功率调节范围和调节距离,从而提升了红外检测的准确性与实用性。
进一步,在对红外检测信号进行调整之后,则能够提升人体特征被检测的概率,进而能够根据检测到的人体特征,实现送风装置的对应送风功能,进而提升送风利用率,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其中,处理信息可以通过外部接收获取,也可以由内部自动生成获取。
另外,调节红外检测信号,可以调节红外检测信号的功率,也可以调节红外检测信号的发射方向。
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空调器上设置有操作面板,操作面板上设置有第一组操作按键,空调器还能够与遥控设备建立无线信道连接,调节装置50还包括:第一确定单元506,用于将第一组操作按键中的至少一个按键的指定触控操作信息确定为预设处理信息;第一确定单元506还用于:将第二组操作按键中的至少一个按键的指定触控操作信息确定为预设处理信息,其中,无线信道包括Wi-Fi信道、红外信道或蓝牙信道中的任意一种。
在该实施例中,为了使红外检测信号的调节通过用户控制操作完成,可以在空调的操作面板上或遥控设备上预设对指定按键组合的触控操作,通过识别该触控操作,控制进入红外调节模式,实现了手动控制进入红外调节模式的功能,通过用户手动调节,能够使调节的准确性更高。
其中,将至少一个按键的指定触控操作信息确定为预设处理信息,可以在空调器出厂前设置,也可以由用户自己设置。
另外,遥控设备可以为空调器的专用遥控器,也可以为用户用于通信的移动终端。
具体地,指定触控操作包括但不限于通过同时按压控制系统的任意一组按键组合,如对“下无风感”+“左右风”按键的同步触控,或者通过长按操作面板上指定按键,又或者通过接收遥控器或移动终端发送控制信号等。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调节装置50还包括:采集单元508,用于在预设时间段内,采集红外收发装置检测到人体特征的次数,以根据次数确定采集频率;检测单元510,用于将采集频率确定为处理信息,将预设频率调节区间确定为预设处理信息,以在检测到采集频率处于任一预设频率调节区间时,控制进入红外调节模式。
在该实施例中,为了实现红外检测信号的自适应调节功能,可以通过计算红外检测的采集频率,并确定采集频率所属的频率区间,并检测到该频率区间为预设频率调节区间,自动控制进入红外调节模式,无需用户手动调节,智能化水平更高,对空调器使用的用户体验也更好。
其中,预设时间段内,可以设定每天的指定时间段自动采集,也可以设定自动检测周期,比如设定10个小时进行采集,下一个10个小时不采集,再下一个10个小时继续采集等。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调节单元504包括:第一生成单元5042,用于在检测到采集频率处于第一预设频率调节区间时,生成第一调节指令,以调节红外检测信号的功率衰减;第二生成单元5044,用于在检测到采集频率处于第二预设频率调节区间时,生成第二调节指令,以调节红外检测信号的功率增加,其中,第一预设频率调节区间的下限值大于第二预设频率调节区间的上限值。
在该实施例中,在确定采集频率处于任一预设频率调节区间后,进一步,预设频率调节区间可以包括第一预设频率调节区间与第二预设频率调节区间,在属于第一预设频率调节区间时,表明采集频率较高,功率衰减后仍能够满足使用需求,因此通过生成第一调节指令控制减小功率,在属于第二预设频率调节区间时,表明采集频率较低,即经常检测不到人体特征,因此通过生成第二调节指令控制增加功率,以实现功率自动调节功能。
其中,控制减小功率或增加功率,可以在连续检测到对象存在后自动减低红外功率(距离)一档,或连续检测不到对象存在后自动增加红外功率(距离)一档。
也可以根据限定一个稳定区间,稳定区间处于第一预设频率调节区间与第二预设频率调节区间之间,根据采集频率与温度区间之间的差值,对应进行功率(距离)调节。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调节单元504还包括:第三生成单元5046,用于在检测到采集频率处于第一预设频率调节区间时,生成第三调节指令,以调整减小红外检测信号的发射角度;第四生成单元5048,用于在检测到采集频率处于第二预设频率调节区间时,生成第四调节指令,以调整增加红外检测信号的发射角度,其中,发射角度为红外收发装置发射斜面与空调器的纵向平面之间的夹角。
在该实施例中,将红外收发装置设置为可转动结构,在属于第一预设频率调节区间时,表明采集频率较高,减小发射角度后仍能够满足使用需求,因此通过生成第三调节指令控制减小发射角度,在属于第二预设频率调节区间时,表明采集频率较低,即经常检测不到人体特征,因此通过生成第二调节指令控制增加发射角度,以增加发射范围,进而实现功率自动调节功能。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调节单元504还包括:第五生成单元5050,用于在红外调节模式中,在检测接收到对第一调节按键的触控操作时,生成第五调节指令,以控制增加红外检测信号的功率;第六生成单元5052,用于在检测接收到对第二调节按键的触控操作时,生成第六调节指令,以控制减小红外检测信号的功率。
在该实施例中,在控制面板或遥控设备上设置调节按键,在检测到进入红外调节模式后,通过按压调节键,如“∧”、“∨”键来调节红外检测功率或者距离,控制红外收发装置的检测距离,以实现用户根据使用环境精确控制。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调节单元504还包括:第二确定单元5054,用于确定调节指令对应的调节档位;调整单元5056,用于控制红外收发装置的红外发光管处于脉冲工作状态,并调整调节档位对应的脉冲峰值,以调节红外检测信号的功率。
在该实施例中,可通过提高峰值电流来增加发射距离,红外收发装置可以包括红外发射管,红外发射管的发射距离与发射功率成正比,为了增加发射距离,可使红外发光二极管工作于脉冲状态,因为脉动光(调制光)的有效传送距离与脉冲的峰值电流成正比,因此只需尽量提高峰值电流,就能增加红外光的发射功率(即检测功率),从而增加发射距离。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调节装置还包括:显示单元512,用于在根据调节指令控制调节红外检测信号时,在操作面板或遥控设备的显示界面同步显示红外检测信号的功率值或实际检测距离值。
在该实施例中,在调节红外检测信号的功率的同时,控制显示面板上或遥控设备上的数字对应动态显示红外收发装置的红外信号的功率或者可检测到的实际距离,以进一步提升控制精度,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空调器还连接有增强现实设备,调节装置还包括:发送单元514,用于将红外检测信号的功率值或实际检测距离值发送至增强现实设备,以通过增强现实设备显示红外检测信号的覆盖区域。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增强现实设备显示红外检测信号的覆盖区域,相对于数字显示的方式,显示结果更直观。
具体地,增强现实设备可以为可穿戴增强现实设备。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还包括:第二控制单元516,用于根据人体特征的方位,控制送风装置向方位送风;第二控制单元516还用于:根据人体特征的高度范围,对应的送风装置送风,其中,送风装置包括导风装置和/或微风装置。
由于本发明实施例所介绍的装置,为实施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方法所采用的装置,故而基于本发明实施例一所介绍的方法,本领域所属人员能够了解该装置的具体结构及变形,故而在此不再赘述。凡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方法所采用的装置都属于本发明所欲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三: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空调器具体为柜体空调,柜机空调上设置有红外收发装置,红外收发装置连接至控制器,柜机空调设置有出风口,出风口处设置有送风结构,送风结构能够连接至调节电机,以通过调节电机调剂出风口的出风方向、出风方式与出风量等,调节电机连接至控制器,以由控制器控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中任一项的对红外检测信号的调节后,控制调节电机调节送风结构的送风方位和/或送风风量,其中,送风结构包括导风部与微风部,导风部上设置有导风格栅,微风部上开设有多个微风孔。
具体地,出风口被构造为纵向设置的长方形出风口,微风部与导风部分别设置于长方形出风口的下侧与上侧,从而在检测到儿童的人体特征是,开启微风部送风,在检测到成人的人体特征时,开启导风部送风。
另外,微风部还可以设置于导风部的外侧,并为可旋转结构,在待检测对象的检测距离和检测范围为近距离范围而调节红外检测信号后,在近距离检测到人体特征时,通过将微风部设置于出风口处,实现无风感送风,在待检测对象的检测距离和检测范围为较远距离范围而调节红外检测信号后,在远距离检测到人体特征时,通过自动旋转微风部,暴露出导风部,并进一步根据人体特征的方位,控制调整导风格栅的导风方向
导风格栅连接至第一调节电机,微风部连接至第二调节电机。
图6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示意框图。
如图6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60,包括处理器602和存储器604,其中,存储器604上存储有可在处理器602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中存储器604和处理器602之间可以通过总线连接,该处理器602用于执行存储器604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实施例中所述的红外检测信号的调节方法的步骤。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通过获取与预设处理信息匹配的处理信息,以在满足匹配关系时控制进入红外调节模式,在红外调节模式,通过外部控制方式或自动调节方式,生成调节指令,以根据调节指令对应调节红外检测信号,以根据待检测对象的检测距离和检测范围需求调节红外检测信号,从而实现了空调器中的红外检测信号的可调功能,即能够提供可选择的功率调节范围和调节距离,从而提升了红外检测的准确性与实用性。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应当注意的是,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部件或步骤。位于部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部件。本发明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部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计算机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
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9)
1.一种红外检测信号的调节方法,适用于空调器,所述空调器设置有红外收发装置与送风装置,所述红外收发装置用于发送与接收所述红外检测信号,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方法包括:
在检测获取到的处理信息与预设处理信息匹配时,控制进入红外调节模式;
在所述红外调节模式中,在检测生成对所述红外检测信号的调节指令时,根据所述调节指令控制调节所述红外检测信号,以在根据调节后的所述红外检测信号检测到人体特征时,根据所述人体特征控制对应的送风装置送风;
所述在检测获取到的处理信息与预设处理信息匹配时,控制进入红外调节模式前,还包括:
在预设时间段内,采集所述红外收发装置检测到人体特征的次数,以根据所述次数确定采集频率;
将所述采集频率确定为所述处理信息,将预设频率调节区间确定为所述预设处理信息,以在检测到所述采集频率处于任一所述预设频率调节区间时,控制进入所述红外调节模式;
所述在所述红外调节模式中,在检测生成对所述红外检测信号的调节指令时,根据所述调节指令控制调节所述红外检测信号,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在检测到所述采集频率处于第一预设频率调节区间时,生成第一调节指令,以调节所述红外检测信号的功率衰减;
在检测到所述采集频率处于第二预设频率调节区间时,生成第二调节指令,以调节所述红外检测信号的功率增加,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频率调节区间的下限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频率调节区间的上限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检测信号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上设置有操作面板,所述操作面板上设置有第一组操作按键,所述空调器还能够与遥控设备建立无线信道连接,所述遥控设备上设置有第二组操作按键,所述在检测获取到的处理信息与预设处理信息匹配时,控制进入红外调节模式前,还包括:
将所述第一组操作按键中的至少一个指定按键的同步触控操作信息确定为所述预设处理信息;或
将所述第二组操作按键中的至少一个指定按键的同步触控操作信息确定为所述预设处理信息,
其中,所述无线信道包括Wi-Fi信道、红外信道或蓝牙信道中的任意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检测信号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红外调节模式中,在检测生成对所述红外检测信号的调节指令时,根据所述调节指令控制调节所述红外检测信号,具体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检测到所述采集频率处于所述第一预设频率调节区间时,生成第三调节指令,以调整减小所述红外检测信号的发射角度;
在检测到所述采集频率处于所述第二预设频率调节区间时,生成第四调节指令,以调整增加所述红外检测信号的发射角度,
其中,所述发射角度为所述红外收发装置发射斜面与所述空调器的纵向平面之间的夹角。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红外检测信号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红外调节模式中,在检测获取到对所述红外检测信号的调节指令时,根据所述调节指令控制调节所述红外检测信号,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红外调节模式中,在检测接收到对第一调节按键的触控操作时,生成第五调节指令,以控制增加所述红外检测信号的功率;
在检测接收到对第二调节按键的触控操作时,生成第六调节指令,以控制减小所述红外检测信号的功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检测信号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调节指令控制调节所述红外检测信号,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确定所述调节指令对应的调节档位;
控制红外收发装置的红外发光管处于脉冲工作状态,并确定所述调节档位对应的脉冲峰值,以调节所述红外检测信号的功率。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红外检测信号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根据所述调节指令控制调节所述红外检测信号时,在所述操作面板或所述遥控设备的显示界面同步显示所述红外检测信号的功率值或实际检测距离值。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红外检测信号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还连接有增强现实设备,所述调节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红外检测信号的功率值或实际检测距离值发送至所述增强现实设备,以通过所述增强现实设备显示所述红外检测信号的覆盖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红外检测信号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人体特征控制对应的送风装置送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所述人体特征的方位,控制所述送风装置向所述方位送风;和/或
根据所述人体特征的高度范围,对应的所述送风装置送风,
其中,所述送风装置包括导风装置和/或微风装置。
9.一种红外检测信号的调节装置,适用于空调器,所述空调器设置有红外收发装置与送风装置,所述红外收发装置用于发送与接收所述红外检测信号,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包括:
第一控制控制单元,用于在检测获取到的处理信息与预设处理信息匹配时,控制进入红外调节模式;
调节单元,用于在所述红外调节模式中,在检测生成对所述红外检测信号的调节指令时,根据所述调节指令控制调节所述红外检测信号,以在根据调节后的所述红外检测信号检测到人体特征时,根据所述人体特征控制对应的送风装置送风;
采集单元,用于在预设时间段内,采集所述红外收发装置检测到人体特征的次数,以根据所述次数确定采集频率;
检测单元,用于将所述采集频率确定为所述处理信息,将预设频率调节区间确定为所述预设处理信息,以在检测到所述采集频率处于任一所述预设频率调节区间时,控制进入所述红外调节模式;
第一生成单元,用于在检测到所述采集频率处于第一预设频率调节区间时,生成第一调节指令,以调节所述红外检测信号的功率衰减;
第二生成单元,用于在检测到所述采集频率处于第二预设频率调节区间时,生成第二调节指令,以调节所述红外检测信号的功率增加,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频率调节区间的下限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频率调节区间的上限值。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红外检测信号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上设置有操作面板,所述操作面板上设置有第一组操作按键,所述空调器还能够与遥控设备建立无线信道连接,所述遥控设备上设置有第二组操作按键, 所述调节装置还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组操作按键中的至少一个指定按键的同步触控操作信息确定为所述预设处理信息;
所述第一确定单元还用于:将所述第二组操作按键中的至少一个指定按键的同步触控操作信息确定为所述预设处理信息,
其中,所述无线信道包括Wi-Fi信道、红外信道或蓝牙信道中的任意一种。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红外检测信号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单元还包括:
第三生成单元,用于在检测到所述采集频率处于所述第一预设频率调节区间时,生成第三调节指令,以调整减小所述红外检测信号的发射角度;
第四生成单元,用于在检测到所述采集频率处于所述第二预设频率调节区间时,生成第四调节指令,以调整增加所述红外检测信号的发射角度,
其中,所述发射角度为所述红外收发装置发射斜面与所述空调器的纵向平面之间的夹角。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红外检测信号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单元还包括:
第五生成单元,用于在所述红外调节模式中,在检测接收到对第一调节按键的触控操作时,生成第五调节指令,以控制增加所述红外检测信号的功率;
第六生成单元,用于在检测接收到对第二调节按键的触控操作时,生成第六调节指令,以控制减小所述红外检测信号的功率。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红外检测信号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单元还包括: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调节指令对应的调节档位;
调整单元,用于控制红外收发装置的红外发光管处于脉冲工作状态,并调整所述调节档位对应的脉冲峰值,以调节所述红外检测信号的功率。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红外检测信号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显示单元,用于在根据所述调节指令控制调节所述红外检测信号时,在所述操作面板或所述遥控设备的显示界面同步显示所述红外检测信号的功率值或实际检测距离值。
15.根据权利要求9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红外检测信号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还连接有增强现实设备,所述调节装置还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红外检测信号的功率值或实际检测距离值发送至所述增强现实设备,以通过所述增强现实设备显示所述红外检测信号的覆盖区域。
16.根据权利要求9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红外检测信号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人体特征的方位,控制所述送风装置向所述方位送风;
所述第二控制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人体特征的高度范围,对应的所述送风装置送风,
其中,所述送风装置包括导风装置和/或微风装置。
17.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调器被构造为柜体结构,所述空调器上设置有红外收发装置,所述红外收发装置连接至控制器,
所述空调器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处设置有送风结构,所述送风结构能够连接至调节电机,所述调节电机连接至所述控制器,以由所述控制器控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红外检测信号的调节后,控制所述调节电机调节所述送风结构的送风方位和/或送风风量,
其中,所述送风结构包括导风部与微风部,所述导风部上设置有导风格栅,所述微风部上开设有多个微风孔,所述导风格栅连接至第一调节电机,所述微风部连接至第二调节电机。
18.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红外检测信号的调节方法的步骤。
1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红外检测信号的调节方法的步骤。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131361.8A CN108332359B (zh) | 2018-02-09 | 2018-02-09 | 调节方法、调节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131361.8A CN108332359B (zh) | 2018-02-09 | 2018-02-09 | 调节方法、调节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332359A CN108332359A (zh) | 2018-07-27 |
CN108332359B true CN108332359B (zh) | 2020-12-25 |
Family
ID=629272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131361.8A Active CN108332359B (zh) | 2018-02-09 | 2018-02-09 | 调节方法、调节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332359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579238A (zh) * | 2018-12-20 | 2019-04-05 | 象山兑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定制化智能通风系统 |
CN110471573B (zh) * | 2019-08-01 | 2023-01-31 | 广州华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红外信号的调节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红外触摸框 |
CN110737201B (zh) * | 2019-10-11 | 2020-10-09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监护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空调 |
CN111720980B (zh) * | 2020-06-11 | 2022-09-06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空调器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
CN111781846A (zh) * | 2020-06-30 | 2020-10-16 |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传感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烹饪设备 |
CN112274143B (zh) * | 2020-12-29 | 2021-06-01 | 四川写正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人体存在状态的检测方法及检测装置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13761A (zh) * | 1997-10-02 | 1999-04-14 |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 人检测的判定方法及空调机 |
US6715689B1 (en) * | 2003-04-10 | 2004-04-06 |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 Intelligent air-condition system |
CN101013522A (zh) * | 2006-12-07 | 2007-08-08 | 奥维尔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型空调控制方法和系统 |
CN102418986A (zh) * | 2010-09-27 | 2012-04-18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空调机 |
CN106352506A (zh) * | 2016-10-31 | 2017-01-25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及其自动控制方法 |
CN106989483A (zh) * | 2017-03-29 | 2017-07-28 | 邯郸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的送风控制方法、系统及空调器 |
-
2018
- 2018-02-09 CN CN201810131361.8A patent/CN10833235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13761A (zh) * | 1997-10-02 | 1999-04-14 |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 人检测的判定方法及空调机 |
US6715689B1 (en) * | 2003-04-10 | 2004-04-06 |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 Intelligent air-condition system |
CN101013522A (zh) * | 2006-12-07 | 2007-08-08 | 奥维尔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型空调控制方法和系统 |
CN102418986A (zh) * | 2010-09-27 | 2012-04-18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空调机 |
CN106352506A (zh) * | 2016-10-31 | 2017-01-25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及其自动控制方法 |
CN106989483A (zh) * | 2017-03-29 | 2017-07-28 | 邯郸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的送风控制方法、系统及空调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332359A (zh) | 2018-07-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332359B (zh) | 调节方法、调节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US10359747B2 (en) | Controlling device, controlling system and controlling method for indoor apparatus | |
WO2020211465A1 (zh) | 智能家居设备控制方法、介质、移动终端和装置 | |
CN104615000B (zh) | 智能家用设备的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 |
CN109751742B (zh) | 预定空间区域的生物体统计和设备控制 | |
CN103900208B (zh) | 一种空调控制方法及空调 | |
CN103472796A (zh) | 一种基于手势识别的智能家居系统 | |
CN104729010A (zh) |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04914833A (zh) | 一种智能设备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 |
CN108375168B (zh) | 一种调节空气调节设备的方法 | |
CN108981072B (zh) | 环境舒适度推送方法 | |
US10135631B2 (en) | Electric equipment management apparatus, electric equipment management method, and electric equipment management system | |
CN105042779A (zh) | 空调智能控制盒及其控制方法 | |
CN204880542U (zh) | 空调智能控制盒 | |
CN104122999B (zh) | 智能设备交互方法及系统 | |
CN108427301A (zh) | 智能家居设备的控制方法、系统和控制设备 | |
CN113339965A (zh) | 用于空调控制的方法、装置和空调 | |
CN108917086B (zh) | 一种睡眠模式自动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 |
CN106765905A (zh) |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空调器 | |
CN103366547B (zh) | 设备识别装置以及遥控系统 | |
EP2696146A1 (en) | Air-conditioning remote controller, indoor unit, and air-conditioning system | |
CN113513827A (zh) | 空调遥控器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 |
CN107277994B (zh) | 一种基于温度检测的智能灯系统 | |
CN110533898A (zh) | 受控设备的无线控制学习系统、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
CN209982619U (zh) | 一种带有摄像头的智能遥控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