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82272A - 一种rlc层精确重传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rlc层精确重传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82272A
CN108282272A CN201710007445.6A CN201710007445A CN108282272A CN 108282272 A CN108282272 A CN 108282272A CN 201710007445 A CN201710007445 A CN 201710007445A CN 108282272 A CN108282272 A CN 1082822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lc data
radio link
rnc
rlc
base s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00744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晋
刘强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71000744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282272A/zh
Publication of CN1082822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8227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87Scheduling and prioritis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8Time-out mechanisms
    • H04L1/1883Time-out mechanisms using multiple tim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RLC层精确重传的方法及装置,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其方法包括:当UE从旧无线链路切换到新无线链路后,RNC向旧无线链路所在基站发送无线链路延时删除消息;RNC接收旧无线链路所在基站根据所述无线链路延时删除消息而发送的RLC数据重传请求,并通过解析所述RLC数据重传请求,得到需要重传的RLC数据;RNC将所述需要重传的RLC数据发送给所述新无线链路所在基站,以便所述新无线链路所在基站将其发送给所述UE。本发明实现了旧无线链路所在NodeB上丢弃的RLC数据能快速、精确的发送到UE新无线链路所在的NodeB上。

Description

一种RLC层精确重传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RLC层精确重传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UE在NodeB间的切换,旧无线链路删除的时候,可能还有部分RLC(Radio LinkControl,无线链路控制)层数据在旧无线链路所在的NodeB上,没有发送给UE被丢弃了。且这部分数据无法被搬迁到新无线链路所在的NodeB上。UE切换到新的无线链路后,只能等待UE上报上行LIST消息后,RNC(Radio Network Controller,无线网络控制器)才能重新发送这部分丢弃的数据到新无线链路所在的NodeB上,再发送给UE。
由于UE上行list消息的时延一般是100ms以上,所以这种场景,需要重传的RLC数据到达UE侧时延较长。会引起UE多次发送list消息,引起RLC层数据多次重传,增加空口负担。导致RLC层的重传率指标恶化、升高。影响了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层速率,也影响到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解决的技术问题是UE在NodeB切换过程中,导致的大量RLC层数据重传和UE多次上报LIST引起的多次重传、RLC层重传的传输时延过长所导致的RLC层的重传率指标恶化,使得空口资源消耗增多。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RLC层精确重传的方法,包括:
当UE从旧无线链路切换到新无线链路后,RNC向旧无线链路所在基站发送无线链路延时删除消息;
RNC接收旧无线链路所在基站根据所述无线链路延时删除消息而发送的RLC数据重传请求,并通过解析所述RLC数据重传请求,得到需要重传的RLC数据;
RNC将所述需要重传的RLC数据发送给所述新无线链路所在基站,以便所述新无线链路所在基站将其发送给所述UE。
优选地,所述RNC向旧无线链路所在基站发送无线链路延时删除消息之后,还包括:
所述旧无线链路所在基站检测是否包含所述UE的RLC数据;
若所述旧无线链路所在基站检测包含所述UE的RLC数据,则通过解析所述RLC数据,得到所述RLC数据的RLC数据序号;
所述旧无线链路所在基站得到所述RLC数据序号后,向所述RNC发送包含所述RLC数据序号的RLC数据重传请求。
优选地,所述旧无线链路所在基站得到所述RLC数据序号后,向所述RNC发送包含所述RLC数据序号的RLC数据重传请求包括:
所述旧无线链路所在基站得到所述RLC数据序号后,将所收到的无线链路延时删除消息的时刻到UE旧无线链路删除生效时刻的第一时间间隔与预置的发送时间门限值进行比较;
若所述第一时间间隔大于所述发送时间门限值,则所述旧无线链路所在基站至少向所述RNC发送一次包含所述RLC数据序号的RLC数据重传请求;
若所述第一时间间隔不大于所述发送时间门限值,则所述旧无线链路所在基站向所述RNC发送一次包含所述RLC数据序号的RLC数据重传请求。
优选地,所述RNC接收旧无线链路所在基站根据所述无线链路延时删除消息而发送的RLC数据重传请求,并通过解析所述RLC数据重传请求,得到需要重传的RLC数据包括:
所述RNC收到所述RLC数据重传请求后,将所收到的RLC数据重传请求的时刻到UE旧无线链路删除生效时刻的第二时间间隔与预置的发送时间门限值进行比较;
若所述第二时间间隔大于所述发送时间门限值,则所述RNC在UE旧无线链路删除生效前,依据收到的最后一条RLC数据重传请求,得到需要重传的RLC数据;
若所述第二时间间隔不大于所述发送时间门限值,则所述RNC依据收到的最近一条RLC数据重传请求中,得到需要重传的RLC数据。
优选地,所述RNC接收旧无线链路所在基站根据所述无线链路延时删除消息而发送的RLC数据重传请求,并通过解析所述RLC数据重传请求,得到需要重传的RLC数据包括:
所述RNC收到所述RLC数据重传请求后,通过解析所述RLC数据重传请求,得到需要重传的所述RLC数据序号;
所述RNC根据所述RNC数据序号,在其内存中查找与所述RNC数据序号相对应的RNC数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RLC层精确重传的装置,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当UE从旧无线链路切换到新无线链路后,向旧无线链路所在基站发送无线链路延时删除消息,以及在得到需要重传的RLC数据后,将所述需要重传的RLC数据发送给所述新无线链路所在基站,以便所述新无线链路所在基站将其发送给所述UE;
获取模块,用于接收旧无线链路所在基站根据所述无线链路延时删除消息而发送的RLC数据重传请求,并通过解析所述RLC数据重传请求,得到需要重传的RLC数据。
优选地,还包括旧无线链路所在基站,用于检测是否包含所述UE的RLC数据,并在检测包含所述UE的RLC数据后,通过解析所述RLC数据,得到所述RLC数据的RLC数据序号,以及向所述获取模块发送包含所述RLC数据序号的RLC数据重传请求。
优选地,所述旧无线链路所在基站包括:
比较单元,用于得到所述RLC数据序号后,将所收到的无线链路延时删除消息的时刻到UE旧无线链路删除生效时刻的第一时间间隔与预置的发送时间门限值进行比较;
发送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时间间隔大于所述发送时间门限值,则至少向所述RNC发送一次包含所述RLC数据序号的RLC数据重传请求,以及当所述第一时间间隔不大于所述发送时间门限值,则向所述RNC发送一次包含所述RLC数据序号的RLC数据重传请求。
优选地,所述获取模块包括:
比较单元,用于收到所述RLC数据重传请求后,将所收到的RLC数据重传请求的时刻到UE旧无线链路删除生效时刻的第二时间间隔与预置的发送时间门限值进行比较;
获取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二时间间隔大于所述发送时间门限值,则在UE旧无线链路删除生效前,依据收到的最后一条RLC数据重传请求,得到需要重传的RLC数据,以及当所述第二时间间隔不大于所述发送时间门限值,则依据收到的最近一条RLC数据重传请求中,得到需要重传的RLC数据。
优选地,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收到所述RLC数据重传请求后,通过解析所述RLC数据重传请求,得到需要重传的所述RLC数据序号,并根据所述RNC数据序号,在其内存中查找与所述RNC数据序号相对应的RNC数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在旧无线链路被删除前,通过发送一个私有帧消息通知RNC需要重传的RLC数据,RNC再把这些数据重新发送到新无线链路所在的NodeB上来实现,达到了RLC层精确重传数据的目的,并且RNC不需要等待UE上报的上行list消息收到后再进行重传。从而降低RLC层的重传时延、重传率,减少了空口资源消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RLC层精确重传的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RLC层精确重传的装置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RLC层精确重传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以下所说明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RLC层精确重传的方法流程图,如图1所示,包括:
步骤S101:当UE从旧无线链路切换到新无线链路后,RNC向旧无线链路所在基站发送无线链路延时删除消息;
步骤S102:RNC接收旧无线链路所在基站根据所述无线链路延时删除消息而发送的RLC数据重传请求,并通过解析所述RLC数据重传请求,得到需要重传的RLC数据;
步骤S103:RNC将所述需要重传的RLC数据发送给所述新无线链路所在基站,以便所述新无线链路所在基站将其发送给所述UE。
其中,所述RNC向旧无线链路所在基站发送无线链路延时删除消息之后,还包括:所述旧无线链路所在基站检测是否包含所述UE的RLC数据;若所述旧无线链路所在基站检测包含所述UE的RLC数据,则通过解析所述RLC数据,得到所述RLC数据的RLC数据序号;所述旧无线链路所在基站得到所述RLC数据序号后,向所述RNC发送包含所述RLC数据序号的RLC数据重传请求。具体地说,所述旧无线链路所在基站得到所述RLC数据序号后,向所述RNC发送包含所述RLC数据序号的RLC数据重传请求包括:所述旧无线链路所在基站得到所述RLC数据序号后,将所收到的无线链路延时删除消息的时刻到UE旧无线链路删除生效时刻的第一时间间隔与预置的发送时间门限值进行比较;若所述第一时间间隔大于所述发送时间门限值,则所述旧无线链路所在基站至少向所述RNC发送一次包含所述RLC数据序号的RLC数据重传请求;若所述第一时间间隔不大于所述发送时间门限值,则所述旧无线链路所在基站向所述RNC发送一次包含所述RLC数据序号的RLC数据重传请求。
其中,所述RNC接收旧无线链路所在基站根据所述无线链路延时删除消息而发送的RLC数据重传请求,并通过解析所述RLC数据重传请求,得到需要重传的RLC数据包括:所述RNC收到所述RLC数据重传请求后,将所收到的RLC数据重传请求的时刻到UE旧无线链路删除生效时刻的第二时间间隔与预置的发送时间门限值进行比较;若所述第二时间间隔大于所述发送时间门限值,则所述RNC在UE旧无线链路删除生效前,依据收到的最后一条RLC数据重传请求,得到需要重传的RLC数据;若所述第二时间间隔不大于所述发送时间门限值,则所述RNC依据收到的最近一条RLC数据重传请求中,得到需要重传的RLC数据。
其中,所述RNC接收旧无线链路所在基站根据所述无线链路延时删除消息而发送的RLC数据重传请求,并通过解析所述RLC数据重传请求,得到需要重传的RLC数据包括:所述RNC收到所述RLC数据重传请求后,通过解析所述RLC数据重传请求,得到需要重传的所述RLC数据序号;所述RNC根据所述RNC数据序号,在其内存中查找与所述RNC数据序号相对应的RNC数据。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RLC层精确重传的装置示意图,如图2所示,包括:发送模块201,用于当UE从旧无线链路切换到新无线链路后,向旧无线链路所在基站发送无线链路延时删除消息,以及在得到需要重传的RLC数据后,将所述需要重传的RLC数据发送给所述新无线链路所在基站,以便所述新无线链路所在基站将其发送给所述UE;获取模块202,用于接收旧无线链路所在基站根据所述无线链路延时删除消息而发送的RLC数据重传请求,并通过解析所述RLC数据重传请求,得到需要重传的RLC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还包括旧无线链路所在基站,用于检测是否包含所述UE的RLC数据,并在检测包含所述UE的RLC数据后,通过解析所述RLC数据,得到所述RLC数据的RLC数据序号,以及向所述获取模块202发送包含所述RLC数据序号的RLC数据重传请求。
其中,所述旧无线链路所在基站包括:比较单元,用于得到所述RLC数据序号后,将所收到的无线链路延时删除消息的时刻到UE旧无线链路删除生效时刻的第一时间间隔与预置的发送时间门限值进行比较;发送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时间间隔大于所述发送时间门限值,则至少向所述RNC发送一次包含所述RLC数据序号的RLC数据重传请求,以及当所述第一时间间隔不大于所述发送时间门限值,则向所述RNC发送一次包含所述RLC数据序号的RLC数据重传请求。
其中,所述获取模块202包括:比较单元,用于收到所述RLC数据重传请求后,将所收到的RLC数据重传请求的时刻到UE旧无线链路删除生效时刻的第二时间间隔与预置的发送时间门限值进行比较;获取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二时间间隔大于所述发送时间门限值,则在UE旧无线链路删除生效前,依据收到的最后一条RLC数据重传请求,得到需要重传的RLC数据,以及当所述第二时间间隔不大于所述发送时间门限值,则依据收到的最近一条RLC数据重传请求中,得到需要重传的RLC数据。
其中,所述获取模块202具体用于收到所述RLC数据重传请求后,通过解析所述RLC数据重传请求,得到需要重传的所述RLC数据序号,并根据所述RNC数据序号,在其内存中查找与所述RNC数据序号相对应的RNC数据。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RLC层精确重传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包括:
步骤一:UE旧无线链路所在的NodeB收到无线链路延时删除消息。
步骤二:HSDPA模块检查NodeB中是否有该UE的Mac-d pdu数据,有数据转步骤三,没有数据转到步骤十。
步骤三:HSDPA模块检测内存中的Mac-d pdu数据包,记录内存中RLC数据的SN号。
步骤四:NodeB收到无线链路延时删除消息到UE旧无线链路删除生效时刻的时间间隔Tue<T1时,是转步骤五,不是转步骤六。
步骤五:NodeB立即发送一次RLC重传请求给RNC,转步骤七。
步骤六:NodeB在UE旧无线链路删除延时的时间间隔Tin=Tue-T1时间间隔内,发送一次或多次RLC重传请求给RNC,转步骤七。
步骤七:当RNC收到NodeB的RLC重传请求消息后,若收到NodeB的RLC重传请求消息时刻与UE旧无线链路删除生效时刻的时间间隔Trev<T1。是转步骤八,不是转步骤九。
步骤八:RNC则立即向新无线链路所在的NodeB发送请求消息中列出的RLC数据pdu。转步骤十。
步骤九:RNC依据收到的最后一条RLC重传请求消息,向新无线链路所在的NodeB发送请求消息中列出的RLC层数据包。转步骤十。
步骤十:结束。
也就是说,UE在两个NodeB间切换的场景下,当UE切换到新的无线链路后,UE旧无线链路所在的NodeB会接收到RNC发送的无线链路延时删除消息。UE旧无线链路所在NodeB中的HSDPA(High 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高速下行分组接入)模块会检测NodeB内存中是否有该UE的Mac-d pdu数据。如果没有该UE的Mac-d pdu数据,将不会发送RLC重传请求。如果有该UE的Mac-d pdu数据,HSDPA模块需要解析NodeB内存中Mac pdu数据包中的RLC pdu的SN(Serial Number,序号)号。并记录内存中RLC数据中的SN号。HSDPA模块对数据解析完成后,HSDPA调度模块会根据收到无线链路延时删除消息时刻到UE旧无线链路删除生效时刻的时间间隔,发送RLC数据重传请求给RNC,发送的RLC数据重传请求通过私有帧的方式将需要重传的RLC SN号发送给RNC。如果NodeB收到无线链路延时删除消息时刻到UE旧无线链路删除生效时刻的时间间隔Tue>发送时间门限值T1时,在UE旧无线链路删除延时的时间间隔Tin=Tue-T1内,NodeB发送一次或多次RLC数据重传请求。如果NodeB收到无线链路延时删除消息时刻到UE无线链路删除生效时刻的时间间隔T<T1,则立即发送数据重传请求,共1次。
当RNC收到NodeB的RLC重传请求消息后,若收到NodeB的RLC重传请求消息时刻与UE旧无线链路删除生效时刻的时间间隔Trev>T1。在距离UE旧无线链路删除生效前的T1时刻,RNC依据收到的最后一条RLC重传请求消息,向新无线链路所在的NodeB发送请求消息中列出的RLC层数据包,已减少需要重传的RLC数据pdu。若RNC收到NodeB的RLC重传请求消息时刻到Ue旧无线链路删除生效时刻的时间间隔Trev<T1,RNC则立即向新无线链路所在的NodeB发送请求消息中列出的RLC数据pdu。
下面以具体的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内容:
步骤一:UE旧无线链路所在的NodeB收到无线链路延时删除消息。
步骤二:HSDPA模块检查NodeB中有该UE的Mac-d pdu数据。
步骤三:HSDPA模块检测内存中的Mac-d pdu数据包,记录内存中新传数据的RLC数据的SN号,记录重传数据的起始SN和连续SN的个数。
步骤四:NodeB收到无线链路延时删除消息时刻到UE旧无线链路删除生效时刻的时间间隔Tue=50ms,发送时间门限T1=30ms.判断T>T1。
步骤五:在UE旧无线链路删除延时的时间间隔20=50-30内,NodeB发送三次RLC重传请求给RNC。
步骤六:当RNC收到NodeB的RLC重传请求消息后,若收到NodeB的RLC重传请求消息时刻与UE旧无线链路删除生效时刻的时间间隔Trev=25ms,发送时间门限T1=30ms.判断Trev<T1ms。
步骤七:RNC则立即向新无线链路所在的NodeB发送请求消息中列出的RLC数据pdu。
步骤八:结束。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UE在NodeB间切换过程中,通过发送一个私有帧消息通知RNC需要重传的RLC数据,降低了RLC层重传的传输时延,降低了RLC层的重传率和降低了空口消耗,提高了无线系统性能。
尽管上文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发明的原理进行各种修改。因此,凡按照本发明原理所作的修改,都应当理解为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RLC层精确重传的方法,包括:
当UE从旧无线链路切换到新无线链路后,RNC向旧无线链路所在基站发送无线链路延时删除消息;
RNC接收旧无线链路所在基站根据所述无线链路延时删除消息而发送的RLC数据重传请求,并通过解析所述RLC数据重传请求,得到需要重传的RLC数据;
RNC将所述需要重传的RLC数据发送给所述新无线链路所在基站,以便所述新无线链路所在基站将其发送给所述UE;
其中,所述RNC是指无线网络控制器;所述RLC是指无线链路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RNC向旧无线链路所在基站发送无线链路延时删除消息之后,还包括:
所述旧无线链路所在基站检测是否包含所述UE的RLC数据;
若所述旧无线链路所在基站检测包含所述UE的RLC数据,则通过解析所述RLC数据,得到所述RLC数据的RLC数据序号;
所述旧无线链路所在基站得到所述RLC数据序号后,向所述RNC发送包含所述RLC数据序号的RLC数据重传请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所述旧无线链路所在基站得到所述RLC数据序号后,向所述RNC发送包含所述RLC数据序号的RLC数据重传请求包括:
所述旧无线链路所在基站得到所述RLC数据序号后,将所收到的无线链路延时删除消息的时刻到UE旧无线链路删除生效时刻的第一时间间隔与预置的发送时间门限值进行比较;
若所述第一时间间隔大于所述发送时间门限值,则所述旧无线链路所在基站至少向所述RNC发送一次包含所述RLC数据序号的RLC数据重传请求;
若所述第一时间间隔不大于所述发送时间门限值,则所述旧无线链路所在基站向所述RNC发送一次包含所述RLC数据序号的RLC数据重传请求。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所述RNC接收旧无线链路所在基站根据所述无线链路延时删除消息而发送的RLC数据重传请求,并通过解析所述RLC数据重传请求,得到需要重传的RLC数据包括:
所述RNC收到所述RLC数据重传请求后,将所收到的RLC数据重传请求的时刻到UE旧无线链路删除生效时刻的第二时间间隔与预置的发送时间门限值进行比较;
若所述第二时间间隔大于所述发送时间门限值,则所述RNC在UE旧无线链路删除生效前,依据收到的最后一条RLC数据重传请求,得到需要重传的RLC数据;
若所述第二时间间隔不大于所述发送时间门限值,则所述RNC依据收到的最近一条RLC数据重传请求中,得到需要重传的RLC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所述RNC接收旧无线链路所在基站根据所述无线链路延时删除消息而发送的RLC数据重传请求,并通过解析所述RLC数据重传请求,得到需要重传的RLC数据包括:
所述RNC收到所述RLC数据重传请求后,通过解析所述RLC数据重传请求,得到需要重传的所述RLC数据序号;
所述RNC根据所述RNC数据序号,在其内存中查找与所述RNC数据序号相对应的RNC数据。
6.一种RLC层精确重传的装置,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当UE从旧无线链路切换到新无线链路后,向旧无线链路所在基站发送无线链路延时删除消息,以及在得到需要重传的RLC数据后,将所述需要重传的RLC数据发送给所述新无线链路所在基站,以便所述新无线链路所在基站将其发送给所述UE;
获取模块,用于接收旧无线链路所在基站根据所述无线链路延时删除消息而发送的RLC数据重传请求,并通过解析所述RLC数据重传请求,得到需要重传的RLC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还包括旧无线链路所在基站,用于检测是否包含所述UE的RLC数据,并在检测包含所述UE的RLC数据后,通过解析所述RLC数据,得到所述RLC数据的RLC数据序号,以及向所述获取模块发送包含所述RLC数据序号的RLC数据重传请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所述旧无线链路所在基站包括:
比较单元,用于得到所述RLC数据序号后,将所收到的无线链路延时删除消息的时刻到UE旧无线链路删除生效时刻的第一时间间隔与预置的发送时间门限值进行比较;
发送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时间间隔大于所述发送时间门限值,则至少向所述RNC发送一次包含所述RLC数据序号的RLC数据重传请求,以及当所述第一时间间隔不大于所述发送时间门限值,则向所述RNC发送一次包含所述RLC数据序号的RLC数据重传请求。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装置,所述获取模块包括:
比较单元,用于收到所述RLC数据重传请求后,将所收到的RLC数据重传请求的时刻到UE旧无线链路删除生效时刻的第二时间间隔与预置的发送时间门限值进行比较;
获取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二时间间隔大于所述发送时间门限值,则在UE旧无线链路删除生效前,依据收到的最后一条RLC数据重传请求,得到需要重传的RLC数据,以及当所述第二时间间隔不大于所述发送时间门限值,则依据收到的最近一条RLC数据重传请求中,得到需要重传的RLC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收到所述RLC数据重传请求后,通过解析所述RLC数据重传请求,得到需要重传的所述RLC数据序号,并根据所述RNC数据序号,在其内存中查找与所述RNC数据序号相对应的RNC数据。
CN201710007445.6A 2017-01-05 2017-01-05 一种rlc层精确重传的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0828227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07445.6A CN108282272A (zh) 2017-01-05 2017-01-05 一种rlc层精确重传的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07445.6A CN108282272A (zh) 2017-01-05 2017-01-05 一种rlc层精确重传的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82272A true CN108282272A (zh) 2018-07-13

Family

ID=628005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07445.6A Pending CN108282272A (zh) 2017-01-05 2017-01-05 一种rlc层精确重传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282272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52076A (zh) * 2005-12-31 2006-10-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重传方法
CN1859763A (zh) * 2006-02-10 2006-11-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在小区切换过程中提高分组数据单元传输效率的方法
CN1870591A (zh) * 2006-02-28 2006-11-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下行包接入硬切换方法和系统
CN101374329A (zh) * 2007-08-24 2009-02-25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基站内的小区切换方法和装置、小区内的信道切换方法和装置
CN101547141A (zh) * 2008-03-25 2009-09-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发送数据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US20110268088A1 (en) * 2008-12-30 2011-11-03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mproved Handover Performance
US20120163315A1 (en) * 2010-12-23 2012-06-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a radio link control (rlc) reset in a downlink multipoint system
CN104041117A (zh) * 2012-12-21 2014-09-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链路控制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52076A (zh) * 2005-12-31 2006-10-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重传方法
CN1859763A (zh) * 2006-02-10 2006-11-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在小区切换过程中提高分组数据单元传输效率的方法
CN1870591A (zh) * 2006-02-28 2006-11-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下行包接入硬切换方法和系统
CN101374329A (zh) * 2007-08-24 2009-02-25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基站内的小区切换方法和装置、小区内的信道切换方法和装置
CN101547141A (zh) * 2008-03-25 2009-09-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发送数据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US20110268088A1 (en) * 2008-12-30 2011-11-03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mproved Handover Performance
US20120163315A1 (en) * 2010-12-23 2012-06-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a radio link control (rlc) reset in a downlink multipoint system
CN104041117A (zh) * 2012-12-21 2014-09-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链路控制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689976C2 (ru) Эффективный механизм отбрасывания при развертывании небольших сот
KR101018369B1 (ko) 고속 다운링크 공유 채널 셀 변경 처리 후의 노드 b에버퍼된 데이터의 효율적인 복구용 시스템
KR101792167B1 (ko)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장치 및 시스템
TWI405490B (zh) 處理上鏈路共享通道傳輸的方法及通訊裝置
JP7446247B2 (ja) データの送信に関与するユーザ機器および基地局
US20060062323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olling a protocol data unit of a transmission buffer
EP2040408B1 (en) A method of performing a polling procedur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294248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use in frame acknowledgement
CN104812000A (zh) 一种实现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WO2007126192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01114992A (zh) 切换方法、发送端设备和接收端设备
CN101982951B (zh) 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和中间节点
EP3226606B1 (en) Method for ran-wlan aggregation
CN107360592B (zh) Pdcp下行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其计算机设备
CN101132257B (zh) 一种状态报告的传输方法和发送端设备
EP2153552A2 (en) Method of performing polling procedur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6171004A (zh) 一种rlc数据包分流方法及基站
EP2991418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stream aggregation
CN104170306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6465372A (zh) Msa中wlan链路异常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KR101559399B1 (ko) 전송 큐 관리가 가능한 무선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전송 큐 관리 방법
CN102791008A (zh) 跨基站切换过程中数据的反传方法及基站
CN101360262A (zh) 通讯系统中共享资源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CN108282272A (zh) 一种rlc层精确重传的方法及装置
Le et al. Improving TCP Goodput in 802.11 access network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