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67169A - 一种电弧加热器内部热环境参数测量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弧加热器内部热环境参数测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67169A
CN108267169A CN201711445484.0A CN201711445484A CN108267169A CN 108267169 A CN108267169 A CN 108267169A CN 201711445484 A CN201711445484 A CN 201711445484A CN 108267169 A CN108267169 A CN 1082671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asurement structure
cooling
electro
water
thermal environ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44548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锦龙
陈连忠
林国胜
欧东斌
董永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cademy of Aerospace Aerodynamics CAAA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cademy of Aerospace Aerodynamics CAA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cademy of Aerospace Aerodynamics CAAA filed Critical China Academy of Aerospace Aerodynamics CAAA
Priority to CN20171144548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267169A/zh
Publication of CN1082671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6716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DMEASURING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NOT COVERED IN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TARIFF METERING APPARATUS; 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21/00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21/02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by mean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KMEASURING TEMPERATURE; MEASURING QUANTITY OF HEAT; THERMALLY-SENSITIVE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K17/00Measuring quantity of heat
    • G01K17/06Measuring quantity of heat conveyed by flowing media, e.g. in heating systems e.g. the quantity of heat in a transporting medium, delivered to or consumed in an expenditure device
    • G01K17/08Measuring quantity of heat conveyed by flowing media, e.g. in heating systems e.g. the quantity of heat in a transporting medium, delivered to or consumed in an expenditure device based upon measurement of temperature difference or of a temperature
    • G01K17/10Measuring quantity of heat conveyed by flowing media, e.g. in heating systems e.g. the quantity of heat in a transporting medium, delivered to or consumed in an expenditure device based upon measurement of temperature difference or of a temperature between an inlet and an outlet point, combined with measurement of rate of flow of the medium if such, by integration during a certain time-interval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Using Therm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弧加热器内部热环境参数测量装置,包括冷却水入口、冷却水出口、冷却水通道、进气结构、测量结构本体、内壁局部热流测量结构、内壁温度测量结构、内壁压力测量结构。冷却水入口和出口均为孔,在同一冷却水入口和出口之间设有冷却水通道,在不同冷却水入口和出口之间设置局部内壁热流测量结构,在另一侧设置内壁温度测量结构和内壁压力测量结构,另外,在测量系统内设置进气结构。由于电弧加热器内部为高压和高温环境,很难测量其内部热环境参数。本发明,解决了电弧加热器内部热参数的测量难题,能为电弧加热器的优化设计和运行监控提供了充分的数据支持。

Description

一种电弧加热器内部热环境参数测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弧加热器内部热环境参数测量装置,属于航空航天气动热防护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弧加热试验设备是进行气动热地面模拟试验研究的重要设备,它主要是利用电极间产生高温电弧加热空气,再利用相应的喷管形成所需要的高温、高速流场,进行气动热防护方面的地面试验研究。
近年来,随着空间再入飞行器和高超声速武器系统的发展,其在再入大气期间所经历的极端气动热环境成为该类高超声速飞行器研制所面临的最大挑战,需要开发热防护系统TPS对飞行器加以保护,而TPS的研发需要地面模拟试验设备能够复现大尺寸部件上的热环境。电弧加热器利用电弧的高温将气体加热到几千至上万度,用以模拟高速飞行器如高超声速导弹、再入飞行器、空间探测器等在飞行过程中所承受的高温、高压的外部环境,对研究飞行器在特殊空间条件下所使用材料的耐烧蚀性能、隔热性能等参数具有重要意义。由于采用常规的加热手段无法获得上万度的高温,因此,电弧加热器试验成为目前地面模拟飞行器再入大气环境的有效手段。随着人类探测地球外部空间的深入及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发展,迫切需要更大功率、更长寿命的电弧加热器,以适应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需要。
而大功率电弧加热器的设计面临很多技术难题:高压结构强度问题、高效冷却传热问题、内部高温流动问题以及等离子体电磁耦合问题等等。因此需要对其内部参数进行详尽的测量和分析,才有条件对其进行优化设计。
由于加热器内部是高温、高压环境,很难对其内部的热参数进行测量,目前一般只能测量其内部的压力数据。其他的热参数数据都很难获取。因此,很有必要对现有的技术进行改进和创新。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电弧加热器内部热环境参数测量装置,解决电弧加热器内部热参数的测量难题,能为电弧加热器的优化设计和运行监控提供了充分的数据支持。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电弧加热器内部热环境参数测量装置,所述热环境参数包括气流平均热流密度值,该装置包括测量结构本体、N个冷却水通道,N≥1,测量结构本体位于电弧加热器内部,测量结构本体设有通孔,通孔内充入电弧加热器产生的气流,冷却水通道位于测量结构本体内部,冷却水从冷却水入口进入,流经冷却水通道,从冷却水出口流出,用于降低测量结构本体内壁的温度以至于不烧毁,在冷却水出口设置测量冷却水流量、压力和温度的测量装置,用于测量冷却水的水流量和水温升,从而可以计算气流平均热流密度值。
所述测量结构本体的材料为金属或合金材料。
所述冷却水出口的等效截面半径>冷却水入口等效截面半径>冷却水通道的等效最小截面半径。
所述冷却水通道为两条,分别为第一冷却水通道和第二冷却水通道,第一冷却水通道和第二冷却水通道对称布置,第一冷却水通道和第二冷却水通道分别位于测量结构本体的两个半部分,沿测量结构本体内部通孔绕行。
所述热环境参数还包括气流温度,测量结构本体内部设有温度测量结构,所述温度测量结构为与测量结构本体内部空腔不连通的盲孔结构作为温度测量结构,其内部布置铠装热电偶用于测量内壁温度。
所述热环境参数还包括气流压力,所述测量结构本体还包括压力测量结构,所述压力测量结构为与测量结构本体内部空腔内部连通的通孔结构,通孔一端布置压力传感器用来测量电弧加热器内部气流压力。
所述热环境参数包括局部热流密度值,所述测量结构本体内部还设有局部热流密度测量结构,所述局部热流密度测量结构为测量结构本体内部的局部水流通道组成,包括冷却水入口、水流通道和冷却水出口,通过测量冷却水出口冷却水的水流量和水温升,从而可以计算得到测量结构本体内壁的局部热流密度值。
所述进气结构为切向进气结构,用于向进气结构通入冷空气以冷却测量结构本体内壁,用于获得在进气条件下,测量电弧加热器内部热环境参数。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一体式结构设计,在电弧加热器内部设置测量结构本体,测量结构本体设有通孔,通孔内充入电弧加热器产生的气流,同时在测量结构本体设置冷却水通道,根据传热耦合原理测量得到平均热流密度值。创新性的解决了电弧加热器内部热参数的测量难题,能为电弧加热器的优化设计和运行监控提供了充分的数据支持。
(2)、本发明通过设置进气结构,能够更大程度上保证结构内壁的冷却,以便在严酷热环境下长时间进行测量。
(3)、本发明在同一结构上还设置了局部热流密度测量结构、温度测量结构和压力测量结构,同时测量了气流局部热流密度值、气流温度、气流压力。
(4)、本发明结构精巧、简洁高效、通用便捷,适用于多种工作环境,特别适用于电弧加热设备中热环境测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电弧加热器内部热环境参数测量装置结构外形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电弧加热器内部热环境参数测量装置内部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电弧加热器内部热环境参数测量装置剖面图;
其中:1为冷却水入口;101为第一入水口;102为第二入水口;2为冷却水出口;201为第一出水口;202为第二出水口;3为冷却水通道;301为第一冷却通道;302为第二冷却通道;4为进气结构;5为测量结构本体;6为内壁热流测量结构;7为内壁温度测量结构;8为内壁压力测量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方案更加明了,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电弧加热器内部热环境参数包括气流平均热流密度值、局部热流密度值、气流温度、气流压力等。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弧加热器内部热环境参数测量装置,该测量装置包括测量结构本体、N个冷却水通道,N≥1,测量结构本体5位于电弧加热器内部,测量结构本体5设有通孔,通孔内充入电弧加热器产生的气流,冷却水通道位于测量结构本体5内部,冷却水从冷却水入口1进入,流经冷却水通道2,从冷却水出口3流出,用于降低测量结构本体内壁的温度以至于不烧毁,在冷却水出口3设置测量冷却水流量、压力和温度的测量装置,用于测量冷却水的水流量和水温升,从而可以计算得到测量结构本体(5)内壁的平均热流密度值。
计算热流密度的公式如下
其中,qw为热流密度值,单位kW/m2为冷却水的流量值,单位为kg/s;cp为冷却水的比热容,单位为kJ/(kgK);ΔT为冷却水的水温升,单位为K,A为受热面积,单位为m2
所述测量结构本体5的材料为金属或合金材料。例如:高温合金钢、紫铜。使用不同材料时,测量结构本体5和冷却水通道的位置关系和结构尺寸需要根据传热耦合结构进行优化计算确定,保证所述测量结构本体5不被高温高压热流烧坏。
所述冷却水出口3的等效截面半径>冷却水入口1等效截面半径>冷却水通道3的等效最小截面半径。具体的数值,需要通过结合测量结构本体的具体尺寸和在一定允许的冷却水压力损失条件下获得最佳的对流换热系数来优化确定。
进一步地,测量结构本体内部设有温度测量结构7,所述温度测量结构7为与测量结构本体内部空腔不连通的盲孔结构作为温度测量结构7,其内部布置铠装热电偶用于测量内壁温度。温度测量结构7的结构尺在保证测量结构本体传热和结构强度都在安全使用范围内,热电偶与测量结构本体内壁的间距通过传热优化计算得到,其原则是,在保证测量结构本体传热和结构强度都在安全使用范围内,间距越小就越能测量得到真实的测量结构本体内壁温度。
进一步地,所述测量结构本体还包括压力测量结构8,所述压力测量结构8为与测量结构本体内部空腔内部连通的通孔结构,通孔一端布置压力传感器用来测量电弧加热器内部气流压力。
进一步地,所述测量结构本体内部还设有局部热流密度测量结构6,所述局部热流密度测量结构6为测量结构本体5内部的局部水流通道组成,包括冷却水入口、水流通道和冷却水出口,通过测量冷却水出口冷却水的水流量和水温升,从而可以计算得到测量结构本体5内壁的局部热流密度值。
所述的结构尺寸需要通过结合测量结构本体5传热及强度优化计算得到。设计原理同上述的本体结构的冷却通道一样,冷却水出口3的等效截面半径>冷却水入口1等效截面半径>冷却水通道3的等效最小截面半径。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结构4为切向进气结构,可以向进气结构4通入冷空气以冷却测量结构本体5内壁,用于获得在进气条件下,测量电弧加热器内部热环境参数。
实施例:
如图1~2所示,一种电弧加热器内部热环境测量系统结构,包括两个冷却水入口1、两个冷却水出口2、两个冷却水通道3、进气结构4、测量结构本体5、内壁热流测量结构6、内壁温度测量结构7、内壁压力测量结构8。在冷却水入口1和出口2之间设有水流通道3,在冷却水入口1和出口2之间设置内壁热流测量结构6,在另一侧设置内壁温度测量结构7和内壁压力测量结构8,另外,在测量系统本体5内设置进气结构4。
两个冷却水入口1和两个冷却水出口2均为圆孔,冷却水通道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冷却水入口1和两个冷却水出口2固定连接。
两个冷却水入口1、两个冷却水出口2、两个冷却水通道3的等效最小截面的半径比设为1:0.8:1.2。
两个冷却水入口1分别为第一入水口101和第二入水口102,第一入水口101、第二入水口102的孔径均相同,第一入水口101的孔径范围设为4~10mm,本实施例设为6mm。在冷却水入口1上可以测量冷却水的压力、温度和质量流量。
两个冷却水出口2分别为第一出水口201和第二出水口202;第一出水口201、第二出水口202的孔径均相同,第一出水口201的孔径范围范围设为6~12mm,本实施例设为8mm。在冷却水出口2上可以测量冷却水的压力、温度和质量流量。
两个冷却通道3分别为第一冷却通道301和第二冷却通道302;第一冷却通道301、第二冷却通道302的孔径均相同,第一冷却通道301最小截面的孔径范围设为5~8mm,本实施例设为5mm。第一入水口101和第一出水口201之间通过第一水流通道301连通。第二入水口102和第二出水口202之间通过第二水流通道302连通。第一冷却水通道301和第二冷却水通道302对称布置,第一冷却水通道301和第二冷却水通道302分别位于测量结构本体的两个半部分,沿测量结构本体5内部通孔绕行。
进气结构4为切向进气结构,可以向进气结构4通入冷空气以冷却测量结构本体5内壁。
测量结构本体5的材料为高温合金钢。
如图3所示,内壁热流测量结构6为安装在测量结构本体5一侧的冷却水通道,采用水卡量热计原理,通过测量通过内壁热流测量结构的冷却水的温升和流量,可以测量内壁的热流密度。
内壁温度测量结构7为圆孔结构,通过布置铠装热电偶可以测量内壁温度。
内壁压力测量结构8为圆孔结构,通过布置压力传感器可以测量内壁气体压力。内壁热流测量结构6位于在测量结构本体5一侧的第一冷却通道301与第二冷却通道302之间的间隙里,内壁温度测量结构7和内壁压力测量结构8位于测量结构本体5一侧的第一冷却通道301与第二冷却通道302之间的间隙里,距离测量结构本体5更近可以离便于测量到更加准确的数据。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
当利用本结构测量加热器内部热环境参数时,将冷却液注入冷却水入口1,冷却液通过水卡冷却通道3从冷却水出口2排出,通过测量冷却水的水流量和水温升即可得到计算结构本体5内壁的平均热流密度值;通过测量内壁热流测量结构6内冷却水的温升和流量可以计算内壁的局部热流密度;通过在内壁温度测量结构7布置铠装热电偶可以测量内壁的温度;通过在内壁压力测量结构8布置压力传感器可以测量内壁气体的压力;通过在进气结构4通入冷气体,可以更好的保证测量结构本体5内壁的冷却。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最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说明书中未详细描述的内容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技术。

Claims (8)

1.一种电弧加热器内部热环境参数测量装置,所述热环境参数包括气流平均热流密度值,其特征在于:包括测量结构本体、N个冷却水通道,N≥1,测量结构本体(5)位于电弧加热器内部,测量结构本体(5)设有通孔,通孔内充入电弧加热器产生的气流,冷却水通道位于测量结构本体(5)内部,冷却水从冷却水入口(1)进入,流经冷却水通道(2),从冷却水出口(3)流出,用于降低测量结构本体内壁的温度以至于不烧毁,在冷却水出口(3)设置测量冷却水流量、压力和温度的测量装置,用于测量冷却水的水流量和水温升,从而可以计算气流平均热流密度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弧加热器内部热环境参数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结构本体(5)的材料为金属或合金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弧加热器内部热环境参数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出口(3)的等效截面半径>冷却水入口(1)等效截面半径>冷却水通道(3)的等效最小截面半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弧加热器内部热环境参数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通道(3)为两条,分别为第一冷却水通道(301)和第二冷却水通道(302),第一冷却水通道(301)和第二冷却水通道(302)对称布置,第一冷却水通道(301)和第二冷却水通道(302)分别位于测量结构本体的两个半部分,沿测量结构本体(5)内部通孔绕行。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弧加热器内部热环境参数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环境参数还包括气流温度,测量结构本体内部设有温度测量结构(7),所述温度测量结构(7)为与测量结构本体内部空腔不连通的盲孔结构作为温度测量结构(7),其内部布置铠装热电偶用于测量内壁温度。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弧加热器内部热环境参数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环境参数还包括气流压力,所述测量结构本体还包括压力测量结构(8),所述压力测量结构(8)为与测量结构本体内部空腔内部连通的通孔结构,通孔一端布置压力传感器用来测量电弧加热器内部气流压力。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弧加热器内部热环境参数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环境参数包括局部热流密度值,所述测量结构本体内部还设有局部热流密度测量结构(6),所述局部热流密度测量结构(6)为测量结构本体(5)内部的局部水流通道组成,包括冷却水入口、水流通道和冷却水出口,通过测量冷却水出口冷却水的水流量和水温升,从而可以计算得到测量结构本体(5)内壁的局部热流密度值。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弧加热器内部热环境参数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结构(4)为切向进气结构,用于向进气结构(4)通入冷空气以冷却测量结构本体(5)内壁,用于获得在进气条件下,测量电弧加热器内部热环境参数。
CN201711445484.0A 2017-12-27 2017-12-27 一种电弧加热器内部热环境参数测量装置 Pending CN10826716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45484.0A CN108267169A (zh) 2017-12-27 2017-12-27 一种电弧加热器内部热环境参数测量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45484.0A CN108267169A (zh) 2017-12-27 2017-12-27 一种电弧加热器内部热环境参数测量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67169A true CN108267169A (zh) 2018-07-10

Family

ID=627728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445484.0A Pending CN108267169A (zh) 2017-12-27 2017-12-27 一种电弧加热器内部热环境参数测量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267169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11966A (zh) * 2018-09-10 2019-01-15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环形燃料热流分离实验装置及方法
CN109357835A (zh) * 2018-11-20 2019-02-19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一种用于高温流场观测的视窗结构及导管装置
CN109374062A (zh) * 2018-11-30 2019-02-22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一种脱落插座热流密度和压力测量装置
CN110987353A (zh) * 2019-11-29 2020-04-10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一种电弧风洞气动热试验用舵轴干扰区表面压力测量装置
CN112672454A (zh) * 2020-12-30 2021-04-16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一种电弧加热器的内壁气膜
CN112682961A (zh) * 2020-12-30 2021-04-20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一种电弧加热器后端盖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31528A (en) * 1972-03-09 1973-05-08 Nasa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large mass flow of high temperature air at hypersonic speeds
JPH05142104A (ja) * 1991-11-15 1993-06-08 Ishikawajima Harima Heavy Ind Co Ltd アーク加熱風洞試験装置
CN1818627A (zh) * 2006-03-10 2006-08-16 哈尔滨工业大学 恶劣环境下实验热流密度测量装置
CN105173128A (zh) * 2015-09-07 2015-12-23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模拟飞行器飞行过程中热环境的试验方法
CN105203591A (zh) * 2015-09-24 2015-12-30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航天器试验模型热壁热流密度的测量方法
CN204988680U (zh) * 2015-09-24 2016-01-20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用于高温环境下的压力测量装置
CN105301048A (zh) * 2015-11-17 2016-02-03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第四十一研究所 一种预埋热电偶的隔热涂层试件界面温度测试方法
CN106568802A (zh) * 2016-10-28 2017-04-19 北京航天长征飞行器研究所 一种自由射流式超声速燃气流焓值稳态测量装置
CN106841280A (zh) * 2016-11-14 2017-06-13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一种电弧风洞条件下尖前缘热流密度的确定方法
CN206524996U (zh) * 2017-02-14 2017-09-26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一种叠片式电弧加热器电极冷却结构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31528A (en) * 1972-03-09 1973-05-08 Nasa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large mass flow of high temperature air at hypersonic speeds
JPH05142104A (ja) * 1991-11-15 1993-06-08 Ishikawajima Harima Heavy Ind Co Ltd アーク加熱風洞試験装置
CN1818627A (zh) * 2006-03-10 2006-08-16 哈尔滨工业大学 恶劣环境下实验热流密度测量装置
CN105173128A (zh) * 2015-09-07 2015-12-23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模拟飞行器飞行过程中热环境的试验方法
CN105203591A (zh) * 2015-09-24 2015-12-30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航天器试验模型热壁热流密度的测量方法
CN204988680U (zh) * 2015-09-24 2016-01-20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用于高温环境下的压力测量装置
CN105301048A (zh) * 2015-11-17 2016-02-03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第四十一研究所 一种预埋热电偶的隔热涂层试件界面温度测试方法
CN106568802A (zh) * 2016-10-28 2017-04-19 北京航天长征飞行器研究所 一种自由射流式超声速燃气流焓值稳态测量装置
CN106841280A (zh) * 2016-11-14 2017-06-13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一种电弧风洞条件下尖前缘热流密度的确定方法
CN206524996U (zh) * 2017-02-14 2017-09-26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一种叠片式电弧加热器电极冷却结构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旭东等: "电弧加热试验条件下钝舵表面热环境数值研究",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11966A (zh) * 2018-09-10 2019-01-15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环形燃料热流分离实验装置及方法
CN109357835A (zh) * 2018-11-20 2019-02-19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一种用于高温流场观测的视窗结构及导管装置
CN109357835B (zh) * 2018-11-20 2024-04-26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一种用于高温流场观测的视窗结构及导管装置
CN109374062A (zh) * 2018-11-30 2019-02-22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一种脱落插座热流密度和压力测量装置
CN109374062B (zh) * 2018-11-30 2023-09-29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一种脱落插座热流密度和压力测量装置
CN110987353A (zh) * 2019-11-29 2020-04-10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一种电弧风洞气动热试验用舵轴干扰区表面压力测量装置
CN112672454A (zh) * 2020-12-30 2021-04-16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一种电弧加热器的内壁气膜
CN112682961A (zh) * 2020-12-30 2021-04-20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一种电弧加热器后端盖
CN112682961B (zh) * 2020-12-30 2022-05-27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一种电弧加热器后端盖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67169A (zh) 一种电弧加热器内部热环境参数测量装置
CN106841280B (zh) 一种电弧风洞条件下尖前缘热流密度的确定方法
Lu Effect of hole configurations on film cooling from cylindrical inclined holes for the application to gas turbine blades
CN112067240B (zh) 一种电弧风洞条件下平板模型表面恢复焓确定方法
CN102650571A (zh) 用于测量涡轮机中流体流的参数的系统
US2414370A (en) Shielded thermocouple for use in high-velocity fluid streams
CN106908174A (zh) 动态实时测量固体火箭发动机内氧化铝热流密度的热流计
CN108332934A (zh) 一种非烧蚀热防护材料/结构的电弧风洞试验方法
Dorignac et al. Experimental heat transfer on the windward surface of a perforated flat plate
Nuntadusit et al. Heat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in a channel fitted with zigzag-cut baffles
CN109799030B (zh) 一种适用于高焓气流的水冷式压力测量探头
Gülhan et al. Experimental study on aerothermal heating caused by jet-hypersonic crossflow interaction
Zditovets et al.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the heat transfer process at a gas-dynamic method of energy separation
Stewart et al. Effects of TBC thickness on an internally and film cooled model turbine vane
CN104634316B (zh) 水平热力管道保温层下沉检测方法
Vasilevskii et al.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 in the induction plasmatron of the vat-104 wind tunnel
Hammock Expansion of the AEDC H2 arc heater facility test envelope using cold-air mixing
Wang et al. Pressure and heat flux calibration of the long-test-duration hypervelocity detonation-driven shock tunnel
Heufer et al. Film cooling of an inclined flat plane in hypersonic flow
CN110704946B (zh) 一种飞机舱温计算方法
Li et al.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boundary layer flow under the effect of temperature gradient in a smooth rotating channel using hot-wire
Gao Experiment Method of Lightweight Charring Ablators
CN212423532U (zh) 等截面管平行射流式座舱盖加温加载试验台
Hideyuki et al. Aeroheating Measurement of Apollo Shaped Capsule with Boundary Layer Trip in the Free-piston Shock Tunnel HIEST
Niu et al. Analysis of enthalpy and energy conversion efficiency in high-power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710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