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16556B - 飞行器主体的纵梁-框架交叉部 - Google Patents

飞行器主体的纵梁-框架交叉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16556B
CN108216556B CN201711111606.2A CN201711111606A CN108216556B CN 108216556 B CN108216556 B CN 108216556B CN 201711111606 A CN201711111606 A CN 201711111606A CN 108216556 B CN108216556 B CN 10821655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b
frame
web
leg
strin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11160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216556A (zh
Inventor
B·多普克
R·R·罗斯曼
R·W·约翰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ing Co
Original Assignee
Boeing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ing Co filed Critical Boeing Co
Publication of CN1082165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165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2165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165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CAEROPLANES; HELICOPTERS
    • B64C1/00Fuselages;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common to fuselages, wings, stabilising surfaces or the like
    • B64C1/06Frames; Stringers; Longerons ; Fuselage sections
    • B64C1/061Fram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CAEROPLANES; HELICOPTERS
    • B64C1/00Fuselages;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common to fuselages, wings, stabilising surfaces or the like
    • B64C1/06Frames; Stringers; Longerons ; Fuselage sections
    • B64C1/064Stringers; Longer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CAEROPLANES; HELICOPTERS
    • B64C1/00Fuselages;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common to fuselages, wings, stabilising surfaces or the like
    • B64C1/06Frames; Stringers; Longerons ; Fuselage sections
    • B64C1/12Construction or attachment of skin pan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Moulding By Coating Moulds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移动运载工具的主体。该主体包括蒙皮、纵梁和框架。该蒙皮包括第一调整片和与第一调整片相对的第二调整片。第一调整片直接固定在蒙皮上,并且第二调整片直接固定在蒙皮上。框架包括切口、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第二支脚通过切口与第一支脚间隔开。第一支脚直接固定在纵梁的第一调整片上,使得纵梁的第一调整片立即插入在框架的第一支脚和蒙皮之间。第二支脚直接固定在蒙皮上,使得框架的部分没有直接固定在纵梁的第二调整片上。

Description

飞行器主体的纵梁-框架交叉部
技术领域
本公开大体涉及移动运载工具(诸如飞行器)的主体,并且更特别地,涉及形成主体的一部分的纵梁和框架的交叉部。
背景技术
飞行器的主体通常包括彼此相互联接且固定到蒙皮的多个纵梁和框架。纵梁和框架的交叉部被设计成帮助在纵梁、框架和蒙皮之间传递载荷,以有助于强化、减少疲劳并且提高主体的检查和损伤容限。一些常规的纵梁-框架交叉部未能以足以充分地提供上面所提及的益处的方式传递载荷。于是,某些常规的纵梁-框架交叉部采用将纵梁与框架联接在一起的夹子,以促进框架和纵梁之间的附加载荷路径。而且,许多常规的纵梁-框架交叉部是难以组装的,特别是采用夹子的那些常规的纵梁-框架交叉部,这可导致制造成本的增加。附加地,一些常规的纵梁-框架交叉部的配置倾向于将载荷引入到易于破裂的零件中,并且隐藏易于破裂的零件,这使得难以在视觉上检测形成在此类零件中的裂纹。
发明内容
响应于本领域的现状,并且特别地响应于还未通过当前可获得的技术完全解决的与飞行器主体的纵梁-框架交叉部相关联的问题和缺点,开发了本申请的主题。于是,本申请的主题已被开发用于提供克服现有技术的上面讨论的弊端中的至少一些的系统和装置。更具体地说,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公开一种纵梁-框架交叉部,在不使用夹子的情况下,该纵梁-框架交叉部在纵梁、框架和蒙皮之间有效地传递载荷,并且提供对纵梁-框架交叉部的更多零件的方便的视觉访问,用于裂纹和其他异常的视觉检测。
本文公开一种移动运载工具的主体。主体包括蒙皮、纵梁和框架。纵梁包括第一调整片和与第一调整片相对/相反(opposite)的第二调整片。第一调整片直接固定在蒙皮上,并且第二调整片直接固定在蒙皮上。框架包括切口、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第二支脚通过切口与第一支脚间隔开。第一支脚直接固定在纵梁的第一调整片上,使得纵梁的第一调整片紧接着插入在框架的第一支脚和蒙皮之间。第二支脚直接固定在蒙皮上,使得框架的部分没有直接固定在纵梁的第二调整片上。本段的前述主题表征本公开的示例1。
纵梁的第二调整片在远离纵梁的第一调整片的方向上逐渐变细。
本段的前述主题表征本公开的示例2,其中示例2还包括根据上面示例1的主题。
纵梁的第一调整片在远离纵梁的第二调整片的方向上逐渐变细。
本段的前述主题表征本公开的示例3,其中示例3还包括根据上面示例2的主题。
框架的第一支脚相对于框架的第二支脚成第一角度。第一角度与第一调整片的锥形互补。本段的前述主题表征本公开的示例4,其中示例4还包括根据上面示例3的主题。
纵梁在第一方向上是细长的。纵梁还包括第一腹板,第一腹板具有第一侧和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第一调整片联接到第一腹板的第一侧,并且从第一腹板的第一侧延伸。第二调整片联接到第一腹板的第二侧,并且从第一腹板的第二侧延伸。第一调整片在与第二调整片从第二侧延伸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上从第一腹板的第一侧延伸。框架在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是细长的,并且跨越纵梁,使得纵梁插入在框架和蒙皮之间。框架还包括第二腹板,切口形成在第二腹板中。纵梁的第一腹板穿过框架的切口。框架的第一支脚在切口的第一侧处联接到第二腹板,并且从第二腹板延伸。框架的第二支脚在切口的第二侧处联接到第二腹板,并且从第二腹板延伸。切口的第二侧在第二方向上与切口的第一侧间隔开。本段的前述主题表征本公开的示例5,其中示例5还包括根据上面示例1至4中任一个的主题。
在第二方向上从纵梁的第一调整片到纵梁的第二调整片的第一最大距离大于在第二方向上框架的第一支脚和框架的第二支脚之间的第二最大距离。本段的前述主题表征本公开的示例6,其中示例6还包括根据上面示例5的主题。
将切口的整体分成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切口的第一部分沿平行于第二方向且平行于第三方向的第一平面具有半灯泡形状,第三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切口的第二部分沿第一平面具有半U形状。纵梁的第一腹板相比第二部分更靠近第一部分。本段的前述主题表征本公开的示例7,其中示例7还包括根据上面示例5和示例6中任一个的主题。
框架的第一支脚的第一部分齐平抵靠在蒙皮上,并且包括限定第一支脚的第二部分和蒙皮之间的间隙的凹槽。纵梁的第一调整片定位在间隙内。框架的第二支脚的整体齐平抵靠在蒙皮上。本段的前述主题表征本公开的示例8,其中示例8还包括根据上面示例1至7中任一个的主题。
本文还公开一种移动运载工具的主体的纵梁。该纵梁包括第一腹板,该腹板在第一方向上是细长的且具有第一侧和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该纵梁还包括第一凸缘,第一凸缘沿第一腹板的整个长度平行于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从第一腹板的第一侧延伸。附加地,纵梁包括联接到第一凸缘且平行于第二方向从第一凸缘延伸的第一调整片。纵梁还包括联接到第一腹板的第二侧且平行于第二方向从第一腹板的第二侧延伸的第二调整片。第二调整片在远离第一调整片的方向上逐渐变细。本段的前述主题表征本公开的示例9。
第一调整片在远离第二调整片的第二方向上逐渐变细。本段的前述主题表征本公开的示例10,其中示例10还包括根据上面示例9的主题。
第二调整片以约0度和约10度之间的角度逐渐变细。本段的前述主题表征本公开的示例11,其中示例11还包括根据上面示例9和示例10中任一个的主题。
第一凸缘和第一调整片的第一组合宽度大于第二调整片的第二宽度。本段的前述主题表征本公开的示例12,其中示例12还包括根据上面示例9至11中任一个的主题。
在第二方向上邻近第一调整片的第一凸缘的第一厚度大于在第一方向上邻近第一调整片的第一凸缘的第一厚度。本段的前述主题表征本公开的示例13,其中示例13还包括根据上面示例9至12中任一个的主题。
在第一调整片处且紧邻第一腹板的第一凸缘的厚度等于紧邻第一腹板的第二调整片的厚度。本段的前述主题表征本公开的示例14,其中示例14还包括根据上面示例9至13中任一个的主题。
第一调整片的厚度是恒定的。本段的前述主题表征本公开的示例15,其中示例15还包括根据上面示例9和示例11至14中任一个的主题。
附加地,本文公开一种移动运载工具的主体的框架。该框架包括第二腹板,该第二腹板在第二方向上是细长的,并且具有第一侧和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该框架还包括第一支垫,第一支垫在垂直于第二方向的第一方向上从第二腹板的第一侧突出,并且在第二方向上沿第二腹板的整个长度延伸。框架还包括交叉结构,交叉结构包括切口、第一支脚、第二支脚、第二支垫、第三支垫和第四支垫。切口形成在第二腹板中,并且具有第三侧和与第三侧相对的第四侧。第三侧在第二方向上与第四侧间隔开。第一支脚在切口的第三侧处联接到第二腹板,并且在垂直于第二方向的第一方向上从第二腹板延伸。第二支脚在切口的第四侧处联接到第二腹板,并且在第一方向上从第二腹板延伸。第二支脚在第二方向上与第一支脚间隔开。第二支垫在与切口相邻的第二腹板的第一局部部分处在第一方向上从第一支垫突出。第三支垫在第一支垫和第一支脚之间且在第一支垫和第二支脚之间的第二腹板的第一局部部分处,在第一方向上从第二腹板的第一侧突出。第四支垫在第二腹板的第二局部部分处在第一方向上从第二腹板的第一侧突出,第二腹板的第二局部部分在垂直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第三方向上与切口对准,并且在第三方向上被定位成邻近第一支垫。本段的前述主题表征本公开的示例16。
切口沿与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平行的平面具有非对称形状。切口在第三方向上自身重叠。本段的前述主题表征本公开的示例17,其中示例17还包括根据上面示例16的主题。
第二腹板的第二侧不具有支垫。本段的前述主题表征本公开的示例18,其中示例18还包括根据上面示例16和示例17中任一个的主题。
框架包括在第二方向上沿第二腹板间隔开的多个交叉结构。框架还包括第三凸缘,每个第三凸缘在第一方向上从第二腹板的第二侧延伸,并且每个第三凸缘在第二方向上从多个交叉结构中的一个交叉结构的第一支脚延伸到多个交叉结构中的邻近的一个交叉结构的第二支脚。本段的前述主题表征本公开的示例19,其中示例19还包括根据上面示例16至18中任一个的主题。
框架在第二腹板的第一侧上还包括开放空间,每个开放空间在第二方向上从多个交叉结构中的一个交叉结构的第一支脚延伸到多个交叉结构中的邻近的一个交叉结构的第二支脚。本段的前述主题表征本公开的示例20,其中示例20还包括根据上面示例16至19中任一个的主题。
本公开主题的所描述的特征、结构、优点和/或特性可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组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和/或实施方式中。在以下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以给予对本公开的主题的实施例的透彻理解。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可在没有特定实施例或实施方式的具体特征、细节、部件、材料和/或方法中的一个或多个的情况下实践本公开的主题。在其他情况下,可在可能不存在于所有实施例或实施方式中的某些实施例和/或实施方式中,认识到附加特征和优点。另外,在一些情况下,没有详细示出或描述众所周知的结构、材料或操作,以避免使本公开的主题的方面模糊不清。本公开的主题的特征和优点将从以下描述和所附权利要求中变得更加显而易见,或可通过如下文阐述的主题的实践来了解。
附图说明
为了更容易理解主题的优点,将通过参考附图中所示的具体实施例来呈现上面简要描述的主题的更具体的描述。理解这些附图仅描绘了主题的典型实施例,并且因而不被认为是对主题的范围的限制,该主题将通过使用附图用附加的特质和细节来描述和解释,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飞行器的透视图和飞行器的主体的内部的详细视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固定在飞行器的主体的蒙皮上的纵梁的透视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固定在图2的主体的纵梁和蒙皮上的主体的框架的透视图;
图4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沿图3的线4-4截取的图3的主体的横截面侧视图;
图5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固定在飞行器的主体的蒙皮上的纵梁的透视图;
图6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固定在图5的主体的纵梁和蒙皮上的主体的框架的一个表面的透视图;
图7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沿图7的线7-7截取的图6的主体的横截面侧视图;
图8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固定在图5的主体的纵梁和蒙皮上的主体的框架的相对表面的透视图;
图9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沿图8的线9-9截取的图8的框架的横截面侧视图;以及
图10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沿图8的线10-10截取的图8的框架的横截面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贯穿本说明书对“一个实施例”、“实施例”或类似语言的引用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贯穿本说明书,短语“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实施例中”和类似语言的出现可但不一定全都是指相同的实施例。类似地,术语“实施方式”的使用意味着具有结合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的实施方式,然而,没有明确的相关性来指示并非如此,可将实施方式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相关联。
参考图1,示出飞行器100的一个实施例。飞行器100是移动运载工具的示例。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用各种其他移动运载工具(诸如,船只、火箭、汽车等)中的任一种替换飞行器100。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运载工具是在使用期间经历相对大的大气压力波动的任何运载工具。飞行器100包括主体105(例如,机身)、联接到主体105且从主体105延伸的一对翼160、联接到主体105且从主体105延伸的垂直尾翼162以及联接到主体105或垂直尾翼162且从主体105或垂直尾翼162延伸的一对水平尾翼164。飞行器100包括代表商业客机或军用运输机的特征。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飞行器100是各种其他类型的商业或非商业飞行器(诸如私人飞行器、战斗机、直升机、航天器等)中的任一种。
飞行器100的主体105包括具有中空且细长管状构造的蒙皮110或机身筒体。例如,蒙皮110在第一方向120或纵向方向上在长度方向上延伸。换句话说,蒙皮110在第一方向120上是细长的。限定主体105的中心轴线的纵向轴线平行于第一方向120延伸。蒙皮110沿垂直于第一方向120的平面的横截面形状通常是圆形或环形圈。除非另有说明,如本文所使用的,在图中通过双向箭头有效地标识的方向包括沿所标识的路径的两个方向或相反方向。于是,例如,第一方向120包括沿用双向箭头和标记的120标识的路径的前后方向和沿相同的路径的后前方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体105的蒙皮110是单层,并且在其他实施例中包括多层。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蒙皮110包括多层,诸如共同形成筒体的外层和内层。因为筒体用作主体105的径向外部结构,所以筒体经常被称为蒙皮。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蒙皮110由纤维增强聚合物(例如,碳纤维增强聚合物和玻璃纤维增强聚合物)、金属或纤维增强聚合物和金属的组合制成。作为一个示例,蒙皮110由多个互连环形蒙皮段形成,每个互连环形蒙皮段由连续长度的纤维形成,该连续长度的纤维与未固化的树脂或环氧树脂一起被旋涂成蒙皮段的形状,并且被固化。供选择地,在另一个示例中,蒙皮110包括多个互连环形蒙皮段,通过将多个非环形面板互连在一起形成每个互连环形蒙皮段。
仍然参考图1,主体105包括围绕蒙皮110的内表面111在圆周上彼此间隔开的多个纵梁112。更具体地说,多个纵梁112在垂直于第一方向120的第二方向122或周向(hoopwise)方向上彼此间隔开。第二方向122是遵循蒙皮110的内表面111的曲率的大致圆形方向。于是,第二方向122沿蒙皮110的内表面111在圆周上每个点处与蒙皮110的内表面111相切。而且,多个纵梁112在平行于第一方向120的方向上直接固定在蒙皮110的内表面111上并且沿蒙皮110的内表面111延伸。当固定到蒙皮110时,纵梁112在第一方向120上是细长的。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纵梁112以端对端的方式布置,以使得线性地延伸主体105的整个长度。通常,纵梁112固定在蒙皮110的内表面111上,并且有助于蒙皮110的结构刚性,并且因此有助于主体105的结构刚性。
纵梁112可具有各种形状中的任一种。如将在下面更详细地描述的,每个纵梁112具有第一腹板和从该腹板的相应侧延伸的至少一个凸缘。腹板相对于凸缘抬高,并且可具有各种形状中的任一种。凸缘经由各种联接技术(诸如用紧固件紧固)中的任一种直接联接到蒙皮110的内表面1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纵梁112由纤维增强聚合物制成。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纵梁112由金属制成。
主体105还包括沿蒙皮110的内表面111彼此纵向间隔开的多个框架114或框架元件。更具体地说,多个框架114在第一方向120上彼此间隔开。而且,多个框架114中的每个框架114的一些部分直接固定在蒙皮110的内表面111上,使得没有纵梁112被插入在框架114的这些部分和蒙皮110之间,并且多个框架114中的每个框架114的另一些部分直接固定在相应的纵梁112上,使得纵梁112紧接着插入在框架114的这些另一些部分和蒙皮110之间。框架114在第二方向122上沿蒙皮110的内表面111延伸。因而,当固定到蒙皮110时,框架114在第二方向122上是细长的,并且因此具有与蒙皮110的内表面111的曲率互补的曲率。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框架114在圆周上对准且以端对端的方式布置,以便形成延伸蒙皮110的整个内圆周的分段环形框架。在其他实施例中,主体105包括沿蒙皮110的内表面111的整个圆周延伸的一个或多个单个连续的环形框架114。通常,框架114固定在蒙皮110的内表面111上,并且通过防止主体105的膨胀来有助于蒙皮110的结构刚性且因此有助于主体105的结构刚性。
每个框架114包括第二腹板132和形成在第二腹板132中的至少一个切口116。当框架114固定在蒙皮110上时,框架114的每个切口116被定位和设定大小以允许相应的纵梁112从中穿过。于是,每个框架114跨越或跨过至少一个纵梁112,使得纵梁112垂直于框架114。而且,框架114的每个切口116相对于相应的纵梁112扩大,以在主体105的组装期间适应在纵梁112上方或跨过纵梁112且在蒙皮110的内表面111上放置框架114,而纵梁112不会干扰框架114的放置。
参考图2至图4,示出主体105的纵梁-框架交叉部的一个实施例。虽然示出单个纵梁-框架交叉部,但是主体105以与图1所示的主体105相似的方式包括多个纵梁-框架交叉部。具体参考图2,每个纵梁-框架交叉部的纵梁112直接固定在蒙皮110的内表面111上。虽然在图2中未示出,但是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纵梁112经由诸如紧固件142(参见例如,图3和图4)的多个紧固件固定在蒙皮110上。如上面所介绍的,纵梁112是细长的,并且平行于第一方向120(例如,主体105的轴向或纵向方向)延伸。
纵梁112具有在第一方向120上在长度方向上延伸且在垂直于第一方向120的第三方向158(参见例如,图4)上在高度方向上延伸的第一腹板118(例如,直立部分或抬高部分)。附加地,第一腹板118垂直于第二方向122,其中纵梁112固定在蒙皮110上。换句话说,第一腹板118远离纵梁112固定到的蒙皮110的内表面111的一部分基本垂直地延伸。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所示,第一腹板118是单个板状元件或面板。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第一腹板118中形成具有比第一腹板118的其余部分更大厚度的翼弦,以提供附加的刚性。虽然未示出,但是第一腹板118可具有形成帽状形状的多个面板,该帽状形状限定在第一腹板118和蒙皮110的内表面111之间的内部通道。通常,第一腹板118包括第一侧121和与第一侧121相反的第二侧123。
附加地,纵梁112包括第一凸缘128,当纵梁112固定在蒙皮110上时,第一凸缘128在第二方向122上远离第一腹板118的第一侧121延伸。通常,第一凸缘128相对于第一腹板118是垂直或横向的。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凸缘128沿第一腹板118的整个长度延伸。因而,当纵梁112固定在蒙皮110上时,第一凸缘128在第一方向120上是细长的。第一凸缘128在结构上增强或向纵梁112提供强度,用于抵抗纵梁112的弯折。附加地,第一凸缘128提供用于将纵梁112安装在蒙皮110上的平台或底脚。例如,虽然未示出,但是沿第一凸缘128间隔开的多个紧固件延伸穿过第一凸缘128且进入蒙皮110中,以将纵梁112固定在蒙皮110上。
在沿每个纵梁112的每个纵梁-框架交叉部处,第一调整片124或第一耳部在第二方向122上从第一凸缘128延伸,并且第二调整片126或第二耳部在第二方向122上从第一腹板118的第二侧123(但与第一凸缘128相反地)延伸。于是,第一调整片124和第二调整片126基本上垂直于第一腹板118。而且,每个纵梁112的第一调整片124沿纵梁112的长度彼此间隔开,并且第二调整片126沿纵梁112的长度彼此间隔开。
参考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第二调整片126在远离第一调整片124的方向上是逐渐变细的,并且因此在远离第一腹板118的方向上是逐渐变细的。换句话说,第二调整片126的第二厚度t2随着第二调整片126远离第一腹板118的第二侧123延伸而减小。第二调整片126的锥形使得在相应的纵梁-框架交叉部处纵梁112和底层蒙皮110能够均匀地弯折,并且帮助抑制蒙皮110的剪切屈曲阻止(shear buckling arrestment),并且有助于将载荷从纵梁112分布到框架114的两侧。换句话说,第二调整片126的锥形/渐细有助于蒙皮110、纵梁112和框架114的弯折特性之间的关系,使得在蒙皮110、纵梁112和框架114之间存在更均匀的载荷分布,这减少了蒙皮110中的应力。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每个第二调整片126不是逐渐变细的。于是,根据蒙皮110的剪切屈曲阻止和飞行器的特定主体的载荷分布需要,第二调整片126的锥形的第二角度θ2可相对于纵梁112的蒙皮交叉表面125处于各种角度中的任一种。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调整片126以约0度和约10度之间的第二角度θ2逐渐变细。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二调整片126以约0度和约7度之间的第二角度θ2逐渐变细。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例如,第二调整片126以约5度和约7度之间的第二角度θ2逐渐变细。当固定在蒙皮110上时,蒙皮交叉表面125基本上与蒙皮110的内表面111齐平。而且,因为蒙皮110的内表面111在第二方向122上是弯曲的,所以纵梁112的蒙皮交叉表面125也是弯曲的,以与蒙皮110的内表面111的曲率互补。
根据一些实施例,如图4所示,每个第一调整片124也在远离第二调整片126的方向上是逐渐变细的,并因此在远离第一腹板118和第一凸缘128的方向上是逐渐变细的。换句话说,第一调整片124的第一厚度t1随着第二调整片126远离第一腹板118的第一侧121延伸而减小。和第二调整片126的锥形一样地,第一调整片124的锥形帮助促进在蒙皮110、纵梁112和框架114之间更均匀的载荷分布。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每个第一调整片124不是逐渐变细的。第一调整片124的锥形的第一角度θ1可相对于纵梁112的蒙皮交叉表面125处于各种角度中的任一种。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调整片124以约0度和约10度之间的第一角度θ1逐渐变细。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调整片124以约0度和约7度之间的第一角度θ1逐渐变细。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例如,第一调整片124以约5度和约7度之间的第一角度θ1逐渐变细。
在第一调整片124是逐渐变细的实施例中,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与第一调整片124相邻的第一凸缘128的一部分也是逐渐变细的,以与第一调整片124的锥形互补。换句话说,如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从第一腹板118的第一侧121到第一调整片124的外延部(例如,远端边缘),第一凸缘128和第一调整片124以相同的角度连续地逐渐变细。虽然在所示实施例中,第一调整片124和与第一调整片124相邻的第一凸缘128整体逐渐变细,但是在其它实施例中,仅第一调整片124和/或第一凸缘128的一部分是逐渐变细的。
根据一些实施例,虽然未示出,但是纵梁112还包括第二凸缘,当纵梁112固定在蒙皮110上时,该第二凸缘在第二方向122上远离第一腹板118的第二侧123延伸。通常,第二凸缘与第一凸缘128相反,并且相对于第一腹板118是垂直或横向的。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凸缘能够沿第一腹板118的整个长度延伸。因而,当纵梁112固定在蒙皮110上时,第二凸缘在第一方向120上是细长的。和第一凸缘128一样地,第二凸缘在结构上增强或向纵梁112提供强度,用于抵抗纵梁112的弯折。附加地,第二凸缘能够提供用于将纵梁112安装在蒙皮110上的平台或底脚。例如,沿第二凸缘间隔开的多个紧固件延伸穿过第二凸缘且进入蒙皮110中,以将纵梁112固定在蒙皮110上。
在纵梁112包括第二凸缘的实施例中,第二调整片126以与第一调整片124从第一凸缘128延伸相同的方式,但沿相反的方向,在第二方向122上从第二凸缘延伸。在此类实施例中,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与第二调整片126相邻的第二凸缘的一部分也是逐渐变细的,以与第二调整片126的锥形互补。换句话说,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从第一腹板118的第二侧123到第二调整片126的外延部(例如,远端边缘),第二凸缘和第二调整片126以相同的角度连续地逐渐变细。虽然第二调整片126和与第二调整片126相邻的第二凸缘整体能够逐渐变细,但是在其它实施例中,仅第二调整片126和/或第二凸缘的一部分是逐渐变细的。
参考图4,第一组合宽度W1被定义为第一凸缘128的宽度加上第一调整片124的宽度。第二宽度W2被定义为第二调整片126的宽度(或当纵梁112包括第二凸缘时第二凸缘和第二调整片126的组合宽度)。通常,第一凸缘128的宽度是在第二方向122上在第一腹板118的第一侧121和第一凸缘128的外边缘之间的距离,并且第一调整片124的宽度是在第二方向122上在第一凸缘128的外边缘和第一调整片124的外边缘之间的距离。类似地,第二调整片126的宽度是在第二方向122上在第二调整片126的外边缘和第一腹板118的第二侧123之间的距离。于是,第一组合宽度W1是在第二方向122上在第一腹板118的第一侧121和第一调整片124的外延部之间的距离,并且第二宽度W2是在第二方向上在第一腹板118的第二侧123和第二调整片126的外延部之间的距离。如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组合宽度W1与第二宽度W2不同。更具体地说,根据某些实施方式,第一组合宽度W1大于第二宽度W2,这适于与第一凸缘128和第一调整片124相关联的紧固件约束,但是通过使第二调整片126较小且较轻,利用与第二调整片126相关联的相对较少的紧固件约束。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组合宽度W1与第二宽度W2相同或小于第二宽度W2。
选择紧邻第一腹板118的第一侧121的第一凸缘128的第一厚度t1和紧邻第一腹板118的第二侧123的第二调整片126的第二厚度t2,以促进在第一腹板118和第一凸缘128的交叉处以及第一腹板118和第二调整片126的交叉处蒙皮和纵梁应力的控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紧邻第一腹板118的第一侧121的第一凸缘128的第一厚度t1和紧邻第一腹板118的第二侧123的第二调整片126的第二厚度t2是相同的。然而,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紧邻第一腹板118的第一侧121的第一凸缘128的第一厚度t1和紧邻第一腹板118的第二侧123的第二调整片126的第二厚度t2是不同的。
而且,为了促进纵梁112的重量的减少,同时维持纵梁112的强度,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凸缘128(和/或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的第二凸缘)的厚度沿纵梁112的长度变化。例如,在第二方向122上邻近第一调整片124的第一凸缘128的第一厚度t1大于在第一方向120上邻近第一调整片124的第一凸缘128的第一厚度t1。换句话说,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凸缘沿调整片之间的凸缘的部分(例如,与调整片不邻接)的厚度比与调整片邻接的凸缘的部分的厚度更薄。与凸缘的较薄部分相关联的减少的材料导致纵梁112的减少的重量。
参考图3和图4,在纵梁112定位或固定在蒙皮110的内表面111上的情况下,每个纵梁-框架交叉部的框架114定位在纵梁112上方,固定在纵梁112的一部分上,并且固定在蒙皮110的内表面111上。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框架114经由多个紧固件(诸如紧固件142)至少部分地固定在蒙皮110上,多个紧固件延伸穿过框架114的第三凸缘134且进入蒙皮110中。如上面所介绍的,框架114是细长的,并且平行于第二方向122(例如,主体105的周向方向或圆周方向)延伸。
框架114具有在第二方向122上在长度方向上延伸且在第三方向158上在高度方向上延伸的第二腹板132(例如,直立部分或抬高部分)。和纵梁112的第一腹板132一样地,框架114的第二腹板132远离框架114固定到的蒙皮110的内表面111的一部分基本垂直地延伸。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所示,第二腹板132是单个板状元件或面板。根据一些实施方式,在第二腹板132的特定位置处,在第二腹板132中形成具有比第二腹板132的其余部分更大厚度的一个或多个翼弦,以在这些位置处提供附加的刚性,如下面将更详细解释的。
如上面所提及的,框架114包括第三凸缘134,当框架114固定在蒙皮110上时,第三凸缘134在第一方向120上延伸远离第二腹板132的相反侧(例如,第一侧133和第二相反侧)中的每个。通常,第三凸缘134相对于第二腹板132是垂直或横向的。第三凸缘134沿在框架114的邻近交叉结构190的第一底脚138和第二底脚140之间的第二腹板132的长度延伸。因而,当框架114固定在蒙皮110上时,第三凸缘134在第二方向122上是细长的。第三凸缘134在结构上增强或向框架114提供强度,用于抵抗框架114的弯折。为了添加附加的结构增强,框架114还可包括联接到第二腹板132且通过第二腹板132与第三凸缘134间隔开的盖凸缘135。附加地,第三凸缘134提供用于将框架114安装在蒙皮110上的平台或底脚。例如,多个紧固件142被示出为在第二腹板132的一侧上沿第三凸缘134间隔开,并且延伸穿过第三凸缘134进入蒙皮110中,以将框架114至少部分地固定在蒙皮110上。
框架114包括在每个纵梁-框架交叉部处的交叉结构190。于是,虽然示出一个交叉结构190,但是框架114包括沿框架114的长度间隔开的多个交叉结构190。交叉结构190包括切口116、第一支脚138和第二支脚140。
交叉结构190的切口116形成在第二腹板132中。还有,切口116本质上具有两个相对侧,例如,第三侧192和与第三侧192相对的第四侧194。第三侧192在第二方向122上与第四侧194间隔开。切口116限定沿平行于第二腹板132的平面具有横截面的形状,该横截面明显大于纵梁112的第一腹板118的横截面。例如,切口116具有大于第一腹板118的宽度的长度和大于第一腹板118的高度的高度。通常,当框架114同时定位在多个间隔开的纵梁112的第一腹板118上方且固定在蒙皮110上时,切口116的高度和长度足够大以容纳在蒙皮110上的多个间隔开的纵梁112的相应的第一腹板118。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切口116具有如图3和图4所示的大致鼠孔形状或铁路隧道形状。也就是说,切口116包括两个相对的平行侧和连结两个相对侧的弓形顶侧。于是,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切口116的形状是对称的。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切口116可具有其它对称和不对称形状。
交叉结构190的第一支脚138在切口116的第三侧192处联接到框架114的第二腹板132。相比之下,第二支脚140在切口116的第四侧194处联接到框架114的第二腹板132。第一支脚138和第二支脚140在第一方向120上从第二腹板132延伸。而且,第一支脚138在第二方向122上与第二支脚140间隔开。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支脚138是在切口116的第三侧192处的第三凸缘134的延伸部,并且第二支脚140是在切口116的第四侧194处的第三凸缘134的延伸部。供选择地,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支脚138和第二支脚140分别形成且联接到第二腹板132。通常,第一支脚138和第二支脚140每个具有大于第三凸缘134的厚度的厚度。于是,第一支脚138和第二支脚140比第三凸缘134更强壮或更稳固。
在此类实施方式中,当框架114固定在蒙皮110上时,第一支脚138相对于蒙皮110的内表面111成角度,以与第一调整片124的锥形以及第一凸缘128的锥形互补。第一支脚138的角度允许第一支脚138安放成齐平抵靠在第一调整片124的逐渐变细上表面152上。于是,第一支脚138直接固定在纵梁112的第一调整片124上,使得纵梁112的第一调整片124紧接着插入在框架114的第一支脚138和蒙皮110之间。
当框架114固定在蒙皮110上时,第二支脚140相对于蒙皮110的内表面111未成角度,以允许第二支脚140安放成齐平抵靠在蒙皮110的内表面111上。于是,第二支脚138直接固定在蒙皮110的内表面111上,使得框架114的部分没有直接固定在纵梁112的第二调整片126上。由于框架114的部分没有直接固定在纵梁112的第二调整片126上,所以第二调整片126的上表面154被暴露或视觉可访问的。换句话说,第二调整片126的上表面154对切口116开放,使得在第二调整片126的上表面154和切口116之间限定没有被其他结构占据的开放空间。第二调整片126的上表面154的视觉可访问性允许人员视觉上检查第二调整片126的异常(诸如裂纹),如果框架114直接固定在第二调整片126上,则该异常将不是视觉可访问的。第一支脚138相对于第二支脚140的间隔使得在第二方向122上纵梁112的第一调整片124和纵梁的第二调整片126之间的最大距离大于在第二方向122上第一支脚138和第二支脚140之间的最大距离。
如本文所限定的,只要第三结构构件不在一个结构构件和另一个结构构件之间,则即使其它非结构层(诸如密封剂、粘合剂、涂料等)定位在两个结构构件之间,也认为所述一个结构构件直接固定在所述另一结构构件上。类似地,如本文所限定的,只要第四结构构件没有定位在两个其他结构构件之间,则即使其他非结构层定位在一个结构构件和所述两个其它结构构件之间,也认为所述一个结构构件紧接着插入在所述两个其他结构构件之间。如本文另外限定的,结构构件是独自能够承受实质载荷且抵抗在该载荷下的变形的构件,或是在移动运载工具的正常操作期间承载载荷的结构构件,结构构件形成移动运载工具的零件。
仍然参考图3和图4,第一支脚138和第二支脚140经由一个或多个紧固件142固定到蒙皮110。在第一支脚138的情况下,至少一些紧固件142延伸穿过第一支脚138、第一调整片124和蒙皮1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些紧固件142仅延伸穿过第一支脚138和蒙皮110。类似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些紧固件142仅延伸穿过第二支脚140和蒙皮110。紧固件142可为各种紧固件(诸如螺钉、铆钉和销钉(例如,HI-LOKTM销钉))中的任一种。
框架114还包括在第一方向120上从第二腹板132的第一侧133的局部部分突出的第一支垫14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支垫146沿第二腹板132的整个长度延伸。第一支垫146有效地增加在第一侧133的局部部分处的第二腹板132的厚度。第一支垫146的添加的厚度加强框架114的第二腹板132,以帮助减少裂纹在蒙皮110中的蔓延。
交叉结构190包括第二支垫148,第二支垫148在与切口116相邻的第二腹板132的第一局部部分处在第一方向120上从第一支垫146突出。第二支垫148跨越切口116,并且在第二方向122上具有大于切口116的最大长度的长度,但是仅沿为交叉结构190的局部的第二腹板132的一部分延伸。而且,第二支垫148还通过将厚度添加到第二腹板132和第一支垫146的组合厚度,有效地增加第二腹板132的厚度。
附加地,交叉结构190包括在第一方向120上从第二腹板132的第一侧133的局部部分突出的第三支垫150。局部部分是在第一支脚138和第一支垫146之间且在第二支脚140和第一支垫146之间的第二腹板132的第一侧133的一部分。于是,第三支垫150与切口116相邻,并且由切口116分成两个间隔开的部分。在邻接切口116的两侧上的第一支脚138和第二支脚140的第一侧133的两个部分处,第三支垫150有效地增加第二腹板132的厚度。
交叉结构190还包括在第一方向120上从第二腹板132的第一侧133的局部部分突出的第四支垫151。局部部分在第三方向158上与切口116对准,并且在第三方向158上被定位成邻近第一支垫146。当第一支垫146定位在切口116和第四支垫151之间时,第四支垫151与切口116是不相邻的。如另外限定的,第四支垫151定位在第一支垫146和框架114的盖凸缘135之间。
如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支垫148、第三支垫150和第四支垫151共同限定包围或围绕切口116的基本三角形形状。以这种方式,可与扩大的切口116相关联的高应力和低疲劳寿命通过围绕切口116的框架114的第二腹板132的增加的有效厚度来减轻。第二支垫148、第三支垫150和第四支垫151还增加框架114在与纵梁112的连接处的局部刚性。该局部刚性增加提高了框架114的结构稳定性。
参考图5至图10,示出移动运载工具的主体205的另一个实施例。图5至图10的主体205与图2至图4的主体105相似,其中相同的标记是指相同的特征。更具体地说,与主体105的特征相似的主体205的特征具有相同的标记,但是以200序列格式而不是主体105的100序列格式。因而,除非另有说明,否则包括上面介绍的主体105的特征的结构、功能和优点的描述可应用于主体205的相似特征。
纵梁212的第二调整片226以类似于第二调整片126的方式是逐渐变细的。然而,纵梁212的第一调整片224不是逐渐变细的。相反,纵梁212的第一调整片224的厚度t1在远离第一腹板218的第二方向122上是恒定的。于是,框架214的第一支脚238相对于蒙皮210的内表面211不成角度。相反,第一支脚238包括限定在第一支脚238和蒙皮210之间的间隙的凹槽282。纵梁212的第一调整片224定位在间隙内,并且第一支脚238的凹槽282安放成齐平抵靠在第一调整片224的上表面252上。第一支脚238的第一部分限定凹槽282,并且第一支脚238的第二部分安放成齐平抵靠在蒙皮210的内表面211上。于是,框架214的第一支脚238被配置使得第一支脚238中的一些安放成齐平抵靠在纵梁的第一调整片224上,并且第一支脚238中的一些安放成齐平抵靠在蒙皮210的内表面211上。
参考图6至图8,框架214的切口216沿平行于框架214的第二腹板232的平面具有非对称形状。通常,切口216的形状在第二方向122上是椭圆形的。更具体地说,切口216的形状在从切口216的第一侧294延伸到切口216的第二侧292的方向上是椭圆形的。换句话说,接近第一支脚238的切口216的第一部分在第三方向158上自身重叠。换言之,切口216的第一部分包括至少一个拐点,其中切口216的曲率从凹的改变到凸的。相比之下,接近第二支脚240的切口216的第二部分自身不重叠或不具有拐点。根据一些实施方式,切口216的第一部分被认为具有半灯泡形状,并且切口216的第二部分被认为具有半U形状。纵梁212的第一腹板218比切口216的第二部分更靠近切口216的第一部分。
参考图8,框架214的第二腹板232的第一侧233包括类似于第一支垫146、第二支垫148、第三支垫150和第四支垫151的第一支垫246、第二支垫248、第三支垫250和第四支垫251。然而,第二支垫248与第二支垫148相比在第二方向122上更缓地变细,并且因此与第二支垫148相比在第二方向122上更大程度上跨越第一支垫246。参考图9和图10,支垫将第二腹板232的厚度t6有效地增加到大于第二腹板232的厚度t6的有效厚度。例如,第一支垫246将第二腹板232的厚度t6增加到有效厚度t4,第二支垫248将第二腹板232的厚度t6增加到有效厚度t3,第三支垫250将第二腹板232的厚度t6增加到有效厚度t5,并且第四支垫251将第二腹板232的厚度t6增加到有效厚度t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有效厚度t3大于有效厚度t4、有效厚度t5、有效厚度t7中的每个。根据某些实施方式,有效厚度t5、有效厚度t7中的每个等于有效厚度t4。然而,有效厚度t5、有效厚度t7中的每个可与有效厚度t4相同或大于有效厚度t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有效厚度t5等于有效厚度t7,但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有效厚度t5不同于(例如,大于或小于)有效厚度t7。
参考图6和图7,框架214的第二腹板232的第二侧237不包括支垫。更具体地说,第二腹板232的第二侧237不包括从第二侧237延伸的突起。相反,第二腹板232的第二侧237基本上是平坦的。
如图6、图7和图10所示,框架214包括第三凸缘234,当框架214固定在蒙皮210上时,第三凸缘234在第一方向120上从第二腹板232的第二侧237延伸。于是,代替具有从第二腹板232的第一侧233和第二侧237两者延伸的第三凸缘,框架214具有仅从第二腹板232的第二侧237延伸的一个第三凸缘234。因而,框架214不包括从第一侧233延伸的第三凸缘234。相反,如图8和图10所示,取代第三凸缘234,在框架214的邻近交叉结构290的第一支脚238和第二支脚240之间存在开放空间296或间隙。换句话说,沿框架214的第一侧233存在开放空间296,每个开放空间296在第二方向上从多个交叉结构290中的一个交叉结构290的第一支脚238延伸到多个交叉结构290的邻近的一个交叉结构290的第二支脚24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过渡调整片261可联接到第一支脚238和第二支脚240中的每个。每个过渡调整片261提供从交叉结构290的第一支脚238和第二支脚240中的相应一个到第二腹板232的第一侧233的逐渐过渡。而且,每个过渡调整片261比过渡调整片261联接到的第一支脚238或第二支脚240更薄。在此类实施方式中,开放空间296被限定在过渡调整片261之间,过渡调整片261联接到框架214的邻近交叉结构290的第一支脚238和第二支脚240。
在上面的描述中,可使用某些术语,诸如“上”、“下”、“上部”、“下部”、“水平”、“垂直”、“左”、“右”、“上方”、“下方”等等。在适用的情况下,这些术语被用于当处理相对关系时提供一些清晰的描述。但是,这些术语不旨在意指绝对的关系、位置和/或取向。例如,关于对象,“上”表面可简单地通过把对象翻过来变成“下”表面。然而,该对象仍然是相同的对象。另外,除非另外明确地规定,否则术语“包括(including)”、“包括(comprising)”、“具有”及其变型意味着“包括但不限于”。除非另外明确地规定,否则列举的项目列表并不意指相互排斥和/或相互包括的项目中的任一个或全部。除非另外明确地规定,否则术语“一个(a/an)”和“所述(the)”还指的是“一个或多个”。另外,术语“多个”可被定义为“至少两个”。
附加地,本说明书中的一个元件“联接”到另一个元件的情况可包括直接联接和间接联接。直接联接可被定义为将一个元件联接到另一个元件且与另一个元件处于一些接触。间接联接可被定义为未彼此直接接触地联接在两个元件之间,而是在联接的元件之间具有一个或多个附加元件。另外,如本文所使用的,将一个元件固定到另一个元件可包括直接固定和间接固定。附加地,如本文所使用的,“邻近”不一定指代接触。例如,一个元件可与另一个元件邻近,而不与该元件接触。
如本文所使用的,当与项目列表一起使用时,短语“……中的至少一个”意味着可使用所列出的项目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不同组合,并且可仅需要列表中的项目中的一个。该项目可为特定的对象、事物或类别。换句话说,“……中的至少一个”意味着可从列表中使用项目或多个项目的任何组合,但是可能不需要列表中的所有项目。例如,“项目A、项目B和项目C中的至少一个”可意味着项目A;项目A和项目B;项目B;项目A、项目B和项目C;或项目B和项目C。在一些情况下,“项目A、项目B和项目C中的至少一个”可意味着例如但不限于项目A中的两个,项目B中的一个和项目C中的十个;项目B中的四个和项目C中的七个;或一些其它合适的组合。
除非另有指示,否则术语“第一”、“第二”等在本文中仅用作标签,并且不旨在对这些术语所涉及的项目施加顺序、位置或等级要求。而且,对例如“第二”项目的引用不要求或排除例如“第一”或较低编号项目和/或例如“第三”或较高编号项目的存在。
另外,本公开包括根据以下条款的实施例:
条款1.一种移动运载工具的主体,该主体包括:
蒙皮;
纵梁,该纵梁包括第一调整片和与第一调整片相对的第二调整片,其中第一调整片直接固定在蒙皮上,并且第二调整片直接固定在蒙皮上;以及
框架,该框架包括切口、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第二支脚通过切口与第一支脚间隔开,其中:
第一支脚直接固定在纵梁的第一调整片上,使得纵梁的第一调整片立即插入在框架的第一支脚和蒙皮之间;以及
第二支脚直接固定在蒙皮上,使得框架的部分没有直接固定在纵梁的第二调整片上。
条款2.根据条款1所述的主体,其中纵梁的第二调整片在远离纵梁的第一调整片的方向上逐渐变细。
条款3.根据条款2所述的主体,其中纵梁的第一调整片在远离纵梁的第二调整片的方向上逐渐变细。
条款4.根据条款3所述的主体,其中:
框架的第一支脚相对于框架的第二支脚成第一角度;以及
第一角度与第一调整片的锥形互补。
条款5.根据条款1所述的主体,其中:
纵梁在第一方向上是细长的;
纵梁还包括第一腹板,第一腹板具有第一侧和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
第一调整片联接到第一腹板的第一侧,并且从第一腹板的第一侧延伸;
第二调整片联接到第一腹板的第二侧,并且从第一腹板的第二侧延伸;
第一调整片在与第二调整片从第二侧延伸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上,从第一腹板的第一侧延伸;
框架在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是细长的,并且跨越纵梁,使得纵梁插入在框架和蒙皮之间;
框架还包括第二腹板,切口形成在第二腹板中;
纵梁的第一腹板穿过框架的切口;
框架的第一支脚在切口的第一侧处联接到第二腹板,并且从第二腹板延伸;以及
框架的第二支脚在切口的第二侧处联接到第二腹板,并且从第二腹板延伸,切口的第二侧在第二方向上与切口的第一侧间隔开。
条款6.根据条款5所述的主体,其中在第二方向上从纵梁的第一调整片到纵梁的第二调整片的第一最大距离大于在第二方向上框架的第一支脚和框架的第二支脚之间的第二最大距离。
条款7.根据条款5所述的主体,其中:
将切口的整体分成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切口的第一部分沿平行于第二方向且平行于第三方向的第一平面具有半灯泡形状,第三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
切口的第二部分沿第一平面具有半U形状;以及
纵梁的第一腹板比第二部分更靠近第一部分。
条款8.根据条款1所述的主体,其中:
框架的第一支脚的第一部分齐平抵靠在蒙皮上,并且包括限定第一支脚的第二部分和蒙皮之间的间隙的凹槽;
纵梁的第一调整片定位在间隙内;以及
框架的第二支脚的整体齐平抵靠在蒙皮上。
条款9.一种移动运载工具的主体的纵梁,该纵梁包括:
第一腹板,该第一腹板在第一方向上是细长的且具有第一侧和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
第一凸缘,该第一凸缘沿第一腹板的整个长度平行于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从第一腹板的第一侧延伸;
第一调整片,该第一调整片联接到第一凸缘且平行于第二方向从第一凸缘延伸;
第二调整片,该第二调整片联接到第一腹板的第二侧且平行于第二方向从第一腹板的第二侧延伸,其中第二调整片在远离第一调整片的方向上逐渐变细。
条款10.根据条款9所述的纵梁,其中第一调整片在远离第二调整片的第二方向上逐渐变细。
条款11.根据条款9所述的纵梁,其中第二调整片以约0度和约10度之间的角度逐渐变细。
条款12.根据条款9所述的纵梁,其中第一凸缘和第一调整片的第一组合宽度大于第二调整片的第二宽度。
条款13.根据条款9所述的纵梁,其中在第二方向上邻近第一调整片的第一凸缘的第一厚度大于在第一方向上邻近第一调整片的第一凸缘的第一厚度。
条款14.根据条款9所述的纵梁,其中在第一调整片处且紧邻第一腹板的第一凸缘的厚度等于紧邻第一腹板的第二调整片的厚度。
条款15.根据条款9所述的纵梁,其中第一调整片的厚度是恒定的。
条款16.一种移动运载工具的主体的框架,该框架包括:
第二腹板,该第二腹板在第二方向上是细长的,并且具有第一侧和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
第一支垫,该第一支垫在垂直于第二方向的第一方向上从第二腹板的第一侧突出,并且在第二方向上沿第二腹板的整个长度延伸;以及
交叉结构,该交叉结构包括:
切口,该切口形成在第二腹板中,并且具有第三侧和与第三侧相对的第四侧,其中第三侧在第二方向上与第四侧间隔开;
第一支脚,该第一支脚在切口的第三侧处联接到第二腹板,并且在垂直于第二方向的第一方向上从第二腹板延伸;
第二支脚,该第二支脚在切口的第四侧处联接到第二腹板,并且在第一方向上从第二腹板延伸,其中第二支脚在第二方向上与第一支脚间隔开;
第二支垫,该第二支垫在与切口相邻的第二腹板的第一局部部分处在第一方向上从第一支垫突出;
第三支垫,该第三支垫在第一支垫和第一支脚之间且在第一支垫和第二支脚之间的第二腹板的第一局部部分处,在第一方向上从第二腹板的第一侧突出;以及
第四支垫,该第四支垫在第二腹板的第二局部部分处在第一方向上从第二腹板的第一侧突出,该第二腹板的第二局部部分在垂直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第三方向上与切口对准,并且在第三方向上被定位成邻近第一支垫。
条款17.根据条款16所述的框架,其中:
切口沿与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平行的平面具有非对称形状;以及
切口在第三方向上自身重叠。
条款18.根据条款16所述的框架,其中第二腹板的第二侧不具有支垫。
条款19.根据条款16所述的框架,其中:
框架包括在第二方向上沿第二腹板间隔开的多个交叉结构;以及
框架还包括第三凸缘,每个第三凸缘在第一方向上从第二腹板的第二侧延伸,并且每个第三凸缘在第二方向上从多个交叉结构中的一个交叉结构的第一支脚延伸到多个交叉结构中的邻近的一个交叉结构的第二支脚。
条款20.根据条款19所述的框架,其中框架在第二腹板的第一侧上还包括开放空间,每个开放空间在第二方向上从多个交叉结构中的一个交叉结构的第一支脚延伸到多个交叉结构中的邻近的一个交叉结构的第二支脚。
可以其他具体形式体现本主题,而不脱离本主题的精神或本质特性。所描述的实施例在所有方面被认为仅仅为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落入权利要求的等效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改变都包含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移动运载工具(100)的主体(105),所述主体包括:
蒙皮(110);
纵梁(112),所述纵梁(112)包括:
第一腹板,其在第一方向上是细长的并且具有第一侧和与所述第一侧相反的第二侧;
第一凸缘,其沿所述第一腹板的整个长度平行于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从所述第一腹板的所述第一侧延伸;
第一调整片(124),其被联接到所述第一凸缘并且平行于所述第二方向从所述第一凸缘延伸;和
第二调整片(126),其被联接到所述第一腹板的所述第二侧并且平行于所述第二方向从所述第一腹板的所述第二侧延伸,所述第二调整片具有第二宽度,其中所述第二宽度是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在所述第二调整片的外边缘和所述第一腹板的所述第二侧之间的距离,其中所述第二调整片在远离所述第一调整片的方向上沿着整个第二宽度连续地逐渐变细,以致随着所述第二调整片延伸远离所述第一腹板的所述第二侧,所述第二调整片的第二厚度减小;以及
框架(114),所述框架(114)包括切口(116)、第一支脚(138)和第二支脚(140),所述第二支脚(140)通过所述切口与所述第一支脚间隔开,其中:
所述第一支脚直接固定在所述纵梁的所述第一调整片上,使得所述纵梁的所述第一调整片紧接着插入在所述框架的所述第一支脚和所述蒙皮之间;以及
所述第二支脚直接固定在所述蒙皮上,使得所述框架的任何部分均没有被直接固定在所述纵梁的所述第二调整片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体(105),其中所述纵梁(112)的所述第一调整片(124)在远离所述纵梁的所述第二调整片(126)的方向上逐渐变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主体(105),其中:
所述框架(114)的所述第一支脚(138)相对于所述框架的所述第二支脚(140)成第一角度;以及
所述第一角度与所述第一调整片(124)的锥形互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体(105),其中:
所述纵梁(112)在第一方向(120)上是细长的;
所述框架(114)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122)上是细长的,并且跨越所述纵梁使得所述纵梁插入在所述框架和所述蒙皮(110)之间;
所述框架还包括第二腹板(132),所述切口(116)形成在所述第二腹板中;
所述纵梁的所述第一腹板穿过所述框架的所述切口;
所述框架的所述第一支脚(138)在所述切口的第一侧处联接到所述第二腹板且从所述第二腹板延伸;以及
所述框架的所述第二支脚(140)在所述切口的第二侧处联接到所述第二腹板且从所述第二腹板延伸,所述切口的所述第二侧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与所述切口的所述第一侧间隔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主体(105),其中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从所述纵梁(112)的所述第一调整片(124)到所述纵梁的所述第二调整片(126)的第一最大距离大于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框架的所述第一支脚(138)和所述框架的所述第二支脚(140)之间的第二最大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主体(105),其中:
将所述切口(116)的整体分成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所述切口的所述第一部分沿平行于所述第二方向(122)且平行于第三方向(158)的第一平面具有半灯泡形状,所述第三方向(158)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120)和所述第二方向;
所述切口的所述第二部分沿所述第一平面具有半U形状;以及
所述纵梁(112)的所述第一腹板(118)相比于所述第二部分更靠近所述第一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体(105),其中:
所述框架(114)的所述第一支脚(138)的第一部分齐平抵靠在所述蒙皮(110)上,并且包括限定所述第一支脚的第二部分和所述蒙皮之间的间隙的凹槽(282);
所述纵梁(112)的所述第一调整片(124)定位在所述间隙内;以及
所述框架的所述第二支脚(140)的整体齐平抵靠在所述蒙皮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体(105),其中所述第二调整片(126)以0度和10度之间的角度逐渐变细。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体(105),其中所述第一调整片(124)的厚度是恒定的。
CN201711111606.2A 2016-12-09 2017-11-13 飞行器主体的纵梁-框架交叉部 Active CN10821655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5/373,680 2016-12-09
US15/373,680 US11524761B2 (en) 2016-12-09 2016-12-09 Stringer-frame intersection of aircraft body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16556A CN108216556A (zh) 2018-06-29
CN108216556B true CN108216556B (zh) 2022-11-04

Family

ID=600219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111606.2A Active CN108216556B (zh) 2016-12-09 2017-11-13 飞行器主体的纵梁-框架交叉部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1524761B2 (zh)
EP (1) EP3333065B1 (zh)
JP (1) JP7025899B2 (zh)
CN (1) CN108216556B (zh)
BR (1) BR102017024495A2 (zh)
ES (1) ES2795984T3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566920A (en) * 2017-07-12 2019-04-03 Safran Nacelles Ltd Fitting for a stiffened panel
CN110203373B (zh) * 2019-05-24 2022-04-08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无人机垂平尾拆卸结构
DE102019211434B3 (de) * 2019-07-31 2020-11-05 Premium Aerotec Gmbh Spantkomponente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spantkomponente, spant und rumpfstruktur für ein luftfahrzeug
DE102020205840B3 (de) * 2020-05-08 2021-06-10 Premium Aerotec Gmbh Verbinder und Verfahren zum Verbinden eines Spants und eines Stringers einer Rumpfstruktur eines Luftfahrzeugs, Rumpfstruktur und Luftfahrzeug
FR3110136A1 (fr) * 2020-05-14 2021-11-19 Airbus Assemblage de raidissage d’un fuselage d’aéronef, comprenant des raidisseurs longitudinaux composés de portions jointes entre ell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18208A (en) * 1993-12-28 1996-05-21 The Boeing Company Optimum aircraft body frame to body skin shear tie installation pattern for body skin/stringer circumferential splices
JP4318381B2 (ja) * 2000-04-27 2009-08-1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繊維強化複合材からなる胴体構造体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れにより製造される胴体構造体
US6520706B1 (en) * 2000-08-25 2003-02-18 Lockheed Martin Corporation Composite material support structures with sinusoidal webs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same
US6648273B2 (en) * 2001-10-30 2003-11-18 The Boeing Company Light weight and high strength fuselage
US7134629B2 (en) * 2004-04-06 2006-11-14 The Boeing Company Structural panels for use in aircraft fuselages and other structures
US7159822B2 (en) 2004-04-06 2007-01-09 The Boeing Company Structural panels for use in aircraft fuselages and other structures
US7963483B2 (en) * 2006-10-31 2011-06-21 Airbus Operations Gmbh Stiffening element carbon-glass layered foot section
US8910908B2 (en) 2006-10-31 2014-12-16 Airbus Operations Gmbh Two-piece stiffening element
DE102007052672B4 (de) 2007-11-05 2016-12-01 Airbus Operations Gmbh Rumpfzellenstruktur eines Flugzeugs zur vereinfachten Verlegung und Befestigung von Haltern zur Befestigung von Leitungen
DE102007055233A1 (de) * 2007-11-20 2009-05-28 Airbus Deutschland Gmbh Kupplungsvorrichtung zum Zusammenfügen von Rumpfsektionen, Kombination aus einer Kupplungsvorrichtung und zumindest einer Rumpfsektion sowi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der Kupplungsvorrichtung
FR2959479B1 (fr) * 2010-04-30 2012-06-15 Eads Europ Aeronautic Defence Structure de fuselage d'aeronef comportant un dispositif absorbeur d'energie
US8567722B2 (en) * 2010-12-15 2013-10-29 The Boeing Company Splice and associated method for joining fuselage sections
DE102014103438A1 (de) * 2013-07-16 2015-01-22 Airbus Operations Gmbh Spritzguss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Primärstrukturverbindungselements
FR3009352B1 (fr) * 2013-08-01 2016-01-01 Airbus Operations Sas Outillage pour le maintien simultane de plusieurs clips de fixation contre un element de cadre de fuselage d'aeronef
US10029780B2 (en) 2013-08-09 2018-07-24 The Boeing Company Stiffened composite panels
US10479475B2 (en) * 2013-08-09 2019-11-19 The Boeing Company Composite stringer beam joint structure of an aircraft
EP2889211B1 (en) * 2013-12-31 2018-10-24 Airbus Operations S.L. Aircraft structure made of composite material
US9527572B2 (en) * 2014-06-26 2016-12-27 The Boeing Company Elongated structures and related assemblies
GB2528076B (en) 2014-07-08 2020-07-29 Airbus Operations Ltd Rib foo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80162510A1 (en) 2018-06-14
JP2018172101A (ja) 2018-11-08
EP3333065B1 (en) 2020-04-01
EP3333065A1 (en) 2018-06-13
US11524761B2 (en) 2022-12-13
BR102017024495A2 (pt) 2018-07-17
ES2795984T3 (es) 2020-11-25
JP7025899B2 (ja) 2022-02-25
CN108216556A (zh) 2018-06-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16556B (zh) 飞行器主体的纵梁-框架交叉部
KR101858274B1 (ko) 쉘 구조물을 결합하기 위한 원주 스플라이스
RU2693141C2 (ru) Конструкция панели и соответствующий способ
RU2576647C2 (ru) Конструктивный узел воздушного судна
US8500068B2 (en) Arrangement of a circumferential joint of structural elements with a coupling element manufactured in composite material
US8899522B2 (en) Aircraft fuselage with high strength frames
US10384759B2 (en) Pressure bulkhead for an aircraft fuselage
US11649033B2 (en) Compression chord for a fuselage
CN107792390B (zh) 更换飞行器的机身筒体的一部分的方法及飞行器的机身筒体装配件
US20160340017A1 (en) Pressure bulkhead for an aircraft fuselage, and an aircraft comprising such a pressure bulkhead
US11548607B2 (en) Longitudinal beam joint for a pressure deck assembly
US10220932B2 (en) Pressue bulkhead for an aircraft fuselage
US11312467B2 (en) Stiffener for an aircraft assembly
US20240017813A1 (en) Pressure bulkhead attachment
US20110073711A1 (en) Joining of structural aircraft elements
CN113291454A (zh) 机身结构拼接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