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96854A - 机床防撞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机床防撞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96854A
CN108296854A CN201810102182.1A CN201810102182A CN108296854A CN 108296854 A CN108296854 A CN 108296854A CN 201810102182 A CN201810102182 A CN 201810102182A CN 108296854 A CN108296854 A CN 1082968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pe
algorithm
cylinder
lathe
parame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0218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水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LYNUC CN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LYNUC CN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LYNUC CN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LYNUC CN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10218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296854A/zh
Publication of CN1082968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9685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ACHINE TOOLS, e.g. 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R CONTROLLING;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R DETAILS OR COMPONENTS; COMBINATIONS OR ASSOCIATIONS OF METAL-WORKING MACHINES, NOT DIRECTED TO A PARTICULAR RESULT
    • B23Q5/00Driving or feeding mechanisms; Control arrangements therefor
    • B23Q5/54Arrangements or details not restricted to group B23Q5/02 or group B23Q5/22 respectively, e.g. control handles
    • B23Q5/58Safety devic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床防撞方法及装置,其中所述机床防撞方法包括:S1、设置机床移动部件参数和机床固定部件参数;S2、根据所述机床移动部件参数抽象形状得到移动部件形状模型,根据所述机床固定部件参数抽象形状得到固定部件形状模型;S3、根据分离轴定理算法判断所述移动部件形状模型在运行过程中和所述固定部件形状模型之间的间隙距离是否小于预设安全距离,若是,则停止运行移动部件。本发明的机床防撞方法,可以使得机床移动部件在小于预设安全距离即将撞到机床固定部件时,就停止运行移动部件,防撞提醒提前,不会损伤机床部件,提高安全性能,并且防撞成本低,节省了成本。

Description

机床防撞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床防撞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机床调试、打样测试或生产加工过程中,由于误操作使主轴和工作台面发生碰撞,导致主轴损坏,造成很大的损失。
由于操作不当导致的碰撞主要有如下几种情况:
(1)在做点动运动时,由于没有及时停止主轴而导致主轴和工作面发生碰撞。
(2)摇手轮时,由于没有及时停止主轴导致主轴和工作面的碰撞。
(3)由于加工程序使用不匹配,导致的工作区域不对,而发生的主轴和工作面的碰撞。
(4)由于坐标设定不正确,导致工作区域不对,而发生的主轴和工作面的碰撞。
(5)系统经过插补算法后的插补位置,而导致的主轴和工作面的碰撞。
(6)夹具装夹不到位,而导致的主轴和工作面的碰撞。
现有技术中的碰撞检测,一种是发生碰撞之后,基于反馈位置或电流的方式,提示装置停止运行,这种检测方式需要在发生碰撞后才能检测出来;还有一种采用外接装置方式,此种方式需要外接装置,价格成本比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机床防撞装置的防撞提醒滞后或者防撞成本高的缺陷,提供一种机床防撞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机床防撞方法,所述机床防撞方法包括:
S1、设置机床移动部件参数和机床固定部件参数;
S2、根据所述机床移动部件参数抽象形状得到移动部件形状模型,根据所述机床固定部件参数抽象形状得到固定部件形状模型;
S3、根据分离轴定理算法判断所述移动部件形状模型在运行过程中和所述固定部件形状模型之间的间隙距离是否小于预设安全距离,若是,则停止运行移动部件。
较佳地,所述移动部件形状模型和所述固定部件形状模型均包括圆柱体、长方体和球体中的至少一种。
较佳地,所述机床移动部件参数包括主轴参数、刀柄参数和刀具参数;所述机床固定部件参数包括夹具参数和干涉区域参数;
步骤S2包括:
根据所述主轴参数抽象形状得到第一形状模型,根据所述刀柄参数抽象形状得到第二形状模型,根据所述刀具参数抽象形状得到第三形状模型;
根据所述夹具参数抽象形状得到第三形状模型;根据所述干涉区域参数抽象形状得到第四形状模型。
步骤S3包括:
分别判断所述第一形状模型、第二形状模型和第三形状模型与所述第三形状模型、第四形状模型之间的间隙距离是否小于所述预设安全距离,若是,则停止运行移动部件。
较佳地,所述分离轴定理算法包括圆柱体与圆柱体之间的间隙算法;
所述圆柱体与圆柱体之间的间隙算法包括圆柱轴线共面算法、圆柱轴线公轴线的交点在轴线范围内算法。
较佳地,所述分离轴定理算法包括圆柱体与长方体之间的间隙算法;
所述圆柱体与长方体之间的间隙算法包括长方体顶点在圆柱体内算法、长方体边与圆柱相交算法、长方体面与圆柱相交算法、圆柱位于长方体内算法。
一种机床防撞装置,所述机床防撞装置包括:
设置模块,所述设置模块用于设置机床移动部件参数和机床固定部件参数;
建模模块,所述建模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机床移动部件参数抽象形状得到移动部件形状模型,并根据所述机床固定部件参数抽象形状得到固定部件形状模型;
防撞模块,所述防撞模块用于根据分离轴定理算法判断所述移动部件形状模型在运行过程中和所述固定部件形状模型之间的间隙距离是否小于预设安全距离,若是,则停止运行移动部件。
较佳地,所述移动部件形状模型和所述固定部件形状模型均包括圆柱体、长方体和球体中的至少一种。
较佳地,所述机床移动部件参数包括主轴参数、刀柄参数和刀具参数;所述机床固定部件参数包括夹具参数和干涉区域参数;
所述建模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主轴参数抽象形状得到第一形状模型,还用于根据所述刀柄参数抽象形状得到第二形状模型,以及根据所述刀具参数抽象形状得到第三形状模型;
所述建模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夹具参数抽象形状得到第三形状模型;根据所述干涉区域参数抽象形状得到第四形状模型。
所述防撞模块用于分别判断所述第一形状模型、第二形状模型和第三形状模型与所述第三形状模型、第四形状模型之间的间隙距离是否小于所述预设安全距离,若是,则停止运行移动部件。
较佳地,所述分离轴定理算法包括圆柱体与圆柱体之间的间隙算法;
所述圆柱体与圆柱体之间的间隙算法包括圆柱轴线共面算法、圆柱轴线公轴线的交点在轴线范围内算法。
较佳地,所述分离轴定理算法包括圆柱体与长方体之间的间隙算法;
所述圆柱体与长方体之间的间隙算法包括长方体顶点在圆柱体内算法、长方体边与圆柱相交算法、长方体面与圆柱相交算法、圆柱位于长方体内算法。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本发明的机床防撞方法,通过根据机床移动部件参数抽象形状得到移动部件形状模型,根据机床固定部件参数抽象形状得到固定部件形状模型;根据分离轴定理算法判断移动部件形状模型在运行过程中和固定部件形状模型之间的间隙距离是否小于预设安全距离,若是,则停止运行移动部件,可以使得机床移动部件在小于预设安全距离即将撞到机床固定部件时,就停止运行移动部件,防撞提醒提前,不会损伤机床部件,提高安全性能,并且防撞成本低,节省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机床防撞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机床防撞装置的模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机床防撞方法,如图1所示,机床防撞方法包括:
步骤101、设置机床移动部件参数和机床固定部件参数。
机床移动部件参数包括主轴参数、刀柄参数和刀具参数;机床固定部件参数包括夹具参数和干涉区域参数。
步骤102、根据机床移动部件参数抽象形状得到移动部件形状模型,根据机床固定部件参数抽象形状得到固定部件形状模型。
移动部件形状模型和固定部件形状模型均包括圆柱体、长方体和球体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主轴参数抽象形状得到第一形状模型,根据刀柄参数抽象形状得到第二形状模型,根据刀具参数抽象形状得到第三形状模型。
根据夹具参数抽象形状得到第三形状模型;根据干涉区域参数抽象形状得到第四形状模型。
本实施例中,第一形状模型、第二形状模型和第三形状模型均为圆柱体;第三形状模型为长方体,干涉区域可为圆柱体、长方体和球体中的至少一种。
步骤103、根据分离轴定理算法判断移动部件形状模型在运行过程中和固定部件形状模型之间的间隙距离是否小于预设安全距离,若是,则停止运行移动部件。
分别判断第一形状模型、第二形状模型和第三形状模型与第三形状模型、第四形状模型之间的间隙距离是否小于预设安全距离,若是,则停止运行移动部件。
在本实施例中,将主轴抽象出的第一圆柱体、刀柄抽象出的第二圆柱体和刀具抽象出的第三圆柱体作为移动部件在运行过程中分别与夹具抽象出的长方体和干涉区域抽象出的模型组合进行间隙距离计算,判断间隙距离是否小于预设安全距离,若是,则停止运行移动部件。
机床移动部件和机床固定部件在没有发生碰撞之前,根据当前的运行位置,计算分析是否小于预设安全距离,如果是,则即将发生碰撞,则停止运行移动部件。
本实施例的机床防撞方法利用了分离轴定理。分离轴定理是空间碰撞检测中一个很常用、很有效的判断方法。它的原理来源于集合分析中的“分离超平面定理”,如果两个集合A和B不相交,那么必定存在一个分离超平面P,并使得A和B分别位于P的不相同的两侧。当数据集是凸集时这里的分离超平面就是一个空间的平面。
分离轴定理算法包括圆柱体与圆柱体之间的间隙算法、分离轴定理算法包括圆柱体与长方体之间的间隙算法、圆柱体与球体之间的间隙算法。
圆柱体与圆柱体之间的间隙算法包括圆柱轴线共面算法、圆柱轴线公轴线的交点在轴线范围内算法。
圆柱体与长方体之间的间隙算法包括长方体顶点在圆柱体内算法、长方体边与圆柱相交算法、长方体面与圆柱相交算法、圆柱位于长方体内算法。
圆柱体与球体之间的间隙算法为将圆柱体的轴线的中点与球体的球心相连,然后与轴线一起确定了一个平面,把圆柱体和球体投影到该平面上,即是判断一个长方形与圆形是否存在间隙,使用分离轴定理求解即可。
本实施例的机床防撞方法和传统的方法相比,不需要外接防撞设备,这样成本可以降低,而且本实施例的机床防撞方法没有通信延迟,通信时间短,响应速度快。
本实施例的机床防撞方法,通过根据机床移动部件参数抽象形状得到移动部件形状模型,根据机床固定部件参数抽象形状得到固定部件形状模型;根据分离轴定理算法判断移动部件形状模型在运行过程中和固定部件形状模型之间的间隙距离是否小于预设安全距离,若是,则停止运行移动部件,可以使得机床移动部件在小于预设安全距离即将撞到机床固定部件时,就停止运行移动部件,防撞提醒提前,不会损伤机床部件,提高安全性能,并且防撞成本低,节省了成本。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机床防撞装置,如图2所示,机床防撞装置包括设置模块201、建模模块202、防撞模块203。
设置模块201用于设置机床移动部件参数和机床固定部件参数。机床移动部件参数包括主轴参数、刀柄参数和刀具参数;机床固定部件参数包括夹具参数和干涉区域参数。
建模模块202用于根据机床移动部件参数抽象形状得到移动部件形状模型,并根据机床固定部件参数抽象形状得到固定部件形状模型。移动部件形状模型和固定部件形状模型均包括圆柱体、长方体和球体中的至少一种。
建模模块202用于根据主轴参数抽象形状得到第一形状模型,还用于根据刀柄参数抽象形状得到第二形状模型,以及根据刀具参数抽象形状得到第三形状模型;
建模模块202还用于根据夹具参数抽象形状得到第三形状模型;根据干涉区域参数抽象形状得到第四形状模型。
本实施例中,第一形状模型、第二形状模型和第三形状模型均为圆柱体;第三形状模型为长方体,干涉区域可为圆柱体、长方体和球体中的至少一种。
防撞模块203用于根据分离轴定理算法判断移动部件形状模型在运行过程中和固定部件形状模型之间的间隙距离是否小于预设安全距离,若是,则停止运行移动部件。
防撞模块203用于分别判断第一形状模型、第二形状模型和第三形状模型与第三形状模型、第四形状模型之间的间隙距离是否小于预设安全距离,若是,则停止运行移动部件。
分别判断第一形状模型、第二形状模型和第三形状模型与第三形状模型、第四形状模型之间的间隙距离是否小于预设安全距离,若是,则停止运行移动部件。
在本实施例中,将主轴抽象出的第一圆柱体、刀柄抽象出的第二圆柱体和刀具抽象出的第三圆柱体作为移动部件在运行过程中分别与夹具抽象出的长方体和干涉区域抽象出的模型组合进行间隙距离计算,判断间隙距离是否小于预设安全距离,若是,则停止运行移动部件。
机床移动部件和机床固定部件在没有发生碰撞之前,根据当前的运行位置,计算分析是否小于预设安全距离,如果是,则即将发生碰撞,则停止运行移动部件。
本实施例的机床防撞装置利用了分离轴定理。分离轴定理是空间碰撞检测中一个很常用、很有效的判断方法。它的原理来源于集合分析中的“分离超平面定理”,如果两个集合A和B不相交,那么必定存在一个分离超平面P,并使得A和B分别位于P的不相同的两侧。当数据集是凸集时这里的分离超平面就是一个空间的平面。
本分离轴定理算法包括圆柱体与圆柱体之间的间隙算法、分离轴定理算法包括圆柱体与长方体之间的间隙算法、圆柱体与球体之间的间隙算法。
圆柱体与圆柱体之间的间隙算法包括圆柱轴线共面算法、圆柱轴线公轴线的交点在轴线范围内算法。
圆柱体与长方体之间的间隙算法包括长方体顶点在圆柱体内算法、长方体边与圆柱相交算法、长方体面与圆柱相交算法、圆柱位于长方体内算法。
圆柱体与球体之间的间隙算法为将圆柱体的轴线的中点与球体的球心相连,然后与轴线一起确定了一个平面,把圆柱体和球体投影到该平面上,即是判断一个长方形与圆形是否存在间隙,使用分离轴定理求解即可。
本实施例的机床防撞装置和传统的装置相比,不需要外接防撞设备,这样成本可以降低,而且本实施例的机床防撞方法没有通信延迟,通信时间短,响应速度快。
本实施例的机床防撞装置,通过根据机床移动部件参数抽象形状得到移动部件形状模型,根据机床固定部件参数抽象形状得到固定部件形状模型;根据分离轴定理算法判断移动部件形状模型在运行过程中和固定部件形状模型之间的间隙距离是否小于预设安全距离,若是,则停止运行移动部件,可以使得机床移动部件在小于预设安全距离即将撞到机床固定部件时,就停止运行移动部件,防撞提醒提前,不会损伤机床部件,提高安全性能,并且防撞成本低,节省了成本。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机床防撞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床防撞方法包括:
S1、设置机床移动部件参数和机床固定部件参数;
S2、根据所述机床移动部件参数抽象形状得到移动部件形状模型,根据所述机床固定部件参数抽象形状得到固定部件形状模型;
S3、根据分离轴定理算法判断所述移动部件形状模型在运行过程中和所述固定部件形状模型之间的间隙距离是否小于预设安全距离,若是,则停止运行移动部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床防撞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部件形状模型和所述固定部件形状模型均包括圆柱体、长方体和球体中的至少一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床防撞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床移动部件参数包括主轴参数、刀柄参数和刀具参数;所述机床固定部件参数包括夹具参数和干涉区域参数;
步骤S2包括:
根据所述主轴参数抽象形状得到第一形状模型,根据所述刀柄参数抽象形状得到第二形状模型,根据所述刀具参数抽象形状得到第三形状模型;
根据所述夹具参数抽象形状得到第三形状模型;根据所述干涉区域参数抽象形状得到第四形状模型;
步骤S3包括:
分别判断所述第一形状模型、第二形状模型和第三形状模型与所述第三形状模型、第四形状模型之间的间隙距离是否小于所述预设安全距离,若是,则停止运行移动部件。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床防撞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轴定理算法包括圆柱体与圆柱体之间的间隙算法;
所述圆柱体与圆柱体之间的间隙算法包括圆柱轴线共面算法、圆柱轴线公轴线的交点在轴线范围内算法。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床防撞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轴定理算法包括圆柱体与长方体之间的间隙算法;
所述圆柱体与长方体之间的间隙算法包括长方体顶点在圆柱体内算法、长方体边与圆柱相交算法、长方体面与圆柱相交算法、圆柱位于长方体内算法。
6.一种机床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床防撞装置包括:
设置模块,所述设置模块用于设置机床移动部件参数和机床固定部件参数;
建模模块,所述建模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机床移动部件参数抽象形状得到移动部件形状模型,并根据所述机床固定部件参数抽象形状得到固定部件形状模型;
防撞模块,所述防撞模块用于根据分离轴定理算法判断所述移动部件形状模型在运行过程中和所述固定部件形状模型之间的间隙距离是否小于预设安全距离,若是,则停止运行移动部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床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部件形状模型和所述固定部件形状模型均包括圆柱体、长方体和球体中的至少一种。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床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床移动部件参数包括主轴参数、刀柄参数和刀具参数;所述机床固定部件参数包括夹具参数和干涉区域参数;
所述建模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主轴参数抽象形状得到第一形状模型,还用于根据所述刀柄参数抽象形状得到第二形状模型,以及根据所述刀具参数抽象形状得到第三形状模型;
所述建模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夹具参数抽象形状得到第三形状模型;根据所述干涉区域参数抽象形状得到第四形状模型;
所述防撞模块用于分别判断所述第一形状模型、第二形状模型和第三形状模型与所述第三形状模型、第四形状模型之间的间隙距离是否小于所述预设安全距离,若是,则停止运行移动部件。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机床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轴定理算法包括圆柱体与圆柱体之间的间隙算法;
所述圆柱体与圆柱体之间的间隙算法包括圆柱轴线共面算法、圆柱轴线公轴线的交点在轴线范围内算法。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机床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轴定理算法包括圆柱体与长方体之间的间隙算法;
所述圆柱体与长方体之间的间隙算法包括长方体顶点在圆柱体内算法、长方体边与圆柱相交算法、长方体面与圆柱相交算法、圆柱位于长方体内算法。
CN201810102182.1A 2018-02-01 2018-02-01 机床防撞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0829685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02182.1A CN108296854A (zh) 2018-02-01 2018-02-01 机床防撞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02182.1A CN108296854A (zh) 2018-02-01 2018-02-01 机床防撞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96854A true CN108296854A (zh) 2018-07-20

Family

ID=628509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02182.1A Pending CN108296854A (zh) 2018-02-01 2018-02-01 机床防撞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29685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19313A (zh) * 2018-12-27 2019-05-07 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车床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93646A (zh) * 2011-07-05 2012-03-28 西安赛龙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叶片生产线的多层次动态碰撞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03728917A (zh) * 2013-12-27 2014-04-16 天津大学 数控加工与测量设备的防碰撞方法
DE202014104610U1 (de) * 2014-09-26 2014-10-06 Werth Messtechnik Gmbh Vorrichtung zur Kollisionserkennung in einem Koordinatenmessgerät
CN104850699A (zh) * 2015-05-19 2015-08-19 天津市天锻压力机有限公司 冲压线搬运机器人防碰撞控制方法
CN106383493A (zh) * 2016-09-30 2017-02-08 同济大学 一种数控机床的实时防碰撞方法
CN106407603A (zh) * 2016-10-20 2017-02-15 西安工业大学 一种虚拟齿轮测量中心上回转体工件快速碰撞检测的方法
CN106951631A (zh) * 2017-03-18 2017-07-14 李远阳 一种圆形与带旋转角度的矩形包围盒碰撞检测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93646A (zh) * 2011-07-05 2012-03-28 西安赛龙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叶片生产线的多层次动态碰撞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03728917A (zh) * 2013-12-27 2014-04-16 天津大学 数控加工与测量设备的防碰撞方法
DE202014104610U1 (de) * 2014-09-26 2014-10-06 Werth Messtechnik Gmbh Vorrichtung zur Kollisionserkennung in einem Koordinatenmessgerät
CN104850699A (zh) * 2015-05-19 2015-08-19 天津市天锻压力机有限公司 冲压线搬运机器人防碰撞控制方法
CN106383493A (zh) * 2016-09-30 2017-02-08 同济大学 一种数控机床的实时防碰撞方法
CN106407603A (zh) * 2016-10-20 2017-02-15 西安工业大学 一种虚拟齿轮测量中心上回转体工件快速碰撞检测的方法
CN106951631A (zh) * 2017-03-18 2017-07-14 李远阳 一种圆形与带旋转角度的矩形包围盒碰撞检测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吴峰等: "数控机床实时碰撞检测算法的研究与实现",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
朱晓耀,张为民,李国伟: "机床在线防碰撞系统中的碰撞器设计与应用研究", 《机电一体化》 *
许荣等: "基于包围盒的机床碰撞检测系统算法研究", 《制造技术与机床》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19313A (zh) * 2018-12-27 2019-05-07 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车床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864913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safeguarding an automatically operating machine
CN111496849B (zh) 一种料框与夹具快速碰撞检测的方法
US20140233839A1 (en) Interference checking device and numerical control apparatus
CN111781447B (zh) 机械零点的确定方法及装置、机床设备
CN109500657B (zh) 一种基于视觉的断刀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04944168B (zh) 一种基于图像三维重构的码垛机器人安全控制方法
CN107530881B (zh) 机器人系统和用于操作机器人的方法
KR20160012934A (ko) 로봇을 설계하기 위한 그리고/또는 작동시키기 위한 방법 및 수단
CN108296854A (zh) 机床防撞方法及装置
CN110480678A (zh) 一种工业机器人碰撞检测方法
CN104748684B (zh) 一种曲轴轴肩清根的视觉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1027194B (zh) 机床的调试方法及装置
CN113523902B (zh) 一种五轴联动叉式摆头防撞控制的方法
CN103714250A (zh) 一种快速的变电站高压警戒区域碰撞检测算法方法
CN109108987A (zh) 一种基于EtherCAT的六轴机械臂安全限位方法
TW200949472A (en) On-board two-dimension contour detection method and system
Hayek et al. HICore1:“Safety on a chip” turnkey solution for industrial control
CN109719313B (zh) 车床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JP2016014572A (ja) 安全制御装置および安全制御システム
CN104050336A (zh) 基于轨迹相交的三维几何元素约束状态判断方法
KR102278702B1 (ko) 이상치에 민감한 통계적 지표 기반의 센서신호 특성인자 선택 방법
CN112665885A (zh) 吊装设备的平稳性评测方法、装置、吊装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091973A (zh) 一种机械臂防护门防撞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06378959A (zh) 一种冲床控制器
CN104792246B (zh) 一种工件倒圆角检测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720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