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93220B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支持主用户设备及其伴随设备的移动性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支持主用户设备及其伴随设备的移动性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293220B CN108293220B CN201680069446.7A CN201680069446A CN108293220B CN 108293220 B CN108293220 B CN 108293220B CN 201680069446 A CN201680069446 A CN 201680069446A CN 108293220 B CN108293220 B CN 10829322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mpanion
- context
- master
- enb
- rab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0000015654 memor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5641 tunne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GVVPGTZRZFNKDS-JXMROGBWSA-N geranyl diphosphate Chemical compound CC(C)=CCC\C(C)=C\CO[P@](O)(=O)OP(O)(O)=O GVVPGTZRZFNKDS-JXMROGBW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977 initi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101100392078 Caenorhabditis elegans cat-4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913 activ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76 aggreg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220 aggreg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713 feedback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8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595 spect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04W36/0033—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with transfer of context inform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34—Reselection contro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3—Reselecting a link using a direct mode connection
- H04W36/035—Reselecting a link using a direct mode connection in self-organising network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3—Manipulation of direct-mode connec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8—Re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042—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4—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relaying to or from another terminal or us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切换过程的方法和装置。切换过程的源e节点B(eNB)从源eNB传输包括主UE的用户设备(UE)上下文和伴随UE的UE上下文的切换请求消息。根据包括主UE和伴随UE的UE上下文的切换请求消息,目标eNB识别主UE与伴随UE之间的关系。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支持主用户设备(UE)及其伴随设备的移动性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长期演进(LTE)是用于允许高速分组通信的技术。针对包括旨在减少用户和提供商成本、改进服务质量以及扩大和提升覆盖和系统容量的LTE目标已经提出了许多方案。3GPP LTE要求减少每比特成本、增加服务可用性、频带的灵活使用、简单结构、开放接口、以及终端的适当功耗作为更高级的要求。
诸如智能手表的可佩戴设备如今可用作市面上新型的用户设备。随着可佩戴设备数量的不断增多,顾客对这些设备的需求也日益增长。譬如,顾客期望智能手表如同普通手表的电池寿命那样具有极长的电池寿命,同时期望如同普通智能手机那样支持各种应用/服务,包括延迟敏感服务,例如,语音、流媒体、电子保健(eHealth)。
为提供长时间的电池寿命,3GPP在版本12中规定省电模式并且在版本13中扩展不连续接收(DRX)。然而,这些特征不适于支持LTE接入的可佩戴设备中的延迟敏感服务。此外,版本12的机器类型通信(MTC)中的用户设备(UE)类别0和版本13MTC中的新UE类别不完全支持由这类可佩戴设备使用的各种应用/服务。
3GPP SA1研究项目新服务和市场技术推动者(SMARTER)已取得进展。SMATER的其中一方面是在连接性方面为可佩戴设备和物联网(IoT)设备提供增强的连接性。增强的连接性允许设备通过另一个UE连接到网络。设备能够在直接网络连接与中继网络连接之间进行切换。
市面上的可佩戴设备支持用于UE之间的短程通信无线电接入技术(RAT)的蓝牙和无线局域网(WLAN)。考虑到市面上的设备,通过蓝牙或WLAN支持增强的连接性值得关注。与此同时,蓝牙和WLAN无法完全支持具有不同服务质量(QoS)的各种服务。
当可佩戴设备通过增强的连接性经由另一个UE连接到网络时,应当考虑可佩戴设备的移动性,即切换过程。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支持主用户设备(UE)及其伴随设备的移动性的方法和装置。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传输包括主UE(master UE)和伴随UE(companionUE)的UE上下文的切换请求消息的方法和装置。
问题的解决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目标e节点B(eNB)执行切换过程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从源eNB接收包括主UE的用户设备(UE)上下文和伴随UE的UE上下文的切换请求消息;以及识别所述主UE与伴随UE之间的关系。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切换过程的目标e节点B(eNB)。所述目标eNB包括存储器以及耦合到所述存储器的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从源eNB接收包括主UE的用户设备(UE)上下文和伴随UE的UE上下文的切换请求消息;以及识别所述主UE与伴随UE之间的关系。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
可佩戴设备能够被有效率地切换到目标e节点B(eNB)。
附图说明
图1示出LTE系统架构。
图2示出典型E-UTRAN和典型EPC的架构的框图。
图3示出LTE系统的用户平面协议栈的框图。
图4示出LTE系统的控制平面协议栈的框图。
图5示出物理信道结构的示例。
图6示出用于伴随UE的基于中继的网络连接的示例。
图7示出主UE和伴随UE的移动性的示例。
图8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执行切换过程的方法。
图9示出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描述的技术能够在各种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诸如码分多址(CDMA)、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正交频分多址(OFDMA)、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等。CDMA能够以诸如通用陆上无线电接入(UTRA)或者CDMA-2000的无线电技术来实现。TDMA能够以诸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通用分组无线电服务(GPRS)/增强型数据速率GSM演进(EDGE)的无线电技术来实现。OFDMA能够以诸如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802.11(Wi-Fi)、IEEE 802.16(WiMAX)、IEEE 802-20、演进的UTRA(E-UTRA)等的无线电技术来实现。IEEE802.16m是IEEE 802.16e的演进,并且提供与基于IEEE 802.16的系统的后向兼容性。UTRA是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的一部分。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长期演进(LTE)是使用E-UTRA的演进的UMTS(E-UMTS)的一部分。3GPP LTE在下行链路中使用OFDMA,并且在上行链路中使用SC-FDMA。高级LTE(LTE-A)是3GPP LTE的演进。
为了清楚起见,以下的描述将集中于LTE-A。然而,本发明的技术特征不受限于此。
图1示出LTE系统架构。通信网络被广泛地部署以通过IMS和分组数据提供诸如互联网协议语音(VoIP)的各种通信服务。
参考图1,LTE系统架构包括一个或者多个用户设备(UE;10)、演进的UMTS陆地无线电接入网络(E-UTRA)以及演进分组核心网(EPC)。UE 10指的是由用户携带的通信设备。UE10可以是固定的或者移动的,并且可以被称为其他术语,诸如移动站(MS)、用户终端(UT)、订户站(SS)、无线设备等。
E-UTRAN包括一个或者多个演进节点-B(eNB)20,并且多个UE可以位于一个小区中。eNB 20向UE 10提供控制平面和用户平面的端点。eNB 20通常是与UE 10通信的固定站并且可以被称为其他术语,诸如基站(BS)、接入点等。每个小区可以部署一个eNB 20。
在下文中,下行链路(DL)表示从eNB 20到UE 10的通信,并且上行链路(UL)表示从UE 10到eNB 20的通信。在DL中,发射器可以是eNB 20的一部分,并且接收器可以是UE 10的一部分。在UL中,发射器可以是UE 10的一部分,并且接收器可以是eNB 20的一部分。
EPC包括移动性管理实体(MME)和服务网关(S-GW)。MME/S-GW 30可以被定位在网络的末端处。为了清楚起见,MME/S-GW 30将在此被简单地称为“网关”,但是应该理解此实体包括MME和S-GW这两者。分组数据网络(PDN)网关(P-GW)可以连接到外部网络。
MME向eNB 20提供各种功能,包括非接入层(NAS)信令、NAS信令安全、接入层(AS)安全性控制、用于3GPP接入网之间的移动性的核心网(CN)节点间信令、空闲模式UE可达到性(包括寻呼重传的控制和执行)、跟踪区域列表管理(用于在空闲和活跃模式下的UE)、分组数据网络(PDN)网关(P-GW)和S-GW选择、对于利用MME变化的切换的MME选择、用于切换到2G或者3G 3GPP接入网络的服务GPRS支持节点(SGSN)选择、漫游、认证、包括专用承载建立的承载管理功能、用于公共预警系统(PWS)(包括地震和海啸预警系统(ETWS)和商用移动报警系统(CMAS))消息传输的支持。S-GW主机提供相关联的功能,包括基于每个用户的分组过滤(通过例如,深度分组探测)、合法侦听、UE互联网协议(IP)地址分配、在DL中的输送级别分组标记、UL和DL服务级别计费、门控和速率增强、基于接入点名称聚合最大比特率(APN-AMBR)的DL速率增强。
用于发送用户业务或者控制业务的接口可以被使用。UE 10经由Uu接口被连接到eNB 20。eNB 20经由X2接口被相互连接。相邻的eNB可以具有拥有X2接口的网状结构。多个节点可以经由S1接口在eNB 20和网关30之间被连接。
图2示出典型E-UTRAN和典型EPC的架构的框图。参考图2,eNB 20可以执行对于网关30的选择、在无线电资源控制(RRC)激活期间朝向网关30的路由、寻呼消息的调度和发送、广播信道(BCH)信息的调度和发送、在UL和DL这两者中到UE 10的资源的动态分配、eNB测量的配置和规定、无线电承载控制、无线电准入控制(RAC)以及在LTE_ACTIVE状态中的连接移动性控制的功能。在EPC中,并且如在上面所注明的,网关30可以执行寻呼发起、LTE_IDLE状态管理、用户平面的加密、SAE承载控制以及NAS信令的加密和完整性保护的功能。
图3示出LTE系统的用户平面协议栈的框图。图4示出LTE系统的控制平面协议栈的框图。基于在通信系统中公知的开放系统互连(OSI)模型的下面的三个层,在UE和E-UTRAN之间的无线电接口协议的层可以被分类成第一层(L1)、第二层(L2)、以及第三层(L3)。
物理(PHY)层属于L1。PHY层通过物理信道给更高层提供信息传输服务。PHY层通过输送信道被连接到作为PHY层的更高层的媒体接入控制(MAC)层。物理信道被映射到输送信道。通过输送信道来传送MAC层和PHY层之间的数据。在不同的PHY层之间,即,在发送侧的PHY层和接收侧的PHY层之间,经由物理信道传输数据。
MAC层、无线电链路控制(RLC)层以及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属于L2。MAC层经由逻辑信道将服务提供给是MAC层的更高层的RLC层。MAC层在逻辑信道上提供数据传送服务。RLC层支持具有可靠性的数据的传输。同时,利用MAC层内部的功能块来实现RLC层的功能。在这样的情况下,RLC层可以不存在。PDCP层提供报头压缩功能,该功能减少不必要的控制信息使得通过采用诸如IPv4或者IPv6的IP分组发送的数据能够在具有相对小的带宽的无线电接口上被有效率地发送。
无线电资源控制(RRC)层属于L3。RLC层位于L3的最低部分,并且仅在控制平面中被定义。RRC层关于无线电承载(RB)的配置、重新配置以及释放控制逻辑信道、输送信道以及物理信道。RB表示提供给L2用于在UE和E-UTRAN之间的数据传输的服务。
参考图3,RLC和MAC层(在网络侧的eNB中被终止)可以执行诸如调度、自动重传请求(ARQ)以及混合ARQ(HARQ)的功能。PDCP层(在网络侧的eNB中终止)可以执行诸如报头压缩、完整性保护以及加密的用户平面功能。
参考图4,RLC和MAC层(在网络侧的eNB中被终止)可以执行控制平面的相同功能。RRC层(在网络侧的eNB中被终止)可以执行诸如广播、寻呼、RRC连接管理、RB控制、移动性功能以及UE测量报告和控制的功能。NAS控制协议(在网络侧的网关的MME中被终止)可以执行诸如SAE承载管理、认证、LTE_IDLE移动性处置、在LTE_IDLE中的寻呼发起以及用于网关和UE之间的信令的安全控制的功能。
图5示出物理信道结构的示例。物理信道通过无线电资源在UE和eNB的PHY层之间传输信令和数据。物理信道由时域中的多个子帧和频域中的多个子载波组成。1ms的一个子帧由时域中的多个符号组成。特定符号,诸如子帧的第一符号的子帧,可以被用于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PDCCH承载动态分配的资源,诸如物理资源块(PRB)以及调制和编译方案(MCS)。
DL输送信道包括用于发送系统信息的广播信道(BCH)、用于寻呼UE的寻呼信道(PCH)、用于发送用户业务或者控制信号的下行链路共享信道(DL-SCH)、用于多播或者广播服务传输的多播信道(MCH)。DL-SCH通过改变调制、编译和发射功率以及动态和半静态资源分配这两者来支持HARQ、动态链路自适应。DL-SCH也可以允许整个小区的广播和波束成形的使用。
UL传输信道包括通常用于初始接入小区的随机接入信道(RACH)、用于发送用户业务或控制信号的上行链路共享信道(UL-SCH)等。UL-SCH通过变化发射功率和潜在的调制和编译来支持HARQ和动态链路自适应。UL-SCH也可以启用波束成形的使用。
根据被发送的信息的类型,逻辑信道被分类成用于传送控制平面信息的控制信道和用于传送用户平面信息的业务信道。即,对于通过MAC层提供的不同数据传送服务定义了一组逻辑信道类型。
控制信道仅被用于控制平面信息的传送。由MAC层提供的控制信道包括广播控制信道(BCCH)、寻呼控制信道(PCCH)、公共控制信道(CCCH)、多播控制信道(MCCH)以及专用控制信道(DCCH)。BCCH是用于广播系统控制信息的下行链路信道。PCCH是传送寻呼信息的下行链路信道并且当网络没有获知UE的位置小区时被使用。通过不具有与网络的RRC连接的UE来使用CCCH。MCCH是被用于将来自于网络的多媒体广播多播服务(MBMS)控制信息发送到UE的点对多点下行链路信道。DCCH是由具有RRC连接的UE所使用的在UE和网络之间发送专用控制信息的点对点双向信道。
业务信道仅被用于用户平面信息的传送。由MAC层提供的业务信道包括专用业务信道(DTCH)和多播业务信道(MTCH)。DTCH是点对点信道,专用于一个UE用于用户信息的传送,并且能够在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这两者中存在。MTCH是用于将来自于网络的业务数据发送到UE的点对多点下行链路信道。
逻辑信道和传输信道之间的上行链路连接包括能够被映射到UL-SCH的DCCH、能够被映射到UL-SCH的DTCH和能够被映射到UL-SCH的CCCH。逻辑信道和传输信道之间的下行链路连接包括能够被映射到BCH或DL-SCH的BCCH、能够被映射到PCH的PCCH、能够被映射到DL-SCH的DCCH和能够被映射到DL-SCH的DTCH、能够被映射到MCH的MCCH以及能够被映射到MCH的MTCH。
RRC状态指示是否UE的RRC层被逻辑地连接到E-UTRAN的RRC层。RRC状态可以被划分成两种不同状态,诸如RRC空闲状态(RRC_IDLE)和RRC连接状态(RRC_CONNECTED)。在RRC_IDLE中,当UE指定通过NAS配置的非连续的接收(DRX)并且UE已经被分配在跟踪区域中唯一地识别UE的标识(ID)时,UE可以接收系统信息和寻呼信息的广播,并且可以执行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选择和小区重选。此外,在RRC_IDLE中,在eNB中没有存储RRC场境。
在RRC_CONNECTED中,UE具有E-UTRAN RRC连接和在E-UTRAN中的场境,使得将数据发送到eNB和/或从eNB接收数据变成可能。此外,UE能够向eNB报告信道质量信息和反馈信息。在RRC_CONNECTED中,E-UTRAN获知UE所属于的小区。因此,网络能够将数据发送到UE和/或从UE接收数据,网络能够控制UE的移动性(切换和利用网络协助小区变化(NACC)到GSMEDGE无线电接入网络(GERAN)的无线电接入技术(RAT)间小区变化命令),并且网络能够执行对于相邻小区的小区测量。
在RRC_IDEL中,UE指定寻呼DRX周期。具体地,UE在每个UE特定寻呼DRX周期的特定寻呼时机监测寻呼信号。寻呼时机是其间发生寻呼信号的时间间隔。UE具有其自身的寻呼时机。寻呼消息在属于相同的跟踪区域的所有小区上被发送。如果UE从一个跟踪区域(TA)移动到另一TA,则UE将跟踪区域更新(TAU)消息发送到网络以更新它的位置。
广受关注的是,使用LTE技术来连接和管理低成本机器类型通信(MTC)设备。这类低成本设备的一个重要示例是可佩戴设备,它们的优点还在于几乎总是接近于能够用作中继站的智能电话。对于低成本设备而言,已经讨论了设备对设备(D2D)的应用,包括非3GPP短程技术。特别是,LTE技术需要在以下两个主要方面进一步加强,以实现D2D辅助的可佩戴和MTC应用:
(1)增强UE到网络中继功能:基于邻近服务(ProSe)中的UE到网络中继架构不会区分远程UE的业务与接入层中的中继UE的业务。该模型将网络和运营商的能力限制为将远程UE作为单独的设备来处理,例如,出于计费或安全目的。特别地,3GPP安全关联永远不会达成网络与远程UE之间的端对端(E2E),这意味着中继UE具有对远程UE通信的明文访问。通过中继链路、服务连续性、可能的E2E服务质量(QoS)、多个远程UE的有效操作以及Uu与D2D空中接口之间的有效路径切换,应当增强UE到网络中继以支持端对端安全性。
使用D2D进行中继也能够基于非3GPP技术,诸如蓝牙和Wi-Fi。一些诸如服务连续性的增强能够令中继对商业用例中的这类技术更具吸引力。这对可佩戴设备而言可能尤其有益的原因在于,它们接近用户智能电话的使用模式以及可能导致直接Uu连接不太实用的形状因素限制(例如,电池尺寸限制)。
中继能够使得(正使它们业务得到中继的)远程UE显著节省电力。深度覆盖情景尤其如此。引入中继的一种成本效益方式是在远程设备与中继设备之间使用单向D2D链路。在此情形下,利用中继UE来仅中继来自远程UE的UL数据。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不向远程UE添加额外的用于D2D接收的射频(RF)能力。
(2)增强以使得可靠的单播PC5链路能够至少支持低功耗、低速率和低复杂度/低成本的设备:通过重用窄带物联网(NB-IoT)和增强MTC(eMTC)研究期间开发的概念,能够实现低成本的D2D设备,例如,针对D2D能够重用NB-IoT/eMTC上行链路波形。这样的设备可能会使用单个调制解调器与因特网/云进行通信并且与附近设备进行通信。当前的PC5链路设计传承于由公共安全用例驱动的面向广播的设计,由于缺乏任何链路适配和反馈机制,这种链路设计表现出阻碍低功耗和可靠D2D通信的瓶颈。这些缺点不能实现可佩戴和MTC用例在功耗、频谱效率和设备复杂度方面的目标性能度量。降低功耗和低复杂度是可佩戴和MTC用例的关键属性,这些用例通常具有小形状因数和长电池寿命的特征。
图6示出用于伴随UE的基于中继的网络连接的示例。参照图6,伴随UE可以通过3GPP接入网络直接连接到网络。可替选地,伴随UE可以通过基于中继的连接而间接经由主UE连接到网络。即使当伴随UE关闭Uu操作时,使用基于中继的连接的伴随UE也能够与主UE经由基于中继的连接来交换控制信令,诸如RRC/NAS消息。可以假设通过基于中继的连接使用正常服务以及IoT服务。伴随UE可以支持LTE的正常UE能力,例如,Cat4或更高。
伴随UE与主UE可以经由短程通信RAT,诸如蓝牙、WLAN或3GPP接入网络,来连接。伴随UE可以将网络连接从直接连接切换到基于中继的连接,反之亦然。然而,现有技术不会同时考虑主UE和伴随UE的移动性。也就是说,从切换过程的目标eNB角度来看,目标eNB无法确认共同切换主UE和伴随UE还是仅切换一个UE。因此,应当达成用于解决因切换到相邻eNB而引起隐患问题的方法。
图7示出主UE和伴随UE的移动性的示例。参照图7,主UE通过3GPP接入网络连接到eNB1。另外,伴随UE经由主UE连接到网络。伴随UE与主UE可以经由3GPP接入网络、蓝牙或Wi-Fi而彼此连接。
主UE和伴随UE可能意图从eNB1切换到eNB2。在此情形下,eNB1(即,源eNB)向eNB2(即,目标eNB)传输切换请求消息。切换请求消息可以包括主UE和伴随UE的UE上下文。更具体地,主UE和伴随UE的UE上下文可以指示主UE与伴随UE彼此组成一对。例如,通过在切换请求消息中存在主UE和伴随UE的UE上下文,eNB2可以识别出这两个UE成对。
上述UE上下文可以对应于E-UTRAN无线电接入承载(E-RAB)。主UE的E-RAB和伴随UE的E-RAB应当被区分。区分主UE的E-RAB和伴随UE的E-RAB可以通过E-RAB ID、E-RAB级QoS参数、DL转发或UL GPRS隧道协议(GTP)隧道端点中的一个来实现。
另外,主UE的RRC上下文和伴随UE的RRC上下文也可以用指示符来区分。或者,主UE的RRC上下文和伴随UE的RRC上下文可以被合并成一个RRC上下文。主UE的测量报告和伴随UE的测量报告也可以被区分。
利用切换请求消息中包括的主UE和伴随UE的UE上下文,目标eNB能够识别主UE与伴随UE之间的关系。因此,当决定如何接受E-RAB或者如何使用控制平面RRC参数时,eNB能够采取相应的动作。因此,能够保证服务连续性。
图8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执行切换过程的方法。在本实施例中,伴随UE经由主UE连接到源eNB。伴随UE经由3GPP接入网络、蓝牙或Wi-Fi中的一个被连接到主UE。
在步骤S100中,源eNB向目标eNB传输包括主UE的UE上下文和伴随UE的UE上下文的切换请求消息。主UE的UE上下文和伴随UE的UE上下文UE可以指示主UE与伴随UE成对。主UE的UE上下文和伴随UE的UE上下文UE可以分别对应于主UE的E-RAB和伴随UE的E-RAB。在此情形下,主UE的E-RAB和伴随UE的E-RAB通过E-RAB ID、E-RAB级QoS参数、DL转发或UL GTP隧道端点中的一个而彼此区分。或者,主UE的UE上下文和伴随UE的UE上下文分别对应于主UE的RRC上下文和伴随UE的RRC上下文。在此情形下,主UE的RRC上下文和伴随UE的RRC上下文可以彼此区分或者合并成一个RRC上下文。或者,主UE的UE上下文和伴随UE的UE上下文可以分别对应于主UE的测量报告和伴随UE的测量报告。在此情形下,主UE的测量报告和伴随UE的测量报告可以彼此区分。
在步骤S110中,目标eNB识别主UE与伴随UE之间的关系。因此,当决定如何接受E-RAB或者如何使用控制平面RRC参数时,eNB能够采取相应的动作。因此,能够保证服务连续性。
图9示出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系统。
第一eNB800可以包括处理器810、存储器820和收发器830。处理器810可以被配置成实现本说明书中所述的本发明提出的功能、过程和/或方法。无线电接口协议的层可以在处理器810中实现。存储器820与处理器810可操作地耦合并且存储各种信息以操作处理器810。收发器830与处理器810可操作地耦合并且发送和/或接收无线电信号。
第二eNB900可以包括处理器910、存储器920和收发器930。处理器910可以被配置成实现本说明书中所述的本发明提出的功能、过程和/或方法。无线电接口协议的层可以在处理器910中实现。存储器920与处理器910可操作地耦合并且存储各种信息以操作处理器910。收发器930与处理器910可操作地耦合并且发送和/或接收无线电信号。
处理器810、910可以包括专用集成电路(ASIC)、其他芯片组、逻辑电路和/或数据处理设备。存储器820、920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快闪存储器、存储器卡、存储介质和/或其他存储设备。收发器830、930可以包括基带电路以处理射频信号。当实施例以软件实现时,在此处描述的技术可以以执行在此处描述的功能的模块(例如,过程、功能等)来实现。模块可以存储在存储器820、920中,并且由处理器810、910执行。存储器820、920能够在处理器810、910内或者在处理器810、910的外部实现,在外部实现情况下,存储器820、920能够经由如在本领域已知的各种手段可通信地耦合到处理器810、910。
由在此处描述的示例性系统来看,已经参考若干流程图描述了按照公开的主题可以实现的方法。为了简化的目的,这些方法被示出和描述为一系列的步骤或者模块,应该明白和理解,所保护的主题不受步骤或者模块的顺序限制,因为一些步骤可以以与在此处描绘和描述的不同的顺序出现或者与其他步骤同时出现。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流程图中图示的步骤不是排他的,并且可以包括其他步骤,或者在示例流程图中的一个或多个步骤可以被删除,而不影响本公开的范围和精神。
Claims (11)
1.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目标e节点B(eNB)执行切换过程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所述目标eNB从源eNB接收包括主用户设备(UE)的UE上下文和伴随UE的UE上下文的切换请求消息,
其中,所述伴随UE是可佩戴设备,以及
其中,经由所述主UE,所述可佩戴设备与所述源eNB间接地连接;以及
通过所述目标eNB,基于所述主UE的UE上下文和所述伴随UE的UE上下文来确定所述主UE和所述伴随UE之间的关系,
其中,所述主UE和所述伴随UE之间的关系被确定为成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伴随UE经由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接入网络、蓝牙或Wi-Fi中的一个被连接到所述主UE。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主UE的UE上下文和所述伴随UE的UE上下文分别对应于所述主UE的E-UTRAN无线电接入承载(E-RAB)和所述伴随UE的E-RAB。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主UE的E-RAB和所述伴随UE的E-RAB通过E-RAB ID、E-RAB级服务质量(QoS)参数、下行链路(DL)转发或上行链路(UL)GPRS隧道协议(GTP)隧道端点中的一个而彼此区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主UE的UE上下文和所述伴随UE的UE上下文分别对应于所述主UE的无线电资源控制(RRC)上下文和所述伴随UE的RRC上下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主UE的RRC上下文和所述伴随UE的RRC上下文彼此区分或者合并成一个RRC上下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主UE的UE上下文和所述伴随UE的UE上下文分别对应于所述主UE的测量报告和所述伴随UE的测量报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主UE的测量报告和所述伴随UE的测量报告彼此区分。
9.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切换过程的目标e节点B(eNB),所述目标eNB包括:
存储器;以及
可操作地耦合到所述存储器的处理器,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成:
接收包括主用户设备(UE)的UE上下文和伴随UE的UE上下文的切换请求消息,
其中,所述伴随UE是可佩戴设备,
其中,经由所述主UE,所述可佩戴设备与所述源eNB间接地连接;以及
基于所述主UE的UE上下文和所述伴随UE的UE上下文来确定所述主UE和所述伴随UE之间的关系,
其中,所述主UE和所述伴随UE之间的关系被确定为成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目标eNB,其中,所述伴随UE经由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接入网络、蓝牙或Wi-Fi中的一个被连接到所述主UE。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目标eNB,其中,所述主UE的UE上下文和所述伴随UE的UE上下文分别对应于所述主UE的E-UTRAN无线电接入承载(E-RAB)和所述伴随UE的E-RAB。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201562261860P | 2015-12-02 | 2015-12-02 | |
US62/261,860 | 2015-12-02 | ||
PCT/KR2016/014096 WO2017095180A1 (en) | 2015-12-02 | 2016-12-02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mobility of master user equipment and its companion devic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293220A CN108293220A (zh) | 2018-07-17 |
CN108293220B true CN108293220B (zh) | 2021-03-09 |
Family
ID=587974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80069446.7A Active CN108293220B (zh) | 2015-12-02 | 2016-12-02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支持主用户设备及其伴随设备的移动性的方法和装置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80359671A1 (zh) |
EP (1) | EP3384706B1 (zh) |
JP (1) | JP6563602B2 (zh) |
KR (1) | KR102073350B1 (zh) |
CN (1) | CN108293220B (zh) |
WO (1) | WO2017095180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2282751B1 (ko) * | 2017-03-23 | 2021-07-30 | 광동 오포 모바일 텔레커뮤니케이션즈 코포레이션 리미티드 | 스위칭 방법, 단말 장치 및 네트워크 장치 |
CN109121175B (zh) * | 2017-06-26 | 2021-03-16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NB-IoT终端的切换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09996304A (zh) * | 2018-01-02 | 2019-07-09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一种物联网网络切换方法及装置 |
US10588057B2 (en) * | 2018-03-14 | 2020-03-10 | Cable Television Laboratories, Inc.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communicating between base stations of two different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CN111818593A (zh) * | 2019-07-31 | 2020-10-23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网络切换方法及终端 |
CN116472744A (zh) | 2020-11-24 | 2023-07-21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用于执行越区切换的电子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09338A (zh) * | 2009-06-03 | 2010-12-0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基站间的终端标识获取方法、终端识别方法 |
CN102783211A (zh) * | 2010-03-05 | 2012-11-14 | 诺基亚公司 | 直接对等通信的切换 |
WO2013137599A1 (en) * | 2012-03-13 | 2013-09-19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handover of user equipments attached to mobile relay node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03733683A (zh) * | 2011-08-11 | 2014-04-16 |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 移动中继切换 |
WO2015030557A1 (ko) * | 2013-09-02 | 2015-03-05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단말 간 직접 통신을 지원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경로 전환 방법 및 장치 |
CN104704878A (zh) * | 2012-11-09 | 2015-06-10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设备到设备通信的切换方法、基站以及通信系统 |
WO2015082154A1 (en) * | 2013-12-06 | 2015-06-11 | Sony Corporation | Handover for relay termination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225191B2 (ja) * | 2009-04-28 | 2013-07-03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 |
US20110170427A1 (en) * | 2010-01-11 | 2011-07-14 | Nokia Corporation | Best Companion PMI-Based Beamforming |
JP5800024B2 (ja) * | 2011-09-30 | 2015-10-28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リレーノード、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
WO2013070246A1 (en) * | 2011-11-11 | 2013-05-16 |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 Method an relay node for initiating a direct attachment to a target network node |
WO2013137600A1 (en) * | 2012-03-15 | 2013-09-19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handover of user equipments attached to mobile relay nod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9674740B2 (en) | 2012-08-03 | 2017-06-06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mobility procedures supporting user equipment groups |
WO2014053183A1 (en) * | 2012-10-04 | 2014-04-10 |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 Facilitating group handover |
WO2014084028A1 (ja) * | 2012-11-28 | 2014-06-05 | 京セラ株式会社 |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プロセッサ、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
WO2014124558A1 (zh) * | 2013-02-18 | 2014-08-2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用户设备组切换方法、设备和系统 |
US20150017944A1 (en) * | 2013-07-09 | 2015-01-15 | T-Mobile Usa, Inc. | Flexible Device Upgrade Plan |
-
2016
- 2016-12-02 CN CN201680069446.7A patent/CN108293220B/zh active Active
- 2016-12-02 WO PCT/KR2016/014096 patent/WO2017095180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6-12-02 EP EP16871076.2A patent/EP3384706B1/en active Active
- 2016-12-02 KR KR1020187015838A patent/KR102073350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6-12-02 US US15/778,138 patent/US20180359671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6-12-02 JP JP2018528761A patent/JP6563602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09338A (zh) * | 2009-06-03 | 2010-12-0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基站间的终端标识获取方法、终端识别方法 |
CN102783211A (zh) * | 2010-03-05 | 2012-11-14 | 诺基亚公司 | 直接对等通信的切换 |
CN103733683A (zh) * | 2011-08-11 | 2014-04-16 |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 移动中继切换 |
WO2013137599A1 (en) * | 2012-03-13 | 2013-09-19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handover of user equipments attached to mobile relay node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04704878A (zh) * | 2012-11-09 | 2015-06-10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设备到设备通信的切换方法、基站以及通信系统 |
WO2015030557A1 (ko) * | 2013-09-02 | 2015-03-05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단말 간 직접 통신을 지원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경로 전환 방법 및 장치 |
WO2015082154A1 (en) * | 2013-12-06 | 2015-06-11 | Sony Corporation | Handover for relay termination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3384706B1 (en) | 2021-02-03 |
EP3384706A1 (en) | 2018-10-10 |
WO2017095180A1 (en) | 2017-06-08 |
JP2019501583A (ja) | 2019-01-17 |
KR20180064572A (ko) | 2018-06-14 |
KR102073350B1 (ko) | 2020-02-04 |
CN108293220A (zh) | 2018-07-17 |
JP6563602B2 (ja) | 2019-08-21 |
EP3384706A4 (en) | 2019-04-17 |
US20180359671A1 (en) | 2018-12-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6542327B2 (ja)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d2d関連情報を送信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 |
CN106576381B (zh)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通知针对双连接的服务释放的方法和设备 | |
CN106165516B (zh)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优先化d2d发送和d2d接收的方法和装置 | |
US9241354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itiating X2 interface setup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EP2987356B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stablishing connec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06664607B (zh)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用于双连接的3gpp和wlan之间的互通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6717108B (zh)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处理双连接性的e-rab切换问题的方法和设备 | |
CN108293220B (zh)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支持主用户设备及其伴随设备的移动性的方法和装置 | |
US10667314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a signa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a relay UE | |
US20200260266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ue id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US20160135174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data radio bearers for dual connectivit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WO2014109603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indi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06465440B (zh) |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于d2d通信的as-nas交互方法及其设备 | |
CN106688298B (zh) | 无线通信系统中配置用于双连接的用户设备发起消息的方法和装置 | |
US10980080B2 (en) | Method for reporting RRC state of terminal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same | |
US20180376529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local gateway service for dual connectivit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WO2014112767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data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US9986593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ling duplicated E-RABs for dual connectivit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US10462835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location update for dual connectivit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US10560886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a signa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a relay UE | |
US20200196259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ling enhanced rlm prohibit timer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US20170280348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timizing ue-ambr for dual connectivit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US10285207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call rela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US10560838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leting UE information by single base station | |
US9756667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X2 setup procedur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