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93215B - 用于在无线通信设备中避免呼叫性能降级的系统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在无线通信设备中避免呼叫性能降级的系统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93215B
CN108293215B CN201680068377.8A CN201680068377A CN108293215B CN 108293215 B CN108293215 B CN 108293215B CN 201680068377 A CN201680068377 A CN 201680068377A CN 108293215 B CN108293215 B CN 10829321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processor
downlink
downlink mode
si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6837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293215A (zh
Inventor
R·C·基拉拉
S·马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lcomm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CN1082932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932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2932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932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04W36/0022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for transferring data sessions between adjacent core network technolog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69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in case of dual connectivity, e.g. decoupled uplink/downlin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2Selection of wireless resources by user or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8Management of setup rejection or fail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5Maintenance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Abstract

用于改善具有至少第一用户身份模块(SIM)和射频(RF)资源的无线通信设备的性能的方法和设备可以包括:在与第一SIM相关联的调制解调器栈上,检测支持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HSDPA)的第一网络中的活动通信。在第一网络中的活动通信期间,无线通信设备可以检测信号中断时段,以及确定用于与第一SIM相关联的调制解调器栈的可操作下行链路模式是否不与第一网络中表示的对应的下行链路模式相匹配。当确定用于与第一SIM相关联的调制解调器栈的可操作下行链路模式不与第一网络中表示的对应的下行链路模式相匹配时,无线通信设备可以触发用于转变到新下行链路模式的内部指令。

Description

用于在无线通信设备中避免呼叫性能降级的系统和方法
相关申请
本申请要求于2015年11月25日递交的名称为“System and Methods forAvoiding Call Performance Degradation due to Missed Downlink Control Signal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的美国临时申请No.62/259,953的优先权,在此以引用方式将上述申请的全部内容并入本文。
背景技术
多用户身份模块(SIM)无线通信设备已经因其在服务选项方面的灵活性和其它特性而变得日益流行。一种类型的多SIM无线通信设备(多SIM 多待机(MSMS)设备)(例如,双SIM双待机(DSDS)设备)使两个 SIM能够在空闲模式下等待开始通信,但是由于对单个射频(RF)资源(例如,收发机)的共享,因此一次仅允许一个SIM参与活动的通信。其它多 SIM设备可以将该能力扩展到两个以上的SIM,并且可以被配置有多于两个的任何数量的SIM(即,多SIM多待机无线通信设备)。
无线通信网络(简称为“无线网络”)被广泛地部署以提供诸如语音、分组数据、广播、消息传送等之类的各种通信服务。无线网络可以能够通过共享可用的网络资源来支持针对多个用户的通信。对可用的网络资源的这种共享可以由使用一种或多种多址无线通信协议(例如,时分多址 (TDMA)、码分多址(CDMA)、时分多址(TDMA)和频分多址(FDMA)) 的网络来实现。这些无线网络还可以利用各种无线电技术,包括但不限于: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高速分组接入(HSPA)、CDMA2000、高级移动电话服务(AMPS)、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PRS)、长期演进(LTE)、高速数据速率(HDR)技术(例如, 1xEV技术)等。
由于MSMS无线通信设备通常使用单个RF资源来在多个SIM和/或网络上进行通信,因此该设备在给定时间使用单个SIM和/或网络来活跃地进行通信。因此,在一个SIM(例如,第一SIM)上的活动的数据通信期间,无线通信设备可以定期地调离至与另一个SIM(例如,第二SIM)相关联的网络,以监测信号或捕获连接。结果,取决于调离的持续时间,无线通信设备可能无法接收到正常与第一SIM所支持的网络交换的控制信号,其包括指示下行链路模式之间的转变的消息。这种失败可能导致无线通信设备的下行链路模式与网络中的对应的下行链路模式之间的失配。虽然可以通过执行小区更新过程来解决该失配,但是这样的过程可能涉及对功率和/ 或网络资源的低效使用,以及使针对活动通信的性能降级。
发明内容
各个实施例的方法和实现这些方法的设备可以通过以下操作来实现对被配置为使用与射频(RF)资源相关联的至少第一SIM的无线通信设备的性能的改善:在与所述第一SIM相关联的调制解调器栈上检测第一网络中的活动通信;在所述第一网络中的所述活动通信期间,检测信号中断时段;确定用于所述调制解调器栈的可操作下行链路模式是否不与所述第一网络中表示的对应的下行链路模式相匹配;以及响应于确定用于所述调制解调器栈的所述可操作下行链路模式不与所述第一网络中表示的对应的下行链路模式相匹配,触发用于转变到新下行链路模式的内部指令。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网络可以支持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HSDPA)。
在一些实施例中,确定用于所述调制解调器栈的可操作下行链路模式是否不与所述第一网络中表示的对应的下行链路模式相匹配可以包括:确定在所述信号中断时段期间,在所述调制解调器栈SIM上是否错过了用于转变到新下行链路模式的控制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用于转变到所述新下行链路模式的所述控制信号可以是用于通过启用辅载波来转变到双载波模式的指令。在一些实施例中,用于转变到所述新下行链路模式的所述控制信号可以是用于通过禁用辅载波来转变到单载波模式的指令。
在一些实施例中,确定用于所述调制解调器栈的可操作下行链路模式是否不与所述第一网络中表示的对应的下行链路模式相匹配可以是基于不存在来自所述第一网络的期望的下行链路数据的。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不存在所述期望的下行链路数据可以是缺少来自所述第一网络的任何下行链路业务协议数据单元(PDU)。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不存在所述期望的下行链路数据可以是不存在与至所述第一网络的先前的上行链路数据传输相对应的下行链路确认/否定确认(ACK/NACK)协议数据单元(PDU)。
在一些实施例中,确定用于所述调制解调器栈的可操作下行链路模式是否不与所述第一网络中表示的对应的下行链路模式相匹配可以是基于以下各项中的至少一项的:从所述第一网络接收的下行链路数据中的检测到的传输序列号(TSN)洞;以及从所述第一网络接收的下行链路数据中的、与向所述第一网络报告的信道质量指示符(CQI)相比不成比例的传送块大小(TBS)。
一些实施例还可以包括:在到所述新下行链路模式的所述转变之后,监测在所述调制解调器栈上接收的下行链路数据;以及响应于继续不存在所述期望的下行链路数据,转变回到原始下行链路模式。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网络可以支持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HSDPA)。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无线通信设备可以具有与所述RF资源相关联的至少第二SIM,并且在所述第一网络中的所述活动通信期间检测所述信号中断时段可以包括:检测共享RF资源从所述第一网络到与所述第二SIM 相关联的第二网络的调离,其中,所述RF资源在所述调离之后调回所述第一网络。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网络中的所述活动通信期间检测所述信号中断时段可以包括:在与连接到所述第一网络相关联的信道上检测临时强衰落。
各个实施例包括无线通信设备,所述无线通信设备被配置为使用与RF 资源相关联的至少第一SIM,并且包括被配置有用于执行上文描述的方法的操作的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处理器。各个实施例还包括其上存储有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非暂时性处理器可读介质,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指令被配置为使得无线通信设备的处理器执行上文描述的方法的操作。各个实施例还包括具有用于执行上文描述的方法的功能的单元的无线通信设备。
附图说明
下文将结合附图描述所公开的方面,提供附图是用于说明而不是限制所公开的方面,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元素,并且在附图中:
图1是适于与各个实施例一起使用的网络的通信系统框图。
图2是根据各个实施例,示出了无线通信设备的框图。
图3是示出了由图2的无线通信设备实现的示例性协议层栈的系统架构图。
图4是根据各个实施例,示出了用于在无线通信设备上实现下行链路模式管理的方法的过程流程图。
图5A和5B是根据各个实施例,示出了确定在如图4中实现的调离间隙期间是否错过了控制信号的实施例方法的过程流程图。
图6是适于与各个实施例一起使用的示例性无线通信设备的组件图。
图7是适于与各个实施例一起使用的另一个示例性无线通信设备的组件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将参考附图对各个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只要可能的话,遍及附图将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指代相同或相似的部分。对特定示例和实现方式的引用是出于说明性目的,并不旨在限制本发明或本权利要求书的范围。
各个实施例提供了改进被配置为使用共享RF资源来在多个SIM上进行通信的无线设备的性能的方法、系统和设备。具体地,各个实施例可以通过在到与第二SIM相关联的网络的调离期间,识别和纠正错过的下行链路控制信号,来避免第一SIM上的呼叫性能降级。
在一些实施例中,MSMS无线通信设备的至少一个SIM可以与高速分组接入(HSPA)相关联,并且可以支持用于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HSDPA) 的多个模式。具体地,至少一个SIM可以具有双小区(DC)HSDPA能力,其实现了在使用主小区的(正常)单载波模式与使用用于下行链路数据的主载波和辅载波两者的双载波模式之间的切换。在各个HSPA系统中,网络通过启用/禁用辅载波(这可以通过高速共享控制信道(HS-SCCH)上的命令来传送给MSMS设备)来控制单(正常)模式和双载波模式之间的转变。在从HSPA SIM上的活动通信的调离期间,可能错过来自网络的指示下行链路模式转变的控制信令。作为失配的结果,网络可能停止调度针对无线通信设备的下行链路数据,提示HSPA SIM上的小区更新,以便恢复同步。
各个实施例使MSMS无线通信设备能够在调离至另一个网络之后,执行下行链路模式的高效同步。这样的高效同步可以涉及:使用现有信令来确定是否错过了来自网络的用于启用或禁用辅载波的指令,并且如果错过了该指令,则通过内部信令来发起到新下行链路模式的转变。此外,对各个实施例中的高效同步的管理可以涉及:在新下行链路模式中监测信令,所述信令用于确认同步或者提示转变回到用于HSPA SIM的原始下行链路模式。
术语“无线设备”、“无线通信设备”、“用户设备”和“移动设备”在本文中可互换地用于指代以下各项中的任何一项或全部:蜂窝电话、智能电话、个人或移动多媒体播放器、个人数据助理(PDA)、膝上型计算机、平板计算机、智能本、掌上型计算机、无线电子邮件接收机、启用多媒体互联网的蜂窝电话、无线游戏控制器、以及包括可编程处理器和存储器以及用于建立无线通信路径并且经由无线通信路径来发送/接收数据的电路的类似的个人电子设备。
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订制”、“SIM”、“SIM卡”和“用户身份模块”可互换地用于意指可以是集成电路或嵌入到可移动卡(其存储国际移动用户身份(IMSI)、相关密钥、和/或用于标识和/或认证网络上的无线设备的其它信息)中的存储器。SIM的示例包括针对LTE3GPP标准提供的通用用户身份模块(USIM),以及针对3GPP2标准提供的可移动用户身份模块(R-UIM)。通用集成电路卡(UICC)是SIM的另一个术语。
由于SIM中存储的信息使无线设备能够与特定网络建立通信链路,因此术语订制和SIM也可以用作对与特定SIM相关联的通信网络的简略引用,因此,SIM和通信网络、以及该网络所支持的服务和订制彼此关联。
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多SIM无线通信设备”、“多SIM无线设备”、“双SIM无线通信设备”、“双SIM双待机设备”和“DSDS设备”可互换地用于描述这样的无线设备:其被配置有一个以上的SIM,并且允许在两个网络上同时执行空闲模式操作,以及当在其它网络上执行空闲模式操作的同时,允许一个网络上的选择性通信。
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功率节省模式”、“功率节省模式周期”、“非连续接收”和“DRX周期”可互换地指代涉及交替的睡眠时段(在睡眠时段期间,功耗是最小化的)和苏醒(或“唤醒”)时段(在苏醒时段中,返回正常功耗和接收,并且无线设备通过正常接收来监测信道)的空闲模式过程。功率节省模式周期的长度(被测量成唤醒时段的开始与下一唤醒时段的开始之间的间隔)通常是由网络用信号通知的。
无线通信网络被广泛地部署以提供诸如电话、视频、数据、消息传送、广播等等各种通信服务。这些网络(其通常是多址网络)通过共享可用的网络资源来支持针对多个用户的通信。这种网络的一个示例是UMTS陆地无线接入网络(UTRAN)。UTRAN是被定义成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 (其是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支持的第三代(3G)移动电话技术)的一部分的无线接入网络(RAN)。UMTS(其是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 的后继)当前支持各种空中接口标准,诸如宽带码分多址(W-CDMA)、时分-码分多址(TD-CDMA)和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D-SCDMA)。UMTS 还支持增强型3G数据通信协议,诸如高速分组接入(HSPA),其向相关联的UMTS网络提供更高的数据传输速度和容量。
在一些无线网络中,无线通信设备可以具有针对一个或多个网络的多个订制(例如,通过采用多个用户身份模块(SIM)卡或其它方式)。这种无线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双SIM双待机(DSDS)设备。例如,第一订制可以是第一技术标准(诸如宽带码分多址(WCDMA)),而第二订制可以支持相同的技术标准或第二技术标准(诸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 针对GSM演进的增强型数据速率(EDGE)(也被称为GERAN))。
支持两个或更多个SIM卡的多SIM无线设备可以具有向用户提供便利的多种能力,诸如在一个设备上允许不同的无线运营商、计划、电话号码、付费账户等。多SIM无线通信设备技术的发展为这些设备带来了多种不同的选择。例如,“激活的双SIM”无线设备允许两个SIM保持激活并且对于设备是可接入的。具体地,一种类型的激活的双SIM无线通信设备可以是“双激活双待机“”(DSDS)无线通信设备,其中,两个SIM被配置为共享单个收发机(即,RF资源)。
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HSDPA)和高速上行链路分组接入(HSUPA) 分别在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上优化针对分组数据服务的UMTS。将它们一起称为高速分组接入(HSPA)。在3GPP版本7、8、9和10中,已经在 HSPA+或HSPA演进的上下文中规定了对HSPA的进一步的改进。
通常,可以在高速下行链路共享信道(HS-DSCH)(其使用两毫秒的固定帧大小)中发送下行链路数据分组。在单个帧中发送的数据被称为传送块。取决于所采用的编码和调制方案,传送块可以包括从少至137个比特到多达27,952个比特。当在DC-HSDPA模式下操作时,无线通信设备(或与无线通信设备的SIM相关联的调制解调器栈)从两个小区接收HSDPA传送,所述两个小区以潜在地不同的小区功率在单独的相邻载波上进行发送。在使用DC-HSDPA的实施例系统中,可以假设这两个小区/载波由同一网络服务。虽然服务小区(也被称为主小区或主载波)具有完整的公共信道集合,但是无线通信设备通常必须假设辅小区(也被称为辅载波)仅发送公共导频信道(CPICH)。
这两个小区/载波可以同时向无线通信设备发送HS-PDSCH和 HS-SCCH,并且每个HS-PDSCH携带独立数据。通常,无线通信设备通过读取每个小区/载波的具有独立指派的H-RNTI的HS-SCCH,来确定每个小区/载波HS-PDSCH的配置。
无线通信设备可以在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建立请求消息中指示其是否支持DC-HSDPA,并且用信号在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中发送 DC-HSDPA类别。HSPA网络在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建立或无线承载 (RB)建立消息中的呼叫建立处启用并激活DC-HSDPA。一旦连接上,就可以通过所有的重新配置消息(无线承载重新配置(RBR))、传送信道重新配置(TCR)和物理信道重新配置(PCR)或者通过使用RB释放或激活设置更新消息,来启用或禁用DC-HSDPA。
当启用DC-HSDPA时,也可以使用可以在主载波或辅载波上发送的 HS-SCCH命令来激活或去激活辅载波。主载波和辅载波也可以分别被称为服务小区和辅小区。
在当前的HSPA系统中,无线通信设备在高速专用物理控制信道 (HS-DPCCH)(为了支持HSDPA专门创建的上行链路信道)发送针对 HSDPA的ACK/NACK反馈。HS-DPCCH物理信道是使用单独的码分复用 (CDM)信道化码来发送的,使得其可以是与其它物理信道同时发送的,同时对于不支持HSDPA的基站保持是基本上不可见的。
针对DC-HSDPA启用和禁用辅载波可以是通过高速共享控制信道 (HS-SCCH)上的命令来传送给MSMS设备的。在从利用HSDPA的SIM 上的活动通信调离期间,可能错过网络发送的任何HS-SCCH命令。通常,如果不存在上行链路响应,则网络将发送HS-SCCH命令的多达三个的重传。一旦将HS-SCCH总共发送了四次,第一网络就可以通过启用或禁用辅载波来执行所指示的模式转变。然而,由于HS-SCCH命令没有被MSMS 设备接收,因此可能产生下行链路模式的失配,其阻止网络对高速专用物理控制信道(HS-DPCCH)上的来自MSMS设备的反馈进行正确地解码,从而导致网络停止针对MSMS设备的下行链路数据。
为了清楚起见,虽然本文描述的技术和实施例涉及被配置有至少一个 WCDMA/UMTS SIM和/或GSM SIM的无线设备,但是实施例技术可以扩展到其它无线接入网络(例如,1xRTT/CDMA2000、EVDO、LTE、WiMAX、 Wi-Fi等)上的订制。在这一点上,本文中引用的消息、物理和传送信道、无线控制状态等在各种无线接入技术和标准中也可以被称为其它术语。此外,在其它无线接入技术和标准中,消息、信道和控制状态可以与不同的定时相关联。
在各个实施例中,DSDS设备的RF资源可以被配置为在多个SIM之间共享,并且可以被默认地用于执行在第一SIM所启用的网络(例如,能够进行高速数据通信的网络(例如,WCDMA、HSDPA、LTE等))上的通信。因此,与设备的第二SIM相关联的调制解调器栈通常可以相对于第二网络处于空闲模式。取决于第二网络的无线接入技术,这样的空闲模式状态可以涉及实现包括睡眠和苏醒状态周期的功率节省模式。例如,如果第二网络是GSM网络,则在空闲模式期间,与第二SIM相关联的调制解调器栈可以实现非连续接收(DRX)。
具体地,在唤醒时段(即,苏醒状态)期间,第二网络可以针对第二 SIM所属于的寻呼组来设置唤醒时段的定时。与第二SIM相关联的调制解调器栈可以尝试使用共享RF资源,针对寻呼请求来监测第二网络的寻呼信道。在睡眠状态期间,调制解调器栈可以关闭大多数过程和组件,包括相关联的RF资源。
各个实施例可以实现在各种通信系统中,诸如图1中示出的示例性通信系统100。通信系统10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无线设备102、电话网络104 和耦合到电话网络104和互联网108的网络服务器106。在一些实施例中,网络服务器106可以实现成电话网络104的网络基础设施内的服务器。
典型的电话网络104包括耦合到网络操作中心112的多个小区基站 110,网络操作中心112进行操作以连接无线设备102(例如,平板型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蜂窝电话等)与其它网络目的地之间的语音和数据呼叫,诸如经由电话陆线(例如,简易老式电话系统(POTS)网络,未示出) 和互联网108。电话网络104还可以包括耦合到网络操作中心112或在网络操作中心112内的、提供到互联网108和/或到网络服务器106的连接的一个或多个服务器116。无线设备102与电话网络104之间的通信可以是经由双向无线通信链路114(诸如GSM、UMTS、EDGE、4G、3G、CDMA、 TDMA、LTE和/或其它通信技术)来完成的。
图2是适于实现各个实施例的示例性无线通信设备200的功能性框图。根据各个实施例,无线设备200可以类似于参照图1描述的无线设备102 中的一个或多个无线设备102。参照图1-2,在各个实施例中,无线设备200 可以是单SIM设备或多SIM设备(诸如双SIM设备)。在一个示例中,无线设备200可以是双SIM双待机(DSDS)设备。无线设备20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SIM接口202,其可以接收与第一订制相关联的第一SIM(SIM-1) 204a。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SIM接口202可以被实现成多个SIM接口202,其可以接收与至少第二订制相关联的至少第二SIM(SIM-2)204b。
各个实施例中的SIM可以是通用集成电路卡(UICC),其被配置有 SIM和/或USIM应用,以实现对GSM和/或UMTS网络的接入。UICC还可以提供对电话本和其它应用的存储。替代地,在CDMA网络中,SIM可以是卡上的UICC可移动用户身份模块(R-UIM)或CDMA用户身份模块 (CSIM)。
每个SIM 204a、204b可以具有CPU、ROM、RAM、EEPROM和I/O 电路。各个实施例中使用的第一SIM 204a和第二SIM 204b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包含用户账户信息、IMSI、一组SIM应用工具包(SAT)命令和用于电话本联系人的存储空间。第一SIM 204a和第二SIM 204b中的一个或多个还可以存储归属标识符(例如,系统标识号(SID)/网络标识号(NID) 对、归属PLMN(HPLMN)码等)以指示SIM网络运营商提供商。集成电路卡身份(ICCID)SIM序列号可以印在一个或多个SIM 204上以用于标识。
无线设备20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控制器,诸如通用处理器206,其可以耦合到编码器/解码器(CODEC)208。CODEC 208可以继而耦合到扬声器 210和麦克风212。通用处理器206也可以耦合到至少一个存储器214。存储器214可以是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非暂时性有形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指令可以包括通过相应的基带RF资源链来路由与订制相关的通信数据。存储器214可以存储操作系统(OS)以及用户应用软件和可执行指令。
通用处理器206和存储器214均可以耦合到至少一个基带调制解调器处理器216。无线设备200中的每个SIM 204a、204b可以与包括至少一个基带调制解调器处理器216和至少一个RF资源218的基带RF资源链相关联。在一些实施例中,无线设备200可以是DSDS设备,其中两个SIM 204a、 204b共享包括基带调制解调器处理器216和RF资源218的单个基带RF资源链。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于第一SIM 204a和第二SIM 204b中的每一个,共享的基带RF资源链可以包括单独的基带调制解调器处理器216功能(例如,BB1和BB2)。RF资源218可以耦合到至少一个天线220,并且可以执行用于与无线设备200的每个SIM 204a、204b相关联的无线服务的发送 /接收功能。RF资源218可以实现单独的发送和接收功能,或者可以包括结合发射机和接收机功能的收发机。
在特定实施例中,通用处理器206、存储器214、基带调制解调器处理器216和RF资源218可以被包括在片上系统设备222中。第一SIM 204a 和第二SIM 204b和其相应的接口202可以在片上系统设备222外部。此外,各种输入和输出设备可以耦合到片上系统设备222的组件,诸如接口或控制器。适于在无线设备200中使用的示例性用户输入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键盘224和触摸屏显示器226。
在一些实施例中,键盘224、触摸屏显示器226、麦克风212或其组合可以执行接收对发起呼出呼叫的请求的功能。例如,触摸屏显示器226可以接收从联系人列表对联系人的选择或者接收电话号码。在另一个示例中,触摸屏显示器226和麦克风212中的任一者或两者可以执行接收对发起呼出呼叫的请求的功能。例如,触摸屏显示器226可以接收从联系人列表对联系人的选择或者接收电话号码。举另一个示例,对发起呼出呼叫的请求可以是以经由麦克风212接收的语音命令的形式。可以在无线设备200中的各个软件模块和功能之间提供接口,以实现它们之间的通信,如本领域已知的。
参照图1-3,无线设备200可以具有分层软件架构300,以用于在与SIM 相关联的接入网上进行通信。软件架构300可以分布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诸如基带调制解调器处理器216)之间。软件架构300还可以包括非接入层(NAS)302和接入层(AS)304。NAS 302可以包括用于支持无线设备 200的SIM(例如,第一SIM/SIM-1 204a、第二SIM/SIM-2 204b)和其相应的核心网之间的业务和信令的功能和协议。AS 304可以包括支持SIM(例如,第一SIM204a、第二SIM 204b)和其相应的接入网的实体(例如,如果在GSM网络中,则为移动切换中心(MSC))之间的通信的功能和协议。
在多SIM无线通信设备200中,AS 304可以包括多个协议栈,其中的每个协议栈可以与不同的SIM相关联。例如,AS 304可以包括分别与第一 SIM 204a和第二SIM 204b相关联的协议栈306a、306b。虽然下文是参照 GSM类型的通信层来描述的,但是协议栈306a、306b可以支持多种用于无线通信的标准和协议中的任何标准和协议。
每个协议栈306a、306b可以分别包括无线资源管理(RR)层308a、 308b。RR层308a、308b可以是GSM信令协议的层3的部分,并且可以监督无线设备200与相关联的接入网之间的链路的建立。在各个实施例中, NAS 302和RR层308a、308b可以执行各种功能,以搜索无线网络以及建立、维护和终止呼叫。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RR层308a、308b可以是层3的多个子层中的一个子层。其它子层可以包括例如连接管理(CM)子层(未示出),其路由呼叫、选择服务类型、优先化数据、执行QoS功能等。
位于RR层308a、308b之下,协议栈306a、306b还可以包括数据链路层310a、310b,它们可以是GSM信令协议中的层2的一部分。数据链路层 310a、310b可以提供处理跨越网络的输入和输出数据的功能,诸如将输出数据划分成数据帧,以及对输入数据进行分析以确保数据被成功接收。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数据链路层310a、310b可以包含各种子层(例如,介质访问控制(MAC)层和逻辑链路控制(LLC)层(未示出))。位于数据链路层310a、310b之下,协议栈306a、306b还可以包括物理层312a、 312b,它们可以建立空中接口上的连接并且管理用于无线设备200的网络资源。
虽然协议栈306a、306b提供通过物理介质来发送数据的功能,但是软件架构300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主层314,其向无线设备200中的各个应用提供数据传输服务。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主层314所提供的特定于应用的功能可以提供协议栈306a、306b与通用处理器206之间的接口。在替代实施例中,协议栈306a、306b均可以包括提供主层功能的一个或多个更高的逻辑层(例如,传输、会话、呈现、应用等)。在一些实施例中,软件架构300还可以在AS 304中包括物理层312a、312b与通信硬件(例如,一个或多个RF资源)之间的硬件接口316。
在各个实施例中,分层软件架构的协议栈306a、306b可以被实现为允许使用多个SIM上供应的信息进行的调制解调器操作。因此,可以由基带调制解调器处理器执行的协议栈在本文中可互换地称为调制解调器栈。
虽然下文是参照UMTS类型和GSM类型通信层进行的描述,但是各个实施例中的调制解调器栈可以支持多种用于无线通信的当前和/或将来协议中的任何协议。例如,各个实施例中的调制解调器栈可以支持使用3GPP 标准(例如,长期演进(LTE)等)、3GPP2标准(例如,1xRTT/CDMA2000、演进数据优化(EVDO)、超移动宽带(UMB)等)和/或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标准(微波接入全球互通(WiMAX)、Wi-Fi等)中描述的其它无线接入技术的网络。
如所论述的,在其中SIM被配置为实现非连续接收(DRX)的DSDS 设备中,当两个SIM都在空闲模式下时,RF资源通常用于支持两个SIM,但是当至少一个SIM转变为退出空闲模式时,RF资源通常用于支持一个 SIM。常规地,DSDS设备将仍然监测来自第二SIM的服务网络的系统信息,并且维护与该服务网络的连接。即,RF资源定期地从第一SIM上的通信调离,以便对与第二SIM相关联的寻呼信道进行解码。
图4根据各个实施例,示出了管理在与无线设备上的第一SIM相关联的下行链路模式与网络中表示的对应的下行链路模式之间的同步的方法 400。具体地,这样的管理可以通过避免针对在信号中断之后执行小区更新的需求(例如,调离至与另一个SIM相关联的网络),来维护第一SIM上的现有通信。
参照图1-4,无线设备可以是被配置有单个共享RF资源(例如,218) 的单SIM或多SIM无线通信设备。在各个实施例中,方法400的操作可以由无线设备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诸如通用处理器(例如,206)和/或基带调制解调器处理器(例如,216)、或者可以耦合到存储器(例如,214) 和基带调制解调器处理器的单独的控制器(未示出))来实现。
在框402中,无线设备处理器可以检测与第一SIM(“SIM-1”)相关联的调制解调器栈正在参与支持DC-HSDPA的第一网络上的活动通信。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活动通信可以涉及:根据与第一SIM相关联的当前下行链路模式,在单个上行链路载波上向第一网络发送数据,和/或在多达两个相邻下行链路载波上从第一网络接收数据。
在框404中,无线设备处理器可以在第一网络上的活动通信中检测信号中断时段。在一些实施例中,无线设备可以是在MSMS模式下操作的多 SIM无线通信设备,并且信号中断时段可以是用于第二SIM所支持的第二网络的调离间隙。即,在一些实施例中,调离间隙可以是短时段,在该短时段中,共享RF资源(例如,218)从第一网络调离到第二网络,并且随后调回第一网络。在一些实施例中,与第二SIM相关联的调制解调器栈可以驻留在第二SIM所支持的第二网络上的空闲模式下。如所描述的,至第二网络的调离可以用于在指派给第二SIM的寻呼组的时隙中监测寻呼信道,并且可以根据第二网络建立的DRX周期来定期地执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无线设备可以是在单SIM模式下操作的单SIM或多 SIM无线通信设备。当因至网络的连接中的临时强衰落(即,强相消干扰和信噪比的下降)而发生信号中断时,各个实施例可以有助于单SIM(或在单SIM模式下操作的多SIM)无线设备。例如,当单SIM(或在单SIM 模式下操作的多SIM)无线设备进入延长的强衰落时,可能错过相同的 HS-SCCH命令。在这样的情形中,可能不存在用于丢弃呼叫的无线链路 (RL)失败,这是因为RF失败是一个冗长的过程(要求大约5-6s);然而,信号中断可能使得无线设备错过HS-SCCH命令的所有传输。在这样的无线环境中,网络可能因缺少数据活动而将无线设备降级。
在确定框406中,无线设备处理器可以确定在信号中断时段期间是否错过了来自第一网络的、用于启用或禁用辅载波的控制信号。在各个实施例中,错过的控制信号可以是第一网络发送的HS-SCCH命令的一部分。以此方式,无线设备处理器可以识别在第一SIM上的可操作下行链路模式与第一网络中表示的对应的下行链路模式之间的同步的潜在丢失。响应于确定在信号中断时段期间没有错过来自第一网络的、用于启用或禁用辅载波的控制信号(即,确定框406=“否”),无线设备处理器可以结束方法400。
响应于确定在信号中断间隙期间错过了来自第一网络的、用于启用或禁用辅载波的控制信号(即,确定框406=“是”),在框408中,无线设备处理器可以发起与错过的控制信号相匹配的内部指令。在各个实施例中,内部指令(也被称为“自SCCH命令”)可以指示与第一SIM相关联的调制解调器栈启用或禁用辅载波。
在框410中,无线设备处理器可以执行在内部指令中提供的启用或禁用动作,以在与第一SIM相关联的调制解调器栈上转变到新下行链路模式中。例如,要求启用辅载波的内部指令可以在与第一SIM相关联的调制解调器栈上产生从单载波模式到双载波模式的转变,而要求禁用辅载波的内部指令可以在与第一SIM相关联的调制解调器栈上产生从双载波模式到单载波模式的转变。
在框412中,无线设备处理器可以在门限持续时间内,监测与第一SIM 相关联的调制解调器栈上的活动通信中的下行链路活动。在各个实施例中,门限持续时间可以是门限子帧数量。在一些实施例中,定义门限子帧数量的参数可以是基于从第一网络运营商接收的系统信息来设置的。在一些实施例中,门限持续时间和/或子帧数量可以是例如由与第一SIM相关联的系统运营商、由无线设备制造商、由用户等来设置的。
在确定框414中,无线设备处理器可以确定在门限持续时间内是否在与第一SIM相关联的调制解调器栈上正确地恢复出下行链路数据。在各个实施例中,正确的恢复可以涉及接收下行链路数据并且对其进行成功地解码。在各个实施例中,下行链路数据可以是在活动通信中从第一网络接收的控制协议数据单元(PDU)或用户数据PDU。在各个实施例中,正确的恢复可以涉及接收下行链路数据并且对其进行成功地解码。
响应于确定在门限持续时间内在与第一SIM相关联的调制解调器栈上正确地恢复出下行链路数据(即,确定框414=“是”),在框416中,无线设备处理器可以维护新下行链路模式,并且结束方法400。即,无线设备处理器可以假设与第一SIM相关联的调制解调器栈上的可操作下行链路模式与针对第一网络中的第一SIM表示的对应的下行链路模式之间的同步。
响应于确定在门限持续时间内没有在与第一SIM相关联的调制解调器栈上正确地恢复出下行链路数据(即,确定框414=“否”),在框418中,无线设备处理器可以在与第一SIM相关联的调制解调器栈上转变回到原始下行链路模式,并且可以结束方法400。
图5A和5B示出了用于实现方法400的确定框406(图4)的方法500。即,方法500可以确定在信号中断时段(即,调离间隙或临时强衰落)期间是否错过了来自第一网络的、用于启用或禁用辅载波的控制信号,并且识别错过的控制信号,以便发起与错过的控制信号相匹配的内部指令。
参照图1-5B,方法500可以由无线设备处理器(例如,通用处理器206、基带调制解调器处理器216、单独的控制器等)来执行。在框502中,无线设备处理器可以识别与第一SIM相关联的调制解调器栈上的当前下行链路模式。在确定框504中,无线设备处理器可以确定所识别的当前下行链路模式是否是双载波模式。
响应于确定所识别的当前下行链路模式是双载波模式(即,确定框504=“是”),在确定框506中,无线设备处理器可以确定在门限持续时间内在主载波和辅载波上是否不存在来自第一网络的期望的下行链路数据。不存在期望的下行链路数据可以是例如由于缺少任何下行链路业务PDU而导致的,或者可以被指定成不存在针对与第一SIM相关联的调制解调器栈发送的上行链路数据的下行链路确认/否定确认(ACK/NACK)PDU。
类似于在方法400(图4)中描述的门限,门限持续时间可以是门限子帧数量。在一些实施例中,定义门限子帧数量的参数可以是基于从第一网络运营商接收的系统信息来设置的。在一些实施例中,门限持续时间和/或子帧数量可以是例如由与第一SIM相关联的系统运营商、由无线设备制造商、由用户等来设置的。
一旦第一网络和与第一SIM相关联的调制解调器栈相对于下行链路模式是不同步的,第一网络就可以停止调度下行链路用户数据,以及针对与第一SIM相关联的调制解调器栈发送的上行链路数据的下行链路 ACK/NACK PDU。这样的网络行为可能是由针对HS-DPCCH的编码中的差别而导致的,这取决于正在使用单载波模式还是双载波模式。具体地,与第一SIM相关联的调制解调器栈可以向第一网络发送单个HS-DPCCH,该单个HS-DPCCH携带一个ACK/NACK比特(如果与第一SIM相关联的调制解调器栈在单载波模式(对应于与第一SIM相关联的调制解调器栈尝试对其进行解码的一个HS-PDSCH传输)下操作)以及针对主载波的一个 CQI报告。然而,如果与第一SIM相关联的调制解调器栈在双载波模式下操作,则单个HS-DPCCH携带两个ACK/NACK比特(对应于与第一SIM 相关联的调制解调器栈尝试对其进行解码的两个HS-PDSCH传输)以及两个CQI报告(针对主载波和辅载波各一个CQI报告)。
因此,如果用于第一网络中表示的第一SIM的下行链路模式不与可操作下行链路模式相匹配,则第一网络可能因失配的编码而无法对 HS-DPCCH进行解码。结果,网络可以停止调度下行链路数据(即, HS-PDSCH)。
响应于确定在门限持续时间内在主载波和辅载波上不存在来自第一网络的期望的下行链路数据(即,确定框506=“是”),在框508中,无线设备处理器可以将禁用辅载波的控制信号识别成在信号中断时段期间错过的来自第一网络的控制信号。
响应于确定在门限持续时间内在主载波和辅载波上存在来自第一网络的期望的下行链路数据(即,确定框506=“否”),在确定框510中,无线设备处理器可以确定是否从第一网络接收到多个信道重新配置消息。在各个实施例中,当无法正确地对HS-DPCCH进行解码时,第一网络可以尝试以增加用于接收信息的有利条件的方式来调整参数。例如,第一网络可以向与第一SIM相关联的调制解调器栈发送信道重新配置消息,其请求对 ACK/NACK信息的重传、请求以较高功率进行传输等。
响应于确定从第一网络接收到多个信道重新配置消息(即,确定框510=“是”),无线设备处理器可以转到框508,以将禁用辅载波的控制信号识别成在信号中断时段期间错过的来自第一网络的控制信号。
响应于确定没有从第一网络接收到多个信道重新配置消息(即,确定框510=“否”),在框512中,无线设备处理器可以识别在信号中断时段期间没有错过来自第一网络的控制信号。
响应于确定可操作下行链路模式不是双载波模式(即,确定框504=“否”),在确定框514中,无线设备处理器可以确定与主载波上的调度相比是否检测到下行链路数据中的传输序列号(TSN)洞和/或来自网络的传送块大小(TBS)是否不与在主载波上报告的CQI相匹配。例如,当与第一SIM相关联的调制解调器栈仅监测针对主载波的HS-PDSCH时,如果数据是替代地由跨越主载波和辅载波两者的第一网络调度的,则可能错过这样的数据的部分,并且将不与仅针对主载波的调度信息相匹配。此外,向仅使用主载波的第一网络报告的CQI可能不与针对跨越主载波和辅载波两者调度的下行链路数据的TBS相匹配。
响应于确定与主载波上的调度相比检测到下行链路数据中的TSN洞和 /或来自网络的TBS不与在主载波上报告的CQI相匹配(即,确定框514=“是”),在框516中,无线设备处理器可以将禁用辅载波的控制信号识别成在信号中断时段期间错过的来自第一网络的控制信号。
响应于确定与主载波上的调度相比没有检测到下行链路数据中的传输序列号(TSN)洞并且来自网络的传送块大小(TBS)与在主载波上报告的 CQI相匹配(即,确定框514=“否”),在确定框518中,无线设备处理器可以以与确定框510(图5A)类似的方式来确定是否从第一网络接收到多个信道重新配置消息。
响应于确定从第一网络接收到多个信道重新配置消息(即,确定框518=“是”),无线设备处理器可以返回到框516,以将启用辅载波的控制信号识别成在信号中断时段期间错过的来自第一网络的控制信号。
响应于确定没有从第一网络接收到多个信道重新配置消息(即,确定框518=“否”),以与框512(图5A)相同的方式,在框520中,无线设备处理器可以识别在信号中断时段期间没有错过来自第一网络的控制信号。
可以用多种无线设备中的任何一种来实现各个实施例,在图6中示出了多种无线通信设备的示例。例如,参照图1-6,无线设备600(其可以对应于例如图1-2中的无线设备102、200)可以包括处理器602,处理器602 耦合到触摸屏控制器604和内部存储器606。处理器602可以是被指定用于一般或特定处理任务的一个或多个多核集成电路(IC)。内部存储器606 可以是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器,并且还可以是安全和/或加密存储器、或非安全和/或非加密存储器、或其任意组合。
触摸屏控制器604和处理器602还可以耦合到触摸屏面板612,诸如电阻感测式触摸屏、电容感测式触摸屏、红外感测式触摸屏等。无线设备600 可以具有彼此耦合和/或耦合到处理器602的、用于发送和接收的一个或多个无线信号收发机608(例如,
Figure BDA0001669949960000181
紫蜂
Figure BDA0001669949960000182
Wi-Fi、 RF无线电)和天线610。收发机608和天线610可以与上文提及的电路一起用于实现各种无线传输协议栈和接口。无线设备600可以包括蜂窝网络无线调制解调器芯片616,蜂窝网络无线调制解调器芯片616能够实现经由蜂窝网络的通信并且耦合到处理器。无线设备600可以包括耦合到处理器 602的外围设备连接接口618。外围设备连接接口618可以被单个地配置为接受一种类型的连接,或者被多个地配置为接受各种类型的物理和通信连接,公共的或专有的,诸如USB、火线、Thunderbolt或PCIe。外围设备连接接口618还可以耦合到类似地配置的外围设备连接端口(未示出)。无线设备600还可以包括用于提供音频输出的扬声器614。无线设备600还可以包括壳体620,其由塑料、金属、或材料的组合制成,以包含本文所论述的组件中的全部或一些组件。无线设备600可以包括耦合到处理器602的电源622,诸如一次性或可再充电电池。可再充电电池还可以耦合到外围设备连接端口以从在无线设备600外部的电源接收充电电流。
参照图1-7,还可以在多种个人计算设备(例如,如在图7中示出的膝上型计算机700)(其可以对应于例如无线设备102、200)内实现本文描述的各个实施例。许多膝上型计算机包括充当计算机的指向设备的触摸板触摸表面717,并且因此可以接收与在装备有触摸屏显示器和上文描述的无线计算设备上实现的那些手势类似的拖拽、滚动和轻弹手势。膝上型计算机700将典型地包括处理器711,处理器711耦合到易失性存储器712和大容量非易失性存储器(诸如闪存的磁盘驱动器713)。膝上型计算机700还可以包括耦合到处理器711的软盘驱动器714和压缩光盘(CD)驱动器715。膝上型计算机700还可以包括耦合到处理器711的、用于建立数据连接或接收外部存储器设备的多个连接器端口,诸如通用串行总线(USB)或
Figure BDA0001669949960000191
连接器插槽、或用于将处理器711耦合到网络的其它网络连接电路。在笔记本配置中,计算机壳体包括触摸板触摸表面717、键盘718和显示器719,它们全耦合到处理器711。计算设备的其它配置可以包括耦合到处理器(例如,经由USB输入)的计算机鼠标或轨迹球,如公知的,它们也可以结合各个实施例来使用。
处理器602和711可以是可由软件指令(应用)配置为执行多种功能 (包括上文所描述的各个实施例的功能)的任何可编程微处理器、微计算机或多处理器芯片。在一些设备中,可以提供多个处理器,例如一个处理器专用于无线通信功能以及一个处理器专用于运行其它应用。典型地,软件应用可以在其被存取并加载到处理器602和711中之前存储在内部存储器606、712和713中。处理器602和711可以包括足以存储应用软件指令的内部存储器。在许多设备中,内部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器(诸如闪存)或两者的混合。出于该描述的目的,对存储器的一般引用指代可由处理器602、711访问的存储器,包括内部存储器或插入设备中的可移动存储器以及处理器602和711自身内的存储器。
前述方法描述和过程流图仅作为说明性示例来提供,并非旨在要求或暗示各个实施例的步骤必须以所给出的次序来执行。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领会的,前述实施例中的步骤的次序可以以任意次序来执行。诸如“其后”、“随后”、“接着”等的词语并非旨在限制步骤的次序;这些词语仅用于引导读者阅读对方法的描述。此外,对单数形式的权利要求元素的任何引用,例如使用冠词“一”、“一个”或“所述”不应被解释为将元素限制为单数。
虽然本文中使用术语“第一”和“第二”来描述与SIM相关联的数据发送和与不同的SIM相关联的数据接收,但是这样的标识符仅是出于方便的目的而不意在将各个实施例限制于特定的次序、序列或载波。
所示出和描述的各个实施例仅是作为示例来提供的,以说明权利要求书的各个特征。然而,关于任何给定实施例所示出和描述的特征不必需受限于相关联的实施例,并且可以与示出了描述的其它实施例一起使用或组合使用。此外,权利要求书不旨在受任何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限制。
结合本文公开的实施例所描述的各个说明性的逻辑框、模块、电路和算法步骤可以实现成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两者的组合。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这种可互换性,上文已经将各个说明性的组件、框、模块、电路和步骤按照它们的功能进行了一般地描述。至于这种功能是实现为硬件还是软件,取决于特定应用和施加在整体系统上的设计约束。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针对每种特定应用以变化的方式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决定不应被解释为导致脱离了本发明的范围。
可以利用被设计为执行本文所描述的功能的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分立硬件组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或执行用于实现结合本文公开的方面所描述的各个说明性的逻辑单元、逻辑框、模块和电路的硬件。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但是,在替代方案中,处理器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者状态机。处理器也可以实现为计算设备的组合,例如,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多个微处理器、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结合DSP核,或者任何其它此种配置。替代地,一些步骤或方法可以由特定于给定功能的电路来执行。
在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功能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如果用软件来实现,则所述功能可以作为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存储在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或非暂时性处理器可读介质上。本文所公开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体现在处理器可执行软件模块中,处理器可执行软件模块可以驻留在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或处理器可读存储介质上。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或处理器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可由计算机或处理器存取的任何存储介质。通过举例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这样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或处理器可读介质可以包括RAM、ROM、EEPROM、闪存、CD-ROM或其它光盘存储、磁盘存储或其它磁存储设备、或者可以用于以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存储期望的程序代码以及可以由计算机来存取的任何其它介质。如本文所使用的,磁盘和光盘包括压缩光盘(CD)、激光光盘、光盘、数字多功能光盘(DVD)、软盘和蓝光光盘,其中磁盘通常磁性地复制数据,而光盘则利用激光来光学地复制数据。上述的组合也包括在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和处理器可读介质的范围内。另外,方法或算法的操作可以作为一个代码和/或指令或者代码和/或指令的任何组合或集合驻留在非暂时性处理器可读介质和/或计算机可读介质上,这些介质可以被并入到计算机程序产品中。
提供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以上描述以使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施或使用本权利要求书。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对这些实施例的各种修改将是显而易见的,并且在不脱离本权利要求书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将本文所定义的总体原理应用于其它实施例。因此,本权利要求书并非旨在受限于本文所示出的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所附的权利要求书以及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征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30)

1.一种无线通信设备处的方法,所述无线通信设备具有与射频RF资源相关联的至少第一用户身份模块SIM,所述方法包括:
在与所述第一SIM相关联的调制解调器栈上检测第一网络中的活动通信;
在所述第一网络中的所述活动通信期间,检测信号中断时段;
确定用于所述调制解调器栈的可操作下行链路模式是否不与所述第一网络中表示的对应的下行链路模式相匹配;以及
响应于确定用于所述调制解调器栈的所述可操作下行链路模式不与所述第一网络中表示的对应的下行链路模式相匹配,触发用于转变到新下行链路模式的内部指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用于相关联的所述调制解调器栈的可操作下行链路模式是否不与所述第一网络中表示的对应的下行链路模式相匹配包括:
确定在所述信号中断时段期间,在所述调制解调器栈上是否错过了用于转变到新下行链路模式的控制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用于转变到所述新下行链路模式的所述控制信号包括:用于通过启用辅载波来转变到双载波模式的指令。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用于转变到所述新下行链路模式的所述控制信号包括:用于通过禁用辅载波来转变到单载波模式的指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用于所述调制解调器栈的可操作下行链路模式是否不与所述第一网络中表示的对应的下行链路模式相匹配是基于不存在来自所述第一网络的期望的下行链路数据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不存在期望的下行链路数据包括:缺少来自所述第一网络的任何下行链路业务协议数据单元(PDU)。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不存在期望的下行链路数据包括:不存在与至所述第一网络的先前的上行链路数据传输相对应的下行链路确认/否定确认(ACK/NACK)协议数据单元(PDU)。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用于所述调制解调器栈的可操作下行链路模式是否不与所述第一网络中表示的对应的下行链路模式相匹配是基于以下各项中的至少一项的:
在从所述第一网络接收的下行链路数据中的检测到的传输序列号(TSN)洞;以及
从所述第一网络接收的下行链路数据中的、相对于向所述第一网络报告的信道质量指示符(CQI)不成比例的传送块大小(TBS)。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到所述新下行链路模式的所述转变之后,监测在所述调制解调器栈上接收的下行链路数据;以及
响应于继续不存在期望的下行链路数据,转变回到原始下行链路模式。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无线通信设备具有与所述RF资源相关联的至少第二SIM,并且
其中,在所述第一网络中的所述活动通信期间检测所述信号中断时段包括:检测所述RF资源从所述第一网络到与所述第二SIM相关联的第二网络的调离,其中,所述RF资源在所述调离之后调回所述第一网络。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第一网络中的所述活动通信期间检测所述信号中断时段包括:在与连接到所述第一网络相关联的信道上检测临时强衰落。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网络支持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HSDPA)。
13.一种无线通信设备,包括:
收发机,其被配置为连接到至少第一用户身份模块SIM,所述第一SIM与射频RF资源相关联;以及
处理器,其耦合到所述收发机并且被配置有用于进行以下操作的处理器可执行指令:
在与所述第一SIM相关联的调制解调器栈上检测第一网络中的活动通信;
在所述第一网络中的所述活动通信期间,检测信号中断时段;
确定用于所述调制解调器栈的可操作下行链路模式是否不与所述第一网络中表示的对应的下行链路模式相匹配;以及
响应于确定用于所述调制解调器栈的所述可操作下行链路模式不与所述第一网络中表示的对应的下行链路模式相匹配,触发用于转变到新下行链路模式的内部指令。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中,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有用于通过以下操作来确定用于所述调制解调器栈的可操作下行链路模式是否不与所述第一网络中表示的对应的下行链路模式相匹配的处理器可执行指令:
确定在所述信号中断时段期间,在所述调制解调器栈上是否错过了用于转变到新下行链路模式的控制信号。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中,用于转变到所述新下行链路模式的所述控制信号包括:用于通过启用辅载波来转变到双载波模式的指令。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中,用于转变到所述新下行链路模式的所述控制信号包括:用于通过禁用辅载波来转变到单载波模式的指令。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中,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有用于进行以下操作的处理器可执行指令:基于不存在来自所述第一网络的期望的下行链路数据,来确定用于所述调制解调器栈的可操作下行链路模式是否不与所述第一网络中表示的对应的下行链路模式相匹配。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中,所述不存在期望的下行链路数据包括:缺少来自所述第一网络的任何下行链路业务协议数据单元(PDU)。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中,所述不存在期望的下行链路数据包括:不存在与至所述第一网络的先前的上行链路数据传输相对应的下行链路确认/否定确认(ACK/NACK)协议数据单元(PDU)。
20.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中,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有用于进行以下操作的处理器可执行指令:基于以下各项中的至少一项来确定用于所述调制解调器栈的可操作下行链路模式是否不与所述第一网络中表示的对应的下行链路模式相匹配:
在从所述第一网络接收的下行链路数据中的检测到的传输序列号(TSN)洞;以及
从所述第一网络接收的下行链路数据中的、相对于向所述第一网络报告的信道质量指示符(CQI)不成比例的传送块大小(TBS)。
21.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中,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有用于进行以下操作的处理器可执行指令:
在到所述新下行链路模式的所述转变之后,监测在所述调制解调器栈上接收的下行链路数据;以及
响应于继续不存在期望的下行链路数据,转变回到原始下行链路模式。
22.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还包括与所述RF资源相关联的至少第二SIM,其中,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有用于通过以下操作来在所述第一网络中的所述活动通信期间检测所述信号中断时段的处理器可执行指令:
检测所述RF资源从所述第一网络到与所述第二SIM相关联的第二网络的调离,其中,所述RF资源在所述调离之后调回所述第一网络。
23.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中,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有用于进行以下操作的处理器可执行指令:通过在与连接到所述第一网络相关联的信道上检测临时强衰落,来在所述第一网络中的所述活动通信期间检测所述信号中断时段。
2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中,所述第一网络支持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HSDPA)。
25.一种无线通信设备,包括:
用于在与用户身份模块(SIM)相关联的调制解调器栈上检测第一网络中的活动通信的单元;
用于在所述第一网络中的所述活动通信期间,检测信号中断时段的单元;
用于确定用于所述调制解调器栈的可操作下行链路模式是否不与所述第一网络中表示的对应的下行链路模式相匹配的单元;以及
用于响应于确定用于所述调制解调器栈的所述可操作下行链路模式不与所述第一网络中表示的对应的下行链路模式相匹配,触发用于转变到新下行链路模式的内部指令的单元。
26.一种其上存储有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非暂时性处理器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指令被配置为使得无线通信设备的处理器执行包括以下各项的操作,所述无线通信设备具有配置成连接到至少第一用户身份模块SIM的收发机:
在与所述第一SIM相关联的调制解调器栈上检测第一网络中的活动通信;
在所述第一网络中的所述活动通信期间,检测信号中断时段;
确定用于所述调制解调器栈的可操作下行链路模式是否不与所述第一网络中表示的对应的下行链路模式相匹配;以及
响应于确定用于所述调制解调器栈的所述可操作下行链路模式不与所述第一网络中表示的对应的下行链路模式相匹配,触发用于转变到新下行链路模式的内部指令。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非暂时性处理器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存储的处理器可执行指令被配置为使得所述无线通信设备的所述处理器执行操作,使得确定用于所述调制解调器栈的可操作下行链路模式是否不与所述第一网络中表示的对应的下行链路模式相匹配包括:
确定在所述信号中断时段期间,在所述调制解调器栈上是否错过了用于转变到新下行链路模式的控制信号。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非暂时性处理器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存储的处理器可执行指令被配置为使得所述无线通信设备的所述处理器执行操作,使得用于转变到所述新下行链路模式的所述控制信号包括:用于通过启用辅载波来转变到双载波模式的指令。
29.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非暂时性处理器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存储的处理器可执行指令被配置为使得所述无线通信设备的所述处理器执行操作,使得用于转变到所述新下行链路模式的所述控制信号包括:用于通过禁用辅载波来转变到单载波模式的指令。
30.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非暂时性处理器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存储的处理器可执行指令被配置为使得所述无线通信设备的所述处理器执行操作,使得确定用于所述调制解调器栈的可操作下行链路模式是否不与所述第一网络中表示的对应的下行链路模式相匹配是基于不存在来自所述第一网络的期望的下行链路数据的。
CN201680068377.8A 2015-11-25 2016-10-26 用于在无线通信设备中避免呼叫性能降级的系统和方法 Active CN10829321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562259953P 2015-11-25 2015-11-25
US62/259,953 2015-11-25
US14/978,271 US9674840B1 (en) 2015-11-25 2015-12-22 System and methods for avoiding call performance degradation due to missed downlink control signa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US14/978,271 2015-12-22
PCT/US2016/058765 WO2017091315A1 (en) 2015-11-25 2016-10-26 System and methods for avoiding call performance degradation due to missed downlink control signa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93215A CN108293215A (zh) 2018-07-17
CN108293215B true CN108293215B (zh) 2021-06-01

Family

ID=587215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68377.8A Active CN108293215B (zh) 2015-11-25 2016-10-26 用于在无线通信设备中避免呼叫性能降级的系统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674840B1 (zh)
EP (1) EP3381224B1 (zh)
JP (1) JP6847109B2 (zh)
KR (1) KR20180086422A (zh)
CN (1) CN108293215B (zh)
WO (1) WO201709131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70257858A1 (en) * 2016-03-04 2017-09-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s for Avoiding Call Performance Degrad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US10193664B2 (en) * 2016-06-13 2019-01-29 Intel IP Corporation Enhanced retry count for uplink multi-user transmission
US10440599B2 (en) * 2016-09-30 2019-10-08 Intel IP Corporation Processing requests for measurement of signal quality at the location of a user equipment with multiple SIMs or subscriptions
WO2018081282A1 (en) * 2016-10-25 2018-05-03 Cellsnap Llc Neurotoxins and uses thereof
JP7070318B2 (ja) * 2018-10-16 2022-05-18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Simルータ装置、及び通信端末装置
CN112889320A (zh) * 2019-09-29 2021-06-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寻呼方法及装置
CN110932930B (zh) * 2019-11-13 2021-08-10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器pcie链路稳定性的检测方法、装置及介质
US11496258B2 (en) * 2019-12-20 2022-11-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mmunication periods for multi-USIM and dual connectivity operation
EP4193663A4 (en) * 2020-10-30 2024-02-0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MULTI-SIM USER DEVICE FOR MANAGING A DATA SESSION IN A WIRELESS NETWORK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72810A (zh) * 2012-05-11 2015-01-07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dsds情形中的数据处理量优化的方法及设备
WO2015051157A1 (en) * 2013-10-03 2015-04-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Enhanced multi-sim tune-away operation
US9037168B2 (en) * 2011-03-08 2015-05-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ple subscription resource access control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61583B2 (en) 1999-05-24 2005-11-0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Wireless network system selection mechanism within a mobile station
US8897234B2 (en) 2005-09-07 2014-11-2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carrier frequency in multi-carrier/cell system
US8711785B2 (en) * 2008-03-25 2014-04-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Fast carrier allocation in multi-carrier systems
EP3664534A1 (en) 2008-11-25 2020-06-10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tilizing a plurality of uplink carriers and a plurality of downlink carriers
US8989107B2 (en) 2009-04-30 2015-03-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Activation deactivation of secondary UL carrier in DC HSUPA
US10111212B2 (en) 2012-01-26 2018-10-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UE-initiated dynamic activation and de-activation of secondary carriers
CN104255080B (zh) 2012-03-26 2019-05-10 苹果公司 基于网络的检测和减少混合型客户端设备接收中断事件
US9119172B2 (en) * 2013-07-31 2015-08-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Fair instantaneous conflict resolution among N periodic contenders
US9918305B2 (en) 2013-10-04 2018-03-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Enhanced system information decoding
US9544042B2 (en) * 2014-03-31 2017-01-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Opportunistic mobile receive diversity (OMRD) in a dual-SIM dual-active (DSDA) device
US20160345377A1 (en) * 2014-11-18 2016-11-24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Improved Reliability During Data Transmission and Adaptation of Transmission Strategy Based On Application
US9438291B2 (en) * 2014-11-18 2016-09-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s for improving recovery from an out-of-service state by SIMs of a multi-SIM device based on user activity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037168B2 (en) * 2011-03-08 2015-05-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ple subscription resource access control
CN104272810A (zh) * 2012-05-11 2015-01-07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dsds情形中的数据处理量优化的方法及设备
WO2015051157A1 (en) * 2013-10-03 2015-04-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Enhanced multi-sim tune-away oper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93215A (zh) 2018-07-17
JP2019500777A (ja) 2019-01-10
KR20180086422A (ko) 2018-07-31
US9674840B1 (en) 2017-06-06
EP3381224B1 (en) 2020-04-08
JP6847109B2 (ja) 2021-03-24
WO2017091315A1 (en) 2017-06-01
EP3381224A1 (en) 2018-10-03
US20170150502A1 (en) 2017-05-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93215B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设备中避免呼叫性能降级的系统和方法
EP3563609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aintaining service on multiple sim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operating in a multi-sim multi-standby (msms) mode
US9980275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mproving call performance during cell selection on a multi-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SIM)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US20180070327A1 (en) System and Methods for Performing an Early Radio Link Recovery Procedure on a Multi-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US10178561B2 (en) Enhancing data performance in multi-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SIM)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s
CN108886828B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设备上通过相同载波频率执行多个用户识别模块(sim)功能的系统和方法
US20160134317A1 (en) System and methods for dynamically managing receive modes to improve performance on a multi-subscriber identity (sim)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US20180220329A1 (en) System and Methods for Improving Performance in a Multi-SIM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Using Voice-Over-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Service
US20160381710A1 (en) System and Methods for Using a Radio Frequency Resource to Improve Performance on a Data Communication in a Multi-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SIM)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WO2016191916A1 (en) System and methods for managing a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stat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supporting concurrent radio access technologies
WO2016014208A1 (en) Method of improving performance of a multi-sim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processor-readable medium
EP3371991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mproving support of a virtual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sim) in a multi-sim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US20170041976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aintaining Data Communications on a Multi-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SIM)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WO2017151632A1 (en) System and methods for avoiding call performance degrad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US20180132186A1 (en) Activity scheduling in connected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cdrx) cycles for a multi-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sim)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WO2017136228A1 (en) Managing data reception following a tune-away
US20170070940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anaging Carrier Transmission After a Tune-Away
WO2017027122A1 (en)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scheduling subscription tasks in multi-subscription devices
WO2017140082A1 (en) System and methods for improving performance during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connected state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supporting concurrent radio access technologies
US9859935B1 (en) HS-SCCH order recovery in multi-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SIM)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s
WO2018000320A1 (en) Handling retransmission grants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