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69316A - 一种离线考勤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离线考勤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69316A
CN108269316A CN201711210833.0A CN201711210833A CN108269316A CN 108269316 A CN108269316 A CN 108269316A CN 201711210833 A CN201711210833 A CN 201711210833A CN 108269316 A CN108269316 A CN 1082693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attendance
student
user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21083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晓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Feile Zhixing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Feile Zhixing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Feile Zhixing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Feile Zhixing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21083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269316A/zh
Publication of CN1082693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6931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1/00Registering, indicating or recording the time of events or elapsed time, e.g. time-recorders for work people
    • G07C1/10Registering, indicating or recording the time of events or elapsed time, e.g. time-recorders for work people together with the recording, indicating or registering of other data, e.g. of signs of identit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06Q10/109Time management, e.g. calendars, reminders, meetings or time accounting
    • G06Q10/1093Calendar-based scheduling for persons or group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0Education
    • G06Q50/205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or guidance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Marketing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Econom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离线考勤的方法及装置,在预定时刻从预存的全部课表信息中获取与所述预定时刻所对应考勤课程的课表信息;根据课表信息从预存的学生信息中获取该考勤课程的应出勤学生的身份信息;获取用户的识别信息;如果所述识别信息与所述身份信息相匹配,则生成所述用户的考勤结果。当学校网络环境临时出现问题时,本申请可利用已预存的信息,进行本地化的数据流转、比对,以满足离线考勤,让学校在断网环境下,依然可以进行学生考勤。同时线考勤可节约网络的带宽资源,节省用电,大大降低了学校的运营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离线考勤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离线考勤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班牌越来越受到学生的欢迎,学生可以通过电子班牌查阅课程表、班级通知等。为了增加电子班牌的功能,电子班牌还可以实现考勤操作。
利用电子班牌进行考勤可以替代课堂点名制度,直接为授课教师统计应到、实到、迟到、未到等学生信息,节省了课程时间,并为教师的日常评分提供有效依据,帮助学校完善教学管理的监控工作。但是学校的考勤与一般企业的考勤性质不同,学校实施走班制教学,上课教室并不固定,每个教室的不同时段课程安排不同,应出勤学生也不完全相同,所以每个教室需要分时段对学生进行考勤。
现有技术中的电子班牌如果要实现考勤功能,需要把采集到的识别信息发送到服务器,然后由服务器根据所述身份识别信息完成考勤,再将考勤结果发送到电子班牌。这样电子班牌就需要时刻都能与服务器通信。而学校里教室多,课程时间长,再加上需分时段考勤,如果每个电子班牌都要与服务器实时在线,不仅占用网络资源,而且消耗大量用电,增加了学校的运营成本;更主要的是,学校网络环境复杂,一旦网络通讯受阻,电子班牌没能连上网,将会导致整个班,甚至整个学校无法正常进行考勤,这将给学校带来教学管理隐患。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离线考勤方法,以解决利用电子班牌考勤,需要电子班牌与服务器实时在线,占用网络资源,消耗用电,增加运营成本以及断网无法正常考勤的问题。
第一方面,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离线考勤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预定时刻从预存的全部课表信息中获取与所述预定时刻所对应考勤课程的课表信息;
根据课表信息从预存的学生信息中获取该考勤课程的应出勤学生的身份信息;
获取用户的识别信息;
如果所述识别信息与所述身份信息相匹配,则生成所述用户的考勤结果。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在预定时刻从预存的全部课表信息中获取与所述预定时刻所对应课程的课表信息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获取预设时间段内的全部课表信息,所述课表信息包括各节课程的考勤时间段、课程时间段;
获取所述全部课表信息所对应的学生信息,所述学生信息包括各节课程应出勤学生的身份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预设时间段内的全部课表信息,具体包括:
发送课表信息预存请求给课表信息服务器,所述请求包括教室标识、预设时间段;
接收课表信息服务器根据该教室标识调取的预设时间段内的全部课表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获取所述全部课表信息所对应的学生信息,具体包括:
发送学生信息预存请求给学生信息服务器,所述请求包括教室标识、预设时间段;
接收学生信息服务器根据该教室标识调取的预设时间段内的全部学生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用户的识别信息,具体包括:
接收射频信号;
解码所述射频信号获取识别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用户的识别信息,具体包括:
获取二维码;
解密所述二维码获取识别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用户的识别信息,具体包括:
获取与考勤信息获取设备建立网络连接的终端设备所对应的识别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用户的识别信息之后,还包括,在该课程的应出勤学生的身份信息中查找是否存在所述用户的识别信息:
当所述该课程的应出勤学生的身份信息中不存在所述用户的识别信息时,则生成识别失败的提示信息;
当所述该课程的应出勤学生的身份信息中存在所述用户的识别信息时,执行生成所述用户的考勤结果的步骤。
结合第一方面第七种可能实现的方式,在第一方面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果所述识别信息与所述身份信息相匹配,则生成所述用户的考勤结果,具体包括:
如果获取到所述识别信息的时刻在考勤时间段内,则生成所述用户的考勤结果为实到的考勤提示信息;
如果获取到所述识别信息的时刻在课程时间段内,则生成所述用户的考勤结果为迟到的考勤提示信息;
如果获取到所述识别信息的时刻在在课程时间段之后、下一节课程的考勤时间段外,或未产生获取到所述识别信息的时刻,则生成所述用户的考勤结果为未到的考勤提示信息。
第二方面,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离线考勤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考勤课程获取模块,用于在预定时刻从预存的全部课表信息中获取与所述预定时刻所对应考勤课程的课表信息;
身份信息获取模块,用于根据课表信息从预存的学生信息中获取该考勤课程的应出勤学生的身份信息;
识别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的识别信息;
考勤结果生成模块,用于如果所述识别信息与所述身份信息相匹配,则生成所述用户的考勤结果。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见,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离线考勤方法及装置,在预定时刻从预存的全部课表信息中获取与所述预定时刻所对应考勤课程的课表信息;根据课表信息从预存的学生信息中获取该考勤课程的应出勤学生的身份信息;获取用户的识别信息;如果所述识别信息与所述身份信息相匹配,则生成所述用户的考勤结果。当学校网络环境临时出现问题时,本申请可利用已预存的信息,进行本地化的数据流转、比对,以满足离线考勤,让学校在断网环境下,依然可以进行学生考勤。同时,离线考勤可节约网络的带宽资源,节省用电,大大降低了学校的运营成本。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离线考勤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获取预设时间段内的全部课表信息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获取所述全部课表信息所对应的学生信息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获取所述全部课表信息所对应的学生信息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获取用户的识别信息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获取用户的识别信息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获取用户的识别信息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离线考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对本申请进行详细说明,本申请的特点和优点将随着这些说明而变得更为清楚、明确。
在这里专用的词“示例性”意为“用作例子、实施例或说明性”。这里作为“示例性”所说明的任何实施例不必解释为优于或好于其它实施例。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实施例的各种方面,但是除非特别指出,不必按比例绘制附图。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后”、“左”和“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本申请工作状态下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介绍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离线考勤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离线考勤方法包括:
步骤S101、在预定时刻从预存的全部课表信息中获取与所述预定时刻所对应考勤课程的课表信息。
利用电子班牌进行考勤,在每节课程在进行考勤前的某时刻,可以根据考勤时间段或课程时间段从预存的全部课表信息中获取考勤课程对应的课表信息,该课表信息包括课程周次节次、预设的考勤时间段、课程时间段、课程名及课程标识、教师名及教室标识、教室名及教室标识、班级名及班级标识,以及课程类型等信息。在具体实施时,例如301教室,第一节课程的考勤时间为7:50-8:00,课程时间为8:01-8:45,电子班牌需要在7:49获取对应考勤课程的课表信息。
可选地,所述在预定时刻从预存的全部课表信息中获取与所述预定时刻所对应课程的课表信息之前,该方法还包括步骤S100:从课表信息服务器获取预设时间段内的全部课表信息,所述课表信息包括各节课程的考勤时间段、课程时间段和应出勤学生等信息;从学生信息服务器获取所述全部课表信息所对应的学生信息,所述学生信息包括学生姓名、班级等,所述学生信息还包括各节课程应出勤学生的身份信息,例如射频卡号、人体生物信息等可识别信息;存储所述全部课表信息和所述学生信息。
所述身份信息包括所述课表信息服务器和学生信息服务器为两个独立功能的服务器或者为后台服务器的不同模块。预存一天或一周内电子班牌所对应教室各节课程的考勤时间段、课程时间段、课程内容以及应出勤学生,通过预存信息,避免出现网络通讯受阻,电子班牌不能连网,不能正常考勤的情况出现。
可选地,如图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获取预设时间段内的全部课表信息的流程示意图,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001:发送课表信息预存请求给课表信息服务器,所述请求包括教室标识、预设时间段;
步骤S002:接收课表信息服务器根据该教室标识调取的预设时间段内的全部课表信息。
在具体实施时,例如301教室的电子班牌需要预存一周内的全部课表信息,电子班牌发送包括301教室标识和一周内的课表信息预存请求给课表信息服务器,课表信息服务器接收到课表信息预存请求后,根据教室标识检索301教室所对应的课程信息,再根据预设时间段调取一周内的全部课表信息发送给301教室对应的电子班牌。
可选地,如图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获取所述全部课表信息所对应的学生信息的流程示意图,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003:发送学生信息预存请求给学生信息服务器,所述请求包括教室标识、预设时间段;
步骤S004:接收学生信息服务器根据该教室标识调取的预设时间段内的全部学生信息。
在具体实施时,例如301教室的电子班牌需要预存一周内的出勤全部课表的学生信息,电子班牌发送包括301教室标识和一周内的学生信息预存请求学生表服务器,学生服务器接收到学生信息预存请求后,根据教室标识检索301教室所对应的学生信息,再根据预设时间段调取一周内的出勤全部课表的学生信息发送给301教室对应的电子班牌。
每个教室配置相应的电子班牌,本实施例根据教室标识预存相应课程信息和学生信息,避免出现信息预存不准确的问题。
可选地,如图4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获取所述全部课表信息所对应的学生信息的流程示意图,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005:根据预设时间段内的所述全部课表信息获取每节课程对应的课程标识;
步骤S006:发送学生信息预存请求给学生信息服务器,所述请求包括所述课程标识;
步骤S007:接收学生信息服务器根据该课程标识调取的每节课程的学生信息。
电子班牌获取预设时间段内的所述全部课表信息后,调取每节课程的课表信息中的课程标识,根据对应的课程标识预存每节课程应出勤学生的学生信息,检索和调取过程针对性更强,避免出现信息遗漏问题。
步骤S102、根据课表信息从预存的学生信息中获取该考勤课程的应出勤学生的身份信息。
通过所述步骤S101获取预定时刻所对应考勤课程的课表信息,该课表信息包括课程的周次节次、预设的考勤时间段、课程时间段、课程名及课程标识、教师名及教室标识、教室名及教室标识、班级名及班级标识,以及课程类型等信息;根据课表信息获取该考勤课程对应的课程标识,根据课程标识在预存的学生信息中获取该考勤课程的应出勤学生的身份信息,所述身份信息包括射频卡号、人体生物信息等可识别信息。
步骤S103、获取用户的识别信息。
电子班牌获取用户的识别信息,同时生成获取到所述识别信息的时刻即当前时间。例如获取射频卡号或生成用户专属二维码。获取用户的识别信息之后,在该课程的应出勤学生的身份信息中查找是否存在所述用户的识别信息:当所述该课程的应出勤学生的身份信息中不存在所述用户的识别信息时,则生成识别失败的提示信息;当所述该课程的应出勤学生的身份信息中存在所述用户的识别信息时,执行生成所述用户的考勤结果的步骤。
可选地,如图5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获取用户的识别信息的流程示意图,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接收射频信号;
步骤302:解码所述射频信号获取识别信息。
电子班牌的内置读写器将载波信号经天线向外发送,射频卡进入读写器的工作区域后,由卡中电感线圈和电容组成的谐振回路接收读写器发射的载波信号,射频卡芯片的射频接口由此载波信号产生出电源电压、复位信号及系统时钟,使射频卡芯片激活,射频卡将数据经卡内天线回送给读写器,读写器解码后获得用户的一卡通的射频卡号。在该课程的应出勤学生的身份信息中查找是否存在该射频卡号:当所述该课程的应出勤学生的身份信息中不存在所述用户的射频卡号时,则生成识别失败的提示信息;当所述该课程的应出勤学生的身份信息中存在所述用户的射频卡号时,执行生成所述用户的考勤结果的步骤。
可选地,如图6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获取用户的识别信息的流程示意图,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03:获取二维码;
步骤S304:解密所述二维码获取识别信息。
人体生物信息作为标识人物身份的识别信息,在一个实施例中,人体生物信息包括脸部图像信息、虹膜图像信息、头部结构信息、指纹信息和语音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但不限于上述信息。脸部图像信息和虹膜图像信息可通过终端设备,如摄像机、照相机等图像采集装置采集。头部结构信息包括人体头部器官形状以及头部器官之间的相对位置信息等,在一个实施例中,可通过三维扫描仪扫描得到头部结构信息。语音信息可通过麦克风等声音采集装置采集。
将所述人体生物信息进行加密处理,将加密后的人体生物信息转换为二进制流信息,并按照二维码生成规则将所述二进制流信息生成二维码;将所述二维码发送到电子班牌。生成的二维码比二进制流信息的数据量要小,从而可节约传输带宽,提高传输速度。
电子班牌按照与所述终端设备相应的规则对获取的所述二维码进行解密、解压、转换处理,以得到人体生物信息;提取所述人体生物信息的特征作为识别信息;在该课程的应出勤学生的身份信息中查找是否存在该识别信息:当所述该课程的应出勤学生的身份信息中不存在所述用户的识别信息时,则生成识别失败的提示信息;当所述该课程的应出勤学生的身份信息中存在所述用户的识别信息时,执行生成所述用户的考勤结果的步骤。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获取用户的识别信息的流程示意图,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05:获取与考勤信息获取设备建立网络连接的终端设备所对应的识别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终端设备为移动通信终端,电子班牌和终端设备中集成有可与附近的2.4G基站通信的移动通信模块,可通过移动通信模块获取电信移动运营商的无线电通讯网络转换的终端设备所对应的识别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电子班牌将考勤账号和终端设备对应的手机号码进行绑定;当所述终端设备进入预设的考勤范围时,电子班牌获取终端设备发送识别信息;电子班牌根据所述识别信息判断所述终端设备用户是否是应出勤学生,执行生成所述用户的考勤结果的步骤。
用户在进入预设范围之后即可进行考勤,同时由于考勤账号和手机号码进行了绑定,避免了代替考勤的行为,保证了考勤的真实有效。
为了防止考勤人员将账号告诉别人发生替代打卡的行为,可以将考勤账号与进行考勤的终端设备的标识进行绑定,只有从已绑定的终端设备发送的对应的考勤账号才视为考勤成功。
其中,所述电子班牌、基站和所述终端设备之间,采用无线的网络模式互联,所述无线的网络模式包括WIFI网络模式、2G网络模式、3G网络模式、4G网络模式、5G网络模式中的至少一种其中。
步骤S104、如果所述识别信息与所述身份信息相匹配,则生成所述用户的考勤结果。
通过所述步骤S103,电子班牌获取用户的识别信息,同时生成获取到所述识别信息的时刻即当前时间之后,在该课程的应出勤学生的身份信息中查找是否存在所述用户的识别信息,当所述该课程的应出勤学生的身份信息中存在所述用户的识别信息时,执行生成所述用户的考勤结果的步骤。
可选地,如图7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生成所述用户的考勤结果的流程示意图,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01:如果获取到所述识别信息的时刻在考勤时间段内,则生成所述用户的考勤结果为实到的考勤提示信息;
步骤S402:如果获取到所述识别信息的时刻在课程时间段内,则生成所述用户的考勤结果为迟到的考勤提示信息;
步骤S403:如果获取到所述识别信息的时刻在在课程时间段之后、下一节课程的考勤时间段外,或未产生获取到所述识别信息的时刻,则生成所述用户的考勤结果为未到的考勤提示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用户在预设考勤时间段内进行身份识别操作,用户在刷卡后,电子班牌即刻获取、记录当前电子班牌的系统时间,并同时通过内置读写器,获取一卡通的物理卡号,将该物理卡号与电子班牌当前节次所预存的应出勤学生对应的物理卡号库进行比对,存在该信息,则将该物理卡号对应的学生信息在班牌上进行显示,并生成考勤结果为实到的考勤提示信息;
当用户在课程起止时间段内,且在非预设考勤时间段内进行身份识别操作,用户在刷卡后,电子班牌即刻获取、记录当前电子班牌系统时间,并同时通过内置读写器,获取一卡通的物理卡号,将该物理卡号与电子班牌当前节次所预存的应出勤学生对应的物理卡号库进行比对,存在该信息,则将该物理卡号对应的学生信息在班牌上进行显示,并生成考勤结果为迟到的考勤提示信息;
当用户未产生身份识别操作,则当前课程生成默认考勤结果为未到的考勤提示信息,并显示;
当用户在课程终止时间之后、下一节课预设考勤时间段外进行身份识别操作,则不予提示,仍作未到处理并显示。
另外若电子班牌进行了重启操作,则电子班牌将重新获取并预存预设时间段内的课表信息和学生信息,然后在考勤中进行上述三种情况的操作。
可选地,生成考勤结果之后,还包括统计所述考勤结果:统计应到、实到、迟到、未到的应出勤学生数目,在显示屏显示。为授课教师统计应到、实到、迟到、未到等学生信息,节省了课程时间,并为教师的日常评分提供有效依据,帮助学校完善教学管理的监控工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离线考勤方法,通过在预定时刻从预存的全部课表信息中获取与所述预定时刻所对应考勤课程的课表信息;根据课表信息从预存的学生信息中获取该考勤课程的应出勤学生的身份信息;获取用户的识别信息;如果所述识别信息与所述身份信息相匹配,则生成所述用户的考勤结果。当学校网络环境临时出现问题时,本申请可利用已预存的信息,进行本地化的数据流转、比对,以满足离线考勤,让学校在断网环境下,依然可以进行学生考勤。同时,离线考勤可节约网络的带宽资源,节省用电,大大降低了学校的运营成本。
本申请的装置对应的实施例
与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离线考勤方法实施例相对应,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离线考勤装置的实施例。参见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离线考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离线考勤装置包括:
考勤课程获取模块101,用于在预定时刻从预存的全部课表信息中获取与所述预定时刻所对应考勤课程的课表信息;
身份信息获取模块102,用于根据课表信息从预存的学生信息中获取该考勤课程的应出勤学生的身份信息;
识别信息获取模块103,用于获取用户的识别信息;
考勤结果生成模块104,用于如果所述识别信息与所述身份信息相匹配,则生成所述用户的考勤结果。
可选地,所述离线考勤装置,还包括预存模块100,用于获取预设时间段内的全部课表信息,获取所述全部课表信息所对应的学生信息,存储所述全部课表信息和所述学生信息。
可选地,所述预存模块100用于获取预设时间段内的全部课表信息,具体包括:
第一发送子模块001,用于发送课表信息预存请求给课表信息服务器,所述请求包括教室标识、预设时间段;
第一接收子模块002,用于接收课表信息服务器根据该教室标识调取的预设时间段内的全部课表信息。
可选地,所述预存模块100用于获取所述全部课表信息所对应的学生信息,具体包括:
第二发送子模块003,用于发送学生信息预存请求给学生信息服务器,所述请求包括教室标识、预设时间段;
第二接收子模块004,用于接收学生信息服务器根据该教室标识调取的预设时间段内的全部学生信息。
可选地,所述预存模块100用于获取所述全部课表信息所对应的学生信息,具体包括:
第三获取子模块005:用于根据预设时间段内的所述全部课表信息获取每节课程对应的课程标识;
第三发送子模块006:用于发送学生信息预存请求给学生信息服务器,所述请求包括所述课程标识;
第三接收子模块007:用于接收学生信息服务器根据该课程标识调取的每节课程的学生信息。
所述识别信息获取模块103,用于获取用户的识别信息;可选地,所述识别信息获取模块103具体包括:
第四接收子模块301,用于接收射频信号;
第四获取子模块302:用于解码所述射频信号获取识别信息。
可选地,所述识别信息获取模块103具体包括:
第五获取子模块303:用于获取二维码;
第五解密获取子模块304:用于解密所述二维码获取识别信息。
可选地,所述识别信息获取模块103具体包括:
第六获取子模块305:获取与考勤信息获取设备建立网络连接的终端设备所对应的识别信息。
可选地,所述考勤结果生成模块104,用于如果所述识别信息与所述身份信息相匹配,则生成所述用户的考勤结果,具体包括:
第一考勤结果生成子模块401:用于如果获取到所述识别信息的时刻在考勤时间段内,则生成所述用户的考勤结果为实到的考勤提示信息;
第二考勤结果生成子模块402:用于如果获取到所述识别信息的时刻在课程时间段内,则生成所述用户的考勤结果为迟到的考勤提示信息;
第三考勤结果生成子模块403:用于如果获取到所述识别信息的时刻在在课程时间段之后、下一节课程的考勤时间段外,或未产生获取到所述识别信息的时刻,则生成所述用户的考勤结果为未到的考勤提示信息。
可选地,所述离线考勤装置,还包括统计模块105,用于统计所述考勤结果:统计应到、实到、迟到、未到的应出勤学生数目,在显示屏显示。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范例性实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不过这些说明并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及其实施方式进行多种等价替换、修饰或改进,这些均落入本发明的范围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离线考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预定时刻从预存的全部课表信息中获取与所述预定时刻所对应考勤课程的课表信息;
根据课表信息从预存的学生信息中获取该考勤课程的应出勤学生的身份信息;
获取用户的识别信息;
如果所述识别信息与所述身份信息相匹配,则生成所述用户的考勤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线考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预定时刻从预存的全部课表信息中获取与所述预定时刻所对应课程的课表信息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获取预设时间段内的全部课表信息,所述课表信息包括各节课程的考勤时间段、课程时间段;
获取所述全部课表信息所对应的学生信息,所述学生信息包括各节课程应出勤学生的身份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线考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预设时间段内的全部课表信息,具体包括:
发送课表信息预存请求给课表信息服务器,所述请求包括教室标识、预设时间段;
接收课表信息服务器根据该教室标识调取的预设时间段内的全部课表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线考勤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所述全部课表信息所对应的学生信息,具体包括:
发送学生信息预存请求给学生信息服务器,所述请求包括教室标识、预设时间段;
接收学生信息服务器根据该教室标识调取的预设时间段内的全部学生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线考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用户的识别信息,具体包括:
接收射频信号;
解码所述射频信号获取识别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线考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用户的识别信息,具体包括:
获取二维码;
解密所述二维码获取识别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线考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用户的识别信息,具体包括:
获取与考勤信息获取设备建立网络连接的终端设备所对应的识别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线考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用户的识别信息之后,还包括,在该课程的应出勤学生的身份信息中查找是否存在所述用户的识别信息:
当所述该课程的应出勤学生的身份信息中不存在所述用户的识别信息时,则生成识别失败的提示信息;
当所述该课程的应出勤学生的身份信息中存在所述用户的识别信息时,执行生成所述用户的考勤结果的步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离线考勤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识别信息与所述身份信息相匹配,则生成所述用户的考勤结果,具体包括:
如果获取到所述识别信息的时刻在考勤时间段内,则生成所述用户的考勤结果为实到的考勤提示信息;
如果获取到所述识别信息的时刻在课程时间段内,则生成所述用户的考勤结果为迟到的考勤提示信息;
如果获取到所述识别信息的时刻在在课程时间段之后、下一节课程的考勤时间段外,或未产生获取到所述识别信息的时刻,则生成所述用户的考勤结果为未到的考勤提示信息。
10.一种离线考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考勤课程获取模块,用于在预定时刻从预存的全部课表信息中获取与所述预定时刻所对应考勤课程的课表信息;
身份信息获取模块,用于根据课表信息从预存的学生信息中获取该考勤课程的应出勤学生的身份信息;
识别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的识别信息;
考勤结果生成模块,用于如果所述识别信息与所述身份信息相匹配,则生成所述用户的考勤结果。
CN201711210833.0A 2017-11-28 2017-11-28 一种离线考勤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0826931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10833.0A CN108269316A (zh) 2017-11-28 2017-11-28 一种离线考勤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10833.0A CN108269316A (zh) 2017-11-28 2017-11-28 一种离线考勤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69316A true CN108269316A (zh) 2018-07-10

Family

ID=627717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210833.0A Pending CN108269316A (zh) 2017-11-28 2017-11-28 一种离线考勤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269316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26996A (zh) * 2019-11-01 2020-02-21 广州云蝶科技有限公司 智慧班牌中课表的生成方法及系统
CN111354096A (zh) * 2019-08-19 2020-06-30 深圳市鸿合创新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智能考勤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N112950801A (zh) * 2021-02-08 2021-06-11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远程办公考勤记录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47921A (zh) * 2015-11-18 2016-03-30 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课堂自动化考勤与限制手机使用的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06340072A (zh) * 2016-08-11 2017-01-18 周口师范学院 一种大学教室智能考勤方法和设备
JP6126364B2 (ja) * 2012-11-28 2017-05-10 アマノ株式会社 処理時刻取得システム、処理時刻取得端末装置、処理時刻管理サーバ装置、処理時刻取得方法及び処理時刻取得プログラム
CN106686524A (zh) * 2016-12-06 2017-05-17 福建天泉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Wi‑Fi Direct的课堂点名方法
CN107306286A (zh) * 2016-04-21 2017-10-31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离线考勤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26364B2 (ja) * 2012-11-28 2017-05-10 アマノ株式会社 処理時刻取得システム、処理時刻取得端末装置、処理時刻管理サーバ装置、処理時刻取得方法及び処理時刻取得プログラム
CN105447921A (zh) * 2015-11-18 2016-03-30 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课堂自动化考勤与限制手机使用的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07306286A (zh) * 2016-04-21 2017-10-31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离线考勤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6340072A (zh) * 2016-08-11 2017-01-18 周口师范学院 一种大学教室智能考勤方法和设备
CN106686524A (zh) * 2016-12-06 2017-05-17 福建天泉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Wi‑Fi Direct的课堂点名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54096A (zh) * 2019-08-19 2020-06-30 深圳市鸿合创新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智能考勤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N110826996A (zh) * 2019-11-01 2020-02-21 广州云蝶科技有限公司 智慧班牌中课表的生成方法及系统
CN112950801A (zh) * 2021-02-08 2021-06-11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远程办公考勤记录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69315A (zh) 一种考勤方法及装置
TWI363511B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thereof
CN104392501B (zh) 一种基于智能手机的蓝牙Beacon考勤系统及考勤方法
Singhal et al. Anytime anywhere-remote monitoring of attendance system based on RFID using GSM network
CN108269316A (zh) 一种离线考勤方法及装置
CN104933644B (zh) 一种基于智能手机的校园一卡通系统
Mohandes Class attendance management system using NFC mobile devices
CN107404706B (zh) 基于协同定位的蓝牙签到方法
JP2015222880A (ja) 情報通信システム、情報通信装置及びビーコン装置
CN103312387B (zh) 一种无线体域网数据共享方法及装置
CN109829697A (zh) 一种提示信息输出方法、相关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8496379A (zh) 无人机激活方法、终端、无人机以及机器可读存储介质
CN205302954U (zh) 一种电子留言设备及系统
CN110458734A (zh) 一种课程信息的提醒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204990414U (zh) 基于物联网的教学系统
CN102693563B (zh) 利用无线手持式终端进行现场签到的方法
CN104408829B (zh) 一种采用移动支付的洗车设备与控制方法
CN109272592A (zh) 考勤管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和基站
KR20170057695A (ko) 블루투스를 이용한 학교 출결 관리 시스템
CN205354129U (zh) 一种射频识别考勤系统
US20130293707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llowing users to read electronic books from pages last viewed in corresponding physical books
CN209168195U (zh) 考勤管理系统和基站
CN107708077B (zh) 一种电子学生证及短信下发系统
Dixon et al. An NFC Based Student Attendance Tracking/Monitoring System Using an IoT Approach
CN107070506A (zh) 一种基于ZigBee与NFC的智能医用腕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710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