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82816A - 一种接入方法及接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接入方法及接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82816A
CN108282816A CN201710008318.8A CN201710008318A CN108282816A CN 108282816 A CN108282816 A CN 108282816A CN 201710008318 A CN201710008318 A CN 201710008318A CN 108282816 A CN108282816 A CN 1082828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cess
equal
terminal
data
specifi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00831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中明
吴昱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71000831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282816A/zh
Priority to PCT/CN2017/119590 priority patent/WO2018126991A1/zh
Priority to EP17890333.2A priority patent/EP3567969A4/en
Publication of CN1082828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8281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02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 H04W74/00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in the downlink, i.e. towards the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02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31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based on communication conditions
    • H04W28/0236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based on communication conditions radio quality, e.g. interference, losses or dela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77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of access information of target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83Determination of parameters used for hand-off, e.g. generation or modification of neighbour cell lis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接入方法和接入装置。该方法包括: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配置信息,从所述配置信息中获取预设接入条件;所述终端判断当前是否满足所述预设接入条件,如果满足,则所述终端与所述基站通过两次交互实现随机接入过程。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在满足预设接入条件时,通过两次交互实现随机接入过程,缩短了接入时延。

Description

一种接入方法及接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指一种接入方法及接入装置。
背景技术
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系统中,处于连接态的UE(UserEquipment,用户设备)给基站发送数据前,需要获得与基站的上行同步和下行同步。其中,如果UE对某个小区执行过测量则已获得与基站的下行同步,否则需要执行类似小区搜索的过程来获得与基站的下行同步。上行同步是通过执行随机接入过程来获得(同时获取到发送时间提前量(Time Advance,简称TA)),TA主要用途是UE用来确定发送数据时刻,UE获取上行同步后,启动上行同步定时器(Time Alignment Timer,简称为TAT),若UE能在TAT超时之前接收到基站发送给UE的时间提前量,则认为该UE与该基站之间保持上行同步,否则如果TAT超时后还没接收到基站发送给UE的时间提前量,UE认为失去上行同步。UE失去上行同步后如果还需要给基站发送数据,则需要重新进行上行同步。由于LTE系统中小区只有一个载波,因此只有一个TA,每个小区有个全局小区标识CGI(Cell Global Identity),通过系统消息发送。
LTE系统中的随机接入过程如图1所示。随机接入过程可以由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信令(PDCCH order)或者UE的媒体接入控制层(MAC,Medium Access Control)发起,见图1中的步骤100,可选地,PDCCH order或者无线资源控制(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信令可以为UE分配专用随机接入前导(Random Access Preamble),则随机接入过程为非基于冲突的方式,专用随机接入前导只能由基站来分配,可以通过PDCCH order或者切换命令来配置。如果未给UE分配专用随机接入前导,则UE需要选择随机接入前导,此时随机接入过程为基于冲突的方式,该情形下,不执行步骤100,直接执行步骤101。UE选择随机接入资源包括选择随机接入前导和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的时频域资源等。对于非冲突的随机接入过程,没有冲突解决过程,通过网络侧分配专用前导码给终端来实现的。基于冲突(Contention based)的随机接入过程图1所示,包括步骤101至步骤104,其中步骤103和步骤104是用来解决冲突的,非基于冲突的过程不需要执行步骤103和步骤104。
为了满足可以预测到的未来更高、更快、更新的通信需求,业界已经着手展开对未来5G技术的研究。5G将在更大的吞吐量,更多的用户连接,更低时延,更高可靠性,更低功耗(包括网络侧设备和用户终端)方面进行进一步的技术研究。为了缩短5G的接入时延,有必要缩短随机接入过程的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接入方法和接入装置,缩短随机接入过程时间,降低接入时延。
为了达到本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接入方法,包括:
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配置信息,从所述配置信息中获取预设接入条件;
所述终端判断当前是否满足所述预设接入条件,如果满足,则所述终端与所述基站通过两次交互实现随机接入过程。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判断当前不满足所述预设接入条件时,则所述终端与基站通过大于两次交互实现所述随机接入过程。
可选的,所述终端判断当前是否满足预设接入条件包括:
判断当前网络是否拥塞,如果当前网络不拥塞,则满足所述预设接入条件;
或者,判断需要发起接入的服务小区的信号质量是否大于或等于指定信号质量门限,如果大于或等于指定信号质量门限,则满足所述预设接入条件;
或者,判断需要发送的数据大小是否小于或等于指定数据传输门限,如果小于或等于所述指定数据传输门限,则满足所述预设接入条件;
或者,判断用于传输所述需要发送的数据的数据传输间隔是否大于或等于指定数据传输间隔,如果大于或等于所述指定数据传输间隔,则满足所述预设接入条件;
或者,所述终端判断数据到达时对应的信令无线承载、数据无线承载、演进的分组系统承载、流或分组数据单元会话的配置信息中是否支持两步接入,如果支持,则满足所述预设接入条件;
或者,所述终端获知消息0中未携带专用前导码时,判断接收所述消息0的时间是否满足指定条件,如果满足,则满足所述预设接入条件;
或者,所述终端获知消息0中未携带专用前导码时,如果所述消息0中携带两步接入指示信息,则满足所述预设接入条件。
可选的,所述判断需要发起接入的服务小区的信号质量是否大于或等于指定信号质量门限包括:
当所述终端当前驻留但未接入所述服务小区时,判断所述服务小区的信号质量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指定信号质量门限;
当所述终端已接入所述服务小区后需要重新接入时,判断所述服务小区的信号质量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指定信号质量门限。
可选的,所述判断需要发送的数据大小是否小于或等于指定数据传输门限包括:
当所述终端当前驻留但未接入小区时,判断需要发送的数据大小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一指定数据传输门限;
当所述终端已接入小区后需要重新接入时,判断需要发送的数据大小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二指定数据传输门限。
可选的,所述判断用于传输所述需要发送的数据的数据传输间隔是否大于或等于指定数据传输间隔包括:
当所述终端当前驻留但未接入小区时,判断用于传输所述需要发送的数据的数据传输间隔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指定数据传输间隔;
当所述终端已接入小区后需要重新接入时,判断用于传输所述需要发送的数据的数据传输间隔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指定数据传输间隔。
可选的,所述判断接收所述消息0的时间是否满足指定条件包括:
判断接收所述消息0的时间是否为奇数,如果是,则满足所述预设接入条件;
或者,判断接收所述消息0的时间是否为偶数,如果是,则满足所述预设接入条件;
或者,判断接收所述消息0的时间是否为指定值,如果是,则满足所述预设接入条件。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接入装置,包括:
配置信息获取单元,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配置信息,从所述配置信息中获取预设接入条件;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当前是否满足所述预设接入条件;
接入单元,用于在所述判断单元判断当前满足所述预设接入条件后,与所述基站通过两次交互实现随机接入过程。
可选的,所述接入单元还用于,当所述判断单元判断当前不满足所述预设接入条件时,与所述基站通过大于两次交互实现所述随机接入过程。
可选的,所述判断单元判断当前是否满足预设接入条件包括:
判断当前网络是否拥塞,如果当前网络不拥塞,则满足所述预设接入条件;
或者,判断需要发起接入的服务小区的信号质量是否大于或等于指定信号质量门限,如果大于或等于指定信号质量门限,则满足所述预设接入条件;
或者,判断需要发送的数据大小是否小于或等于指定数据传输门限,如果小于或等于所述指定数据传输门限,则满足所述预设接入条件;
或者,判断需要发送的数据传输间隔是否大于或等于指定数据传输间隔,如果大于或等于所述指定数据传输间隔,则满足所述预设接入条件;
或者,判断数据到达时对应的信令无线承载、数据无线承载、演进的分组系统承载、流或分组数据单元会话的配置信息中是否支持两步接入,如果支持,则满足所述预设接入条件;
或者,获知消息0中未携带专用前导码时,判断接收所述消息0的时间是否满足指定条件,如果满足,则满足所述预设接入条件;
或者,获知消息0中未携带专用前导码时,如果所述消息0中携带两步接入指示信息,则满足所述预设接入条件。
可选的,所述判断单元判断需要发起接入的服务小区的信号质量是否大于或等于指定信号质量门限包括:
当所述终端当前驻留但未接入所述服务小区时,判断所述服务小区的信号质量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指定信号质量门限;
当所述终端已接入所述服务小区后需要重新接入时,判断所述服务小区的信号质量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指定信号质量门限。
可选的,所述判断单元判断需要发送的数据大小是否小于或等于指定数据传输门限包括:
当所述终端当前驻留但未接入小区时,判断需要发送的数据大小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一指定数据传输门限;
当所述终端已接入小区后需要重新接入时,判断需要发送的数据大小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二指定数据传输门限。
可选的,所述判断单元判断用于传输所述需要发送的数据的数据传输间隔是否大于或等于指定数据传输间隔包括:
当所述终端当前驻留但未接入小区时,判断用于传输所述需要发送的数据的数据传输间隔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指定数据传输间隔;
当所述终端已接入小区后需要重新接入时,判断用于传输所述需要发送的数据的数据传输间隔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指定数据传输间隔。
可选的,所述判断单元判断接收所述消息0的时间是否满足指定条件包括:
判断接收所述消息0的时间是否为奇数,如果是,则满足所述预设接入条件;
或者,判断接收所述消息0的时间是否为偶数,如果是,则满足所述预设接入条件;
或者,判断接收所述消息0的时间是否为指定值,如果是,则满足所述预设接入条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述的方案中终端判断当前是否满足预设接入条件,如果满足,则所述终端与基站通过两次交互完成随机接入过程,缩短了接入时延。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为现有随机接入过程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接入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接入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接入方法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接入方法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接入方法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终端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接入方法,包括:
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配置信息,从所述配置信息中获取预设接入条件;
所述终端判断当前是否满足所述预设接入条件,如果满足,则所述终端与所述基站通过两次交互实现随机接入过程。该随机接入过程包括基于冲突的随机接入过程。
其中,所述终端可以从系统消息中获取所述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两次交互为终端向基站发送一次消息和基站向终端发送一次消息。一种通过两次交互完成随机接入过程的实现方式为:将步骤103和步骤104合并到步骤101和步骤102中,完成随机接入过程,将步骤103和步骤104合并到步骤101和步骤102中,具体包括:终端在执行101步骤的同时,也执行步骤103,比如终端在TTI1时刻发送了前导码给基站,同时,也将msg3比如携带了RRC连接建立请求消息,以及终端标识发送给基站。基站接收到终端发送的前导码,同时也接收到终端发送的msg3,如果能解决冲突,则给终端回应msg2即RAR消息,同时回应msg4即冲突解决消息。
后续实施例中为了叙述方便,将两次交互完成随机接入过程称为两步接入法。现有的随机接入过程称为四步接入法。
在本发明一实施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判断当前不满足所述预设接入条件时,则所述终端与基站通过大于两次交互实现所述随机接入过程。一种大于两次交互实现所述随机接入过程实现方式为,通过现有的四步接入法完成随机接入。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终端判断当前是否满足预设接入条件包括:
判断当前网络是否拥塞,如果当前网络不拥塞,则满足所述预设接入条件;其中,终端可以通过接收系统消息中的网络拥塞指示判断当前网络是否拥塞。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终端判断当前是否满足预设接入条件包括:
判断需要发起接入的服务小区的信号质量是否大于或等于指定信号质量门限,如果大于或等于指定信号质量门限,则满足所述预设接入条件。其中,该指定信号质量门限可以包括两个:第一指定信号质量门限和第二指定信号质量门限,其中:
当所述终端当前驻留但未接入所述服务小区时,判断所述服务小区的信号质量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指定信号质量门限;
当所述终端已接入所述服务小区后需要重新接入时,判断所述服务小区的信号质量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指定信号质量门限。
其中,第一指定信号质量门限和第二指定信号质量门限可以相同或不同。当二者相同时,可以只使用一个指定信号质量门限。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终端判断当前是否满足预设接入条件包括:
判断需要发送的数据大小是否小于或等于指定数据传输门限,如果小于或等于所述指定数据传输门限,则满足所述预设接入条件;
其中,该指定数据传输门限可以包括两个,第一指定数据传输门限和第二指定数据传输门限,其中:
当所述终端当前驻留但未接入小区时,判断需要发送的数据大小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一指定数据传输门限;
当所述终端已接入小区后需要重新接入时,判断需要发送的数据大小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二指定数据传输门限。
其中,第一指定数据传输门限和第二指定数据传输门限可以相同或不同。当二者相同时,可以只使用一个指定数据传输门限。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终端判断当前是否满足预设接入条件包括:
判断用于传输需要发送的数据的数据传输间隔是否大于或等于指定数据传输间隔,如果大于或等于所述指定数据传输间隔,则满足所述预设接入条件。
其中,该指定数据传输间隔可以包括两个,第一指定数据传输间隔和第二指定数据传输间隔,其中:
当所述终端当前驻留但未接入小区时,判断用于传输需要发送的数据的数据传输间隔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指定数据传输间隔;
当所述终端已接入小区后需要重新接入时,判断用于传输需要发送的数据的数据传输间隔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指定数据传输间隔。
其中,所述第一指定数据传输间隔和第二指定数据传输间隔可以相同或不同。当二者相同时,可以只使用一个指定数据传输间隔。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终端判断当前是否满足预设接入条件包括:
所述终端判断数据到达时对应的SRB(Signaling Radio Bearers,信令无线承载)、DRB(Data Radio Bearer,数据无线承载)、EPS bearer(Evolved Packet Systembearer,演进的分组系统承载)、flow(流)或PDU(Packet Data Unit,分组数据单元)session(会话)的配置信息中是否支持两步接入,如果支持,则满足所述预设接入条件。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终端判断当前是否满足预设接入条件包括:
所述终端获知消息0中未携带专用前导码时,判断接收所述消息0的时间(比如时隙或子帧)是否满足指定条件,如果满足,则满足所述预设接入条件;
或者,所述终端获知消息0中未携带专用前导码时,如果所述消息0中携带两步接入指示信息,则满足所述预设接入条件。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判断接收所述消息0的时间是否满足指定条件包括:
判断接收所述消息0的时间是否为奇数,如果是,则满足所述预设接入条件;
或者,判断接收所述消息0的时间是否为偶数,如果是,则满足所述预设接入条件;
或者,判断接收所述消息0的时间是否为指定值,如果是,则满足所述预设接入条件。比如,所述指定值可以是2,3,4等。此处指定值仅为实例,可以根据需要设定。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上述各判断方式也可以进行组合。比如,需要满足网络不拥塞且需要发送的数据大小小于或等于指定数据传输门限才满足预设接入条件,或者,需要发起接入的服务小区的信号质量大于或等于指定信号质量门限且需要发送的数据大小小于或等于指定数据传输门限时才满足预设接入条件。上述组合仅为示例,可以将其他条件进行组合。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接入方法,在满足预设接入条件时,通过两次交互实现终端接入,从而使得终端接入5G系统的时延大大缩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申请。以下实施例中,第一基站是5G基站或者LTE增强型基站,该基站有一个小区,称为第一小区。以下实施例中以5G基站为例进行说明,对于LTE增强型基站,过程一样。
实施例一
终端在第一小区中驻留,终端被配置为根据网络是否拥塞来判断是否满足预设接入条件。
步骤201,终端接收第一小区的系统消息,获知当前网络的拥塞状态为不拥塞;
步骤202,所述终端需要接入第一小区,判断当前网络的拥塞状态为不拥塞,满足预设接入条件,则通过两步接入法进行随机接入;
步骤203,所述终端成功接入所述第一小区后,通过系统消息或专用消息比如RRC重配消息获知当前网络的拥塞状态为拥塞;
步骤204,所述终端需要重新接入第一小区时,判断当前网络的拥塞状态为拥塞,不满足预设接入条件,则通过四步接入法进行随机接入。
实施例二
终端在第一小区中驻留。终端被配置为根据服务小区的信号质量来判断是否满足预设接入条件。
步骤301,终端接收第一小区的系统消息,获取第一指定信号质量门限;
步骤302,所述终端需要接入所述第一小区时,判断所述终端需要发起接入的服务小区的信号质量是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指定信号质量门限,本实施例中,终端需要接入所述第一小区,且所述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指定信号质量门限,则通过两步接入法进行随机接入。
步骤303,所述终端成功接入所述第一小区后,获取第二指定信号质量门限;
其中,可以通过系统消息或专用消息比如RRC重配消息获取所述第二指定信号质量门限。
步骤304,所述终端需要重新接入所述第一小区,判断需要接入的服务小区此处为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是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指定信号质量门限,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指定信号质量门限,所述终端通过两步接入法进行随机接入。
实施例三
终端在第一小区中驻留。终端被配置为通过需要发送的数据的大小和/或传输模式来判断是否满足预设接入条件。
步骤401,终端接收第一小区的系统消息,获取第一指定数据传输门限和/或传输数据的模式比如第一指定数据传输间隔;
步骤402,终端需要接入第一小区发送数据,判断当前需要发送的数据大小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指定数据传输门限,通过两步接入法进行随机接入。
或者,判断当前需要发送的数据的传输模式比如数据传输间隔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指定数据传输间隔,通过两步接入法进行随机接入;
以上两者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合并使用。
步骤403,终端成功接入第一小区,获取第二指定数据传输门限和/或第二指定数据传输间隔;
其中,可以通过系统消息或专用消息比如RRC重配消息获取所述第二指定数据传输门限和/或第二数据传输间隔。
步骤404,终端需要重新接入第一小区时,判断当前需要发送的数据大小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指定数据传输门限,通过两步接入法进行随机接入;或者,判断当前需要发送的数据的传输模式比如数据传输间隔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指定数据传输间隔,通过两步接入法进行随机接入。
当然,也可以判断当前需要发送的数据大小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指定数据传输门限,且当前需要发送的数据的传输模式比如数据传输间隔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指定数据传输间隔时,才通过两步接入法进行随机接入。
实施例四
终端在第一小区中驻留。终端被配置为通过数据到达时的对应的无线承载或其他承载的配置来判断是否满足预设接入条件。
步骤501,终端接入第一小区,基站给终端配置了DRB1,且该DRB1携带配置信息,指示终端需要发送DRB1的数据时可以通过两步接入法进行随机接入。
步骤502,DRB1上有数据到达,终端根据当前DRB1的配置,可以执行两步接入法,因此通过两步接入法进行随机接入。
上述实施例中,可以执行两步接入法的配置是配置在DRB上的,在其实施例中,也可以配置在SRB,或者EPS bearer,或者flow或者PDU session上,终端根据数据到达对应的无线承载的相关配置或者对应的其他承载的配置来决定是否发起两步接入法,比如,可以执行两步接入法的配置是配置在flow上的,则根据数据到达的DRB对应的flow的相关配置,来决定是否发起两步接入法,其他配置的推断类似。
实施例五
终端在第一小区中驻留。终端被配置为根据接收消息0的时间来判断是否满足预设接入条件。
步骤601,终端成功接入第一小区,获知消息0中没有专用前导码,则终端根据接收消息0的时间来决定执行两步接入法还是四步接入法。
其中,终端可以通过系统消息或专用消息比如RRC重配消息获知消息0中是否有专用前导码。
其中,接收消息0的时间可以是接收消息0的TTI(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传输时间间隔),或者,接收消息0的时隙或子帧等。本实施例中,根据接收消息0的TTI来判断是否满足预设接入条件。
本实施例中,接收消息0的TTI为奇数时执行两步接入法,TTI为偶数时执行四步接入法。
步骤602,终端收到消息0,消息0中没有专用前导码,而且本实施例中,终端在TTI3收到消息0,由于TTI3为奇数,则执行两步接入法。
上述步骤601中,也可以通过消息0中的指示区分。当消息0中携带两步接入指示时,使用两步接入法,如果不携带两步接入指示,则使用四步接入法。
上述步骤601中,也可以配置如果终端接收消息0的TTI为指定值时,执行两步接入法,非指定值时执行四步接入法。指定值比如为2,3,4,5。当然,此处仅为示例,可以根据需要设定该指定值。
实施例六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终端框图,如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包括:
配置信息获取单元701,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配置信息,从所述配置信息中获取预设接入条件;
判断单元702,用于判断当前是否满足所述预设接入条件;
接入单元703,用于在所述判断单元702判断当前满足所述预设接入条件后,与所述基站通过两次交互实现随机接入过程。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接入单元703还用于,当所述判断单元702判断当前不满足所述预设接入条件时,与所述基站通过大于两次交互实现所述随机接入过程。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判断单元702判断当前是否满足预设接入条件包括:
判断当前网络是否拥塞,如果当前网络不拥塞,则满足所述预设接入条件;
或者,判断需要发起接入的服务小区的信号质量是否大于或等于指定信号质量门限,如果大于或等于指定信号质量门限,则满足所述预设接入条件;
或者,判断需要发送的数据大小是否小于或等于指定数据传输门限,如果小于或等于所述指定数据传输门限,则满足所述预设接入条件;
或者,判断需要发送的数据传输间隔是否大于或等于指定数据传输间隔,如果大于或等于所述指定数据传输间隔,则满足所述预设接入条件;
或者,判断数据到达时对应的信令无线承载、数据无线承载、演进的分组系统承载、流或分组数据单元会话的配置信息中是否支持两步接入,如果支持,则满足所述预设接入条件;
或者,获知消息0中未携带专用前导码时,判断接收所述消息0的时间是否满足指定条件,如果满足,则满足所述预设接入条件;
或者,获知消息0中未携带专用前导码时,如果所述消息0中携带两步接入指示信息,则满足所述预设接入条件。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判断单元702判断需要发起接入的服务小区的信号质量是否大于或等于指定信号质量门限包括:
当所述终端当前驻留但未接入所述服务小区时,判断所述服务小区的信号质量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指定信号质量门限;
当所述终端已接入所述服务小区后需要重新接入时,判断所述服务小区的信号质量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指定信号质量门限。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判断单元702判断需要发送的数据大小是否小于或等于指定数据传输门限包括:
当所述终端当前驻留但未接入小区时,判断需要发送的数据大小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一指定数据传输门限;
当所述终端已接入小区后需要重新接入时,判断需要发送的数据大小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二指定数据传输门限。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判断单元702判断用于传输所述需要发送的数据的数据传输间隔是否大于或等于指定数据传输间隔包括:
当所述终端当前驻留但未接入小区时,判断用于传输所述需要发送的数据的数据传输间隔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指定数据传输间隔;
当所述终端已接入小区后需要重新接入时,判断用于传输所述需要发送的数据的数据传输间隔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指定数据传输间隔。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判断单元702判断接收所述消息0的时间是否满足指定条件包括:
判断接收所述消息0的时间是否为奇数,如果是,则满足所述预设接入条件;
或者,判断接收所述消息0的时间是否为偶数,如果是,则满足所述预设接入条件;
或者,判断接收所述消息0的时间是否为指定值,如果是,则满足所述预设接入条件。
虽然本发明所揭露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内容仅为便于理解本发明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发明所属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及细节上进行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4)

1.一种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配置信息,从所述配置信息中获取预设接入条件;
所述终端判断当前是否满足所述预设接入条件,如果满足,则所述终端与所述基站通过两次交互实现随机接入过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判断当前不满足所述预设接入条件时,则所述终端与基站通过大于两次交互实现所述随机接入过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判断当前是否满足预设接入条件包括:
判断当前网络是否拥塞,如果当前网络不拥塞,则满足所述预设接入条件;
或者,判断需要发起接入的服务小区的信号质量是否大于或等于指定信号质量门限,如果大于或等于指定信号质量门限,则满足所述预设接入条件;
或者,判断需要发送的数据大小是否小于或等于指定数据传输门限,如果小于或等于所述指定数据传输门限,则满足所述预设接入条件;
或者,判断用于传输所述需要发送的数据的数据传输间隔是否大于或等于指定数据传输间隔,如果大于或等于所述指定数据传输间隔,则满足所述预设接入条件;
或者,所述终端判断数据到达时对应的信令无线承载、数据无线承载、演进的分组系统承载、流或分组数据单元会话的配置信息中是否支持两步接入,如果支持,则满足所述预设接入条件;
或者,所述终端获知消息0中未携带专用前导码时,判断接收所述消息0的时间是否满足指定条件,如果满足,则满足所述预设接入条件;
或者,所述终端获知消息0中未携带专用前导码时,如果所述消息0中携带两步接入指示信息,则满足所述预设接入条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需要发起接入的服务小区的信号质量是否大于或等于指定信号质量门限包括:
当所述终端当前驻留但未接入所述服务小区时,判断所述服务小区的信号质量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指定信号质量门限;
当所述终端已接入所述服务小区后需要重新接入时,判断所述服务小区的信号质量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指定信号质量门限。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需要发送的数据大小是否小于或等于指定数据传输门限包括:
当所述终端当前驻留但未接入小区时,判断需要发送的数据大小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一指定数据传输门限;
当所述终端已接入小区后需要重新接入时,判断需要发送的数据大小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二指定数据传输门限。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用于传输所述需要发送的数据的数据传输间隔是否大于或等于指定数据传输间隔包括:
当所述终端当前驻留但未接入小区时,判断用于传输所述需要发送的数据的数据传输间隔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指定数据传输间隔;
当所述终端已接入小区后需要重新接入时,判断用于传输所述需要发送的数据的数据传输间隔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指定数据传输间隔。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接收所述消息0的时间是否满足指定条件包括:
判断接收所述消息0的时间是否为奇数,如果是,则满足所述预设接入条件;
或者,判断接收所述消息0的时间是否为偶数,如果是,则满足所述预设接入条件;
或者,判断接收所述消息0的时间是否为指定值,如果是,则满足所述预设接入条件。
8.一种接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配置信息获取单元,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配置信息,从所述配置信息中获取预设接入条件;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当前是否满足所述预设接入条件;
接入单元,用于在所述判断单元判断当前满足所述预设接入条件后,与所述基站通过两次交互实现随机接入过程。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接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单元还用于,当所述判断单元判断当前不满足所述预设接入条件时,与所述基站通过大于两次交互实现所述随机接入过程。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接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单元判断当前是否满足预设接入条件包括:
判断当前网络是否拥塞,如果当前网络不拥塞,则满足所述预设接入条件;
或者,判断需要发起接入的服务小区的信号质量是否大于或等于指定信号质量门限,如果大于或等于指定信号质量门限,则满足所述预设接入条件;
或者,判断需要发送的数据大小是否小于或等于指定数据传输门限,如果小于或等于所述指定数据传输门限,则满足所述预设接入条件;
或者,判断需要发送的数据传输间隔是否大于或等于指定数据传输间隔,如果大于或等于所述指定数据传输间隔,则满足所述预设接入条件;
或者,判断数据到达时对应的信令无线承载、数据无线承载、演进的分组系统承载、流或分组数据单元会话的配置信息中是否支持两步接入,如果支持,则满足所述预设接入条件;
或者,获知消息0中未携带专用前导码时,判断接收所述消息0的时间是否满足指定条件,如果满足,则满足所述预设接入条件;
或者,获知消息0中未携带专用前导码时,如果所述消息0中携带两步接入指示信息,则满足所述预设接入条件。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接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单元判断需要发起接入的服务小区的信号质量是否大于或等于指定信号质量门限包括:
当所述终端当前驻留但未接入所述服务小区时,判断所述服务小区的信号质量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指定信号质量门限;
当所述终端已接入所述服务小区后需要重新接入时,判断所述服务小区的信号质量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指定信号质量门限。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接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单元判断需要发送的数据大小是否小于或等于指定数据传输门限包括:
当所述终端当前驻留但未接入小区时,判断需要发送的数据大小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一指定数据传输门限;
当所述终端已接入小区后需要重新接入时,判断需要发送的数据大小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二指定数据传输门限。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接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单元判断用于传输所述需要发送的数据的数据传输间隔是否大于或等于指定数据传输间隔包括:
当所述终端当前驻留但未接入小区时,判断用于传输所述需要发送的数据的数据传输间隔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指定数据传输间隔;
当所述终端已接入小区后需要重新接入时,判断用于传输所述需要发送的数据的数据传输间隔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指定数据传输间隔。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接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单元判断接收所述消息0的时间是否满足指定条件包括:
判断接收所述消息0的时间是否为奇数,如果是,则满足所述预设接入条件;
或者,判断接收所述消息0的时间是否为偶数,如果是,则满足所述预设接入条件;
或者,判断接收所述消息0的时间是否为指定值,如果是,则满足所述预设接入条件。
CN201710008318.8A 2017-01-05 2017-01-05 一种接入方法及接入装置 Pending CN10828281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08318.8A CN108282816A (zh) 2017-01-05 2017-01-05 一种接入方法及接入装置
PCT/CN2017/119590 WO2018126991A1 (zh) 2017-01-05 2017-12-28 接入方法及接入装置
EP17890333.2A EP3567969A4 (en) 2017-01-05 2017-12-28 ACCESS METHOD AND ACCESS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08318.8A CN108282816A (zh) 2017-01-05 2017-01-05 一种接入方法及接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82816A true CN108282816A (zh) 2018-07-13

Family

ID=627890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08318.8A Pending CN108282816A (zh) 2017-01-05 2017-01-05 一种接入方法及接入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3567969A4 (zh)
CN (1) CN108282816A (zh)
WO (1) WO2018126991A1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65880A (zh) * 2018-10-31 2019-04-0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传输随机接入指示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9644326A (zh) * 2018-10-31 2019-04-1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传输随机接入指示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10637502A (zh) * 2019-08-23 2019-12-3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913499A (zh) * 2018-09-18 2020-03-2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终端
WO2020056736A1 (zh) * 2018-09-21 2020-03-2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随机接入控制方法及装置、网络设备、终端
CN111526582A (zh) * 2019-02-01 2020-08-11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设备及装置
CN112512131A (zh) * 2020-11-26 2021-03-16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的省电方法及系统
CN113632527A (zh) * 2019-03-27 2021-11-09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终端及发送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30954A (zh) * 2019-09-09 2020-01-2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1207902A1 (zh) * 2020-04-13 2021-10-2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98660A (zh) * 2009-08-12 2011-03-30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信令发送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2137433A (zh) * 2011-04-15 2011-07-27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接入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2348197A (zh) * 2011-04-29 2012-02-0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随机接入的触发及发起方法、系统和装置
WO2013042908A1 (en) * 2011-09-20 2013-03-28 Pantech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in multiple component carrier system
CN103200617A (zh) * 2013-04-12 2013-07-10 哈尔滨海能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数据分流的方法、终端、基站和系统
WO2015137632A1 (en) * 2014-03-11 2015-09-1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allocating temporary identifier to terminal in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ehrefor
WO2016117889A1 (en) * 2015-01-20 2016-07-28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initiating a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in a carrier aggregation system and a device therefor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74886B (zh) * 2009-08-12 2014-11-19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基于争用的上行链路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98660A (zh) * 2009-08-12 2011-03-30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信令发送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2137433A (zh) * 2011-04-15 2011-07-27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接入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2348197A (zh) * 2011-04-29 2012-02-0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随机接入的触发及发起方法、系统和装置
WO2013042908A1 (en) * 2011-09-20 2013-03-28 Pantech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in multiple component carrier system
CN103200617A (zh) * 2013-04-12 2013-07-10 哈尔滨海能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数据分流的方法、终端、基站和系统
WO2015137632A1 (en) * 2014-03-11 2015-09-1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allocating temporary identifier to terminal in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ehrefor
WO2016117889A1 (en) * 2015-01-20 2016-07-28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initiating a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in a carrier aggregation system and a device therefor

Non-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HUAWEI等: "R2-167588 "Discussion on 2-step RACH procedure"", 《3GPP TSG_RAN\WG2_RL2》 *
HUAWEI等: "R2-168254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in NR"", 《3GPP TSG_RAN\WG2_RL2》 *
INTERDIGITAL COMMUNICATIONS: "R1-1612311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3GPP TSG_RAN\WG1_RL1》 *
MOTOROLA: "R2-074451 "Congestion Handling of Non-Contention based RACH Resources"", 《3GPP TSG_RAN\WG2_RL2》 *
MOTOROLA: "R2-081115 "Load Control of Non-contention based RACH"", 《3GPP TSG_RAN\WG2_RL2》 *
NOKIA等: "R2-168013 "Considerations on NR RACH procedures"", 《3GPP TSG_RAN\WG2_RL2》 *
ZTE等: "R1-1611274 "On 2-step RACH procedure in NR"", 《3GPP TSG_RAN\WG1_RL1》 *

Cited B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13499A (zh) * 2018-09-18 2020-03-2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终端
CN110913499B (zh) * 2018-09-18 2022-07-1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0056736A1 (zh) * 2018-09-21 2020-03-2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随机接入控制方法及装置、网络设备、终端
US11528752B2 (en) 2018-09-21 2022-12-13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Random access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CN114340029B (zh) * 2018-10-31 2024-02-2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传输随机接入指示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9644326B (zh) * 2018-10-31 2023-01-1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传输随机接入指示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US11974323B2 (en) 2018-10-31 2024-04-30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random access indication information
US11968721B2 (en) 2018-10-31 2024-04-23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random access indication information
EP3876590A4 (en) * 2018-10-31 2022-06-15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RANDOM ACCESS INDICATION INFORMATION
CN109565880B (zh) * 2018-10-31 2022-02-2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传输随机接入指示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WO2020087380A1 (zh) * 2018-10-31 2020-05-0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传输随机接入指示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9644326A (zh) * 2018-10-31 2019-04-1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传输随机接入指示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14340029A (zh) * 2018-10-31 2022-04-1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传输随机接入指示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9565880A (zh) * 2018-10-31 2019-04-0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传输随机接入指示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11526582A (zh) * 2019-02-01 2020-08-11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设备及装置
CN113632527A (zh) * 2019-03-27 2021-11-09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终端及发送方法
CN110637502A (zh) * 2019-08-23 2019-12-3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512131B (zh) * 2020-11-26 2024-03-15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的省电方法及系统
CN112512131A (zh) * 2020-11-26 2021-03-16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的省电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567969A1 (en) 2019-11-13
EP3567969A4 (en) 2020-08-19
WO2018126991A1 (zh) 2018-07-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82816A (zh) 一种接入方法及接入装置
EP3413609B1 (en) Frequency point selection method and device
EP3589017B1 (en) Random access method, evolved node b, and terminal equipment
US20190053314A1 (en) Beam failure recovery request transmission
EP2984887B1 (en)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8014741A1 (zh) 一种数据发送、接收和传输方法及装置
US10368339B2 (en) Method for device-to-device resource allocation,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US9742532B2 (en) Method, system and device for using terminal identifier
CN112640566B (zh) 通过lte pc5接口和nr pc5接口的侧链路的设备内协调
CN110536432A (zh) 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装置和设备
EP3837892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ystem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KR20120071229A (ko) 이동통신 시스템의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CN105684538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通过终端执行的d2d操作的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终端
CN109327913A (zh) 处理载波聚合及双连接的装置及方法
KR101991347B1 (ko) 기기 간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EP3389305B1 (en) Device and method of handling a measurement gap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013917B (zh) 一种发送系统信息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US1196815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handling multiple active BWPS
CN109327327A (zh) 处理载波聚合及双连接的装置及方法
US20170086156A1 (en) Improving or enabling radio coverage for a user equipment with respect to a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7645765B (zh) 一种小区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US10440646B2 (en) Communications device and method utilizing a delay period between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of data via a wireless network
US9900909B2 (en) Communications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KR20200032530A (ko)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EP3322249B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71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