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96010A - 一种挥发效果的测试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挥发效果的测试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96010A
CN108196010A CN201711481502.0A CN201711481502A CN108196010A CN 108196010 A CN108196010 A CN 108196010A CN 201711481502 A CN201711481502 A CN 201711481502A CN 108196010 A CN108196010 A CN 1081960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st cabinet
test
length
cabinet
agent liq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48150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颜发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SHAN CTR HOUSEHOLD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SHAN CTR HOUSEHOLD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SHAN CTR HOUSEHOLD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SHAN CTR HOUSEHOLD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48150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196010A/zh
Publication of CN1081960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9601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Non-Biological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Chem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挥发效果的测试方法,包括:提供测试室以及剂液加热器;获取所述测试室的长度、宽度以及高度;将所述测试室的长度至少二等分划分、将所述测试室的宽度至少二等分划分以及将所述测试室的高度至少二等分划分,以将所述测试室划分成若干网格单元;各所述网格单元的边长交汇点均设置浓度检测器;将所述剂液加热器置于所述测试室内,并将剂液置于所述剂液加热器,使所述剂液加热器加热剂液挥发;通过所述浓度检测器获取各所述交汇点的挥发浓度值。本发明的测试方法操作简便、成本低,且测试精确度高。

Description

一种挥发效果的测试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测试方法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挥发效果的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日用家庭产品,例如空气清新剂香氛、电热蚊香,其工作时均是通过剂液配方中的有效成分持续地、均匀地挥发到空气中来达到除臭或驱蚊的使用效果。为了判断剂液产品的使用效果是否能够满足客户的需求,工程师往往会对剂液产品进行效果验证测试。比如香氛产品,工程师经常使用鼻嗅法来判断香精与配方的兼容效果以及除臭效果;蚊香产品则是通过击倒蚊子的百分率来判断蚊香液的使用效果。
但以上的测试方法仅仅是针对产品的配方,并不包括与剂液产品配合使用的器件设备(剂液加热器)。而在剂液产品使用的过程中,与剂液产品配合使用的器件设备也是至关重要的。需要好的器件设备才能使剂液产品具有良好的挥发效果。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关于剂液加热器加热剂液的挥发效果的测试方法,以便于工程师在设计剂液加热器过程中的使用,以及便于判断一款剂液加热器好坏时的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挥发效果的测试方法,操作简便、成本低,且测试精确度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挥发效果的测试方法,包括:
提供测试室以及剂液加热器;
获取所述测试室的长度、宽度以及高度;
将所述测试室的长度至少二等分划分、将所述测试室的宽度至少二等分划分以及将所述测试室的高度至少二等分划分,以将所述测试室划分成若干网格单元;
各所述网格单元的边长交汇点均设置浓度检测器;
将所述剂液加热器置于所述测试室内,并将剂液置于所述剂液加热器,使所述剂液加热器加热剂液挥发;
通过所述浓度检测器获取各所述交汇点的挥发浓度值。
在所述将所述剂液加热器置于所述测试室内,并将剂液置于所述剂液加热器,使所述剂液加热器加热剂液挥发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净化过滤所述测试室内的空气。
所述将所述测试室的长度至少二等分划分、将所述测试室的宽度至少二等分划分以及将所述测试室的高度至少二等分划分,以将所述测试室划分成若干网格单元的步骤,具体为:
将所述测试室的长度三等分划分、将所述测试室的宽度三等分划分以及将所述测试室的高度三等分划分,以将所述测试室划分成若干网格单元。
所述通过所述浓度检测器获取各所述交汇点的挥发浓度值的步骤,具体为:
每间隔1min通过所述浓度检测器获取一次各所述交汇点的挥发浓度值。
所述测试室为正方体测试室,所述网格单元为正方体网格单元。
所述测试室的长度、宽度以及高度均不超过3m。
所述浓度检测器为光离子化检测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在本发明中,通过获取测试室的长度、宽度以及高度;将测试室的长度至少二等分划分、将测试室的宽度至少二等分划分以及将测试室的高度至少二等分划分,以将测试室划分成若干网格单元;并通过在各网格单元的边长交汇点设置浓度检测器,使浓度检测器能够合理且规则地分布于测试室的各个位置,且各浓度检测器不会相互产生干扰;进一步地,将剂液加热器置于测试室内,并将剂液置于剂液加热器,使剂液加热器加热剂液挥发;通过浓度检测器获取各交汇点的挥发浓度值,以实现对测试室内各位置的挥发浓度值的有效获取,保证了获取精度;再进一步地,通过各位置的挥发浓度值的比对,以判断剂液的挥发效果,进而判断加热器的性能。整个测试方法操作简便、成本低,且测试精确度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测试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测试室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测试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
参照图1,一种挥发效果的测试方法,包括:
步骤S11,提供测试室1以及剂液加热器。
本步骤中,所述测试室为正方体测试室,所述测试室的长度、宽度以及高度均不超过3m。优选地,测试室的体积应当在20至30m3之间。
步骤S12,获取所述测试室的长度2、宽度3以及高度4。
步骤S13,参照图2,将所述测试室的长度至少二等分划分、将所述测试室的宽度至少二等分划分以及将所述测试室的高度至少二等分划分,以将所述测试室划分成若干网格单元5。
本步骤中,若测试室的长度二等分划分即测试室的长度段上具有三个交汇点(两个端点、一个划分点),测试室的宽度二等分划分即测试室的宽度段上具有三个交汇点(两个端点、一个划分点),测试室的高度二等分划分即测试室的高度段上具有三个交汇点(两个端点、一个划分点);因此,当均为二等分划分时,交汇点的数量应当为33=27个。同理,均为三等分划分时,交汇点的数量应当为43=64个,以此类推。
本步骤中,所述网格单元为正方体网格单元。
步骤S14,各所述网格单元的边长交汇点6均设置浓度检测器。
本步骤中,通过在各交汇点设置浓度检测器,使浓度检测器能够合理且规则地分布于测试室的各个位置,且各浓度检测器不会相互产生干扰,布局合理、巧妙。其中,所述浓度检测器为光离子化检测器。图2中,各网格单元的边长可以是非实体的,在附图中显示是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方案的理解。
步骤S15,将所述剂液加热器置于所述测试室内,并将剂液置于所述剂液加热器,使所述剂液加热器加热剂液挥发。
本步骤中,剂液的挥发物性指标接近香精或蚊香液,具体可以是柠檬烯、芳樟醇、或者C9-C12的烷烃及其异构等。
步骤S16,通过所述浓度检测器获取各所述交汇点的挥发浓度值。
本步骤中,实现了对测试室内各位置的挥发浓度值的有效获取,且保证了获取精度;进一步地,通过各位置的挥发浓度值的比对,以判断剂液的挥发效果,进而判断加热器的性能。
在本发明中,通过获取测试室的长度、宽度以及高度;将测试室的长度至少二等分划分、将测试室的宽度至少二等分划分以及将测试室的高度至少二等分划分,以将测试室划分成若干网格单元;并通过在各网格单元的边长交汇点设置浓度检测器,使浓度检测器能够合理且规则地分布于测试室的各个位置,且各浓度检测器不会相互产生干扰;进一步地,将剂液加热器置于测试室内,并将剂液置于剂液加热器,使剂液加热器加热剂液挥发;通过浓度检测器获取各交汇点的挥发浓度值,以实现对测试室内各位置的挥发浓度值的有效获取,保证了获取精度;再进一步地,通过各位置的挥发浓度值的比对,以判断剂液的挥发效果,进而判断加热器的性能。整个测试方法操作简便、成本低,且测试精确度高。
实施例二:
参照图3,一种挥发效果的测试方法,包括:
步骤S21,提供测试室以及剂液加热器。
本步骤中,所述测试室为正方体测试室,所述测试室的长度、宽度以及高度均不超过3m。优选地,测试室的体积应当在20至30m3之间。
步骤S22,获取所述测试室的长度、宽度以及高度。
步骤S23,将所述测试室的长度至少二等分划分、将所述测试室的宽度至少二等分划分以及将所述测试室的高度至少二等分划分,以将所述测试室划分成若干网格单元。
本步骤具体为:将所述测试室的长度三等分划分、将所述测试室的宽度三等分划分以及将所述测试室的高度三等分划分,以将所述测试室划分成若干网格单元。
本步骤中,若测试室的长度三等分划分即测试室的长度段上具有四个交汇点(两个端点、两个划分点),测试室的宽度三等分划分即测试室的宽度段上具有四个交汇点(两个端点、两个划分点),测试室的高度三等分划分即测试室的高度段上具有四个交汇点(两个端点、两个划分点);因此,当均为三等分划分时,交汇点的数量应当为43=64个。
本步骤中,所述网格单元为正方体网格单元。
步骤S24,各所述网格单元的边长交汇点均设置浓度检测器。
本步骤中,通过在各交汇点设置浓度检测器,使浓度检测器能够合理且规则地分布于测试室的各个位置,且各浓度检测器不会相互产生干扰,布局合理、巧妙。其中,所述浓度检测器为光离子化检测器。
本步骤中,浓度检测器可以是全部设置在测试室内的交汇点,并且配备无线数据传输模块,以实现浓度检测器向外界传输数据;或者浓度检测器局部设置在测试室内的交汇点,即浓度检测器的进气管设置在交汇点,且浓度检测器则延伸至测试室之外。
步骤S25,净化过滤所述测试室内的空气。
本步骤中,在获取挥发浓度值数据之前,对测试室内的空气进行净化过滤,以减少杂质、灰尘对测试的影响,确保测试的准确性。
步骤S26,将所述剂液加热器置于所述测试室内,并将剂液置于所述剂液加热器,使所述剂液加热器加热剂液挥发。
本步骤中,剂液应的挥发物性指标接近香精或蚊香液,具体可以是柠檬烯、芳樟醇、或者C9-C12的烷烃及其异构等。
步骤S27,通过所述浓度检测器获取各所述交汇点的挥发浓度值。
本步骤具体为:每间隔1min通过所述浓度检测器获取一次各所述交汇点的挥发浓度值。
本步骤中,可以获取不同时间段各交汇点的挥发浓度值,使工程师能够判断不同时间段的挥发效果;并且,各交汇点均可获取到多个挥发浓度值数据,利于后续挥发效果的分析。
本步骤中,实现了对测试室内各位置的挥发浓度值的有效获取,且保证了获取精度;进一步地,通过各位置的挥发浓度值的比对,以判断剂液的挥发效果,进而判断加热器的性能。
本步骤中,后续分析方法可以有多种,可以是去取平均值比对等。而本实施例中提供如下的分析方法:通过获取测试室内各交汇点的挥发浓度值;并于分析软件中建立测试室的模型,且分析软件中预设有挥发浓度值的颜色显示条,即不同的挥发浓度值对应于颜色显示条中不同的颜色,例如浓度值高的颜色较深,浓度值低的颜色较浅;将各挥发浓度值导入至分析软件中,以得到各挥发浓度值于颜色显示条中的对应颜色;将各挥发浓度值以颜色点的方式对应显示于测试室模型中的交汇点。由于交汇点的数量一般较多,通过在测试室模型中将各挥发浓度值直接以颜色点的方式显示,使工程师能够非常直观地对各挥发浓度值数据进行观察比对,利于工程师对数据的分析。并且,如各颜色点的颜色较为接近,则挥发效果均匀,剂液加热器的性能较好;测试室模型中上部的颜色较浅,下部的颜色较深,则剂液难以挥发到上部,工程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加热器进行改进等等。
在本发明中,通过获取测试室的长度、宽度以及高度;将测试室的长度至少二等分划分、将测试室的宽度至少二等分划分以及将测试室的高度至少二等分划分,以将测试室划分成若干网格单元;并通过在各网格单元的边长交汇点设置浓度检测器,使浓度检测器能够合理且规则地分布于测试室的各个位置,且各浓度检测器不会相互产生干扰;进一步地,将剂液加热器置于测试室内,并将剂液置于剂液加热器,使剂液加热器加热剂液挥发;通过浓度检测器获取各交汇点的挥发浓度值,以实现对测试室内各位置的挥发浓度值的有效获取,保证了获取精度;再进一步地,通过各位置的挥发浓度值的比对,以判断剂液的挥发效果,进而判断加热器的性能。整个测试方法操作简便、成本低,且测试精确度高。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挥发效果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测试室以及剂液加热器;
获取所述测试室的长度、宽度以及高度;
将所述测试室的长度至少二等分划分、将所述测试室的宽度至少二等分划分以及将所述测试室的高度至少二等分划分,以将所述测试室划分成若干网格单元;
各所述网格单元的边长交汇点均设置浓度检测器;
将所述剂液加热器置于所述测试室内,并将剂液置于所述剂液加热器,使所述剂液加热器加热剂液挥发;
通过所述浓度检测器获取各所述交汇点的挥发浓度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挥发效果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所述剂液加热器置于所述测试室内,并将剂液置于所述剂液加热器,使所述剂液加热器加热剂液挥发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净化过滤所述测试室内的空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挥发效果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测试室的长度至少二等分划分、将所述测试室的宽度至少二等分划分以及将所述测试室的高度至少二等分划分,以将所述测试室划分成若干网格单元的步骤,具体为:
将所述测试室的长度三等分划分、将所述测试室的宽度三等分划分以及将所述测试室的高度三等分划分,以将所述测试室划分成若干网格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挥发效果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浓度检测器获取各所述交汇点的挥发浓度值的步骤,具体为:
每间隔1min通过所述浓度检测器获取一次各所述交汇点的挥发浓度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挥发效果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室为正方体测试室,所述网格单元为正方体网格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挥发效果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室的长度、宽度以及高度均不超过3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挥发效果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浓度检测器为光离子化检测器。
CN201711481502.0A 2017-12-29 2017-12-29 一种挥发效果的测试方法 Pending CN10819601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81502.0A CN108196010A (zh) 2017-12-29 2017-12-29 一种挥发效果的测试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81502.0A CN108196010A (zh) 2017-12-29 2017-12-29 一种挥发效果的测试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96010A true CN108196010A (zh) 2018-06-22

Family

ID=625868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481502.0A Pending CN108196010A (zh) 2017-12-29 2017-12-29 一种挥发效果的测试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196010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9002032A1 (fr) * 1997-07-10 1999-01-21 Earth Chemical Co., Ltd. Applicateur de pesticides
CN103196778A (zh) * 2013-03-07 2013-07-10 常州大学 一种液态烃类蒸发量及蒸汽云扩散浓度的测定方法及装置
CN204255933U (zh) * 2014-12-12 2015-04-08 河南工业大学 一种新型粮堆内气体传递试验装置
CN105137833A (zh) * 2013-09-12 2015-12-09 魏国祯 一种电蚊香的自动控制装置
CN206725528U (zh) * 2017-04-12 2017-12-08 冶建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测定甲醛挥发速度的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9002032A1 (fr) * 1997-07-10 1999-01-21 Earth Chemical Co., Ltd. Applicateur de pesticides
CN103196778A (zh) * 2013-03-07 2013-07-10 常州大学 一种液态烃类蒸发量及蒸汽云扩散浓度的测定方法及装置
CN105137833A (zh) * 2013-09-12 2015-12-09 魏国祯 一种电蚊香的自动控制装置
CN204255933U (zh) * 2014-12-12 2015-04-08 河南工业大学 一种新型粮堆内气体传递试验装置
CN206725528U (zh) * 2017-04-12 2017-12-08 冶建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测定甲醛挥发速度的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黄洪涛: "室内空气污染VOCs浓度场的CFD仿真分析",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工程科技I辑》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pte et al. Ambient PM2. 5 reduces global and regional life expectancy
Keenan et al. Recent pause in the growth rate of atmospheric CO2 due to enhanced terrestrial carbon uptake
Sanchez-Prado et al. Multicomponent analytical methodology to control phthalates, synthetic musks, fragrance allergens and preservatives in perfumes
US10627785B2 (en) Plant production feedback control loop optimization
Heinemeyer et al. Comparing the closed static versus the closed dynamic chamber flux methodology: Implications for soil respiration studies
Konda et al. Correction to aerosol filtration efficiency of common fabrics used in respiratory cloth masks
Liu et al. Impact of temporal precipitation variability on ecosystem productivity
Liu et al. Global divergent responses of primary productivity to water, energy, and CO2
Bauerle et al. Carbon and water flux responses to physiology by environment interactions: a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variation in climate on photosynthetic and stomatal parameters
CN103575798B (zh)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棉花中乙烯利、噻苯隆和敌草隆残留量的方法
CN108196010A (zh) 一种挥发效果的测试方法
Li et al. The change of climate and terrestrial carbon cycle over Tibetan Plateau in CMIP5 models.
Yao et al. Extended dependence of the hydrological regime on the land cover change in the Three-North Region of China: An evaluation under future climate conditions
CN108225405A (zh) 一种挥发效果的分析方法
Zhu et al. The spatial variation mechanism of size, velocity, and the landing angle of throughfall droplets under maize canopy
Eitzer et al. Volatilization of weathered chiral and achiral chlordane residues from soil
Lian et al. Saturation response of enhanced vegetation productivity attributes to intricate interactions
CN103868882A (zh) 测定沥青中各组分含量的方法
CN104764849A (zh) 利用色谱图相似性评价天然烟用香料质量稳定性的方法
CN108021774B (zh) 数据处理方法以及装置
CN108629113A (zh) 一种核电站消防系统可靠值评估方法及系统
Rastogi et al. Phys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University of Toronto coarse, fine, and ultrafine high-volume particle concentrator systems
CN104535641A (zh) 一种检测镉离子浓度的方法
Liang et al. An efficient second‐order characteristic finite element method for non‐linear aerosol dynamic equations
CN108196087B (zh) 数据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622