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09786A - 一种壮医莲花针 - Google Patents

一种壮医莲花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09786A
CN108309786A CN201810158062.3A CN201810158062A CN108309786A CN 108309786 A CN108309786 A CN 108309786A CN 201810158062 A CN201810158062 A CN 201810158062A CN 108309786 A CN108309786 A CN 1083097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push rod
needle
sleeve
needle st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5806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宁
李浪辉
黎海珍
梁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XI STRONGLIFE PHARMACEUTICAL GROUP CO Ltd
Guangx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Original Assignee
GUANGXI STRONGLIFE PHARMACEUTICAL GROUP CO Ltd
Guangx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XI STRONGLIFE PHARMACEUTICAL GROUP CO Ltd, Guangx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filed Critical GUANGXI STRONGLIFE PHARMACEUTIC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15806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309786A/zh
Publication of CN1083097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0978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39/00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specific reflex points of the body for physical therapy, e.g. acupuncture
    • A61H39/08Devices for applying needles to such points, i.e. for acupuncture ; Acupuncture needles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39/00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specific reflex points of the body for physical therapy, e.g. acupuncture
    • A61H39/08Devices for applying needles to such points, i.e. for acupuncture ; Acupuncture needles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H39/086Acupuncture need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12Driving means
    • A61H2201/1253Driving means driven by a human being, e.g. hand driven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壮医莲花针,包括筒体,筒体一端敞开,并在该端安装支撑筒;筒体具有针座腔和动力腔,针座腔和动力腔沿筒体的长度方向设置,两者通过隔板分隔;针座腔位于支撑筒所在端,并与支撑筒连通,针座腔内滑动安装有针座,针座朝向支撑筒的一面间隔开设有针槽,与该面相对的一侧面上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一端连接针座,另一端穿透隔板并伸入动力腔内;筒体内安装有第一弹簧、第二弹簧、第一推杆和套筒,第一弹簧安装在针座腔或者动力腔内,其两端分别连接针座和隔板;第二弹簧、第一推杆和套筒均设置在动力腔内。本发明能够代替传统的皮肤针,且相较传统的皮肤针,省时省力,速度快,效果好,明显减轻疼痛感,提高患者依从性。

Description

一种壮医莲花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壮医莲花针。
背景技术
皮肤针是一种传统医疗针具,皮肤针疗法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治疗方法,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其是基于经络学说中的皮部理论,人体皮部是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对机体有保卫的作用,同时能反映脏腑经络的病变。皮肤针疗法就是运用皮肤针针叩刺人体皮肤或腧穴,激发经络功能,调整脏腑气血。即通过针刺刺激神经末梢,激活神经元,使其恢复正常功能,以达到防治疾病目的。
壮医也用皮肤针,壮医将皮肤针称作梅花针、莲花针。皮肤针在壮乡早有流传,查历代史料均有记述。据清代广西《柳城县志》载:“病者服药,不尽限于仲景叔和,间有用一二味草药奇验者。其他针灸之术,以妇人尤为擅长。”即包括皮肤针术。《壮族医学史》载“壮医浅刺疗法……早在宋代文献中就有记载”。《中国壮医学》明确指出:“皮肤针又称梅花针,是用针在浅表皮肤叩刺龙路、火路表浅网络以治疗疾病的一种简便疗法。”而据《素问·异法方宜论》载:“南方者……其病挛痹,其治宜微针。故九针者,亦从南方来。”该书记载的“半刺”、“毛刺”、“扬刺”,与壮医莲花针法颇为相似。从考古实物追根溯源,据广西武鸣县西周至春秋古墓出土的青铜针,针身长仅0.5cm,直径0.1cm,非常短小锐利,其外形与原始社会的砭针十分接近,提示壮医皮肤针起源很早。从浅刺特点看,砭针-青铜针-银针-皮肤针一脉相传。
皮肤针疗法现多用于治疗带状疱疹疼痛、顽固性面瘫、青少年近视、感冒头痛、急慢性气管炎、关节痛、皮肤麻木、腰肌劳损、失眠、高血压、痛经、脱发、神经衰弱、肋间神经痛、多发性神经炎、三叉神经痛、小儿麻痹以及多种皮肤病。其疗效在临床上也得到了验证,尤其是治疗急性疼痛及皮肤瘙痒,甚能立竿见影。
现有的皮肤针主要有嵌入有金属针的锥头和手柄组成,存在有不足:
首先,目前临床上进行皮肤针治疗时,医务人员通常将皮肤针的手柄末端固定在掌心,拇指在上,食指在下,其余手指呈握拳状握住手柄,锥头上针尖对准叩刺部位,使用手腕之力,将针尖垂直叩打在皮肤上,并立刻弹起,反复进行。这种纯靠医护人员手工操作,非常的费时且费力。
其次,皮肤针治疗时要灵巧地运用手腕部弹力,使针尖叩击到皮肤后,由于反作用力迅速弹起,仅在表皮上一击而起,急刺速离,要有弹性,弹跳着连续有节律地叩刺,要做到平稳,准确和灵活,叩刺速度要均匀,要防止快慢不一,用力不匀地乱刺,防止斜刺。且为保证扣刺部位准确,针身不能出现左右晃动,握针不能过紧或过松,叩打的强度也要根据病情体质部位选择轻、中、重三种不同的手法。运针的力度、破皮深度及扣刺频率等,只能靠医务人员在长期的执业中不断积累经验和训练,难以量化分析,非常不利于经验交流及传承。
再次,现有的皮肤针叩刺时,患者能感觉到明显的疼痛,尤其是重手法叩刺时疼痛尤甚,影响了患者的依从性。
此外,现有的皮肤针都是整针一次性使用,其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壮医莲花针,以代替传统的皮肤针,且相较传统的皮肤针,省时省力,速度快,效果好,明显减轻疼痛感,提高患者依从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壮医莲花针,包括筒体,所述筒体中空,其一端敞开,并在该端安装有沿所述筒体长度方向设置的支撑筒,所述支撑筒中空,两端均敞开,且与所述筒体连通;所述筒体具有针座腔和动力腔,所述针座腔和动力腔沿筒体的长度方向设置,两者通过隔板分隔;其中,所述针座腔位于支撑筒所在端,并与所述支撑筒连通,所述针座腔内滑动安装有针座,所述针座的滑动方向为筒体的长度方向,所述针座朝向支撑筒的一面间隔开设有若干用于放置针头的针槽,与该面相对的一侧面上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一端连接针座,另一端穿透所述隔板并伸入动力腔内,所述连接杆与隔板滑动连接,滑动方向为所述筒体的长度方向;
所述筒体内安装有第一弹簧、第二弹簧、第一推杆和套筒,所述第一弹簧安装在针座腔或者动力腔内,其两端分别连接所述针座和隔板,所述第一弹簧的伸缩方向为筒体的长度方向,在其自然状态下,所述针座容置在针座腔内,其上放置的针头针尖部分凸出所述筒体并伸入支撑筒内,但不伸出所述支撑筒外;
所述第二弹簧、第一推杆和套筒均设置在动力腔内,三者合成一动力机构,且均沿所述筒体的长度方向设置;其中,所述第一推杆一端通过按动块安装在筒体上,所述按动块与筒体相对敞开端的一端滑动连接,滑动方向为所述筒体的长度方向,所述按动块的一端位于筒体该端的外侧,另一端伸入所述动力腔内以连接第一推杆,且在该端设有防止所述按动块滑出筒体的凸缘结构,所述凸缘结构容置在动力腔内;所述套筒套设在第一推杆另一端的外部,其一端与所述第一推杆滑动连接,并且还通过所述第二弹簧连接第一推杆连接按动块的一端或者连接按动块伸入动力腔内的部分,所述第二弹簧的伸缩方向为筒体的长度方向,所述套筒的另一端朝隔板所在处延伸,并能抵接所述隔板,所述套筒在朝隔板延伸过程还套设在连接杆伸入动力腔内的部分的外侧,且与所述连接杆相互不干涉,所述连接杆伸入动力腔内的一端在套筒套设在其外侧时接触第一推杆套设套筒的一端,并能够在所述第一推杆的推动下相对隔板滑动以通过推动针座使针座上针头的针尖部分伸出支撑筒外。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推杆套设套筒的一端中空,并且该端端部敞开,其内容置有第三弹簧和第二推杆,所述第三弹簧和第二推杆沿着第一推杆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所述第三弹簧相对第二推杆靠近按动块,其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所述第二推杆滑动连接第一推杆,滑动方向为所述第一推杆的长度方向;
所述第一推杆套设套筒的一端对应中空的部分还开设有使其内部外连通的限位轨道口,所述限位轨道口的轨迹线沿第一推杆的长度方向设置,其靠近所述按动块的边沿为倾斜边;
所述套筒套设第一推杆的部分开设有使其内部外连通的L型滑道,所述L型滑道的L型长边沿套筒的长度方向设置,L型短边相比L型长边靠近所述按动块,其背离所述限位轨道口的倾斜边设置;所述L型滑道在套筒套设在第一推杆上时与限位轨道口存在重叠部分,并在重叠部分插设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从套筒外侧依次插接套筒、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并与所述套筒、第一推杆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二弹簧自然状态下,所述L型滑道和限位轨道口沿着筒体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所述L型滑道相对限位轨道口远离按动块,其L型短边与所述限位轨道口远离倾斜边的一端重叠,所述限位杆位于该重叠处并且不位于L型长边处,此时,所述第三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所述第二推杆远离按动块的一端略伸出第一推杆的端部,并与所述连接杆伸入动力腔的一端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L型滑道沿筒体长度方向上的轨迹长度等于限位轨道口沿筒体长度方向上的轨迹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推杆相对两侧上分别开设有一限位轨道口,两所述限位轨道口相对平行于第一推杆长度方向的平面镜像设置;所述套筒相对两侧上分别开设有一L型滑道,两所述L型滑道相对平行于第一推杆长度方向的平面镜像设置;所述限位杆通过两限位轨道口、两L型滑道滑动安装在第一推杆和套筒上。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腔内设置有防掉块,所述防掉块将动力腔分隔成呈沿筒体长度方向设置的两腔室,所述套筒穿设防掉块,并与所述防掉块滑动连接,所述防掉块的厚度不小于限位杆滑动的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弹簧套设在第一推杆外部,并位于所述按动块和套筒之间,且其两端分别与所述按动块和套筒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弹簧安装在动力腔内,其套设在所述连接杆外部,两端分别连接所述连接杆和隔板;所述第一弹簧和连接杆一同套设在套筒内。
进一步地,所述筒体安装支撑筒的一端外部设有外螺纹,所述支撑筒相应端内部设有内螺纹,并通过该内螺纹与所述筒体螺纹连接;所述筒体安装支撑筒的一端还螺纹连接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连接支撑筒,并相对所述支撑筒远离筒体该端的端部。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筒包括沿筒体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支撑分筒、第二支撑分筒和第三支撑分筒,所述第一支撑分筒与筒体连接,所述第二支撑分筒和第三支撑分筒均螺纹安装在第一支撑分筒远离筒体的一端上,两者通过螺纹旋转方式调节其在所述第一支撑分筒上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筒体内壁上有卡位凸起,所述卡位凸起设置在针座腔内,并沿所述筒体的长度方向设置,且不延伸至所述筒体敞开端的端部;所述针座与筒体旋转连接,所述针座外壁上设有与卡位凸起相配合的卡位槽,所述卡位槽从针槽所在端面延伸与其相对一端的端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在本发明中,所述壮医莲花针通过时其动力点与针头活动方向在整个过程位于同一直线上来使得针头重复的间歇式击打穴位,此时,医疗人员只需要通过按动方式进行操作即可,其相对于传统皮肤针利用医疗人员手腕之力将锥针垂直打至穴位上、后锥针利用弹性力反弹离开穴位,避免了医疗人员使用手腕之力,从而使得医疗人员使用更方便、更省力,治疗效率更高。
2、本发明所设计的壮医莲花针可代替传统的皮肤针使用,且相较传统的皮肤针,其使用效果更好,操作更方便,给患者带来的疼痛感更小,明显提高患者依从性。
3、本发明通过更换针座上的针头即可实现重复使用,而所更换的针头相较于传统的皮肤针,成本更低,因此,本发明所设计的壮医莲花针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够节省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壮医莲花针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筒体和套筒部分剖视图。
图2是图1中除支撑筒和固定筒外的全剖视图。
图3是图1中支撑筒分解后并含有固定筒的剖视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图中:筒体1、针座腔11、动力腔12、隔板13、防掉块14、卡位凸起15、支撑筒2、第一支撑分筒21、第二支撑分筒22、第三支撑分筒23、固定筒3、针座4、针槽41、卡位槽42、连接杆5、第一弹簧6、第一推杆7、限位轨道口71、按动块8、套筒9、L型滑道91、第二弹簧10、第三弹簧20、第二推杆30、限位杆40、针头50。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3,在本发明的一种较佳实施方式中,一种壮医莲花针,包括一筒体1,所述筒体1中空,其一端敞开,并在该端安装有沿所述筒体1长度方向设置的一支撑筒2,所述支撑筒2中空,两端均敞开,且与所述筒体1连通;所述筒体1具有一针座腔11和一动力腔12,所述针座腔11和动力腔12沿筒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两者通过隔板13分隔;其中,所述针座腔11位于支撑筒2所在端,并与所述支撑筒2连通,所述针座腔11内滑动安装有针座4,所述针座4的滑动方向为筒体1的长度方向,所述针座4朝向支撑筒2的一面间隔开设有若干用于放置针头50的针槽41,与该面相对的一侧面上连接有连接杆5,所述连接杆5一端连接针座4,另一端穿透所述隔板13并伸入动力腔12内,所述连接杆5与隔板13滑动连接,滑动方向为所述筒体1的长度方向。
所述筒体1内安装有第一弹簧6、第二弹簧10、第一推杆7和套筒9,所述第一弹簧6安装在针座腔11或者动力腔12内,其两端分别连接所述针座4和隔板13,所述第一弹簧6的伸缩方向为筒体1的长度方向,在其自然状态下,所述针座4容置在针座腔11内,其上放置的针头50针尖部分凸出所述筒体1并伸入支撑筒2内,但不伸出所述支撑筒2外。
所述第二弹簧10、第一推杆7和套筒9均设置在动力腔12内,三者合成一动力机构,且均沿所述筒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其中,所述第一推杆7一端通过按动块8安装在筒体1上,所述按动块8与筒体1相对敞开端的一端滑动连接,滑动方向为所述筒体1的长度方向,所述按动块8的一端位于筒体1该端的外侧,另一端伸入所述动力腔12内以连接第一推杆7,且在该端设有防止所述按动块8滑出筒体1的凸缘结构,所述凸缘结构容置在动力腔12内;所述套筒9套设在第一推杆7另一端的外部,其一端与所述第一推杆7滑动连接,并且还通过所述第二弹簧10连接第一推杆7连接按动块8的一端或者连接按动块8伸入动力腔12内的部分,所述第二弹簧10的伸缩方向为筒体1的长度方向,所述套筒9的另一端朝隔板13所在处延伸,并能抵接所述隔板13,所述套筒9在朝隔板13延伸过程还套设在连接杆5伸入动力腔12内的部分的外侧,且与所述连接杆5相互不干涉,所述连接杆5伸入动力腔12内的一端在套筒9套设在其外侧时接触第一推杆7套设套筒9的一端,并能够在所述第一推杆7的推动下相对隔板13滑动以通过推动针座4使针座4上针头50的针尖部分伸出支撑筒2外。
本发明通过上述设置所设计出来的壮医莲花针可代替传统的皮肤针使用,但其结构原理与传统皮肤针不同,传统皮肤针利用医疗人员手腕之力将锥针垂直打至穴位上、后锥针利用弹性力反弹离开穴位,在该过程,医疗人员需要手腕使力,锥针以手腕作用的皮肤针针柄为转动点上下转动,而本发明所述壮医莲花针在整个过程,动力点与针头50活动方向在同一方向,即整个过程在同一直线上,具体如下:按动块8通过与第一推杆7连接使得作用力传递至动力机构上,后通过动力机构促使针座4及其上的针头50朝穴位处运动,其中,动力机构中,套筒9在整个过程为固定件,第一推杆7为推动件,其在按动块8的作用下通过推动连接杆5使得针座4运动,第二弹簧10则在第一推动件件相对套筒9滑动过程受到压缩,当撤掉作用在按动块8上的作用力时,第一推杆7和按动块8在第二弹簧10的作用下复位,即朝针座4的反方向运动,此时,第一推杆7脱离连接杆5;针座4因动力机构对连接杆5的推动作用朝穴位处运动时,与针座4连接的第一弹簧6发生弹性形变,而当连接杆5与第一推杆7脱离后,连接杆5与针座4即因第一弹簧6的作用反向运动,进而针头50脱离穴位,针座4和连接杆5复位。基于上述可知,本发明所述壮医莲花针在整个过程,只需用手指按动按动块8即可实现针头50的针尖击打到穴位上,其避免了手腕出力,减轻了医疗人员的劳累程度,提高了其工作效率。
在上述的设计中,针头50针尖击打穴位的程度取决于针尖伸出支撑筒2的程度和按动块8受按动时滑动的距离,而我们知道,针尖越深入穴位及停留的时间越长,给被治疗者带来的痛感越大,而为了控制针尖的深入程度和停留时间,本发明分别从支撑筒2和动力机构进行调整。
首先是支撑筒2部分,本发明在所述筒体1安装支撑筒2的一端外部设有外螺纹,所述支撑筒2相应端内部设有内螺纹,并通过该内螺纹与所述筒体1螺纹连接,以通过螺纹旋进旋出方式调整支撑筒2在筒体1上的安装位置,具体来说是相对筒体1敞开端端部的距离,此时,由于支撑筒2旋转调节位置,其相对筒体1较为松动,因此需要一辅助结构对其进行固定,即,所述筒体1安装支撑筒2的一端还螺纹连接有一固定筒3,所述固定筒3连接支撑筒2,并相对所述支撑筒2远离筒体1该端的端部,所述固定筒3和支撑筒2利用双螺母结构实现相互固定。此外,还可以对支撑筒2本身进行设置,即,所述支撑筒2包括沿筒体1长度方向设置的一第一支撑分筒21、一第二支撑分筒22和一第三支撑分筒23,所述第一支撑分筒21与筒体1连接,所述第二支撑分筒22和第三支撑分筒23均螺纹安装在第一支撑分筒21远离筒体1的一端上,两者通过螺纹旋转方式调节其在所述第一支撑分筒21上的位置,其与固定筒3设置相似,亦是利用双螺母固定方式。
接着是动力机构部分,具体为:所述第一推杆7套设套筒9的一端中空,并且该端端部敞开,其内容置有一第三弹簧20和一第二推杆30,所述第三弹簧20和第二推杆30沿着第一推杆7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所述第三弹簧20相对第二推杆30靠近按动块8,其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推杆7和第二推杆30,所述第二推杆30滑动连接第一推杆7,滑动方向为所述第一推杆7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一推杆7套设套筒9的一端对应中空的部分还开设有使其内部外连通的限位轨道口71,所述限位轨道口71的轨迹线沿第一推杆7的长度方向设置,其靠近所述按动块8的边沿为倾斜边;所述套筒9套设第一推杆7的部分开设有使其内部外连通的L型滑道91,所述L型滑道91的L型长边沿套筒9的长度方向设置,L型短边相比L型长边靠近所述按动块8,其背离所述限位轨道口71的倾斜边设置;所述L型滑道91在套筒9套设在第一推杆7上时与限位轨道口71存在重叠部分,并在重叠部分插设有一限位杆40,所述限位杆40从套筒9外侧依次插接套筒9、第一推杆7和第二推杆30,并与所述套筒9、第一推杆7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二弹簧10自然状态下,所述L型滑道91和限位轨道口71沿着筒体1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所述L型滑道91相对限位轨道口71远离按动块8,其L型短边与所述限位轨道口71远离倾斜边的一端重叠,所述限位杆40位于该重叠处并且不位于L型长边处,此时,所述第三弹簧20处于压缩状态,所述第二推杆30远离按动块8的一端略伸出第一推杆7的端部,并与所述连接杆5伸入动力腔12的一端接触。
本发明通过第二推杆30、第三弹簧20、限位杆40、第一推杆7上限位轨道口71、套筒9上L型滑道91共同作用来限制单次针座4及其上针头50的运动距离,其中,限位杆40在第一推杆7朝针座4所在方向运动时,因套筒9固定不动及限位杆40处于L型短边处,限位杆40在套筒9上固定不动,但因第一推杆7运动,限位杆40相对于限位轨道口71朝倾斜边所在处运动,此时,第二推杆30朝按动块8所在方向滑动并脱离连接杆5,第三弹簧20则受到进一步压缩,当限位杆40运动至倾斜边所在处并继续运动时,因倾斜边短倾斜作用,限位杆40从L型短边滑动至L型长边处,而又因第三弹簧20的弹性作用及在L型长边处受不到套筒9的压制,限位杆40将在L型长边上朝针座4所在方向滑动,第二推杆30因限位杆40的推动作用朝连接杆5一侧运动并向连接杆5推动,促使连接杆5脱离第一推杆7,在该过程,第一推杆7和按动块8的按动作用不明显,因此,通过上述设置可使操作者较好的掌握按动程度。
进一步地,所述L型滑道91沿筒体1长度方向上的轨迹长度等于限位轨道口71沿筒体1长度方向上的轨迹长度。为了便于限位杆40稳定地在套筒9和第一推杆7上滑动,所述第一推杆7相对两侧上分别开设有一限位轨道口71,两所述限位轨道口71相对平行于第一推杆7长度方向的平面镜像设置;所述套筒9相对两侧上分别开设有一L型滑道91,两所述L型滑道91相对平行于第一推杆7长度方向的平面镜像设置;所述限位杆40通过两限位轨道口71、两L型滑道91滑动安装在第一推杆7和套筒9上而为了避免限位杆40滑出L型滑道91,本发明在所述动力腔12内设置有一防掉块14,所述防掉块14将动力腔12分隔成呈沿筒体1长度方向设置的两腔室,所述套筒9穿设防掉块14,并与所述防掉块14滑动连接,所述防掉块14的厚度不小于限位杆40滑动的距离。
进一步地,本发明将所述第二弹簧10套设在第一推杆7外部,并位于所述按动块8和套筒9之间,且其两端分别与所述按动块8和套筒9连接,以平衡第二弹簧10对第一推杆7和按动块8的作用力。此外,本发明将所述第一弹簧6安装在动力腔12内,其套设在所述连接杆5外部,两端分别连接所述连接杆5和隔板13,以缩小所述壮医莲花针的结构尺寸,同时平衡第一弹簧6对针座4的作用力,使得针座4和连接杆5更好的复位;所述第一弹簧6和连接杆5一同套设在套筒9内,以避免第一弹簧6与套筒9发生干涉。优选地,所述连接杆5伸入动力腔12内的长度大于针座4滑动的距离;所说针座4的针槽41呈莲花状。
在上述方案中,所说针座4能够进行重复式的自动伸出及自动复位,针座4上针头50的针尖击打穴位的单次时间上确定并唯一的,而为了使得针尖作用在穴位上的时间能够根据需要改变,本发明还可通过将针座4固定的方式使得针尖不会回缩,具体结构如下:所述筒体1内壁上有一卡位凸起15,所述卡位凸起15设置在针座腔11内,并沿所述筒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且不延伸至所述筒体1敞开端的端部;所述针座4与筒体1旋转连接,所述针座4外壁上设有与卡位凸起15相配合的卡位槽42,所述卡位槽42从针槽41所在端面延伸与其相对一端的端面,通过卡位槽42卡接在卡位凸起15的方式使得针座4能够自动伸出与自动复位,当卡位槽42脱离卡位凸起15并使得针座4连接连接杆5的一侧抵接卡位凸起15时,针座4即不能通过滑动方式进行复位,此时,针尖无法回缩。
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发明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发明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发明所涵盖专利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壮医莲花针,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所述筒体中空,其一端敞开,并在该端安装有沿所述筒体长度方向设置的支撑筒,所述支撑筒中空,两端均敞开,且与所述筒体连通;所述筒体具有针座腔和动力腔,所述针座腔和动力腔沿筒体的长度方向设置,两者通过隔板分隔;其中,所述针座腔位于支撑筒所在端,并与所述支撑筒连通,所述针座腔内滑动安装有针座,所述针座的滑动方向为筒体的长度方向,所述针座朝向支撑筒的一面间隔开设有若干用于放置针头的针槽,与该面相对的一侧面上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一端连接针座,另一端穿透所述隔板并伸入动力腔内,所述连接杆与隔板滑动连接,滑动方向为所述筒体的长度方向;
所述筒体内安装有第一弹簧、第二弹簧、第一推杆和套筒,所述第一弹簧安装在针座腔或者动力腔内,其两端分别连接所述针座和隔板,所述第一弹簧的伸缩方向为筒体的长度方向,在其自然状态下,所述针座容置在针座腔内,其上放置的针头针尖部分凸出所述筒体并伸入支撑筒内,但不伸出所述支撑筒外;
所述第二弹簧、第一推杆和套筒均设置在动力腔内,三者合成一动力机构,且均沿所述筒体的长度方向设置;其中,所述第一推杆一端通过按动块安装在筒体上,所述按动块与筒体相对敞开端的一端滑动连接,滑动方向为所述筒体的长度方向,所述按动块的一端位于筒体该端的外侧,另一端伸入所述动力腔内以连接第一推杆,且在该端设有防止所述按动块滑出筒体的凸缘结构,所述凸缘结构容置在动力腔内;所述套筒套设在第一推杆另一端的外部,其一端与所述第一推杆滑动连接,并且还通过所述第二弹簧连接第一推杆连接按动块的一端或者连接按动块伸入动力腔内的部分,所述第二弹簧的伸缩方向为筒体的长度方向,所述套筒的另一端朝隔板所在处延伸,并能抵接所述隔板,所述套筒在朝隔板延伸过程还套设在连接杆伸入动力腔内的部分的外侧,且与所述连接杆相互不干涉,所述连接杆伸入动力腔内的一端在套筒套设在其外侧时接触第一推杆套设套筒的一端,并能够在所述第一推杆的推动下相对隔板滑动以通过推动针座使针座上针头的针尖部分伸出支撑筒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壮医莲花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杆套设套筒的一端中空,并且该端端部敞开,其内容置有第三弹簧和第二推杆,所述第三弹簧和第二推杆沿着第一推杆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所述第三弹簧相对第二推杆靠近按动块,其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所述第二推杆滑动连接第一推杆,滑动方向为所述第一推杆的长度方向;
所述第一推杆套设套筒的一端对应中空的部分还开设有使其内部外连通的限位轨道口,所述限位轨道口的轨迹线沿第一推杆的长度方向设置,其靠近所述按动块的边沿为倾斜边;
所述套筒套设第一推杆的部分开设有使其内部外连通的L型滑道,所述L型滑道的L型长边沿套筒的长度方向设置,L型短边相比L型长边靠近所述按动块,其背离所述限位轨道口的倾斜边设置;所述L型滑道在套筒套设在第一推杆上时与限位轨道口存在重叠部分,并在重叠部分插设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从套筒外侧依次插接套筒、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并与所述套筒、第一推杆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二弹簧自然状态下,所述L型滑道和限位轨道口沿着筒体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所述L型滑道相对限位轨道口远离按动块,其L型短边与所述限位轨道口远离倾斜边的一端重叠,所述限位杆位于该重叠处并且不位于L型长边处,此时,所述第三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所述第二推杆远离按动块的一端略伸出第一推杆的端部,并与所述连接杆伸入动力腔的一端接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壮医莲花针,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滑道沿筒体长度方向上的轨迹长度等于限位轨道口沿筒体长度方向上的轨迹长度。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壮医莲花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杆相对两侧上分别开设有一限位轨道口,两所述限位轨道口相对平行于第一推杆长度方向的平面镜像设置;所述套筒相对两侧上分别开设有一L型滑道,两所述L型滑道相对平行于第一推杆长度方向的平面镜像设置;所述限位杆通过两限位轨道口、两L型滑道滑动安装在第一推杆和套筒上。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壮医莲花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腔内设置有防掉块,所述防掉块将动力腔分隔成呈沿筒体长度方向设置的两腔室,所述套筒穿设防掉块,并与所述防掉块滑动连接,所述防掉块的厚度不小于限位杆滑动的距离。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壮医莲花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簧套设在第一推杆外部,并位于所述按动块和套筒之间,且其两端分别与所述按动块和套筒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壮医莲花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簧安装在动力腔内,其套设在所述连接杆外部,两端分别连接所述连接杆和隔板;所述第一弹簧和连接杆一同套设在套筒内。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壮医莲花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安装支撑筒的一端外部设有外螺纹,所述支撑筒相应端内部设有内螺纹,并通过该内螺纹与所述筒体螺纹连接;所述筒体安装支撑筒的一端还螺纹连接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连接支撑筒,并相对所述支撑筒远离筒体该端的端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壮医莲花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筒包括沿筒体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支撑分筒、第二支撑分筒和第三支撑分筒,所述第一支撑分筒与筒体连接,所述第二支撑分筒和第三支撑分筒均螺纹安装在第一支撑分筒远离筒体的一端上,两者通过螺纹旋转方式调节其在所述第一支撑分筒上的位置。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壮医莲花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内壁上有卡位凸起,所述卡位凸起设置在针座腔内,并沿所述筒体的长度方向设置,且不延伸至所述筒体敞开端的端部;所述针座与筒体旋转连接,所述针座外壁上设有与卡位凸起相配合的卡位槽,所述卡位槽从针槽所在端面延伸与其相对一端的端面。
CN201810158062.3A 2018-02-25 2018-02-25 一种壮医莲花针 Pending CN10830978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58062.3A CN108309786A (zh) 2018-02-25 2018-02-25 一种壮医莲花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58062.3A CN108309786A (zh) 2018-02-25 2018-02-25 一种壮医莲花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09786A true CN108309786A (zh) 2018-07-24

Family

ID=629004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58062.3A Pending CN108309786A (zh) 2018-02-25 2018-02-25 一种壮医莲花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30978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87051A (zh) * 2019-10-20 2020-02-14 广西中医药大学 一种基于石墨烯的智能探穴艾灸笔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87051A (zh) * 2019-10-20 2020-02-14 广西中医药大学 一种基于石墨烯的智能探穴艾灸笔
CN110787051B (zh) * 2019-10-20 2022-06-21 广西中医药大学 一种基于石墨烯的智能探穴艾灸笔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09786A (zh) 一种壮医莲花针
CN106963454A (zh) 针刀
CN208958776U (zh) 一种壮医莲花针
CN201384600Y (zh) 多功能颈椎康复治疗仪
CN203226930U (zh) 颈椎牵引器
CN201346285Y (zh) 一种按摩头
CN210542445U (zh) 一种中医皮肤针
CN103655171A (zh) 一种穴位按压治疗仪
CN209984583U (zh) 一种带有抻直装置的中医理疗针存放盒
CN106691816A (zh) 一种药锤
CN108420724A (zh) 一种新型皮肤针
CN202776952U (zh) 一种防治脊椎病的砭
CN110101561A (zh) 一种模拟指拨/指揉手法按摩装置
CN205758961U (zh) 一种足部按摩理疗靴
CN209575214U (zh) 一种神经末梢按压器
CN2339159Y (zh) 一种新型医用挑针
CN109700658A (zh) 一种中医保健针灸器
CN202859657U (zh) 新型针灸器具
CN204840187U (zh) 一种带有震击锤的新型推拿按摩辊
CN202605298U (zh) 一种磁疗针灸针
CN203944038U (zh) 一种超声治疗设备
CN204379745U (zh) 一种可调校穴位及器官按压装置
CN202961293U (zh) 一种刮痧罐
CN201267614Y (zh) 一种针灸针
CN101972208A (zh) 足灸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