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49577A - 水体原位低碳沉水生态修复装置 - Google Patents

水体原位低碳沉水生态修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49577A
CN108249577A CN201810081150.8A CN201810081150A CN108249577A CN 108249577 A CN108249577 A CN 108249577A CN 201810081150 A CN201810081150 A CN 201810081150A CN 108249577 A CN108249577 A CN 1082495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magnet
fixedly connected
water
recovery device
aer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08115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银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xi County Shi Cao Chi Te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xi County Shi Cao Chi Te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xi County Shi Cao Chi Tea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xi County Shi Cao Chi Te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08115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249577A/zh
Publication of CN1082495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4957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32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characterised by the animals or plants used, e.g. alga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3/00Nature of the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to be treated
    • C02F2103/007Contaminated open waterways, rivers, lakes or pond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Botan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Water Treatment By Electricity Or Magnetis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水体原位低碳沉水生态修复装置,包括池体,所述池体的内底壁覆盖有固化底泥层,此水体原位低碳沉水生态修复装置结构简单,一方面,固化底泥层能够使悬浮物沉降,抑制底泥再悬浮,占据了水生态系统中的关键性界面,对水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循环起到重要的作用,沉水植物层是维持水体生态系统稳定与生态多样性的基础,是水体生态修复的关键与核心,另一方面,插杆会在第三弹簧的作用下向安装槽内移动,由于安装槽的形状,在滚轮挤压安装槽侧壁的作用下,第二转盘能够转动一定的角度,使搅拌叶和搅拌针搅拌水中的杂质,利于氧气的溶解,提高了净化效果。

Description

水体原位低碳沉水生态修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河道水质处理领域,具体为水体原位低碳沉水生态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水污染过程及其内在机理认识的不断深入,生物调控也成为内源性富营养化控制的常用技术之一,包括恢复水生植物、通过调控或投放浮游动物、食鱼性或食浮游生物鱼类及微生物制剂等来控制蓝藻水华。由于水体的富营养化类型复杂多样,往往单纯的生物调控在控制蓝藻水华的效果方面缺乏长期持续性。综合上述各项技术对富营养化水体的治理效果来看,单纯的某一种技术或单项措施是无法长期有效地控制蓝藻水华的发生,因为,富营养化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水体污染问题,而是生态系统失调问题,是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在人类活动的干预下发生了重大变化后出现的一种现象。
对于治理方法来说,一方面,现有的化学治理方法,很容易污染环境,另一方面,现有技术利用曝气器增氧时,曝气器周围的杂质较大,不利于溶解氧气,为此,提出水体原位低碳沉水生态修复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水体原位低碳沉水生态修复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水体原位低碳沉水生态修复装置,包括池体,所述池体的内底壁覆盖有固化底泥层,所述固化底泥层的上侧铺设有沉水植物层,所述池体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高分子材料格网,所述高分子材料格网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若干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盘,所述第一转盘的上端面固定连接第二电磁铁的一端,第二电磁铁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导块,所述连接板的上端面通过第二弹簧连接有曝气器,所述曝气器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与第二电磁铁对应的第一电磁铁,所述第一电磁铁的下端通过第一弹簧连接有与第二电导块对应的第一电导块,所述曝气器的侧壁通过密封布连接在连接板的上端面,所述连接板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支杆的一端,所述支杆的另一端垂直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转动套接有第二转盘,所述第二转盘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搅拌叶,所述搅拌叶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若干搅拌针,所述第二转盘的内侧壁开设有与搅拌叶对应的安装槽,所述固定杆的侧壁开设有与安装槽对应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壁固定连接第三电磁铁的一侧,第三电磁铁的另一侧通过第三弹簧连接第四电磁铁的一侧,第四电磁铁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插杆的一端,插杆的另一端连接有滚轮,所述滚轮与安装槽的侧壁滚动连接,所述曝气器均通过管道与外界的风机贯通连接,所述电机、第一电磁铁、第二电磁铁和外部电源通过导线共同组成一条串联电路,所述第三电磁铁、第四电磁铁、第一电导块、第二电导块和外部电源通过导线共同组成一条串联电路,所述曝气器、风机和外部电源通过导线共同组成一条串联电路。
优选的,所述高分子材料格网为碳纤维层。
优选的,所述曝气器多于八个,且多个曝气器之间呈矩阵分布。
优选的,位于同一个第二转盘上的所述搅拌叶多于四个,且多个搅拌叶之间呈等距环形分布。
优选的,所述第一电导块和第二电导块均呈半球体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三电磁铁和第四电磁铁的磁极方向相同设置。
优选的,位于同一个第二转盘上的多个所述安装槽之间首尾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此水体原位低碳沉水生态修复装置结构简单,一方面,固化底泥层能够使悬浮物沉降,抑制底泥再悬浮,大幅度降低底泥氮磷营养盐的释放,沉水植物层不仅是水生生态系统的重要初级生产者,而且是水环境的重要调节者,占据了水生态系统中的关键性界面,对水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循环起到重要的作用,沉水植物层是维持水体生态系统稳定与生态多样性的基础,是水体生态修复的关键与核心。
另一方面,通过接通外部电源,启动曝气器、风机和电机,将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通电,第一转盘旋转带动第二电磁铁旋转,在第一电磁铁的作用下,曝气器会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发生颤动,增加了曝气器与水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曝气器的增氧效果,随着第一转盘的转动,第二电导块与第一电导块会发生接触,从而将第三电磁铁和第四电磁铁通电,插杆会向凹槽内移动,在曝气器喷气的作用下,搅拌叶会发生轻微转动,使插杆移动到相邻的安装槽中,此时,第一电导块和第二电导块不再接触,插杆会在第三弹簧的作用下向安装槽内移动,由于安装槽的形状,在滚轮挤压安装槽侧壁的作用下,第二转盘能够转动一定的角度,使搅拌叶和搅拌针搅拌水中的杂质,利于氧气的溶解,提高了净化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A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B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池体1、高分子材料格网2、沉水植物层3、固化底泥层4、连接板5、密封布6、第一电导块7、第一弹簧8、第一电磁铁9、滚轮10、电机11、第二弹簧12、第一转盘13、支杆14、第二电磁铁15、第二电导块16、曝气器17、搅拌叶18、搅拌针19、第二转盘20、固定杆21、第三电磁铁22、第三弹簧23、第四电磁铁24、插杆25、安装槽2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水体原位低碳沉水生态修复装置,包括池体1,池体1的内底壁覆盖有固化底泥层4,固化底泥层4的上侧铺设有沉水植物层3,池体1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高分子材料格网2,高分子材料格网2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若干连接板5,连接板5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电机11,电机1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盘13,第一转盘13的上端面固定连接第二电磁铁15的一端,第二电磁铁1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导块16,连接板5的上端面通过第二弹簧12连接有曝气器17,曝气器17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与第二电磁铁15对应的第一电磁铁9,第一电磁铁9的下端通过第一弹簧8连接有与第二电导块16对应的第一电导块7,曝气器17的侧壁通过密封布6连接在连接板5的上端面,连接板5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支杆14的一端,支杆14的另一端垂直固定连接有固定杆21,固定杆21上转动套接有第二转盘20,第二转盘20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搅拌叶18,搅拌叶18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若干搅拌针19,第二转盘20的内侧壁开设有与搅拌叶18对应的安装槽26,固定杆21的侧壁开设有与安装槽26对应的凹槽,凹槽的内壁固定连接第三电磁铁22的一侧,第三电磁铁22的另一侧通过第三弹簧23连接第四电磁铁24的一侧,第四电磁铁24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插杆25的一端,插杆25的另一端连接有滚轮10,滚轮10与安装槽26的侧壁滚动连接,曝气器17均通过管道与外界的风机贯通连接,电机11、第一电磁铁9、第二电磁铁15和外部电源通过导线共同组成一条串联电路,第三电磁铁22、第四电磁铁24、第一电导块7、第二电导块16和外部电源通过导线共同组成一条串联电路,曝气器17、风机和外部电源通过导线共同组成一条串联电路,高分子材料格网2为碳纤维层,曝气器17多于八个,且多个曝气器17之间呈矩阵分布,位于同一个第二转盘20上的搅拌叶18多于四个,且多个搅拌叶18之间呈等距环形分布,第一电导块7和第二电导块16均呈半球体结构,第三电磁铁22和第四电磁铁24的磁极方向相同设置,位于同一个第二转盘20上的多个安装槽26之间首尾相连。
工作原理:一方面,固化底泥层4能够使悬浮物沉降,抑制底泥再悬浮,大幅度降低底泥氮磷营养盐的释放,沉水植物层3不仅是水生生态系统的重要初级生产者,而且是水环境的重要调节者,占据了水生态系统中的关键性界面,对水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循环起到重要的作用,沉水植物层3是维持水体生态系统稳定与生态多样性的基础,是水体生态修复的关键与核心。
另一方面,通过接通外部电源,启动曝气器17、风机和电机11,将第一电磁铁9和第二电磁铁15通电,第一转盘13旋转带动第二电磁铁15旋转,在第一电磁铁9的作用下,曝气器17会在第二弹簧12的作用下发生颤动,增加了曝气器17与水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曝气器17的增氧效果,随着第一转盘13的转动,第二电导块16与第一电导块7会发生接触,从而将第三电磁铁22和第四电磁铁24通电,插杆25会向凹槽内移动,在曝气器17喷气的作用下,搅拌叶18会发生轻微转动,使插杆25移动到相邻的安装槽26中,此时,第一电导块7和第二电导块16不再接触,插杆25会在第三弹簧23的作用下向安装槽26内移动,由于安装槽26的形状,在滚轮10挤压安装槽26侧壁的作用下,第二转盘20能够转动一定的角度,使搅拌叶18和搅拌针19搅拌水中的杂质,利于氧气的溶解,提高了净化效果。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水体原位低碳沉水生态修复装置,包括池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1)的内底壁覆盖有固化底泥层(4),所述固化底泥层(4)的上侧铺设有沉水植物层(3),所述池体(1)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高分子材料格网(2),所述高分子材料格网(2)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若干连接板(5),所述连接板(5)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电机(11),所述电机(1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盘(13),所述第一转盘(13)的上端面固定连接第二电磁铁(15)的一端,第二电磁铁(1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导块(16),所述连接板(5)的上端面通过第二弹簧(12)连接有曝气器(17),所述曝气器(17)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与第二电磁铁(15)对应的第一电磁铁(9),所述第一电磁铁(9)的下端通过第一弹簧(8)连接有与第二电导块(16)对应的第一电导块(7),所述曝气器(17)的侧壁通过密封布(6)连接在连接板(5)的上端面,所述连接板(5)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支杆(14)的一端,所述支杆(14)的另一端垂直固定连接有固定杆(21),所述固定杆(21)上转动套接有第二转盘(20),所述第二转盘(20)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搅拌叶(18),所述搅拌叶(18)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若干搅拌针(19),所述第二转盘(20)的内侧壁开设有与搅拌叶(18)对应的安装槽(26),所述固定杆(21)的侧壁开设有与安装槽(26)对应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壁固定连接第三电磁铁(22)的一侧,第三电磁铁(22)的另一侧通过第三弹簧(23)连接第四电磁铁(24)的一侧,第四电磁铁(24)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插杆(25)的一端,插杆(25)的另一端连接有滚轮(10),所述滚轮(10)与安装槽(26)的侧壁滚动连接,所述曝气器(17)均通过管道与外界的风机贯通连接,所述电机(11)、第一电磁铁(9)、第二电磁铁(15)和外部电源通过导线共同组成一条串联电路,所述第三电磁铁(22)、第四电磁铁(24)、第一电导块(7)、第二电导块(16)和外部电源通过导线共同组成一条串联电路,所述曝气器(17)、风机和外部电源通过导线共同组成一条串联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体原位低碳沉水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材料格网(2)为碳纤维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体原位低碳沉水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器(17)多于八个,且多个曝气器(17)之间呈矩阵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体原位低碳沉水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同一个第二转盘(20)上的所述搅拌叶(18)多于四个,且多个搅拌叶(18)之间呈等距环形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体原位低碳沉水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导块(7)和第二电导块(16)均呈半球体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体原位低碳沉水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电磁铁(22)和第四电磁铁(24)的磁极方向相同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体原位低碳沉水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同一个第二转盘(20)上的多个所述安装槽(26)之间首尾相连。
CN201810081150.8A 2018-01-29 2018-01-29 水体原位低碳沉水生态修复装置 Pending CN10824957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81150.8A CN108249577A (zh) 2018-01-29 2018-01-29 水体原位低碳沉水生态修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81150.8A CN108249577A (zh) 2018-01-29 2018-01-29 水体原位低碳沉水生态修复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49577A true CN108249577A (zh) 2018-07-06

Family

ID=627434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081150.8A Pending CN108249577A (zh) 2018-01-29 2018-01-29 水体原位低碳沉水生态修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249577A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64220A (zh) * 2014-03-28 2014-06-18 江苏山水环境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阶梯式水体生态净化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104193126A (zh) * 2014-08-28 2014-12-10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一种硬底质浅水湖泊的生态基质及制备方法和基底改良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64220A (zh) * 2014-03-28 2014-06-18 江苏山水环境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阶梯式水体生态净化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104193126A (zh) * 2014-08-28 2014-12-10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一种硬底质浅水湖泊的生态基质及制备方法和基底改良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国家环境保护局科技标准司: "《城市污水稳定塘处理技术指南》", 31 May 1997,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232485U (zh) 一种基于太阳能微纳米曝气的复合人工浮岛水处理装置
CN104944593B (zh) 沉水植物种植基质及利用沉水植物修复富营养化水体装置
CN104150600B (zh) 一种太阳能曝气水葫芦生态浮岛及其使用方法
CN106745766A (zh) 一种依靠太阳能曝气增氧的水生植物浮床系统
CN106882871B (zh) 一种强化厌氧微生物活性的纳米磁铁矿耦合废水处理工艺
He et al. Simultaneous wastewater treatment, electricity generation and biomass production by an immobilized photosynthetic algal microbial fuel cell
CN103395891A (zh) 一种微生物燃料电池型立体组合生态浮床装置及应用
CN206949146U (zh) 一种具有补光、增氧功能的沉水植物种植装置
CN105254012A (zh) 一种快速培养好氧颗粒污泥的方法
CN106542645A (zh) 微生物治污发生系统及微生物治污菌剂的制作方法和微生物治污发生系统的微生物治污方法
CN108726666A (zh) 一种黑臭水体修复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N215049013U (zh) 一种利用人工水草加强河流净化能力的新型生态活化拢床
CN104386825B (zh) 一种湖塘水体原位修复的方法
CN202625942U (zh) 一种用于水体中形成大流量水流的升流式搅拌提升机
CN208561850U (zh) 一种微动力循环复氧式人工浮岛
CN108249577A (zh) 水体原位低碳沉水生态修复装置
CN201268619Y (zh) 一种可以在多种水环境下使用的高效自由体生态基
CN211470941U (zh) 一种微生物缓释装置
CN106673220B (zh) 一种用于水环境质量改善原位处理方法
CN210710927U (zh) 一种无泡曝气河道净化一体机
CN203976484U (zh) 一种太阳能曝气水葫芦生态浮岛
CN108017157A (zh) 一种基于ehbr的浮标式河道污水治理装置
CN209721732U (zh) 一种基于竖流式的光伏发电悬浮式曝气器
CN103641237B (zh) 一种用于富营养化水体的太阳能推流循环、复氧装置及其方法
CN206529334U (zh) 一种微生态基质和污水净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