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67855A - 一种头戴显示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头戴显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67855A
CN108267855A CN201711350021.6A CN201711350021A CN108267855A CN 108267855 A CN108267855 A CN 108267855A CN 201711350021 A CN201711350021 A CN 201711350021A CN 108267855 A CN108267855 A CN 1082678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lit screen
screen contact
display equipment
contact
electrical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35002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晓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Pic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Pic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Pic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Pic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35002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267855A/zh
Publication of CN1082678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6785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7Head mounted
    • G02B27/0176Head mounted characterised by mechanical featur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7Head mounted
    • G02B27/0172Head mounted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fea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01Head-up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features
    • G02B2027/014Head-up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features comprising information/image processing system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49Head-up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mechanical features
    • G02B2027/0161Head-up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mechanical feat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positioning of the constitutive elements
    • G02B2027/0163Electric or electronic control thereof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头戴显示设备。该设备包括头戴显示设备本体,所述头戴显示设备本体上设置有分屏触点、导线以及面部电连接件,所述分屏触点设置在所述头戴显示设备本体的电子产品容置腔内,所述分屏触点被配置为用于与电子产品的屏幕接触,所述分屏触点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导线被配置为将所述分屏触点与所述面部电连接件形成电连接,所述面部电连接件被配置为用于与人面部接触。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效果在于,通过在头戴显示设备上设置面部电连接件,并将分屏触点与面部电连接件电连接,提高分屏触点对电子产品屏幕的分屏灵敏度。

Description

一种头戴显示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虚拟现实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头戴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技术的快速发展,头戴显示设备把用户对外界的视觉、听觉封闭,引导用户产生一种前所未有的沉浸体验。随着科技的发展,头戴显示设备因其良好的用户体验效果,备受用户的推崇。
头戴显示设备上支持电子产品的插入,并通过电子产品上的应用软件为用户提供VR内容资源,头戴显示设备通过电子产品上的触摸屏来实现视景显示。现有的头戴显示设备插入电子产品的容置腔内设有透镜框,透镜框从中间划分为左右两个视场区域。电子产品在头戴显示设备上的传统应用方式是,预先沿自身屏幕的中线划分出两块显示区域,分别对应头戴显示设备中的两块显示区域。用于通过左右两个视场观察两块显示区域,通过图像的视差实现立体沉浸式体验。但是,如果电子产品相对于透镜框发生滑动,电子产品上预先划分好的两块显示区域就会偏离透镜框中的两个视场区域。进而造成用户无法通过两眼分别准确观察到两块显示区域。
本领域技术人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尝试了一些例如使电子产品动态分屏的改进技术方案,但是始终存在应用可靠性较低,稳定性较差问题。因此,有必要对头戴显示设备的显示方式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头戴显示设备的新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头戴显示设备,包括头戴显示设备本体,所述头戴显示设备本体上设置有分屏触点、导线以及面部电连接件,所述分屏触点设置在所述头戴显示设备本体的电子产品容置腔内,所述分屏触点被配置为用于与电子产品的屏幕接触,所述分屏触点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导线被配置为将所述分屏触点与所述面部电连接件形成电连接,所述面部电连接件被配置为用于与人面部接触。
可选的,所述分屏触点为导电硅胶触点。
可选的,所述头戴显示设备还包括金属片,所述金属片与所述分屏触点贴合设置,所述分屏触点通过所述金属片与所述导线形成电连接。
可选的,每个所述分屏触点对应贴合有一个金属片。
可选的,所述面部电连接件是导电泡棉,所述导电泡棉沿所述头戴显示设备本体的边框设置。
可选的,所述面部电连接件是导电硅胶垫,所述头戴显示设备还包括泡棉,所述泡棉设置在所述头戴显示设备本体上,所述泡棉被配置为用于与人面部接触,所述导电硅胶垫设置在所述泡棉上。
可选的,所述电子产品容置腔内具有透镜框,所述分屏触点沿所述透镜框的纵向中心线分布。
可选的,还包括:触点连接线,所述触点连接线与各个所述分屏触点形成电连接,所述导线的一端与所述触点连接线连接,所述导线的另一端与所述面部电连接件连接。
可选的,所述触点连接线沿所述电子产品容置腔的边沿分布。
可选的,所述分屏触点的数量为2-4个,所述分屏触点沿所述纵向中心线分布。
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效果在于,分屏触点能够与电子产品的屏幕接触导通,电子产品可以配置为根据分屏触点的接触位置对两块显示区域的位置进行动态划分。当电子产品在头戴显示设备中的位置发生错动时,电子产品能够重新根据分屏触点的位置划分显示区域,使两块显示区域始终与人眼所能观察到的市场区域相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分屏触点能通过导线和面部电连接件与头戴显示设备的佩戴者的面部导通。分屏触点对电子产品的触摸屏的触碰灵敏度显著提高。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头戴显示设备的功能性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头戴显示设备的功能性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头戴显示设备的功能性结构示意图三;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头戴显示设备的应用效果图一;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头戴显示设备的应用效果图二;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头戴显示设备的应用效果图三。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头戴显示设备的功能性结构示意图一,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头戴显示设备包括:头戴显示设备本体1,头戴显示设备本体1上设置有分屏触点11、导线12以及面部电连接件13,分屏触点11设置在头戴显示设备本体1的电子产品容置腔14内,分屏触点11被配置为用于与电子产品的屏幕(未示出)接触,分屏触点11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导线12被配置为将分屏触点11与面部电连接件13形成电连接,面部电连接件13被配置为用于与人面部接触。
虚拟现实技术是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源信息融合、交互的方式使用户沉浸到一种模拟的环境中。虚拟现实技术带动了VR头显设备的快速发展,其中头戴显示设备以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等优势应用更为广泛。用户只需要将电子产品插入头戴显示设备中,电子产品的屏幕划分为两个视场区域,用户通过左右分屏视场区域中图像的视差即可身临其境的沉浸在电子产品创建的一个虚拟信息环境中。本发明提供的头戴显示设备,通过导线和面部电连接件将分屏触点与头戴显示设备的佩戴者的面部接触,从而显著提高了分屏触点触碰在电子产品屏幕上的触控灵敏度。进一步地,若头戴显示设备中应用的电子设备支持动态分屏,则当电子产品在电子产品容置腔中的位置发生改变时,所述分屏触点能够对触摸屏形成可靠、稳定的触控操作,使电子产品沿分屏触点触碰的位置进行动态分屏,优化用户体验。
目前的电子产品屏幕多为电容屏,电容屏内部的电膜中储存有大量电荷,由于人体中含有大量电解质,在特定情况下可以安全的传导微弱的电流,当用户手指触摸屏幕上的某个点时,用户和屏幕表面形成一个耦合电容,接触点上就会有一部分电荷流失,转移到人体上。电子产品屏幕通过电荷流失的点来确定用户触摸的位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将分屏触点与人面部形成电连接,进而模拟人手对触摸屏幕进行触碰的状态,从而显著提高分屏触点对触摸屏幕的触控灵敏度和可靠性。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电子产品均具有触摸显示屏,例如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
本实施例提供的头戴显示设备本体1上设置有分屏触点11、导线12以及面部电连接件13,分屏触点11设置在头戴显示设备本体1的电子产品容置腔14内。电子产品容置腔14用于容纳、固定电子产品。分屏触点被配置为用于与电子产品的屏幕接触,以达到触控动态分屏的功能,本实施例对分屏触点的材质不做具体限制,以选用具有导电性能良好、材质柔软的软性材料为宜。分屏触点11的数量至少为两个,通过位于不同位置的分屏触点11的连线,确定电子产品的屏幕的分屏位置。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导线12被配置为将分屏触点11与面部电连接件13形成电连接,即导线12的一端与分屏触点11连接,导线12的另一端与面部电连接件13连接。所述面部电连接件13设置在头戴显示设备本体上用于扣合在人体面部的区域上。这样,当用户佩戴头戴显示设备时,所述面部电连接件13能够与人面部接触并形成电连接。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使用本实施例提供的头戴显示设备时,面部电连接件13与人体面部接触,以实现分屏触点11上电荷的转移,从而提升分屏触点11的触摸灵敏度,更好的达到分屏的效果,本实施例对面部电连接件13位置和结构形式不做具体限定。
进一步的,分屏触点11可以为导电硅胶触点。导电硅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能够与电子产品的触摸屏之间形成良好的触控关系。并且,导电硅胶的材料成本较低,加工方便,适用于大批量生产。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子产品容置腔14具有透镜框,透镜框上的中心线141两侧分布有两个视镜。头戴显示设备的佩戴者的两眼分别透过两个视镜观察电子产品的屏幕上的图像。分屏触点11沿透视框的纵向的中心线141分布,以通过分屏触点11将电子产品的屏幕划分为两个视场区域,分别用于显示对应两眼的图像。本实施例对分屏触点11沿中心线141的具体分布位置不做限制,可根据透镜框中左右两个视镜的位置、形状、透镜框高度等改变分屏触点11在透镜框中的位置。
具体的,分屏触点11的数量为2-4个,分屏触点11沿中心线141分布。设置多个分屏触点11可确保在使用条件较差的情况下,依然能够确保有至少两个分屏触点11与电子产品屏幕接触,以确保较高的使用稳定性。2-4个分屏触点11可沿透镜框上的中心线141均匀分布,也可以分布在靠近透镜框边缘的位置,本发明不对此进行限制。
进一步的,头戴显示设备还包括金属片2,金属片与分屏触点11贴合设置,分屏触点11通过金属片2与导线12形成电连接。
具体的,金属片2设置在分屏触点11上背离电子产品屏幕的一侧,金属片2与导线12电连接,如图2所示,每个分屏触点11对应贴合一个金属片2。在本实施例中,金属片2作为载体,在分屏触点11与导线12间建立了稳定的电连接关系,提高了头戴显示设备的使用稳定性。
本实施例提供的头戴显示设备,通过面部电连接件有效提升了分屏触点与电子产品屏幕接触的灵敏度,下面对面部电连接件进行详细说明。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面部电连接件13是导电泡棉,导电泡棉沿头戴显示设备本体的边框设置。
导电泡棉材质轻、形变能力强,与人脸贴合舒适度好,并且贴合人脸时可以起到导电的作用。本实施例提供的导电泡棉沿头戴显示设备本体的边框设置,使用本实施例提供的头戴显示设备时,导电泡棉可与人体面部紧密接触,以实现分屏触点11上电荷的转移,从而实现更好的动态分屏的效果。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导电泡棉与人面部接触即可实现电荷的转移,与导电泡棉和人脸接触的面积大小无关。本实施例对导电泡棉的大小、形状、位置均不作限制。在本实施例提供的头戴显示设备使用时,以实现与人面部接触即可。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面部电连接件13是导电硅胶垫,头戴显示设备还包括泡棉,泡棉设置在头戴显示设备本体1上,泡棉被配置为用于与人面部接触,导电硅胶垫设置在泡棉上。将泡棉沿头戴显示设备本体1的边框设置可与人的面部紧密贴合,提高用户使用设备的舒适性,导电硅胶垫可设置在泡棉的外延,其中导线12与导电硅胶垫电连接。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头戴显示设备还包括触点连接线,触点连接线3与各个分屏触点11形成电连接,导线12的一端与触点连接线3连接,导线12的另一端与面部电连接件13连接。将触点连接线3与各个分屏触点11电连接有助于提高分屏触点11的可靠性。
具体的,触点连接线3沿电子产品容置腔14的边沿分布,尽量减少触屏连接线3占用透镜框中的空间,进而减少触屏连接线3对用于视觉体验可能造成的干扰。
本发明提供的头戴显示设备,通过在头戴显示设备上设置面部电连接件,并将分屏触点与面部电连接件电连接,以改善头戴显示设备中分屏触点与电子产品屏幕的触控灵敏度,在电子产品出现滑动的情况下,可根据电子产品滑动的位置实现良好的动态分屏,从而提升用户体验。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头戴显示设备的应用效果图一,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头戴显示设备的应用效果图二,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头戴显示设备的应用效果图三,如图4所示,在具体使用时,先打开电子产品上的VR内容资源,将电子产品插入头戴显示设备上的容置腔中,此时头戴显示设备上的分屏触点自动与电子产品屏幕接触,并通过与电子产品中的适配软件实现分屏,位于头戴显示设备本体上的面部电连接件与人的面部自然接触。如图5和图6所示,当容置腔内的电子产品向左或向滑动时,头戴显示设备上的分屏触点始终与屏幕形成良好的触控接触,电子产品可以根据此时触点的位置重新分屏。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发明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头戴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头戴设备本体,所述头戴显示设备本体上设置有分屏触点、导线以及面部电连接件,所述分屏触点设置在所述头戴显示设备本体的电子产品容置腔内,所述分屏触点被配置为用于与电子产品的屏幕接触,所述分屏触点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导线被配置为将所述分屏触点与所述面部电连接件形成电连接,所述面部电连接件被配置为用于与人面部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屏触点为导电硅胶触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戴显示设备还包括金属片,所述金属片与所述分屏触点贴合设置,所述分屏触点通过所述金属片与所述导线形成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头戴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分屏触点对应贴合有一个金属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面部电连接件是导电泡棉,所述导电泡棉沿所述头戴显示设备本体的边框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面部电连接件是导电硅胶垫,所述头戴显示设备还包括泡棉,所述泡棉设置在所述头戴显示设备本体上,所述泡棉被配置为用于与人面部接触,所述导电硅胶垫设置在所述泡棉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产品容置腔内具有透镜框,所述分屏触点沿所述透镜框的纵向中心线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触点连接线,所述触点连接线与各个所述分屏触点形成电连接,所述导线的一端与所述触点连接线连接,所述导线的另一端与所述面部电连接件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头戴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触点连接线沿所述电子产品容置腔的边沿分布。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头戴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屏触点的数量为2-4个,所述分屏触点沿所述纵向中心线分布。
CN201711350021.6A 2017-12-15 2017-12-15 一种头戴显示设备 Pending CN10826785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350021.6A CN108267855A (zh) 2017-12-15 2017-12-15 一种头戴显示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350021.6A CN108267855A (zh) 2017-12-15 2017-12-15 一种头戴显示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67855A true CN108267855A (zh) 2018-07-10

Family

ID=627720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350021.6A Pending CN108267855A (zh) 2017-12-15 2017-12-15 一种头戴显示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267855A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234189A1 (en) * 2014-02-18 2015-08-20 Merge Labs, Inc. Soft head mounted display goggles for use with mobile computing devices
CN205788150U (zh) * 2016-05-19 2016-12-07 深圳维爱特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连接件和虚拟现实装置
US20170285863A1 (en) * 2016-03-31 2017-10-05 Google Inc. Conductive contacts for alignment of portable user device in vr viewer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234189A1 (en) * 2014-02-18 2015-08-20 Merge Labs, Inc. Soft head mounted display goggles for use with mobile computing devices
US20170285863A1 (en) * 2016-03-31 2017-10-05 Google Inc. Conductive contacts for alignment of portable user device in vr viewer
CN205788150U (zh) * 2016-05-19 2016-12-07 深圳维爱特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连接件和虚拟现实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60558B2 (en) Computer systems with finger devices
US6320559B1 (en) Head-mounted image display device and data process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KR101708696B1 (ko) 휴대 단말기 및 그 동작 제어방법
CN102779000B (zh) 一种用户交互系统和方法
US10489984B2 (en) Virtual reality headset
CN102426486B (zh) 一种立体交互方法及被操作设备
KR20120056936A (ko) 휴대 단말기 및 그 동작 제어방법
CN103294180A (zh) 一种人机交互控制方法及电子终端
CN107908000B (zh) 一种带有超声虚拟触觉的混合现实系统
US20180366091A1 (en) Hmd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same
CN104951056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9327756A (zh) 一种无线耳机的充电盒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CN207516642U (zh) 一种智能vr头盔
US9223451B1 (en) Active capacitive sensing on an HMD
CN106126145A (zh) 一种显示方法及电子设备
CN208766396U (zh) 一种可穿戴ar设备和ar显示系统
CN106444041A (zh) 一种可调节近视度数的vr穿戴设备
CN108267855A (zh) 一种头戴显示设备
US20140129233A1 (en)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user interface
CN205643871U (zh) 一种头戴式虚拟眼镜
US10656710B1 (en) Apparatu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ensing biopotential signals via compliant electrodes
CN111475017A (zh) 一种智能眼镜设备及人机交互方法
CN203722794U (zh) 一种可穿戴设备
CN207748272U (zh) 盲人触控组件及盲人用触控设备
CN208094616U (zh) 保护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710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