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01994A - 发条发动机 - Google Patents

发条发动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01994A
CN108301994A CN201810098887.0A CN201810098887A CN108301994A CN 108301994 A CN108301994 A CN 108301994A CN 201810098887 A CN201810098887 A CN 201810098887A CN 108301994 A CN108301994 A CN 1083019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clockwork spring
output shaft
going barrel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09888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智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1009888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301994A/zh
Publication of CN1083019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01994A/zh
Priority to PCT/CN2019/073809 priority patent/WO2019149202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GSPRING, WEIGHT, INERTIA OR LIKE MOTORS; MECHANICAL-POWER PRODUCING DEVICES OR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R USING ENERGY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G1/00Spring motors
    • F03G1/02Spring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or material of spring, e.g. helical, spiral, coi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GSPRING, WEIGHT, INERTIA OR LIKE MOTORS; MECHANICAL-POWER PRODUCING DEVICES OR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R USING ENERGY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G1/00Spring motors
    • F03G1/06Other parts or details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发条发动机,包括壳体;设于壳体内的发条盒和传动齿轮组,发条盒的外壁套设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与传动齿轮组的输入端啮合;主动力输出轴,与传动齿轮组的输出端相连;主动力输出轴上设有第二齿轮;加速齿轮组,与第二齿轮啮合传动;制动开关,用于制动时与加速齿轮组的制动齿轮卡合。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发条发动机,发条储能后,制动开关脱离制动齿轮后,发条盒在发条的作用下转动,从而动力通过传动齿轮组传递至主动力输出轴,主动力输出轴将动力输出。

Description

发条发动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条发动机。
背景技术
自然界中存在着各式各样的能量,大至我们身边流动的空气和水,小至生物体内分子的运动,但是这些能量往往需要转换成相应的势能才能实现存储。如果把风能或者流水转换成电能,进而利用蓄电池转化为化学能进行存储,在需要的时候,则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并进一步转换为机械能。显然这种多步能量存储与释放的效率是作常低的。在很多情况下,人们也可以把这些能量是对外界所做的功(机械能)转化为弹性能进而存储起来。例如各种弹簧装置、玩具以及钟表的发条等。这种机械能与弹性能之间的转换是通过弹簧材料内部原子间距的变化来实现的。也就是说,当外力作用到弹簧的时候,弹簧材料的原子间距被拉长或缩短,从而将外力所做的功转换成了弹簧的弹性能;而当弹簧被释放的时候,弹簧材料内部的原子间距则会恢复到原始距离,从而将弹性能释放为对外界所做的功。尽管机械能与弹性能之间的转换可以几乎没有损耗,但是弹性变形的材料所能存储的能是密度相对很低。
随着西安交通大学丁向东等关于纳米弹簧的研究,设计出了以表面能为媒介,高效存储和释放机械能的新装置——纳米弹簧。与块体弹簧不同,纳米弹簧是通过表面原子的重构来实现能量的存储与释放的。该装置在加载和卸载过程中的表现就像手风琴一样:在加载过程中,车孪晶界向表面能高的孪晶取向移动,从而把外力所做的功转换为纳米装置的表面能而存储起来;在卸载的时候,在存储的表面能的驱动下,孪晶界移向表面较低的孪晶取向,从面将存储表面能转换为机械能。这种纳米弹簧具有显著优于块体弹簧的性能,
以截面宽度为2.3nm的纳米弹簧为例,其存储的能量密度超过1000J/cm3。(是钟表发条的1600倍以上),而且其能量转换效率高达98%,随着弹簧的横截面宽度的增大,装置的能量转换效率虽然有所减小,但是在纳米线的横截面宽度不大于5nm的条件下,其能量转换效率仍然可以保持在95%以上。
因此我们可以展望在不久的将来,纳米弹簧将在能量转换领域发挥巨大的作用,特别是在发动机技术领域,有望取代传统的发动机(如:内燃机、外燃机和电动机等)以及蓄电池。因此需要设计出一种利用弹簧或者发条进行储能的发条发动机。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条发动机,实现发条储能的高效转换。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发条发动机,包括壳体;
设于壳体内的发条盒和传动齿轮组,发条盒的外壁套设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与传动齿轮组的输入端啮合;
主动力输出轴,与传动齿轮组的输出端相连;主动力输出轴上设有第二齿轮;
加速齿轮组,与第二齿轮啮合传动;
制动开关,用于制动时与加速齿轮组卡合。
发条储能后,制动开关脱离制动齿轮后,发条盒在发条的作用下转动,从而动力通过传动齿轮组传递至主动力输出轴,主动力输出轴将动力输出。
优选地,所述加速齿轮组包括通过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传动的第一输出轴,第一输出轴连接设置电磁涡流制动器。
优选地,所述壳体内活动设有转轴,发条盒套设在转轴上,发条盒内发条的一端连接转轴,另一端连接发条盒内壁。
优选地,所述转轴上套设有单向离合装置,转轴的端部连接设置减速电机。
优选地,所述发条发动机还包括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包括
计数单元,用于检测和记录发条盒的转动次数;
通信单元,用于与外部进行数据通信;
以及分别与计数单元和通信单元电性连接的控制单元。
优选地,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
调温单元,用于对发条盒和传动齿轮组进行升温和降温;
显示单元,用于显示发条发动机的工作参数;
发光单元,用于对壳体内提供照明;
摄像单元,用于实时监测壳体内各部件的工作情况;
GPS单元,用于对发条发动机进行定位;
所述调温单元、显示单元、发光单元、摄像单元和GPS单元均与控制单元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加速齿轮组还包括通过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传动的第二输出轴,第二输出轴连接设置发电机,发电机与控制单元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主动力输出轴连接设置第一变速箱,第一变速箱的输出端连接设置第二变速箱。
优选地,所述传动齿轮组包括与发条盒啮合传动的慢速齿轮组以及与慢速齿轮组啮合传动的快速齿轮组,发条盒和慢速齿轮组处于真空环境中,快速齿轮组浸泡在冷却液中。
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从内向外依次设置的龙骨架、第一金属层、第一缓冲层、第二金属层和第二缓冲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发条发动机,发条储能后,制动开关脱离制动齿轮后,发条盒在发条的作用下转动,从而动力通过传动齿轮组传递至主动力输出轴,主动力输出轴将动力输出。
2、制动齿轮经过多级加速后,虽然转速很快,但是仅用很小的力便能使制动齿轮停下来,从而使得主动力输出轴停止转动,方便对发条发动机进行制动。
3、壳体包括从内向外依次设置的龙骨架、第一金属层、第一缓冲层、第二金属层和第二缓冲层。壳体与载具铁皮外壳全部连为一体,具备防水防尘和防震的功能。
4、转轴上套设有单向离合装置,转轴的端部连接设置减速电机。单向离合装置具有超越、分度和逆止的功能,减速电机可带动转轴从而慢慢收紧发条11储能,单向离合装置可使得转轴仅能在减速电机的带动下转动,当减速电机停止后,转轴在逆止功能的作用下锁死,保证发条发动机正常运行。
5、发条发动机还包括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的计数单元用于检测和记录发条盒的转动次数,并将转动次数发送到控制单元,当发条储能后,其能释放的能量可以转换为发条盒的转动次数,因此可以通过统计发条盒已经转动的次数得到剩余的转动次数,从而转化为相应的剩余行程数或者剩余储能百分比。
6、该发条发动机能量转换效率高,达70%以上(汽油30%),储能时间长,不易自然损耗,经久耐用,不易损坏,动力强劲,使用时间长,续航能力强,核心部件使用寿命可达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以上,行驶里程成本低,防水防尘效果好,运用广泛等诸多优点,即使是在极端天气及恶劣环境也能照常使用工作。
7、该发条发动机还可作为专门的储能装置,可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为其储能,稍加改进几乎是万用的储能装置,可以运用到众多领域。发条发动机即是发动机也是发电机,可以替代所有以往燃油发电机、发动机、蓄电池工具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发条发动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发条盒、传动齿轮组和加速齿轮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壳体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龙骨架的正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棘轮离合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控制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中:1-壳体;101-龙骨架;102-第一金属层;103-第一缓冲层;104-第二金属层;105-第二缓冲层;2-发条盒;3-第一齿轮;4-传动齿轮组;5-主动力输出轴;6-第二齿轮;7-加速齿轮组;701-中间齿轮;702-制动齿轮;703-第一输出轴;704-第二输出轴;8-制动开关;9-电磁涡流制动器;10-转轴;11-发条;12-发电机;13-第一离合器;14-第一变速箱;15-第二离合器;16-第二变速箱;17-控制单元;18-计数单元;19-通信单元;20-调温单元;21-显示单元;22-发光单元;23-摄像单元;24-GPS单元;25-齿轮杆;26-减速电机;27-棘轮;28-棘爪。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阐释。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发条发动机,包括壳体1、发条盒2、第一齿轮3、传动齿轮组4、主动力输出轴5、第二齿轮6、加速齿轮组7和制动开关8,发条盒2、第一齿轮3和传动齿轮组4均设于壳体1内,第一齿轮3套设在发条盒2的外壁上,传动齿轮组4由多个齿轮依次啮合传动而成,顺着动力传动的方向,齿轮的转速逐渐增加,第一齿轮3与传动齿轮组4输入端的齿轮啮合。
主动力输出轴5的一端位于壳体1内,另一端位于壳体1外。主动力输出轴5位于壳体1内的一端连接设置锥齿轮,锥齿轮与传动齿轮组4输出端的齿轮啮合。
壳体1内活动设有转轴10,发条盒2套设在转轴10上,发条盒2内发条11的一端连接转轴10,发条11的另一端连接发条盒2内壁。发条11储能后,当转轴10固定时,发条盒2在发条11的作用下转动,从而动力通过传动齿轮组4传递至主动力输出轴5,主动力输出轴5将动力输出。
传动齿轮组4包括与发条盒2啮合传动的慢速齿轮组以及与慢速齿轮组啮合传动的快速齿轮组,发条盒2和慢速齿轮组处于真空环境中,可以减少内部部件氧化,延长使用时间,降低内部部件摩擦噪音。快速齿轮组浸泡在冷却液中。
主动力输出轴5的中部固定套设有第二齿轮6,加速齿轮组7与第二齿轮6啮合传动。加速齿轮组7与传动齿轮组4的功能和结构类似,也是由多个齿轮齿轮依次啮合传动而成,顺着动力传动的方向,齿轮的转速逐渐增加,如图2给出了加速齿轮组7的具体连接关系图。同理,可根据实际应用的需求组合得到传动齿轮组4的结构。
加速齿轮组7包括多根平行的转轴,每根转轴上均设有一大一小两个齿轮,转速最快的转轴为第一输出轴703,第一输出轴703上设置的大齿轮为制动齿轮702。
第一输出轴703连接设置电磁涡流制动器9,电磁涡流制动器9可以精确控制主动力输出轴5的转速。
制动齿轮702经过多级加速后,虽然转速很快,但是仅用很小的力便能使制动齿轮停下来,从而使得主动力输出轴5停止转动,对发条发动机进行制动,制动开关8用于制动时与加速齿轮组7的制动齿轮702卡合。
制动开关8可以为气压制动装置或者手动制动装置,气压制动装置在第一次使用前需先加满制动气罐才能使用。发条发动机启动后就一直给气压制动装置里面的制动气罐加气,需要制动时,制动气罐推动制动开关8的齿轮与制动齿轮702卡合,使主动力输出轴5停止转动。手动制动装置则需要人为的推动和拔出制动开关8,使制动开关8的齿轮与制动齿轮702分别卡合和脱离。
在实际使用中,制动开关8可以同时包括气压制动和手动制动两种模式,使得使用时更为安全。
加速齿轮组7还包括设于第一输出轴703和主动力输出轴5之间的第二输出轴704,第二输出轴704上套设有中间齿轮701,第二输出轴704连接设置发电机12,当发条发动机启动后,第二输出轴704转动并带动发电机12发电,并将电输送至各部件。
如图3所示,壳体1包括从内向外依次设置的龙骨架101、第一金属层102、第一缓冲层103、第二金属层104和第二缓冲层105。
如图4所示,龙骨架101为网状空心管龙骨架,可以为钛合金制作的网状交叉的空心管组成的龙骨架,为整个壳体1提供支撑。第一金属层102为不锈钢钢板,包裹整个龙骨架101。第一缓冲层103为泡沫层,包裹整个第一金属层102。第二金属层104为合金板层,包裹整个第一缓冲层103。第二缓冲层105为泡沫层,包裹整个第二金属层104。第二缓冲层105外设有载具铁皮外壳,例如:汽车壳,载具铁皮外壳包裹整个第二缓冲层105。
第一缓冲层103和第二缓冲层105的泡沫层均由高密泡沫制成。壳体1与载具铁皮外壳全部连为一体,具备防水防尘和防震的功能。
转轴10上套设有单向离合装置,转轴10的端部连接设置减速电机26。单向离合装置具有超越、分度和逆止的功能,单向离合装置为逆止器、单向离合器或棘轮离合器。减速电机26可带动转轴10从而慢慢收紧发条11储能,单向离合装置可使得转轴10仅能在减速电机26的带动下转动,当减速电机26停止后,转轴10在逆止功能的作用下锁死。
如图5所示为单向离合装置为棘轮离合器的结构示意图,棘轮离合器包括棘轮27、棘爪28和弹簧。如图5所示,在弹簧的作用下,棘爪28前端始终朝下,嵌在棘轮27的齿槽中。当减速电机26带动转轴10逆时针转动时,棘轮27也开始逆时针转动;当减速电机26停止时,棘爪28嵌在棘轮27的齿槽中将棘轮27顶住,即使在发条11的作用下,转轴10和棘轮27也不能顺时针转动。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发条11的储能方式,在壳体1上穿设有齿轮杆25,齿轮杆25与壳体1通过轴承转动连接,齿轮杆25位于壳体1内的一端连接一储能齿轮,储能齿轮与传动齿轮组4啮合,具体的,传动齿轮组4与储能齿轮啮合的齿轮临近第一齿轮3。齿轮杆25位于壳体1外的一端与壳体1平齐,端面上凹设有方形孔,便于与外部动力连接。外部动力带动齿轮杆25转动,让传动齿轮组4反向转动,从而带动发条盒2转动,给发条11储能。利用齿轮杆25转动给发条11储能时,制动开关8与制动齿轮702脱离,即控制制动开关8的气压制动装置和/或手动制动装置运行使制动开关8的齿轮与制动齿轮702卡合脱离。
通过较小功率的减速电机26带动转轴10搅动发条11储能是为了方便灵活,即使是在现有的电动汽车充电桩上也能使用。也可以通过大功率减速电机带动齿轮杆25使发条11储能,通过齿轮杆25储能的方式效率更高,更加的节约时间。可以看出这两种储能方式各有所长,应结合使用。
如图6所示,发条发动机还包括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单元17、计数单元18、通信单元19、调温单元20、显示单元21、发光单元22、摄像单元23、GPS单元24,控制单元17分别与计数单元18、通信单元19、调温单元20、显示单元21、发光单元22、摄像单元23、GPS单元24、减速电机26、电磁涡流制动器9和发电机12电性连接。
当发条发动机启动时发电机12直接连接控制单元17对各部件进行供电,从而不需要使用蓄电池。
计数单元18用于检测和记录发条盒2的转动次数,并将转动次数发送到控制单元17,当发条11储能后,其能释放的能量可以转换为发条盒2的转动次数,因此可以通过统计发条盒2已经转动的次数得到剩余的转动次数,从而转化为相应的剩余行程数或者剩余储能百分比。
调温单元20用于对发条盒2和传动齿轮组4进行升温和降温;发条盒2和传动齿轮组4在温度范围K1到K2内能保持最佳运动状态,当发条盒2和传动齿轮组4低于K1时,调温单元20升温。当发条盒2和传动齿轮组4高于K2时,调温单元20降温,当发条盒2和传动齿轮组4在K1到K2内时,调温单元20暂停工作。
显示单元21用于显示发条发动机的工作参数。摄像单元23用于实时监测壳体1内各部件的工作情况。通信单元19用于与外部进行数据通信。发光单元22用于对壳体1内提供照明,便于检修。GPS单元24通过全球定位系统对发条发动机进行定位。
主动力输出轴5连接设置第一变速箱14,第一变速箱14的输出端连接设置第二变速箱16。主动力输出轴5通过第一离合器13与第一变速箱14的输入端相连,第一变速箱14的输出端通过第二离合器15与第二变速箱16的输入端相连。第一变速箱14与控制单元17电性连接。利用齿轮杆25转动给发条11储能时,第一离合器1断开。
第一变速箱14内每个齿轮对应相应的排量大小扭力而定,控制整个发动机的排量转换。发条11用到随着储能的减少,最后力量也会越来越小,这个时候控制单元17就会自动调节电磁涡流制动器9和第一变速箱14,比方从原有的排量2.0随着发条力量的逐步减弱就会自动调节成3.0,4.0,5.0,6.0……来适应所使用的稳定转数扭力需求。第二变速箱16则用于换挡。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发条盒2内设置的发条也可以用弹簧代替。发条盒2的数量也可以为一个或多个。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可选的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发明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应理解成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书中界定的为准,并且说明书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书。

Claims (10)

1.一种发条发动机,其特征在于:
包括壳体(1);
设于壳体(1)内的发条盒(2)和传动齿轮组(4),发条盒(2)的外壁套设有第一齿轮(3),第一齿轮(3)与传动齿轮组(4)的输入端啮合;
主动力输出轴(5),与传动齿轮组(4)的输出端相连;主动力输出轴(5)上设有第二齿轮(6);
加速齿轮组(7),与第二齿轮(6)啮合传动;
制动开关(8),用于制动时与加速齿轮组(7)卡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条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速齿轮组(7)包括通过齿轮与第二齿轮(6)啮合传动的第一输出轴(703),第一输出轴(703)连接设置电磁涡流制动器(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条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活动设有转轴(10),发条盒(2)套设在转轴(10)上,发条盒(2)内发条(11)的一端连接转轴(10),另一端连接发条盒(2)内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条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10)上套设有单向离合装置,转轴(10)的端部连接设置减速电机(2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条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条发动机还包括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包括
计数单元(18),用于检测和记录发条盒(2)的转动次数;
通信单元(19),用于与外部进行数据通信;
以及分别与计数单元(18)和通信单元(19)电性连接的控制单元(1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条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调温单元(20),用于对发条盒(2)和传动齿轮组(4)进行升温和降温;
显示单元(21),用于显示发条发动机的工作参数;
发光单元(22),用于对壳体(1)内提供照明;
摄像单元(23),用于实时监测壳体(1)内各部件的工作情况;
GPS单元(24),用于对发条发动机进行定位;
所述调温单元(20)、显示单元(21)、发光单元(22)、摄像单元(23)和GPS单元(24)均与控制单元(17)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条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速齿轮组(7)还包括通过齿轮与第二齿轮(6)啮合传动的第二输出轴(704),第二输出轴(704)连接设置发电机(12),发电机(12)与控制单元(17)电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发条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力输出轴(5)连接设置第一变速箱(14),第一变速箱(14)的输出端连接设置第二变速箱(16)。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发条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齿轮组(4)包括与发条盒(2)啮合传动的慢速齿轮组以及与慢速齿轮组啮合传动的快速齿轮组,发条盒(2)和慢速齿轮组处于真空环境中,快速齿轮组浸泡在冷却液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发条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包括从内向外依次设置的龙骨架(101)、第一金属层(102)、第一缓冲层(103)、第二金属层(104)和第二缓冲层(105)。
CN201810098887.0A 2018-01-31 2018-01-31 发条发动机 Pending CN10830199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98887.0A CN108301994A (zh) 2018-01-31 2018-01-31 发条发动机
PCT/CN2019/073809 WO2019149202A1 (zh) 2018-01-31 2019-01-30 发条发动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98887.0A CN108301994A (zh) 2018-01-31 2018-01-31 发条发动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01994A true CN108301994A (zh) 2018-07-20

Family

ID=628506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098887.0A Pending CN108301994A (zh) 2018-01-31 2018-01-31 发条发动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8301994A (zh)
WO (1) WO2019149202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49202A1 (zh) * 2018-01-31 2019-08-08 张智东 发条发动机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066713A1 (en) * 2000-10-16 2003-04-10 Shoichi Nagao Mainspring mechanism and device having the same
CN1815015A (zh) * 2005-11-08 2006-08-09 温锡钦 发条动力装置
CN106838184A (zh) * 2017-01-24 2017-06-13 廖红继 一种储能动力车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15142A (en) * 1997-09-12 2000-01-18 Johnson Controls, Inc. Spring module for return-to-normal actuator
CN108301994A (zh) * 2018-01-31 2018-07-20 张智东 发条发动机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066713A1 (en) * 2000-10-16 2003-04-10 Shoichi Nagao Mainspring mechanism and device having the same
CN1815015A (zh) * 2005-11-08 2006-08-09 温锡钦 发条动力装置
CN106838184A (zh) * 2017-01-24 2017-06-13 廖红继 一种储能动力车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49202A1 (zh) * 2018-01-31 2019-08-08 张智东 发条发动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149202A1 (zh) 2019-08-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581841B (en) A parallel mixed power unit
CN101986524B (zh) 一种利用汽车刹车的发电装置
CN201042927Y (zh) 一种电动汽车
US20100133031A1 (en) Hydraulic hybrid power system
US20050242589A1 (en)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an electrical energy
CN1958328B (zh) 一种电动汽车
CN105305722A (zh) 磁悬浮储能发电车轮
CN202966274U (zh) 汽车辅助制动及辅助启动系统
CN101327783B (zh) 发条刹车回能装置
CN108301994A (zh) 发条发动机
CN201690262U (zh) 自充式车、船动力转换装置及含该装置的自充式电动汽车
CN108301993B (zh) 一种发条发动机的充能装置
CN101364760B (zh) 发电电动机及电动汽车、电动轮船
CN108317055A (zh) 一种发条发动机的换能系统
CN103192846B (zh) 一种列车制动能量存储与利用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8979991A (zh) 能量转换装置以及轨道车辆
CN201304891Y (zh) 重力发电装置及应用其的电动车
CN215409017U (zh) 一种带有备用发条盒的发条发动机
RU95438U1 (ru) Гибридная энергетическая установка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CN108119312A (zh) 长寿热电风产机
CN204156584U (zh) 一种发电装置
CN209938305U (zh) 双电机混合发动机行星排动力总成
CN208232802U (zh) 双电机双行星排混动动力总成
CN207972524U (zh) 双并电机双行星排混合动力总成
CN217873133U (zh) 一种基于发条发动机的电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