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82884B - 一种时隙类型指示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时隙类型指示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82884B
CN108282884B CN201710011449.1A CN201710011449A CN108282884B CN 108282884 B CN108282884 B CN 108282884B CN 201710011449 A CN201710011449 A CN 201710011449A CN 108282884 B CN108282884 B CN 10828288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me slot
subset
control channel
slot
configu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01144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282884A (zh
Inventor
孙昊
薛丽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01144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282884B/zh
Publication of CN1082828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828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2828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828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控制信息的指示方法和装置,以及一种控制信息的确认方法和装置。其中控制信息的指示方法,包括:网络设备生成第一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时隙的时隙类型以及所述第一时隙中的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数,所述第一时隙为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所在的时隙,并且,所述第一指示信息还用于指示第二时隙是否为全上行时隙;所述网络设备通过所述下行控制信道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Description

一种时隙类型指示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时隙类型指示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未来的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The 5th Generation,5G)中,存在4种可能的时隙(slot)类型,分别为主上行(Uplink-dominant,UL-dominant)slot,全上行(UL-only)slot,主下行(DL-dominant)slot以及全下行(DL-only)slot。其中,UL-dominant slot、DL-dominant slot以及DL-only slot均包含下行控制信道,只有UL-only slot不包含下行控制信道。
5G系统引入了动态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ing,TDD)机制,在该机制下,系统的上下行子帧配比以时隙为粒度动态变化。基站需要在每一个时隙上动态通知终端该时隙的类型。在现有方案中,对于一个时隙,若该时隙的时隙类型为除了全上行类型以外的时隙类型,基站都可以通过该时隙包含的下行控制信道通知终端该时隙的时隙类型。但对于全上行类型的时隙,由于其不包含下行控制信道,基站无法在全上行类型的时隙中通知当前时隙类型。因此,目前基站如何动态地向终端通知全上行时隙的时隙类型,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信息指示方法及装置,以及控制信息确认方法及装置,用以实现指示当前时隙/第一时隙的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数,并向终端指示出一个时隙是否为全上行时隙,从而提高动态TDD机制的灵活性。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控制信息的指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设备生成第一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时隙的时隙类型以及所述第一时隙中的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数,所述第一时隙为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所在的时隙,并且,所述第一指示信息还用于指示第二时隙是否为全上行时隙;
所述网络设备通过所述下行控制信道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将当前时隙的时隙类型、下一时隙是否为全上行时隙以及控制信道所占用的符号数利用同一字段进行联合指示,实现了在5G系统的动态TDD特性下,对当前时隙的时隙类型和全上行时隙位置的显性指示,同时动态的指示当前时隙的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数量。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时隙为所述第一时隙之后的第一个动态配置类型的时隙。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中包含状态值,所述状态值属于第一集合或第二集合,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状态值属于所述第二集合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时隙不为全上行时隙;
所述第一集合包括第一子集和第二子集,所述第一子集包括M1个第一子集预设值,所述M1个第一子集预设值与所述第一时隙的M1个第一配置一一对应,其中,所述M1个第一配置中指示所述第二时隙为全上行时隙,M1为大于0的正整数;
所述第二子集包括N1个第二子集预设值,所述N1个第二子集预设值与所述第一时隙的N1个第二配置一一对应,其中,所述N1个第二配置中指示所述第二时隙不为全上行时隙,N1为大于0的正整数。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M1个第一配置中的一个为以下配置之一:
所述第一时隙的时隙类型为主上行时隙,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数为大于0且小于K的正整数,并且所述第二时隙为全上行时隙;
所述第一时隙的时隙类型为主下行时隙,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数为大于0且小于K的正整数,并且所述第二时隙为全上行时隙;
所述N1个第二配置中的一个为以下配置之一:
所述第一时隙的时隙类型为主下行时隙,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数为大于0且小于K的正整数,并且所述第二时隙不为全上行时隙;
所述第一时隙的时隙类型为主下行时隙,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数为大于0且小于K的正整数,并且所述第二时隙不为全上行时隙,其中,K为大于1的正整数。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子集包括M2个第一子集预设值,所述M2个第一子集预设值与所述第一时隙的M2个第一配置一一对应,其中,所述M2为指示所述第二时隙为全上行时隙时,所述第一配置的最大值,所述第一时隙的M1个第一配置为所述M2个第一配置的子集,M2为大于0的正整数;
所述第二子集包括N2个第二子集预设值,所述N2个第二子集预设值与所述第一时隙的N2个第二配置一一对应,其中,所述N2为指示所述第二时隙不为全上行时隙时,所述第二配置的最大值,所述第一时隙的N1个第二配置为所述N2个第二配置的子集,N2为大于0的正整数。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M1个第一配置中,当所述第一时隙的时隙类型为主上行时隙时,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数的数目唯一;所述N1个第二配置中,当所述第一时隙的时隙类型为主上行时隙时,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数的数目唯一。
在该设计中,由于主上行时隙中,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数变化较少,所以可以通过预先定义或半静态配置的方式进行定义,节省了控制信道资源。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时隙的M1个第一配置为所述M2个第一配置的真子集;所述N1等于所述N2
在该设计中,主上行时隙中的下行控制符号数可以动态变化,增加了控制信道配置的灵活性。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下行控制信道上用于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的时频资源为预定义或半静态配置。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下行控制信道上用于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的子载波间隔为预定义或半静态配置的。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控制信息的确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设备在第一时隙的下行控制信道接收第一指示信息;
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确认所述第一时隙的时隙类型以及所述第一时隙中的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数,并且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确认第二时隙是否为全上行时隙。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终端设备接收到第一指示信息后,可以根据第一信息,同时确认当前时隙的时隙类型、下一时隙是否为全上行时隙以及控制信道所占用的符号数。实现了在5G系统的动态TDD特性下,对时隙类型及下行控制信道符号数等关键信息的及时确认,同时节省了控制信道的资源。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时隙为所述第一时隙之后的第一个动态配置类型的时隙。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中包含状态值,所述状态值属于第一集合或第二集合,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状态值属于所述第二集合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时隙不为全上行时隙;
所述第一集合包括第一子集和第二子集,
所述第一子集包括M1个第一子集预设值,所述M1个第一子集预设值与所述第一时隙的M1个第一配置一一对应,其中,所述M1个第一配置中指示所述第二时隙为全上行时隙,M1为大于0的正整数;
所述第二子集包括N1个第二子集预设值,所述N1个第二子集预设值与所述第一时隙的N1个第二配置一一对应,其中,所述N1个第二配置中指示所述第二时隙不为全上行时隙,N1为大于0的正整数。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M1个第一配置中的一个为以下配置之一:
所述第一时隙的时隙类型为主上行时隙,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数为大于0且小于K的正整数,并且所述第二时隙为全上行时隙;
所述第一时隙的时隙类型为主下行时隙,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数为大于0且小于K的正整数,并且所述第二时隙为全上行时隙;
所述N1个第二配置中的一个为以下配置之一:
所述第一时隙的时隙类型为主下行时隙,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数为大于0且小于K的正整数,并且所述第二时隙不为全上行时隙;
所述第一时隙的时隙类型为主下行时隙,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数为大于0且小于K的正整数,并且所述第二时隙不为全上行时隙,其中,K为大于1的正整数。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子集包括M2个第一子集预设值,所述M2个第一子集预设值与所述第一时隙的M2个第一配置一一对应,其中,所述M2为指示所述第二时隙为全上行时隙时,所述第一配置的最大值,所述第一时隙的M1个第一配置为所述M2个第一配置的子集,M2为大于0的正整数;
所述第二子集包括N2个第二子集预设值,所述N2个第二子集预设值与所述第一时隙的N2个第二配置一一对应,其中,所述N2为指示所述第二时隙不为全上行时隙时,所述第二配置的最大值,所述第一时隙的N1个第二配置为所述N2个第二配置的子集,N2为大于0的正整数。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M1个第一配置中,当所述第一时隙的时隙类型为主上行时隙时,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数的数目唯一;
所述N1个第二配置中,当所述第一时隙的时隙类型为主上行时隙时,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数的数目唯一。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时隙的M1个第一配置为所述M2个第一配置的真子集;
所述N1等于所述N2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下行控制信道上用于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的时频资源为预定义或半静态配置。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下行控制信道上用于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的子载波间隔为预定义或半静态配置的。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终端设备利用查表方法确认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对应的所述第一时隙的配置,所述第一时隙的配置包括第一时隙的时隙类型、第一时隙的下行控制信道符号数以及第二时隙是否为全上行时隙。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指示控制信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生成第一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时隙的时隙类型以及所述第一时隙中的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数,所述第一时隙为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所在的时隙,并且,所述第一指示信息还用于指示第二时隙是否为全上行时隙;
发送单元,用于通过所述下行控制信道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可生成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将当前时隙的时隙类型、下一时隙是否为全上行时隙以及控制信道所占用的符号数利用同一字段进行联合指示,实现了在5G系统的动态TDD特性下,对当前时隙的时隙类型和全上行时隙位置的显性指示,同时动态的指示当前时隙的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数量。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时隙为所述第一时隙之后的第一个动态配置类型的时隙。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中包含状态值,所述状态值属于第一集合或第二集合,
当所述状态值属于所述第二集合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时隙不为全上行时隙;
所述第一集合包括第一子集和第二子集,所述第一子集包括M1个第一子集预设值,所述M1个第一子集预设值与所述第一时隙的M1个第一配置一一对应,其中,所述M1个第一配置中指示所述第二时隙为全上行时隙,M1为大于0的正整数;
所述第二子集包括N1个第二子集预设值,所述N1个第二子集预设值与所述第一时隙的N1个第二配置一一对应,其中,所述N1个第二配置中指示所述第二时隙不为全上行时隙,N1为大于0的正整数。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M1个第一配置中的一个为以下配置之一:
所述第一时隙的时隙类型为主上行时隙,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数为大于0且小于K的正整数,并且所述第二时隙为全上行时隙;
所述第一时隙的时隙类型为主下行时隙,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数为大于0且小于K的正整数,并且所述第二时隙为全上行时隙;
所述N1个第二配置中的一个为以下配置之一:
所述第一时隙的时隙类型为主下行时隙,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数为大于0且小于K的正整数,并且所述第二时隙不为全上行时隙;
所述第一时隙的时隙类型为主下行时隙,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数为大于0且小于K的正整数,并且所述第二时隙不为全上行时隙,其中,K为大于1的正整数。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子集包括M2个第一子集预设值,所述M2个第一子集预设值与所述第一时隙的M2个第一配置一一对应,其中,所述M2为指示所述第二时隙为全上行时隙时,所述第一配置的最大值,所述第一时隙的M1个第一配置为所述M2个第一配置的子集,M2为大于0的正整数;
所述第二子集包括N2个第二子集预设值,所述N2个第二子集预设值与所述第一时隙的N2个第二配置一一对应,其中,所述N2为指示所述第二时隙不为全上行时隙时,所述第二配置的最大值,所述第一时隙的N1个第二配置为所述N2个第二配置的子集,N2为大于0的正整数。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M1个第一配置中,当所述第一时隙的时隙类型为主上行时隙时,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数的数目唯一;
所述N1个第二配置中,当所述第一时隙的时隙类型为主上行时隙时,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数的数目唯一。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时隙的M1个第一配置为所述M2个第一配置的真子集;
所述N1等于所述N2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下行控制信道上用于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的时频资源为预定义或半静态配置。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下行控制信道上用于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的子载波间隔为预定义或半静态配置的。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确认控制信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在第一时隙的下行控制信道接收第一指示信息;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确认所述第一时隙的时隙类型以及所述第一时隙中的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数,并且根据所述状态值确认第二时隙是否为全上行时隙。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接收到第一指示信息后,可以同时确认当前时隙的时隙类型、下一时隙是否为全上行时隙以及控制信道所占用的符号数。实现了在5G系统的动态TDD特性下,对时隙类型及下行控制信道符号数等关键信息的及时确认,同时节省了控制信道的资源。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时隙为所述第一时隙之后的第一个动态配置类型的时隙。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中包含状态值,所述状态值属于第一集合或第二集合,
当所述状态值属于所述第二集合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时隙不为全上行时隙;
所述第一集合包括第一子集和第二子集,
所述第一子集包括M1个第一子集预设值,所述M1个第一子集预设值与所述第一时隙的M1个第一配置一一对应,其中,所述M1个第一配置中指示所述第二时隙为全上行时隙,M1为大于0的正整数;
所述二子集包括N1个第二子集预设值,所述N1个第二子集预设值与所述第一时隙的N1个第二配置一一对应,其中,所述N1个第二配置中指示所述第二时隙不为全上行时隙,N1为大于0的正整数。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M1个第一配置中的一个为以下配置之一:
所述第一时隙的时隙类型为主上行时隙,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数为大于0且小于K的正整数,并且所述第二时隙为全上行时隙;
所述第一时隙的时隙类型为主下行时隙,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数为大于0且小于K的正整数,并且所述第二时隙为全上行时隙;
所述N1个第二配置中的一个为以下配置之一:
所述第一时隙的时隙类型为主下行时隙,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数为大于0且小于K的正整数,并且所述第二时隙不为全上行时隙;
所述第一时隙的时隙类型为主下行时隙,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数为大于0且小于K的正整数,并且所述第二时隙不为全上行时隙,其中,K为大于1的正整数。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子集包括M2个第一子集预设值,所述M2个第一子集预设值与所述第一时隙的M2个第一配置一一对应,其中,所述M2为指示所述第二时隙为全上行时隙时,所述第一配置的最大值,所述第一时隙的M1个第一配置为所述M2个第一配置的子集,M2为大于0的正整数;
所述第二子集包括N2个第二子集预设值,所述N2个第二子集预设值与所述第一时隙的N2个第二配置一一对应,其中,所述N2为指示所述第二时隙不为全上行时隙时,所述第二配置的最大值,所述第一时隙的N1个第二配置为所述N2个第二配置的子集,N2为大于0的正整数。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M1个第一配置中,当所述第一时隙的时隙类型为主上行时隙时,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数的数目唯一;
所述N1个第二配置中,当所述第一时隙的时隙类型为主上行时隙时,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数的数目唯一。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时隙的M1个第一配置为所述M2个第一配置的真子集;
所述N1等于所述N2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下行控制信道上用于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的时频资源为预定义或半静态配置。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下行控制信道上用于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的子载波间隔为预定义或半静态配置的。
第五方面,提供一种时隙类型和下行控制信道符号数的联合指示方法,包括:
网络设备生成第一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出第一时隙的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数,所述第一时隙为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所在的时隙,所述第一指示信息还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时隙的时隙类型;
所述网络设备通过所述第一时隙的所述下行控制信道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面所述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时隙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信息指示和确认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信息指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信息确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适用于4G(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演进系统,如LTE(Long TermEvolution,长期演进)系统,或者还可以为5G(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系统,如采用新型无线接入技术(new radio access technology,New RAT)的接入网;CRAN(Cloud Radio AccessNetwork,云无线接入网)等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中包括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以下,对本申请中的部分用语进行解释说明,以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
1)、终端设备,又称之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是一种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例如,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车载设备等。常见的终端例如包括: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移动互联网设备(mobile internetdevice,MID)、可穿戴设备,例如智能手表、智能手环、计步器等。
2)、网络设备,可以是指为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设备,是一种将终端接入到无线网络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gNB(gNode B)、演进型节点B(evolved NodeB,eNB)、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RNC)、节点B(Node B,NB)、基站控制器(Base Station Controller,BSC)、基站收发台(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家庭基站(例如,Home evolved NodeB,或Home Node B,HNB)、基带单元(BaseBand Unit,BBU)。此外,还可以包括Wifi接入点(Access Point,AP)等。
3)、“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同时,应当理解,尽管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消息、请求和终端,但这些消息、请求和终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消息、请求和终端彼此区分开。
4)、符号,包含但不限于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xing,OFDM)符号、稀疏码分多址技术(Sparse Code Multiplexing Access,SCMA)符号、过滤正交频分复用(Filtered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F-OFDM)符号、非正交多址接入(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符号,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在此不再赘述。
5)、子帧:一个子帧在频域上占用整个系统带宽的时频资源、在时域上为一固定时间长度的时频资源单元。所述子帧内,可包括K个符号,其中K的取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在此并不限定。例如,LTE中,一个子帧在时域上占用连续的14个符号,或者,在5G系统中,当子载波宽度为30KHz/60KHz时,一个子帧在时域上占用连续的28/56个符号。
6)、时隙(slot):时隙是指一个基本的时频资源单元,在时域上占用连续的若干个符号。时隙包含的符号数小于子帧包含的符号数。
目前,正在讨论的5G中,UL-dominant slot包含下行控制信道、下上行转换、上行数据信道以及上行控制信道;DL-dominant slot包含下行控制信道、下行数据信道、下上行转换以及上行控制信道;UL-only slot包含上行数据信道以及上行控制信道;DL-onlyslot包含下行控制信道以及下行数据信道,具体可以参考图1所示。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行控制信道可以用于传输短持续时间(short duration)的上行控制信息或者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RS)等信息。
如前所述,网络设备无法在全上行类型的时隙中通知当前时隙类型。因此,需要在该全上行时隙之前,通知终端设备此时隙的时隙类型为全上行时隙。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指示方法,在时隙类型为全下行、主上行、主下行的当前时隙中,除指示当前时隙的时隙类型具体为哪一种类型之外,复用同一字段指示下一个时隙的时隙类型是否为全上行时隙。
另外,在当前时隙中,除需要指示当前时隙和下一时隙的时隙类型外,对当前时隙的控制信道所占用的符号数也有必要进行指示,例如,控制信道可以占用1、2或3个符号。
本申请实施例将当前时隙的时隙类型、下一时隙是否为全上行时隙以及控制信道所占用的符号数利用同一字段进行联合指示,实现了在5G系统的动态TDD特性下,对当前时隙的时隙类型和全上行时隙位置的显性指示,同时动态的指示当前时隙的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数量。
结合前面的描述,如图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信息指示和确认方法流程示意图。
步骤210:网络设备生成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时隙的时隙类型,以及所述第一时隙中的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数,所述第一时隙为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所在的时隙,并且,所述第一指示信息还用于指示第二时隙是否为全上行时隙。
第一时隙为包括下行控制信道的时隙。也即,第一时隙的时隙类型可以为全下行时隙、主上行时隙和主下行时隙,具体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可选的,第二时隙为所述第一时隙之后的第一个动态配置类型的时隙。即,第二时隙可以为与第一时隙相邻、且位于第一时隙之后的时隙,或者第二时隙为与第一时隙不相邻、且位于第一时隙之后的时隙。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描述的“动态配置”是指,网络设备可以动态的根据实际情况配置时隙的类型。换言之,网络设备可以以一个时隙的时长为粒度对时隙进行配置。
需要说明的是,全上行时隙可以是指只包括上行信道的时隙,例如LTE中的UL-only slot。
步骤220:所述网络设备通过所述第一时隙的下行控制信道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步骤230: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确认所述第一时隙的时隙类型以及所述第一时隙中的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数,并且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确认第二时隙是否为全上行时隙。
步骤210中,可选的,第一指示信息中包括一个状态值,通过状态值,可以指示的时隙类型、第一时隙中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数以及第二时隙是否为全上行时隙。例如,第一指示信息可以包含一个字段,该字段由若干个比特位构成。比特位的不同排列代表不同状态值。举例来说,若第一字段包括3个比特位,则状态值可以为000、001、010等。
可选的,所述状态值属于第一集合或第二集合。第一集合包括多个第一集合预设值,第二集合包括多个第二集合预设值。且多个第一集合预设值的比特数与状态值的比特数相同,多个第二集合预设值的比特数也与状态值的比特数相同。
在本申请文件中,第一时隙的配置或配置定义为第一时隙的时隙类型、第一时隙中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数,和第二时隙的时隙类型是否为全上行时隙。
可选的,第一集合中,多个第一预设值指示的多个第一配置中,第一时隙的时隙类型为主上行时隙或主下行时隙;第二集合中,多个第二预设值指示的多个第二配置中,第一时隙的时隙类型为全下行时隙。
当第一指示信息的状态值为多个第二集合预设值中的一个时,该状态值可以指示第一时隙的配置。可选的,该状态值指示第一时隙的时隙类型为全下行时隙、第一时隙中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数,并且指示第二时隙的时隙类型不为全上行时隙。
当第一指示信息的状态值为多个第一集合预设值中的一个时,该状态值可以指示第一时隙的配置。可选的,第一时隙的配置指示第一时隙的时隙类型,第一时隙中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数,第二时隙的时隙类型是否为全上行时隙。
仍以状态值包括3个比特为例,第一集合的多个第一集合预设值可为{010,011,100,101,110,111},第二集合的多个第二集合预设值可为{000,001}。
当状态值为000时,该状态值属于第二集合,例如,该状态值可指示第一时隙的时隙类型为全下行时隙、第一时隙中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数为1,并且指示第二时隙的时隙类型不为全上行时隙。
当状态值为010时,该状态值属于第一集合,详见下文描述。
可选的,所述第一集合包括第一子集和第二子集。多个第一集合预设值包括多个第一子集预设值和多个第二子集预设值。
例如,所述第一子集包括M1个第一子集预设值,所述M1个第一子集预设值与所述第一时隙的M1个第一配置一一对应,其中,所述M1个第一配置中指示所述第二时隙为全上行时隙,M1为大于0的正整数;
所述第二子集包括N1个第二子集预设值,所述N1个第二子集预设值与所述第一时隙的N1个第二配置一一对应,其中,所述N1个第二配置中指示所述第二时隙不为全上行时隙,N1为大于0的正整数。
例如,仍以状态值为3比特为例,第一子集可为{010,011,100},也即,包括3个第一子集预设值010、011和100,该3个第一子集预设值可分别对应第一时隙的3个第一配置。该3个第一配置中指示第二时隙为全上行时隙。
又例如,第二子集可为{101,110,111},也即,包括3个第一子集预设值101、110和111,该3个第二子集预设值可分别对应第一时隙的3个第二配置。该3个第二配置中指示第二时隙不为全上行时隙。
可选的,所述第一子集包括M2个第一子集预设值,所述M2个第一子集预设值与所述第一时隙的M2个第一配置一一对应,其中,所述M2为指示所述第二时隙为全上行时隙时,所述第一配置的最大值,所述第一时隙的M1个第一配置为所述M2个第一配置的子集,M2为大于0的正整数;
所述第二子集包括N2个第二子集预设值,所述N2个第二子集预设值与所述第一时隙的N2个第二配置一一对应,其中,所述N2为指示所述第二时隙不为全上行时隙时,所述第二配置的最大值,所述第一时隙的N1个第二配置为所述N2个第二配置的子集,N2为大于0的正整数。
例如,假设状态值/预设值为3比特,则此预设值最多可以指示8种第一时隙的配置。假设第一时隙的下行控制信道为1或2个符号。
此时,第二集合的时隙类型为全下行时隙,若下行控制信道为1或2个符号,则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数有2种。由于全下行时隙后,第二时隙不能为全上行时隙,因此第二时隙的类型是否为全上行时隙的状态仅有1种。因此,第二集合中第一时隙的配置为2种:第一时隙为全下行时隙,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数为1,而且第二时隙不为全上行时隙;第一时隙为全下行时隙,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数为2,而且第二时隙不为全上行时隙。
由于第一子集属于第一集合,所以第一时隙的时隙类型为主上行时隙或主下行时隙2种;下行控制信道为1或2个符号,则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数也有2种。因此,当指示第二时隙为全上行时隙时,第一子集可包括的第一子集预设值最大为4。对应的4种第一时隙的第一配置为:
第一时隙为主上行时隙,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数为1,第二时隙为全上行时隙;
第一时隙为主上行时隙,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数为2,第二时隙为全上行时隙;
第一时隙为主下行时隙,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数为1,第二时隙为全上行时隙;
第一时隙为主下行时隙,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数为2,第二时隙为全上行时隙。
此时M2取值为4。同理,N2取值也为4。可选的,M2等于N2
可选的,M2个第一配置中可包括的M1个第一配置在不同情况下可不同。同理,N2个第一配置中可包括的N1个第一配置在不同情况下可不同。详见下文描述。
在一种可能的情况中,所述M1个第一配置中,当所述第一时隙的时隙类型为主上行时隙时,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数的数目唯一;所述N1个第二配置中,当所述第一时隙的时隙类型为主上行时隙时,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数的数目唯一。
表1为本申请提供的多个预设值对应的第一时隙的配置。
表1中仍假设状态值/预设值为3比特,第一时隙的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数为1个或2个。当预设值属于第一集合的第一子集时,该预设值为第一子集预设值;当预设值属于第一集合的第二子集时,该预设值为第二子集预设值;当预设值属于第二集合时,该预设值为第二集合预设值。
Figure BDA0001204854060000131
表1
在表1所表示的例子中,第一子集的M2个第一配置的个数为4,M1个第一配置的个数为3。在该种情况下,第一时隙的时隙类型为主上行时隙时,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数的数目唯一。也即,第一子集中不存在两个第一子集预设值分别对应两种配置,该两种配置为:第一时隙的时隙类型为主上行时隙时,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数的数目为1或2。例如,在表1的示例中,第一子集预设值为010时,第一时隙的配置为第一时隙的时隙类型为主上行时隙时,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数为1。第一子集预设值的全部取值中,不包含第一时隙的时隙类型为主上行时隙,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数为2的情况。
应理解,表1中的配置仅为示例,可选的,网络设备可以与终端设备之间预先约定预定义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数,也可以由网络设备通过高层信令对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数进行半静态配置。
也即,当可以在表1中设置为第一子集预设值为010时,第一时隙的配置为第一时隙的时隙类型为主上行时隙时,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数为2。
其中,高层信令可以为主信息块(Master Information Block,MIB),系统信息块(System Information Block,SIB),或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信令,或其他具有类似特征的高层信令。
同理,第二子集的N2个第二配置的个数为4,N1个第一配置的个数为3。在该种情况下,第一时隙的时隙类型为主上行时隙时,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数的数目唯一。例如,表1中,预设值101对应的第一时隙的配置。
在表1对应的实施例中,由于主上行时隙中,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数变化较少,所以可以通过预先定义或半静态配置的方式进行定义,节省了控制信道资源。
在另一种可能的情况中,所述第一时隙的M1个第一配置为所述M2个第一配置的真子集;所述N1等于所述N2
也即,如前所述的假设中,即假设状态值/预设值为3比特,第一时隙的下行控制信道为1或2个符号,举例来说,M2的取值为4,M1的取值为2;N2的取值为4,N1的取值也为4。
表2为本申请提供的第一时隙的多个第一预设值和多个第二预设值的配置。
表2中仍假设状态值/预设值为3比特,第一时隙的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数为1个或2个。当预设值属于第一集合的第一子集时,该预设值为第一子集预设值;当预设值属于第一集合的第二子集时,该预设值为第二子集预设值;当预设值属于第二集合时,该预设值为第二集合预设值。
Figure BDA0001204854060000151
表2
在表2所表示的例子中,第一子集的M2个第一配置的个数为4,M1个第一配置的个数为2。第二子集的N2个第一配置的个数为4,N1个第一配置的个数为4。所述第一时隙的M1个第一配置为所述M2个第一配置的真子集;所述N1等于所述N2
在表2对应的实施例中,主上行时隙中的下行控制符号数可以动态变化,增加了控制信道配置的灵活性。
可选的,所述M1个第一配置中的一个为以下配置之一:
所述第一时隙的时隙类型为主上行时隙,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数为大于0且小于K的正整数,并且所述第二时隙为全上行时隙;
所述第一时隙的时隙类型为主下行时隙,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数为大于0且小于K的正整数,并且所述第二时隙为全上行时隙;
所述N1个第二配置中的一个为以下配置之一:
所述第一时隙的时隙类型为主下行时隙,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数为大于0且小于K的正整数,并且所述第二时隙不为全上行时隙;
所述第一时隙的时隙类型为主下行时隙,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数为大于0且小于K的正整数,并且所述第二时隙不为全上行时隙,其中,K为大于1的正整数。
可选的,第一时隙的下行控制信道上用于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的时频资源为预定义或半静态配置。
可选的,第一时隙的下行控制信道上用于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的子载波间隔为预定义或半静态配置的。其中,子载波间隔又称子载波宽度,为频域上最小的粒度。例如,LTE中,1个子载波的子载波宽度为15kHz;在5G中,1个子载波宽度可能为15kHz,30kHz,或60kHz。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以状态值为4比特为例,最多可支持指示16种第一时隙的配置。各种预设值及第一时隙的配置如表3所示。此时可假设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数为1、2或3个符号。且由于4比特支持的第一时隙的配置数目足够,可不区分为第一集合和第二集合。
Figure BDA0001204854060000161
Figure BDA0001204854060000171
表3
应理解,状态值的比特位数为n的情况下,可支持指示的最大配置数为2n,其中n为大于0的正整数。
第一时隙的配置数的最大值为1*A*1+2*A*2,其中A为控制信道的符号数,为大于0的正整数。
1*A*1中,第一个1表示子帧类型只有一种,即子帧类型为全下行子帧,A为控制信道符号数,有几种符号即有几个类别,第二个1表示下一个时隙不为全上行时隙。即,当第一子帧为全下行时隙时,第二子帧默认不为全上行时隙。
第一时隙为全下行时隙时,下一个时隙若为可动态配置的时隙,也无法是全上行时隙。可选的,若第一时隙与下一个可动态配置的时隙中隔了若干半静态配置的时隙,这些半静态配置的时隙也为全下行时隙,无法紧跟全上行时隙。
2*A*2中,第一个2表示子帧类型有2种,即子帧类型可为主上行时隙或主下行子帧,A为控制信道符号数,有几种符号即有几个类别,第二个2表示下一个时隙可为或可不为全上行时隙,类别也有两种。
可选的,当2n的值大于等于第一时隙的配置数的最大值时,每种配置都可以对应预设值,无需对预设值进行集合的区分。当2n的值小于第一时隙的配置数的最大值时,需要对预设值进行集合的区分,全下行子帧对应第二集合,主上行子帧和主下行子帧对应第一集合。
步骤220中,所述网络设备通过所述第一时隙的下行控制信道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步骤230中,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在步骤210中生成并通过步骤220发送的指示信息,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确认所述第一时隙的时隙类型以及所述第一时隙中的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数,并且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确认第二时隙是否为全上行时隙。
应理解,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同步骤210中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的,终端设备可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中的状态值,查表得到所述第一时隙的时隙类型以及所述第一时隙中的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数,并且确认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确认第二时隙是否为全上行时隙。所查表的例子如表1、表2或表3所示。
在本申请提供的另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时隙类型和下行控制信道符号数的联合指示方法,包括:
网络设备生成第一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出第一时隙的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数,所述第一时隙为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所在的时隙,所述第一指示信息还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时隙的时隙类型;
所述网络设备通过所述第一时隙的所述下行控制信道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上文结合图1至图2描述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信息的指示方法,下面结合图3至图6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如图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信道指示装置300结构示意图。可选的,该装置300可以为网络设备。
应理解,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设备300可对应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信息的指示方法200中的网络设备,并且网络设备300中的各个单元的上述和其它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图2所示方法200中网络设备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参见图3,该装置300包括:
处理单元310,用于生成第一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时隙的时隙类型以及所述第一时隙中的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数,所述第一时隙为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所在的时隙,并且,所述第一指示信息还用于指示第二时隙是否为全上行时隙;
发送单元320,用于通过所述下行控制信道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可选的,所述第二时隙为所述第一时隙之后的第一个动态配置类型的时隙。第二时隙的定义参见步骤210中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的,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中包含状态值,所述状态值属于第一集合或第二集合,
当所述状态值属于所述第二集合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时隙不为全上行时隙;
所述第一集合包括第一子集和第二子集,所述第一子集包括M1个第一子集预设值,所述M1个第一子集预设值与所述第一时隙的M1个第一配置一一对应,其中,所述M1个第一配置中指示所述第二时隙为全上行时隙,M1为大于0的正整数;
所述第二子集包括N1个第二子集预设值,所述N1个第二子集预设值与所述第一时隙的N1个第二配置一一对应,其中,所述N1个第二配置中指示所述第二时隙不为全上行时隙,N1为大于0的正整数。所述状态值、第一子集、第二子集、第一子集预设值、第一时隙的配置的定义参见步骤210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的,所述M1个第一配置中的一个为以下配置之一:
所述第一时隙的时隙类型为主上行时隙,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数为大于0且小于K的正整数,并且所述第二时隙为全上行时隙;
所述第一时隙的时隙类型为主下行时隙,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数为大于0且小于K的正整数,并且所述第二时隙为全上行时隙;
所述N1个第二配置中的一个为以下配置之一:
所述第一时隙的时隙类型为主下行时隙,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数为大于0且小于K的正整数,并且所述第二时隙不为全上行时隙;
所述第一时隙的时隙类型为主下行时隙,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数为大于0且小于K的正整数,并且所述第二时隙不为全上行时隙,其中,K为大于1的正整数。
可选的,所述第一子集包括M2个第一子集预设值,所述M2个第一子集预设值与所述第一时隙的M2个第一配置一一对应,其中,所述M2为指示所述第二时隙为全上行时隙时,所述第一配置的最大值,所述第一时隙的M1个第一配置为所述M2个第一配置的子集,M2为大于0的正整数;
所述第二子集包括N2个第二子集预设值,所述N2个第二子集预设值与所述第一时隙的N2个第二配置一一对应,其中,所述N2为指示所述第二时隙不为全上行时隙时,所述第二配置的最大值,所述第一时隙的N1个第二配置为所述N2个第二配置的子集,N2为大于0的正整数。第一子集中的M1和M2个第一子集预设值的定义,以及第二子集中的N1和N2个第二子集预设值的定义参见步骤210中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的,在一种可能的情况中,所述M1个第一配置中,当所述第一时隙的时隙类型为主上行时隙时,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数的数目唯一;所述N1个第二配置中,当所述第一时隙的时隙类型为主上行时隙时,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数的数目唯一。此种情况参见步骤210中的相关描述以及表1所示示例的描述。
可选的,在另一种可能的情况中,所述第一时隙的M1个第一配置为所述M2个第一配置的真子集;所述N1等于所述N2。此种情况参见步骤210中的相关描述以及表2所示示例的描述。
可选的,所述下行控制信道上用于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的时频资源为预定义或半静态配置。
可选的,所述下行控制信道上用于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的子载波间隔为预定义或半静态配置的。
应理解,以上各个单元的划分仅仅是一种逻辑功能的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集成到一个物理实体上,也可以物理上分开。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单元310可以由处理器机实现,发送单元320可以由发送器实现。如图4所示,网络设备400可以包括处理器410、发送器420和存储器430。其中,存储器430可以用于存储网络设备400出厂时预装的程序/代码,也可以存储用于处理器410执行时的代码等。
如图5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信道确认装置500结构示意图。可选的,该装置500可以为终端设备。
应理解,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设备500可对应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信息的指示方法200中的终端设备,并且终端设备500中的各个单元的上述和其它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图2所示方法200中终端设备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参见图5,该装置500包括:
接收单元510,用于在第一时隙的下行控制信道接收第一指示信息;
处理单元520,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确认所述第一时隙的时隙类型以及所述第一时隙中的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数,并且根据所述状态值确认第二时隙是否为全上行时隙。
可选的,所述第二时隙为所述第一时隙之后的第一个动态配置类型的时隙。第二时隙的定义参见步骤210中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的,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中包含状态值,所述状态值属于第一集合或第二集合,
当所述状态值属于所述第二集合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时隙不为全上行时隙;
所述第一集合包括第一子集和第二子集,所述第一子集包括M1个第一子集预设值,所述M1个第一子集预设值与所述第一时隙的M1个第一配置一一对应,其中,所述M1个第一配置中指示所述第二时隙为全上行时隙,M1为大于0的正整数;
所述第二子集包括N1个第二子集预设值,所述N1个第二子集预设值与所述第一时隙的N1个第二配置一一对应,其中,所述N1个第二配置中指示所述第二时隙不为全上行时隙,N1为大于0的正整数。所述状态值、第一子集、第二子集、第一子集预设值、第一时隙的配置的定义参见步骤210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的,所述M1个第一配置中的一个为以下配置之一:
所述第一时隙的时隙类型为主上行时隙,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数为大于0且小于K的正整数,并且所述第二时隙为全上行时隙;
所述第一时隙的时隙类型为主下行时隙,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数为大于0且小于K的正整数,并且所述第二时隙为全上行时隙;
所述N1个第二配置中的一个为以下配置之一:
所述第一时隙的时隙类型为主下行时隙,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数为大于0且小于K的正整数,并且所述第二时隙不为全上行时隙;
所述第一时隙的时隙类型为主下行时隙,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数为大于0且小于K的正整数,并且所述第二时隙不为全上行时隙,其中,K为大于1的正整数。
可选的,所述第一子集包括M2个第一子集预设值,所述M2个第一子集预设值与所述第一时隙的M2个第一配置一一对应,其中,所述M2为指示所述第二时隙为全上行时隙时,所述第一配置的最大值,所述第一时隙的M1个第一配置为所述M2个第一配置的子集,M2为大于0的正整数;
所述第二子集包括N2个第二子集预设值,所述N2个第二子集预设值与所述第一时隙的N2个第二配置一一对应,其中,所述N2为指示所述第二时隙不为全上行时隙时,所述第二配置的最大值,所述第一时隙的N1个第二配置为所述N2个第二配置的子集,N2为大于0的正整数。第一子集中的M1和M2个第一子集预设值的定义,以及第二子集中的N1和N2个第二子集预设值的定义参见步骤210中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的,在一种可能的情况中,所述M1个第一配置中,当所述第一时隙的时隙类型为主上行时隙时,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数的数目唯一;所述N1个第二配置中,当所述第一时隙的时隙类型为主上行时隙时,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数的数目唯一。此种情况参见步骤210中的相关描述以及表1所示示例的描述。
可选的,在另一种可能的情况中,所述第一时隙的M1个第一配置为所述M2个第一配置的真子集;所述N1等于所述N2。此种情况参见步骤210中的相关描述以及表2所示示例的描述。
可选的,所述下行控制信道上用于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的时频资源为预定义或半静态配置。
可选的,所述下行控制信道上用于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的子载波间隔为预定义或半静态配置的。
应理解,以上各个单元的划分仅仅是一种逻辑功能的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集成到一个物理实体上,也可以物理上分开。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单元520可以由处理器机实现,接收单元510可以由接收器实现。如图6所示,终端设备600可以包括处理器620、接收器610和存储器630。其中,存储器630可以用于终端设备600出厂时预装的程序/代码,也可以存储用于处理器620执行时的代码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收发机可以是有线收发机,无线收发机或其组合。有线收发机例如可以为以太网接口。以太网接口可以是光接口,电接口或其组合。无线收发机例如可以为无线局域网收发机,蜂窝网络收发机或其组合。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器(英文:centralprocessing unit,缩写:CPU),网络处理器(英文:network processor,缩写:NP)或者CPU和NP的组合。处理器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硬件芯片。上述硬件芯片可以是专用集成电路(英文: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缩写:ASIC),可编程逻辑器件(英文: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缩写:PLD)或其组合。上述PLD可以是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英文: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缩写:CPLD),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英文: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缩写:FPGA),通用阵列逻辑(英文:generic arraylogic,缩写:GAL)或其任意组合。存储器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英文:volatile memory),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英文:random-access memory,缩写:RAM);存储器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英文:non-volatile memory),例如只读存储器(英文:read-only memory,缩写:ROM),快闪存储器(英文:flash memory),硬盘(英文:hard disk drive,缩写:HDD)或固态硬盘(英文:solid-state drive,缩写:SSD);存储器还可以包括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
其中,图4和图6中还可以包括总线接口,总线接口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接口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36)

1.一种控制信息的指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设备生成第一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时隙的时隙类型以及所述第一时隙中的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数,所述第一时隙为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所在的时隙,并且,所述第一指示信息还用于指示第二时隙是否为全上行时隙;
所述网络设备通过所述下行控制信道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时隙为所述第一时隙之后的第一个动态配置类型的时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中包含状态值,所述状态值属于第一集合或第二集合,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状态值属于所述第二集合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时隙不为全上行时隙;
所述第一集合包括第一子集和第二子集,所述第一子集包括M1个第一子集预设值,所述M1个第一子集预设值与所述第一时隙的M1个第一配置一一对应,其中,所述M1个第一配置中指示所述第二时隙为全上行时隙,M1为大于0的正整数;
所述第二子集包括N1个第二子集预设值,所述N1个第二子集预设值与所述第一时隙的N1个第二配置一一对应,其中,所述N1个第二配置中指示所述第二时隙不为全上行时隙,N1为大于0的正整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M1个第一配置中的一个为以下配置之一:
所述第一时隙的时隙类型为主上行时隙,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数为大于0且小于K的正整数,并且所述第二时隙为全上行时隙;
所述第一时隙的时隙类型为主下行时隙,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数为大于0且小于K的正整数,并且所述第二时隙为全上行时隙;
所述N1个第二配置中的一个为以下配置之一:
所述第一时隙的时隙类型为主下行时隙,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数为大于0且小于K的正整数,并且所述第二时隙不为全上行时隙;
所述第一时隙的时隙类型为主下行时隙,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数为大于0且小于K的正整数,并且所述第二时隙不为全上行时隙,其中,K为大于1的正整数。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子集包括M2个第一子集预设值,所述M2个第一子集预设值与所述第一时隙的M2个第一配置一一对应,其中,所述M2为指示所述第二时隙为全上行时隙时,所述第一配置的最大值,所述第一时隙的M1个第一配置为所述M2个第一配置的子集,M2为大于0的正整数;
所述第二子集包括N2个第二子集预设值,所述N2个第二子集预设值与所述第一时隙的N2个第二配置一一对应,其中,所述N2为指示所述第二时隙不为全上行时隙时,所述第二配置的最大值,所述第一时隙的N1个第二配置为所述N2个第二配置的子集,N2为大于0的正整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M1个第一配置中,当所述第一时隙的时隙类型为主上行时隙时,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数的数目唯一;
所述N1个第二配置中,当所述第一时隙的时隙类型为主上行时隙时,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数的数目唯一。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时隙的M1个第一配置为所述M2个第一配置的真子集;
所述N1等于所述N2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控制信道上用于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的时频资源为预定义或半静态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控制信道上用于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的子载波间隔为预定义或半静态配置的。
10.一种控制信息的确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设备在第一时隙的下行控制信道接收第一指示信息;
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确认所述第一时隙的时隙类型以及所述第一时隙中的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数,并且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确认第二时隙是否为全上行时隙。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时隙为所述第一时隙之后的第一个动态配置类型的时隙。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中包含状态值,所述状态值属于第一集合或第二集合,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状态值属于所述第二集合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时隙不为全上行时隙;
所述第一集合包括第一子集和第二子集,
所述第一子集包括M1个第一子集预设值,所述M1个第一子集预设值与所述第一时隙的M1个第一配置一一对应,其中,所述M1个第一配置中指示所述第二时隙为全上行时隙,M1为大于0的正整数;
所述第二子集包括N1个第二子集预设值,所述N1个第二子集预设值与所述第一时隙的N1个第二配置一一对应,其中,所述N1个第二配置中指示所述第二时隙不为全上行时隙,N1为大于0的正整数。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M1个第一配置中的一个为以下配置之一:
所述第一时隙的时隙类型为主上行时隙,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数为大于0且小于K的正整数,并且所述第二时隙为全上行时隙;
所述第一时隙的时隙类型为主下行时隙,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数为大于0且小于K的正整数,并且所述第二时隙为全上行时隙;
所述N1个第二配置中的一个为以下配置之一:
所述第一时隙的时隙类型为主下行时隙,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数为大于0且小于K的正整数,并且所述第二时隙不为全上行时隙;
所述第一时隙的时隙类型为主下行时隙,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数为大于0且小于K的正整数,并且所述第二时隙不为全上行时隙,其中,K为大于1的正整数。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子集包括M2个第一子集预设值,所述M2个第一子集预设值与所述第一时隙的M2个第一配置一一对应,其中,所述M2为指示所述第二时隙为全上行时隙时,所述第一配置的最大值,所述第一时隙的M1个第一配置为所述M2个第一配置的子集,M2为大于0的正整数;
所述第二子集包括N2个第二子集预设值,所述N2个第二子集预设值与所述第一时隙的N2个第二配置一一对应,其中,所述N2为指示所述第二时隙不为全上行时隙时,所述第二配置的最大值,所述第一时隙的N1个第二配置为所述N2个第二配置的子集,N2为大于0的正整数。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M1个第一配置中,当所述第一时隙的时隙类型为主上行时隙时,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数的数目唯一;
所述N1个第二配置中,当所述第一时隙的时隙类型为主上行时隙时,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数的数目唯一。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时隙的M1个第一配置为所述M2个第一配置的真子集;
所述N1等于所述N2
17.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控制信道上用于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的时频资源为预定义或半静态配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控制信道上用于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的子载波间隔为预定义或半静态配置的。
19.一种指示控制信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生成第一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时隙的时隙类型以及所述第一时隙中的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数,所述第一时隙为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所在的时隙,并且,所述第一指示信息还用于指示第二时隙是否为全上行时隙;
发送单元,用于通过所述下行控制信道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时隙为所述第一时隙之后的第一个动态配置类型的时隙。
21.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中包含状态值,所述状态值属于第一集合或第二集合,
当所述状态值属于所述第二集合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时隙不为全上行时隙;
所述第一集合包括第一子集和第二子集,所述第一子集包括M1个第一子集预设值,所述M1个第一子集预设值与所述第一时隙的M1个第一配置一一对应,其中,所述M1个第一配置中指示所述第二时隙为全上行时隙,M1为大于0的正整数;
所述第二子集包括N1个第二子集预设值,所述N1个第二子集预设值与所述第一时隙的N1个第二配置一一对应,其中,所述N1个第二配置中指示所述第二时隙不为全上行时隙,N1为大于0的正整数。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M1个第一配置中的一个为以下配置之一:
所述第一时隙的时隙类型为主上行时隙,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数为大于0且小于K的正整数,并且所述第二时隙为全上行时隙;
所述第一时隙的时隙类型为主下行时隙,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数为大于0且小于K的正整数,并且所述第二时隙为全上行时隙;
所述N1个第二配置中的一个为以下配置之一:
所述第一时隙的时隙类型为主下行时隙,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数为大于0且小于K的正整数,并且所述第二时隙不为全上行时隙;
所述第一时隙的时隙类型为主下行时隙,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数为大于0且小于K的正整数,并且所述第二时隙不为全上行时隙,其中,K为大于1的正整数。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子集包括M2个第一子集预设值,所述M2个第一子集预设值与所述第一时隙的M2个第一配置一一对应,其中,所述M2为指示所述第二时隙为全上行时隙时,所述第一配置的最大值,所述第一时隙的M1个第一配置为所述M2个第一配置的子集,M2为大于0的正整数;
所述第二子集包括N2个第二子集预设值,所述N2个第二子集预设值与所述第一时隙的N2个第二配置一一对应,其中,所述N2为指示所述第二时隙不为全上行时隙时,所述第二配置的最大值,所述第一时隙的N1个第二配置为所述N2个第二配置的子集,N2为大于0的正整数。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M1个第一配置中,当所述第一时隙的时隙类型为主上行时隙时,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数的数目唯一;
所述N1个第二配置中,当所述第一时隙的时隙类型为主上行时隙时,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数的数目唯一。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时隙的M1个第一配置为所述M2个第一配置的真子集;
所述N1等于所述N2
26.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控制信道上用于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的时频资源为预定义或半静态配置。
27.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控制信道上用于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的子载波间隔为预定义或半静态配置的。
28.一种确认控制信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在第一时隙的下行控制信道接收第一指示信息;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确认所述第一时隙的时隙类型以及所述第一时隙中的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数,并且根据状态值确认第二时隙是否为全上行时隙。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时隙为所述第一时隙之后的第一个动态配置类型的时隙。
30.根据权利要求28或2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中包含状态值,所述状态值属于第一集合或第二集合,
当所述状态值属于所述第二集合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时隙不为全上行时隙;
所述第一集合包括第一子集和第二子集,
所述第一子集包括M1个第一子集预设值,所述M1个第一子集预设值与所述第一时隙的M1个第一配置一一对应,其中,所述M1个第一配置中指示所述第二时隙为全上行时隙,M1为大于0的正整数;
所述第二子集包括N1个第二子集预设值,所述N1个第二子集预设值与所述第一时隙的N1个第二配置一一对应,其中,所述N1个第二配置中指示所述第二时隙不为全上行时隙,N1为大于0的正整数。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M1个第一配置中的一个为以下配置之一:
所述第一时隙的时隙类型为主上行时隙,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数为大于0且小于K的正整数,并且所述第二时隙为全上行时隙;
所述第一时隙的时隙类型为主下行时隙,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数为大于0且小于K的正整数,并且所述第二时隙为全上行时隙;
所述N1个第二配置中的一个为以下配置之一:
所述第一时隙的时隙类型为主下行时隙,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数为大于0且小于K的正整数,并且所述第二时隙不为全上行时隙;
所述第一时隙的时隙类型为主下行时隙,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数为大于0且小于K的正整数,并且所述第二时隙不为全上行时隙,其中,K为大于1的正整数。
32.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子集包括M2个第一子集预设值,所述M2个第一子集预设值与所述第一时隙的M2个第一配置一一对应,其中,所述M2为指示所述第二时隙为全上行时隙时,所述第一配置的最大值,所述第一时隙的M1个第一配置为所述M2个第一配置的子集,M2为大于0的正整数;
所述第二子集包括N2个第二子集预设值,所述N2个第二子集预设值与所述第一时隙的N2个第二配置一一对应,其中,所述N2为指示所述第二时隙不为全上行时隙时,所述第二配置的最大值,所述第一时隙的N1个第二配置为所述N2个第二配置的子集,N2为大于0的正整数。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M1个第一配置中,当所述第一时隙的时隙类型为主上行时隙时,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数的数目唯一;
所述N1个第二配置中,当所述第一时隙的时隙类型为主上行时隙时,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符号数的数目唯一。
34.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时隙的M1个第一配置为所述M2个第一配置的真子集;
所述N1等于所述N2
35.根据权利要求28或2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控制信道上用于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的时频资源为预定义或半静态配置。
36.根据权利要求28或2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控制信道上用于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的子载波间隔为预定义或半静态配置的。
CN201710011449.1A 2017-01-06 2017-01-06 一种时隙类型指示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82828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11449.1A CN108282884B (zh) 2017-01-06 2017-01-06 一种时隙类型指示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11449.1A CN108282884B (zh) 2017-01-06 2017-01-06 一种时隙类型指示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82884A CN108282884A (zh) 2018-07-13
CN108282884B true CN108282884B (zh) 2021-09-21

Family

ID=628009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11449.1A Active CN108282884B (zh) 2017-01-06 2017-01-06 一种时隙类型指示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282884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45307A (zh) * 2009-07-03 2011-01-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光网络中标签的分配处理方法、光通信装置及光通信系统
CN105099631A (zh) * 2014-04-17 2015-11-25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灵活双工的方法和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119820A1 (en) * 2014-10-28 2016-04-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ansmitting data through partially available time slot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45307A (zh) * 2009-07-03 2011-01-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光网络中标签的分配处理方法、光通信装置及光通信系统
CN105099631A (zh) * 2014-04-17 2015-11-25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灵活双工的方法和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Multiplexing of PUCCH and other channels;MediaTek Inc.;《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87 R1-1612140》;20161105;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82884A (zh) 2018-07-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64498B2 (en)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in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10945276B2 (en) Methods,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US10548163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base st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11263353B (zh) 空口能力交换的系统和方法
US20220174624A1 (en) Method for indicating control information and apparatus
CN106162888B (zh) 载波聚合中的pucch资源配置方法及其设备
JP2020516128A (ja) Dmrs送信方法及び通信デバイス
EP3641454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network device, and user equipment
EP3553990B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US11902185B2 (en) Sidelink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communications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US2021012057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source indication
CN109392136B (zh) 一种时域资源的确定、配置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US20220095287A1 (en) Information Sen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Information Receiv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20228542A1 (zh) 一种发送和接收harq-ack消息的方法及装置
KR20200035308A (ko) 제어 정보 전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CN108282315B (zh) 一种时隙类型指示方法、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8282884B (zh) 一种时隙类型指示方法及装置
KR20190096396A (ko) 후보 제어 채널 자원 결정 방법 및 장치
KR20200002877A (ko) 무선 통신 방법, 단말 기기 및 네트워크 기기
CN108633058B (zh)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及基站、ue
WO202322092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uplink transmission
KR102317678B1 (ko) 다운링크 제어 채널의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WO2017028071A1 (zh) 下行控制信息的接收、发送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