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90597A - 转向柱 - Google Patents

转向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90597A
CN108290597A CN201680064952.7A CN201680064952A CN108290597A CN 108290597 A CN108290597 A CN 108290597A CN 201680064952 A CN201680064952 A CN 201680064952A CN 108290597 A CN108290597 A CN 1082905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lative
pedestal
upper segment
actuation lever
intermediate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6495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290597B (zh
Inventor
马西米利亚诺·卡西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mx- Mccann Nobel Plath LLC
Original Assignee
Mmx- Mccann Nobel Plath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mx- Mccann Nobel Plath LLC filed Critical Mmx- Mccann Nobel Plath LLC
Publication of CN1082905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905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2905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905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1/00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 B62D1/02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vehicle-mounted
    • B62D1/16Steering columns
    • B62D1/18Steering columns yieldable or adjustable, e.g. tiltable
    • B62D1/184Mechanisms for locking columns at selected posi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1/00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 B62D1/02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vehicle-mounted
    • B62D1/16Steering columns
    • B62D1/18Steering columns yieldable or adjustable, e.g. tiltable
    • B62D1/187Steering columns yieldable or adjustable, e.g. tiltable with tilt adjustment; with tilt and axial adjustment
    • B62D1/189Steering columns yieldable or adjustable, e.g. tiltable with tilt adjustment; with tilt and axial adjustment the entire column being tiltable as a uni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1/00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 B62D1/02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vehicle-mounted
    • B62D1/16Steering columns
    • B62D1/18Steering columns yieldable or adjustable, e.g. tiltable
    • B62D1/185Steering columns yieldable or adjustable, e.g. tiltable adjustable by axial displacement, e.g. telescopical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1/00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 B62D1/02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vehicle-mounted
    • B62D1/16Steering columns
    • B62D1/18Steering columns yieldable or adjustable, e.g. tiltable
    • B62D1/187Steering columns yieldable or adjustable, e.g. tiltable with tilt adjustment; with tilt and axial adjustme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1/00Flexible shafts; Mechanical means for transmitting movement in a flexible sheathing
    • F16C1/10Means for transmitting linear movement in a flexible sheathing, e.g. "Bowden-mechanis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eering Controls (AREA)
  • Steering Control In Accordance With Driving Conditions (AREA)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一种转向柱(10),包括:底座(20);与底座(20)连接的上部段(50),其中上部段(50)可相对于底座(20)以至少两个自由度移动;与上部段(50)连接的致动杠杆(60),可在锁定位置以及两个不同的解锁位置之间操作,其中,在所述锁定位置,致动杠杆(60)处于稳定的平衡状态并约束上部段(50)相对于底座(20)的两个自由度,其中所述两个不同的解锁位置中的每一个分别释放上部段(50)相对于底座(20)的两个自由度中的一个;其中,在所述两个解锁位置,致动杠杆(60)位于两个不同的分别稳定的平衡位置中。

Description

转向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车辆(例如用于重型和/或农用车辆)的转向柱。
背景技术
已知的转向柱包括固定底座,上部段(upper section)被连接到该固定底座,与方向盘关联的转向轴的顶部从该固定底座的上端突出。
该上部段,例如,可相对于底座关于至少两个自由度(例如,分别用于调节方向盘倾斜和高度的旋转自由度和平移自由度)以可移动方式相关联。
已知类型的这种转向柱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控制构件,可在锁定位置(在该位置,它们同时约束上部段相对于底座的两个自由度)和相应的解锁位置(在该位置,它们释放上部段相对于底座的一个或两个自由度)之间单独操作。
例如,借助单个控制构件允许方向盘在两个功能(倾斜和旋转)中同时调节,上述单个控制构件一旦被致动则解锁两个运动,或利用不同的控制构件(例如,两个杠杆、一个杠杆和一个踏板、一个杠杆和一个按钮)分别单独调节两个运动,或者甚至通过利用控制构件本身的不同运动使用单个控制构件进行两个运动的单独调节。
在最后一种情况下,已知的转向柱具有这样的要求:在方向盘的倾斜和/或高度的手动调节期间手动保持控制构件在相应的解锁位置。
因此,驾驶员在方向盘的调节过程中,一只手始终在控制构件上,并且另一只手在方向盘上以使其处于所期望的位置。
正如所推断的,这种实现方向盘调节的方式对于驾驶员来说是特别不舒适的,驾驶员在调节过程中,除了必须用一只手操作方向盘,因为还被迫用一只手与控制构件相对应,驾驶员被迫采取正确的或通常的驾驶位置,该驾驶位置允许方向盘的最佳调节。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在简单、合理和低成本的解决方案背景下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
通过在独立权利要求中报告的本发明的特征来实现这些目的。从属权利要求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和/或特别有利的方面。
发明内容
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一种转向柱,包括:
-底座;
-上部段,被连接至所述底座,其中所述上部段可相对于所述底座关于至少两个自由度可移动;
-致动杠杆,被连接至所述上部段并且可在锁定位置以及两个不同的解锁位置之间操作,其中,在所述锁定位置,所述致动杠杆处于稳定的平衡状态并约束所述上部段相对于所述底座的两个自由度,其中所述两个不同的解锁位置中的每一个分别释放所述上部段相对于所述底座的两个自由度中的一个;
其中,在所述两个解锁位置,所述致动杠杆位于两个不同的分别稳定的平衡位置中。
由于该解决方案,驾驶员能够容易地操作致动杠杆,将其释放到所需的解锁位置,然后用双手操作方向盘,并以舒适和安全的方式对其定向以调整方向盘。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还提供了在所述底座和所述上部段之间可以插入中间部段,所述上部段被滑动地连接至所述中间部段,限定所述上部段相对于所述底座的平移自由度。有利地,在所述上部段和所述中间部段之间可以插入摩擦锁定机构,其配备有在关闭位置(在该位置,它停止所述上部段相对于所述中间部段的滑动)和打开位置(在该位置,它释放所述上部段相对于所述中间部段的滑动)之间选择性地可操作的控制构件;此外,所述致动杠杆可被连接到所述控制构件,用于在所述关闭位置和所述打开位置之间选择性地致动所述致动杠杆,分别位于所述致动杠杆的锁定位置和所述致动杠杆的所述两个解锁位置中的第一位置。
由于该解决方案,所述上部段相对于所述中间部段的滑动的锁定和解锁对于驾驶员来说特别简单、方便和直观。
仍然用于上述相同的目的,所述致动杠杆可相对于第一摆动轴线可旋转地连接到所述上部段,并且包括具有相对于所述第一摆动轴线的偏心轮廓的凸轮,并且适合于在所述关闭位置和所述打开位置之间选择性地致动所述控制构件,作为所述凸轮相对于第一摆动轴线的给定摆动角度的摆动的结果。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中间部段可插入所述底座和所述上部段之间,所述中间部段可枢转地连接到所述底座,以限定所述上部段相对于所述底座的旋转自由度。
有利的,所述中间部段可以相对于旋转的正交轴线铰接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旋转的正交轴线正交于所述上部段相对于所述中间部段滑动的方向。
由此,根据驾驶员的需要,可以按照比例对方向盘进行定向和调整。
优选地,在所述中间部段和所述底座之间,可以连接有气体弹簧,包括:
-气缸,铰接在所述底座和所述中间部段中的一个上;
-一个杆,可滑动地连接到所述气缸并与所述中间部段和所述底座中的另一个铰接;以及
-控制元件,在止动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选择性地可操作,在所述止动位置,所述控制元件停止所述杆相对于所述气缸的滑动,在所述解锁位置,所述控制元件释放所述杆相对于所述气缸的滑动;
所述致动杠杆可连接到所述控制元件,用于在所述锁定位置和所述解锁位置之间选择性地致动所述致动杠杆,分别位于所述致动杠杆的锁定位置和所述致动杠杆的所述两个解锁位置中的第二位置。
由于该解决方案,对于驾驶员来说,所述中间部段(并且因此所述上部段)相对于所述底座的旋转的锁定和解锁特别简单、方便和直观。
仍然为了与上述相同的目的,所述致动杠杆可相对于第二摆动轴线可旋转地连接到所述上部段,并且至少包括相对于所述第二摆动轴线的偏心部段,所述控制构件通过牵引线缆连接到所述偏心部段,以在所述止动位置和所述解锁位置之间选择性地致动所述控制构件,作为所述偏心部段相对于第二摆动轴线的给定摆动角度的摆动的结果。
优选地,所述牵引线缆可以包括带护套的布登(Bowden)类型的线缆。
附图简要说明
借助附表中示出的附图,本发明的进一步特征和优点将通过阅读下文的描述变得清晰,下文的描述是以示例而不是限制的方式提供的。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转向柱的前侧轴测图。
图2是图1的转向柱的后侧轴测图。
图3是图1的侧视图。
图4是沿图3的剖面线IV-IV截取的截面图。
图5是相对于摆动轴线的倾斜和降低配置中的转向柱的侧视图。
图6是相对于摆动轴线的直的和升起配置中的转向柱的侧视图。
图7是沿图6的线VII-VII截取的截面图。
图8是转向柱的前侧轴测图,其中致动杠杆处于锁定位置和第一解锁位置(虚线),以示出转向柱倾斜的变化。
图9是转向柱的前侧轴测图,其中致动杠杆处于锁定位置和第二解锁位置(虚线),以示出转向柱高度的变化。
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方式
特别参考这些图,10统一地表示用于车辆(例如用于农用车辆等重型车辆)的转向柱。
转向柱10包括底座20,可固定到车辆上,例如通过螺纹构件。
底座20,例如,大致上是中空的,并且包括圆柱形的内腔21,例如是圆柱形套筒的类型。
根据需要,底座20可以具有不同的高度。底座20包括,例如,横向(例如垂直)于圆柱形腔21的轴线的圆柱形座22。
例如,圆柱形座22是从底座20的表面的一侧到另一侧的通孔。
在底座20上,在与圆柱形座22呈垂直的位置处还形成有第一凸耳23,例如沿同一底座的大致径向外侧的方向伸出。
转向柱10还包括中间部段30,其相对于单个旋转自由度连接到底座20上。
中间部段30例如包括大致圆柱形的主体,例如具有沿轴线的可变截面(从下侧扩大端部到上侧锥形端部)。
中间部段30例如大致上是中空的并且具有大致圆柱形的内腔。
特别地,中间部段30相对于与圆柱形腔21的轴线垂直的旋转轴线A,例如对应于中间部段的下侧端部,被铰接到底座20上。
特别地,中间部段30支撑被收纳在底座20的圆柱形座22中的铰链销31。
铰链销31同时允许中间部段30相对于底座20围绕旋转轴线A的摆动。
中间部段30适于在实践中相对于底座在对准配置和失配配置之间交替摆动,其中,在对准配置,底座20的内腔21的轴线与中间部段30的中心轴线重合,在失配配置,底座20的内腔21的轴线与中间部段30的中心轴线例如成锐角,例如相对于对准配置在-20°和+40°之间的角度(朝向驾驶员倾斜的角度被表示为正角度),优选地在0°和30°之间或在-15°和+30°之间,或根据需求进行配置。
中间部段30例如包括第二凸耳32,例如,在与铰链销31(被收纳于圆柱形座22中)呈垂直的位置处,沿同一中间部段大致径向外侧的方向伸出。
第二凸耳32沿着与圆柱形座22正交并穿过内腔21的轴线的平面而大致上设置在第一凸耳23的上方。
转向柱10包括位于中间部段30和底座20之间的相对于旋转轴线A的相互旋转锁定组件。
特别地,在中间部段30和底座20之间插入气体弹簧40(限定了该锁定组件),其被配置为在中间部段30和底座20之间施加弹性推力,例如,指向底座的对准配置。
气体弹簧40包括与底座20铰接的气缸41,例如与第一凸耳23相对应。
此外,气体弹簧40包括可滑动地插入气缸41内并与中间部段30铰接的杆42,例如与第二凸耳32相对应。
杆42支撑放置在气缸41内的活塞(在图中不可见),用于杆42的气动致动,通过流体,例如(压缩)气体,使杆42从相对于气缸41的缩回配置到展开配置。
气体弹簧40包括控制元件43,例如,被设置在杆42的对应处,优选在其远离气缸41的远端,其在止动位置(升起)和解锁位置(降低)之间选择性地可操作,在上述止动位置时,控制元件43停止杆42相对于气缸41的滑动,将杆42停止在确定的轴向位置(介于缩回配置和展开配置之间),在上述解锁位置,控制元件43释放杆42相对于气缸41的滑动。
控制元件43包括例如杠杆,例如节流类型,可旋转地耦合到杆42并且可操作地旋转预定角度,用于从止动位置到解锁位置的过渡。
中间部段30还包括第三凸耳33,例如,在与铰链销31呈垂直的位置处,沿同一中间部段的大致径向外侧的方向伸出。
第三凸耳33包括相对于中间部段30在轴向方向上的细长体330,并且沿与底座20相反的方向延伸出给定长度的突出部,例如大于中间部段自身的轴向长度,超出中间部段30。
第三凸耳33,例如与细长体330相对应,包括纵向轴线与中间体30的轴线平行的细长通槽331。
通槽331具有例如大致介于10mm和80mm之间的特定长度,优选等于70mm,或者在任何情况下根据需要部分地定制尺寸。
转向柱10还包括与被连接至中间部段30的上部段50,例如以相对于与中间部段30自身的轴线平行的滑动方向滑动的方式。
上部段50包括例如圆柱形主体,例如也是中空的(设置有圆柱形内腔),其与中间部段30同轴连接。
上部段50和中间部段30例如限定了伸缩连接,例如移动的,以在上部段50和中间部段30之间限定附加的自由度,并且因此限定平移自由度,与上部段50相对于底座20的上述旋转自由度进一步形成对照。
例如,上部段50被插入中间部段30的内腔中。
上部段50包括可逆摩擦锁定组件,其被配置为以可逆方式阻碍上部段50和中间部段30之间的相互滑动。
例如,摩擦锁定组件包括支撑托架51,例如,其在上部段50自身的外侧伸出并固定在上部段50上。
支撑托架51包括例如通孔510,例如面向通槽331的至少一部分。
支撑托架51适用于支撑驱动销52,驱动销52具有与上部段50的轴线垂直的纵向轴线。
驱动销52例如可滑动地连接到支撑托架51,例如插入通孔510中。
驱动销52例如还插入中间部段30的通槽331中,以在上部段50相对于中间部段30滑动期间,在由通槽自身的轴向相对的壁限定的两个终端位置(上侧和下侧)之间沿通槽331轴向滑动。
理想地,驱动销52被轴向地分开,以提供从与通槽331相对的通孔510的一部分突出的第一端部,介于通孔510和通槽331之间的中间部分,以及从与通孔510相对的通槽331的一侧突出的第二端部。
在上述中间部分上安装(可沿驱动销52的轴向方向滑动)摩擦锁定组件的第一摩擦构件54,例如一个或多个弹簧,例如盘簧。
第一摩擦构件54大致轴向地插入细长体330(包围通槽331)和包围通孔510的托架51的一部分之间。
在第二端部上安装(可沿驱动销52的轴向方向滑动)锁定组件的第二摩擦构件55,例如一个或多个弹簧,例如盘簧。
摩擦锁定组件配备有可选择性地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操作的控制构件,在关闭位置,控制构件使上部段50相对于中间部段30的滑动停止,在打开位置,控制构件释放上部段50相对于中间部段30的滑动。
特别地,控制构件包括可滑动地与驱动销52相关联的圆柱形套筒53,其例如以减小的径向间隙安装在驱动销52的第一端部上。因此,驱动销52可沿圆柱形套筒53自身滑动的轴向方向移动。
在实践中,圆柱形套筒53与通孔510对应地固定在支撑托架51上,并且其尺寸沿轴向和径向延伸,以便能够滑动地支撑驱动销52。
此外,控制构件还包括大致轴向地被束缚于驱动销52的压力体56,例如安装在第二端部上;压力体包括例如盘状体,其适于在第二摩擦构件55上施压,第二摩擦构件55随后插入到压力体56和细长体330(或其包围通槽331的部分)之间。
压力体56和圆柱形套筒53可朝向和远离彼此操作(在下文中将更好地描述),以便分别关闭(压紧)和打开(释放)第一摩擦构件54和第二摩擦构件55。
当第一摩擦构件54和第二摩擦构件55处于关闭位置时,上部段50相对于中间部段30的滑动被第一摩擦构件54和细长体330之间以及第二摩擦构件55和细长体330之间的摩擦阻止。
当第一摩擦构件54和第二摩擦构件55处于打开位置时,上部段50相对于中间部段30的滑动通过降低第一摩擦构件54和细长体330之间以及第二摩擦构件55和细长体330之间的预定的、可设置的摩擦值被允许。
当第一摩擦构件54和第二摩擦构件55处于打开位置时,第一摩擦构件54和细长体330之间以及第二摩擦构件55和细长体330之间的摩擦大致上不为零,即可以以防止上侧体50相对于中间体30自发滑动的方式来确定。
实践中,在打开位置时的压力体56和圆柱形套筒53之间的相互距离的大小以以下方式确定,即,在该打开位置,第一摩擦构件54和细长体330之间以及第二摩擦构件55和细长体330之间的摩擦大致上不为空,即以防止上侧体50相对于中间体30自然滑动的方式来确定。
驱动销52,与从圆柱形套筒53突出的它的第一部段相对应,包括另一销57,例如相对于驱动销52的纵向轴线垂直(平行于上部段50的纵向轴线)。
转向柱10包括与上部段30连接的致动杠杆60,上部段30可在锁定位置和两个不同的解锁位置之间操作,在上述锁定位置时,致动杠杆处于稳定的平衡状态并约束上部段50相对于底座20的两个自由度,特别是上部段50与中间部段30之间的平移自由度以及中间部段30与底座20之间的旋转自由度,在上述两个不同的解锁位置中的每一个中,致动杠杆分别释放上部段50相对于底座20的两个自由度中的一个。
致动杠杆60例如被配置为在驱动销52上操作,这将在下文中更好地描述。
特别地,相对于与驱动销52的纵向(旋转)轴线正交的第一摆动轴线B,致动杠杆60被铰接到驱动销52。
例如,致动杠杆60通过附加销57与驱动销52铰接。
在连接到驱动销52的端部,致动杠杆60包括凸轮61,其设置有相对于第一摆动轴线B的偏心轮廓。
例如,凸轮61由大致锥形区域,相对于第一摆动轴线B具有位于一定角度的扩大区域,例如大致呈直角。
凸轮61被设计成,在致动杠杆60相对于第一摆动轴线B以给定角度(等于将凸轮61的扩大区域与锥形区域分开的角度)摆动的过程中,其扩大区域或其锥形区域选择性地与圆柱形套筒53(即,其远离第一摩擦构件54的远端表面)相接触。
有利地,致动杠杆60连接到控制构件(例如,连接到圆柱形套筒53和压力体56),以在圆柱形套筒53和压力体56之间相互滑动中进行致动,选择性地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分别处于致动杠杆60的锁定位置和致动杠杆60的第一解锁位置,其中,在致动杠杆60的锁定位置,通过牵拉使得压力体56靠近圆柱形套筒53(处于控制机构的关闭位置),凸轮61的扩大区域与圆柱形套筒53接触并进行施压,并且在致动杠杆60的第一解锁位置(已相对于第一摆动轴线B旋转),凸轮61的锥形区域与圆柱形套筒53接触,并且基于第一摩擦构件54和第二摩擦构件55的弹性力的作用,使压力体56自由滑动,远离处于圆柱形套筒53(处于控制构件的打开位置)。
凸轮61的锥形区域具有与其接触的圆柱形套筒53的这部分轮廓大致上互补的轮廓,例如大致上为平面,使得致动杠杆60在其第一解锁位置处于稳定平衡的位置,即如果不受压力则安全地保持在该位置。
通过在打开位置的第一摩擦构件54和细长体330之间以及第二摩擦构件55和细长体330之间的残余摩擦,也防止了致动杠杆60在该第一解锁位置的自发运动。
实际上,通过将致动杠杆60从锁定位置操作到第一解锁位置(使其相对于预定角度的第一摆动轴线B摆动)从关闭位置移动到摩擦锁定组件的打开位置,然后,上部段50相对于底座20的平移自由度被释放。
驱动销52(和/或致动杠杆60)包括偏心部段58(相对于驱动销52自身的纵向中心轴线偏心),其例如由键连接在驱动销52上并从其径向(例如,在径向方向上)突出的小杠杆限定。
偏心部段58例如(轴向地和旋转地)固定在驱动销52的第二端部,例如位于压力体56的外侧。
偏心部段58例如在平面图中(隔开一段距离)叠加在支撑架51的翼片511上。
偏心部段58和翼片511都具有例如各自的通孔和开孔,彼此大致上横向对齐。
致动杠杆60通过另一销57连接到驱动销52,其相对于与驱动销52的纵向中心轴线重合的第二摆动轴线C可旋转地连接到上部段50,其可在通孔510内旋转。
相对于第二摆动轴线C(在旋转方向或另一方向上)的致动杠杆60的摆动以及因此偏心部段58的摆动例如选择性地使偏心部段58从翼片511移除并脱离。
偏心部段58通过牵引线缆59(例如布登类型的带护套线缆)连接到气体弹簧40的控制元件43,用于在其止动位置和其解锁位置之间选择性地致动相同的控制元件43,由于与给定设定角度的摆动的第二摆动轴线C相比偏心部段58的摆动的结果。
特别地,带护套的牵引线缆59的护套被固定在翼片511的相对端(与在同一侧的通孔相对应)并且固定到与气体弹簧40的控制元件43的下方相关联的固定托架上,并且带护套牵引线缆59的线缆固定在偏心部段58的相对端(与其侧面的通孔相对应)并且固定到气体弹簧40的控制元件43上。
如下文所述,可实现解锁中间部段30(或上部段50)相对于底座20沿旋转轴线A的旋转限制。
致动杠杆60相对于在锁定位置和第二解锁位置之间的第二摆动轴线C的旋转使偏心部段58相对于翼片511相互间隔,在上述第二解锁位置,致动杠杆60以某一角度(例如锐角)旋转,例如向下旋转。
具体地,带护套的线缆59的牵引线缆处于拉伸状态,并且气体弹簧40的控制元件43从止动位置到解锁位置,以解锁驱动弹簧43,其因此允许抵抗控制弹簧43的作用,进行中间部段30(并且因此上部段50)相对于底座20关于旋转轴线A的倾斜调节。
处于其第二解锁位置的致动杠杆60处于稳定平衡的位置,即如果不受压力则安全地保持在该位置。
在实践中,致动杠杆60在第一解锁位置的自发旋转被第一摩擦构件54和细长体330之间以及第二摩擦构件55和细长体330之间的摩擦阻止,当它们处于关闭位置时以及当它们处于打开位置时。
事实上,通过将致动杠杆60从锁定位置操作到第二解锁位置(使其相对于预定角度的第二摆动轴线C摆动),气体弹簧40的控制元件43从止动位置移动到的解锁位置,并且因此释放上部段50相对于底座20的旋转自由度。
通过致动致动杠杆60相对于第二摆动轴线C从第二解锁位置到锁定位置的反向旋转,可以获得中间部段30(或上部段50)相对于底座20沿旋转轴线A的摆动束缚的阻止,使偏心部段58相对于翼片511之间相互靠近,并且因此释放气体弹簧40的控制元件43。
例如,致动杠杆60可包括第一表面(平坦的),例如与其远离第一摆动轴线B的远端相对应,与相同的第一摆动轴线B大致平行。
该第一表面适于与车辆的驾驶员接触,用于致动致动杠杆60相对于第一摆动轴线B在锁定位置和第一解锁位置之间的摆动。
例如,致动杠杆60可包括第二表面(平坦的),例如在远离第二摆动轴线C的远端,与第二摆动轴线C本身大致平行。
该第二表面适于与车辆的驾驶员接触,用于致动致动杠杆60相对于第二摆动轴线C在锁定位置和第二解锁位置之间的摆动。
转向柱10还包括转向轴70,其被包含在上部段50中,例如中间部段30和底座20被松散地插入相应的内腔中并通过合适的滚动构件(例如轴承,例如径向(球)轴承)相对于它们旋转支撑。
特别地,转向轴70包括下轴71,其被同轴插入(轴向锁定)底座20的内腔内,并且可相对于与其同轴的旋转轴线旋转(轴向锁定)。
下轴71的下端(例如从底座20向下突出),例如被开槽,可连接到车辆的转向轴上的运动传递组件上,优选地是流体静压转向组件(流体静压动力转向)。
转向轴70还包括中间轴72,其被同轴插入(轴向锁定)中间部段30的内腔内,并且可相对于与其同轴的旋转轴线旋转。
中间轴72和下轴71通过接头73相互连接,例如万向接头,其允许旋转运动从中间轴72向下轴71的传递,也是中间部段30相对于底座20围绕旋转轴线A倾斜的结果。
此外,转向轴70还包括上轴74,其被同轴插入(轴向锁定)上部段50的内腔内,并且可相对于与其同轴的旋转轴线旋转。
上轴74例如以可伸缩的方式可滑动地连接至中间轴72,例如通过上部段50相对于中间部段30的滑动而滑动地拖曳。
上轴74的上端(例如,从上部段50向上突出)是可连接至(例如刚性地)方向盘上,以相对于上部段50,中间部段30和底座20旋转驱动转向轴70从而使车辆转向。
因此,所构思的本发明易于进行多种修改和变化,均落入本发明构思内。
此外,所有的细节都可以被其他技术上等同的元素所取代。
实际上,所采用的材料以及形状和尺寸可以根据需要而定,而不会因此放弃以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转向柱(10),包括:
-底座(20);
-上部段(50),其被连接至所述底座(20),其中所述上部段(50)相对于所述底座(20)关于至少两个自由度可移动;
-致动杠杆(60),其被连接至所述上部段(50)并且可在锁定位置以及两个不同的解锁位置之间操作,其中,在所述锁定位置,所述致动杠杆(60)处于稳定的平衡状态并约束所述上部段(50)相对于所述底座(20)的两个自由度,其中所述两个不同的解锁位置中的每一个分别释放所述上部段(50)相对于所述底座(20)的两个自由度中的一个;
其中,在所述两个解锁位置,所述致动杠杆(60)位于两个不同的分别稳定的平衡位置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柱(10),其中,在所述底座(20)和所述上部段(50)之间插入中间部段(30),所述上部段(50)被滑动地连接至所述中间部段(30),限定所述上部段(50)相对于所述底座(20)的平移自由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柱(10),其中,在所述上部段(50)和所述中间部段(30)之间插入摩擦锁定组件(54,55),其配备有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选择性地可操作的控制构件(53,56),其中,在所述关闭位置,它停止所述上部段(50)相对于所述中间部段(30)的滑动,在所述打开位置,它释放所述上部段(50)相对于所述中间部段(30)的滑动;
并且,其中所述致动杠杆(60)可被连接到所述控制构件(53,56),以在所述关闭位置和所述打开位置之间选择性地致动所述致动杠杆(60),分别位于所述致动杠杆(60)的锁定位置和所述致动杠杆(60)的所述两个解锁位置中的第一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向柱(10),其中,所述致动杠杆(60)相对于第一摆动轴线(B)可旋转地连接到所述上部段(50)并且包括凸轮(61),所述凸轮具有相对于所述第一摆动轴线(B)的偏心轮廓,并且适合于在所述关闭位置和所述打开位置之间选择性地致动所述控制构件(53,56),作为所述凸轮(61)相对于第一摆动轴线(B)的给定摆动角度的摆动的结果。
5.根据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转向柱(10),其中,在所述底座(20)和所述上部段(50)之间可以插入中间部段(30),所述中间部段(30)可滑动地连接到所述底座(20),限定所述上部段(50)相对于所述底座(20)的平移自由度。
6.根据权利要求2和5所述的转向柱(10),其中,所述中间部段(30)相对于旋转轴线(A)铰接在所述底座(20)上,所述旋转轴线(A)垂直于所述上部段(50)相对于所述中间部段(30)滑动的方向。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之一所述的转向柱(10),其中,在所述中间部段(30)和所述底座(20)之间插入气体弹簧(40),所述气体弹簧包括:
-气缸(41),其与所述底座(20)和所述中间部段(30)中的一个铰接;
-杆(42),其可滑动地连接到所述气缸(41)并与所述中间部段(30)和所述底座(20)中的另一个铰接;以及
-控制元件(43),其在止动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选择性地可操作,在所述止动位置,所述控制元件(43)停止所述杆(42)相对于所述气缸(41)的滑动,在所述解锁位置,所述控制元件(43)释放所述杆(42)相对于所述气缸(41)的滑动;
并且,其中所述致动杠杆(60)可连接到所述控制元件(43),以在所述锁定位置和所述解锁位置之间选择性地致动所述致动杠杆(60),分别位于所述致动杠杆(60)的锁定位置和所述致动杠杆(60)的所述两个解锁位置中的第二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向柱(10),其中,所述致动杠杆(60)可相对于第二摆动轴线(C)可旋转地连接到所述上部段(50),并且至少包括相对于所述第二摆动轴线偏心的偏心部段(58),所述控制元件(43)通过牵引线缆(59)连接到所述偏心部段上,以在所述止动位置和所述解锁位置之间选择性地致动所述控制元件(43),作为所述偏心部段(58)相对于第二摆动轴线(C)的给定摆动角度的摆动的结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转向柱(10),其中所述牵引线缆(59)包括带护套的布登类型的线缆。
CN201680064952.7A 2015-11-06 2016-11-03 转向柱 Active CN10829059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IT102015000069852 2015-11-06
ITUB2015A004754A ITUB20154754A1 (it) 2015-11-06 2015-11-06 Piantone di sterzo
PCT/IB2016/056610 WO2017077472A1 (en) 2015-11-06 2016-11-03 Steering colum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90597A true CN108290597A (zh) 2018-07-17
CN108290597B CN108290597B (zh) 2021-03-19

Family

ID=554850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64952.7A Active CN108290597B (zh) 2015-11-06 2016-11-03 转向柱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766519B2 (zh)
EP (1) EP3371032B1 (zh)
CN (1) CN108290597B (zh)
ES (1) ES2752188T3 (zh)
IT (1) ITUB20154754A1 (zh)
WO (1) WO201707747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TUA20162430A1 (it) * 2016-04-08 2017-10-08 Mmx S R L Piantone di sterzo
EP3707055B1 (en) * 2017-11-07 2022-05-11 Ognibene Power S.P.A.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device
JP6534178B1 (ja) * 2018-05-28 2019-06-26 三菱ロジスネクスト株式会社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および荷役車両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93204A (en) * 1987-11-25 1988-12-27 Douglas Components Corporation Tilt and telescope steering column having a single control
DE4238732C1 (de) * 1992-11-17 1994-02-17 Lemfoerder Metallwaren Ag Verstellbare Lenksäule für Kraftfahrzeuge
US20050183534A1 (en) * 2004-02-19 2005-08-25 Maida Robert D. Steering column assembly having single lever tilt and telescope adjustment
JP2007062662A (ja) * 2005-09-01 2007-03-15 Fuji Kiko Co Ltd 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装置
US20080150270A1 (en) * 2006-11-14 2008-06-26 Biagio Longo Steering column
US7503234B2 (en) * 2005-05-26 2009-03-17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One lever tilt and telescope mechanism
US7823479B2 (en) * 2007-03-30 2010-11-02 Nissan Technical Center North America, Inc. Vehicle steering column structure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698974B2 (en) * 1996-05-14 1998-11-12 Trw Inc. Steering column
US7306259B2 (en) * 2004-10-14 2007-12-11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Lock for tilting and telescoping steering column
ITUA20162430A1 (it) * 2016-04-08 2017-10-08 Mmx S R L Piantone di sterzo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93204A (en) * 1987-11-25 1988-12-27 Douglas Components Corporation Tilt and telescope steering column having a single control
DE4238732C1 (de) * 1992-11-17 1994-02-17 Lemfoerder Metallwaren Ag Verstellbare Lenksäule für Kraftfahrzeuge
US20050183534A1 (en) * 2004-02-19 2005-08-25 Maida Robert D. Steering column assembly having single lever tilt and telescope adjustment
US7503234B2 (en) * 2005-05-26 2009-03-17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One lever tilt and telescope mechanism
JP2007062662A (ja) * 2005-09-01 2007-03-15 Fuji Kiko Co Ltd 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装置
US20080150270A1 (en) * 2006-11-14 2008-06-26 Biagio Longo Steering column
US7823479B2 (en) * 2007-03-30 2010-11-02 Nissan Technical Center North America, Inc. Vehicle steering column structur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7077472A1 (en) 2017-05-11
US10766519B2 (en) 2020-09-08
US20180319421A1 (en) 2018-11-08
ITUB20154754A1 (it) 2017-05-06
CN108290597B (zh) 2021-03-19
EP3371032A1 (en) 2018-09-12
EP3371032B1 (en) 2019-07-24
ES2752188T3 (es) 2020-04-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90597A (zh) 转向柱
JP6444479B2 (ja) 移動可能な器具
US20080238068A1 (en) Vehicle steering column structure
US3949624A (en) Lifting linkage for roof vent panels of automobiles
CN106428187B (zh) 转向柱斜度调整锁定/解锁装置
US20090045004A1 (en) Steering group of the wheels of an axle of a vehicle
KR101131809B1 (ko) 텔레스코픽 작동력을 저감 가능한 스티어링 칼럼용 조종장치
CN107472100A (zh) 用于机动车座椅的头靠
CN208515711U (zh) 导流罩高度调节机构和车辆
EP3348450B1 (en) Steering column
EP3439941B1 (en) Steering column
US10793179B2 (en) Adjustable steering column assembly
KR101028730B1 (ko) 틸트 및 텔레스코픽 레버의 잠금 및 풀림 구조
US7823479B2 (en) Vehicle steering column structure
EP0481432B1 (en) Steering mechanism for vehicles
JP7413221B2 (ja) 作業車両
JPS5941899Y2 (ja) ステアリングの位置調整装置
KR100842322B1 (ko) 차량용 스티어링 컬럼의 어퍼 틸트와 텔레스코픽장치
US1503160A (en) Lever-operated adjusting mechanism
JP4110927B2 (ja) 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装置
KR100475922B1 (ko) 자동차의 스티어링 컬럼
JP3972778B2 (ja) 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装置
KR101816321B1 (ko) 틸트와 텔레 기능을 갖춘 조향컬럼장치
JP4192922B2 (ja) 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装置
JPH0314792A (ja) 小型艇のステアリング機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