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87196A - 超声系统负载与谐振频率关系的测试装置 - Google Patents

超声系统负载与谐振频率关系的测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87196A
CN108287196A CN201810037140.4A CN201810037140A CN108287196A CN 108287196 A CN108287196 A CN 108287196A CN 201810037140 A CN201810037140 A CN 201810037140A CN 108287196 A CN108287196 A CN 1082871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ad
ultrasonic transducer
resonant frequency
ultrasonic
mounting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03714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287196B (zh
Inventor
张建富
郁鼎文
周辉林
冯平法
吴志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singhua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singhua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1003714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287196B/zh
Priority to PCT/CN2018/094265 priority patent/WO2019136943A1/zh
Publication of CN1082871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871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2871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871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9/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Visualisation of the interior of objects by transmitting ultrasonic or sonic waves through the object
    • G01N29/04Analysing solids
    • G01N29/12Analysing solids by measuring frequency or resonance of acoustic wav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91/00Indexing codes associated with group G01N29/00
    • G01N2291/01Indexing codes associated with the measuring variable
    • G01N2291/014Resonance or resonant frequenc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Ultra Sonic Daignosis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声系统负载与谐振频率关系的测试装置,所述测试装置包括超声换能器、固定系统、负载加载系统、负载检测系统及测试系统。固定系统用于支撑超声换能器,负载加载系统可以向超声换能器加载可变负载。负载检测系统用于检测负载加载系统朝向超声换能器加载的负载,测试系统与超声换能器、负载加载系统及负载检测系统电连接,测试系统可以获得超声换能器的谐振频率,还可以向负载加载系统输出控制信号,还可以接受负载检测系统测量到的实测值。测试系统根据谐振频率与实测值,得到超声换能器的负载与谐振频率的关系曲线。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超声系统负载与谐振频率的测试装置能够测试不同负载对超声系统的谐振频率的影响规律。

Description

超声系统负载与谐振频率关系的测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精密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声系统负载与谐振频率关系的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超声换能器广泛应用于脆硬材料的高速切削加工中,在超声频电信号的激励下,工具端部产生的超声频机械振动可以降低加工切削力,提高加工效率,延长刀具使用寿命。随着难加工材料需求的日益扩大,高效的超声加工系统研究成为发展趋势。超声系统通常需要工作在加工系统谐振频率附近,以使得工具端部输出振幅与系统转换效率最高。
超声换能器采用的机电转换材料有压电陶瓷材料和超磁致伸缩材料两种。两种材料制成的超声换能器在加工过程中均存在频率漂移现象,其中,负载的变化是引起超声加工系统谐振频率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研究超声系统不同负载与谐振频率关系的意义重大。超声加工系统在加工过程中的负载变化情况复杂,在工况下研究负载对系统谐振频率的影响相对复杂且干扰因素较多。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超声系统负载与谐振频率关系的测试装置,所述测试装置能够测试不同负载对超声系统的谐振频率的影响规律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超声系统负载与谐振频率关系的测试装置,包括:超声换能器;固定系统,所述固定系统用于支撑所述超声换能器;负载加载系统,所述负载加载系统与所述超声换能器相连,以向所述超声换能器加载可变负载;负载检测系统,所述负载检测系统用于检测所述负载加载系统朝向所述超声换能器加载的负载;测试系统,所述测试系统与所述超声换能器电连接,以向所述超声换能器发出扫频信号且获得所述超声换能器的谐振频率;所述测试系统与所述负载加载系统电连接,以向所述负载加载系统输出控制信号;所述测试系统与所述负载检测系统电连接,以接受所述负载检测系统测量到的实测值;其中,所述测试系统根据所述谐振频率与所述实测值,得到所述超声换能器的负载与谐振频率的关系曲线。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超声系统负载与谐振频率关系的测试装置,由于设有测试系统、负载检测系统和负载加载系统,实现了以时间参数作为中间变量,得到超声换能器的负载与谐振频率的关系曲线,从而实现了反应不同负载对超声系统的谐振频率影响的目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负载加载系统包括:支座;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可活动地设在所述支座上;压缩机构,所述压缩机构设在所述支座上,所述压缩机构的远离所述传动机构的一侧止抵在所述超声换能器上;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止抵在所述传动机构与所述压缩机构上,所述传动机构通过所述弹性件、所述压缩机构向所述超声换能器施加负载;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设在所述支座上,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测试系统和所述传动机构相连以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传动机构的活动。
具体地,所述支座上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传动机构设在所述第一安装孔内,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丝杠,所述丝杠的一端连接在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上;与所述丝杠配合的传动滑块,所述传动滑块沿所述第一安装孔的轴线方向可滑动地设在所述第一安装孔内,所述弹性件止抵在所述传动滑块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压缩机构包括:压缩套筒,所述压缩套筒连接在所述支座的靠近所述超声换能器的一侧端面上,所述压缩套筒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相对且贯通的装配孔;压缩顶块,所述压缩顶块可滑动地配合在所述装配孔内,所述弹性件止抵在所述压缩顶块上。
具体地,所述压缩顶块具有配合孔,所述配合孔为朝向所述弹性件的一侧敞开的盲孔,所述负载检测系统包括设在所述配合孔的底壁上的传感器,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伸入到所述配合孔内且与所述传感器相连。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压缩机构与所述驱动电机分别设在所述第一安装孔的轴向两侧以封闭所述第一安装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超声换能器包括:本体,所述本体连接在所述固定系统上;变幅杆,所述变幅杆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本体上,所述变幅杆的另一止抵在所述压缩机构上,所述压缩机构施加给所述变幅杆的负载的方向与所述变幅杆的中心轴线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系统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具有第二安装孔;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一端配合在所述第二安装孔内,所述安装座的另一端与所述超声换能器连接;连接机构,所述连接结构用于将所述安装座连接在所述第二安装孔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机构包括:拉钉,所述拉钉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安装座上;拉钉套筒,所述拉钉套筒的至少部分配合在所述第二安装孔内,所述拉钉套筒套设在所述拉钉上;紧定螺钉,所述紧定螺钉用于将所述拉钉套筒连接在所述第二安装孔内。
具体地,所述拉钉套筒包括:定位部,所述定位部通过所述紧定螺钉配合在所述第二安装孔内;锁紧部,所述锁紧部位于所述第二安装孔的轴向外侧,所述锁紧部上配合有锁紧螺母,所述锁紧螺母的一端止抵在所述安装座的侧壁上。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超声系统负载与谐振频率关系的测试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超声换能器与固定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负载加载系统和负载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压缩顶块的全剖主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压缩顶块的侧视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传动滑块的全剖主视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传动滑块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
测试装置1000
超声换能器100、
本体110、
变幅杆120、
固定系统200、
固定座210、
第二安装孔211、
安装座220、
连接结构230、
拉钉231、拉钉套筒232、固定部2321、锁紧部2322、锁紧螺母233、紧定螺钉234、
负载加载系统300、
支座310、
第一安装孔311、
传动机构320、
丝杠321、传动螺母322、传动滑块323、滑凸3231、
压缩机构330、
压缩套筒331、装配孔3311、压缩顶块332、滑动部3321、配合孔3322、
弹性件340、
驱动电机350、
负载检测系统400、
测试系统5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7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超声系统负载与谐振频率关系的测试装置1000。
如图1-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超声系统负载与谐振频率关系的测试装置1000包括超声换能器100、固定系统200、负载加载系统300、负载检测系统400及测试系统500。
固定系统200用于支撑超声换能器100,负载加载系统300与超声换能器100相连,以向超声换能器100加载可变负载。负载检测系统400用于检测负载加载系统300朝向超声换能器100加载的负载,测试系统500与超声换能器100电连接,以向超声换能器100发出扫频信号且获得超声换能器100的谐振频率,测试系统500与负载加载系统300电连接,以向负载加载系统300输出控制信号。测试系统500与负载检测系统400电连接,以接受负载检测系统400测量到的实测值。测试系统500根据谐振频率与实测值,得到超声换能器100的负载与谐振频率的关系曲线。
需要说明的是,测试系统500根据通讯协议控制功率信号发生器输出扫频信号,信号通过补偿电路作用在超声换能器100上,补偿电路使得换能器在谐振频率下呈纯电阻性。扫频采集电路采集每种频率信号,并计算其有效值,根据以下参数采集扫频曲线:
采样频率=2-5倍信号频率;
每秒计算有效值点数=1/扫频步长时间(Hz);
采集间隔时间=扫频间隔(s);
测试系统500发出的的各扫频曲线的极值即为对应的谐振点,由此测试系统500可以获得超声换能器100的谐振频率与时间的关系,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测试系统500与负载加载系统300相连以向负载加载系统300输出控制信号,也就是说,测试系统500通过向负载加载系统300输出控制信号从而改变负载加载系统300施加到超声换能器100上的载荷,而负载加载系统300施加到超声换能器100上的载荷可以由负载检测系统400测量到的实测值表征。因此,当负载检测系统400测量的实测值传递到测试系统500时,测试系统500可以获得超声换能器100的负载与时间的关系。综上所述,根据超声换能器100的谐振频率与时间的关系及超声换能器100的负载与时间的关系,以时间参数作为中间变量,即可得到超声换能器100的负载与谐振频率的关系曲线,从而实现了反应不同负载对超声系统的谐振频率影响的目的。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超声系统负载与谐振频率关系的测试装置1000,由于设有测试系统500、负载检测系统400和负载加载系统300,实现了以时间参数作为中间变量,得到超声换能器100的负载与谐振频率的关系曲线,从而实现了反应不同负载对超声系统的谐振频率影响的目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负载加载系统300包括支座310、传动机构320、压缩机构330、弹性件340和驱动电机35。传动机构320可活动地设在支座310上,压缩机构330设在支座310上,压缩机构330的远离传动机构320的一侧止抵在超声换能器100上,弹性件340的两端分别止抵在传动机构320与压缩机构330上,传动机构320通过弹性件340、压缩机构330向超声换能器100施加负载,驱动电机35设在支座310上,驱动电机35与测试系统500和传动机构320相连以根据控制信号控制传动机构320的活动。
可以理解的是,驱动电机35驱测试系统500相连,当测试系统500向驱动系统发出控制信号时,驱动电机35驱动传动机构320运动,由于传动机构320与压缩机构330之间设有弹性件340,因此,驱动电机35运动的过程中,驱动压缩机构330朝向超声换能器100施加负载,并且根据驱动电机35的转速不同、转动的时间长度不同来控制压缩机构330朝向超声换能器100施加的负载大小,从而实现了超声换能器100的载荷大小可以随时间发生变化。
具体地,支座310上设有第一安装孔311,传动机构320设在第一安装孔311内,传动机构320包括丝杠321和传动滑块323,丝杠321的一端连接在驱动电机35的电机轴上,传动滑块323沿第一安装孔311的轴线方向可滑动地设在第一安装孔311内,弹性件340止抵在传动滑块323上。由此,驱动电机35转动的过程中,传动滑块323可以在第一安装孔311内滑动并挤压弹性件340使得推动压缩机构330运动,从而实现压缩机结构朝向超声换能器100施加负载的目的。由此,压缩机构330结构朝向超声换能器100施加的负载较为稳定。
更具体地,压缩机构330与驱动电机35分别设在第一安装孔311的轴向两侧以封闭第一安装孔311。由此,传动机构320位于封闭的第一安装孔311内,有效地避免了灰尘、颗粒等因素使得传动滑块323发生过度磨损,使得负载发生不正常波动的现象。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假定丝杠321线数为n以及螺距为p,则丝杠321的导程S满足关系式:
S=np
由此,可以计算出驱动电机35的转速n电机与传动滑块323轴向运动位移y传动的关系:
y传动=n电机×n×p×t
设定零起始点,可知弹性件340的压缩量Δx=y传动,结合胡克定律:
F=kΔx
其中,k为弹性件340的刚度系数,F为负载大小。
综上所述,可以建立驱动电机35的转速与作用在超声换能器100上的负载之间的关系:
F(t)=kΔx=ky传动=(kn电机np)t
也就是说,超声换能器100的负载与电机转速、弹性件340的刚度系数、丝杠321的线数、丝杠321的螺距均有关系。因此,在实际测试中,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上述参数的大小,使得超声换能器100的负载范围较大,以扩大测试装置1000的测试范围和适用的超声换能器100的种类。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传动结构还包括传动螺母322,传动螺母322配合丝杠321上,传动滑块323配合在传动螺母322上,由此保证了传动滑块323可以平稳地在第一安装孔311内滑动,降低了传动滑块323的卡死几率。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6-图7所示,第一安装孔311的内周壁上开设有沿其轴向延伸的滑槽,传动滑块323上设有与滑槽相配合的滑凸3231。也就是说,当传动滑块323只能沿第一安装孔311额轴向方向滑动。由此,保证了传动滑块323在滑动过程中不会发生旋转、抖动等影响负载的不良运动。
有利的,如图6-图7所示,第一安装孔311的内周壁上开两个滑槽,两个滑槽在第一安装孔311的周向方向间隔180°设置,由此,进一步保证了传动滑块323在滑动过程中不会发生旋转、抖动等影响负载的不良运动。
当然,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传动机构320可以形成为滑块导轨结构,驱动电机35形成为直线电机。当然,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传动机构320也可以露天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图5所示,压缩机构330包括压缩套筒331和压缩顶块332。压缩套筒331连接在支座310的靠近超声换能器100的一侧端面上,压缩套筒331上设有与第一安装孔311相对且贯通的装配孔3311,压缩顶块332可滑动地配合在装配孔3311内,弹性件340止抵在压缩顶块332上。
具体地,压缩顶块332具有配合孔3322,配合孔3322为朝向弹性件340的一侧敞开的盲孔,负载检测系统400包括设在配合孔3322的底壁上的传感器,弹性件340的一端伸入到配合孔3322内且与传感器相连。由此使得负载检测系统400的测量至较为准确,且保证了弹性件340只能沿其轴向方向进行压缩或者拉伸,避免了弹性件340发生弯扭导致负载检测系统400的测量出现较大误差,提高了负载检测系统400的精确度。
更具体地,装配孔3311的内周壁上开设有沿其轴向延伸的滑动槽,压缩顶块332的外周壁上设有与滑动槽相配合和滑动部3321,也就是说,当压缩顶块332只能沿装配孔3311的轴向方向滑动,由此,保证了压缩顶块332在滑动过程中不会发生旋转、抖动等影响负载的不良运动。
有利的,装配孔3311的内周壁上开两个滑动槽,两个滑动槽在装配孔3311的周向方向间隔180°设置,由此,保证了压缩顶块332在滑动过程中不会发生旋转、抖动等影响负载的不良运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超声换能器100包括本体110和变幅杆120,本体110连接在固定系统200上,变幅杆120的一端连接在本体110上,变幅杆120的另一止抵在压缩机构330上,压缩机构330施加给变幅杆120的负载的方向与变幅杆120的中心轴线重合。由此,保证了变幅杆120不会发生扭曲,降低了变幅杆120的损坏几率,从而避免了在整个测试过程中对超声换能器100产生不良影响,从而降低损害超声换能器100的现象发生。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固定系统200包括固定座210、安装座及连接结构230,固定座210具有第二安装孔211,安装座的一端配合在第二安装孔211内,安装座的另一端与超声换能器100连接,连接结构230用于将安装座连接在第二安装孔211内。由此可以保证超声换能器100较为稳定地连接在安装座上,避免在测试过程中超声换能器100出现掉落的现象。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连接机构包括拉钉231、拉钉套筒232及紧定螺钉234,拉钉231的一端连接在安装座上,拉钉套筒232的至少部分配合在第二安装孔211内,拉钉套筒232套设在拉钉231上,紧定螺钉234用于将拉钉套筒232连接在第二安装孔211内。可以理解的是,安装座的一部分连接在第二安装孔211内,也就是说安装座为悬臂结构,采用拉钉231连接可以使得安装座更为稳定的连接在固定座210上,降低了外部载荷对安装座的影响。
具体地,拉钉套筒232包括定位部2321和锁紧部2322,定位部2321通过紧定螺钉234配合在第二安装孔211内;锁紧部2322位于第二安装孔211的轴向外侧,锁紧部2322上配合有锁紧螺母233,锁紧螺母233的一端止抵在安装座的侧壁上。由此,可以将拉钉套筒232较为牢固的连接在第二安装孔211内,从而保证了安装座能够更为稳定的连接在固定座210上,降低了外部载荷对安装座的影响。
下面参考图1-图7描述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超声系统负载与谐振频率关系的测试装置1000的具体结构。
本实施例的测试系统500包括超声换能器100、固定系统200、负载加载系统300、负载检测系统400及测试系统500。
固定系统200用于支撑超声换能器100,负载加载系统300与超声换能器100相连,以向超声换能器100加载可变负载。负载检测系统400用于检测负载加载系统300朝向超声换能器100加载的负载,测试系统500与超声换能器100电连接,以向超声换能器100发出扫频信号且获得超声换能器100的谐振频率,测试系统500与负载加载系统300电连接,以向负载加载系统300输出控制信号。测试系统500与负载检测系统400电连接,以接受负载检测系统400测量到的实测值。测试系统500根据谐振频率与实测值,得到超声换能器100的负载与谐振频率的关系曲线。
如图3-图7所示,负载加载系统300包括支座310、传动机构320、压缩机构330、弹性件340和驱动电机35。支座310上设有第一安装孔311,传动机构320可活动地设在第一安装孔311内,压缩机构330与驱动电机35分别设在第一安装孔311的轴向两侧以封闭第一安装孔311。压缩机构330的远离传动机构320的一侧止抵在超声换能器100上,弹性件340的两端分别止抵在传动机构320与压缩机构330上,传动机构320通过弹性件340、压缩机构330向超声换能器100施加负载。传动机构320包括丝杠321、传动螺母322和传动滑块323,丝杠321的一端连接在驱动电机35的电机轴上,传动滑块323沿第一安装孔311的轴线方向可滑动地设在第一安装孔311内,弹性件340止抵在传动滑块323上。第一安装孔311的内周壁上开设有沿其轴向延伸的滑槽,传动滑块323上设有与滑槽相配合的滑凸3231。
压缩机构330包括压缩套筒331和压缩顶块332。压缩套筒331连接在支座310的靠近超声换能器100的一侧端面上,压缩套筒331上设有与第一安装孔311相对且贯通的装配孔3311,压缩顶块332可滑动地配合在装配孔3311内,弹性件340止抵在压缩顶块332上。装配孔3311的内周壁上开设有沿其轴向延伸的滑动槽,压缩顶块332的外周壁上设有与滑动槽相配合和滑动部3321。压缩顶块332具有配合孔3322,配合孔3322为朝向弹性件340的一侧敞开的盲孔,负载检测系统400包括设在配合孔3322的底壁上的传感器,弹性件340的一端伸入到配合孔3322内且与传感器相连。
如图1-图2所示,超声换能器100包括本体110和变幅杆120,本体110连接在固定系统200上,变幅杆120的一端连接在本体110上,变幅杆120的另一止抵在压缩机构330上,压缩机构330施加给变幅杆120的负载的方向与变幅杆120的中心轴线重合。
如图2所示,固定系统200包括固定座210、安装座及连接结构230,固定座210具有第二安装孔211,安装座的一端配合在第二安装孔211内,安装座的另一端与超声换能器100连接,连接结构230用于将安装座连接在第二安装孔211内。接机构包括拉钉231、拉钉套筒232及紧定螺钉234,拉钉231的一端连接在安装座上,拉钉套筒232的至少部分配合在第二安装孔211内,拉钉套筒232套设在拉钉231上,紧定螺钉234用于将拉钉套筒232连接在第二安装孔211内。拉钉套筒232包括定位部2321和锁紧部2322,定位部2321通过紧定螺钉234配合在第二安装孔211内;锁紧部2322位于第二安装孔211的轴向外侧,锁紧部2322上配合有锁紧螺母233,锁紧螺母233的一端止抵在安装座的侧壁上。
本实施例的测试装置1000的测试方式如下:
1.将压缩顶块332在自由状态下与变幅杆120端面接触,测试系统500通过输出脉冲信号与开关信号给驱动器,控制驱动电机35转速,通过传动螺母322、传动滑块323、弹性件340及压缩滑块向变幅杆120传递,从而使得负载检测系统400测量出施加在变幅杆120上负载;
2.设定扫频参数,测试系统500输出扫频信号,并通过补偿电路作用在超声换能器100上;
3.测试系统500中的采集电路可以结合采样电阻与信号调理模块对电路输出信号进行采集;
4.在激励频率的作用下,机电转换材料沿其轴向产生超声频的机械振动;
5.随着负载改变,超声换能器100的谐振频率曲线逐渐漂移;
6.根据采集到的负载和超声还换能器的谐振频率拟合超声换能器100的负载与谐振频率的关系曲线。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施例的超声系统负载与谐振频率关系的测试装置1000具有以下优点:
(1)、丝杠321、传动螺母322、传动滑块323、配合弹性件340的结构设计,使得关键零部件具有互换性,有利于在实验中使用;
(2)、可模拟可控负载下的超声加工系统,建立了驱动电机35转速与负载之间的关系,可以模拟冲击载荷、连续载荷、阶跃载荷、阶梯载荷等不同载荷情况;
(3)、传动机构320、弹性件340和负载检测系统400均位于密闭空间,使得结构紧凑且密封,有效地避免了灰尘、颗粒等因素损坏装置的核心构件;
(4)、建立了负载控制与扫频采集环节,在结合频率跟踪系统下,可以建立加工负载与超声换能器100输出功率的关系,可在超声加工频率跟踪实验中使用。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超声系统负载与谐振频率关系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超声换能器;
固定系统,所述固定系统用于支撑所述超声换能器;
负载加载系统,所述负载加载系统与所述超声换能器相连,以向所述超声换能器加载可变负载;
负载检测系统,所述负载检测系统用于检测所述负载加载系统朝向所述超声换能器加载的负载;
测试系统,所述测试系统与所述超声换能器电连接,以向所述超声换能器发出扫频信号且获得所述超声换能器的谐振频率;所述测试系统与所述负载加载系统电连接,以向所述负载加载系统输出控制信号;所述测试系统与所述负载检测系统电连接,以接受所述负载检测系统测量到的实测值;其中,
所述测试系统根据所述谐振频率与所述实测值,得到所述超声换能器的负载与谐振频率的关系曲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系统负载与谐振频率关系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加载系统包括:
支座;
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可活动地设在所述支座上;
压缩机构,所述压缩机构设在所述支座上,所述压缩机构的远离所述传动机构的一侧止抵在所述超声换能器上;
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止抵在所述传动机构与所述压缩机构上,所述传动机构通过所述弹性件、所述压缩机构向所述超声换能器施加负载;
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设在所述支座上,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测试系统和所述传动机构相连以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传动机构的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声系统负载与谐振频率关系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上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传动机构设在所述第一安装孔内,所述传动机构包括:
丝杠,所述丝杠的一端连接在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上;
与所述丝杠配合的传动滑块,所述传动滑块沿所述第一安装孔的轴线方向可滑动地设在所述第一安装孔内,所述弹性件止抵在所述传动滑块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声系统负载与谐振频率关系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构包括:
压缩套筒,所述压缩套筒连接在所述支座的靠近所述超声换能器的一侧端面上,所述压缩套筒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相对且贯通的装配孔;
压缩顶块,所述压缩顶块可滑动地配合在所述装配孔内,所述弹性件止抵在所述压缩顶块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声系统负载与谐振频率关系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顶块具有配合孔,所述配合孔为朝向所述弹性件的一侧敞开的盲孔,所述负载检测系统包括设在所述配合孔的底壁上的传感器,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伸入到所述配合孔内且与所述传感器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声系统负载与谐振频率关系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构与所述驱动电机分别设在所述第一安装孔的轴向两侧以封闭所述第一安装孔。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超声系统负载与谐振频率关系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换能器包括:
本体,所述本体连接在所述固定系统上;
变幅杆,所述变幅杆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本体上,所述变幅杆的另一止抵在所述压缩机构上,所述压缩机构施加给所述变幅杆的负载的方向与所述变幅杆的中心轴线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超声系统负载与谐振频率关系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系统包括:
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具有第二安装孔;
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一端配合在所述第二安装孔内,所述安装座的另一端与所述超声换能器连接;
连接机构,所述连接结构用于将所述安装座连接在所述第二安装孔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超声系统负载与谐振频率关系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包括:
拉钉,所述拉钉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安装座上;
拉钉套筒,所述拉钉套筒的至少部分配合在所述第二安装孔内,所述拉钉套筒套设在所述拉钉上;
紧定螺钉,所述紧定螺钉用于将所述拉钉套筒连接在所述第二安装孔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超声系统负载与谐振频率关系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钉套筒包括:
定位部,所述定位部通过所述紧定螺钉配合在所述第二安装孔内;
锁紧部,所述锁紧部位于所述第二安装孔的轴向外侧,所述锁紧部上配合有锁紧螺母,所述锁紧螺母的一端止抵在所述安装座的侧壁上。
CN201810037140.4A 2018-01-15 2018-01-15 超声系统负载与谐振频率关系的测试装置 Active CN10828719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37140.4A CN108287196B (zh) 2018-01-15 2018-01-15 超声系统负载与谐振频率关系的测试装置
PCT/CN2018/094265 WO2019136943A1 (zh) 2018-01-15 2018-07-03 超声系统负载与谐振频率关系的测试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37140.4A CN108287196B (zh) 2018-01-15 2018-01-15 超声系统负载与谐振频率关系的测试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87196A true CN108287196A (zh) 2018-07-17
CN108287196B CN108287196B (zh) 2019-11-22

Family

ID=628352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037140.4A Active CN108287196B (zh) 2018-01-15 2018-01-15 超声系统负载与谐振频率关系的测试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8287196B (zh)
WO (1) WO2019136943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96779A (zh) * 2019-08-20 2019-11-26 河南科技学院 超声筛分换能器谐振频率自锁定与实时修正方法及超声筛分换能器电源电路
CN115077691A (zh) * 2022-07-15 2022-09-20 清华大学 超声加工系统承载能力的测量装置及评价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243451A (ja) * 2002-02-15 2003-08-2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超音波ボンディング装置及び超音波ボンディング方法
CN102156041A (zh) * 2011-03-15 2011-08-17 清华大学 力加载装置
CN103962642A (zh) * 2014-04-23 2014-08-06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金属带锯超声锯切加工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243451A (ja) * 2002-02-15 2003-08-2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超音波ボンディング装置及び超音波ボンディング方法
CN102156041A (zh) * 2011-03-15 2011-08-17 清华大学 力加载装置
CN103962642A (zh) * 2014-04-23 2014-08-06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金属带锯超声锯切加工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YUTAKA MARUYAMA 等: "Resonance Frequency Tracing System for Langevin Type Ultrasonic Transducers", 《MECHATRONIC SYSTEMS SIMULATION MODELING AND CONTROL》 *
刘折 等: "负载对超声加工声学系统特性的影响", 《航空精密制造技术》 *
纪华伟 等: "力负载对超声切割声学系统谐振频率及谐振阻抗的影响", 《振动与冲击》 *
谢鸥 等: "负载对超声内圆磨削系统性能参数的影响特性研究", 《制造技术与机床》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96779A (zh) * 2019-08-20 2019-11-26 河南科技学院 超声筛分换能器谐振频率自锁定与实时修正方法及超声筛分换能器电源电路
CN110496779B (zh) * 2019-08-20 2022-07-15 河南科技学院 超声筛分换能器谐振频率自锁定与实时修正方法及超声筛分换能器电源电路
CN115077691A (zh) * 2022-07-15 2022-09-20 清华大学 超声加工系统承载能力的测量装置及评价方法
CN115077691B (zh) * 2022-07-15 2024-04-09 清华大学 超声加工系统承载能力的测量装置及评价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87196B (zh) 2019-11-22
WO2019136943A1 (zh) 2019-07-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e Silva Vibration monitoring, testing, and instrumentation
CN108287196B (zh) 超声系统负载与谐振频率关系的测试装置
CN107600455B (zh) 一种末端执行器装置及一种一体化制孔、压钉的方法
CN205403838U (zh) 一种多功能机器人关节性能测试系统
US7992612B2 (en) Research press
CN109307600B (zh) 可磨耗涂层性能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06002489A (zh) 一种消除数控机床切削颤振的自动补偿装置和方法
CN203178052U (zh) 叶片振动疲劳自动测试系统
CN109946602A (zh) 一种机器人伺服电机性能测试装置
WO200703341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properties of board products
CN108844705A (zh) 一种自动脉冲激励频响测试装置及方法
CN206074254U (zh) 一种滚动丝杠的动刚度测试装置
CN104819814A (zh) 一种可调幅曲柄滑块受控激振机构
CN109926826A (zh) 一种面向叠层材料的超声辅助钻铆装置
Koc et al. Dual Source Dual Frequency Drive and Modeling of Resonance type Piezoelectric Motors
CN208313547U (zh) 自激式冲击-振动复合试验夹具及其进给装置
Guo et al. Development of a new vibrator for elliptical vibration texturing
CN205049132U (zh) 嵌入式加载与中心形变测量机构
KR100380884B1 (ko) 캠과 지렛대를 이용한 프레팅마멸 시험장치
CN109586616A (zh) 一种调频式磁耦合压电发电机
Leinvuo et al. Flextensional ultrasonic motor using the contour mode of a square piezoelectric plate
Flueckiger et al. Optimal design and sensorless position control of a piezoelectric motor integrated into a mechatronic cylinder lock
CN104864030A (zh) 一种小型复合材料转子振动控制方法
CN109813508A (zh) 机电伺服机构刚度测试装置
EP2344859A2 (en) Sample analysis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