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48853A - 载人飞行器 - Google Patents

载人飞行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48853A
CN108248853A CN201810200656.6A CN201810200656A CN108248853A CN 108248853 A CN108248853 A CN 108248853A CN 201810200656 A CN201810200656 A CN 201810200656A CN 108248853 A CN108248853 A CN 1082488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duct
connecting portion
power output
auxilia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20065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248853B (zh
Inventor
杨泽宇
孔令明
邰鑫来
刘虹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Zero Chuang Zhongche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Zero Chuang Zhongch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Zero Chuang Zhongche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Zero Chuang Zhongch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20065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248853B/zh
Publication of CN1082488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488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2488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488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CAEROPLANES; HELICOPTERS
    • B64C27/00Rotorcraft; Rotors peculiar thereto
    • B64C27/20Rotorcraft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shrouded rotors, e.g. flying platfor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CAEROPLANES; HELICOPTERS
    • B64C27/00Rotorcraft; Rotors peculiar thereto
    • B64C27/04Helicopters
    • B64C27/08Helicopters with two or more ro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Actuat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载人飞行器,包括飞行器本体,飞行器本体上设置有载人部,前端的两侧设置有前涵道,后端的两侧设置有后涵道,前涵道和后涵道内安装有平衡螺旋桨;前端的中间位置安装有第一辅助涵道,第一辅助涵道内安装有第一辅助螺旋桨,第一涵道的内径大于前涵道的内径,第一辅助螺旋桨的最大输出功率大于平衡螺旋桨的最大输出功率;飞后端的中间位置安装有第二辅助涵道,第二辅助涵道内安装有第二辅助螺旋桨,第二涵道的内径大于后涵道的内径,第二辅助螺旋桨的最大输出功率等于第一辅助螺旋桨的最大输出功率。该飞行器,在满足载人作业时起飞动力需求同时,在有侧向风飞行的情况下,也不容易增加克服侧向风对飞行器的影响时需要的动力。

Description

载人飞行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航空航天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载人飞行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飞行器无论在军事还是民用上被广泛应用,尤其是在救灾抢险、农作物喷药、航拍等领域大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因此,其发展前景是不可小觑的;
发明专利“一种涵道式无人机及其控制方法”(201610204096.2)公开了一种具有多形态稳定飞行和悬停能力的涵道式无人机,这种结构的无人机起飞时动力较小,不能满足载人作业的需求,如果将涵道及其内部的螺旋桨做大可以满足载人作业需求,但是飞行器两侧的面积会大大增加,在有侧向风飞行的情况下,克服侧向风对飞行器的影响时需要的动力大大增加,进而大大增加了飞行器耗能,从而大大增加飞行成本。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载人飞行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载人飞行器,包括飞行器本体,所述飞行器本体上设置有载人部,所述飞行器本体的前端的两侧设置有前涵道,所述飞行器本体的后端的两侧设置有后涵道,所述前涵道和所述后涵道内安装有平衡螺旋桨;所述飞行器本体的前端的中间位置安装有第一辅助涵道,所述第一辅助涵道内安装有第一辅助螺旋桨,所述第一涵道的内径大于所述前涵道的内径,所述第一辅助螺旋桨的最大输出功率大于所述平衡螺旋桨的最大输出功率;所述飞行器本体的后端的中间位置安装有第二辅助涵道,所述第二辅助涵道内安装有第二辅助螺旋桨19,所述第二涵道的内径大于所述后涵道的内径,所述第二辅助螺旋桨的最大输出功率等于所述第一辅助螺旋桨的最大输出功率。
可选的,所述载人部上设置有驾驶室。
可选的,所述飞行器本体的前端的中间位置竖直固定有第一固定体,所述第一固定体上水平固定有第二固定体和第三固定体,所述第二固定体和所述第三固定体平行设置;所述飞行器本体的前端设置有第一驱动体和第二驱动体,所述第一驱动体包括:第一基杆、第一折弯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基杆、第一折弯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为一体的,所述第一折弯部位于所述第一基杆靠近所述第一固定体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基杆远离所述第一固定体的一端,所述第一基杆铰接于所述飞行器本体的前端,所述第二固定体上设置有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有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与所述第一折弯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上铰接有第一压接端子,所述第一压接端子上固定有联动线,所述第一固定体上固定有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二驱动体包括:第二基杆、第二折弯部、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所述第二基杆、第二折弯部、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为一体的,所述第二折弯部位于所述第二基杆靠近所述第一固定体的一端,所述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二基杆远离所述第一固定体的一端,所述第二基杆铰接于所述飞行器本体的前端,所述第三固定体上设置有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二液压缸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有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与所述第二折弯部连接,所述第四连接部上铰接有第二压接端子,所述第三固定体上固定有第二支撑架;所述飞行器本体的前端还设置有穿线管,所述穿线管通过所述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固定于所述飞行器本体的前端,所述联动线穿过所述穿线管固定于第二压接端子上;所述第一辅助涵道上设置有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所述第一连接体位于所述第一辅助涵道的顶部,所述第二连接体位于所述第一涵道的底部,所述第一连接体与所述第一连接部铰接,所述第二连接体与所述第三连接部铰接。
可选的,所述飞行器本体的一侧或两侧设置有自动门,所述自动门内侧设置有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内安装有发射支架,所述发射支架的前端设置有主动辊,所述发射支架的后端设置有第一从动辊,所述主动辊和所述第一从动辊之间设置有第二从动辊,所述第一从动辊上缠绕有多个橡胶网,多个橡胶网之间通过塑料绳连接;所述橡胶网的前端和后端均设置有配重板,所述橡胶网的边缘设置有塑料布包边,所述塑料布包边完全包围所述橡胶网的网格;
所述发射支架上位于所述第二从动辊两端的位置安装有辅助支撑辊和限位辊,所述辅助支撑辊为中空的,表面设置有多个喷孔,内部设置有电子点火器,所述发射支架上设置有油管,所述飞行器本体内设置有活塞发动机,所述活塞发动机与所述油管连接;所述发射支架上位于所述主动辊的前端设置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为光滑的。
可选的,所述飞行器本体的底部安装有探照灯、人体温度探测仪和定位器。
可选的,所述飞行器本体的一侧或两侧设置有互相配合的两个门板,所述门板通过第一转轴固定于所述飞行器本体上,所述门板的内侧设置有仓室,所述仓室内设置有搁置板,所述搁置板上平铺有橡胶网;所述仓室内安装有两个驱动装置,两个所述驱动装置位于所述搁置板的两侧,所述橡胶网的前端的两侧设置有拉绳,每侧的所述拉绳与距离该侧较近的驱动装置连接,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空心管,固定于所述仓室内侧的;蓄能弹簧,固定于空心管内,并且位于空心管的前端;第一滑块,与所述蓄能弹簧连接;第二滑块,与第一滑块接触;电动伸缩杆,与所述第二滑块配合,用于驱动第二滑块压缩第一滑块使蓄能弹簧蓄能,两个所述驱动装置的电动伸缩杆为同步运动的;动力输出杆,所述动力输出杆一端设置有第一弯曲部,所述第一弯曲部未与所述动力输出端连接的一端卡于所述第二滑块上,所述动力输出杆的设置有第一弯曲部的一端通过第二转轴固定于所述仓室内,所述空心管上设置有第一通孔,用于所述第一弯曲部穿过,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弯曲部的直径;转盘,通过中心轴固定于所述动力输出杆的另一端,所述中心轴的顶部凸出所述转盘的顶面;刀片,固定于所述中心轴的顶部,所述刀片包括水平部和竖直部,所述水平部和所述竖直部连接,所述水平部固定于所述中心轴上;立柱,固定于所述转盘上,位于刀片的一侧,并且所述立柱至所述中心轴的距离小于所述竖直部至中心轴的距离,所述立柱的高度高于所述竖直部的底部且低于所述水平部,所述拉绳固定于所述立柱上;第二弯曲部,所述第二弯曲部通过设置于所述空心管外侧的第三转轴固定于所述空心管的外侧,所述空心管上设置有第二通孔,用于所述第二弯曲部穿过,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弯曲部的直径,在初始状态下,所述第二弯曲部一端与所述第一滑块相抵,另一端设置有拉力弹簧,所述第二弯曲部的设置有拉力弹簧的一端设置有磁性吸头;电磁铁,与所述磁性吸头配合,两个所述驱动装置的电磁铁为同步运动的;固定壳体,固定于所述空心管的外侧,罩住所述电磁铁、第三转轴、第二弯曲部和拉力弹簧,所述电磁铁、第三转轴和拉力弹簧固定在所述固定壳体上。
可选的,所述空心管为倾斜的,所述动力输出杆为倾斜的,所述空心管与所述动力输出杆的倾斜方向相反,两个所述动力输出杆位于两个所述空心管的内侧,在初始状态下,每个所述动力输出杆上的转盘正对距离其较近的门板。
可选的,所述橡胶网为方形,所述橡胶网前端两侧的角上设置有拉绳81,每个角上的拉绳与距离该角较近的驱动装置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二滑块和第一滑块为一体的。
本发明提供的载人飞行器,通过设置第一辅助涵道和第二辅助涵道,并分别位于飞行器本体的前端的中间位置和后端的中间位置,从而在满足载人作业时起飞动力需求的同时,在有侧向风飞行的情况下,也不容易增加克服侧向风对飞行器的影响时需要的动力。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一种载人飞行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在A处的放大图;
图4是实施例3的发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在B处的放大图;
图6是实施例3的橡胶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3的橡胶网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4的仓室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在C处的放大图;
图10是图8在D处的放大图;
图11是实施例4中的第三转轴的立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详细描述。
实施例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载人飞行器,参见图1,包括飞行器本体11,所述飞行器本体11上设置有载人部12,载人部可以使用现有的结构,比如座椅总成、车座总成等,甚至是条形箱体,只要能实现搭载人的结构即可,此处不做具体限定,所述飞行器本体的前端的两侧设置有前涵道13,所述飞行器本体的后端的两侧设置有后涵道14,所述前涵道和所述后涵道内安装有平衡螺旋桨15;所述飞行器本体的前端的中间位置安装有第一辅助涵道16,所述第一辅助涵道内安装有第一辅助螺旋桨17,所述第一涵道的内径大于所述前涵道的内径,所述第一辅助螺旋桨的最大输出功率大于所述平衡螺旋桨的最大输出功率;所述飞行器本体的后端的中间位置安装有第二辅助涵道18,所述第二辅助涵道内安装有第二辅助螺旋桨19,所述第二涵道的内径大于所述后涵道的内径,所述第二辅助螺旋桨的最大输出功率等于所述第一辅助螺旋桨的最大输出功率。为了安全起见,所述载人部上或者外侧设置有驾驶室,驾驶室的设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提供的载人飞行器,通过设置第一辅助涵道和第二辅助涵道,并分别位于飞行器本体的前端的中间位置和后端的中间位置,从而在满足载人作业时起飞动力需求的同时,在有侧向风飞行的情况下,也不容易增加克服侧向风对飞行器的影响时需要的动力。
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参见图2和图3,所述飞行器本体的前端的中间位置竖直固定有第一固定体20,所述第一固定体上水平固定有第二固定体21和第三固定体22,所述第二固定体21和所述第三固定体22平行设置;所述飞行器本体的前端设置有第一驱动体23和第二驱动体24,所述第一驱动体包括:第一基杆25、第一折弯部26、第一连接部27和第二连接部28,所述第一基杆25、第一折弯部26、第一连接部27和第二连接部28为一体的,所述第一折弯部位于所述第一基杆靠近所述第一固定体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接部27和第二连接部28位于所述第一基杆远离所述第一固定体的一端,所述第一基杆铰接于所述飞行器本体的前端,所述第二固定体上设置有第一液压缸29,所述第一液压缸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有第一伸缩杆30,所述第一伸缩杆与所述第一折弯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上铰接有第一压接端子31,压线端子,也可以称为线鼻子,所述第一压接端子上固定有联动线32,所述第一固定体上固定有第一支撑架33;所述第二驱动体包括:第二基杆、第二折弯部、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所述第二基杆、第二折弯部、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为一体的,所述第二折弯部位于所述第二基杆靠近所述第一固定体的一端,所述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二基杆远离所述第一固定体的一端,所述第二基杆铰接于所述飞行器本体的前端,所述第三固定体上设置有第二液压缸34,所述第二液压缸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有第二伸缩杆35,所述第二伸缩杆与所述第二折弯部连接,所述第四连接部上铰接有第二压接端子36,所述第三固定体上固定有第二支撑架37;所述飞行器本体的前端还设置有穿线管38,所述穿线管通过所述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固定于所述飞行器本体的前端,所述联动线穿过所述穿线管固定于第二压接端子上;所述第一辅助涵道上设置有第一连接体39和第二连接体40,所述第一连接体位于所述第一辅助涵道的顶部,所述第二连接体位于所述第一涵道的底部,所述第一连接体与所述第一连接部铰接,所述第二连接体与所述第三连接部铰接。
通过上述结构,在飞行过程中,可以控制第一辅助涵道旋转,在需要快速前进时,比如救援赶时间时,可以将第一辅助涵道旋转至向后方排气,加快前进速度。控制过程如下:如图2所示,第一阶段:第一液压缸29推动第一驱动体的第一伸缩杆30向右侧运动,带动第一驱动体的第一折弯部26向逆时针反向转动,从而使第一驱动体的第一连接部27推动第一连接体39向左侧运动,带动左侧的第一辅助涵道顶部向左侧翻转;同时,第二阶段:第一驱动体的第二连接部28向左侧运动,拉动联动线32,使第二驱动体24的第二连接部向右侧运动,带动第二连接体40向右侧运动,带动左侧的第一辅助涵道底部向右侧翻转,达到控制第一辅助涵道逆时针旋转的目的,在第二驱动体24的第二连接部向右侧运动时,带动第二驱动体的第一折弯部向左侧运动,第二伸缩杆收缩;
当需要恢复原来状态时,第三阶段:第一液压缸29拉动第一驱动体的第一伸缩杆伸展,同时第二液压缸34推动第二伸缩杆向右侧运动,带动第二驱动体的第一折弯部向逆时针反向转动,从而使第二驱动体的第一连接部推动第二连接体40向左侧运动,带动左侧的第一辅助涵道底部向左侧翻转;同时,第四阶段:第二驱动体的第二连接部向左侧运动,拉动联动线32,使第一驱动体23的第二连接部向右侧运动,带动第一连接体39向右侧运动,带动左侧的第一辅助涵道顶部向右侧翻转,达到控制第一辅助涵道顺时针旋转的目的,在第一驱动体23的第二连接部向右侧运动时,带动第一驱动体的第一折弯部向左侧运动,第一伸缩杆收缩;
在整个程中假若其中一个液压缸或者驱动体损坏,比如第一液压缸或第一驱动体损坏,还可以通过第二液压缸直接拉动第二伸缩杆向左侧运动带动第二驱动体的第一折弯部向顺时针反向转动,从而带动左侧的第一辅助涵道底部向右侧翻转,也能达到控制第一辅助涵道逆时针旋转的目的,只是在需要恢复原来状态时,推动第二伸缩杆收缩时推动的距离相对较长,第一辅助涵道旋转的效果稍差,比如旋转角度由90度变为60度,但是,还是有利于快速前进,不会因为第一液压缸或第一驱动体损坏而无法快速前进,当然第二液压缸或第二驱动体损坏时也可以通过第一液压缸和第一驱动体控制第一辅助涵道旋转。需要说明的是,作为一种变形,还可以将上述的第一驱动体、和第二驱动体结构应用于第二辅助涵道,液压缸的安装和控制是本例与技术人员熟知的,一般可通过飞行器的控制系统控制,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3,在用于大山救援时,比如驴友迷路被困悬崖时救援时,受外部环境(比如山体、树木等)影响,载人飞行器往往不能直接在被救者正下方施救,为此,申请人在实施例1或实施例2的基础上设计了如下方案:参见图4-图7,所述飞行器本体的一侧或两侧设置有自动门,自动门的安装设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因此图中未画出,也可以参照图8将门板替换为自动控制的门,所述自动门内侧设置有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内安装有发射支架41,所述发射支架的前端设置有主动辊42,所述发射支架的后端设置有第一从动辊43,所述主动辊和所述第一从动辊之间设置有第二从动辊44,所述第一从动辊上缠绕有多个橡胶网45,多个橡胶网之间通过塑料绳46连接;所述橡胶网的前端和后端均设置有配重板53,所述橡胶网的边缘设置有塑料布包边47,在橡胶网接到被救助者时,塑料布包边没有弹性而橡胶网有弹性,在人砸在橡胶网上时更容易形成兜状,使被救助者不容易脱离橡胶网,所述塑料布包边完全包围所述橡胶网的网格48;所述发射支架上位于所述第二从动辊两端附近的位置安装有辅助支撑辊和限位辊50,所述辅助支撑辊为中空的,表面设置有多个喷孔54,内部设置有电子点火器,当然也可以只安装电子点火头,其他部分用引线引出辅助支撑辊外,所述发射支架上设置有油管51,所述飞行器本体内设置有活塞发动机,所述活塞发动机与所述油管连接;所述发射支架上位于所述主动辊的前端设置有导向板52,所述导向板为光滑的,以便于橡胶网滑过。
该结构在救援时,主动辊运动带动第一从动辊运动,平铺在主动辊上的橡胶网由于与主动辊、第一从动辊和第二从动辊有摩擦力,向前运动,当塑料绳运动至辅助支承辊处时,发动机瞬间给油管供油,当然发动机也可以用燃气供应装置替换,电子点火器瞬间点火,火苗从喷孔喷出,将塑料绳烧断,上述的发动机和点火器可以使用飞行器的控制系统控制,前面的橡胶网沿导向板继续运动,向外飞出从而将被救助者接住并改变被救助者的下落方向,有利于被救助者躲开危险物(比如电塔),并且在落地形成缓冲,有利于保护被救助者,在塑料绳被烧断时,后面的橡胶网前端受惯性继续运动至第二从动辊,在第一从动辊和第二从动辊的作用下继续运动,直至运动至主动辊,重复前面的橡胶网的运动,该结构相对简单,使用方便。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前端是以橡胶网在发射时运动的前后顺序为参照的,该装置也可以设置一个橡胶网,只是设置多个橡胶网在救援时可以连续发射,更保险,橡胶网是用橡胶材料制作的网,在接住被救助者时,由于其发射后有一定的水平速度可以改变被救助者的下落方向,有利于被救助者躲开危险物(比如电塔),并且在落地形成缓冲,有利于保护被救助者,橡胶网也可以使用硅胶材料制作,其厚度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使用硅胶材料时,可以将网的内部设置成中空的,还可以在容置空间内设置自动充气装置与硅胶网连接,通过飞机的控制系统控制其快速充比空气密度小的气体,从而在接住被救助者时减缓下落时间,并且增大落地时的弹性,更有利于保护被救助者。为了方便救援所述飞行器本体的底部安装有探照灯、人体温度探测仪和定位器。
实施例4,作为解决实施例3的问题的另一种方案,参见图8-图11,所述飞行器本体的一侧或两侧设置有互相配合的两个门板55,所述门板通过第一转轴56固定于所述飞行器本体上,所述门板的内侧设置有仓室59,所述仓室内设置有搁置板57,所述搁置板上平铺有橡胶网45;所述仓室内安装有两个驱动装置,两个所述驱动装置位于所述搁置板的两侧,所述橡胶网的前端的两侧设置有拉绳81,每侧的所述拉绳与距离该侧较近的驱动装置连接,一般的,所述橡胶可以设置成网为方形,所述橡胶网前端两侧的角上设置有拉绳81,每个角上的拉绳与距离该角较近的驱动装置连接,本申请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空心管58,固定于所述仓室内侧的;蓄能弹簧60,固定于空心管内,并且位于空心管的前端;第一滑块61,与所述蓄能弹簧连接;第二滑块62,与第一滑块接触,第二坏块与第一滑块也可以制作为一体,位置也可以互换,此处不做具体限定;电动伸缩杆63,与所述第二滑块配合,用于驱动第二滑块压缩第一滑块使蓄能弹簧蓄能,两个所述驱动装置的电动伸缩杆为同步运动的,也就是联动的,一般可通过飞行器的控制系统控制;动力输出杆64,所述动力输出杆一端设置有第一弯曲部65,所述第一弯曲部未与所述动力输出端连接的一端卡于所述第二滑块上,所述动力输出杆的设置有第一弯曲部的一端通过第二转轴66固定于所述仓室内,所述空心管上设置有第一通孔74,用于所述第一弯曲部穿过,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弯曲部的直径,为了便于第一弯曲部活动,可将第一通孔的直径设置为弯曲部的直径的2-5倍,弯曲部的弧度为60-120度;转盘67,通过中心轴68固定于所述动力输出杆的另一端,中心轴上还可以安装轴承,转盘通过轴承固定于中心轴上,所述中心轴的顶部凸出所述转盘的顶面;刀片69,固定于所述中心轴的顶部,所述刀片包括水平部70和竖直部71,所述水平部和所述竖直部连接,一般为一体的,所述水平部固定于所述中心轴上;立柱72,固定于所述转盘上,位于刀片的一侧,并且所述立柱至所述中心轴的距离小于所述竖直部至中心轴的距离,所述立柱的高度高于所述竖直部的底部且低于所述水平部,所述拉绳固定于所述立柱上,一般固定于立柱的顶端;第二弯曲部73,所述第二弯曲部通过设置于所述空心管外侧的第三转轴78固定于所述空心管的外侧,所述空心管上设置有第二通孔75,用于所述第二弯曲部穿过,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弯曲部的直径,为了便于第二弯曲部活动,可将第二通孔的直径设置为弯曲部的直径的2-5倍,弯曲部的弧度为60-120度,在初始状态下,所述第二弯曲部一端与所述第一滑块相抵,另一端设置有拉力弹簧76,所述第二弯曲部的设置有拉力弹簧的一端设置有磁性吸头77,一般可以使用铁、铜等制作成柱状结构;电磁铁79,与所述磁性吸头配合,两个所述驱动装置的电磁铁为同步运动的,也就是联动的,一般可通过飞行器的控制系统控制;固定壳体80,固定于所述空心管的外侧,罩住所述电磁铁、第三转轴、第二弯曲部和拉力弹簧,所述电磁铁、第三转轴和拉力弹簧固定在所述固定壳体上。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空心管为倾斜的,所述动力输出杆为倾斜的,所述空心管与所述动力输出杆的倾斜方向相反,两个所述动力输出杆位于两个所述空心管的内侧,在初始状态下,每个所述动力输出杆上的转盘正对距离该转盘较近的门板,一般的,两个空心管呈外八字形设置,两个动力输出杆呈能内八字形设置。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初始状态是指驱动装置未驱动橡胶网运动的状态,前端是以橡胶网在发射时运动的前后顺序为参照的。
该结构在救援时,两个电磁铁同步运动,也就是同时得电,吸合磁性吸头,拉动第二弯曲部沿第三转轴转动,使第二弯曲部位于空心管内侧的部分迅速沿第二通孔向外移出,第一滑块摆脱第二弯曲部的束缚,受蓄能弹簧的作用力迅速向后移动,推动第二滑块带动第一弯曲部移动,使动力输出杆沿第二转轴旋转,动力输出杆上的转盘运动时拉动拉绳,使橡胶网向前运动,并且两侧的拉绳向外张开,当转盘与门板接触,推动门板打开,同时,由于转盘与门接触时接触点受切线方向的力的作用旋转,带动拉绳旋转,当拉绳经过刀片时被切断,橡胶网此时受惯性仍然向外飞出并张开,从而将被救助者接住并改变被救助者的下落方向,有利于被救助者躲开危险物(比如电塔),并且在落地形成缓冲,有利于保护被救助者,该结构相对简单,使用方便。
上述实施例只是发明的例示,不应当以说明书及附图的例示性实施例描述限制专利权的保护范围。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作为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骤。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Claims (9)

1.一种载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飞行器本体(11),所述飞行器本体(11)上设置有载人部(12),所述飞行器本体的前端的两侧设置有前涵道(13),所述飞行器本体的后端的两侧设置有后涵道(14),所述前涵道和所述后涵道内安装有平衡螺旋桨(15);
所述飞行器本体的前端的中间位置安装有第一辅助涵道(16),所述第一辅助涵道内安装有第一辅助螺旋桨(17),所述第一涵道的内径大于所述前涵道的内径,所述第一辅助螺旋桨的最大输出功率大于所述平衡螺旋桨的最大输出功率;
所述飞行器本体的后端的中间位置安装有第二辅助涵道(18),所述第二辅助涵道内安装有第二辅助螺旋桨(19),所述第二涵道的内径大于所述后涵道的内径,所述第二辅助螺旋桨的最大输出功率等于所述第一辅助螺旋桨的最大输出功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人部上设置有驾驶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行器本体的前端的中间位置竖直固定有第一固定体(20),所述第一固定体上水平固定有第二固定体(21)和第三固定体(22),所述第二固定体(21)和所述第三固定体(22)平行设置;
所述飞行器本体的前端设置有第一驱动体(23)和第二驱动体(24),所述第一驱动体包括:第一基杆(25)、第一折弯部(26)、第一连接部(27)和第二连接部(28),所述第一基杆(25)、第一折弯部(26)、第一连接部(27)和第二连接部(28)为一体的,所述第一折弯部位于所述第一基杆靠近所述第一固定体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接部(27)和第二连接部(28)位于所述第一基杆远离所述第一固定体的一端,所述第一基杆铰接于所述飞行器本体的前端,所述第二固定体上设置有第一液压缸(29),所述第一液压缸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有第一伸缩杆(30),所述第一伸缩杆与所述第一折弯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上铰接有第一压接端子(31),所述第一压接端子上固定有联动线(32),所述第一固定体上固定有第一支撑架(33);
所述第二驱动体包括:第二基杆、第二折弯部、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所述第二基杆、第二折弯部、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为一体的,所述第二折弯部位于所述第二基杆靠近所述第一固定体的一端,所述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二基杆远离所述第一固定体的一端,所述第二基杆铰接于所述飞行器本体的前端,所述第三固定体上设置有第二液压缸(34),所述第二液压缸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有第二伸缩杆(35),所述第二伸缩杆与所述第二折弯部连接,所述第四连接部上铰接有第二压接端子(36),所述第三固定体上固定有第二支撑架(37);
所述飞行器本体的前端还设置有穿线管(38),所述穿线管通过所述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固定于所述飞行器本体的前端,所述联动线穿过所述穿线管固定于第二压接端子上;
所述第一辅助涵道上设置有第一连接体(39)和第二连接体(40),所述第一连接体位于所述第一辅助涵道的顶部,所述第二连接体位于所述第一涵道的底部,所述第一连接体与所述第一连接部铰接,所述第二连接体与所述第三连接部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载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行器本体的一侧或两侧设置有自动门,所述自动门内侧设置有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内安装有发射支架(41),所述发射支架的前端设置有主动辊(42),所述发射支架的后端设置有第一从动辊(43),所述主动辊和所述第一从动辊之间设置有第二从动辊(44),所述第一从动辊上缠绕有多个橡胶网(45),多个橡胶网之间通过塑料绳(46)连接;
所述橡胶网的前端和后端均设置有配重板(53),所述橡胶网的边缘设置有塑料布包边(47),所述塑料布包边完全包围所述橡胶网的网格(48);
所述发射支架上位于所述第二从动辊两端的位置安装有辅助支撑辊和限位辊(50),所述辅助支撑辊为中空的,表面设置有多个喷孔(54),内部设置有电子点火器,所述发射支架上设置有油管(51),所述飞行器本体内设置有活塞发动机,所述活塞发动机与所述油管连接;
所述发射支架上位于所述主动辊的前端设置有导向板(52),所述导向板为光滑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载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行器本体的底部安装有探照灯、人体温度探测仪和定位器。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载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行器本体的一侧或两侧设置有互相配合的两个门板(55),所述门板通过第一转轴(56)固定于所述飞行器本体上,所述门板的内侧设置有仓室(59),所述仓室内设置有搁置板(57),所述搁置板上平铺有橡胶网(45);
所述仓室内安装有两个驱动装置,两个所述驱动装置位于所述搁置板的两侧,所述橡胶网的前端的两侧设置有拉绳(81),每侧的所述拉绳与距离该侧较近的驱动装置连接,所述驱动装置包括:
空心管(58),固定于所述仓室内侧的;
蓄能弹簧(60),固定于空心管内,并且位于空心管的前端;
第一滑块(61),与所述蓄能弹簧连接;
第二滑块(62),与第一滑块接触;
电动伸缩杆(63),与所述第二滑块配合,用于驱动第二滑块压缩第一滑块使蓄能弹簧蓄能,两个所述驱动装置的电动伸缩杆为同步运动的;
动力输出杆(64),所述动力输出杆一端设置有第一弯曲部(65),所述第一弯曲部未与所述动力输出端连接的一端卡于所述第二滑块上,所述动力输出杆的设置有第一弯曲部的一端通过第二转轴(66)固定于所述仓室内,所述空心管上设置有第一通孔(74),用于所述第一弯曲部穿过,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弯曲部的直径;
转盘(67),通过中心轴(68)固定于所述动力输出杆的另一端,所述中心轴的顶部凸出所述转盘的顶面;
刀片(69),固定于所述中心轴的顶部,所述刀片包括水平部(70)和竖直部(71),所述水平部和所述竖直部连接,所述水平部固定于所述中心轴上;
立柱(72),固定于所述转盘上,位于刀片的一侧,并且所述立柱至所述中心轴的距离小于所述竖直部至中心轴的距离,所述立柱的高度高于所述竖直部的底部且低于所述水平部,所述拉绳固定于所述立柱上;
第二弯曲部(73),所述第二弯曲部通过设置于所述空心管外侧的第三转轴(78)固定于所述空心管的外侧,所述空心管上设置有第二通孔(75),用于所述第二弯曲部穿过,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弯曲部的直径,在初始状态下,所述第二弯曲部一端与所述第一滑块相抵,另一端设置有拉力弹簧(76),所述第二弯曲部的设置有拉力弹簧的一端设置有磁性吸头(77);
电磁铁(79),与所述磁性吸头配合,两个所述驱动装置的电磁铁为同步运动的;
固定壳体(80),固定于所述空心管的外侧,罩住所述电磁铁、第三转轴、第二弯曲部和拉力弹簧,所述电磁铁、第三转轴和拉力弹簧固定在所述固定壳体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载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管为倾斜的,所述动力输出杆为倾斜的,所述空心管与所述动力输出杆的倾斜方向相反,两个所述动力输出杆位于两个所述空心管的内侧,在初始状态下,每个所述动力输出杆上的转盘正对距离其较近的门板。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载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网为方形,所述橡胶网前端两侧的角上设置有拉绳(81),每个角上的拉绳与距离该角较近的驱动装置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载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块和第一滑块为一体的。
CN201810200656.6A 2018-03-12 2018-03-12 载人飞行器 Active CN1082488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00656.6A CN108248853B (zh) 2018-03-12 2018-03-12 载人飞行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00656.6A CN108248853B (zh) 2018-03-12 2018-03-12 载人飞行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48853A true CN108248853A (zh) 2018-07-06
CN108248853B CN108248853B (zh) 2024-02-02

Family

ID=627460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200656.6A Active CN108248853B (zh) 2018-03-12 2018-03-12 载人飞行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248853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062443A1 (en) * 2001-10-02 2003-04-03 Joseph Wagner VTOL personal aircraft
US20060226281A1 (en) * 2004-11-17 2006-10-12 Walton Joh-Paul C Ducted fan 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 vehicle
US20120056040A1 (en) * 2009-03-20 2012-03-08 Geola Technologies, Ltd. Electric VTOL Aircraft
CN102874408A (zh) * 2012-11-02 2013-01-16 冯小淋 双涵道螺旋桨垂直起降电动载人飞行器及其实现方法
CN104773290A (zh) * 2015-03-19 2015-07-15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双涵道共轴多旋翼飞行摩托
CN205652355U (zh) * 2016-03-29 2016-10-19 李新 飞行器
CN208036602U (zh) * 2018-03-12 2018-11-02 北京零创众成科技有限公司 载人飞行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062443A1 (en) * 2001-10-02 2003-04-03 Joseph Wagner VTOL personal aircraft
US20060226281A1 (en) * 2004-11-17 2006-10-12 Walton Joh-Paul C Ducted fan 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 vehicle
US20120056040A1 (en) * 2009-03-20 2012-03-08 Geola Technologies, Ltd. Electric VTOL Aircraft
CN102874408A (zh) * 2012-11-02 2013-01-16 冯小淋 双涵道螺旋桨垂直起降电动载人飞行器及其实现方法
CN104773290A (zh) * 2015-03-19 2015-07-15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双涵道共轴多旋翼飞行摩托
CN205652355U (zh) * 2016-03-29 2016-10-19 李新 飞行器
CN208036602U (zh) * 2018-03-12 2018-11-02 北京零创众成科技有限公司 载人飞行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48853B (zh) 2024-0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557106A (zh) 一种具有储存和补给功能的无人机集群发射回收装置
US9022312B2 (en) Fly-in landing pad for lift-fan aircraft
CN107792381B (zh) 一种无人机空基拖曳网式回收装置与方法
CN109592060A (zh) 一种固定翼无人机起降系统及其起降方法
JP2022520924A (ja) 無人機回収装置
CN208036602U (zh) 载人飞行器
CN109421939A (zh) 用于飞行器的轨道回收系统
CN107380402A (zh) 一种折叠翼无人机
CN205642186U (zh) 一种爆破防尘装置
CN207803307U (zh) 一种变电站智能化驱鸟器
CN113559437A (zh) 可收缩的轻质自吸式航空灭火装置及使用方法
CN108248853A (zh) 载人飞行器
CN109229405B (zh) 一种空中撞网式无人机连续回收方法及系统
FI3543521T3 (fi) Tuulenkeräysjärjestelmiä ja -menetelmiä
CN106684761B (zh) 一种输电线路清障装置
CN207456297U (zh) 捕捉小型空中物品的装置
JP2008126907A (ja) 航空機の発進方法及び発進装置
CN107804457A (zh) 一种用于伞翼无人机的翼伞伞绳保护装置
CN206885382U (zh) 一种火箭推进舱回收动力悬飞装置
CN205694498U (zh) 用于架空输电线路的自动修剪树枝机器人的修剪工具
CN207305560U (zh) 一种可淋灌的防冰雹设备
CN205633069U (zh) 一种喷杆可折叠的农业喷洒装置
CN207536125U (zh) 一种用于伞翼无人机的翼伞伞绳保护装置
CN209097029U (zh) 一种固定翼无人机起降系统
CN215155617U (zh) 一种用于空中舞蹈表演的伞型无人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Yang Zeyu

Inventor after: Tai Xinlai

Inventor after: Kong Lingming

Inventor after: Liu Hongxiao

Inventor before: Yang Zeyu

Inventor before: Kong Lingming

Inventor before: Tai Xinlai

Inventor before: Liu Hongxi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