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06750A - 用于管理通信网络的带宽控制方法及系统、相关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管理通信网络的带宽控制方法及系统、相关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06750A
CN108306750A CN201710025761.6A CN201710025761A CN108306750A CN 108306750 A CN108306750 A CN 108306750A CN 201710025761 A CN201710025761 A CN 201710025761A CN 108306750 A CN108306750 A CN 1083067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ndwidth
parameter
management
monitor channel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02576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306750B (zh
Inventor
年庆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71002576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306750B/zh
Publication of CN1083067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067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3067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067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96Bandwidth or capacity management, i.e. automatically increasing or decreasing capacit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管理通信网络的带宽控制方法及系统、相关设备,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管理带宽不足管理效率低的问题。所述方法包括:根据用户输入的通道配置参数或者根据光传送网OTN设备的使用日志生成的通道配置文件;根据所述通道配置文件获取电监控通道可识别的带宽使用参数,所述带宽使用参数用于指示所述电监控通道在预设时段的管理带宽;向所述OTN设备发送带宽变动请求,所述带宽变动请求中携带所述带宽使用参数,以使所述OTN设备根据所述带宽使用参数对所述电监控通道进行相应的带宽调整。

Description

用于管理通信网络的带宽控制方法及系统、相关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管理通信网络的带宽控制方法及系统、相关设备。
背景技术
管理通信网(Management Communication Network,MCN)可以用来传送网络管理系统和网络设备之间的管理信息。管理通信网可以使用已有的业务通道的资源,即采用带内方式,也可以使用业务通道以外的资源,比如专门为管理通道提供的专用网络,这种方式称为带外方式。
带内方式或带外方式的管理通道都是可以对通道带宽进行配置的,其配置方式可分为光监控通道(OSC)配置和电监控通道(ESC)配置。光监控通道用非主光业务的波长作为独立的通道来承载监控信息,由于其波长不在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的增益谱范围之内,所以光功率无法放大,传输距离会受到限制,如果进行长距离传输,需要增加站点或者改为用电监控通道来作为管理通道。电监控通道使用OTN帧结构中的GCC字节传送监控信息,GCC字节包含OTUk帧开销的GCC0字节,ODUk帧开销的GCC1和GCC2字节,可以通过对端口的GCC字节的使用方式进行配置来调整电监控通道的带宽。
通常情况下,对管理带宽的配置可以满足正常的管理带宽需求。但是,在某些特殊场景下,对管理通道带宽有特别的要求,如果管理带宽不足,将会严重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例如,在对网络设备进行软件升级时,一般需要通过管理带宽将升级软件下载到设备,然后再进行升级。这种情况对带宽的要求就比较高,如果没有足够的带宽,软件下载会比较慢,严重影响软件升级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管理通信网络的带宽控制方法及系统、相关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管理带宽不足管理效率低的问题。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管理通信网络的带宽控制方法,包括:根据用户输入的通道配置参数或者根据光传送网OTN设备的使用日志生成的通道配置文件;根据所述通道配置文件获取电监控通道可识别的带宽使用参数,所述带宽使用参数用于指示所述电监控通道在预设时段的管理带宽;向所述OTN设备发送带宽变动请求,所述带宽变动请求中携带所述带宽使用参数,以使所述OTN设备根据所述带宽使用参数对所述电监控通道进行相应的带宽调整。
可选的,所述带宽使用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数据上行带宽及其适用时段、数据下行带宽及其适用时段、双向数据带宽及其适用时段。
可选的,所述带宽使用参数指示所述电监控通道的管理带宽的方式包括:指示所述电监控通道的端口数目以及每个端口的GCC字节。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管理通信网络的带宽控制方法,包括:接收来自网管中心的管理通信网络中电监控通道的带宽变动请求,所述带宽变动请求中携带所述电监控通道的带宽使用参数,所述带宽使用参数用于指示所述电监控通道在预设时段的管理带宽;在所述预设时段到达,且所述电监控通道已配置的管理带宽小于所述带宽使用参数的管理带宽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带宽使用参数对所述电监控通道进行相应的带宽调整。
可选的,所述带宽使用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数据上行带宽及其适用时段、数据下行带宽及其适用时段、双向数据带宽及其适用时段。
可选的,所述带宽使用参数指示所述电监控通道的管理带宽的方式包括:指示所述电监控通道的端口数目以及每个端口的GCC字节。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带宽使用参数对所述电监控通道进行相应的带宽调整包括:根据所述带宽使用参数指示的管理带宽与所述已配置的管理带宽之间的差值,确定所述电监控通道需要增加的带宽量;在所述电监控通道已开通的端口所提供的带宽大于或等于所述需要增加的带宽量的情况下,通过配置所述端口的字节增加相应的带宽量;在所述电监控通道已分配的监控端口所提供的带宽小于所述需要增加的带宽量的情况下,为所述电监控通道开通新的监控端口;将新开通的监控端口纳入所述电监控通道的路由并进行相应的字节配置。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电监控通道已配置的管理带宽大于或等于所述带宽使用参数指示的管理带宽的情况下,向所述网管中心返回不需要调整消息。
可选的,在根据所述带宽使用参数对所述电监控通道进行相应的带宽调整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当前时间超过所述预设时段时,将所述电监控通道的管理带宽自动恢复成调整前的带宽。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网管中心,包括:生成单元,用于根据用户输入的通道配置参数或者根据光传送网OTN设备的使用日志生成的通道配置文件;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通道配置文件获取电监控通道可识别的带宽使用参数,所述带宽使用参数用于指示所述电监控通道在预设时段的管理带宽;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OTN设备发送带宽变动请求,所述带宽变动请求中携带所述带宽使用参数,以使所述OTN设备根据所述带宽使用参数对所述电监控通道进行相应的带宽调整。
可选的,所述带宽使用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数据上行带宽及其适用时段、数据下行带宽及其适用时段、双向数据带宽及其适用时段。
可选的,所述带宽使用参数指示所述电监控通道的管理带宽的方式包括:指示所述电监控通道的端口数目以及每个端口的GCC字节。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OTN设备,包括: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网管中心的管理通信网络中电监控通道的带宽变动请求,所述带宽变动请求中携带所述电监控通道的带宽使用参数,所述带宽使用参数用于指示所述电监控通道在预设时段的管理带宽;调整单元,用于在所述预设时段到达且所述电监控通道已配置的管理带宽小于所述带宽使用参数指示的管理带宽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带宽使用参数对所述电监控通道进行相应的带宽调整。
可选的,所述带宽使用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数据上行带宽及其适用时段、数据下行带宽及其适用时段、双向数据带宽及其适用时段。
可选的,所述带宽使用参数指示所述电监控通道的管理带宽的方式包括:指示所述电监控通道的端口数目以及每个端口的GCC字节。
可选的,所述调整单元包括: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带宽使用参数指示的管理带宽与所述已配置的管理带宽之间的差值,确定所述电监控通道需要增加的带宽量;第一调整模块,用于在所述电监控通道已开通的端口所提供的带宽大于或等于所述需要增加的带宽量的情况下,通过配置所述端口的字节增加相应的带宽量;第二调整模块,用于在所述电监控通道已分配的监控端口所提供的带宽小于所述需要增加的带宽量的情况下,为所述电监控通道开通新的监控端口;将新开通的监控端口纳入所述电监控通道的路由并进行相应的字节配置。
可选的,所述设备还包括返回单元,用于在所述电监控通道已配置的管理带宽大于或等于所述带宽使用参数指示的管理带宽的情况下,向所述网管中心返回不需要调整消息。
可选的,所述设备还包括配置单元,用于在根据所述带宽使用参数对所述电监控通道进行相应的带宽调整之后,在当前时间超过所述预设时段时,将所述电监控通道的管理带宽自动恢复成调整前的带宽。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带宽控制系统,包括本发明提供的任一种网管中心以及本发明提供的任一种OTN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管理通信网络的带宽控制方法及系统、相关设备,网管中心能够根据用户输入的通道配置参数或者根据光传送网OTN设备的使用日志生成的通道配置文件,并根据所述通道配置文件获取电监控通道可识别的带宽使用参数,然后通过该带宽使用参数向ONT设备指示所述电监控通道在预设时段的管理带宽。这样,网管中心就能够根据用户需求或者根据统计数据向所述OTN设备发送带宽变动请求,动态调整OTN设备的电监控通道在预设时段的管理带宽,从而实现对OTN设备的管理带宽的动态灵活调整,有效提高了管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管理通信网络的带宽控制方法的一种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管理通信网络的带宽控制方法的另一种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管理通信网络的带宽控制方法所基于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基于图3所示的系统对管理通信网络的带宽进行调整的流程图;
图5是基于图3所示的系统对管理通信网络的带宽进行调整后的恢复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管中心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OTN设备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限定本发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管理通信网络的带宽控制方法,基于网管中心,包括:
S11,根据用户输入的通道配置参数或者根据光传送网OTN设备的使用日志生成的通道配置文件;
S12,根据所述通道配置文件获取电监控通道可识别的带宽使用参数,所述带宽使用参数用于指示所述电监控通道在预设时段的管理带宽;
S13,向所述OTN设备发送带宽变动请求,所述带宽变动请求中携带所述带宽使用参数,以使所述OTN设备根据所述带宽使用参数对所述电监控通道进行相应的带宽调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管理通信网络的带宽控制方法,网管中心能够根据用户输入的通道配置参数或者根据光传送网OTN设备的使用日志生成的通道配置文件,并根据所述通道配置文件获取电监控通道可识别的带宽使用参数,,然后通过该带宽使用参数向ONT设备指示所述电监控通道在预设时段的管理带宽。这样,网管中心就能够根据用户需求或者根据统计数据向所述OTN设备发送带宽变动请求,动态调整OTN设备的电监控通道在预设时段的管理带宽,从而实现对OTN设备的管理带宽的动态灵活调整,有效提高了管理效率。
具体的,在步骤S11中,在通道配置文件的生成过程中,既可以根据用户输入的通道配置参数来生成通道配置文件,从而使用户能够根据自己的即时需求来完成网络带宽配置,也可以根据OTN设备的使用日志来生成的通道配置文件,从而使OTN设备可以学习之前的使用数据或使用习惯来自动生成符合设备使用习惯的通道配置文件。
由于生成的通道配置文件不能被电监控通道识别,进一步的,还需要在步骤S12中根据所述通道配置文件获取电监控通道可识别的带宽使用参数,例如可以将通道配置文件转换成所述电监控通道可识别的带宽使用参数,其中,所述带宽使用参数用于指示所述电监控通道在预设时段的管理带宽。根据用户需要的不同,带宽使用参数可以包括不同的类别。例如,可选的,带宽使用参数可以包括以下一种或几种:数据上行带宽及其适用时段、数据下行带宽及其适用时段、双向数据带宽及其适用时段。
根据所述通道配置文件获取电监控通道可识别的带宽使用参数后,网管中心即可向所述OTN设备发送带宽变动请求,将带宽使用参数携带在带宽变动请求中,以使所述OTN设备根据所述带宽使用参数对所述电监控通道进行相应的带宽调整。
举例说明,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对管理通道的使用行为按方向区分为不同的优先级并自动识别不同优先级的带宽申请需求。比如,网管系统的历史性能数据统计定时查询上报功能配置为每天00:01进行,系统自动将此配置生成管理通道配置申请,申请1:申请的时间为每天00:01,方向为上行,流量需求为50M。比如,网管系统软件升级功能配置为2018年6月1日的2:00进行。系统自动将此配置生成管理通道配置申请,申请2:申请的时间2018年6月1日的2:00,方向为下行,流量需求为100M。
可选的,带宽使用参数指示所述电监控通道的管理带宽的方式可以包括:指示所述电监控通道的端口数目以及每个端口的GCC字节。具体而言,电监控的带宽与承载管理通道的单板的业务级别有关。假设单板的业务为OTU3,业务速率为43018413.559kbit/s,则每个GCC通道流量约为5.15Mbit/s。这样,对于流量需求为50M的申请1,至少需要提供4个端口的GCC才能满足要求:其中3个端口每个使用3个GCC字节,1个端口使用1个GCC字节。对于流量需求为100M申请2:至少需要提供7个端口,其中6个端口每个使用3个GCC字节,1个端口使用2个GCC字节。
相应的,如图2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管理通信网络的带宽控制方法,基于OTN设备,包括:
S21,接收来自网管中心的管理通信网络中电监控通道的带宽变动请求,所述带宽变动请求中携带所述电监控通道的带宽使用参数,所述带宽使用参数用于指示所述电监控通道在预设时段的管理带宽;
S22,在所述预设时段到达,且所述电监控通道已配置的管理带宽小于所述带宽使用参数指示的管理带宽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带宽使用参数对所述电监控通道进行相应的带宽调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管理通信网络的带宽控制方法,OTN设备能够接收来自网管中心的管理通信网络中电监控通道的带宽变动请求,并在预设时段到达且所述电监控通道已配置的管理带宽小于所述带宽使用参数指示的管理带宽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带宽使用参数对所述电监控通道进行相应的带宽调整。这样,OTN设备就能够根据带宽变动请求,动态调整OTN设备的电监控通道在预设时段的管理带宽,从而实现对OTN设备的管理带宽的动态灵活调整,有效提高了管理效率。
可选的,带宽变动请求中携带的带宽使用参数可以包括以下一种或几种:数据上行带宽及其适用时段、数据下行带宽及其适用时段、双向数据带宽及其适用时段。当然,根据用户需要的不同,带宽使用参数还可以包括其他的参数,本发明的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可选的,带宽使用参数指示所述电监控通道的管理带宽的方式可以包括:指示所述电监控通道的端口数目以及每个端口的GCC字节。例如,当OTN设备接收到的带宽变动请求为:申请的时间2018年6月1日的2:00,方向为下行,流量需求为100M时,假设每个GCC通道流量约为5.15Mbit/s,则OTN设备可以为电监控通道配置7个端口,其中6个端口每个使用3个GCC字节,1个端口使用2个GCC字节。当然也可以配置更多的端口来满足上述流量需求,本发明的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可选的,接收了带宽变动请求之后,可以在带宽使用参数指示的预设时段到达且所述电监控通道已配置的管理带宽小于所述带宽使用参数指示的管理带宽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带宽使用参数对所述电监控通道进行相应的带宽调整。而在所述电监控通道已配置的管理带宽大于或等于所述带宽使用参数指示的管理带宽的情况下,向所述网管中心返回不需要调整消息。
可选的,在电监控通道已配置的管理带宽小于所述带宽使用参数指示的管理带宽的情况下,所述根据所述带宽使用参数对所述电监控通道进行相应的带宽调整可包括:
根据所述带宽使用参数指示的管理带宽与所述已配置的管理带宽之间的差值,确定所述电监控通道需要增加的带宽量;
在所述电监控通道已开通的端口所提供的带宽大于或等于所述需要增加的带宽量的情况下,通过配置所述端口的字节增加相应的带宽量;
在所述电监控通道已分配的监控端口所提供的带宽小于所述需要增加的带宽量的情况下,为所述电监控通道开通新的监控端口;将新开通的监控端口纳入所述电监控通道的路由。自动生成原管理接入点与新的管理通道之间的路由并进行相应的字节配置。
也就是说,在已配置的管理带宽满足不了带宽使用参数指示的管理带宽的条件下,可以将两者的差值作为电监控通道需要增加的带宽量。而如果当前电监控通道已开通的端口所提供的带宽大于或等于所述需要增加的带宽量的情况下,可以直接通过配置端口的字节增加相应的带宽量,例如需要增加的带宽量为5Mbit/s,而当前已开通的2端口,其中有一个端口还可以提供2个GCC字节,则无需在开通新的端口,只需在原端口上设置新的字节即可。反之,如果已经开通的端口所能提供的带宽小于需要增加的带宽量,则需要开通新的端口来提供更多的字节数和流量。
进一步的,由于管理带宽的业务需求变化具有时效性,在根据所述带宽使用参数对所述电监控通道进行相应的带宽调整之后,在当前时间超过所述预设时段时,还可以将所述电监控通道的管理带宽自动恢复成调整前的带宽。也就是说,可以将调整后的管理通信网络带宽与有效时间保存,定时监控管理带宽配置,对调整带宽超出有效时间段的配置进行失效处理,恢复回调整之前的管理通信网络带宽配置,自动恢复原管理通道路由。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用于管理通信网络的带宽控制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图3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管理通信网络的带宽控制方法所基于的系统。如图3所示,该系统可包括管理网络带宽申请单元101、管理网络带宽管理单元102、定时单元103、管理网络带宽计算单元104、管理网络带宽保存单元105、管理网络带宽调整单元106。
所述管理网络带宽申请单元101,用于生成管理带宽申请。根据对管理通道的使用行为按方向区分为不同的优先级并自动识别不同优先级的带宽申请需求。将申请发送给管理网络带宽管理单元102进行处理。
所述管理网络带宽管理单元102用于对网络管理设备的管理带宽进行管理。本单元从管理网络带宽保存单元105获取网络管理设备的管理带宽配置并把网络带宽申请单元101发送过来的带宽申请数据一并发送给管理网络带宽计算单元104进行计算。本单元接收管理网络带宽保存单元105返回的调整信息保存结果并返回给管理网络带宽申请单元101申请结果包括计算的结果或保存的成功或失败信息。
所述定时单元103单元,用于定时检查是否管理带宽调整时间已过。如果调整时间已过,则管理网络带宽管理单元102会通知管理网络带宽调整单元106调整结束。
所述管理网络带宽计算单元104用于对管理网络带宽管理单元102发送过来的管理网络带宽调整请求进行计算。首先判断目前的带宽配置是否满足需求,如果满足则直接返回计算结果。如果不满足,计算出具体需要进行调整的管理对象及需要调整的带宽参数取值并发送给管理网络带宽调整单元106。
所述管理网络带宽保存单元105用于保存管理网络带宽配置数据以及读取管理网络带宽数据并发送给管理网络带宽管理单元102。
所述管理网络带宽调整单元106用于接收管理网络带宽计算单元104发送过来的计算结果,将具体的带宽配置参数下发给管理设备资源并发送给管理网络带宽保存单元105保存到数据库。
图4示出了基于图3所示的系统对管理通信网络的带宽进行调整的流程图。结合图3和图4,本实施例中,对管理通信网络的带宽进行调整可包括:
S201:申请配置管理通信网络带宽。将对管理通道的使用行为按方向区分为不同的优先级并自动识别不同优先级的带宽申请需求。比如,网管系统的历史性能数据统计定时查询上报功能配置为每天00:01进行,系统自动将此配置生成管理通道配置申请,申请1:申请的时间为每天00:01,方向为上行,流量需求为50M。比如,网管系统软件升级功能配置为2018年6月1日的2:00进行。系统自动将此配置生成管理通道配置申请,申请2:申请的时间2018年6月1日的2:00,方向为下行,流量需求为100M。上述两种情况的本端对象名称为网管系统、对端对象名称查询历史性能数据或下载软件的目的网元。系统会将这两种转换为带宽申请发往管理网络带宽计算单元。其中本端对象名称为网管系统名称、对端对象名称为管理的网络设备名称、通道类型为电监控通道。
S202:对带宽申请进行计算。如果配置申请中的通道类型选择的是电监控通道,则系统先计算为被管理的网元配置的电监控通道的端口和每个端口使用的GCC字节情况。对于电监控通道,要求从网管系统到被管理网元的所有的网元之间链路两端的端口GCC字节设置完全一致才能连通。电监控的带宽与承载管理通道的单板的业务级别有关。假设单板的业务为OTU3,业务速率为43018413.559kbit/s,则每个GCC通道流量约为5.15Mbit/s。这样,对于申请1,至少需要提供4个端口的GCC才能满足要求:其中3个端口每个使用3个GCC字节,1个端口使用1个GCC字节。对于申请2:至少需要提供7个端口,其中6个端口每个使用3个GCC字节,1个端口使用2个GCC字节。
S203:如果当前请求配置管理带宽的管理设备已经有管理带宽配置,则判断当前管理带宽配置是否满足要求。即要计算网元已分配的端口GCC通道的总带宽是多少。
S204:对管理带宽申请涉及的管理对象进行带宽调整。如果不满足要求,则对请求带宽和配置带宽进行比较,对超出部分带宽进行资源分配。本过程将GCC字节的使用方式配置或者带外监控通道的带宽配置参数配置,下发到本端和对端设备。设备建立好管理通道后,会将管理通道的本端、对端IP地址、VLAN信息返回给带宽申请模块。
S205:调整后的带宽配置入库并正式生效。即把调整结果通知申请的用户。
S206:如果目前的配置已经满足申请需求时,返回用户管理带宽配置满足需求,不需要调整。
图5示出了基于图3所示的系统对管理通信网络的带宽进行调整后的恢复流程图。结合图3和图5,本实施例中,管理通信网络带宽配置恢复实现流程可包括:
S301:系统设置的定时时间到。这时定时器会发送一个定时时间到的通知给管理网络带宽管理单元。
S302:网络带宽管理单元遍历管理设备的管理带宽配置,判断其调整时间。比如0点以后,管理通信网络带宽配置实现流程中配置的带宽需要调整回原来的状态,这时其相关的带宽配置信息就会被检索出来。
S303:判断调整结束时间是否到达。如果已经到达则进入下面的处理流程,如果尚未到达则返回。
S304:对调整结束时间到达的网络管理设备,将管理设备的管理带宽配置调整回原来的配置,将配置通过命令下发到网络管理设备。
S305:由调整后的带宽配置入库并正式生效。由管理网络带宽调整单元通知管理网络带宽保存单元,把原配置数据入库并恢复原管理通道的路由配置。
相应的,如图6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管中心,包括:
生成单元61,用于根据用户输入的通道配置参数或者根据光传送网OTN设备的使用日志生成的通道配置文件;
获取单元62,用于根据所述通道配置文件获取电监控通道可识别的带宽使用参数,,所述带宽使用参数用于指示所述电监控通道在预设时段的管理带宽;
发送单元63,用于向所述OTN设备发送带宽变动请求,所述带宽变动请求中携带所述带宽使用参数,以使所述OTN设备根据所述带宽使用参数对所述电监控通道进行相应的带宽调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管中心,网管中心能够根据用户输入的通道配置参数或者根据光传送网OTN设备的使用日志生成的通道配置文件,并根据所述通道配置文件获取电监控通道可识别的带宽使用参数,,然后通过该带宽使用参数向ONT设备指示所述电监控通道在预设时段的管理带宽。这样,网管中心就能够根据用户需求或者根据统计数据向所述OTN设备发送带宽变动请求,动态调整OTN设备的电监控通道在预设时段的管理带宽,从而实现对OTN设备的管理带宽的动态灵活调整,有效提高了管理效率。
可选的,所述带宽使用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数据上行带宽及其适用时段、数据下行带宽及其适用时段、双向数据带宽及其适用时段。
可选的,所述带宽使用参数指示所述电监控通道的管理带宽的方式包括:指示所述电监控通道的端口数目以及每个端口的GCC字节。
相应的,如图7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OTN设备,包括:
接收单元71,用于接收来自网管中心的管理通信网络中电监控通道的带宽变动请求,所述带宽变动请求中携带所述电监控通道的带宽使用参数,所述带宽使用参数用于指示所述电监控通道在预设时段的管理带宽;
调整单元72,用于在所述预设时段到达且所述电监控通道已配置的管理带宽小于所述带宽使用参数指定的管理带宽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带宽使用参数对所述电监控通道进行相应的带宽调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OTN设备,能够接收来自网管中心的管理通信网络中电监控通道的带宽变动请求,并在预设时段到达,且所述电监控通道已配置的管理带宽小于所述带宽使用参数指示的管理带宽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带宽使用参数对所述电监控通道进行相应的带宽调整。这样,OTN设备就能够根据带宽变动请求,动态调整OTN设备的电监控通道在预设时段的管理带宽,从而实现对OTN设备的管理带宽的动态灵活调整,有效提高了管理效率。
可选的,所述带宽使用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数据上行带宽及其适用时段、数据下行带宽及其适用时段、双向数据带宽及其适用时段。
可选的,所述带宽使用参数指示所述电监控通道的管理带宽的方式包括:指示所述电监控通道的端口数目以及每个端口的GCC字节。
可选的,调整单元72包括: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带宽使用参数指示的管理带宽与所述已配置的管理带宽之间的差值,确定所述电监控通道需要增加的带宽量;第一调整模块,用于在所述电监控通道已开通的端口所提供的带宽大于或等于所述需要增加的带宽量的情况下,通过配置所述端口的字节增加相应的带宽量;第二调整模块,用于在所述电监控通道已分配的监控端口所提供的带宽小于所述需要增加的带宽量的情况下,为所述电监控通道分配新的监控端口;将新分配的监控端口纳入所述电监控通道的路由。
可选的,OTN设备还包括返回单元,用于在所述电监控通道已配置的管理带宽大于或等于所述带宽使用参数指示的管理带宽的情况下,向所述网管中心返回不需要调整消息。
可选的,OTN设备还可包括配置单元,用于在根据所述带宽使用参数对所述电监控通道进行相应的带宽调整之后,在当前时间超过所述预设时段时,将所述电监控通道的管理带宽自动恢复成调整前的带宽。
相应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带宽控制系统,包括前述实施例提供的任一种网管中心以及前述实施例提供的任一种OTN设备,因此也能实现相应的技术效果,前文已经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7)

1.一种用于管理通信网络的带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用户输入的通道配置参数或者根据光传送网OTN设备的使用日志生成的通道配置文件;
根据所述通道配置文件获取电监控通道可识别的带宽使用参数,所述带宽使用参数用于指示所述电监控通道在预设时段的管理带宽;
向所述OTN设备发送带宽变动请求,所述带宽变动请求中携带所述带宽使用参数,以使所述OTN设备根据所述带宽使用参数对所述电监控通道进行相应的带宽调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宽使用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数据上行带宽及其适用时段、数据下行带宽及其适用时段、双向数据带宽及其适用时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宽使用参数指示所述电监控通道的管理带宽的方式包括:指示所述电监控通道的端口数目以及每个端口的GCC字节。
4.一种用于管理通信网络的带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来自网管中心的管理通信网络中电监控通道的带宽变动请求,所述带宽变动请求中携带所述电监控通道的带宽使用参数,所述带宽使用参数用于指示所述电监控通道在预设时段的管理带宽;
在所述预设时段到达,且所述电监控通道已配置的管理带宽小于所述带宽使用参数指示的管理带宽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带宽使用参数对所述电监控通道进行相应的带宽调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宽使用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数据上行带宽及其适用时段、数据下行带宽及其适用时段、双向数据带宽及其适用时段。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带宽使用参数对所述电监控通道进行相应的带宽调整包括:
根据所述带宽使用参数指示的管理带宽与所述已配置的管理带宽的差值,确定所述电监控通道需要增加的带宽量;
在所述电监控通道已开通的监控端口所提供的带宽大于或等于所述需要增加的带宽量的情况下,通过配置所述监控端口的字节增加相应的带宽量;
在所述电监控通道已开通的监控端口所提供的带宽小于所述需要增加的带宽量的情况下,为所述电监控通道开通新的监控端口;将新开通的监控端口纳入所述电监控通道的路由并进行相应的字节配置。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电监控通道已配置的管理带宽大于或等于所述带宽使用参数中指示的管理带宽的情况下,向所述网管中心返回不需要调整消息。
8.根据权利要求4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所述带宽使用参数对所述电监控通道进行相应的带宽调整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当前时间超过所述预设时段时,将所述电监控通道的管理带宽自动恢复成调整前的带宽。
9.一种网管中心,其特征在于,包括:
生成单元,用于根据用户输入的通道配置参数或者根据光传送网OTN设备的使用日志生成的通道配置文件;
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通道配置文件获取电监控通道可识别的带宽使用参数,所述带宽使用参数用于指示所述电监控通道在预设时段的管理带宽;
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OTN设备发送带宽变动请求,所述带宽变动请求中携带所述带宽使用参数,以使所述OTN设备根据所述带宽使用参数对所述电监控通道进行相应的带宽调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网管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宽使用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数据上行带宽及其适用时段、数据下行带宽及其适用时段、双向数据带宽及其适用时段。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宽使用参数指示所述电监控通道的管理带宽的方式包括:指示所述电监控通道的端口数目以及每个端口的GCC字节。
12.一种OTN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网管中心的管理通信网络中电监控通道的带宽变动请求,所述带宽变动请求中携带所述电监控通道的带宽使用参数,所述带宽使用参数用于指示所述电监控通道在预设时段的管理带宽;
调整单元,用于在所述预设时段到达,且所述电监控通道已配置的管理带宽小于所述带宽使用参数中指示的管理带宽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带宽使用参数对所述电监控通道进行相应的带宽调整。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宽使用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数据上行带宽及其适用时段、数据下行带宽及其适用时段、双向数据带宽及其适用时段。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单元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带宽使用参数指示的管理带宽与所述已配置的管理带宽之间的差值,确定所述电监控通道需要增加的带宽量;
第一调整模块,用于在所述电监控通道已开通的监控端口所提供的带宽大于或等于所述需要增加的带宽量的情况下,通过配置所述监控端口的字节增加相应的带宽量;
第二调整模块,用于在所述电监控通道已分配的监控端口所提供的带宽小于所述需要增加的带宽量的情况下,为所述电监控通道开通新的监控端口;将新开通的监控端口纳入所述电监控通道的路由并进行相应的字节配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返回单元,用于在所述电监控通道已配置的管理带宽大于或等于所述带宽使用参数指示的管理带宽的情况下,向所述网管中心返回不需要调整消息。
16.根据权利要求12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配置单元,用于在根据所述带宽使用参数对所述电监控通道进行相应的带宽调整之后,在当前时间超过所述预设时段时,将所述电监控通道的管理带宽自动恢复成调整前的带宽。
17.一种带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管中心以及权利要求12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OTN设备。
CN201710025761.6A 2017-01-13 2017-01-13 用于管理通信网络的带宽控制方法及系统、相关设备 Active CN1083067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25761.6A CN108306750B (zh) 2017-01-13 2017-01-13 用于管理通信网络的带宽控制方法及系统、相关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25761.6A CN108306750B (zh) 2017-01-13 2017-01-13 用于管理通信网络的带宽控制方法及系统、相关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06750A true CN108306750A (zh) 2018-07-20
CN108306750B CN108306750B (zh) 2022-07-01

Family

ID=628721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25761.6A Active CN108306750B (zh) 2017-01-13 2017-01-13 用于管理通信网络的带宽控制方法及系统、相关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306750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45658A (zh) * 2020-01-13 2020-06-05 广东胜越智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most150的网络带宽动态调整方法
CN112422305A (zh) * 2019-08-21 2021-02-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设备的升级方法及装置
CN112564977A (zh) * 2020-12-15 2021-03-26 安徽皖通邮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otn设备通用通信信道扩容的方法
CN114697772A (zh) * 2020-12-31 2022-07-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WO2023273080A1 (zh) * 2021-06-30 2023-01-05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通用通信通道数据传输方法、光网络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07508A (zh) * 2006-12-19 2008-06-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实现光网络带宽按需分配的方法和系统
CN101394310A (zh) * 2008-11-04 2009-03-25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构建管理通信网和信令通信网的装置和方法
CN102170331A (zh) * 2011-05-09 2011-08-3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用通信通道(gcc)速率调整的方法和装置
US20140199067A1 (en) * 2013-01-17 2014-07-17 Infinera Corp. Method to re-provision bandwidth in p-otn network based on current traffic demand
CN104303475A (zh) * 2013-04-10 2015-01-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调整线路接口速率的方法和节点
EP2963852A1 (en) * 2014-06-13 2016-01-06 Ciena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tatistical multiplexing with otn and dwdm
WO2016165595A1 (zh) * 2015-04-15 2016-10-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实现网络带宽调整的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07508A (zh) * 2006-12-19 2008-06-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实现光网络带宽按需分配的方法和系统
CN101394310A (zh) * 2008-11-04 2009-03-25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构建管理通信网和信令通信网的装置和方法
CN102170331A (zh) * 2011-05-09 2011-08-3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用通信通道(gcc)速率调整的方法和装置
US20140199067A1 (en) * 2013-01-17 2014-07-17 Infinera Corp. Method to re-provision bandwidth in p-otn network based on current traffic demand
CN104303475A (zh) * 2013-04-10 2015-01-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调整线路接口速率的方法和节点
EP2963852A1 (en) * 2014-06-13 2016-01-06 Ciena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tatistical multiplexing with otn and dwdm
WO2016165595A1 (zh) * 2015-04-15 2016-10-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实现网络带宽调整的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22305A (zh) * 2019-08-21 2021-02-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设备的升级方法及装置
CN112422305B (zh) * 2019-08-21 2023-08-01 南京中兴新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通信设备的升级方法及装置
CN111245658A (zh) * 2020-01-13 2020-06-05 广东胜越智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most150的网络带宽动态调整方法
CN112564977A (zh) * 2020-12-15 2021-03-26 安徽皖通邮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otn设备通用通信信道扩容的方法
CN114697772A (zh) * 2020-12-31 2022-07-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WO2023273080A1 (zh) * 2021-06-30 2023-01-05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通用通信通道数据传输方法、光网络设备和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06750B (zh) 2022-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06750A (zh) 用于管理通信网络的带宽控制方法及系统、相关设备
CN101146039A (zh) 自动调整带宽的装置及其调整方法
US10122458B2 (en) Bandwidth optimization and hitless transport in dynamic free space optical communications networks
US8233795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edium access control in an optical packet-switched network and the network thereof
Zhou et al. Link state aware dynamic routing and spectrum allocation strategy in elastic optical networks
CN104734899A (zh) 一种调整带宽参数的方法及装置
Lu et al. Implementation and demonstration of revenue-driven provisioning for advance reservation requests in OpenFlow-controlled SD-EONs
EP3355523B1 (en) Relay transmission system, relay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relay transmission device
Christodoulopoulos et al. Routing and spectrum allocation policies for time-varying traffic in flexible optical networks
KR20170111455A (ko) QoS 보장을 위한 맵핑 방법이 적용된 유무선 통합 네트워크 및 업스트림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Tsardinakis et al. Should like demands be grouped in mixed line rate networks?
Wang et al. Load-aware nonlinearity estimation for efficient resource allocation in elastic optical networks
WO2020209095A1 (ja) 多重伝送システム及び多重伝送方法
Mai et al. Adaptive rate-based MAC protocols design and analysis for integrated FSO/PON networks
Walkowiak et al.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dynamic routing in elastic optical networks with back-to-back regeneration
CN112913164B (zh) 时分和波分复用
CN107104728B (zh) 一种基于sdn的光纤网络控制装置和方法
Zhou et al. Resource delayed release strategy for dynamic and fast end-to-end service provisioning in SDN-enabled OTN over WDM networks
Fávero et al. A new elastic optical network defragmentation strategy based on the reallocation of lightpaths sharing the most fragmented link
KR102209022B1 (ko) 무선 소프트웨어 정의 네트워크의 제어평면보호방법
Amar et al. Power excursion reduction in flex-grid optical networks with symbol rate adaptation
Wang et al. Support statistical sharing in circuit switching WDM optical networks
Yin et al. UltraFlow: Elastic, flexible and dual-mode long-reach optical access network
Biernacka et al. Dynamic sliceable optical bypasses in SDN-based networks
Pogge et al. Enabling the Edge-A method for dynamic virtualizable con-nections for 5G deploymen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