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22232B - 车辆、车载电话及其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辆、车载电话及其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22232B
CN108322232B CN201711339825.6A CN201711339825A CN108322232B CN 108322232 B CN108322232 B CN 108322232B CN 201711339825 A CN201711339825 A CN 201711339825A CN 108322232 B CN108322232 B CN 10832223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truction
vehicle
unit
control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33982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322232A (zh
Inventor
王影
贾秀江
葛晨
余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O Hold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O Anhui Hold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O Anhui Hold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O Anhui Hold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33982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322232B/zh
Publication of CN1083222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222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3222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222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3822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vehic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95Replication or mirroring of data, e.g. scheduling or transport for data synchronisation between network n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97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for distributed storage of data in networks, e.g. transport arrangements for network file system [NFS], storage area networks [SAN] or 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N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5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context-related or environment-related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69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for operating the device by selecting functions from two or more displayed items, e.g. menus or ic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8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herein functions are triggered by incoming communication ev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载电话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车辆、车载电话及其控制装置,旨在解决如何在车载电话通话过程中切换通话方式的技术问题。为此目的,本发明的车载电话控制装置中,离车判断模块可以在车载电话处于通话状态时,依据当前的车辆状态信息判断用户是否离车,通话控制模块可以在用户离车且车载电话处于公放状态时,中断车载电话对当前通话的操控,并向预先关联至车载电话的移动通讯设备发送切换指令,使得移动通讯设备能够依据该切换指令对当前通话进行操控。基于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在用户离车且车载电话处于公放状态的情况下,对车载电话与移动通讯设备进行自动切换。

Description

车辆、车载电话及其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载电话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辆、车载电话及其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车载电话指的是无需用户手动操控移动电话,即可实现与外界通话的设备,基于车载电话的应用,能够极大地降低行车风险。
车载电话在与移动电话建立无线通信后,用户可以通过车载音响或无线耳麦进行通话。但是,在通话过程中需要切换为移动电话通话时,如用户离开车辆,用户必须手动切断车载电话与移动电话的通信连接,这不仅会影响通话质量,还可能导致用户遗漏部分通话信息。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如何在车载电话通话过程中切换通话方式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车载电话及其控制装置。
在第一方面,本发明中的车载电话控制装置包括:
离车判断模块,配置为检测到车载电话处于通话状态时,依据当前的车辆状态信息判断用户是否离车;
通话控制模块,配置为在所述离车判断模块判断所述用户离车后,
若所述车载电话处于公放状态,则中断所述车载电话对当前通话的操控,并向预先关联至所述车载电话的移动通讯设备发送切换指令,使得所述移动通讯设备能够依据该切换指令对所述当前通话进行操控。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为:
所述车辆状态信息包括档位信息、车门状态信息和车体内部的目标体状态信息;
所述离车判断模块包括离车判断单元,该离车判断单元配置为执行下述操作:
依据所述档位信息,判断当前档位是否为停车档位;
当所述当前档位为停车档位时,依据所述车门状态信息判断车门是否关闭,以及依据所述目标体状态信息判断目标体是否位于预设区域内:若所述车门关闭并且所述目标体未在预设区域内,则判断为用户离开车辆。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为:
所述离车判断模块还包括第一目标体检测单元、第二目标体检测单元、第三目标体检测单元或第四目标体检测单元;
所述第一目标体检测单元,配置为对车载摄像装置获取的车体内部图像进行人体识别,并依据识别结果判断目标体是否位于预设区域内;
所述第二目标体检测单元,配置为检测车辆座椅所承受的重力,并依据检测结果判断目标体是否位于预设区域内;
所述第三目标体检测单元,配置为通过红外检测判断目标体是否位于预设区域内;
所述第四目标体检测单元,配置为通过声源定位判断目标体是否位于预设区域内。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为:
所述装置还包括数据同步模块,该数据同步模块包括第一同步单元;
所述第一同步单元,配置为通过第一通信模块获取云端存储的电话薄信息,其中,所述电话薄信息为预先关联至车载电话的移动通讯设备发送到该云端的电话薄信息。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为:
所述数据同步模块还包括第二同步单元;所述第二同步单元,配置为通过第二通信模块直接获取所述移动通讯设备中预设可同步的电话薄信息。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为:
所述第二通信模块为蓝牙通信模块。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为:
所述装置还包括显控模块;所述显控模块包括指令采集单元和界面切换单元;
所述指令采集单元,配置为采集界面切换指令;
所述界面切换单元,配置为依据所述指令采集单元所采集的界面切换指令,将显示装置当前所显示的功能界面缩小至预设尺寸,并通过所述显示装置中的预设显示区域显示该缩小后的功能界面。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为:
所述显控模块还包括第一显控单元;所述第一显控单元,配置为判断车载电话是否接收到通话指令:若接收到通话指令,即向所述指令采集单元发送界面切换指令;
其中,所述通话指令为来电呼叫指令或拨打电话指令,所述界面切换指令为切换通话界面的指令。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为:
所述显控模块还包括第二显控单元;所述第二显控单元,配置为接收切换控制指令,并依据所接收的切换控制指令向所述指令采集单元发送界面切换指令。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为:
所述显示装置为触控式显示装置,所述切换控制指令为触控式控制指令。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为:
所述装置还包括信息隐藏模块;所述信息隐藏模块包括隐藏设定单元;
所述隐藏设定单元,配置为接收隐藏指令,并依据所接收的隐藏指令设置该指令所指定信息的操控权限;
其中,所述隐藏指令为对预设信息禁止操控的指令。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为:
所述信息隐藏模块还包括第一控制单元;所述第一控制单元,配置为检测车载电话与预先关联至该车载电话的移动通讯设备是否完成数据同步,若完成数据同步则向所述隐藏设定单元发送隐藏指令。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为:
所述隐藏指令为对电话薄信息中的预设信息禁止操控的指令,所述预设信息为历史通话信息。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为:
所述信息隐藏模块还包括第二控制单元;所述第二控制单元,配置为接收隐藏控制指令,并依据所接收的隐藏控制指令向所述隐藏设定单元发送隐藏指令。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为:
所述隐藏控制指令为触控式控制指令。
在第二方面,本发明中的车载电话包括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车载电话控制装置。
在第三方面,本发明中的车辆包括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车载电话。
方案1、一种车载电话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离车判断模块,配置为检测到车载电话处于通话状态时,依据当前的车辆状态信息判断用户是否离车;
通话控制模块,配置为在所述离车判断模块判断所述用户离车后,
若所述车载电话处于公放状态,则中断所述车载电话对当前通话的操控,并向预先关联至所述车载电话的移动通讯设备发送切换指令,使得所述移动通讯设备能够依据该切换指令对所述当前通话进行操控。
方案2、根据方案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状态信息包括档位信息、车门状态信息和车体内部的目标体状态信息;
所述离车判断模块包括离车判断单元,该离车判断单元配置为执行下述操作:
依据所述档位信息,判断当前档位是否为停车档位;
当所述当前档位为停车档位时,依据所述车门状态信息判断车门是否关闭,以及依据所述目标体状态信息判断目标体是否位于预设区域内:若所述车门关闭并且所述目标体未在预设区域内,则判断为用户离开车辆。
方案3、根据方案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车判断模块还包括第一目标体检测单元、第二目标体检测单元、第三目标体检测单元或第四目标体检测单元;
所述第一目标体检测单元,配置为对车载摄像装置获取的车体内部图像进行人体识别,并依据识别结果判断目标体是否位于预设区域内;
所述第二目标体检测单元,配置为检测车辆座椅所承受的重力,并依据检测结果判断目标体是否位于预设区域内;
所述第三目标体检测单元,配置为通过红外检测判断目标体是否位于预设区域内;
所述第四目标体检测单元,配置为通过声源定位判断目标体是否位于预设区域内。
方案4、根据方案1-3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数据同步模块,该数据同步模块包括第一同步单元;
所述第一同步单元,配置为通过第一通信模块获取云端存储的电话薄信息,其中,所述电话薄信息为预先关联至车载电话的移动通讯设备发送到该云端的电话薄信息。
方案5、根据方案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同步模块还包括第二同步单元;所述第二同步单元,配置为通过第二通信模块直接获取所述移动通讯设备中预设可同步的电话薄信息。
方案6、根据方案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通信模块为蓝牙通信模块。
方案7、根据方案1-3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显控模块;所述显控模块包括指令采集单元和界面切换单元;
所述指令采集单元,配置为采集界面切换指令;
所述界面切换单元,配置为依据所述指令采集单元所采集的界面切换指令,将显示装置当前所显示的功能界面缩小至预设尺寸,并通过所述显示装置中的预设显示区域显示该缩小后的功能界面。
方案8、根据方案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控模块还包括第一显控单元;所述第一显控单元,配置为判断车载电话是否接收到通话指令:若接收到通话指令,即向所述指令采集单元发送界面切换指令;
其中,所述通话指令为来电呼叫指令或拨打电话指令,所述界面切换指令为切换通话界面的指令。
方案9、根据方案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控模块还包括第二显控单元;所述第二显控单元,配置为接收切换控制指令,并依据所接收的切换控制指令向所述指令采集单元发送界面切换指令。
方案10、根据方案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装置为触控式显示装置,所述切换控制指令为触控式控制指令。
方案11、根据方案1-3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信息隐藏模块;所述信息隐藏模块包括隐藏设定单元;
所述隐藏设定单元,配置为接收隐藏指令,并依据所接收的隐藏指令设置该指令所指定信息的操控权限;
其中,所述隐藏指令为对预设信息禁止操控的指令。
方案12、根据方案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隐藏模块还包括第一控制单元;所述第一控制单元,配置为检测车载电话与预先关联至该车载电话的移动通讯设备是否完成数据同步,若完成数据同步则向所述隐藏设定单元发送隐藏指令。
方案13、根据方案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隐藏指令为对电话薄信息中的预设信息禁止操控的指令,所述预设信息为历史通话信息。
方案14、根据方案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隐藏模块还包括第二控制单元;所述第二控制单元,配置为接收隐藏控制指令,并依据所接收的隐藏控制指令向所述隐藏设定单元发送隐藏指令。
方案15、根据方案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隐藏控制指令为触控式控制指令。
方案16、一种车载电话,其特征在于,包括方案1-15所述的车载电话控制装置。
方案17、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方案16所述的车载电话。
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中的离车判断模块可以依据车载电话处于通话状态时的车辆状态信息判断用户是否离车,通话控制模块可以在用户离车且车载电话处于公放状态的情况下,中断车载电话对当前电话的操控,并向预先关联至车载电话的移动通讯设备发送切换指令,使得移动通讯设备能够依据该切换指令对当前通话进行操控。基于上述结构,可以保证在用户离车后车载电话与移动通讯设备能够实现无缝切换。
2、本发明中的离车判断模块可以综合考虑档位信息、车门状态信息和车体内部的目标体状态信息,判断用户是否离车,具体地,首先判断当前档位是否为停车档位,若是则继续判断车门是否关闭,以及目标体是否位于预设区域内,如果车门关闭并且目标体未在预设区域内,则判断为用户离开车辆。
3、本发明中的离车判断模块可以利用图像识别、重力检测、红外检测或声源定位四种检测方式判断目标体是否位于预设区域内。
4、本发明中的数据同步模块包括第一同步单元和第二同步单元。具体地,第一同步单元、云端与移动通讯设备可以建立无线通信连接,使得第一同步单元能够获取移动通讯设备发送到云端的电话薄信息,并且该电话薄信息可以为移动通讯设备中存储的所有电话薄信息。第二同步单元与移动通讯设备也可以建立无线通信连接,使得第二同步单元能够直接获取移动通讯设备中预设可同步的电话薄信息。
5、本发明中的显控装置包括指令采集单元、界面切换单元、第一显控单元和第二显控单元。具体地,第一显控单元可以在车载电话接收到通话指令后,立即向指令采集单元发送界面切换指令。第二显控单元可以在接收到切换控制指令后,依据该切换控制指令向指令采集单元发送界面切换指令。界面切换单元可以依据界面切换指令,将显示装置当前所显示的功能界面缩小至预设尺寸,并通过显示装置中的预设显示区域显示该缩小后的功能界面。基于上述结构,可以在车载电话通话时自动缩小通话界面,也可以手动缩小功能界面。
6、本发明中的信息隐藏模块包括隐藏设定单元、第一控制单元和第二控制单元。具体地,第一控制单元可以在车载电话与移动通讯设备完成数据同步后自动向隐藏设定单元发送隐藏指令。第二控制单元可以接收用户手动输入的隐藏控制指令,并依据该隐藏控制指令向隐藏设定单元发送隐藏指令。隐藏设定单元可以依据隐藏指令设置该指令所指定信息的操控权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种车载电话控制装置的主要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种车载电话控制装置的主要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三种车载电话控制装置的主要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第四种车载电话控制装置的主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车载电话处于公放状态时,如通过车载音响进行通话,需要用户手动切换车载电话与手机对当前通话的操控,这不仅会影响通话质量,还可能导致用户遗漏部分通话信息。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载电话控制装置,该装置能够根据车辆状态信息判断用户是否离车,并在判断用户离开车辆的情况下,自动切换车载电话与手机对当前通话的操控。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车载电话控制装置进行说明。
参阅附图1,图1示例性示出了本实施例中一种车载电话控制装置的主要结构。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车载电话控制装置可以包括离车判断模块11和通话控制模块12。其中,离车判断模块11可以配置为检测到车载电话处于通话状态时,依据当前的车辆状态信息判断用户是否离车。通话控制模块12可以配置为执行下述操作:在离车判断模块11判断用户离车后,若车载电话处于公放状态,则中断车载电话对当前通话的操控,并向预先关联至车载电话的移动通讯设备发送切换指令,使得移动通讯设备能够依据该切换指令对当前通话进行操控。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车辆状态信息可以包括档位信息、车门状态信息和车体内部的目标体状态信息。同时,本实施例中离车判断模块11可以包括离车判断单元,该离车判断单元能够依据上述车辆状态信息判断用户是否离开车辆,具体为:首先依据档位信息,判断当前档位是否为停车档位。然后,在当前档位为停车档位的情况下,依据车门状态信息判断车门是否关闭,以及依据目标体状态信息判断目标体是否位于预设区域内,如主驾座椅或副驾座椅上:若车门关闭并且目标体未在预设区域内,则判断为用户离开车辆。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图1所示的离车判断模块11还可以包括第一目标体检测单元、第二目标体检测单元、第三目标体检测单元或第四目标体检测单元,这四个目标体检测单元均可以检测目标体是否位于车体内部的预设区域,具体为:
本实施例中第一目标体检测单元可以配置为对车载摄像装置获取的车体内部图像进行人体识别,并依据识别结果判断目标体是否位于预设区域内。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虽然仅公开了通过对图像进行人体识别确定目标体所在区域的实施方案,但是在不偏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根据监测目标适应性调整第一目标体检测单元中的识别算法,以对确定目标体所在区域的技术方案仍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例如,将人体识别算法替换为特定物体的识别算法后,确定该特定物体的所在区域等。
本实施例中第二目标体检测单元可以配置为检测车辆座椅所承受的重力,并依据检测结果判断目标体是否位于预设区域内。本实施例中第二目标体检测单元可以包括一个多个称重传感器,并且这些称重传感器可以设置在车辆座椅下侧,从而检测车辆座椅承受的重力。
本实施例中第三目标体检测单元可以配置为通过红外检测判断目标体是否位于预设区域内。
本实施例中第四目标体检测单元可以配置为通过声源定位判断目标体是否位于预设区域内。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图1所示的车载电话控制装置还可以包括数据同步模块。参阅附图2,图2示例性示出了本实施例中包含数据同步模块的车载电话控制装置的主要结构。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车载电话控制装置可以包括离车判断模块11、通话控制模块12和数据同步模块13。其中,数据同步模块13可以包括第一同步单元和/或第二同步单元。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第一同步单元可以配置为通过第一通信模块获取云端存储的电话薄信息,其中,电话薄信息为预先关联至车载电话的移动通讯设备发送到该云端的电话薄信息,第一通信模块可以为基于3G/4G/5G等通信技术的通信模块,也可以为基于IEEE802.11b标准的无线局域网技术的通信模块,也可以为基于TCP通信方式的通信模块,也可以为BT通信方式的通信模块,还可以为基于IEEE 802.15.4标准的低功耗局域网技术ZigBee的通信模块。
本实施例中第二同步单元可以配置为通过第二通信模块直接获取移动通讯设备中预设可同步的电话薄信息,其中,预设可同步的电话薄信息可以包括联系人信息和通话记录信息等信息,第二通信模块可以为蓝牙通信模块。
本实施例中第一同步单元通过云端能够获取到移动通讯设备中电话薄信息的所有内容,尤其是电话薄信息中用户自定义类型所对应的信息,例如个人收藏联系人、重要联系人、联系人分组信息等。第二同步单元可以通过蓝牙通信方式获取到该电话薄信息中预设可同步的内容。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图2所示的车载电话控制装置还可以包括显控模块。参阅附图3,图3示例性示出了本实施例中包含显控模块的车载电话控制装置的主要结构。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车载电话控制装置可以包括离车判断模块11、通话控制模块12、数据同步模块13和显控模块14。其中,显控模块14可以包括指令采集单元和界面切换单元,以及第一显控单元和/或第二显控单元。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第一显控单元可以配置为判断车载电话是否接收到通话指令:若接收到通话指令,即向指令采集单元发送界面切换指令,其中,通话指令为来电呼叫指令或拨打电话指令,界面切换指令为切换通话界面的指令。
本实施例中第二显控单元可以配置为接收切换控制指令,并依据所接收的切换控制指令向指令采集单元发送界面切换指令,其中,显示装置为触控式显示装置,切换控制指令为触控式控制指令。
本实施例中指令采集单元可以配置为采集界面切换指令。
本实施例中界面切换单元可以配置为依据指令采集单元所采集的界面切换指令,将显示装置当前所显示的功能界面缩小至预设尺寸,并通过显示装置中的预设显示区域显示该缩小后的功能界面。例如,控制显示装置的顶部显示区域对缩小后的功能界面进行显示。
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显控单元可以在接到电话或拨打电话时,立即向指令采集单元发送界面切换指令,使得界面切换单元能够快速将通话界面缩小到预设尺寸,不影响用户当前通过显示装置所执行的操作。同时,通过第二显控单元使得用户能够手动控制显示装置当前所显示的功能界面缩小至预设尺寸,例如在地图导航过程中用户需要查看倒车画面时,可以向触控式显示装置输入触控式控制指令,第二显控单元在接收到该触控式控制指令后立即向指令采集单元发送界面切换指令,使得界面切换单元能够快速将地图导航界面缩小到预设尺寸,不影响显示装置显示倒车画面。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图3所示的车载电话控制装置还可以包括信息隐藏模块。参阅附图4,图4示例性示出了本实施例中包含信息隐藏模块的车载电话控制装置的主要结构。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车载电话控制装置可以包括离车判断模块11、通话控制模块12、数据同步模块13、显控模块14和信息隐藏模块15。其中,信息隐藏模块15包括隐藏设定单元,以及第一控制单元和/或第二控制单元。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隐藏设定单元可以配置为接收隐藏指令,并依据所接收的隐藏指令设置该指令所指定信息的操控权限,其中,隐藏指令为对预设信息禁止操控的指令。
本实施例中第一控制单元可以配置为检测车载电话与预先关联至该车载电话的移动通讯设备是否完成数据同步,若完成数据同步则向隐藏设定单元发送隐藏指令,其中,隐藏指令可以为对电话薄信息中的预设信息禁止操控的指令,预设信息可以为历史通话信息。第二控制单元可以配置为接收隐藏控制指令,并依据所接收的隐藏控制指令向隐藏设定单元发送隐藏指令,其中,隐藏控制指令为触控式控制指令。
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控制单元可以在车载电话与移动通讯设备完成数据同步后,立即向隐藏设定单元发送隐藏指令,使得该隐藏设定单元能够依据该隐藏指令设置其所指定信息的操控权限。例如,隐藏设定单元可以依据隐藏指令设置电话薄信息中历史通话信息的操控权限,如禁止显示装置显示历史通话信息或禁止用户编辑历史通话信息等。同时,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二控制单元可以接收用户在任意时刻输入的隐藏指令,使得隐藏设定单元能够随时依据隐藏指令设置其所指定信息的操控权限。例如,当车载电话通话过程中,用户向触控式显示装置输入触控式控制指令,隐藏设定单元即可依据该指令将历史通话信息的操作权限设置为禁止操控,如禁止显示装置显示历史通话信息或禁止用户编辑历史通话信息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车载电话控制装置还包括一些其他公知结构,例如处理器、控制器、存储器等,其中,存储器包括但不限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串行存储器、并行存储器或寄存器等,处理器包括但不限于CPLD/FPGA、DSP、ARM处理器、MIPS处理器等,为了不必要地模糊本公开的实施例,这些公知的结构未在图1-4中示出。
应该理解,图1-4中的各个模块的数量仅仅是示意性的。根据实际需要,各模块可以具有任意的数量。
基于上述装置实施例,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车载电话,该车载电话包括上述装置实施例所述的车载电话控制装置。进一步地,基于上述车载电话,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上述车载电话。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对实施例中装置的模块进行自适应性地改变并且把它们设置在与该实施例不同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可以把实施例中的模块或单元组合成一个模块或单元,以及此外可以把它们分成多个子模块或子单元。除了这样的特征和/或过程或者单元中的至少一些是相互排斥之外,可以采用任何组合对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所有特征以及如此公开的任何方法或者设备的所有过程或单元进行组合。除非另外明确陈述,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每个特征可以由提供相同、等同或相似目的的替代特征来代替。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发明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括”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骤。位于元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元件。本发明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元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PC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6)

1.一种车载电话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离车判断模块,配置为检测到车载电话处于通话状态时,依据当前的车辆状态信息判断用户是否离车;所述离车判断模块包括离车判断单元,该离车判断单元配置为执行下述操作:
依据所述车辆状态信息中的档位信息,判断当前档位是否为停车档位;当所述当前档位为停车档位时,依据所述车辆状态信息中的车门状态信息判断车门是否关闭,以及依据所述车辆状态信息中车体内部的目标体状态信息判断目标体是否位于预设区域内:若所述车门关闭并且所述目标体未在预设区域内,则判断为用户离开车辆;
通话控制模块,配置为在所述离车判断模块判断所述用户离车后,
若所述车载电话处于公放状态,则中断所述车载电话对当前通话的操控,并向预先关联至所述车载电话的移动通讯设备发送切换指令,使得所述移动通讯设备能够依据该切换指令对所述当前通话进行操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车判断模块还包括第一目标体检测单元、第二目标体检测单元、第三目标体检测单元或第四目标体检测单元;
所述第一目标体检测单元,配置为对车载摄像装置获取的车体内部图像进行人体识别,并依据识别结果判断目标体是否位于预设区域内;
所述第二目标体检测单元,配置为检测车辆座椅所承受的重力,并依据检测结果判断目标体是否位于预设区域内;
所述第三目标体检测单元,配置为通过红外检测判断目标体是否位于预设区域内;
所述第四目标体检测单元,配置为通过声源定位判断目标体是否位于预设区域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数据同步模块,该数据同步模块包括第一同步单元;
所述第一同步单元,配置为通过第一通信模块获取云端存储的电话薄信息,其中,所述电话薄信息为预先关联至车载电话的移动通讯设备发送到该云端的电话薄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同步模块还包括第二同步单元;所述第二同步单元,配置为通过第二通信模块直接获取所述移动通讯设备中预设可同步的电话薄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通信模块为蓝牙通信模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显控模块;所述显控模块包括指令采集单元和界面切换单元;
所述指令采集单元,配置为采集界面切换指令;
所述界面切换单元,配置为依据所述指令采集单元所采集的界面切换指令,将显示装置当前所显示的功能界面缩小至预设尺寸,并通过所述显示装置中的预设显示区域显示该缩小后的功能界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控模块还包括第一显控单元;所述第一显控单元,配置为判断车载电话是否接收到通话指令:若接收到通话指令,即向所述指令采集单元发送界面切换指令;
其中,所述通话指令为来电呼叫指令或拨打电话指令,所述界面切换指令为切换通话界面的指令。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控模块还包括第二显控单元;所述第二显控单元,配置为接收切换控制指令,并依据所接收的切换控制指令向所述指令采集单元发送界面切换指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装置为触控式显示装置,所述切换控制指令为触控式控制指令。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信息隐藏模块;所述信息隐藏模块包括隐藏设定单元;
所述隐藏设定单元,配置为接收隐藏指令,并依据所接收的隐藏指令设置该指令所指定信息的操控权限;
其中,所述隐藏指令为对预设信息禁止操控的指令。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隐藏模块还包括第一控制单元;所述第一控制单元,配置为检测车载电话与预先关联至该车载电话的移动通讯设备是否完成数据同步,若完成数据同步则向所述隐藏设定单元发送隐藏指令。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隐藏指令为对电话薄信息中的预设信息禁止操控的指令,所述预设信息为历史通话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隐藏模块还包括第二控制单元;所述第二控制单元,配置为接收隐藏控制指令,并依据所接收的隐藏控制指令向所述隐藏设定单元发送隐藏指令。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隐藏控制指令为触控式控制指令。
15.一种车载电话,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载电话控制装置。
16.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5所述的车载电话。
CN201711339825.6A 2017-12-14 2017-12-14 车辆、车载电话及其控制装置 Active CN1083222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339825.6A CN108322232B (zh) 2017-12-14 2017-12-14 车辆、车载电话及其控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339825.6A CN108322232B (zh) 2017-12-14 2017-12-14 车辆、车载电话及其控制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22232A CN108322232A (zh) 2018-07-24
CN108322232B true CN108322232B (zh) 2020-12-04

Family

ID=628919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339825.6A Active CN108322232B (zh) 2017-12-14 2017-12-14 车辆、车载电话及其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32223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77611A (zh) * 2017-12-14 2018-06-19 蔚来汽车有限公司 车辆内目标体的监测系统、方法及车辆
CN109348419A (zh) * 2018-10-26 2019-02-15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通话切换方法、车载终端以及核心网
CN114095607B (zh) * 2020-08-24 2023-05-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话方法与终端设备、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2153621B (zh) * 2020-10-12 2022-05-31 南昌智能新能源汽车研究院 一种基于蓝牙的人-车交互车库停车系统
WO2022188133A1 (zh) * 2021-03-12 2022-09-15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语音通话模式的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88321A (zh) * 2011-12-30 2013-07-03 上海博泰悦臻电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基于云服务器同步信息的方法及系统
CN107276615A (zh) * 2017-07-21 2017-10-20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蓝牙功能的车载收音机及其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787812B2 (en) * 2014-08-28 2017-10-10 Honda Motor Co., Ltd. Privacy management
CN106846563B (zh) * 2016-12-28 2020-02-07 智车优行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车辆控制方法和系统、车辆钥匙、车辆及车辆系统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88321A (zh) * 2011-12-30 2013-07-03 上海博泰悦臻电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基于云服务器同步信息的方法及系统
CN107276615A (zh) * 2017-07-21 2017-10-20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蓝牙功能的车载收音机及其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22232A (zh) 2018-07-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22232B (zh) 车辆、车载电话及其控制装置
US10085231B2 (en) Vehicle detection
US11711864B2 (en) Network connect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04601195A (zh) 天线控制方法及装置
US9794734B2 (en) Terminal switching method, access device, terminal, and system
EP3961848B1 (en) Charging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electronic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EP4376486A1 (en) Relay determin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EP3142390B1 (en) Method for gesture-based data exchange between electronic devices
CN106210249A (zh) 智能终端模式切换方法及装置
US10959143B2 (en) Communication connection control method, and device
CN106274908A (zh) 车辆功能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6304222A (zh) 驻网类型的选择方法和装置
US10045182B2 (en) Short-rang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registration management program
US20230012097A1 (en) Signal measure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JP6330597B2 (ja) 通信制御システム、サーバー、および通信制御方法
CN107743177B (zh) 通话控制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可读取存储介质
CN110769407B (zh) 搜救定位方法和装置
CN113366868B (zh) 小区测量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5277922A (zh) 处理方法、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9451832A (zh) 无线通信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451829A (zh) 小区驻留方法、装置、用户设备及基站
CN105430170A (zh) 消息同步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JP6331342B2 (ja) 無線lan通信端末、車両無線lan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lan回線接続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08684061A (zh) 寻呼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KR20140007210A (ko)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것의 통신망 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902

Address after: Susong Road West and Shenzhen Road North, Hefei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Anhui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Weilai (Anhui) Holdi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Room 502, Bank of America Center, Cecil Harcourt Road, central, Hongkong, China, 12

Applicant before: NIO NEXTEV 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