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70756B - 一种设备间通信的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设备间通信的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70756B
CN108270756B CN201710001399.9A CN201710001399A CN108270756B CN 108270756 B CN108270756 B CN 108270756B CN 201710001399 A CN201710001399 A CN 201710001399A CN 108270756 B CN108270756 B CN 10827075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net
open platform
equipment
things open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00139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270756A (zh
Inventor
张慧媛
黄更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00139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270756B/zh
Publication of CN1082707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707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2707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707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26Special purpose or proprietary protocols or architectur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101Session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04L67/125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involving control of end-device applications over a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7/141Setup of application sess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设备间通信的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获取接入融合通信系统的至少一个第一终端发起的查找接入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的第一设备的查找请求,查找请求携带所述第一设备的ID;融合通信系统将查找请求发送给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并获得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根据第一设备的ID查找到第一设备后,返回的查找成功的响应信息。本发明的方案可以实现融合通信系统与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之间的通信以及两系统下的终端与设备间的通信。

Description

一种设备间通信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融合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设备间通信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融合通信方案如图1所示,包括BOSS(Business Operation SupportSystem,业务运营支撑系统),DM Server(DM服务器),RCS AS(融合通信服务器-应用服务器),Telephony AS(电话应用服务器),IMS Core(IP多媒体子系统核心)以及终端(UE);其中,BOSS通过SOAP/XML接口与终端连接,并通过Ro接口/FTP与Telephony AS连接;DM服务器通过OMA DM接口与终端连接;DM服务器通过SOAP接口与Telephony AS连接,并通过SOAP接口与RCS AS连接;RCS AS通过XCAP接口/Ut接口与终端连接;Telephony AS通过Ut接口与终端连接;IMS Core通过Gm接口与终端连接。
该系统可以完成用户管理、连接建立和消息传送,其中,关键系统是IMS Core。
如图2所示:IMS Core的具体架构包括:SGSN(服务GPRS支持节点),GGSN(网关GPRS支持节点),互联网(Internet)以及PSTN(公用电话交换网络),以及IMS系统。其中,图中,实线表示数据传输,虚线表示信令传输。
MQTT(消息队列遥测传输)是基于二进制消息的发布/订阅编程模式的消息协议,目前在智能家居领域里用于设备互联的协议有很多种,如wifi,蓝牙,Zigbee,Z-wave等,应用层通信协议也各不相同,各个厂商都在推行自己协议体系,一般是一个品牌的家电连接到该家电厂商的平台上实现智能控制,并且家里还要配有支持这些协议的网关,如wifi路由器,才能使设备连接到管理平台上。设备应用也并不丰富,未形成开放的生态圈。对于工业领域也存在上述问题,工业企业尚未见到改造之后为企业带来多大好处,于是不支持将设备安装连接功能,相应的应用生态也很难建立。
目前实现融合通信的技术方案采用SIP协议,由于协议较复杂,不适用于物联网领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设备间通信的方法及系统。实现融合通信系统与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之间的通信以及两系统下的终端与设备间的通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如下方案:
一种设备间通信的方法,包括:
获取接入融合通信系统的至少一个第一终端发起的查找接入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的第一设备的查找请求,所述查找请求携带所述第一设备的ID;
所述融合通信系统将所述查找请求发送给所述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并获得所述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根据所述第一设备的ID查找到第一设备后,返回的查找成功的响应信息。
其中,所述设备间通信的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终端产生的对第一设备的操作控制指令;
将所述操作控制指令发送给所述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由所述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将所述操作控制指令转发给所述第一设备。
其中,设备间通信的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对所述第一设备进行操作控制的操作请求,并将所述操作请求发送给所述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
获得所述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根据所述操作请求返回的第一设备的操作指令列表,并发送给第一终端;
获取所述第一终端在所述操作指令列表中选择的对第一设备的操作控制指令;
将所述操作控制指令发送给所述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由所述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将所述操作控制指令转发给所述第一设备。
其中,所述获得所述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返回的第一设备的操作指令列表,并发送给第一终端的步骤包括:
所述融合通信系统通过所述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获得所述第一设备以消息形式返回的可以操作第一设备的操作指令列表,并发送给所述第一终端。
其中,将所述操作控制指令发送给所述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由所述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将所述操作控制指令转发给所述第一设备的步骤包括:
所述融合通信系统以消息的形式将所述操作控制指令发送给所述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并由所述物联网开放平台将所述操作控制指令发送给所述第一设备,并实现对所述第一设备的操作控制。
其中,所述融合通信系统将所述查找请求发送给所述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的步骤包括:
所述融合通信系统通过地址服务器获得所述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的地址;
所述融合通信系统根据所述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的地址,与所述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通信,将所述查找请求发送给所述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
其中,所述融合通信系统将所述查找请求发送给所述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的步骤包括:
所述融合通信系统直接将所述查找请求发送给与所述融合通信系统级联的所述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
其中,所述融合通信系统与所述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支持同一种通信协议,并采用所述通信协议进行通信。
其中,所述通信协议为消息队列遥测传输MQTT通信协议。
其中,设备间通信的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第一终端的终端ID和密码发送给与所述融合通信系统通信连接的融合应用平台中的应用;
接收所述应用根据所述终端ID和密码发起的连接所述第一终端的连接请求,并发送给所述第一终端;
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返回的连接成功消息,并发送给所述应用。
其中,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返回的连接成功消息,并发送给所述应用后还包括:
接收所述应用发送的对所述第一终端进行操作控制的操作控制指令,并发送给所述第一终端。
其中,设备间通信的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第一设备的设备ID和密码发送给与所述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通信连接的物联网应用平台中的应用;
接收所述应用根据所述设备ID和密码发起的连接所述第一设备的连接请求,并发送给所述第一设备;
接收所述第一设备返回的连接成功消息,并发送给所述应用。
其中,接收所述第一设备返回的连接成功消息,并发送给所述应用后还包括:
接收所述应用发送的对所述第一设备进行操作控制的操作控制指令,并发送给所述第一设备。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设备间通信的系统,包括:融合通信系统以及所述融合通信系统通信连接的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
所述融合通信系统用于获取接入融合通信系统的至少一个第一终端发起的查找接入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的第一设备的查找请求,所述查找请求携带所述第一设备的ID;
所述融合通信系统将所述查找请求发送给所述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并获得所述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根据所述第一设备的ID查找到第一设备后,返回的查找成功的响应信息。
其中,所述融合通信系统获取所述第一终端产生的对第一设备的操作控制指令,并将所述操作控制指令发送给所述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由所述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将所述操作控制指令转发给所述第一设备。
其中,所述融合通信系统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对所述第一设备进行操作控制的操作请求,并将所述操作请求发送给所述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
所述融合通信系统获得所述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根据所述操作请求返回的第一设备的操作指令列表,并发送给第一终端;
所述融合通信系统获取所述第一终端在所述操作指令列表选择的对第一设备的操作控制指令,并将所述操作控制指令发送给所述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由所述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将所述操作控制指令转发给所述第一设备。
其中,所述融合通信系统具体用于:
通过所述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获得第一设备以消息形式返回的可以操作第一设备的操作指令列表,并发送给所述第一终端。
其中,所述融合通信系统具体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在所述操作指令列表选择的对第一设备的操作控制指令;以消息的形式将所述操作控制指令发送给所述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并由所述物联网开放平台将所述操作控制指令发送给所述第一设备,并实现对所述第一设备的操作控制。
其中,系统还包括:地址服务器;
所述融合通信系统通过所述地址服务器获得所述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的地址;
所述融合通信系统根据所述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的地址,与所述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通信,将所述查找请求发送给所述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
其中,所述融合通信系统直接将所述查找请求发送给与所述融合通信系统级联的所述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
其中,所述融合通信系统与所述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支持同一种通信协议,并采用所述通信协议进行通信。
其中,所述通信协议为消息队列遥测传输MQTT通信协议。
其中,系统还包括:与所述融合通信系统通信连接的融合应用平台;
所述融合通信系统将所述第一终端的终端ID和密码发送给与所述融合通信系统通信连接的融合应用平台中的应用;接收所述应用根据所述终端ID和密码发起的连接所述第一终端的连接请求,并发送给所述第一终端;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返回的连接成功消息,并发送给所述应用。
其中,所述融合通信系统还用于:接收所述应用发送的对所述第一终端进行操作控制的操作控制指令,并发送给所述第一终端。
其中,系统还包括:与所述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通信连接的物联网应用平台;
所述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将所述第一设备的设备ID和密码发送给与所述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通信连接的物联网应用平台中的应用;并接收所述应用根据所述设备ID和密码发起的连接所述第一设备的连接请求,并发送给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所述第一设备返回的连接成功消息,并发送给所述应用。
其中,所述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还用于:
接收所述应用发送的对所述第一设备进行操作控制的操作控制指令,并发送给所述第一设备。
本发明的上述方案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方案,通过获取接入融合通信系统的至少一个第一终端发起的查找接入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的第一设备的查找请求,所述查找请求携带所述第一设备的ID;所述融合通信系统将所述查找请求发送给所述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并获得所述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根据所述第一设备的ID查找到第一设备后,返回的第一设备的操作指令列表,并发送给第一终端;获取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操作指令列表产生的对第一设备的操作控制指令,并发送给所述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由所述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将所述操作控制指令转发给所述第一设备。实现融合通信系统与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之间的通信以及两系统下的终端与设备间的通信。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融合通信架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的融合通信架构中IMS Core的架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设备间通信的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的系统架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设备间通信的方法,包括:
步骤31,获取接入融合通信系统的至少一个第一终端发起的查找接入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的第一设备的查找请求,所述查找请求携带所述第一设备的ID;
步骤32,所述融合通信系统将所述查找请求发送给所述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并获得所述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根据所述第一设备的ID查找到第一设备后,返回的查找成功的响应信息。
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还可以进一步的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终端产生的对第一设备的操作控制指令,并发送给所述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由所述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将所述操作控制指令转发给所述第一设备。
比如,终端直接发送对第一设备进行关机、开机等操作控制指令,以实现对第一设备的控制。
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还可以进一步包括:
步骤33,所述融合通信系统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对所述第一设备进行操作控制的操作请求,并将所述操作请求发送给所述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并进一步由所述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将所述操作请求发送给第一设备,该操作请求具体可以是第一终端发送的“帮助”消息;
步骤34,获得所述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根据所述操作请求返回的第一设备的操作指令列表,并发送给第一终端;
步骤35,获取所述第一终端在所述操作指令列表中选择的对第一设备的操作控制指令,并发送给所述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由所述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将所述操作控制指令转发给所述第一设备。
本发明的该实施例,通过获取接入融合通信系统的至少一个第一终端发起的查找接入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的第一设备的查找请求,所述查找请求携带所述第一设备的ID;所述融合通信系统将所述查找请求发送给所述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并获得所述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根据所述第一设备的ID查找到第一设备后,返回的第一设备的操作指令列表,并发送给第一终端;获取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操作指令列表产生的对第一设备的操作控制指令,并发送给所述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由所述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将所述操作控制指令转发给所述第一设备。实现融合通信系统与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之间的通信以及两系统下的终端与设备间的通信。
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步骤34具体可以包括:
步骤341,所述融合通信系统通过所述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接收所述第一设备以消息形式返回的可以操作第一设备的操作指令列表,并发送给所述第一终端。
其中,步骤32中,所述融合通信系统通过地址服务器获得所述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的地址;所述融合通信系统根据所述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的地址,与所述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通信,将所述查找请求发送给所述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
其中,步骤32中,所述融合通信系统直接将所述查找请求发送给与所述融合通信系统级联的所述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
其中,所述融合通信系统与所述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支持同一种通信协议,并采用所述通信协议进行通信。
其中,所述通信协议为MQTT(消息队列遥测传输)通信协议。
上述实施例的具体实现流程如下:
步骤411,设备管理员将已开卡的SIM卡插入终端或者设备。或将内置于终端或设备中的eSIM激活,使得终端具有通过公众接入网接入融合通信系统的能力,或者使得设备具有通过公众接入网接入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的能力;
步骤412,管理员使用融合通信终端登录融合通信系统,在终端上根据设备ID查找设备;
步骤413,融合通信系统与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通信,查找设备ID,物联网开放平台返回设备查找成功的响应;
步骤414,管理员在融合通信终端上添加要管理的设备,设备操作界面或网关操作界面会显示管理员的融合通信ID有连接请求,管理员对界面进行操作,接受请求;
当有多个管理员需要操作设备时,多个管理员分别在各自融合通信终端上添加该设备,并分别在设备操作界面或网关上接受请求。也可以在设备操作界面或网关上输入多个管理员的融合通信ID,当各管理员添加设备时,有连接请求到达设备操作界面或网关上时,自动接受连接请求。
步骤415,管理员在操作界面发送“帮助”消息,该消息经融合通信系统和物联网开放平台发送到设备上;
步骤416,设备以消息的形态返回所有可以操作的指令;
步骤411,管理员根据指令列表将设备控制指令以消息的形式发送,经融合通信系统和物联网开放平台发送到设备上;
步骤417,设备根据控制指令完成在设备上的各种操作。包括数据上报,上报时间间隔等。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将接入融合通信系统的至少一个第一终端开放给与所述融合通信系统通信连接的融合应用平台中的应用,设备间通信的方法还可以包括:
步骤36,将所述第一终端的终端ID和密码发送给与所述融合通信系统通信连接的融合应用平台中的应用;
步骤37,接收所述应用根据所述终端ID和密码发起的连接所述第一终端的连接请求,并发送给所述第一终端;
步骤38,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返回的连接成功消息,并发送给所述应用。
并进一步的,还可以包括:
步骤39,接收所述应用发送的对所述第一终端进行操作控制的操作控制指令,并发送给所述第一终端,并由所述第一终端执行所述操作控制指令,根据所述操作控制指令在所述第一终端上进行操作。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将接入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的至少一个第一设备开放给与所述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通信连接的物联网应用平台中的应用,设备间通信的方法还可以包括:
步骤40,将所述第一设备的设备ID和密码发送给与所述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通信连接的物联网应用平台中的应用;
具体的,设备管理员将设备的ID和密码通过互联网或线下的方式发给应用;
步骤41,接收所述应用根据所述设备ID和密码发起的连接所述第一设备的连接请求,并发送给所述第一设备;
步骤42,接收所述第一设备返回的连接成功消息,并发送给所述应用。
并进一步的,还可以包括:
步骤43,接收所述应用发送的对所述第一设备进行操作控制的操作控制指令,并发送给所述第一设备,并由所述第一设备执行所述操作控制指令,根据所述操作控制指令在所述第一设备上进行操作。
具体的,应用根据自身逻辑或外部请求,经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向第一设备发送控制指令。应用可以通过互联网接受来自其他授权终端的输入。第一设备根据控制指令完成设备上的各种操作。如数据上传等。
本发明的实施例,融合通信系统具体可以由支持MQTT协议的服务器实现,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可以由支持MQTT协议的服务器实现,本发明的实施例通过MQTT代理级联的方式实现了人与物的连接,从而实现了万物互联,降低了物联网普及的成本和难度。通过物联网开放平台的方式,促进了物联网应用的发展。
随着NB-IOT和5G的发展,设备通过移动通信网支持联网能力的成本将极为降低。所有设备厂商可以不必自建平台和客户端,来支持设备联网,只要将移动通信功能集成进设备里面,后续的智能应用可以利用开放的物联网开放平台,提供,用户可以自行随意选择业务提供方提供的物联网应用。开放体系架构下,繁荣的生态圈也很容易建立起来,从而实现应用与智能设备的发展相互促进。
如图4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设备间通信的系统,包括:融合通信系统以及所述融合通信系统通信连接的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
所述融合通信系统用于获取接入融合通信系统的至少一个第一终端发起的查找接入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的第一设备的查找请求,所述查找请求携带所述第一设备的ID;
所述融合通信系统将所述查找请求发送给所述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并获得所述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根据所述第一设备的ID查找到第一设备后,返回的查找成功的响应消息。
进一步的,所述融合通信系统获取所述第一终端产生的对第一设备的操作控制指令,并将所述操作控制指令发送给所述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由所述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将所述操作控制指令转发给所述第一设备。
进一步的,所述融合通信系统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对所述第一设备进行操作控制的操作请求,并将所述操作请求发送给所述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
所述融合通信系统获得所述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根据所述操作请求返回的第一设备的操作指令列表,并发送给第一终端;
所述融合通信系统获取所述第一终端在所述操作指令列表中选择的对第一设备的操作控制指令,并发送给所述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由所述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将所述操作控制指令转发给所述第一设备。
其中,所述融合通信系统具体用于:将所述查找请求发送给所述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所述融合通信系统接收所述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返回的查找成功的响应;所述融合通信系统将所述查找成功响应返回给第一终端,并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操作请求消息,通过所述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将所述操作请求消息发送给所述第一设备;所述融合通信系统通过所述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接收第一设备以消息形式返回的可以操作第一设备的操作指令列表,并发送给所述第一终端。
其中,系统还包括:地址服务器;所述融合通信系统通过所述地址服务器获得所述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的地址;
所述融合通信系统根据所述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的地址,与所述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通信,将所述查找请求发送给所述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
其中,所述融合通信系统直接将所述查找请求发送给与所述融合通信系统级联的所述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
其中,所述融合通信系统具体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操作指令列表产生的对第一设备的操作控制指令;以消息的形式将所述操作控制指令发送给所述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并由所述物联网开放平台将所述操作控制指令发送给所述第一设备,并实现对所述第一设备的操作控制。
其中,所述融合通信系统与所述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支持同一种通信协议,并采用所述通信协议进行通信。
其中,所述通信协议为消息队列遥测传输MQTT通信协议。
其中,系统还包括:与所述融合通信系统通信连接的融合应用平台;
所述融合通信系统将所述第一终端的终端ID和密码发送给与所述融合通信系统通信连接的融合应用平台中的应用;接收所述应用根据所述终端ID和密码发起的连接所述第一终端的连接请求,并发送给所述第一终端;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返回的连接成功消息,并发送给所述应用。
其中,所述融合通信系统还用于:接收所述应用发送的对所述第一终端进行操作控制的操作控制指令,并发送给所述第一终端,并由所述第一终端执行所述操作控制指令,根据所述操作控制指令在所述第一终端上进行操作。
其中,系统还包括:与所述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通信连接的物联网应用平台;
所述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将所述第一设备的设备ID和密码发送给与所述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通信连接的物联网应用平台中的应用;并接收所述应用根据所述设备ID和密码发起的连接所述第一设备的连接请求,并发送给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所述第一设备返回的连接成功消息,并发送给所述应用。
其中,所述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还用于:接收所述应用发送的对所述第一设备进行操作控制的操作控制指令,并发送给所述第一设备,并由所述第一设备执行所述控制操作指令,根据所述操作控制指令在所述第一设备上进行操作。
上述实施例中,融合通信系统实现公众的基础通信业务,融合通信系统对外开放API,可以供外部的通信应用平台调用通信网络的能力,如通话能力和消息能力。
融合通信系统中,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模块:
用户管理,实现用户信息存储;
业务管理,实现业务订购管理;
消息管理,实现即时消息功能;
呼叫控制,实现通话接续功能;
接入管理,实现协议解析,接入控制;
终端管理,实现终端软件升级管理。
地址服务器实现终端寻找,根据用户ID确定终端所归属的系统的地址。
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可以包括以下模块:
用户管理,实现接入设备的信息存储;
业务管理,实现业务订购管理;
消息管理,实现设备之间,以及外部系统与设备之间消息的传递;
连接管理,实现设备之间,以及外部系统与设备之间的连接控制;
接入管理,实现协议解析,接入控制;
终端管理,实现终端设备的软件升级管理。
其中融合通信系统和物联网开放平台支持MQTT协议,作为MQTT服务器与终端连接。用户终端支持MQTT协议,用户客户端作为MQTT客户端与融合通信系统连接。物联网设备支持MQTT协议,作为MQTT客户端与物联网开放平台连接。不支持MQTT协议的设备通过MQTT网关,以MQTT客户端的方式与物联网开放平台连接。
物联网开放平台可对外提供开放API,供物联网应用平台调用,物联网应用平台通过API调用物联网设备的能力,从而提供丰富的物联网应用。外部终端可以通过互联网访问物联网应用平台。
本发明的系统通过MQTT代理级联的方式实现了人与物的连接,从而实现了万物互联,降低了物联网普及的成本和难度。通过物联网开放平台的方式,促进了物联网应用的发展。
随着NB-IOT和5G的发展,设备通过移动通信网支持联网能力的成本将极为降低。所有设备厂商可以不必自建平台和客户端,来支持设备联网,只要将移动通信功能集成进设备里面,后续的智能应用可以利用开放的物联网开放平台,提供,用户可以自行随意选择业务提供方提供的物联网应用。开放体系架构下,繁荣的生态圈也很容易建立起来,从而实现应用与智能设备的发展相互促进。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24)

1.一种设备间通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接入融合通信系统的至少一个第一终端发起的查找接入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的第一设备的查找请求,所述查找请求携带所述第一设备的ID;
所述融合通信系统将所述查找请求发送给所述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并获得所述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根据所述第一设备的ID查找到第一设备后,返回的查找成功的响应信息,其中,融合通信系统和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支持MQTT协议,作为MQTT服务器与终端连接;
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对所述第一设备进行操作控制的操作请求,并将所述操作请求发送给所述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
获得所述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根据所述操作请求返回的第一设备的操作指令列表,并发送给第一终端;
获取所述第一终端在所述操作指令列表中选择的对第一设备的操作控制指令;
将所述操作控制指令发送给所述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由所述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将所述操作控制指令转发给所述第一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间通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终端产生的对第一设备的操作控制指令;
将所述操作控制指令发送给所述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由所述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将所述操作控制指令转发给所述第一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间通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得所述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返回的第一设备的操作指令列表,并发送给第一终端的步骤包括:
所述融合通信系统通过所述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获得所述第一设备以消息形式返回的可以操作第一设备的操作指令列表,并发送给所述第一终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设备间通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操作控制指令发送给所述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由所述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将所述操作控制指令转发给所述第一设备的步骤包括:
所述融合通信系统以消息的形式将所述操作控制指令发送给所述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并由所述物联网开放平台将所述操作控制指令发送给所述第一设备,并实现对所述第一设备的操作控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间通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通信系统将所述查找请求发送给所述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的步骤包括:
所述融合通信系统通过地址服务器获得所述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的地址;
所述融合通信系统根据所述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的地址,与所述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通信,将所述查找请求发送给所述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间通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通信系统将所述查找请求发送给所述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的步骤包括:
所述融合通信系统直接将所述查找请求发送给与所述融合通信系统级联的所述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间通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通信系统与所述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支持同一种通信协议,并采用所述通信协议进行通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间通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协议为消息队列遥测传输MQTT通信协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间通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将所述第一终端的终端ID和密码发送给与所述融合通信系统通信连接的融合应用平台中的应用;
接收所述应用根据所述终端ID和密码发起的连接所述第一终端的连接请求,并发送给所述第一终端;
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返回的连接成功消息,并发送给所述应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间通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返回的连接成功消息,并发送给所述应用后还包括:
接收所述应用发送的对所述第一终端进行操作控制的操作控制指令,并发送给所述第一终端。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间通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将所述第一设备的设备ID和密码发送给与所述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通信连接的物联网应用平台中的应用;
接收所述应用根据所述设备ID和密码发起的连接所述第一设备的连接请求,并发送给所述第一设备;
接收所述第一设备返回的连接成功消息,并发送给所述应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间通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所述第一设备返回的连接成功消息,并发送给所述应用后还包括:
接收所述应用发送的对所述第一设备进行操作控制的操作控制指令,并发送给所述第一设备。
13.一种设备间通信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融合通信系统以及所述融合通信系统通信连接的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
所述融合通信系统用于获取接入融合通信系统的至少一个第一终端发起的查找接入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的第一设备的查找请求,所述查找请求携带所述第一设备的ID,其中,融合通信系统和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支持MQTT协议,作为MQTT服务器与终端连接;
所述融合通信系统将所述查找请求发送给所述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并获得所述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根据所述第一设备的ID查找到第一设备后,返回的查找成功的响应信息;
所述融合通信系统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对所述第一设备进行操作控制的操作请求,并将所述操作请求发送给所述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
所述融合通信系统获得所述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根据所述操作请求返回的第一设备的操作指令列表,并发送给第一终端;
所述融合通信系统获取所述第一终端在所述操作指令列表选择的对第一设备的操作控制指令,并将所述操作控制指令发送给所述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由所述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将所述操作控制指令转发给所述第一设备。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设备间通信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融合通信系统获取所述第一终端产生的对第一设备的操作控制指令,并将所述操作控制指令发送给所述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由所述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将所述操作控制指令转发给所述第一设备。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通信系统具体用于:
通过所述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获得第一设备以消息形式返回的可以操作第一设备的操作指令列表,并发送给所述第一终端。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通信系统具体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在所述操作指令列表选择的对第一设备的操作控制指令;以消息的形式将所述操作控制指令发送给所述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并由所述物联网开放平台将所述操作控制指令发送给所述第一设备,并实现对所述第一设备的操作控制。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地址服务器;
所述融合通信系统通过所述地址服务器获得所述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的地址;
所述融合通信系统根据所述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的地址,与所述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通信,将所述查找请求发送给所述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通信系统直接将所述查找请求发送给与所述融合通信系统级联的所述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
19.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通信系统与所述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支持同一种通信协议,并采用所述通信协议进行通信。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协议为消息队列遥测传输MQTT通信协议。
21.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融合通信系统通信连接的融合应用平台;
所述融合通信系统将所述第一终端的终端ID和密码发送给与所述融合通信系统通信连接的融合应用平台中的应用;接收所述应用根据所述终端ID和密码发起的连接所述第一终端的连接请求,并发送给所述第一终端;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返回的连接成功消息,并发送给所述应用。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通信系统还用于:接收所述应用发送的对所述第一终端进行操作控制的操作控制指令,并发送给所述第一终端。
23.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通信连接的物联网应用平台;
所述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将所述第一设备的设备ID和密码发送给与所述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通信连接的物联网应用平台中的应用;并接收所述应用根据所述设备ID和密码发起的连接所述第一设备的连接请求,并发送给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所述第一设备返回的连接成功消息,并发送给所述应用。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物联网开放平台系统还用于:
接收所述应用发送的对所述第一设备进行操作控制的操作控制指令,并发送给所述第一设备。
CN201710001399.9A 2017-01-03 2017-01-03 一种设备间通信的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082707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01399.9A CN108270756B (zh) 2017-01-03 2017-01-03 一种设备间通信的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01399.9A CN108270756B (zh) 2017-01-03 2017-01-03 一种设备间通信的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70756A CN108270756A (zh) 2018-07-10
CN108270756B true CN108270756B (zh) 2021-07-09

Family

ID=627714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01399.9A Active CN108270756B (zh) 2017-01-03 2017-01-03 一种设备间通信的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27075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55724B (zh) * 2018-08-20 2023-04-28 成都臻识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智能摄像机的云运维管理方法、系统及在停车计费的应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91430A (zh) * 2011-06-28 2011-12-21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物联网配置信息处理方法、物联网平台及系统
CN103345236A (zh) * 2013-07-30 2013-10-09 刘品杰 一种开放式智能家电及其控制方法
CN105573127A (zh) * 2015-05-29 2016-05-11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遥控权限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5610678A (zh) * 2014-11-21 2016-05-2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信息交互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6145797A1 (zh) * 2015-07-20 2016-09-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家居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14227B (zh) * 2010-03-18 2012-04-18 北京创毅视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实现设备远程控制的系统和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91430A (zh) * 2011-06-28 2011-12-21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物联网配置信息处理方法、物联网平台及系统
CN103345236A (zh) * 2013-07-30 2013-10-09 刘品杰 一种开放式智能家电及其控制方法
CN105610678A (zh) * 2014-11-21 2016-05-2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信息交互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573127A (zh) * 2015-05-29 2016-05-11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遥控权限控制方法及装置
WO2016145797A1 (zh) * 2015-07-20 2016-09-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家居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70756A (zh) 2018-07-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978336B1 (ko) 리모트 액세스
CN101222519B (zh) 家庭设备的远程激活
CN101808025B (zh) 一种实现智能家居应用的装置、系统和方法
CN103916296B (zh) 一种融合局域网的通信系统
CN101766011A (zh) 用于同步的呼叫协议信息的集中式呼叫日志
CN103004186B (zh) 在计算机设备之间配置高清晰度视频电话的装置和方法
CN103533189A (zh) 移动座席呼叫的分配方法和装置
CN101647255A (zh) 用于管理应用程序集合体的方法和装置
EP3550794B1 (en) Solution for establishing a communication session
WO2010148914A1 (zh) 一种拨号服务创建的方法和装置
CN102065099B (zh) 信令与承载分离的通信系统
US9049649B2 (en) Configuring consumption of service for electronic devices
US20130188559A1 (en)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a Communication Connection over the Internet Between Mobile Terminals, Computer Program, and Storage Medium
CN108270756B (zh) 一种设备间通信的方法及系统
JP5518099B2 (ja) ゲートウェイサーバ及び移動通信端末の識別情報を利用した通信路の開設方法
CN101465783B (zh) 异构家庭网络设备之间的连接方法、装置及连接网桥
CN108540519B (zh) 一种均衡下载控制方法和装置
MX2007012292A (es) Metodo de autentificacion y unidad de autentificacion.
CN105391702A (zh) 音/视频通信方法、终端、服务器及平台
CN110545527B (zh) 呼叫转移方法、视频通信服务器及主叫终端
CN100413293C (zh) 一种自动回复即时消息的方法
CN104270495A (zh) 一种添加联系人的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EP2609713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haring memo by using upnp telephony
CN105337821A (zh) 一种基于upnp协议的物联网系统及物联网数据传输方法
KR100975865B1 (ko) 게이트웨이서버와 전화번호를 이용한 통신로 개설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