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06632A - 直流-直流变换设备 - Google Patents
直流-直流变换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206632A CN108206632A CN201611172137.0A CN201611172137A CN108206632A CN 108206632 A CN108206632 A CN 108206632A CN 201611172137 A CN201611172137 A CN 201611172137A CN 108206632 A CN108206632 A CN 10820663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rt
- conversion
- output
- input
- submodu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3/0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 H02M3/2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 H02M3/2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3/2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 H02M3/32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3/33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02M3/3353—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having at least two simultaneously operating switches on the input side, e.g. "double forward" or "double (switched) flyback" converter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0067—Converter structures employing plural converter units, other than for parallel operation of the units on a single load
- H02M1/007—Plural converter units in cascad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直流‑直流变换设备,包括一个直流‑直流变换模组及一中央控制模块,所述直流‑直流变换模组包括多个直流变换子模块,所述多个直流变换子模块的输入端口依次串联、输出端口依次串联或互相并联、驱动端口互相并联,并对应形成所述直流‑直流变换模组的输入端口、输出端口及驱动端口。所述中央控制模块控制每个直流变换子模块进行电压变换。所述直流‑直流变换设备采用模块化方式,可灵活实现多种电压输入参数和输出参数的组合,并可使用小体积的元器件,从而降低设备的整体体积,容易实现紧凑型的结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直流-直流变换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将较高电压等级的高压直流电降低到中等电压级别的直流电的直流-直流变换设备。
背景技术
水下直流微型供电网、陆上小型直流配电系统和光伏发电功能系统不同于传统电力网,这些电能变换系统均使用直流电进行供配电,其中不可避免地需要将高压直流电转换为中压直流电。由于使用场合的特殊,尤其是在水下直流微型供电网上,对此类电能变换系统提出了特殊的需求:1)输入电压等级高,最高可达数十千伏;2)电能变换系统的体积要求足够小,因为需封装在狭小的水下防水防压腔体或小型的封装盒里面;3)可靠性要求高,需具有较高的内部冗余度和容错能力。传统的高中压直流电能变换系统应用较少,且基本上使用的是可控硅等大型零部件进行整流变换的方式,电能变换系统体积庞大,不具备内部冗余度,难以容错运行,不适合应用于对体积和冗余度要求较高的场合。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可实现高压电能到中压电能的直流-直流变换设备。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直流-直流变换设备,包括:
一个直流-直流变换模组,包括N个直流变换子模块,所述N个直流变换子模块的输入端口依次串联、输出端口依次串联或互相并联、驱动端口互相并联,并对应形成所述直流-直流变换模组的输入端口、输出端口及驱动端口,其中N为大于1的整数;以及
一中央控制模块,包括反馈输入端及控制输出端,所述中央控制模块的反馈输入端与所述直流-直流变换模组的输出端口并联,所述中央控制模块的控制输出端与所述直流-直流变换模组的驱动端口并联。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直流-直流变换模组的输入端口用于接收数十千伏的输入电压,所述直流-直流变换模组的输出端口用于输出数十伏到数千伏的输出电压。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直流变换子模块为隔离型的直流-直流变换电路。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中央控制模块采用基于单片机或电源驱动芯片组成的负反馈控制输出单元,所述中央控制模块控制所有的直流变换子模块同步进行整流变换。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直流变换子模块的输入端口用于接收电压范围为100伏至500伏的输入电压,所述直流变换子模块的输出端口用于输出80伏以下的输出电压。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直流-直流变换设备,包括:
一个变换主电路,包括至少两个直流-直流变换模组;每个直流-直流变换模组包括N个直流变换子模块,每个直流-直流变换模组内的N个直流变换子模块按照第一型或第二型拓扑结构进行连接;所述第一型拓扑结构为N个直流变换子模块的输入端口依次串联、输出端口依次串联、驱动端口互相并联并对应形成所在直流-直流变换模组的输入端口、输出端口及驱动端口;所述第二型拓扑结构为N个直流变换子模块的输入端口依次串联、输出端口互相并联、驱动端口互相并联,并对应形成所在直流-直流变换模组的输入端口、输出端口及驱动端口;所述变换主电路中的直流-直流变换模组也按照第一型或第二型拓扑结构连接,并形成所述变换主电路的输入端口、输出端口及驱动端口;以及
一中央控制模块,所述中央控制模块向所述驱动端口发送控制信号,控制每个直流变换子模块对变换主电路接入的电压进行整流变换并从所述变换主电路的输出端口输出。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变换主电路中至少有一个直流-直流变换模组采用第一型拓扑结构连接,还至少有一个直流-直流变换模组采用第二型拓扑结构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中央控制模块包括反馈输入端及控制输出端;所述中央控制模块的反馈输入端与所述变换主电路的输出端口并联,所述中央控制模块的控制输出端与所述变换主电路的驱动端口并联。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中央控制模块采用基于单片机或电源驱动芯片组成的负反馈控制输出单元,所述中央控制模块控制所有的直流变换子模块同步进行整流变换。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直流变换子模块为隔离型的直流-直流变换电路。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直流变换子模块的输入端口用于接收电压范围为100伏至500伏的输入电压,直流变换子模块的输出端口用于输出80伏以下的输出电压。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变换主电路的输入端口用于接收数十千伏的输入电压,所述变换主电路的输出端口用于输出数十伏到数千伏的输出电压。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直流-直流变换设备,包括多层级联的直流-直流变换单元,其中低层级的直流-直流变换单元作为高一层级直流-直流变换单元的组成模块,组成同一个直流-直流变换单元的组成模块采用第一型或第二型拓扑结构进行连接;所述第一型拓扑结构为组成同一个直流-直流变换单元的组成模块的输入端口依次串联、输出端口依次串联、驱动端口互相并联并对应形成所在直流-直流变换单元的输入端口、输出端口及驱动端口;所述第二型拓扑结构为组成同一个直流-直流变换单元的组成模块的输入端口依次串联、输出端口互相并联、驱动端口互相并联并对应形成所在直流-直流变换单元的输入端口、输出端口及驱动端口。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最底层的直流-直流变换单元为隔离型的直流-直流变换电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直流-直流变换设备具有通用性,可实现高电压输入、中电压输出的直流电能变换,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的范围可由直流变换子模块组合的方式决定。本发明实施例的直流-直流变换设备可以实现数十千伏至数十伏到数千伏的电能变换,具有体积小、结构紧凑、效率高的特点,由于采用多个直流变换子模块组合的方式,其中部分子模块出现短路故障同样不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具有极高的容错运行能力,具有极广的应用范围。
附图说明
附图中:
图1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直流-直流变换设备的一实施例的功能框图。
图2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直流-直流变换设备中直流变换子模块的拓扑结构图。
图3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直流-直流变换设备中直流变换子模块组合成直流-直流变换模组的一种实施例的功能框图。
图4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直流-直流变换设备中直流变换子模块组合成直流-直流变换模组的另一种实施例的功能框图。
图5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直流-直流变换设备的另一实施例的功能框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可以理解,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附图中显示的尺寸仅仅是为便于清晰描述,而并不限定比例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
请参考图1,图1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直流-直流变换设备100的功能框图。所述直流-直流变换设备100能够将数十千伏的高压直流电变换为数十伏到数千伏的中压直流电,最大功率达到数十千瓦至数百千瓦。所述直流-直流变换设备100包括中央控制模块20及直流-直流变换模组30。请参考图2-图4,所述直流-直流变换模组30包括N个直流变换子模块M1-MN,其中N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直流变换子模块M1-MN为隔离型的低压直流-直流变换电路,可以接收电压范围为100伏至500伏的输入电压,并输出100伏以下甚至80伏以下的输出电压。所述直流变换子模块M1-MN可由多种拓扑结构组成,如为双管正激式变换器、双管反激式变换器或全桥变换器等。由于单个功率半导体器件的耐压值通常是有限的,所以单个功率半导体器件无法直接应用于高电压场合。为了实现低压功率器件能够应用在高电压场合,本发明直流-直流变换设备的实施例中所述N个直流变换子模块M1-MN按照预定的方式进行组合,参考图3及图4,形成所述直流-直流变换模组30以实现将高压直流电变换为中压直流电。
请参考图2,本实施例中,以所述直流变换子模块M1为例说明单个直流变换子模块的拓扑结构,所述直流变换子模块M1为双管正激式变换器。所述直流变换子模块M1包括变压器Tm、第一功率开关Q1、第二功率开关Q2、第一驱动芯片31、第二驱动芯片32、PWM发生器33、第一至第四二极管D1-D4、滤波电感Lm及输出电容Cm。所述直流变换子模块M1还包括三个端口:输入端口、输出端口及驱动端口。所述输入端口包括高电平输入引脚a、低电平输入引脚b,所述输出端口包括高电平输出引脚c、低电平输出引脚d,所述驱动端口包括高电平驱动引脚e、低电平驱动引脚f。所述高电平输入引脚a通过所述第一功率开关Q1连接所述变压器Tm原边绕组的一端,所述低电平输入引脚b通过所述第二功率开关Q2连接所述变压器Tm原边绕组的另一端,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所述低电平输入引脚b,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所述变压器Tm原边绕组的一端,所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所述变压器Tm原边绕组的另一端,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所述高电平输入引脚a,所述PWM发生器33连接所述高电平驱动引脚e及低电平驱动引脚f,还分别经所述第一及第二驱动芯片31、32连接所述第一及第二功率开关Q1及Q2的控制端。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及第二功率开关Q1及Q2为MOS管,所述第一功率开关Q1的栅极为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芯片31,所述第一功率开关Q1的源极连接所述变压器Tm原边绕组的一端及第一驱动芯片31,所述第一功率开关Q1的漏极连接所述高电平输入引脚a。所述第二功率开关Q2的栅极作为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芯片32,所述第二功率开关Q2的源极连接所述低电平输入引脚b及第二驱动芯片32,所述第二功率开关Q2的漏极连接所述变压器Tm原边绕组的另一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及第二功率开关Q1、Q2还可以为其他类型的电子开关如BJT三极管或IGBT等。
所述变压器Tm副边绕组的一端通过第三二极管D3、滤波电感Lm、输出电容Cm连接所述变压器Tm副边绕组的另一端,所述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连接所述变压器Tm副边绕组的一端,所述第三二极管D3的阴极连接所述滤波电感Lm。所述第四二极管D4并联连接于所述滤波电感Lm及输出电容Cm的两端,所述第四二极管D4的阳极连接所述输出电容Cm,所述第四二极管D4的阴极连接所述滤波电感Lm。所述输出电容Cm的两端还分别连接所述高电平输出引脚c及低电平输出引脚d。所述PWM发生器33发出预定占空比的PWM信号控制所述第一及第二驱动芯片31、32驱动第一及第二功率开关Q1、Q2导通及截止以控制所述直流变换子模块M1的电压转换。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变压器Tm原边绕组的一端及副边绕组的一端为同名端,所述原边绕组的另一端及副边绕组的另一端为异名端。
当所述多个直流变换子模块组成直流-直流变换模组30时可以采用如图3及图4所示的组合方式。图3所示的直流变换子模块的连接结构记为第一型拓扑结构,图4所示的直流变换子模块的连接结构记为第二型拓扑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所述双管正激式变换器只是本发明例举的一个实施例,其他对双管正激式变换器的改进的方式或可实现直流-直流变换的其他形式的变换电路也均可实现本发明的效果。
请参考图3,所述直流-直流变换模组30包括N个直流变换子模块M1-MN,每个直流变换子模块均具有与如图2所示的直流变换子模块M1相同的结构。当然其他实施方式中,每个直流变换子模块M1-MN也可以采用不同类型的直流-直流变换电路。所述直流-直流变换模组30也包括三个端口:输入端口、输出端口及驱动端口。所述输入端口包括高电平输入引脚A、低电平输入引脚B,所述输出端口包括高电平输出引脚C、低电平输出引脚D,所述驱动端口包括高电平驱动引脚E、低电平驱动引脚F。所述直流-直流变换模组30中,第i个直流变换子模块的高电平输入引脚a连接至第i-1个直流变换子模块的低电平输入引脚b,第i个直流变换子模块的低电平输入引脚b连接至第i+1个直流变换子模块的高电平输入引脚a;第1个直流变换子模块的高电平输入引脚a作为直流-直流变换模组30的高电平输入引脚A,第N个直流变换子模块的低电平输入引脚b作为直流-直流变换模组30的低电平输入引脚B。所述直流-直流变换模组30的高电平输入引脚A及低电平输入引脚B用于连接外部较高电压等级的高压直流电源。
所述直流-直流变换模组30中,第i个直流变换子模块的高电平输出引脚c连接至第i-1个直流变换子模块的低电平输出引脚d,第i个直流变换子模块的低电平输出引脚d连接至第i+1个直流变换子模块的高电平输出引脚c;第1个直流变换子模块的高电平输出引脚c作为直流-直流变换模组30的高电平输出引脚C,第N个直流变换子模块的低电平输出引脚d作为直流-直流变换模组30的低电平输出引脚D;其中1<i<N。所述直流-直流变换模组30的高电平输出引脚C及低电平输出引脚D用于输出经直流-直流变换模组30进行降压处理后的中等电压级别的直流电以为用电负载供电。
所有直流变换子模块M1-MN的高电平驱动引脚e、低电平驱动引脚f分别对应相连并分别形成所述直流-直流变换模组30的高电平驱动引脚E、低电平驱动引脚F,以接收中央控制模块20输出的控制信号。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该第一型拓扑结构中,所述N个直流变换子模块的输入端口依次串联、输出端口依次串联、驱动端口互相并联,并对应形成所述直流-直流变换模组的输入端口、输出端口及驱动端口。
请参考图4,示出本发明中N个直流变换子模块的另一种组合方式,图4所述的实施方式与图3所示的实施方式在输入端口及驱动端口的连接方式上相同或类似,在此不再赘述,不同点在于,图4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各个直流变换子模块的输出端口采用并联的形式,即所有的直流变换子模块M1-MN的高电平输出引脚c连接并形成所述直流-直流变换模组30的高电平输出引脚C,所有的直流变换子模块M1-MN的低电平输出引脚d连接并形成所述直流-直流变换模组30的低电平输出引脚D。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该第二型拓扑结构中,所述N个直流变换子模块的输入端口依次串联、输出端口互相并联、驱动端口互相并联,并对应形成所述直流-直流变换模组的输入端口、输出端口及驱动端口。
请再次参考图1,由N个直流变换子模块组成的直流-直流变换模组30与所述中央控制模块20连接,所述中央控制模块20包括控制输出端及反馈输入端,所述控制输出端包括控制输出引脚r、s,反馈输入端包括反馈输入引脚j、k。所述中央控制模块20的控制输出端与所述直流-直流变换模组30的驱动端口并联,反馈输入端与直流-直流变换模组的输出端口并联,即反馈输入引脚j连接直流-直流变换模组30的高电平输出引脚C,反馈输入引脚k连接低电平输出引脚D,控制输出引脚r连接高电平驱动引脚E、控制输出引脚s连接低电平驱动引脚F,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电能变换系统。其中,所述中央控制模块20可采用基于单片机或电源驱动芯片组成的负反馈控制输出单元,从而使得整个直流-直流变换设备为一个稳定的控制系统。其他实施方式中,中央控制模块20也可以不采用反馈控制形式而直接控制直流-直流变换模组30的整流变换。
在所述直流-直流变换设备100由高电压等级的高压直流电到中等电压级别的直流电进行转换时,所述中央控制模块20根据直流-直流变换模组输出端口反馈回的电压值输出控制信号控制每一直流变换子模块M1-MN中的PWM发生器33发出相应占空比的脉宽调制信号,使第一功率开关Q1、第二功率开关Q2高频交替导通和关断,将高压直流电源输出的电流转换为高频交流电流;变压器Tm将所述高频交流电流进行变压;变压器Tm副边的由第三二极管D3和第四二极管D4组成的整流电路对所述变压器Tm输出的交流电流进行整流,并通过滤波电感Lm及输出电容Cm滤波得到直流输出;该过程中,所有的直流变换子模块M1-MN同步进行整流变换,电路结构简单可靠。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直流-直流变换设备中不限于只包括一个直流-直流变换模组,还可以包括至少两个直流-直流变换模组,所述至少两个直流-直流变换模组组成一个变换主电路,所述变换主电路中的直流-直流变换模组也可以按照第一型或第二型拓扑结构进行连接。请参考图5,示出直流-直流变换设备包括两个直流-直流变换模组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中,一变换主电路40包括两个直流-直流变换模组41、42,每个直流-直流变换模组41、42中以包括两个直流变换子模块M1、M2为例进行说明,所述直流-直流变换模组41采用第一型拓扑结构,所述直流-直流变换模组42采用第二型拓扑结构,所述变换主电路40采用第二型拓扑结构,即所述变换主电路40中的直流-直流变换模组41、42的输入端口依次串联、输出端口互相并联、驱动端口互相并联,并对应形成所述变换主电路40的输入端口、输出端口及驱动端口。所述变换主电路40的驱动端口接收中央控制模块发出的控制信号,所述变换主电路40的输入端口接收高电压,所述变换主电路40的输出端口输出降压处理后的中等级的电压。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以所述直流-直流变换模组41采用第一型拓扑结构,所述直流-直流变换模组42采用第二型拓扑结构,所述变换主电路40采用第二型拓扑结构;还可以所述直流-直流变换模组41、42均采用第一型拓扑结构,所述变换主电路40采用第二型拓扑结构;还可以所述直流-直流变换模组41、42均采用第二型拓扑结构,所述变换主电路40采用第一型拓扑结构等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理解,所述变换主电路也可以作为更高层级直流变换单元的子模块,多个变换主电路这样的子模块同样可以按照第一型拓扑结构或第二型拓扑结构进行连接组成该更高层级的直流变换单元。当然按照第一型拓扑结构或第二型拓扑结构的形式这些层级在元器件的耐压等级、元器件的参数等实际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进一步进行扩展,以形成包括多层级直流-直流变换单元的级联型拓扑结构。具体应用时,每个直流-直流变换模组或变换主电路采用的拓扑结构可以根据输入电压及输出电压的参数要求进行调整。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多个直流变换子模块的多种组合方式,本发明的实施例具有如下特点:
1.采用模块化设计,通过多个模块组合,可实现多种电压输入参数和输出参数的组合。如可根据所述直流-直流变换设备应用的装置及设计的需求选择其中包括的直流变换子模块或直流-直流变换模组的数量,并根据设计需要选择使用的拓扑结构的类型。当需要扩大容量时,只需要增加直流变换子模块的个数,就可以方便地实现扩容。
2.当某个直流变换子模块发生短路故障而失效后,相当于组成整体直流-直流变换设备的子模块少了一部分,但不影响整个设备的运行,具有较高的容错能力。
3.输入端口串联连接,使每个直流变换子模块的受电压等级变低,可使用小体积的元器件,从而降低所述直流-直流变换设备的整体体积,容易实现紧凑型的结构。
4.所有直流变换子模块只由一个中央控制模块控制,所有直流变换子模块同步整流变换,结构简单可靠。
本发明实施例的直流-直流变换设备具有通用性,可实现高电压输入、中电压输出的直流电能变换,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的范围可由组合的方式决定,最高的电压等级由最小模块的耐电压等级及数量决定。本发明实施例的直流-直流变换设备可以实现数十千伏至数十伏到数千伏的电能变换,具有体积小、结构紧凑、效率高的特点,由于采用多个直流变换子模块组合的方式,其中部分子模块出现短路故障同样不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具有极高的容错运行能力,具有极广的应用范围,如可用于水下直流微型供电网、陆上小型直流配电系统和光伏发电功能系统内。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因此,不能理解为对发明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本实施方式”、“其他实施方式”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直流-直流变换设备,包括:
一个直流-直流变换模组,包括N个直流变换子模块,所述N个直流变换子模块的输入端口依次串联、输出端口依次串联或互相并联、驱动端口互相并联,并对应形成所述直流-直流变换模组的输入端口、输出端口及驱动端口,其中N为大于1的整数;以及
一中央控制模块,包括反馈输入端及控制输出端,所述中央控制模块的反馈输入端与所述直流-直流变换模组的输出端口并联,所述中央控制模块的控制输出端与所述直流-直流变换模组的驱动端口并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直流变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直流变换模组的输入端口用于接收数十千伏的输入电压,所述直流-直流变换模组的输出端口用于输出数十伏到数千伏的输出电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直流变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变换子模块为隔离型的直流-直流变换电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直流变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控制模块采用基于单片机或电源驱动芯片组成的负反馈控制输出单元,所述中央控制模块控制所有的直流变换子模块同步进行整流变换。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流-直流变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变换子模块的输入端口用于接收电压范围为100伏至500伏的输入电压,所述直流变换子模块的输出端口用于输出80伏以下的输出电压。
6.一种直流-直流变换设备,包括:
一个变换主电路,包括至少两个直流-直流变换模组;每个直流-直流变换模组包括N个直流变换子模块,每个直流-直流变换模组内的N个直流变换子模块按照第一型或第二型拓扑结构进行连接;所述第一型拓扑结构为N个直流变换子模块的输入端口依次串联、输出端口依次串联、驱动端口互相并联并对应形成所在直流-直流变换模组的输入端口、输出端口及驱动端口;所述第二型拓扑结构为N个直流变换子模块的输入端口依次串联、输出端口互相并联、驱动端口互相并联,并对应形成所在直流-直流变换模组的输入端口、输出端口及驱动端口;所述变换主电路中的直流-直流变换模组也按照第一型或第二型拓扑结构连接,并形成所述变换主电路的输入端口、输出端口及驱动端口;以及
一中央控制模块,所述中央控制模块向所述驱动端口发送控制信号,控制每个直流变换子模块对变换主电路接入的电压进行整流变换并从所述变换主电路的输出端口输出。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直流-直流变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换主电路中至少有一个直流-直流变换模组采用第一型拓扑结构连接,还至少有一个直流-直流变换模组采用第二型拓扑结构连接。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直流-直流变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控制模块包括反馈输入端及控制输出端;所述中央控制模块的反馈输入端与所述变换主电路的输出端口并联,所述中央控制模块的控制输出端与所述变换主电路的驱动端口并联。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直流-直流变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控制模块采用基于单片机或电源驱动芯片组成的负反馈控制输出单元,所述中央控制模块控制所有的直流变换子模块同步进行整流变换。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直流-直流变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变换子模块为隔离型的直流-直流变换电路。
11.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直流-直流变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直流变换子模块的输入端口用于接收电压范围为100伏至500伏的输入电压,直流变换子模块的输出端口用于输出80伏以下的输出电压。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直流-直流变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换主电路的输入端口用于接收数十千伏的输入电压,所述变换主电路的输出端口用于输出数十伏到数千伏的输出电压。
13.一种直流-直流变换设备,包括多层级联的直流-直流变换单元,其中低层级的直流-直流变换单元作为高一层级直流-直流变换单元的组成模块,组成同一个直流-直流变换单元的组成模块采用第一型或第二型拓扑结构进行连接;所述第一型拓扑结构为组成同一个直流-直流变换单元的组成模块的输入端口依次串联、输出端口依次串联、驱动端口互相并联并对应形成所在直流-直流变换单元的输入端口、输出端口及驱动端口;所述第二型拓扑结构为组成同一个直流-直流变换单元的组成模块的输入端口依次串联、输出端口互相并联、驱动端口互相并联并对应形成所在直流-直流变换单元的输入端口、输出端口及驱动端口。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直流-直流变换设备,其特征在于,最底层的直流-直流变换单元为隔离型的直流-直流变换电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1172137.0A CN108206632A (zh) | 2016-12-17 | 2016-12-17 | 直流-直流变换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1172137.0A CN108206632A (zh) | 2016-12-17 | 2016-12-17 | 直流-直流变换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206632A true CN108206632A (zh) | 2018-06-26 |
Family
ID=626016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1172137.0A Pending CN108206632A (zh) | 2016-12-17 | 2016-12-17 | 直流-直流变换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206632A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429824A (zh) * | 2019-08-08 | 2019-11-08 | 东北大学 | 一种双向级联输入级联输出dc-dc变换拓扑结构 |
CN111740604A (zh) * | 2020-06-04 | 2020-10-02 | 湖南大学 | 用于海底供电的直流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
CN113193776A (zh) * | 2021-05-31 | 2021-07-30 | 上海交通大学 | 基于同步握手协议的mmc结构及控制方法 |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345490A (zh) * | 2008-08-26 | 2009-01-14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输入串联输出并联组合变换器全负载输入均压的控制方法 |
US20100314937A1 (en) * | 2009-06-11 | 2010-12-16 | Jacobson Boris S | Reconfigurable multi-cell power converter |
CN202153708U (zh) * | 2011-08-11 | 2012-02-29 | 重庆安谐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多通道直流升压控制器 |
CN103986445A (zh) * | 2008-08-05 | 2014-08-13 | 英特赛尔美国股份有限公司 | 主动脉冲定位调制器 |
CN104009627A (zh) * | 2013-02-22 | 2014-08-27 | 登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多相转换控制器 |
CN104320000A (zh) * | 2014-10-21 | 2015-01-28 | 浙江大学 | 基于多节点海底观测网络的单极负高压直流变换系统 |
CN104753353A (zh) * | 2013-12-31 | 2015-07-01 | 国家电网公司 | 一种适用于高电压和大功率双向传输变换器 |
CN104980015A (zh) * | 2015-07-03 | 2015-10-14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 输入串联输出并联的dc/dc变换器的电流差控制方法 |
CN105827117A (zh) * | 2016-04-27 | 2016-08-03 | 同济大学 | 组合式直流变换器 |
CN106130354A (zh) * | 2016-08-29 | 2016-11-16 | 中天海洋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10kV供电的高中压DC‑DC变换器 |
CN106208717A (zh) * | 2016-08-29 | 2016-12-07 | 中天海洋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2kV供电的高中压DC‑DC变换器 |
-
2016
- 2016-12-17 CN CN201611172137.0A patent/CN108206632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986445A (zh) * | 2008-08-05 | 2014-08-13 | 英特赛尔美国股份有限公司 | 主动脉冲定位调制器 |
CN101345490A (zh) * | 2008-08-26 | 2009-01-14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输入串联输出并联组合变换器全负载输入均压的控制方法 |
US20100314937A1 (en) * | 2009-06-11 | 2010-12-16 | Jacobson Boris S | Reconfigurable multi-cell power converter |
CN202153708U (zh) * | 2011-08-11 | 2012-02-29 | 重庆安谐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多通道直流升压控制器 |
CN104009627A (zh) * | 2013-02-22 | 2014-08-27 | 登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多相转换控制器 |
CN104753353A (zh) * | 2013-12-31 | 2015-07-01 | 国家电网公司 | 一种适用于高电压和大功率双向传输变换器 |
CN104320000A (zh) * | 2014-10-21 | 2015-01-28 | 浙江大学 | 基于多节点海底观测网络的单极负高压直流变换系统 |
CN104980015A (zh) * | 2015-07-03 | 2015-10-14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 输入串联输出并联的dc/dc变换器的电流差控制方法 |
CN105827117A (zh) * | 2016-04-27 | 2016-08-03 | 同济大学 | 组合式直流变换器 |
CN106130354A (zh) * | 2016-08-29 | 2016-11-16 | 中天海洋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10kV供电的高中压DC‑DC变换器 |
CN106208717A (zh) * | 2016-08-29 | 2016-12-07 | 中天海洋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2kV供电的高中压DC‑DC变换器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陈燕虎: "基于树型拓扑的缆系海底观测网供电接驳关键技术研究",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基础科学辑》 *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429824A (zh) * | 2019-08-08 | 2019-11-08 | 东北大学 | 一种双向级联输入级联输出dc-dc变换拓扑结构 |
CN111740604A (zh) * | 2020-06-04 | 2020-10-02 | 湖南大学 | 用于海底供电的直流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
CN111740604B (zh) * | 2020-06-04 | 2022-03-11 | 湖南大学 | 用于海底供电的直流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
CN113193776A (zh) * | 2021-05-31 | 2021-07-30 | 上海交通大学 | 基于同步握手协议的mmc结构及控制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Rehman et al. | Multiinput DC–DC converters in renewable energy applications–An overview | |
Forouzesh et al. | Step-up DC–DC converters: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voltage-boosting techniques, topologies, and applications | |
Chen et al. | A cascaded high step-up DC–DC converter with single switch for microsource applications | |
Zhao et al. | Advanced symmetrical voltage quadrupler rectifiers for high step-up and high output-voltage converters | |
US20190052177A1 (en) | Power electronic conversion unit and system | |
Zhao et al. | Single-phase improved active clamp coupled-inductor-based converter with extended voltage doubler cell | |
CN110677060A (zh) | 功率变换系统及其中直流母线电容的预充电方法 | |
CN202444440U (zh) | 一种无桥逆变电路与太阳能无桥逆变器 | |
CN103001525A (zh) | 用于转换功率的方法和系统 | |
CN108429497B (zh) | 一种开关磁阻发电机自强励高压变流系统 | |
CN106464134B (zh) | 转换器 | |
WO2018107506A1 (zh) | 直流-直流变换设备 | |
CN102130608A (zh) | 用于功率转换器的线路切换器 | |
WO2022068531A1 (zh) | 一种级联式多端口变换器及三相中压输入系统 | |
Al-Obaidi et al. | A review of non-isolated bidirectional DC-DC converters for hybrid energy storage system | |
CN108206632A (zh) | 直流-直流变换设备 | |
Carvalho et al. | Bidirectional interlink converter for bipolar DC microgrids | |
CN204761032U (zh) | 模块化逆变器系统 | |
Gunawardena et al. | Networked DC nano-grid based on multi-port power converters | |
WO2022151126A1 (zh) | 一种直流变换器、控制方法、直流汇流箱及光伏发电系统 | |
CN101106337B (zh) | 电能变换设备以及包含这样的设备的变换器和不间断电源 | |
Liivik et al. | Input-parallel output-series cascading possibilities of single-switch galvanically isolated quasi-Z-source DC-DC converters | |
Beldjajev et al. | Analysis of current doubler rectifier based high frequency isolation stage for intelligent transformer | |
Kalaimaran et al. | High Step-Up DC-DC Converter with Reduced Switch Stress and Low Input Current Ripple | |
Tong et al. | Topology design of isolated multiport converters for smart DC distribution system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6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