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82279A - 通信方法、通信设备和终端 - Google Patents

通信方法、通信设备和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82279A
CN108282279A CN201710007752.4A CN201710007752A CN108282279A CN 108282279 A CN108282279 A CN 108282279A CN 201710007752 A CN201710007752 A CN 201710007752A CN 108282279 A CN108282279 A CN 1082822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ource
carrier
information
carrier wave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00775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282279B (zh
Inventor
邓天乐
王新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00775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282279B/zh
Publication of CN1082822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822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2822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822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08Wavelet-divi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78Timing of allocation
    • H04L5/0082Timing of allocation at predetermined interv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4Indication of how sub-channels of the path are allocat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通信设备和终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包括:通信设备确定有第一载波的控制信息待发送;通信设备为第一载波的控制信息分配第二载波的数据信道上的第一资源,在通信设备没有第一载波的控制信息待发送时,所述第一资源作为第二载波上数据信息的调度资源;通信设备使用第一资源发送第一载波的控制信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通信设备和终端,能够节约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提高通信效率。

Description

通信方法、通信设备和终端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通信方法、通信设备和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新无线(New Radio,NR)通信系统,如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可以简称为5G),不仅可以部署在低频段,如3GHz以下(包括3GHz)的频段,也可以部署在高频段,如6GHz以上(包括6GHz)的频段。
通信系统中的高频信号的发射是有方向性的。但是,通常情况下,在某一方向上的终端的数量不会很多。这会导致部署在高频段的通信系统发送控制信息时,使用了一定量的资源,却只为较少的终端发送了控制信息。也就是说,部署在高频段的通信系统的这种传输控制信息的方法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通信设备和终端,能够节约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提高通信效率。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所述通信方法包括:通信设备确定有第一载波的控制信息待发送;所述通信设备为所述控制信息分配第二载波的数据信道上的第一资源,在所述通信设备没有所述第一载波的控制信息待发送时,所述第一资源作为第二载波上数据信息的调度资源;所述通信设备使用所述第一资源发送所述控制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信设备使用第二载波的数据信道上的第一资源发送第一载波的控制信息,可以使得第一载波上的资源可以充分用于发送第一载波的数据信息,进而可以提高第一载波的数据传输效率。
另外,该第一资源在没有承载第一载波的控制信息时,还可以用来发送第二载波的数据信息,从而可以提高第一资源的利用率。
此外,由于第一资源为第二载波的数据信息上的资源,而不是第二载波上的控制信道的资源。因此可以提高发送第一载波的控制信息的及时性。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载波的网络制式与所述第二载波的网络制式不相同。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载波的网络制式与所述第二载波的网络制式相同,所述第一载波的子载波间隔与所述第二载波的子载波间隔不相等。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或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方法还包括:所述通信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资源是否承载所述第一载波的控制信息。
该种可能实现方式中,通信设备通过第一指示信息通知终端哪些第二资源已被用于发送第一载波的控制信息,哪些第二资源没有被用于发送第一载波的控制信息,使得终端在获取第二载波发送的数据信息时,可以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对第二资源上传输的信息进行译码处理,从而可以提高终端的译码性能,进而可以提高终端接收数据信息的正确性,最终可以提高通信设备与终端间的通信效率。
结合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之前,所述通信方法还包括:所述通信设备使用所述第二载波的数据信道上的第三资源发送所述第二载波上的数据信息;当所述通信设备为所述控制信息分配所述第一资源时,所述通信设备将所述第三资源上的数据信息进行打孔,以利用所述第三资源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该种可能实现方式,通信设备对第二载波的数据信息中用于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的资源进行打孔,不仅可以及时地发送第一指示信息,而且可以保证第二载波的数据信息的发送。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至第四中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方法还包括:所述通信设备将所述第二载波的数据信道上的第二资源配置为第一载波的控制信息的调度资源,所述第二资源上没有所述第一载波的控制信息待发送时,所述第二资源作为所述第二载波的数据信息的调度资源;所述通信设备为所述控制信息分配第一资源,包括:所述通信设备为所述控制信息分配所述第二资源中的全部或部分资源作为所述第一资源。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至第五中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方法还包括:所述通信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资源的位置。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信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使得终端可以根据第二指示信息所指示的第二资源的位置,接收第一载波的控制信息或接收第二载波的数据信息。从而可以提高终端根据该第二指示信息接收控制信息或数据信息的正确率。
结合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具体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资源的起始子载波位置和/或结束子载波位置。
结合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具体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资源占用的频带位置和占用的资源块组数量。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至第八中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通信设备确定有第一载波的控制信息待发送之前,所述通信方法还包括:所述通信设备使用所述第一资源发送所述第二载波上的数据信息;当所述通信设备确定有第一载波的控制信息待发送之后,所述通信设备将所述第一资源上的数据信息进行打孔。
该种可能实现方式,有第一载波的控制信息待发送时,第二载波上的第一资源优先用于发送第一载波的控制信息,从而可以及时发送第一载波的控制信息。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所述通信方法包括:终端接收通信设备使用第二载波的数据信道上的资源发送的信息,所述第二载波的数据信道上的资源中包括第一资源,所述第一资源作为第一载波的控制信息的调度资源;所述终端获取所述第二载波的数据信道上的资源中承载的数据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接收通信设备使用既可以作为第一载波的控制信息的调度资源、又可以作为第二载波的数据信息的调度资源的第一资源发送的数据信息,从而可以充分利用第二载波的数据信道上的资源,提高通信效率。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载波的网络制式与所述第二载波的网络制式不相同。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载波的网络制式与所述第二载波的网络制式相同,所述第一载波的子载波间隔与所述第二载波的子载波间隔不相等。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一或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接收所述通信设备发送的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资源的位置,所述第二资源为所述通信设备为所述第一载波的控制信息配置的调度资源,所述第二资源上没有所述第一载波的控制信息待发送时,所述第二资源作为所述第二载波的数据信息的调度资源,所述第一资源为所述第二资源中的全部或部分资源;其中,所述终端获取所述第二载波的数据信道上的资源中承载的数据信息,包括: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二指示信息,获取所述第二载波的数据信道上的资源中承载的数据信息。
结合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具体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资源的起始子载波位置和/或结束子载波位置。
结合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具体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资源占用的频带位置和占用的资源块组数量。
结合第三至第五中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获取所述第二载波的数据信道上的资源中承载的数据信息,包括:所述终端对所述第二载波的数据信道上的资源进行译码;若所述译码失败,则所述终端将所述第一资源中承载的信息的对数似然比置为0,且重新对所述第二载波的数据信道上的资源中承载的信息进行译码。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三至第六中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接收所述通信设备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资源中是否承载所述第一载波的控制信息;其中,所述终端获取所述第二载波的数据信道上的资源中承载的数据信息,包括: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获取所述第二载波的数据信道上的资源中承载的数据信息。
结合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资源承载所述第一载波的控制信息时,所述终端获取所述第二载波的数据信道上的资源中承载的数据信息,包括:所述终端将所述第一资源上承载的信息的对数似然比置为0;所述终端对所述第二载波的数据信道上的资源中承载的信息进行译码。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所述通信设备包括用于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中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通信方法的模块。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用于执行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中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通信方法的模块。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包括发送器和处理器,所述发送器和处理器用于实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中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通信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接收器和处理器,所述接收器和处理器用于实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中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通信方法。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用于通信设备执行的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包括用于执行第一方面中或第一方面中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通信方法的指令。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用于终端执行的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包括用于执行第二方面中或第二方面中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通信方法的指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预设资源的分布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预设资源的另一分布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预设资源的另一分布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标志位的位置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标志位的另一位置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标志位的另一位置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示意性交互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载波传输第一载波的控制信息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载波传输第一载波的控制信息的另一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设备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设备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的示意性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先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部分用语进行描述,以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
1)、终端,又可以称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或移动设备(mobileequipment,ME),是一种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例如,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车载设备等。常见的终端例如包括: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移动互联网设备(mobile internet device,MID)、可穿戴设备,例如智能手表、智能手环、计步器等。
2)、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设备,又可以称为基站,是一种将终端接入到无线网络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传输接收点(Transmission Reception Point,TRP)、演进型节点B(evolved Node B,eNB)、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RNC)、节点B(Node B,NB)、基站控制器(Base Station Controller,BSC)、基站收发台(BaseTransceiver Station,BTS)、家庭基站(例如,Home evolved NodeB,或Home Node B,HNB)、基带单元(BaseBand Unit,BBU),或Wifi接入点(Access Point,AP)等。
3)、高频段:通常指3GHz以上的频段,例如厘米波、毫米波等。低频段:通常指3GHz以下(包括3GHz)的频段。
4)、高频(high frequency,HF)小区:利用高频段频谱资源的小区;低频(lowfrequency,LF)小区:利用低频段频谱资源的小区。
5)、“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其它量词与之类似。“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场景的示意图。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于图1所示的应用场景中,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方法和通信设备的应用场景中还可以包括其他设备。
如图1所示,终端120可以通过RAN设备110接入到无线网络,以通过无线网络获取外网(例如因特网)的服务,或者通过无线网络与其它终端通信。
终端120可以接收不同载波上的信息。不同的载波可以是同一个通信设备(如RAN设备110)使用的载波,也可以是不同的通信设备使用的载波。
RAN设备110可以仅使用一种载波发送信息,也可以使用不同的载波发送信息。
上面介绍了本申请实施例的应用场景,下面介绍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方法。
图2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应理解,图2示出了通信方法的步骤或操作,但这些步骤或操作仅是示例,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执行其他操作或者图2中的各个操作的变形。
S210,通信设备确定有第一载波的控制信息待发送。
该通信设备可以是图1中所示的RAN设备110。
第一载波的无线接入技术可以是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NR、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等技术。本申请实施例中,将无线接入技术也称为网络制式。
第一载波占用的频段可以是高频段或低频段。第一载波的子载波间隔可以是15KHz或2k*15KHz等。其中,k为正整数。
第一载波的控制信息可以包括:用于指示终端如何接收第一载波上的数据的信息;用于反馈通信设备对终端发送的数据的接收状态的信息,如不同协议层上的应答(Acknowledge,ACK)信息或无应答(Non Acknowledge,NACK)信息;或通信设备向终端发送的命令或通知,如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消息。
第一载波可以是该通信设备使用的载波,也可以是其他通信设备使用的载波。若第一载波是其他通信设备使用的载波,则通信设备确定有第一载波的控制信息待发送,具体可以包括:通信设备接收使用第一载波的通信设备发送的第一载波的控制信息。
S220,通信设备为第一载波的控制信息分配第一资源,在通信设备没有第一载波的控制信息待发送时,第一资源可以作为第二载波上数据信息的调度资源。
具体而言,通信设备为第一载波的该控制信息分配的第一资源是第二载波的数据信道上的资源。第一资源既可以用于发送第一载波的控制信息,也可以用于发送第二载波的数据信息。
更具体地,有第一载波的控制信息待发送,则通信设备可以使用第一资源发送第一载波的控制信息;若没有第一载波的控制信息待发送,则通信设备可以使用第一资源发送第二载波的数据信息。
第二载波的无线接入技术可以是LTE、NR、WiFi等技术。
第二载波占用的频段可以是高频段或低频段。第二载波的子载波间隔可以是15KHz或2k*15KHz等。其中,k为正整数。
第二载波的数据信息可以包括除第二载波的控制信息外的信息。第二载波的控制信息可以包括:用于指示终端如何接收第二载波上的数据的信息;用于反馈通信设备对终端发送的数据的接收状态的信息,如不同协议层上的ACK信息或NACK信息;或通信设备向终端发送的命令或通知,如RRC消息。
S230,通信设备使用所述第一资源发送第一载波的控制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信设备使用第二载波的数据信道上的第一资源发送第一载波的控制信息,可以使得第一载波上的资源可以充分用于发送第一载波的数据信息,进而可以提高第一载波的数据传输效率。
另一方面,该第一资源在没有承载第一载波的控制信息时,还可以用来发送第二载波的数据信息,从而可以提高第一资源的利用率。
此外,由于第一资源为第二载波的数据信息上的资源,而不是第二载波上的控制信道的资源。因此可以提高发送第一载波的控制信息的及时性。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载波与第二载波可以不同。
具体而言,第一载波的网络制式与第二载波的网络制式可以不相同。如,第一载波的网络制式是NR,第二载波的网络制式是LTE。
第一载波的子载波间隔与第二载波的子载波间隔可以不同。如第一载波的子载波间隔为2k*15KHz,第二载波的子载波间隔为15KHz,
第一载波的频段与第二载波的频段可以不相同。如第一载波位于高频段,第二载波位于低频段;或者,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均位于低频段或均位于高频段,但是第一载波的中心频点与第二载波的中点频点不同。
第一载波的带宽与第二载波的带宽可以不同。如第一载波的带宽可以是1.4MHz、3MHz、5MHz、10MHz、15MHz或20MHz等。第二载波的带宽可以是100MHz等。
第一载波的传输时间间隔(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TTI)与第二载波的TTI可以不同。TTI可以指通信过程中进行无线资源管理(或调度等)的时间基本单位。
更进一步地,第二载波的TTI可以大于第一载波的TTI。
第一载波与第二载波的网络制式、子载波间隔、频段、带宽、TTI等信息部分不同,也可以全部不同。如,第一载波的网络制式是NR,频段为高频段,子载波间隔为2k*15KHz;而第二载波的网络制式是LTE,频段为低频段,子载波间隔为15KHz。
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第二载波的数据信道上已有第二载波的数据信息待发送时,若通信设备又确定有第一载波的控制信息带发送,且为第一载波的控制信息分配了第一资源,则通信设备可以将第二载波的待发送数据信息中与第一资源与映射关系的数据信息打孔。打孔即不发送信息对应的比特位。
这样,通信设备就可以及时地发送第一载波的控制信息,又可以保证第二载波的数据信息的发送。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资源可以是通信设备动态为第一载波的控制信息分配的。此时,通信设备为第一载波的控制信息分配第一资源,具体可以包括:通信设备为第一载波的控制信息动态分配第一资源。
这种情况下,通信设备需要向终端发送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资源的信息。具体地,通信设备可以在使用第一资源发送第一载波的控制信息之前或之后向终端发送第二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可以指示第一资源的位置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资源还可以是通信设备上预先配置的第二资源中的全部资源或部分资源。第二资源为第二载波的数据信道上的资源中,配置为用于发送第一载波的控制信息的资源。并且,第二资源上无第一载波的控制信息待发送时,第二资源还可以作为第二载波的数据信息的调度资源。即第二资源上无第一载波的控制信息待发送时,通信设备可以使用第二资源发送第二载波的数据信息。第二资源也可以称为预留资源。
第一资源是通信设备上预先配置的第二资源中的全部资源或部分资源时,通信设备为第一载波的控制信息分配第一资源,具体可以包括:通信设备从第二资源中为第一载波的控制信息分配第一资源。
下面结合附图,介绍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第二载波上配置的第二资源。
第二载波的一个TTI内设置的第二资源如图3所示。其中,第二资源在时间方向可以占满该TTI的整个数据区域。第二资源在频率方向可以位于第二载波所占频带的最上部,如图3中的(b)所示;也可以位于第二载波所占频带的最下部,如图3中的(c)所示;也可以位于第二载波所占带宽的中间,如图3中的(a)所示。
需要注意的是,一般来说,第二载波中某些资源可以不被配置为第二资源,如用于发送小区参考信号(Cell Reference Signal,CRS)或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hannelStatus Information-Reference Signal,CSI-RS)的资源不会被配置为第二资源。这可以避免终端对第二载波的信号进行测量出现不良影响。
此外,若第一载波与第二载波为同一个通信设备使用的载波上,则用于发送CRS或CSI-RS的资源不被配置为第二资源,还可以使得终端根据这些资源上的信号做信道估计后,可以正确解调在第二资源上传输的第一载波的控制信息。
图3中所示的第二资源在时间上和频率上都是连续的,但本申请实施例中,可选地,第二资源在时间可以不连续。第二资源在频率上分散可以获得较好的频率分集。图4中的(a)、(b)和(c)为第二载波中一个TTI内配置的、在频率上不连续的第二资源的示意性分布图。
此时,配置第二资源的最小单位可以是资源块(Resource Block,RB)或资源块组(Resource Block Group,RBG)。一个RB在频率上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连续的子载波,在时间上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时隙。一个或多个的RB可以组成一个RBG。不同的通信系统中的RB中包括的子载波和/或时隙的数量可以不同。不同的通信系统中的RBG中包括的RB的数量也可以不同。
可选地,第二资源可以在时间和频率上均不连续。如图5所示。图5为第二载波中一个TTI内配置的第二资源的示意性分布图。
若第二资源在时间和频率上均不连续,且每个RB中被配置为第二资源的资源单元的数量较少(如每个RB中只有一个资源单元被配置为第二资源)时,可以降低使用第二资源发送第一载波的控制信息对使用第二载波中其他资源发送第二载波的数据信息的影响。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资源可以位于第二载波的每个TTI中,也可以只位于第二载波中的部分TTI中。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制第二载波的每个TTI中都必须配置第二资源。
若通信设备上预先配置了第二资源,终端上却没有配置第二资源,则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方法中,还可以包括:通信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该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资源的信息。即通信设备通知终端第二资源的信息,以使得终端可以根据第二资源的信息在第二载波上接收第一载波的控制信息。
通信设备向终端发送第二指示信息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包括:通信设备可以通过第二载波的主信息块(Master Information Block,MIB)、系统信息块(SystemInformation Block,SIB)或信令无线承载(Signaling Ratio Bearer,SRB)向终端发送第二指示信息。
通信设备可以在终端接入第二载波时,向终端发送第二指示信息,也可以周期性广播第二指示信息。当然,通信设备还可以使用其他方式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具体而言,第二指示信息可以用于指示第二资源的位置信息。
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资源的位置信息,具体可以包括:第二指示信息具体可以用于指示第二资源在频率上的起始位置和/或结束位置。
如图3中的(a)所示的第二资源,第二指示信息可以指示该第二资源在频率上的起始位置和结束位置。
如图3中的(b)所示的第二资源,第二指示信息可以指示该第二资源在频率上的起始位置。此时,可以预先设置第二资源的结束位置是最高频率的子载波。
如图3中的(c)所示的第二资源,第二指示信息可以指示该第二资源在频率上的结束位置。此时,可以预先设备第二资源的起始位置是最低频率的子载波)。
可选地,起始位置和/或结束位置的最小粒度可以是子载波。如图3中的(a)所示的第二资源,第二指示信息可以指示该第二资源在频率上的起始位置为从最低频率子载波开始的第137个子载波,结束位置为从最低频率子载波开始的第159个子载波。
通过指示第二资源在频率上的起始位置和/或结束位置来指示第二资源的位置,可以提高指示第二资源的灵活性。
可选地,第二指示信息具体可以用于指示第二资源占用的频带位置和占用的资源块组数量。
例如,若第二载波为带宽为20MHz的LTE系统,该LTE系统的一个RBG包括4个RB,则可以配置第二资源包括第二载波的高频带或低频带中的0个RBG(表示该TTI中没有配置第二资源)、1个RBG或2个RBG。
此时,可以使用1个比特指示第二资源位于高频带还是低频带,如0可以表示第二资源位于低频带,可以使用两个比特指示第二资源包括0个、1个或2个RBG.
通过指示第二资源占用的频带位置和占用的资源块组数量,来指示第二资源的位置,可以减小第二指示信息的开销。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信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使得终端可以根据第二指示信息所指示的第二资源的位置,接收第一载波的控制信息或接收第二载波的数据信息。从而可以提高终端根据该第二指示信息接收控制信息或数据信息的正确率。
当然,通信设备上预先配置了第二资源,终端上也可以配置第二资源,这样,通信设备可以不用向终端发送用于指示第二资源的信息,从而可以节省信令资源。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选地,通信设备可以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资源是否已用于发送第一载波的控制信息。本申请实施例中,又将携带第一指示信息的比特位称为标志位。
通信设备可以在使用第二资源发送第一载波的控制信息后,发送第一指示信息。
通信设备可以使用一个标志位指示第二资源是否已被用于发送第一载波的控制信息,也可以使用多个标识指示第二资源是否已被用于发送第一载波的控制信息。
如可以将一个TTI中的第二资源分为多个子资源,每个子资源分别对应一个标志位。每个标志位指示对应的子资源是否已被用于发送第一载波的控制信息。这些标志位携带的信息即为第一指示信息。
若第二资源包括的多个子资源分别有对应的标志位,可选地,传输各个标志位所使用的资源(可以将该资源称为标志位资源)在时间上可以分别位于各个标志位所指示的子资源之后。
也就是说,使用每个子资源发送该子资源上承载的第一载波的控制信息后,或者发送第二载波的数据信息后,或者该子资源上没有承载任何信息,可以及时发送用于指示该子资源是否已用于发送第一载波的控制信息的标志位。
如图6所示,该TTI内的第二资源分为三个子资源。其中,三个标志位使用的资源分别位于不同的符号上,且分别位于各自指示的子资源之后。
可选地,传输一个TTI内所有标识位所使用的资源在时间上可以位于所有子资源之后。如标志位资源可以位于该TTI的最后符号上。
也就是说,在每个TTI内,使用所有子资源发送第一载波的控制信息之后,再使用所有标志位资源发送所有标志位。
可选地,多个标志位占用的资源可以连续或者说集中。如图7所示,其中的3个标志位可以位于该TTI的最后一个符号,且频率上连续。
可选地,多个标志位占用的资源也可以离散。如图8所示,其中的3个标志位可以位于该TTI的最后一个符号,但频率上分散。使用离散频率资源的标志位可以提高资源的频率分集增益。
可选地,标志位资源所包括的资源单元的数量可以小于第二资源所包括的资源单元的数量。这样,可以降低标志位资源对用于传输第二载波的数据信息的资源的干扰。
可选地,通信设备和终端上可以预先配置标志位资源,如预先设置标志位资源的位置。可选地,通信设备上可以预先配置标志位资源,然后通信设备可以通知终端标志位资源的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信设备通过第一指示信息通知终端哪些第二资源已被用于发送第一载波的控制信息,哪些第二资源没有被用于发送第一载波的控制信息,使得终端在获取第二载波发送的数据信息时,可以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对第二资源上传输的信息进行译码处理,从而可以提高终端的译码性能,进而可以提高终端接收数据信息的正确性,最终可以提高通信设备与终端间的通信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方法中,通信设备在使用第一资源发送第一载波的控制信息时,还可以使用第二资源中除第一资源外的资源发送第二载波的数据信息。
通信设备使用第二资源中除第一资源外的资源发送第二载波的数据信息的具体实施方法可以包括:通信设备确定第二载波上的待发送数据信息后,先对该待发送数据信息中映射到第一资源上的数据信息进行打孔,然后发送打孔后剩余的第一数据信息。这样可以使得打孔剩余的第一数据信息所映射的资源不包括第一资源。
本申请实施例中,若所有第二资源均没有被用于发送第一载波的控制信息,则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方法中,还可以包括:通信设备使用第二资源发送第二载波的数据信息。
应理解,通信设备使用第一资源或第二资源发送第二载波的数据信息时,还可以使用其他资源。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信设备向终端发送第二载波的数据信息时,可以根据终端是否知道标志位资源的信息,对待发送数据信息进行资源映射。
通信设备可以在终端接入通信设备时,接收终端发送的终端信息,该终端信息可以包括用于指示终端是否知道标志位资源信息的指示信息。
若通信设备确定终端不知道标志位资源的位置,则通信设备在发送第二载波的待发送数据信息时,可以对待发送数据信息中与标志位资源有映射关系的数据信息进行打孔,这样可以使得通信设备发送第二载波的数据信息所使用的资源可以不包括标志位资源。
上面实施例介绍了本申请中由通信设备执行的通信方法的实施例,下面介绍由终端执行的通信方法的实施例。
本申请的通信方法中可以包括两种终端,为了便于描述,可以将其中一种称为第一终端,另一种称为第二终端。第一终端既能够接收第一载波发送的信息,又能接收第二载波发送的信息;第二终端只能接收第二载波发送的信息。
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由第一终端执行的通信方法包括:终端接收通信设备使用第二载波的数据信道上的资源发送的信息,该第二载波的数据信道上的资源中包括第一资源,该第一资源作为第一载波的控制信息的调度资源;终端获取第二载波的数据信道上的资源中承载的数据信息。
其中,第一载波与第二载波可以同一个通信设备所使用的载波,也可以是不同的通信设备使用的载波。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终端接收的第一载波的控制信息是由第二载波中的第一资源发送的,因此,第一终端可以接收第一载波中的更多资源发送的数据信息,从而可以提高第一载波的数据信息的传输效率。
而且,即使第二载波的TTI大于第一载波的TTI,第一终端也可以及时地接收第二载波的资第一发送的第一载波的控制信息,从而提高终端与第一载波之间的通信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方法中,还可以包括:第一终端接收通信设备发送的第二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资源的位置,第二资源为通信设备为第一载波的控制信息配置的调度资源,第二资源上没有第一载波的控制信息待发送时,第二资源作为第二载波的数据信息的调度资源,第一资源为第二资源中的全部或部分资源。
具体而言,第一终端可以根据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的第二资源的位置信息,接收第一通信设备在第一资源发送的控制信息。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方法中,还可以包括:第一终端根据从第二载波的第一资源上接收的第一载波的控制信息,接收第二通信设备通过第一载波的数据信息。
应理解,图2所示的由通信设备执行的通信方法中的相关技术特征,如第一载波、第二载波、第一资源、第二资源、第二指示信息等均可以适用于由第一终端执行的通信方法,为了简洁,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由第二终端执行的通信方法可以包括:第二终端接收第一通信设备使用第二载波中的第二资源发送的信息,第二资源包括第一资源,第一资源包括第二载波中用于发送第一载波的控制信息的资源;第二终端获取第二资源中的数据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方法中,第二终端可以接收通信设备使用第一资源发送的第二载波的数据信息,因为第一资源还可以用于发送第一载波的控制信息,因此可以提高第二载波的资源利用率,进而提高第二终端与第二载波的通信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第二终端是否知道第二资源的配置信息,如第二资源的位置信息,可以将第二终端获取第二资源中的数据信息的具体实施方式,分为以下或更多的情况。
其中,第二终端知道第二资源的配置信息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如第二终端上可以预先配置有第二资源的位置信息,又如第二终端可以接收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第二指示信息,该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资源的信息。
若第二终端不知道第二载波上第二资源的配置信息,则第二终端可以正常译码。
若第二终端知道第二载波上第二资源的配置信息,则第二终端可以根据第二终端是否知道第二载波上的标志位资源的信息,将第二终端获取第二资源中的数据信息的具体实施方式,分为以下或更多的情况。
具体而言,若第二终端知道第二载波上第二资源的配置信息,但不知道第二载波上的标志位资源的信息,则第二终端可以先对第二资源上的信息进行正常译码。若译码失败,将第二资源上承载的信息的LLR置零,然后再重新对第二资源上承载的信息进行译码。
若第二终端知道第二载波上第二资源的配置信息,且确定第二载波上的标志位资源的信息为指示第二资源上已承载了第一载波的控制信息,则第二终端将第二资源上的信息的LLR置零,然后对第二资源上的信息进行译码。
若第二终端知道第二载波上第二资源的配置信息,且确定第二载波上的标志位资源的信息为指示第二资源上没有承载第一载波的控制信息,则第二终端对第二资源上的信息进行正常译码。
第二终端知道标志位资源的信息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如第二终端可以接收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资源是否已承载第一载波的控制信息。
应理解,上述由通信设备执行的通信方法中的相关技术特征,如第一载波、第二载波、第一资源、第二资源、标志位资源,第一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等均可以适用于由第二终端执行的通信方法,为了简洁,此处不再赘述。
上面分别介绍了本申请由通信设备和终端执行的通信方法的实施例,接下来结合通信设备和终端介绍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方法。
图9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示意性交互图。应理解,图9示出了通信方法的步骤或操作,但这些步骤或操作仅是示例,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执行其他操作或者图9中的各个操作的变形。此外,图9中的各个步骤可以按照与图9呈现的不同的顺序来执行,并且有可能并非要执行图9中的全部操作。
S910,通信设备为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配置第二资源。具体而言,通信设备可以向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发送第二指示信息,该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资源的信息。相应地,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接收通信设备发送的第二指示信息。
当通信设备确定有第一载波的控制信息待发送时,通信设备将第二资源中的全部或部分资源分配用于发送第一载波的控制信息。从第二资源中为第一载波的控制信息分配的资源即为第一资源。
在通信设备确定有第一载波的控制信息待发送之前,若通信设备已确定第一资源上有第二载波的数据信息带发送,则通信设备可以将第二载波的待发送数据信息中,与第一资源有映射关系的数据信息打孔,以便于第二载波的待发送数据信息中与第一资源没有映射关系的数据信息能够正常发送,且第一载波的控制信息能够通过第一资源及时发送。
S920,通信设备使用第一资源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一载波的控制信息。相应地,第二终端接收通信设备使用第一资源发送的第一载波的控制信息。
此外,第二终端还可以根据该第一载波的控制信息,接收该通信设备或其他通信设备使用第一载波发送的数据信息。
在通信设备确定有第一载波的控制信息待发送之前,若通信设备已确定第一资源上有第二载波的数据信息带发送,则此时,通信设备还可以使用第一资源外的其他资源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二载波的数据信息。相应地,第一终端接收通信设备使用第一资源外的资源发送的数据信息。
第一终端接收通信设备使用第一资源外的资源发送的数据信息时,可以先对接收到的所有数据信息先进行正常译码。若译码成功,则第一终端获取到通信设备发送的正确数据信息;若译码失败,则第一终端可以根据之前接收的第二指示信息,将接收到的数据信息中与第二资源有映射关系的数据信息的LLR置为零,然后重新对接收到的数据信息进行译码,以获取通信设备发送的正确数据信息。
S930,通信设备使用第一资源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一载波的控制信息之后,通信设备可以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资源是否已承载第一载波的控制信息。
相应地,第一终端接收通信设备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
第一终端接收该第一指示信息后,第一终端可以根据该第一指示信息对通信设备使用第二载波发送的数据信息进行译码。
若第一指示信息具体指示第二资源中、在承载第一指示信息的资源之前的资源已承载第一载波的控制信息,则第一终端可以将第二资源中、在承载第一指示信息的资源之前的资源上承载的信息的LLR置为零,然后再根据这些置零的LLR对第二载波上的其他数据信息进行译码。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信设备向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发送第二指示信息,以指示第二资源的信息,使得第一终端可以根据第二指示信息接收第二载波的数据信息,使得第二终端可以根据第二指示信息接收第一载波的数据信息。
此外,使用第二载波的数据信道上的第一资源发送第一载波的控制信息,可以使得第一载波上的资源可以充分用于发送第一载波的数据信息,进而可以提高第一载波的数据传输效率。
另一方面,该第一资源在没有承载第一载波的控制信息时,还可以用来发送第二载波的数据信息,从而可以提高第一资源的利用率。
并且,由于第一资源为第二载波的数据信息上的资源,而不是第二载波上的控制信道的资源。因此可以提高发送第一载波的控制信息的及时性。
最后,通信设备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以指示第二资源是否一用于发送第一载波的控制信息,使得第二终端可以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对第二载波的数据信息进行正确的译码。
下面结合图10,以第一载波为高频段载波、第二载波为低频段载波,且高频段载波、低频段载波和第一终端均包括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hysical Data ConvergenceProtocol,PDCP)、无线链路控制(Ratio Link Control,RLC)、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Control,MAC)和物理(Physical,PHY)等协议层为例,详细介绍如何通过第二载波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二载波的控制信息。
如图10所示,高频段载波与低频段载波之间可以通过载波聚合(CarrierAggregation,CA)方式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方法。
其中,第一终端可以包括两个PHY层,其中一个可以称为高频物理层,可以用于接收高频段载波发送的信号,另一个可以称为低频物理层,可以用于接收低频段载波发送的信号。
高频段载波的控制信息先由高频段载波的物理层传输到低频段载波的物理层,然后再由低频段载波的物理层向第一终端的低频物理层传输。第一终端的低频物理层接收低频段载波的物理层发送的高频段载波的控制信息后,可以将该控制信息传输给第一终端的高频物理层。然后第一终端的高频物理层可以根据该控制信息接收高频段载波发送的数据信息。
如图11所示,高频段载波与低频段载波之间可以通过一种类似双连接(DualConnectivity,DC)方式的方法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方法。
其中,第一终端可以包括两个物理层、两个MAC层和两个RLC层,其中一个PHY层、一个MAC层和一个RLC层可以用于处理高频段载波发送的信号,另一个PHY层、一个MAC层和一个RLC层可以用于处理低频系统发送的信号。
图11所示的通信方法与传统的DC方式的区别在于,高频段载波的控制信息在MAC层即向低频段载波的MAC层传输。低频段载波的MAC层接收到该控制信息后,传输给低频段载波的PHY层,由该PHY向第一终端发送。
第一终端中用于处理低频信号的PHY层接收到低频段载波发送的高频段载波的控制信息后,可以将该控制信息传输给第一终端中用于处理低频信号的MAC层。然后由该MAC层将控制信息传输给第一终端中用于处理高频信号的MAC层。接下来,第一终端中用于处理高频信号的MAC层可以将该控制信息传输给第一终端用于处理高频信号的PHY层和RLC层。
第一终端用于处理高频信号的PHY层接收到高频段载波的控制信息后,可以根据该控制信息接收高频段载波发送的数据信息。
总的来说,图11所示的通信方法中,高频段载波中来自MAC层的控制信息,例如下行控制信息,或者来自MAC层以上的其他层的控制信息,例如RRC消息、RLC层的ACK、TCP层的ACK,在MAC层转到低频段载波的MAC层。
应理解,图10和图11中的高频段载波与低频段载波可以部署在同一个通信设备上,也可以部署在不同的通信设备上。此外,高频段载波、低频段载波与第一终端中还可以包括其他协议层,或者功能相似的协议层,或者可以包括更少的协议层。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图12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通信设备示意性结构图。应理解,图12示出的通信设备仅是示例,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设备还可包括其他模块或单元,或者包括与图12中的各个模块的功能相似的模块,或者并非要包括图12中的所有模块。
处理模块1210,用于确定有第一载波的控制信息待发送。
所述处理模块1210还用于为所述控制信息分配第二载波的数据信道上的第一资源,在所述通信设备没有所述第一载波的控制信息待发送时,所述第一资源作为第二载波上数据信息的调度资源。
发送模块1220,用于使用所述第一资源发送所述控制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信设备使用第二载波的数据信道上的第一资源发送第一载波的控制信息,可以使得第一载波上的资源可以充分用于发送第一载波的数据信息,进而可以提高第一载波的数据传输效率。
另外,该第一资源在没有承载第一载波的控制信息时,还可以用来发送第二载波的数据信息,从而可以提高第一资源的利用率。
此外,由于第一资源为第二载波的数据信息上的资源,而不是第二载波上的控制信道的资源。因此可以提高发送第一载波的控制信息的及时性。
所述第一载波的网络制式与所述第二载波的网络制式可以不相同。
所述第一载波的网络制式与所述第二载波的网络制式可以相同。此时所述第一载波的子载波间隔与所述第二载波的子载波间隔可以不相等。
所述发送模块还可以用于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资源是否承载所述第一载波的控制信息。
所述发送模块还可以用于在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之前,使用所述第二载波的数据信道上的第三资源发送所述第二载波上的数据信息。当所述通信设备为所述控制信息分配所述第一资源时,所述发送模块还可以用于将所述第三资源上的数据信息进行打孔,以利用所述第三资源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所述处理模块还可以用于将所述第二载波的数据信道上的第二资源配置为第一载波的控制信息的调度资源,所述第二资源上没有所述第一载波的控制信息待发送时,所述第二资源作为所述第二载波的数据信息的调度资源。其中,所述处理模块可以具体用于为所述控制信息分配所述第二资源中的全部或部分资源作为所述第一资源。
所述发送模块还可以用于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资源的位置。
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可以具体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资源的起始子载波位置和/或结束子载波位置。
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可以具体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资源占用的频带位置和占用的资源块组数量。
在所述通信设备确定有第一载波的控制信息待发送之前,所述发送模块还可以用于使用所述第一资源发送所述第二载波上的数据信息。当所述通信设备确定有第一载波的控制信息待发送之后,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将所述第一资源上的数据信息进行打孔。
应理解,图1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设备的各个单元的上述和其它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图2中的通信方法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图13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终端示意性结构图。应理解,图13示出的终端仅是示例,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还可包括其他模块或单元,或者包括与图13中的各个模块的功能相似的模块,或者并非要包括图13中的所有模块。
接收模块1310,用于接收通信设备使用第二载波的数据信道上的资源发送的信息,所述第二载波的数据信道上的资源中包括第一资源,所述第一资源作为第一载波的控制信息的调度资源。
处理模块1320,用于获取所述第二载波的数据信道上的资源中承载的数据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接收通信设备使用既可以作为第一载波的控制信息的调度资源、又可以作为第二载波的数据信息的调度资源的第一资源发送的数据信息,从而可以充分利用第二载波的数据信道上的资源,提高通信效率。
所述第一载波的网络制式与所述第二载波的网络制式可以不相同。
所述第一载波的网络制式与所述第二载波的网络制式可以相同。此时,所述第一载波的子载波间隔与所述第二载波的子载波间隔可以不相等。
所述接收模块还可以用于接收所述通信设备发送的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资源的位置,所述第二资源为所述通信设备为所述第一载波的控制信息配置的调度资源,所述第二资源上没有所述第一载波的控制信息待发送时,所述第二资源作为所述第二载波的数据信息的调度资源,所述第一资源为所述第二资源中的全部或部分资源。其中,所述处理模块可以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指示信息,获取所述第二载波的数据信道上的资源中承载的数据信息。
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可以具体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资源的起始子载波位置和/或结束子载波位置。
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可以具体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资源占用的频带位置和占用的资源块组数量。
所述处理模块可以具体用于:对所述第二载波的数据信道上的资源进行译码;若所述译码失败,则将所述第一资源中承载的信息的对数似然比置为0,且重新对所述第二载波的数据信道上的资源中承载的信息进行译码。
所述接收模块还可以用于接收所述通信设备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资源中是否承载所述第一载波的控制信息。其中,所述处理模块还可以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获取所述第二载波的数据信道上的资源中承载的数据信息。
当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资源承载所述第一载波的控制信息时,所述处理模块可以具体用于:将所述第一资源上承载的信息的对数似然比置为0;对所述第二载波的数据信道上的资源中承载的信息进行译码。
应理解,图1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的各个单元的上述和其它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上述由第二终端执行的通信方法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图14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通信设备示意性结构图。应理解,图14示出的通信设备仅是示例,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设备还可包括其他模块或单元,或者包括与图14中的各个模块的功能相似的模块,或者并非要包括图14中的所有模块。
其中,处理器1410可以用于执行图12中的处理模块1210能够执行的操作或步骤,发送器1420可以用于执行图12中的发送模块1220能够执行的操作或步骤。为了简洁,此处不再赘述。
图15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终端示意性结构图。应理解,图15示出的终端仅是示例,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还可包括其他模块或单元,或者包括与图15中的各个模块的功能相似的模块,或者并非要包括图15中的所有模块。
其中,接收器1510可以用于执行图13中的接收模块1310能够执行的操作或步骤。处理器1510可以用于执行图13中的处理模块1320能够执行的操作或步骤。为了简洁,此处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通信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38)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信设备确定有第一载波的控制信息待发送;
所述通信设备为所述控制信息分配第二载波的数据信道上的第一资源,在所述通信设备没有所述第一载波的控制信息待发送时,所述第一资源作为第二载波上数据信息的调度资源;
所述通信设备使用所述第一资源发送所述控制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载波的网络制式与所述第二载波的网络制式不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载波的网络制式与所述第二载波的网络制式相同,所述第一载波的子载波间隔与所述第二载波的子载波间隔不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方法还包括:
所述通信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资源是否承载所述第一载波的控制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之前,所述通信方法还包括:
所述通信设备使用所述第二载波的数据信道上的第三资源发送所述第二载波的数据信息;
当所述通信设备为所述控制信息分配所述第一资源时,所述通信设备将所述第三资源上的数据信息进行打孔,以利用所述第三资源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方法还包括:
所述通信设备将所述第二载波的数据信道上的第二资源配置为第一载波的控制信息的调度资源,所述第二资源上没有所述第一载波的控制信息待发送时,所述第二资源作为所述第二载波的数据信息的调度资源;
所述通信设备为所述控制信息分配第一资源,包括:
所述通信设备为所述控制信息分配所述第二资源中的全部或部分资源作为所述第一资源。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方法还包括:
所述通信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资源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具体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资源的起始子载波位置和/或结束子载波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具体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资源占用的频带位置和占用的资源块组数量。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信设备确定有第一载波的控制信息待发送之前,所述通信方法还包括:
所述通信设备使用所述第一资源发送所述第二载波上的数据信息;
当所述通信设备确定有第一载波的控制信息待发送之后,所述通信设备将所述第一资源上的数据信息进行打孔。
1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接收通信设备使用第二载波的数据信道上的资源发送的信息,所述第二载波的数据信道上的资源中包括第一资源,所述第一资源作为第一载波的控制信息的调度资源;
所述终端获取所述第二载波的数据信道上的资源中承载的数据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载波的网络制式与所述第二载波的网络制式不相同。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载波的网络制式与所述第二载波的网络制式相同,所述第一载波的子载波间隔与所述第二载波的子载波间隔不相等。
14.根据权利要求1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接收所述通信设备发送的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资源的位置,所述第二资源为所述通信设备为所述第一载波的控制信息配置的调度资源,所述第二资源上没有所述第一载波的控制信息待发送时,所述第二资源作为所述第二载波的数据信息的调度资源,所述第一资源为所述第二资源中的全部或部分资源;
其中,所述终端获取所述第二载波的数据信道上的资源中承载的数据信息,包括: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二指示信息,获取所述第二载波的数据信道上的资源中承载的数据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具体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资源的起始子载波位置和/或结束子载波位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具体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资源占用的频带位置和占用的资源块组数量。
17.根据权利要求14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获取所述第二载波的数据信道上的资源中承载的数据信息,包括:
所述终端对所述第二载波的数据信道上的资源进行译码;
若所述译码失败,则所述终端将所述第一资源中承载的信息的对数似然比置为0,且重新对所述第二载波的数据信道上的资源中承载的信息进行译码。
18.根据权利要求1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接收所述通信设备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资源中是否承载所述第一载波的控制信息;
其中,所述终端获取所述第二载波的数据信道上的资源中承载的数据信息,包括: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获取所述第二载波的数据信道上的资源中承载的数据信息。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资源承载所述第一载波的控制信息时,所述终端获取所述第二载波的数据信道上的资源中承载的数据信息,包括:
所述终端将所述第一资源上承载的信息的对数似然比置为0;
所述终端对所述第二载波的数据信道上的资源中承载的信息进行译码。
20.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确定有第一载波的控制信息待发送;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为所述控制信息分配第二载波的数据信道上的第一资源,在所述通信设备没有所述第一载波的控制信息待发送时,所述第一资源作为第二载波上数据信息的调度资源;
发送模块,用于使用所述第一资源发送所述控制信息。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载波的网络制式与所述第二载波的网络制式不相同。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载波的网络制式与所述第二载波的网络制式相同,所述第一载波的子载波间隔与所述第二载波的子载波间隔不相等。
23.根据权利要求20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资源是否承载所述第一载波的控制信息。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在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之前,使用所述第二载波的数据信道上的第三资源发送所述第二载波上的数据信息;
当所述通信设备为所述控制信息分配所述第一资源时,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将所述第三资源上的数据信息进行打孔,以利用所述第三资源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25.根据权利要求20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将所述第二载波的数据信道上的第二资源配置为第一载波的控制信息的调度资源,所述第二资源上没有所述第一载波的控制信息待发送时,所述第二资源作为所述第二载波的数据信息的调度资源;
其中,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为所述控制信息分配所述第二资源中的全部或部分资源作为所述第一资源。
26.根据权利要求20至25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资源的位置。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具体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资源的起始子载波位置和/或结束子载波位置。
28.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具体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资源占用的频带位置和占用的资源块组数量。
29.根据权利要求20至28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信设备确定有第一载波的控制信息待发送之前,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使用所述第一资源发送所述第二载波上的数据信息;
当所述通信设备确定有第一载波的控制信息待发送之后,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将所述第一资源上的数据信息进行打孔。
30.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通信设备使用第二载波的数据信道上的资源发送的信息,所述第二载波的数据信道上的资源中包括第一资源,所述第一资源作为第一载波的控制信息的调度资源;
处理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二载波的数据信道上的资源中承载的数据信息。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载波的网络制式与所述第二载波的网络制式不相同。
32.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载波的网络制式与所述第二载波的网络制式相同,所述第一载波的子载波间隔与所述第二载波的子载波间隔不相等。
33.根据权利要求30至32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通信设备发送的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资源的位置,所述第二资源为所述通信设备为所述第一载波的控制信息配置的调度资源,所述第二资源上没有所述第一载波的控制信息待发送时,所述第二资源作为所述第二载波的数据信息的调度资源,所述第一资源为所述第二资源中的全部或部分资源;
其中,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指示信息,获取所述第二载波的数据信道上的资源中承载的数据信息。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具体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资源的起始子载波位置和/或结束子载波位置。
35.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具体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资源占用的频带位置和占用的资源块组数量。
36.根据权利要求33至35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对所述第二载波的数据信道上的资源进行译码;
若所述译码失败,则将所述第一资源中承载的信息的对数似然比置为0,且重新对所述第二载波的数据信道上的资源中承载的信息进行译码。
37.根据权利要求30至36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通信设备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资源中是否承载所述第一载波的控制信息;
其中,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获取所述第二载波的数据信道上的资源中承载的数据信息。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资源承载所述第一载波的控制信息时,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将所述第一资源上承载的信息的对数似然比置为0;
对所述第二载波的数据信道上的资源中承载的信息进行译码。
CN201710007752.4A 2017-01-05 2017-01-05 通信方法、通信设备和终端 Active CN1082822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07752.4A CN108282279B (zh) 2017-01-05 2017-01-05 通信方法、通信设备和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07752.4A CN108282279B (zh) 2017-01-05 2017-01-05 通信方法、通信设备和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82279A true CN108282279A (zh) 2018-07-13
CN108282279B CN108282279B (zh) 2021-05-14

Family

ID=628006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07752.4A Active CN108282279B (zh) 2017-01-05 2017-01-05 通信方法、通信设备和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28227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36583A1 (en) * 2021-05-10 2022-11-17 Apple Inc. Handling high data rates in protocol stack when using high frequency spectrum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50569A (zh) * 2006-09-19 2008-03-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宽带单载波系统的控制信令和参考信号的发送方法
CN102595611A (zh) * 2012-02-24 2012-07-1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控制信道分配方法与装置
CN102714562A (zh) * 2010-01-08 2012-10-03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支持载波聚合的无线通信系统中接收下行链路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CN103096488A (zh) * 2011-10-27 2013-05-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载波调度的方法和设备
US20130343239A1 (en) * 2012-06-22 2013-12-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Data transmission in carrier aggregation with different carrier configurations
CN105766013A (zh) * 2014-11-07 2016-07-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50569A (zh) * 2006-09-19 2008-03-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宽带单载波系统的控制信令和参考信号的发送方法
CN102714562A (zh) * 2010-01-08 2012-10-03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支持载波聚合的无线通信系统中接收下行链路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CN103096488A (zh) * 2011-10-27 2013-05-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载波调度的方法和设备
CN102595611A (zh) * 2012-02-24 2012-07-1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控制信道分配方法与装置
US20130343239A1 (en) * 2012-06-22 2013-12-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Data transmission in carrier aggregation with different carrier configurations
CN105766013A (zh) * 2014-11-07 2016-07-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方法和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HUAWEI, HISILICON: "《R1- 1611202:DL control channels for CA and DC》",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87》 *
HUAWEI, HISILICON: "《R1-166114:Low frequency assisted high frequency operation》",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86》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36583A1 (en) * 2021-05-10 2022-11-17 Apple Inc. Handling high data rates in protocol stack when using high frequency spectru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82279B (zh) 2021-05-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661294B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adjusting frequency domain resource and sending indication information
CN109275191B (zh) 一种传输方法及其装置
TWI725282B (zh) 分別配置與參數集相關的資源
CN110651495B (zh) 一种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09831827B (zh) 数据传输方法、终端和基站
KR20180014036A (ko) 주파수 도메인 자원들의 구성을 위한 방법 및 디바이스
CN108882371B (zh) 一种资源配置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1867086B (zh) 通信方法以及通信装置
EP3606236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transport block size
EP3451560B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TWI771337B (zh) 傳輸上行控制訊息的方法、終端設備和網路設備
CN113647177A (zh) 在无线协作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多个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WO2018071105A1 (en) Null data packet feedback report protocol
CN112020145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4503748A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网络中发送和接收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EP4209091A1 (e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of advanc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N116057880A (zh) 用于在无线协作通信系统中发射/接收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9996339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5516801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探测方法及装置
CN108282279A (zh) 通信方法、通信设备和终端
CN115175361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0890955B (zh) 一种通信方法和装置
US20190261334A1 (en) Transmission control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and storage medium
CN117121589A (zh) 通信装置及通信方法
CN117716716A (zh) 终端、基站及通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